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项羽本纪范文

项羽本纪精选(九篇)

第1篇:项羽本纪范文

本课所属专题的研习目标为“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体现了编者对于《史记》独特魅力的准确理解。葛兆光认为“《史记》属于历史与文学尚未彻底分化时期的作品,它那种强烈的个人意识,使它并不完全追求所谓的‘真实’,而更看重叙述的力量。”(《中国思想史·导论》)司马迁对楚汉风云披沙拣金提炼核心情节,对项羽摹形传神传达悲剧英雄的心理,这种基于历史真实的“有意识的设计与表达”(葛兆光),就是使历史流传、人物千载如生的“叙述的力量”。教师应该引领学生细读文本,揣摩历史人物的风貌心性;对话人物,发现历史人物的精神灵魂:此所谓课堂学习的“摹形传神”。

同时,司马迁在以春秋笔法为准的,评断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的同时,滲入独特而深刻的个人体验,如真与伪、善与恶、义与利等,带有鲜明的情感特征,流露出的独特的英雄观,这是《史记》“成一家之言”的独到的史学价值。教师应引领学生积极探究历史人物背后的史迁卓识:此所谓课堂学习的“察观”。

此教学设计是对本人多年来粗教《史记》的批判与重构,是一次酝酿多时的教学尝试。力图以探究史记文学史学魅力为中心组织课堂,达到“高思维互动、高情感体验、高习得生成”的理想状态。

一.学习目标:1、品鉴《史记》“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的人物刻画艺术,体悟《史记》文本“叙述的力量”;2、对话“文本项羽”,洞察英雄的形、神及其背后史迁卓识,探究“成一家之言”的个性魅力;

3、“述往事思来者”,养成历史与现实生活贯通的历史观。

二.学习流程展示

学习活动一:细读文本,品鉴“一字立骨”技法,体味英雄心理。

环节设计:为“垓下之围”的三个片段拟写标题,要求四字短语提炼,并能展现项羽处境与心理。

学生标题拟为为:“霸王别姬”——“东城决战”——乌江自刎”

教师提醒:细读文本,能否发现三个片段的文本均有一字极能展现悲剧英雄的心理?

第一片段,学生细读文本,或发现“悲歌慷慨”之“悲”;或发现“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之“泣”。

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项羽之“泣”,是英雄的儿女情长,是壮士扔刀、将军卸甲的英雄末途的悲情流露。相比于刘邦彭城大败后“弃子分羹”的冷酷,项羽之“泣”充满了人情人性,司马迁用一“泣”字,提炼了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

第二片段标题学生拟写交流: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有排山倒海的气势。但败局已定,“今日为诸君快战”之“快”是临败证明“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至死维护霸王自尊。

第三片段标题学生拟写交流:面临自己人生的终点,前有大江,后有追兵,英雄失志,霸王穷途,项羽“笑”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笑?——“悲凉的笑、愤恨的笑、无奈的笑、愧疚的笑、自责的笑、自尊的笑……一个“笑”字,举重若轻,把项羽的慷慨赴死渲染得悲壮,令千年之后的我们唏嘘不已。

板书:“项王泣别”——“东城快战”——“乌江笑刎”

教师学法引导:着一字而旨意立出,风采立现,古人称这样的高超笔法为“一字立骨”。“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刘淇《助字辨略》)。“一字立骨”也体现在虚词的锤炼上——“乃陷大泽中”“乃有二十八骑”“乃自刎而死”三句中的三个“乃”字,涵义分别为“却”、“才”、“就”,生动再现了项羽遭垓下之围时从奋力挣扎到颓败再到服输心死的心态。

老师强调:细读文本应该像叶圣陶所说:“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学习活动二:深品文本,批注“摹形传神”,对话英雄风貌精神。

环节设计:批注点评,力求生成学生与文本及人物的对话。

清人郑板桥曾说:“《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为最。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数端耳。”要想体悟“史记之最”的内涵和“可歌可泣”的魅力,必须引领学生从细读文本走向深品文本。

明确要求:请同学深入品鉴悲剧英雄的精神世界,撰写充满“情,意,趣”的“三味”批注。与文本对话时,要循着“味情,味意,味趣”的途径;撰写批注时,文字应充满“情味,意味,趣味”,其中“趣”最关键,是个人的见识与情趣。

学生精彩批注选录:

学生批注1——“高祖荣归,一唱大风歌猛士;霸王惜别,数声垓下叹虞姬”。《垓下歌》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在中国从来都是成者王败者寇,项羽却是一个例外,刘邦的脸“厚”心“黑”,烘托出项羽的人性和人情:刘邦是冷血无情,项羽是铁血柔情。

老师评价:你高明地发现了司马迁的“互见法”,比照出人物的灵魂。

学生批注2——项羽自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项羽本纪》中精选了“巨鹿”、“东城”两战详细描摹。巨鹿之战全用烘托法,东城快战主要用正面描述。“巨鹿之战”中三个“无不”两个“莫敢”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烘托渲染项羽勇冠三军的神威。“东城快战”中“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临战先声夺人,有排山倒海的气势;瞠目怒斥,惊退敌军,夸张地描绘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形象,视觉、听觉交融,真是“威猛如画”。

第2篇:项羽本纪范文

    《项羽本纪》教学实录

    冯为民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项羽本纪》吧?

    生:预习了。

    师:既然大家都已经预习了,现在我们就搞一个小活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前后两桌,每位同学把你预习中觉得有难度的一两个句子或者是词在组内交换、交流一下。现在开始。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

    师:刚才肯定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不一定能解决全部问题。今天这节课,大家看这四个字,叫“自能”和“探究”。(板书:自能·探究)

    师:大家看一下,中间的这个符号叫什么符号?(指着间隔号)

    (生议论,没有正确答案)

    师:不知道?这也是标点符号,叫“间隔号”。这中间加了“间隔号”表示什么关系?

    (有极少的议论声)

    师:表示并列关系。如果在“史记”“项羽本纪”间加一个“间隔号”,你们说说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包含关系。

    师:他说“包含关系”是非常内行的,是一种逻辑关系。是总与分,领属关系。间隔号有时很重要,大家要注意。

    师:大家都学过《鸿门宴》,《鸿门宴》出自何处?

    (生议论,不知道)

    师:《鸿门宴》就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这篇文章很长,我们学习的是节选,大家看讲了哪些故事?

    生:巨鹿之战、破釜沉舟、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师:你确实了解得很多,不错。还有哪位同学再来补充一下?

    师:从传记的角度看,从《史记》的完整的体例角度看,首先要有一个人物介绍,这就是家世、身世,最后还要有一个司马迁发表自己主观感受的部分,叫论赞。刚才他讲了主要的,你能不能补充一下?比如这篇文章前面就有家世介绍,还有他少年时的事,然后再写到“巨鹿之战”,然后再写到“垓下之围”。还写了什么?

    生:项羽死后的情形,最后还有个论赞。

    师:《鸿门宴》大家都知道,但还不知出自何处,这不行。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鸿门宴》出自《项羽本纪》。如果把《鸿门宴》放在这篇文章里,你们认为,应该放在哪个部位比较好呢?

    (生议论,有生高声说:放在3~4段之间)

    师:就是放到(停顿)“巨鹿之战”(生应和)与(生齐说)“垓下之围”之间。

    师:因为这篇文章记载了项羽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写了他的四个阶段:他的起点,吴中;他的顶点,巨鹿之战;他的转折点,鸿门宴;最后是他的末路终点。看了这篇文章后,你们觉得哪一个故事写得最为惊心动魄、刻骨铭心呢?

    生:垓下之围。

    师:好的。我们这节课就从“垓下之围”入手,来看看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垓下之围”在文中占了一千多字的篇幅。下面老师有一个比较难的题目,大家马上开始做:请将课文所写一千多字的“垓下之围”压缩到300字左右。就在书上把它画出来。现在开始。

    (生看书、压缩。师提示:认为应该留下来的就在书上画下来)

    师:(PPT)下面请大家看屏幕,这是我压缩后的文字,请大家一起读一下,读时想想与你的压缩是不是差不多。现在开始!

    生齐读:

    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项王夜闻四面楚歌,大惊,起,帐饮,顾虞姬骏马,自为诗,歌数阕而泣。

    项王乃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至阴陵,迷失道,田父绐之,陷大泽,汉乃追及之。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数千人追之,项王困,不得脱,度固死,为诸君快战,三胜,溃围,斩将,瞋叱赤泉侯,与其骑会为三处,杀数十百人,仅亡两骑。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之,乃拒渡,以骓赐亭长。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身被十余创,顾见故人,为其德,自刎而死。

    师:我所缩的跟你们所缩的是不是差不多?

    生:差不多。

    师:但是这里有点变化,比如说这个“军”,在原文中是什么意思?“项王军壁垓下”,那个“军”是什么意思?

    生:军队。

    师:这里的“军”变成了……

    生:驻军、驻扎。

    师:再看看,我这里说“帐饮”,原文怎么说?

    生:“饮帐中”。

    师:“帐饮”与“饮帐中”这两个“帐”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在哪里?

    生:“饮帐中”中的“帐”是名词,“帐饮”中的“帐”是名词用作状语。

    师:很好,说明同学们基本功很好。这里最多的一个字就是“乃”字。这个“乃”有哪些意思比较特殊?

    (生看屏幕,自言自语)

    师:“乃有二十八骑”,这个“乃”是……

    生:只,才。

    师:“乃”较常见,“乃拒渡”中的“乃”是什么意思?

    生齐说:竟。

    师:对,出乎意料。我这里的浓缩,从史的角度来说已经相对完整,但是司马迁为什么还要写其他的内容呢?这就是《史记》的特点。《史记》属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停顿)

    生:纪传体通史。

    师:什么是纪传体?纪传体就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所以大家要注意这8个字,为什么这样写?就是:借史写人,以人显史。(PPT)这样写的好处在哪?不仅能看到史的兴衰成败轨迹,而且人的形象也非常丰满。书上说,这种写法达到了怎样的境界?哪位同学能告诉我?

    (空翻书)

    师:大家看我们这个专题的标题。

    生齐说:摹形传神,千载如生。

    师:对!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叫“摹形传神,千载如生”,这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也就是说,从史的角度完全可以压缩,但《史记》既是史学巨着,又是文学巨着,从文学的角度又写了另外的内容。有人说了这样一段话(PPT),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

    ——钱钟书《管锥编》引清代周亮工语

    师:是“代为传神”。这段文字是清代人讲的,有没有与我们书上内容不吻合的地方?要发现,要有发现的眼睛!

    生:没有“逃”,还有那些事都不是在“大泽”中。

    师:还有,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在书上是……

    生:在前面,不是在后面。

    师:时间颠倒了。但作者这样写的关键是为了突出什么?太史公的……

    生:笔补造化,代为传神。

    师:“造化”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就是“创造演绎”。(板书)既然是创造演绎,也就是说,我们刚才压缩掉的那部分,就是作者最重要的创造和演绎部分,所以我们下面需要做的事就是……(PPT)

    小组活动:品读“垓下之围”,重点评析被我们删改的部分司马迁原是如何“摹形传神”,让其笔下人物“千载如生”的?

    师:现在开始。注意:被我们删改掉的部分,每个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找出一些实例来。

    (生活动,师巡视)

    师:好,现在开始交流。一边交流一边再看看自己有没有读出来。不过在交流之前,看看这个标点符号用得是否正确?(指着屏幕上的“?”)

    (生议论,答不上)

    师:语文在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

    (学生继续看屏幕,拿不准)

第3篇:项羽本纪范文

疑问之一:《六国年表》事实上记载了包括周、秦在内的八国的历史,为什么不称“八国年表”而称“六国年表”?

《六国年表》表名“六国”,实有八栏,分谱八国。教材仅节录秦始皇元年(前246)嬴政即位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灭齐称帝二十六年间史事。其时周已灭,故教材之表无周这一栏目。《六国年表》第一栏周,为天下共主。第二栏秦,列于六国之前,日食灾异皆载秦表而不载周表,其义即在秦系天下之存亡,突出秦在历史上的地位,秦之统一大业,“盖若天所助焉”。秦处于《六国年表》的中心位置,便于对战国历史“通古今之变”,“察其终始”。这一点《六国年表序》交待得很清楚:“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因周、秦均不计入“六国”之中,制表目的在“表六国时事”,故名“六国年表”。

《六国年表》是以秦为中心而以六国为重点,周起编年作用。题为“六国”,不等于说只记“六国”之事,也不仅仅是记八国之事。事实上,《六国年表》载记多国之兴灭。六国之外的国家,一律附属于宗主国。蜀与义渠为秦所并,附于秦表。同理,郑附韩表,代、中山附赵表,鲁、蔡、吴、越附楚表,宋附齐表。韩、赵、魏三家分晋,残存之晋仅有绛、曲沃,其后为魏所并,故晋附魏表。所以“八国年表”的说法也不准确。这种体例,与《十二诸侯年表》完全一致。《十二诸侯年表》表列周、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十四国。除首栏周为天下共主之外,实谱十三诸侯。鲁孔子修春秋,此表以鲁编年,第一栏之周、第二栏之鲁皆不计入“十二”之中,故表名《十二诸侯年表》。可见上列两表中的数字并不代表实际入表的国家。此为太史公制表体例。

表、书是插在本纪和世家间的文字。《六国年表》上承《秦本纪》《秦始皇本纪》,下接六国世家。秦之大事,已见两纪,秦表只起充实补阙作用。诚如赵翼所言:“大臣无功无过者,传之不胜传,而又不容尽没,则于表载之。”(《二十二史札记》卷一)对六国而言,年表“表六国时事”,则有提纲挈领作用,“使读者举目可详”(刘知幾《史通》卷十六)。《六国年表》既为六国史事之纲,那么,还有什么比《六国年表》更醒目更准确的标题呢?

疑问之二:项羽亡秦后自封为西楚霸王,但并未一统天下,建立国家,为什么项羽传记要命名为《项羽本纪》?

后世史书,天子立纪,其他人物统归之于传,以明纲纪,这是惯例。班固《汉书》中有《陈涉项籍传》,项羽不入本纪。《项羽本纪》用“汉之元年”“汉之二年”等记正朔,从记事章法看,名为本纪,实为传体。故项羽入本纪引起非议。刘知幾曰:“项羽僭盗而死,未得成君……安得讳其名字,呼之曰王者乎?春秋吴楚僭拟,书如列国。假使羽盗帝名,正可抑同群盗,况其名曰西楚,号止霸王者乎?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史通》卷二)

《史记》为项羽立本纪,的确是一种破格。司马迁如此编排,有着深曲用心。

其一,项羽建立过事实上而非名义上的短暂政权。项羽叔侄立楚怀王为义帝,义帝虽有帝王之号,实不能左右天下,终为项羽所杀。《项羽本纪》中,项羽自称“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司马迁评说项羽“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项羽灭秦后封立十八王,汉王刘邦亦为所封。项羽一度掌天子权柄,是秦楚之际天下事实上的主宰。《吕太后本纪》与《项羽本纪》情况相似,《史记》不为孝惠皇帝立纪,因为女主称制,政出其人,无女皇之名而有女皇之实。徐时栋曰:“天下号令在某人,则某人为本纪,此史公史例也。故《高祖本纪》之前,有《项羽本纪》,高祖以后,不立《孝惠本纪》,而独立《吕后本纪》。固以本纪为纪实,非争名分之地也。此后无人能具此识力,亦无人敢循此史例矣。”(《烟屿楼读书志》卷十二)《史记》不计名号,尊重事实,不可视为“乖谬”。

其二,司马迁有意对照项羽、刘邦两个历史人物。《项羽本纪》后即《高祖本纪》,读者不难发现,《项羽本纪》中有刘邦,《高祖本纪》中有项羽。“子羽暴虐,汉行功德”,两篇本纪,揭示了楚汉相争成败兴亡的客观规律。项羽残民,高祖抚民;项羽勇猛,高祖睿智;项羽众叛亲离,高祖擅用人才;项羽由强变弱,高祖由弱变强:最后楚灭汉兴。项羽事迹与刘邦事迹紧密相连两两对照,刘、项形象特别鲜明。项羽倘入列传,纪、传位置相离太远,显然产生不了如此鲜明的对比效果。班固《汉书》中,项羽入列传。《史记》《汉书》各有体例,不必论其短长。

疑问之三:孔子做过的最高官职是鲁国的大司寇,一生未曾封王,子孙亦未袭爵,为什么孔子传记命名为《孔子世家》?

世家为《史记》独有之体例。何谓世家?司马贞《史记索隐》:“系家者,记诸侯本系也,其言下子孙常有国。”(《史记·吴太伯世家》)。刘知幾曰:“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开国承家,世代相续。”(《史通》卷二)记诸侯国史,载传代家世,为世家义例。

的确,孔子不是诸侯王,列入世家是太史公修史体例上的一种破格。王安石认为:“孔子,旅人也,栖栖衰季之世,无尺土之柄,此列之以传宜矣,曷为世家哉?……处之世家,仲尼之道不从而大;置之列传,仲尼之道不从而小,而迁也自乱其例,所谓多所抵牾者也。”(《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一)

但孔子入世家显然是太史公精心考虑过的。《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话可以说明列孔子于世家的原因:“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李景星认为:“孔子以布衣为万世帝王师,流泽后裔,历代罔替,任何侯王莫之能比。史公列之于世家,是绝大见识。”(《史记评议·孔子世家》)孔子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司马迁对孔子又十分敬仰,司马迁列孔子于世家,考虑的显然是孔子的政治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在这一点上,孔子虽无王侯之位,进入世家也无可厚非。这应是孔子入世家的一个主要原因。

《孔子世家》中,写到孔子的子孙有伯鱼、子思等,传至十一代而有孔安国。所以《孔子世家》赞语称“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这是实在意义上的“世家”。《仲尼弟子列传》载孔门弟子七十七人,这是儒学传承关系上的“世家”。这是孔子入世家的另一个原因。

看来孔子入世家也不是毫无缘由。王鸣盛曰:“以孔子入世家,推崇已极,亦复斟酌尽善。王介甫妄讥之,全不考三代制度时势,不识古入贵贵尚爵之意。”(《十七史商榷》卷四)王鸣盛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如果置孔子于列传,与孟子、荀卿同列,显然不符合太史公对孔子的评价。因为在司马迁看来,孟子、荀卿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所谓“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孟子荀卿列传》),其文化地位是无法与孔子比肩的。

疑问之四:战国四公子,“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三位公子皆以封爵定传名,为什么信陵君传记名《魏公子列传》?

信陵君有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三位公子的特殊情况。信陵君窃符救赵,袭杀大将晋鄙,得罪魏君,封爵被夺,留赵不归长达十年之久。身在异国他乡,只有“魏公子”之称符合信陵君的身份。这一称呼通行于世,沿用很久。《魏公子列传》云:“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高祖本纪》载高祖诏令曰:“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釐王、齐缗王、赵悼襄王皆绝无后,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据此知“魏公子”系战国末期至汉初流行之称谓。司马迁修史,不过是运用时人习称罢了。

但也有人认为孟尝君等三人皆以封号标传名目,惟独魏公子无忌传名《魏公子列传》,其间蕴含太史公的深意。李景星云:“四君之中,以魏公子为最贤。太史公作四君传,亦以《魏公子传》为最出色。标题曰《魏公子列传》,与《自序》合,正所以殊于其余三君也。”(《史记评议·魏公子列传》)分析本传的内容,此说亦不无道理。照常理,魏公子无忌之单传自可作《信陵君列传》,以与其他三传匹配。司马迁特意标举“魏公子”,对其人应当说是有着高于其他三位公子的特别敬重之情。

疑问之五:汉初所封异性王魏豹、彭越、英布、韩信(韩王信)、卢绾诸人,皆以姓名标目,为什么只有韩信传以《淮阴侯列传》为题?

《史记》卷九十至九十三为《魏豹彭越列传》《黥布列传》《淮阴侯列传》《韩信卢绾列传》。传主在楚汉战争中立下战功,先后被刘邦封王。由于种种原因汉初又先后被杀。由上列标题可知,汉初实有两个韩信,一个是楚王韩信,后夺王爵,贬淮阴侯,高祖十一年(前196)因谋反被吕后、萧何斩于长安长乐宫钟室。一个是韩王韩信,封地在韩国故地,韩王信勾结并投降匈奴,终在高祖十一年为樊哙(一说柴武)擒获斩杀。两个韩信活动于同一时期,以《淮阴侯列传》标题,是为了在标题中区别两个韩信。

但韩信传以《淮阴侯列传》标题似乎还有更深的用意。有人认为,《史记》对韩信一反体例常规以淮阴侯名传,意在尊重其功绩。李景星曰:“不曰韩信,而曰淮阴侯……只一标题,已见出无限的爱慕敬仰。”(《史记评议·李将军列传》)楚汉战争中,韩信是决定刘项成败的核心人物。破魏击赵,平齐败楚,在垓下给项羽致命一击,功盖于世,名噪天下。司马迁不直呼其名而以淮阴侯名传,表现了史家对韩信的“爱慕敬仰”。

也有人认为,司马迁以淮阴侯名传,揭露了高祖、吕后屠戮功臣的刻薄寡恩,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韩信的同情和惋惜。任国诠云:“夫淮阴侯诛而具爵,著高祖、吕太后之寡恩也。”(《尊经书院初集》卷十一)淮阴侯这一封号,对韩信来说,是一种屈辱,由王而侯,正是韩信走向叛逆道路的肇因。韩信为楚王时不反,徙封淮阴侯后,韩信才被逼反,终于身首异处。所以,由楚王转封淮阴侯是韩信一生事业的转折点。太史公为之作传,称淮阴侯,揭示韩信不同于异性诸王的个性特征,亦有深意在其间。

第4篇:项羽本纪范文

项羽。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等人齐名。身死东城载于史书。《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更为明确:“汉五年……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 202 年兵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乌江边自刎。四面楚歌,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四面楚歌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第5篇:项羽本纪范文

1、破釜沉舟【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2、霸王别姬【解释】: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3、四面楚歌【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项羽本纪范文

课本节选时,是从项羽入关后开始(沛公军霸上……),到刘邦诛杀曹无伤结束(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而项羽派黥布击关,得以入关这个关键的事件却在节选时被忽略。其实黥布击关对于深入理解《鸿门宴》有着重大的帮助,是理解该文的一把钥匙。如果说鸿门宴是楚汉相争的序曲,那么,黥布击关就是《鸿门宴》的序曲。黥布击关对于理解项羽大怒的真实原因、刘邦的辩词、项羽对待项伯的态度,以及如何认识曹无伤,进而认识刘邦、项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详细交待了项羽入关的过程:“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当阳君即黥布)

教材《鸿门宴》中当项羽听到曹无伤使者的话后“大怒”,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项羽的“大怒”是由曹无伤引起的,曹无伤成了刘项矛盾的引发者。其实黥布击关,明显可以看出,项羽已经撕破了脸,对于刘邦的派兵驻守,项羽大为恼火,击关就是体现。当听到曹无伤使者的话后大怒,曹无伤使者的话,只是给项羽的怒火上泼上去的油,而并非是鸿门宴,也即刘项矛盾的直接起因。因为占据函谷关,就意味着有将关中之地据为己有的想法,而关中之地沃野千里、人民相对富足、地理位置险要,是当初秦国成为秦朝的根据地。可以说,谁占据关中,使之成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谁就有了称雄天下的重要资本,也就暴露出他争雄天下的政治意图。在当时所有的灭秦力量中,项羽的实力最雄厚,那么想争雄天下的人,无形之中就将矛头直接指向了项羽。可见刘邦的派兵守关,是项羽“大怒”的根本原因。

刘邦想称雄天下,派兵驻守函谷关,何罪之有?但由于他力量弱小,过早暴露政治野心,这就是他的失策。他明知自己力量弱小,却派兵驻守函谷关,可见他有依据函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侥幸心理。守关即是军事行动,也是传达政治理想的信号,击关同样如此。黥布击关,项羽已经发出攻打刘邦的信号,失掉函谷关的刘邦怎么应对这种困境,这是他必须要考虑的。他对项伯的解释:“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以及樊哙在鸿门宴上的辩护之辞,是经过他深思熟虑后的答案,而不是临场的发挥。樊哙的辩护之辞与刘邦的口径完全一致,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刘邦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能明断形式,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是化解难题的先决条件。他清楚地认识到,守关意味着怀有争雄天下的野心,他就讲自己守关的目的是“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他知道想争雄天下就直接将项羽当成了对手,所以一再强调“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

黥布击关还有助于理解项羽对项伯的态度。项伯在大战的前夜驰入敌营,泄露军事消息,本来可以认定为通敌,项羽怎么还会对他如此言听计从,并且在鸿门宴上与自己一起“东向”坐在尊位上而冷落了重要谋士范增,并且任由项伯“翼蔽”自己的对手刘邦。固然陈平所说“项羽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史记・陈丞相世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在于,黥布击关,已是项羽对刘邦实施的一次军事打击,再次打击只是迟早的事,打是必然,只是时间问题。项伯夜驰敌营,泄露的是军事消息而非军事机密,况且黥布击关之后,刘邦怎能不为项羽的攻打做一些安排?项伯的夜驰敌营自然就没有通敌的嫌疑,这是项羽信任项伯的前提与基础。而项羽能听信项伯之言,不杀刘邦并且放任项伯,出于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项伯营救张良是出于义,从报恩的角度出发,这正好投项王之所好。项羽不但任人唯亲,而且更念旧情,知恩图报,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长史欣者,故为栎阳狱掾,尝有德于项梁;都尉董翳者,本劝章邯降楚。故立司马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都栎阳;立董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项羽本纪》)司马欣寸功未建,只因对自己的叔父项梁有恩,就被封为塞王就是明证。正是项伯对项羽性格的全面了解,才敢替沛公向项王解释,在解释时他正是以义为突破口的。

其次,项伯的说辞让项羽认识到,自己几乎犯了一个错误,“人有功而击之,不义”,自己差点做了不义之事,如果不是项伯,大错就会酿成,他反而开始感激项伯。“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的项羽,因为轻信项伯,进而才轻信刘邦的。

再次,项伯给项羽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原来刘邦守关的目的是“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并且“日夜望将军至”,刘邦原来是臣服于自己的。这一点很重要,项羽一直忌恨刘邦,因为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时,令“沛公西略地入关”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项羽为人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愿与沛公西入关”的要求却没有被怀王答应。刘邦之所以先入关,明显是占了先机,同时刘邦“收陈王、项梁散卒”又增强了实力,项羽此时却被派“北救赵”;项羽即忌恨于刘邦,又怀恨于怀王。“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其后又“杀义帝江南”,这才出了口气。

刘邦,诸将所推崇的长者,怀王引以为重的大将,自己忌恨的对手,竟然是臣服于自己的,项伯带来的这个消息,对于项羽自然是一个天大的喜讯,这就加重了亲近项伯的筹码。鸿门宴上,经过刘邦低声下气的解释,项羽诛杀刘邦的意图已经越来越淡,在他的心中,刘邦是让自己不舒服过,可能是以后的,但绝不是眼前的敌人,况且打击刘邦又会让自己失信天下,不杀刘邦是理性的选择。项羽对项伯的“翼蔽”自然也就听之任之,或许此时,他对项伯还有几分赞赏,忠心保护自己请来的客人,多仗义啊!

对待曹无伤的不同态度同样是分析刘邦与项羽性格差异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项羽告密,刘邦立诛,对比何等鲜明。传统观点认为是无伤告密,说是告密,似乎不妥。曹无伤使者的话,其实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守关意味着“欲王关中”,不言自明。使者的话对项羽而言,没有任何情报价值可谈,但曹无伤派使者求见项羽的行为,对于项羽却显得意义重大。因为这一行为发生在黥布击关之后,就显得意味深长,曹无伤是一部分人的代表。“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高祖本纪》)。曹无伤的意图很明显“欲以求封”,打算投奔项羽,“使人言于项羽”是他结好项羽的手段。黥布击关已表明刘项双方处于敌对状态,而双方实力差距悬殊,曹无伤的做法在战争年代有一定的合理性,他不想做战争的牺牲品,选择投靠自己认为力量强大,胜券在握的一方,未必是小人,古人讲良禽择木而栖,本无可厚非,但由于他缺乏对项羽的性格的了解,不幸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结果项羽告密,刘邦立诛。

鸿门宴上刘邦对项羽的言辞很高明:“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言下之意,项羽派兵攻打函谷关,完全是一场误会,将如此严峻的形势,不可调和的矛盾说成是一场误会,这是高明之处。潜台词就是“其实您完全没有必要派兵击关,只要告诉我,是您项王的军队,我怎么能不会让您入关呢?我之所以守关是为您而守,您却攻打我”。刘邦将项羽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对于自己守关的原因,前面有项伯已经作过解释,击关是一场误会,是误会就可以消除。其次,误会是由“小人之言”引起的,错不在项羽,责任在于“小人”。这样就给了项羽一个台阶,好让项羽借坡下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羽马上找了一个挽回自己颜面的替罪羊,无意间就钻进了刘邦为他设置好的套子中。

既然是“小人”的挑拨离间引发的误会,诛杀小人,就势在必行,不但刘邦应该杀,似乎项羽也想杀。刘项两人都认为曹无伤是小人,但两人赋予小人的意义却不一样。项羽是为了推卸责任,走出尴尬境地,他认为的小人,是挑拨离间的真小人。刘邦认为曹无伤是小人,因为他唯利是图,见风使舵,政治立场不坚定,是出卖自己的小人。既然在战争年代,曹无伤的选择有一定的合理性,曹无伤代表的是一部分人,刘邦诛杀小人就有杀一儆百的意味,诛杀曹无伤成了一次铲除内奸的整风运动。项羽的告密却让那些已经归附于他的人感到心寒,让那些有心投奔于他,仍在观望的人不敢归附。最终,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南面称帝,我们不能不感慨,性格成就命运。

第7篇:项羽本纪范文

关健词:史记 项羽 形象

项羽作为楚汉时期的重要人物,他性格中的优点使他征服天下成就霸业,但其性格缺点又使他功亏一篑,兵败收场。其性格的多元与复杂造成了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的项羽形象却能让我们对其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少年大志,骁勇善战,颇有胆识

《项羽本纪》中描写项羽少年学术不成,看似平庸难成大器。但又通过描写他观始皇出游时的语言:“彼可取而代之”,展现其雄心大志。后又借其叔项梁“因此齐籍”侧面点出项羽不是不成器,而是必成大器。司马迁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这一细节,就是要突出项羽的年少大志,而这种志向也为后来他成就霸业奠定了基础。

英勇善战,有胆识,这也是项羽最为典型的形象特征,也是他霸王形象的根本。“身长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一惮籍矣”。直至后来杀宋义夺取兵权时,“既其帐中斩宋义头”,行事果断,而后与宋义论兵,都说明他有胆识,并非一介武夫。这时的项羽在诸侯中已展露头角。但奠定项羽霸王形象的最关键事件就是巨鹿之战。项羽“皆沉船,破斧甑,烧庐舍,持三日粮 ”,誓师鼓舞将士。司马迁在表现项羽作战勇猛并非描写项羽本人,而是着重描写各个诸侯观战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各路诸侯“从璧上观,楚将士无一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心惶恐”,从侧面描写项羽的英勇,项羽的英雄霸王地位也随之确立。

二.为人主少计谋,残忍暴虐

项羽性格上的缺失注定了他自刎乌江的悲剧命运。首先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少智谋,在关紧时刻不能分清敌我,轻信人言。当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告诉项羽刘邦称王关中时,他怒气冲天的要找刘邦算账。然而经项伯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入乎,进人有大功而杀之,不义也。”项羽立刻就相信了,而并不问项伯如何得知。而后在鸿门宴中,开口便将曹无伤供出,白白断送了自己的内线,行事轻率而少智谋。当范增示意他杀刘邦时,他又迟迟不肯动手,却又对樊哙的话深信不疑,明显的敌我不分,缺乏正确的分析能力,以致放虎归山,为自己埋下大祸害。司马迁在此处把刘邦对待曹无伤的行为和项羽对待项伯的行为进行对比,用刘邦的沉稳机智,老练多谋反衬了项羽的短谋少智。其次,项羽性格缺乏远见,目光短浅。在他攻破咸阳后,有人建议他在关中定都,但他却思欲东归,说“富贵不贵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又至后来,分封各路诸侯之后,杀义帝,以致“群臣稍稍背叛之”,这一系列行为都说明他作为统帅看不清天下形势。另外,项羽性格上又一显著特征便是残暴,在攻打襄城时,襄城久攻不下,当攻下后就命人“皆坑之”。又如在对待章邯的军队时,“夜击坑秦军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直到后来引兵西屠咸阳,火烧咸阳,大火三月不灭。这些都体现了他性格中残忍、暴虐的一面。

三.残暴兼有仁爱,霸气而又多情

在项羽的性格中,除了优缺点之外,还常常游离着一些复杂的情感特征,使这位英雄身上又多了几分侠骨柔情。项羽确实残虐凶暴,但又关心士兵念及百姓疾苦。《项羽本纪》中在描写项羽杀宋义时,宋义自私自利不发兵救赵,而是只求自保。项羽对宋义说:“进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久留不行.......进不恤士卒而徇私,非社稷之臣。”又在后来与刘邦的战争中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决战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也。”这正是项羽爱民思想的体现。在项羽的性格中,既有残暴,又有仁爱。他一方面是诸侯见了也要“膝行而行,莫敢仰视”的英雄霸王,但另一方面又是有儿女情长的多情之人。对待虞姬的温柔多情,能“泣下数行”,对待自己的坐骑不忍杀害。项羽这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兼具了风云气和儿女情。

第8篇:项羽本纪范文

关键词: 《史记・高祖本纪》 《汉书・高帝纪》 汉高祖刘邦 形象塑造 批判精神

《史记》和《汉书》位居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对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常被喻为中国史学史上的“双子星”。可是历代关于马班异同的专论著作不多,但研究《史记》者大都要涉及这一问题,所以散论、笔记,以及涉及的论说不可胜计。这其中以宋人倪思、刘辰翁的《班马异同评》,以及明人许相卿《史汉方驾》为发轫名作。而今人的研究,以我国学者白寿彝《司马迁与班固》,施丁《马班异同三论》,徐朔方《史汉论稿》,以及韩国学者朴宰雨的《〈史记〉〈汉书〉比较研究》等几部论著最有代表性。然而,个人的史学评判标准不一,这也就使得历史上后人对司马迁和班固的看法产生了极大的差异。在众多的评述中,有扬《史记》而贬《汉书》者,如宋代的裴S,晋代的张辅,宋代的程颐;与此同时亦不乏抑马扬班者的存在,如东汉的王充,唐代的刘知几。

在当代随着我国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史记》和《汉书》的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多。这其中包括从语言文字的角度,从两书中相同人物刻画的角度,从书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甚至从司马迁和班固的人品对比等诸多方面对《史记》和《汉书》进行比较。而我认为,《史记》和《汉书》虽然各有千秋,可是从批判精神的角度而言,《史记》比《汉书》更胜一筹。下文以两书中对汉高祖刘邦的形象塑造加以论证。

无论是对《史记》还是对《汉书》而言,汉高祖刘邦都是一个不能够绕过,且极难下笔的人物。两汉的臣子如何刻画汉朝的开朝君主,这本身就是史学家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难题,而刘邦却偏偏又是一个色彩斑斓、瑕瑜互见的人物,其臧否抑扬的分寸更是难以拿捏。所以本文通过两本书中对于刘邦的形象塑造,对《史记》与《汉书》中的刘邦正面侧面的形象进行对比,从而论证《史记》比《汉书》更具有批判精神。

一、两书中对刘邦的称谓不同。

在班固的《汉书・高帝纪》中,凡有提到刘邦的地方都称“高祖”,无论是在刘邦称帝前还是称帝后都是一样的,显得非常地统一而且恭敬有礼。司马迁的《史记》则不然。虽然在《史记・高祖本纪》中也有称刘邦为“高祖”的,可是在记载刘邦自起义以至立沛公之前的事情时都是称刘邦为“刘季”。事实上,季是刘邦的排行,而不是字。司马迁作为西汉太史令,能够接触到第一手的史料,自然不可能弄错刘邦的名字,以至于用刘邦的排行来取代其名。也就是他明明知道刘邦的字,却以刘邦在家中的排名“季”来称呼刘邦,仅从这一点看,不仅仅有别于班固的毕恭毕敬,而且流露出了司马迁对于刘邦未发迹之前的行为并不十分肯定,而这一情感态度在《史记》中的其他许多地方也多有流露。

二、《史记》一书选取了大量不利于刘邦形象塑造的史实。

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颂扬了刘邦不少的功绩,比如写到刘邦的顺应人心:“(汉军)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虏,秦人喜,秦军解,因大破之。”①进入咸阳后,刘邦还下了这样的政策:“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悉除秦法。”②从中可以发现,司马迁并不吝惜笔墨去写刘邦的雄才大略、任人唯贤,善于收纳人心。可是,司马迁并没有使《高祖本纪》完全沦为刘邦的赞歌。相反的,他也直接刻画了一些揭露刘邦缺点的历史事实。如写刘邦发迹之前:“高祖……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妪、武负(妇)赊酒……”而刘邦喜好美色这一点在《项羽本纪》中也有涉及,借项羽之口说出了刘邦好女色这样的事实。刘邦出生在沛县,县令家来了贵客大摆酒席,官绅都去庆贺,刘邦这个小亭长也去凑热闹,送了个大大的礼金封贴,帖面写着“贺万钱”,但其实里面是没有钱的。在楚汉战争中,项羽想要尽早结束战争,于是和刘邦阵前对话,威胁刘邦:“今不急下,吾烹太公。”谁知刘邦却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既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③虽然说成大事者必须有所牺牲,可是司马迁在描述此事的时候并不吝啬自己的笔墨,反而把刘邦在项羽面前对父亲无所谓的态度与口吻刻画得惟妙惟肖。我认为,史学家在撰史时掌握许多的材料,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担任太史令一职,更能掌握到一手材料。可是对材料的选取和加工往往在于个人的选择。司马迁在刻画刘邦形象时把这些不利于刘邦形象树立的史料选取进《史记》中,可以看出司马迁的直言不讳与不唯上的态度。

除去这一类直接把刘邦作为主要人物来刻画的篇目,司马迁在其他的篇目中也多提到刘邦。在这一系列的篇目中司马迁也始终保持一种唯实的态度,对于刘邦的不当行为予以间接的表现,处处显现出《史记》所具有的批判精神。如在《史记・楚元王世家》中有这样的表述:“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厌其嫂。”后来刘邦做了皇帝,将秦朝短命的原因归结于秦始皇未行分封,所以分封了大批的诸侯王,可是刘邦嫂子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却迟迟未受到分封。后来刘邦终于将其封侯,却给了他一个“羹颉候”的封号。

由这段材料不难看出刘邦的心胸确实有些狭隘,即便当了皇帝,仍是有仇必报之人,这多少有失君王仁义忠厚的形象。而在《萧相国世家》中司马迁则写到了刘邦称帝之后对于开国功臣的猜忌。萧何跟着刘邦出生入死,最后还是面临着刘邦的猜疑与不信任,以至于后来不得不“自媚于民”,可是即便如此委曲求全,最后还是难逃囚于廷尉的命运。刘邦的做法多少是不大光彩的,有一些行为甚至被后世称为流氓行径,但是司马迁却敢于将其载入《史记》。他本着“究古今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④的心愿,敢于直面事实,敢于对汉朝的开国君主的不当行为进行揭露和批判。而班固写《汉书》,很多都借用了《史记》,有的甚至是完全没有改造过的照搬,而在少数的地方进行了修改却处处显示出“为尊者讳”的特点,与司马迁的批判精神相比,确实略逊一筹。

三、班固为维护刘邦形象,在《史记》基础上有意删改,掩饰史实。

西晋傅玄曾经批评班固:“论国体则饰主I而抑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节,述时务则谨辞章而略事实,非良史也。”这样说虽然有些偏激,却指出了班固作《汉书》时“为尊者讳”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在刘邦形象的塑造上显得尤为明显,由此更可以看出其批判精神大大不如《史记》。

(一)有意增删史料,维护高祖形象。

在《史记》、《汉书》的对照中可以发现,《史记》与《汉书》记载相同人物的有49篇,而在这么多的人物刻画中,有许多描写是完全相同的,有的段落甚至是一字未差。而在一些有差别的地方,往往是班固“为尊者讳”而做出的有意的改动。在《汉书・高帝纪》中可以看到对于一些不利于高祖形象的事情班固往往轻描淡写而过。例如鸿门宴一事,比较熟悉汉史的人都知道,当时刘邦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如若不是项伯救之,或许早丧命于项庄之手。我认为此事件是刘项争霸白热化的象征。《史记・高祖本纪》曾记载:范增对项羽说,如果今日让刘邦活着回去,他日项羽军中人必为之俘。对于这样重要的一件事情,司马迁用了1500字来描绘,可以说刻画得十分精彩。然而到了班固的《汉书》中却被删减成了大约500字,去掉了近三分之二,只留下对事件的一个大致刻画。这不能不说是无意的。此外在这段史实的刻画上,班固对于有损刘邦形象的地方,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都删去,而把彭城之战、陈平问楚、彭越韩信会兵垓下等楚汉相争的重大事件,从《史记・项羽本纪》里面抽出,写进了《汉书・高帝纪》中。这样一来,班固增删史料的意图就显得非常明显,就是维护刘邦的形象。而对于那些反映在楚汉相争中,刘邦处于劣势、项羽独掌乾坤的相关史实,班固则有意地进行压缩,增加了能够突出刘邦英雄形象的史料,如安排了刘邦世系和斩蛇的神话,还引用了他的父亲班彪在《王命论》中称颂的刘邦“其兴有五,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使。”⑤的句子,来树立统治者的光辉形象。而《史记》中许多不利于高祖形象塑造的段落都被删去。如《史记》中有“项羽和宋义北救赵”的一段倒叙文,也被班固删去。就连《史记》中简单的一句:“沛公病,还之沛。”班固也将“病”字删去,可见其处处小心谨慎,为尊者讳的行文特点,其批判精神也难以同《史记》相提并论。

(二)打压竞争对手,树立高祖形象。

在写刘邦时,还有一个不可绕过的人物,那就是项羽。《史记》和《汉书》对待项羽的态度明显不同,《史记》有《项羽本纪》,可汉书却作《陈胜项籍列传》,将项羽和陈胜放在一起列为一传,可见对其地位的不重视。司马迁作《项羽本纪》,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由秦亡到汉朝建立,中间共有5年时间,这5年时间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攻势、控制局势的是项羽,所以司马迁实事求是,将其列入本纪。但是班固却将其列为列传,而且和陈胜同传,有明显贬低的意味。当然,班固这样处理对其自身而言有两个好处,首先,将项羽列入列传自然就抬高了高祖刘邦的地位。其次,这样处理还可以避免出现把刘邦这个开国君主放于他人之后的情况。这样的处理方式和对项羽的态度可以反映出班固为朝廷服务的心态。班固更多接受的是一种传统的观念,自己认为司马迁“是非颇异于圣人”。⑥可见班固的是非观是与圣人保持一致的,也就是一种正统的封建史学观,从这一方面讲,其针砭时政的批判力度是远不及《史记》的。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史记》比《汉书》更具有批判精神。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一结果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于司马迁和班固生活的社会背景,撰史的性质和目的,家族的影响,以及个人价值观和史学观点不同。班固的《汉书》是官修史书,自然处处都有所忌讳,无法像司马迁一样就事论事,批判求实。可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否定《汉书》的价值所在。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鸿篇巨制,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司马迁和班固对于我国史学界的发展都是功不可没。

注释:

①②③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99.

④司马迁.报任安书.

⑤班固.汉书・高帝纪.中华书局,1999.

⑥班固.汉书・司马迁传.中华书局,1999.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99.

[2]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99.

[3]赖汉屏.史记评赏[M].三民出版社,2006.

[4]朴宰雨.《史记》《汉书》比较研究[M].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

[5]赖汉屏.史记评赏.三民出版社,2006:40.

第9篇:项羽本纪范文

思接楚汉之争

从河北西柏坡到北平香山双清别墅期间,集中精力抓的第一件大事,是指挥人民继续前进,打过长江,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

据当时担任卫士的李银桥回忆:

“喜欢看京戏,不同时期喜欢点不同的戏看。那段时间,他喜欢看《霸王别姬》。看到西楚霸王项羽同他的虞姬生离死别一幕,睫毛颤抖着,眼里湿漉漉的。回来路上,他对我说:‘不要学西楚霸王。我不要学,你也不要学,大家都不要学!’

“他号召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看看《霸王别姬》。

“还有一次,睡不安稳,起来散步,眉头紧锁。我小心翼翼随在身后。走了很久,他用沉重的声音问我:‘有人劝我们不要打过长江去,你说要不要打过长江去?’

“‘要!到手的胜利哪能不要,对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以手抚我后背,点头说:‘还是我们的战士聪明哟!’”

1949年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了中共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国人民总司令的名义,起草了向人民发出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抵抗的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接到命令,第二、第三野战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一举摧毁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于4月23日占领政府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统治的终结。

在香山双清别墅得知南京解放的消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思接楚汉之争,挥毫写下《七律・人民占领南京》的著名诗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思的是2000多年前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用的是“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当今大计。

项羽和刘邦同是胸怀大志的人物。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的壮观场面,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起看到了。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项梁忙用手掩住项羽的口说:不要妄言,被秦人听见了要诛灭九族啊!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也有一段大抵相同的记载:刘邦为普通老百姓时,常到秦朝都城咸阳服徭役,见到秦始皇出宫时的壮观场面,“喟然太息曰:‘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

陈胜、吴广起义反抗暴秦,天下响应者众。项梁、项羽与刘邦、萧何也树起了抗秦大旗。陈胜、吴广兵败,其后项梁阵亡,项羽和刘邦成为抗秦两大首领。他们率军分进之前,楚怀王约定“先入关者王之”。结果,只有10万兵力势弱的刘邦先入关,不敢“王之”;拥有40万大军势强的项羽后入关,挟势分封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此后,逐步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写《七律・人民占领南京》时,自然想到项羽是一个不能将胜势一鼓作气保持到底的首领,是一个沽名钓誉、优柔寡断的首领。倘若项羽歼灭秦军主力之后,乘胜以40万兵力消灭刘邦,刘邦就不会有喘息的机会。

也自然想到刘邦是一位敢于将斗争进行到底的首领,是一位讲求实际、多谋善断的首领。在项羽垓下被围、四面楚歌之际,刘邦乘胜追击,终“得天统”。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要求学刘邦,不要学项羽。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将楚汉相争的历史古为今用,要求“将革命进行到底”。

写这首诗的三个月前,在为新华社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题目就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在即将获得最后胜利的时候,指出:“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现在摆在中国人民、各派、各人民团体面前的问题,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呢,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呢?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废,那就是违背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反动派的意志,使赢得养好创伤的机会,然后在一个早上猛扑过来,将革命扼死,使全国回到黑暗世界。”

讲了一则古希腊的寓言:“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着。他很可怜它,便拿来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回复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我怜惜恶人,应该受这个恶报。”认为:“盘踞在大部分中国土地上的大蛇和小蛇,黑蛇和白蛇,露出毒牙的蛇和化成美女的蛇,虽然它们已经感觉到冬天的威胁,但是还没有冻僵呢!”指出:“中国人民决不怜惜蛇一样的恶人。”“凡是劝说人民怜惜敌人、保存反动势力的人们,就不是人民的朋友,而是敌人的朋友了。”

号召“把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他最后写道:“几千年以来的封建压迫,一百年以来的帝国主义压迫,将在我们的奋斗中彻底地掉。一九四九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我们应当加紧努力。”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用形象的诗的语言凝聚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道理。

点评项羽

在会议讲话中,与人交谈时,或者写文章时,常常点评项羽。有时是单独点评,有时是将项羽与刘邦比较着点评。

沽名钓誉

1936年12月,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列举以弱胜强的战例时首先举出的就是楚汉成皋之战。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惧怕一时的不良的政治影响,就要以长期的不良影响做代价。”这自然而然地使人想起鸿门宴上项羽本可以杀掉刘邦,却顾及一时不良的政治影响而放跑了刘邦。楚汉在荥阳、成皋周围对峙时,项羽几次有机会彻底打败刘邦,但都沽名钓誉,顾眼前而不思长远,错失良机。

第一次是刘邦兵败彭城退至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这时项羽先是犹豫不决,后又中刘邦的离间计、伪装计,“汉王之出荥阳,南走宛、叶,得九江王布,行收兵,复入保成皋”。

第二次是“汉之四年,项王进兵围成皋”,汉王出逃,楚占成皋,本应乘胜追击,却掉头向东打彭越去了。结果,“汉王则引兵渡河,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

自此开始了楚汉战略相持阶段。到后来,刘邦抓住楚军在汜水半渡的时机,大破楚军,尽得楚军货赂,转入了汉强楚弱的战略进攻,进而在垓下一举歼灭楚军。

1962年1月30日,在中共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中,阐述了发扬民主、敢于听取不同意见、集中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并由此点评了项羽。

指出:“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认真地对于复杂的情况和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要想到事情的几种可能性,估计情况的几个方面,好的和坏的,顺利的和困难的,可能办到的和不可能办到的。尽可能地慎重一些,周到一些。如果不是这样,就是一个人称霸。这样的第一书记,应当叫作霸王,不是民主集中制的‘班长’。从前有个项羽,叫作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

所说的范增是项羽的谋士,足智多谋,被项羽尊称为“亚父”。但是,鸿门宴上范增要项羽杀刘邦,“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i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刘邦逃脱后,范增愤怒道:“唉!竖子不足与谋。”就是这位范增在汉王“请和”“项王欲听之”时说:“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在刘邦用陈平计离间项羽与范增时,项羽居然中计削去范增之权。《史记》载:“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所说的“别姬”,是指项羽兵败垓下,与虞姬的诀别。《史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以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三个失误

非常重视以项羽失败的教训教育各级领导干部。1963年1月3日,他批示将《史记》中的《项羽本纪》“送各同志阅”。后来,他又在谈话中说项羽有三个失误:第一个是不听范增的话,放跑了刘邦。第二个是楚汉订立了鸿沟协定,项羽认真了,而刘邦却不以为然,不久就违反协定向东进攻楚。第三个是项羽建都徐州,位置没有选好。

所说的项羽第一个失误,前面已经提到了。

所说的项羽第二个失误,发生在汉由弱变强的转折关头,当时刘邦的家人被扣押在项羽手里。《史记》载:“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但刘邦那里,张良、陈平说:“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下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听之”,会合韩信、彭越追击楚军,至垓下围而歼之。

所说的项羽第三个失误,发生在楚军入关中的时候。《史记》载:“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此后,“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项羽失败也与他杀降有关。秦将章邯投降项羽后,项羽担心章邯军兵多,其心不服,“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刘邦先入关时已接受秦王子婴投降。项羽后入关,却“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读史曾批注“杀降不祥”。对人民军队规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有一条是“不虐待俘虏”。

英雄气节

项羽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但他在暴秦中是有贡献的。项羽身上也有不少优点,尤其是他的英雄气节为后人所赞叹。宋代李清照曾写过一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李清照之前,晚唐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熟知这些诗,并提出学习项羽的英雄气节,但不自杀,要干到底。1939年4月8日,他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演讲中说:“楚霸王项羽在中国是一个有名的英雄,他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自杀,这比、好得多。但项羽尚有一个缺点,从前有一个人在他自杀的地方做了一首诗,问他你为什么要自杀,可以到江东去再召八千兵来打天下。我们不学、,要学项羽的英雄气节,但不自杀,要干到底。”

在号召“不可沽名学霸王”之前,1948年10月31日为新华社写《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的述评时,也想到了项羽。写道:“最近时期是住在北平,在两个星期内,由他经手送掉了范汉杰、郑洞国、廖耀湘三支大军。他的任务已经完毕,他在北平已经无事可做,昨日业已溜回南京。不是项羽,并无‘无面目见江东父老’那种羞耻心理。他还想活下去,还想弄一点花样去刺激一下已经离散的军心和人心。亏他挖空心思,想出了偷袭石家庄这样一条妙计。”在眼里,远比不上项羽,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面前,却毫无羞耻之心。

点评刘邦

刘邦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读《史记・高祖本纪》时,写了这样一条批语:“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高明的政治家

为什么说刘邦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刘邦高明在哪里呢?与吴冷西的一段谈话回答了这个问题。

吴冷西回忆:1957年6月13日晚,找我和胡乔木到他的住所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谈话。一开始就告诉我,中央已经决定调我去人民日报社,同时还兼新华社的工作。谈到如何办报纸时,讲了一段很长的话。他从领导的任务一是决策,一是用人讲起,评说汉代几个皇帝的优劣。他称赞刘邦会用人。他说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据《史记》载,刘邦称帝之初,曾问群臣,何以他得天下而项羽失天下?群臣应对不一。刘邦均不以为然。这时背诵《史记》中刘邦说的一段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1962年1月30日,在中共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又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了刘邦的高明之处。在讲“项羽不听范增的话”之后说:“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个知识分子名叫郦食其,去见刘邦。初一报,说是读书人,孔夫子这一派的。回答说:现在军事时期,不见儒生。这个郦食其就发了火,他向管门房的人说,你给我滚进去报告,老子是高阳酒徒,不是儒生。管门房的人进去照样报告了一遍。好,请。请了进去,刘邦正在洗脚,连忙起来欢迎。郦食其因为刘邦不见儒生的事,心中还有火,批评了刘邦一顿。他说,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为什么轻视长者!这时候,郦食其已经60多岁了,刘邦比他年轻,所以他自称长者。刘邦一听,向他道歉,立即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县的意见。此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从以上两段谈话,可以看出认为刘邦高明至少有四条,即决策对头、用人得当、豁达大度、从谏如流。

一是决策对头。

项羽总是孤军奋战,凭借武力攻城略地,所到之处不是烧就是杀降,使人怕也使人怨。刘邦总是注意团结不同方面的力量,把武力与政治攻势结合起来,首选不战而屈人之兵,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

进发关中之前,刘邦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拿下战略要地宛城,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并为进军关中消除了后顾之忧。入关后,刘邦采纳军师张良和猛将樊哙的建议,“封秦重宝财物府库”,并把部队撤到咸阳外的霸上,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楚汉相争时,刘邦自己率一部分兵力牵制项羽大军;派韩信转战,收复西魏,征伐燕、赵、齐,占领中原以东大片地方;又使卢绾、刘贾将卒两万,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与彭越一起袭扰、打击楚军后方,“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楚由强转弱,汉由弱转强,正是贯彻以上战略决策而实现的。

二是用人得当。

项羽刚愎自用,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刘邦则知人善任,不仅有容人之量,而且能用人之长。在刘邦帐下,不仅有精于政务、会搞后勤的萧何,有满腹经纶、善出计谋的张良,有善于用兵作战的韩信,还有陈平、周勃、郦食其、陆贾等各种人才。

郦食其敢于当面批评刘邦,而他夺取陈留的建议为刘邦采纳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可惜的是,他在为汉王使往说齐王田广时,遇到韩信攻齐,被田广烹了。

陈平在魏王咎手下干得不顺心跑到项羽那里,在项羽手下又干得不顺心就跑到刘邦这里。有人向刘邦揭发陈平:“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覆乱臣也,愿王察之。”刘邦搞清情况后,照样重用陈平。

秦统一六国后,未能实现从得天下向治天下的转变。汉兴才实现了这个转变。这与刘邦采纳陆贾的建议有关。陆贾对刘邦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这使刘邦改变了态度,实行了安民、顺权、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刘邦病危时,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刘邦身后的高层人事变化,都被他言中。

三是豁达大度。

刘邦为人,在壮年之前就显示了“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等特点。到了壮年,刘邦当了沛县泗水亭长。一次,押送役徒去骊山服徭役,因途中跑掉了一些,刘邦就将其余的都释放了,并决定自己也亡匿芒砀山中。这一豁达大度的做法,使刑徒中十几个壮士立愿追随刘邦。后来,刘邦被尊称为沛公,则更加豁达大度。楚怀王“令沛公西略地入关”,是看到“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入关时秦王子婴投降,有人提出杀秦王,刘邦说:“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楚汉相争中,刘邦力排众议重用有一些缺点的陈平,体现了不拘一格用人之长的度量。刘邦处逆境时没有灰心丧气,处顺境时也没趾高气扬。他称帝后曾回沛县与故乡父老同饮,做《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四是从谏如流。

入关中之前,刘邦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夺取陈留,“得秦积粟”。

在汉由弱转强的转折之际,刘邦听从张良之劝,封韩信为齐王。《史记・高祖本纪》载:“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楚汉划界鸿沟后,刘邦听张良、陈平之劝,乘胜追击引兵东向的项羽。

刘邦称帝之后,欲建都洛阳,听齐人刘敬建议,入都关中长安。

刘邦采纳别人建议的这些事例,多次提起。

刘邦的“得人”与项羽的“失人”

刘邦为什么能决策对头、用人得当、豁达大度、从谏如流呢?这与他熟悉社会生活有关。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中,曾说:“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项羽自刎前曾说:“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司马迁批判道:“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