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

烽火连三月全诗精选(九篇)

第1篇: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终当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第2篇: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

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州,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职卑微,未被囚禁。第二年三月,诗人看到人民流离失所,长安城一片残破景象,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五言律诗《春望》。该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由“远望”到看到凋敝景象后“失望”,到希望得到家人音讯的“渴望”,始终贯穿着作者希望国家早日结束战争和分裂、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诗人的感情由弱到强,在感情和景色的交融中表达了一个爱国者无尽的忧国忧民之情。

一、远望

春天又来了,诗人登高远望,看到的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还在,却是国都沦陷、城池残破,长安本是繁华之地,如今却只见草木了。白居易诗歌中的那些水边丽人哪儿去了?那些游玩的王公大臣哪儿去了?甚至连耕夫樵子也没有了踪迹,更没有了游人如蚁冠盖如云的盛况、没有了人声鼎沸货物如流的闹市!诗人只用了“草木深”三个字就把这个都市的繁华变成了痛苦的回忆。诗的首联一个“破”字,仿佛有声,使人闻之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分明有形,叫人触目伤怀。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怀,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悲怆的气氛。“国破”对“城春”,“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比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令人心惊。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

二、失望

作者看到这样的凋敝景象,想起大唐盛世的繁荣胜景,感到心情沉重,无比失望和忧伤,于是就有颔联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天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当属花与鸟,我们描写春天最常用的词语也是“鸟语花香”。这二者,其一鲜艳美丽,可供人目睹;其一婉转动听,可供人耳闻。但这一切对诗人而言,却成了触景伤情。无论是理解成“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还是理解成“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也感到心惊”,都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对人民和自己家人无限感伤、忧虑的真诚情怀,是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诗的前四句都在“望”中,诗人视线由近及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三、渴望

杜甫作此诗时受困长安已有七八个月了。他在《述怀》和《对雪》中分别有“去年潼关破,妻儿隔绝久”和“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的诗句。诗人身陷长安,妻儿、弟妹的生死不明,才发出“家书抵万金”的慨叹。他“渴望”在这“烽火连三月”的时刻,能够有家人报平安的书信或音讯。

本诗先是分头写了国破和春来两种景象,接着写了“感时”和“恨别”两种情感。这里又以“烽火”承接“感时”,“家书”承接“恨别”,而亲人的“别”,正是由于战乱的“时”造成的。从这里,我们看到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的心中已融为一体。杜甫的伟大,正在于他在诗中把国恨与家愁融为一体,使之达到难解难分的统一――这就是“诗史”的魅力。

四、愿望

第3篇: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

链接一:杜甫《春望》

【原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杰作,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诗歌情景兼具,感情强烈,格律严谨,气度浑厚,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接着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情于景,为全诗创造气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蕴含丰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连连,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诗人多么盼望得到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侯的一封家书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因消息隔绝,致使久盼的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样的境遇很多人都有过,自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因为战争的缘故,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象远方家乡的惨凄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无奈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乎要插不住簪子了。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链接二: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原诗】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陆游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时所作。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十一月初四,诗人当时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热情丝毫未减,日夜思量报效祖国。诗人渴望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经不可能实现,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此诗感情深沉悲壮,凝聚着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深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表达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常常躺在床上;“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字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窘迫的生活现状。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表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也不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情。

可他需要什么呢?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

这两句诗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年迈多病,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的重任了。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年近七旬老人仍抱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文。因“思”而夜深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诗人脑海中终于幻化出一幅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思夜想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仁人志士的心声,是流淌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民族正气。辛弃疾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张元干有“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的感慨,这些不朽的精神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链接三:岳飞《满江红》

【原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赏析】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直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惨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为己任,转战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有朝一日能“收拾旧山河”。

第4篇: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

一、从古诗题目上落实有价值的提问

诗题往往是诗之内容的高度概括或提炼,因而从古诗题目上深究或落实有价值的提问是极为必要的做法。如学唐朝韩愈的《早春》,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首诗是写早春的?既然是写早春,为何又要写到‘绝胜烟柳满皇都’的晚春景色呢?”这种有针对性的提问,自然有其价值取向,我们可以通过它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也必然会认真地去解读诗句,认真地去琢磨作者运用对比修辞手法的用意。从而找出“小雨”、“草色”这些最能反映早春特点的词语进行细参深究,不难发现早春那份淡朴而激人好奇的美,也不难明白诗人在赞美早春的那份激动与感叹!再如学宋朝陆游的《示儿》,教师不妨设计这样的提问:“弥留之际的诗人有什么话要告诉儿子们呢?当一个人生命走向尽头的时候,最想说的应该是什么呢?而陆游也是这样的吗?”这一连串引发悬念的提问势必会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有了这一好奇心,学生自然会逐字逐句去找答案了。通过找答案,自然会明白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关心国家命运的那种高尚情怀!毋庸置疑,从古诗题目上落实有价值的提问,对学生读懂古诗不失为一条经济适用的捷径!

二、从关键词句中落实有价值的提问

古诗教学中,深究关键词句,并由此生发出有价值的提问,能帮助学生更深入更有效地解读诗人呈现心迹的目的。如何去实施这一过程呢?有许多成功的例子或经验可以作为借鉴。比如,有教师在教唐朝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他紧紧抓住“孤帆”一词,反问学生:“春天的长江应该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为何在诗人的眼里只是孤帆一片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之弦被拨动了,就会不由自主地去琢磨这个问题,深究之下,答案就出自诗人看重的友情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因而也就心无旁骛地专注于那远去的孤帆!深究关键词句,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诗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经历了一番情感体验,使之与诗人产生了共鸣。再如一老师在教唐朝杜甫的《春望》一诗时,牢牢地扣住了“烽火连三月”这句诗问学生:“这样的残酷现实会带来什么结果呢?”这一提问促使学生去反复吟诵,去相互探讨,去发散阐释,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作者为什么会有矛盾的焦虑的悲痛的情感体验的答案了。正是源于“烽火连三月”,才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才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才致“家书抵万金”,才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啊。有限的文字包蕴着无限的情感世界,全在对有价值提问的深究中显山露水了!

三、从内容类别里落实有价值的提问

同为古诗,由于内容的涵义或类别的不同,决定着表达的方式也各有侧重。教师在设计与落实有价值的提问时必须从具体诗境出发,结合具体诗境展开有针对性的探究。比如,教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教师完全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喝酒后不利于出行,诗人再三地对元二劝酒,难道他不爱自己的朋友吗?”这显然是一个颇有价值的提问,学生听了之后,肯定会觉得王维的做法不妥,有悖常理。但事实上则不是这么一回事――“渭城朝雨”是需要以酒驱寒的;送别劝酒,不正是表达友情的一种宣扬方式吗?如此一想,我们就不难发现诗人的心声所系了,毕竟是“西出阳关无故人”,多劝几杯不就更有情趣堪慰旅途寂寥嘛!一个有价值的提问,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诗里所彰显的内容,同时还能联想到诗以外的生活杂象!再如学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教师完全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同学们是从哪里看出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呢?为何又会出现如此奇怪的现象呢?”学生们通过思考,自然就明白诗人从正面看、侧面看、远看、近看、俯视、仰望这六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庐山,可是看到的景物各不相同,这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外化体现啊,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奇怪的现象,就源于诗人处身庐山之中,无法看清庐山概貌全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也就水到渠成地在读者的脑海里形成了,生活中类似的东西也有可能被不知不觉地诱发出来了。

第5篇: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乌江情,霸王泪,残阳铺江似血,义放刘邦小儿,不是我不听亚父范增良言,而是我项羽博大的胸怀不惧怕刘邦的阴险,四面楚歌,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今日我项羽一死,成全了大汉大风起兮,云飞扬!

历史的足迹,走过了霸王为国而死的泪,也走过了先生的才智。

茅庐未出便知天下三分,南阳卧龙,三试刘备爱才之心,顷刻间,樯橹灰飞烟灭,最是痛惜不听我孔明之言,火烧连营七百里,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赤壁之战,天下三分,六出祁山,义气不改,爱国之心,天地存之!诸葛孔明的才智,武侯祠香火不断。

历史的足迹,走过了先生爱国之心,也走过了女子悠扬的脸庞。

“回眸一笑百媚生”美得惊人,“六宫粉黛无颜色”美的姿态万千,历史上没有冷落女子,红颜祸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使褒姒背上千古骂名,“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把杨玉环骂得如何不是,可女子不也是成就了勾践的伟业,杨家女将,不也是个个有才能!

历史的足迹走过的女子笑面如花,也走过了诗人断肠般的吟诵。

月下,有人独自饮酒,那不是诗仙李白吗?为何要借酒消愁呢!早知官场黑暗,又为何不“仰天大笑出门去”,高呼“我辈岂是蓬蒿人”呢?为何不退出这场昏暗的“战争”。给自己留下一片清白的天空!

历史的足迹走过的是诗仙的无奈。

历史的足迹留下,带来了乌江边永远的霸王泪,历史的足迹留下,带来了孔明不变的才智,历史的足迹留下,带来了女子委婉的语言,历史的足迹留下,带来了诗人饮酒的愁绪。

第6篇: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

赣州某考生

铜镜中,泛起闪烁地、夺目的几缕金光。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乌江情,霸王泪。残阳铺江似血。鸿门宴,义放刘邦小儿,不是不听亚父范增良言,而是我项羽博大的胸怀不惧刘邦的阴险。四面楚歌,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我项羽今日一死,成全了大汉"大风起兮云飞扬。"

茅庐未出,便知天下三分。南阳卧龙,三试刘备爱才之心,"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草船借箭,神机妙算,赤壁之战,天下三分。最是痛惜刘备不听我孔明之言,火烧连营七百里。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五日渡泸,深入不毛,七出祁山。一手难放回掌,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孔明的才智,武侯祠香火不断。

"英雄难过美人关"。历史长卷上没有冷落女子。"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美得妩媚,"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美得仪态万方。红颜祸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使褒姒背上千古骂名。"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把杨玉环骂得如何不是。我看却未必,越女西施不是成就了勾践"越甲三千可吞吴"。杨家女将,不是个个逞能。

这时,历史铜镜出现一位"白衣仙人",他正饮酒自乐,这不是谪仙诗人李白?大诗人啊!为何"借酒消愁"呢?早知官场昏暗,又何必"仰天大笑出门去",感慨"我辈岂是蓬蒿人"呢?诗人惆怅,吐出的三分是豪情万丈,七分是盛唐多彩的江山。三分注定你才高八斗,孤高自傲。盛唐的画卷之中,不是帝王之像,而是你谪仙李白呀!

……

第7篇: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

古诗词里的爱国情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这首诗被称为唐朝七绝之首,可见其地位之高。而王昌龄也有一个非常响亮的绰号,叫七绝圣手,这也足见得,他的七绝诗有多高妙。这首诗写出了这样一个画面,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边疆是一个民族聚居融合的地方,这里的战事自古以来一直从未曾间歇过。诗人是多么希望能有像当年卫青、李广这样的大英雄出现,力挽狂澜,震慑匈奴,能让匈奴丧胆畏惧,保大唐边境黎民百姓的一方平安啊!

这首诗写得非常有画面感,从古到今慢慢拉近,像一个电影镜头一样,有深沉的历史感,也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激情,激昂壮阔,也充满了满腔的期待与希望。

而诗圣杜甫正处在安史之乱的动荡年代中,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所以他的诗总饱含着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和对人民悲惨生活的哀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

安史之乱,长安沦陷,杜甫被叛军所俘,押至长安,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场景,百感交集,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家人情况,充满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句。下面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与《春望》有很多相似处,写作背景都是安史之乱,写的是战争的胜负情况。但杜甫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出现这样的差别正因为杜甫的爱国之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第二年,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爱国诗词的大发展出现在宋代,尤其在南宋。在靖康之变后,南宋统治者偏居一隅,尽管统治集团屈节求和,但人民的爱国热情异常高涨,反映到文学中,就是爱国诗词的大发扬。陆游作品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整首诗,作者的满腹愁绪就这样通过大气的笔触一一展现,现实的理想就这样借助厮杀的梦境去实现,较少卿卿我我,无病呻吟。就连自身的病痛,大自然的凄风苦雨, 也在老而不衰的爱国激情中,在铁马冰河的梦想中,变轻变淡,最终成为一种似有若无的陪衬,使得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豪迈悲壮的风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励和激励。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 《示儿》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在临终之际,仍念念不忘光复中原,收复失地,体现了一位抗金战士伟大的爱国情怀。陆游的抗金决心是坚定的,陆游的爱国之心是贯穿生命始终的。这首诗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来是个文官,可为了反对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后来兵败被俘,被囚禁在一条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以明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家危在旦夕。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度过了这些年,让人意识到,人生就是漂泊不定的,宛如雨中的浮萍一般,时起时沉。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最为经典,千古传诵,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十大经典爱国诗词

1、《满江红·写怀》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从艺术上看,这首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8、《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金错刀行》

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9、《扬子江》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0、《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第8篇: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

摘 要:翻译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把原文神圣化,认为翻译的过程是把原文的一切都变为客体性的东西,让客体性的东西去制约译者的主体审美经验,这显然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用辩证的思想来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摆正原文和译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审美主体的介入是消除“逻各斯中心主义”和提升译文审美价值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逻各斯中心主义 审美主体 介入 汉诗英译

西方对翻译的惯有看法,认为“翻译就是叛逆”、“美而不忠,忠而不美”。深藏在这些观点的表层下面的是西方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译文是对原文的叛逆。换句话说,原文在前,译文在后,时间上原文要先于译文,原文是译文的最终参照标准;“不忠”之罪要大于“不美”之罪,“忠实于原文”要比“美化译文”更重要。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前者永远高于后者,原文永远高于译文,译文是原文的派生物、次生品。可见,翻译惯有的标准里面埋藏着非常深重的此高彼低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思想”。

一、用辩证的思想来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

翻译过程是两个对立面,相互矛盾调和的辩证运动过程。不管这些对立组合是“忠”还是“美”、是“模糊”还是“精确”,在英汉互译中,必须用辩证的思想来消除“逻各斯中心主义”,摆正原文和译文的关系,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翻译审美思想。

例如:“忠”和“美”就是一个典型的辩证对立面。在西方译论中,对“忠”和“美”在翻译中的关系还有一个经典的表述:“翻译就像是女人,忠而不美,美而不忠。”这就把“忠”和“美”放在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中,似乎只有取消其中的一方,才能让翻译顺利地进行下去。却没有看到翻译是在它们对立统一的辩证运动关系的推动下完成的。这样,才会超越它们之间不可两立的矛盾关系,让译文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翻译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把原文神圣化,认为翻译的过程是把原文的一切都变为客体性的东西,甚至把原作者都不确定和不确指的东西翻译为确定的、确指的东西,让客体性的东西去制约主体性的东西,这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消除“逻各斯中心主义”。

二、审美主体的介入是消除“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必由之路

翻译过程中的辩证运动,离不开翻译主体的审美经验,因为,这种辩证运动是在译者与原文、译者与译文之间构成的相互关系框架内呈现出来的运动,所以,它必然离不开翻译主体的经验参与。

在以“逻各斯”为中心的西方语言看来,作为“理性”、“逻辑”和“结构”的“逻各斯”才是语言的本质所在,基于此,语言才能被理解,其中的意义才能被传达。然而在汉语中,语言单位的语义关联依靠非逻辑性的语序组合就可以完成。特别是诗歌这样的一种文体,它的语义解读空间非常广阔,这就使得译者的审美经验很容易介入到诗歌的翻译中去。

诗歌翻译不是简单地把原文中的词及其组合翻译并移植到译文中去,以维持原诗中的词与词之间的横组合和纵组合关系。诗歌之所以存在其“诗性”,正是依靠打破这种常规关系而获得的。那么,如何打破并规整这种常规关系,就需要审美主体介入到翻译过程中来。审美主体的介入是消除“逻各斯中心主义”和提升译文审美价值的必由之路。

译者在翻译汉语诗歌的时候,一方面,会对原诗的语义空间进行逻辑规整,消除歧义,确定单一的语义,这时,译者所采取的是日常性的翻译策略。另一方面,为了对这种单一语义进行抵抗,译者会采取加入自己审美经验的方式附加额外“诗意”,保持或增强原诗的诗性价值。

三、 汉诗英译中审美主体的介入的方式

1.直接介入。译者按照译入语可接纳的经验认知模式,对原文进行加工改造,使得译文在译入语当中显得自然,入眼,更能为译语读者所接受。译者通过直接传达自身的审美感悟,让读者感同身受,犹如亲临其境,亲历其事;亲睹其人,亲道其语;亲得其乐,亲感其悲。

请看杜甫的一首《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落泪惊心。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弥漫,虎狼横行,妻离子散,家信不通。诗人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禁于百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请看译文的后四行:

For three months the beacon fires soar and burn the skies,

A family letter is worth ten thousand gold in price.

I scratch my head, and my grey hair has grown too thin,

It seems, to bear the weight of the jade clasp and pin.

在原诗中,烽火接连烧了三个月,“家书”有“万金”之昂贵,这些都不免有夸张的意味。在翻译时,译者为了表述战火的漫长和家信的弥足珍贵,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夸张成分,而且还介入了自己的夸张。为了形容烽火的火势之高,译者把烽火描写成“燃烧到天空中” (soar and burn the skies),其夸张成分是原诗中没有的,是译者审美经验介入的结果。最后一联中,译者通过描摹头发的稀疏性和承重性,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极端的痛苦。

2.辞格介入。翻译主体在介入自己的审美经验时,使用适当的修辞,给读者提供无限广阔的审美空间。接受主体通过自己的揣摩,与创作主体进行心灵的对话,最终达到原文创作与译文鉴赏的相容相切。

请看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写作者春日访友、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诗人想入园一睹为快,但总因园主人“应怜屐齿印苍苔”不肯开门而不胜遗憾。然而,转念一想,又转郁为喜了。这一支红杏难道不是满园春色的代表吗?请看译文:

Probably he dislikes the marks of shoes on the moss green,

I tap at the wicker gate for long but no one answers.

But the full splendor of spring can’t be confined in the garden,

An apricot stretches a twig of red flowers from the wall.

诗人由一枝红杏,想到百枝红杏,想到满园的落英缤纷,于是他进一步展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园内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在这小世界里伸腰舒腿,快活自在。于是,他把红杏拟人化,使满园的活力倍增。

翻译主体正是把这种审美感悟介入到翻译中来,使得读者深切地体会到了余味无穷的美的感受。如:将“出(墙)来”译成peep out(显露出来),则无拟人辞格,杏花还是杏花,不是姑娘。如:将其译成get out(出去),当显得牵强附会,无柔情娇态。如:将其译为climb out(爬出),更会让读者联想到蔓藤等攀援植物,使译文大煞风景。

3.文化介入。在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中,诗人往往选取最具有时代烙印的标志性景物来抒情感怀,这些景物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如果仅仅照字面意思来译,会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障碍。那么,译者就要使其服从于目的语的认知要求,让原文的语义特征能被译入语所接受。

请看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位于六朝一脉相承的建都之地金陵,乌衣巷,位于朱雀桥南端河岸,是东晋时高门士族的聚居区。往日车水马龙、冠盖相属的朱雀桥,如今野草蔓延、杂花乱生。往日物阜民丰、繁华热闹的乌衣巷,如今却笼罩在荒凉冷落、日薄西山的氛围中。时过境迁,豪门衰败,乌衣巷往日的风流已被历史风雨涤荡无余。“王”“谢”已不再仅仅是两个具体的姓氏,而是代表着富甲一方的豪门贵族以及昔日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请看译文:

By the Rosefinch Bridge the weeds and wild plants are in bloom;

The dying sun makes the entrance to the Black Clothes Lane gloom.

The swallows that frequented the grand hall of the nobles bygone,

Are flying now to and fro in the commoners’ roofs and rooms.

译语读者恐怕难以理解“王、谢家”蕴涵的深层含义,因此,为了清楚地说明原文,译者干脆摒弃“王”、“谢”作为具体姓氏的所指,用译入语中常规的表述方式进行转换,以便让译语读者像原文作者一样明白他们所反映的时代内涵及时代意义,体会到原作“理”之所在。

译文将“旧时王谢”译成the grand hall of the nobles bygone (旧时贵族雕梁画栋的楼宇)与下文的the commoners’roofs and rooms(寻常百姓的堂前檐下)对照,形成强烈对比,折射出诗人生发出的沧海桑田、今非昔比的无限感慨,将原作蕴涵在景物描写中的“理趣”完整的再现出来。

综上所述,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并非是对原文中诸如意美、声美、形美这些客体性内容的还原式呈现,以及对翻译主体及其审美经验的全部取消。如果把原文美的内容完全客体化,译者作为审美主体的身份也就被取消了,翻译的创造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消除,是翻译主体参与的结果,是翻译主体审美经验的原动力。

[注:本文由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基金项目(06kyh04)资助。]

参考文献:

[1]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华文:《汉诗英译的主体审美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许渊冲、陆佩弦、吴钧陶:《唐诗三百首新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第9篇:烽火连三月全诗范文

关键词:诗词;陶冶;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05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象征,他就像一朵永远绽放在中国人心中的花朵。然而,最吸引人的却是古诗词的灵魂,他陶冶了一颗颗幼小的心灵;放飞了一个个年轻人的梦想;沉醉着一个个成年人的心智。作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走进了诗词的灵魂,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去放飞自己的人生之歌,引导学生学习去揣摩古诗词的绝美意境,则成了我们语文课中的重要任务。那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诗词的灵魂呢?

一、让学生走进诗词中作者写作的生活背景

理解古诗词,必须将古诗词放回作者原本的生活背景中,才能从作者生活的点点滴滴去感受作者所吐的心声,学生才能快速地理解古诗词。诗词是诗人生活的高度缩影,人们常说:诗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理解古诗词必须从诗词的写作背景出发,才能将诗词中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地领悟出来。

如要理解千古词帝李煜的《虞美人》,我们则要让学生了解李后主晚年那段悲惨的生活:国家破灭,妻离子散,自己沦为阶下囚,每天都要看别人的脸色生活,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然后再带领学生追溯他前半生风花雪月、锦衣玉食、成天与自己的妻子周后一起填词、作诗、绘画的悠闲生活,学生通过对比就能将这首词“问人、问天、问自己”的无限忧愁和孤独伤感领悟出来,而且对本首诗词的关键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理解更加深刻。

再如理解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如果不了解这首诗的具体背景,就会捕捉不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情感。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春。唐玄宗大宝十四年冬天,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是为肃宗。杜甫自鹿州羌村只身北上,前往投奔,但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虏,押回沦陷的长安。公元757年三月,大自然的美好春光又降临到这座历经洗劫、繁华消尽的都城,杜甫忧伤地徘徊于曲江一带,感时念乱,睹物神伤,吟成了这首名作。了解了作者的遭遇,文章的写作大背景,学生理解时就能很明白地将作者的忧国思乡之情揣摩出来,对于这首诗的名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赏析也迎刃而解。

二、让学生感悟古诗词的语言美

古诗词的语言之美,体现在古诗词的遣词、造句、声律、音韵上。往往可以通过唱歌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深知,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韵律、节奏,又讲究平仄对应、韵脚合辙,以及字数、句式的整齐,因此,古诗词诵读起来往往琅琅上口,使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在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好好吟诵,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韵味之美。

1. 巧用现代媒体,直观形象吟诵古诗词

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美读。”“美读”,就是有表情地朗读诗词,在入情的朗读中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境界,感受审美对象的美。媒体则能将古诗词通过直观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将古诗词形象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有利于学生去抓住作者的心灵。

千古名篇《雨霖铃》,就可以先让学生在画面配朗读的多媒体课件中进行,从而感受这首词的无限魅力;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在歌唱家童丽优美的歌声中聆听《雨霖铃》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大文豪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可以用朗诵家鲍国安的朗诵去让学生感受坡语言的豪情美,也可以歌唱家王菲的歌声去感受这歌词的魅力。这样,学生不但提高了对诗词的领悟能力,而且教会了如何吟诵古诗词,增加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2. 品读,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

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语言艺术。初中生,也有一定的文化根基,感受语言美,可以在品读上下苦工夫。

品读,就是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带着情趣去感受语言的美。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就有一句千古名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品读过程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知道里面所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是否对仗工整,音韵是否和谐,在全文中有何作用。再如《虞美人》,这首词就引导学生在从长短不同的句式,优美的韵律,感伤的字词上去感受这首词的美。

三、让学生欣赏古诗词独特的画面美

坡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不仅如此,在从古至今的古诗词中,大多数诗词都具有这样一个特点。一首诗是一首歌,一首诗是一个经典的故事,一首诗更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画面美。

如教学杜牧《泊秦淮》诗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时,就要引领学生感受月色朦胧的秦淮河夜景;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教学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夕阳西下,杨花漫漫,笛声悠远,离人忧愁的画面。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今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直接将诗词的画面再现出来,学生则更能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画面美,从而走进诗词的灵魂。

四、让学生领悟古诗词深邃的意境美

意境是非常微妙的,看不见摸不着,全靠教师来领学生去感受、领悟。古诗词中的佳作无一不具有意境美。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感悟诗词中所创造的意境美,才算完成了古诗词的教学任务。

在引导学生体会意境美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情和景是构成诗词意境的两个主要因素。“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中景物都打上了诗人主观感情的烙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情思,体会到诗词的意境美。

如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看到这首曲子,学生都知道这首曲中罗列了十种景物,构成一副荒凉寂寞的风景画。那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外在景物是诗人主观情思的投射这一点出发,使学生明白这首曲表达了诗人的漂泊流落之感、思念家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心。这首曲中,所有的自然景物都是为“断肠人”的心情而设,所有的景物都是“断肠人”的主观感情的外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构成了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意境。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