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范文

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精选(九篇)

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第1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范文

一、依法规范履行检察职能,以公平正义提升满意度。依法打击危害民生民利犯罪,严惩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切实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和涉农职务犯罪,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努力做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重点地区的治理和防范、刑释人员帮教、青少年犯罪预防、禁毒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作用,积极向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加大监督力度,保护弱势群众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在审查批捕、起诉过程中,严把事实关、证据关,提升案件质量。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不捕、不诉案件,一律经检委会讨论决定,确保了案件公平公正处理。

二、不断强化自身监督制约,以清正廉洁提升满意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以案为镜警示教育,严肃检风检纪,严格办案纪律,落实“一案三卡”制度,强化案件质量监督,以良好的形象提高群众满意度。每年“两会”期间派检察官到分组讨论会场,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的建议和意见,针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审议检察工作报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吸收采纳,并认真梳理意见,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将整改落实措施以书面信函的方式回复给每一位人大代表,诚恳接受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的监督,塑造了“阳光检察”的公信形象。

三、切实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以良好形象提升满意度。扎实开展各项专项教育活动,以开展 “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等专项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先后召开了10余场征求意见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300余份,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群众意见和建议30余条,并进行分工整改,及时给予回访答复。坚持业务、队伍两手抓,在检察队伍的满意度上下功夫。实行一对一传帮带,指导新进人员尽快熟悉办案流程,掌握岗位技能。同时,还通过加强学习培训工作,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国家检察官学院和省市检察机关组织的各种培训,积极开展岗位练兵、疑难案件评析,引导干警转变执法理念,使“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贯穿于执法办案的每一个环节,用规范的办案行为取信于民。

第2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范文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公安工作到底如何发展、怎样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之所以说,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是因为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公安工作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就是要求公安工作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公安机关将公安工作的成效更多地体现在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上,更多地体现到促进社会和谐、惠及人民群众上来。公安机关要主动根据群众的安全需求,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和评价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标准。要从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措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温暖、更方便。要从人民群众最满意的事情做起,从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坚决防止“冷硬横推”、“吃拿卡要”、“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伤害群众感情、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坚决防止执法不公和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以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公安工作发展必须紧跟群众需求。人民群众的需求并非一成不变,不同阶层群众对社会治安的需求也不相同。因此,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就需要公安机关不断去研究、去满足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这是一个动态过程。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指出,新时期公安工作要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研究阶段性特征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表现,着力研究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这充分表明,做好公安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不同时期群众需求为标准。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公安工作经历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到“社情繁杂,治安复杂”的不同阶段,人民群众在不同阶段的需要表现完全不同。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时期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了最大的体现,而满意度却停留在追求温饱问题的解决上,但在“社情繁杂,治安复杂”的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基本迈向小康水平,追求“安全感、幸福感”却成为这一时期人民群众最大的需求。由此可见,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需求不同,公安工作只有全力跟随群众需求,倾力做好群众日常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才能赢得不同阶段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促进公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公安工作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公安工作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社会治安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公安工作发展中的各种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公安机关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发展和建设,才能不断满足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因此,要统筹影响公安工作发展的各种因素,积极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职业化建设,要规范执法,做到公正、公平,树立良好形象;要全力打好公安“三基”工程决战决胜仗,为公安工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正确处理好打击犯罪与维护稳定、维护社会秩序与激发社会活力的关系,把管理和服务有机地统一起来,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所谓政绩观,主要是指怎样创造政绩和如何衡量政绩,是执政者的价值取向。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这是一种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民本位”政绩观。但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受封建遗毒影响,“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当前,在公安机关中出现的种种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充分说明要真正树立“民本位”的政绩观至少还有相当一段长的路要走。

(一)要积极破除“官本位”政绩观。说:“当前,‘官本位’意识的要害,就是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不负责任,对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负责任,只对自己或亲属或小团体负责,因此,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意识,必须狠狠批判和破除”。当前,“官本位”政绩观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唯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对容易出成绩的狠抓,对难啃的骨头唯恐避之不及;二是唯新,月月都有新思路、年年都有新规划,习惯做表面文章,工作脱离实际,经常是“只闻雷声,不见下雨”;三是唯稳,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倡导不出事就是政绩;四是唯上,凡事以上级领导所好是瞻,“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满意”。以上种种政绩观和“执法为民、立警为公”的理念背道而驰,人民警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法为民是这一宗旨的浓缩,而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则是这一宗旨的发展。要树立“民本位”的科学政绩观,必然要求广大民警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即要有正确的宗旨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尤其是要正确对待权力,要通过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大学习、大讨论”等活动,真正解决民警对“权力是谁给的,为谁掌权”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

(二)要真正理清“民本”和“民本位”的区别。“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开明、进步人士的治国执政理念,他们虽也有爱民、重民、保民、利民、惠民、济民等思想,但只是为了缓和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维持剥削阶级的统治体系,实质仍是“官本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八十多年由革命到执政的实践,全心全意地领导、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才真正从理论和实践上开始了由“民本”向“民本位”的历史性彻底转变。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民本位”思想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升华。公安机关要真正做到执法为民,真正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就必须要将“人民作为社会的真正主人”,绝不能随意损害群众利益、侵犯群众权利,要真正做到“为人民而管治安”,而不是“为治安而管人民”。

(三)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是一个主观概念,如何将这一主观概念通过客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仅仅局限于对社会治安的需求上,就目前来看,有卫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等,涉及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但各方面之间又相互影响。近年来,各地出动警力处置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各类事件十分频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的“三慎”原则没有很好得到落实,导致警民关系进一步紧张,很多社会矛盾激化或转移到了公安机关身上,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就大幅下降。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的关系。群众的安全需求,受到当地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等等客观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和富裕程度联系密切,富则思安,拥有财富越多对安全需求就越高。因此,基础不同、客观条件不同,不同地区达到同样百分比的安全感满意度,公安机关所要付出的努力和难易程度也就不同。因此,在确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客观因素,确定一个适当的参照值。对于目前经常在各级媒体出现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百分之九十多,甚至接近百分百时,要保持清醒头脑,我们要重数据但不能“唯数据论”。

三、和谐稳定观在公安工作中的理性定位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案事件不断上升,公安维稳压力不断加大。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就必须科学、妥善处置各类不稳定因素。

(一)要正确认识产生社会不稳定的真正原因。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不是人民群众,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转变,社会各个方面都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生着迅猛而深刻的变革,旧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新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又随之而大量滋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因素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从总体上看,虽然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在增加,但是人们的需要与期望也在不断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人们的需要与社会现实之间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加之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各种形式违法乱纪现象的屡禁不止,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正常的干群关系,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政治权威的流失,导致社会的不满意情绪相当普遍。加上各种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普遍存在,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呈增长趋势,各种刑事犯罪居高不下,对社会政治安定构成了现实危害。

第3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范文

在全县县乡村三级换届和人大换届选举紧张进行之际,经请示县委陈书记同意,决定召开这次全县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在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测评活动即将启动的关键时期,动员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强化措施,大干当前,全面提升我县公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为特殊时期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群众安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刚才,王主席通报了各地公众安全感测评结果,石主任领学了《全县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实施方案》,郑劲松同志就迎接全年公众安全感测评作了具体部署安排。等会儿,何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按照要求,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公众安全感调查作为老百姓对政法综治工作的评判权,已越来越被各级党委、政府所重视,已被列为对各级党委、政府的任期责任目标。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打击与防范力度进一步加大,平安创建水平进一步提升。应该说,成绩是有目共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发展有成效。全县范围内有力防范和打击了各种敌对势力、“”等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确保了政治安全;坚决遏制和减少了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发生;在处置突发事件方面,各级各部门负责同志亲力亲为,广大干部积极努力,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化解矛盾,调解纠纷,没有一起激化为影响大局的事件;坚持不懈地加强交通、消防、火灾和安全生产管理,坚决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各类重大节庆活动、重大项目建设安全无事故,民生保障不断加强。二是平安创建有提升。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平安示范村”、“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县没有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没有发生“”等组织等滋事事件,没有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没有涉及校园和学生的违法犯罪案(事)件。“两排查”等一批综治工作经验在全国都产生过积极影响,“创新十户联防,深化四个关照”等社会管理创新做法得到省市肯定。三是攻坚克难有突破。一方面始终保持了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八类案件”稳中有降,连续多年“命案必破”,在全市领先;做好了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低于全市;另一方面扭转了维稳工作被动局面。不断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成功化解稳控了一批纠缠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坚决杜绝了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有力遏制了越级上访、进京非访,积极妥善处置了一批比较棘手的问题。四是队伍建设有成效。英山政法部门执法质量在全市、全省一直位居前列,县委政法委和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分别受到省市表彰或全县“十佳服务单位”,还涌现出“全国优秀司法所长”张明棠等一大批先进个人,全县政法系统干警无一人违法犯罪。如此等等,充分彰显了英山的政法、综治、维稳工作,经验弥足珍贵,发展态势良好,成绩有目共睹。应该来讲,在黄冈市乃至全省都是有相当明显的比较优势地位,在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中,应该保持在较好排位。2010年度全省公众安全感电话暗访测评,我县公众安全感电话测评安全指数为91.52%,全省103个县市(区)排名16位,黄冈市第一位。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公众安全感指标动态化特征突出,工作稍有松劲,就会下滑。今年上半年的全省安全感测评中,我县公众安全感指数为75.758%,治安满意率为72.349%,在全省排名有大幅度的下滑!主要原因,是在6月下旬至7月份上旬进行的,在此期间,恰逢我县相继发生了三起非正常死亡案件,负面叠加效应,直接影响了我县公众安全感。另外还存在全省共性问题,如街头“小混混”不时露头,“两抢一盗”犯罪活动时有起伏,“黄赌毒”现象屡禁不止等。从刚才通报的各地群众安全感看,这种影响还远未消除。加之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党和政府的企盼也越来越强,对政法部门的期望也越来越大,而社会管理相对滞后、治安防控相对薄弱、干部作风能力又有待提高,有的甚至把其他问题也错误地归于社会治安。人民群众或有不满,就把公众安全感测评当做了发泄渠道。

现在,省对各地下半年公众安全感调查测评将于11月初开始。测评不好,将会影响英山的整体形象。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想方设法改变安全感排名与我县实际治安状况不相符的状况。通过扎实的工作,正确引导,塑造良好的形象,来赢得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为此,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把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作为政法综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迅速行动,及早部署、查漏补缺、综合施策,确保即将开始的全省公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测评中取得好成绩。

二、突出重点,强化举措,着力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公众安全感,反映的是执政能力,是履职实绩,是形象资源。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务必高度重视,坚决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按照县委政法委、县综治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实好每项工作措施。总体要求是:集中时间和精力,打一场“提升进位”的整体仗,确保全省测评中,我县公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率在全省排位明显前移,努力回升到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应有位置。我们要围绕这一目标,具体要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要抓打击,严惩违法犯罪,提升公众安全感。公安政法各部门要把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作为提升公众安全感的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进一步掀起以“打黑除恶”为主的严打高潮,特别要加强对直接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伤害、侵财性案件的打击力度。对涉黑涉恶等违法犯罪活动坚持打早打小、除恶务尽,决不让其坐大成势;对“两抢一盗”案件要快侦快破;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要坚持严查严禁,决不让其形成气候;对各类诈骗、敲诈勒索、制假贩假等坑害群众、侵害群众利益、危害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坚持打防结合、从重从快从严惩处。要按照省、市综治委的部署,扎实开展好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专项工作,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

二要抓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增强群众满意度。各级、各部门要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解民怨、顺民心作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面推行“三调联动”工作,着力排查化解一批重大案件和矛盾纠纷,对重大案件和矛盾纠纷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亲历亲为、挂号督办。要继续抓好“两排查”集中专项行动工作,下大力气化解“急、大、难”矛盾纠纷,千方百计防止矛盾激化。要妥善处理因企业改制,土地、山林、水利权属和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换届过程中引发的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使他们从内心理解和支持政法部门和综治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率。要继续实行重大疑难案件“五包”责任机制、涉法涉诉责任倒查机制、“四长”联合巡回接访机制,及时化解一批社会矛盾,解决一批上访问题。县直政法各部门要继续做好“四进四访”工作,对涉法涉诉案件开展全面大排查、大走访,做到上门入户、逐个见面、了解情况,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以实际行动,赢得基层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全县无、无重大治安事件、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交通事故等案件的发生。

三要抓防控,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居民安全无忧。一是加强治安巡逻,提高见警率。各乡镇、村各类治安巡防队伍要切实开展巡逻防范活动。从现在开始,温泉和各乡镇公安派出所要加强指导,干警带班管理,切实加强集镇街道、小巷里弄、商业网点的巡逻防控力度,提高街面见警率,减少偷盗抢劫案件发生,县公安局要专门检查考核;二是加强科技防控。要全面启动“天网工程”,发挥统一监控、覆盖全程的视频监控体系功效,遏制违法犯罪,守护百姓平安;各单位对重点要害部位要加强物防措施,配备“三铁一器”,对发生入室盗窃案件的居民小区,有关部门要督促业主安装防盗设施,做好应对措施;三是加强社会联防。各居民小区要组织保安队伍进行巡逻看护;各企事业单位要健全内保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广大农村地区要加强“十户联防”工作。营造人人都是治安员、处处都有警戒线的社会治安氛围,确保居民安全无忧。

四要抓服务,密切干群关系,增进干群之间感情。各地和政法各部门要以这次公众安全感调查为契机,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需所盼,特别要深入那些生活有困难的群众中,理顺情绪,化解怨气;政法各部门要狠抓户政、基层派出所、法庭立案庭、室、司法所等窗口建设,认真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在接待群众来访中,要坚持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杯开水暖心,一片真诚办事,一句好话相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逐件登记,耐心解答,急事急办。各基层派出所要定期实施上门办理身份证,送证到家等便民服务活动,法院要继续推行“马锡五式审判方式”,实行送法上门、在群众家门口开庭等亲民举措,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政法服务的热情。政法各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通过开展政法干警“四进四访”活动,定期向群众通报工作,增强群众对政法各部门工作的支持与认可。

五要抓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提高政法工作的公信力。围绕“安全是责任,安全是资源,安全是形象”这一主题,迅速落实两手抓:一手抓上门入户。组织千名干部,带《致全县人民的公开信》(要彩纸打印)和《征询意见表》深入千家万户做宣传工作。主要任务有四个:摸清辖区内所有固定电话底数;对所有固定电话用户的宣传进行包干负责;组织机关干部每人包干十部固定电话进行宣传;向各中小学生下发宣传资料,要求其带回家中进行宣传和普及。宣传工作要突出四个重点:第一,宣传和谐平安建设及政法部门的工作成效。要让居民知道,为维护当地社会稳定和提高公众安全感,我们做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下一步还要做些什么。第二,征求居民特别是“两代表一委员”对政法部门工作、对提高公众安全感的意见建议,通过召开座谈会、民主测评、上门回访等形式集思广益,问计于民。让大家明白,搞好提升工作安全感工作,作为党代表是“讲党性”的体现,作为人大代表是“讲责任”的体现,作为政协委员是“讲形象”的体现。只能维护,不能拆台。第三,指导居民开展自我防范。比如,房门要安防盗门、装防盗锁;房屋出租要登记,房客走了要换锁;陌生人进村多询问,可疑人来小区多警惕;尽量避免深夜外出,僻静小巷结伴行;有事拨打“110”等等。同时做好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的排除化解工作。第四,让群众知晓为提升公众安全感,我们一直在努力,以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不断释放居民的情绪,排泄群众的不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引导群众正确回答电话调查测评。尤其要让群众深知,接到电话调查测评,回答“感觉很安全(安全)”、“很满意(满意)”,是为英山形象叫好,是为英山发展环境叫好。另一手抓营造声势氛围。县政法委、综治委即将开通面向“两代表一委员”的短信宣传。请县委组织部带头利用已有平台,向全县所有党员干部发两条宣传短信。各地各单位还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横幅、墙报等,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多渠道、多形式、氛围浓厚,成效明显的提升公众安全感的宣传工作,提高政法综治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政法各部门要在电视台开办专题节目,介绍政法机关的便民利民新举措、帮扶助困新亮点、治安整治新动态,着重要对政法部门破案、打击违法犯罪取得的实效、政法综治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并通过每周双休日的街头法律宣传服务普及法律知识,给人民群众营造一种切切实实的安全氛围。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力推动公众安全感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全省全年公众安全感调查(电话暗访)测评马上就要开始。抓好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县委、县政府希望各乡镇、县直政法各部门及相关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高度,经受检验,忠实履行好“第一责任”。

1、加强领导。各级党政一把手作为综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统筹安排,切实负起主要责任,把提升公众安全感、增强群众满意度、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亲自抓、负总责。这里强调,在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乡镇党委书记、县直各单位主要领导务必亲自组织,亲自部署,做到“三个必到”:动员部署会议必到,重大案事件现场必到,“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议必到。

2、精心组织。为做好提升全县公众安全感工作,县里已制发了方案,做出了明细安排,分级、分部门明确了任务,压实了责任。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本乡镇、本部门迎接公众安全感调查工作方案,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切实做到人员部署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宣传发动到位。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好抓打击、抓排查、抓防控、抓服务、抓宣传等各项具体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使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全面提高。

3、认真履职。各乡镇、政政法各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职责已明。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将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村(社区)、每个单位、每个基层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和每个干部身上,确保工作不漏一个对象。这次公众安全感调查工作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以责任落实促进工作落实。

第4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范文

一、加强队伍建设、树立执法为民理念

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是公安工作长期以来追求的工作目标,也是群众对公安民警的希望和要求。今年以来,派出所开展了执法为民、规范执法等教育活动,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公开办案程序、公示办案民警信息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民警规范执法行为。同时,群众对民警严格执法、及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由衷的表示感谢,全年我所共接到群众表扬信11封、锦旗8面,受到了地区群众的肯定。

二、加强社区安全防范、提高辖区居民安全感

社区安全是衡量社区民警工作的一个重要尺度和标准。今年以来,派出所为提高社区安全防范,在麦子店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对5个社区46个老旧居民楼的楼宇对讲、社区监控、规范停车等进行了整合与改造,对已有的地区进行设备更新,对部分地区进行了设备的加装,确保了社区安全。

三、坚持民意主导警务理念,提高群众满意度

我所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教育引导民警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一是畅通沟通渠道,广泛征求群众建议改进工作。建立了多种征求民意渠道,即:设立社区警务工作室意见箱、定期召开社区群众座谈会听取意见、公布所领导班子电话接受群众警务监督、主要领导接待来访群众、设立网上社区警务博客听取网民意见等,不断提高辖区群众满意度。二是要求民警出警要及时,减少群众等候时间;三是对侵财类案件实行一查到底的工作机制,减少群众财产损失;四是组织社区民警开展了送温暖活动,为辖区行动不便孤寡老人以及其他有困难的群众登门办理身份证120余个;五是组织社区民警开展了梳理群众求助问题,对80余件群众求助逐一进行解决。

第5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范文

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当前,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但我国还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特殊时期,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更加纷繁复杂,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严峻考验,人民群众求平安、求和谐的愿望更加迫切。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期待。

从长治久安的角度看,安全是人民群众的最基本需求,平安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近年来,濮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各部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抓住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实现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平安建设为龙头,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成效,多项工作跨入全国、全省先进行列,确保了全市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但是,因企业改制、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工资待遇引发的上访,组织的非法活动,以及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等还有发生,特别是“两抢一盗”等侵财性案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另外,刑事犯罪的动态化、专业化、组织化、智能化给案件侦破带来了较大难度,破案率较低,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人民群众评价社会治安状况,不仅看党委、政府及政法部门怎样说,如何做,更加注重自身的感受,关键是安全感和满意度。人民群众评价政法机关的形象,不仅要求政法机关加大打击力度,提高破案率;还要求政法机关坚持经常性的打击,注重源头防范治理,多做些基础性工作,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平安稳定。

从维护公平正义的角度看,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群众对于实现个人权益、个人价值、个人尊严的要求格外强烈和迫切,当与别人发生矛盾纠纷或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仅要求政法机关严格公正处理,还期待政法机关执法公开透明;不仅要求实体公正,而且还要求程序公正;不仅要求案件得到处理,还期待处理结果令人信服。但是,目前,仍有少数干警群众观念淡薄,在对待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上,片面强调公权大于私权,滥用强制措施、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问题时有发生。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执法、司法的公正程度要求越来越强烈和迫切,对政法机关及其干警的执法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从社会管理服务的角度看,政法机关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这些职能都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但目前,我们的一些政法机关和干警对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思考,在出台重大工作措施时,往往从方便管理、方便执法的角度考虑问题,较少考虑群众的权益和感受;在执法实践过程中,囿于某些传统做法,习惯于凭经验办事,往往就执法论执法,机械执法、教条执法,在执法方式、管理方式上人民群众还不很满意。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等活动的开展,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形象得到改善,但是,个别政法干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干警吃拿卡要,对待群众冷、硬、横、推,甚至徇私枉法,,伤害了群众感情,败坏了政法机关形象。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在全国政法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明确指出:“政法工作搞得好不好,最终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法为民、坚持司法公正,把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政法工作发展的新机遇,有效应对政法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努力实现政法工作新突破新发展。

坚持树牢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执法思想。政法机关要通过 “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准确认识和把握高举旗帜、坚持正确方向的重要性,始终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者和捍卫者。深刻理解“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重要内涵,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切实维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真正做到把政法工作的成效更直接地体现到保障民生、惠及百姓上。按照“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凡是符合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扬;凡是不完全符合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认真地加以调整和完善;凡是不符合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坚决予以纠正,使改善民生的要求在政法战线更好地得以实现,使政法工作真正符合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

坚持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最基本的要求。政法机关要赢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不是靠权势,而是靠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政法机关必须把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执

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牢牢抓住群众不满意、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岗位和环节,着力加强执法责任体系、考评体系和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以规范促公正。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从注重事后监督转变为执法全程动态监督,防止对公民权利的侵害。通过依法严惩腐败和渎职侵权犯罪,严厉查办践踏法律、破坏公正的案件,让群众从中感受到社会公平和正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当事人处于什么阶层、财产多少、地位如何,都要依法秉公办案,让人民群众从我们承办的每一起案件、处理的每一起纠纷、接待的每一次申诉、化解的每一个矛盾中,满足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和要求。

第6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全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落实治安防范各项措施,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不断提高社会化管理科学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建设和谐、幸福、美丽的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实现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公众安全感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部门的满意度在全县位次明显提升。强化正面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等各项措施,为确保今年我县实现社会治安明显进步,公众安全感明显提高作出贡献。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成立县民政局提高公众安全感工作领导小组。

四、工作措施

1、营造浓厚宣传氛围。组织召开全局干部动员大会,至少出一期宣传提高公众安全感、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内容的宣传栏,在醒目的位置悬挂宣传横幅;组织干部对安装了住宅电话的用户进行全面走访,正面宣传我县社会治安形式和我县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提高干部群众的知晓度、参与率和满意率。

第7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范文

从__年始,江西省综治委对各设区市、各县(市、区)、政法各部门进行公众安全感测评的指标数包括公众安全感、政法部门工作满意度二项。据了解,各市县区政府及政法部门忙于做好“两提高”工作,却忽视了工作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其严重影响“两提高”工作实际成效。

各干各的问题。公、检、法、司各政法部门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和谐工作中虽是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但却是有机联系统一的,不是孤立的,在群众眼里也是个整体,一家工作做的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同样影响其他政法部门的群众满意度和当地公众安全感测评。

偏重宣传的问题。根据__年测评数据来看,近四成群众不了解政法部门工作,因此注重宣传固然是当务之急,但宣传的效果仅仅是让群众有所感受、有所了解政法部门工作,谈不上满意;只有在服务中增进了解,在服务中增进满意,才能让群众对政法部门工作的了解进脑、感受进心,群众才会满意,因此自身内功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同样是“两提高”工作中重中之重。

密切联系群众方式方法不多的问题。为了做好“两提高”工作,各政法部门多以打电话或干部进户等形式向群众收集社情民意,方式方法过于单一,我们换位思考,谁家愿意今天“来一个电话”“明天来一拨人”“后果来一个座谈”谈着同性质的事情,谁都嫌烦。

约束干部8小时之外言行活动举措不多的问题。政法部门对干部8小时以内言行服务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狠抓落实,而对干部8小时之外言行活动的约束举措不多,有也是可操作性不强,可以说对干部8小时之外言行活动约束完全处于靠干部个人觉悟自觉遵守政法干警纪律,一旦8小时之外干部失言失德、违规违法对政法部门造成损害不亚于8小时之内,如近期发生的上海高院事件。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群众对政法工作的认知、认同,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增强政法部门工作活力。

地方统一组织“两提高”工作。可由地方政法委组织协调各政法部门统一开展“两提高”工作,这样可避免名自为政所带来人力物力的浪费,可杜绝如重复宣传、二次访民等现象的发生。

抓好主业服务群众。宣传工作当然重要,但主业没做好,群众就有说道,说你不干正事尽在做些面子文章,群众能给我们满意吗?只有把工作每一个环节做实做好,让群众在服务中去认知、认同、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宣传工作才会锦上添花。

第8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平安建设,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是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按照“重在基层基础,重在平安建设”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的积极性,使刑事案件特别是可防性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基层平安创建水平和防范能力得到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上升,为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安全稳定有序的治安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确保全镇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7%,力争达到98%以上,确保在全市排名前位,为继续争创省级平安乡(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措施

(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切实提高平安创建知晓率

1、各村(居)要召开平安创建动员会,举办公众安全感知识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在辖区内主要路口、村口刷写平安创建标语,建立永久性宣传牌,大力宣传平安创建所做的工作和安全防范知识。

近期,各村(居)要以开展公众安全感模拟测评作为大力宣传平安创建工作的平台,通过对群众的电话问卷调查,查找影响公众安全感的主要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逐件梳理登记,逐件落实领导和专人负责,包干到人,并及时上门面对面做好疏导沟通和化解工作,消除不满情绪,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2、镇综治责任单位要按照“六联六互”的工作要求,下到帮扶社区,协助做好平安创建宣传工作。同时,要对照模拟测评的内容,做好本单位干部职工公众安全感的宣传引导工作,确保本单位干部职工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100%。

3、宣传窗要开辟专题专栏,及时宣传报道我镇平安建设动态。

4、镇综治办要开通热线,及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协调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受理群众对政法部门和干警涉法问题的投诉、举报。

5、在全镇深入开展防盗抢、禁涉毒、反知识综合图片展;在案件高发区域设立安全警示牌;在社区、小区、楼栋单元入口处,张贴温馨提示牌。

6、民政所和居委会要从城市低保对象中聘请若干名义务宣传员,每日在各社区大街小巷开展“小喇叭”防抢防盗义务宣传。

7、向全镇每个家庭发一份安全防范知识手册和一张调查摸底问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

(二)打防结合,以防为主,切实增强公众安全感。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第一,大力开展“三个排查”。

1、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村(居)、各单位要对辖区内新老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归类,落实责任、限时解决;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包案,挂牌督办。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2、大力开展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主要措施:①开展“除恶治霸”专项排查整治活动,重点打击恶势力团伙犯罪;②开展打击入室盗窃专项行动,有效遏制可防性案件高发势头;③开展集中蹲守行动,对案件多发地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排查蹲守抓现行活动,力争破获一批案件,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④开展排查打击盗窃和破坏电力电信电视广播通信设施专项行动;⑤开展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⑥开展打击非法传销专项行动;⑦进一步规范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对全镇所有宾馆、旅社和娱乐场所进行一次集中清理;⑧开展“缉枪治暴”专项行动,排查整治治安隐患;⑨通过对照比对,抓获一批网上在逃人员;⑩开展被盗案件回访活动。认真填写《被盗案件回访单》和《治安隐患提示单》,及时反馈案件办理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一次被盗物品的集中认领活动,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3、大力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排查供水、供电、供气、供油、车站、娱乐场所和公众聚集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贵重物品、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存放场所和高危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交通安全隐患。

第二,切实巩固“十防”建设。年我镇大力开展了“十防”建设,有效提升了平安创建水平。今年“十防”建设要在巩固去年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重点抓好以下工作:①全镇行政企事业单位安装“110”系列防盗自动报警系统;②对镇区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在出镇卡口安装电子抓拍系统,建立电子档案,对进出镇区的所有车辆实施全面有效的监控;③强化镇区巡防工作。近期,公安机关要加强镇区的治安巡逻,在易安案区域加大巡逻力度,坚持24小时巡逻,提高街面见警率。各村(居)特别是镇区要加强巡防力量,有针对性组织党员干部和巡防队员开展治安巡逻;④在镇区,对开放型居民聚集区,有条件的地方改造成封闭型小区,实行统一管理;对不便封闭的居民聚集区,实行划块管理,推广楼栋长制,建立和完善邻里守望制度,开展义务巡逻活动;⑤在农村完善中心户长制,积极开展十户联防活动;⑥开展“五区同创”活动。全面推进安宁镇区、零案村居、平安湖区、祥和林区、和睦边区创建活动。公安、综治办、水管站、林业站、民政所等牵头单位,要切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促进“五区同创”深入开展,取得实效;⑦从政法部门退休人员、老干部、老教师中聘请200名综治特派员,挂点村居,协助做好平安创建工作。

第三,有效开展重点人员管理。主要措施:①开展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专项整治,公安派出所牵头组成20人以上的协管员队伍,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到位、效果好。公安、房产部门要密切配合,抓好落实;②抓好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刑释解教人员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和过度性安置基地,做好近三年来的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工作,并有针对性落实安置帮教措施;③做好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摸排工作,建立档案,帮扶就业。④对吸毒人员、惯偷人员和狂燥型精神病人等重点管控人员,公安机关要做到耳清目明,有效掌控。

(三)执法为民,优化服务,切实提升公众对政法部门的满意度

1、政法系统要继续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深入群众,征求意见,反馈案件侦破审结情况,认真查摆政法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切实加以整改。

2、深入开展“三回访”活动:公安干警要经常回访发案点,不论案件侦破与否,都要及时与当事人及周围的群众进行反馈和沟通;法官、检察官要经常回访案件当事人;司法行政干部要经常回访“两劳”回籍人员和法律服务对象。通过回访活动,收集群众不满意信息、收集群众对政法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收集违法犯罪线索,反馈案件办理情况,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做到知民心,了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助民困,得民心。

3、结合办案开展与案件当事人“结对谈心”活动,通过办理一起案件,赢得一批群众的赞誉,树立政法干警良好形象。

4、结合岗位大练兵活动,加强政法干警素质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和工作效能。

5、成立镇政法干警违法犯罪举报中心,并将中心电话和政法部门举报电话在社会上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和咨询。

6、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活动。每半年组织对政法系统公众满意度测评,并通报测评结果。对在全镇公众安全感测评中排名后位的,建议镇人大主席团对该单位实行年度工作评议,并责成该单位主要领导在全镇政法综治工作会议上表态发言。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平安创建,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政法综治工作和全社会的一项长期任务,是当前我镇综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各村居各单位、政法各部门务必要从构建和谐平安加快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高度,切实提高对抓好平安创建增强公众安全感这项工作的认识,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乡镇人大主席牵头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平安创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镇各村居各单位的共同努力。镇政法部门、综治委成员单位要率先垂范,带头在提升公众安全感、推动平安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意见》中提出的工作任务,凡涉及及到单位务必全力以赴,牵头单位要抓好组织协调,协同单位一定要积极配合,全镇各单位要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共创平安,共促公众安全感提升。

第9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范文

自公安部下发 “全国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以来,各级公安机关按照上级公安机关要求,以各种形式大力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 “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以走访促进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稳定,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活动收到了阶段良好成效。下面就本人在“大走访”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与各位交流探讨,并浅谈下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首先,“大走访”并非单纯的走访,它是我们公安民警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的交流,对人民群众是否有感情,是决定“大走访”成效的关键。“大走访”不但要走进群众家里,更要走进群众心里,与群众打成一片。没有真情实感,群众就不会相信我们,也不会很好地配合我们的工作。带着感情去走访、带着责任去走访,做到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能敲开门、能说上话、能交上心、能办成事。我们对待群众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样,做群众的贴心人,将自己融入到群众之中,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就会得到群众的接待、欢迎、理解和支持。

其次,要把“大走访”经常化,公安机关“大走访”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给群众,是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的迫切需要。并且要坚持从为民服务的小事入手,从执法实践的细节抓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助群众所需,通过真心为民的点滴小事,不断累积人民群众的信任感,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同时更以这些为民服务的小事折射和反映“大走访”活动对公安机关服务理念、执法观念、工作作风等的转变。所以,“大走访”还需要我们公安民警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走访,这样“大走访”才发挥真正实效和实际意义。

“大走访”要长走访,即,建立“大走访”长效机制。“大走访”活动是加强公安工作、改进公安队伍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举措,所以要建立完善“大走访”长效机制,保证活动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并将其固化为公安机关一项基本工作,也是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迫切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创新工作思路,继承和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持续推进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确保形成党群心连心、警民心贴心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公安工作,进一步改善和提升队伍形象,为争创信阳公安的新辉煌而奋斗!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