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范文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精选(九篇)

中班家庭教育教案

第1篇:中班家庭教育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关键影响,而班主任有很多机会与家长、学生接触,能深入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家长、学生对班主任也给予更多信任,所以班主任是最合适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如何有效指导家庭教育是值得深入探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班主任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学校理应指导家庭,因为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教师懂得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知识,清楚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发展规律,所以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自然就落在了初中班主任的身上,因为班主任是家长、学生共同信赖的人,班主任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从指导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的个性化、不可复制化异常强烈,而每一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家庭也不同、父母或监护人也不同,这一系列的个性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并发生作用[1]。较家庭以外的组织或机构指导家庭教育的情况而言,初中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是不同的,班主任不仅连通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还是接触学生最多的非家庭成员,是距离家长最近的学校教育者,是每一个家庭培养学生的合作伙伴。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将家庭视作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等给予必要的、有效的指导,促使家庭能与学校形成学生教育合力,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是初中班主任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初中班主任有效指导家庭教育的措施

(一)更新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是否有成效,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否正确是关键所在。家庭教育的走向由家庭教育观念来决定,如果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有误,教育就会适得其反[2]。因此,初中班主任有效指导家庭教育的紧迫任务就是更新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向家长积极宣传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尽早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亲子观、人才观,为家庭教育提供行动指南。

例如,部分家长一味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子女的所有要求,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变得娇惯、溺爱;对于子女的成长,家长要么选择不闻不问,认为教育是学校和教师的事,要么异常苛刻,要求子女的学习成绩达到最高水平,许进不许退。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与家长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密切相关,班主任应花大力气转变和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当然,初中班主任更新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做法应恰当,如果家长的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班主任可注重与他们探讨教育理论,消除他们在家庭教育理解上的失误;如果家长的文化水平偏低,班主任则要善于运用具体的、生动的家庭教育案例对他们进行指导,让家长潜移默化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另外,初中班主任还可借助家长会这一平台举办一个家庭教育超市,让家长自主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真正做到为家长服务、为指导家庭教育服务,从而促使家庭教育能成为班主任强大的教育辅助力量。

(二)促进自身与家长间的合作

初中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成功与否并不能简单地通过使用方法的多寡来判定,而取决于班主任是否认真、长期、巧妙地利用指导方法达到有效指导家庭教育的目的。而教育并非学校也并非班主任单方面的责任,家庭教育也不可或缺,只有班主任与家长加强合作,共同在学生教育中发挥出建设性作用,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优化教育质量[3]。

例如,班主任可选择建立班级管理小组的方法,搭建一个沟通平台,由班主任、学生、家长共同组成班级管理小组,从而利用家长优势来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该小组成员包括多名家长代表、多名学生代表和班主任,它具有多方面职能,包括决策重大班级问题、为活动出谋划策以及协调任课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由于班主任、学生、家长的地位不同,所以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有差异,而通过沟通平台就能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班主任也可选择建立家庭教育档案的方法,通过家庭教育档案的建立全面掌握学生情况,促使家庭教育指导有的放矢。家庭教育档案的资料来源于家访,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要做到家访经常化、普遍化,且家访之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家访时机要恰当,学生也应在场,要将表扬作为家访的主体内容,避免将家访变成向家长告状。班主任还可建立班级家长群,家庭教育指导的建议,利用网上图文并茂的资源,让家长们意识到他们能在学生的成长中有所作为,从而积极参与学生教育工作。同时也可以及时收到家长们的反馈,或具体问题的求助,可以很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不管初中班主任选择哪一种方法,关键在于指导家庭教育的实际效果。每一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约束,班主任要尽量选择成本低廉的、切实可行的合作方法,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三)加强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初中班主任只有做家庭教育指导的有心人,主动探索家庭教育指导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新型指导方式,解决家庭变化带来的新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问题,才能避免学生受到家庭的困扰,同时获得社会生存能力[4]。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初中班主任在指导家庭教育时必须要侧重结合社会大课堂,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能继续延伸、升华,帮助学生深入社会大课堂,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里持续增强应变能力、分析能力。

例如,在日常工作中,初中班主任可指导家长们到郊外的菜地劳动,跟学生一起学习播种、施肥、捉虫、除草等,让学生能走出校园、走出家园,凭借劳动实践去了解劳动的真实意义,并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态度以及自觉参加劳动的兴趣与热情。这些是学生在学校和家里都看不到学不到的,而通过家庭教育指导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班主任就能逐渐实现学校教育面向社会、社会参与学生教育的目的,从而有效促进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分化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水平的提升,让教育以学校为主,并与家庭、社会一起作用、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初中学生的社会化,适应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等目标。因此,初中班主任只有有机结合家庭教育指导与社会教育,才能适应现代科技、市场经济等对教育和人才提出的要求,让初中学生充分发展智慧潜能,从而让学生不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智慧、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实现育人的目的。

三、结语

初中班主任是连通家庭与学校的桥梁,有效指导家庭教育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更是班主任提高自身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工作实践中,初中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重要性,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指导家庭教育,从而凭借创造性的工作逐渐成长为指导家庭教育的中坚力量,促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少广.班主任应对家庭教育缺失的策略[J].学周刊,2014(14):15.

[2]贵霞.班主任如何做好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J].科技信息,2014(01):40.

第2篇:中班家庭教育教案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素质合作培训评价成长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实施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石。

新课程实施以来,基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家庭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在我们所面对的部分学生中,其家庭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却在逐步丧失,甚至是极大地阻遏着学校教育的有效实施,这些学生,便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而这种情况在我们学校尤其突出,我所在的学校兰州民族中学是一所省会城市的民族中学,在初中学生中有37.02%来自于周边地州市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其中大部分为回、东乡等少数民族,可以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此,我校于2011年5月成立《基础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养成教育的课程化研究》课题小组,拟将初中学生养成教育纳入校本课程规划,而针对我校初中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现状,我们对此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课题规范下深入探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化组合的途径和方法。在《基础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养成教育的课程化研究》课题调查问卷中,我们突出了对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和了解,同时对部分学生家庭进行家访,掌握了我校初中学生——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并从中归纳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首先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大多为租赁住房,居住稳定性差,学生转学较为频繁;其次,很多家庭基于经济条件限制,居住面积较小,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另外家长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对学生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还有就是许多家长工作劳动强度较大、时间不固定,很少再有精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些都使得其家庭教育有心无力,处于缺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完全要靠自己。长此以往,一些孩子和家长及家庭教育之间产生了“距离”,甚至是爱的缺失,这种距离与缺失使孩子的成长易出现性格孤僻、不善沟通、缺乏自信、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力差等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成果。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分析,并作为初中学生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化组合,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针对进我校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地域涉及面广、民族成分复杂等特点,建立家庭档案,采集相应信息,包括家长籍贯、民族、学历、工作性质、租住地址、居住面积、家庭成员等信息,对每个家庭编辑电子档案,建立班级、家庭相互了解的长效机制。然后分门别类,选择不同层次的家长成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以家长委员会作为沟通学校、家庭的桥梁,既可以让家长参与学生管理、加强家校合作,又可以让学校更加有效地了解家长的需求,保障家校相互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学校、班级、家庭的三维网络管理体系。

二、立足于我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分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面开办家长学校,要求班主任结合家长会,每学期两次对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培训,学校和年级组每学期对家长开办一次讲座,就家长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同时展开家长联片帮扶机制,在班内按区域划分若干个家长小组,选聘家庭教育较好的家长担任小组长,以强带弱,加强小组内家长的相互沟通和辅导,并做好家长间家庭教育成果的展示。

三、促进学生家庭教育,家校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家长及时知道学生在校的表现,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学生家庭学习的要求和评价反馈,同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要即使知道学生在家的学习表现。因此,针对家长——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工作忙、在家时间不确定等因素,要求各班借助电脑网络和校讯通,建立家长电脑(手机)联系网络,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将学生每天的学习状况告知家长,并收取学生家庭教育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分阶段确立重点观察对象,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转学频繁、缺乏地域的归属感,加上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自我控制力不强,心理波动较大,因此在班里表现出适应力差,自我排斥性较强。如果一旦再出现家庭教育的空缺,就容易出现缺乏自信、性格孤僻、不善沟通、学习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力差等问题。为此,学校在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班级、学校文体活动,调动家长积极参与,搭建师生、生生、父(母)子之间沟通的平台,纾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同时,加大心理咨询工作,由心理教师定期开办心理辅导讲座、咨询会,对家长、学生进行家庭教育的相关心理辅导,并针对部分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心理波动较大的学生建立家庭心理辅导档案。

第3篇:中班家庭教育教案范文

关键词:幼儿;利他行为;利他教育;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也是合作的世纪。培养幼儿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方面,如今谈得较多的是如何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却对利他行为的培养谈之甚少。

利他行为是一种出于自愿的,不追求回报的,有利于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在幼儿阶段,可以表现为助人、谦让、分享、抚慰、仗义等方面。这些行为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替他人着想”,使别人获得了利益和方便,同时,不追求回报。儿童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过程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利他行为使同伴的关系变得协调。2001年9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目标中明确指出:“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所以,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应该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课程。

自1979年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至今已经30多年了。现在在园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在“众星捧月”的氛围里成长,不少家长在教养子女方面存在许多不足,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家长身上的不良言行影响着孩子,促使一部分幼儿只知索取,而不知给予。这无论是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未来事业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还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利他行为的发展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家庭的家长在家庭利他教育的观念、态度、行动上也各有不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有效实施幼儿园教育以及幼儿园有效实施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前提。

本研究拟解决的具体问题是:(1)不同年级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的现状与主要问题;(2)家庭利他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二、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的对象

以上海市宝山区高境二幼、高境三幼、高境六幼和三花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的带班教师为教师问卷的调查对象;以四所幼儿园的大、中、小班全部幼儿的家庭主要教养人为家长问卷调查的对象。四所幼儿园参加调查的幼儿共994名,其中小班309人、中班347人和大班338人。

(二)调查的内容

教师调查的内容包括:基本情况8项,反映幼儿的助人行为、幼儿的分享行为、幼儿的谦让行为、幼儿的抚慰行为、幼儿的仗义行为等5类在园利他行为30项。

家长调查的内容包括:反映幼儿特点、幼儿家长特点和幼儿家庭特点的基本情况15项,反映家长在家庭利他教育中的教育观念、教养态度、教育能力、主动教育行为、环境创设行为和应对教育行为等6个方面共34项。

(三)调查的手段

教师调查和家长调查分别进行,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教师调查在各幼儿园向教师明确调查要求后,分发问卷由教师各自填写。家长调查由各幼儿园组织分班级进行,具体过程为:通知家长在规定的时间集中在指定的教室,带班老师说明调查意义和填写要求,分发问卷,教师逐题读题目、家长随教师读的题目逐题填写,全部填写完毕后家长进行检查无误后交教师集中。

(四)数据的处理

将调查问卷数据录入电脑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在进行幅度校验和逻辑校验后删除非正常数据: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对变量进行分解和合并。对整理后数据运用统计软件,采用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和双变量推断性统计进行现状分析和类别特点分析。

三、研究的结果

(一)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特点

1.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的顺序:教师评幼儿利他行为总体中,幼儿助人行为分值为16.1703,幼儿分享行为14.1304,幼儿谦让行为14.5975,幼儿抚慰行为17.2500,幼儿仗义行为16.7364。总体结果说明,幼儿利他行为从好到差发展的序是分享行为、谦让行为、助人行为、仗义行为、抚慰行为。

2.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利他行为总体发展的特点

(1)小班幼儿利他行为总体发展特点:小班幼儿各类利他行为分值分别为:助人行为19.7862,分享行为16.0759,谦让行为17.2928,抚慰行为19.2259,仗义行为18.3586。结果说明,小班幼儿利他行为发展从好到差的顺序依次是:分享行为、谦让行为、仗义行为、抚慰行为、助人行为。

(2)中班幼儿利他行为总体发展特点:中班班幼儿各类利他行为分值分别为:助人行为15.8597,分享行为14.2597,谦让行为14.0358,抚慰行为17.2478,仗义行为16.4030。结果说明,中班幼儿利他行为发展从好到差的顺序依次是:谦让行为、分享行为、助人行为、仗义行为、抚慰行为。

(3)大班幼儿利他行为总体发展特点:大班幼儿各类利他行为分值分别为:助人行为13.2083,分享行为12.2470,谦让行为12.7134,抚慰行为15.4821,仗义行为15.6012。结果说明,大班幼儿利他行为发展从好到差的顺序依次是:分享行为、谦让行为、助人行为、抚慰行为、仗义行为。

3.不同年龄幼儿各项利他行为发展的比较

(1)小班幼儿在分享行为方面发展较好,谦让行为次之,而助人行为发展较差。

(2)中班幼儿在谦让、分享方面的发展较好,助人行为次之,仗义行为发展较差。

(3)大班幼儿在分享、谦让、助人方面的发展较好,仗义行为次之,安慰行为较差。

(二)家长家庭利他教育现状与特点

1.家长总体家庭利他教育六个方面的比较

家长自评家庭利他教育各方面的标准差分别为:行为应对1.55697,环境创设1.81425,主动教育2.24540,教育能力1.96640,教育观念1.91697,教养态度2.24325。根据平均水平的高低六个方面由高到低依次为:对孩子行为的应对、利他教育环境的创设、利他教育的主动行为、家长利他教育的能力、家长利他教育的观念和家长对待利他教育的态度。

2.不同年级家长利他教育平均水平的比较

从全体幼儿家长看,小、中、大班家长的行为应对分别为5.1685、5.0817和5.3357;环境创设分别为6.1231,5.9575和5.8587;主动教育为6.6691、6.4346、6.3789;这3项教育行为的平均水平较高。小、中、大班家长教育能力分别为6.8922,6.7705,6.6702:教育观念分别为7.2862,7.5556和7.4064,水平居其次。教养态度的分值分别为10.0597,10.8595,10.8121,问题突出。其中,小班家长在行为应对、“环境创设”和“主动教育”三方面比较薄弱,中班家长在“教育观念”与“教育能力”方面问题突出,大班家长则在“教养态度”方面需加强。

3.不同年级家长利他教育行为各项比较

(1)小班家长教育行为12项目标的比较。小班家长在利他教育行为的12个项目中,“要求孩子在园与同伴分享”、“要求孩子不与同伴争抢游戏角色”、“孩子有分享助人愿望时给予物质支持”、“重视形成“利他光荣”的家庭氛围和“要求孩子在家时要谦让”表现较差。

(2)中班家长教育能力与教育观念8项目的比较。中班家长在利他教育能力和教育观念涉及的8个项目中,“利他行为是否应得回报”、“正确掌握教育内容和不同表现”、“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善于采用适宜的方式有效引导”、“幼儿阶段培养利他行为是否可行”和“善于观察发现肯定孩子”6个项目的表现不理想,特别是“利他行为是否应得回报”存在问题严重。

(3)大班家长教养态度4项目的比较。大班家长在教养态度涉及的4个项目中“当孩子被误解时是否放弃教育”和“是否担心孩子因利他而吃亏”问题严重。

四、对策与建议

1.通过了解不同年级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的特点,确立各年龄段利他教育的内容:

小班应在巩固分享和谦让行为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助人教育,中班在巩固分享、谦让和助人行为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仗义行为的教育和培养,大班幼儿则应在巩固分享、谦让、助人和仗义行为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抚慰行为的教育和培养。

第4篇:中班家庭教育教案范文

各年级:

为落实学校关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学期开展活动计划如下。

一、建立特异情况学生台账档案。

在5月日前,各年级分管领导要及时汇总以下信息电子版,报德育处备案。

要求各班详细掌握所有学生的基础信息、学习、生活、心理、身体、交往过密、家庭等方面的情况和特殊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样表见附表:责任人一栏填:班主任,有导师的填写导师姓名),学生有关异常信息档案要注意保密,严禁向无关人员扩散。

二、对全体师生开展抗挫折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1. 开展抗挫折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结合空中课堂,各班开展以正确对待生命、正确对待人生遇到的每一次挫折、正确对待批评的主题班会,通过开展讨论,明确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让学生学会自我疏导心理压力方法。

2.开展感恩教育。

结合刚刚过去的母亲节和即将到来的父亲节,每位学生完成《给父母写一封信》,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正确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

3.开展正确教育观的系列交流活动。

①通过网络家长会议,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向家长宣传优秀家风、优秀家庭教育理念,请身边的家庭教育专家或本班优秀家长,针对青春期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分享家教经验。指导家长正确处理疫情期间,因学生在家时间过长出现的家庭关系紧张等。

②班主任开展正确教育方式、方法交流会议。

当前,学生升学压力大、学业负担重、作业多、学习环境中会遇到家庭关系紧张或校园欺凌等不愉快的情况。教师如何正确指导学生?

通过开展教师和家长正确教育方式、方法交流会,分享正确教育理念,交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批评、正确对待挫折的经验,交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中遇到挫折的经验。交流如何杜绝变相体罚、如何杜绝过激语言变相心罚学生。

三、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及时处置突发情况。

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各年级要建立以班主任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两名年级主任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备课正副组长。每月中旬开展一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集体备课活动,切实帮助青年班主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学会及时处置突发情况。每次集备活动,有主发言人、有活动照片、有活动记录和文字报道,活动结束后以上内容电子版报德育处存档备查。

月日前,各年级将以上活动内容形成本学期心理健康集体备课活动计划,连同 月份集体备课活动实录材料报德育处备案。

2. 及时处置突发情况.

第5篇:中班家庭教育教案范文

二、活动任务

四、活动要求

家访要面向全班学生,特别是要突出重点,一是实行“六回访”。即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在此次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二是实施“六必进”。即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

三是做到“六知道”。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知道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家长知识学生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课件下载[*]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长谋取利益或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

五、活动安排

建立家访长效机制,开展教师全员定期家访活动,每学期每个学生家庭实地走访一次。

1、摸清信息。收录学生地址、家庭情况、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拟定班级家访计划,做好家访准备。

第6篇:中班家庭教育教案范文

关键词:问题学生 教育与管理 对策研究 长效机制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受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不良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在思想、行为、心理、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已形成了很多好的方法、好的经验。我校虽然地处市区内,但学生来源主要是农村地区学生(东方居委会、棉原、杨市莫市及蔡湖村、竹根滩三江村等)和进城务工子女(附近的工厂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两类,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出现了感情缺失、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律、学习失信等问题,加之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呈逐年上升趋势,问题学生的态势越来越严重。如何让这些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将他们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就予以矫正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早在2002年,我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就针对班主任反映的问题学生进行了一次调研,只是当时的侧重点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学校为此成立了一个行为习惯矫正班,由政教处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没有深层次地寻找原因。去年由学校德育副校长牵头,政教处、少先队、年级组具体实施,再次对问题学生展开专题调研,从外因(家庭、学校、社会等)和内因(学生自身)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得出以下原因。

1、家庭方面主要有父母思想和文化素质较低、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等原因。

2、学校方面主要有教师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教师职业道德水准低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欠缺等原因。

3、社会方面主要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电视及互联网等传媒中不健康文化的影响、周边电子游戏室及网吧的影响等原因。

4、学生自身主要有自控力差、判断力缺乏、意志薄弱等方面的原因。

问题学生是学校管理的难点,也是管理的重点。如果问题学生得到了有效管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将会有一个质的突破。为此,学校认为通过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形成管理网络是有效管理问题学生的新举措。

1、建立问题学生档案

建立档案必须考虑问题学生的类型。结合我校实际,我们认为主要有这么几类:学习问题生、品德问题生、心理问题生、身体问题生、综合问题生。其中以单亲家庭的子女、留守子女、农民工子女居多

建立档案必须考虑问题学生的界定。问题学生如何来界定?学校主要是采取班主任申报,年级组控制总量,政教处审批备案的流程来界定的。一般每班应控制在3人左右,最多不超过5人,每年级最多不超过学生数的8%,否则会伤害一大片,教育也不能取得实效。

建立档案必须考虑问题学生的资料记录。记录什么?最基本的学生情况要有登记,如班级、班主任、学生姓名、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建档时间。然后就是存在的问题分析,如家庭教育情况、品德心理及人际交往情况、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思想特征、学习情况等。再就是解决问题的对策记录,主要由责任人对问题学生分析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来。最后还要有不良行为记录和帮扶效果,由班主任和政教处记录。

建立档案的目的在于教育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不同错误,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建立档案的目的更在于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通过档案,使问题学生的管理走向常态,防患未然。

2、形成管理网络,明确管理职责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班主任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认为应由学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班主任共同参与,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问题学生教育管理领导小组,采取两条线管理,一条是副校级干部管年级,党员、中层以上干部蹲班级的

行政管理网,另一条是政教处—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为脉络的具体实施网。学校要求各管理人员要知晓所管对象的基本情况,知晓所管对象的家庭现状,知晓所管对象的学习状况,知晓所管对象的品德心理,知晓所管对象的矫正策略,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注。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上同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是实现“问题学生”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我校将“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作为校本教研课题发至各年级组和教研组,由学校政教处和教科室牵头实施,并且每学期召开一次“问题学生转化经验交流”的校本教研活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对策,如六年级组形成了以尊重学生是进行教育转化的前提;讲究沟通方法是教育转化的基础;调动积极性是教育转化的关键;抓住闪光点是教育转化的制胜法宝;组合各方面力量是教育转化不可缺少的手段;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有效教育转化的必经之路的六条转化经验。三年级组形成了用爱心燃起希望;用耐心拨开心扉;用信心激起火花;用细心温暖心灵;用恒心坚定方向的“五心”转化经验。还有许多班主任针对问题学生制定的转化个案、典型材料等等都使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不是很容易的事,往往采取了措施,不能立即见效果,教育难度相当大,往往使教育转化工作半途而废。因而落实问题学生教育长效机制,使其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结对跟踪帮扶制。学校把问题学生的跟踪帮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要求做到每一位问题学生至少有一位责任教师,品德问题生至少有一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帮扶成效采取每学期一考核,每学年一汇总。对工作中有明显起色的责任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在教师帮助有明显进步的学生给予宣传和表彰。

(2)家校联系制。联系形式可以是教师家访,也可以是家长校访,还可以是电话联系、网络联系、书面联系。联系的时机一是问题学生思想行为有异常表现时,二是问题学生生病或生活有困难时,三是在问题学生有明显进步时,四是问题学生缺课时。联系时责任教师要坚持先报喜后报忧、多报喜少报忧的原则,并将每次的谈话要点记录在联系卡上,放入问题学生档案中。

第7篇:中班家庭教育教案范文

关键词:班主任;离异家庭;教育

优秀的学生都一样,落后的学生却各有不同。这是我作为班主任感受较深的一点。现实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优秀学生似乎越来越少了,而问题学生却越来越多,尤其是在高职阶段。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是每一个班主任必须直接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的就是一个离异家庭学生的案例。

陈某某,男,父母离异,跟随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再婚,又多了一个弟弟。父亲为企业老总,频繁应酬,给予他的只是金钱上的支持。这样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家庭中感到孤独无助,家庭中缺乏父母的爱,没有倾吐心声之处,使他无助,苦闷。消极的心理,造成他在校的表现极差:上课不专心,做小动作,行为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有抵触情绪,使用各种顶尖高级的数码产品,在班级中较为孤立,与同学关系不融洽。

根据他的表现,我决定改变现状,培养这男孩良好的行为和行为习惯,让其学习成绩取得进步。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分析他的家庭情况,掌握了他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家庭生活教育情况后,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现在他的脾气性格以及表现,与目前的家庭状况以及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首先从指导家庭教育着手,开展与他父亲的联系沟通。

针对离异的特殊家庭,我认为陈某某家庭的问题,首先在于其父亲,若能改变其父亲对他的教育方法,为他创设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一切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于是我多次与其父亲进行交流,分析陈某某在校的各种表现,委婉地指出他们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离异家庭造成家长的情感、情绪以及感情上失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心灵上的失落和创伤。作为离异的家庭,除了加倍地对孩子生活上学习上进行关爱外,还必须通过交流沟通家庭成员之间情感,重新构建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这样才能有利于家庭的生存发展,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我的观点得到了其父亲的认可,并达成了共识,决定共同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父亲应该给予更多的爱给陈某某,不让其产生被抛弃的想法,要让其体会到在家庭中的地位。爱,不能只是金钱上的支持,需要平时与孩子多沟通,需要更多生活学习上的关心。虽然也许不能从旁帮助指导学习,但为了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可以做很多事,比如:订阅相关报纸,陪同孩子购买学习参考书,经常询问孩子的学习,帮助孩子复习功课等。再婚的母亲也可以给孩子一点关爱和温暖,拉近关系。

三个学期下来,通过我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对孩子本人的正确教育引导,家长改变了教育方法,他父亲无论工作再忙多累,都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进行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上的指导,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的氛围。孩子的脾气性格有了明显的改变,性格开朗多了,与同学相处融洽多了,上课专心听讲,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甚至当了一个学期的数学课代表。孩子各方面转变和进步,使家庭成员共同分享进步的快乐,同时促进了家庭成员成长和家庭的发展。他经常抢先来背书,生日给我带来蛋糕,经常主动做班里的事情,经常跑来聊天。虽然没有感谢的语言,但我能明显感觉到他内心的喜悦。我也非常感谢他,因为我融化了他那颗原来冰冻的心灵,让我很有成就感。他也让我聆听到一种花开的声音,是那么美妙,是那么诗意,是那么幸福。

从11商务日语班的这个案例,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1)离异家庭,无论是哪一方抚养子女,都要共同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担,不能因为自己是法律上的局外人,对孩子不闻不问,应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创设一个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2)离异后一定要从重建家庭成员亲情的关系着手,为建立一个平等、和谐、温馨的家庭教育新环境而共同努力。用对孩子加倍关心和爱,去抚平孩子心灵上的创伤。

(3)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家庭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8篇:中班家庭教育教案范文

一、会议目的:

1、整合学校、家庭的教育力量,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办好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让家长了解孩子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学校、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

3、认真听取家长对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意见、建议,为班级的发展献计献策,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会议准备:

1、确保教室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班级文化布置要美观,前黑板欢迎标语要醒目、热情。

2、制作手工材料

3、班主任将《家长会活动方案》及发言稿形成书面文字。

三、会议流程:

(一)家长签到。

(二)班主任致欢迎词。

(三)班主任汇报:

1、总结开学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学校、班级开展的一些活动。

2、手工制作环节。

3、本学期主要工作(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安全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等工作展开)

4、讲解家庭教育及家长与学校如何配合、家庭布置与检查,班级工作及教学方面需要家长配合支持的方面。

5、班主任就家校配合提一些合理化的要求和建议。

(四)互动交流

1、家长之间互相讨论,互相询问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方法经验或困惑,形成比较集中的问题。

2、与家长探讨如何正确看待成绩与如何更好地教育幼儿。交流孩子的教育方法,班主任回答家长提出的一些管理孩子方面的困惑和忧虑。

4、请家长对学校及老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5、个别沟通:对于在学习和各方面表现令人担忧的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达成特殊教育方案。

第9篇:中班家庭教育教案范文

一、领导重视,制定助学方案

我校高度重视资助工作,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其他副校级领导任组员。首先制定了桦甸一中资助学生工作方案,各班按班级人数分配指标,既要照顾到家庭困难,又要考虑学习和平时表现等情况,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把助学款真正用到刀刃上,让受助的学生学习有劲头,没受助的也心服口服。为了便于学生了解情况,公开助学方案,学校把制定的资助学生工作方案上传到校园网上,让学生随时查询,同时公开学校助学邮箱,学生如有情况反映,可往邮箱里发信息留言进行说明,派专人每天查看2次邮箱,把情况直接提供给校长。

二、调查摸底,确定受助对象

为了能使每一个困难家庭学生都能得到资助,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同时又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完成学业,我校班主任对班级每个学生都采取多种途径进行调查摸底,通过家访、调查、询问、座谈等形式进行摸底。各班级上报贫困学生名单前,由本班学生进行讨论和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反映情况,无异议再上报到学校。上报到学校后,学校领导小组再进行逐一核实,做到不看人情,不不徇私情。

三、张榜公示,公开评选结果。

受助学生确定后,为了将此项工作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对受助学生名单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张榜公示,并公示举报电话、信箱,主动接受师生及社会的监督,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举报信息。

四、建立档案,跟踪学习成绩

所有受助学生填写了家庭情况调查表,并由学生户口所在地的街道或村委会出具相关的证明材料。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严格复查,通过走访、家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并且根据学生家庭困难情况分配受助等次,同时,将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学校汇总输入微机,建立贫困家庭学生学习档案,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学习跟踪管理,让受助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如果受助学生出现学习滑坡现象,班主任要跟踪管理,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确保贫困生学习不掉队。

五、加强疏导、优化学生心里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一特殊学生群体,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诱发心理障碍。因此,在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经济帮困只是解决学习费用的问题,精神解困才是最终的目的。学校重视了教育经济困难学生要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自觉克服自卑心理;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注重经济困难学生挫折教育;教育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他们树立诚实守信思想;加强关爱教育,感恩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情操,善良的人性,高尚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养成关爱弱者,助人为乐的品质,提倡勤俭节约,花钱不大手大脚等。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