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缘校长范文

化缘校长精选(九篇)

第1篇:化缘校长范文

关键词 高校课堂教学;边缘人;回归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075-03

Analysis on Return Policy for Marginal Man who free from View of Universities Teaching//HOU Weizhou

Abstract Through investigate phenomenon for some students not careful listen and not positive answer questions and neglected by teachers in classroom teaching of universities, proposed Marginal Man concept; to make the Marginal Man properly integrated in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dopted some return policies of changing teachers concept and flexible using Labeling Effect and cooperation among students, meanwhile conducted a feasibility analysis; obtain reasonably introduced return policy can make the Marginal Man really enjoy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sources, autonomy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make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and humane.

Key words universities classroom teaching; marginal man; return policies

1 前言

为适应国际社会先进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高等院校深入进行了教育教学的综合研究、人才培养、课程和实验教学、教学质量体系保障等多方面的改革。而教学质量体系保障的改革是培养和管理高质量人才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中高校课堂视野下的“边缘人”学习现状是学院对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体系保障需注重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校教学环境中的“边缘人”通常是指在课堂上玩手机不认真听课,或看课外书不理睬教师,或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或选择沉默等表现不理想,或已被教师忽视或冷落的学生[1],简单称这些学生为游离于高校课堂视野下的“边缘人”。为全面照顾每位走进教学课堂的大学生均能受到平等教育,共同享有教学课堂优质资源,当前在国内外的许多院校,对游离于教学视野下的“边缘人”现象及其回归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一个热门话题。因此,研究“边缘人”现象及其融入到教学课堂中来的问题,具有实际的教学价值和较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对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2 游离于高校教学视野下“边缘人”的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观不断改变,在热闹的课堂氛围中,总有与之不协调的一面:少数学生神情冷漠,只管做自己的事,尤其当前课堂中学生不断看手机的问题,周围发生的一切仿佛与己无关;在做实验或参与小组活动中,他们也被编入某个小组,但他们是不参与讨论与活动的。教师和其他学生似乎并不在意他们这样的表现[2],成为班集体中最不受重视的学生,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家称这些学生为“边缘人”。许多时候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现象的形成受教师教学价值观念、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及其他因素的负面影响。在正常教学活动中,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关注,不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重视和肯定,有些彻底放在被遗忘的角落。

从上述情况看来,“边缘人”的形成除了本身的性格原因外,与教师的偏爱思想有很大关联,部分教师只发展或关注一些好学生而不发展甚至放弃大部分。这与当前教学改革提出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不符,应该引起高校教师的重视。以下分别通过高校教学课堂中“边缘人”的确定方法、教师对学生行为是否规范等方面,分析和探讨“边缘人”如何形成。

高校教学课堂中“边缘人”的被确定 “边缘人”理论的最初提出是来自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格・西美尔于1908年提出的“陌生人”概念,用来指称那些虽然生活在某一社会中,却不了解社会内部机制,处于社会群体之外的人。美国人罗伯特・E.帕克遵循西美尔思想,围绕“陌生人”的本质意义进一步提出“边缘人”的定义[3]。时至今日,“边缘人”理论在许多年的发展过程和演变中,尤其在当代高等院校教育学的广泛领域内,诸多学者已对此展开一些深入的分析和探究。美国学者威廉姆斯于1964年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了学校规模对一些学生产生的影响,确定“边缘生”的几个选择标准是:一是智商低;二是学习成绩差;三是父母无专门工作;四是父母亲中学未毕业。满足了上述条件的学生基本称为“边缘生”。而国内的一些教育家认为“边缘生”一般指一些丧失或缺少让学业成功的技能或背景的大学生。

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行为是否规范的判定 高校教师究竟为何对不同学生形成了不同的期望?为何会给学生不同的判定?对学生而言,当其违反学校和班级制定的校规校纪行为规范时,便被称为出轨。但总体来看,学生所遵守的“轨”的规定有多方面,不论什么形式的规定,只要他们违反且被发现,就马上判定这些学生出轨了[4-5]。如部分学生上课表现不积极,或不按照教师要求做,便判定是偏离轨道人,就是课堂中的“边缘人”。在高校教学课堂中会发现,一少部分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越轨行为,教师经常用眼睛注视或口头警告等方式来引起“边缘人”的注意,学生此时被判定为初级出轨阶段;当教师采用更严厉批评等惩罚方式时,则判定他们已经从初级出轨升级为次级出轨了。

当学生意识到在课堂中本身身份与地位的被改变或调整后,会出现两种可能的发展趋势:一是对自我身份改变后的排斥与扭转;二是对自我身份改变后的顺从。前者是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中尴尬状态的积极应对,争取改变自我的不利地位。但少数学生能突破对这种改变后自我身份的跃进,多数学生会在这种被确认的逆作用下,“以出轨行为为中心发展成一种新的社会化自我概念和社会职业”[1],对此“一旦将自我的观念或信念绘入心理的蓝图,这个观念就变成了真实的,自身不会去怀疑它,反而会按照它行事”,自然地,学生就实现对自我身份改变的顺从,承认自己的“边缘”身份。

3 高校教学视野下“边缘人”回归策略的提出

基于对当前高校教学视野下存在的“边缘人”实际现状分析研究,为消除课堂中对“边缘人”的不利局面,让“边缘人”融入到课堂中,本文采用以下几点回归策略来进行探讨。

“边缘人”回归策略要引入,教师的思想观念须进行调节或转变 我国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让课堂中每个学生个性得以全面展现和发展,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人格;尊重每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具体性、完整性和独立性。在此要求教师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别及不同的学习需求,并给予适当帮助。每个学生都是善于学习和有正常思维的,只是“弱智或不正常”的学生是极少数的,而所谓的“边缘人”也有和其他学生一样的学习兴趣[6]。只是“边缘人”的学习兴趣长时间被教师忽视了,教师本身思想观念进行调解或转变后,才能让“边缘人”真正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关注和爱护。

为使“边缘人”能融入教学课堂氛围中,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包括“边缘人”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适当采用行为引导的教学方法改善“边缘人”在课堂中的不利局面 教师需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个性和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进一步了解他们在思想方面和学习中的不同。教师只有充分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与这些具有特殊个性的学生进行交流。行为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是诸多教师欢迎的对象[7],教师也喜欢去接近并了解这些学生。而有时一些“边缘人”更需要被了解,因为“边缘人”更需要教师和他人的关怀及帮助,只有这样,“边缘人”才能真正回归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采用“行为引导”法,逐步让“边缘人”融入到正常的课堂环境中。

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为每位学生提供或创造条件,进一步让“边缘人”展现自身优势或特长 教师在课堂中要尽可能提供或创造条件,使那些有特殊智力和个性特长的学生去充分展示自我,因为绝大数学生可能在某方面、哪怕极小方面会成为特长生。为让所谓的“边缘人”克服怯懦的心理去大胆地面对别人,教师应对“边缘人”在课内采取鼓励措施,同时在课外对其进行适当辅导,尽量让教学课堂中多一些活跃的学生,增强课堂氛围,尤其对那些较为离奇的或“不守成规”的学生更应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宽容态度,不应该阻止或拒绝那些“边缘人”的优势行为。但高校教师的宽容绝不意味着纵容,应区别看待。

教学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和培养优等生与“边缘生”之间的通力合作精神 有时“边缘人”在教学课堂中不擅长与他人交往,这与他们在当时的学生群体中所处地位相关。一些学生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强烈倾向,大多是无包容心态,这需要教师正确的行为引导。通过一些手段或方式,去鼓励和培养优等生与“边缘人”的通力合作精神。如在课题小组讨论或实验分组中,让“边缘人”充当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学习义务,这需学生之间有宽容和合作的态度,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课外需营造团结、互助的和谐氛围,消除“话语权”不良现象,使每个学生包括“边缘人”成为平等的主体。极力打造一种为学生所容纳的、宽松合作的、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思维的气氛。如此在教学课堂环境中,才能让“边缘人”的自主性更好更快地得到良性发展。

4 高校教学环境中“边缘人”回归策略的可行性分析

为改变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不利局面,教师应切实站在“边缘人”立场,适当采取有针对性让其回归的策略,来促进“边缘人”的转变。基于河南诸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及正确的实施,本文对高校教学环境中“边缘人”回归策略的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可行性和较强的参考价值。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能促使许多“边缘人”回归到教学环境中来 要认真对待高校教师在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应备学生主体,若不分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边缘人”的存在,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适当采用“可变能力”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能让“边缘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让他们重新回归和体验课堂教学的氛围,这已在河南大学民生学院的一些理工专业中付诸实施,且效果良好。许多“边缘人”重新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部分“边缘人”考上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重点院校。

教师对课堂资源的优化和分配,使“边缘人”也能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课堂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场所的公共利益,应让每个学生共享与合理分配,课堂资源不仅是衡量高校教育公平的重要参考指标,而且是学生均等发展的前提条件。课堂资源的优化配置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让每个主体尽可能做课堂教学的主人,尤其是“边缘人”,如何让“边缘人”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呢?一是要求高校教师树立真正的课堂教学资源观,意识到课堂教学资源是为全体师生共享的,尤其有“边缘人”的共享;二是要求高校教师要全面认识和对待并优化课堂教学资源的多样性。而课堂教学资源包含“物”“人”“事”,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平等享有课堂教学资源是每位学生的权利,当然也是“边缘人”的权利。

灵活运用“标签效应”策略,能使“边缘人”自我形象逐步建立和完善 高校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氛围中应灵活运用“标签效应”,逐步建立“边缘人”在教学课堂中的主人翁意识。所谓的“标签效应”就是当你给一个人贴上某个标签,你眼中的他就会按照这个标签来对他的行为表现形成自己的社会认知[7]。教师应鼓励“边缘人”,极力消除他们内心差生的“标签”心理,正确引导他们的积极方面;另外应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大力削弱“标签化”对“边缘人”造成的心理阴影或障碍;最后应使学校、家庭等方面教育的合作有统一性,进一步完善“边缘人”自我形象的美好性,消除“标签化”的影响。

教师的期望让正能量得以充分发挥,能使“边缘人”成为对知识的“渴望者” 教师的期望造就了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同时教师态度又塑造了学生的课堂行为。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置于“无所谓”的地位,那么学生就成为学习的“守望者”。正如戈德曼所说:“尽管某些研究受到挑战,但从根本上说人们应该相信[8],各级教师由于接受了有关学生能力和特性的信息而怀有偏见。”这就要求教师弱化标签效应,在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中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教师正能量的发挥能使学生得以积极地交流和参与,确保每位主体尤其是“边缘人”真正感觉自己处在教学中心和教学氛围中,这样“边缘人”会逐渐成为对知识的“渴望者”,而非“守望者”。

各种“边缘人”回归策略的引入,能让其受益匪浅 对高校教学课堂“边缘人”回归策略的适当引入,能极大增进教师和“边缘人”之间的友谊,增强“边缘人”自信心的建立和合作精神等的科学素养,能为更多求学欲强烈的学生提供去高层次学府进修的机遇,完成许多学生包括一些“边缘人”积极向上的夙愿;同时能进一步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9],使高校课堂教学管理现代化和人性化。

5 结语

通过对当前高等院校课堂教学中“边缘人”存在的不认真听课、不理睬教师、不积极回答问题,或选择沉默等表现不理想,或已被教师忽视或冷落等不利局面的调查研究,为让“边缘人”能正确融入课堂教学中,提出教师本身的思想观念调整或转变、增强师生交流、课堂资源共享和灵活运用“标签效应”等多种回归策略和措施,进一步论证了这些回归策略的可行性和参考价值。这些回归策略若正确引入到高校课堂教学环境中,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主性的发展,能进一步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使高校教学管理现代化和人性化。

参考文献

[1]亓玉慧,李森.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现象分析[J].教育探索,2014(5):62-64.

[2]约翰逊.齐头并进:关注第2 级段的落后生[J].基础教育课程,2007(8).

[3]古德,布罗菲.透视课堂[M].10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04.

[4]胡红霞,王俊程.高校课堂问题与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2):1-4.

[5]王佩莹.高校课堂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30-32.

[6]亓玉慧,李森.论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形成过程及应对策略[J].教育科学,2014(4):32-37.

[7]陈本寿.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0):66-68.

第2篇:化缘校长范文

[关键词]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优化合理

[作者简介]张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人事处工程师,辽宁卓新123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5―0202―03

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等院校生存之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具有合理的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教师队伍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师队伍的性能和水平,教师队伍的这些构成状态是否合理,会对高校的教师队伍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办学质量。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对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队伍结构中的学缘结构是指教师完成某一级学历教育所在高校、专业类型、专业层次等方面的构成情况。学缘结构是教师队伍的基本结构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是影响教师整体水平、影响学校整体实力的关键因素。

一、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怎样才算合理?这个问题一直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个莫衷一是的问题,因为学缘结构不像学历、职称以及年龄等结构在建设的目标和优化的标准等方面是有比较统一的标准或趋于一致的。学缘结构的合理值是一个非标准的定性值,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复杂指标体系。例如:非本校毕业的教师比例是50%合理还是90%合理,或者是100%最好?就某一专业的教师引进中,是挑选与本专业方向更吻合的人才以加强传统优势,还是挑选与本专业有所差别的人才以利于未来专业方向的调整?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在学缘结构建设方面依据各自校情在目标、措施等方面会有所不同,但就普遍认可的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优化的标准来看,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在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教师队伍中,某一地区高校毕业或某一高校毕业尤其是本校毕业的教师数量过多;一些高校内部的学院、系、教研室等教学单位中,某一高校同一专业毕业的教师比例过高。这种师徒同校、同学众多的现象导致了学术上的近亲繁殖,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所存在问题的根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的原因。我国的高等院校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在教师的引进中以选留本校毕业生为主。在计划经济时代,毕业生的就业是按计划由国家统一进行分配的,因此形成了封闭多于流动,实际需求与计划不符合的情况常常发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会陷入封闭的、非开放的思维定势中,在教师队伍的补充中以本地区、本校的毕业生为主体。

2.一些高校的管理者在教师引进方面还存在着敝帚自珍的思想。他们抱定我的学校、我的学科、我的专业是最强的或很强的,我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最好的想法,不打算再从别处引进。同时一些教师的学缘意识也比较模糊,并且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继续学历教育的时候,只考虑自己所在的学校、所学的专业,从而导致了学术思维方式流于单一化和固定化。

3.高校扩招的负面影响。由于各高校并未在扩大招生规模前作好师资的储备,因此扩招必然会导致生师比的急剧扩大,从而导致教师队伍“不够用”现象。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等活动的进行,各高校都必然要补充大量的师资力量,形成了各高校近几年大规模引进教师、拼尽全力争夺优秀人才资源的局面。但由于优秀人才资源的有限性,在从外面引进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必然会在本校的优秀毕业生中选留一部分以补充师资队伍数量的不足。

4.对学缘结构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地位认识不充分。有些高校在教师引进中过于强调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从而忽略了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等其他问题。在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上简单化和程式化,片面强调学历和职称等刚性条件,而忽视治学思路多样性、发展潜力等柔性条件。有时候为了学历等条件就不得不以牺牲学缘结构为代价。

5.地域因素及区域经济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高峰期,各高校都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工作。在这场人力资源争夺战中,那些研究型(重点)大学、经济发达地区高校、东南沿海地区高校相对于一般院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西部地区高校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市场经济倡导的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鼓励人才的自由无障碍流动,这种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人才流动机制,使占有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及经济发达区域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引进中有较大的可选性,从而能够很好地进行教师队伍的各种结构优化。

二、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优化合理的表现及特点

首先,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是影响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高等院校的学缘结构合理,那么它的教师队伍中必然会是重点大学毕业生较多,毕业学校覆盖面较广,高学历人员比例较大,跨学科、跨专业人员比重高。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优化,将给高校教师队伍在教师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学历层次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新的变化。在教师毕业院校方面,既有毕业于一般普通本科高校的,又有毕业于全国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还有毕业于国外大学的;在所学专业方面,既有基础传统专业的,又有新兴专业和边缘专业的,还有综合、交叉专业的;在学历层次方面,既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又有本科毕业生,还有本科双学位获得者。其次,优化学缘结构能够改善高校教师队伍的人员构成,有利于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科学化,使教师队伍成员来源于多所、多类型高校,掌握多门学科、多层面的专业知识,具有多种治学思路和多样化的办学特色。最后,通过改善和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可较快提高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全国重点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完成双学位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教师的比例,使教师队伍不但适量补充了人员,扩大教师总量,而且增添一批知识层次高、专业视野宽、发展后劲足的新生力量,增加学术造诣深、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优化、合理,将会使整个队伍呈现以下特点:(1)在教师个体方面,基础理论较为坚实宽厚,专业知识较为精深广博,同时掌握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

状况。(2)在队伍整体方面,既有自然科学类知识系统,又有社会科学类知识系统,还有两者交叉类知识系统;既有理论型知识板块,又有应用型知识板块,还有综合型知识板块,从而形成了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体系相融,多层次、多种类的知识序列互补的局面。

三、优化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措施

为改变学缘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各高校应在思想上切实认识到学缘结构优化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种思想上的认识不仅包括高校领导者,还包括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管理者和广大的教师群体。在思想上认识后,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优化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措施。近些年,各高校都开始认识到学缘结构对于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其中主要包括内部优化和外部引进两种措施:

1.认真搞好在职教师继续学历教育,是优化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一项根本措施。为富有成效地实施这项措施,首先,必须明确提出实施的指导思想、实现目标、主要方式、具体措施等,作为师资队伍的管理部门,应贯彻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统一、有计划培训、多种形式并用的原则,以使在职教师继续学历教育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实施这一措施,要在保证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通过统一招生、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多种途径,利用在职进修、脱产学习等形式参加高一级的继续学历教育,鼓励他们到外校、到名校去学习深造,使教师个体不仅在知识深度同时也在知识广度上不断扩大。同时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尽量提供方便条件,使他们能够安心地进修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另外。要确定相关部门负责这项措施的具体管理工作,制定和落实一系列管理制度,做好年度培养计划、人员安排和审核、培养经费使用、在读期间的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使在职教师的继续学历教育扎实有序地开展,并收到预期效果。

第3篇:化缘校长范文

关键词:垂直绿化;绿化植物;应用

高校办学规模日趋稳定,学校的发展由规模逐步转向提升学校内涵。校园绿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直接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文化底蕴。近年来,高校纷纷投资建造绿地,见缝插绿、拆墙透绿,以增加学校的绿化覆盖率。绝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地面绿化,就是利用校园中可以绿化的地面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把的地面覆盖起,而占地面积小,绿化面积大,见效快的立体绿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 垂直绿化的优势

1.1 占地少,充分利用了空间

垂直绿化多用攀缘植物,只要有几十厘米见方的空地,就可栽植,特别是年代久的老校区,能做到见缝插绿,易于扩大绿化面积。同时由于攀缘植物随着物体外型变化而变化,从而软化了建筑生硬轮廓并与校园绿化融为一体,会创造出多种生动的装饰效果。

1.2 见效快

攀缘植物生长速度快,许多藤蔓类植物如地锦、长春藤当年生长即可达2~3m,如果加强管理,2~3年即可获得绿荫满壁、枝繁叶茂的效果。

1.3 降低温度,调节室温

通过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和庇荫效果,可缓和阳光对建筑的直射,使夏季墙面温度大大降低。有关资料表明,在炎热的夏季,有爬山虎覆盖的墙面比的墙面表面温度要低3~5℃,可以降低室内温度2~4℃。冬季落叶后,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的辐射热,其附着在墙面上的枝茎又成了一层保温层,起到了调节室内气温的作用。

1.4 易管理和造价低

藤本植物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易于管理。同时种植攀缘植物,投资小、风险低。

2 适合校园垂直绿化植物

应用爬山虎、地锦、络石、凌宵等具有吸盘或气根的藤本植物,沿墙面、石壁、篱笆攀爬。这些植物不需要任何支架和牵引材料,栽培管理简单,适合高大的教学楼或办公楼。

应用葡萄、紫藤等具有缠绕性能,在略加牵引扶持下攀爬,适合在文化广场或楼宇天井的花架、简易棚架及与墙面保持一定距离的垂直支架上等。用牵牛、扁豆、葫芦等草本的蔓生植物,在铁丝、绳索、枝条的牵引下,绿化墙面或攀缘简易棚架等。适合校园植物园内的棚架、学生的社会实验基地等。

3 垂直绿化在校园绿化中的主要应用形式

3.1 墙面绿化

学校楼宇的墙面都是白墙,而且面积较大,有利于墙面绿化的实施。以吸附类攀缘植物为主,常用的有爬山虎、凌霄、常春藤等。在配置植物时要注意植物材料与被绿化色彩、形态、质感等协调,同时要考虑到校园内建筑物、其他园林绿化设施的风格、高度等。是砖墙、水泥砂浆抹面等较粗糙的表面老式教学楼或办公楼,可以选择枝叶较粗大的爬山虎、凌霄等;对是马赛克贴面的表面光滑的墙面,可以选用枝叶细小、吸附能力强的络石、常春藤等。

3.2 阳台、窗台绿化

校园内的阳台和窗台是楼层的半室外空间,是学生在室内与外界自然接触的媒介。在阳台、窗台上种植藤本、花卉和摆设盆景,不仅使建筑有着绿色的点缀,而且象绿色垂帘和花瓶一样装饰了门窗,增添了生活环境的生气和美感。在校园垂直绿化中,可以将绿色藤本植物引向上方阳台、窗台构成绿幕;可以向下垂挂形成绿色垂帘,也可附着于墙面形成绿壁。应用的植物:可以是1、2年生草本植物,如牵牛、茑萝等;也可用多年生植物,如蔓蔷薇、葡萄等;花木、盆景更是品种繁多。但无论是阳台还是窗台的绿化,都要选择叶片茂盛、花美鲜艳的植物,使得花卉与窗户的颜色、质感形成对比,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3.3 立柱绿化

校园中的立柱随处可见,如路灯柱、电线杆、廊柱等,对立柱的绿化和装饰是垂直绿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吸附式的攀缘植物是立柱绿化造景的最好材料之一,因立柱所处位置大多土壤条件差,所以植物要选用一些适应性强、抗污染的种类,现在爬山虎应用的比较广泛,在部分学校也有应用常春藤的。另外,在现有的校园特别老校区存在老树因生长年限而出现枯死的,如直接清除补栽树木,因生长小环境和规格很难在短期内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但可以对树干进行立柱绿化,绿化后给人以老树生花、枯木逢春的感觉,景观效果非常好。

实践证明,垂直绿化所营造的绿色环境能使师生员工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同时树木花草又能防风滞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吸收二氧化碳、减弱太阳的辐射及调节建筑物内的温度,给师生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而且还可以保护人们的视力和听力,真正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巧珍.浅谈垂直绿化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农业装备技术,2005

第4篇:化缘校长范文

关键词:高等院校;地缘集群;生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3―0022―06

高校地缘集群是基于空间和地理关系的区域高校群体协同系统。20世纪下叶、特别是90年代,地缘经济角逐的逐步升级,产业集群兴起并成为城市群生长发育的基石,高等教育扩招、尤其是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大学城、高校群、高校布局等高等教育空间关系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高校地缘集群与企业集群存在重大差异,特别是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等集群影响因子的特殊属性,使关于区域高校的自主合作与有序竞争、群体协同效应的产生与运用等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未取得重大进展。当前,城市群建设成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的重要牵引板块,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也已正式启动,多层面研究高校地缘集群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对大学城和高校区域集聚研究的思考

大学城和高校区域集聚,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现象。世界上比较著名的大学城主要集中在英美等国家,比如以纽约城为主体的城市群拥有全美100所最优秀大学中的1l所,而以洛杉矶、旧金山等都市组成的加利福尼亚城市圈也拥有其中的10所;在大伦敦区域及周围,有世界著名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在巴黎,除了名牌大学以外,还有一批如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国立行政学校等特色学校。这些国际大都市集聚众多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和一批企业,并成为该国或该地区的高等教育中心。另外,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全国各主要城镇或城郊设置社区学院约1160所;法国1991年到2000年优先在一些中等城市建立至少160所大学技术学院,在巴黎周围的新建城市设立4所综合大学,试图实现高等学校空间布局的扩散化和就近化。我国在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和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也都经历过政府调整高校空间布局结构的类似情况。

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人们发现高校空间布局有三种方式,即自然演进、政府规划调整和混合方式。第一种方式多见于大学建立初期,通常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工商业比较发达城市建设,逐步扩张形成“自然发展型”大学城,或者是“演进模式”的大学城。之所以会在大城市高度集中,主要有安全、资源获取和管理便利、人才优势三种原因。第二种方式主要是因为自然演变的高校空间布局结构无法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求。有研究者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高校集群存在外部效应、竞争效应、自组织效应和溢出效应,但我国高等教育在产业发展上理论脱离实践、实践缺乏理论指导。有人研究河北省会的五大高教园区,认为高校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提升了当地文化氛围,而且还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建设学习型社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集群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园区管理模式陈旧、高校缺少开发市场及与企业合作的意识等。有人研究了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联合发展体系。有研究者依据合作博弈理论与学术资本的聚集效应和可共享性,认为高校间的协调与联合策略能提高整体收益,而区域集群是催生高校间合作博弈的有效组织机制。有研究者基于大学城起始于科技园区建设,比如1988年底东北大学划出部分地块建设科技园高技术产业小区,发现大学城现象可以运用集群理论来加以解释。总体上看,这些研究对高校集群的界定有类似经济领域的产业集群、部分产业集群,以及非经济领域的其他特定社会组织集群的三种倾向性。

实际上,集群理论是19世纪末以来针对产业或企业集聚现象所形成的系统结论、观点、假设与模型等。国外最早对企业集群做出解释的是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此后的历史演进路径大致是韦伯的聚集经济理论研究、科洛斯基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和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以及新产业区理论、竞争经济学理论、新产业空间理论、区域创新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等。这些理论分析了产业集聚带来外部规模经济、区位因素及聚集的阶段性、集聚与创新、吸纳辐射效应、区位结构、企业竞争战略结构要素、内部规模和系统规模、非直接经济因素等。在国内,有关集群的研究起始于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进入盛期。业已形成的主要观点是,从集聚到集群,是区域内各主体的关系由空间位置到活动领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及其状态,包含由形式到内涵的质的变化。由于集聚源于地理学特别是城市地理学概念,集群是古生物学与生态学的概念,人们通常认为集聚与集群是有区别的。集聚是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聚合,是一种基于产品链和增值链的简单劳动分工关系,内在的经济往来关系较弱;而集群不仅有空间集中,还有内在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往来,是地域集约化经济的高级阶段;产业集群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密集的合作网络,植根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基于信息和知识联系的“创新链”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关键因素并不相同。

而且,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天生是一对孪生兄弟,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集聚区内非贸易品价格居高不下、地租上升、环境污染等拥挤成本,会造成产业扩散的离心力,进而促使某些相关产业脱离该产业集聚区,转移到新的地理区位。目前,已有研究开始对产业区位变迁过程进行测度,并就产业转移的可能性进行量化研究,有关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以及内生动力系统、集群周期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由于产业集群的动态性和时代性,有关集群创新、诚信和合作文化塑造、技术和竞争政策建构、核心产业获得和政府定位、战略企业家培育等,还有巨大的研究空间。

把集群理论引入高校空间关系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基于地缘关系的高校集群与经济领域的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的生成机制,特别是其动力系统、机制和路径等是否相同?高校集群与高等教育产业发展及企业集群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有哪些?什么才是高校集群的本质?比如高校地缘集群是否也是威廉逊指出的中间性组织?目前都还没有达成共识。可以说,正因为集群概念广泛应用于产业和企业关系分析,高校集群的研究与实践需要重大理论创新。本文对高校区域集聚的历史轨迹和高校地缘集群生成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尝试。

二、我国高校区域集聚的历史轨迹及其成因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端于19世纪末,一开始就呈现出高等院校的区域集聚现象。从1880年前后起,私立高等学校相继创设,如张焕纶1879年在上海创办正蒙书院;外国教会于1880年在上海茕王渡成立英语专科学校(后改称为圣约翰大学),于1890年在南京成立金陵大学(由南京文汇书院、宏育书院合并而成),于1891年在北平创办协合大学(后改称为燕京大学)。清末的私立高校还有1897年成立的南洋公学、1905年成立的中国公学、1906年成立的复旦公学等。1898年,京师大学堂在北京创办,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正式以“大学”为称谓的国立高等学府。此后,依据行政级别和地域位置,我国建立了全国性的等级式学校体系。截止1909年,我国共创办3所国立大学、24所省立大学和101所专业学院,这些高校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但这一时期我国高校数量极少。相比之下,美国同一时期高等院校达到951所,入学人数占18―21岁人口的5.12%,相当于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的水平,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比我国提前80余年。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高校数量也是极其有限的。以湖南为例,1949年仅有国立湖南大学、国立师范学院、省立克强学院、省立音乐学院、私立民国大学等5所高校,全部集中在省会长沙。

民国时期,全国大学及学院的空间布局出现由高度集中到被迫内迁的重大变化。从1933年编纂《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时的统计来看,上海有18所,北平12所,河北省8所,广东省6所,南京市及福建、四川、山西等省各3所,江苏、浙江、山东、湖北、湖南、河南、辽宁7省各2所,安徽、广西、云南、新疆、吉林、甘肃等6省各1所,而其他省区尚无大学及学院。抗战期间,为了适应战时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相继向以重庆、成都、昆明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以广西、湘西、湘南、粤西、粤北为中心的中南地区南部山区,以赣中、赣南、浙南、浙西、闽中、闽西等为中心的华东南部丘陵地区,以陕南、关中、陇东为中心的西北地区进行大规模内迁,其中四川是最为集中的地区,且主要是重庆和成都两地。在内迁西南地区的61所专科以上学校中,先后迁入重庆的达32所,加上重庆大学和新创学校,该市高校最多时达到39所。成都也接收了10所内迁高校。但这一时期,私立高等学校还是大都集中在少数城市。比如1949年全国拥有的75所私立高等学校中,仅上海就有大学8所、独立学院6所、专科学校7所,所占比例高达28%。

从1951年开始,我国高校布局又经历一次较大调整。其主要目的是为一些重点项目输送工业建设专门人才,重点是从沿海地区向内地迁移高校。当时,在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中,有五分之四安排在内地,仅西部地区就占44项。

普遍的、大规模的高校区域集聚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院校数经历了1958―1962年、1983―1986年、2003―2008年的三次较大增长,且逐渐向各大城市群集聚和地级城市倾斜。仅1998年至2003年,全国就新增设本科院校114所,其中分布在省会以外的地级市有83所。以湖南省为例,《1956年至1962年文教干部工作规划(草案)》提出,7年内除已有的5所高等学院增设一部分专业机构外,将新建学院4所,增设师范专科学校4所。这些新增院校大致按照网点状布局,安排在省会和一些地市级中心城市。1958年,全省有高等学校18所,规划“二五”期间设立高等学校72所,且不包括大约100所县办大学,后来因这种“”不切合当时的基本国情而被节制。1986年,全省有普通高等学校49所,其中本科18所,专科31所。20世纪末高校“扩招”,不仅高等院校数量急剧增长,而且随着城市群的发育更加走向区域集聚。2009年,全省130所高等院校及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其中坐落在省会长沙69所(含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14所)、株洲11所、湘潭9所、衡阳10所,其他10个市州共31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区域集群分布的初步格局,且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区域集聚经历了自然演进、被迫迁移、规划调整和区域竞争或地方博弈的四个阶段,且以演进模式即以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为集聚地域的影响深远。实际上,高等教育是知识产业,利用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城市的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进行集聚,是高等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比如2010年,我国有城市660个,有普通本科院校720所。其中,四个直辖市集中了约18%的学校(北京集中了超过8%的学校),西安、武汉、南京等七城市共集中了约28%的学校,长春、大连、哈尔滨、广州、成都等十二城市共集中了约38%的学校,这些学校绝大多数集中在省会以上城市。特别是部属高校的分布更加集中,2006年全国共有部属院校114所(仅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5.21%),其中北京市的部属院校占北京普通高校总数的比重达到41.86%,其次是上海为13.85%,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宁夏五省也在6%以上,其余各省(市)该比例均低于6%,山西、内蒙古、江西、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青海、新疆10个省无一所部属院校。我国高校经历的两次大规模迁移,第一次是战时形势所迫,第二次是开发和建设所需,都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高校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高度集中设置的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大规模区域集聚的成因有二。一是城市群和产业集聚战略的牵引。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部分,区域高校群与城市群存在耦合关系。高校区域集聚对城市群的生长发育产生重大推进作用,城市群的建设又为高校集聚提供了条件。比如近年来,长沙市有各类科研院所300余家,研发人员约27万,两院院士47名,这为高校建设,特别是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是区域利益使然。高校布局向地级市延伸,能够有力地促进地级市经济社会发展,也使地方政府及其相关利益群体发展高等教育的需求得到满足,因而成为地方政府积极争取的重大项目。

三、当代高校地缘集群的生成机制分析

高校地缘集群的生成,也即区域范围内各高校之间的人才链、服务链和价值链的形成,以及高校相互之间及高校与社会环境其他因子之间的关系变化。人才链的形成,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的链接、人才任用和交流的链接;服务链的形成主要是高等院校的教育服务和社会服务两个方面的链接;价值链的形成,主要是价值认知、价值创造和价值分享在各高校间的协同。由于近现代高等教育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以及正在倡导的文化功能,而且任何时期各个高校都会面临生存与发展问题,因而,基于人地关系的高等院校之间的人才链、服务链和价值链,实际成为高校地缘集群的基本要素或基本部件。

高校地缘集群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高校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有研究者提出企业集群成长的动力因素和生成机制模型,分别涉及社会层次的动力因素、公司间的动力因素和公司内的动力因素,以及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合作效率、信任机制和技术创新与扩散等几个机制。参照企业集群形成的理论逻辑,高校地缘集群的关系集合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含义。或者说,不同阶段、不同要素之间的链接会有不同的动力因素、发展战略和治理机制。

人才培养的链接最初发生在高校与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之问、高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原初动力是政府驱动和学校生存发展的需求。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域,但目前,从专科(高职)、本科到研究生培养,按规定不存在地缘关系。这样一来,高校地缘集群中的人才培养链接似乎是不存在的。因而,在实践中更多的是同一层次、同类别的教育集群,或者教育集团、学校联盟。前不久,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先生把跨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概括为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其中包括以地市办本科和高职为重要内容的结构大调整,以及地市本科院校联盟的出现。这样的高校集群,主要是以信息对称、资源共享为基础来实现规模效应和共同促进的目标,并不构成人才培养的链接关系,只是在人才任用和交流机制上趋于协同。比如,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一是易于形成统一的职业教育服务市场,有效阻止相互间的恶性竞争,从而较大幅度地减少办学成本;二是扩增资源量,能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密切与经济部门、企业的联系,体现依托经济、服务经济的办学宗旨。然而,在集团成员之间的学生培养链接甚至学生交流基本上没有发生。看来,人才培养的链接需要地缘集群内各高校之间形成跨类别、跨层次的依存关系及共同促进格局,包括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专科教育衔接、同一层级高校及企业在课程教学方面链接,进而达成人才培养梯次递进的协同系统,形成无终结性教育的国民教育体系。

服务链与人才链的形成具有相关性。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产出是高等教育服务,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备课和讲授等系列工作,人才不是高等教育的产品,高等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真正的交换关系。从这一意义上讲,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主要是教育服务的供给质量,那么,前面所述的人才培养链接也就自然而然了。集群内各高校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范围内实现优势互补,可以形成协同关系。当前的高校数字化图书馆集群、仪器设备的有偿共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等,就是在教育服务链接方面的实践探索。而社会服务可以是高校集群对地方产业集群和社区的科技服务、人才服务、文化服务等,形成分工协作和良性竞争关系。

高校地缘集群的价值认知,在实践探索中通常是非主体行为。比如,2002年欧盟31国教育部长共同通过专门针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哥本哈根进程”,提出通过单元学业、建立相关机构伙伴关系、学分体系、学习协议和学分转换,实现欧盟职业教育一体化;2003年江浙沪签署三方教育合作协议,标志着长三角地区教育合作正式启动,三地开始教育资源共享,就业政策也将逐步协调一致,高校毕业生将可无障碍柔性流动,这些大多是政府部门对教育一体化、教育合作、学校地缘集群的价值认知。至于高校地缘集群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分享,关键是集群核心竞争力提升和互利互惠,包括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群体等参与主体进行价值创造和价值分享的机理问题。

四、关于高校地缘集群伦理问题的讨论

高校地缘集群的伦理问题讨论,就是把伦理道德作为一个尺度和标准,对高校地缘集群的生成和发展进行道德评价和价值评价,探究其价值合理性。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高校集群与企业集群的重大差异。高校地缘集群是在高校区域集聚的基础上,基于人地关系变化而建立的广泛关系体。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正在深刻影响区域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省也是呼声迭起。因而,促进高校区域集聚向集群跃升,在集群中锻造品牌,更好地发挥特色优势来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已是当务之急。然而,与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不同的是,高等院校既是高等教育的载体,又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生于一体的特定社会组织,高校集群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决定于各个高校的特质,尤其是高校的学术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相互统一的内在规定性。无论是高等职业院校,还是研究型大学,地缘集群需要在高等院校的几大职能上寻求链接点,进而形成区域高校群体协同系统。

二是高校地缘集群具有双面性。在高校地缘集群内,大学的利益自制问题可能成为集群是否合伦理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已有研究认为,大学的利益自制是指通过行为的自主选择,直接为自己制造物质利益的现象。比如,以牺牲教育质量、背离大学之道为代价,利用各种资源从大学外部和内部大量自制利益进而对大学管理、教学和教师投入形成“挤出效应”,破坏大学的教学和学术生态,破坏人才市场环境,浪费社会资源,甚至动摇社会道德根基。这样一来,高校地缘集群在有利于高校协同发展的同时,可能增加高等教育接受者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并增大高等教育的区际差异。比如普通本科院校在省会以上城市或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集聚,可能导致其他地级市、特别是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平台受到影响。

三是政府调控需要规避同质化。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高等院校的空间布局结构通常是政府行为的结果,政府调控实际成为高校区域集聚的前提条件。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高校内迁过程中,教育部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改组”和“增设”的方式有计划地对高校进行整顿,同时陆续增新设43所高校,在地域分布上力图设置合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校院系调整,更是政府依据新教育发展的需要进行的。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调控应弱化模式的统一,规避同质化。例如,俄罗斯统一的教育政策推动了20世纪90年代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但也导致了它失去了个性化发展的权利。

四是制度建设与创新成为高校地缘集群的关键。现代大学制度是借用现代企业制度概念而提出,并与高校系统的特殊性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个动态概念。而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由各项具体制度组成,用来处理企业基本经济关系的企业管理系统,包括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三个基本要素。大学也是一种特定社会组织,现代大学制度同样有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且涉及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以及大学内部管理和治理结构的问题。在高校地缘集群中,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这既关系到学习型组织建设,也涉及到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工作机制创新,甚至触及交流平台建设等问题。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际化战略规划,已逐渐成为高等院校的一个核心问题和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维度,高校应进一步重视与研究国际化规划,实行统整性的院校国际化发展策略,发挥院校国际化综合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韩银安.地缘经济学与中国地缘经济战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6―7

[2]谢仁业.国际大都市高等教育共同特征比较[J].教育研究,1995(1):52―55

[3]刘娟.高校空间布局结构调整的国际趋势及其启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2):16―20

[4]杨天平,陈小东.西方国家大学城的发展模式[J].学术研究,2003(10):116―118

[5]姜丽香.基于集群理论的大学城现象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李彦西.高校集群对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价值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13-216

[7]刘洋,刘允华.河北省会高校产业集群发展与对策[J].河北学报,201 1(4):214-216

[8]毛才盛.地方高校与创新集群发展的关联分析――以宁波市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7):71-74

[9]冒荣,宗晓华.合作博弈与区域集群――后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机制初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4):35-40

[10]刘巨钦.企业集群成长机理与竞争优势培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1]吴义杰,何健.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J].甘肃社会科学,2010(5):181―184

[12]张公嵬.我国产业集聚的变迁与产业转移的可行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0(10):1670―1678

[13]Williamson,O.E.Markets and Hierarchies[M].NewYork:The Free Press,1975:156

[14]周楠.浅析民国时期的私立高等学校[J].中州大学学报,2010(2)

[15]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M].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4:223-224

[16]许美德(Ruth Hayhoe).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5

[17]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

[18]教育部.学校教育概况[G]//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出版地不详]:[出版社不详],1933:20

[19]王荔,胡怡,等.抗战时期大学内迁与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

[20]张国庆.关于高等教育布局的若干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

[21]戴井冈,邱国华,等.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分析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5):5―11

[22]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教育大事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2

[23]张放平.湖南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9[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17

[24]刘祖良,阎保平.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5

[25]蒋莉莉.部属普通高等学校区域分布的差异性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8(8):33―36

[26]周远清.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c].在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2011-12-28

[27]刘俊学.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24-25

[28]杨斌,尹皓,等.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模式研究――基于圈层结构理论[J].教育导刊,2009(8):12―15

[29]李春红.长三角、珠三角区域教育合作的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47-49

[30]聂劲松,邹飞雁.中国百年教研制度审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61―162

[31]徐金梧.发挥特色优势引领行业技术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9-41

[32]王祖山,江峰.中国大学的利益自制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11(4):15―21,111

[33]顾鸿飞,谢作栩.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20年回顾及其评价[J].现代大学教育,201l(5):33―37

第5篇:化缘校长范文

论文摘要:对学校体育边缘化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1学校体育边缘化的原因 

1.1 体育管理体制因素我国体育由三部分组成,即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2]体育体制改革后,国家体育总局隶属于国务院,而学校体育也从体育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属教育部直管,只有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仍由国家体育总局直管。这是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校体育从体育系统分离出来后,长期流离于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之间,各种资源与利益都没能落实到实处。 

1.2 应试教育因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不顾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偏重于文化课教学,长期忽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的体育教育功能,学校体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逐步在教育系统内部被边缘化了。 

1.3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的对接问题①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对接问题。目前,在我国,学校体育领域的体育人才基本上被排斥在竞技体育门外,从学校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专业队或者职业体育领域的体育人才屈指可数,大部分从学校毕业的体育人才都是自产自销。我国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篮球项目亦是如此。cuba与cubs这两项大学生篮球联赛水平较高,近年来商业运作得也较为成功,理应成为国家篮球联赛cba的后备人才基地,但一直以来,从cuba与cubs转入cba联赛打球的球员很少。这种人才培养出路问题也导致了学校体育被边缘化。另一方面,竞技体育领域的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很少能进入到学校体育领域。一些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一般都在体育行政系统内部任职,或者从事一些群众体育组织管理工作,很少有进入教育系统任职的。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对接不顺畅造成的恶性循环是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②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问题。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问题是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又一重要因素。与经济、社会以及竞技体育发展相比较,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相对滞后,成了体育领域的一块软肋。由于社会体育发展不景气,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机构可有可无,社会体育组织活动寥寥可数,社会体育领域不能为体育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学校培养的体育人才毕业后在社会体育领域找不到立足之地,从而导致体育院校、各运动学校以及体育传统学校培养的学生就业难。 

2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对策 

2.1 推行体育体制改革推行体育体制改革是有效遏止学校体育边缘化、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和谐发展的关键一环。首先,应当进行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管理归口问题,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场馆、经费、人力、信息等资源的调配,强化学校体育的法规政策。其次,应当改革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机制,使学校体育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同时,学校也应当适当为竞技体育人才提供就业渠道,通过考核吸纳部分有能力的竞技体育人才。最后,应当对我国竞赛体制进行改革。一是要进一步鼓励各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并允许其参加国际大赛;二是国内联赛应当与大学联赛接轨,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在我国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应当不拘一格求人才,应当积极主动的从各自项目的大学生联赛中寻求高水平运动员。 

2.2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重视体育教育国家应当进一步凸显“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应当逐步改变人才考核选拔标准,改革过去单纯以文化成绩为考核选拔标准的做法,做到以能力、素质考核为主,文化成绩、体育成绩并重的选拔标准,在考核选拔过程中加大体育成绩的比重。 

2.3 加强学校体育立法力度,强制力保障其施行近年来,专门针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文件日趋增多,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法规体系不完善成为了学校体育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桎梏。针对这一现象,应当加强学校体育的立法力度,尤其应当加强有关学校体育场馆建设、使用法规,体育经费划拨、被挪用的处理法规,教学课时被挪用的处理法规以及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的法规文件,使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法可依。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加强各种监督力度,强制力保障各项法律法规的执行。 

2.4 做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及社会体育的对接工作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体育发展模式不难发现,学校体育不仅应当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而且应当肩负着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大历史使命,为社会体育人口的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①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对接。首先,应当从体制改革入手,使学校体育行政管理系统(国家教育部)与竞技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国家体育总局)有一个良好的对接,形成良性互动。此外,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行政管理单位的上级管理部门(国务院)应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应当站在促进体育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前瞻性的眼光来解决问题,通过协调沟通与行政管理等多种方式,来有效解决体育人才培养与使用问题,使整个体育领域资源配置最优化。②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当前,国家体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社会体育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措施来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工作。首先,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系统,设立一些具有实质性职能的社会体育管理职位。其次,应当加大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力度,使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学校体育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辰目.论“边缘化”[z].出版发行研究,2004:48. 

[2]周围.对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2(8):35. 

[3]陈婷,王安东.浅析中学体育课的边缘化[j].体育世界,2008(2):45. 

第6篇:化缘校长范文

【关键词】 高职语文;语文教育改革;思考

目前,高职院校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队伍,为了提升自身的知名度,许多院校纷纷开设名称时髦的专业,倾注了更多的时间、空间和精力,强化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语文这一基础学科的地位,在现实中,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常常陷入“边缘化”的尴尬境地,部分院校人为地取缔、压缩基础学科语文教育的现象大肆存在,在高职院校“技能至上、技术第一”观念的误导下,语文教育的“边缘化”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思考。

1、关于高职语文教育“边缘化”困境的思考

高职语文教育在文化基础教育中逐渐“边缘化”已成为许多高职院校的趋势,这将直接导致语文教师队伍的“边缘化”以及高职生对语文学习的不重视,具体表现在:一是语文课教学课时安排呈现递减趋势,将2000年版的《高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实行)》与2009年版的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语文必学内容减少了19.64%~28.5,选学内容减少了25%~33.33%。二是语文教学内容常常以“够用”为导向并降低要求,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基本的语文能力就够了,不必发挥语文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只要“够用”就行[1]。三是语文教师的地位也遭受“边缘化”。在一些高职学校中,语文教师常常“身兼多职”,或是由其他政治、历史等学科教师转换角色而来,学校在评优、晋升、交流等环节未给语文教师提供与专业教师平等的机会,并且缺少为其提供培训进修、学习交流的机会,语文教师的地位正在被弱化。

正因为如此,“一技在手,走遍天下”,“语文无用论”往往占据了大多高职生的思想,以至于一些高职生毕业后写作、口语表达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遭遇面试和就业的瓶颈,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高职语文教育“边缘化”困境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许多因素促成的。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未充分把握高职教育的特点,沿袭过去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学生对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忽视对学生素养、“做人”的教育,尤其是重技轻文、重理轻文思想依然大量存在[2]。另一方面,语文教学本身特性决定语文需要长期积累、显效迟缓,这有别于大多数高职学校“在最短的时间内促成学生上岗就业、解决生计”的速效职业教育目标,语文教学因此遭遇不够重视而陷入“边缘化”。

2、走出高职语文教育困境的思考

2.1、转变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是极有效的文化载体,是学校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学科,更是提高个人基础素质的原始鼻祖载体。高职院校应打破现有的语文教育“无用论”价值取向,以长远的目光,重塑新型的语文教育观,即语文教育是实现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人文职业素质做最优组合的有效平台,应该实行多元整合的大语文教育。

培养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用写作能力、欣赏鉴别能力是院校语文教育进行的主要目标,这是社会对语文能力的基本要求,只有将语文能力与学生专业技能有效结合,将语文所学运用于社会服务,才能以社会的需求为价值取向,让学生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真正的技能人才。

2.2、“以人为本”渗透语文教育始终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关注人的发展,在现今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地位严重削弱的形式下,教师更要将“以人为本”的精神贯彻教学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一是要加强语文教育的人性化,即语文教育要弘扬人性,遵循人道的原则,每个高职生都是教师应该关注的对象,通过语文学习来促进未来的长远发展,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要注重开发每个学生潜能,使语文成为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例如,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个高职生应该强化的,但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心理素质有异,为了尽量开拓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教师要增强教学过程的人性化,给学生的个性以发挥的余地,因此在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提供各种交流情景,并以小组讨论、观摩、互相评价等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克服各种交际障碍,树立交往的信心。二是强化语文教育的生活化,人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应巧妙、多元整合教材,将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增设如民俗文化、中外文化史话、名家名篇等贴近生活的教学资源,以及读书报告会、语文知识竞赛、朗诵会、故事会、语文小组等教学形式,将语文生活化,实现课内与课外教学的渗透,才能培养出更多融入人文精神的专业技能高素质人才。

2.3、优化师资力量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只有优化师资力量,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这也是解决目前高职语文教育困境、真正实施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对语文教师队伍的选拔,优化教师队伍。院校要聘用那些语文的理论知识扎实精深,同时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人才,以他们为骨干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作为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素质和科研能力,不断充实知识和加深文化底蕴,并且还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成为高职生的良师益友。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大多是合班上课,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形式,提高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对于现代语文中比较新颖的内容,则可以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加以引导,鼓励他们多多参与博客、微博等文化形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突出语文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语文教育正遭遇“边缘化”的困境,通过对这一困境的思考,提出转变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渗透语文教育始终、优化师资力量等策略,以期做好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这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尽快跳出“边缘化”的怪圈。

参考文献

第7篇:化缘校长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趣缘群体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7-152-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也逐渐普及起来。在这种科技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下,各种网络趣缘群体也应运而生,如QQ群、CS战队等网络趣缘群体。这种崭新的“趣缘”关系在当代青少年群体当中的整合作用正日益凸现。然而,专门针对网络趣缘群体进行的实证研究却较为鲜见,而QQ群等趣缘群体(包括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恰恰是当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几乎都会面对和经历的,更是青少年完善健全人格、扩大社会交往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很大程度上可以折射出青少年的成长轨迹和价值观念。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针对于QQ群等网络趣缘群体发展现状及对大学生影响的问题展开了一次的调查问卷活动。通过问卷我们发现关于QQ群等网络趣缘群体的利与弊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1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QQ群等网络趣缘群体,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到来、电脑逐渐得到普及应运而生的一种特殊的群体。网民以网络为平台,以各种相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并在网络上频繁活动。这个群体数量庞大,年龄趋近于年轻化,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其使用者也以在校大学生居多,因此,我以具有代表性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主体展开此次问卷活动。调查年龄介于16―22岁。大一大学生占调查问卷总数的50%,其他年级占50%。

本次活动,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方式,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主体。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实际问卷回收为196份,其利用率为98%,其中男生128名,女生68名。

2调查数据及结果分析

问卷主要从每天平均的上网时间,上网做些什么,都接触哪些网络趣缘群体,以何种方式接触以及这些群体给大家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的影响等几方面来了解调查。

根据数据显示得到:大多数人(57%)的上网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少数人(43%)的上网时间为2-8小时,几乎没有大学生过度上网在8个小时以上。从上网的目的来看,收看电影、电视剧的大学生占了比重的大约58%,而使用QQ群缘群体的位居其次。对于大多数(52%)人来说,网络带给人们的好处,既可以是一种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料的途径,当然也是游戏及QQ群等趣缘群体的休闲娱乐平台。大多数大学生(68%)在问卷调查中普遍表示,他们接触趣缘网络的年龄大约在10-23岁的青年时期,但也有个别大学生(4%)在10岁以下的少年时期就接触到了这一群体。在调查的人群中大多以QQ群等为契机,来广交朋友联络感情,所以大约(30%)的男生和(14%)的女生多用几乎全部的时间来使用QQ群,而他们的群数量也以6到10个居多。但是他们却认为,在网络上认识到的朋友只是一少部分,网络更多的是作为他们与以往好友联系的一种方式。

然而对我们来说最值得关注的网络趣缘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这一问题,却是众说纷纭。认为可以因此交到朋友并成为恋人的,认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认为会因此受到骚扰的,以及认为没有影响的人数几乎相同约各占24%左右。即使趣缘群体在交友方面对他们有很多帮助,可是,超过半数的人(62%)却认为加不加校友群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不过还是有很多大一的新生(13%)认为,在校友群中他们可以结识好心的学长学姐,使他们对新环境不再陌生。但是,尽管趣缘群体有很多优点,但是几乎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的接受过一些不良信息,这种情况不容乐观。尽管,很多人认为,趣缘群体可能导致网瘾,可是更多的人(33%)认为趣缘群体在他们的生活中只是作为一种休闲娱乐,对他们来说根本不会构成网瘾威胁。

3网络趣缘群体对大学生影响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活动,可以看出,QQ群等网络趣缘群体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优恶同在的。网络从诞生以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一些弊端,应值得我们注意。

(1)大学生,一个在社会上涉世不深的弱势群体,对于好坏的分辨能力也处在一个有待提高的年龄段。对于一些网络上的诱惑陷阱可以说,凭借着大学生上学过程中的阅历是很难去分辨的。因此,对于趣缘群体中的一些不良信息,不适合青年人身心生长的图片内容,也就需要社会的力量予以取缔制止。

(2)对于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群体,面对网络上众多的诱惑,很容易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在现实中感情淡漠、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的大学生群体,甚至容易患上“网络综合症”。

(3)20多岁的年龄本应是一个人精力旺盛时期,但网络的诱惑可能会导致这些年轻人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持久性以及记忆力减退,不能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停止上网时出现失眠,头痛,消化不良,恶心厌食等其他健康问题。

当然,我们在看到它的弊端同时也不可忽视QQ群等趣缘群体对当代青年成长巨大的促进意义。

(1)网络趣缘群体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网络趣缘群体是趣缘群体的一种新时代下表现形式,趣缘关系属于人际关系的一种,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人的全面性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全面性,只有社会关系发展达到全面性,人才能在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全面的活动,最终达到全面性。网络趣缘关系是趣缘关系在网络领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在网络趣缘群体中进行的活动,是他们社会关系丰富性的表现,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

(2)网络趣缘群体可以开阔视野,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趣缘群体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大学生利用网络趣缘群体十分方便的与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网络趣缘群体可以进一步扩展人们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

(3)网络趣缘群体有利于大学生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团队精神的养成。

网络趣缘群体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组织,具有自发性,松散性等特征,它主要依靠情感和兴趣来维系。因而,群体成员可以自由的参与群体的各种活动,并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吸引大学生从形式上直至事实上参与到群体活动中,提升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并在群体的集体活动中为目标的实现同群体其他成员协作互助,达到培养团队精神的效果。

4解决对策与建议

网络之所以可以收到大家普遍的亲睐,除了源于它的方便快捷,使用简便之外,更重要的是适应了使用群体的心理特点。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十分年轻的群体,心中满怀着青春的热情。他们渴望被人了解,渴望表现自己。也许,现实中缺少一些机会,所以,网络趣缘群体这个畅所欲言的平台也就得到了他们的喜爱。而大学生也将这个平台作为了解社会,广交朋友的基地。

其实,当代社会也在适应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目前,几乎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论坛,博客等都为大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场所。以水木清华等优秀趣缘群体为代表的言论平台也在逐步扩大。可以使大学生真正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对于QQ群等网络趣缘群体,面对其利与弊共存的现实,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摒弃污秽,弘扬优点,使其真正做到能有利于当代青年的身心发展,又不对社会起负面影响。我想以下几方面还是值得借鉴的。

4.1加大力度,出台法律,大力整治网络不良信息

有时候,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可以迅速的传播开来,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国家缺少针对于相关问题的惩罚政策。如果国家可以出台专门的法律,针对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给予一定的处罚,这种情况定会有所改观,也必将会更加适合当代青年的学习进步。

4.2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根治不良思想问题

很多时候,大学生们由于涉世不深,对社会充满了懵懂与好奇,也正是这种好奇心的驱使,让他们有勇气去点击那些不良的信息。如果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始,加强思想境界的提高,我想一定会比出台强制性措施,加大惩罚力度等的硬性措施更有效果。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现实、客观的角度出发,合理培养大学生的爱好与兴趣,引导大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使他们形成成熟的认知能力。从而使他们能更好的利用网络趣缘群体的作用。

4.3大力开展社会实践、互帮互助等活动,增强大大学生参与意识与使命感

网络趣缘群体只是现实生活中在网络平台中虚拟作用的载体,她只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一个很小的工具,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她。同时,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的后备军,应该更好的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互帮互助,明白使命的重要意义。一场雪灾、一次地震,带给我们的不应该仅有痛苦,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责任与爱心;看到他们利用网络趣缘群体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因此,我们应加大社会实践等活动,使他们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也使社会理解他们,认同他们。从而使他们能够将社会活动积极向上的一面借助网络趣缘群体更好的发扬青年一代的热情与爱心。

4.4设置绿色上网平台,专网专用,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

其实,对于目前的问题,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目前我国专业的,绿色的网站太过于稀少,而仅有的一些又不够完善,不足以吸引青少年的目光,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好奇心。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很多不良网站的点击率节节高升,甚至要高于正常高校网站的点击率。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每年花费巨资买下学术网站的端口,可是,校内真正进入学习的大学生却寥寥无几。这个问题十分棘手,却一直苦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可是,殊不知,很多大学生几乎直到大学毕业都没有进入过高价买下端口的学术网站。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不知道如何进入,如何使用。如果学校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上不再只是单一的照本宣科,而是可以详细的讲述一下校内资料的使用方法,我想,这种大规模的资源浪费现象可能就会有所改观。当然,大学生在趣缘网络群体中遇到的一些不良现象一定也会有所改观。

4.5提高自身应用水平,驾驭网络趣缘群体,使之更好的发挥作用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升自身思想修养和理论水平的同时,也应该与时俱进,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巧,学会利用网络平台这一没有界限的工作环境。及时准确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一个朋友的姿态出现在这一特殊的群体中,我相信,在思想教育领域上会开辟处新的阵地上,必将会取得更大的收获

综上所述,网络趣缘群体对大大学生而言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我们要最大程度的减小甚至消除网络趣缘群体的负面因素为大学生带来的消极的影响,同时最大程度发挥网络趣缘群体的积极因素对广大大学生带来福利,两者皆不可忽略。

第8篇:化缘校长范文

渐渐的,缘暧被学校里一个比自己高三年级的学长吸引了,她想追他,可是她放不下所谓的面子,她想去吸引那个男生,她渐渐靠近他,果然,慢慢的,学长注意到了她并疯狂的爱上她,那个学长给她写了一封情书,很简单的三个字,我爱你。

但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足以让缘暧有接受他的理由。

他们恋爱了。

可是,缘暧还是一次次的用她针锋相对的作风伤害到了他,但他,只是像哥哥一样,包容着她,守候着她;不曾生气,不曾抱怨。直到有一天,缘暧被社会上总徘徊在他们学校的不良少年看上了,缘暧足可以离他们远点,可是,她没有,她更频繁的出现在学校门口,她嘲笑他们,说他们癞蛤蟆想吃甜鹅肉,于是,缘暧惹恼了他们,他们扬言要将缘暧打得再也不能来学校。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只知道要保护他的女人!他静静的还是静静的,留在她身边,守护她。可是缘暧太自以为是,她对他说:对不起,请你不要总在我身边,让那些人觉得我怕他们,我什么都不怕!

她把他推开,可是,他,依旧执着的守在她身边,只是换了种方式——在她看不到的地方。

她身边没了他的陪伴,那些人更加张扬了,有一天,学校刚上完晚课,缘暧走出学校,就被那群人围住了——她着实吓了一跳。那些丑恶的嘴脸一点点的逼近,她怕了,她大叫~~~这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他。

第9篇:化缘校长范文

关键词:学校;体育文化;边缘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校园文化群。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又有助于学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中,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必将发挥应用的作用。

边缘化即“处在远离核心层的边缘地带,由于位置与核心层拉开的距离,决定了它在事物运动运作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减弱、功能衰退,甚至呈现出可有可无的状态和趋势。”用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校园体育文化的边缘化属于宏观社会学中的一个方面,根据“校园体育文化”和“边缘化”的涵义,我们可以把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滞后、实践不足,表现在制度建设、机构设置、队伍配备、经费投入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上都与体育事业发展的步伐不相适应的尴尬境地定为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边缘化。

1.校园体育文化边缘化的原因

1.1制度改革未深入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下,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就业率,学校不顾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偏重于文化课教学,长期忽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的体育教育功能,学校体育文化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逐步在教育系统内部发生边缘边的尴尬境地。

1.2经济上的投入不足

中共中央国务院推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强调了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契机,可是现实中,真正的国家财政支出流向体育系统的少之又少,即使国家决议用于教育的那部分经费,到了地方政府、学校,也不会过多用于体育教育、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这一块,因此导致了大部分学校场地、设施缺乏,特别是相对贫困的地区,有的学校连运动场都没有,甚至因此没有安排体育课。这样的原因导致了学生没法安排体育活动,更没法从直接参与的、有目的的身体活动中获得体育的衍生文化。

1.3历史文化观念的束缚

受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而对于教育的价值取向多数就都是“重文轻武”,根据他们的价值取向做出一定的行为反应包括社会各阶层、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一味追求升学率、就业率。就学校领导、老师而言,领导一有重要事情通知就终止甚至取消课间操,文化课老师大量占用体育课,家长极力要求孩子多学文化知识,怕耽搁文化知识的学习时间,少让甚至不让孩子参加各项体育运动,这些反映到学校机构中,也就出现了“我国校园体育文化边缘化”的现象,最后导致学校体育始终徘徊在学校教育的边缘。

2.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途径

2.1鼓励学生全面加强知识的积累

毫无疑问,学校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知识,甚至可以说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以知识的传授、接受为载体来完成对人的培养的,所以学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知识的传授。在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抓住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掌握。学生应尽可能多的学习实践的、操作的、应用的一些知识,打消一种功性的说法,“用得着的我就学,没有用的我可能就不学”,“我教的就是有用的,没有用的我就不教”。要提学校园体育文化,最根本的就是改变人们对知识的功利性取向,鼓励学生、老师、家长全面去把握德育文化、智育文化、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的校园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知识它属于享受性的知识,它一方面有用,另一方面更多的还是拓展学生的基本素质的知识,所以学生应全面的积累。

2.2促进学生恰当、合理的体育交往

交往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此处讲的交往,是指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学校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学生众多的体育活动。在体育交往中,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感受到不同人的品质、个性、兴趣、爱好以及他的高贵品质。学生在此过程中,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这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以及激发学生的情感,树立奋发向上的斗志,加强学生爱过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比之下,采用这样的途径比教师的那种干巴巴的教条效果要好得多。

2.3提高学生课余时间的有效利用率

从体育文化与体育的关系来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离不开体育,也就是离不开身体运动。今天的学校体育教育是为了更深次的文化发展,为了建构一个更加合理和全面的国民素质,因此必须重视国民的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包括学会利用课余时间。从学校教育的实际看,引导广大师生学会课余时间运动有很大的空间和可能。“学校体育”,英语称“physical education”,意为身体的教育,学生通过体育活动,既要增强体质,更要学会从事体育锻炼的技能技巧,还要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自由锻炼,甚至学会几种终身喜爱的运动项目,只要有闲暇,就可以放松身体,自由锻炼,享受身体运动带来的愉悦,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体验身体的力量和美。

2.4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的健康修养

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或服务并做出正确的与健康相关决策的能力,指的是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和外在身体能力所达到的水准。今天我们学校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不断反省自身、不断进行自我检视太少,学生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没有学会必要的自我修养。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开展健康保健课程,健康教育内容涉及到我国学生在各阶段接受学校健康教育的情况,当前学生群体健康素养水平,重点强调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针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防范。这样学校一方面从理论上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科学,提高健康素养;另一方面还可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体育和娱乐活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实用化,生活格调的低俗化以及消极颓废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建设以社会主义和优秀的名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

总之,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灵魂与核心就是校园精神,能积极有力地净化校园环境,抵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所以,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方式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效地改善当前的边缘化境地也是可行的。(作者单位:1.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2.泸州市纳溪区合面中心校;3.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镇府)

参考文献:

[1]庆丰.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6(9):67-68.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