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茶礼基本知识范文

茶礼基本知识精选(九篇)

茶礼基本知识

第1篇:茶礼基本知识范文

作为专业的服务场所,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茶馆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茶馆虽然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做出了改善,然是仍旧存在茶文化氛围不够浓厚、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欠佳、茶馆服务意识薄弱等问题。本文将从我国传统茶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我国传统茶馆服务质量的策略出发,浅析我国传统茶馆的服务质量提升。

关键词:

传统茶馆;服务质量;提升

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朝时代及其以前,茶馆主要是供行人休息和解渴的场所,宋朝以后,茶馆开始充当休闲会所的功能。到现代,茶馆虽然在近现代史中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但是已经在我国现代经济中复兴并蓬勃发展。我国现代的传统茶馆,充当着会客、商务洽谈、审美博物馆等多种功能。然而,与酒吧、咖啡厅等服务类行业相比,我国传统茶馆在服务质量上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传统茶馆的发展进程。

1传统茶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传统茶馆在服务质量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茶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我国传统茶馆由于在现代社会中承载了太多的功能,因而存在着茶文化氛围不够浓重的现象。首先,在制度文化上,我国传统茶馆一方面由于政府层面缺乏统一的布局管理,因而处于自由发展的散乱状态。其次,又由于茶馆经营者缺乏专业的经营理念,因而使茶馆经营在整体上处于一种相对混乱的状态。最后,从心态文化上讲,我国传统茶馆应当是一个供人品茶、赏茶,并将茶文化与人生哲学相结合陶冶情操的地方,然而,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传统茶馆都存在着太过世俗、茶文化太过薄弱的现象。第二,茶馆从业人员技能、素质和知识欠缺。一方面,从服务人员出发,由于具有较高素质和技能的人员在类似酒店、咖啡厅等地方工作能够享受到更大的利益,因而大部分会选择在酒店、咖啡厅等场所服务,另一方面,由于茶馆营业者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素质、高技能的服务人员在促进茶馆经济收入中的作用,因而不愿意花费高的薪酬去聘请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较高的人员,同时也不愿意花费太多的资金用于服务人员技能的提升。因此,目前我国传统茶馆的服务人员大都处于服务技术不够专业或过低、专业文化不足的现状。第三,我国传统茶馆服务意识薄弱,管理水平低下。目前,我国的酒店、咖啡厅等服务行业在服务质量和管理上都已经进入了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传统茶馆,由于管理者观念的陈旧,不愿意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资金去聘请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对茶馆实施管理,在茶馆服务上存在着服务人员不能及时给提供专业服务,或者不能够及时有效推荐茶产品等现象,这些对我国传统茶馆的长久发展是极为不利。第四,我国传统茶馆企业形象模糊。品牌,它不仅仅是企业的一个标志,更反应了一个企业的质量、信誉等诸多信息。尤其是在现代科技发达的社会,优质的品牌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一个企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形成一个具有良好口碑、好品牌对于茶馆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在我国的传统茶馆中,能够让人迅速想起的品牌茶馆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与茶馆经营者缺乏品牌意识是分不开的。第五,传统茶馆服务缺乏标准化和个性化。茶馆服务标准涉及到设备设施、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服务操作、礼节仪容、语言动作和工作效率八个方面,目前,我国的传统茶馆虽然在基本设施上达到了标准,但是在其它方面却存在很大的欠缺,这与我国茶馆管理者标准化服务的观念是密不可分的。

2提升传统茶馆服务质量的策略

2.1营造传统茶馆宜人的品茗环境茶馆的布局和环境布置,对于提升茶馆服务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此,经营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提高茶馆的审美情趣。第一,名人字画的悬挂。浓郁的茶香再加上怡情悦目的名人字画更能够使宾客产生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目前,我国字画多采用卷轴和画框两种形式进行悬挂,茶馆内也多采用这两种悬挂方式。根据茶馆内区域和分布的不同,字画的悬挂方式也有所不同。第二古玩、茶叶、茶具的陈列。古玩、茶叶、茶具的摆放对于烘托茶馆的文化氛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茶馆内最为常见的有石雕、玉石、古筝和文房四宝等物件,这些物件不仅可以供宾客观赏,也能够增加宾客品茶的情趣。此外,茶馆也可利用自身的博物架和玻璃橱陈列出一些较为别致新颖的新茶、器具等,不仅有助于对本店内新茶的宣传,也能够增加顾客的选择度。第三,绿色植物的点缀。绿色植物在茶馆的合适摆放不仅有助于净化茶馆空气,也能够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环境的作用。茶馆内陈列的植物既可以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也可以使一些藤本植物或盆景,它能够为茶馆营造出舒适整洁、赏心悦目的环境氛围。第四,民族音乐的烘托。为了烘托出茶馆内的典雅氛围,茶馆经营者可在茶馆内播放一些民族音乐,以促进宾客与茶和自然之间的对话。不同曲目,所传达的意境不同,对此,经营者可根据天气、季节、宾客身份、时间以及茶室主题活动的不同播放不同的曲目。第五,服务人员的服饰。茶馆服务人员的服饰不仅能够反映出着装人的审美情趣和性格,也反映着一个茶馆的管理水平,对此茶馆管理者可从服务人员服饰礼节等细节入手,提高服务质量。第六,典雅的茶馆“插花”。将插花融入到茶馆布局中,以“茶”载“艺”,不仅有助于衬托出富含韵味的品茶氛围,也可表达出恬静沉稳的心情。

2.2提升传统茶馆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第一,提高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一个行业内默认的准则和要求,各个传统茶馆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在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热情大方、不卑不亢的基础上,将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可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第二,注重服务人员身心健康。良好的心理素是对做好本职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对此,茶馆经营者在管理过程中,一方面应注重对服务人员自尊自信服务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应对服务人员健康体魄的保持给予一定的关注。第三,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文化素质、专业操作技能和服务礼仪礼节三个方面。在文化素质方面,良好的文化素质不仅有利于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也有利于服务人员培养广泛和兴趣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对此,茶馆营业人员应尽量聘请一些具备基本文史知识、茶艺知识和音乐鉴赏能力的服务人员。在专业操作技能方面,我国的茶叶包含有多种品种,且不同的茶叶,其泡制的茶具、茶叶用量、水温、冲泡步骤等都有所不同。经营者可建立相关的培训制度,以便于使服务人员尽可能的掌握更多的技能。在服务礼仪礼节方面,服务人员应从称呼、问候、应答和接待等方面的礼仪入手,做到礼貌待客,从而在细微之处体现出茶馆服务质量。

2.3重视传统茶馆茶艺水平茶艺主要包括茶叶的基础知识、茶艺的技艺、茶艺的礼仪规范和茶艺的水平四个方面。首先,茶艺的基础知识包括茶叶的选购、鉴别和名茶的特点等方面。茶叶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加工茶类两个大的方面,基本茶类包括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和黄茶六大种类,再加工茶指的是以六大基本茶类为基础进行再加工制作的茶。我国作为茶的故乡,有很多的名茶,是选购和鉴别中多是通过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根据茶叶色、形、味、香的不同进行评审。其次,在茶艺的技艺方面,经营者首先要注意茶叶和茶具的搭配,茶叶和茶具相配才能够使茶充分发挥其特性。此外,泡茶过程中不同的茶叶要用不同的水来泡制。最后,泡茶的方法对于泡出一杯好茶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茶艺的礼仪和规范。茶艺中的礼仪规范包括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的迎来送往、仪容仪表、与宾客的交流沟通等方面,茶艺应该是能够体现茶人之间的平等互敬精神的,服务人员应从各个细节入手,提高其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4加强传统茶馆人员管理和制度建设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对于茶馆实现规模化制度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工作人员的管理和配备方面,工作人员的管理应该做到纪律严明,为了在经营过程中更好地实施管理,管理人员必然严格执行考勤、奖罚和考核工作,在服务中尽可能做到定时、定量、定岗和定标准。劳动纪律的遵守情况也应与相应的经济责任挂钩,以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执行。在人员分工方面,管理者应根据茶馆规模、层次的不同,相应的管理组织人员,在确保一个茶馆至少一名以上茶艺师和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对服务人员进行工作分配,合理的人员分配对于周到服务的提供是极其重要的。其次,加强企业制度建设。在茶馆的制度建设中,经营者可通过经济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和员工守则三大制度加强茶馆的制度建设。经济责任制度是包括考核制、责任制和奖罚制在内的经营管理制度,它将员工的物质利益和劳动成果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岗位责任制是要求服务人员按照工作岗位的权限、职责等制度完成自身工作量,既便于员工执行,也便于管理者进行考核。员工守则是适用于全体员工的行为规范,有利于对全体员工大规模统一管理的实施。

3结束语

茶文化中,融入了中国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精髓,从茶文化的意境和烘托出发,对茶馆的布局和服务人员的礼仪进行规划,不仅有助于为茶馆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也有助于提高茶馆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进.提升成都传统茶馆服务质量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2(5):22-23.

[2]贺益娥.茶馆发展演变和现代茶馆经营策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

[3]李莹莹.顾客茶馆体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4]宋毅彬,姜含春.我国现代茶馆发展初探[J].我国茶叶加工,2006(2):42-44.

[5]刘钟瑞.品味茶馆———浅论上海茶馆业的经营策略[J].农业考古,2000(4):137-142.

第2篇:茶礼基本知识范文

一、作为一种益智游戏来组织

1.让孩子在“玩”中学。

学校的茶艺课,面向二年到四年级的学生开设,每星期上两节课。上茶艺课的学生年龄段8~10岁,正是充满童真和好奇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因而,教学时,我从少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兴趣诱导为主,以直观讲解为法,让孩子在“玩”中学,以“玩”唤醒兴趣。如: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安溪铁观音来由的两种传说,然后让他们复述;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孩子们了解铁观音的采制技术,以增强对茶叶的了解;观赏视频中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唱茶歌、跳茶舞、吟茶诗、对茶联,丰富孩子的茶文化知识;通过角色扮演,泡茶、请茶、喝茶,模拟家中来客情景;配合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让家长也参与到茶艺活动中来……这样把“教”与“玩”结合起来,以此来丰富茶艺教学形式和茶艺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学生学得愉快满足,教师也教得轻松自然。

2.让孩子在“赛”中学。

人天生就有好胜之心,小学生尤其是这样。教师如果善于运用小学生争强好胜之心,通过合理比赛竞争,适当的奖励,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茶艺教学中,我就引进了竞争机制,把茶艺学习过程设置成各种各样的竞赛过程,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创造出更加良好的学习气氛。如:“展示茶具”教学环节,大部分学生对茶具较熟悉,因而我让学生比赛看谁认识的茶具多,谁能用更多的手势拿茶具,并讨论哪一种手势更美观,评出“最美手势奖”,然后让该同学来教大家做动作。学生学得兴致勃勃,得奖的同学更有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努力学习茶艺。

二、作为一种艺术技能来锤炼

1.感受茶艺之美。

茶艺有“六美”,即“人之美”“茶之美”“水之美”“器之美”“境之美”“艺之美”。教学中,我坚持因势利导,注重让学生体会茶人的气定神闲、温文尔雅、超凡脱俗之美;鉴别茶叶的色、香、味、形、名之美;感受泡茶用水的清、轻、甘、冽、活之美;欣赏泡茶器皿的赏心悦目之美;体验茶境的清幽、寂静、高雅、闲适之美;意会茶艺程序丰富的文化内涵之美,泡茶动作的自然流畅圆融之美……在体验茶艺之美的过程中,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情感受到熏陶,艺术修养得到提高。

2.演绎茶艺之美。

少儿茶艺是一种将行茶礼仪和技能相结合的活动,它的程序比一般的茶艺要简单一些,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学习茶艺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演绎茶艺之美,弘扬茶文化。因此,在少儿茶艺的编排上,我把安溪16道茶艺简化为8道程序,即:洗杯——白鹤沐浴;落茶——乌龙入宫;冲茶——高山流水;刮沫——春风拂面;斟茶——关公巡城;点茶——韩信点兵;看茶——赏色闻香;品茶——品啜甘露。在技能的要求上,提出少儿茶艺并不在于表演时刻意的动作,而在于冲泡的过程中遵循茶的自然属性,用技艺充分发挥茶香气,还原茶汤的甘甜。动作并不必一板一眼,自然流畅便好。在具体训练中,做到素质训练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素质训练包括形体训练(要求小茶人表演时站要直、坐要端、走要正、眼神要灵动)、礼仪训练(姿态要大方,风度要美好,礼节要得体)、茶艺知识训练(学习一定的茶艺专业知识,增加自身的文化积淀)。技能训练,主要是茶叶泡饮技巧训练。训练中,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教师先为学生做演示,再让学生练习。学生不是简单地模仿教师动作,而是在掌握基本操作程序和要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从而进一步表现出中国茶艺的神韵,充分体现出茶艺是一门文化、一门艺术、一门美学。

三、作为一种修身素养来培育

1.学茶,学礼仪。

茶艺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因而,在少儿茶艺教育中,要以茶艺礼仪作为切入点,要让孩子们懂得“续茶时先人后己”的谦让之礼,“敬茶尊长者”的长幼有序之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自我修养之境等。这样以茶艺礼仪作为切入点,让孩子逐步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周遭事物,诠释了“以礼敬人、以礼敬己、以礼敬器、以礼敬水、以礼敬茶”的处世之道。

2.学茶,学做人。

茶圣陆羽在1000多年就曾说过:“茶,性俭,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的本性,清淡平和,清俭质朴,最适合那些具有良好道德品行的人。“精行”,即茶人应该严格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行事,不逾矩;“俭德”则是茶人应该恪守传统道德精神,不懈怠。“精行俭德”这4个字很精辟地概括出了茶与做人的关系,即学茶,要先学会做人,以心平气和的态度,与人为善。少年儿童阶段,正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即蒙学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从小学茶艺,学的不仅仅是茶艺,更在于引导学生从学习茶艺中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这才是开展少儿茶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第3篇:茶礼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策略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所具有多元化的内容与功能,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仍旧在持续地延伸与拓展。将茶文化渗透到高职院校教育当中,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能够在学生社交能力、礼仪水平、艺术素养和思想修养的提升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这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具有着重要意义。

1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1.1社交教育

我国茶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调整社会个体所具有的社交关系,并促使社会个体能够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彼此的团结与矛盾的化解。在我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会是结交朋友、款待宾客的重要礼节,同时也是古代文人群体结交挚友的重要手段,甚至在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茶经常出现在国事的讨论中,如唐宋时期的茶宴,有着庄重、简朴而又活泼生动的特点,在“清茶一杯谈国事”的氛围下,并不会产生酒宴上的俗气与奢华,并可以拉近交流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文人以茶会友的事例在许多咏茶诗歌、咏茶画作中都能够得到展现,如唐代诗人杜牧在《寒夜》中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一诗句写出了作者与友人在火炉旁饮热茶的场景,而这种场景中儒雅和谐的氛围也令人神往。另外,明代画家文征明所创作的名画《惠山茶绘图》,同样呈现出了古代文人以茶会友的场景,并体现出了文人茶会对意境的追求。显然,随着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满足社会大众的娱乐需求,而且也逐渐渗透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社会准则以及审美理想当中,引导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学习茶文化、参与茶会,必将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交能力,并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和谐,这对于拓展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交手段,确保他们能够在社交中获得心理愉悦、缓解心理压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1.2礼仪教育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中,不仅创造出了丰富璀璨的文化、构建起了系统的社会道德标准,同时也形成了完整优秀的利益规范,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才被世人称作“文明古国”与“礼仪之邦”。中国这一“礼仪之邦”的发展,与儒家文化中所提倡的政治伦理关系以及封建社会时期所推崇的仁政与礼治有着紧密的关联。而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这些传统文化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的茶文化自然就具备了礼仪教化功能。从中国茶文化所包含的礼仪内容来看,沏茶、端茶、奉茶、倒茶、饮茶、续茶乃至主客、长幼之间的座次顺序等,都有着系统且严格的礼仪要求,虽然这些礼仪十分复杂并且看似乏味,但却是在我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精炼而成的,因此,每一项礼仪要求都有着相对应的价值,并且是茶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如此,茶文化所具有的技艺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够得以展现。礼仪教育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一个人不懂礼仪、“不拘小节”,也自然会在生活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受挫,并最终成为一个不受欢迎和孤独的人。而由于我国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元素,所以,在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茶文化的渗透当作礼仪教育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在提升自身素质、优化自身形象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得他人的认可与肯定,并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从而避免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1.3艺术教育

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茶事与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之间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也让茶事成为了具有综合性、生活性、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由于茶文化中包含了医学、饮食文化、建筑园艺、文学等多元化的元素,因此,在对中国茶文化内涵进行品位的过程中,社会个体所具有的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如在饮茶活动中,无论是茶室的布置还是茶具和插画的选择,都能够体现出茶文化所具有的魅力以及茶人所具有的审美意识,在了解这些内容的过程中,饮茶之人能够感受到茶文化对协调美、自然美的追求,并被这些美所熏陶与感染,从而提升自身对美所具有的感受;再如,在观看茶艺表演的过程中,饮茶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茶事活动所具有的礼仪美,而且能够感受到音乐艺术、环境艺术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因此,观看茶艺表演不仅能够丰富饮茶者具有放松自身身心的途径,而且可以为饮茶者提供一个可以提升自身艺术修养的渠道。当然,中国茶文化不仅强调形式美,也强调心灵美,更加强调形式美与心灵美的统一,因此,中国茶文化在为饮茶者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要求饮茶者能够具备朴实、真诚、自然的品格,并在养成良好风度与举止的基础上,感受茶文化所具有的艺术底蕴。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渗透茶文化并发挥出茶文化的艺术教育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放松身心、宣泄情感的途径,同时能够在陶冶学生心灵、满足学生审美需求、提升学生审美意识以及升华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塑造完整健康的人格,从而推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自身的不断完善。

1.4修行教育

茶圣陆羽提到:“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在茶圣眼中,茶具有着高洁的品性,以至于在饮茶之人中也具有“宜”与“不宜”之分。于此同时,茶圣陆羽的这句话,也反映出茶在修身养性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事实上,喝茶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一种形态为饮茶,另一种形态则为品茶,对于茶人而言,简单的饮茶能够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而品茶则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在品茶过程中,茶人用茶来提升自身修养、陶冶自身琴操,并通过茶对人生进行品位。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这种形式也可以作为学生开展自省、提升自身修养的有效途径。另外,在茶与茶人的身上,也反映出了许多优秀的品质,从茶来看,这种植物生于深山,并在其成熟之时供人们采摘,而从茶人来看,他们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二者所具有的奉献精神,也是一种高尚的处世哲学与人生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中,茶人用“俭、清、和、静”来总结茶叶的秉性,即茶尚俭、贵清、导和、致静,而茶所具有的这些秉性,也能够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将节俭朴素、清正廉洁、和睦相处、恬淡安静当作自身的重要追求,这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修生养性的境界、推动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

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茶文化的渗透策略

2.1茶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茶文化专业,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则将茶文化课程作为选修课,这些专业与课程的开设,能够引导学生对茶文化做出系统的学习,并在开拓学生文化视野、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深化对茶文化的认知。与此同时,由于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群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也具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茶文化专业和茶文化选修课程,缺乏全国性的课程规划与教学大纲作为指导,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够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在此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要以丰富学生的茶文化知识为出发点,而且需要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为出发点,重视将茶文化发展史中能够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思想内容以及事例体现在教材当中。另外,为了强化茶文化课程的吸引力,高职院校还应当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重视本土茶文化资源的融入,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接触茶文化、感受茶文化,从而确保茶文化能够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推动作用。

2.2积极开展茶文化活动

高职院校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出茶文化的作用,就必须拓展茶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覆盖面,推动茶文化走入学生的生活,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茶文化所具有的魅力,并受到茶文化的熏陶,从而实现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茶文化的渗透,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渗透,还应当重视课外渗透,通过开展各类有教育意义的茶文化活动来发挥出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具体而言,当前高职院校中可以开展的茶文化活动包括茶话会、名茶介绍征文活动、茶知识竞赛活动、茶艺表演活动以及茶文化讲座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茶文化所具有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体现。当然,高职院校所开展的茶文化活动甚至可以向校外拓展,在此方面,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的茶文化风俗做出了解与收集,并参与到当地的茶文化活动当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茶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气息,并强化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可接受性。

2.3优化茶文化渗透方式

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高职院校可以仅仅依靠强化茶文化宣传与教育,就可以对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做出充分的发挥,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当重视茶文化渗透方式的优化,特别是要重视提升茶文化渗透方式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契合性。这要求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开展的茶文化渗透工作,不能使用纯粹的单方面宣传与教育方式,而应当重视体现出茶文化所具有的文化魅力、趣味性以及参与性,具体而言,首先,高职院校所选取的内容要具有时代性特征,只有这样的内容才能够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需求,也才能够推动学生对茶文化的接受以及对茶文化内涵的感悟;其次,茶文化教育过程应当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契合。高职院校在茶文化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茶文化素养的逐步积累,而不能使用“速成法”,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对茶文化做出更加充分的感悟与体验,也才能够在茶文化中挖掘到有利于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同时,高职院校茶文化教育的开展,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并重视茶文化内容与学生专业知识的结合。如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一些盛产茶叶的景区,将茶文化中的一些传说、典故等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方式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关注、深化学生对茶文化内容的印象,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对茶文化做出深入探索的兴趣,这对充分体现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的具有重要作用。

3结语

我国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内容,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充分的挖掘与运用茶文化的文化底蕴与内容,可以发挥茶文化在高职学生社交教育、礼仪教育、艺术教育、修行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实现自身人格的完善以及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当重视茶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渗透,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开展课外活动来提升茶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覆盖范围,并在确保茶文化渗透方式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强化茶文化的可接受性。

作者:陈艳芳 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靖国华.中华茶道思维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4):228-229.

[2]连伟利.以茶润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新途径[J].福建茶叶,2016(6):247-248.

第4篇:茶礼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韩国;茶文化;茶席设计

韩国的茶虽然从中国传入,由于历经一千多年政治、文化和军事的发展变化,让当代韩国茶文化既具有中日两国印记,又独具自己特色。笔者通过两年留学韩国时间,进行田野调查法,对茶席展开美学特色探讨分析。

1 韩国茶文化的背景

在近代之前,韩国茶文化保留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日俄战争之后韩国沦为日本殖民地,进入日帝强占期。期间日本殖民者,对韩国学生进行日语授课的奴化教育。另外在拓展茶产业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将日本茶道带入韩国,以梨花女子大学[1]入手,先后在40余所女子大学设置日本茶道课程。1945年之后,摆脱了日本殖民的韩国学者,再次汲取中日茶文化,建立属于当代的韩国茶文化。

1.1 儒家思想

以韩国茶文化培训机构开设的“茶生活基础课程”为例,虽然不同培训机构礼仪类课程占比从14%到54%,其中三纲五常是所有机构的必修课程。[2]当进入到“研究课程”阶段,“礼”类课程在部分机构上升到100%。教授冠婚丧祭的传统礼节、闺房茶礼、儒生茶礼等具体内容。不仅如此,更有特别为小孩、主妇、闺秀或准新娘及外国人开设为期3个月以内的短期礼茶培训,使培训者掌握与韩国人交往的基本礼节、社交礼仪及韩国传统名节实用礼仪。这些,正是中国儒家 “礼”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体现。

1.2 禅宗思想

佛教虽发源于迦毗罗卫国,传入中国之后变化甚大。有受古象雄文明的苯教影响而演变的藏传佛教,也有另外一支在中原大地发展壮大的以达摩为初祖的禅宗。新罗王国的遣唐使不仅从中国带去了茶,同时也将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也一并传到朝鲜半岛。在韩国茶文化培训机构的“指导者研究课程”中设有《百丈清规》课程便可知。而禅宗的思想,被韩国茶人结合日本骷琶姥Р⒂枰陨华。

1.3 骷潘枷

日本将茶道引入韩国时,同时也将其独具特色的骷潘枷氪入韩国。“鳌币桓鲈谌毡驹本带有贬义的字,到室町时代不仅由消极意味转变为积极意味,成为日本“茶道”一个重要的核心理念。正是这样一种排斥物质的奢华,以简单、清贫,追求禅宗枯淡的审美作为理念,而受到贫富阶层的共追捧和推崇。[3]

2 韩国茶席的设计美学特色

2.1 平面构成

当代韩国茶席设计中最常用的平面构成手法有重复、渐变、近似三种。例如,以相同的品茗杯和茶托作为一个基本单形,把它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这样整齐划一具有统一秩序之感,表现出平和与和谐气氛,最终让观者的心绪达到平稳、宁静、安全舒适的状态。在肌理方面,巧妙运用自然之物进行造物和老旧器物再利用,器物表面的残破和不完美,成为“鳌彼追求的肌理之美;自然肌理不仅能使人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思想跟随对这些器物的欣赏和接触;还可以让心灵进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进而通过冥想感受鸟叫虫鸣,涓涓细流,落花流水的意境;若是老旧器物的再次运用,器物表面的斑驳,同器物穿越到另一个时空。而肌理所能带来的特殊的视觉感受,也是其他视觉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以手工拉坯或者手工塑形为茶杯主,这种保留有明显手作肌理痕迹的茶器,成为瓷器制作匠人与使用者之间的心灵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2.2 色彩构成

同样的平面构成形式,赋予器物不同的色彩,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心理感知。受禅宗和骷琶姥У挠跋欤韩国茶席设计喜好挑选黑白,茶色、咖啡色、米色、褐色等;大量采用灰色调和中色调,再配合以无色彩组合。例如以传统柴烧制作的茶杯和茶壶,自然落灰而形成的灰色调釉面效果。从纯度上看,较低的浊色会显得朴素。从明度上看,深色调则能显得厚重、深沉、朴素,时间的沉淀。总体为表达禅宗“本来无一物”的思想审美境界,阐释 “万有一空,一空万有”的思想。

3 韩国茶席设带给人的审美文化体验

物质生活日趋丰富的人们反倒开始最求不隐藏实物自然属性特征的物品,韩国茶席所选用的器物表现出经过岁月洗练的古雅、俭朴、收敛和贫乏的安静之美。“不完美”的器物之中,人们视觉看到的是朴实之色与缺口、凹痕,原生态、自然的痕迹;触觉上感受到不光滑、不均齐、粗糙等。其所呈现的正是“快节奏”现实生活的一种调剂,一种补充,一种对比,是现实的功利的世界走向超现实的、非功利的审美世界的简便途径。让茶客“到此般般放下”,使得焦灼、繁忙、疲惫、高压以及深陷浮躁的人们找到心灵的释放的空间。在此忘却了矫揉造作,物欲的迷惑,在朴实无华的茶席和进行有序的礼茶之中,起到修身养性和达到自我调节目的,消除现实工作生活的浮华,深入生命本真、体悟瞬间感受,最终感受到禅宗拈花微笑之意境美。

4 当代韩国茶文化的社会作用

遵照儒家礼仪规范为核心进行礼茶仪式全过程,茶席中的茶器皆有固定用途。虽无举一器而形名度数皆该其中的严格,但是对不同器物的操作与使用都有严格的程式规范,切不可妄用之,将茶器上升到“礼器”。韩国礼茶强调茶的礼敬,把礼贯彻于各阶层之中,以茶作为团结全民族的力量之一。

结束日本殖民统治之后,韩国在上个世纪末出现了“汉江奇迹”震惊了世界,韩国人为之超负荷、快节奏、并且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他们开始疲于这样的“快”,因而在工作之余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寻慢”。其中,冥想茶以其具有的缓慢美学,给人以清静、悠闲、宁静的美学体验。在当时安抚国民情绪方面通过实践证明已经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这也是希望通过本文对韩国茶席的美学特色做浅谈,能引起茶文化在治国安邦和社会安定所起的不可忽视的审美文化辅助作用。

5 启示

当人们把茶作为健康饮品使用时,是为了达到养身的目的,此时的茶作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开门七件事之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茶除了作为健康饮品,茶文化则是人类社会良好的“精神食粮”。茶,在其中成为载体,通过建立品茶礼仪制度和设计品茶空间,最终达到审美文化的体验。茶所具有的审美文化,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美和享受美的一种特殊茶文化活动。应该构建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茶文化,让其所具有的审美文化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积极精神教化。

参考文献:

[1] エリア仕.???????[EB/OL]. http://japanese.visitkorea.or.kr/jpn/TMC/TE_JA_7_1_1.jsp?cid=281845,2016-8-20.

第5篇:茶礼基本知识范文

由于历史背景及社会发展情况的不同,中西方茶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中西茶文化比较对于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应该充分利用中西茶文化中差异元素,对中西茶文化进行全方位对比,以多元文化充实英语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当代大学生西方文化适应能力,养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比较;大学英语

在当前茶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加频繁,这不仅引起了当代社会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视,更对当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但是当前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境中以中国思维理解、判断西方茶文化现象,出现很多文化误解和矛盾。鉴于此,如何以中西茶文化对比充实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如何以茶文化对比为基点,吸引英语学习者跨文化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中西茶文化内涵比较

1.1中西方茶文化物质内涵对比

物质文化是异质文化进行比较最直观、最客观的外在形式,而在中西茶文化的物质形态方面,中西方在茶叶选择、茶具选择等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茶叶选择的差异。中国作为典型茶叶出产国,茶叶种类繁多,无论是红茶、绿茶还是白茶、黑茶、黄茶都深受我国社会青睐,尤其绿茶更是在我国茶文化中以其自然、未发酵的特点,自古以来受到一致好评和推崇。然而西方很多国家,例如英国受制于海洋气候,无法产茶,在茶叶选择上更青睐发酵性、易储藏的红茶。其次,茶具选择的差异。我国茶文化在茶具上受到儒家、道家哲学思想影响,崇尚自然淳朴,以瓷器为主。同时无论茶壶、茶托、茶盅、还是水方等辅茶具都讲究“雅趣”二字。而西方茶文化中茶具多以西方宫廷贵族元素为特点,尽显奢华和高贵。无论茶杯、茶碟还是糖罐或点心盘都凸显物质品味及贵族气质。

1.2中西方茶文化行为内涵对比

中西方在茶叶饮用中饮茶习惯、礼仪等方面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先,饮茶习惯的差异。中国茶文化受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的影响,重视饮茶中对茶叶自然味道的保持,注重茶味的单纯,提倡“清饮”的饮用方式。而西方茶叶消费者崇尚口感与个性,在茶叶饮用中掺杂各种材料,如:牛奶、糖等,推崇“混饮”的多重生理感受。其次,饮茶时间差异。我国茶文化中没有饮茶时间的固定要求,而西方茶叶消费者根据其生活习惯形成了“早茶、午茶、下午茶”的社交和饮用习惯。除此之外,中西方在饮茶上存在很多行为差异,但是都讲究饮茶的礼仪,只是因为社交礼仪的不同认识,在礼仪表现上两者略有不同。

1.3中西方茶文化精神内涵对比

茶文化在我国封建社会经历了数千年发展,已经将我国传统哲学思想融于其中,可以说茶文化在我国已经升华为更高的价值观层面的思想内容。其中儒家、道家哲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天人合一、中庸、自然”观念让茶饮超越了物质层面,让饮茶者在茶俗及茶事中获得更高的精神领悟或道德感受。相比之下,西方茶文化因时间较短,与西方传统价值观及哲学思想发展不同步,导致在精神层面上西方茶文化更倾向于物质文化方向,茶被视作解决消费者生理需求的物质象征。西方文化中,茶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色彩,茶、茶具、茶俗成为代表财富和修养的重要内容,茶饮活动也更多被赋予社交意蕴。

1.4中西方茶文化语言应用对比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而中西方茶文化在语言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一方面,语言含义不同。我国茶文化中语言多立足茶俗及茶相关活动,含义质朴简单,指向性较强。而西方茶文化中语言的含义被极大的拓展,多具有隐喻性和暗示性社会含义。例如,英国茶语中出现了大量“隐喻、转义”的词汇,将茶的词性和词摆脱了中国茶文化的底蕴,形成了个性化语言结构。例如“Blacktea”(红茶)与中国茶文化中的“黑茶”完全不同。另一方面,西方茶文化中语言交际范围较窄。据统计,西方常用茶语如“teaparty、teafight”等仅有不到200个,与我国茶文化中茶语言的词汇数量难以同日而语。

2中西茶文化比较对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影响

对中西茶文化内涵进行比较,正确理解中西茶文化差异,能为当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提供重要的视角或教学资源,可以极大提高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文化性,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1培养大学生西方文化思维

中西方茶文化的比较可以让大学生在英语课程中形成对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思维,尤其在跨文化交际方面让学生能以西方思维审视西方人群的行为选择,进而在语言应用中注重自身语言习惯的规范和实用性。例如通过中英茶文化对比,学生可以认识到英语的印欧语系本质,在历史文化、社会文化方面与我国汉语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茶文化的引导下,大学生可以西方文化视角和内涵理解西方茶俗、礼仪及其他行为,形成英语思维和英语行为习惯。

2.2丰富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

通过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比较,学生和英语教师都能充实西方文化认知,例如可以对中西方茶叶历史、饮茶习惯、饮茶风俗中涉及的物质文化、语言文化元素形成直观认识。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对中西茶文化的比较,丰富了跨文化教材的教学内容,让课堂跨文化案例更加形象具体,有助于学习形成对西方文化的辩证性认识。大学生可以在中西方茶文化元素的冲突和矛盾中,正确认识、理解英语国家文化选择,将英语语言内容与文化内容结合在一起,提高自己对文化现象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

2.3创新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方法

茶文化蕴含丰富的趣味性文化元素,能以形象、生动、具体的案例吸引大学生对文化实践及语言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茶文化比较让大学跨文化教学摆脱了传统的书本教学模式,形成了较为现代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以文化体验、参与激发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语言的感受和判断积极性。同时这种文化比较解决了纯文化灌输的枯燥性弊端,大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得以解放。同时中西茶文化中很多文化元素相较传统书本知识,更容易和多媒体、互动教学、任务式教学模式结合,提高大学生英语跨文化兴趣及实践能力。

3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与茶文化比较的接轨

大学英语要想将中西茶文化对比纳入日常跨文化教学,就必须从培养大学生交际能力出发,开发茶文化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校本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现大学英语与中西茶文化的接轨,提高跨文化教学的质量。

3.1开发中西茶文化跨文化校本教材

当前,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应该将茶文化、茶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以中西茶文化为基础的校本跨文化交际教材。首先,学校应组织跨文化专家、茶文化专家、英语教师共同编写相关教材,教材的茶文化比较内容既要符合跨文化理论,又要满足英语学习和实际交际需求。其次,校本教材不仅要介绍中西方茶叶文化的理论知识,更要组织丰富对比性元素全方位展示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区别和相似之处。最后,校本教材必须立足真实的、实用的文化语境,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与学生日常英语应用形成呼应。如茶叶名称英、汉区别对比、茶叶饮用习惯对比,应该予以重视。

3.2构建茶文化主题的英语跨文化教学活动

中西茶文化差异性元素为教师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根据中西茶文化对比选取代表性内容,进行案例教学、任务式教学、情景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例如:英语跨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中西茶文化中“Darktea”的含义区别,采取案例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黑茶”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含义,进而归纳中西茶文化在语言、历史文化、社会认知心理上的差异,培养大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对比能力。另外,教师可以根据茶文化设置情景,例如“西方茶饮礼仪”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异域文化体验中,将英语语言、西方礼仪和茶俗知识结合在一起,在文化体验中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3.3形成茶文化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

大学跨文化课程应该充分利用中西方茶文化中丰富的比较资源,以将其与多媒体结合在一起,直观生动的吸引学生在英语环境内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感性认知和娱乐性,为培养跨文化意识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根据西方“早茶、午茶、下午茶”过程中不同茶、茶点、茶室的图片、视频,甚至电影让学生在直观的音像世界中感受茶的魅力及西方文化魅力。同时教师可以制作中西茶文化对比的PPT动画情景展示,让学生了解茶词汇、茶饮礼仪及用具的差别,了解特定茶叶词语意义及文化特殊性。例如通过“taketeawithsomebody”一词的PPT情景展示,学生直观了解到其真正含义表述“与某人发生冲突”。可以说,视频、图片、PPT可以让中西方茶文化生动直观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英语氛围下了解西方文化的特定内涵。

4结语

中西茶文化在物质、行为、精神、语言层面的差异,为我国大学英语开展跨文化教学提供了丰富有益的文化元素,对当代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识高度,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将中西茶文化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密切结合,让茶文化比较真正融于跨文化教学体系中,培养大学生英语跨文化的应用能力。

作者:肖少华 王立宾 单位: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丽娟.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福建茶叶,2016(2):255-256.

第6篇:茶礼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饮茶 品茶 礼仪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078-01

一、饮茶的精神内涵

饮茶的精神内涵是“和、静、悦、真”。“和”,一切恰到好处,由礼仪引控;“静”,安静的氛围和境界;“怡”者,和悦、愉快的心理体验;“真”,真茶、真香、真味、真情。虽然,我们这里所指的社交饮茶,不是纯粹的茶会——欣赏由茶艺家设计表演的“茶道作品”有特定的仪式规范守则,但也不是随心所欲、言语可无顾忌的事,只有在饮茶过程中通过遵守基本的茶礼,一方面使自己表现得体,另一方面也能让别人以更舒适的心态来进行交流。

二、饮茶前礼仪

(一)形象整饰

“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中国喝茶讲究通过茶事制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因而我们在仪容、仪表、仪态上也要求突显闲静雅致。去品茗场合时,建议着装上以舒适、淡雅为宜,不宜紧身、过于时尚,更不能衣冠不整。女士可化淡妆,使用清淡、柔和的香水(去比较高档的茶室时,最好盘起长发)。入座起座、放物取物时均要轻稳。坐时东倒西歪、站时碰撞物品、交谈时左顾右盼、大声喧哗等情况,都会让品茶人兴致骤减,茶室和静的茶气也被破坏。

(二)讲究座次

茶道讲究“主随客便”,但在一些比较正式的社交场合应遵循以左为尊的座次原则,即主人的左手边是“尊位”。面对主人,从主人的左手位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地位高者、年长者和女士坐尊位。只有自己和主人两个人时,知礼的客人应做主人右边的“卑位”,还应避免面对面坐。

三、品饮中的礼仪

(一)主人待客

茶礼在待客时要求体现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因而主人在待客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奉茶之人。以茶待客时,何人奉茶,往往体现了对来宾的重视程度。在工作单位待客,一般由秘书或专职人员为客人上茶,接待重要的客人时,则应由本单位在场的职位较高者甚至是最高者亲自上茶。其他场合接待重要客人时,则由女主人或主人亲自奉茶。

2.奉茶顺序。应为先客人,后主人;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士,后男士;先长辈,后晚辈的次序上茶。要是来宾较多且差别不大,则可按下面的顺序上茶:(1)以上茶者为起点,由近而远依次上茶;(2)以进客厅之门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3)上茶时以客人的先来后到为先后顺序;(4)上茶时不讲顺序,或是由饮用者自己取用。招待众多客人的茶水应事先沏好放入茶盘,再一一上茶。

3.上茶续水。泡茶应用热水,且以七分满为佳。上茶时应右手拿持杯托,左手放杯托近处,茶杯递上去。若使用无杯托的茶杯上茶时,亦应双手捧上茶杯。两种方式均应并致“请用茶”。上茶后则要为客人勤斟茶,勤续水。客人喝过几口茶后,即应续上,绝不可以让其杯中茶叶见底,取意为“茶水不尽,慢慢饮来,慢慢叙”。

(二)客人谢茶

主人在以茶待客时以礼待人,作为客人在饮茶时也应态度谦恭,及时表示谢意和敬意。如辈分较高的人、男女主人为自己上茶续水时,一般应立即起身,双手捧接并致谢,而不要坦然受之甚至视若不见。普通人员或服务员为自己上茶、续水时,也应及时轻声答谢或扣指向其示谢。此外,社交活动中,与一方正在交谈时,最好不要饮茶,否则显得自己用心不专。只有在自己不是主要的交谈对象或与他人的交谈告一段落之后,方可喝茶。而发现茶具很考究、布置雅致或主人茶艺娴熟等情况时,客人都应该及时赞美。

(三)品茶礼仪

饮茶时应小口品尝。每饮一口茶汤后,应使其在口中稍作停留,再慢慢地咽下去,一饮而尽称为“牛饮”。若不小心把茶叶喝到嘴里,应吃掉或不明显地吐到纸巾里处理掉。茶太烫的话,不要去吹应待茶自然冷却。饮用红茶或奶茶时,不要用茶匙舀茶,也不要将其放在茶杯中。而当主人告之所饮是名茶时,则应在饮用前应先观赏一下茶汤,并在饮用后加以赞赏。这样做,一方面体现了自身的教养,另一方面也是对主人的尊重。

(四)其他礼仪

1.茶点:正式的社交场合,品鉴好茶时不宜食用茶点,否则视为对茶的不尊重。一般情况下要备茶点,则首推坚果类食品,重口味的蜜饯奶糖类茶食不太适宜。

2.交谈:茶道求真,真人真性,因而以茶会友时,所谈话题不宜说人是非,语气、语音、语态上以平和、适度为好、气氛安静为上,方能品出茶之真味。

3.抽烟。喝茶时不应抽烟。实在难忍,应到茶室外抽,或是在征得主人同意后抽,未经同意就抽烟则为失礼。

社交喝茶时,应遵循的礼节还有许多。礼的本质是诚和敬,诚为义,敬为仪。只要能表现出对他人尊重的行为、语言,都应是值得肯定的。遵守茶礼,既符合了茶的精神、茶的文化,又使喝茶的过程成为了一个以“茶”修行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于立文.现代生活百科知识[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8.

[2]羽生.中国茶礼的四大流派[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

(17).

第7篇:茶礼基本知识范文

“礼”是儒家文化的主要标志,唐代茶诗中即凸显出儒家的礼文化旨趣。唐代茶诗的出现,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对茶文化的情有独钟。诗以言志,唐代文人墨客在品茶、饮茶之时,将自己的品饮感受寄寓于诗歌中,将自己的旨趣、爱好以诗歌的形式予以表达,从而使儒家的礼仪在茶诗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唐代茶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僧人曾起到了很大作用。文人与高僧大德在交往过程中结下不解之缘,他们彼此以诗会友、以诗言志,创作出大量诗歌。诗中有礼,以礼彰显出儒家之礼仪文化。众所周知,儒家文化一直讲求仁、义、礼,并试图将之推广开来。“礼之用,和为贵”[1],此言精当地说明了儒家文化的价值旨归。儒家所追求的文化发展目标,其终极价值指向是因礼而和。中国历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儒家文化讲求礼,唐诗中的茶文化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礼仪性、和谐性。如张籍的诗歌《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幽室独焚香,清晨下未央。山开登竹阁,僧到出茶床。收拾新琴谱,封题旧药方。逍遥无别事,不似在班行。”[2]4328此诗即表明了儒家礼仪文化之价值旨归:唐代茶文化尤其发达,因之,唐代以茶待客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喝茶的过程中,敬茶为客,待客以茶,其间彰显了儒家的礼仪文化。诗人以茶待客,体现的是敬茶人的热情、大方。同时,在诗人敬茶的过程中,彬彬有礼,凸显了敬茶之人(施礼)与饮茶之人(受礼)的和谐之美,并由茶礼到茶诗构成了完美的茶文化。再如白居易《曲生访宿》诗云“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2]4326,亦凸显了儒家的礼仪文化。其一,由白居易之诗可以管窥唐代待人以礼的茶文化的兴盛,在唐代不仅以茶待客,同时还配有茶果,凸显出唐代茶礼;其二,对来访客人敬之以茶,是一至高的礼仪,凸显了儒家礼仪文化的规约性,即茶文化凸显了儒家的礼文化,茶文化中蕴含着儒家之礼,由茶诗可以管窥儒家茶文化之礼事。在唐代,客人来了,小孩要以茶敬之,孩童均知茶事中所蕴含的礼文化。有唐以来,主人即使生病卧床,如若客人来访,亦要起床提供茶饮,以示对来客的尊重与敬意。如张籍的诗歌《赠姚合少府》:“病来辞赤县,案上有丹经。为客烧茶灶,教儿扫竹亭。诗成添旧卷,酒尽卧空瓶。阙下今遗逸,谁瞻隐士星。”[2]4326这首诗反映了主人卧病在床,客人来访之情形。虽是卧病在床,但是有客人来拜访,依然会起床泡茶敬客,以示主人的热情,体现出儒家文化以礼待人的特质。诗人在病重之时仍然要为访客“添炉烹雀舌”(刘禹锡《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为客烧茶灶”,儒家的礼仪文化在烧茶、品茶的茶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既有唐诗宋词之美誉,同时也有隋唐佛学之佳谈,诗歌与佛学是隋唐时期的显著特征。唐以降,文士与僧人的交往,以及以茶交友之风盛行,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因为“佛教的寺庙往往建筑在山水俱佳的名胜之地,这些地方是唐代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的隐逸之所和心灵向往之地。也正因如此,唐代诗人就和僧徒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僧徒交往的诗歌、题咏佛寺的作品,在唐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3]。唐代饮茶之风盛行,尤其在文士和僧人之间。以茶待客,凸显了敬茶之人的热情,同时也彰显了文士和僧人之间的礼仪文明。如刘禹锡的《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2]4026同样,陆龟蒙的《谢山泉》亦体现出了这样的礼仪文化:“决决春泉出洞霞,石坛封寄野人家。草堂尽日留僧坐,自向前溪摘茗芽。”[2]4026在陆龟蒙的这首诗中,反映了作者待客以礼,亲自为客人煎茶的全过程,彰显了儒家的礼仪文化。唐代文人通过诗歌抒情,以表达儒家内在的道德文化底蕴,即表现出儒家文化的礼仪特色。在唐代茶诗中,除了体现儒家的礼仪旨归外,还凸显出佛教文化的禅悦旨归。

唐代茶诗中佛家的禅悦旨归

唐茶诗中之所以能够体现出佛家的禅悦旨归,是茶本身的功能使然:茶清淡甘甜,常饮茶可以提神、益思以及消除疲劳,让人之精力专注于本心,获得本心之旨归,这其中暗含着禅悦之趣。禅本身的意思为禅定,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外物所动,即般若学所倡导的不执着于有,也不执著于无,倡导对待任何事物均要采取一种不即不离的态度。不执著于外物,如此才能获得禅机真谛,为此,禅宗提出了“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三个基本命题,教化众生不要拘泥于外界事物,因为“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4]。这即是我们所说的超然于外物的一种释然情怀。这种情怀为文人墨客所吸纳,并通过茶诗来表达他们“随缘自适”的禅悦旨趣。“禅”本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禅之原初系“禅那”之简称,佛教经典中对禅是这样阐释的:“禅也者,妙万物而为言,故能无法不缘,无境不察。然缘法察境,唯寂乃明。其犹渊池息浪,则彻见鱼石;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5]禅之心性之思即蕴含着“寂”,即通过内心世界的寂静,达到内心世界的谐和。禅宗讲求“悟”,“悟”有渐悟、顿悟之争。在中国化佛家中,无论是渐悟还是顿悟,其宗旨均是为了达到直指本心、见性成佛。唐代茶诗也体现了这种直指本心之悟,而悟性的获得即是因饮茶而起。茶的基本功能在于提神、益思、消除疲劳,让人之力量专注于本心,以获得本心之旨归。僧人可借茶消除疲劳,借茶来明心见性,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获得人生之理,通过茶的恬淡而达到对万物的超然,从而提升“色即是空”的人生境界。佛教讲究“悟”,而饮茶能促使人有所妙悟,这种妙悟即在于悟人生之真谛,去人生之苦谛,达到最高境界。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6],揭示了禅道与茶诗在“悟”方面的异曲同工之妙。另一位茶诗大家吴海在《藏海诗话》中亦表明了这一态度:“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茶诗与禅文化具有可通约性,在唐代,一些有识之士常用茶诗来表达自己的那种安闲自然、淡泊宁静的心境。通过对茶诗的体悟,了解到人之生命与宇宙之谐和一致,使人获得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不为外物所累,不为外物所迁,进而获得禅悦旨趣。在中国哲学史上,隋唐时期主要是佛学之时代,也正因为如此,文人与僧人的交往在人之心性修养层面有着共同的话语体系。文人墨客与僧人在交往中,或多或少受到僧人的影响,他们在僧人身上寻找到生活的乐趣、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文人墨客向往僧人的悠闲自在、清心寡欲和无牵无挂,艳羡僧人“共水将山过一生”(杜荀鹤《题道林寺》)的虚静生活,并由此获得人生的乐趣。唐代诸多茶诗均反映了诗人这种对禅悦生活的向往。如刘禹锡的诗歌《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2]4028刘禹锡这首诗作于被贬之后,本来心情郁闷,又逢身体有恙,心情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此时有远方禅客来探望他,受宠若惊中又感到极大安慰,于是煮茶待客,以上等茶招待客人,以表敬谢之意。作者在诗歌中盛赞这些禅客身心俱空,无忧无虑,手持筇竹,美若芭蕉,云游天下,真是神仙福气。此诗充分展示了唐代茶诗中的禅悦旨趣。再如唐代诗人李中的诗歌《寄庐山白大师》:“一秋同看月,无夜不论诗。泉美茶香异,堂深磬韵迟。”[2]4027诗人与僧人之间的那种和谐溢于诗中,展现了诗人和僧人以茶论诗、吟诗品茶,并在幽静的环境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最终达至天人合一的至高、至美境界。在品茶吟诗、吟诗品茶之时,诗人、僧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人生境界在茶饮中得到升华,双方都在彼此的交流与沟通中获得人生的禅悦,所谓“世途烦嚣,诗人士大夫久处期间,则又不耐其扰,遂亦不得不往游禅林,借茶求静,暂解尘网”[7]。由品茶、喝茶而获得人生乐趣,称之为茶文化之禅悦,这即是唐代茶诗中所彰显的禅悦之旨趣。李泽厚说:“禅宗渲染的宗教神秘感受,更少具有刺激性的狂热,更少激动昂扬的欢乐,而毋宁更为平宁安静。它不是追求在急剧的情感冲突中,在严重的罪感痛苦中获得解脱和超升,而毋宁更着重在平静如常的一般世俗生活中,特别是在与大自然的交往欣赏中,获得这种感受。比起那强烈刺激的痛苦与欢乐的交响乐,它更能似乎长久地保持某种诗意的温柔、牧歌的韵味。而它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的愉悦也是一种似乎包括愉悦本身在内都消失融化了的那种异常淡远的心境。”[8]饮茶谈诗,以诗寄情,禅茶一味,唐代茶诗凸显了此种禅悦旨趣。诗人与僧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僧人对诗人的影响,这使得诗人在饮茶、品茶的过程中所创作的诗歌具有禅的属性与特征,使唐代诗人体会、享受到了禅悦的乐趣;另一方面,僧人也颇受诗人和诗歌意境的影响,使唐代僧人身上也有着诗人的气质与情操,因而更增添了唐代茶诗中的禅悦旨趣。

唐代茶诗中的道家隐逸旨趣

唐代茶诗不但尽显儒释的礼仪与禅悦旨趣,还彰显道家的隐逸旨趣。唐代茶诗中的道家隐逸旨趣也别有韵味。如果对中唐以后的诗歌进行发掘与整理,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部分唐诗彰显了文人的隐逸旨趣,这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息息相关。中唐以后,唐朝由盛转衰,各种矛盾与冲突日渐凸显,朝廷内部纷争不断,争权夺利,党羽斗争,弑父、弑君现象日益严重,这种社会现实使一些有识之士的入世情怀遭受打击,“遁世”之念不时涌现。诗以言志,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寄托于茶诗中。整体看来,中唐以后饮茶之风盛行,反衬出当时文人墨客消极遁世的思想。中唐以后的诗人,在茶诗中明确提出“中隐”这个概念,如白居易的《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2]4032白居易的这首诗,明确表达了文人的隐遁情怀。这首诗歌虽然不是茶诗,却表明了文人墨客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感伤,以致想要隐遁起来,逃避现实之难。显然,在当时环境下,文人还不能完全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表达出来,只能以诗言志,茶诗正反映了文人墨客的这一思想情怀。“中隐”是介于“大隐”与“小隐”之间的一种归隐,中隐能有效逃避现实间的混战与纷争,逃避对现实的不满。与儒家的入世情怀相反,“中隐”更多的是一种出世隐逸情怀。“中隐”之价值功用,可从茶叶本身获得,因为茶本身的诸多特点与“隐”息息相关。首先从茶之色来看。茶之色为绿色,与自然之色一样,动物也常以绿色逃避天敌。由茶之色,唐代文人墨客浮想联翩,创作了不少诗歌,因为绿色能让人放松身心,平复心情,抛下烦恼,怡心养情,并让人进入到逍遥自在的境界之中。如诗人卢仝《玉川茶歌》中的“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云凝碗面”[2]4066,即凸显了茶之色。此诗中,作者对茶的颜色、形状作了生动的描绘。诗人面对碧绿的茶园,回想起现实生活中的喧嚣,不禁产生暂时逃离现实、躲避现实之念头,渴望彼岸世界的幽静与安宁。再从茶之生长地域来看。茶树一般生活在幽静的高山坡地之中,且喜温好湿。文人墨客一般喜欢游山玩水,享受山水所带来的宁静与逍遥,如此才能激发自己的创作激情和灵感。文人的这一喜好与茶树的生长环境正好契合,同时也符合道家遁世的超然情怀。最后从茶之香来看。茶有淡淡的清香,甘甜中略带苦。一些文人在品味茶之“疏香”之时,能体会到君子之间淡如水的感觉,从而祛除自身张扬、狂躁之性情,在淡淡的人情中体悟出超然忘机和高雅脱俗,使人达到“疏”之境地。另外,茶之香甜中还带微苦,使人在成功之时不忘奋斗之苦,在享受之时不忘劳碌之苦。唐代诗人在品茶之时创作的一些茶诗,常常借茶之喻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幽静、清雅、恬淡,超然于世。如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曰:“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2]4132韦应物系隐逸诗人,此诗通过描绘茶的习性反映了他隐逸田园的情怀和不染尘俗的、恬静的生活态度。白居易在其诗歌《题施山人野居》中也借茶表达了自己隐遁的思想:“得道应无著,谋生亦不妨。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2]4029在这首茶诗中,作者描绘了道家闲适的隐遁生活:白天插秧种田,晚上品味茶香,并借茶以明志,表明了文人墨客在乱世时所向往的生活,反映了道家的隐逸旨归。再如白居易的茶诗《食后》“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望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2]4037这是一首典型的茶诗。在诗中,作者借茶描绘了他所向往的隐逸生活:吃完饭后,小睡起床,手持茶碗,悠然自得。再如唐代诗僧皎然的诗歌《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2]4033作者皎然既是僧人,同时也是诗人。诗中,好友送来了剡溪名茶,白色瓷盏里的茶汤如琼浆玉液,清香四溢,作者一饮二饮再饮后,仿佛进入了道家物我两忘的仙境,妙不可言。茶后仙境正是作者所说的仙人丹丘所追求的那种境界,在此神仙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心灵的超脱。唐代像白居易、皎然等借诗以言志的茶园诗人较多,通过茶诗,反映了这些文人恬静、淡雅的生活方式,以及道家的隐逸旨归。

第8篇:茶礼基本知识范文

当然,六月,还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季节。当天真无邪的少年儿童与清芬隽永的茶相遇时,便会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张力,给满溢古韵的茶注入了一股鲜活的灵魂动力,使之焕然一新。由此应运而生的少儿茶艺,蕴藏着小荷般初露峥嵘的蓬勃朝气。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虽历千年而日久弥新,这正是无数默默无闻、孜孜不倦的茶人前赴后继传承与发扬的结果。茶艺,承载着茶道的思想与精神,是中华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上世纪70年代末,台湾率先推出了茶艺。进入80年代后,在日臻兴盛的茶艺带动下,少儿茶艺趁势而起,并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甚至还流行着“学茶的孩子不会变坏”的说法。确切地说。它是以茶为载体,通过音乐、诗词、书画、器具、语言、动作、仪态等具体形式来展现表达茶文化的内质,进而发挥传承茶文化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的逐渐频繁与深入,茶艺这一门古老的泡饮技艺和饮茶艺术在中国大陆开始勃兴,茶艺场所如雨后春笋般迅猛涌现,经过20年的宣传与推广,绽放了许许多多姹紫嫣红的中国茶艺之花,少儿茶艺便是其中的一朵。

茶艺“童子军”

01 少儿茶艺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上海。1992年8月,一支以小学生表演茶艺为主体的“苗苗茶艺队”在上海宋园茶艺馆组建,并表演了“西湖龙井敬老茶”,率先迈出了中国少儿茶艺的第―步。此后,在上海茶学界、教育界的支持下,少儿茶艺推广到17个区县近300所中小学,并将其列入中小学探究性、研究性课程。在上海少儿茶艺成功经验的启示与带动下,杭州、北京、深圳、西安、昆明等一些大城市以及产茶省的城市也纷纷效仿,相继举办了一系列少儿茶艺的活动和开办了一些少儿茶艺培训班,培养了一支强大的茶艺“童子军”。

茶艺,从娃娃抓起

“少年强则国强。”这是100多年前国学大师梁启超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向中国少年儿童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少年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置否的共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是需要几代人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经久不衰地传承下去,而少年儿童正是文化传承的未来中流砥柱。同样,代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茶文化,要传承和发扬,也要靠他们。

“创办少儿茶艺的初衷和创办心馨茶艺的初衷是完全一致的。我希望通过茶艺培训让更多的人爱茶、了解茶、珍惜茶,而茶文化的传播就需要遍及各个领域和年龄层次,少儿就是一个非常重要和特殊的群体。”深圳心馨时尚茶艺培训机构的刘星星老师说。在她看来,少年儿童既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中华茶文化要传播要普及,就应从娃娃抓起。

西安秀秀茶艺培训中心的陈秀琼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达了她的担忧:“现代文明尤其西方文明的高速发展,形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这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的中国正在渐渐流失掉一些传统的东西。茶艺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代表,整个行为过程就处处体现了传统文化。我创办少儿茶艺,就是想通过茶艺这种形式,培养少儿在礼仪行为、品行态度等方面的感知。为他们小小的灵魂灌注人性的美和艺术的美。”的确。之福、人类之福。人们如能体验茶艺生活,则能促进社会善化,形成“富而好礼”的社会。“茶艺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代表,我创办少儿茶艺,就是想通过茶艺这种形式,培养少儿在礼仪行为、品行态度等方面的感知,为他们小小的灵魂灌注人性的美和艺术的美。”陈秀琼说。

从可乐世界回归茶世界

综观悠悠千年的中国茶史,茶自古就是中国人的民族之饮和健康之饮。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就认识到了茶的保健功效,如唐代陆羽《茶经》里关于茶“荡昏昧”之功效的记载等等。此外,在历史上,中国茶还传播到海外。深刻地影响了许多国家的生活方式,并形成一群极为忠实的消费群体。如今,茶与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饮料”。可见,茶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然而,反观国内,19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琳琅满目的国外饮品、洋快餐也随之蜂拥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如以可乐、雪碧、咖啡等为代表的饮料,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洋快餐等,都不约而同地瞄准了少年儿童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并以不同的方式来,很大程度上就导致了少年儿童们对茶这种传统国饮以及茶文化的陌生,甚至因为茶味的苦涩而厌弃茶。。快餐文化的盛行,外来文化的入侵,让我们的少儿对中国优良的传统茶文化知之甚少。”刘星星老师说。对此,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吴雅真老师呼吁,中国的茶艺及茶文化教育极有必要在广大少年儿童中推广开来,引导孩子们识茶、喝茶、爰茶,让他们“从可乐世界回归茶世界”。这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回归,因为茶有着可乐、咖啡等饮料根本无法比拟的保健功效,对少儿的健康成长有着更积极的作用,而且还是精神层面的回归。使孩子们通过茶艺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解并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寓素质敦育于茶艺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对于孩子,每一个家长总是总是寄予厚望。我一直认为中国茶文化的教化能力非常强,我身边的朋友对此也都有同感,有的甚至还直接向我提出要让孩子来学习茶艺。”刘星星笑着说道。在她看来,少儿茶艺是把素质教育寓于茶艺中的。它可以让孩子在学习茶艺的同时。思想也得到良好的熏陶,使道德素质教育不再教条,让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推广少儿茶艺,使孩子们以茶学礼、以茶会友,避免误八不当场所,让其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陶冶性灵,净化心灵,并培养将来积极服务社会的态度。”范增平满怀信心地说道。

的确,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融合、沉淀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如茶界泰斗张天福提出的中国茶礼“俭、清、和、敬”、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在学习茶艺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此外,茶艺还可以让孩子们发展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等。“从选茶就能知道茶的品性,这也犹如看人品。如外观、内质、个性等,还有茶具的配置、茶席的布置等,都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取向和特点。”陈秀琼说。

02 学的不仅仅是荼艺

“通过茶史教育,使小茶人了解灿烂的民族文化,体验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茶礼教育,使小茶人敬老爱幼、礼仪周全;通过泡茶训练,使小茶人养成凡事自己动手、热爱劳动的好习惯;通过各种茶会、茶艺表演,使小茶人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和口才有很大提高;通过茶事活动,使小茶人懂得惜情惜

缘……”上海的一名小学老师如是说。看来,少儿学茶艺不仅仅是停留在“艺”的层面上,还有一些近乎“道”的内容。

学茶,学做人

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信,这是许多老师,不分学科、年级,都会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向学生们教授的思想观念。茶圣陆羽在1000多年就曾说过:“茶。性俭。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的本性,清淡平和,清俭质朴,最适合那些具有良好道德品行的人。“精行”,即茶人应该严格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行事,不逾矩;“俭德”则是茶人应该恪守传统道德精神,不懈怠。“精行俭德”这4个字很精辟地概括出了茶与做人的关系,即学茶,要先学会做人,以心平气和的态度。与人为善。“事实上,学习茶艺并不是首要目的,学做人才是最关键的。没有学好如何做人,就算茶泡得再好、再规范,都是徒劳无功的。”吴雅真老师说。

她还给记者讲了这么一则故事:她曾培训过一班职专的学生,在一次用餐结束后,有名泡茶泡得还蛮不错的女生,毫无遮掩地咧着嘴剔牙,而当时还有一名德高望重的导演在场,这令她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由此看来,学做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学好茶艺的。因此,少年儿童阶段,正是人生的刚刚起步阶段,即蒙学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从学习茶艺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这才是开展少儿茶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在。

学茶,学礼仪

范增平认为,品德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礼是品德的表现。学礼是品德教育的基础,应该从日常生活上做起,‘以茶学礼’即是从生活上着手。是最适切的方法。因而。

“在少儿茶艺的课程设置中,我们以茶为媒,将‘与人为善,以礼待人’的处世之道诠释在茶艺操作和日常行为规范之中。让孩子们懂得‘续茶时先人后己’的谦让之礼,‘敬茶尊长者’的长幼有序之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自我修养之境等。”刘星星娓娓道来。昆明的高级茶艺师培训师廖燕芝也认为,在少儿茶艺教育中,要以茶艺礼仪作为切入点,让孩子逐步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周遭事物,即“以礼敬人、以礼敬己、以礼敬器、以礼敬水、以礼敬茶”。

另外,在当今人民生活水平都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有不少孩子尤其是城市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生长在“众星捧月”的优越生活环境中,是父母们眼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因此,在陈秀琼看来。优越的生活条件很容易造成男孩的“骄气”和女孩的“娇气”,这也将给他们性格的塑造带来不利的影响。然而,

“茶艺却能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正确认知的能力和亲情感知能力,借助学习茶的泡饮方式与技巧,让孩子懂得礼仪,完善人格,并且让他们在亲情的关爱下,知道如何回报,而这种被认可的回报,就会鼓励孩子在价值观、人生观上的正确认知。

学茶,学动手

茶艺是一门综合的生活艺术。其关键就在“艺”,即技艺、技巧。茶艺表演的全过程,是一个表演者的语言、动作、神态、姿势、举止与茶、水、茶器、泡饮环境相协调的过程。少儿茶艺的表演主体是少年儿童。,必然也是要依据不同的茶类而遵循一系列泡饮程式的。

“通过茶艺的训练,培养并提高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动止有方,虚静结合’,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拓展出一种悉心静气、仪态合度的能力。”陈秀琼说。诚然,培训茶艺,就是要培养孩子们学会如何静下心来去泡好一壶茶,在泡茶的过程中慢慢学会动手做事的条理性和规范性。对此,范增平也给记者分享了台湾幼儿教育家吴廷英女士的教学案例:为了追求真实感,吴女士给孩子们准备了成人茶艺用的器具。刚开始时,孩子们不是水弄撇,就是把陶壶盖弄缺、茶杯弄碎。很无奈。后来,她就改变了教学方式。不断提醒他1门要爱护茶具,别让它们“受伤”。经过练习。碰撞声减少了,桌面也由一滩滩的水慢慢变干燥了。原本心浮气燥的孩子开始慢慢沉淀下来,进入了茶艺世界。

03 孺子如何习茶

少儿茶艺,虽然也是中国茶艺百花园中娇艳的一朵鲜花,但是因少年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特点迥异于成人,决定了少儿茶艺在教学方式上有别于成人茶艺。因此,廖燕芝认为,少儿茶艺教育应注重趣味性,内容感性多于理性,甚至在教学语言上也要符合孩子们的习惯与需要。另外,有茶文化专家还认为,少儿茶艺教材的编写、少儿茶艺的创编乃至少儿茶具的开发上也同样要适合少儿的特点,并考虑到发挥他们爱玩的天性。

以“趣”善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已经是老生常谈。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特别是刚刚上学的低年级儿童,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兴趣对于少儿开展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老师的启发、引导方式和教学艺术。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因而。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张吉敏表示,少儿茶艺的培训要从少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兴趣诱导为主。茶道思想以及杨心的道德内涵可以通过隐性的方式让少儿体验,外显的教学方式则提倡“玩”,以“玩”唤醒兴趣,入门后再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其实践。整个过程是“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式的,以此启同心智。达到以茶育人的目的。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有多年茶艺培训经验的廖燕芝则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道来:“利用大量的图片和小故事作为教学的根本,牢牢吸引住孩子们的眼球,促进理论知识的记忆。随之,带着孩子品饮各类茶叶,切实感受茶香、茶味。紧接着就让孩子亲自动手,操作泡茶程序。在经过反复、递进的学习实践后,将与茶相关联的文化内容逐一图示讲解,如茶诗词、茶楹联、茶歌舞、茶书画、茶典故、茶习俗等等。让孩子们通过实实在在的动手、动脑的过程把茶文化的内涵吸收消化,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需要“引”力

当然,少年儿童因年龄尚小。心理发育还不甚成熟,和成人相比,他们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喜欢的事就很积极地去做,不喜欢的事则心不在焉。对此,廖燕芝认为,少儿茶艺教育须加强教师与孩子的互动,不断吸引孩子的学习注意力;成人茶艺培训侧重调动学员的思想注意力,学会倾听和思考。

“在上课时,可以多让孩子动手或参与,设置互动环节,以此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7―15岁的孩子注意力持续集中的时间正常为15分钟左右,在上课和休息的安排方面也需要进行特殊调整。”刘星星说,孩子的自制力相对成人来得更弱,因而在课程时间及进度的安排方面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亲子“助”教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父母亲榜样的力量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而父母的赞扬和鼓励是其成长进步的精神动力。

据范增平介绍,在台湾,少儿茶艺多是有家长共同参与,一起享受茶艺。与生活结合紧密。吴雅真也认为,少儿学习茶艺,应当是配合亲子活动的,也就是让家长也参与到茶艺活动中来。因而。在培训课程设置中,刘星星表示,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也非常容易忘记,可以尽量安排生活中能用得到、容易被身边人关注和肯定的内容,同时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对孩子的变化和进步及时肯定,可以让孩子产生更大的兴趣,这对于他们掌握茶文化知识、熟练冲泡技巧是大有裨益的。

记者手记

诞生于90后的少儿茶艺,至今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在发源地――上海,基本已经进入了中小学的课堂,成为少年儿童拓展素质教育的课程,收效甚著。同时,孩子们也通过学习茶艺,感受到了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非凡魅力,在锻炼了心智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修养。此外,记者还获悉,为了迎接今年的上海世博会。河北省茶文化学会秘书长舒曼老师还创编了少儿“世博茶艺”,意在少儿茶艺借助世博会的舞台推向世界。

第9篇:茶礼基本知识范文

一、利玛窦所见中国食物知识及代表性食物名实考辨

《札记》中关于中华物产及其食俗的记载主要集中在第一卷第三章“的富饶及其物产”和该卷第七章“关于中国的某些习俗”。以上两章对中国日常生活的主副食品、果蔬以及中国茶俗和正式宴饮礼仪有较为全面的记录。通过整理利玛窦所记录的中国饮食名物(见表1),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感受到利玛窦传回西方的中国食物信息。因为利玛窦所见中国食物名物过于繁多(在书中,他多次重复表达这种看法),也因为利玛窦长时间生活在中国,故他对很多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粮食、蔬菜、豆类、水果、肉类和鱼类并没有详谈。人总是容易忽视太习以为常的事物。表1所择各种饮食名物在《札记》中都有明确记录。因为版本和转译的问题,《札记》所见中国食物知识在传播过程中有误译和漏译的情况。表1中所记“黍,稷”在加莱格尔英译本中为Barley和millet。⑥何高济译本据此转译为大麦和小米。⑦意大利文本中写作“MiglioPanico”,德礼贤译注为“黍,稷”。⑧黍,稷在中国农业史上指代的何种农作物一直是有争议的,但在当今主要指的是黍米(糜子、黄米)和稷米(小米、粟米)。利玛窦在此处只是在概述中国富饶的物产,列举了几种中国人的主粮而已,他自己并没有在认真区分两者。中译本还未译出意大利手稿中利玛窦所见的芭蕉(Paziao)和凤眼果。①而意大利手稿中所录boiobufari,②则在台湾刘俊余等译《利玛窦全集》中被正确译作“黄牛和水牛”。③(83)加莱格尔把其英译为Oxenandga-zelles是错误的。④在知识的演变过程中,人们甚至会对原作者的报道得出截然相反的认识。《札记》所说“除橄榄和杏仁外,欧洲所有已知的主要水果在中国也都生长”的观点,⑤就会让读者误以为利玛窦认为中国不产橄榄和杏仁。⑥首先,有研究者认为:“中译者把原本是‘坚果’改译为‘杏仁’,以致让人产生利玛窦认为中国没有杏仁的误解。利玛窦意大利原文中所指‘坚果’应该另有所指,由于背景资料有限,不清楚利玛窦所指为何物。但是,利玛窦在这里所指的坚果应该是一种欧洲有的而中国没有的坚果。”⑦其次,中译者将英译本所指“Olives”译为橄榄容易造成误解,使得读者会以为利玛窦竟然会说中国不产橄榄。我国种植橄榄至少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橄榄是中国南方植物,橄榄“生岭南及闽、广诸郡。

性畏寒,江浙难种”。⑧明人李时珍(1581-1593)《本草纲目》亦有《橄榄》词条记录中国橄榄之分布、种类与功效。⑨既是如此,长期活动在江浙区域的利玛窦怎么会说中国不产橄榄呢?经现代学者证明:因中译者把“油橄榄”(Olive)径直译作“橄榄”,瑏瑠于是两种不同的果树被混为一谈。瑏瑡从《札记》随后的记述中,也可以内证利玛窦此处所指橄榄为欧洲的油橄榄。利玛窦提及中国人榨油时说到:“中国人有好几种东西可以代替我们食用和点灯用的橄榄油。其中主要的一种是从芝麻榨取带香味的油。”瑏瑢橄榄油是意大利以及其他地中海国家常用的食用油,在西方食物烹饪中,具有重要作用。

1687年入华的法国“国王数学家”李明(LouisleComte,1665-1728)已经在其《中国近事报道》一书中非常明确地对中国橄榄和欧洲油橄榄进行了区分。瑏瑣利玛窦的记录亦有疏误之处。受观察范围以及生活空间的局限,利玛窦对于中国是否生产葡萄以及葡萄酒的认识就与实际情况不符。利玛窦认为中国“葡萄不大常见,即使有,质量也不很好”,中国人喜欢饮米酒。瑏瑤早在十三世纪,卢布鲁克(GuillaumedeRubruquis,约1215-1270)出访蒙古的时候就说过类似观点:“契丹国……饮料皆制自米。现今其人虽亦种植葡萄,然不以制酒也。”约翰•柯拉(JohndeCora)大约在1330年所著《大可汗国记》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契丹)国中不产油橄榄及葡萄酒。”瑏瑥但马可波罗(MarcoPolo,1254-1324)的记录却有所不同。他记载到,现今山西太原地区“种植不少最美之葡萄园,酿葡萄酒甚饶。契丹全境只有此地出产葡萄酒”。瑏瑦十六世纪末访问过中国的拉达也曾发现中国有“黑白葡萄”,但是“没有见葡萄酿的酒”,于是他断言:“我不信他们知道怎样用它酿酒。”①西方人(基本上都是基督徒)关心中国是否有葡萄以及是否酿造葡萄酒是传教事业的需要。对于基督徒来说,葡萄酒是圣餐中象征耶稣血液的圣食。面包象征基督的肉体。在做弥撒以及其他宗教性活动中,经常需要分发圣餐。事实上,中国有悠久的葡萄栽培史。葡萄在中国古籍中常写作蒲萄、蒲桃等。晚明时期,中国葡萄种类比较多。李时珍记载到:“白者名水晶葡萄,黑者名紫葡萄。有圆如珠者名草龙珠,有长似马乳者名马乳葡萄”;“太原、平阳皆作葡萄干,贷之四方。”②晚于利玛窦入华的曾德昭(AlvarodeSemedo,1585-1658)大约在1640年完成其名著《大中国志》。他在书中记载到“中国葡萄非常少,但是在陕西很多,还制成葡萄干”。③曾德昭也说山西有用葡萄酿酒。④曾德昭的说法既部分印证了利玛窦的记录,也更符合实际情况。利玛窦所记录中国土特产与他在华游历路线有关。由于利玛窦曾长期生活在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后定居北京。他对生产在广东和中国南部的荔枝(Licie)、龙眼(longane)、柿子(Suzu)等中国有而西方无的水果特别感兴趣。以柿子为例,1556年访问过中国的葡萄牙人克路士GaspardaCruz,1520-1570)在《中国志》中记录到,中国“有一种无花果,成熟后不能吃,只能尝一两个,但在制成干脯后却非常好,并被输往印度”。⑤在克路士眼里,制成干货后的柿子是非常好的商品,还不能多吃。利玛窦等人印证了葡萄牙人对柿子的记载,利玛窦在书中就明确告诉读者,他就是从葡萄牙人那里了解到中国柿子的信息的。他说道:“还有一种水果叫做中国无花果(Chinesefig),很甜很好吃,葡萄牙人叫它Sucusina”,⑥即中国无花果。其中“Sucu”即意大利文的“Suzu”,而“Sina”意为“中国的”。有研究者认为《札记》中所述“这种特殊的水果只有制成干果后才能吃”⑦的说法跟前人克路士的说法比起来,是一种后退。⑧实际上,意大利文手稿中并没有这句话。曾德昭因系统论述了柿子的植物学性状、在华产地等情况,⑨被认为是欧洲人中第一个完整正确地向西方介绍了柿子的人。瑏瑠十七世纪中后期,入华耶稣会士卫匡国(MartinoMartini,1614-1661)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中国新地图集》、安文思(Gabri-eldeMagalhaes,1609-1677)在巴黎出版的《中国新志》以及李明(LouisleComte,1665-1728)在巴黎出版的《中国近事报道》中,都有向西方报道中国柿子。

具有良好植物学、医学和绘画能力的波兰入华传教士卜弥格(MichelBoym,1612-1659)则在《中国植物志》(维也纳,1656)中首以绘图的方式向西方展现了中国柿子的图画形象。瑏瑢但卜弥格错误地把柿子称之为柿饼。利玛窦有关中国饮茶习俗的记录反映了明中后期中国饮茶风俗从末茶到叶茶的演变。大航海开始以前,欧洲人通过与陆路上的阿拉伯人,已经间接地接触到有关中国茶的信息。1559年,意大利威尼斯商人赖麦锡(GiovanniBattistaRamusio,1485-1557)所编《航海与旅行记》一书中,他转述了阿拉伯商人哈兹•(HajjiMahonmed)有关中国茶叶(Chiaicatai)的记述。瑏瑣这条资料被认为是欧洲人最早通过阿拉伯人获得有关中国茶叶信息的直接证据。①成书于十世纪的《中国印度见闻录》和十一世纪的《印度游记》等阿拉伯-伊斯兰文献中,都有记录茶(前者称之为“Sakh”,后者称之为“ga”)。②十五世纪早期成书的《沙哈鲁遣使中国记》的波斯文本中亦提及明代官府严查私自携带中国茶出关。③欧洲人从阿拉伯商人那里了解到的中国茶更多是一种极具商业价值的可食性中国药材。④而到了利玛窦入华时期,利玛窦不仅可以经常喝中国茶,他还可以敏锐地感受到当时明代社会饮茶风俗的变异。利玛窦说,日本人把茶叶“磨成粉末,然后放两三汤匙的粉末到一壶滚开的水里,喝这样冲出来的饮料”。这里展示的是日本人使用末茶法(即煮茶法或点茶法)饮茶。唐代陆羽(733-804)所著《茶经•六之饮》:“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⑤其中末茶指的是鲜茶叶经蒸青、捣碎、烘干后的碎末茶。明人邱濬(1421-1495)所著《大学衍义补》亦载:“茶有末茶,有叶茶……唐宋用茶,皆为细末。……《元志》犹有末茶之说,今世惟闽广间用末茶。而叶茶之用,遍于中国,而外夷亦然,世不复知有末茶。”⑥利玛窦所记当时日本流行末茶法大约是在唐代传入日本,进而成为日本一以贯之的饮茶传统。与日本饮茶法不同的是,利玛窦记载到:“中国人则把干叶子放入一壶滚水,当叶子里精华被泡出来以后,就把叶子滤出,喝剩下的水。”这是叶茶之法,也称之为瀹饮法。叶茶之法采用的是冲泡而非唐宋时期的烹煮,冲泡指的是将茶叶投入沸水中,人饮其水。有趣的是,1575年访问过福建的西班牙人拉达(MartindeRada,1553-1578)在其《记大明的中国事情》中所记的饮茶之法,还是烹煮。他说:“这种饮料是一种略带苦味的草煮的,留一点末在水里,中国人吃末喝热水。”⑦同为外国人的拉达和利玛窦,他们对中国饮茶法从烹煮到冲泡的不同记载,正是反映了明中后期饮茶风俗变易的确证。万历时期沈德符(1578-1642)在《万历野获编》中对当时明人饮茶从煎点法到瀹饮法的变易,称为“开千古茗饮之宗”。而闽广地区地处偏远,茶风变易较缓,这也是为何拉达还可以在福建品尝到末茶,而利玛窦却只能发现日本人还是在使用煎点末茶之法。利玛窦之后,曾德昭在《大中国志》中也述及“将烘干的茶叶放入热水中,显出颜色、香味”,⑧再次印证了利玛窦所载晚明中国人已经普遍采用冲泡饮茶法的正确性。

二、利玛窦所见明代宴会礼仪

利玛窦还花了大量篇幅描述和总结中国的宴饮文化。⑨利玛窦书中所载中国宴会指的是明代中上层士宦间的交际性正式晚宴。利玛窦关注的重点是中国宴饮流程、宾客座次、室内环境、饮食礼仪与进食器具。利玛窦对中国人宴会上独特的饮食习惯以及繁复的礼仪记忆犹新。他注意到:中国人不仅喝热茶,连酒也是热饮。中国人吃饭不用刀叉,而是使用两根小棍(筷子)进食。与西方宴饮过程不同的是,中国宴会注重仪式和礼节。《明会典》卷七二《宴礼》就对明朝“大宴、中宴、常宴及小宴”礼仪进行了详细规定。①宾客的食桌数量以及宾客的座次均代表着与会者的身份和等级。利玛窦只是提到:“每个人都有一张单独的桌子,有时在单独一个客人面前把两张桌子并在一起。”②曾德昭则说得更加直白:“他们(中国人)用餐桌的数量去显示宴会的盛大。一般一桌四人,或一桌两人。但对于大人物来说,他们安排一人一张桌子,有时两张。”③利玛窦虽记载到中国人把坐北向南的位置留给最重要的贵宾,但却很少提及自己常是宴会的座上宾。如万历二十七年(1599),利玛窦受邀参加南京大理寺卿李汝祯所举办的一次宴会。利玛窦与来自南京大报恩寺主持雪浪洪恩(亦称三淮和尚,1545-1608)同被安排在坐北朝南的主客席位上。瞿汝夔(1548-1610)、李贽(1527-1602)、焦竑(1540-1620)等数十位知名文人雅士均有参加。④这次宴会还在当时社会上引发了一场有关耶佛理论间的知名论辩。足见明时文人宴会在社交生活中的重要性。利玛窦通过文字描述了明代的中国宴会,而明时入华的卜弥格则通过图像向西方世界呈现了明代的宴会形象。卜弥格在其手稿《中国地图集》“贵州”省图右侧附录了一幅完整的中国宴会(ConviviaSinarum)图像(见图1)。⑤图像中与宴者分餐而食,桌布垂落至地,这与利玛窦的描述一致。卜弥格在简短的拉丁文注释中,也同样提到了利玛窦提到过的中国人喜欢饮茶,用筷子吃饭等饮食习惯。卜弥格的“中国宴会图”可以作为利玛窦所见明代中国宴会形象的参考。利玛窦频繁参加中国宴会,很多在宴会场合留下的对话可在《天主实义》和《畴人十篇》中发现踪迹。通过宴饮聚会,利玛窦获得与中国官员、儒生乃至佛教徒对话的机会。

三、天主教斋素文化在中国的调适

如果利玛窦通过《札记》向西方传播了中国食物知识,那么利玛窦通过其中文著述,则把西方的基督教斋素思想传播到了中国。为区分天主教徒和佛教徒在斋素教义方面的不同,利玛窦通过撰述《天主实义》、《斋旨》①和《畸人十篇》等中文书稿来进行解释。利玛窦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刊行的《天主实义》书稿计有八篇,共上下两卷。利玛窦口述之《畸人十篇》共上下两卷,初刻于1608年。《斋旨》是《天主实义》第五篇论斋素一段的修正稿,也是《畸人十篇》中第六篇的初稿,成稿的年月当在《天主实义》之后,《畸人十篇》之前。”②《天主实义》全书采取晚明时期讲学盛行的语录体,全部以中士和西士问答的形式构成。在书中,利玛窦主要是利用佛教斋素戒杀理论和佛教六道轮回理论之间的矛盾以及天主教教义理论来证明佛教轮回六道、戒杀生之谬误,进而重点阐述了天主教斋素的宗旨在于正志。正志有三:一则通过“贬食减餐、取其淡素”以深悔赎罪;二则通过“节制私欲、淡饮薄食”以清心寡欲;三则通过斋素可以助人积善修德。

(一)“斋素三旨”的延续与发展利玛窦在《天主实义》中初步形成了有关天主教斋素三旨的观念。经过《斋旨》一稿对《天主实义》部分内容的修改,利玛窦不仅在《畸人十篇》中延续了《天主实义》有关基督教斋素理论的基本观点,还取得了发展。这里“延续”指的是利玛窦在《畸人十篇》中宣传的天主教徒斋素三旨与《天主实义》记载无异。“发展”指的是利玛窦在《畴人十篇》中通过中国儒家斋戒传统理论以排斥佛教“戒杀以斋素”的理论。入华耶稣会士传入西方天主教斋素理论之后,在中国又引起了怎样的反应呢?我们可以从利玛窦与李之藻(1565-1630)之间的对话找到线索。在北京期间,李之藻邀请利玛窦参加宴会。在宴会上,利玛窦除了蔬菜其他什么都不吃,李之藻询问原因。利玛窦向李之藻解释了基督教的斋素三旨。利玛窦说中国“自三代以前,佛教未入,悉不奉佛也,皆以太牢事上主,悉不戒杀牲也。……今所见士大夫遇郊社大典,咸断酒肉,出居官次。是则斋素之义,不由释氏始,不以杀牲故明矣”④。这次宴会上,利玛窦向中国文人介绍西方基督宗教斋戒教义的事件成为了《畸人十篇》第六篇的内容。利玛窦在文别强调中国历来有“以太牢事上主”,“郊社大典时,咸断酒肉”的儒家传统。而这些传统又皆与佛教无关。这样的“合儒”观点容易得到中国绝大多数儒生的支持。

(二)西方斋素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利玛窦所著《天主实义》和《畸人十篇》均收入李之藻编印的大型丛书《天学初函》,极大地提高了利玛窦有关西方基督宗教斋戒思想在中国知识群体间的传播广度。收入《天学初函》之事亦记载在《畸人十篇》中:“李子读竟,曰:‘此实斋素真指,吾儒宜从焉。’乃谢而请录之。”⑤两书后又被《四库全书》收入子部杂类存目。李之藻“吾儒宜从”的表态以及利氏之书收入《天学初函》,皆表明利玛窦在华所传西方基督教斋素理论确确实实进入了中国。《天学初函》所收《畸人十篇》中载有“冷石生演《畸人十规》”一文,表达了勾吴人冷石生对利玛窦“斋素正旨非由戒杀”理论的诠释与接收。①利玛窦在与明代儒生交流时,通过儒家祭祀传统思想来驳斥他所理解的佛教斋戒教义,赢得了中国儒生的认同。利玛窦通过合乎儒家文化、而又驳斥佛教斋戒理论的方式,在中国传入了西方基督教斋素知识。据此,我们认为利玛窦通过刊印《天主实义》、《斋旨》和《畸人十篇》等中文著作传播西方基督教斋素文化是其在华传教适应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