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范文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精选(九篇)

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

第1篇: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范文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血管超声;颈动脉狭窄;敏感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vascular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carotid stenosis, through comparing the sensitivity of cerebral angiogram and vascular ultrasound. Methods A total of 83 cases with carotid stenosis were diagnosed by cerebral angiogram and vascular ultrasound. Among them, there were 27 cases of moderate stenosis, 29 cases of severe stenosis, and 27 cases of carotid occlusio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two method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ensitivity between cerebral angiogram and vascular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carotid stenosis (P>0.05). The difference of the sensitivity in the diagnosis of carotid occlusion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Cerebral angiogram; Vascular ultrasound; Carotid stenosis; Sensitivity

当今,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 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其中, 颈动脉狭窄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并且该疾病十分容易出现进一步的恶化, 具有较强的顽固性, 需要及早发现, 及早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1]。本院对于颈动脉狭窄的患者, 采用了脑血管造影以及血管超声的方法进行诊断, 较好地判断了患者的病情,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83例, 其中男49例, 女34例, 年龄42~75岁, 平均年龄(56.7±4.9)岁, 平均病程(3.9±1.6)年。83例患者中, 有27例为颈动脉中度狭窄, 有29例为颈动脉重度狭窄, 有27例为颈动脉闭塞。患者入院时并发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了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 疾病症状为急性脑梗死以及短暂性脑缺血等。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脑血管造影和血管超声进行诊断。所有患者首先采用超声诊断, 随后进行脑血管造影术。具体的诊断内容如下。

1. 2. 1 在进行血管超声诊断的时候, 使用的是飞利浦IE33超声诊断仪, 在进行超声扫查时, 超声探头的频率保持在8 MHz左右。扫查的主要部位包括了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以及颈外动脉等, 通过判断颈动脉的直径, 来分析颈动脉狭窄情况。

1. 2. 2 在进行脑血管造影的时候, 使用的是飞利浦INTEGRIS造影机, 对患者的右股动脉进行穿刺, 并使用猪尾导管进行颈动脉的非选择性造影。在完成了造影之后, 再进行双侧颈动脉的造影, 得到较为清晰的颈动脉图像, 从而判断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

在两种方法诊断完成后, 通过影像学图像, 来分析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 从而对颈动脉狭窄疾病做出最终的诊断, 得出诊断结果。

1. 3 评价指标 使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进行颈动脉狭窄情况的判断。在判断过程中的核心指标为狭窄率, 可以通过下式进行计算:

狭窄率=1-D狭窄/D正常。

在上式中, D狭窄代表血管最狭窄位置的血管直径, D正常代表正常血管直径。将血管狭窄率为0判断为无颈动脉狭窄;将血管狭窄率不超过50%判断为颈动脉轻度狭窄;将血管狭窄率>50%, 70%,

1. 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过对诊断情况的分析判断与统计发现, 在使用脑血管造影诊断时, 各等级颈动脉狭窄敏感率均为100.0%;在使用血管超声诊断时, 中度狭窄患者诊断的敏感率为96.3%, 重度狭窄患者诊断的敏感率为93.1%, 颈动脉闭塞患者诊断的敏感率为81.5%。两种方法诊断的颈动脉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的敏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种方法诊断的颈动脉闭塞的敏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许多“富贵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2]。以这类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症状为例, 一般情况下是因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而导致颈动脉狭窄病变。如果颈动脉的狭窄率达到了50%, 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脑血管症状,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3]。特别是出现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症状的时候,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 患者可能出现死亡的危险。因此, 在临床上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准确诊断十分重要, 可以很好地为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起到指引作用。

目前, 进行颈动脉狭窄诊断最为准确的方法是脑血管造影, 通过这种方法几乎可以完全可靠地诊断出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 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良好的依据[4]。但进行脑血管造影, 却无可避免地会对患者造成损伤, 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这种情况, 在临床上大多可以采用血管超声诊断的方式来代替脑血管造影, 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 安全可靠, 简单快捷, 并且费用低廉。在当今的许多医院中, 由于血管超声自身所具有的多项特点, 该诊断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5]。

在本研究中, 对颈动脉狭窄患者分别采用了脑血管造影诊断以及血管超声诊断。从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 患者接受血管超声诊断时, 对于中度狭窄以及重度狭窄情况, 均能够得到较高的敏感率, 而对于颈动脉闭塞的敏感率较低, 还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由此可以看出, 血管造影诊断敏感性虽高, 但需住院、费用高, 是有创检查, 而且放射线对人体亦是有害的, 而超声检查可重复性强, 费用低, 无需住院, 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 所以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优于血管造影。

参考文献

[1] 刘韶瑞,骆荣江,李小敏, 等.颈动脉狭窄伴眼部缺血性表现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0, 26(4):310-313.

[2] 张善春,迟路湘.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4):408-410.

[3] 赵辉林,万杰清,曹烨, 等.三维黑血磁共振成像与DS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对比研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3, 29(8): 797-800.

[4] 沈德娟,孙骏,叶靖, 等.血管超声与64排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24): 65-67.

第2篇: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范文

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支架内再狭窄;脑梗死;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A

Carotid artery stent angioplasty for treatment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n the elderly: analysis on its efficacy and related factors of safety

YU li-na, LIU jin-xiang, XI gang-m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hanghai Xuhui Central Hospital, Shanghai 200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July 2014, a total of 152 patients(over 65 years of age)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of whom 79 patients received drug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and 73 patients received CAS (intervention group).The two groups were followed up for one year. The patients’ scores of mRS(the modified Rankin Scale) and NIHSS(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in the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y mean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analyzed the related safety factors in CAS treatment for elderly patients over 65 with extracranial stenosis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Results Both the median mRS (P

Keywords: intracranial stenosis;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re-stenosis; cerebral infarction; risk factor

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老年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伴颈动脉狭窄的老年卒中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率通常较高,且预后较差。如何安全有效地干预颈动脉狭窄的问题在临床上备受关注。介入治疗因其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等优势而逐渐成为常用治疗手段,但目前针对介入手段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预后、安全性及影响因素等的多方面研究尚且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对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的老年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颈动脉狭窄的老年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及单纯接受药物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其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于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73例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和79例接受药物治疗并参与随访65岁以上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本研究入选标准:①患者年龄>65岁;②参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经头颅MRI、颈动脉超声、完善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并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狭窄率≥50%)的患者。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出血倾向患者;②因手术侧颈动脉有多发狭窄,并且由于发生远端狭窄无法进行手术处理;③伴发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疾病,预存活期

入选患者中男性112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72.96±6.32)岁。其中73例患者在入组后3 d内接受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且同意接受造影随访,归为介入组,其余79例患者自愿接受药物治疗,归为对照组。介入组男性54例,女性19例;对照组男性58例,女性21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1周至12个月随访。

1.2 治疗方法

介入组患者术前3 d给予口服阿司匹林300 mg/d 、氯吡格雷75 mg/d及他汀类药物(每晚1次)。手术经右侧股动脉植入8F导管鞘,全身肝素化后,将5F单弯导管超洗到双侧颈内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椎动脉行正侧位造影,摄片。确认颈动脉狭窄程度后,选择合适支架植入,若狭窄程度>90%,则进行球囊扩张,复查造影明确疗效后,ANGIOSEL封合器封合股勇觯术毕。DSA造影见图1。术后监测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术后延续术前给药方案治疗3个月后,继续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或氯吡格雷75 mg/d治疗,严密监控患者临床表现,以早期发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并干预。所有患者均服用他汀类药物每晚10~40 mg,严格以药物控制外周动脉收缩压在110~130 mmHg,舒张压60~80 mmHg。对照组患者接受同样上述方案药物治疗。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均进行药物控制。

1.3 随访内容

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观察,其中介入组患者均接受头颅CTA或DSA造影随访。分别在入组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记录每次随访时间点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及改良RANKIN量表(残疾程度量表,mRS)评分。记录随访期间脑卒中、死亡及其他影响随访的严重终点事件,若无死亡等终点事件发生,至随访1年期满。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 (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相关因素。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脑梗死史,以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体质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IHSS以及mRS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两组患者其他脑动脉狭窄情况比较,合并非干预脑动脉狭窄分布情况(对侧颈动脉、单椎动脉、双椎动脉、颅内动脉)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及平均秩次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1周、2周及1个月随访时NIHSS评分平均秩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组在3、6个月及1年随访时的NIHSS评分平均秩次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两组患者术后mRS评分及平均秩次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1周、2周及1个月随访时,mRS评分平均秩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组在3、6个月及1年随访时的mRS评分平均秩次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2.4两组预后脑血管不良事件比较

术后30 d时,介入组TIA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4;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2.5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分析

对介入组73位患者进行靶血管动脉造影随访,记录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比例,与随访期间发生TIA及脑梗死合并记入术后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组。根据是否发生术后不良事件将介入组患者分为不良事件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发生组患者高血压史、冠心病史、脑梗死史、高血脂史、术前合并非干预脑动脉狭窄及术后残余狭窄患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7。

2.6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不良事件发生为应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高血压史、冠心病史、脑梗死史、高血脂史、术前合并非干预脑动脉狭窄及术后残余狭窄)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史、术前合并非干预脑动脉狭窄及术后残余狭窄是影响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正性预测因素。见表7。

3讨论

i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保守治疗和创伤性治疗。药物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抗聚、稳定斑块及改善脑循环代谢等以延缓疾病进程;创伤性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但研究显示,仅接受药物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复发率高于接受创伤性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的患者[1],而创伤性治疗CEA常会伴有一定并发症,且容易受到病变血管的解剖位置及耐受情况等限制。近年来,CAS作为迅速发展起来的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颈动脉狭窄备受关注[2-5]。目前关于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预后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较少针对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在预后、安全性及影响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由于合并症较多,脑血管危险因素多,一旦出现或复发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相当差,因此针对此类患者需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本研究对152例老年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接受CAS及单纯接受药物治疗后患者的NIHSS及mRS评分变化、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

对于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年龄是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同临床试验对于高龄患者施行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分析结果不尽一致[6-7]。有研究[8]表明,高龄患者由于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疾病自身身体状况普遍较差,对于全麻耐受力降低,CEA术后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CAS由于其创伤小、采用局部麻醉且成功率高,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具有优势[3, 6, 9]。也有研究[10]认为,年龄大于80岁患者行CAS危险性较高。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72.83±7.21)岁与(73.35±7.64)岁,结果表明,术后30 d,介入组TIA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介入组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介入组预防TIA等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近期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介入组患者NIHSS及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IHSS评分是国际标准化神经功能检查量表,可全面地评估卒中患者的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mRS评分主要反映脑卒中患者预后状况及康复期患者功能残疾水平的疗效判定。两者分值越高,表明病情越重,因属于偏态分布,故本研究中针对两者分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本研究结果表明, CAS术后患者NIHSS及mRS中长期评分具有明显优势。这说明介入组患者接受CAS后,颈动脉复张,脑部血流明显增加、功能恢复,从而明显改善老年脑动脉狭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且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研究认为,供血动脉狭窄会导致脑血管代偿能力受损及局部脑血流量减少。手术治疗可解除动脉血管狭窄并增加脑局部血流量、提高血管的代偿能力,从而改善缺血组织灌注状态。在介入治疗置入血管支架后,全脑血流由原来的病态平衡转到较为正常的生理平衡,能够重新启动脑血管自身的调控机制、改善脑缺血程度、缩短全脑血循环的时间,故介入治疗可改善脑缺血的严重程度及临床症状。已有研究表明,CAS治疗可以减轻神经功能的缺损状况[11]。不仅如此,随着脑灌注压的升高还可以使低灌注区脑血流量扩大,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另外,在接受介入治疗后,患者由于干预侧的颈动脉狭窄段的开通,不但使同侧大脑半球供血得到改善,而且在Willis环等脑部侧支循环的作用下,当脑部其他动脉发生急性闭塞时,可使相对较多的侧支得到血供,因此,介入治疗不仅降低了干预侧颈动脉系统的卒中发生率,同时也相应降低了其他脑动脉系统的卒中发生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例如,TIA史与既往脑梗死是威胁动脉狭窄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近中期脑缺血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是术后早中期血管内支架发生再狭窄的高危因素;伴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佳患者围手术期易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除此之外,有吸烟、酗酒、糖尿病史等且术前未得到良好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AS的疗效[6, 9]。糖尿病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与S-100B蛋白水平较非糖尿病患者相比,改善程度较差,故仅通过CAS缓解缺血尚且不够,还需长期控制血糖稳定,从而提高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支架内再狭窄是术后脑梗死及TIA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目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尤为重要的临床问题。有研究显示,支架内再狭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年龄,高血糖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史等,但其明确危险因素仍然不甚明了[12-13]。

本研究将介入组73例患者按是否发生术后不良事件(包括TIA、脑梗死、死亡及术后再狭窄)分为不良事件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单因素分析临床资料,未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史、TIA史上有显著性差异,而高血压史、冠心病史、脑梗死史、高血脂史、术前合并非干预脑动脉狭窄及术后残余狭窄患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未发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梗死史、术前合并非干预脑动脉狭窄及术后残余狭窄是CAS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因素。

有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残余狭窄是介入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等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因素[14]。本研究显示,在随访期间发现术后残余狭窄的19例患者中,有12例发生术后不良事件的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术后残余狭窄与支架内再狭窄等不良事件发生相关。推测在部分接受CAS治疗的患者中,未完全膨胀的颈动脉支架尚未完全抵消颈动脉血管的新生内膜增生,进而导致术后残余狭窄的发生,且由于颈动脉新生内膜增生不断累积最终导致再狭窄。故在CAS手术过程中,应扩张适度并尽量减少术后残余狭窄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另外,有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狭窄发生早于颅外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狭窄及其他非干预脑动脉狭窄的脑卒中患者比例较高,这给CAS等介入治疗带来了额外的风险和难度。本研究显示,在随访期间介入组发生术后不良事件的患者术前均合并非干预脑动脉狭窄(28例),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术前合并非干预脑动脉狭窄与CAS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相关。因此,全面评估非干预脑动脉系统狭窄情况对于CAS预后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CAS对于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具有良好地改善其综合预后的效果,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及改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在采用CAS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时应严格把握适应证,以减少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观察的病例样本量较小,可能对不良因素发生率的分析产生一定影响,今后将开展更大样本量及更长期的随访研究,以期获得更加准确的研究Y果。

参考文献

[1] YIN R, CHANG F, HONG B,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analyses of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for severe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in China[J]. Med Sci Monit, 2015,21:3311-3319.

[2] TSIVGOULIS G, KATSANOS A H, MAGOUFIS G, et al.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for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her Adv Neurol Disord, 2016,9(5):351-358.

[3] ZI W, GONG Z, SHUAI J. Novel approaches in evaluating and predicting the potential benefit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J]. J Neuroimaging, 2015,25(4):620-625.

[4] KO J K, CHOI C H, CHA S H, et al.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for severe stenosis of the intracranial extradur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causing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r minor stroke[J]. Int Neuroradiol, 2015,21(4):511-519.

[5] LAI C C, FANG H C, TSAI H L, et al. Translesional pressure ratio predicts technical outcome and patency in angioplasty on outflow stenosis of hemodialysis graft[J]. J Vasc Access, 2014,15(4):264-271.

[6] KHAN M A, LIU M W, CHIO F L, et al. Predictors of restenosis after successful carotid artery stenting[J]. Am J Cardiol, 2003,92(7):895-897.

[7] COLUMBO J A, MCCALLUM J C, GOODNEY P P, et al. Multicenter Experience of Surgical Explantation of Carotid Stents for Recurrent Stenosis[J]. Vasc Endovascular Surg,2016,50(8):547-553.

[8] BINDESB?LL C, FAN Q, N?RGAARD R C, et al. Liver X receptor regulates hepatic nuclear O-GlcNAc signaling and carbohydrate 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activity[J]. J Lipid Res,2015,56(4):771-785.

[9] SIMONETTI G, GANDINI R, VERSACI F, et al.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a single-centre experience with up to 8 years' follow-up[J]. Eur Radiol, 2009,19(4):982-989.

[10] HUA Z G, XIONG L J, YAN C, et al. Glucose and Insulin Stimulate Lipogenesis in Porcine Adipocytes: Dissimilar and Identical Regulation Pathway for Key Transcription Factors[J]. Mol Cells. 2016,39(11):797-806.

[11] GIFFORD E, DRAZIN D, DALFINO JC,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microballoon angioplasty in treating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beyond the bifurcation[J].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10,31(8):1541-1548.

[12] WILLFORT-EHRINGER A, AHMADI R, GESSL A, et al. Neointimal proliferation within carotid stents is more pronounced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initial poor glycaemic state[J]. Diabetologia, 2004,47(3):400-406.

第3篇: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范文

【关键词】 螺旋ct;颈部血管;ct血 管成像。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16-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artery diseases

guo ying-yu, yu qing-tai.

department of ct, songyang city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 138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16-slice apiral ct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artery diseases. methods all 34 cases with suspected as carotid or vertebral diseases underwent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examination using 16-silce spiral ct. the original imaging data were inputted and disposed with varies imaging processing software on the workstation,to quantified evaluate the luminal stenosis of cervical arteries an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results all 34 cases included 29 carotid atherosclerosis,10 mlid luminal stenosis, 12 moderate luminal stenosis, 5 severe luminal stenosis,2 segmental occlusion;15 calcified plaque,10 noncalcified plaque,9 mixed plaque ;the total ct value ranged from 20-1140hu,and the ct value of calcified plaque ranged from 220-1140hu,the ct value of noncalcified plaque ranged from 20-73hu; hese 7 positive findings included 1 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 abnomal origin,2 carotid artery aneurysm and 4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conclusion 16-slice spiral ct is good of time and density resolusion, combined later with 3d imaging processing on the workstation,it can directly display the shape of cervical artery,evaluate the percent of luminal stenosis and the stability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so cta is an accurate modality in making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artery diseases.

[key words]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cervical artery ;ct angiography

螺旋ct的问世,使ct采集容积数据成为可能,随着16层螺旋ct的推广应用,时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有很大提高,联合三维重建技术等多种图像后处理功能,使颈部ct血管成像有了新的突破,能准确评价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及斑块的稳定性。wWw.133229.COm笔者对34例患者行颈部ct血管成像(cta),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34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07年12月—2008年10月间行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52岁。扫描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16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外耳孔水平,从足侧向头侧顺血流方向扫描,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300mgi/ml),注射速率3.5-4ml/s,延迟时间18-20s;扫描参数:电压120-140kv,管电流320ma,球管旋转时间0.6s,层厚0.625mm,重建间隔0.625mm。将扫描的原始图像传到工作站进行多种后处理,主要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积重建(vr)、血管分析(ava)等后处理,选择最佳质量图像用于管腔评价。

结 果

34例患者均获得高质量的ct图像,共显示68支颈动脉及椎动脉,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者29例,管腔轻度狭窄者10例,中度狭窄者12例,重度狭窄者5例,节段闭塞者2例;钙化斑块15例,非钙化斑块10例,混合斑块9例;ct值范围20-1140hu,其中钙化斑块ct值220-1140hu,非钙化斑块ct值20-73hu;左侧颈总动脉起源异常者1例;颈动脉体瘤2例;椎动脉狭窄者4例。

讨 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死亡率高。颅外段颈动脉疾病,尤其是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脑病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能够及早发现颈动脉狭窄,适时地施行内膜切除术或介入手术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病的发病率。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以其快速、无创的特点在检出颅外段颈动脉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1.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样病变

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样病变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血管。传统的血管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研究发现与传统血管造影相关的危险性等于或大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危险性,而且可能高估血管的狭窄程度,对偏心性狭窄或不规则的狭窄因显示野的限制难以最佳评价。cta评价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88%-100%;评价严重狭窄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达100%。cta还较dsa容易发现血管腔内的不规则及溃疡。cta与mra及us对照研究发现,cta可以准确量化血管的狭窄与阻塞,mra易于高估狭窄程度;cta在区别高度狭窄及闭塞方面优于us。各种后处理技术各有优势,vr技术显示所有容积数据,能直观、准确显示血管的空间结构;mpr中的曲面重建技术可以对感兴趣区血管勾勒出单一的血管行径,可以对血管的狭窄程度进行准确的量化。

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价

以往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管腔狭窄越明显,越容易形成血栓导致缺血性脑卒中。近年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程度并非脑卒中的主要诱发因素,而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与脑卒中密切相关。cta可以在显示颈动脉形态的同时,清楚显示腔内的粥样硬化斑块,通过对斑块ct值的测量,对斑块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估。不稳定性斑块为非均质性斑块,富含脂质及坏死物质,称“软斑块”,是发生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稳定性斑块以纤维化、钙化为主,又称“硬斑块”,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病理基础以增生的中膜平滑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为主。非钙化斑块通常为不稳定斑块,引起狭窄需要尽快治疗;钙化斑块也就是硬斑块相对稳定,引起的重度狭窄可选择内膜切除术或血管内支架术。准确判断粥样硬化的部位、范围及性质直接关系到对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cta可以明确分辨各种斑块,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准确依据。

3.椎动脉病变

mr血管成像和dsa能显示椎动脉的全长,但无法观察钙化及骨骼结构,所以有不能发现椎动脉走行异常、骨质增生对血管压迫等缺点。三维颈部cta能清晰显示椎动脉走行全程,同时显示与椎骨的解剖关系,能为椎动脉病变提供重要诊断资料。由于椎动脉主要供应小脑的血供,因此椎动脉狭窄的检出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由于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螺旋扫描和计算机后处理技术相结合,联合应用vr、mip、cpr等后处理技术,避免血管的相互重叠。cta一次注药,可以同时显示颈动脉及椎动脉,在临床应用中有明显的优势;同时ava血管分析软件可以将普通mpr迂曲血管图像显示的在同一平面上,旋转不同角度,便于观察管腔形态;可以直观显示血管腔有无狭窄及有无斑块形成,准确评价管腔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方案和有价值的诊断信息,相信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不断发展应用,颈部血管成像还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阎钟钰 王振常 刘中林 . 1 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7.13(6):413—418

2. 罗健君,李晓兵,许建铭等 mr对比增强三维血管成像对头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中国CT和MRI杂志[j] 2006,4(2)

3. 杨亚英,张龙江,宋光义. 多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j]放射学实践,2004.19(10):764-766

4. 鲁晓燕 张挽时 徐家兴. 颅外颈动脉狭窄影像学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1.24(1):32-34

5. 包颜明,张龙江,沈进,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3,l8(2):137—141

6. willinsky ra,taylor sm,terbrugge k,et a1.neurologic complications of the cerebral angiography: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2899 procedur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radiology,2003,227:522—528.

第4篇: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范文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 sclerosis,as)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很多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参与或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这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卒中(stroke)又有着怎样的关系?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现略做一概述。

    1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

    国外研究普通人群的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显示,25.4%的男性检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内-中膜增厚占9.4%,颈动脉斑块占13.3%,动脉狭窄占2.7%;26.4%的女性检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内-中膜增厚占11.7%,颈动脉斑块占13.4%,动脉狭窄占1.5%[1]。一项包括14046名普通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34%,有声影的斑块检出率为6.4%,高龄者明显高于低龄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白种人明显高于黑种人[2],但是就动脉狭窄而言,女性的患病风险更高[3]。心血管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着很高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一些差异。fabris[4]的研究证明了高龄、男性、吸烟、高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比减低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delcker等[5]进行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的研究表明舒张压是预测斑块发展最重要的因子,其次是糖尿病。

    2  颈动脉粥样硬化增加了卒中危险

    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卒中类型主要是脑梗死,不论是内-中膜增厚、粥样硬化斑块,或动脉狭窄,都与脑梗死相关,不同性质和病变严重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已有大量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肯定了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卒中的联系,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及动脉管腔狭窄可以视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三种临床或亚临床类型。

    2.1  内-中膜增厚是卒中危险因素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是指管腔内膜面的前缘到中膜-外膜面前缘的垂直距离,即内膜与中膜层的叠加厚度。正常人随年龄增加,动脉基质成分的改变也会使内-中膜增厚,但是一般不超过1.1mm[6]。内-中膜增厚是亚临床性粥样硬化病变,进一步发展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甚至管腔狭窄,常被作为临床前期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的检测指标。一项日本老人的研究证明了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与卒中的相关性,并且发现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内-中膜之和与单纯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能更好的预测卒中风险[7]。另一项研究分别测量了颈总动脉和颈动脉分叉部位的内-中膜厚度,颈总动脉的内-中膜增厚与卒中危险因素以及卒中的相关性较强,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8]。

    2.2  颈动脉斑块增加卒中危险  斑块形成处局部增厚并突向腔内,目前有足够的研究证据表明,颈动脉斑块能增加卒中危险,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与无斑块者相比,男性患者颈内动脉斑块使卒中的危险增加2倍,如果斑块表面不规则危险性还将增大[9]。通常双侧斑块的发病率要比单侧斑块的发病率高,双侧均有斑块者5年内卒中危险或病死率比单侧斑块或无斑块者明显增高[10]。斑块的性质是影响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典型斑块的组织学特征包括表层纤维帽与平滑肌细胞连接,核心部分为脂质和坏死碎片,被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蛋白多糖包绕形成脂质池,除了平滑肌细胞外还有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斑块内出血、纤维帽破裂以及斑块表面形成溃疡是引起脑缺血的主要诱发因素,被认为是脑梗死的前奏,但高度钙化的颈动脉斑块并不增加卒中的危险[11]。

    2.3  颈动脉狭窄增加卒中危险  无论是研究颈动脉狭窄与卒中危险的相关性,还是选择治疗方案或疗效评价,确定动脉狭窄的分级标准都是至关重要的。血管造影是诊断狭窄的金标准,就颈动脉狭窄而言,由于超声诊断的无创、简便、可重复,并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已经成为临床普遍使用的检测手段。判断狭窄程度的方法主要有直径法、面积法和血液流速法[12],根据狭窄率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北美所做的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实验(nascet),以1%~29%定为轻度狭窄,30%~69%为中度狭窄,70%~99%为重度狭窄,100%为动脉闭塞[13];同时研究了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狭窄2年同侧卒中发生率情况,50%~69%组发生率为13%,70%~79%组为21%,80%~89%组为27%,90%~99%组35%,表明随狭窄率的增加卒中危险明显增加[14]。相似的动脉狭窄率,症状性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比无症状者明显要高,这已经为大量的实验所证实,而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被认为与斑块的稳定性相关,症状性动脉狭窄的患者不稳定斑块(主要是溃疡和破裂)的比例较高[15]。

    3  预防脑卒中的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 arterectomy,cea)是最早使用的外科治疗手段,主要用于症状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可以使5年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减低15.3%。症状性中度狭窄(50%~69%)患者接受内膜剥脱术治疗5年内同侧卒中危险为15.7%,明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的22.2%[16]。手术治疗还包括颅内—外血管吻合术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但是这两种疗法还处于研究阶段,目前的研究不支持其广泛应用。不稳定斑块是增加卒中危险的关键,如何通过药物稳定斑块是被广泛关注的话题。他汀类降脂药预防卒中的效果远超出单纯血脂水平减低带来的益处,他汀类药物还有降脂以外的作用,如减低内-中膜厚度、稳定斑块、减少斑块积分、使斑块体积回缩等[17]。因此,除了对重度狭窄(>70%)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外,对轻、中度患者仍提倡长期他汀类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 prati p, vanuzzo d, casaroli m, et al. 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stroke,2004,23:1705~1711.

    2 li r, duncan bb, metcalf pa, et al. b-mode-detected carotid artery plaque in a general population.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study investigators. stroke,2003,25:2377~2383.

    3 francesco i, alexandra m,david a, et al.sex differences in carotid plaque and stenosis. stroke,2004,35:477~481.

    4 fabris f,zaanocchi m,bo m, et al.carotid plaque,aging and risk factors: a study of 457 subjects.stroke,1994,25:1133~1140.

    5 delcker a, diener hc, wilhelm h. influence of vascular risk factors for atherosclerotic carotid artery plaque progression. stroke,2004,26:2016~2022.

    6 yamasaki y, kawamori r, matsushima h, et al. asymptomatic hyperglycaemia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intimal plus medial thickness of the carotid artery.diabetologia, 1995,38:585~591.

    7 akihiko k, hiroyasu i,hironori i, et al.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plaque characteristics a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in japanese elderly men. stroke,2004,35:2788~2794.

    8 pierre-jean t, julien l, eric v, et al.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plaques, and framingham risk score as independent determinants of stroke risk. stroke,2005,36:1741~1745.

    9 j.david s, michael e, maria d, et al. carotid plaque area: a tool for targeting and evaluating vascular preventive tharopy. stroke,2002,33:2916~2922.

    10 lernfelt b, forsberg m, blomstrand c, et al. cerebral a ther osclerosis as predictor of stroke and mortality in representative elderly population. stroke,2002,33:224~229.

    11 mark f, annlia-paganini h, aldana m, et al. carotid plaque pathology: thrombosis, ulceration, and stroke pathogenesis. stroke,2005,36:253~257.

第5篇: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范文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5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5(b)-0057-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carotid endarter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Methods 6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 in the First Hospital of Shijiazhuang neurologist hospital from July 2011 to January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surgical and non surgical group,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eatment group (surgical group) 23 cases, internal medicin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non surgical group) 45 cases. The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 after surgery/treatment,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hospital expense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stroke recurrence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Results The patients surgical group cure rate (47.83%) and efficiency rate (47.83%)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 surgical group (13.33%, 44.44%), no efficiency rate (4.34%)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n surgical group (42.22%) (P=0.001); The surgical patients in hospital [(36.5±5.6) days] was shorter than those of non surgical group [(44.8±6.7) days] (P=0.001), hospitalization costs [(51 200±230) yuan] was lower than those of non surgical group [(67 900±470) yuan] (P=0.001); Follow-up for a year, score in patients of surgical group with stroke recurrence rate (8.69%)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n surgical group (42.22%) (P=0.005), death rate (4.34%)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n surgical group (24.44%) (P=0.04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Effect of carotid endarter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s good, safe,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Key words] Carotid Endarterectomy; 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Effect

脑血管病以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为特点,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1],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血管病的60%以上。在我国,随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例,死于卒中150万例,其中缺血性卒中超过一半[3],而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由于颅内或颅外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和斑块脱落,前者可造成患者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后者会造成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更严重者会出现脑血管意外等事件,使患者遗留神经功能障碍。脑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颈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最常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血管病患者中,30%的缺血性脑卒中由颈动脉狭窄引起[4]。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指有颈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基础,合并临床神经系统症状,是危及老年患者生命的最常见病,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组成部分[5]。目前治疗主要有内科治疗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为主的外科干预手段[6],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通过切除狭窄的颈动脉内膜及粥样硬化斑块,恢复动脉管腔及增加脑血流量,达到恢复脑血供治疗脑缺血的目的。有研究证实,对于颈动脉狭窄程度超过60%而且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患者,行CEA可预防更严重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7]。本研究旨在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否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1年7月~2014年1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科住院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颈动脉血管彩超或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证实存在颈动脉狭窄;符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组)治疗的患者23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存在病变血管同侧脑缺血性事件:一过性的视力障碍,一过性的头晕、偏身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持续数秒或几分钟,多在24 h内缓解,不遗留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或单眼失明,持续性眩晕、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失语,甚至昏迷等,并具有相应的神经系统体征,症状持续不缓解。②年龄≥18岁。③影像学检查证实颈动脉直径狭窄率≥60%。④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排除标准:①患侧颈动脉完全闭塞或与病变血管同侧不相符的脑缺血性事件。②对侧颈动脉血管曾行CEA治疗;③合并手术禁忌证,无法行CEA治疗。内科保守治疗组(非手术组)45例。

1.2 一般资料

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年龄、性别)和危险因素(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吸烟、重度饮酒)。危险因素的诊断:①脑梗死病史:既往由医院明确诊断的脑梗死,有影像学支持;②糖尿病:糖尿病症状加上两次以上的空腹血糖≥7.0 mmol/L或两次以上随机血糖≥11.1 mmol/L,或既往明确诊断糖尿病,已经开始口服或者胰岛素治疗[8];③高血压:安静状态下两次测定血压值: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既往诊断高血压,已经开始服用降压药物。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既往由医院明确诊断的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9];⑤吸烟史:指连续或累积吸烟6个月以上者,且在调查之日前30 d内吸过烟;⑥饮酒史:每天饮酒总量≥5个标准饮酒量(1个标准饮酒量相当于120 mL葡萄酒、360 mL啤酒或45 mL白酒)。两组性别、年龄、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3.1 手术组 CEA手术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降脂稳定斑块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具体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术中专门安排神经科专业医师每5分钟测试一次患者的神志、血压和对侧肢体肌力情况,频繁检测血压,以保证颈动脉阻断期内的脑灌注[10],同时给予经颅多普勒(TCD)监测血流。患者麻醉成功后,头偏向健侧,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从患侧胸锁乳突肌前边做切口,切开皮下及颈阔肌,依次将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暴露,分离颈总动脉时特别注意避免损伤迷走神经和颈动脉窦。分别阻断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颈外动脉。纵行切开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血管壁,剥除颈动脉内膜及斑块,清除附壁斑块及内中膜组织,肝素盐水冲洗切口,清除破碎斑块,直至血管壁光滑。在显微镜下连续缝合血管壁。依次开放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的阻断夹。若开放血管后,TCD监测显示大脑中动脉血流增加超过基础值的150%,则部分阻断颈总动脉,逐渐开放以防高灌注。依次缝合切口,一般伤口内需放置橡皮导流管进行淤血的排放。

1.3.2 非手术组 非手术组患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每晚一次口服,稳定斑块;阿司匹林100 mg每晚一次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左右;血糖控制在空腹6.0 mmol/L左右,餐后10.0 mmol/L左右;戒烟酒,减体重,及脑苷肌肽、肌氨肽苷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每周1次的超声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短期效果(1周内):包括治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能够正常生活)率、显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尚不能完全正常生活)率、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率;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随访1年脑卒中复发率、死亡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短期疗效观察,手术组患者治愈率及显效率高于非手术组,无效率低于非手术组;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非手术组,住院费用低于非手术组;随访1年,手术组脑卒中复发率低于非手术组,死亡率低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2。3 讨论

颈动脉是供应脑部血液的重要血管,颈动脉狭窄最主要病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颈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性病变,从而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发缺血性脑卒中,所以颈动脉狭窄性病变和缺血性卒中的关系非常密切[11]。据报道,伴有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年内卒中复发率达59%。颈动脉狭窄是引起卒中的重要原因,而不规范甚至过度治疗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对患者的疾病治疗也无益,所以加强并规范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很重要。对于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危险因素的控制、药物治疗以及血运重建;其中危险因素的控制包括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和体育锻炼等;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综合治疗;血运重建术包括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药物治疗是颈动脉狭窄治疗的基础,血运重建治疗可改善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预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标准术式[12],全麻下在颈部切口,直接切开狭窄部的颈动脉,直视下剥离阻塞的硬化斑块,恢复动脉管腔的通畅。从1953 年DeBakey成功进行了第一例CEA手术至今已有60多年,最初的一些尝试显示效果不佳[13],我国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较晚,因此大宗病历资料的研究较少,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设备的发展,CEA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可,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相继报道,CEA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14]。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发生缺血性症状后,需及早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评估并制订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降低卒中发生率。欧美数个著名的前瞻性研究及回顾性调查均显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有效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并可除去动脉粥样硬化部位的微栓子来源,可改善卒中的预后,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15]。近年来的实践证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安全、有效,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表明,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大多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术中发生脑梗死和脑出血的风险较高,甚至术后也有可能发生脑梗死和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占2.5%~5.8%),临床往往手术顺利,而术后处理不当也会造成预后不佳,故围术期的处理极为重要[16]。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给予积极脱水治疗症状缓解。Biller 等[8]研究发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常见的围术期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生是因为术前患者有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或者因为长期低灌注导致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麻痹,由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使严重狭窄的颈内动脉重新贯通,以致同侧的大脑半球血流量明显增加,引起脑过度灌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术后严重的头痛,甚至出现意识障碍。术后1周为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的高峰期,个别患者可延长至更长时间[17],因此术后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语言、肢体活动,以及大小便情况,为了有效防止术后出现过度灌注现象,通常采用围术期控制和稳定血压的方法,术后积极给予内科脱水治疗,通常给予甘露醇治疗;严格控制血压,对此通常采用静脉泵入硝酸甘油或硝酸钠,术后收缩压维持在115~135 mmHg比较合适,避免血压大幅波动,这样有利于预防缺血后过度灌注,又利于降低术后脑出血的发病率[18-19]。

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术中监测的完善,手术成功率明显升高,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组1例患者术中死亡,短期疗效良好,几乎所有患者第2天即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好转,1周内患者治愈率与有效率达95.66%,非手术组患者1周内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缓解,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达57.77%,两组患者比较,手术组短期预后优于非手术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在降低脑血管病发生率的有效性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内科药物治疗组。

CEA术后1年复查可得到2%~5%的再狭窄率[20],颈动脉狭窄复发是行CEA术后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对于颈动狭窄复发的外科治疗要比原发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复杂;本研究随访1年,结果显示,手术组23例患者中,2例患者因颈动脉再狭窄导致缺血性卒中症状复发,因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均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其中1例患者经积极内科保守治疗好转,1例患者死亡。非手术组45例患者中,19例患者1年内缺血性卒中症状复发,8例患者经积极内科保守治疗好转,11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比较,手术组远期效果好,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等严重脑血管病事件有重要价值。可见,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可行性高。

CEA手术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时间较非手术组患者快,故而缩短了住院时间;较短住院时间的同时,CEA手术也不需要应用昂贵的医疗器材,住院费用明显减少,该研究表明,CEA手术经济、有效。

综上所述,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作为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方法,能够快速、平稳地改善患者的卒中症状,症状改善所需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费用低,预后卒中复发率低,具有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Feigin VL,Forouzanfar MH,Krishnamurthi R,et al. Global and regional burden of stroke during1990-2010: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tudy 2010 [J]. Lancet,2014,383:245-255.

[2] 乔淑媛,李淑英,张建天,等.青龙满族自治县居民脑卒中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5,42(1):18-24.

[3] Liu M,Wu B,Wang WZ,et al. Stroke in China:epidiology,prevention,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J]. Lancet Neurol,2007,6:456-464.

[4] 符伟国,王利新,王玉琦.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治疗指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1):913-915.

[5] 田磊,关朝聚,陈学东,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2):126-128.

[6] 姚袁晖,向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0):16-18.

[7] 柏骏,曲乐丰,职康康,等.沿皮纹横切口与经胸锁乳突肌前缘斜切口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前瞻性对照研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19(5):199-202.

[8] World Health Organizani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 intermediate hyperglycemia:Report of a WHO/IDF consultation [D].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6.

[9] 罗文杰,吴焕林,王侠.冠心病证候诊断方法及分型文献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6):843-845..

[10] Bond R,Rerkasem K,Rothwell PM. Routine or selective carotid artery shunting for carotid endarterectomy(and different methods of monitoring in selective shunting) [J].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09,34(6):824-825.

[11] 张成超,吴继东.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12):27-29.

[12] 杨华.颈动脉病变的治疗现状[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3(32):9-10.

[13] Gorelick PB. Carotid endarterectomy:where do we draw the line [J]. Stroke,1999,30:1745-1750.

[14] Aouad MT. P erioperative Managment of the Patient Undergoing ascular Surgery [J]. Middle East Janesthesio,2014,17(4):665-689.

[15] 霍宏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J],临床实践,2014,32(12):147-148.

[16] Hayashi K,Horie N,Suyama K,et al. Incidence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symptomatic 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 after vascular reconstruction [J]. World Neurosurg,2012,78(5):447-454.

[17] 陈宇,吴巍巍,刘暴,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J].中国卒中杂志,2010,5(4):338-342.

[18] 张勤奕,Douglas J,Wirthlin,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中国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 11(3):233-234.

[19] 张茁,楼小琳,刘磊,等,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9):665-671.

第6篇: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范文

结论高频彩超诊断颈动脉硬化其斑块形成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能准确地显示颈动脉硬化斑块及狭窄程度,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防治预测的首选方法之一。

【关键词】高频彩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481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越来越广,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动脉硬化的诊断提供无创诊断和评估血管壁病变的有效方法。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估测斑块的大小、位置、斑块的稳定性,确定颈动脉硬化及颈动脉狭窄程度,为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为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500例45岁以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其中一项或以上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87例,女性141例,年龄45-90岁,平均年龄67.5岁。500例受检查中高血压183例,高血脂病人132例;糖尿病109例;血糖、血脂、血压均增高者62例,脑梗塞11例,心肌梗塞3例。

1.2方法采用ALOKA-α7及小二郎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5-10MHZ。患者仰卧位,颈后垫枕,头后仰,充分暴露颈前部,并偏向检查侧对侧,一般先用二维超声,然后加彩色血流显像,最后观察多普勒频谱,先从颈根部开始探查,依次向上检查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观察动脉壁、内――中膜的回声、厚度以及有无动脉粥样斑状形成,测量斑块大小,血管狭窄程度,以及斑块内部回声,有无斑块内出血和溃疡形成。

2结果

2.1 正常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的超声表现,颈动脉壁厚1-2mm,由内膜、中膜及外膜三层组成。内膜呈线状、回声较弱、光滑,中层为暗区带,是三层中较宽的一层,外膜呈明亮的光带[1]。彩色多普勒:正常颈动脉血流为层流,并充盈整个管腔,仅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外动脉起始部可见轻度紊乱的血流信号。颈内动脉循环阻力小,颈外动脉循环阻力大,颈总动脉具有上述两者的特征。

2.2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超声表现:内膜毛糙、增厚或内膜非均匀性增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大于1.0mm时(动脉分叉处可大于1.2mm)即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斑块形态多不规则,可以是局陷性或弥漫性分布。根据回声强度可以分为:(1)形态规则、较均匀的低回声软斑;(2)等回声的斑块;(3)强回声或伴声影的钙化斑块;(4)形态不规则,回声强弱不均匀的溃疡性混合斑。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可使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栓形成。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重要病理基础,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高血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3],颈动脉斑块部位首先于双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颈外动脉起始段较少见。这此部位的血统受血管角度的影响形成湍流的非层流状态,从而易使内膜受损,有利于脂质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形成粥样病度。(1)低回声斑块(软斑)可能是斑块内的坏列组织、血管壁内出血或是血栓;(2)致密回声斑块,表现为中等回声,是多种病变的混合;(3)钙化性斑块,回声较强,后方伴声影;(4)混合斑块,内回声强弱不均,表面不规则,提示溃疡形成。高频彩超对斑块进行早期筛查非常重要,能清晰显示血管内膜中层是否增厚、有无斑块形成、斑块形成部位、大小、是否有血管狭窄及狭窄程度、有无闭塞等详细情况,并能进行准确测量,定位及血液动力学评价。动脉超声检查优点还在于无创伤、可重复、检查费用低廉,并能评价药物治疗后的疗效及估计管腔狭窄程度:(1)轻度狭窄;管腔狭窄程度30%-50%,无明显血液动力学改变;(2)管腔明显狭窄:50%-90%,有明显血液动力变化;(3)血管完全闭塞:未见彩色血流通过。狭窄轻度者可无症状;狭窄明显者可出现智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形态学特点与临床之间也有密切关系;一般低回声斑块为不稳定斑与会,脂质多、纤维帽薄、脆弱、易破裂出血、形成血栓,随之脱落而引起脑梗死;硬斑为稳定性斑块,斑块脂质少,纤维帽完整较厚,表面钙化,不宜破裂,较少引发心脑血管意外[4]。

综上所述,彩超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应作为首选的检查手段,为临床预防和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三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7月.

[2]邹艳秋,戈晓华.颈动脉超声多普勒实用手册[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29

第7篇: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范文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灌注成像;介入治疗;认知障碍

目前,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加剧,老年性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得到重视,而颈动脉狭窄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也被很多研究所证实,但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尚不明确,一些研究证实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脑组织长期低灌注状态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1],目前通过CT灌注成像评价脑组织血流灌注量与认知功能的变化,尚未见报道。颈动脉手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目前文献结论迥异。本研究通过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变化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变化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介入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46例,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 (61.5±7.3) 岁。支架置入适应证参照国内2005年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规范(修订稿)[2]。颈动脉狭窄的测量以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协作研究组制定的标准。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9.2±6.7)岁,无脑梗死及脑梗死易患因素。研究方案经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受试者知情同意,签署书面同意书。

1.2入选标准:(1)颅脑CT或MRI检查显示为未见明显异常或腔隙性脑梗死。(2)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或责任血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者。(3)可以完成认知功能测试。(4)患者全脑血管造影证实颈内动脉狭窄,单侧血管直径狭窄≥70%。排除标准::⑴有智能障碍史或非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⑵不能完成量表检查者。⑶严重心、肝、肾、血液、肿瘤等疾病,不适合手术者。⑷精神异常者。(5)有抗血小板药物禁忌症。(6)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及颅内动脉瘤者。(7)不合作者。

2方法

2.1 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行颅脑CT、MRI、MRA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以判断脑组织结构、脑梗死情况并排除颅内其他疾患,了解患者血管狭窄的部位、长度、斑块性质、侧枝血管代偿等。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数字减影设备行支架置入术,严格按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操作规范行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处理参考2005年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规范(修订稿)[2]。

2.2认知功能评估

分别在术前,术后 1个月、6 个月时使用多种认知功能量表进行评估,评估由两名经过系统培训的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完成,均顺利完成随访。

(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总分 30 分,≥26 分为正常,受教育年限≤12 年则加一分。评分标准参照 MoCA 使用与评分指导手册。

(2)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总分 30 分,分数在 27-30 分为正常,21-26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10-20 分为中度认知功能障碍,≤9 分为重度认知功能障碍。

(3)搭火柴测验(Stick Test):总分 30 分,分为三个部分,模仿、回忆和旋转,各占 10 分。主要考察患者的模仿能力、记忆力和视空间结构能力,目前被广泛用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

2.3术前、术后脑血流灌注比较

对照组术前与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月、6 月给予256层CT灌注成像评价局部脑血流量(CBF)、脑血流容积(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测量取半卵圆中心层面白质区前、中、后3点测量颈动脉支架置入侧供血区对应部位白质的脑血流量、脑血流容积及平通过时间,比较术前血流灌注的差异及术后缺血区域的灌注恢复情况。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以 P

4.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组患者术前脑组织的血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组患者MoCA、MMSE、Stick Test评分在术前及术后1月、6月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脑组织血流灌注量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脑组织血流灌注量与MoCA、MMSE、Stick Test评分均呈正相关( r=0.356,r=0.493,r=0.393,p

5讨论

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表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年龄在65岁至85岁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25%,年龄在85岁以上者则为65%。认知功能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活动、脑血流量及其分布有密切关系。Balestrini S等研究发现,颈动脉狭窄,特别是严重的颈动脉狭窄能明显影响认知功能。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功能MMSE评分呈负相关,即颈动脉狭窄越重,认知功能评分越差,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说明了狭窄严重程度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脑组织长期低灌注状态,可造成认知障碍的发生。目前很多研究提示,血流重建术如内膜剥脱术或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认知功[3]能得到明显改善改善,其机制可能与脑血流量的灌注增加有关。我们以往的研究也证实对于颈动脉狭窄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记忆力、执行能力明显改善。

本研究对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手术干预解除颈动脉狭窄后,通过与术前比较发现术后患者MoCA、MMSE、Stick Test评分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改善。提示颈动脉内支架成形术(CAS)可通过改善颈动脉狭窄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从而进一步说明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与以往的报道一致。患者的脑组织的血流量改善,同时在研究脑血流量与神经心理评分之间的关系中也证实了脑组织血流量可显著改善颈动脉狭窄严重者的认知功能,从而说明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脑组织供血不足与认知功能障碍呈正相关。

目前认为颈动脉狭窄引起认知障碍的机制[4]可能包括:(1)一方面是狭窄远端慢性脑的低灌注状态。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加和颈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可引起脑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慢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活动的改变,特别是体、海马及海马旁的周围组织边缘系统神经网络,造成患者认知障碍;另一方面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脱落形成栓子,造成颅内动脉的栓塞,引起无症状性脑梗塞,进而影响认知功能。可见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认知障碍是脑血流的慢性失代偿或脑结构损害的结果。

根据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对于严重颈动脉狭窄特别是伴有认知障碍的患者都应根据其颈动脉狭窄程度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预防和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血管性危险因素而临床无症状者的患者,更不应忽视对其进行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对颈动脉严重狭窄者,应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 CAS,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同时还能改善认知功能。

参考文献:

[1]冉昌丽,李耀彩.Rho激酶抑制剂和解除狭窄联合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 ( 5) : 465 -468 .

[2]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规范Ⅲ(修订稿).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2,:478-479.

第8篇: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范文

因此,对脑梗死来说,最重要的的是防患于未然,预防其发生或捕捉其发生前的警告信号,尽早采取相应措施。

王先生是一位中年领导干部,年富力强。自认为年轻,身体好,精力旺盛,不会有什么问题。虽有高血压,但并无不适感,整日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去医院检查和治疗。连常规的年度查体,也没有时间进行。在一次会议发言中,王先生突感说话不清楚,但两分钟后即恢复正常。由于缺乏对“小中风”可以引起脑梗死的了解,他未予以注意。第二天起床时,就发现说话不流利,家人不能听懂,右上下肢活动不灵活,这才去医院急诊,被诊断为脑梗死。检查还发现有糖尿病、血脂异常。经半年多的药物和康复治疗,言语功能稍好转,但说话仍不流利,需拄拐行走,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有时需要他人帮助,从此不得不退出领导岗位。

应该说王先生还算是幸运的,因为脑梗死危害很大,有的患者因此而不得不卧床或坐轮椅,甚至丧失性命。到目前为止,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因此,认清什么是脑梗死,并了解脑梗死的早期症状极为重要。

源于脑动脉阻塞

人们常说的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组织而引起肢体麻木、瘫痪、失语等症状,常在活动、情绪激动、劳累、用力等情况下出现。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小中风”)和脑梗死。其中脑梗死是指供应大脑的动脉血管由于各种原因在局部形成血块(血栓)使得动脉阻塞,以致这个血管所供血的脑组织缺血而导致脑梗死,从而产生各种症状。脑梗死多在安静下起病,尤其是在夜间。它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病变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同。

高级功能受影响:淡漠、反应迟钝、言语障碍、昏迷;

运动功能受影响:复视、肢体瘫痪或动作不协调、行路不稳、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感觉功能受影响时:黑朦、视物模糊、听力丧失、半身麻木、眩晕等。

若颈内动脉血栓形成时,可出现一侧眼睛失明、对侧上下肢瘫痪;若病变发生在左大脑半球,还可出现言语不清,不能进行计算;随病情发展而出现呕吐、昏迷。

识别先兆症状

一旦发生脑梗死,其治疗效果常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控制危险因素及识别早期症状(先兆症状)极为重要。大约有25%的患者在脑梗死发生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英文缩写TIA),中医称为“小中风”,前面提到的患者王先生在发病前一天就有短暂的言语障碍。

常见的先兆症状为:暂时的①黑朦、单眼失明或偏盲;②记忆丧失;③言语不清,看不懂文字;④一侧肢体的麻木或无力;⑤眩晕、呕吐;⑥看东西双影;⑦声音嘶哑;⑧呛咳或吞咽困难;⑨肢体动作不协调;⑩单侧或双侧口周及舌部麻木等。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千万不要麻痹大意,尽管这些症状很快恢复,也应尽快到医院查明病因,如进行CT,颈动脉超声、血液黏稠度、免疫系统等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随着CT、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脑梗死的诊断较为容易了,但在发病早期12~24小时内检查常难以发现病灶,这时,需要有经验的医师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专家简介

陈海波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神经心理学组组长、运动障碍疾病学组副组长,中国临床神经科学、中华实用医药杂志、脑血管疾病杂志等杂志编委。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对帕金森病、认知障碍、脑血管病等的诊治有丰富经验。

评估风险度预防脑梗死

脑梗死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它的预防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各种方法和药物不断涌现,乃至令人难以取舍。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预防脑梗死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自身的脑梗死危险因素,评估个人的脑梗死风险,而后,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预防措施。

避开危险因素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很多,有一些是无法干预的。如年龄,人过中年,脑梗死的风险会逐年增高。还有性别,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病。脑梗死的发生还可能与遗传有关,但脑梗死患者的家族成员仍可通过适当的措施,达到预防目的。

除了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现已发现有许多疾病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与脑梗死有关,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进行干预。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吸烟、长期大量饮酒、冠心病、心房纤颤、肥胖等疾病以及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与脑梗死密切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60%的脑梗死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控制不好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机会是普通人的2~3倍。颈动脉狭窄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在出现低血压时,就容易引起脑梗死。吸烟量越大,发生脑梗死的机会就越多,吸烟者发生脑梗死的机会是不吸烟人群的6倍。血脂异常、长期大量饮酒也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此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患者,再次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极高,也被视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自我评估脑梗死的风险

根据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澳大利亚脑基金会设计出表1这种简单的评估方法,通过评分就能评估个人脑梗死发病风险。

预防脑梗死

了解了自己的脑梗死风险,便可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了。脑梗死的预防主要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主要是针对未发生过脑卒中,但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改变危险因素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二级预防主要针对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特别是有过“小中风”的人,使其免于发生进一步的脑卒中。

即使脑梗死风险较小,也需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摄入有益健康的食物,如多种水果、蔬菜、谷物、脱脂或低脂奶制品、鱼类、禽肉、瘦肉、豆制品等;

减少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糖和盐的摄入;

减少饮酒(酒精量/日:男性

保持热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维持理想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数2,=18.5~24.9);

由于脑梗死风险在戒烟2年后逐步降低,5年后才达到普通人水平,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运动可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每日可以快走(或相同强度运动)50分钟,或跑步(或相同强度运动)30分钟,每周不少于4天。

脑梗死风险较高者,除调整生活方式以外,还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治疗。高血压患者应稳步、持久地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除控制血糖外,应更严格地控制血压和调节血脂。血胆固醇增高者,特别是伴有冠心病、颈动脉狭窄者,服用他汀类调脂药,可以减少脑梗死发病。心房纤颤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或虽低于65岁,但伴有冠心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时,可以口服华法林治疗,并定期化验凝血酶原时间;不具备化验条件时,也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已经发生过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除以上措施外,还应选用阿司匹林、潘生丁、氯比格雷等药物,以防止再发。

临床医师负有为患者提供脑梗死的有效预防措施之责;而作为患者,则需要了解自身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长期不懈。

专家简介

尹维民医学硕士,总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北京临床医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疏通颈动脉远离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常见的原因,其粥样硬化斑块可以导致颈动脉管径变细,导致颈动脉狭窄,接近1/3脑卒中的发生与颈动脉狭窄有关。

颈动脉狭窄危害大

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多患者经颈动脉彩超检查发现颈动脉严重狭窄,正处于脑梗死高发期,但由于患者对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利害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及时处理,结果发生了脑梗死,导致了严重的残疾。如果能及时改善颈部血管的血液供应情况,就能有效地预防脑梗死。

一般来说,颈动脉狭窄程度越重,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和病死率越高。当颈动脉狭窄程度小于75%时,脑梗死和短暂脑缺血发作累计发生率为12.7%;当狭窄程度大于75%时,上述两者的累计发生率为60%。

为什么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有的发生脑梗死,有的不会发生脑梗死呢?这是因为脑梗死的发生不仅与狭窄的程度、演进、有无其他血管供血有关外,也与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状态、动脉内膜表面的情况密切相关。超声显示为强回声均质性的斑块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俗称“硬斑”,其表面已有钙化,斑块稳定不易破裂,也不易脱落,发生脑梗死的机会较少;弱回声均质性大斑块脂因质含量大,表面覆盖一薄层纤维膜,俗称“软斑”,在血流长期冲击的作用下,容易形成溃疡,溃疡表面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狭窄或闭塞,有些斑块发生破裂或脱落,形成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内,形成不同程度的脑梗死。

早期发现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本身并无典型症状,不易被发现。一些患者可表现为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最多见的是小卒中,即人们常说的“小中风”。常突然发作,出现头昏目眩、一侧眼暂时性发黑、胳膊或腿发麻无力、说话不清等。这些症状出现仅数分钟,也可数小时,但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这种情况若是经常出现,则应引起重视,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发生脑梗死。

明确自己是否存在颈动脉狭窄,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可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磁共振血管检查(MRA)、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方法检测。患者可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上述检查方法,以便医生依据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

疏通颈动脉

如何防止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一步发展,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呢?目前,药物治疗可以作为预防手段,这些手段包括:①控制一般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戒烟、治疗高血压、调节血脂、调整饮食结构等;②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可以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③抗凝药,如使用华法林可以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等;④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如可服用苯丁酚等药物。

近年来,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在脑梗死的治疗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选择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时需注意:

狭窄率为70%~90%,近期(

狭窄率为50%~69%,近期有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与药物治疗相比,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使脑中风的发生率下降。

狭窄率

已发生脑卒中但恢复较好的患者若有颈动脉狭窄,在首次发作后3~4年内,将有20%~45%会发展为更为严重的脑卒中,应积极进行治疗。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一种有希望的替代疗法,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比,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适应症更为广泛,许多无法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可采用此手术,有效地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支架可以撑开狭窄的管腔,从而使血流畅通地流入大脑,同时支架是一个网状结构,撑开后像护网一样,可将周围的斑块护住,减少脱落的机会,避免脑梗死的发生。整个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术中患者始终保持清醒,该手术没有切口,更无需缝合,短时间内患者即可下地行走或出院。

专家简介

王拥军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北京市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导师,中国卒中培训中心主任,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副理事长,全国青联委员。擅长脑血管病的诊治。

治病解惑

问:脑梗死患者定期输活血化淤的药物可以预防脑梗死吗?

尹维民副主任医师:定期给脑梗死患者输注活血化淤、抗氧化、抗自由基、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对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并无针对性。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足以证实这些疗法的预防效果。即便这些药物有效,其药效也会在数日内随药物的代谢而消失,无法满足长期预防的需求。因此,在没有取得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证据之前,开展定期输液,不符合“循证、有效、安全、经济”的原则,因此不应提倡。

问:有人认为,睡前喝一杯水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脑梗死,是这样吗?

尹维民副主任医师:和定期输液一样,饮水以求稀释血液,对于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和血管病变,也缺乏针对性。饮水之后,全血黏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这种作用将随水分排泄而消失。当然,睡前饮水的预防效果虽然缺乏研究证据,但理论上确有合理性,而且不需任何费用,又无副作用,因此,可以由患者依据饮水习惯和个人判断来决定取舍。此外,对那些因年龄、前列腺肥大等原因,为减少夜尿,而避免睡前饮水的老年人,应当建议他们在睡前适量饮水。

问:脑梗死发生后,该如何治疗?

王拥军教授;脑梗死发生后,要及早治疗,有效的方法为卒中单元、溶栓、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等4种手段。急性脑梗死在发病6小时内及时采取溶栓治疗,及时恢复脑组织的供血,才有可能挽救脑组织。而一旦超出6小时,极有可能致残或者死亡,在医学界称之为“6小时时间窗”。

从2001年起,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率先在国内建立卒中单元。卒中单元配备普通和重症监护病房、康复室、语言治疗室、心理治疗室、多媒体患者健康教育室,使其治疗具备生命支持、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及心理医疗、健康教育等多项功能。与普通病房相比,卒中单元能降低脑梗死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提高患者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和回归社会的能力,而且不增加费用。目前,我国已有多家医院建立了或正在筹建卒中单元。

第9篇: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案范文

【关键词】比较影像学神经根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病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颈椎病症状较重。在诊治过程中,如果仅靠问诊和特殊检查,而不做有针对性的影像学鉴别检查,则不易明确诊断,加之临床表现随病程的进展而不同,给颈椎病的诊断带来困难,有时甚至误诊[1]。因此一个有利于临床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显得十分必要。近几年,一门新兴医学学科——比较影像学(comparingimaging,CI)应运而生。国内将其定义为依据医学影像学各种成像方法的原理、价值与限度,规范在特定疾病的合理应用程序及信息的参照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医学影像学优势的一门分支学科[2]。由于比较影像学诊断疾病是采用最有效、最能获取准确诊断价值的影像诊断方法,遵循了简便、安全、实效的优选原则,符合临床实际需要,故本文将具体分析诊断各型颈椎病影像学的最佳依据和方法,探讨比较影像学在诊断上述四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1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各型颈椎病发病中占首位,约占50%~60%。其病因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累及神经根为主,并出现与病变首发症状相一致的根性症状和体征[3]。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绝大多数是单一神经根受到压迫,只有0.2%的患者出现两根神经根受累。对于各节段神经根发病率各家报道基本一致,C7神经根最常受累(43%~69%),然后分别是C6(18%~28%)、C8(6%~13%)和C5(2%~7%),C2~3,C3~4发生率最小[3,4]。椎间孔大小对椎间孔狭窄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5]。影像学上主要关注颈椎间盘改变,椎间孔入口以及骨赘。目前,用X线片进行诊断和判断预后,多以游标卡尺、圆规等工具进行精确测量计算。如陈允震等[6]用改良颈椎斜位X线片测量法,以椎间孔矢状径a,同一椎体下缘斜位矢状径b,计算神经根管率a/b,发现动态颈神经根管矢状径率≤0.30时应考虑有颈神经根管狭窄;其阳性率可达86.52%,是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和敏感指标。CT相对于X线片可显示不易发现的颈椎间盘突出、神经根以及椎管形态大小的变化,能获得高质量的矢状面、斜面、曲面等多层面重组像;可观察椎管、椎间盘、脊髓与椎间孔的关系。尤其对椎间关节骨赘,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及钙化最好。喻忠等[4]研究表明,用螺旋CT进行三维CT重建来观察双侧椎间孔大小,并利用三维测量软件测量面积,发现椎间孔狭窄与神经根性症状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P>0.05),符合率为86.3%。MRI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是通过显示侧隐窝内神经根走行、根周的脂肪套袖、椎间孔的前后径、上下关节突的形态与颈椎椎间盘膨出及突出情况判断神经根是否受压,出口孔处是否狭窄。据最新数据显示,MRI发现神经根出口孔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精确度分别为88.9%,99.1%和94.5%[7],而以椎体与椎弓根结合部椎管内板为起点,沿椎体后缘与椎板内缘分别划直线,两者形成的夹角度数作为评价侧隐窝的数据,则能提高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准确性。

2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8]。目前认为主要病理有:①钩椎关节增生和肥大的关节突关节直接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的扭曲、狭窄等改变;②颈椎失稳刺激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而引起椎基动脉及其分支的挛缩;③颈椎横突孔骨性狭窄或先天发育纤细;④椎动脉本身的退变所产生的自身原发性病变。所以,并非所有颈椎退行改变会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粥样硬化而致的管腔狭窄,管壁硬化,弹性减退和神经调节机制紊乱而引起的椎动脉血流量减少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基础[9]。但多数学者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是由于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激惹,反射性使椎动脉血管痉挛而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10]。比较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法有X线片、CT、MRA、CDFI和TCD等。X线片是常用诊断和鉴别方法,正位片可看到钩椎关节突出的骨赘,张口位片观察寰枢关节齿突的位置,并且相当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棘突偏移,齿突左右移位。动力性侧位片可测量颈椎之屈伸活动范围有利于CSA与上颈椎失稳的鉴别[8]。但它不能反映椎动脉狭窄和阻塞的情况,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只能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间接证据和检查手段。MRA能显示双侧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以及受压情况,直观呈现双侧椎动脉全程,血管的粗细、走行,有无折角、扭曲,有无狭窄、闭塞等情况,且一次数据采集后可任意角度重建血管影像[11];还能测量椎动脉的血流、对椎动脉本身病变导致的椎动脉供血不足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在椎动脉继发性病理改变方面要优于其他影像检查。MRA局限在于对局部微小部位的狭窄或非闭塞性病变诊断率低,骨性结构的显示明显不如CT[12,13],故应同时行颈椎MRI检查,观察颈椎生理曲度、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变性突出和钩椎关节增生硬化等改变。MRA与MRI结合是椎动脉型颈椎病较理想的检查手段,对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较大的诊断价值[11]。CT检查简便、安全,只需观察到横突孔狭窄,临床出现椎动脉供血不足时即可确诊。多层螺旋CT弥补了常规CT的不足,可以从多角度展现椎间孔的形状及其相邻结构的解剖关系,能清楚地显示椎动脉的形态改变,揭示了颈椎骨质增生和椎动脉的关系[7]。囤荣耀等[13]研究表明MRI和CTA两种检查中对于显示椎动脉无明显差异,对于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及横突孔狭窄、变异情况CT优于MRI。CDFI和TCD能实时动态反映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准确反映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在转颈试验下做TCD能大大提高诊断CSA的准确性[8]。徐凤鸣等[14]研究联合运用CDFI和TCD诊断13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结果表明,CDFI能检测椎动脉颅外段的走向、形态及血流动力学,TCD对椎动脉颅内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量化分析,二者结合可作为椎动脉颈椎病的早期筛查手段。TCD同时能排除动脉本身病变引起的血供异常,作为颈椎病简单分型的依据之一,再结合颈椎三位片对评价椎基底动脉供血状况,判断疗效,正确选择扩管药物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

3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退行性颈椎疾病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类型之一,约占颈椎病的5%~10%[15,16]。临床上患者主诉有“脚下踩棉花”的感觉。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退,膝、踝反射亢进,Hoffmann病理反射阳性,感觉障碍不平衡等。影像检查中X线平片主要作用是测量颈椎管矢状径的大小,现在一致接受颈椎管狭窄的标准是椎管绝对矢状径<11mm,由于存在个体差异,用颈椎管矢状径来判断颈椎管狭窄有时不甚准确,于是有人提出用椎管与椎体比值的方法来消除摄片所造成放大作用的影响,国内目前常用椎管及椎体矢径的比值<0.75,作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诊断标准,小于此值的患者有高度危险发展为脊髓型颈椎病。X线片虽不能直接观察脊髓受压的具体情况,但其基础性的判断价值仍不容轻视。核磁共振是本病主要诊断手段,T2-WI高信号对脊髓型颈椎病病理变化及其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相比之下,T1-WI颈髓受压变形程度及形态学改变对判断颈髓病变程度及预后意义更大。它不仅可区别脊髓的损害是脊髓本身病变引起,还是脊髓受压引起[17],而且对椎间盘变性、突出,黄韧带肥厚、钙化,椎管狭窄等所致脊髓受压情况及脊髓水肿、变性和坏死情况最佳[1];因此对病变的定位、定性、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判断预后均具重要价值。在与椎管内肿瘤、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等疾病的鉴别中,核磁共振为首选的检查措施,凡有条件的病例都应争取检查[17]。但需要强调的是,MRI水平切面应该位于椎间孔入口的水平,也就是在椎间盘水平稍头侧一点的层面对于诊断最有意义。在此层面上可清楚地显示Luschka关节的骨赘和上关节突突向椎管内的骨赘[3]。CT虽不如MRI有价值,但在显示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钙化以及椎体后缘骨刺等情况方面比MRI清楚。并可分辨突入椎管内的是椎间盘组织还是骨性增生组织。通过测定脊髓横断面积、脊髓横断面积与椎管横断面积比值,脊髓横断面积与椎体横断面积比值来判断脊髓的功能状态和预后,是目前较为可靠的方法。

4交感型颈椎病

交感型颈椎病尚存在争议,国内外有部分学者认为交感型颈椎病不存在,不过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个分支,但也有些学者认为是两种病理机制不同的颈椎病。如熊焱昊等[18]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中椎体半失稳是它们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比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高。交感型颈椎病临床症状繁多,客观体征少,诊断时有困难。现阶段对本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以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失稳为着眼点[19],影像上多以X线平片诊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如颈椎失衡,椎体发生旋转、位置不正,在正位片上可测量颈椎椎体旋转即每个椎体棘突中点到椎体两侧的Luschka关节(钩椎关节)的垂直距离的差值d和这个椎体的两Luschka关节之间的距离D,计算出正弦值[h=(d/2)/(D/2)],再算出椎体旋转角度(r)进行精确判断。侧位片可测量颈椎椎体半失稳距离即两椎体间后缘间的垂直距离h,并可显示颈椎椎体后缘或上下关节突无法重叠整齐,出现“双边”“双突”等征象,这些征象可早于骨性改变,故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18,20];通过颈椎过屈和过伸功能位片能观察颈椎的活动情况与活动度,判断有无节段性不稳定,对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1]。它避免了因为投照或姿势不佳导致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同时由于记录的是颈椎在其运动范围的极限或接近极限时的情况,因而更容易反映出患者颈椎的稳定性。过伸、过屈位角位移之和与滑移之和作为标准更可信,可以此作为诊断参考依据。但有必要测量大样本正常人颈椎伸屈位片,以确定正常参考值[22]。在临床上也存在交感型颈椎病X线片只显示颈椎退行性变化,未见明显节段性失稳。故仅以影像上的不稳定诊断交感型颈椎病还不够,应结合症状、体征、治疗反应综合判断。

综上所述,比较影像学的方法有利于建立正确、快捷的颈椎病影像鉴别诊断体系,揭示各型颈椎病的发展规律与特征,掌握疾病发展趋势,提高医生认识,缩短诊断周期,增强检诊效果。而某些检查手段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既是临床诊断方法,又为疗效判断依据,能对各种治疗颈椎病的干预手段进行客观疗效评价。在诊疗中积极指导并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对其中一些最佳方法可通过循证医学的分析,作为金标准进行推广。具有相同临床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可优化选择价格-效益比高的检查项目。所以,将比较影像学引入到颈椎病诊疗体系中,对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和实施,甚至循证医学要求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乐民,郭会利,水根会,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J].中医正骨,2006,18(8):28.

[2]祁吉,杨仁杰.医学影像学辞典[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5.

[3]朱庆三,顾锐.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位诊断与治疗方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2):94.

[4]喻忠,龚建平.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CT诊断的临床相关性研究[J].颈腰痛杂志,2003,24(1):7.

[5]马绣林,何世铭.影像与功能检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指导价值[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3621.

[6]陈允震,栗向明,刘海春.颈椎动态斜位X线片测量在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2003,41(4):411.

[7]刘荣波,王娜,孔维芳,等.颈椎病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J].中国循证医学志,2004,4(11):811.

[8]吴静,牛广明,高阳,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影像学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45.

[9]刘明辉,周启昌,钟梅英.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2,27(1):48.

[10]李佩玲,王强,谢秀丽,等.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772.

[11]武新英,杨小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2:23.

[12]吴恩惠,冯敢生.医学影像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0.

[13]囤荣耀,相爱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CT和MR成像[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11):1139.

[14]徐凤鸣,韩小梅,侯春燕,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联合诊断椎动脉颈椎病[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2):148.

[15]王开明.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及进展[J].淮海医药,2007,25(2):188.

[16]胡志俊,卞琴,施杞,等.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理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正骨杂志,2003,5(11):50.

[17]张建波,李满英.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J].怀化医专学报,2004,3(2):22.

[18]熊焱昊,杜宁,陈伟珍.颈椎体旋转度、失稳和彩超在椎动脉型、交感型、神经根型颈椎病间的相关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2):13.

[19]于栋,武震,张淳,等.交感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04,16(8):54.

[20]龚志刚.颈椎病X线平片影像学诊断[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6):889.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