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步行街设计范文

步行街设计精选(九篇)

步行街设计

第1篇:步行街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步行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步行商业街对于改善城市景观、丰富居民生活、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步行商业街大量出现,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都开始出现了步行商业街。据有关数据统计,数年后,将达到总计1500条之多。步行商业街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但目前文化底蕴还不够好,景观节点不够特色,难以满足人们对城市空间艺术与城市景观质量的要求。

一、步行商业街景观的重要性

(一)美化城市景观

一个城市的存在以经济与商业为基础,一个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商业的繁荣。步行商业街的整体景观不仅可以提升环境的档次,更主要的是提升城市的品质。为城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步行商业街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将决定一个城市的景观质量好坏,代表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

(二)陶冶情操

一个良好的步行商业街景观不仅可以减轻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压力,让人们更加轻松,而且它还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让人感受到教育的力量。我国部分商业街中加入了古典文学的色彩,这些元素无形中可以让人们加强爱国教育,从这些教育中受到鼓舞。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商业街是一个典型的步行商业街设计思路。

二、商业景观表现形式

(一)根据历史特点的表现手法

每座城市都有段属于自己的历史文脉,沈阳中街一带的设计中保留了一部分中国古典元素,在有限空间内创造出较多的景色,对于一些手法,得到了灵活的应用,留下了不少巧妙精致的佳作。历史文化的保护同时也是商业街景观设计中的一大课题。历史文脉反映的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成长历程,是后人应该不断回顾、不断重温的,每段历史都有自己灵魂,同样周围的商业景观设计也要体现出她的灵魂。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文化底蕴浓厚的沈阳。中国第四大城市,东北亚地区的国际中心,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城市规划的形状和历史背景都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依据。依仗皇城特有的艺术特点和平面布局,充分发挥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在保护的前提下给予符合环境特点的设计手法,淋漓尽致的诠释商业景观要传达给人们的思想信息。商业景观设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的建筑的文化底蕴相伏相依的。商业景观依仗着历史文化来凸显她的形态美,韵味美。同时,周围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通过景观设计更进一步的来让游客,市民理解其中的含义。

(二)根据周围建筑特点

在根据历史特点进行设计的同时,应把阳光、绿树、彩色路面铺装、临街立面和街灯融为一体,把周为建筑的特点以及元素搭配花池、喷泉和雕塑小品,街头穿插表演、展览、商贸和游戏活动,使之成为游客和市民休息、闲逛、玩耍等有活力的商业空间。例如沈阳市中街商业街景观,结合了俄罗斯风格,殖民地时期的建筑特点,丰富了建筑的临街立面。形成了集浓郁的商业氛围、娱乐活动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于一体的综合性步行街。中街尽头的两个龙柱更是体现古城文化民族特点的最好见证。可以通过布置休息椅以及公共设施标识牌等公共设施,实现休闲,娱乐一体的室外商业景观环境,设置绿化小品、雕塑、背景音乐,使它更具有人性化,更能体现文明古城的特色。

三、步行街入口景观设计的观念拓展

(一)生态设计观

结合自然的设计观念,尊重历史文化产物特征,设计中尽量避免对文化因素的破坏,尤其是注意继承和保护地域传统中因自然地理特征而形成的特色景观。

例如江汉关是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的北入口,这栋建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建筑,曾经作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该建筑是全街的对景和视觉焦点。突出江汉关卓越超群,统领全街的标志性意象。规划在其前开辟广场,设置喷泉,树立街标,通过环境的烘托,强化其标志性象征。以铺装的方格草皮将穿过的道路截住,形成进入江汉路的空间领域。视觉的焦点是跳跃的白鳍豚音乐喷泉,给广场增添欢乐祥和的气氛。

(二)人性设计观

全球化是人类推动的,人类是世界的主体,是技术的掌握者、文化的继承者、自然的维护者。景观设计要以人为本,设计中处处体现对人的关注和尊重,呼应现代人性意义,对人类生活空间与大自然的融合表示更多的支持。

步行街人口的街道家具不但具有装饰作用,影响步行街入口的整体形象,还同时体现着入口空问的使用功能,如坐凳、桌、椅、草坪、花坛等,在较大范围的入口空间环境中,可供市民休憩。

步行街的人口同时也是步行街的出口,尤其对于上海南京路步行街这样长度较长且内容丰富的步行街,人们在结束了整个步行街的休闲观光后并不愿意马上离开,而会意犹未尽地在入口空间休息停留观赏街景。

(三)多元设计观

多元的景观发展要求景观设计强化地方性和多样性,以充分保留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来丰富全球景观资源。步行街人口空间的雕塑可分为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

一些历史悠久城市的步行街会在人口处树立反映该地历史篇章及充分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具象雕塑。侧如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入口处反映上海人们生活的儿童卖报雕塑,武汉江汉路步行街上反映老武汉人生活的情景;《乘凉》、《热千面》、《卖水》和《配限镜》四组青铜雕塑等等。抽象雕塑一般都采用几何形、具象事物的抽象变形等手法。张家港步行街东西入口处设计了《人》和《我们一起走》两个标志性抽象雕塑。使人印象深刻,极大地丰富了步行街的景现。

(四)信息设计观

现代都市生活繁忙而忙碌,步行街上帮助人们迅速适应环境的信息类设施显得十分重要,对于第一次到步行街的游客来说,各种信息可以为他们提供许多帮助。为有效读取信息,更多提供一目了然、形象简洁、色彩夺目的形式,需要逐步完善标志系统:(1)识别性标识系统,如名称、代号等,目的是通过文字或图形标示某一场所或设施的识别信息;(2)引导性标识,向人们传达如何到达目的地的信息;(3)警示系统;(4)说明性标识。

(五)技术设计观

全球化时期的景观发展充分利用技术所提供的一切可能性,相应的设计观念也必然紧密结合技术。体现技术理性,反映技术与人类情感相融合的发展动态和技术审美观念的多样化趋势。

例如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江汉关入口,有一排光导灯,连灯柱也是亮的。原来,它的光线由下而上,黑色的灯柱上排列着镂空的圆点。这是一种属新型光源的硒金属灯,日光灯含汞,人的皮肤在日光灯下颜色还不了原,而硒灯则能达到与阳光下无二的效果。

(六)艺术设计观

随着人类素质的提高和更多休闲时间投入文化艺术活动,结合时代特征,探索新的有序与和谐的景观艺术;设计艺术水准的提高取决于对现实的了解、文化的领悟、技术的掌握和个性的发挥。

近年来,我们生活的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景观设计已经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我们的周围步行街、主题公园、街头小品出现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对我们施展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为人们提供了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双重价值。景观设计正是通过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生活品位,以人为主体,以空间环境为客体,构架着现实通向理想的桥梁。

结语

步行商业街景观是一个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也是历史的延续、文化的传承。步行商业街的景观设计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到充分调研,结合城市当地的特点与风格,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布局。采用多种艺术方法,创造更全面的景观。随着设计手段的多样化,步行商业街未来的发展将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第2篇:步行街设计范文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建筑;设计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新近几年,商业步行街开始热闹繁华起来,商业步行街的建筑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商业步行街建筑与一般建筑不同,其设计需要独具特色,或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或者具有异域风情。商业步行街建筑需要从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垂直交通、设备管井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精心设计,才能既满足商业功能需求又能打造商业步行街的风格特色。商业步行街建筑是商业步行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商业步行街彰显活力和生命力,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进行综合考虑,不断实践和摸索,力求将建筑设计至完美。

一、商业步行街建筑的平面布局设计

商业步行街建筑的平面布局设计对商业步行街的影响很大,是项目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项目设计前,首先要对项目的用地进行仔细考察和调研。充分了解项目周边的交通及公套、主要人流的来往方向、项目可以利用的外部景观资源等等。

有了对项目的周边情况、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情况等了解分析后,可以作出对未来商业经营需求和建筑要求作出初步判断。根据调研的结果可以对建筑的布局进行有效的规划,如布置建筑形成商业步行街的主要出入口、临时落客区及车库出入口、后勤卸货区、商业步行街的动线、主要活动广场及休息交流空间节点、垂直交通节点等等。外部交通流线的设计,可以让建筑物适应周边环境。商业步行街及建筑内部流线的设计,建议进行环形设计,保证无死角商铺。为增加商业步行街的氛围,可以在步行街、建筑物设计一定的休闲、交流、停留空间,并配以绿色植物、花坛、观赏鱼、雕塑等装饰,使建筑物周围形成岛式空间,打破建筑物单纯的线状街道,丰富商业氛围。

合理的建筑布局和流线设计,不仅能让商业项目运营有效,也能够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商业形象、引导和刺激消费者产生购物、消费、娱乐、游玩的欲望,实现建筑物的实用价值,打造富有活力的商业步行街。

二、商业步行街建筑的组成和设计

商业步行街建筑设计目的是为了吸引人群进行消费,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点,也是设计的关键部分。内部空间设计是否合理、舒适,会对商业建筑的使用价值产生极大的影响。商业建筑设计要注重商铺、辅助用房、库房三方面的设计。

商铺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消费者的体验,也要考虑到租赁商铺的商家的需求。合理设计商铺的开间、进深、层高、面积及门面,能有效提高商铺的价值及未来吸引的人流。如商铺的出入门,起着吞吐客流的作用,位置非常关键,为保证顾客流入流出的顺畅,可以在不同位置开设大小不一的出入门,面积较大的商铺或人流密集处还应当在入口处预留足够的缓冲地带。辅助房一般用于顾客的临时停留、事物的咨询、工作人员的办公、或者陈列设备。因此,辅助用房的位置不能占用建筑主要经营用途的位置,而应该处于较偏或者角落位置。结构也应当尽量紧凑,但同时要考虑到辅助房的便捷性,两者要同时兼顾。库房的作用是用于货物的周转,因此,库房的设计可以放置于地下或者更加偏远一些的地方,因为一些商品如食品需要仓库的通风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用途设计不同功能的仓库,便于商家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商业步行街建筑的内部设计要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进行变动,甚至可以设置一些可活动的空间,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变动。也要根据需要进行内部特殊设计,以显示建筑的特色。

三、商业步行街建筑的立面造型设计

商业步行街建筑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其外部造型,造型是否别致,是否别具风格都会让人产生不同的印象。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的外部造型设计时候,要凸显其鲜明的个性,对建筑的立面的分划、商业建筑色彩和橱窗、广告的各个部分进行设计。

建筑的立面的分划一般进行分段划分,也就是基部、中部(墙、柱)及檐部三段式分划方式经常被建筑设计所采用。建筑立面设计要根据建筑的层高进行,如果建筑层面较低,则可以多设置橱窗,压低基层高低,调整建筑比例。商业步行街项目多处于繁华地段,因此建筑的立面可以选用鲜艳、跳跃的色彩,既与步行街的整体环境相适应,也能够让自身更具夺目性。建筑的橱窗设计要彰显其显眼醒目的特点,使人们在较远距离即能看到陈列商品,尤其在夜晚,镶嵌于其上的艳丽夺目的彩灯使商店更具魅力。一般情况视点距离橱窗面约400mm时候,感觉最为舒适,橱窗效果最好。店招和广告位是商业建筑不同其它类型建筑的重要设计内容,尤其是店招的设计,一定要设置在较好展示性的位置,并预留合适的尺寸和设备管线,这才能让商铺最大程度标示其门面。

建筑的立面造型设计对于建筑来说非常重要,也是最能彰显设计师功底的部分,在进行造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进行综合设计,使建筑外形既与商业街融为一体,又能够具有自己的风格。

四、商业步行街建筑空间的艺术化处理

商业步行街建筑在满足其基本用途之后,还需要进行空间的艺术化处理,可以使商业步行街建筑的空间内容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多样化,艺术化的空间处理也会给顾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商业步行街建筑的空间包括其内部空间,也包括外部空间,两者对建筑物的作用都非常重要,不可忽视。商业步行街建筑的外部空间首先要考虑即是建筑的周围空间。美化建筑周围空间可以使用绿色植物,或者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抽象品进行装点,既能够彰显建筑物本身的深刻文化,也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其次,建筑物的外部空间还包括建筑的屋顶、天台、露台等室外空间。这部分空间可以进行美化或者功能性设计,使其具有实用性,比如可以成为人们聊天、休息的场所或者协调建筑与城市环境、步行街环境的过渡。合理巧妙的设计可使外部空间成为商业经营和顾客活动的延伸,大大增加商业氛围。建筑的内部空间则可以设计成生态空间,让人们在建筑物内部感受到自然的气息,比如假山、流水,利用声、光、色、空气等自然元素丰富人们的视觉、听觉和空间及环境气氛。生态空间也可以给建筑物带来生机和活力。

商业步行街建筑的空间艺术化可以让整个商业氛围画龙点睛,给人们“眼前一亮”的感觉,也让冷冰冰的建筑变得更具人文气息、更具亲民性。设计师多研究建筑的艺术化形式对于设计大有脾益。

结语:

本文对商业步行街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建筑的外部、内部两部分设计思路进行了阐述,对平面布局、组成、立面造型设计以及空间的艺术化处理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商业步行街的建筑是商业步行街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与商业步行街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吸收国外建筑的优点和特点,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建筑的特色尽然展示,让其成为步行街的亮点,成为人们的视觉盛宴。本文论文浅显,但是希望可以为同行业者提供一点借鉴,为商业步行街建筑设计的多样化提供一点思路,为建筑设计的构思提供一点思绪。

参考文献

[1]费菲,陈永生. 商业步行街景观建筑设计初探[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49-54.

第3篇:步行街设计范文

1.1步行的概念。步行,在现代概念中不仅是交通方式,更是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其特点十分明显:灵活性好、可达性强。同时,可以激发城市活力。

1.2步行的发展。步行经历了一个由兴盛到衰落,再由衰落到兴盛的发展过程。人们的出行方式经历了从传统步行到车行再到现代步行的过程。步行交通规划理念从单一人车分流模式,发展到强调步行者优先。人们重新开始关注步行,强调步行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

1.3步行街道环境的概念。本文所指的步行街道环境就是以步行为主要交通方式,使步行活动正常进行的城市街道空间。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步行街道环境包括人行道、人行天桥、滨河步道、商业步行街和广场等。本文所研究的步行街道环境以商业步行街为主。

2.我国步行街道环境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2.1我国步行街道的现状

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商业街,如:杭州的河坊街,南京的夫子庙等。这些商业步行街都提供了良好的步行环境,带给人们一定的美感和步行乐趣。但部分问题仍十分突出。

2.2存在的问题

2.2.1街道环境质量较差。街道景观缺乏特色,绿化系统跟不上,夏季行走时没有绿荫遮蔽。街道两旁建筑物缺乏城市特色,可识别性差,缺乏与地方历史文化相呼应的景观设计。

2.2.2街道公共空间的缺乏。随着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现代街道公共空间的缺失,包括步行空间的缺失,绿地的减少,沿街空间通常被停车占用,缺乏公共活动空间。

3.艺术设计与步行街道环境的关系

什么样的步行街道环境被称为质量好的步行街道环境?如何能增强步行街道活力?

3.1步行街道环境对艺术设计的需要

步行街道环境是从人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步行环境应以艺术设计的方法为指导,符合功能性与审美性,满足实用特征与精神特征。

3.2艺术设计对步行街道环境的影响要素

3.2.1铺装。步行街道大多是沿线性空间展开的。街道铺装首先应满足安全性,其次满足视觉上的舒适性。

3.2.2节点。节点是指在步行网络中连接线性空间的开放空间,如公共绿地、广场等。节点的目的性强,功能明确,是公共活动的主要空间。对于步行街道来说,25米是适宜的横向尺度,每隔20至25米布置一个节点可以使街道更具有吸引力。

3.2.3界面。在街道步行环境中,街道两侧及周围的建筑物、行道树、服务设施等构成界面。设计中要考虑总体街道的风格和形式,层次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3.2.4景观。主要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步行街道中的景观、小品的设置,有助于活跃街道气氛。应注重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发掘出能彰显城市品味及内涵的街道景观。

3.2.5设施。主要有市政设施以及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设施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灯光照明要为所有时段中活动的人群服务。

4.实例分析———以武汉市“汉街”为例

4.1区位

“汉街”位于武汉市东湖和沙湖之间。总长1500米,总面积21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最长的城市商业步行街。4.2步行环境分析其定位为具有文化品位的商业步行街,提供休闲娱乐、观赏、交流、休息等活动的空间。细部设计突出了安全性、舒适性、趣味性。

4.2.1道路。汉街的道路通过铺装材质和尺寸的不同,分为:街道两侧建筑前的道路,以及中间较宽的公共道路。前者采用尺度小且密的仿古清水砖,给人慢走的心理暗示;后者则采用尺度较大的大理石铺地,给人快速行走的心理暗示,防止人流拥堵降低步行环境质量。设计了雨水渗透口,确保了雨天步行的安全和舒适性。

4.2.2设施。街道设施在考虑其方便性和舒适性的同时,应用了美学法则,在色彩上与街道整体色调相统一,比例上符合人体工程学,装饰造型上既具有美感又有很强的识别性。指示牌采用了照明设计,确保了不同光线下人们的轻松阅读。

4.2.3节点。节点设置是烘托文化氛围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提高步行环境质量的关键。有五个以湖北历史名人命名的广场:“屈原广场”,“昭君广场”,“知音广场”(俞伯牙、钟子期),“药圣广场”(李时珍),“太极广场”(张三丰),每个广场布置了一处名人雕塑。知音广场东侧设置有汉街大戏台,采用仿古木构建筑风格,给市民提供表演及观赏空间。每两个广场间的距离都是步行10分钟内便能轻松到达的,且建有沿河观景平台以及座椅。能减少行走的劳累,增强舒适性,延长步行活动。

4.2.4景观。街道两边留有植被带,通过植物群落的搭配,发挥植物形体、线条等原始美感构成一定意境效果,采用艺术修剪、聚拢、错落种植等手段形成具有变化的自然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中地面与建筑立面直接衔接的僵硬和枯燥感。同时绿色植物还能营造一个健康的步行环境。

4.2.5建筑的界面。汉街的界面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用街道两旁建筑立面围合出步行街道空间;另一种是利用建筑立面和亲水平台的护栏围合出的半开敞空间。建筑以民国风格为主,极具时尚元素的现代建筑和欧式建筑穿插其中,丰富了沿街界面层次。街道界面色调为浅灰、砖红。让市民行走时感觉到历史的怀旧感,体验独具特色的街道环境。

5.小结与心得

第4篇:步行街设计范文

城市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步行和商业活动的统一体,也是人们观光旅游、体验交流、休闲娱乐的中心场所之一,更是展现城市景观,表达城市精神、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商业步行街是环境优美、人性化设计、情趣化配置为一体的商业景观环境,并展示着城市文化、精神风貌和当地社会生活。

商业步行街景观概述

1.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1)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对某一地区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并体现出一定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2)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商业步行街景观是城市街道景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景观形态,它具有外在的物质要素和表现形式。例如街道的连续性、延展性、节律性,空间的进退有序、开阖有法、曲折有度以及对视觉焦点的处理导致了街景在统一中不乏变化;建筑、路面、照明、植物、雕塑、座椅等具象景观形体,通过其形式语言、色彩、光线上的变化,以及人们辗转游走的路线、观察角度的不同,呈现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2.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的目的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通过一定形式处理和功能优化,形成具有良好欣赏效果和多种功能作用的街道风景。

(1)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2)创造优美宜人的景观效果,美化城市环境,满足人们城市生活需求。(3)记载城市历史和文化传统。

桂林正阳步行街现状分析

1.桂林正阳步行街

桂林市正阳步行街,是桂林市一个具商业和游览双重特性的旅游景观,于2001年1月1日向市民和游人开放。此区域位于桂林市中心,南起杉湖北路与杉湖相接,北至解放东路,东伴举世闻名的漓江,西邻桂林市中心广场。

2. 桂林正阳步行街现状分析

据记载,桂林正阳路是一条古老的街道,有上千年的历史。直到今天都是桂林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方,并且它也将继续繁荣下去。在正阳步行街欣欣向荣的今天,也带动着其周围地段向着商业、休闲娱乐方向的发展。

桂林正阳步行街景观设计现存问题与改造方案

1. 地面铺装多处采用凹凸不平的铺装,有碍于地面铺装的舒适性

路面铺装是商业街景观构成的一个重要内容,铺装的设计应具有观赏性和功能性,不仅适应人们的审美要求,更应满足人性需求。桂林正阳步行街地面铺装多处采用凹凸不平的铺装,有碍于地面铺装的美观和舒适性。

在改造中,地面铺装要具有舒适性和美观性,可以利用的铺装材料有:沥青、水泥、透水砖,瓷砖、条石及木材等。像桂林正阳步行街这种开敞式的空间考虑到室外环境的特性,选择的材料应注意平整、防滑、方便清扫等。

2. 缺乏标识导向系统

标识导向系统指在空间与信息环境中,以系统化设计为导向,综合解决信息传递、识别、辨别和形象传递等功能以帮助陌生访客能够在最快的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的整体解决方案。

漫步在桂林正阳步行街你会发现没有任何标识导向系统。所以对于初来桂林正阳步行街的游客来说,会给其带来诸多不便。

在改造中应该添加标识导向系统:(1)在正阳步行街入口处添加此区域总平面图,方便游客识别区域。(2)在转弯节点处放置具有艺术特色的交通指示牌。(3)可以利用地面铺装形式引导、指示交通。

3.缺少无障碍设计

为体现对残疾人的关爱,在步行街中必须具有为残疾人提供方便的设施条件,使残疾人能在此有足够的活动自由度。

桂林正阳步行街虽然有无障碍设计,但不能形成系统,而且部分盲道被占用。很多商家为了促销或增加营业面积,不惜占用盲道,严重违背了人性化设计要求。

在改造中,应该清理遮挡盲道的物品,使盲道能够畅通;在原盲道的基础上,完善盲道,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盲道系统。

4. 人流量大,供游客休息的座椅较少,无法满足客流量需求;仅有的座椅缺乏艺术特色;座椅无遮挡设施,给游客带来不便。在桂林正阳步行街主街,道路两侧均为植物与石质座椅结合形式的休息处,由于材料的物理特性,到了夏天被太阳暴晒,冬天十分冰冷。所以很少有人在此休息。在改造中,应该采用木质和金属设计座椅,轻巧优雅并且牢固,可以利用原本座椅与花坛相结合的形式,节省空间,但原植物没有起到遮荫的效果,所以可以适当把植物加大,在起到观赏作用的同时,满足人性化需求。

在桂林正阳步行街主街的一十字交叉路口处,是一小型广场,虽然有大树的遮荫,但因位于十字路口,四周开敞,人们从心理感受上缺乏安全感。

在改造中,可以把该区域的休息座椅与相关的设施作为整体的休息空间,形成一个半围合?空间,给人带来安全、舒适的感觉。

此区域在注重人的私密性的思考的同时又要为观赏提供条件,因为此区域位于十字路口的特殊性,所以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观赏点,观赏的对象既可以是街景,又可以是在步行街活动的人,这样又可以满足人们的另一方面的心理需求。

5.建筑风格不统一,缺乏文化特色

桂林正阳步行街的建筑,形式各异,风格不相统一。在改造中,应该统一建筑风格,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由于正阳步行街位于桂林王城(位于市中心的独秀峰下,是明代靖江王府)附近,所以建筑风格可以与其相统一,既体现历史文化特色,又能使商业步行街具有统一性。

结语

第5篇:步行街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步行街;规划;设计分析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我国城市商业得以迅速发展,商业设施也大幅增加。然而在方便群众生活,促进商业繁荣与城市建设的同时,也给市政、城市交通相关的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甚至商业企业经济效益也因此出现明显的下滑。于是商业步行街应运而生,解决人和城市交通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因为没有合理全面的规划设计,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接下来以兰州市建兰路商业步行街的规划设计为例进行讨论分析。

1兰州建兰路步行街的功能定位及环境分析

1.1 建兰路步行街的功能定位

建兰路地处兰州西站闹市区,七里河区最早的小商品市场就在这里形成,拥有近三十年的经营历史,是兰州城市西区商业发展的缩影。改造建兰路商业步行街,可以改善西区购物环境,提升城市西部,平衡兰州商贸布局等整体。

1.2 商业步行街规划的环境分析

建兰路位于城市西区中心,地处七里河、安宁、西固三区交汇处,是兰州西部商业贸、金融、物流网点集中,酒店、宾馆、医疗单位集中地区,日客流高峰达10万人次之多。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一批高档大型住宅社区快速崛起,人流迅速聚集,形成了强大的区位优势。然而建兰路周边有大面积的旧市场,这样的情况导致消费者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大片待开发空间也有利于步行街的扩建升级。由于建兰路较早就形成了商业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随着商业区的改造,购物环境将会得到改善,而西客站的建成运行,也进一步彰显了厚重的传统文化、丰富的商业内涵以及独特的市场氛围。

1.3 规划布局现状

围绕“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主题以及功能定位,集合了现代与古典、中国与西方的表现手法。开发住宅底层商业空间,并将其与街道两侧各类新型商业建筑相结合,虽然有雕塑艺术景观烘托特色文化氛围,但是未能深层次体现商业文化,仍然缺乏能够真正反映高层次商业消费水平的建筑、环境空间,由于商业购物节点不够丰富,导致现有的购物路线较为单调,难以吸引游客深度消费。

2步行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模式单一,过多模仿

目前我国的商业步行街大多还只是低水平的复制与模仿,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建兰路在规划之初和建设之中欠缺对客户群的深层次考虑,没有根据消费者的行为对商业街进行规划设计,光靠简单模仿,导致模式单一,项目杂乱无序,难以获得成功。

2.2 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不统一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的社会活动中心,是大众商贸消费的主要区域,集购物、餐饮、文化性消费等功能于一体。建兰路虽然购物功能相对充足,但严重欠缺休闲等文化,未能实现其作为社会活动中心的功能。尤其沿街布置的许多不伦不类的雕塑,既没有达到突出文化沉淀的作用,还破坏了商业氛围。

2.3未能形成良好的交通体系

步行街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交通。应在设计中重点考虑步行街所在地区的交通状况以及停车的难易。且在建街之初就应当关注到停车场的设置与修建问题,考虑解决自行车、自驾车等停车用地问题。

2.4 空间形式单调,无序列、少层次

购物街是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来反映其文化特征,运用多种手段渲染不同的空间特色与环境气氛。而建兰路步行街由于原有的破旧楼群继续存在,以及本身条件的局限影响了整体的视角效果,无休止的扩展商业面积更加破坏了步行街的整体布局,导致整个街区无序与单调,没有特色,也失去了商业街特有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商业步行街实质上变成了杂乱的大自由市场。

3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中的要点

3.1 良好的交通体系

步行街由于人流量大,所以其交通网络一定要通畅。必须要首先考虑交通问题,设计需要处理步行街交通与公路交通的连接问题,在步行街口安排公交线路站点,对于过长的步行街区可以考虑内部公交线路。还需要考虑机动车停车的问题,应在街口设置大面积的停车场,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可以考虑立体停车场或着底下停车场。如何处理步行街周围交通网密度及人流量与道路负载量间的关系问题也应包含在设计之内。步行街由于具备了城市消费、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所以人流量很大,因此如何布局、定位,从而与周围的功能配套相适应就显得很重要。

3.2完整的空间环境意象

道路、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是构成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通过这些要素,人们可以认识并把握城市的环境秩序。从城市设计角度看,街道的意象主要取决于建筑和街区的空间环境,街道空间环境有特色,自然可以反映出街道的特色,有特色且高质量的街道空间环境有时候比建筑更加能体现街道的特色,街道的特色依赖于空间环境的特色。街道是一个没有屋顶却又开放的空间,既能框景,本身也给街道空间提供了重要的景观,它是整个街道空间的开端。既给人们明显的标志,满足人们心理需求,也反映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

3.3丰富的空间形式

现代城市追求空间环境适居、界定鲜明、比例适宜。在有效渲染空间特色与环境气氛的同时,它也是一种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内在构成要素。步行街区的布局形态可以是丰富多变的,①线面组合布置———明显的步行商业街与路段上商业地块联系起来,形成合布局,如合肥城隍庙;②线状沿街道布局———店铺沿街道两侧呈线状布置,街道空间不规则,如北京琉璃厂;③面状成片布局———商业街区集中布置在城市主干道一侧,呈现网状形态,如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等。根据功能与环境的要求,步行街可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步道拓宽式和转运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步行商业街正向多功能的公共建筑综合化方向发展。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也应保留传统空间与自身风貌。合理的规划设计应顺应当地文化脉胳特色,构建有着较强综合性的步行购物系统,保证历史延续性的同时,提高城市价值观念以及深层意义。

3.4独特的景观、文脉构成

建设城市步行街除了会影响城市环境及交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面貌风,步行街空间的风格还带来景观视觉在内的其他影响,从而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从美学价值以及景观文脉上进行分析:一是要注意步行街沿线建筑的协调性,考虑建筑风格、色彩、高度等问题;二是要丰富沿路轮廓线设计,保证其内涵性、整体性、流畅性;三是突出包括步行街绿化在内的视觉效果,加强亲和力;四是要设置道路小品,通过细部刻画来反映文化主题。

3.5良好的环境生态

步行街正向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化的综合性街区发展,因此必须保证环境的洁净与舒适。城市生态系统是由人工创造出的生态系统,因此一条好的绿色步行街的建设,离不开于净与和静。将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系统、绿色消费等一系列的城市生活中所缺少的生态环境要素融与步行街一体,所以必须营造出优良的环境,它包括:应有数量的树林及树木;良好的空气质量;应有的绿地面积;浓厚的文化氛围;充足的公共性娱乐与休闲场所;快捷的污水与垃圾处理系统;洁净与充足的城市用水系统。

4结语

遵循“以人文为本”的设计理念,应着力创造一个人性化的交往活动空间。以满足人们在使用方便、心理平衡、社会交往和视觉舒适等诸多方面的需求,提供给人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性。并在设计中通过营造多层次的空间体系创造适宜各类社会活动的场所。遵循人本的设计理念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三方面的统一,贯彻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的原则,遵循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统一。

参考文献

第6篇:步行街设计范文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动态平衡,核心枢纽,人性化设计

Abstract: urban commercial street for constructing the urban commercial center, alleviate the pressure of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productivity a unique role. At the same time, commercial street in the city as a concentration of the social history, cultural place, always in a more level and multi-dimensional, many forms of dynamic balance of space system, its form always along with the social form, social life, social consciousness changes. This paper, from the commercial walk street in the public space design principle of, of our country's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of public space in related stud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streets, urban public space quality and so on, gives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dynamic balance, core hub, humanization design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现代商业街的发展经历了“仅仅吸引顾客—对步行者的关会—成为社会活动中心”三个发展阶段,使人们的行为方式更加丰富,在轻松的环境气氛中享受人与人交往之间的乐趣:加强了人们的地域认同性,成为社会活动中心。在城市化速度空前加大的大环境下,特色商业街建设,可营造特色产业群体,引导其向专、精、新的方向发展,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人为本,注重舒适、安全、方便等方面的要求,特别是提供高品质的市民交往空间;尽量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激发行人的购买欲望,这样才能达到商业性的目的,在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中,体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现代化要求,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兴衰。因此,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设计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一、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根据上述十项设计评价内容及对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设计内容的分类,分别对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景观构成要素、公共设施提出以下设计原则.

(1)空间形态的设计原则:

①商业步行街要有合理的功能布局。必须根据人的购物行为和活动习惯,使建筑布局与人的活动规律相吻合,力求布局的科学化和艺术化。

②空间结构清晰。指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易于人们辨别方向和确定位置。表现为街道空间清晰、节点空间有特色以及有益于辨识的标志物。

③空间形态应具有节奏感。节奏感不是不规律的跳跃而是一种有连续、有变化、人们在行进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的秩序感。

④空间的形态应具有良好的图底关系(见图1),有界定明确的边缘入口、通道及节点空间。街道(空间)为了成为真正的形体,必须具有作为‘图形’的性质,具有清晰明了的图形的城市街道能给使用者以领域感和安全感。

图1 城市空间良好的图底关系示意图

⑤公共空间具有良好的比例尺度。从人的尺度出发设计空间,才能使空间其有亲切感、认同感与场所精神。

⑥公共空间应其有层次感。人不同的行为活动有不同的行为要求,因此需要不同性质的空间形式作为活动的载体。按照行为活动私密性的不同,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尽可能地提供一系列不同层次的从私密性至公共性的空间,形成明确的层次,而不同层次的空间之间应有可感知的界限和过渡.并留有改造的余地。

(2)景观构成要素的设计原则:

①建筑景观应运用形式、色彩、光影等综合手段构建街道空间的个性,增强建筑形式特征与环境气氛的表达。

②应有足够数最的自然景观。主要指在步行街道上和休憩空间中提供足够的树荫空间和足够的绿地量。这些植物能够发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微环境的作用。

③各类景观小品自身应具有足够的艺术性,总体上要具有统一的主题,能够突出商业街的特点。

(3)公共设施的设计原则

①满足使用者对公共设施的功能性需求。设置这类设施的根本日的是为使用者的其体活动提供便利。首先公共设施要有足够的数最.服务半径是主要设计元素,一般要求在步行空间中均匀布置或等距布置.其次是在公共设施的形式和尺寸上要充分考虑人体工学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

②各类服务设施造型设计应具有系统性。这要求公共设施在形式、材料、色彩等方面互相协调,以强调公共空间的整体性,并突出公共空间的环境特征。

二、基于使用者生理舒适度的设计对策

1、气候微环境的塑造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不同季节都有严酷的气候条件,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在地面层的开放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应尽力做到冬季向阳防风,夏季遮阳通风,同时还要增加树木为主体的植被,扩大水面,利用自然因素创造有利的气候小环境。

城市中心普遍存在较严重的热岛效应,树木、绿地不但美化环境,也可有效的调节街区微气候环境,减少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大街的绿化以乔木、盆栽、灌木、草地相结合的形式,整体情况是各种绿化形式都比较缺乏,其中,乔木数量很少,树龄也较短,因此树冠不大,加上树木间距过大,不能形成有效的阴影区。建议城市步行街缩短乔木间距,使树冠连在一起,形成连续的阴影区和空中的绿色景观带,这样街道环境无论是从气候上还是景观上都会有很大的改观。

2、趣味步行空间的塑造

步行行为包括行走、驻足停留、小憩三种活动,因此步行舒适性包括道路行走舒适性和休息设施数量及舒适性两个方面。

道路行走舒适性主要指行走路线的舒适性及路面铺装的舒适性。步行路线形式的设计目标,是减少行人行走的疲劳感,为体验或参与街道生活设计适当的路线方式。原则是空间变化有节奏,不会让人感觉太单调也不会感觉太繁琐与曲折。

强化街道划分后,节点空间可分为整条街道的节点空间和道路某一部分的节点空间两级,多级景观可使街景丰富的同时又不失条理,使行人在行进过程中惊喜不断,从而减少疲劳感。

3、舒适休闲环境的塑造

满足行人小憩的需求,就需要提供足够数量并且位置、形式都合适的座位。在数呈上建议王府井在道路两侧各增加一排行道树的同时也各增加一排座凳。也就是说,基本座椅的数量可从现在的46个长条坐凳增加到92个坐凳,可有效缓解步行街座位极度短缺,座位上使用者拥挤不堪的情况。

在座位形式上,许多调查都表明凹形座位领域感较强:而凸型座椅由于本身为离心式,领域感较弱,利于不相识的人分享。为了增加座位的使用率宜将座位设计成利于分享的凸形坐凳或座椅,但为了增强领域感和座椅的抗干扰性则宜将座位形式设计成凹形。

3、强化街道公共空间的地域性和场所感

能反映商业街历史的老字号店铺、有意义的纪念物都能凸显地域性和场所感。

建议城市步行街将中段低层建筑全部由传统老字号商家来经营,建筑形式不必完全按照古建样式,因为即使完全按照古建的型制和施工方法来建造,建出来的也是假古董,为了突出历史特色,可采取与老字号辉煌时期的代表性店铺相似的比例尺度建造其新店铺。

简单的讲,场所感指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对话和内在联系,景观小品、商店店标和公共标示物是最简单有效的体现这种局部与整体之间对话和联系的方法,因此对凸显公共空间的地域性和场所感至关重要。

结语

商业街,作为重振旧城中心区,商业重返市中心,人性化都市建设的切入点,对我们城市建设意义重大,同时也为都市旅游开创了暂新的一页。同时,在一个“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商业街必将成为一个城市形象的代表。目前尽管商业街的建设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商业街建设,为它的

第7篇:步行街设计范文

关键词:公共设施;人文化;商业街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091-01

一、引言

燕郊位于北京通州区东面,地理位置优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选择在此生活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设计,燕郊商业街的公共设施在规划、开发、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如何在城区加快发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实现街区公共空间功能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并将其体现在配套设施上,展现现代城市应有的活力和创新。

二、公共设施的概念及作用

公共设施是在城市户外空间中用来满足人们进行户外活动需要为目的的用具,是室外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座城市的公共设施最能体现该城市的整体形象,其表现出来的设计品位直接作用于城市整体空间氛围的营造。正如沙里宁所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目标与抱负。”因此,在城市街道景观空间的设计规划中,如何将街边座椅、路灯、候车厅等有机结合,创造富有现代气息的公共空间,是本文着重讨论的。

三、燕郊行宫商业步行街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配套设施匮乏

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哈普林曾说过,“一个都市对其都市景观的重视与否,可从它所设置的街道桌椅的品质和数量上体现出来。”相信您会有这样的经历,节假日外出逛街,最头疼的是身心疲倦时没有地方可坐。针对行宫商业街的调查问卷显示,80%的人反应可供休息的地方太少,50%的人认为街道设施使用不方便,如卫生设施太少,位置不明显等。

(二)公共设施雷同,缺少创新

紧跟国际设计潮流,这是不少设计师的远大理想,但这也导致在城市规划中,盲目引入国外的公共设施,忽视本土文化,造成公共设施雷同,缺少地域特色,千街一面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供游客休息的可坐式花坛、树池,造型相似的路灯、地灯,甚至一个垃圾箱,均是似曾相识。

(三)公共设施重功能,忽视情感因素

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对公共设施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更要满足心理上的情感诉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公共设施的实现成为可能,单纯的功能性设计已不能满足人们内心的精神渴望,应当更加关注人们在体验时的美感、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激情和想象,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

四、燕郊行宫商业步行街公共设施设计的改造原则

(一)以人为本,创造宜人的休闲场所

“在城市环境塑造的过程中,任何观念的形成均需以人为基本的出发点。人性化的设计观念所要强调的正是这种思想,即将人的因素放在首位来理解设计的目的和要求”。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应考虑不同使用人群的需要。如老人、儿童、残疾人等有着不同的行为表现,细部设计要符合人体尺度。兼顾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使他们感到方便、安全、舒适、快捷,是设计师进行人性化设计应考虑的因素。譬如街边饮水机的设置,要考虑不同年龄层次的使用需求,可设置一高一低两个出水口,从细节上体现人性化的关怀。

(二)传承历史文化,开拓创新

每个国家和民族有其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和民风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优秀的公共设施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应该将城市特色寓于其造型、色彩、结构、材质当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据传,行宫之所以得名,源于燕郊有“京东第一行宫”的说法,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根源,是城市重要的文化资源[1],为了挖掘燕郊的历史文化,将此历史典故融入公共设施的设计,展现燕郊特有的地域文化。

(三)注重设计的整体性

商业步行街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由建筑物、道路、公共设施等组成的综合体。路灯、垃圾桶、休息椅等应从属于所在的环境空间,与街边建筑风格相统一。在步行街公共设施的设计中,应从街道空间的整体环境出发,使材质、造型、色彩等有机统一。相反,如果街边的公共设施同街道环境不统一、不协调,会使整个街道空间缺乏整体感。

五、结语

随着燕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设施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行宫商业步行街而言,由于人流量大,行人以休闲与购物为主,步伐较慢,有时间品味街道设施,因此公共设施的设计者一定要考虑步行街的使用特性,选择合适的内容、形式和尺度,设计合理的街道家具,并使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营造具有人性化、人文化的街道空间。

第8篇:步行街设计范文

关键词:植物造景;商业步行街;人性化设计

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一般都地处繁华的城市中心,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购物街,而是集购物、旅游、商务、展示、文化5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集散地,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流碰撞的公共活动空间。如今,商业步行街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是反应一个城市的基本特征的形象窗口。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大发展,现代建筑所造成的热岛效应,更使得植物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商业步行街的植物景观设计更加人们所重视。本文拟就商业步行街的植物景观设计谈点初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以就教于方家。

一、商业步行街植物景观的功能

商业步行街的植物景观的功能因分类不同而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一下几种:

(一)实用功能。商业步行街的植物造景选用多种多样植物,包括高大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等,它们具有遮荫、滞尘、降温、降噪、增湿、净化空气等作用。尤其在炎热的夏季,高大乔木那宽大的伞状树冠,把强烈的太阳辐射和热能予与阻隔,在树阴下,街上行人充分领略到植物对人类的人性体贴。由此可见,合理运用植物,可以调节、缓解和弥补现代城市建设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审美功能。商业步行街植物造景既是园林植物与人工艺术创造的结合,又是物境与人文的结合,融合了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科学合理的植物造景对城市商业步行街具有自然和谐的、高品位的美化效果,可以柔化现代城市建筑冰冷单调生硬的直线条,给人以自然、宁静、艺术的享受。

(三)调控功能。人类源于自然,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城市建设的高速现代化,使远离自然的人们产生生理和心理失衡。优美的绿色园林景观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还能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科学已经验证:绿色植物对人的心理有镇静作用,使中枢神经系统轻松,并通过它对人的全身起调节作用。经常处在优美、安静的绿色环境中,能使人皮肤温度降低1~2℃,脉搏1 min减4~8次,呼吸慢而均匀,血流减缓,心脏负担减轻,同时人的嗅觉、听觉、思维活动的灵敏性得到增强。此外,花的颜色和花香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如浅蓝色的鲜花对发高烧的病人具镇静作用;红色的鲜花能增加病人的食欲;绿色的花叶能吸收阳光中紫外线,减少对眼睛的刺激;茉莉花的芬香能使人消除疲劳而精神为之一振。“绿视率”的理论认为,如果绿色在人的视野中占25%时,能解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可使人的精神和心理最舒适。

(四)经济功能。优美舒适的商业步行街植物造景,将使商业步行街更具吸引力,更加聚集人气,增加客流量,提高商品销售额,使商家获得更为丰厚的商业利润,从而使商业步行街更具商业价值,由此,将吸引更多的地产商、开发商、投资经营户,以致金融、保险、证券、企业总部、外国领事机构等住入,进而促进城市的经济繁荣。

二、当今商业步行街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今商业步行街的植物景观设计有很多局限,概括起来表现如下:

(一)对步行街植物造景的实用功能重视不够。商业步行街的规划和设计师们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往往更注重的是植物的美化功能,而忽略其实用功能。这一理念又往往影响到对植物的种类选择和植物造景设计上,使其设计难以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致使现在很多步行街的园林设计,看上去很美,但在夏季,整条街仍处于暴晒之中,未能很好起到绿色植物的遮荫、调节温度、湿度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二)植物布局设计不合理。一是非植物景观与植物景观的比例不合理。目前,一些商业步行街非植物景观设计过多,如水景、小桥、石山、楼台亭阁、硬质艺术小品等,使本来就狭小的空间,显得更加拥挤不堪,然而绿化量却偏少;二是植物布局不合理,多显凌乱,没有主题,体现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搭配和造景设计上。很多植物,尤其是乔木,被低矮灌木围成的栅栏或砖石砌成的护栏大面积圈住,使游人难以亲近到植物,享受树阴的清凉。显然,其设计缺乏真正的人性关怀。商业步行街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其道路本来就狭窄,不宜将植物连片栽种,而圈围太多的游人禁区。其设计应以“点、线”为主,兼以少而小的“面”点缀。以便留出更多的空间供游人活动,使人与植物融为一体,真正体现“天人合一”。

(三)植物配置不合理。一些商业步行街的园林绿化设计中,乔木偏少,花草、灌木偏多,绿量不足,其生态调节作用降低。且在乔木的品种选择上,更注重的是新、奇、贵,而缺乏对其实用功能甚至是否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考虑,致使栽种的一些树木要死不活,长势不良,未能体现其在原产地应有的风貌,更难实现其美化和实用功能。如在重庆常见栽种的棕榈树就是如此。时下还流行栽种“光头树”,即花巨资从偏远山区移植古树。为了移栽成活,几乎将其枝叶全部砍光,只留部分主干及次级枝干,形成“光头树”,以移栽古树提高园林设计的品位和档次。这种树多数难成活,即使能成活,也难以恢复其在原生长地的雄姿,更难收到枝叶繁茂、绿树成荫的效果,多半只能当个活树雕欣赏,难起生态调节作用。此外,植物种类单调,季相变化小。步行街不宜种植草坪,也不宜种植过多的灌木花草,因在相同单位面积上,栽种乔木获得的绿量比栽种前两种植物获得的绿量多。乔木的制氧量、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均要比草坪强。因此,在人流集中、空间狭窄的城市商业步行街,适宜多栽乔木,向空中发展,立体绿化,以求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获得最大的绿量。

三、商业步行街植物景观设计的建议

面对当下中国掀起的商业步行街建设热潮,本人对其植物景观设计提出以下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商业步行街植物配置建议。城市商业步行街的植物配置应以高大乔木为主,灌木和草花为辅,当地树种为主,适当配以外来优良树种,注意不同叶色树种搭配,这样,既能增加绿量,遮荫降温,充分发挥其实用功能,又能丰富植物种类和色彩变化,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在树种选择时,应把握适地适树原则,根据当地气候、生态条件,历史人文,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地方文脉。选择易栽种成活,阔叶、绿量大、树冠大、遮荫效果好的树种。如在重庆,最理想的当属黄桷树,其特点为生命力强,生长速度快,阔叶,叶片大小适中,疏密适度,树下空气通透而不闷湿,树冠展开,遮荫面积大,枝形和冠形优美。随着年代的积淀,逐渐透出古典韵味,仿佛在向人们述说那久远的故事,令人生出别样情,显示出与人巨大的亲和力,被重庆市民推选为市树,作为步行街主打树种,又能体现地方特色。可选当地一些常绿果树作点缀,如红桔、广柑、柚子、柠檬等芸香科植物,既观叶,又观果,春华秋实,最能体现季相变化。还可选择一些香花树种如桂花、白玉兰等进行点缀。每当香花盛开之际,悠悠兰香、甘甜桂香沁人心脾,使游人神清气爽,心情愉悦。至于外来珍稀树种,则只宜作适当点缀,以丰富景观。适当配置灌木和草花,以丰富层次感,增加色彩,赋予动感和变化,同时考虑香化。如在重庆,可选择含笑、小枝栀、香水月季、六月雪、小叶女贞、小叶黄扬、芙蓉、杜鹃、郁金香、太阳花、万寿菊、鸡冠花、凤仙花、三色堇、波斯菊、长寿花、报春花、矮牵牛、百合、彩叶草等作变化搭配。

(二)商业步行街植物设计建议。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首先考虑实用功能,其次考虑美化功能。让行人能与植物亲密接触,尤其是高大乔木。在植物造景上,既要区别于交通公路行道树,整齐划一,机械呆板,又应区别于公园的纷繁复杂,因商业步行街人流量大,空间面积有限。在设计上应突出“步行街”的特点。可视街道宽窄,在道路中央纵向种植2~4行冠形优美、遮荫覆盖面积大、常绿的高大阔叶乔木树。使其形成林荫道。可多个树种搭配。其树宜稀植,留出足够生长空间,以充分展示其单株个体美,同时也给行人留出更多的活动空间。围绕每棵树设置一圈精制而美观的木条或花岗岩座椅,使座椅掩映在树阴下,以便游人小憩。在高大乔木沿街方向植株间或街两侧,即靠近街边商店门面处,可间或设计灌木草花台,花台的面积和长度不宜过大过长,应以不妨碍游人行走或进出商店为宜。其花台可用砖石砌成,也可用木料制成精美工艺花台。除常用植物外,花台中心还可栽植含笑,花台四周栽植小枝栀等香化植物作矮篱笆。花台中的艳丽草花,最好采用塑料小钵在花圃培植好后放置于花台中,以便随季更替,不留观赏空档,使街头周年呈现五彩缤纷,喜庆热烈之氛围。与街中乔木相互辉映,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尽显其实用及美化功能。

总而言之,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的植物景观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自然景观加以升华,才能创造出一个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更适合人类生活与栖居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园林出版社,1994

第9篇:步行街设计范文

关键词:步行商业街;消防设计审核;设计规范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1-0188-02

一、商业街建筑群用顶棚连成一体是否应视为一幢建筑考虑

笔者认为商业街道是否作为一个整体建筑考虑,应从排烟、消防车道、消防扑救作业面、防火间距多个方面考虑。如某商业街的顶为非封闭顶,满足自然排烟的要求,且紧急情况下消防车能在内部通行、进行火灾扑救作业,商业街建筑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相对独立建筑,二层及二层以上通过天桥相连,各建筑之间满足相应耐火等级、防火间距的要求,商业街周围设环形消防车道,如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结合商业街人行通道宜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满足上述条件,商业街内的建筑可分别考虑其是否满足消防要求,否则应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二、是否应该限制商业街的规模

在江苏省《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商规》)在消防车道章节第4.3.1条第6款提到“室外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并宜在每间距小于160m处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但从全国商业街建设形势看,存在求大求洋的现象,很多商业街从1公里到3公里,甚至更长。商业街一般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规模往往取决于用地规模与使用功能、容积率等方面。笔者认为商业街的规模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和规划定位而定。不一定要明确规模,但商业街人员密集、可燃物多,发生火灾影响大、损失大,易造成群死群伤,笔者认为应提高技防措施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防排烟等消防设施。

三、是否应该限制商业街的商业用房层数

从商业街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商业街的商业部分大多分布在1~4层,其上楼层的商业利用价值低,多会设公寓、酒店、办公、住宅等场所,审核时应分别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或《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2005)(以下简称《高规》)进行审核。笔者认为限制层数意义不大,而且可操作性不强。

四、商业街内街消防车道的相关要求

应按《建规》第6.0.1条、《高规》第4.3.1条第1款、《商规》第4.3.1条第3款规定,当商业街的沿街部分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穿过商业街的消防车道。由于商业街在市中心黄金地段,本身占地面积、长度、宽度受建筑或规划限制,一般要求商业街内街的宽度应满足两侧建筑相应耐火等级防火间距的要求,一般不应小于6m。同时消防车能在商业街内部通行、进行火灾扑救作业的要求。

五、商业街防火分区划分的相关要求

商业街的防火分区宜按楼层划分较合理,在同一个防火分区内的各房间可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防火分隔,相邻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相邻的房间应用防火墙分隔,且应满足防火墙的设置要求。店铺式建筑与中庭间:如果中庭采用非封闭顶,满足自然排烟要求,两边建筑满足防火间距要求,中庭可作为室外空间考虑,店铺可不做防火分隔措施;如果为封闭的顶,则要求店铺与中庭间相通的门、窗应设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与中庭间相通的过厅、通道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帘进行分隔。

六、商业街疏散宽度、疏散距离确定

商业街道疏散宽度应按每层疏散人数乘以不同楼层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其宽度,不同楼层疏散净宽度指标可按《商规》第6.3.2条确定;每层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面积乘以商业营业厅的不同楼层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商业营业厅的不同楼层疏散人数换算系数可按《商规》第6.2.2条确定;每层营业面积应按每层总建筑面积乘以规模修正系数K1乘以业态修正系数K2计算,可按《商规》第6.2.1条和第6.2.2条确定K1为50%、K2为85%。应注意疏散宽度应按防火分区均匀分配,商业街内建筑与建筑之间一般不相互借疏散宽度;如果是建筑之间用连廊相连的室外楼梯,可共用。商业街疏散距离可按《商规》第6.5.2条执行。

七、商业街内街顶棚相关要求

商业街内街作为人员流动的主要通道,作为人员疏散的安全区域,要求商业街的顶为应尽可能采用非封闭顶,如常州莱蒙都会顶棚比屋面高3米,满足自然排烟的要求,商业街内街可作为室外空间考虑。如为封闭的顶,应作为中庭考虑,应设机械排烟设施,如体积小于或等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6次/h换气计算;如其体积大于17000m3,其排烟量按其体积4次/h换气计算,但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m3/h。商业街顶的净高应满足消防车通行和扑救作业的需要,如果商业街两侧建筑为单层建筑,商业街的顶净高不应小于4m;如果商业街两侧建筑为多层建筑,商业街的顶应于两侧建筑较高者同高。顶盖材料应为不燃烧体或难燃材料,其支承结构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不燃烧体,支承结构为钢结构,应作防火处理,达到耐火极限2.5h要求。

八、商业街消防用水量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