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论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关系范文

论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关系精选(九篇)

论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关系

第1篇:论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海滨建筑文化特点

中图分类号:J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加强和经济水平的稳步上升,海滨城市作为对外的窗口,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开始与外界出现频繁的交流与合作,而沿海展览建筑正是这种交流的重要载体。我国的建筑虽然以其快速的增长速度发展壮大,但是在与国外展览建筑相比的情况下,国内的海滨展览建筑实践尚存在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进行研究解决。因此,我国在滨海建筑形态设计方面的理论成果是较为缺乏的,并且目前为止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展览建筑在自身功能上起到了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展览建筑也扮演了城市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展览建筑不仅有展示会议办公等功能,还有着反映了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和发展的功能。笔者个人认为,滨海展览建筑外部形态中应该蕴涵丰富的元素,包括造型、建筑语意以及文化内涵,就国内现状而言,我们对滨海展览建筑外部形态的研究还是有不足的,因此,研究滨海展览建筑形态设计手法是完善其建筑特色的重要手段与方法。

建筑形态由形状、体量、色彩、空间、肌理等基本要素构成。在这些要素中,对影响展览建筑外部形态因素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形体、色彩、肌理三个要素。它们直接对展览建筑外部形态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沿海地区展览建筑的外部形体、建筑色彩和表皮肌理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和研究,分析其中的含义,并总结沿海地区展览建筑外部形态的设计手法,从而完善展览建筑形态理论体系。

建筑形体

在建筑中,形与体的概念是有一定区别的。体,指具体的事物;形则是指在具体的事务上经过抽象简化而产生的形象。研究形体,必定要建立在两者的基础上。总的来说,建筑的形是建筑的特征的直观表现,是建筑形态的首要因素。它反过来作用于建筑的体量,并由建筑的体呈现出来,它是建筑美的直观表达,因此,物体的形会给人最为深刻的印象。

建筑形体的产生与结构也有很大的关系,建筑设计者对建筑结构的选型会对建筑外形的构思和设计的产生影响。对一般建筑的外部造型设计来说,结构对于其形态的影响也许并不太多。但对于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设计,尤其是展览建筑,建筑形体与结构设计就是息息相关的了。符合受力原理的结构形式会创造出自然的、和谐的、并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建筑形态。

框架结构和平面桁架、网架结构属于直线结构。框架结构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性和抗震性好,它不需要靠砖墙承重,因此平面布置灵活。早期的展览建筑常选用这种结构。对于平面桁架来说,其在大跨建筑中也非常普遍,但它有不足之处,就是面外刚度较差,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面外支撑。对于网架结构来说,其各杆件之间能够相互支撑,从而形成良好的空间整体性,因此能够发挥材料强度。这种结构具有适应不同需求跨度和不听形状平面的优点,同时整体刚度大,稳定性好,易得出造型新颖壮观的建筑。

张弦、拱形桁架、拱、网壳、索、膜和壳体则属于曲线结构。张弦桁架梁介于平面体系与空间体系之间,值得推广的是其用钢量明显低于网架,经济效益较好。相比较而言,拱比桁架结构具有更大的力学优点。网壳则充分发挥材料强度作用,给予设计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这种结构把建筑美与结构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明暗对比、动静对比、虚实对比。膜结构材料用料少,结构自重轻,有利于建筑的造型设计,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易创作出富有动感的建筑体型。壳体结构跨度很大,壁厚薄,节省材料且造型美观。

建筑色彩

建筑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能调整建筑空间的大小和形体之间的关系,其冷色调和暖色调的搭配能使空间具有进退感。前进色是指对物体的视觉感受距离比实际距离近的颜色,换言之即观察者对物体目测距离要比实际距离稍近些。后退色是指对物体的视觉感受距离比实际距离远的色彩,即观察者对物体的目测距离比实际距离稍远些。同样,这种距离感与德才的明度和彩度也有关系。

色彩的搭配也会是建筑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冷色和暖色在一起,会起到对比作用,有醒目、刺激的视觉效果;给人舒适的感觉是补色间的搭配,如红和绿、黄和紫、橙和蓝,这些色彩的搭配给人舒适的感觉;而亮色与暗色的搭配,会产生更为强烈的视觉效果。我国展览建筑中色彩大多以灰色的墙体和玻璃幕墙搭配,而大胆的色彩搭配很少出现。如果配以适当的颜色,会赋予建筑本身活力,留下深刻的印象。

表皮肌理

建筑肌理可分为视觉触觉两个方面。视觉肌理,是指建筑肌理对人们视觉系统所造成的影响和作用。触觉肌理,是指建筑材质对使用者触觉系统所造成的影响和作用,是建筑材料质感的表达。浅色的建筑表皮其反射率高,能较少吸收光和热能并给予视觉的刺激度高,但保温性较差;相反,深色的建筑表皮,对光和热能吸收性好,相应的保温性能就较好,但是其反射率和视觉刺激度也比较低。

第2篇:论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材料;建构方法;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06-02

建筑构造是一门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以及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式的课程,一直是建筑学专业教育中的技术课重点。在传统的建筑构造教学内容中,构造理论部分往往是按照建筑中不同构件的构造原理及构造方式进行讲述,对建筑形式中的所反映的不同材料特点与构造方式却少有涉及;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则以深化知识学习为主线,教学板块相对独立,缺少了学生将理论知识点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学习过程,学生很难理解自己设计的建筑形态该如何建造起来。因此,从加强对材料建构方法认知的角度出发,通过理论知识体系的重建与实际运用环节的设置,将单向的被动式知识点传授转变为互动的主动式的研究性学习。

一、传统建筑构造教学方式面临的挑战

1.教学内容无法与材料技术衔接。传统的建筑构造课程将建筑分为墙面、楼地面、室内装修、楼梯、门窗、基础六大基本构件的构造原理及构造方式来进行讲述,几乎不涉及材料的特征及其连接方式的教学内容。近年,随着建筑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许多传统的构造做法已经显得落后,比如传统教材中将较多篇幅放在砖混结构上来讲述建筑各部分的组成关系,而该结构体系已经逐渐被新的结构体系所取代。再如建筑材质的多样化使得学生在设计中必须更多地考虑到不同材质所带来的建筑形式和质感,而学生在建筑的材料特性缺乏认知,对材料之间如何连接的更是没有概念。

2.课程中的知识点无法在专业设计课中得到实际运用。在传统的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当中,建筑构造虽然重要,但是在整个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所占课时仅仅只有48个课时。课程开设于二年级上学期,但从其知识点和相关的训练来看却贯穿于二年级至五年级。以学生在一年级获得的建筑基础知识,基本无法在二年级上学期能够完全掌握建筑构造中的知R结构,随着在不同年级对专业知识认知的不断深入,对构造的知识点的实践也应有针对性地设置于不同年级。以往的建筑构造后续课程构造设计通常是对一个相关施工图的抄绘或者是一个简单的构造设计课题。在知识点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并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

3.缺乏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与材料相关的实践环节。构造课的实践性很强,而传统建筑构造课程仅仅是理论课的讲授,是没有实践环节的,因为无法保证在每学年讲述对应的构件章节时正好有处于该构件施工环节的建筑工地进行参观。学生很难通过构造教材中的图示与构造详图对建筑空间的建构产生直观的认识,也容易因此失去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来理解所有的知识点是很难实现的,但可以通过实践环节的开设引发学生对建构方式的认知,对材料特性及连接方式的思考,由此加强对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基于材料建构方法认知的教学方式的改革

1.由材料特性及连接方式作为引导的构造教学。在建筑构造理论课中增加与材料特性及连接方式相关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原有第二章墙体的章节中增加了欧洲比较成熟的实木墙体的构造方法,在墙体外表面的石材干挂、金属幕墙、太阳能PV板的做法,以及双层墙体与其被动式节能的原理。比如在第五章屋面的章节中首先强调了“屋面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的重要性,增加如双层通风屋面,坡屋面绿化屋面等结合当前绿色建筑技术的新的构造方式。再如在第六章门窗的章节中,加入大量对门窗的设计思考,新的门窗材料与构造做法,玻璃幕墙的做法等。通过不同材料及其构件的连接方法引入的教学内容的讲解,学生很容易明白在设计中如何运用不同材料建构出想要表达的建筑形式。

2.在各年级专业设计课中增加构造细部设计环节。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学习如何配合专业设计课进行调整是改革中面临的核心问题。理论课48个课时暂时不可能调整,只能是加大后续课程构造设计的课时,增加实际运用的环节。以往的构造设计通常是单独布置一个施工图抄绘或小的设计课题,而在改革中增加构造设计的课时,并分散设置于不同年级的专业设计课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深度不同而设置不同的课题。比如在二年级专业设计课中,加强对建筑构件搭接方式和材料连接方式的通识教育,三年级专业设计课中加强运用不同材料进行构造细部设计的能力。以二年级的专业设计课中增加的构造细部设计环节为例,二年级上学期设计课课题为幼儿园设计。

教学内容:根据专业设计课中学生自己的幼儿园设计方案进行结构模型设计(以框架结构为主,亦可尝试木结构和钢结构)。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解析,合理布置结构柱网,通过结构模型的制作理解框架结构中梁、柱、楼板之间的搭结关系,理解围护体系与结构体系的连接方式。

二年级下学期设计课课题为大学生活动中心。

教学内容:根据专业设计课中学生自己的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方案进行墙体或表皮的构造模型设计。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解析,明确想表达的建筑外墙面的表皮材料,通过构造模型的制作理解外墙表皮与结构体系之间的连接方式,并能绘制出墙身大样图。

3.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建构乐趣。为了提供在建构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自操作中感知材料的特征与连接方式的不同,每年九月份都会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建构节,一般由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小组协作共同完成。

教学内容:建构设计。

教学目的:建构设计是从建造过程与对材料和节点的理解出发,通过实际动手过程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对材料(木材,竹,钢索,鱼线,纸板,塑料)的特性和材料组合连接的认识。对建筑造价的控制意识的培养。通过古代工匠思维探索空间构成的可能方式。建筑师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题目:校园中的临时空间。

在建筑系楼附近环境中搭建临时性可拆卸的小型空间,占地空间不超过2m×2m×2m。供小型展览、作业、休憩、摊售、宣传活动等使用。要求可以人力移动、折叠,以便不定期使用。模型造价为500元。

在设计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通过小比例建模和制图进行设计为先导的方法,而是希望学生通过现场的小组讨论和不断尝试,探索不同材质的特性和构件的联结方式,完成空间的建构并保证一定的强度。空间建构完成之后再将其转化为图纸与照片进行表达。

三、结语

构造课程的改革目前已经持续了两年,在改革过程中可以感到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以及在设计课中的构造设计能力在逐渐提高,初见成效。在持m探索的教学改革中,以下几点仍然是关键:其一,在理论教学中,材料特征和连接方式的理论知识点应结合原有章节内容引入,与原有知识点的结合要更加系统性。其二,在设计专业课中引入的相对应的实践设计环节,对于学生而言仍然具有较高的难度要求,且教学指导时间较长,要更加强调将知识学习转为方法的掌握,培养正确的设计思维。其三,课外的实践活动应逐步尝试根据不同年级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而设置,在提高学生对构造学习的兴趣的同时更能提升课外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必瑜,魏宏杨,覃琳.建筑构造(上册)[M].第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姜涌.建筑构造――材料,构法,节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瑞]德普拉泽斯.建筑建构手册[M].钎铮铖,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

第3篇:论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建筑材料》课程;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改革

建筑材料及其分类,建筑材料发展概况,建筑材料产品及其应用的技术标准,对建筑材料课程和工作构成的教育联合形式,需要结合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来进行,也就是说,对于高职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应该进行有机的把握,提出和运用多位一体的育人发展模式。面向基地、实习教学、以科研为导向,将招生工作和就业工作相结合,用全方位的关注和教育模式的指导之下,将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想法,深入到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之中,可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提升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水平。

1.《建筑材料》课程的目标和定位

对于该课程的目标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在课程架构建设之初,课程目标和定位就决定了后续课程的改革和实施过程。为了能够让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事半功倍,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确定课程目标和课程定位与最终就业之间的关系。由于在《建筑材料》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定位不能与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就业目标相脱节,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社会、行业、企业直接的培养目标建立在深化产业调研的基础之上,将与众不同的课程体系的性质、特点和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课程内容的结合更加深入,是课程的建设目标和定位。同时在进行《建筑材料》课程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对于本身的企业生产过程、岗位工作管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指标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总体上来说,《建筑材料》本身的理论课程很多,但是这是由于其不能脱离专业的课堂使得任何一门选修课都是在专业课程体系之外的应用,也就是说,对于课程的目标和定位不能太过偏离于《建筑材料》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明确该课程在整体课程学习体系之中的性质和作用,了解课程在实践应用技能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具体高度,是进行课程实践应用的必要一步。

2.《建筑材料》课程的具体内容要求

从本课程的目的及任务出发,课程内容着重于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对这两方面内容提出如下要求:(1)在材料性质方面:掌握材料的组成、性质及技术要求;了解材料组成及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外界因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各主要性质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主要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2)在材料应用方面:根据工程要求能够合理地选用材料;熟悉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了解材料使用方法的要点;学会混凝土坍落度等实验实践操作。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无机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墙体材料、建筑钢材、防水材料、常用建筑装饰材料等的特性,并活学活用。

3.结合《建筑材料》课程的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使用整体设计的方法,将企业对应的课程和工作岗位以及实际需要的整合履行紧密相关,以生产配套能力为主线,以整个的项目为工作载体,在这个具体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建筑材料》课程体系的了解,让学员能够真正在企业真实的环境里,此工作室和平台实施项目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学习方法。在校企联合方面,建立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的委托培训机制,特别是在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为社会建筑领域提供大量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有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的课程是为了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着力于课程的改革和改造,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技术素养。在《建筑材料》在学习和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也一样,必须要发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教师结合项目案例吸取经验,从而为《建筑材料》的未来发展打下运用基础。

作者:陈志绵 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第4篇:论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关系范文

建构作为建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所倡导的并不是对建筑形式的空间体量特质的否定,而是通过侧重对建筑的结构和建造逻辑方式的思考来抵抗现代建筑中对于空间抽象审美的优先考量和后现代主义所呈现的脆弱的“图像化”特征,同时对建构的关注能够将建筑师的表达方式从后现代主义式的建筑拼贴逻辑转移到通过理性思考对建筑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谨慎回应。

美国著名的建筑学家肯尼斯・弗兰普敦在其著作《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创造性地将现代建筑的起点从传统意义上的一战后重新定格在18世纪中期,这是一个结构理性主义萌芽并得到蓬勃发展的时期,并且1747年成立的巴黎桥梁及道路工程学院标志着结构的理性特质被单独作为一个学科门类进行考量,从而结束了结构和建筑之间界限含糊不清的历史。

从哥特建筑之后的希腊哥特的建构兴起时期,到现代建筑诗哲路易斯・康通过建构所表达的新纪念性,再到卡洛・斯卡帕通过建筑节点的极致处理体现的象征性,都可以看出建构在反映建筑所处时代的特征以及表达建筑师作为设计主体对时代性、地域性的理解等方面上的重要性。这也是笔者为什么想从建构的角度出发来剖析建筑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内在信息的根本原因。

中国当代建筑的地域性呈现

与肯尼斯・弗兰普敦和阿兰・柯红等西方建筑理论家通过风格的滤网对西方的建筑师予以归纳的方式所不同,中国当代建筑的“地域性”特质更多的是通过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师及其设计思想与实践作品自发呈现的。中国当代建筑地域性创作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表达建筑师对场所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一种“认同感”,引用挪威著名建筑理论家诺伯・舒尔兹在其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的观点:建筑没有什么不同的种类……尤其要以环境的认同感为前提,认同感就意味着“以环境为友”。

对于中国当代建筑师而言,这种认同感的唤起方式是多方面的,如李晓东教授从中国传统戏曲、园林、哲学和绘画艺术等多层面文化意境的通融来寻求“空间角度”的认同感;王澍则是通过对场地本土材料和传统元素的原真性表达来诠释其“作为抵抗的建筑学”;张利教授在其主持设计的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则是采用了场地所特有的“时间性”作为整个项目的出发点,无论是从建筑布局和场所历史文脉的对应关系,还是材料延续性在建筑建构特征上的体现,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独特视角来诠释其对“地域性”特质再现的独特理解。

业主:玉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盟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张利

设计团队:张利、张铭琦、王灏、潘睿、窦光璐、陈荣钦、李乃贞、段宇楠、阎梓寒、郝阳

建筑面积:1121m2

建筑材料:石、木、金属、回收材料

设计时间:2010~2011年

摄影:布雷

相关案例探讨: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

青海玉树地区的地域性特质

公元779年桑耶寺在藏南区扎囊县的建立,标志着佛教在藏区的扎根,也意味着“佛”“法”“僧”被该地区人民所接受。如今在玉树地区,藏传佛教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当地居民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藏传佛教在该地区的独特分支。而藏民日常生活中的祈福、献礼等宗教活动都与嘛呢石经城息息相关。

玉树拥有世界最大的嘛呢石堆。在2010年4月的玉树大地震中,嘛呢石堆受到了地震的破坏。地震之后,当地居民不顾余震,很快自发地投入到了嘛呢石堆的修复工作中,可见嘛呢石在当地民众心中的重要性。而玉树地区位于群山环抱的山坳之中,在藏传佛教的宗教历史上,这些山脉由于跟嘉那活佛的修行紧密相关而被赋予神圣的宗教含义。

因此,如何定义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建筑与嘛呢石经城和场地周边山脉的对话关系成为了建筑师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

关于空间建构模式的探讨

建筑师在对游客到访中心场地周边环境的发掘中,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和对玉树当地具有宗教背景的建筑师和相关学者求教,获悉埋藏在场地周边山脉之中的嘉那活佛生前修行过的11个圣坛遗迹。这些遗迹代表了嘉那活佛修行生涯中的不同阶段,也是场所中所蕴含的珍贵的历史和宗教信息。

在对建筑总平面的安排中,根据藏学顾问的建议,采用了“回”字形平面,将建筑分成内外两个部分。“回”字形内部空间,主要用于接待、医疗等基本功能。中央天井的处理方式和嘛呢石经城内部与自然的联结方式极为相似,向上望去都是嘛呢石围合出的矩形天空,这种通过眼前“无”而心中“有”的方式与石经城所建立起来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增强了游客到访中心的历史意境。“回”字形的空间,则更多地在表达建筑与蕴藏在山脉中的11个圣坛遗迹的对应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更倾向于宗教功能的表达。在藏传佛教的宗教习俗中,经轮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诵经法器,并在使用中对“向右顺时针”旋转的使用方式有着严格的规定。在对空间的架构中,建筑师采用了11个垂直交通体系来实现与圣坛遗迹的位置对应:每一个交通体系的中轴线都在其对应的遗迹和建筑的连线上,且通过架空连廊在外环的包裹将11个垂直交通体在水平方向予以连接,从而使得藏传佛教中“向右顺时针”旋转的行进路线能够在建筑中得以实现。

关于材料建构模式的探讨

在上述通过与周边环境中宗教文脉的对应而形成的空间建构的框架基础之上,建筑师进一步通过对相关材料加工工艺的发掘来加强游客到访中心在该地域的合法性。在对材料使用以及施工工艺进行遴选的过程中,建筑师及团队确定了以传统工艺和材料为主,现代材料和施工手段为辅的操作模式,确保了游客到访中心在材料和操作层面上的合理性。

在建构技术方面,对于嘛呢石在空间竖向上的堆叠容易造成建构失稳的问题,则利用现代施工技术中的高强度水泥砂浆和钢筋网拉结。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加强嘛呢石墙体的竖向抗剪强度,但又容易陷入嘛呢石和水泥灰缝的视觉拼接,且与石经城内嘛呢石自然堆砌的缝隙光影效果大相径庭。为了消解这种矛盾和差异,立面墙体的材料组织采用了3层材质拼贴的建构方式:墙体最靠近室内的一层采用传统的高强度混凝土砌体材料,以保证整体的水平抗剪强度;而在混凝土砌体外侧则采用了外形经过仔细挑选的嘛呢石,以保证建筑外立面形态的挺拔和建筑转角空间的锐利;此外,为了保证竖向堆砌的嘛呢石墙层能够对混凝土砌块墙层产生足够的依附性,在靠近内部混凝土砌块墙层的一侧使用了混凝土砂浆作为粘结材料。为了既能够保证与嘛呢石的足够接触,又能避免砂浆灰缝外露导致建筑立面效果的失真,砂浆层的深度控制在最靠近外立面的一块嘛呢石根部到混凝土砌块墙面之间。

与那些掩盖建筑原真的构筑模式并加以浮华粉饰的建筑不同,建筑师希望能够通过游客到访中心的材料建构方式将建造过程作为一种持续的信息在建筑上得以叙述。这使得建筑在建构过程中被更多地赋予了一层“施工延续性”的含义。这种“延续性”不是通过建筑内部构件的粗野外露来体现一种“未完成”的延续,而是通过材料的组织关系让观察者产生对施工过程的持续联想。

由于玉树处在高海拔地区,施工队伍不可能持续高强度工作,所以建筑的建造是在两支施工队伍的交替工作下完成的。针对这一高海拔地区建筑施工的独有特征,嘛呢石在竖向布置上随着石块大小呈现出一种层叠构造的特征,这一特征很好地反映出因工人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而体力消耗,使得砌筑石块逐渐变小,而再到下一班工人换班又重新使用较大石块开始砌筑的交替性。这一特性的展现不仅体现出了建筑建造工艺的美感,而且使建筑在总平面布置中所倡导的“动”势在建筑竖向上也得以显现。

场地周边还有另一种特别的当地建筑材料――地震过后大量散落在废墟周围的木构构件。这些散落的木构构件在震前都是其他不同建筑的横梁、壁柱、门窗等,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被画上了藏传佛教的宗教符号,这一重要的文脉信息进一步证实了对这批木构件改造和再利用的重要性。本着就地取材和材料使用最大化的初衷,对这些断面尺寸和长短都有差异的木构构件进行充分利用,成为完成整个游客到访中心理所当然的步骤。

与嘛呢石比较起来,木材属于轻质的建筑材料,建筑师考虑将回收的木构件经过处理制作成游客到访中心架空回廊的栏杆,这正好与用重质的嘛呢石砌成的建筑底层基座部分形成重力关系上的竖向对应。但为了应对回收木构件无法达到施工精确性的问题,建筑师通过1:1实体模型的推敲,发明了一套“可容差”的木板和金属龙骨的悬挂体系。内部的钢架结构通过与混凝土构架的连接实现了其抗水平剪力的存在合法性,而木材所承载的玉树地区的宗教文脉则通过木构件与钢构架的铆接得以展现。所谓“可容差”系统,是针对木构件尺寸上的差异所设计的,通过对木构件的内侧进行加工以满足钢构架铆接的需求,而外侧则维持了木构件半圆或矩形等断面轮廓。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将原始木构件的加工量减少到最低,而且也保证了木栏杆竖向外观上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仅体现在构成栏杆材料断面形态的变化,而且由于受到地区文脉的影响,宗教图案在木制栏杆的水平方向上随机延展,进一步丰富了在“可容差”系统控制下建筑中所蕴含的传统施工工艺的“延续性”。

总结与反思

第5篇:论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表皮;建构;材料;策略

Materials Strategies of Skin Construction:Deep Interpretation of 2010 Shanghai Expo Pavilions

LI Jie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2010 Shanghai Expo pavilions for example, and expatiates on the materials strategies of skin construction. And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are advised to Chines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experiments.Moreover, it would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future practice.

Keywords:skin;tectonic;material ;strategy

1 绪论

“表皮建构”是当下建筑设计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日益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教授肯尼斯•弗兰普顿曾指出:“建筑的根本在于建造,在于建筑师利用材料将之构筑成整体的创作过程和方法。”[1]也许我们会问:“用什么材料来建构?”“选中的材料和产地有什么关系?”“这些材料如何搭建?”……这无一不设计到材料策略。

通常可以被建筑师拿来并用在建筑上的都是极常见的材料,而当今科技迅速发展,新型材料也层出不穷。如何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建构出创意性建筑,或是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建构创意表皮,是当下建筑师的一项巨大挑战。我们应如何思考实践呢?2010上海世博会国家馆所作的创新和实践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世博会场馆是各个国家文化和技术的象征,而参观者对于场馆的直接印象往往是建筑的表皮。它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很好的把握了材料的特质并加以创造性的建构。2010上海世博会, 不仅带给人们一场感观盛宴,也成为了各式材料的用武之地。同一个主题,却可以用各式材料加以演绎,这也体现了世博会的实践性与创新性。

2 表皮建构的材料策略

下文将列出一些国家馆的典型实例(主要指其表皮材料的典型),得出其表皮建构的材料策略,并加以归纳。

通过对上述国家馆的阅读,可以看出,建筑师们对混凝土、玻璃、金属、天然石材,还有一些新型材料(如膜)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这些材料加以精心利用、建构,从而创造出各具风格的外观造型。通过归纳,本人认为基于“表皮建构的材料”这个问题,建筑师们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体验性策略,生态性策略,地域性策略和创新性策略,下面将对其分别解释。

2.1 体验性策略

所谓体验就是指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可一记忆事件。

――约瑟夫•派恩(Joseph Pine)

世博会上的展品需要体验,建筑一样也需要体验。而表皮的建构,作为建筑的重要特征,又如何体现建筑的体验性呢?而从材料入手,不失为一个良方。当材料直接或间接地为我们所感受时,它们与空间体积、线条、点的关系构成了我们对建筑的体验。[2]在2010世博会国家馆中,无论是西班牙馆的藤条曲面,还是丹麦馆的穿孔金属板;无论是英国馆包含了种子和led的亚克力管,还是瑞士馆的LED互动智能帷幕,都体现了材料的体验性策略。

2.2 生态性策略

好的建筑是不会伤害到地景的,而是会使地景比没有建物之前更美丽。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2.2.1 材料(3R原则)

(1) 减量化―― 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目的,即物尽其用。

(2) 再利用―― 建筑材料以初试状态反复使用(连接方式起关键作用)。

(3) 再循环―― 废品循环转化为新的建筑材料。

芬兰馆表皮材料就体现了3R原则。外部表皮材料采用鱼鳞花纹纸塑复合板,它是一种工业再生产品以求达到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建筑方式。结构采用了空间框架结构体系,楼面也采用了能达到可装拆要求的双向密肋钢结构为主体的组合式铺板。展馆的整个生命周期里,都在探讨材料的装卸,再利用,和再循环。

2.2.2 构造(双层表皮)

双层表皮又被称为可呼吸的界面,其内层是普通意义上的建筑界面,而外层有一定的生态作用。

(1) 绿化立面―― 在建筑内立面上附加一层框架,作为植物生长的依附物,即起到遮阳隔热的作用,又可以减少反射光,眩光进入室内,同时增加了建筑立面的美观性。

(2) 复合立面―― 建筑立面用多种手法,形成一个开放的空腔,增加了立面的层次感,同时也起到了空气调节,遮阳挡风的作用。

(3) 可调立面―― 建筑表皮根据环境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做到节能化。

法国馆的表皮的建构就体现了这样的立面设计。建筑外侧被高20米的混凝土网架包裹起来,形成了双层立面。外层网架通过横向的连杆,连接在建筑主题墙面上,对建筑整体的稳定性起关键作用。中央是一个用植物环绕的天井。环绕天井的植物,是一个双面的植物带,既柔和了展馆内的光线又赋予了展馆清新自然的气息。

2.3 地域性策略

批判的地域主义,主旨在于在这种全球化与地方特性的冲突中地域主义进行反思。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设计原则,重释‘地方性’在地理、社会、文化上的意义,而非那种陶醉于自恋的、自上而下的设计教条。

――肯尼斯•弗兰姆普顿

世博会是各个国家展现自己文化的博览会,国家馆更是要小中见大,展现一国之风。但是,随着全球文化的普及,尤其是当文化成为一种消费形式,建筑变得越来越普世化,而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文化特质。于是,人们开始渴望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开始关注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建筑表皮,是直接被人所接触并感知的。而作为建构表皮的材料则是表达建筑文化情感的重要手段,如何使其融合并体现地域文化,也许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问题。作为展览性质的场馆,其材料的地域性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

2.3.1 地域材料的运用

地域环境直接影响了材料的使用,对地域材料的运用,也是对自然条件的利用。例如,西班牙馆用藤条做表皮材料,这些藤条产于中国,形态又很像西班牙传统的藤条框,在传达本国文化的同时,又表达了对建筑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的尊重。

2.3.2 传统手工艺的结合

当今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传统手工艺经过了数代传承,也具有独特的智慧及人们的认同感。表面上看,传统手工艺与数字化技术不可相提并论,但其实两者有一定的互补性,如果将其结合,可显出一种对于传统技术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文化和人的尊重。

西班牙馆同时体现了现代技术与传统手工艺的结合。设计师用犀牛软件做出形体的模型,通过西班牙不同地区的手工艺者甚至中国的手工艺者的帮助,借鉴西班牙不同地区的图案及编制手法甚至中国传统的图案和编织手法,织成藤制的曲面,完成了表皮的建构。

2.3.3 图案符号的象征性

指用建筑表皮来模拟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利用符号意义的转承来完成对地方文脉的延续。

国家馆应当具有国家的标示性,这种标示性可以使用国家符号象征。

韩国馆便是用韩文符号建构成德抽象建筑物,同时传达了韩国丰富的文化。韩国馆的表皮由两种要素组成:韩语单元体和艺术画单元体。韩语单元体由白色的嵌板与浮雕的字母构成,并组成外皮的大部分,主要是的表面。多数非表皮由艺术单元体组成,这些45厘米×45厘米的铝板使整个韩国馆发出明亮的色彩。

2.4 创新性策略

主宰21世纪命脉的将是创意,因为资本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正在来临。

――托夫勒(未来学家)

世博会是创新的盛会,各个国家馆都想在博览会上成为标志,成为创意建筑的代表。而表皮的创意建构将成为创新性的重要特征。

2.4.1 材料创新性

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新型材料也层出不穷.每出现一种新材料,都可以为材质的处理增添一种新的可能。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已有建筑材料的应用,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利用新结构,新技术,或是结合新材料,并且进行创意的建构,结果又可称为一种新材料的诞生。[2]

(1) 传统材料的表皮建构―― 传统建筑材料不仅具有物质功能,还蕴含文化意义、情感价值和心理

认同等因素。创造性的使用这些传统材料,往往可以建构出具有新意的表皮。

西班牙馆的表皮建构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策略。建筑师利用藤条这种传统材料,结合编织手法,试图实现东西方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共生,体现了材料和文化的创新性。

(2) 新型材料的表皮建构―― 新材料的建构更加表现自身特性,注重材料对官者情感的影响。这些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而且还具有奇特的质感效果。

英国馆表皮由6万多跟亚克力管组成,管一端放置了LED, 另一端放置了种子。这些亚克力管在建构场馆外表面的同时,也形成了内部特殊的展览空间。白天,亚克力管将阳光引入馆内部;夜晚,安装在管一侧的LED灯使整个场馆亮起来。在外部,场馆每时每刻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色彩;在内部,6万多粒种子汇集在一起,让人强烈的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2.4.2 技术创新性

(1) 数字化设计――在建筑领域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建模软件的推广,数码建筑等建筑概念涌现了出来。这让任何形态任何结构都成为了可能,使得当代建筑对形态的处理成为了一场技术革命。

(2) 多媒体技术――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将媒体技术与建筑结合起来,是近几届世博会的一大特色。LED电子屏幕,虚拟现实等技术增强了展馆的互动性,体验性。

瑞士馆的互动型智能帷幕正是体现了创新性原则。瑞士馆的是巨大的帷幕,帷幕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降解。帷幕上的每一颗红色的“扣子”,是一块太阳能电池板,里边装有LED灯。帷幕可以与展馆周围的能量,如太阳能或者照相机闪光灯产生的光能发生反应,从而发出闪光。此外这些电池可以储存能量,它们之间可以互为光源,使得整个帷幕在夜间也能闪闪发光。

3 启示与反思

(1)建筑的表面应与内部发生关联,也就是说,人们不但可以从外部感知到表皮材料的特点,从内部也可以体验表皮。

(2)可持续、环保、节能的表皮,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而材料的应用更是关键,复合3R原则的表皮材料的建构在以后更具竞争力。

(3)在现代建筑中,表皮材料是承载地域文化的媒介。在全球化的今天,建筑师应该寻找使“全球化”与“地域化”结合的方法和策略。

(4)当今科技迅速发展,建筑师一方面应该尝试运用各种新型材料,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用传统材料进行创意的建构。

4 结语

本文针对上海世博会国家馆,归纳出了四种表皮建构的材料策略。建筑师要本着可持续的发展观,根植于地域文化,融合新技术,以创造性的手段完成对建筑表皮的材料建构。这是上海世博会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同时为我过建筑界提供了可鉴之处。

参考文献

[1]索健,孔宇航.诗意的栖息,精致的表皮――瑞士建筑家赫佐格和德默隆作品解读[J].华中建筑,2002,20(3):11-13.

[2]高涵,夏广利.建筑造型视觉元素中材料、表皮的建构[J].建筑工程,

[3]王波.回归感官――走进2010上海世博会法国馆[J].时代建筑,2010,113(3):102-107.

[4]丹.“过时的”和“即时的”材料策略[J].新建筑,2010(1):19-30.

[5]徐杰.现代地域性建筑表皮设计的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9).

[6]周旋.从世博会表皮意匠看当代建筑中的创意建构[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6,(3)

[7]李晴.舞动的花篮――2010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J].时代建筑,2010,113(3):90-95.

[8]唐可清.大事件中的小建筑――解读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J].时代建筑,2010,113(3):80-85.

第6篇:论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1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2-0157-01

能源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在全世界总的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约占25%~40%。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随着一系列关于建筑节能的国家法规及地方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整个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不仅从观念上对建筑节能有了一定的重视,而且在具体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使建筑节能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均获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关于建筑节能,我们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本文试浅谈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设计中综合考虑建筑节能与建筑噪声的一些技术手段,借此对建筑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的实践操作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建筑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的原理

节能方面,夏热冬冷地区,不论从冬季保温还是夏季隔热方面,建筑能耗构成主要是通过围护结构(墙、屋顶、楼板、门和窗)的传热及空气渗透。关于围护结构的传热,与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W/m2•K])紧密相关,而解决空气渗透在于增强建筑的密闭性,密闭主要是在门窗这一块,门窗要有很好的气密性。噪声控制方面,主要考虑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为使所设计建筑达到允许的噪声标准,必须使围护结构具有足够的隔声性能,以防止来自外界的噪声干扰。同时,建筑的密闭性对建筑隔声也有明显的影响,墙体等围护结构上的孔洞(例如门窗缝隙等)会使其隔声性能明显下降。

因此,在建筑围护结构中采用传热系数较低而又可提高围护结构隔声量的材料(例如离心玻璃棉等)或构造,可取得节能和隔声两方面的效果。另一方面,虽然增强窗的气密性与减少围护结构的孔洞、缝隙面积是不同的概念,但是,对建筑密闭性的要求使其在构造上具有某些相近的措施。

其他某些建筑设计相关方面,例如建筑绿化也同样在节能和隔声两方面有着积极的含义和作用。建筑绿化可起改善局部热气候;调节空气湿度;降低城市噪声污染;防止灰尘侵袭等作用。

由此可见,在建筑设计中采取某些综合考虑建筑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的技术手段从理论上说具有可行性及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考虑的途径主要从围护结构的材料和构造方式上着手,并思考建筑绿化的作用。下面从具体细节上讨论。

二、节能和隔声的围护结构

可综合考虑节能和隔声的围护结构主要有外墙,外门、窗等,下面谈谈在这些围护结构的构造和材料的选取上具体如何兼顾节能和隔声。

1、外墙。现阶段建筑外墙以240厚粘土空心砖为主,分层增加约20~60厚膨胀聚苯板或聚苯颗粒保温砂浆等材料形成外墙保温构造以满足整个建筑节能设计要求。而砖墙本身面密度大,隔声较好,240厚砖墙双面抹灰的计权隔声量达到54.5dB,完全能满足建筑隔声要求。但建筑外墙有提倡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趋势,这种材料虽导热系数较低,约0.2~0.3,可很大程度上降低墙体传热系数。但其隔声性能不如砖墙,200厚加气混凝土墙双面抹灰的计权隔声量为44.5dB,这与其面密度有关(质量定律)。此时,若只采用200或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自保温则可能在某些情况下难以达到隔声要求,须采取增加其他材料或设空气层等构造措施来提高隔声量。在设计中应注意此类情况。

2、门窗

1)外窗

a.窗墙比:不同朝向的窗墙比的大小对能耗有很大影响(由于外窗的传热系数一般来说比外墙小很多,影响护结构的综合传热)。随着窗墙面积比的增大,外窗的传热系数要求更小,以达到相近的节能效果。

同样,窗墙比对护结构的综合隔声能力也是有很大影响的。窗户的隔声性能不好,如果窗户的面积不大,隔声性能与窗面积大、隔声性能非常好的窗几乎差不多。

由此可见,在适当范围内减小窗墙比可使节能和隔声均更易满足要求。

b.窗体材料:节能方面,窗框材料木、塑料、断热铝合金优于钢、铝合金(。但木、塑料非现代建筑所青睐,断热铝合金由于造价较高,使得铝合金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窗框材料,同时采用复合层玻璃(如中空玻璃窗)等方法提高窗的节能效果。

隔声方面,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对于不同的窗框材料的隔声性能做了测试,可从其实测结果得出结论:铝合金窗框与塑钢窗框在1KHz以下,两者隔声量基本接近,但铝合金窗框在中高频隔声性能优于塑钢窗。而关于玻璃,我们知道可以单纯增加玻璃厚度来提高隔声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使用复合层玻璃来替代,可以取得窗扇重量大为减轻的优点。在随复合层玻璃的变化,隔声性能的数据对比中,可以得出一个很有实用意义的结果,即在玻璃+空气层+玻璃的复合层中,单层玻璃的厚度宜控制在4~6mm,空气层厚度约在10mm左右。经过对比,若节能设计时的采取相近的中空玻璃参数,可以取得节能和隔声两方面的效果。

c.双层窗:双层窗对节能和隔声都有利,双窗的间距受到建筑物外墙厚度的限制,可供采用的间距一般为10cm左右。实验测量表明,双窗间隔10cm的计权隔声量为33dB。在双窗间隔作吸声处理后,其隔声量达36dB。隔声效果较好,而双层普通玻璃窗的节能效果可见表3,而从造价来说,双层窗的工程造价约为复合玻璃窗的50%。

2)住宅外门及阳台门

住宅外门及阳台门在节能设计中可采用多功能户门(具有保温、隔声、防盗等功能)及夹板门等。夹板门一般中间填充玻璃棉或矿棉等作为保温材料,而玻璃棉或矿棉等同时也是吸声材料,节能设计中应用较多的如:双层金属门板,中间填充15mm厚玻璃棉板,可考虑适当增加填充厚度来提高隔声量。而门的密缝处理对于门的隔声也有很大影响,在防止空气渗透上也能起一定作用。

三、建筑绿化的节能与减噪

建筑绿化在节能上的含义及作用已是众所周知的,而利用绿化减弱噪声,也是常用的噪声控制方法。

第7篇:论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0-0175-02

多层建筑结构是我国建筑工程中常用结构之一,是我国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多层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地基基础的施工管理是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是关系到构造物主体安全性、使用寿命的重要工作。在现代城市扩建、旧城改造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加强多层住宅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控制与管理将关系到业主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关系到多层建筑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因此,在现代多层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必须以科学的施工控制保障地基稳定性,避免地基沉降造成的安全隐患。

1 关于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控制的探讨

随着我国多层住宅项目的增加以及施工企业经验的积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地基基础施工经验。根据现在多层建筑施工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经验总结可以看出,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控制与管理应用管理体系的完善入手,针对影响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以此保障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保障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在对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研究与经验总结中发现,施工方式与工艺选择、施工材料控制与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影响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与稳定性的关键。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针对关键因素进行科学的施工控制与管理以此保障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保障建筑主体施工质量。

2 多层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控制

2.1 完善施工管理体系,促进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控制的实施

根据上文所述,多层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系对地基基础施工控制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多层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能够促进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促进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提高。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多层建筑工程开工前,企业应针对工程特点、企业技术力量情况、设备情况等进行科学分析,明确工程地基施工要点与重点。针具多层建筑自然地基情况进行管理体系的完善,以此促进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控制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2.2 以自然地基情况的分析选择地基处理方式与施工工艺

自然地基情况是多层建筑地基处理方式选择的基础、是地基施工工艺确定的基础。多层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地质勘探报告进行综合分析,考虑自然体质情况、周边自然环境等对多层建筑地基基础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科学的分析与论证选择适宜的地基处理方式与施工工艺,以此为保障多层建筑地基稳定性奠定基础。在现代城市扩建中,多层建筑所面临的地质情况更为复杂。周边草甸、荒地的软土地质使得多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地质勘探报告进行地基处理方式与施工工艺的选择。目前,多采用强夯、开挖换填或管桩等形式进行处理,以此保障主体构造去的稳定,实现地基基础施工控制的目的。

2.3 加强材料控制与管理,保障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

施工材料实现现代建筑施工中施工企业管理工作、质量控制的基础。施工材料作为影响施工质量的基础因素必须受到严格的控制与管理。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针对材料控制的重要性,对材料控制体系、流程、职责等进行完善。通过供应商资质审核以及进场检验等确保施工用材料能够满足施工需求。同时在存放过程中还应根据材料要求进行存放环境的控制与管理,有效保障施工用材料质量。最后通过施工前的最终检验确保施工用材料符合设计与施工要求,为保障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以材料控制与管理确保施工用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实现以材料控制提高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目的。

2.4 以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保障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

质量控制是保障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关键控制过程。在现代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汇总,施工企业应科学分析影响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因素。通过对影响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因素的分析,完善施工质量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控制点的控制要求对地基基础施工过程进行控制,以此保障多层建筑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在确保施工质量控制点能够对影响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后,施工企业还要加强现场巡检与控制。以现场技术人员、质量检验人员的巡检、旁站、工序检验以及签字验收等方式确保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每一工序施工质量都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实现质量控制的根本目的。

3 强化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工作,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测量放线工作是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基础指引,是保障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按照图纸进行施工的重要工作。测量放线工作是确保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严格按照图纸要求、避免对主体结构影响的关键。在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施工企业要以科学的测量为地基基础施工奠定基础,为保障地基基础施工指明方向,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多层建筑基础施工中,施工企业应加大测量新技术与新设备的投入,以此提高测量的精准性,为保障地基基础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4 强化人员控制、管理与培训,保障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

人员因素对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上述所有控制方式与手段都必须通过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以及质量控制人员才能够得以实施。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过程管理中,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人员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以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施工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以质量责任性的培养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通过人员培训、管理是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控制的各项措施得以实施,保障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

5 结论

综上所述,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控制与管理对保障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与使用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中所论述的各项控制要点与重点都将直接影响多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多层建筑施工企业应认识到地基基础施工的重要性,在注重上述控制要点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控制要点的调节。对于设计有地下室的多层建筑还要根据防水要求等对地基进行技术处理,保障多层建筑地基基础的稳定性,保障建筑的使用寿命与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第8篇:论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建筑;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改变着人们的观念,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浓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本文的“绿色”的本质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通过建立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他各种物资的循环系统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并赋予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1、中国绿色材料的发展

在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首次提出。1992年国际学术界给绿色材料定义为: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以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目前,住宅室内装修热方兴未艾,人们除了讲究装修格局、色调、材质、做工和价格外,更关注所用装修材料对人体健康有无危害。近一段时期一些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时有报导入住新装修的房主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这一方面提高了人们选材的环保意识,提醒厂家生产中少用有害物质,另一方面也使百姓在选用装修材料时不知所措,因此,已经到了为绿色建材建立正确概念的时候了。提倡绿色经济,建筑材料的发展也要根据人们的需求,走上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技术水平,改善传统工艺及制造流程,并且寻求节能环保的新材料作为替代品,提高资源与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尽量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所以,我国建筑材料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改变传统的以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为生产模式的方法,提倡绿色建筑材料的普及和应用,用科学的方法开发出更多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健康等功能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的发展依赖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的大力发展,可以推动绿色化建筑产业的发展,帮助建筑产业实现全新的发展与突破。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要利用可持续化的发展动力打开绿色建筑市场发展的新局面。首先、从原料的使用方面看,传统的建材大量采用低品位矿石作为其主要原料,而绿色建材在这一方面做了积极改善,其所用的原料一般都是工业废渣、垃圾与废弃物等其他可再生资源。这不仅减少了因燃烧天然矿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解决了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次、从技术的改善方面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制造工艺以无法适应当今的社会需求,而绿色建材是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实验过程中,研发出的新型材料,是具有节能、环保等功能的高科技产品。

2、绿色建筑体系的研究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以不触动环境基本生态平衡为目的而建造的一种建筑物,也是业内人士致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2.1规划设计导则和评估体系

结合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国情,研究确定绿色建筑的概念,界定绿色建筑的范畴,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制定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导则。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特点,探讨政策控制和市场机制结合,引导和推广绿色建筑的途径。

2.2结构体系评价方法

主要进行五方面的深入研究:建筑结构体系全生命周期技术经济分析;建筑结构绿色评价体系研究;提高建筑结构体系绿色性能的技术手段研究;绿色建筑结构选型技术导则研究;钢结构(含公共建筑与住宅两类)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和成套关键技术的研究。

2.3建材技术与分析评价

绿色建材及建筑部品评价分析技术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新型环境协调产品的研究开发。包括:绿色建材技术及分析评价方法的研究、绿色建材分析评价技术的研究、建筑部品分析评价技术的研究、绿色建材及建筑部品基础数据库和评价软件的编制、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及其配制新混凝土的研究、建筑垃圾循环再生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在新型建筑材料中应用研究中、室内湿度调节及抗菌防霉功能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的研究、产生负离子功能建筑装饰品关键技术的研究、高效净化空气材料和技术的研究。

2.4水的综合利用技术

围绕绿色建筑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开发水安全综合性保障技术与两种专项技术。结合工程项目,通过对供排水系统的分析、工程性试验及跟踪研究,从水量、水质两方面提出不同地域生态、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水资源状况的绿色建筑水安全保障的综合控制策略与技术。

2.5降低能耗关键技术

针对影响建筑能耗的围护结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和建筑能源供应与转换系统,以及新建建筑能耗标识制度,瞄准国际前沿,从我国实际和潜在需求出发,联合科研机构、设计院、设备产品制造商等技术转化过程主体,集中力量于智能可调节型围护结构、独立控制型低能耗环境控制系统、以天然气为动力的建筑高效热电冷联供系统、以及新建住宅建筑单元能耗标识体系等关键问题,开展系统研究、瓶颈突破和产品开发,并在清华大学和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集成示范平台上安装、调试、测试和评价,形成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加快技术产品化和产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2.6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针对已有建筑和新建建筑存在的室内环境问题,从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和室内综合环境等方面系统开展源分析、源传播途径、源作用机理研究,探索不同因素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规律,研发室内环境设计预测、检测评估和控制改善等实用技术体系,为绿色建筑的决策、设计、实施、管理提供有效、可靠的室内环境控制与改善技术手段,提高我国在绿色建筑室内环境领域的研究水平,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2.7建筑绿化配套技术

致力于建立绿色建筑适生植物资源信息库,资源信息库中植物种类不少于500种;不同的绿色建筑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测试;编制绿色建筑绿化配置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2.8技术集成平台建设

为绿色建筑的设计、建设、运营与管理提供关键技术集成平台。结合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导则及评估体系的研究和绿色建筑关键技术,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建造绿色建筑关键技术集成平台,为绿色建筑关键技术提供测试、实验、技术改进和展示的平台,并成为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的教育和培训中心。分别针对墙体、门窗、内外装饰、管材等各类建筑部件做全生命周期分析,总结指导性的选取原则与推荐作法。水的综合利用研究则是从节水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等方面给出建筑节水与综合利用的全面解决方案和具体技术措施。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降低环境控制系统能耗两方面研究系统的节能方案与相关的关键技术与产品。室内环境控制与改善则着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声、光、热环境,研究相应的解决途径与关键技术,营造健康、舒适、高效的室内环境。在充分利用植物的生态效应和景观功能的基础上,提出绿色建筑绿化配套技术和标准,为建设绿色建筑绿化示范区提供指南。

舒适、健康、高效的人居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如何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责任。

参考文献:

[1]袁辉 《环保型建材在住宅建筑可持续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 2010年12月下

[2]陈士信,周颂鲁 《绿色建材为世博场馆添光彩》 《绿色建筑》 2010年第五期 37-39

[3]应雪丹,蒋涛 《论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技术途径》 《山西建筑》 2011年2月 99

第9篇:论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 施工技术 地基施工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当今建筑企业在社会建筑市场中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想要更好的开拓市场,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建筑企业必须要依靠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进一步的增强企业的建筑实力,有效的提高施工工艺和降低施工成本,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做如下论述:

1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概况

1.1 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状

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猛,特别是建筑正向外形复杂化、功能多样化、结构类型复杂化的目标不断发展,但由于高层建筑具有楼层多、建筑高、结构复杂多样,对施工工艺和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施工工期较长,对施工完整性、结构荷载科学、施工工序等要求较高。所以,为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国家开始重视高层建筑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断引入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施工合同制、工程监理制,强化和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特别针对高层、超高层建筑,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督、对施工安全的监控,并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地、全方面地考核,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1.2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依据高层建筑特有的工程施工特点,国家和建筑施工单位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的研发和施工理论的革新。目前,高层建筑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主,并不断发展为钢结构或钢混结构,有效减轻建筑自重。针对施工材料,不断优化和筛选性能优良、便于施工和运输的施工材料,并考虑配合混凝土进行浇注或模块化处理。

1.2.1 高层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地基基础是整个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的结构基础和支撑点,依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高层建筑的地基深度应为建筑高度的1/15左右,因此,深地基施工工程俨然成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提条件。

地基桩基施工技术。桩基施工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较成熟的一种地基处理形式。其中,发展和应用最广泛的是灌注桩施工技术,它不仅适应各种复杂地质,还能根据荷载选择施工级别。现浇灌注桩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其整体承载力可达1万KN以上,而传统桩型中泥浆护壁孔桩,因其适用性强,已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桩型之一,国家积极推广建筑基础桩底、桩侧后注浆技术,并配合超声检测技术,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灌柱桩施工集成技术,并不断研发动态、静态测量技术,并开发相应的计算机模块,适时掌控桩基承载力的状况。

1.2.2 高层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相关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土石材料,特别是在浇筑方面需要大批混凝土,而混凝土重要的指标是抗压强度,影响其抗压性能的因素主要是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强化混凝土出厂的检验和混凝土制备中的检测,确保使用混凝土的性能。强化施工混凝土的泵送技术,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施工单位应积极开发研制混凝土浇筑新工艺,在确保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不断革新现有的支模技术,加强支模材料的优选,动力提升设备的研发,并向大模块方向发展,集约化发展拆模施工技术,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进度。

2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引入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我国自身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理论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施工技术,充实我国现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 高层建筑外墙施工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建筑墙体实行全面浇筑结构的基础上,建筑墙体大模块时代已经到来,建筑施工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图1和图2分别为建筑墙体施工旧、新施工技术,通过对高层建筑墙体技术不断研究和创新,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提升工程的整体性能和功用价值。

2.2 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发展

建筑结构中的转换层可以根据功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设计、施工工艺。目前,我国现有结构转换层的形式主要有梁式、桁架式和板式。其中,梁式结构转换层因其设计简单、施工方便等优势在工民建筑中得到发展和应用。但是,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厚板式转换层设计理念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相关结构预应力技术理论研究的深入,促使我国高层建筑、特别是跨度大、高挠度、强剪切力等建筑结构问题都有较完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2.3 高层建筑工程中新材料的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相关建筑材料行业也得到发展和提升,特别是在新材料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建筑材料关系到高层建筑结构本身的性能、建筑荷载的能力及其防火、采暖保温等功能。因此,对新材料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或规范执行,加强建筑装饰材料的研发管理力度,特别是加强对新材料施工技术的研发,如玻璃幕墙的设计施工,明框暗框的设计、施工材料的安全性能等方面,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4 高层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提升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实现必须依赖专业、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和相关工程概预算、工程图绘制和效果图设计等软件,强化工程施工的信息化技能,科学有效地编制高层建筑施工程序,科学管理施工材料、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控制,加强施工材料、混凝土制备过程的适时温控、水控管理,还包括建筑的工程测量与地基勘察。

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建筑事业大力发展,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相比普通建筑而言,高层建筑的施工方案较为复杂,施工会受到很对因素的制约,且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较高。我就要求我们的施工技术要不断升级。但是,由于我国现有高层建筑施工理论和技术还不成熟,国家必须加大力度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理论,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研讨和分析,结合我国现有的实践经验,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并呼吁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规范,对高层建筑工程进行科学地、规范地管理,使我国高层建筑行业逐步迈入崭新的阶段并与世界接轨。

参考文献:

[1]刘伟.高层住宅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大众科技,2006,(03).

[2]邓琼秋,李剑.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大众科技,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