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本土文化的概念精选(九篇)

本土文化的概念

第1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土豪;认知机制

追根溯源,“土豪”一词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齐书》记载:“柏年,梓潼人,徙居华阳,世为土豪,知名州里。”意指一方有钱有势的个人及家族。网络游戏“暗黑破坏神”中“土豪装备”的出F,催生了“土豪”一词的词义变迁。2013年新浪微博发起的“与土豪做朋友”和“为土豪写诗”话题活动使“土豪”作为“旧词新义”网络热词一炮而红,遍布广告、新闻、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土豪”词性不断丰富,使用范围不断延伸。近几年,基于这类语言现象的研究也炙手可热,但基于认知角度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Fauconnier和Turner创立的概念整合理论,详细分析了“土豪”一词词义演变及其用法的认知生成机制。

一、概念整合理论

(一)定义与内容

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单元是心理空间,Fauconnier & Turner(2002)认为,心理空间理论运用数学中的映射原理来分析联想和认知推理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使一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与另一个或多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产生映射关系,从而形成新的心理空间,即新的概念。概念整合理论基于类比、递归、心理模式化、概念包、知识框架等心理活动,由心理空间及其联系构成的、具有连续性的网络结构,概念整合网络分为四种:单一框架网络、框架网络、单向网络和双向网络。最典型的概念整合是包括四个心理空间的框架网络,其基本元素包括类概念隐喻理论中源域与靶域的输入空间(Input1&Input2)、表征其共有概念的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输入空间元素组合交互层创的复合空间(Blend),这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并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CIN),在遵守六大有效优选原则下形成合理的复合空间,最终生成新的概念范畴(孙毅,2013)。概念整合是一种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基本心理认知机制。

(二)操作模式

构建概念整合网络,必须经历建立心理空间、跨空间匹配、向整合空间的选择性映射、确立共享结构、重新映射回各自输入空间等步骤,从而将原始概念重新整合而构建新义。

二、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释“土豪”的认知机制

作为优于概念隐喻理论的概念整合理论,对“土豪”一词的词义变迁中所体现的认知生成机制有着更好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以下笔者先谈“土豪”的词义演变,再结合概念整合理论的映射模式图,研究“土豪”和“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的认知机制。

(一)“土豪”的认知机制

“土豪”一词之流行不用赘述,以下笔者将通过构建概念整合网络来对“土豪”一词的词义演变作出认知机制上的解释。

1.建立心理空间

输入空间1:古义土豪概念框架。在“土豪”新义产生前,人谈话一提到“土豪”,脑子里马上会出现的心理空间就是千百年来古义的“土豪”,一切有关“土豪”的认知概念被激活了,“土豪”就是土地主、劣绅、甚至富家恶霸,他们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言语低俗,行为粗鄙,没有文化,家中很有钱有势力,出手阔绰。

输入空间2:网游义土豪概念框架。而当“土豪”二字在网络游戏“暗黑破坏神”中出现后,另一个心理空间产生了,凡是知道这个游戏的人,一提到“土豪”人就会想到那些有钱的非理性消费的网络游戏玩家,他们把大量的钱花在买顶级游戏装备、给游戏充值上,在游戏虚拟世界中向其他玩家炫耀自己的游戏人物和技能,以求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的这种行为,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所致。

2.跨空间匹配

上述两个心理空间就相当于概念隐喻理论中的源域和靶域,当两个输入空间确立后,人的思维就会开始寻找这两个输入空间的相似点,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就是跨空间匹配,或者说跨空间映射。但与概念隐喻不同,两个输入空间中元素的映射不是一一对应的,只是存在部分映射。

输入空间1中与“土豪”有关的元素有“贵族”、“恶霸”、“首领”、“劣绅”、“地主”、“庸俗”、“没文化”、“有钱”、“有势”、“出手阔绰”、“行为粗鄙”等,输入空间2中与“土豪”有关的元素有“游戏玩家”、“喜爱炫耀”、“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有钱”、“非理性消费”、“虚荣心”等,在这两个输入空间进行跨空间映射前,依据概念整合理论,人的思维会下意识对这些元素进行识别和归类,这就形成了一个类属空间,该空间表征了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通常较抽象的概念角色、结构和图式并规定了输入空间之间的核心跨空间映射。在“土豪”概念整合框架网络中,类属空间包括两个输入空间共有的对象及其内隐品质和外显特征,即A、B、C这三个抽象的概念结构。

当这两个输入空间产生跨空间映射时,因为类属空间规定了跨空间映射的内容,所以两个输入空间内只有部分元素在人脑中形成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主要分为三类,“地主、劣绅”跨空间映射“网络游戏玩家”,“没文化”跨空间映射“缺乏正确价值观”,“有钱、出手阔绰”跨空间映射“喜欢炫耀、有钱、非理性消费”,而两个输入空间中有的元素,如输入空间1中的“有势”,输入空间2中的“虚荣心”,并没有形成跨空间映射。

3.向整合空间的选择性映射

两个输入空间核心跨空间映射的元素被部分的,有选择性的投射到了另一个空间,即复合空间,在“土豪”框架网络中,输入空间1中对象“地主、劣绅”和输入空间2中对象“游戏玩家”被投射到复合空间并被扩展成复合空间对象“所有人”;输入空间1中内隐品质“没文化”被完全投射到复合空间,输入空间2中内隐品质“缺乏正确的价值观”被完全投射到复合空间;输入空间1中外显特征“有钱、出手阔绰”被完全投射到复合空间,输入空间2中外显特征“喜欢炫耀、有钱、非理性消费”被完全投射到复合空间,而未跨空间映射元素,如“有势”、“虚荣心”等,则未被投射到复合空间。

4.确立共享结构

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元素被部分投射到复合空间,共享了类属空间的图式结构,通过输入空间投射的排列、独立框架基础上的配置和拓展过程,生成了两个输入空间所没有的层创结构。在“土豪”中,生成的层创结构就是对“土豪”意义从对象、内隐品质和外显特征进行动态解释的复合空间,由此,“土豪”产生了新的概念范畴。

5.重新映射回各自输入空间

在复合空间生成层创结构后,新的概念图式结构还要能够反向映射回各自的输入空间,以此解新概念图式结构产生的合理性。在“土豪”中,复合空间对象“所有人”能够映射回输入空间1中对象“地主、劣绅”和输入空间2中对象“网络游戏玩家”;复合空间内隐品质“没文化”能够映射回输入空间1中内隐品质“没文化”,复合空间内隐品质“缺乏正确价值观”能够映射回输入空间2中内隐品质“缺乏正确价值观”;复合空间中外显特征“有钱、出手阔绰”能够映射回输入空间1中外显特征“有钱、出手阔绰”,复合空间中外显特征“喜欢炫耀、有钱、非理性消费”能够映射回输入空间1中外显特征“喜欢炫耀、有钱、非理性消费”。由如此完整的反映射可见,新生成的复合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是很有道理的。

6.产生新义

在复合空间新的层创结构下,新的概念范畴也产生了。“土豪”的意义由此变为了“出手阔绰、喜欢炫耀、非理性消费且缺乏正确价值观的没文化的有钱人”,正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所述。

(二)“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的认知机制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已经成为朋友之间常见的戏谑之词,以下笔者将通过构建概念整合网络来对“土豪,我们做朋友吧!”这句话作出认知机制上的解释,其分析过程与“土豪”框架网络相似,故此处分析相对简短。

1.建立心理空间

输入空间1:依据“土豪”框架网络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今义“土豪”意指“出手阔绰、喜欢炫耀、非理性消费且缺乏正确价值观的没文化的有钱人”,故人形成的关于“土豪”的心理空间所包含的元素就是“人”、“没文化”、“缺乏正确价值观”、“有钱”、“出手阔绰”、“非理性消费”。

输入空间2:依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今义朋友可指“一群相互关心、分享、帮助的志同道合的人”,故人形成的关于“朋友”的心理空间所包含的元素就是“人”、“志同道合”、“相互关心、分享、帮助”。

2.跨空间匹配

两个输入空间的各个元素通过人思维的识别和归类,形成了一个类属空间,这个类属空间以“对象”、“内隐品质”和“外显特征”表征了心理空间1“土豪”和心理空间2“朋友”的共有的概念图式结构。在此类属空间规约下,两个输入空间产生了核心跨空间映射,“人”跨空间映射“人”,“没文化、缺乏正确价值观”跨空间映射“志同道合”,“有钱、出手阔绰、非理性消费”跨空间映射“相互关心、分享、帮助”,而两个输入空间中有的元素并没有形成跨空间映射。

3.向整合空间的选择性映射

“土豪”心理空间中对象“人”和“朋友”心理空间中对象“人”被投射到复合空间仍为对象“人”;“土豪”心理空间中内隐品质“没文化、缺乏正确价值观”未被投射到复合空间,“朋友”心理空间中内隐品质“志同道合”未被投射到复合空间;“土豪”心理空间中外显特征“有钱、出手阔绰、非理性消费”被完全投射到复合空间,“朋友”心理空间中外显特征“相互关心、分享、帮助”被完全投射到复合空间,而其它未跨空间映射元素则未被投射到复合空间。

4.确立共享结构

在“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中,生成的层创结构就是对“土豪”和“朋友”的意义联系从对象、内隐品质和外显特征进行动态解释的复合空间,由此,“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一句产生了新的概念范畴,“土豪”不再具有其全部特征,“朋友”也不再具有其全部特征。

5.重新映射回各自输入空间

复合空间对象“人”能够映射回“土豪”心理空间和“朋友”心理空间,复合空间外显特征“有钱、出手阔绰、非理性消费”能够映射回“土豪”心理空间,复合空间外显特征“相互关心、分享、帮助”能够映射回“朋友”心理空间,由此可见,复合空间新的层创结构产生合理,得到了充分解释。

6.产生新义

由此可见,“土豪”产生了新的概念范畴,即指“有钱、出手阔绰、非理性消费但又有相互关心、分享、帮助品质的人”。在这句网络热词中,“土豪”并非“没文化、缺乏正确价值观”,“朋友”并非“志同道合”,人想要和“土豪”做朋友,没有看到“土豪”的“没文化、缺乏正确价值观”,没有看到“朋友”的“志同道合”,看到的是“土豪”的“有钱、出手阔绰、非理性消费”和“朋友”的“相互关心、分享、帮助”。

三、结语

本文基于Fauconnier和Turner创立的概念整合理论,依据框架网络整合机制,遵循建立心理空间、进行跨空间匹配、向整合空间的选择性映射、确立共享结构、重新映射回各自输入空间的操作原则,绘制了“土豪”和“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的经典框架网络图式结构,详细分析了“土豪”一词词义演变的认知生成机制及“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一句的用法认知机制。这是笔者从认知语言学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一次尝试,相信对分析其它网络流行语的认知生成机制会有启发。但本文未对“土豪”、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流行的深层原因作探索,这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 Mental Space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Fauconnier, 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第2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地理概念;有效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321-02

《浙江省普通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四项考核目标明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直接与地理概念有关。目前地理概念在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表象化,缺乏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认知,运用概念时缺少灵活性。因此在高考复习时,不能对地理概念只停留在表面,而要深入挖掘、体会概念所承载的本质地理特征,以期在解题时有效地调动和运用。

地理概念反映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地理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分析地理特征、总结地理规律的关键。有效复习地理概念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概念的联想、比较分类、辨析、记忆及与生活实际的关系阐述了地理基本概念的有效复习。

1注重概念的联想,追究抽象地理概念的形象还原

教材中大部分概念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地理概念依然相当抽象。要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而且要经历一番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将众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通过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分出事物的主要本质特征或属性,实现从模糊到逐渐分明。因此,对于一些相对抽象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帮助学生实现抽象地理概念的形象还原,用恰当的演示或操作使其转化为具体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1]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1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

5.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由于"产业重心"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大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根本无从下手。一般借助天平原理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借用一支比来代替中国,手指当做支撑点)。假设中国的三次产业重心处于中部地区,笔处于平衡状态,笔的左半部分表示西,右半部分表示东。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从湘教版《必修Ⅲ》图1-14" 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比重是西部偏高,中部居中,东部最低,按照天平原理,天平不会平衡了,而是会往西部倾斜,也就是说第一产业的重心是偏西的。第二产业比重是东部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按照天平原理,天平也自然不会平衡了,而是会往东部倾斜,所以第二产业的重心是偏东的,第三产业的比重是东部最高,西部居中,中部最低,所以天平会稍微往东部倾斜,但是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的重心是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间。于是此题就迎刃而解。

教师借助于直观教学,运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逐步深入,实现由形象到抽象。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建立表象,从而解决了地理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

2注重概念之间的比较分类,深化概念

对一些关联概念,进行阶段性的梳理,引导学生将概念进行分类,明确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形成概念系统。

[例2] 读图2、图3(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别对应①、②地),完成下列问题。

(2)试比较①、②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学生在答题中主要存在对水文特征、水系特征、降水特征等概念的混淆。对于三者

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高考复习中可以通过建构知识网络(图4)加以区别。

概念系统的建立可以通过概念的延伸来实现,通过条件的追加或细化,将一级概念延伸出二级概念、三级概念……,在同一条件下,通过不同的视角,联系出并列的同级别的概念。条件就象支撑起屋顶的梁,不同的视角就象椽子,不同级别的概念就象叠盖在椽子上的瓦。这样,就通过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视角、不同级别的概念共同构建起起了一组相互关联的概念系统。

从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概念的演绎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在概念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达到概念的深化和思维的有序化。

3注重概念的辨析,从"准确"的相对性中感悟概念

概念要求准确,概念中的限定词通常是把握概念的关键。但从表达这一层面来说,所下的定义永远是一个相对的准确;从反映概念的某一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来说,通常又不能涵盖概念的全部。这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命题者乐意关注的一个点)。比如气候,它是长时期内的大气物理状况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许多要素上;不同气候类型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对降水和气温两个要素的一种数学统计;而统计数字又不是唯一的,而是局部范围,这就不能达到概念本身要求准确的特点。为弥补这个缺陷,教材中对气候的表述通常是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即给一张如温带季风气候的典型降水和气温统计图,在加上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描述。这就为学生理解气候留下很大的空间;教学时可以根据空间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丰满学生对气候理解程度。如上分析,要理解掌握气候的应该扣住三个基本的点:分布的范围、要素统计的数字范围和两种气候的过度带特征。

[例3]图5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每个月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四地中,高温期与多雨期比较一致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学生认为甲、丙、丁都可以选,因为气温高时降水也多,没有理解"高温期"和"多雨期"概念中"相对"的数值属性。

如[例3]可以给学生气温统计的大致数值范围(如右表),降水的统计数据中大致以月降水量超过100mm为多雨期,将不同的概念进行辨析,这样答案就很明朗。

[例4]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示(图6)国家基础设施良好,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业是工业四大部门,其中甲城是该国著名的国际会议之都。2011年该国 2 月黄金产量同比下降28.2%,金矿石产量同比下降 3.2%,总矿石产量下降 7.3%。

材料二

(2)简述甲城的气候特征。(6分)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甲地的月均最高气温是24.5℃,超过了20℃,属于高温,月均最低气温为16.5℃,超过了15℃,也属于高温,因此甲地的气温特征是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从月降水量来看11月-3月月降水量均超过100mm,属于多雨,其他月份相对较少,因此降水特征可以这样描述: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半年(11月-3月)降水较多,冬半年较少。

4注重概念关键词的记忆,学会运用学科语言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特征

教材对基本概念的表述是最精炼、最简洁、最准确。因此,对于基本概念按照课本上的表述记忆是首要的,尤其是其中的关键词是重要的地理术语。在描述某种地理现象和阐述有关地理问题时,才能运用地理学科语言简明扼要地准确地答题。

[例5]:下列有关水土流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风力作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动力之一

B.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

C.我国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危害严重

D.江南丘陵的水土流失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参考答案:B

不少学生答A,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水土流失"的概念和原理。

教材中有关水土流失的表述是:水土流失是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受水力、风力、重力等外力作用,土壤发生移动和破坏的现象。从该概念中可以得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可以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方面。教材中关于水土流失的关键词:外力因素(水力-降雨、植被、冻融等、风力和重力-地形、地质),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以及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等都是专业术语,要想准确地答题,就必须注重记忆这些关键词。

地理概念的复习要"不惜时、不惜力",帮助学生养成用地理的观点看待和认识世界思维方式、迁移能力,学会用概念思维,进而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地理概念复习要返璞归真,在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揭示它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参与概念本质特征的概括过程,这是概念有效复习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3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 研究生教育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178-02

当前国家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量土木工程正在兴建与建设,对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需求量迅速提高,但是与此同时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和要求。由于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有其自身特点,有别于其他专业,因此探索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是本文的出发点。

与此同时,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大。如何在研究生规模扩张的背景之下,保障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是一个比较迫切的实际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晰的几个概念是:质量、教育质量、研究生教育质量。只有将这几个概念明确,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对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概念进行界定,建立起合适的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1质量

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对于质量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说法。

管理学中有关质量主要代表性的概念有:

(1)全面质量管理创始人德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定义:低成本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新产品或服务。

(2)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oseph Juran)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用户对产品的基本要求就是适用,适用性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质量的内涵。

(3)世界质量先生克劳斯比(Philip Crosby)定义:符合预设标准与要求。

(4)ISO8402(1994年版)定义。质量: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ISO9000(2000年版)定义。质量:产品或服务应具备的特征、期待的特征。

关于“质量”的定义,以上列举出笔者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定义。学术界关于“质量”的定义是多样化的,并且由于出发点和立场不同,定义的角度和内涵也是不一样的。

在以上定义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层次,是多元化的组合。其核心要素在于满足某种需要,同时隐含着比较的特征。

2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质量”的派生概念。目前关于“教育质量”的定义并没有

固定的定义。对此学术界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列举几种如下:

(1)“不可界定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质量是什么很难说清楚,其概念难以界定。

(2)“产品质量说”。这种观点起源于将工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引入到了高等教育领域,将质量看作是“产品优劣的程度”。

(3)“测量观”或“达成度观”。指事物达到既定目标的程度,或者说是符合目的的质量。通常是将质量与目标相比较,认为质量即是对于目标的适切性,满足或符合一些既定标准,或达到目标的程度。

(4)“替代观”。这类观点是用卓越的、第一流的、优秀等词替代质量的本义。

(5)“实用观”或重实效的、适应社会的“外适性质量观”。它是以有用和实效作为衡量质量的准绳。强调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满足消费者(学生及其家长、雇主、社会和政府等)规定的和潜在的需要的质量。这种观点强调的是一种需求导向,反映了市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导向。

(6)“绩效观”。这种观点主要是从投入产出角度来考察和评判质量。

(7)“内适性”或“学术性”质量观。这种观点主要认为高等教育应按自身所固有的规则和权限运行,因而十分注重立足于未来的基础研究,注重长期的发展,而不注重短期的结果。

以上列举关于“教育质量”的观点并未涵盖所有的“教育质量”相关观点。但我们可以判定这样一个基本事实,这些不同的观点都存在着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概念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的这一观点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因此承认质量及教育质量标准的相对性和多样性,从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视角来确定质量的定义及标准是本文的基础。

3研究生教育质量

根据上文朱兰的定义,质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它随着时间、地点、使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同样的,我们不难断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发展。但是它的定义和概念不应该孤立于社会边缘而是受整个社会背景的影响与制约。

当今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研究生规模的迅速扩大既有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有本科生扩招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受到有限的工作机会的桎梏。我们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定义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整个社会背景。由于中国国情所限,研究生教育质量主要由教育部的方针政策及所在学校(主要是执行政策)决定。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校自的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越来越多地受到用人单位(市场)以及高校自身定位与发展的制约。可以认为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决定要素从一元维度已经转化为三元维度即:教育部、市场、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衡量应该从这三个维度来予以考虑。

根据上文对质量的有关界定,我们可以把研究生教育质量界定为: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包含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奖学金、培养环节过程控制、学术氛围、校园文化等。从环节上考虑包含输入资源的质量、培养过程的质量以及产出结果的质量(学位授予质量、毕业研究生质量)。它受教育部、市场、高校三方面制约。

由于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性教育,探究性与专业性是其基本特性,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应该是其质量最重要的特征。因此,研究生教育不仅要满足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全面发展需要,还要发展科学、发现新知识、促进学科专业发展需要。

4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

土木工程,在英语里称为Civil Engineering,直译为“民用工程”。它的原意是与“军事工程”(Military Engineering)相对应的。在英语中,历史上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工工程都属于Civil Engineering,因为它们都具有民用性。后来,随着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电气、化工已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Civil Engineering就成为土木工程的专门词。至今,在英语中,Civil Engineering还包括水利工程、港口工程。而在我国,水利工程和港口工程也已成为与土木工程十分密切的相对独立分支。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种工程的统称。它既指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设施,也指应用的材料设备和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专业技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目前包括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六个二级学科。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四个基本属性:

(1)综合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土木工程这个学科也已发展成为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要求土木工程综合运用各种物质条件,以满足多种多样的需求。

(2)实践性。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在早期,土木工程是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吸取失败的教训发展起来的。从17世纪开始,以伽利略和牛顿为先导的近代力学同土木工程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岩体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的学科。这样土木工程才逐渐从经验发展成为科学。在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实践经验常先行于理论,工程事故常显示出未能预见的新因素,触发新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至今不少工程问题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实践经验。

(3)社会性。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基础设施的兴建如道路、桥梁、地铁、隧道以及大厦、核电站、堤坝、机场、海港等均与土木工程密切相关。可以说土木工程为人类社会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受制约于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程度。

(4)社会人文及伦理统一性。土木工程是为人类需要服务的,由它所产生的一系列活动以及构造物宏观上反映了所处时期所在社会的人文和艺术以及工程伦理的高度统一。

根据以上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属性,综合性对应的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应对土木工程不同的需要,其中还包含应对不同情况应用不同物质条件的创新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实践性对应的是校内学习应该加强实践课程及外出实地踏堪实践环节。当前用人单位普通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性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实践环节从事具体与工程相关的生产实践。然而我国目前培养的研究生较多地偏重于学术性,在实践环节上相对较弱。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硕士研究生将知识内化为实践能力的时间周期比预想的要长,但与此同时也普通反映较之本科生硕士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及成长速度更加迅速。而社会性及社会人文及伦理统一性则要求加强对学生教育的文化艺术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薰陶,使得基础设施的兴建一方面满足基本要求,另外也要兼顾社会的文化需求和艺术需要,使得构筑的土木工程既有实用性又能满足社会性及美学要求。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同时,兼顾社会文化需要及美学价值。与此同时,现代工程对于工程伦理有着一个较高的要求。1914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就已经制订了自己的伦理准则。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组织(ABET)在90年代末新推出的EC2000认证标准中对工程伦理教育提出了更高更综合的认证要求。例如其通用标准中要求工程教育的毕业生应具备11项能力,其中2项就明确涉及到工程教育的伦理标准。所有这些对我们的土木工程研究生提出了更高以及明显区别于其它专业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对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定义是这样的: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包含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奖学金、培养环节过程控制、学术氛围、校园文化、实践环节、社会人文及工程师伦理教育等。从环节上考虑包含输入资源的质量(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过程的质量以及产出结果的质量(学位授予质量、毕业研究生质量),其中培养环节的过程控制需要考虑到土木工程专业的四个基本属性即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社会人文及伦理统一性。宏观上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受教育部、市场、高校三方面制约。

参考文献:

[1] 李远瑛.地方性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3).

[2]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第4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相对关系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经济建设的指示、国际接轨的需要,城市的扩建工作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重点已经成为政府建设规划的重点内容,要想使我国城市建设过程更有计划和成果,难么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好城市规划内容,而就就目前的城市规划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与城市规划初衷想违背的内容,如对土地的利用不合理、土地使用浪费等等一系列问题,要想彻底改变这一城市发展现状就必须先明确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对关系,透彻理解城市规划的概念,以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城市发展问题。

一 优质的国外发达国家中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对关系

城市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相对关系,这没有一个统一的约定俗成的概念,但我们可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经验,用来确立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就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演变过程来看,大体可以将其分成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城镇化”阶段,这个主要是一个“聚集”的过程,使发展较好城镇的周边城镇聚集过来,逐渐形式一个中心区域,并得到集中发展,最终形成城市;第二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外扩”阶段,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向着城市周边农村地区扩展,在这一发展阶段中能够使城市发展与建设范围扩张,并同时提高城市周边农村的生产化水平,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打破两者之间的二元化发展界限,使城市与农村形成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从而有效约束了城市建设的规模和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农村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环境上还是生活环境上,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隔膜正变得越来越小,从而实现了国家城市化这一整体的宏观概念,国家城市化这一概念是城市规划的终极目标,也是使城市扩建与农村土地占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重要方式,是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关系的本质。

二 如何优化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相对关系

借鉴城市规划结果较好的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经验,并且切实结合我国城市建设规划的实质性内容,将其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引入我国城市建设之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一套有地域特色有针对性的城市规划理念,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我国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对关系。

(一)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对关系时要注意强调区域的发展概念

就当前的城市发展观念而言,城市规划再也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规划理念,而已一个整体理念,城市规划要立足于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各个区域的均衡,利用发展较快的、发展较好的经济地区带动发展速度较慢的区域,不仅要考虑城市内部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同时也要兼顾城市周边农村发展换环境与城市城市的发展关系,将“统一建设、整体发展”理念切实的融入到城市规划的理念之中不仅能使我国国家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更能从内部限制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发展中占用的土地使用更合理、利用率更高、占用的资源土地更少、开发的贫瘠土地更多。在城市土地分配利用过程中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正确的土地建设、社会发展等相关政策,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使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工作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对关系是要紧密结合政治、经济、社会这些要素

城市规划是城市土地建设的基础,而城市土地建设则是社会行为、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社会活动的重要基础,在城市规划设计阶段要注意提高对土地的合理利用,这里所指的利用并不是单单指对的资源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对贫瘠土地的建设处理,土地利用在城市建设中所含有的更重要意义在于对城市土地的重新分配和利用,城市规划是一个统筹的概念,而土地利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在规划过程中设计者根据城市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然后对城市土地的使用内容进行整合编排,合理安排各个区域部分的组成框架以及城市分化区,对外要将周边农村的土地利用计划一并考虑进来,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化的发展势态,使两者能够形成一个共融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城市扩展内容更明确、对内对外的土地利用内容更科学合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形势被确立、发展过程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和谐共融,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能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三)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关关系时要注意生态发展这一概念

生态发展是当今的重要主题,其触角已经延伸到经济、政治、发展、建设以及社会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对于城市发展当然也不例外,土地利用是生态建设的基本基本内容之一,在城市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为土地利用提供基本方向,而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计划又反过来对城市规划起到限制性作用,使建设范围、规划内容不至于超出生态建设的总概念范围之外。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更精准地确立哪些是生态建设区、哪些是生态储备区、哪些是可控发展区、哪些是不可控发展区,准确掌握影响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因素,并在设计计划中对这些重点内容作重点处理。在土地编制利用阶段,要做好土地的地质调查、土壤取样分析、土层结构分析、土质类型分析等等,做好对土地基本组成结构的调查和分析之后才能更全面、细致、准确地对土地的建设内容进行确立,最大程度的提高对土地的保护和利用率,同时也为城市的生态建设规划指明了方向。

总结:

城市建设是我国未来的城市发展内容的重点所在,也是我国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要想使城市建设得效果更理想,我们就必须优化城市建设规划、提高对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明确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性和本质上的统一性,在大力开展城市建设过程中以城市规划为指导、以土地利用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掌握好两者的相对关系,使两者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在城市建设过程之中的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田;陈龙乾.浅谈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衔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42(01):124-126.

[2] 董铭;杨爽.浅析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08):190-193.

第5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权利体系;无体物;矛盾;分解

一、罗马法时期“所有”概念的演化

1.家父权。在罗马王政时期,社会中有四层政治结构:家庭、家族、部落、国家,家庭就是其中最基础的一环。在每个家庭中,家长是该家庭的最高统治者。他行使家庭内的一切权力。在罗马法中,家父权包括宗教权、行政权、司法权和管理家庭财产的权力,这些权力的结合称之为家父权。家父权中家长对所有财产的绝对支配看其表面和现代的所有权并无两样,但是,家父权的权源与所有权是不同的。所有权是基于私法意义上的人对物的绝对支配,而家父权是一种家长基于政治对于整个家庭事务绝对管辖的公法意义上的观念。虽然这种权利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所有权,但是,家父权在物的绝对支配权属性上,与所有权吻合。因此罗马人也就没有创造所有权概念,而是以这种家父权凌驾于所有之上。

2.地役权与人役权。家父权这样单一的权利结构并不能解决现实生活当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罗马人将土地分割,划为私人所有,但是土地本就是自然之物,一方利用土地必然需要他方给予支持以保证自己土地价值的顺利实现。于是罗马人从直观出发,将这种需要视为是一块土地对另一块土地役使的权利,并将这种需要状态称为地役权。随着物之利用多元化以及社会进步,罗马人对于他人物的使用已经不限于土地、目的也不限于为了更好的使用己物而使用他人之物。因此地役权的客体以及目的在实际生活当中都发生了扩展。其实本来这种自役地对他役地的需要抽象出来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使用别人的土地。只是当时罗马人的权利观念尚未产生,而只能直观的认为是一块土地对另一块土地的需要。在法律关系中抛弃人作为主体的存在,显然不能正确反映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就这样,罗马人效仿地役权概念,将为一定物的需要而对他人物的役使替换为为一定人的需要而对他人物的役使,相应地,权利模式也从物对物的利用转换为人对物的利用。罗马人将这种权利称之为人役权。人役权包括用益权、使用权、居住权和奴畜使用权。人役权与地役权并列,产生了完整的役权概念。

3.家父权的消解。人役权观念的出现让人不仅可以使用自己的物,而且可以使用他人的物。就这样,人对他人物加以利用、支配的观念诞生了。这种观念是与家父权不相容的。首先,家父权是基于政治权威而享有的对物绝对控制的权力。其次,家父权是为自己的物的绝对支配权力,而地役权、人役权是支配他人物的权力。这样,一种新型的人物结构产生了。因为它的权源不是出自于家父权的这样一种观念,而是基于法律授权的对他人之物的权利观念。这种支配权超出自身范围,其正当性唯有来源于国家或法律的授予,即,经法律授权而允许权利人对于他人物加以支配。家父权实质上是一种政治权力的体现,而地役权、人役权则是一种真正的法律权利,与现代物权权利模式有一致性。随着罗马社会的发展,到了共和国后期,家庭作为一级政治组织已经消解。因为随着国家权力的强化,国家政权越来越倾向于直接控制国民,逐步地消解、剔除国家与国民之间的各级组织,以建立中央集权。因此家父不再享有绝对的。其次,家属们也逐渐享有了财产的支配权。这些变化都使得罗马人需要变革自己的所有权观念。而地役权、人役权中的人物权利模式正好能解释这一变化。“物权是用来调整人和物的关系的。最初,人们诉讼以及交易的中心是物,而非物上的权利。随着对物使用、收益的充分保护,对于类似于在他人土地上通行的权利(地役权中的通行权),也给予了对物诉讼的保护,开始,和其他原始社会一样,罗马人凭着朴素的唯物观将此权利也视为一种物,一种无体物。”

二、有体物与无体物

1.无体物概念的出现。随着家父权观念的消解以及家庭作为一级政治组织的权力形式的瓦解,私人占有物开始普遍起来。然而在当时,所有权观念尚且没有从这种占有中抽象出来,权利概念更是无从谈起。当时的大法学家盖尤斯为了阐述清楚物以及与物关系密切但是又不是物的概念,例如前文谈到的地役权和人役权,而将所有除了有具体形体以外的物的概念统称为无体物。他将无体物界定为:“是不能触摸的、并存与ius中,例如遗产继承、用益、以任何形式缔结的债。遗产中是否包含有体物,从土地上活的的孳息是否是有体的,根据某项债而应向我们支付的物是否通常是有体的(例如土地、人或者钱款),这些都无关紧要;实际上,继承、用益和债本身都是无形的。城市土地和乡村土地的地役权属于无体物。”

2.无体物概念出现的原因与合理性。在盖尤斯的著作《法学阶梯》中,他第一次谈到了无体物的概念。他将整本书的体系分成了人、物、讼三个部分。他指出:“我们所使用的一切法,或者涉及人,或者涉及物,或者涉及诉讼。”盖尤斯建构“无体物”的目的就是通过它把所有与所有权不同的其他权利一并纳入物法的讨论范围。当时的罗马人认为所有(dominium)是统治一切的,“罗马法学者将罗马法上的所有(dominium)概念定义为,对物的一般的实际主宰或潜在主宰,实质上就是对物的完全的、绝对的支配的权利”。在直观化的思维下,只有物才能所有,所以盖尤斯创造出无体物这一概念与有体物相对应,将所有的与财产相关的除具有具体形态的物都归属到无体物这一概念之下。在“物”上产生了所有,具体的物(如书、衣服)上有了所有人,而抽象的概念(地役权、用益物权、债权)上也有了所有人。这种权利上的所有权在现在看来是相当荒谬的,但在当时是不矛盾的也没有逻辑错误的。因为首先,在罗马法时代没有权利概念,现在所称之为的“权利”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抽象的关系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其次,当时的“所有”是凌驾于物之上的,就是对于罗马人来说,“所有”统治了一切,自然也就统治了无体物这一抽象的法律关系。

三、无体物概念与权利概念的矛盾

盖尤斯的有体物与无体物的划分受到了近代各部民法典的继承。但是随着权利概念的逐步成熟,这种划分与权利概念的不相容性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1.《法国民法典》中“所有权”与“他物权”混淆。该法典以“无体财产”的规定让无体物概念继续存在着。526条和第529条规定,附着于不动产的用益物权、地役权与土地使用权均是不动产;以可追索的款项或动产物品为客体的债权是动产。其第518条规定:土地与建筑物,依其性质为不动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土地与建筑物(A)=不动产;地役权与土地使用权(B)=不动产;土地与建筑物是财产?还是设立在土地与建筑物上的所有权是财产?其一,若只是A是财产,而A为物,则财产就是物。那么B也是物。在物上是可以存在所有权的,那么B上就存在所有权。那么就会出现地役权上的所有权。出现了“所有权”和“他物权”的混淆。其二,若只是A上的所有权是财产,那么财产就是A和B上的所有权。同样造成“所有权”和“他物权”上的混淆。

2.《奥地利民法典》“物权”与“债权”的混淆。该法典整体照搬了盖尤斯“物法”的部分,但是同时权利概念已经成为了建构民法典体系的基本工具,这时奥地利民法典的制定者就面临了这样的两个难题。其一,“物权”与“债权”概念混淆。立法者将债权纳入了无体物的范围,因此债权也纳入了物法的讨论范围。为了把债权与其他形式的权利相区分,立法者创造了对物的物权来表达与物有关的权利(例如占有权、所有权、担保物权等),创造了对人的物权来表达债权。而物权这个词就变成了上位概念,它包括了对物的物权和对人的物权。由此债权就包括到了物权之内,造成了物权与债权的混淆。其二,权利成为了所有权的客体。第355条明确规定:人所有的每一件物,包括有体物和无体物,称为他的所有物。所有的物一般均系所有权的客体。由355条得出无体物也是所有权的客体。而无体物包括了各种各种的权利,也就是说权利也是所有权的客体。然而第307条和308条规定:对物的物权和对人的物权是相互并列的。而在对物的物权中的占有权、所有权、担保物权、地役权和继承权则是并列的。既然所有权与其他权利是并列关系,那么其他权利怎么又能成为所有权的客体呢?

四、无体物概念的抛弃

法国民法典造成了物权与他物权的混淆,奥地利民法典造成了物权与债权的混淆。在权利体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丰满时,无体物概念的存在也渐渐失去了合理性。从本质上讲,无体物就是权利的集合,而当把这种权利的集合归为一个大类“物”之下时,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因为物上面是可以设立所有权的。无体物的概念似乎让所有权变成了一个黑洞,除了所有权以外的其他权利都被所有权吸附,成为了所有权的客体。这样所有权与他物权、物权与债权之间的区别都不复存在。而上述区分是近代民法典建构自己体系的必要前提。德国民法典90条明确规定:“法律意义上的物,是有体的客体。”从此开始,大陆法系的物彻底抛弃了无体物的概念。物权的客体,由其性质决定,只能是物,且原则上只能是有体物、独立物、特定物,电气、热气、冷光、光和各种能量、能源等,只在可以管理的范围内,才能作为物权的客体;权利不能作为所有权的客体只能是作为他物权的客体,并且只能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权利才能作为他物权的客体,如权利质权、权利抵押权。然而,无体物概念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发展有了新的内涵,那就是它作为知识产权的客体指代智力成果重新出现。为了显示知识产权的特殊性,立法者把知识产权划出物权之外,独立成为一个新的体系。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物权是一样的,都是对一个客体的占有、使用、处分和处分收益,但是它的客体与物权的客体是不一样的,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这种无体物。笔者相信将知识产权划分出物权体系也是为了不让无体物概念与物权观念混淆。

参 考 文 献

[1]彼得罗・彭樊得.黄风译.罗马法教科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96

[2]周等编著.罗马法[M].法律出版社,1983:86

[3]周著.罗马法原论[M].商务印书馆.1994:376

[4]Jacob.H.Beekhuis,Structural Variations in Property Law,in: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Vol.6,Ch.2,3.

[5]盖尤斯著.黄风译.法学阶梯[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82,4

[6]王利明著.物权法专题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387

[7]罗洁珍译.法国民法典[G].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167

[8]王绍译.奥国民法[G].文武有限公司.1978:49

第6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达,西方出现了渴望远离工业城市回归自然的思想倾向,在艺术上也提出回归大自然。中国的艺术家们在短暂的追慕西方现代艺术的余晖后,认识到割裂民族传统、逃避社会现实的作品已经失去了读者,只有找到本土艺术的根基,才能培植出民族艺术的参天大树。于是,他们在艺术领域展开了回归深广厚重的民族文化土壤的寻根之旅。再次踏上生我养我的这块乡土,我们定能探寻到它不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

    一、乡土美术的内涵

    1.乡土美术与民间美术的区别与联系

    提起乡土美术,我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民间美术,它们都含有指代那些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的意思,因为它们既有概念上的差异,又有着内容上的相同或联系。

第7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一、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音乐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和优点

(一)符合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要求

全球化趋势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美声唱法是典型的西方音乐文化的代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的唱法分类已经不再适合多元化文化发展的潮流和时代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界限不再分明,因此,将美声唱法与传统的民族唱法相融合的研究符合时代的内在需求,也符合多元化文化发展的潮流。

(二)增强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美声唱法与传统的本土音乐文化融合促进了新的声乐学派的产生,例如俄罗斯学派、德国学派、法国学派等。在中国,美声唱法的与本土音乐文化的融合处在初级阶段,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新的学派产生。但是,自从后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声乐艺术家们也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将美声唱唱法融入到传统的音乐创作中,创作了一大批家喻户晓的作品,例如《我爱你,中国》、《黄河大合唱》、《大海啊,故乡》等。两种唱法的相互借鉴增强了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能让我国的声乐发展与世界接轨。

(三)有利于本土音乐的发展

美声唱法的不断发展,对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声唱法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认可,这种唱法的科学性有助于声乐艺术家们更好地诠释歌曲的内在感情。本土唱法在高声区的发音方法上存在缺陷,将美声唱法与传统唱法相结合突破了传统民族唱法的局限,使得本土音乐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

二、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相融合的研究

中国声乐教育家一直在研究如何将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其中有三个重要的研究方面,一是把握真正准确的声音概念;二是中国语言是否适合美声唱法;三是如何实现演唱艺术歌曲。

(一)把握真正准确的声音概念

中国的声乐界有着复杂的声音概念,声乐艺术家准确把握声音概念是十分重要的。中国的美声唱法受到世界上多个声乐学派的影响,其中俄罗斯声乐学派在世界美声唱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俄罗斯发音中辅音占大多数,发声位置靠后导致容易出现喉音,这都不利于俄罗斯声乐学派的发展和传播。除此之外,俄罗斯声乐学派的歌唱方法,声音概念上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中国的声乐艺术家如果不了解俄语美声唱法中的发音问题和发音特点,用相同的方法来演唱中国本土音乐,必然将产生不好的效果。

(二)中国语言是否适合美声唱法

意大利是美声唱法的发源地,意大利语言的特点是语音清晰且富有节奏感,大多数的词都以元音结尾。意大利悠久的声乐传统和语言特点促使美声唱法的出现。优美的音色和清晰的发音是衡量美声音乐家是否优秀的标准。长久以来,在中国的美声唱法领域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汉语不适合歌唱。意大利语才是歌唱的语言。”这种说法并不正确。早在汉代末年,研究韵学的学者就借助印度文字分析出了汉字的字音。现代的汉语拼音方法是我国的声韵学家和语言学家参考西方文字和拉丁字母的发声经验创立出来的。汉字是由声母和韵母结合的,语言上没有元音和复辅音,具有声调。从这点上来说,汉语是适合歌唱的语言。着名的维吾尔族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能用汉语等多种语言演唱中外名曲。由此见,美声唱法适用于演唱中国歌曲。

(三)如何演唱艺术歌曲

演唱中国的艺术歌曲要求对歌曲做好艺术处理,加强艺术表现形式。感情在歌曲的演唱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中国的艺术歌曲演唱时。演唱歌曲前,必须要充分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基本结构,多思考体会歌曲的内在感情,最后多加练习。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要进行歌曲的多次联系,因为想和唱是不同的,要在实际练习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个人因素外,外界因素对歌曲的演唱效果也是有很重要的影响,例如伴唱、伴奏、伴舞等。因此,完善好个人的练习后,要去注意个人和整体的配合是否协调,做好演唱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那么一定能很好地演唱艺术歌曲。

第8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法;法治;传承

有太多的法学家试图对法这个字进行全面的定义,可惜“法”力无边,至今还不能完美的阐释这个奥妙无穷的“法”字。“法”虽未曾完美阐释,我们却可以切身的感受到它无处不在的身影,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法”只是一个我们抽象出来的概念,但由“法”出发,落实于法治却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实实在在的目标。法治的概念无论从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认为是社会的完美状态,但随之而来伴随着一丝困惑:中国的法治,究竟该怎么走,它会采取何种方式去发展?

一、法治学说

法治该怎么走,现在有诸多观点,笔者认为主流上应当为三种:第一种是权利本位说;第二种是部门法论者的法条主义;第三种是法律文化论和本土资源论。

第一种权利本位说。权利本位是一个西方背景下的理想,权利这个名词对于国人来说本身是一个舶来品,对权利的定义用中文语境来说很难与西方概念完全一致,比如权利的范围究竟有多大,权利的限制有哪些,以及在不同文化上权利是否有所不同?从理想主义角度来看,权利本位是完美的,可完美的是理念是不现实的,因为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环境不同,很多可能知道法治,但对权利究竟是什么却非常陌生。举个例子,每个人有独立平等且自由的权利,但实际上父母和孩子权利天然是不可能对等的,父母有更多的义务,孩子更多的是权利。在笔者看来权利本位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我们应尽量在实践中贯彻权利,但是不能迷信权利,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注意培养深厚的法治土壤,而不是去树立概念上的空中楼阁。

第二种是法条本位,这个可能跟九十代的法律万能论有一定关系,但是根据任何一本现有的法理学教材来说,法律不是万能的。法治如果光靠法条去实现,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法条主义是法治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那第三种是法律文化论和本土资源论说,法律文化论和本土资源论基本上是立足于我国的现状,这一学说注意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惯性以及中国本身发展法治所存有的社会基础。这一学说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就是该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国乡土社会和商业社会交叉的复杂状态有所忽略,简单的说:乡土社会的文化浸入到了城市,但是城市的文化是商业的,所以城市里有它各种文化混合的一面,不能一概论之。

综上三种观点,笔者认为法治应该是在传承中进化的。有人或许会有反驳,中国法律的框架以及诸多的概念不都是移植的么?甚至连法治这个词本身都是西方过来的,怎么在传承中进化?是的,我们现在所应用的法律概念、框架基本上都是舶来品,可我们应当注意到中华法系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其历史的惯性却一直影响我们到现在。

二、法治的本土化原因

法治正如同我比喻中所说的橘子一样,它一方面要考虑自己吸收的是什么,另一方面它要考虑自己立足的土壤是什么?前者衡量法律移植的优势,后者比较传统的影响。

笔者将进行分块论证我国法治需要在传承中进化的原因,分别是思维模式、风俗习惯、人性。

(一)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是人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及其方法,中国人的思维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大都是以经验式为基础的,我们喜欢于历史中寻求经验,一般不进行逻辑或者创新思维。按照普通思维,我举一例,比如法官断案是按照逻辑三段论进行推理的,而逻辑三段论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段构成,一般来说有严格的顺序编排,但是现实往往不是按照这个逻辑来的。我国的法官总是先从小前提入手,即所谓的事实,先事实审再法律审。不管大前提设置的多么完美,如果小前提没办法解决的话,逻辑是成立不了的。实践操作中,为了让事实确立,我国法官往往会先导入经验在进行逻辑上的配套,小前提才可能成立,所以在中国从事法律,有点类似于英美法系,逻辑是要为经验服务的。另外一种经验告诉我们,从事法律,需要拥有本土的经验,当这片土壤上有着它独特的文化厚度,逻辑虽然可以拿来用,但很多事情都不是光靠逻辑可以成功的,所以本土经验往往占有巨大的市场。

(二)风俗习惯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整个乡土都是熟人,所有的生产方式都是经验,几乎一个人存于世上的一切都是经验式的。中国有这种文化在里面,它不好的一面需要吸收优秀的制度去逐渐改进,它好的一面却需要加以传承。我国由于是成文法国家,法律界曾经有些忽视自己最为宝贵的习惯法,不过近来逐渐引起了重视,学界也产生了一批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进一步探索风俗习惯的问题,国家的权力很大,但也有其延伸不及的地方,这个欠缺地带在乡村中非常明显,但是乡村仍然需要治理,怎么治,村干部来治。村干部是来自于本土的,他处于本土这个熟人社会,在利益的衡量中,他会偏向于熟人社会,因为他没有升迁的希望,而且他必须生活在乡土中。经验告诉他,怎样处理本土产生的纠纷,才能更大程度的维持本土的秩序与平衡,所以在乡村中,一个深得人心的村干部是公正的化身。苏力教授曾说在涉及乡村的案子,聪明的法律人就会去寻求村干部的帮助,并做出在法律范围内的让步,这样即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尊重了乡土的习惯。

(三)人性

人的天性是向往自由的,但自由是受限制的。这种限制最为重要的一面即是法律,人性有雷同,法律却不同,为什么?关键在于两者出发点或者基础是不相同的。

西方关注的是神的世界,所以他们的思想充满了神性,如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几乎是信仰上帝中西方人的共识,如若没有这种神性基础,笔者认为人人平等是不可能存在于人性的。神性化的理念,往往存在于最完美的理想化中,没有神性的渊源就没有平等的概念,这个渊源来源于人们深刻的信仰。相对于西方,国人更为关注的是人的世界,所以我们的思想充满了伦理,而伦理的出发点是伦理纲常,而不是人人平等。伦理纲常因为有群臣父子的理念也就无法包涵人人平等,它更多关注与人人的和谐相处,讲究秩序的稳定,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发展出了一整套伦理观念,并让这一套理念与法律水融,影响直至现在。当然西方也有伦理,这种伦理同样贯彻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他们的伦理没有发展出更为完整的与法律融合的模式,纵观西方法律历史,西方法律有一定的伦理观念掺杂其中,却不是以伦理观念作为法律的哲学基础。

三、法治本土化反思

分析了法律本土化的原因,就可以看出我国的法律价值和西方的有相同的地方,有相同却侧重点不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笔者不反对西方法律的引入,但反对整套西方法律价值体系的引入,我国的法律理想不是西方的法律理想,两者背景不同,基础不同,若强要模仿,总是会产生水土不服,其花费的成本较为巨大。

如若引进西方的法律,还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种被吸收了的理念,是积淀在我国本土法之上的,法律制度引入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我们就必须要排除法律工具化的思想,工具可以采取拿来主义,而法律则不行,法律在性质上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是工具。很多人会误解我们拿西方的法律制度来用,法律可以被移植,就是一种工具,工具化的法律是危险的,因为它不被信仰嘛,而法律是要被信仰的。

第9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乡土地理 初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11-02

乡土是学生自幼生活及成长的地方,因而也是学生所熟悉的地方,通过对乡土地理的学习,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家乡伴随自己成长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乡土地理具有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 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用乡土材料,就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中运用乡土地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虽生活在本乡本土, 对周围地理环境并没有全面了解,更不要说科学的认识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去了解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工农业发展状况等等,在了解过程中由教师适当点拨和引导,这样学生对家乡倍感熟知和亲切。将学生从对乡土地理的感知中引向地理教学,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效果。例如:讲解湘教版地理七年级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时:

A.山顶 B.低地 C.悬崖(陡崖)

D.鞍部 I-H.山谷 M-N.山脊

首先对等高线、高度差的概念进行阐述,接着将图在板书上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论概念、地表形态、特征有所掌握,再选择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形进行绘制。

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判断、推理、讨论,加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明确理解本乡县的地形地貌特征及成因,这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既掌握了地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二、在教学中运用乡土地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乡土地理是丰富的、可开展学生实践活动的社会资源,新课标“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开展以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有利条件,将课堂扩展到广阔的社会天地中,指导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地理现象、获取地理信息、发现地理问题,以文字或图片形式记录所得、所感、所想,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三、结合乡土地理能使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化

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于一切难度较大的地理概念,教师应适当应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在讲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我国的交通运输业这一节的交通运输中“枢纽”(铁路、公路)这个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本地区汽车、火车站的情况。

区域通枢纽中心对外通道规划示意图

1.讲解基本知识

交通枢纽又称运输枢纽,是几种运输方式或几条运输干线交会并能办理客货运输作业的各种技术设备的综合体,它是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的交叉与衔接之处,共同办理客货的中转、发送、到达所需的多种运输设施的综合体。由同种运输方式两条以上干线组成的枢纽为单一交通枢纽,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干线组成综合交通枢纽。

2.实地分析、考察

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基本在同一个地方下车上学、回家,这个地方就是一个交叉与衔接之处,这个地方就是交通枢纽,请学生回忆从家到学校是不是这样,在周末放假回家注意观察,做好记录,几条线路经过,人流、物流分别是多少。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枢纽”这个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交通枢纽及基本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四、利用乡土地理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一切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资源,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如讲授“降水量季节变化”时,引导学生回忆一年中每个季节降水的情况,什么时候降水(下雨)多、什么时候降水(下雨)少,从而加深学生对降水量季节分配规律的印象。接着介绍“降水量年际变化”时,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每年家乡的河流,在洪水期和枯水期河水水位高低、水量大小的变化情况,从而加深对“降水量年际变化”概念的印象。同样,在讲到“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这个结论时,引导学生回忆当地夏天和冬天天黑时间的变化情况,使学生加深印象等等。

五、运用乡土地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山区的学校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山地、地形,引导学生登山观察地表变化,这样,学生对多山的地形就有了大概的认识。为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可以接着讲解山区的优越性:“山区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资源丰富,不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而且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力资源等。”山区还是发展多种经济的好场所。在山区,山脚下较平坦的地方可以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粮食生产),半山腰可以种植茶树或果树等经济作物,发展副业,在山顶还可以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有的地区还有草地,可以发展畜牧业,所以说,山区可以为农林牧副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了全面正确认识山区周围的环境,介绍山区的特点:“地面坡度大,土层薄,交通不便,人口较少。”自然灾害多发,引导学生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王静爱.乡土地理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