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西湖的诗句范文

西湖的诗句精选(九篇)

西湖的诗句

第1篇:西湖的诗句范文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3、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西湖的诗句范文

是写景?还是送别?鉴于这种情况,的确该细细商榷了。诗里读不到送别的影子,好友送别,尤其是古人,总有一种淡淡的离愁萦绕心头。但这首诗中找不到,整首诗洋溢的是欢快,流淌的是美景。难道,杨万里,造诣极高的诗人,写作也有离题的时候。题目为送别,可诗中却只字未提离别情。情在何处?其实它就隐藏在碧绿的荷叶下,蕴藏在别样红的荷花中。翠绿的荷叶涌向天边,娇媚的荷花别样鲜艳,场面宏大,渲染天地之壮阔,让人惊叹。尽管有离愁也都被这满湖的荷叶荷花遮蔽了,彰显不出来。因为景美心情快乐,因为景美深受感动,因为景美掩盖离别情。所以诗人浓墨重彩地写了荷叶荷花,他们的离别之情则蕴含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句诗中。

这首七绝的名句是“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晋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前两句写感受,造句大气,使读者还未领略西湖美景,已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后两句写实景,诗人描了一幅接天荷叶、荷花在丽日下交相辉映的绚丽画面。全诗先赞后叙的手法,一上来就抓住读者,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用“碧”、“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效果,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接”、“映”又使整湖荷花、荷叶展现出动态之美。全诗虚实结合,动静相宜,情景交融,表现出浓厚的送别情。

第3篇:西湖的诗句范文

2、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

3、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4、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

第4篇:西湖的诗句范文

1.师出示: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

(学生齐读这句话)

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师:昨天我们欣赏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出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一幅怎样的画?

点拨:六月的西湖边,翠绿的莲叶挤挤挨挨,一直涌到天边;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是一幅色彩绚丽、充满生机的画面。这就是――诗中有画。

师:其实苏轼的许多诗词也是诗中有画的,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又是一幅怎样的画呢?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理解诗题

师:这首诗题目很长,谁来读好它?(指名读)你从题目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点拨:①六月二十七日,同样是农历六月,盛夏时节;②望湖楼,西湖边上的一座观景楼,地点也在西湖边;③醉:似醉非醉,带着醉意;④书:书写,写。

师:能说说诗题的意思吗?

生:六月二十七日这天,诗人在望湖楼上趁着醉意写下了这首诗。

2.朗读诗句

师:诗人带着醉意写下的是一首怎样的诗?

(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正确流利,读出古诗的韵味)

师: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评点)

师:你最想欣赏谁的朗读?请这位同学为大家朗读。(及时点评、表扬)

(全班齐读)

3.分析诗意

师:读了这么多遍,加上之前的预习,你弄懂了哪些字词的意思?还有不懂的吗?(师生交流)

师:苏轼的写景诗特别有名,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巧妙而贴切的比喻。这首诗中,你看到有这样的比喻吗?

生:“黑云翻墨”与“白雨跳珠”。

师:这首诗中,你们最欣赏哪一句?(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师:知道苏轼自己最喜欢哪句吗?他写这首诗时三十五岁,十五年后,他又一次到杭州,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他最得意的是“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句。

师:杨万里写夏天西湖中的接天莲叶、映日荷花;苏轼写的又是什么?

生:夏天西湖边的一场阵雨。

师: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雨?轻声读诗句,用心揣摩。

出示:这是一场( )的雨。

①急雨,来去匆匆:“未遮山”“忽吹散”

②大雨,声势浩大:“黑云翻墨”“白雨跳珠”“乱入船”

③很美的雨,令人陶醉:“白雨跳珠”“水如天”“醉”

引导体会:这雨中的美,不是柔美,不是甜美,不是娇美,而是壮美。诗人深深为这壮美的景色而陶醉。

三、还原画面,感悟诗情

1.还原画面,整体感悟

师:写一场雨,一般会按雨前、雨时、雨后的顺序来写。苏轼写这场西湖雨,是按什么顺序写呢?你能找出相对应的诗句吗?

雨前:黑云翻墨未遮山

雨时: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后: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师:诗中有画,这首诗让我们看到怎样的画面呢?默读全诗,展开想象。

出示:这是一幅( )的画。

师(先采访班里的两位小画家):如果让你们为这首诗作画,一幅画能表现所有的诗意吗?

生:有难度,因为这首诗写的不是一个时间的景色,有雨前,有雨时,还有雨后。

师:咱们来画三幅画,分别是雨前、雨时、雨后。你打算画哪一幅?你会画些什么?

生:乌云密布、大雨如注、水天一色(引导学生说自己想象的画面)

小结:这是一组动态的、快速转换的、雄浑的、开阔的画面。

师:苏轼不愧是了不起的诗人,短短一首诗,描绘了如此多的景物、如此迅速的变化,让我们读出了如此多的画面。请大家读好这首诗,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

(学生练习朗读,读出诗味,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

2.认识作者,升华主题

师:有的人在外出游玩时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往往会觉得扫兴,会悻悻而归;而苏轼却兴致勃勃,带着惊喜欣赏这场雨,并为大自然壮美的景象深深陶醉。在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苏轼?

出示:这是一个( )的人。

师:苏轼这一生,始终坚持自己的见解,遭到朝廷当权派的排挤打压,先后被贬三次,被流放到八个地方,甚至因“乌台诗案”差点被处死。他一生仕途坎坷,遭遇了太多的磨难。我们在他的诗词中,读到的却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旷达超脱,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清新秀美,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理性思考,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豪迈。他的诗词中,可有醉生梦死的自暴自弃?可有凄凄惨惨的自怜自艾?可有生不逢时的怨声载道?没有。有的是逆境中不甘沉沦、积极进取的豪迈,有的是苦闷中自我排解、宽容乐观的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加上天生的才华,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中国历史上少了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却多了一个留下无数经典的大文豪,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3.拓展联想,联系人生

师:你能把这首写夏天暴雨的诗与我们的人生联系起来吗?

点拨:人的一生,难免遭遇突如其来的风暴,应当以洒脱的姿态,欣赏“黑云”“白雨”以及雨后的“湖水如天”。

第5篇:西湖的诗句范文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张丞相:指张九龄。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⑤济:渡。⑥端居:安居。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人。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孟浩然的诗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存。现有《孟浩然集》。

小樱桃读诗词:

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浩渺。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浑然。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浑壮观,表现了一种恣肆、海纳百川的意境。全诗“体物写志”,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渺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该诗含蓄委婉,独标风韵。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因此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故而得名。

①安西: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②浥:湿润,沾湿。③客舍:旅店。④柳色: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小樱桃读诗词:

本诗为赠别而作,后有乐人谱曲。题中王维这位姓元的友人奉命前往安西,王维在渭城送别。 前两句分别写明送别时间、地点和氛围。后两句说明了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免不了经历万里的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琼浆玉液。这里面不只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的体贴。

青门柳

唐·白居易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①青门:古长安东霸城门 ,俗称青门。

②青门柳:“柳”与“留”谐音,离别赠柳表达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第6篇:西湖的诗句范文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能赏析其语言。

2、要熟悉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阅读鉴赏的考查要求和评价建议。

3、结合近几年来中考命题形式,注重讲练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谈出对古代诗词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诗,如同在倾听古人吟唱情感之歌。正是有了这一颗颗情感的种子,诗人的笔下才会盛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诗词之花。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只有把握住了这首诗的情感坐标,才算真正贴近了诗的灵魂,才能走入这首诗所构筑的美学殿堂。

二、出示练习,提出《招生考试说明》要求和评价建议。

(一)让学生自主完成下列练习(课件出示)。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其感情基调是凄婉。

2、“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以麻丝喻离愁,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处理

(二)语文《招生考试说明》中提出《课程标准》对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考查要求和评价建议。

近年来,古诗词鉴赏题在各地中考试卷中逐渐增加,以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分析理解能力。古诗词赏析题的命题依据是《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就是①积累古诗词中的经典名句;②理解、鉴赏诗句内容以及表达效果;③把握诗词曲中的意境,体会其思想感情。

古诗词的命题注重能力立意,以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理解和领悟为主,并将逐步加大鉴赏和运用的分量,并逐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客观性试题的分量逐渐减少,主观性试题将会不断增加。

三、指出考查要点(讲练结合)

(一)理解诗意: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

(二)品味语言

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体味诗词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的语言的特点。

(三)分析技巧:分析诗中的意境、意象和主旨,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

(四)发表见解。

整体阅读诗歌,全面、具体、公正的发表个人的看法。

三、古诗词曲鉴赏题的解题方法:

综合分析几年来各地考卷,古诗词阅读鉴赏所选用的诗词曲大多是课内学过的,考点是作品的内容和语言,一般比较浅显,只要掌握课内古诗的相关知识,一般都能回答。也有一些拓展表述题,要注意知识的迁移,运用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从小处着手,切中题旨,简明扼要,语言流畅。

1、客观题解题方法,做这类型题目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看是否曲解原意,或者张冠李戴。命题人有时故意扩大原意,往往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等等;

(2)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命题人往往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者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歌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或贬低诗歌内涵;

(3)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把正误表述内容糅合在一起,混淆视听,增加判断难度;

(4)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备选项的表述结论,有时在诗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5)看是否以偏概全或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2、主观题解题方法:主观题往往以简答、品析表述题为主,做好这类题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关键词语人手,如抓住诗句中动词、形容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2)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抒情议论句)人手,分析概括,作答;

(3)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词句的原意;

(4)从作家的风格和语言特点人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3、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1)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2)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3)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4)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四、练习题(考查知识和练习相结合)

(一)练习一《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2.诗中的钱塘湖指的就是现在的,诗人通过对“水面”、“云脚”、“早莺”、“”、“”、“”、”、“绿杨”、“白沙堤”等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其美丽的早春景色。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4.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钱塘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钱塘湖美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早春时生气勃勃的景象。

练(学生合作完成)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2)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

五:总结(略)

第7篇:西湖的诗句范文

“欲”是“如果”的意思。

“欲把西湖比西子”,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全诗如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全诗先写“晴”,次写“雨”,最后两句结合起来概括,用新奇的妙语赞美西湖无时不美的迷人景色。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西湖的诗句范文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前两句写云、雨: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入的船舱。“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2.“山中一夜雨, 树杪百重泉。”

这是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中的诗句。诗人展现了一幅绝妙的奇景:一夜透雨过后,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上一般,充分表现出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这是赵师秀 《约客》中的句子。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4.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在《游大林寺序》中,描绘大林寺的风景,曾说:“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村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这首小诗即是通过荒野小寺中,桃树开花时节的异常来显示此地春天的姗姗来迟。人们总是喜爱春天的。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给人以美的遐想。可是春光毕竟不能长驻,到四月份时花草都已凋零。这对喜爱春光的诗人来说,不能不说是极其遗憾的事。所以他“长恨春归无觅处”。然而在这大林寺中,诗人竟意外地见到“山寺桃花始盛开”,不仅大喜过望,以为又找到了春天。“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表达了诗人重新发现春光时的欢欣,传达出诗人重新发现美时的喜悦。小诗与游记浑然一体,风格隽永,耐人寻味。

5.边词

􀣑张敬忠

第9篇:西湖的诗句范文

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云: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是唐代一位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的诗人。他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虽然隐居林下,但跟当时的达官显宦如张九龄、韩朝宗都有往来。这首《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就是孟浩然写给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的,表现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

此诗托兴观湖,气势磅礴,格调浑成,是孟浩然诗中气象较为开阔的一首。前两句着力描绘洞庭湖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振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八月秋水上涨,与岸齐平,涵容着天宇,水天相连,湖面倒映天光,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湖,极力凸显洞庭湖的浩淼。浩荡的洞庭湖,水气蒸腾,连云梦泽都在蒙蒙水气笼罩之中,洞庭湖汹涌的波涛,仿佛岳阳城也为之摇动。据范致明的《岳阳风土记》载:“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漱齿城岸,岁常倾颓。”这里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望中之景,景中有情,诗人胸怀激荡,要想做一番大事业的激越之情溢于言表。后两句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求官的意愿和求荐的心情。

这是一首具有高超艺术技巧的自荐诗。诗的前四句写景,泼墨如水,浓描洞庭,堪称写景佳句。孟浩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既烘托出作者经世致用的壮志雄心,又暗示张九龄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后面四句,才是孟浩然要对张九龄讲的大实话。“欲济无舟楫”,是触景生情,就近设喻,告诉张大人自己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空有满腹经纶,胸怀壮志,却无人引荐,一展抱负。“端居耻圣明”,意指在这样的太平盛世,自己却是碌碌无为,白白虚度光阴,倍感愧疚羞于见人。这两句正式向张丞相表明了自己的心志,说明自己心向神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垂钓者”是双关的:一是实写湖边垂钓者;二是可引喻为张九龄那样的当政掌权人物。这两句的意思是:像您德高望重的张大人那样,能为国家效力,造福万民,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您效力,只能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

如果说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写洞庭水侧重在“气势”,那么杜甫的《登岳阳楼》则是极力形容洞庭湖的“壮阔”: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年)冬。这年正月,杜甫一家由今湖北江陵乘船前往今湖南岳阳。这诗写出了登岳阳楼时所见景象和身世之感、忧时之情,悲慨之中具有雄伟壮阔的意境,是历代传诵的摹写洞庭湖的名作之一。

“昔闻”二句,由登楼而望洞庭,说“昔闻”、“今上”是倒入。清代何焯云:“岳阳楼因洞庭湖而有,先点洞庭,后破(破题)‘登’字,迎刃之势。”(《义门读书记》)洞庭水,即洞庭湖,称洞庭水则更具有形象性。昔闻其名,今历其境,欣喜中不无感慨。欣喜自不用说,感慨则是因为今天在漂泊中得以登上此楼。三、四句,洞庭湖好像把东南大地从中裂开,使东西两边分属吴国和楚国。湖水一望无际,岳阳楼和湖心的君山均影落水中,仿佛整个大地都被水浮了起来。此处形容洞庭湖水势浩大,除日月星辰似出没其中的想象外,更包括了登楼的直觉印象。《水经注・湘水》中有“(洞庭)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间”的描述,可见洞庭的壮阔令人心胸开豁。而境界的空阔,在一定情况下,往往能引发或加强人的孤独飘零之感。当时因战乱流离,杜甫与亲朋之间的书信往来已经断绝,又逢年老多病,一路上只有以孤舟为家。“亲朋”二句,写登楼所引起的个人身世之感。跟上两句,一景一情,一大一小,一阔一狭,于开豁之境俯仰一身,倍感孤独飘零。结尾,由自身的遭遇,转到对时势的关注与忧虑。“戎马”喻战事。大历二年和三年,唐王朝在西北边境和吐蕃屡有战争,除边患外,各地军阀也时时发生混战。这一因登楼而引起的思想情感发展过程体现在诗歌中,境随心转,意到笔随。

综观全诗,我们看到:诗人独自登上这座岳阳楼,壮阔伟丽的湖山和万方多难的现实,是这样不相称,这样矛盾,使他始而喜,继而悲,终而涕泗横流。这并不是杜甫的“大杀风景”,而是他现实主义精神的自然流露。古人曾评此诗:“前半写景,如此阔大,转落五六,身世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不图转出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这话很有见地。所谓胸襟,即作者的心情,所谓气象,即洞庭的景色,洞庭湖大,杜甫也大。所以说“一等相称”。但这种“相称”不是单纯手法问题。没有思想作为基础,是转不出来的,或者说是转不到这上面去的。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