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缝纫机的机械设计范文

缝纫机的机械设计精选(九篇)

缝纫机的机械设计

第1篇:缝纫机的机械设计范文

关键词:中国工业缝纫机电机;发展现状;展望

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服装工业的发展,此种情况下,服装机械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工业缝纫机电机作为服装机械动力装置,是服装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其品种、技术水平以及产品质量都需要不断提高,从而更好的满足服装工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当前我国工业缝纫机电机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不足,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加大力度对工业缝纫机电机进行研究,以促进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工业缝纫机电机的未来发展。

1 我国工业缝纫机电机的发展现状及电机控制系统构成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款式和做工的要求愈来愈高。我国城市买成衣穿的比例逐步提升,成衣社会化已成为国内服装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结果,消费者对家用缝纫机的要求更为挑剔,新款、多功能、便携式等实用性与装饰性兼备的产品引人注目。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家用缝纫机需求大幅度下降的同时,适应制衣行业大发展的工业缝纫机销售额却在迅速增长,作为微电机行业,应对工业缝纫机用电机及控制器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给予注意,争取参与研制、开发和生产,利用自身的条件和优势促进我国工业缝纫机的发展。以满足国内需求,并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缝纫机是一种用机械结构传动代替手工缝纫的机器,按用途分为家用和工业用两大类;按传动方式分为手摇、脚踏、电动和全自动的电子缝纫机。当前,国内高速平缝机供不应求,其原因之一是,国内企业过去缝纫设备以进口为主,现在则以国产为主。其质量已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价格仅为国外机的1/2。为此,国家已对进口工业缝纫机采取限制措施,从而进一步刺激了国内市场。

我国缝纫机企业划分大中小型的标准是:年产50万架以上的为大型企业,年产15-50万架的为中型企业,年产15万架以下的为小型企业。在我国缝纫机生产中,大中型缝纫机厂占有重要地位。大中型缝纫机厂大多分布在沿海工业发达的城市。为了满足全国城乡人民需要,各地区普遍发展了缝纫机工业。目前,除、廿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外,其它省、市、自治区都能制造缝纫机。上海缝纫机产量高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产量的25%。其次是广东和辽宁,各占8%;天津、江苏和山东各占7%多,北京和陕西各占5%多,其余省区比重约占5%以下,其中有的省区所占比重还不到1%。

由于机电一体化缝纫机的技术含量高,控制系统复杂,因此其研制开发投入较大。永磁同步电动机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其转子无发热问题,控制系统也较异步电动机简单。因此,永磁同步电动机组成的伺服系统已经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随着矢量控制技术的日渐成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伺服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工业缝纫机电路由单片机控制电路、电源电路、显示电路、键盘电路、程序电路、报警电路等组成。基于DSP控制器构成的电动机控制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单片机系统,可大幅度地缩小目标系统的体积,减少外部元器件的个数,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各种功能都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因此,目标系统升级容易,扩展性、维护性都很好。同时,高性能的DSP控制器将使系统可以满足各项高要求的技术指标。高速工业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是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速度伺服控制系统。在硬件设计上,它采用智能功率模块进行功率驱动控制,并且优化了电路的结构,使系统更加稳定安全。

2 我国工业缝纫机电机的前景展望

就宏观层面来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机械离合器电机以及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将分别满足服装工业发展的实际生产需求。那么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工业缝纫机电机的改型和性能改进,从而更好的满足服装工业市场对其性能和生产水平的实际要求。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工业缝纫机电机的应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较快发展:

2.1 机械离合器电机两头延伸,积极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2.1.1 家用缝纫机电机领域的合理化应用。就工业缝纫机电机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将机械离合器电机规格延伸至家用缝纫机,能够促进其实际使用更具便捷性,并且后期维修和养护比较方便,性能优良,能够很好的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近年来部分电机制造企业在此方面进行积极地探索,使得小批量的生产已经得以完成,家用缝纫机电机逐渐进入批量生产的阶段,该类产品在南美出口方面由广阔的发展空间。

2.1.2 大功率工缝电机的开发,促进新的应用领域的开拓。就工业缝纫机电机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机械离合器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够在频繁启动的多元化机械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尤其是大功率离合器电机具有潜在的市场需求,受到客户群体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大功率工缝电机已经逐步开始批量生产,并且在特殊工缝设备以及仪表机床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缝电机新应用领域的开发。

2.2 高新技术产品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对高新技术电机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能够适用于多类型的服装加工、绣花以及其他纺织品的自动化生产的高薪技术电机产品,受到服装工业客户群体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对电磁离合器电机的市场需求逐年提升,直至40万台左右。受到生产成本、产品档次以及电机使用寿命等因素的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业将会维持这一需求水平。而永磁无刷直流工缝电机在服装工业中具有良好的优越性,实际发展速度较快,逐渐开展大批量生产,并且随着电机制造企业在产品制造方面的不断进步,电机产品的功能不断完善,体积逐渐缩小且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此种情况下,永磁无刷直流工缝电机必定会逐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占有率,并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

2.3 在跟踪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基础上,积极研发新型产品

发达国家的工业缝纫机电机的发展相对比较迅猛,控制器与交流伺服工缝电机一体化产品已经形成。那么我国工业缝纫机电机在未来发展中,应当积极跟踪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促进新型工业产品的研发,促进我国工业缝纫机电机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推进行业的综合发展。

结束语

就我国工业缝纫机电机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促进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工业缝纫机电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其技术水平、质量以及产量都将会不断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群体的物质生活需求,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2篇:缝纫机的机械设计范文

秦仓法: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精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从2002年在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创建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多年来,鲍麦克斯的经营业务始终围绕着工业用缝纫机数控交流伺服系统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作为上海市创新型企业以及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鲍麦克斯也一直凭借着自己的科技力量不断获取新的发展。

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已连续七年产销量保持国内缝制机械行业电控领域的前三强、上海地区第一名,已经是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电子电控领域的“排头兵工业企业”单位。十年来,鲍麦克斯以稳定可靠的产品和优质、周到、及时的服务,为行业企业所认可,我们也不负众望,致力于追求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力求产品永远走在行业前沿,更好地服务于客户企业。

TAweekly:您怎样看待缝制设备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

秦仓法:目前缝制设备行业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电控化,就我们所处的电控领域而言,行业技术发展将使缝机行业发展面临两个走向,即低端量大面广的产品和智能化、自动化的高端缝纫机。一方面,以平缝机为代表的常规机种的电控,在性能要求未减弱的情况下,价格越来越低;另一方面,高端产品特别是特种机或自动缝制单元,其电控技术越来越先进,且电控化的量和市场需求也在逐渐上升,对技术和性能的要求更高。

现在国内平缝机的电控技术已非常成熟,大量平缝机电控技术的理念辐射到各种特种机上,近两年特种机的电控将面临蓬勃发展,以花样机为代表的多轴伺服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如果说前十年更多的是电机伺服控制的话,那么未来伺服技术、多轴控制、运动规划将会成为缝制机械行业的主要技术。

TAweekly:此次参展将带来哪些产品?有什么亮点?

秦仓法:此次展会,鲍麦克斯将展出A2、A5、A6以及M等多个系列产品。A5系列中的主力产品——AHE58一体式工业用缝纫机数控交流伺服系统;M系列的MTD40电子套结机用数控交流伺服系统和MHD40-55电子花样机伺服控制系统等多个产品在技术方面均会带给用户更优秀的使用效果,设备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MHD40-55电子花样机伺服控制系统属于公司M系列中的新产品具有诸多优势:可用于驱动控制电子花样机,尤其是大幅面电子花样机,产品机箱采用全密封设计,提高了系统长期运行的可靠性;机箱后部直接露出接线用插座,现场接线时不用打开机箱,安装简便;基于单板工控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平台,能高速处理复杂图案,大大提高缝纫效率;且采用先进的伺服电机控制技术,速度频响达550Hz以上,配合运动控制技术,在保证缝制线迹美观的条件下实现了3000针/分钟(3mm及以下针距)的行业领先的缝纫速度;主轴伺服系统达到3倍过载能力,机针可轻松穿透厚料;X、Y送料轴采用交流伺服电机,响应速度快,缝纫轨迹优美;伺服电机能耗降低;无高频噪音;步进控制中压脚功能,能分段控制中压脚抬升高度,轻松应对缝纫中缝料出现高低变化的情况;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输入输出口各自达到16个,且可根据需要重新定义;具有屏幕保护功能,屏幕保护时间可设定,延长LCD液晶显示器的寿命;机箱冷却风扇故障检测,确保整机散热可靠运行。

TAweekly:低碳环保已成为时代的主题,您对此有何评价?贵公司有何相关举措?

秦仓法:低碳环保的一层含义就是“节能减排”,这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状况的重要战略选择。提升低碳环保意识,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意义十分重大。作为科技型企业,我们不仅要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环保的生产方式,也会在我们的产品研发设计中注入这样的理念,为客户企业的环保、节能生产提供支持。

鲍麦克斯产品诞生之初就是一款节能环保的产品——以伺服控制为主,这也是中国国内第一家采用伺服控制技术针对工业缝纫机进行产业升级的电控公司,目前整个行业都在向以伺服驱动为主的缝纫机产品转移,这个产业升级的时机就要到来。鉴于这样的发展环境,我们已经扩大了武汉的生产基地,并开始寻找优质的代工厂,为这个市场高峰的到来做好铺垫。

TAweekly:贵公司未来有哪些发展战略?

第3篇:缝纫机的机械设计范文

6、中级能历教育证书。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级教育的农民,参加区专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同时获得培训学校颁发的中级能历教育文凭。

以缝纫专业为例,其中级能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缝纫技术骨干,对象主要为具备缝纫工资格的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培训科目为“服装裁剪”(包括服装材料、人体架构,绘图原理)、“专业技能”(包括裁剪机的操作使用),培训时间30-60天,参加裁剪师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获得裁剪师职业资格(中级)证书,主要到服装厂就业,从事服装裁剪技术性工作。

(三)、高级教育

高级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高层次能历教育。

1、高级教育的培训目标:主要是培养技术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领军人物。

2、高级教育的培训对象:参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级教育的、在就业单位中有一定影响的、已经成为生产线或部门牵头人的农民,或者高中毕业回乡、立志在家创业的新型农民。

3、高级教育的培训要求:使受训者熟悉经营管理知识、精通专业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专项操作技能,不仅能操作还能维修指定的机械。

4、高级教育的培训特点:受训者专业基础好,有更高的培训追求;施训者突出讲授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着重培养交际、管理、创新能力。

5、高级教育的培训地点:主要是高级职业院校。

6、高级能历教育证书,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高级教育的农民,参加区专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同时获得培训学校颁发的高级能历教育文凭。

第4篇:缝纫机的机械设计范文

时尚,曾几何时,会把缝机行业作为自己的亲密元素看待?

而事实上,中国的缝机行业早已借着中国时尚的触角,不断更新着自己的循环体系。

如今,家用缝纫机市场在大中城市的快速升温,完成了市场增长近50%左右的华丽蜕变,专业缝制设备也在寻求积极转型升级,但是一切并不如期待中的那样美好。

“创新才能保证生命”已经成为专业缝制设备行业共同的难题,这是一个瓶颈,一次考验,是中国几代缝机人为梦想而战时遭遇的最严峻的战场。

In March of 2013, during the visit tour to Tanzania of President Xi Jinping, the First Lady Peng Liyuan chose Feiyue domestic sewing machine as a state ceremony donated to Tanzania Women’s Development Foundation. Back in 1999, Feiyue multifunction domestic sewing machine was appointed as the national gift by China’s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It was almost a kind of breakthrough for public attention. The domestic sewing machines with ancient nostalgia style, has attracted many attention easily under the help of the First Lady. People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ditional sewing machine industry which has been lonely and unknown to the public.

Will fashion take sewing industry as one of the intimate elements?

In fact, China’s sewing machine industry has constantly updated its own circulation system with the power of fashion.

Today, domestic sewing machine market has become warm quickly in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completing nearly 50 percent market growth. The professional sewing equipment has been seeking to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But all is not as good as expected.

Only innovation can ensure the survival. It has become the dilemma for the professional sewing equipment industry, which is a bottleneck and a test, and the most serious war battlefield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of Chinese sewing machine industry who are fighting for their dreams.

方向更新:从多元化 到专一

市场一波又一波的“低迷”,让很多缝制中小企业失去了“本来的面目”——缝制业、汽车业、制冷业成为他们的新身份,因为这些领域产品的生产工艺与缝制设备可以共用,技术上也可以互通。他们把转变的行为称之为“多元化”。

作为坚守缝制行业的支持者,这样的“多元化”更像是是对理想的背叛,行为的出轨。

但是,天津臣涛声称自己从“背叛”中找到了专业发展的新养分。“在金融危机时期,缝纫机方面几乎没有订单了,但工程机械类、压缩机的订单还保持正常,这也是我们公司平稳度过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更为明显的是,汽车零部件和工程机械等领域对于产品的品质要求,明显要高于缝纫零部件,在这个业务不断拓展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的客户水准越来越高,这些都直接地提升了我们工厂的整体生产工艺,这对于缝纫零部件的生产反过来也是一个有益的促进。”臣涛的管理层对这次“出轨”一直持肯定态度,并且表示自己在本意上并没有放任多元化的发展,“我们有规划,多元化项目不可超过总业务的30%,以保持主业不偏离”,所以他们依然视自己为不折不扣的缝制企业。

大多数企业都认为,市场低迷时,寻求多元化的发展更实际、更易见效。一方面,企业真切的感受到固守本业需要很大的勇气魄力,比如零部件行业全线进入低速发展周期时,他们就很纠结是否在缝制设备领域继续投资、投多少。另一方面,服装企业已经基本结束更新换代,市场空间比以往更狭窄,多元化是必然的结果。

至于如何“多元化”,业内也有共识:企业要有稳定的原产业做支撑;要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要对打算进入的领域有清楚的了解和分析;要具备集团品牌资源一体化管理的可操作性;要选择合适的机遇等等。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何烨说“缝企多元化发展,多与企业的成功上市和准备上市相联系的,仅凭缝纫机的单项业绩很难支持企业的业绩报表,于是‘多元化发展’成为这些缝企走向上市的必经之路。”

但是,缝纫机械设备在全世界各地区股票上市公司的数量屈指可数。国内3家(上工、标准、中捷),中国台湾2家(银箭、伸兴),日本3家(重机、飞马、兄弟)。其它同业因为业务量太小都没有向上突破空间,没法跨过上市的门坎。这种情况快10年了都没有改变。

“盯着上市”的缝机企业在总群体中比例很少,它并不构成多元化发展的“主流”原因。

“还是因为资金有限,业务能力薄弱的缘故吧。对于那些在生存压力下盲目转型的中小规模企业,他们这种跨行业经营无疑会被他们当做一场博弈,多元化的道路至少可以紧急自救。虽然这也带来许多负面,他们很可能造成任何一个领域都做不强、做不专,但是,能解燃煤之急”。杰克一位中层管理人最后还是主张坚持专一性的发展:“日本的吉田拉链(YKK) 仅生产民用拉链一类产品,现在YKK的拉链品牌和生产基地遍及全世界。精益求精的品质和丰富的专业生产经验就是有力的拳头,就是储备的资本”。

实际上,重要的不是企业多元化还是专一性,而是企业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多元是要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之上的多元。

杰克公司的理念就是跨行业但不跨产业,选择致力于潜力巨大的机床制造业;中捷公司则选择多元化投资,在一个领域做到领先地位后再涉足另一个领域;通宇公司一再强调要坚持“把缝纫机生产放在第一位”的原则。

“有的企业定位就是专业化,那么他们可以通过在技术、市场、管理的不断创新,引领行业的专业化发展方向;而有的企业的定位就是要做大、做强,在时机成熟时自然可以朝着‘多元化’去发展”,何烨说,中国缝机业已经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过去那种靠量的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将不可持续,下一步的发展一定是走“技术品牌”这样的道路,而技术品牌的定位是以缝制单元为发力点的智能化建设,这已在业内达成共识。

借鉴国外成功企业,他们中的多数都只专注于某个技术单元的工序,并且在这个领域做成世界名牌。例如舒美特公司的剑杆织机,青泽公司的细纱工序——而国内企业虽然得益于多元化经营,但最终的结果还是“没有优势、没有特色”。

还有很多国内中等规模的缝制设备制造企业通过“转行”,或者部分“转行”来减轻企业生存的压力,力求寻找到自己发展、壮大的空间。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当市场不好,自己又没有能力改变“本职行业”现状的情况下,通过在其他领域的突破获得利润的增长,是他们的优先选择。因此,现今国内缝制行业中的又一波跨行业经营,可以看作是企业无法实现技术突破后的自救行为及对缝制设备业务收益的失望。

“你现在可以看到我们更多领域的突破,其实不在于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我们更专注于行业技术领域的突破,将我们自身的数控科技研发优势引入到不同行业中去,无限扩张放大我们自身的优势,而不是把精力放到其他的陌生领域去。也就是真正做到我们战略规划中的——全球软性材料剪裁专家,这是企业发展目标”。和鹰公开自己对“专一性”的支持理由:“我们并不单单为纺织服装产业提供数控剪裁设备技术支持,我们同样为家居、鞋帽、箱包、汽车内饰、航天等相关的所以软性材料提供数控剪裁。比如作为天然材料的牛皮,每张与每张的纹理都是有区别的,都是不同的,因为是天然材质,我们就要保有它天然材质的特性,所以选皮就成了企业的一个前道重点工序。为了给企业解决这道繁杂又重要的工序,我们提供的设备将对每张牛皮进行扫描,数据存档并编号后入库保存,在进入生产渠道后,我们通过数据调出颜色、纹理、质地等各方面数据相近的皮子进行裁剪生产,不但保证了企业产品的质量关,更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天然材质的耗损”。和鹰通正是过科技技术,才真正做到了为企业节省成本,提升企业品质的作用。目前,家居、鞋帽、箱包、汽车内饰等产业的软性材料数控剪裁设备的销售,已经占到和鹰企业总销售额的40%左右,而未来这一数字还有无限的增长空间。

包括和鹰在内的许多资深技术人员也坚持认为,未来的市场,以及企业的成败都与专业度相关。如机械传动技术、高速缝纫机的无油化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一些急需突破的缝纫机关键技术,企业除了借鉴吸收国外现有的技术之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发突破,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才是生存之道。

方法更新:零整合作,先独立后依存

一位零部件企业老总感慨:缝制设备使用周期长,市场需求变化大,绝大部分的零件企业对整机企业依赖性较强,他们更喜欢跟随整机企业而变化。如果零件企业能够甩开和整机的打包思想,真正做生产体系的科学提升,整个行业也不会下滑的那么快。

缝制机械行业现有各类规模零部件生产企业上千家,其中年产值超过500万元且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200余家。除江、浙、沪一带出现了一批具有相当水平、各具特色的专业化零件厂之外,其它大部分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老化,技术力量薄弱。零件品种和档次与工业机不配套,质量、精度也达不到要求。

而整机的发展障碍并不比零企少。

整机企业会受到零部件企业和服装业需求的双重影响,使得产品价格提高,产量减少。如果此时零部件供应需求跟不上,整机的自动化智能化的追求目标就会同步受阻。

“不论是零部件还是整机,就算有红火的现象也只是局部复苏”,强信公司的一名负责人说,整机提升特别困难,受影响的因素比零企还要多,比如用工紧张就会给缝纫机械行业带来一体两面的影响。

“还有一些影响大家都想不到,比如大家会认为不少服装厂为提高效率,更愿意花代价来更新设备,但事实上有很多服装厂由于极度缺工,已经停掉部分流水线,更不会采购新设备了。”

整机企业其实与零部件企业的命运一样,都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特征。

而在此期间,零部件生产企业和整机企业的互责一直没有停止过。

零部件企业的订单数非常多,利润却创下了历史新低,因为招工难、成本高、利润低,产能跟不上……零企很清楚,整机企业把低价格的“祸”部分转嫁给了零部件企业。零企不得不抱怨:“为什么你们整机的价格总上不去?”

整机企业没人敢站出来响应,谁不想涨价?可是谁敢先涨价?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也有早起的虫儿被鸟吃一说,说不定谁先涨价谁先死。整机高端设备的投入非常大,提价就是个“决定生死”的事情。

“零部件制造滞后于整机发展,零部件生产企业规模偏小,品种和档次都难以与整机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的发展相匹配,无法满足生产中高档整机产品的需求”,缝机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说:“整机企业往往无法传达科学的、有预见性的采购信息,所以整机企业价格的不合理直接影响到零部件的价格,零部件利润无法上去,反过来也无法满足整机企业的订货需求。整、零合作关系进入恶性循环,这也是一直困扰整、零双方的症结所在”。

2010年开始的行业复苏曾经为行业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了调整、升级的喘息空间,但随着行业整体进入低速增长态势,加之下游行业产业转移、转型升级带来的变化,需求的快速变化传导致使零部件企业失去上升的机会。

2011年时,零部件发生严重短缺危机,整机企业纷纷开始重视零部件,积极改善整零战略协作,一时间采购资源不断向规模大、质量好、实力强的零部件企业倾斜。但是零部件企业用工成本平均增加19%,原材料成本平均增加15%,其他成本平均增加8%,各项费用总支出增加了5%,销售毛利率平均为20%,与2010年同期相比还是下降了6%。

到了2012年,德鹰、强信、华一、飞虎、振盛、慧捷、勇耀、华洋等一大批骨干企业的产值增幅普遍超过30%,年产值均超过5000万,创历史新高。——零部件企业忽然翻身做主人,整机企业“沦为弱势”,这二者之间角色的转换折射出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变局。

“零部件企业能感受到自己的市场价值,也希望针对生产体系进行整体提升获得发展,但是他们要做到长远发展还是很困难”。缝机协会的一位资深专家做出“不乐观”的预计:“2012年零部件企业平均产销降幅超过40%,效益不断缩水,长线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让更多的企业更愿意维持现状,大规模投入的意愿并不高。所以,零企发展依然受限”

天津市马骏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杜辰认为,在零部件行业全线进入低速发展周期时,是否在缝制设备领域继续投资、投多少,都成为零部件企业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这是独立的开始,也是成功的开始。

而杰克控股的阮积祥也对整机发展做出评价:服装行业对缝纫机需求必然会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调整,这导致的结果肯定是价增量减。2007年缝制机械行业总产量的“历史高度”已一去不复返,行业未来的产量将会进一步下降——这是整机企业从对服装业的需求依附中脱离出来的开始,也是成功的开始。把产品的质量提高,产量减少,这是整机的必经之路。

纵观国外品牌新品纷纷打出“高效率”、“环保”、“节能”牌提高竞争力时,零企、整机要想获得应对各种复杂形势和日益激烈竞争的能力,寻找行业发展的新的内生动力,双方都必须建立在“独立”的基础上,然后才有可能共同针对自身研发管理体系进行“把脉”,打造一个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符合企业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的高效研发管理体系。

模式更新:国际合作,对手变兄弟

如果在一场缝制设备展览会上没有兄弟、重机等国际先进产品展示,就好像一个汽车展会上没有德国宝马、奔驰的汽车参与一样,展会的吸引力一定会大打折扣。这个比喻并不夸张,在缝制机械行业内,日、德等国的产品如今仍然是先进产品的代表。反观中国的缝机产品,虽然产量已达到世界总产量的70%,但中国产品尚未完全摆脱“地摊货”的形象。对此,从事外贸工作多年的金吕燕深有体会。他说:“目前国外市场对中国品牌的信任度不高,高端产品和机电一 体化产品多用日本品牌。”

未来五年,如果不转变发展模式,不提升出口产品的利润率,整个行业将陷入危险境地。

向海外市场不断地输送具有高新科技含量的技术与产品,站在产业研发前端,已经成为中国缝机企业的梦想。而这一梦想,没有人才的支持是无法实现的。

在日本,一个从事10年缝纫机研发的工程师,基本算是“小字辈”,但在我国缝机业中就算极资深的技术专家了。

中国缝机行业人才匮乏,从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体制就能看出,一流人才干什么去了,二流人才干什么去了——从各大高等院校出来的高才生,有几个进了缝机行业,而且一呆就是10年,20年?

大多数缝机研发人员是在“人才重置”的情况下培养的,也就是说,企业为了生产的需要重新投入成本培养人才,对于缝机行业这样相对微利的行业而言,它不仅是一笔可观的支出,更是一场耐心十足的。缝纫机的设计工程复杂,涉及机械、电子、纺织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研发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行业中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人数已很少,而新一代的缝纫机研发人才培养没有跟上行业发展的需要,整个行业研发人才培养常常出现“青黄不接”的稀疏。

为了生存,有些企业公然派人到别的企业门口“围追堵截”自己盯上的可用人才,挖走目标企业研发部门的科技人员,可以设想,如果用高薪同时挖走一组研发人员,就相当于挖走了一项即将诞生的专利,带走了专利产生的丰厚经济效益。“人才重置”的成本,对勤恳诚实的企业主而言,堪称是一场“半条命的”。 被挖走的企业怎么办呢?只能继续挖别的公司的技术……

但是,从2012年开始,这种现象已经很大程度上扭转了。

上工申贝宣布拟收购德国百福公司100%股权,这是继收购杜可普之后,对世界缝纫机行业存量的再次整合。花了2亿元收购快要破产的德国百福,上工申贝因此备受争议。但知情人士透露,百福的核心竞争力优势明显。“作为同领域的竞争者,我们的专家对百福的技术优势十分了解,因此志在必得。” ——更为重要的是,此次整合不同于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时期欧美企业一片哀鸿遍野,国内企业的“抄底”,而是在德国确立“制造业再出发”的背景下,展现出国内企业抢先占据有利战略位置,在增量中寻求发展的实力和魄力。

富山公司负责人说:“2013年人才会过剩,因为中国缝纫机产业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欧美日本等国家产业的发展。百福等知名公司都相继被中国企业收购,大大刺激了该领域内的人才到中国淘金热,几乎在国内一线缝纫机企业,我们都可以看到来自日本或者德国该领域内的专家”。

中捷曾不惜重金先后聘请了日本缝纫机技术的资深专家佐藤秀一和原德国百福公司技术总监施瓦茨到中捷任职,并与国内多所高校合作进行产学研合作,成立了一批由世界级高端科技人才组成的研发中心和160余人的科研队伍,还筹建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事实上,中捷是希望收购百福的企业之一,只是最终没有成行——对中捷来说,收购“资产”不是最终的目标,百福的团队是最为吸引人的。

2013年初,新杰克生产的智能包缝机一投入市场,月销量就上千,其背后的核心专业技术人才均来自德国、日本等行业技术全球领先的国家。

受益于国际合作的还有宁波华艺服饰,2年前就正式引进了由TP科技研发和生产的节拍自动流水线。现在华艺工厂共有缝纫机流水线十条,均配备了该设备。根据订单的简单或复杂程度,每条流水线上配备的机器和人员都各有不同,多则三十多人,少则十几人。流水线上线几个月来,生产发生了明显变化,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之前工厂一天的产量是500件左右,现在,同样款式的衣服的产量是800件。

跨国合作的混血模式,给中国整机水平的飞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但是,“跨国”的烦恼也随之而来:企业不仅需要“保持”已经成型的管理体系和规章,还需要探寻与国外企业管理理念的一致性和文化上的认同,因为管理上的问题不是用钱可以解决的,也是跨国合作成功的最大关键所在。

惠工三厂的总工程师罗一明说:“要改变行业的发展模式,如果行业始终处于低价竞争状态是难以吸引优秀技术人才加盟的。其次,企业要为技术人员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企业决策者要重视人才,同时对技术人才要宽容,新产品的开发要允许失败。此外,技术团队的建设也很重要。新产品的开发涉及很多方面,不是光靠某一个人的努力就能成功的”。

标准股份副总经理余守旗说,10年以前行业企业对研发人才的要求就是拿到样机后尽快仿制出来,对其技能的主要要求就是会绘图、能仿制,还需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随着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有了新变化——要有创新精神,对先进技术要有敏感度,要有一定的机电知识和综合能力。就标准股份而言,目前公司最需要的是综合能力较强的高端技术人才,能够提出创意,可以正确地理解用户的需求,能够结合公司的产品情况将用户的需求尽快实现。这种“综合能力较强的高端技术人才”很难从中国本土企业中觅得。

中国企业的问题,在国外的企业中“基本不存在”,国外的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方式、留住人才的方式,都在“混血”的过程中体现出借鉴的价值。

一家缝制设备的工程师不肯透露姓名,他说国际合作的一个大优点是,“原先老板对技术人才普遍不重视,很多把他们当成‘奴才’,湮没了这一群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因此,新产品研发就难有新的突破,技术人员出不了成果,导致老板更没有耐心投入研发,而一个产品从设计到量产上市至少需要3年时间。但是有了“洋工程师”的加盟,老板就天然的不会把他们视作奴才,洋工程师被极好的保护起来,对产品的设计有了更大的耐心。你可以说这个功劳是洋工程师的,不如说这是老板的一剂心药,老板自己态度转变带来的效益。”

哈杉老总王建平认为,企业体现的都应是“实现全球资源配置,成功转型与升级”的主旨。“什么时候我们拥有一家跨国公司”已成为目前中国商人面对外界的一个挑战。“我们的跨国经营,还停留在市场拓展和技术吸收阶段,目前还没达到大型跨国公司的层次。”但王建平认为,“大未必佳,做足自己的特色才是最重要的”。

观念更新:卖服务,利润增值新空间

一直以来,服装企业对于国内缝制机械企业的服务能力并不信任,这与整个国内缝机业只注重往外卖产品,或偏重销售,而不注重售后服务的问题有关。很多下游企业对国产设备选择“退避三舍”。

这个短板,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必然会形成一个反弹的需求市场。

早在2000年,七匹狼新工业园拟投产,大量采购设备,供应商之一福诚尝试了自己的第一次专业服务:建议七匹狼全部采用日本进口的电脑平车。福诚的想法是:国产电脑平车换代周期是2-3年,且产品稳定性与性能远不如进口平车,而从日本进口的电脑平车寿命可以达到8-9年。他相信采用国产电脑平车,设备频繁更换的费用可能远超采用进口电脑平车的费用,而且频繁更换设备对操作工的熟练度、产品品质影响大。

七匹狼最终采用了这个方案。

这一次颠覆传统的变革,使得福诚走上了从简单的“设备提供商”到“综合服务供应商”的转变之路。而这两年,福诚再次增加了为整厂生产系统做投资顾问的服务。现在的福诚可以对部分生产厂家做全面的整厂规划、设备配置、现场指导、生产工艺改善、生产流程再造和现场管理等工作,对服装产业链中的设计、裁剪、缝制、整烫、厂内快速物流等五大系统进行整合。现在他们服务的客户包括七匹狼、九牧王、彬伊奴等知名企业。

从服装设备供应商转型为服务提供商乃至整厂生产系统的投资顾问,福诚走出了行业第一步。也正因为此,他们垄断了福建90%以上的高端缝制设备。

和福诚恳一样,新杰克也走向了“服务致富”的道路。

2012年,新杰克明确提出了“聚焦服务”的概念,公司各项资源都向服务聚焦集中,人员、设备的投入和配置也进一步加大。“服务是一种投资”,总经理郭卫星认为,“一个企业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为顾客提供合格的产品上,还应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着眼于为顾客创造更多、更高、更好的附加产品上,所以,我们把为顾客创造价值作为自己的使命对待。”

据悉,新杰克决策层早在2006年就意识到技术服务在缝制机械行业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他们把服务提升到战略高度,决心把服务打造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浙江步森设备部一位负责人也谈到服务的重要性:“服务对我们公司的发展更重要。因为公司都是流水线作业,如果其中任何一台设备出问题,整个流水线都要受影响。”随着分销产品的日渐丰富,市场日渐透明,现在的客户不仅比品牌、比价格、比质量,还要比服务。

在和中国印花网与纺织服装印花厂负责人的沟通中,几乎所有的有采购意向的椭圆形印花机的印花厂都表示,会将完善的售后服务作为购买椭圆形印花机的主要考虑因素,因为国内纺织服装印花厂以中小企业为主,从业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大多数企业购进椭圆形印花机的时间不长,需要设备生产企业提供后续的培训。

现在,每年有上百种品牌缝纫机投放市场,每一个品牌或多或少都会抢去部分市场份额。因此,制造商对经销商实施的目标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为了完成制造商的任务,经销商不断扩充销售队伍,如此一来,其利润空间也就越来越小。穷则思变,薄利空间下的缝制企业对未来的竞争环境都非常敏感:过去的20多年来,低价政策一直是市场的利器,在国内的确成就了一些规模较大的缝纫机制造企业,但是这种模式日后没法再利用了,今后10年抢占市场的利器只能是“技术和服务”的组合模式。企业在外部依靠日益扩大的服务市场空间,在内部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有机结合才能源源不断地创造知识经济财富。

而缝机设备的精密复杂,更加确定了服务的重要性,缝纫机械未来的竞争格局已经跳出了产品创新的竞争,过渡到系统意识的产业链集成创新阶段。企业更是从单纯从事产品的制造,到向产业链制造服务型企业的转变。

“让我们这些经销商感到困扰是,终端竞争的日益激烈,客户对服务的要求不断上升,直接导致运作费用攀升。很多制造商也都非常谨慎对待终端投入,制造商希望经销商把市场做起来以后再进行投入,而经销商更希望制造商能够给其更多的优势资源,以便其在市场运作上不用背负较重的负担”对于服务的提升空间,很多经销商叫苦不迭:“各区域市场不断出现制造商的技术服务部、售后服务部、形象展示厅、分公司等机构。这一是配合经销商的售后服务工作,以显其扶持力度,二是能够贴近经销商,加强感情联络,督促经销商最大限度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提升其品牌市场占有率,三是努力培育自己的营销网络和终端,以防“儿大不由娘”。

毕竟企业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创造更高的利润。当然,这也跟经销商的战略发展眼光和企业发展目标有直接的联系。没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企业发展战略无法洞悉未来。

未来五年,缝机发展的主要战略有两点是必须考虑的:一是如何快速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拉大与竞争对手产品的差异化,满足服装生产企业的实际需求;二是如何建立新产品的海内外分销网络,拓宽通路,降低新品拓市风险。

第5篇:缝纫机的机械设计范文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是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企业贯彻ISO9000标准,强化内部质量管理,落实质量控制的相关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它是确保产品质量达到预定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手段。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则是质量控制的核心部分,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服装生产企业应当了解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含义、作用及其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将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运用于服装生产的具体实践工作中去,从而加强服装生产的质量管理,进一步促进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含义、作用及基本原则

所谓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指生产企业内部对从原材料进厂到形成最终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实施的质量控制,它其实是贯彻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的最终落脚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职能主要表现为:生产企业应当根据设计和工艺技术文件规定以及制造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对生产过程中各项影响制造质量的因素(如工作方式与环境条件、设备运行、材料应用等)实施有效控制,从而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并达到合同或标准规定的质量水平。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一个与企业整个生产活动都有关联的质量管理模式。它与企业产品生产过程有直接联系,涉及计划、供销、设备、技术、质检等部门和整个生产系统,牵涉面广。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的实施能从制度和措施上为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供保证,使企业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并符合工艺规定,这种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直接作用是其他质量保证体系要素所不具备的。由于上述特点及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领导发挥作用”的基本要求,所以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施既需要各有关部门的主动配合,更需要企业经营者(通常是总经理或厂长)的支持和他所授权的企管办或全质办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也就是说,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的实施应当由企业经营者直接领导,企业管理权威部门(企业管理办公室或质量保证办公室)具体负责,通过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要求,把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员和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并定期考核检查,促使其更加完善。

按照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全员参与”、“过程目标管理”等项基本要求,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人人参加”和“道道设防”。所谓“人人参加”就是要求所有与产品生产过程诸多环节有关的人员都积极参与质量控制活动。所谓“道道设防”就是要求在产品生产的各道环节、各个工序上设立监控点,以质量要求为目标和依据,阻止不当生产行为发生,阻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个环节或下一道工序。贯彻这两条基本原则,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才能行之有效。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环节主要有物资(主要是原辅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设备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设计及生产工艺性文件质量控制(包括设计和生产工艺更改文件质量控制)、验证状态质量控制等。各个生产企业可以结合本厂产品生产方式和质量要求特点将这些环节的内容具体化。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环节及其内容

按照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理论要求及生产实践,服装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服装生产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

服装生产原料通常是指服装制作时所采用的面料、里料;服装生产辅料通常是指各类衬料、填充物及缝纫线、纽扣、拉链、牵带、商标标识等。对服装生产所采用的面、里、衬料及相关的其他辅料进行质量控制,主要是依据有关产品标准或技术合同,在进货时通过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样品,对其质地——包括成份、制造结构、门幅与重量等;性能——包括缩率、色牢度、强牢度等;品质——包括色差与织疵、合格品率等以及不同材料和物品之间的色泽匹配等项目进行检验测定,看其是否达到标准或技术合同的相关规定。对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服装生产的头道质量控制,它对保证服装产品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曾经有一些服装企业由于不重视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以至于发生了因服装原辅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而造成服装产成品产生退货、索赔的现象,这方面的教训是应该汲取的。在当前尤其要重视对服用原辅材料安全健康、环保性能方面的监控,防止产品出现危害人体安全健康和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这些项目主要有甲醛含量、禁用的可分解芳香胺的染料、PH值、异味、有害微生物等。

2、裁剪、缝纫设备的质量控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顺利实施裁剪工道和缝纫工道,设备的准备必须到位,正常运行等质量要求必须保证。

裁剪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有立式电剪刀、带式裁布机和钻孔机,现今也有不少企业已经使用了自动裁床。另外,还有手工剪刀,压、夹器具及计量尺等辅助工具也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各种机械设备而言,质量控制就是要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外部的清洁和内部驱动装置、切割刀具部位能够正常运转,并保持一定的精准度及完好性能。各种机械设备加油、调试保养后均应进行试运行,以免出现偏差影响裁片质量,或油污泄露污损裁片。对于自动裁床,重点是要查验其程序设定是否正确,控制作用是否灵敏和正常,以免出现误差造成重大损失。

缝纫设备一般是指平缝机、锁边机、锁眼机等,还包括双针机、四针机、绷缝机等花式缝纫机。随着技术进步和科技发展,自动扎驳机、自动开袋机、自动绱袖机等专用设备也已普遍用于服装缝纫流水生产。批量性服装产品在流水生产开始之前,必须做好各类缝纫设备的保养和调试,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转。缝纫设备的质量控制应做好两方面工作。首先是根据服装产品生产标准要求,调试好各类缝纫设备。如根据面料、里料的不同质地,选用不同型号(粗细)的缝纫机针;按照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调整好各类缝纫设备的针距密度,确保缝制线路针脚统一,使其符合面料和里料质地、使用牢度和外观美化三方面的要求;根据服装面、里料的厚薄程度,调整好缝纫机压脚的压力,确保送布自如,拼缝吃势均匀;调试好缝纫机面、底线的匹配,要使得缝纫机面、底线松紧适宜,线迹清晰整齐。防止出现抛线(面线过松,面线在反面呈小圈状)和泛线(底线过松,底线线迹在正面露出)以及缝纫线抽紧等影响缝制质量的情况发生。其次要加强各类缝制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随时注意各类缝纫设备运转是否正常。要及时修复或调节好那些出现故障的机器设备,避免因各类缝纫设备发生异常变化而引起缝制线路质量不良的情况发生。

另外,在服装生产过程中还应注意加强对整烫设备的质量控制,防止因设备因素造成产品质量不佳的情况发生。整烫设备的质量控制的要点是清洁、温控及压力准确、供气不间断等。

3、服装生产工序质量控制

在工业性批量化服装生产企业内部,服装产品生产分工比较细,各类批量化服装通常是被分解成多个工序和工道,通过流水操作方式进行生产的。加强对各个工序和工道的质量控制,就能够保证服装在各个生产阶段中的局部质量,最终使服装的整体质量达到最佳水平。从大的方面看,服装生产工序质量控制可以分为裁剪、缝制、锁钉与手工及整烫包装四大控制部分。在每个控制部分里又可分为若干个小的工道质量控制点。如裁剪方面有验布面、验裁片和编号等质量控制点;缝制方面有基础工道(拼缝、钉商标尺码、小烫等)、部件制作工道(做领、做袖、做袋、做门里襟、做腰头等)、装配工道(开袋、装袋、装领、装袖、装腰、装拉链、装夹里等)等质量控制点;锁钉与手工工序的质量控制点通常归入半成品检验,而整烫工序的质量控制点则为成品检验。在这些质量控制点上,操作人员与检验人员能够结合工艺要求,随时检查产品的质量状况,将质量问题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服装生产工序和工道质量控制,除由专职质检员实施外,还需由全体生产操作人员参与。本着“下工道督促上工道、下工序督促上工序”的质量管理原则,生产操作人员有责任,有义务落实质量控制相关要求,加强对经手的部件或半成品进行检验。当下工序或下工道操作人员发现上工序或上工道传来的产品存在不符合工艺或质量要求的问题时,应立即通知上工序或上工道,并及时将产品退回,促使上工序或上工道的操作人员及时采取返工等措施加以纠正,阻止质量问题的扩展或延伸。

4、服装设计和生产工艺性文件的质量控制。

服装生产企业的设计和生产工艺性文件通常是指客户提供的合同、款式示意图与规格工艺单以及本企业制定的工艺要求,这些资料、文件对服装生产质量起着规范性的指导、督促作用。计划、技术部门负责汇总、审定这些技术性较强的资料和文件,在确定其齐全、正确后,应及时办好登记手续并落实复制、归档及发放使用等工作,以确保这些资料能在生产过程中发挥技术质量控制方面的指导性作用。加强服装设计和生产工艺性文件的质量控制必须实行动态管理,即当客户对某一服装合同规定的款式、规格或缝制工艺提出技术性变动要求时,客户的具体变更意见便成为此款服装最新的设计或生产工艺指令,技术部门在核实、确定的前提下,应尽快地向计划、供销、质检、生产等有关部门进行传递,确保在批量性生产开始之前,完成修改、调整和补充,及时达到客户提出的变更要求。客户的变更意见应与原先的合同、工艺单等原始资料、文件一同妥善保管,以利于溯源性查询。

5、服装成品检验和出厂检验的质量控制。

服装成品检验和出厂检验均属于企业的终端检验形式,也是十分重要的质量控制点。成品检验是以逐件(条)检验的方式对服装产成品质量进行的检验。它一般是在产成品包装、装箱之前进行,目的就是将不符合产品标准规定和工艺操作要求的产成品从批量中挑出来,实施返工或降等处理,从而提高整批服装产成品的合格率或优品率。实施成品检验质量控制,通过对不合格品作分类处理:有的可退回生产流水线翻修,有的则实行降等降级处理,能够在确保质量的同时,有效地使用生产资源,减少浪费。出厂检验是以抽样检验的方式,由厂级检验员或客户指定的检验员对已包装、装箱完毕,准备出厂的服装产成品的质量状况进行检验,并视检验结果判定整批产成品质量是否合格,能否出厂。出厂检验是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它不仅起到把好质量关,维护企业信誉的作用,而且还是对先前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节点效果的评定。一般来讲,出厂检验未发现突出的质量问题,就证明先前各道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是行之有效的。

实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企业的经营者应当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因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贯穿于从原辅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的整个生产过程,涉及计划、供销、技术、生产、质检等诸多部门,没有企业经营者的支持、协调、统筹,光靠一两个职能部门是难以落实的。企业经营者要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树立起质量要“从头抓起,一抓到底”的信念,并从制度上、组织上和措施上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证。当生产进度与产品质量发生矛盾时,企业经营者一定要以产品质量为重,维护质检部门绝对的权威,并授予质检部门行使“一票否决”的权力,及时阻止质量问题的的蔓延,消除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出厂,使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真正发挥好把关的作用。

其次,要强化有关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使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和要求能够融入每个岗位和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之中。服装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需要与之有关的人员都能主动参与。不管是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人员,技术质量管理人员还是生产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都要自觉地将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与本岗位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克服或消除各种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每位员工有较强的质量责任意识支配自己的行动。要使得全体员工明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不仅仅是对产品而言的,更重要的是对工作或操作过程而言的,好的工作质量是保证生产出好的产品的重要前提。

再次,要健全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有关的各项岗位责任制和应达到的质量目标。通过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工作岗位在质量控制方面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承担哪些责任。相关责任必须细分为领导责任、技术质量等管理责任及生产操作责任,以便在制度落实时能够提高针对性,从而使相关人员平时工作都能有章可循,工作质量好否都能有据可查。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有关的各项岗位责任制的落实,还应与相关经济考核指标挂起钩来,日常通过检查质量控制实施情况的好坏,为进行奖罚提供具体条件和依据。确立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实施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必须和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序和工道的具体工作要求、工艺要求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环环相扣,质量状况判定直接、方便。各控制环节均应随时做好纪录,做到有案可查。

第6篇:缝纫机的机械设计范文

一、台州缝纫机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况

 缝纫设备产业群是台州的 工业 经济 的区域品牌。台州缝纫设备产业集群是国内缝纫设备行业最有竞争力的集群,这个集群无论在生产规模、技术结构、品牌对 市场 的影响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集群内部的协作效应、集群的学习和创造效应等方面都表现了一个高速成长的专业化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 

1、台州缝纫设备产业集群概况

台州是

第一次突破是引入了管康仁、曹忠泉等人才提高了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而管、曹两人的技术来源于上海的经验技术;第二次突破是引入了上海缝纫机四厂的技术人员协助企业的技术和工艺,是上海的源生技术首次嵌入台州的缝纫设备制造业;第三次突破从国外引进了一条高速包缝机的生产线,推进了产品的提升,国外的技术体系开始嵌入台州的缝纫设备行业,“一工缝”的成长和消亡与这三大因素的促推有直接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嵌入式技术和学习过程,“一工缝”的成长里程会更慢、消亡的时间也会更晚。

技术变迁中的学习过程和技术 管理 绩效在本质上是专业化人才知识迁移。台州缝纫机行业的每个企业都十分明白人才的重要性,但非原生的嵌入式人才体系与同质制造 环境 的存在也制约着企业对专业人才使用的进度和规模,企业重视人才的行为演变为节约使用人才的行动。

3、产业内部之间的协作体系日益完善和密切

由于缝纫机的核心技术是通用技术,不存在专有性的问题,表现在生产线上就是零部件的通用性和制造工艺的相似性。从这种技术约束角度来看,缝纫机产业群内部的生产协作体系没有技术障碍,只有管理约束,即企业在产品的哪个质量层面上、哪种合作模式下进行生产协作。如,技术主导企业的领导性表现在企业在核心技术相同的情况下,走边缘技术的道路,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与同类企业的相似产品保持一定的错位,避免同一产品的在 市场 定位和产品价格上恶性竞争。飞跃公司的伺服马达、自动开袋机等产品将陆续推出;求精公司发展小规模特种机系列;精工公司以裁剪机为主,今年准备增加平缝机;大洋衣车公司准备上特种机;宝宇公司计划开发双针机、花色机。通过在同质产业链中的协作,企业可以减少生产环节,降低操作 成本 及流转成本,并对制定生产计划、采集市场信息、回避客源竞争、稳定合作关系等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台州的缝纫机产业集群品牌连锁专卖体系建设正在形成。在某一个品牌专卖店中,可以销售自己企业没有生产、其它企业生产的品牌产品系列;同时,如果某一企业获得一份订单而自己企业由没有这一产品,就向其它企业购买产品,并贴上自己企业的商标,以这种贴牌销售的方式来实现订单。这种现象经常发生的知名企业之间。这种交易现象的存在基础就是同质的供货对象、同质生产资源所构成的同质专业化产业化产业集群的特有现象。这种同质销售体系的扩张进一步拉紧了产业链的融合,也随着产品整合、市场整合而产生更大规模的市场绩效。

 4、先入企业的市场信息诱导专业化产业区的成长

先入行业者的经营业绩是诱导产业群形成和扩张的主要市场示范。台州下陈的缝纫机集群首先源于管康仁从上海获得的市场信息,以后“一工缝”的企业行为被其它企业模仿,以后跟进的企业沿循“一工缝”的空间路径和经营路径,从上海获得了客户源、技术源和信息源。这种同源信息的传递最终给上海的缝纫机行业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带来了极大的被动,同时,这种同源信息也导致在台州缝纫机制造企业之间的产生同质竞争行为;当“一工缝”第一次从上海缝纫机四厂获得外销订单后,下陈的缝纫机企业几乎非常一致向国有专业进出口公司获取订单而走上外向型产品的发展道路;当“一工缝”以真正的公有制企业身份获得参加“广交会”资格并首次获得来自巴西的订单后,其它企业紧随其后跟到“广交会”,以后,下陈从事缝纫机制造的飞跃、宝石、捷克等企业在外向型销售道路上获得成功,首先来自于巴西市场。

技术创新是企业规模扩张的基本路径。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就是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最终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飞跃在推动产品的边缘技术信息化方面先走一步,这一技术创新思想马上被其它企业跟进,飞跃集团在实施缝纫机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之后,这一技术创新路径也成为宝石、中捷、杰克、汇宝等企业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主流手段。飞跃集团投入1200万元建立自动化平台,宝石公司准备在上海建设企业技术中心,中捷公司的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国内独一无二,erp正成为一些企业学习和创新的主要内容。台州缝纫设备产业群的骨干企业在企业信息化方面所作出的探索,是跟随先入企业的技术种径才实现的规模扩张行为。

综上所述,台州缝纫设备产业集群的成长机理可以 总结 为:第一、外部资源的同一性,如可模仿的技术、经营性市场信息,国际缝纫机专业会展等,导致企业产品的趋同。第二、群内的信用程度降低资本进入的成本,供应商与其合作者的交易费用低。在日益复杂和高速变化市场中,集群可以提升集群内的企业业绩,集群促进合作。第三、同质生产要素的存在:同一产业内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从专业化的劳动力、企业服务和 金融 上受益。集群内的信息和知识很容易流动,这促进了创新。第四、产业进入环境的开放:在一个容易变化和开放的 经济 中,集群有助于于小企业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与大企业进行竞争。第五、学习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创造了产品的差异性,大企业的技术进步所形成的差异性为小企业的进入提供了市场空间。第六、从整个 社会 看,集群是一个合作和网络的企业簇群。集群内,企业往往彼此合作,如合作销售、与本地 公共 管理 机构合作。

四、结论与启示 

台州缝纫设备制造企业在产品选择上通过从生活品转移到资本品转换,以集体行为选择生产品“敲打”计划经济体制之门,并与生产资料市场如钢铁市场、 机械 设备市场结合,以“假集体制度”渗透到主流经济体制之内,在获得生产机会后通过技术创新与模仿学习实现产业集群成长。在这集群中与技术先行者、内生创新条件相适应的是地方政府在引入外部创新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集体所有制的工厂模式到公司运作机制引入,这个过程对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来说是有效地使用外部创新源,使集群中的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持续增强的组织保证。在国家体制逐渐放开的过程中率先进入生产品市场,制度的交易成本的降低、社会公共设施的共享等都对产业集群的扩张起到促进作用。公司模式的确立对缝纫设备产业集群的规模竞争转向以知识为主的竞争模式,产业内部的知识获取、共享、 传播 与运用的效率已经成为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企业组织在知识创新、知识转移过程中创造了知识的溢出效应,培养了产业聚集区内企业的转换能力与竞争优势。技术路径下的知识转移将成为产业区内引导聚集企业资本流向的关注点。 

参考文献:

潘士远、史晋川,2002,“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 经济学 季刊》第7期

第7篇:缝纫机的机械设计范文

市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全市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5年占全市工业产值约3%2008年度实现产值近200亿元,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6%跃升为我市第三大支柱产业。形成了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集群产业、一批具有较大规模且成长性良好的优势企业、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和产品智能化程度有了较大进步,现有驰名商标5件、中国名牌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

(一)形成了有较高知名度的产业集群区域。一是横扇镇,聚集着130多家工业缝纫机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其中,中厚型缝纫机占据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涌现出标准缝纫机菀坪机械有限公司、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屹机械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二是汾湖镇形成了以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申龙电梯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电梯制造业产业集聚区,有电梯及零部件生产企业50多家,近年来发展迅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已连续三年位居电梯行业内资企业的首位,随着帝奥电梯、德奥电梯、东南电梯等纷纷落户,市电梯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二)有一批具有较大规模且成长性良好的行业优势企业。市装备制造业企业凭借过硬的产品和激烈市场竞争的磨炼迅速发展了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年,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变压器厂有限公司、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和科林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外商独资企业斗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总投资在1亿美元以上,东昱精机有限公司是台湾著名的数控机床制造商,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申龙电梯有限公司、明志科技有限公司、中成汽车空调器有限公司等一批装备制造业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三)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的牌电梯、自动扶梯,申龙电梯有限公司的申龙牌电梯、自动扶梯,万工集团的万工牌工业缝纫机,变压器厂有限公司的变牌电力变压器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科林集团的宝带牌袋式除尘器,标准缝纫机菀坪机械有限公司的标准牌工业缝纫机成为中国名牌产品。另外,塞维拉的电梯导轨、威特的电梯门机等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斗山机械、的工程机械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装备制造业面临绝佳的发展机遇期。当前,市装备制造业面临绝佳的发展机遇期。首先,市工业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交接点,工业经济正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期,装备制造业属技术与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与产品附加值高,实施节能减排调整结构的首选发展产业。其次,从国际产业梯级转移的规律看,市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特别是制造业与城市化发展进程快,构成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大。其三,由劳动力价格因素与市场需求因素所决定,新一轮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国际间产业转移将会逐步显现。第四,市装备制造业经过20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2006年底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后,近三年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特别是电梯、输变电设备、环保装备产业增长势头十分喜人。第五,市纺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光电缆产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先进装备,为我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市装备制造业近年来虽然发展迅速,但进一步发展提高仍有四个方面的不足。首先,各类专业人才、高素质技术工人严重缺乏,限制了行业发展速度装备制造业不但对研发、技术人员要求高,而且对工人的技能要求也高,培养周期长,而在这方面的学校、培训机构少,所以技术工人不仅数量少,技术水平也普遍较低,不能满足我市装备制造业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其次,现有企业研发能力仍比较薄弱,新产品开发人员严重不足,产学研合作深度不够除少数企业有一定的产品开发能力外,大部分缺少自主的研发机构和高层次研发人员,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品种结构单一,难于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市场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集聚程度不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偏弱除工业缝纫机及电梯制造业外,市其他装备制造业比较分散,企业规模偏小,没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企业所生产产品大多为配套零部件,整机、成套设备类产品较少且规模较小,难以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全市有一定规模的100多家装备制造业企业中,整机或成套设备生产企业仅有24家,行业中整体竞争力偏弱。第四,装备水平普遍不高数控机床等高精密设备在全部设备中的比重很低,加上高素质工人的比例较低,导致产品加工精度不高、稳定性难以保证,不能满足市场对装备产品高精度、高品质的要求,阻碍了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和高新技术在产品上的应用。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发展信心,积极抢抓机遇,合力攻坚克难,按照“突出重点,努力拓展,科技创新”原则,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和我国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市区域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工业化发展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自主创新,加强统筹协调,发展重点领域,推进产业集聚。

(二)基本原则。充分发挥现有骨干装备制造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加快引进世界著名和国内特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一方面围绕其积极发展配套企业和产品,另一方面利用其产品、技术优势提高我市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配套。根据国家确定的18个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领域和省确定的9个重点领域及29项关键技术展开技术攻关和协作,进一步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能力。

重点发展电梯制造、工业缝纫机、纺织机械、环保设备、汽车零部件、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制造业和其他新兴装备制造业,进一步提升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努力拓展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领域。积极培育高效节能、新能源关键设备、轨道交通、核电、精密加工机械等领域的设备及关键零部件,逐步形成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格局。

(三)主要目标。按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的要求,年,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实现400亿,占全市工业经济的比重提高到9%左右;做强做大10家以上的龙头企业,建设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78家,争取有23家装备制造业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开发一批技术水平国内先进的重点产品;形成23个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产业集群。

三、重点任务

(一)突出发展重点,推进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围绕国家和省确定的关键领域,结合实际,制定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点项目滚动实施计划,采取“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方式,选择一批对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显著效果,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积极带动作用,能够尽快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予以政策支持,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突破口,通过自主设计和自主制造,带动基础装备和一般机械装备产品及零部件生产制造水平的全面提升。

1.电梯制造业。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建筑多样性需要为重点,发展高速、节能电梯、大跨度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控制装置、集成化控制装置,形成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电梯制造基地。

2.工业缝纫机制造业。积极开发高速、适应中厚料缝制等具有特殊工艺要求的特种工业缝纫机,研制适应批量生产要求的自动化、信息化控制装置,促进工业缝纫机升级换代;研制新型工业缝纫机关键零部件,形成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产业集群。

3.纺织装备制造业。研制高速喷气织机、喷水织机、机电一体化剑杆织机、先进染色后整理设备、新型电脑编织机等新型纺织机械,研制可替代进口的电子控制装置和大提花机控制装置等关键零部件,促进纺织行业技术升级。

4.环保设备制造业。发展工业特种粉尘、烟气除尘器,大气污染治理、工业污水处理、城市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电厂烟气脱硫等环保装备。积极研制有害工业气体、液体、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设备。

5.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发展家用汽车内饰件、汽车线束、汽车附件、汽车铸件、发动机零件等产品,为国内外著名汽车厂商提供关键零部件。

6.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发展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高效节能变压器、高压超高压断路器和全封闭组合开关。开发高压大容量、智能化、高性能开关设备,高压超高压、特种、复合电缆,智能化电器。

7.工程机械制造业。发展机电液一体化挖掘机、隧道施工机械、现代物流装备、路面及桥梁施工、养护装备等,着力加强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的研制和生产。

8.其他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风能发电、核电等领域的关键零部件,轨道交通配套设备,可替代进口的精密加工中心、刀具、高精密阀门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自动控制系统和智能化仪器仪表等。

(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创建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为核心环节,整合产业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向名牌集聚,实现以名牌产品为中心的产业配套。发挥名牌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名牌产品的经济比重,加大对名牌产品做强做大的奖励和扶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商品化。鼓励实施前沿性技术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公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加快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创建前沿性技术研究机构,以我市装备制造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水平,努力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加大专利技术、专门人才和先进装备的引进力度,通过产学研联合等手段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核心技术和标准体系。

(四)以重点企业优势产品、重大项目为依托,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和企业做优做强。以具有优势产品、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大和鼓励重大项目的实施,培育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积极促使其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上逐步赶上和超过国内先进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并依托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等建立装备制造业专区,形成34个产业特色突出、专业分工合理、协作配套完善、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等方向发展,形成一批以技术、品牌、出口、零部件为主导的成长性企业。

(五)以专业人才培养、引进为重点,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批适合我市装备制造业的高级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工,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依托大专院校、技工学校和其他社会力量联合办学,建立多层次的装备制造业研发设计和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装备制造业适用的高级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各类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广泛吸纳国内外高水平专业人才,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培训,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和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企业家队伍,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手段,着力提高生产和管理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市场调研,重点研发产品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远程控制系统,着力提高产品的性能、加工精度和技术水平,适应市场对高精密、高速度和高自动化、高智能化的要求,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企业进一步实施信息化管理,大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做强做大。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产业调整振兴中的重大问题。市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加大产业组织协调力度,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调整振兴目标的实现。

(二)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以计划所列行业重点企业为主,大力推进争创名牌,争取上市工作,积极推进计划所列重点项目等亿元以上项目的实施,加强企业管理素质提升。以大企业发展带动中小企业群体的素质提升,重点扶持装备制造业8个主要领域,重点支持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企业和生产性设备投资在5000万以上的重点项目,引领产业技术升级与做大规模。

(三)加强装备制造业专业园区建设。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产业集聚镇要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加强装备制造业专业园区建设,加强专业性招商力度,有选择的引进符合园区发展目标的装备制造业优势企业,整合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依托现有重点装备制造业企业和引进的优势企业,调整与优化产业链布局,提高产品协作配套能力和关联度,提升装备制造业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配套的集聚优势,发展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产业布局合理、分工协作完善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区。

(四)引进与培育并举,加大人才集聚力度一方面加强大专院校定向毕业生挂钩培养与引进工作,加大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扶持力度,吸引大专院校毕业生来装备制造业企业工作,另一方面努力创办好社会化中高级技工职业培训学校,提高职业高中的技能培训能力,有针对性地、快速大批量培养适用性强的专业技工,鼓励和扶持企业与外地专业技工学校或社会高级培训机构合作,培养企业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工人,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撑。

第8篇:缝纫机的机械设计范文

此次活动的举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缝制机械行业作为一股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力量得到了全社会范围的关注和支持。记者谨借此机会谈谈对广告语的看法和理解。

企业信息的精华浓缩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作为市场经济“晴雨表”的广告业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广告根本的目的在于开拓市场、推销商品。因此,作为品牌CIS(企业形象战略规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语必须要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自身从众多的广告语中脱颖而出。鉴于此,广告语所浓缩的是品牌信息的精华。

作为世界范围内的缝制设备大展,CISMA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自身国际化、现代化的身分。此次“CISMA展览会广告语征集活动”中明确要求:高度概括CISMA“促进海内外交流、搭建商业平台、引导行业发展”的办展理念,用词精炼准确、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字数控制在十个字左右。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广告语要真正做到“言出意达”。

“言出意达”就是用语必须准确,鲜明地表达出CISMA的特质:促进海内外交流、搭建商业平台、引导行业发展。对企业来说,“言出意达”就是要求广告用语能一语中的地将商品的特质、独特的销售理念展示出来,使受众迅速掌握广告信息,接纳广告所推销的商品和服务。

美国广告大师马克斯·萨克姆说过:“广告文稿要简洁,要尽可能使你的句子缩短,千万不要用长句或复杂的句子。”而“言简意赅”正是要求广告用语简洁精炼地表达出明晰的广告诉求点。在这种要求中,“简”和“真”就是衡量广告语的标准了。所谓“简”就是简洁明快,“真”即真实真诚。

西安标准缝纫机有限公司的广告语———“您的满意,我的标准”,堪称缝纫机企业广告语中一个经典之作。简单的八个字,浑然天成地融入了标准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理念,简单而又意味深远,琅琅上口,这正是其经典之所在。以至于标准公司和该广告语的创作者天津大世界缝纫机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连玉以10万重金在全行业征集新广告语时,发现没有一句比这句话更经典,所以就永久地保留了它。

广告语的价值诉求

随着缝纫机产业的发展,业内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不少可圈可点的广告语作品。

品牌广告语的创作方面。品牌广告语按其诉求性质可分为:理念、科技、服务、品质、功能等五大类。兄弟公司的“atyour

side”、飞跃公司的“四海一家,中国飞跃”、中森公司的“中森的、世界的”、汇宝公司的“共创、共享、共发展”当属理念类;标准的“您的满意,我的标准”属服务承诺;白金公司的“品质即是企业的生命”则当属品质类等等。

大部分品牌广告语是价值理念类诉求,因为价值理念性诉求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其内涵深刻、隽永,寓意深远;外延具有很宽泛的延伸性,包容性极强。表现形式短小精干、发音响亮、容易传播、容易识别、琅琅上口,应用起来尤其方便。如果客户坚定不移地去传播的话,日久天长必定会形成理想的理念积累。

在产品广告语的创作方面。产品广告语的创作重点是对该产品的卖点的诉求,本来卖点就是在差异化的基础上提炼的,同时这个卖点有可能就是该产品的推广主题。而所谓的“差异化”就是产品忽略的、消费者受用的和我们产品本身所能提供的利益点所在。表现形式不定,或六个字或八个字,其中至少有一个动词,发音升调降调均可。但诉求点一定是有功能点,有利益点,或二者结合起来诉求。(这里说的产品广告语并非是具体的某个平面作品的标题,但有可能是主题,是该产品区别其他产品的、与产品名称同样重要的文字标识。)

服务广告语的创作。服务广告语的创作主要是给消费者提供附加值,是一种超值的东西,诉求上一定是利益的承诺。表现形式可长可短,字数可偶可奇,但至少有一个动词,发音最好是降调。

第9篇:缝纫机的机械设计范文

车标含义

“欧宝”取自创始人亚当・欧宝的姓氏。商标是由图案和文字两部分组成。

图案是代表公司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又像闪电一样划破长空,震撼世界,喻示汽车如风驰电掣,同时也炫耀它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就;文字“欧宝”是创始人的姓氏。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欧宝也许不是一个像“奔驰、宝马”般耳熟能详的品牌,但就是这个大家不是很熟悉的汽车品牌曾经一度称霸欧洲。让人们更想不到的是,作为欧洲最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之一的欧宝,竟然肇始于一个小小的缝纫机生产厂。

区别于奔驰、宝马或张扬或保守的风格,欧宝是最名副其实的真正属于大众的汽车。欧宝言出必行的严谨务实,有消费者的赞誉、市场的认可为证――早在1928年,欧宝就已占有了国内37.5%的市场份额,并成为德国出口排名第一的汽车制造商。欧宝汽车的很多经典车型,都在不同的时期书写了欧宝车主们与座驾之间最亲密温暖的记忆。很多上了年纪的德国人在谈到童年时,都会提到欧宝汽车,小时候如果能够拥有一辆欧宝,将会是非常幸福和荣耀的事情。

诞生

欧宝汽车家族的历史可追溯至1838年,亚当・欧宝在德国的Russelsheim市降生。年轻时的亚当・欧宝遍游欧洲并在巴黎学会了缝纫机制造技术,当时年仅25岁的亚当・欧宝为这些机器所吸引。1862年,亚当・欧宝在Russelsheim开办了一家缝纫机工厂,开始批量生产缝纫机。当时的这类机器价格极其昂贵,是少数人特权的象征。欧宝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向人们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成为了欧宝经营理念的核心。

1868年,亚当・欧宝与索非亚・玛丽・谢勒结婚,自此组成了包括他们的五个儿子卡尔、维尔赫姆、海因里希、弗雷德里希和路德维希在内的家族企业。1887年,欧宝开始涉足当时的另一种独一无二的、昂贵的机械――自行车的生产领域。随后几年里欧宝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商。1895年公司已达到年产2,000辆自行车的规模,缝纫机的销售量在欧洲也首屈一指。欧宝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国际制造商,缝纫机出口遍及欧洲、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家。

1895年亚当・欧宝过世,留下五兄弟继承家族事业。1898年,老欧宝的儿子们对当时欧洲日渐风行的汽车制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成立了汽车部门,搞起了汽车和摩托车制造。次年,欧宝的第一部新车“System Lutzman”问世,正式宣告欧宝车厂的诞生。最早的Lutzman牌汽车是一种三座、3.5马力单缸发动机敞篷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汽车之一。精良的科技与制造水准,使欧宝汽车迅速占领了当时的汽车市场。

成长

1906年,欧宝车厂在柏林成立生产线,同时第一千部欧宝汽车出厂。1907年欧宝在taunus车赛中以最佳德国车赢得“kaiser”奖。同年欧宝开始生产卡车。 1909年,欧宝车厂生产出著名的Doktor Wangen,成为当时欧洲平价车的代表。1911年,Russelsheim镇上的欧宝制造工厂大火,导致原有的缝纫机生产线全毁,于是原地重建的厂房只以生产汽车为主。1912年,第一万部欧宝汽车诞生。

在仅仅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欧宝从最初那个小规模的缝纫机生产厂,到经由生产自行车,最终在汽车制造领域确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先地位。对此,欧宝自己的概括显得贴切非常:“去成就难以想象的事业,变不可能为可能”。

到1914年,欧宝已成为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继而还建立了长达45米的德国第一条流水生产线。1924年,欧宝生产了第一款双人座跑车“欧宝 Laubfrosch”,这款采用可输出十二匹马力引擎的汽车,因其绿色车身而被称为“树蛙”。这部流线型车尾设计的国民车,是欧宝车厂在1920年代最畅销的车系,共生产了119484辆。

到1928年,欧宝的产品已占了德国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亚当・欧宝当初的承诺依然不变。欧宝公司始终采用最新的设计和最先进的制造技术生产汽车,并努力提供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追求优良的性价比,这正是以“闪电”为标志的欧宝品牌一直坚守的基本原则。

转身

1928年,欧宝汽车年销量42771部,市场占有率37.5%。同年,股票上市。尽管战前欧宝在汽车领域的发展蒸蒸日上,可能对当时的德国政府存在顾虑,欧宝家族选择了退出。1929年,通用汽车收购了欧宝80%的股份,2年后又收购了其余20%的股份,至此,欧宝变成了通用在欧洲的第一个的全资子公司,欧宝家族与欧宝汽车分道扬镳了。当时欧宝拥有13000名员工,日产量500部汽车与6000部脚踏车。

产品介绍

Astra(雅特)

Astra(雅特)是欧宝复兴计划实施的第二款车,全新的外表充满了动感,车身比例紧凑和谐。内饰设计简洁前卫,上乘的用料与精细的做工使整个车厢气氛远超同级小车。1.8升发动机配4速自动变速是注重实用的配搭,低扭输出强劲,行车感觉如中高级轿车。

Vectra(威达)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追求完美的时代精英,不达颠峰决不罢休,选择座驾自然不退而求次。欧宝威达,纯德国进口完美品质。简洁动感的外形和典雅豪华的内饰及诸多高科技装备,释放活跃和优雅的气势。

Zafira(赛飞利)

灵动宽敞,自由徜徉。与欧宝赛飞利一起,自有一份悠然自在。随意穿行于悠闲与商务之间,赛飞利处处用尽心思,设计精巧,经济省油。外型紧凑灵巧,任你轻松掌控。内部尚有宽敞的“七巧空间”可变座椅系统,49种变化随意组合。通过翻转、折叠座椅,15秒内即可创造2-7人乘坐的舒适空间。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