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唐诗的感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子宫肌瘤;糖尿病;护理干预;手术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a)-0168-02
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良性肿瘤之一,而临床治疗此种疾病较为有效的方式即为手术切除,而一旦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情况,则手术过程中风险较大。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机体表现以血糖异常升高为主要表现,而此类患者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时,由于麻醉及术中应激反应等可能会导致糖尿病加重,甚至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情况,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为此类患者提供临床围手术期护理服务十分必要[1-2]。该研究选取该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46例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其提供手术室全面护理干预措施,总结其手术效果与患者满意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46例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普通组与干预组,分别包括23例患者,普通组患者平均年龄(50.54±4.1)岁,糖尿病平均病程(2.1±0.5)年。干预组患者平均年龄(54.7±3.8)岁,平均病程(2.8±0.4)年,纳入标准:其中患者均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符合手术适应证;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B超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需排除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
普通组患者接受手术期间一般护理流程措施,包括患者入院时,及时遵医嘱为其积极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工作,综合评估病情是否符合手术指针,了解患者内心对于手术存在的想法,及时干预不良情绪。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手术流程宣教工作,说明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协助其共同完成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常规监测体征变化,做好记录工作,遵医嘱用药,做好出院指导,嘱咐其定期来院复查。干预组提供全程护理服务,包括:①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术式一般为手术切除,部分患者自身对于手术即存在一种恐惧心理与表现,入院时由于对院内环境感到陌生等会加重不良心理表现。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做好入院宣教工作,说明子宫肌瘤相关疾病知识,告知手术大概过程。护士利用自身学识,积极开导患者,改善其不良情绪,鼓励患者积极勇敢面对疾病治疗[3]。②为患者提供较好治疗环境,保证身心状态良好,积极面对手术,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能力。为其提供术前饮食时,需注意指导其进食流质饮食,手术前一晚与术日早晨,为患者进行常规灌肠,做好会准备工作,行阴道_洗,留置导尿管,保证引流通畅[4]。③及时进行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应激反应,包括麻醉用药等因素会导致患者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因此术前应积极控制血糖变化。术前禁食期间应遵医嘱为患者静滴葡萄糖注射液加胰岛素。术前应及时监控患者血糖变化情况,遵医嘱调整用药,保证血糖处于稳定状态;在术后恢复常规饮食后可使用口服降糖药物。④术前应做好饮食指导,告知家属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控制的重要性,为其提供含盐量低、低脂、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原则,维持清淡易消化饮食,保证在机体营养良好前提下控制血糖升高。⑤术后积极监测患者体征变化,为患者提供心电监护措施,及时为患者提供吸氧护理,定时测量血压变化情况并记录,观察患者呼吸变化、意识状态与皮肤情况。遵医嘱输液,注意药液输注速度及时调整,观察血糖变化。在术后伤口部位进行加压处理,及时观察伤口处皮肤有无发生渗血、伤口疼痛情况,注意观察患者伤口恢复情况。对于主诉疼痛明显患者,及时采取镇痛措施,鼓励患者主诉,一旦发现不适表现及时通知医师处理[5]。⑥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告知患者术后一个月内应保证足够休息,且对配偶强调一个月内不应进行性生活,嘱咐患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及时来院复查。指导患者家庭疗养中应坚持健康饮食习惯,视自身恢复情况适当进行活动,并教会患者完成血糖自我监测,教会其自行注射胰岛素方法。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住院时间、患者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总结患者对于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
普通组患者住院时间及首次离床活动用时均多于干预组(P
2.2 总结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
普通组患者满意度为69.57%、干预组为91.30%、干预组满意度较高(P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因素主要为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导致,多数患者发病早期会出现月经失调、贫血及疼痛等表现。而对于有糖尿病基础的患者而言,接受临床子宫肌瘤切除术过程中可能会加重糖尿病表现,甚至引发并发症出现。因此,为保证患者手术效果应及时为其提供全面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做好足够的术前准备工作、提供全面术后护理,病情监测、血糖控制,同时做好全程健康宣教工作[6]。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7],对于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手术时,应为其提供全面围手术期护理服务,大部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且主诉满意度较高。该文经研究发现称,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糖尿病患者,术前积极控制血糖、安抚其不良心理、术后积极监测病情变化、进行饮食指导工作,大部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且对临床服务满意度较高。两组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对于子宫肌瘤同时存在糖尿病患者接受临床手术治疗时,术前与患者积极沟通,告知其相关知识要点,嘱咐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饮食指导、加强心理疏导、协助其完成术前准备工作;术后积极监测血糖变化,及时用药,观察并发症出现早期征象,进行出院指导工作,告知家庭护理要点,并定时电话随访,大部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且主诉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 张佑清.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6):31-33.
[2] 许小宴,朱洁怡.专科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围术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8):77-78.
[3] 詹琼琼,李岚,彭小丹,等.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4):126,132.
[4] 李冬英.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9):109-110.
[5] 万清兰.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5):159-160.
[6] 刘春霞.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24-25.
的《新大地之歌》所用的创作素材虽为中国诗歌,但经过翻译,唐诗变得更像是西方的长句式的抒情诗,而并不是中国人的就更无法体会唐诗那独特的“中国式的美”。在叶小纲的作品中以一个中国人的视角向我们描绘了一派盛唐的雍容与华美的景象。在欣赏过程中我有几点感触很深的地方。
首先,叶小纲的《新大地之歌》非常注重作曲与唐诗特点的融合,并且叶小纲注重了唐诗本身的“音乐性”特点。《新大地之歌》的音乐的旋律进行非常符合唐诗的韵律与短句的特点。这也是叶小纲在创作过程中认为较难把握的方面。因为的作品中唐诗被翻译成长长的诗句,旋律的写作就可以较好的舒展开。而作为原文的唐诗,五言或七言短短一句,要展开一个好的旋律就比较困难。在听叶小纲的《新大地之歌》时感到他在这方面做的还是很令人满意的。我总认为中国的唐诗与宋词本身就是一种音乐,他们在吟诵时是有很美的节奏的,并且根据不同吟诵者的不同感受也会从语调上给予它们不同的“音调”与“旋律”。叶小纲也许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我发现在他的《新大地之歌》中有一些诗词是被直接朗诵的,而在音乐的进行中演唱者的这种朗诵很好的烘托了气氛,并传神的展现出中国唐诗动人的韵律与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还有一点留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全曲的音乐带给人的心灵感受。我想一首作品的好坏并不是单纯靠作曲技法的高深或刻意的追求新奇的音响效果来决定的。关键是听众的感受,是否能打动人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个地方。当我听叶小纲的《新大地之歌》时,我的脑海里所浮现的是少年时春天有风的天气里把一根红飘带系在窗棂上看他在风中流动,舒展的景象。我想也许是因为《新大地之歌》是不同与一些西方交响乐的听觉感受,才能让我有这种感觉。《新大地之歌》的音乐是中国式的,是中国传统戏曲的行腔吟诵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它没有太多厚重的和声的凝积,它是流动的,优雅的,有时又高亢激动。我觉得它非常像我在少年时那根红色丝带的飘动中所发现的“春风的线条”。这也是我非常喜欢这部作品的很重要的原因。
再有一点,也让我感受很深。《新大地之歌》也许可以把它称为具有楚文化特点的《新大地之歌》。在聆听这首作品时,感到它有很强的楚文化的色彩。在我的直觉中,一提到唐代文化,盛唐景象就会想到长安。它是那个时代世界经济、文化发达的代表者。而在叶小纲的作品中我感到最多的却是中国南方的景象。特别是这部作品中南方的川剧锣鼓的使用使人很自然的联想到楚文化的气息。当音乐渐渐停止时,听到一面小锣在一片寂静中略带凄清的敲起,马上就会想到“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景象。我更多的觉得它把人带到了唐朝的江南水乡,而不是繁华、雍容、豪放的唐代大都会。但这种音乐是美的。很中国,也把现代创作语言与古典音乐结合的很完美。至于为什么总让人觉得南方音乐的因素很多也许是和作曲家的成长环境、人生感悟有一定的关联吧。因为叶小纲从小生活在南方,对于南方的楚文化总有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他非常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去阐释与描述这种文化带给他的感悟。叶小纲自己也曾表示在成长过程中江南水乡给他的感触很深,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总把这种感受当作创作的归宿。
关键词:唐诗宋词;课堂;教学方法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最珍贵的宝藏之一,这里星河灿烂,群星闪烁。《唐诗宋词选读》作为高中生的一门重要选修课程,力图让他们“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中努力开拓创新阅读鉴赏的空间”。
面对如此丰富的精品佳作,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既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以“读”为主,层层赏析作品
1.预读
在预习时教学生学会查阅与鉴赏诗歌有关的各种资料,为鉴赏作品打好基础。如,学习“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时,了解把握李白的经历和理想以及理想的破灭,这样有助于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主题的把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准备之后,学生在鉴赏作品时才会有话可讲,有据可依。
2.诵读
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作品,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加强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鉴赏诗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语感。所谓语感,是对语言美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力。诗歌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驾驭语言的技巧,没有语感就很难欣赏其中细微的妙处。诵读对于培养语感,进行语言、情感和思维的积累大有好处。
3.美读
在学生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有声有色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当学生能够做到美读这一点时,可以看出他对作品的理解较深了。
二、以“听”为辅,激发阅读兴趣
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及中外名人都十分重视音乐的教育功能。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雨果也说过:“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三把,即数学、文学和音乐。”利用音乐在创设氛围方面所特有的作用,营造出与诗歌意境、感情相吻合的气氛,为学生理解诗歌奠定感情基础,让学生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体悟诗歌和流行音乐互相融合的精妙,增强对诗歌艺术的亲和力。教学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时,听听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教学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时,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胭脂泪》;教学岳飞的《满江红》时,播放罗文演唱的粤语版《满江红》。通过“听”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让他们感受到诗词里边的美好境界,体味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将流行音乐融入诗歌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受到思想的感染和情操的陶冶,并使诗歌潜入心扉。
三、以“探”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唐诗 美丽中国 道德教育
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中学语文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唐诗中对祖国山水赞美与热爱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美丽中国”理念的灌输与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炽烈情感。
一、对应节令时序的诗句:一草一木皆关情
“美丽中国”的概念首先看重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的感受。唐诗里有很多对应节令时序的景致描写,抒发出的是对自然景色的直观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幻化成诗人笔下的美丽词句。在学习这些诗句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些洋溢着自然情趣的诗句,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
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流传不衰的好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全诗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西湖的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不但描绘了西湖的旖旎风光给予人的感受,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颇有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果教师能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转换用于本地的景色描写,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就更大了。
又如,杨万里的《小池》描写的是初夏的静谧氛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的另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是直接描写了西湖夏日的美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的炎热在唐代诗人的笔下竟然透出阵阵的清凉,别有一番趣味。
刘禹锡的《望洞庭》则描绘了秋天的平静与坦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诗人在日暮时分遥望洞庭湖而写的,表现出洞庭湖面开阔,水光月色交融。诗人还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远望湖中翠绿的君山仿佛白银盘上漂浮的一只青螺,意境深邃。
高适的《别董大》显示的是另一种意境:“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中的灰色天空给我们以强烈的感官冲击,似乎联想到了眼前的环境问题。
通过朗读和比较这些描写四季景色的唐诗,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还可以让他们领悟用心感知秀美景色的道理,进而培养他们爱护美好河山的道德情感。一草一木皆关情,而建设“美丽中国”是需要每个人付出自己的努力。
二、对应山水胜景的诗句:青山绿水在心中
唐诗里还有很多对应着山水胜景的诗句,表达出的是对祖国山水胜迹的迷恋与赞叹,而背后则是个人心境的自然流露。阅读和学习这些诗句时,教师应让学生抓住自然景色的独有特点,在抒发个人情怀的同时关照生态环境的变化。
杜甫的《登高》可能唐诗中最为萧瑟凄冷的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长江之滨的夔州(今四川奉节)以猿多著称,夔门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不仅感慨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则对比了长江两岸的不同景致:“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人站在江北,遥想江南的秋景:此时的时令已过了深秋,我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还是青山绿水,风光依旧旖旎秀美。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景观也不同,地带性的差异是观察者的立足点,别有一番风趣。
唐诗,唐诗,顾名思义,就是“唐朝的诗歌”。唐诗自是充满韵味,富含高深莫测的。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被得被誉为“诗圣”的李白的一首诗,常常被人脱口而出的办事《静夜思》了。生活在那虽忧愁却如梦境一般的唐诗中,何乐而不为呢?唐诗中的生活自然是令人心旷神怡,令人无比向往的了。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平静、独来独往的人,你可以去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地方生活,因为那里“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虽然哪里没有小城镇里的“春色满园关不尽,一枝红杏出墙来”可以欣赏,但你也可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如果有人来到这儿,他们也只会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如果你是在是太寂寞了,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像李白那样,做个有情调的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如果你是一个向往战争的人,那你可以生活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的状态之中。在那儿生活不久后,你便有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更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你的家人一定会为你担心,因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直到你走上战场,才会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追悔莫及。
关键词: 《唐诗宋词选读》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屈原的《离骚》,从唐诗到宋词。从李白到苏轼,诗词无疑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可以说,中国的诗歌光耀古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辉煌的贡献。
考试中,诗歌鉴赏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对唐诗与宋词这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有更深的认识,让学生欣赏到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领略到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以及北宋的旧曲新声,南宋的乱世词心。
在《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在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与精神的陶冶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尤为重要;在分析教材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尤为重要。
一、朗读美文,感受美意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生的高层需求。诗词集自然美、社会美、人文美于一身。因此,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就应该让学生学会“美读”。美读能够把文章美的思想,感情用“原汁原味”的美的声韵传达出来,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语)。
在古代,诗歌是需要填曲用来吟唱的,在宋代,柳永的词一度成为歌妓们的最爱。李煜因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而一命呜呼。诗歌一直流传至今,可惜曲却未能流传下来。但是我们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体味古代诗歌的音韵之美,对诗歌形成感性的认识。
以《春江花月夜》为例,我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听琵琶曲《春江花月夜》,边听曲子,边回忆诗歌的内容。学生沉浸在琵琶伴奏朗诵的《春江花月夜》意境中,“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境,以及夜晚皓月当空的幽美的景色顿时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在美景离情之中,学生不由得观照人生,思索漫漫人生与茫茫宇宙之间的相互联系,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学生在试听的基础上,自己朗诵,体会诗歌的音乐美与节奏美。在歌咏吟诵中,学生不但读出了诗词的音韵之美,而且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共鸣。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多读诗歌,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境美。
二、把握情感,体会其“心”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作也。”文学大师巴金也说:“我是靠感情动笔的。”诗歌用寥寥几字便传递出了无尽的情感,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用来形容诗歌是极为贴切的。
把握诗歌的情感,需要了解作者的背景,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不同时期的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不同,而同一时期的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一种基调上的相近。
以南宋词为例,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国破家亡,南宋偏安一隅,这些在诗人眼中,变成了一个“愁”字。例如:李清照的《醉花阴》,辛弃疾的《水龙吟》,等等,似乎这些词都表现了一个“愁”,但又不同,有小家碧玉式的,有粗犷豪迈式的,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学习探究,自己去发现。同时还可以同一作者做比较,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和《醉花阴》情感意境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诗歌就如一幅多彩的画卷,有“羽扇纶巾”的气魄,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寒,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民族大义,不同的意境与意象构成了诗歌不同的意蕴。
意境是一首诗歌的灵魂,诗人的容、情、貌全都融入了诗歌中。只有把握意境才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身临其境,感受其情。而诗人往往会借用不同意象来渲染独特意境。例如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又如柳树,以折柳表惜别。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例如: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不同的意象传达不同的情感意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发动学生留意诗歌中的意象,做总结分析,进行专门的探究性学习,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一定的知识。
三、还学生想象空间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J.M.索里和C.W.特尔福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学生的知心朋友。中国的古代诗歌文化是无与伦比的,在当今传统文化逐渐缺失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扮演好文化传递者的角色,并承担塑造学生灵魂的任务。诗歌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这种“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等,对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积极的作用。
例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学生很少接触自然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有一种置身于自然之中的感觉。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图片,舒缓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人置身于大自然中的惬意、恬适。这样既可以调节学生的身心,感受大自然鸟语花香的无穷魅力,又可以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在以后遇到诗歌时学生就会自然运用自己的想象来感受诗歌的美。除此之外,诗歌还可以表现人文美和社会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态度。
课堂教学始终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阵地,教师应该把握住课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学习的步骤和方法。诗歌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诗歌,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把握住机会,在诗词的海洋中尽情畅游,领略中国诗词的艺术魅力。
能否真实书写女性的性情,展示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是区分唐代女性诗歌模拟与真实的分界点。从本质而言,它体现了女诗人对男性中心文化的依附或背离。
【关键词】 唐代/女性诗歌/男性中心文化/依附/背离
“诗的活动的起点,始终是一种生命体验。”(注:狄尔泰《体验与诗》,见L·列维松《近代批评文学》1919年纽约版第53页,转引自《诗探索》2000年第1—2辑第149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从本质而言,诗歌表达的应该是生命的问题,即展现个体的生命体验。所谓“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实际上彰显了男性诗歌过度承载的社会教化功能和实用思想。唐代空前开放的文化格局与积极入世、关心时政的社会心理机制,必然规定了男性诗人在抒展个人情怀时,思考与表达的一般基点是施展建功立业的抱负,实现政治的理想,从而展现人生的价值。置身其中的女性诗人的创作因此显示出了两种不同的状貌与发展趋势。区别两者的分离点,取决于女性诗人对男性文化传统的接受与否及自身主体性操守的持有程度。
由于跻身上流社会,耳濡目染男性文化的判断标准和价值形态并渴求得到传统文化的认可,以宫廷内后妃宫人,贵族、官僚的眷属为主体的出身尊贵、地位优越的女性诗人大多自觉地以男性的思想感情、审美旨趣和观念意识来写作,将符合正统的男性诗人的作品作为范本,明显表现出对男性文化的趋附倾向。“陪鸾游禁苑,侍赏出兰闱。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旗。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武则天的这一首《从驾幸少林寺并序》(《全唐诗》[1] 卷五)颇得后人称道:诗人以栩栩如生的语言描摹了禁苑周遭的声色皆美的图景,兼有对仗美与音韵美。然而诗歌的立意本为感伤亡母,诗人却刻意借用了张扬皇家威仪的词汇作为意象,着眼于展示景观的力度与壮美,将哀母之情融于歌功颂德的俗套,令人感怀。上官婉儿的不少陪侍皇帝出游纪胜的作品也是如此。以《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全唐诗》卷五)中的一首为例:“鸾旌掣曳拂空回,羽骑骖马覃蹑景来。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其意境阔大,颇有男儿之风,历来得到赞许。钟惺就曾赞叹说:“全诗皆以猛力震撼出之,可以雄视李峤等二十余人矣!”[2] 然而从创作视角来看,诗人仍是从仰视的角度观照写作对象,将皇帝预先设定为接受万民崇拜的神,所以仪仗队伍的浩浩荡荡、自然景物的壮观雄奇无不成为对皇帝业绩的隐曲肯定与赞美讴歌。而在宫廷女诗人鲍君徽的笔下,对皇帝的歌颂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一首《奉和麟德殿宴百僚应制》(《全唐诗》卷七)如是写到:“睿泽先寰海,功成展武韶。戈@①清外垒,文物盛中朝。圣祚山河固,宸章日月昭。玉筵鸾鹄集,仙管凤皇调。御柳新低绿,宫莺乍啭娇。愿将亿兆庆,千祀奉神尧。”全诗以铺排的手法展示了皇恩浩荡泽被四海的隆重效应,对君恩进行了无原则的赞美与歌颂。所以,尽量规范自由创作的冲动,在创作中注意实现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成为上述诗人歌颂太平盛世、为皇帝大唱赞歌所采取的根本策略。而从审美价值取向来看,诗歌明显推崇充满阳刚之气的力度感与力量美,这对由于性别的原因处于男权社会边缘、被中心文化排斥的女诗人而言,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审美依附心理。
诚然,如果从应制诗、游宴诗本身的公式化和概念化来看,这些女诗人在创作中自觉放弃抒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使用典型的套语和无聊的吹捧而将自己纳入男性世界的范畴实属无奈之举。但是即使在一些日常题材的作品创作中,这种有意或无意的趋附意识依然存在。以长孙皇后仅存的一首《春游曲》(《全唐诗》卷五)为例:“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钟惺对此诗的看法颇为典型:“何等深细!觉他人柳腰桃脸等语皆鄙俗不中用。”[2] 然而“兰闺艳妾”很明显是被置于观赏玩味的位置,诗人以男子通常欣赏美色的口吻,兴致勃勃地赏玩吟诵其外貌身姿的风流多情,津津有味地表现宫女的体貌之美与春色和谐悦人的一面,忽视了对于宫女内心世界的探求,而对于宫女生命的体贴与关心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诗人因为所持的男性立场而丧失了作为女性的根本价值判断和主体性操守。而对于女诗人而言,其社会身份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她的写作只能是展露生命的记忆、流露并宣泄情感的。因此诗歌必然成为女性自觉表露主体意识、品味生命意味的最佳载体。
女诗人对于自己胸怀理想和生命意志的真诚抒写主要体现在爱情诗的写作上。由于女性对爱情往往心无旁骛、全心全意甚至忘我献身,因此她们往往比男性更能领悟爱情的真谛,更能展示情感的深度。“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开元宫人所作的这首《袍中诗》(《全唐诗》卷七九七)以平实质朴的叙述语言刻画了一个对今生已然绝望、希望来生能结取姻缘的柔情脉脉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女主人公将满腔爱意寄托于一个素昧平生的男子以求结取“后生缘”,实际上反衬了主人公被剥夺了自由和爱情、无奈地陷于孤独寂寞的悲惨处境。而天宝宫人的《题洛苑梧叶上》(《全唐诗》卷七九七)倾诉的也是这样的苦情:“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所不同的是诗人直白地道出了身处深宫的心理感受:一入深宫,从此便与代表了温暖、希望、追求、幸福的春天无缘。这样一些浸润了生命痛楚的心灵读本是堪与上文长孙皇后的诗作形成对照来读的。
自然,女诗人对爱情的感觉和把握是多层次的。在倾诉对爱情的渴望、聊慰生命激情的时候,她们通过对自身体验的分析梳理,展露了爱情生活带给她们的诸多感受。“门前桃柳烂春辉,闭妾深闺绣舞衣。双燕不知肠欲断,衔泥故故傍人飞。”张窈窕的《春思二首》(《全唐诗》卷八二)中的这一首以巧妙的对比抒写了形单影只的寂寥与孤独:门外是撩人的春光、双飞筑巢的燕子,屋内是躲在深闺独自绣衣暗自伤心的自己。而李冶的《相思怨》(《全唐诗》卷八五)更是极写了女子的相思之苦:“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首联颔联两句诗人将相思以海水作比,表现了相思之极深极广。抒情女主人公因难奈相思之情携琴登上高楼,而高楼却因人声寂寂月光弥漫使诗人更生哀怨之情。诗人弹到《相思》一曲时,却不料因为感情急速迸发而“弦肠一时断”。诗人表面写相思,实际流露的是满腔哀怨之情,让人释卷难忘。如果说李冶的哀怨诗情是遮着面纱娓娓道来的,那么鱼玄机的哀怨则是以杏眼圆睁的怒目表达心中的愤慨的。“自叹多情是足愁,况当风月满庭秋。洞房偏与更声近,夜夜灯前欲白头。”在这首《秋怨》(《全唐诗》卷八四)中,诗人敏感地意识到正是自己的多情招致了愁苦的心绪。当秋风飒爽皓月当空时多情带来的却是深深的悔意:见证“我”的彻夜不眠与华发渐生的,是夜夜更声和一盏孤灯。诗人在对抒情主人公愁苦心境的刻画中,实际溶入了对抛弃自己的昔日丈夫李亿之流的愤怒谴责。总之,女诗人以或直白或隐曲的笔法倾诉自己内心最真实的相思与愁怨,道出自己对爱情生活最真实切肤的体验。
值得强调的是,女诗人在描摹细腻隐秘的情感世界、展示内心的情感伤痕时,已经意识到由于性别而造成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正是导致爱情无望的真正原因。这种难能可贵的理性认识最集中地体现在鱼玄机的《赠邻女》(《全唐诗》卷八四)一诗中:“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诗歌在形象描述了邻女失恋的种种痛苦情态之余,紧承“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3] 之意,发出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有力痛斥,道出了历经情感磨难的女性共同的心声: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想要寻找一个对自己有情有义、善待自己、灵魂相通的如意郎君,岂不是比得到无价宝还要难上加难吗!而女性在遭遇这样的挫折时,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诗人所能劝慰邻女的是:不要念念不忘负心郎,去勇敢追求自己的所爱!泼辣大胆的劝解鲜明标示了诗人挑战男性道德的强烈叛逆精神和反抗意识,展现了突出的个人化姿态:边缘的社会身份并不能使她们从社会中逃遁,她们甚至还能以女性的坚韧去关心身外的大事,探讨一些似乎从来都应该是男人管的事情。鲍君徽的一首边塞诗《关山月》(《全唐诗》卷七):“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诗人以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征人艰苦的生活环境活现了战士的厌战情绪和深切的思乡之情,并对朝廷和边帅不体恤战士的麻木不仁进行了尖锐的指责与批判。薛涛的《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全唐诗》卷八三):“黠虏犹违命,风烟直北愁。却教严遣妾,不敢向松州。”更是讽刺了镇守边镇的节度使只会对弱女子滥施而不敢对抗入侵之敌的软弱无能,代罚赴边女倾诉了一腔苦情。无怪乎杨慎如此评价此诗:“有讽谕而不露,得诗人之妙,使李白见之,亦当叩首,元、白流纷纷停笔,不亦宜乎?”[4] 所以,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女诗人在对女性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的抒写与表述中,力图抛开男性价值尺度,表现内心的渴望与追求。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与男性的表达相比,她们作品中的反抗令人感觉到的是脆弱和苍白。更有甚者,男性中心主义的文化熏染使得她们中的一些人已经丧失了独自飞翔的能力。诗人徐月英以一首《叙怀》(《全唐诗》卷八二)诉说了所有被迫沦为妓的姐妹们的心事:“为失三从泣泪频,此身何用处人伦。虽然日逐笙歌乐,长羡荆钗与布裙。”将自身的悲惨命运归结到丧失“三从四德”,懵懂中将耻辱的枷锁自觉套在了自己的脖颈上。
综上所述,当女性以性别的视角观察和体验生活,在从现实生活到精神存在的维度中深切地感受身为女性所遭受的来自生活的各种压抑时,通过写诗实现的心灵宣泄实际上成为她们挣脱现实的羁绊、实现生命的超越的最佳途径。所以,能否真实书写女性的性情世界,释放生命力、舒展性灵,展示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区分唐代女性诗歌写作中模拟与真实的分离点。因为对于日常生活的亲近与表现,对于婚恋主题的大量涉猎,使女性诗歌部分消解了男性文学惯常表现的宏大主题,将诗歌带回到《诗经》这一抒情诗的传统中。而在诗歌婚恋内容的表层之下,蕴藏着一个真挚的情感空间,即对一种建立在生命的交流与沟通上的人类之爱的永恒膜拜与追求。诚然,女性诗歌题材因性别在体制文化中所处的地位而呈现了狭隘的面貌,并在与同时期的男性诗作的比较中显出了“轻”的状态,但其中承载的生命本体意识,又使其在中国诗歌的发展流变中具备了极不一般的分量。
参考文献】
[1] 全唐诗(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钟惺.名媛诗归三十六卷:卷九[M].明刻本.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闲逸优雅的恬静生活,在唐宋时期这种想法尤为流行,这或许与唐宋高度膨胀的儒家思想有着一定的关系。儒家思想在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对大自然抱着一种天人合一、整体平衡的观念,对所处的自然环境持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唐诗宋词更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优美、瑰丽的韵调使其有着无穷的魅力,姿态万千的神采和沁人心脾的芳香更令人陶醉。唐诗宋词善于使用各种意象,构成丰富多彩的意境,来表情达意,达到艺术效果,从而使其有着无穷的魅力。本文试图分别对唐诗宋词中的草、梧桐、雨、月和夕阳的意境进行分析,具体阐明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为更好地进行现代艺术设计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唐诗宋词中的意象
唐宋的文人都喜欢用“物”来衬托某种意境。综述唐诗宋词:草、梧桐、雨、月等物被较为广泛地引用。本节简单介绍这几种物在唐诗宋词中的意象。
1.草 在唐诗宋词中,文人常常用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别情离绪和思古念旧之情。著名诗句“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中蕴含了怀旧痛今、凄怆伤感之情。在“草”的这个意象上,积攒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离情别绪。纵览古今,凡是具有古代文学知识和一定的文化修养背景的人,只要在古代诗歌中碰到“草”这个名词,就像敲击了某一个特殊的神经,脑海中会立刻产生黯然神伤的离愁别绪。
2.梧桐 梧桐以其高大的落叶乔木“专情”形象,在唐诗宋词中备受青睐。在唐诗宋词中梧桐经常伴随着孤寂、冷清、落寞、哀愁而出现。梧桐在宋词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寂寞梧桐”和“梧桐更兼细雨”这些经典名句,至今依然脍炙人口。然而梧桐在宋词中的意境趋向于悲伤、凄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满地黄花堆积”等悲怆的千古名句,无不营造着一种浓厚的悲愁氛围。
3.雨 雨同样受到唐宋诗人的关注,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不乏空灵的雨境。打开唐诗宋词,到处听得到雨声。雨由于其本质的轻柔流动,很容易成为诗人笔下的感情载体,赋予其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无论是春、夏、秋、冬,也无论是阴晴圆缺,雨尽显其百态千姿,妙不可言。在唐诗宋词中有很多雨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等唐诗宋词绝句,无不内容丰富深邃,感人至深;其艺术手法更是多姿多彩,令人回味久远;它的瑰丽奇异吸引着人们去欣赏,它的华赡丰富吸引着人们去领会,它的精妙绝伦吸引着人们去感受,它的人文气息吸引着人们去感觉。在现代的艺术设计中,也常以雨来作为背景衬托,譬如在修饰恋人分手时的悲怆时,常以一场暴雨来衬托,这场暴雨无需多解,即可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惆怅。
4.月 月作为一个古老的极具文化意蕴与情感价值的原型意象,不但渲染了一种恬静优美的气氛,同时还更使人联想到月下美人的美丽容颜。在唐诗中几乎处处可见月亮,文人们喜欢用月色去展现他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细致入微的内心体验。他们善于用诗篇去触动灵魂,去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样的诗歌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离别之情;宋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更是向离别的亲人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的情感。
二、唐诗宋词意象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艺术设计与唐诗宋词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或者可以说,艺术设计就是一种唐诗宋词文化。艺术设计过程中重点是要处理好意境、空间意识和自然意识。只有处理好这三个部分的艺术设计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设计。
1.唐诗宋词意象与艺术设计的“意境”美 顿悟净心、寻求心灵的澄澈自由是唐诗宋词的灵魂,它灌输给人们一种平静淡然的世界观,使得人们在物质化的世界中寻求一种达观、一种自在而为的人生追求。唐诗宋词在貌似淡然的外表下隐藏着一种极为广阔、令人深省的思想空间,如草、梧桐、雨、月和夕阳等基础元素构成了唐诗宋词广袤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这种意境深深地影响着艺术设计的思想,形成了用是否含有意境追求来评价艺术设计成败的衡量标准。意境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和处理,从而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效果,它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以我国的园林设计为例,在古代的园林设计中,“意
转贴于
境”是设计者们必须考虑和追求的,没有意境的园林必然会被历史淘汰。从园林的作用来看,它不仅仅是人们休憩的地方。纵观历史,园林是文人们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更是历代文人们表达心志、寄予情感的场所。包括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在内的几乎所有园林,它们都没有脱离对“意境”的追求,这些园林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们利用园林来表达自我,实现自我。草代表着离情别绪,梧桐代表着至真情感,雨代表着悲怆惆怅,月代表着思念和夕阳代表着凋零,这些唐诗宋词中的意象,在园林的设计中体现得淋漓精致。除了园林设计,中国自古以来的艺术设计都有着相似的意境,对这种意境的追求从未间断过。
2.唐诗宋词意象与艺术设计中的空间意识 唐诗宋词中并没有表达出绝对的有限和无限,对二者没有严格的界定。恰恰相反,在唐诗宋词中二者可以互相转换,表露出了有限的空间里包含着更为无限的世界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简单就是美,在艺术设计中更是如此,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更大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和思索。用艺术设计的专业术语可以表达为“以小为大,咫尺世界”等。虚实相生、分景、借景等方式更是古代园林设计者和建筑者们所采取的“以小为大”的手段,他们利用这些手段来使观赏者从心理上扩大空间感,将有限的园林之景融入到无限的宇宙之中。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可利用的面积和空间与设计者的品味和能力是有着必然联系的,面积和空间越小,体现出的设计者的品位和能力就越高。园中园、景中景那种“庭院深深”的层层设置,更容易冲击人们的视觉,从而产生一定的空间感。园林设计强调的是传神达意,有时一棵梧桐就能代表一段至真的爱情。简单的一棵树结合其背后的深远意境,给人带来的将是多重的空间感。
[关键词]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评价
[作者简介]曹茂才,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许嘉,泉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lo)06-0165-03
语文校本课程经历了十多年的变化与发展,逐渐演变成了两种主要形态:“课程形态”与“活动形态”。“课程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其教学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像“唐诗鉴赏”、“走近鲁迅”、“红楼寻梦”等这样的语文校本课程,都是属于课程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活动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其教学主要是以课外活动为主,像“演讲与辩论”、“感受吴文化”、“北京建筑”等这样的语文校本课程,都是属于活动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
不同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由于其教学内容与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其评价内容等方面的不同。
一、从课程环境看
影响语文校本课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教师相关智能、课程资源保障。两种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环境的不同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教师智能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教师的智能要求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要相当熟悉。教师这方面的智能因素将会对课程开设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像开“唐诗鉴赏”这门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师,必须对唐诗有相当研究。任课教师必须对唐代各时期代表诗人有相当了解,必须对唐代主要诗歌流派诗作也有相当了解,必须对李白、杜甫与白居易有相当研究。任课教师有这样的智能,才可能胜任“唐诗鉴赏”这门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教师的智能要求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教师智能要求更高,除了要求教师要对课程内容很熟以外,还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活动组织能力与语文校本课程理论修养。像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所开设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感受吴文化”,它所涉及的内容广泛:(1)对吴文化基本含义的理解;(2)对问题的研究方法(如何选题,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如何形成小论文等);(3)吴地文化研究(吴地人物研究、吴地语言研究、吴地山水研究)。显然,要开好这门语文校本课程,要求教师对上面的那些内容要十分熟悉。
从“感受吴文化”这门语文校本课程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学生要顺利展开对吴地文化的研究,教师必须组织学生展开大量的课外活动,如教师要组织学生到实地去采访吴地一些名人,到实地去察看吴地山水,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组织活动能力和语文校本课程理论修养。这样,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才可能关注到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发展,关注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注到地方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对课程资源保障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资源保障的要求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低,一般只是要求一定的资料保障。像“唐诗鉴赏”这样的语文校本课程,在课程资源上主要是要有唐诗读本、读诗解读本等资料。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资源保障的要求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资源的依赖程度往往比较高。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与开发利用水平,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像语文校本课程“北京建筑”,它所依赖的主要课程资源有:北京地区不同年代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从事北京建筑研究的有关人士,北京建筑的大量相关文献,等等。如果缺乏这些基本课程资源,我们要开展对北京建筑的研究,那是不可想象的。
二、从课程教学来看
语文校本课程教学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拟定和课程教学。由于两种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而对它们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一)对课程目标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目标的要求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所拟定的课程目标往往比较单纯,一般是针对学生某方面的语文能力。像“走近鲁迅”这样的语文校本课程,其教学基本在课堂展开,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学目标可以拟定为:研读鲁迅作品并写出相应的研读文章,从而“走近”鲁迅。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目标的要求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所拟定的课程目标往往比较复杂。其教学大部分是在课堂以外完成,不仅是针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关注学生的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比较关注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创新思维、探索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像锡山高级中学开设的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感受吴文化”,其课程的教学目标拟定为:(1)感受吴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人文素养;(2)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3)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对课程内容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内容的要求
(1)课程内容要丰富。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所拟定的课程内容一般比较单纯,但不能单薄。像开设“小小说导读欣赏”这样的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小小说让学生阅读;然后再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小小说赏析文让学生阅读;最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些小小说赏析文。这样,课程内容就不会显得过于单薄了。
(2)课程内容应是一般课堂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应能体现出与一般课堂读写教学所不同的趣味性。像“红楼寻梦”这样课程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我们对其教学内容的设计显然不能局限于一般的文本阅读。我们可以透过《红楼梦》作品的阅读,寻找其中有关“梦”的故事。据说在《红楼梦》全书中,总共记叙、描绘了二十二个梦。由此,引导学生通过其中梦的解读,从而把握作品中人物性格特征与主题思想。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内容的要求
(1)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要保持一致。从前面所提到“感受吴文化”这样的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来看,其课程内容纷繁复杂,往往可能出现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不太一致的情形。
(2)课程内容价值取向要合理。课程内容要能体现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要能体现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前面,我们所提及的“演讲与辩论”、“电视制作与播音采访”、“感受吴文化”等这样的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课程内容的拟定都要能体现这方面功用。
(3)课程内容的容量要适度。在实际教学中,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往往过于膨胀。某校开设了“庐陵文化”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含有丰富的知识介绍、大量的实地参观与考察(佛教圣地青原山、名窑古镇永和镇、当地民俗风情等),还含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性小论文写作。像这样的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内容容量是相当大的,这无疑会给课程实施带来极大困难。
(三)对课程教学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教学的要求
我们对课程教学的评价要重点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与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我们前面说的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小小说导读欣赏”来说,我们对课程教学的评价既应关注学生对小小说欣赏方面知识的获得,也应关注学生对小小说欣赏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教学的要求
我们对课程教学的评价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像“感受吴文化”这门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学生有大量的语文听说读写与学科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是很有意义的。
(2)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像“感受吴文化”这门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中的人物研究是由几个学生去分别完成“无锡顾恺之”、“归氏状元门”、“从吴语中看吴人”等论题研究。显然,这些人物方面的广泛而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是多么需要学生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课程学习。
(3)关注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前面我们谈到,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课程资源的依赖程度往往比较高。这点,我们从“感受吴文化”这门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可以清楚看到。如果不能有效开发与利用吴地山水、人物等方面的课程资源,学生要开展相关研究,从而有效学习“感受吴文化”课程,那是不可想象的。
三、从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来看
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评价主要涉及三方面: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而就两种形态的语文校本课程来说,其主要不同不在于评价主体,而在于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一)对课程学习成绩评价内容的不同要求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学习成绩评价内容的要求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像“唐诗鉴赏”、“唐宋词鉴赏”、“走近鲁迅”等。其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往往都比较单纯。因而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也比较单一。
目前这类的语文校本课程,其教学指向基本都是针对语文听说读写的某方面能力。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时就应该把对学生语文某方面能力的提高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像前面提到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小小说导读欣赏”,我们对其评价的内容就可以确定为:学生“小小说”欣赏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2 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学习成绩评价内容的要求
这类语文校本课程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
(1)关注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与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像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感受吴文化”,在其设计中有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与学科综合应用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基本保证;而学科综合应用能力是学生未来工作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2)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教学目标往往以此作为基本定位。像“感受吴文化”、“庐陵文化”、“北京建筑”等活动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其学习都需要学生要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能探究问题,要能与他人进行良好合作。
(二)对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方式的不同要求
评价内容决定评价方式。两种形态语文校本课程,由于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不同,因而其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也就必然不同。
,
1 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对学习成绩评价方式的要求
它侧重于采用终结性定量评价。课程形态语文校本课程学习的评价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语文某方面能力的提高程度。而这样的能力提高程度主要是在学习终结时才能得到完全的体现,因而在课程学习终结时才好去对学习成绩作出评价。而对学生这种语文某方面能力的提高程度所采用的评价尺度,用等级定量会显得比较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