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赫赫扬扬范文

赫赫扬扬精选(九篇)

第1篇:赫赫扬扬范文

2、赫赫有名,形容声名非常显赫。例句: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一位田园诗人。

3、煊赫一时,指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例句:他家也曾经煊赫一时,名震远方。

4、赫赫之功,形容功劳极大。例句: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一如当年某朝太祖的伐山破庙,不论什么牛鬼蛇神,都没有进行反抗的余地。

第2篇:赫赫扬扬范文

初遇卡拉扬

圣特罗佩,我最钟爱的地方,那里见证了改变我一生的神奇时刻。那年我18岁,和母亲一起住在尼斯。

一天,母亲的女友带我坐游艇出海玩。甲板上的庆典早已拉开帷幕,身着晚礼服的宾客们优雅地聊天、谈话,一派轻松、欢乐的情景。可惜我无福消受:没过几分钟,我突然觉得天旋地转,估计是受不了海上颠簸,晕船了。可这真不是时候啊,身边满是兴致勃勃的客人,而我却……眼泪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绝望地躲在角落里。突然一位和蔼的绅士关切地走过来,亲切地询问我怎么了,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便明白了事情原委,然后马上带着我悄悄溜下游艇。这位体贴的绅士不是别人,正是当时已名扬全球的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

他带我走进岸边的一家餐馆。告别摇曳的甲板,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我觉得慢慢好些了,才开始真正打量起身边的这位“救世主”。可以说,从他救我于困境中的第一刻起,我就被他深深迷住了。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印象中的父爱早已慢慢模糊。但赫伯特・冯・卡拉扬全身上下似乎散发着某种激情、某种近乎令我窒息的魔力。事后我才得知,他当时刚刚在拜罗伊特指挥演出理夏德・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并大获成功。我们轻松地用法语交谈,他没有用敬语“您”,直接称呼我“埃列特”;而我觉得自己太年轻,所以称他“先生”。

距离未来的丈夫又近了一步

自从法国南部那次奇妙的邂逅以后,我开始关注报纸上所有关于卡拉扬的消息。大约过了一年,我们又一次碰面。那时我是克里斯蒂昂・迪奥的摄影模特,为了拍摄最新专辑,我几乎走遍了大半个欧洲。

因拍摄缘故,我又回到伦敦小住。一天,一位朋友邀我一起去参加伦敦爱乐乐团音乐会,指挥一栏赫然写着“赫伯特・冯・卡拉扬”的名字。晚上8点,在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大师从容不迫地走上舞台。正当他预备像往常一样闭上双眼、全心全意投入音乐中时,忽然迟疑了一下,随后向我的位置望了一眼,嘴角露出淡淡一笑:他认出了我。朋友是卡拉扬的超级“乐迷”,而我则不无自豪地告诉他,我早就结识了这位卡拉扬先生。

“他认识你?那你确定他会给我签名吗?亲爱的埃列特,求求你,就让我们试试吧!”朋友真切地恳求道。很多年以后,赫伯特告诉我,音乐会开始前,他曾嘱咐自己的帮手马托尼:“假如有一位法国金发女孩来找我,就让她进来!”那天,我们走出音乐厅时都心满意足:朋友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签名,而我则距离未来的丈夫又更近了一步。

他就是我梦中的丈夫

那晚,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再见卡拉扬。尽管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我们俩仍然寻找各种机会见面。一次,我去一个录音棚见他。我踮着脚尖,悄悄溜进门,挑了个不起眼的位子坐下,看着他全神贯注地工作。那时我并不知道他的排练规矩:不允许任何与音乐无关的人进入排练大厅。可谁能逃得过乐队成员的目光呢?乐手们互相暗示,有的抬起乐器、有的动动眉毛;他们的表情显然在说:看呐,那不是杂志和伦敦街头大幅海报上的模特吗?乐队继续排练,卡拉扬显然觉察到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依旧背对着我。他意识到我进来了吗?

一次,赫伯特・冯・卡拉扬邀请我一起去拜访瓦尔特・莱格和女友。走进客厅后,他悠闲、放松地靠在壁炉边。炉内的火苗跳跃着,他优雅地为我点着烟,那姿势令人不由得想到法国著名影星让・加班。赫伯特用迷人的蓝眼睛深情地望着我,那一刻,我明白了:这就是我梦中的丈夫。

一天晚上,我应邀参加一个私人派对,可到达后没几分钟,我的小腹突然钻心似地痛起来。大家急忙叫来救护车把我送进医院,动手术切除盲肠:再次醒来时,一大捧鲜花首先映入眼帘。透过花丛,我见到赫伯特关切的面孔。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见到我如此孤立无援。虽然这次他未能像第一次在船上那样,扮演我的“救世主”,可他那惊恐的神情和无微不至的关切,彻底泄露了我在他心中的地位。

一个世界上最忙碌的男子在第一时间赶到你的病榻前,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作为爱情的明证呢?从那一刻起,我决定听从心灵的召唤,理智被彻底剥夺了话语权。

补过蜜月

1959年10月中旬,维也纳爱乐乐团在世界开始巡回演出。赫伯特向我保证:“我们终于可以趁这次演出,补过一下蜜月了。”听到这话,我既兴奋又怀疑。

赫伯特每排练一部新作品,无论是歌剧或交响曲,我都会全程参与;不仅是出于爱好,更在于我希望能成为他的对话伙伴。每拿到一部新作品,赫伯特和乐队无一例外会对总谱深度研究;仅在极少情况下,才会听一下其他人的录音唱片。而我这个“跟着感觉走的人”则采取完全迥异的理解方式。那些赫伯特凭借犀利的理性判断和超强的读谱能力,直接印射在脑海中的东西,也就是所谓作品的深度和内在含义,通过我对于真实人性的特有感觉,却可以得到另一种诠释。在这点上,我们俩配合得天衣无缝。

40多年过去了,当年旅途中的某些记忆也已渐渐淡去,但有些却始终清晰得恍如昨日:圣萨维耶学院的音乐会门票早已抢购一空,大厅内座无虚席,观众们甚至挤在台阶上或地板上,连我都不知道该坐哪儿了,赫伯特坚持我必须到场。那时每晚我们都在讨论演出、讨论我的印象――所以我完全可以在幕后听完整场音乐会。赫伯特当机立断:“埃列特,你就坐在乐队里!”演奏家们只好再挤挤,最后,我坐在竖琴手身后。

巡演第五站是日本,10月27日我们顺利地降落在东京机场。一阵不适突然袭来。在我的请求下,奥地利驻日本大使夫人陪我去了一家诊所。原来,我即将成为一位母亲了,而赫伯特也将第一次成为父亲!赫伯特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个消息。当时他眼中闪耀的光辉和脸庞焕发出的光芒将永生永世印刻在我的心底,不会泯灭。

我们都明白,孕妇不适合继续长途旅行。第二天,乐团前往名古屋,我则飞回巴黎。

女儿拥有115位“教父”

我们的第一个小宝贝就要降临人世了。赫伯特的紧张丝毫不亚于我,经历了两次婚姻的他至今没有孩子,所以某种意义上这也成为他的另一种“首演”。当时还不流行丈夫陪产,但赫伯特却坚持陪在我身边,直到我被推进产房。

8月14日,我们在位于奥本多夫的小教堂里为孩子举行洗礼仪式。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乐师们带来一个特殊的惊喜:洗礼进行到一半,乐队突然奏起了莫扎特《单簧管五重奏》,而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的一曲巴赫古诺的《圣母颂》更是催人泪下。当乐团全体成员宣布要担任我女儿的教父时,仪式达到了最高潮。伊莎贝尔就此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115位教父的女孩……

日理万机的赫伯特,工作之余将所有时间都给了我和伊莎贝尔,每晚他必定会在婴儿床边坐上一会儿,仔细端详婴儿熟睡的脸庞后才上床就寝。周日往往是我们的“神圣假日”。早餐之后,他的目光永远停留在伊莎贝尔身上,抱她在怀里,哼唱一两支曲调,喂她午饭,再送她午睡。阿拉贝尔的出生又让我们重温了这些感人的时刻。

赫伯特不善于表达情感,但他是一位体贴的慈父,全身心爱着家人。他享受给女儿讲故事的时刻,带女儿们散步,教她们游泳。对于音乐发展,他并不强求,但他坚持伊莎贝尔和阿拉贝尔必须学弹钢琴,因为他相信适时的培养和督促必然有助于她们日后对音乐的兴趣。

伊莎贝尔和阿拉贝尔都继承了赫伯特的艺术天赋,伊莎贝尔在巴黎跟随让・洛朗・科歇学成毕业后,成了一名演员。素以严格著称的赫伯特看到伊莎贝尔在舞台上的精湛演技,禁不住热泪盈眶。阿拉贝尔则受赫伯特启发,去了波士顿接受专业的乐队指挥教育。

第3篇:赫赫扬扬范文

章赫凡是电视剧《璀璨人生》中的男主角,由何润东饰演。

赫凡从小没有体验过家庭的温暖,因为养父十分绝情,所以他的性格十分冷漠。虽然看着很冷漠,实际上内心也有过一段柔情。当年,赫凡被绑架,正在绑匪商量如何解决他时,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女孩给了他一丝温暖。

后来,他无意中发现,这个女孩就是一碰面就跟他吵架的粗鲁丫头余非。可是赫凡明白,余非喜欢的是夏宇扬,当叶琳试图抢走夏宇扬时,他决定娶毫无感觉的叶琳为妻子,因为他想让自己爱的人幸福。不过在他娶夏宇扬时,居然爆出余非跟叶琳的身世之谜。

《璀璨人生》是柯翰辰执导,何润东、李沁、阚清子、张勋杰、杨雨婷、张衣、缪俊杰等主演的电视剧,该剧讲述的是四个年轻人因错位人生而展开的爱恨纠缠的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赫赫扬扬范文

关键词:声学共振排烟 赫姆霍兹共振 单片机

中图分类号:O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073-02

本设计利用有机玻璃模拟KTV房的环境,运用赫姆霍兹机械共振原理和声学共振的方法实现有效排烟功能。多腔共振原理拓宽了共振的频率带,利用一定频带的音乐可实现共振排烟。

系统要求:自动状态下,单片机提供共振源以实现模拟赫姆霍兹共振结构箱随烟雾浓度自动排烟调节,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现对环境检测,实现小幅度的空间去潮。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组成

系统选用STC12C5A60S2作为主控芯片,用以完成对系统执行机构的控制、信息处理和液晶显示。单片机产生共振结构箱所需的机械共振源,检测空间烟雾浓度和温湿度参数,并实现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

1.2 系统的硬件设计

根据设计方案和要求,可将系统分为赫姆霍兹共振结构,传感器数据采集,机械共振源和单片机主控4部分。

1.2.1 赫姆霍兹共振结构

赫姆霍兹共鸣器是一种高效率的声能转换装置:通过驱动其内部空气,可将微小振动转换为高强度的振动把烟雾从管口排出。

单节赫姆霍兹消声结构如图2所示。

赫姆霍兹共振消声结构的消声性能以共振频率和传递损失来评价。常用于古典赫姆霍兹理论设计或预测共振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和共振频率,该理论采用集中参数模型给出共振消声结构的共振频率和传递损失。

式子1: (1)

式子2:

(2)

式中:为声速(取=340 m/s),为管的长度,为连接管道的截面积,V为共振腔体积,为频率,为共振频率。

从消声联想到排烟除尘:赫姆霍兹共振消声结构中,腔体空气在扬声器的作用下达到声共振,腔内的气体能量最大以至于剧烈振动,产生的强烈气流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便实现了排烟效果。因此,当腔内存在大量浓烟时,系统可自动通过气体的流动来实现排烟效果。

1.2.2 单片机主控

STC12C5A60S2单片机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转换(250K/S),强干扰场合,适合系统设计应用。单片机最小系统组成(包括I/O口,复位电路,晶振和LCD1602等部分)作为系统的主控部分,主要完成对共振箱内部烟雾浓度和温湿度信息的采集与显示,通过处理实现控制共振源放大共振排烟。

1.2.3 传感器数据采集

(1)烟雾报警模块。

烟雾浓度的采集使用MQ-2烟雾传感器,具有模拟量及TTL电平信号输出,TTL输出有效信号为低电平,模拟量输出0~5 V电压,浓度越高电压越高。其具有长期的使用寿命和可靠的稳定性、快速的响应恢复特性。用于家庭或工厂的气体泄漏监测装置,适用于液化气、丁烷、酒精、氢气、烟雾等监测。

(2)温湿度传感器模块。

采用传感器DHT11对环境温度和湿度参数进行采集,该传感器具有相对温度和湿度测量,全部校准及数字输出,采用单总线协议的串行接口,直接单片机相连。DHT11校准系数以程序形式储存在OTP内存中,在传感器内部检测信号处理时调用。防止电源不稳定,常加电容滤去干扰信号,DATA引脚直接与单片机I/O引脚连接,单片机对其进行控制处理。

1.2.4 机械共振源模块

机械共振源模块包括机械源、信号放大器和扬声器。由式子1可以计算出共振腔所需的共振频率。共振源利用单片机输出,主要通过定时器或PWM发出方波的共振源。在赫姆霍兹共振结构箱中进行排烟测验时,方波作为共振源能使扬声器振动更完整,因而形成的声场能量和气流更大,排烟效果达到最佳。方波的产生利用单片机PWM产生,STC12C5A60S2单片机具有模块0和模块1两路可编程计数器阵列 PCA/PWM寄存器,使用计数器0的溢出作为时钟源可实现低频方波的输出。

单片机输出共振源控制方便,比传统文氏桥波形产生要易于控制,相比教学信号发生器有着成本上的优势。机械共振源从单片机发出,经过信号放大器进行电压幅值放大后驱动扬声器,最后驱动腔体内气体强烈振动,产生气流实现共振箱的排烟。在扬声器性能允许的范围内,提高扬声器的输出功率,排烟效果更佳。

2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编程采用C语言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在主程序调用定义的子程序实现系统的信息采集、处理和共振源的开/关。系统软件主要包括主控模块,控制模块和检测模块3部分,软件流程图如图3所示。

3 结语

该共振排烟系统由赫姆霍兹共振结构、传感器探测模块、机械共振源模块和单片机主控模块组成。通过烟雾浓度的探测,利用低音扬声器使烟雾共振,从而使烟雾快速从排气孔排除。串联共振腔在多个频率产生共振,通过腔体结构实现低音音乐共振排烟。利用K房的低音效果,实现排烟换气的效果。系统结构简单、工作快捷、低能耗,尤其适合于小空间的排烟除尘。

参考文献

[1] 李增光.机械振动噪声设计入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第5篇:赫赫扬扬范文

【关键词】赫哲族民歌 嫁令阔 依玛堪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沿岸。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 赫哲族是依靠渔猎为生的民族,从古至今“夏捕鱼作粮,冬捕貂易货”,只有少数人兼营农业生产。渔猎经济,决定了赫哲族的物质文化和饮食特点。赫哲族人民在特有的渔猎生活中创造并发展了本民族丰富的物质文化和多彩的精神文化。

一、赫哲族民歌“嫁令阔”

勤劳朴实的赫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产生了许多的民歌,有喜歌、悲歌、古歌、渔歌、猎歌、礼俗歌、情歌、摇篮歌、叙事歌、新民歌等。赫哲族民歌大多是即兴的随景、随心情而编的,形式常常是边歌边舞,田间地头都可以当做舞台。赫哲族民歌可分为“嫁令阔”“天鹅歌舞调”“依玛堪”“萨满调”。这里笔者只说说“嫁令阔”和“依玛堪”。

“嫁令阔”是一种情感纯朴、轻柔悠扬、流传很广的抒情歌曲,用来歌颂美丽的大自然,抒发对家乡的山河、风光、沃土、旷野的无限热爱之情。曲调旋律和节奏变化不大,有些歌曲需要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场合演唱,也有些歌曲可以自由创作,表演时不但随意性较大,而且没有时间或场合限制,现编现唱,想什么唱什么,见什么唱什么。“嫁令阔”的衬词非常有特点,如“赫呢哪”“啊啷赫呢哪”“赫赫呢哪”,既可独立填充全歌,也可作虚词穿插在歌词中使用;特性衬词“给根”常用于结尾时。如《乌苏里船歌》《春季生产歌》《松花江相会情歌》等,我国男高音歌唱家郭颂的代表作品除了《乌苏里船歌》,还有许多流传很广的赫哲族民歌,如《山水醉了咱赫哲人》等。

赫哲族民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男女分腔,互不混唱。演唱形式多为独唱,偶尔也有对唱,旋律明朗轻快、优美流畅,调式以宫、徵调式为主,结构多为一句体或两句体的单乐段,节奏节拍规整,常用2/4和4/4节拍,其次是3/4和3/8节拍,有时也出现5/4,很少用变化音,曲调婉转流畅。由于赫哲族人口较少,没有文字,更没有专业的音乐记录者,所以赫哲音乐主要是靠一代代民间艺人、演唱爱好者的记忆、口头流传。

黑龙江人张志权把赫哲族民歌收集成册出版了《赫哲族民歌、歌曲集》,由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7年出版,其中共收集40首传统民歌。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将赫哲民歌收集出版的研究者。张志权认为,赫哲族民歌从歌词内容和曲调变化来看,大体可分三大类:一是描写赫哲族生活的风俗歌曲,如《河边情歌》《松花江相会情歌》《想情郎》《思恋调》等,二是对赫哲族苦难历史的回忆,如《过去痛苦的生活》。三是感谢党和,赞美新生活的颂扬性民歌,如《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谢领袖》等。还有人将赫哲族民歌分为五类,也就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历史性的古歌和对新生活的赞美歌,历史性的古歌内容具有神话、族源等性质,流传下来的极少,所以不常见到。

二、赫哲族民歌“依玛堪”

“依玛堪”是“鱼皮部落”赫哲族千年传唱的口头民间艺术(说唱故事),与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中国四大民族史诗。其故事内容大多能连续说唱许多天,歌颂英雄史事、民族兴衰以及纯真爱情等。唱词合辙押韵。触景而编,即兴而唱。是深受赫哲族喜爱的演唱形式,内容也有扬善惩恶的社会性题材。演唱形式是一人说唱,没有伴奏乐器,曲调自由,故事中各种人物的唱腔从不混用。演唱时多以衬词“啊郎”开头,含有“且说”之意。开始多在高音区进行,旋律性较强,随后转为吟咏式的演唱;结尾时歌唱性又加强。

30年前,赫哲族人吴宝臣从部队复员回乡,发现赫哲族传统文化正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如“温吉尼”(民族舞蹈)、“伊吗堪”“特伦固”(传说故事)以及“嫁令阔”(赫哲渔歌)等,就决心将赫哲族的宝贵文化发展和传承下去,并开始了潜心研究。吴宝臣每天听着前辈留下的依玛堪的吟唱的录音,用笔将曲谱写下来。他带了一批学习依玛堪的学生,把自家当教室,用冰柜当课桌,用自己记下的歌谱当教材,学员们个个精神饱满、非常认真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伊吗堪”的表演也讲究眼神、表情,要用赫哲族语言演唱,在教唱过程中,吴宝臣特别强调了表情、眼神。1992年,他组织成立了依玛堪艺术团,他和他的团员们用最朴实最真实的方式,传承着赫哲族古老的说唱艺术。

近些年来又产生了许多现代的赫哲族民歌,如词曲作家张黎和肖白曾经来到黑龙江的赫哲族住地之一的同江,被赫哲族的淳朴民风所感染,灵感大发,创作了歌曲《太阳给了我》,这首作品也曾经以双人舞的形式展现在舞台上。赫哲族民歌《我的家乡多美好》(填词:杨倩、编曲:钱琦)表现了赫哲族人民热爱生活、勤于劳动、热情好客的民族风尚。节奏平稳、均匀中带有跳动的感觉;其旋律流畅而婉转,具有明显的抒彩,非常有特色。

在56个民族中,赫哲族几乎是最小的民族,但这个民族的祖先却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观念和信仰,是民族的气概和顽强的精神,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其代代传承和发展下去。

第6篇:赫赫扬扬范文

【关键词】莫泽斯・赫斯;卡尔・马克思;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莫泽斯・赫斯曾经和卡尔・马克思有着非常深厚的友谊,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从赫斯那里接受社会主义的思想,为最后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赫斯的一些思想和观点都比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观点出现的早,他对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但令人可惜的是,由于两个人的观点出现的分歧越来越多,两个人的关系也渐行渐远,以至于最后俩个人分道扬镳。但是我们不能够否认赫斯对于马克思关于金钱,货币和社会主义观所产生的影响。我们从赫斯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入手,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义思想的解读,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的理解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

一、赫斯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共产主义思想是赫斯和马克思在批判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时候得以发展的。恩格斯也说如果没有德国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那么德国科学社会主义便不会创立。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对赫斯的解放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赫斯在其著作中曾经多次的提到费希特在德国哲学中的重要影响,费希特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将社会主义的理想与自由主义的思想相结合,根据人是社会存在物假想出一个超越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伦理国家或绝对的国家形态:所有的成员在法权、财产和社会地位上是平等的,国家按照理性原则安排社会的分工和交换,社会不是由原子式个人的外在结合,而是自由劳动、和谐社会的有机体。赫斯认为费希特为社会解放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赫斯发展了共产主义理论。

二、赫斯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影响

(一)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界定

对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界定,起初马克思对于德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持怀疑否定的态度,他不接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概念,马克思认为这两个概念没有摆脱人道主义的束缚,他认为赫斯的共产主义思想受到犹太教的影响而带有宗教的色彩,它们仅仅是一种教条主义,马克思认为这俩个概念是狭隘的,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为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和金钱财富而服务的。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义的概念发生了思想的转变。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趋势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人的自由解放作为共产主义思想的核心。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并不只是追求物质财富,而是以人类自身的发展为目标实现愉快的劳动,正如马克思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所说的,“这种自由的人的工作,在这里,“劳动”停止了,变成了毋宁说与“享受”完全相同的东西”。

(二)赫斯的哲学共产主义对马克思的影响

哲学共产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以哲学原则作为共产主义的起点。早期,赫斯和马克思都是利用哲学原则来阐述共产主义出现在现实社会中的可能性。对于这种阐述,赫斯和马克思都以人本主义为起点,这样的逻辑表现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活动―人的本质的现实异化―扬弃人的异化状态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的理解为社会实体,这可以看出早期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受到了赫斯个体与类的思想的影响。但是马克思没有经历哲学共产主义的过渡而是直接走向了科学社会主义,在1844年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时分道扬镳。我们也可以在《论犹太人问题》中看到,马克思认为宗教问题是社会问题,因此要进行社会解放。在《导言》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论述:“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他的心脏是无产阶级。”马克思的社会解放的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三)赫斯多角度的论证共产主义实现的可能性影响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

赫斯结合英国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哲学多角度的论证共产主义实现的可能性的论证方式启发了马克思多角度的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马克思的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文中这样写到:“平等不过是德国人所说的自我=自我译成法国的形式即政治形式。平等,作为共产主义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政治论据。”同时,马克思也研究了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体系。

毋庸置疑,赫斯的社会主义思想影响了早期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这种社会主义思想是正确的,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

[1]刘士才,毛华滨.赫斯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对青年马克思的直接影响.[M]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总年第753期.

[2]汪行福.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主义之路[J].哲学动态.2006年第10期.

[3]《费希特选读》第四卷[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邓习议,编译.赫斯精粹[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7,115.

[5]陈东英,著.赫斯与马克思早期思想关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159.

[6][7]余源培,吴晓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2005:27,111.

第7篇:赫赫扬扬范文

一、赫鲁晓夫即兴提出的建议

苏联代表团于1953年9月29日到达北京。这是苏联自成立以来最高领导人第一次访华,也是赫鲁晓夫第一次出国访问。苏联代表团规模庞大,主要成员有布尔加宁、米高扬、什维尔尼克、福尔采娃、谢列平、《真理报》主编和乌兹别克人民的代表纳斯里金诺娃等。

在参加了新中国国庆4周年的一系列活动后,10月3日,中苏两国领导人在中南海颐年堂举行了最高级别会谈。中方参加会谈的有、、刘少奇、、陈云、、邓小平、邓子恢、李富春等人。苏方参加会谈的是所有代表团成员。

双方会谈进行得十分顺利,涉及内容也非常广泛。由于赫鲁晓夫十分看重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他不仅冲破国内阻力,向中国带来了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在斯大林时期同意帮助建设141项重点工程的基础上,赫鲁晓夫又追加15项并提升质量。对于提供常规武器,赫鲁晓夫也改变了斯大林时期主要提供已淘汰旧品的做法,改为提供现役新装备和制造技术。而且对过去悬而未决的苏联军队从旅顺口海军基地撤退、四个中苏股份公司移交等问题,也都得到了圆满解决。苏联还答应为中国提供五亿二千万卢布长期贷款,以及科学技术合作事宜。非常高兴,会谈中还让服务员端来了酒菜,边喝边谈。

由于气氛很好,这时的赫鲁晓夫忽然兴起,提出了一个让中方意想不到的建议。他说,苏联只有2亿人,西伯利亚地区面积有1200多万平方公里,除了驻军,几乎没有苏联人愿意到那里去。而中国人口有6亿多,中国可以派劳工到苏联的这些地方去,这样既可以帮助中国解决失业问题,也可以帮助解决西伯利亚缺少劳动力的问题,对双方都有利。他还建议,中国可以派100万人去,西伯利亚有巨大的森林资源,欢迎中国兄弟前去开发和建设。

很显然,赫鲁晓夫的这一建议是即兴随性而提,苏联党和政府并没有研究,因此不仅中国人感到突然,苏联代表团其他成员都有些错愕。尤其是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高扬大为惊讶,深知此事不妥,只是米高扬会上不便于当场反驳,以免让赫鲁晓夫尴尬。

二、对赫氏建议反映强烈

听了赫鲁晓夫的建议,亦感到很突然。百年来的民族磨难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一下涌上心头,促使对此事产生了巨大疑问和警觉,他不能接受对方像过去帝国主义国家一样,把中国人当奴隶拉去做苦工。经过短暂停顿,又左右看了一下自己的同事,然后开始答复赫鲁晓夫。会场的气氛也随之而变。

赫鲁晓夫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对的答复有这样一段记载:“毛对我们的建议的答复很有他的特色,他可真是知道该怎么来羞辱我们。他沉着而缓慢,左摇右摆,他盯你很长一段时间,然后低下眼皮,开始用一种文静的、不受约束的声音同你说话:‘赫鲁晓夫同志,你知道,多少年以来,很多人认为中国是一个不发达国家,人口过剩,失业普遍,因而是一个很好的廉价劳动力来源。但是你知道,我们中国人认为这种看法是很侮辱人的。现在你也这么看,这就使我很为难了。如果我们采纳你们的建议,别人就会对苏中两国关系得出错误的看法,他们会以为苏联对中国的看法同资本主义西方是一样的。’”

赫鲁晓夫听了的话几乎不知所措,顿感十分委屈。他在《回忆录》中说:“显然,毛想使我们对于所提的问题感到遗憾,我们听他这样说话心里很不愉快,尤其是他竟把我们同资本家相提并论。我们毕竟没绕着弯子说话。我们直截了当地提出一个我们衷心认为符合中国人利益的建议,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部分人的吃饭问题。”

赫鲁晓夫深感自讨了没趣,他一时兴起的这个建议,搞得自己狼狈不堪,后悔之意顿起。也极不高兴,一股无名火仍未消退。本来很友好的会谈,一下子使双方都尴尬起来。连当日会谈结束后的正式宴会,本来应该热烈愉快喜形于色,结果双方成员的脸上都阴云密布,沉闷异常,导致草草进行,草草结束。

宴会后提议,会谈不妨暂时休会,请苏方代表团到中国各地走走。这是个明智的决定,这就给双方此次突然产生的不愉快做一下缓冲,双方也可利用休会的机会商量一下对策。苏方代表团的成员们闻听非常高兴,也盼望到中国各地看一看,这些来自寒带的人对温暖美丽的中国早就有着巨大的好奇。

三、双方对建议的新态度

正是中国秋高气爽的季节。赫鲁晓夫一行去了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参观了包括上海、杭州、广州等城市。这期间苏方成员就赫鲁晓夫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的商讨,代表团的主要领导们都不赞同他的建议。

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高扬首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的意思是,西伯利亚暂时不做开发也不见得不好,留着它将会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充分的能源储备,这也是我们苏联的优势。但是,100万中国劳工开进西伯利亚,情况就不一样了,还有,这些中国男青年在那里时间久了,势必会与苏联姑娘产生感情,苏联又是一个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国家,那么不用多久,中国人将娶了苏联姑娘,西伯利亚大地上就到处是中国人和中苏混血儿了,很快,这里的苏联痕迹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样,中国人不是来建设苏联,而是建设了一个中国的西伯利亚。西伯利亚如果这样被中国人占领的话,中国人说不定还会把包括欧洲部分的整个苏联染黄(即黄皮肤中国人),苏联就成了黄色中国的了。

对于米高扬的分析,其他苏联人觉得有理,也都产生了这方面的忧虑。例如苏联驻中国大使尤金就帮腔说:“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请神容易送神难!”

赫鲁晓夫恍然大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米高扬继续给赫鲁晓夫出主意说:既然3日的会谈中表示了不乐意,那就顺水推舟,下次会谈就说我们完全同意主席的看法,此事就此打住。

赫鲁晓夫完全同意了米高扬的意见。

中国方面在苏方代表团外出期间,对此事也进行了商议,最终决定从大局出发,接受赫鲁晓夫的建议。中国对此事的态度是:“苏联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和平民主阵营的强大堡垒,苏联的更加强大和繁荣,对于保卫远东和世界和平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苏联是一贯同情和援助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特别是最近五年以来,在物质和技术方面均给予了我国巨大的援助,使我国长期遭受战争破坏的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因此,苏联在人力上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完全应该以国际主义的热情积极地加以支援。”“这对苏联是一种人力支援,对我国也有很多好处,我国青年有机会到苏联参加共产主义建设,接受先进生产技术的教育,将来回国,对于我国则是一支具有一定技术知识的建设力量。”

从个人来说,他的态度由怀疑和误解转为同意,而且转变得这样快,可以解释的原因只能是,他可能经过冷静思考,意识到了赫鲁晓夫没有恶意,有对他的怀疑和误解进行弥补的意思。所以在的主导下,中方决定迅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但是没想到,解除了怀疑和误解,赫鲁晓夫倒对产生了怀疑和误解。

四、赫鲁晓夫的缓兵之计

然而,此时中方并不了解苏方已经有了误解,也不知道苏方对此事的态度已经变化。

10月10日,在中国各地参观的赫鲁晓夫一行返回北京,刚回到住地,中共中央联络部就送来了给赫鲁晓夫的一个正式口信,口信说:主席同意接受苏方的建议,可以说服有疑虑的同志们,愿意为苏联“老大哥”帮忙,给西伯利亚输送百万劳动大军。主席还表示,建设苏联就像是建设我们自己的家园一样,既然是兄弟就不应再分彼此。

赫鲁晓夫闻听,苦不堪言。他没想到中国会这么快就改变了态度,这更印证了米高扬的担心,说明中国真有了不良打算,更加后悔自己造成的失误和被动。他开始考虑如何弥补自己的过失,初步的打算是会谈中尽量避开这个话题,不再主动提这事。

第二天,即10月11日,中苏双方再次会谈。果然,会谈中,赫鲁晓夫率先提出另外的问题,即希望中国加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互会。对此毫无兴趣,一口回绝:“中国没有必要参加你们的经互会,中国人多,地大物博,什么都能发展。”

却主动切入10月3日导致不欢而散的话题:“赫鲁晓夫同志,关于你上次提出的向西伯利亚输送100万中国劳工之事,我们经研究后,完全同意!”

赫鲁晓夫终于没有绕掉这个话题,只有被迫接着谈。听了的新表态,他就想以原来不同意的态度来终结这个话题,便故意高姿态地向说:“毛同志,我们当然不想给你们制造困难,我们当然不坚持我们的建议。如果你觉得这个建议会损害中国的民族自尊心,那就当我们没有提过,务请不要放在心上。我们用自己的工人也行。”

这话表面上是在客气,但实质上等于是没领新态度的情。但此时的还不知道赫鲁晓夫这话另有含义。只是苏联人对中国给他们的建议的新回应并没有表现出高兴,还如此客气,倒使有些意外。

但此时的赫鲁晓夫已经进退维谷,又想悔掉建议,又怕落个自食其言的名声。毕竟建议是他首先提出的,悔掉建议他会失去风范,被中国领导人小看,甚至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不愉快。没办法只有采取逐渐后退的策略。便自作主张说:中国也不必一下就派100万人到苏联去了,这么多人突然过去还不能一下就派上用场,我们的后勤工作也跟不上,这样吧,你们还是先去20万人吧。

这算赫鲁晓夫对答应此事的一个回应,也未向其他方面想,此事就这样定了。

1954年10月12日,邓小平和米高扬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国外派劳工到苏联的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了中国工人的管理、薪酬、福利待遇,以及设立中苏常设委员会等问题。只是协议上并没有注明20万人这个数字,也未提这项工作几年内完成。

其实赫鲁晓夫这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施的缓兵之计,他的真实想法是希望下来再寻找机会实现他完全悔掉建议的目的。

五、中国认真组织实施达成的协议

协议签订之后,中国开始制定详细的落实计划。第二年,即1955年2月12日,中国政府初定本年度先选派8万人赴苏。同月,给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山西(后山西省任务取消)等六省发去特急电报,要求立即动员选拔所分给各省的任务。计划5月即开始出发,五、六、七三个月全部到达苏联工地。

3月10日,已经建立的外派工人中苏常设委员会在北京开会,苏方同意中方选派数量及安排并制定了计划草案。3月11日,中国国务院再给五省、铁道部、卫生部发电报,要求详细提出落实意见。与此同时,中国国务院成立出国工人管理局,并于4月7日经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可见中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和认真。

可是,就在中国政府紧锣密鼓积极准备的当口,1955年4月15日,赫鲁晓夫突然给来电,电文大意是:双方原议定今年中国选派8万人赴苏事宜,后经我们在国内各机关部门简编挖潜,已经腾出大量劳动力,基本能满足我国当前需要,这样原定的中国今年的派人计划,就有必要推延到1956年再说。至于明年派多少,再由中苏常设委员会于今秋商定。

赫鲁晓夫突如其来的变化,中国领导人仍然不明原委,也未向不好的方面联想,完全相信赫鲁晓夫说的是真话。于是于4月19日,国务院秘书长赶紧签发了国务院特急电报,告知相关省份停止动员并撤销相关机构。此间。刘少奇还曾给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建议:“最好今年先派几百名或一千名工人到苏联去,以便在针对其所遇困难进行工作方面取得经验,为以后大批工人去苏联做好准备。”

对于刘少奇的建议,尤金大使赶紧报告国内,赫鲁晓夫不好再推,便答应了中国方面于今年先派1000名工人的意见,并提出派遣时间应在六、七月为好。他的答应必然是勉强的,也不是他的真实思想,他的真实思想是最好中止这个计划,但没办法,此时他也只有边进边退了。

尤金大使将国内的答复通报给了中国政府。、刘少奇、、邓小平、陈云表态,让按苏联同意的数量和完成时间“拟定具体计划办理”。可见中国领导人直到这时态度仍是积极的,也没有不愉快的表现,还在真心实意地做这件事。

1955年5月4日,中国出国工人管理局局长张策,按指示,与中苏常设委员会的苏方首席委员伏拉索夫交换落实意见。确定这1000名工人由河北省清苑县选拔,还议定了报名、体检、政审、带队人、经费开支等事项。分两批出发,时间定为7月6日第一批300人,7月11日第二批700人。到苏联后分在三个企业,即布列亚和国有色金属工业部吉达联合企业(300人);伊尔库茨克冶金化学企业(400人);莫洛托夫市石油企业(300人)。苏联派医生到清苑县协助体检,派干部参加签订劳动合同。经过河北省和清苑县两级政府的积极努力,这1000名从农村选拔的工人,在3名县里干部带领下,按期出发到达了苏联。

根据文件材料显示,第一批工人出发后,中苏常设委员会还曾议定1956年和1957年两个年度各再选派1000人赴苏,这样应该是三批3000人。按这一计划,1956年7月,由山东、河南动员派遣的1000名工人(其中山东300人,河南700人)亦到达苏联。

六、不了了之的收尾

1956年10月,国务院出国工人管理局组成工作组,由副局长杨实人带队到苏联检查已到苏联的2000名中国工人的工作情况,检查工作历时两个月。在苏期间,工作组看望了几个点上的工人,解决了不少具体问题,与苏方劳动后备总局及企业领导人交换了意见,总体气氛不错。

但是,工作组发现苏联方面已改变了调子,不再认为中国派工人到苏联是因为苏联缺乏劳动力,中国有帮助苏联的意思,而是认为这纯粹是苏联人为了帮助中国训练技术工人和技术人才。关于1957年再派1000人的事,以及原定8万人的计划,苏方也开始躲躲闪闪,表示还没有这方面的准备。这使工作组大为惊讶。

1956年12月底,工作组回到国内,并形成了《关于赴苏检查中国工人情况的报告》,其别提到了苏联的态度问题。1957年1月5日,看了报告,速报陈云和邓小平。邓小平对苏方态度的变化感到蹊跷,觉得此事此时中国不宜再积极靠前,便批示:“我认为原则上不必再派工人到苏联了。我们可以主动向苏方提出建议不再派,但声明我国人是不缺的,如果他们确实需要,当然可以继续派,否则不再派,免除双方负担。”陈云批示:“同意小平同志意见。”

果然,出国工人管理局按陈云、邓小平批示,经由外交部向苏联使馆主动提出1957年不拟派1000名工人的建议,苏方国内很快传来同意的答复,可见苏方是多么如释重负。局长张策将此结果报告了,此项工作和原来计划就这样中止了。经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也随之撤销了出国工人管理局。并决定,已出国的2000工人交由中国驻苏大使馆负责管理。后来三年合同期满,一部分人回国,回来后国家给与了安置,大部分人进了工厂。一部分人自愿续签了合同,继续留在了苏联。至1963年时,除少部分因为婚姻留在了苏联外,其余的人即全部回国。

第8篇:赫赫扬扬范文

最后一次党代会

最后的别墅晚餐

最后致他于死的“医生谋杀案

最后舞台

1953年新年在即,斯大林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莫斯科近郊的孔策沃别墅和他一起庆祝新年。能应斯大林之邀来到他的别墅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受到信任的标志。况且这次斯大林打破了他的小圈子,邀请了全体领导人,更使大家心绪奔放。厅堂里华灯结彩,相映生辉,克里姆林宫的达官贵人们济济一堂,享受着斯大林恩赐的美酒佳肴,频频执箸把盏,共贺新年之好。

斯大林的兴致很高,喝了不少酒,借主人之兴,客人们也开怀畅饮。

酒足饭饱之后,斯大林转向唱机,放上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民间音乐唱片,人们先是洗耳恭听,接下来情不自禁的和曲而唱。此时此景,一扫斯大林晚年那种郁郁寡欢的心情。接着他又换上了舞蹈唱片,随着那轻盈的音乐节拍,大家纷纷跳起舞来。

苏联领导层中公认的舞蹈家是米高扬,他荡起“莱兹琴卡”舞步(一种高加索民间舞蹈)率先走向舞池。接着是伏罗希洛夫步入场中,卡冈诺维奇也跳了起来。赫鲁晓夫跳起了乌克兰家乡舞,布尔加宁的动作则隐约有着俄罗斯风味。斯大林也张开双臂,踏着小步进入这场群舞之中。舞场的常客们明显地看出来,他以前似乎从未跳过,足见斯大林此时是何等神采飞扬。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以“女主人”的身份(斯大林的夫人阿利露耶娃已自杀身亡),相继陪同这些长者起舞,使这个令人心醉的新年又增加了家庭式的色彩,所有的人都陶醉在心旷神怡的舞会里。

舞池里,虽然克里姆林宫的政治舞蹈家们极力卖弄风情讨好斯大林,但在脚底下,他们并不按照斯大林的节拍跳动,那是他们自己精心设计的舞步。

最后一次党代会

斯大林提议召开一次党的代表大会。规定,党的代表大会每3年召开一次,可是苏联自从1939年举行“十”以来,已经有13年没有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了,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莫说代表大会,就是党的中央全会也很少召开。实际上,中央委员会长期处于“休眠”状态,至于政治局,也只是斯大林手中的一块橡皮图章。人所共知,长期以来,苏联是党统领一切,而斯大林就是党。共和政体和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只是徒具形式的外壳。但无论如何,决定召开一次党的代表大会总算是个好消息。

第19次党员代表大会定于1952年10月召开。在斯大林垂暮之年,人们格外注目斯大林的最后政治舞台的主要角色。党代表大会有两个最重要的角色:一是中央工作总结的报告人,二是关于修改的报告人。

斯大林最后决定了大会议程,并宣布总结报告由马林科夫作,修改的报告由赫鲁晓夫作,五年经济计划的报告由萨布罗夫作,并指令由马林科夫、贝利亚和赫鲁晓夫领导审查所有的报告稿。斯大林的命令立刻被记录下来,大会的议程就这样决定了。

斯大林指定马林科夫作工作报告,人们把它理解为是某种信号。日丹诺夫死后,他坐上克里姆林宫的第二把交椅,在列宁格勒案件中,马林科夫获利最多,地位进一步巩固。让赫鲁晓夫作修改的报告,不仅使他的同事感到惊奇,而且他本人也感到突然。赫鲁晓夫长期在地方工作,1949年,调回莫斯科任第一书记,并兼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分管农业。这是斯大林在列宁格勒案件之后为了抗衡权势日盛的马林科夫、贝利亚所采取的措施。但对于,这不是他熟悉的领域,让他作这样的报告显然表明了斯大林对他的信任,是他政治生涯中的崇高荣誉。至于萨布罗夫,作为国家计划委员会的主席,作关于五年经济计划的报告则属例行公事。

1952年10月5日,苏共第19次代表大会开幕。在莫洛托夫致开幕词后,马林科夫作了政治报告。报告总结了卫国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五个五年计划,报告也揭露和批评了苏联国民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马林科夫的长篇报告相比,赫鲁晓夫的报告却很短,只有一小时就念完了。在审查报告时,贝利亚坚持认为赫鲁晓夫的报告太长,所以删去了大量文字,这是马林科夫和贝利亚削弱赫鲁晓夫影响的手段。但赫鲁晓夫宣读报告稿的本事却很大,念得既流畅又有气势。最后,他声音宏亮地高呼:“党和人民的领袖,我们一切胜利的鼓舞和组织者斯大林同志万岁!”

这个口号的余音未落,全场爆发出暴风雨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霎时转为一片欢呼声。

代表大会结束前,斯大林发表了讲话。他只讲了6―7分钟,但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全体起立,高呼斯大林万岁,把大会推向高潮。

正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人民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红军的铁骑横扫东欧和北亚,社会主义联成一个阵营,众星捧月般地围绕在苏联的周围,把整个地球一分为二,与资本主义西方世界对垒相峙。他的赫赫功勋使彼得大帝和叶卡特琳娜女皇也黯然失色,他是苏联胜利和强大的象征,是人民心中崇拜的偶像。

这次大会根据赫鲁晓夫的提议把党的名称由以往的“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改为“苏联共产党”。从此,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1991年苏联发生“8・19”后被解散。

党的代表大会之后,斯大林亲自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中央全会。新当选的236名中央委员参加了会议。斯大林宣读了由25人组成的新的主席团人选名单以取代过去的政治局。这个名单未经讨论就获得通过。斯大林还建议组成主席团的常务委员会,共有9名成员组成:斯大林、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萨布罗夫、别尔乌辛、布尔加宁。这个名单也被毫无争议的接受下来。

确定苏共最高领导集团这样的大事,据赫鲁晓夫说,他,马林科夫、贝利亚、布尔加宁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已经失宠的莫洛托夫和米高扬了。但斯大林自己不可能拿出这样一个名单,因为其中有些人斯大林并不熟悉,赫鲁晓夫这个名单的幕后策划人是斯大林的妹夫卡冈诺维奇。但另外也有人揭穿赫鲁晓夫,说他是有意隐蔽自己,指出这个名单里的人物正好分别是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的人,而且分配极为平均,这显然决不是巧合。无论怎样,可以肯定的一点是,25人主席团的名单没有经过集体讨论,不管什么人私下对斯大林有多大影响,主席团名单只能说是斯大林的任命书而已。

根据苏联公布的历史资料,斯大林在中央全会上作了一次长时间讲话,波兰政治传记作家撒迪厄斯・威特林根据波兰官方获得的资料对斯大林的发言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

斯大林站在讲台上,痛斥他下属的那些真实的和想象出来的偏差、过失和罪行。这位最高上司并不旁敲侧击,他逐个点名,一一批判。斯大林用很重的格鲁吉亚口音,指责莫洛托夫的几项罪状,简直把他说成是人民的敌人。接着斯大林开始谴责老布尔什维克、党的最忠诚的工作人员之一米高扬,并用最严厉的词句宣布他的错误、罪行和颠覆活动。

这还不算完,斯大林朝着那位早在十月革命以前就入党的老党员、忠诚的斯大林分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格勒的保卫者伏罗希洛夫元帅大发雷霆。斯大林宣称,伏罗希洛夫目前作为部长会议副主席的工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伏罗希洛夫还不是最后一个挨训斥的人,这位最高上司还谴责贝利亚向南斯拉夫叛徒、流氓告密。那时,铁托同苏联已经决裂了。

斯大林的讲话无疑是党内这些老同志的政治死刑判决书,预告一次新的清洗必不可免。

这次代表大会,把中央委员的名额增加了一倍,并废除政治局,任命一个庞大的25人主席团,其用意据说是先让新人充实进来与老同志搀在一起,然后再把老同志清洗出去。对于这一点,赫鲁晓夫证实说:“斯大林有一消灭政治局内老同志的计划,他常说政治局委员必须有新人来换。”

第19次党代会是斯大林参加的最后一次大会,它描绘出了莫斯科上空的政治风云图,但这风云又随时在变幻着,发展着……

最后的别墅晚餐

在斯大林晚年,党与政府的机构实际上已停止运转,但斯大林内部小圈子却定期开会。

斯大林的工作时间表是黑白天颠倒的,上午从来不工作,下午工作,晚上七八点钟睡过“午觉”之后,驱车来到克里姆林官,常委们要么在中央书记处,要么到克里姆林宫书房,更多的是到克里姆林宫的电影院碰头,一边看电影,一边在换片的间隙谈论各类事情。

每次电影结束,斯大林照例建议:“走吧,让我们去吃点东西吧。”这常常是在凌晨一二点钟,众人都想去睡觉,因为早晨还要工作。尽管这样,大家还是都说饿了。这种饿的谎话就像一种发射。然后他们坐车驶向斯大林在近郊的孔策沃别墅。

斯大林的别墅戒备森严,四周筑起了两道围墙,围墙之间又有看门狗。整个别墅还安有一套电子警报系统以及其他一些安全装置。

一到斯大林别墅,“会议”继续进行。在斯大林的餐桌上总有他最喜欢吃的菜,但必须按以下程序用餐:斯大林想吃什么,在他吃之前,每道菜都有指定的试味员检查菜里是否有毒。这种制度在中国的御餐上早就有,可以想象俄国沙皇也是这样用餐的。不知斯大林是什么时期采取了这种制度,看来,他对厨子的警惕丝毫不比莫斯科大道上的伏击者差。

在斯大林家里,常常有酗酒比赛。贝利亚、马林科夫和米高扬曾不得不让女服务员往他们的杯里倒有颜色的水,以代替酒,因为他们不是斯大林的对手。一次,谢尔巴科夫竟当众揭穿贝利亚、马林科夫和米高扬往酒里掺水的事,这着实使斯大林生气大闹了一番。谢尔巴科夫最终因酒精中毒而死。

不仅许多国家大事是在斯大林的餐桌上,在谈笑把盏之间决定的,就是克里姆林宫上层人物的进退生死也取决于斯大林的“晚餐”。能否参加斯大林的晚餐以及参加的次数就是测试受斯大林信任程度的化学试纸。斯大林挑选一批人,让他们总是待在身边,而总还有另一批人很少接到邀请,以此作为对他们的惩罚。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是斯大林家的常客,布尔加宁次之,卡冈诺维奇比布尔加宁更少。伏罗希罗夫则从未被邀请过。由于斯大林的怀疑,莫洛托夫和米高扬在党的“”以后就被打入冷宫。有人曾说,如果斯大林再活更长一些时间,莫洛托夫和米高扬的结局将是悲惨的。

最后致他于死的“医生谋杀案”

1952年底,莫斯科笼罩在酷寒之中。一天,斯大林把主席团成员紧急召集到克里姆林宫,向大家宣读了一个名叫莉季亚・季玛舒克的女医生给他寄来的一封私人信件。信中断言,某些著名医生,其中包括斯大林的内科医生维诺格拉多夫,企图利用手中的处方权来谋害领导人。据说这些医生已经造成了日丹诺夫和谢尔巴科夫的过早死亡,而且他们正在用同样的办法对付伏罗希洛夫元帅、科涅夫元帅、戈沃罗夫元帅以及什捷缅科将军等人。自然,如果这是真的,它将是最无法无天的罪恶,是违反天理的罪行。

所有在座的人像往常遇见这种情况一样,一句话也不说,保持沉默。斯大林终究还是接受了告密信。在他看来,敌人老是包围着我们,况且他正怀疑由美国和英国间谍网培植的犹太复国主义和铁托主义的阴谋。他还相信,在他的老同事中,有一个要取代他或者至少要削弱他权力的阴谋。

于是,他领导的最后一次清洗揭开了序幕。

与此有关的医生锒铛入狱了,其中有维诺格拉多夫、瓦西连科等有名望的教授。对医生们的审讯,是在斯大林亲自监督下进行的。他经常在电话中大发雷霆,一次,他竟恶狠狠地申斥国家安全部长伊格纳捷夫:“如果你拿不到他们的口供,我们就要砍掉你的脑袋!”结果,几乎所有的医生都招认了他们的“罪状”。

接到审讯纪录后,主席团成员都挨了斯大林的批评:“你们就像一群小猫,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我,事情会怎样呢?恐怕你们还不知道敌人在干什么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就要灭亡了!”

1953年1月3日,《真理报》发表了关于“医生案件”的官方公报。公报披露有9名医学教授已被揭露出来是美英间谍机关的特务,他们企图“把通过有害的治疗来缩短苏联积极的活动家的生命作为自己的目标。”他们被指控按照美英间谍机关的命令,谋害了党的两个领导人日丹诺夫和谢尔巴科夫,并进一步打算谋害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戈沃罗大元帅、什捷缅科大将、列夫钦科海军上将和其他人,以削弱国家的防务。这些“穿着白大褂的暗害者”大多是犹太人,这些医生被控通过犹太人慈善组织“联谊会”与总部设在美国的一个国际犹太人组织取得联系,然后在它们的唆使下行动;而另一个英国机构则“招募”维诺格拉多夫、叶戈罗夫等纯粹俄罗斯族的医生为它们卖命。这些触目惊心的犯罪“事实”足以使人毛骨悚然。

在同一天的报纸上,还发表了带有斯大林文笔和口吻的社论。接着《真理报》连篇累牍地发表冗长的文章谴责这一罪行。与此同时,赞扬季玛舒克的文章铺天盖地。1月21日公布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命令,决定奖励季玛舒克医生以列宁勋章。过了不久,正在生病的科涅夫元帅,也写了一封长信给斯大林,声称他受到了据认为是毒死了日丹诺夫的同样药品的毒害。事情竟然发展到这种登峰造极的程度,不由你不信,这是铁的“事实”!

“医生案件”从何而起?它的依据何在?

在日丹诺夫和季米特洛夫病死后,斯大林就对给他治病的医生产生了怀疑。日丹诺夫于1948年8月31日病死,季米特洛夫是保加利亚共产党总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1949年7月2日病逝于莫斯科。据当时任卫生部长的斯米尔诺夫回忆,斯大林曾向他询问:

“斯米尔诺夫同志,您知道是哪位医生为季米特洛夫和日丹诺夫治的病?”

“我知道,是鲍里斯・科甘。”

“奇怪!一个医生治的两位病人都死了。”

“斯大林同志,医生在这件事上可没有过错……”

“怎么叫‘没有过错’?”

“我对季米特洛夫的病史和病理结论很关心。我敢向您保证,对他的病毫无办法。我还知道,是季米特洛夫向日丹诺夫推荐这位医生的。他认为这位医生医学造诣很深,是一位熟练的专家。”

斯大林沉默了。斯米尔诺夫认为他并没有说服斯大林。

不久,又发生了一件更为严重的事。

维诺格拉多夫院士最后一次给斯大林看病时发现斯大林的健康状况已严重恶化,并在病历上写道:必须立即完全停止一切活动。应该说,斯大林死后证实,维诺格拉多夫的诊断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位著名的医生为政治上的天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的建议被认为是要排除斯大林的一切活动,自然包括政治活动……

贝利亚主管对斯大林的保健工作,当贝利亚将维诺格拉多夫的结论通知斯大林时,斯大林立即大发雷霆,不断呼叫:“把他铐起来!把他铐起来!”

斯大林暴跳如雷看来并不偶然。斯大林想到在列宁生病的时期,列宁受到他的监护被迫与他的事业隔绝开来的处境。而现在,他本人也碰到了相同的处境,他的主治医生也竟竭力叫他完全安静并停止一切活动……

维诺格拉多夫医生很快就被逮捕了。接着,一批最有权威的医生也被逮捕。国家安全部特别重要案件侦讯局局长柳明负责审理这一案件。这是一个毫无道德、渴求升官发财的人,当然他是按照斯大林认定的“结论”去进行审讯,挖出符合这种“结论”的材料。严刑之下,他达到了目的。

但是,医生的招供并不是这一案件的结束。作为医务人员,在政治上是很少或根本没有什么重要性的,他们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夺取政权。如果按照审判者的逻辑,医生蓄意谋杀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甚至最高领袖斯大林,那么这些医生们只不过是怀有更大政治野心的人的猫脚爪,医生的招供只是等于在一场攻坚战中扫除了而已,因此继续发展进攻,揭露这次阴谋的“指挥中心”才是“医生谋杀案”的高潮。

但是,斯大林没有来得及把事情进行到自己设计好的结局便溘然去世。在1953年4月4日重新审查这一案件之后,全部医生获释并恢复了名誉。

所谓“医生谋杀案”是一件冤假错案,医生们是清白无辜的,这一点已为世人所公认。但这一案件的真正谜底并没有揭开。在“医生谋杀案”的背后是否隐伏着一场政治阴谋呢?

有关这一案件的内部情报,首先是由著名作家爱伦堡向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透露的,在法国报刊发表之后,各国报刊竞相转载。

所谓女医生季玛舒克的来信,现在看来显然是一个预先布置的诬告。贝利亚在斯大林实施大清洗之前抢先了一步,他决定把忠诚善良的维诺格拉多夫医生除掉,在斯大林身边安置自己的医生,或使斯大林处于完全没有医务保护之下。而斯大林轻信了这一诬告,捏造了一个医生谋杀案件,并由此开始了他的大清洗计划。

苏共中央在1956年6月30日《克服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决议中承认:当时中央反对斯大林的领导人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组织了对抗斯大林的力量,即在党中央内部有一个早已形成的“列宁主义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正在策划一场反对斯大林的阴谋。

1953年2月末,斯大林召开了一次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会上他要求3月中旬审理“医生谋杀案”,同时把“罪行结论”的抄件分发给大家。抄件上有苏联检察总长的签名。这份文件说,战时美国人不仅在克里姆林宫内的医疗管理机构,甚至在党中央和保安部内建立了自己的通讯点;英国人战前也是这样做的,而在战争期间又扩大了通讯网;从克里姆林宫内部争取了中央委员库茨涅佐夫、波普科夫、罗吉昂诺夫等人。这一解释完全符合斯大林的口味,从而消除了对斯大林真实意图的怀疑。

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四人团仔细地研究了这一抄件,并根据赫鲁晓夫的建议,去莫斯科郊区森林中以打猎为名,集体讨论这一问题。他们决定:鉴于斯大林的健康状况,已不能再参加党和政府的日常工作,建议解除他的一切职务。

3月1日,卡冈诺维奇在主席团会议上作了一个紧急发言,要求建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对“医生的阴谋”进行一次客观的调查,并撤回斯大林不久前决定把犹太人遣送到苏联遥远地区的命令。“老政治局委员”中,除贝利亚以外,全部支持卡冈诺维奇的这番讲话。这种不平常的和没有先例的一致,向斯大林表明,他应付的是战友们早就策划好的一场阴谋。斯大林按捺不住了,他勃然大怒,不无粗鲁地骂了一阵,并扬言要严厉地镇压造反者。但是,斯大林对卡冈诺维奇和“老政治局委员”的最后通牒作出如此反应,是他们早就预料到的。他们也知道,如果斯大林还有权的话,在提出这样的最后通牒之后,他们不可能活着离开克里姆林宫的,因而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米高扬告诉盛怒中的斯大林:“如果半小时以后,我们不能自由地离开这个房间,军队将占领克里姆林宫!”在米高扬说了这番话之后,贝利亚也离开了斯大林,说他对于建立调查医生案件的委员会一事也没有异议。贝利亚的背叛最终使斯大林的情绪失去了平衡。在这当儿,卡冈诺维奇怒气冲冲地把自己的中央主席团委员证撕成碎片,径直向斯大林的脸上扔过去。斯大林还没有来得及召唤克里姆林宫的警卫部队,就因脑溢血而倒在地板上,不省人事……

第9篇:赫赫扬扬范文

夸孩子聪明并非好事

为了让学生们掌握西班牙语最基本的语法,蒙哥马利县的沙尔·赫利老师多年来一直试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果有学生不能很轻松地回答问题,她会轻轻地说出答案,然后大声说:“你真棒!”但是,在罗基希尔中学,赫利老师没有说出答案。一名七年级的男生被要求写一个句子,他3次回到投影机前,每次都犹豫不决,同学们不安地保持着沉默。

过去30年的研究表明,过于轻率的表扬对学生不仅无益,而且会干扰重要的学习机会。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蒙哥马利等地的学校进行的研究表明,夸奖孩子“你真聪明”也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经常被夸奖为聪明的孩子更有可能因担心损害自己的“声誉”而回避困难。

鼓励孩子努力获得成功

因为学习努力、敢于冒风险而受到夸奖的孩子,往往更乐于接受挑战,并取得更大的成功。认为智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通过学习新事物不断发展的孩子,其长期表现也更好。

这种现象是有科学依据的,当人们学习和实践新技巧时,大脑皮层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会增加并变得牢固。事实证明,这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具有激发作用,因为这能使他们产生一种对成功的控制感。

罗基希尔中学的老师们为全校1100名学生开设了大脑发展的短期课程。赫利说,在播放YouTube上讲解大脑发展的视频之前,她鼓励学生们说:“这是今年你们要学的最重要的东西。这关系今后你们将如何生活——会继续学习、保持好奇心、拥有活跃并不断发展的大脑,还是会消极地接受发生的一切。”

德韦克和一名研究人员在2009年开设的名为脑科学的网上课程已经被300所学校采用,这给许多学区的课程、教育培训等带来了明显变化。例如,在费尔法克期县,各学科的老师不再把部分学生称为“有天赋的学生”,而是把学生们分成从“新手”到“专家”的不同档次,这种语言也渗入老师对学生的夸奖中。

不要培养“表扬瘾君子”

教育专家早就对过多夸奖孩子的坏处提出过警告。《奖励的惩罚》一书的作者阿尔菲·科恩说过,大部分表扬,即便是对努力给予的表扬,也会促使孩子成为“表扬瘾君子”,导致他们丧失自身的判断标准和学习动机。

华盛顿特区主管教育的前官员米歇尔·里说,她的女儿们在足球方面获得的许多奖歪曲了她们对自己运动能力的判断。她说:“我们一直沉迷于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觉,却忽视了帮助他们构建做好一件事所需要的技能。”

教育智库托马斯·B·福德姆研究所的负责人切斯特·芬恩认为,表扬应该与客观标准相关联。他说,如果学生们没有达到精通和熟练的水平,不管是为了什么而表扬他们都是没有好处的。

德韦克说,应该明确告诉孩子最好的表现是什么,这样他们才知道该如何努力。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