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精选(九篇)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第1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469 类别:民俗

编号:Ⅹ―21

项目名称:布依族查白歌节

时间:2006年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兴义市

简介:查白歌节是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一带,布依族的一个纪念性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在兴义市顶效镇的查白村举行。

走进黔西南布依族山乡,它的如画山水和布依人的轻歌曼舞让人流连,其间有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浪漫气质。在顶效镇的查白村,这种感受尤为强烈。这里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起连续的3天,布依族同胞要过一个历史悠远、情韵凄美的节日――查白歌节。节日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古代一对抗暴殉情的布依族情侣查郎和白妹。

查白歌节是传统的,过节那天,要由摩公主持查姓村民的祭祀活动。节日的根脉是一个感人的民间传说,歌师用布依古歌唱祭查郎、白妹。节日的白天要在歌场赛歌,晚上家家户户的院子和屋里都是歌场。主人家的“茶水”会递到每一位客人嘴边。可你千万别以为那真是茶,我就有过被“茶水”灌成“大红脸”的经历。还有“花米饭”和喷香的狗肉汤锅。人们被“茶水”滋润后的嗓子特别洪亮,歌声也特别真情。节日里,老人的盛装都是传统的土布手工制作,中青年包头的花格帕子也是家里的织布机手工织出来的。

情歌是节日的重要元素,它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氛围。查老者在回忆当年“赶查白”寻找配偶的时候,对他老伴笑笑,扯开嗓子就唱起了当年的歌:“去年六月查白天/情哥送妹花手圈/情妹送哥花腰带哟唉/如今还在枕头边呵/想起查郎才赶街呀友/想起白妹年年来/要把查白赶到老哟唉/要把小路修成街呵。”当年爱情的记忆已经刻骨铭心,这也是传统查白歌文化的极大魅力。

随着岁月的流逝,查白歌节也加入了许多现代时尚的元素。查白歌节现在已经是一个大规模的、有数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露天舞台上拉起了巨型会标,背景的彩色图片是电脑制作。唱情歌演变为极具气派的“布依歌王”赛。2009年的第二届“布依歌王”大赛有州内外的66支队伍报名。各路歌手都是有备而来,有24支队伍进入了决赛。舞台上光鲜亮丽的布依族服饰大多由化纤布料制作,节日成为一个游客众多的旅游产品。

第2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关键词:乡村生态;饮食文化;旅游业发展

贵州省是一个后发展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然而贵州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已经具备雄厚的资源优势,现在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更为贵州旅游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2号文件把贵州旅游发展战略定位于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道路。给了贵州一个创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发展民族乡村生态饮食文化旅游业倍受人们的关注,它不仅丰富了国内旅游产品种类,延伸了旅游产业链,且成为国内外游客和都市人回归大自然,向往体验农村生活,促进新农村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丰富,民族饮食文化也很丰富,如苗族的酸汤系列在全国以被大家所知。本文以布依族村寨农耕饮食文化信息资源为视角,尝试探索贵州文化旅游创新中的乡村生态饮食文化旅游发展。

一.贵州布依族农耕文化资源概况。

布依族是以农耕种植为主体的民族在农耕文化上有着独特民俗习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广泛推进贵州布依族生态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正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愈来愈多的游客,成为旅游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布依族,现有2545059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 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 西等省。贵阳的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花溪和乌当。(包括瓦窑、牛场、新堡、偏坡等地)。一般认为布依族是古代“百越”中的一支,与壮族同源。有人还认为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日布依族可能有渊源关系。历史上布依族常被称为“夷”、“苗”、“仲苗”、“仲家”、“仲蛮”等。1953年根据本民族意愿,才统一叫布依族。布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过去没有文字,一直使用汉文,1956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方案。布依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布依族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单家独户很少风。他们喜住楼房,房子一般为三层。底层饲养牲畜,堆放农具、杂物;二层住人,三层储存粮食等。有的地区也居住吊脚楼式的房子。?布依族服饰,男性式样简单,与汉族大致相同;女性则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大多数穿裤,也有穿裙的。喜欢腊染,领、肩、襟、袖、衣摆都镶有花边。地区不同,服饰也各有异包头帕,系围腰,妇女喜欢银饰等。?布依族信鬼神,尤崇拜祖先。

二.贵州乡村农耕饮食旅游信息资源现状

(一)布依族农耕旅游资源;水稻是四川布依族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布依族长期种植水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耕作制度和耕作习俗。旧时,他们主要种植白日草、大白谷、小白谷、毛粘、红谷、白酒谷、红酒谷等品种,有早稻、中稻、晚稻三个类型。布依族农民一般将稻种分为粘稻和糯稻。粘稻为主要粮食,广泛栽培;糯稻仅作副食,栽培面积较小。布依族传统农耕文化中有许多祭祀神灵的活动,如;传统的“牛王节”,布依村民们要给牛过生日节,感谢牛的辛苦付出,希望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还有插秧季节的秧苗会,也是布依族传统农耕文化的传习,其寓意主要是为了驱除虫害祈求来年粮食丰收。丰收季节布依族还有喜迎丰收的尝新会。同时布依族还有六月六、三月三、四月八、赶干洞等民俗节庆活动。

(二)饮食文化资源:乡村生态饮食文化业发展,丰富了中国饮食品种类,延伸了饮食产业链,带动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贵州布依族食品主食多以大米为主。住山地的兼吃玉米或以玉米为主。民间喜欢用一种专门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饭。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节日或婚丧宴客离不开糯食,有"无糯不过节","无糯不成礼"之说。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味的主食。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是布依人喜欢的食品。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善作米线、饵块、豌豆粉、米凉糕等。布依族的传统生活习惯造就了其独特的布依乡村生态饮食文化。它具有多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的乡村饮食特征。

(三)布依民族艺术资源:布依族有无歌不成席的说法,布依山歌既是布依族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布依民族文化资源的宝贵财富。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以布依山歌最具特色,种类有、古歌叙事歌、情歌、酒歌和劳动歌等;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重唱;曲调分“大调”、“小调”两种。“大调”用于婚丧等隆重的场合,音调高昂大方,引人入胜。“小调”则在月夜或“赶表”谈情说爱的时候唱,音调柔和、婉转、活泼动听。

(四)贵州布依族民间工艺资源 布依族姑娘从小就有制作蜡染的灵气,她们所穿的衣服大都是自己亲手缝制的,合身得体,古朴典雅。布依族服饰的制作集蜡染、扎染、挑花、织锦、刺绣等多种工艺技术于一身,布依姑娘还根据自己喜好设计绣制。布依族刺绣 布依花包是布依族刺绣工艺品。又称“糠包”。流行于布依族聚居区,用布或绸缎制作。呈方形,绣上色彩艳丽的图案,一般都以花草、蝶、鸟、几何纹样为主。

第3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1、 贵州少数民族的节日有10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斗雀、摔跤、赛龙舟、玩龙灯、演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彝族火把节;水族端节;瑶族盘古王节等。这些民族节日是展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族节艺术的百花园。跳花节是安顺苗族的传统节日,传说是苗族英雄人物杨鲁兴起的,至今安顺北门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节日那天,高高 的“花树”披红带彩立于旷野场地中央,花树下设方桌置放香烟、香茶、美酒、芦笙等物品,并以花树为中心展开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参加跳花的,不仅是当地的苗族群众,方圆几十里乃至百里外的以苗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群众也有不少人盛装前来跳花、观光。

2、贵州的文化与工艺。贵州的民族文化艺术和工艺丰富多彩,主要的有饮誉海内外的苗族、布依族的蜡染、刺绣以及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首饰等,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3、贵州择偶风俗。贵州的少数民族男女青年择偶、婚嫁都有不同的习俗。苗族的“游方”和“跳场”、瑶族的“凿壁谈婚”和“埋蛋择婿”、布依族的“丢花包”等,都各有特点,饶有风趣。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关键词:布依族;牛;耕牛文化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055-02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历史悠久的一个少数民族。一般认为布依族是古代“百越”中的一支,与壮族同源。有人还认为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日布依族可能有渊源关系。历史上布依族常被称为“夷”、“苗”、“仲苗”、“仲家”、“仲蛮”等。1953年被统一叫布依族。布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过去没有文字,一直使用汉文,1956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方案。布依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其中又以耕牛文化最具有代表性。

一、牛文化溯源

牛是人类的朋友,人类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野牛驯化成了家牛。考古学发现,史前时代的家畜养殖业中,牛的驯化要比其他家畜和家禽的驯化早得多。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养牛经验,有些记录成文字资料,还有大量的流散于民间,口传手授,对我国各地优良牛种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牛开始代替人力耕田,牛的功能由肉用转为拉车耕地。秦国还制定了一些养牛的规定。春秋战国之后,农田逐步扩展,专用牧地消失,人们更加用心地去养牛护牛,饲养牛的经验和技术也日益提高。《齐民要术》记载了许多具体的饲养措施,如“饮食之节,食有三刍,饮有三时。”宋代以后,牛的饲养更加精细。元代《农桑辑要》总结了耕牛饲喂的“三和一缴法”。明清时江南、山东、四川、陕西等地均有因地因时制宜的养牛方法,对耕牛饲料等都有具体要求。时至今日,在我国许多地方,还在用牛耕田犁地,是农民的主要劳动力,养牛的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

二、布依族的牛图腾崇拜

牛图腾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在人们心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牛具有“神性”,这是我国很多民族的共同认识。人们不但为了崇拜牛而举行仪式,制造圣物,还特地为牛发明了一些节日,并开展庆祝庆典活动,如布依族的“牛王节”。

布依族是一个典型的稻耕民族,水稻生长的好坏、产量的高低,除了谷种、水源等因素之外,牛的作用不可忽视。自从牛耕出现以后,耕种的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牛粪可以作肥料,所以布依族对牛特别的珍惜,再加上牛力大无比,代表一种强大的力量,所以长期以来对牛产生了崇拜。

农业非常讲究农时。农谚说“四月八开秧门”,每到农历四月初八,布依农民都要用枫香叶给牛洗澡,做花糯饭给牛吃,称之为“牛王节”,相传是牛的生日。在农村每到重要节日,如春节都要到山上去打草或煮谷子等给牛吃,表示也让牛过节,而其他牲口或家禽都没有这个待遇。

在黔西南等地还流传着“白牛救主”的传说:“从前祖先们逃难,逃到一个荒野地,树叶干枯荒凉,找不到水喝,大家渴得要死。突然带来的白水牛点头摆尾地向一座山坳走去,人们领会它的意思跟着它走,走到一个深沟里,发现泉水淙淙,流淌不绝,大家于是得救了。同时将这股水引来灌溉新开的田地,粮食获得丰收”。为了纪念这件事,在贞丰一带的妇女都带着牛角形头帕,祈求吉祥如意。

三、布依族农耕中的耕牛文化

(一)重视农耕

布依族生活在贵、川、滇交界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山川阻隔,当地人较少与外界交流,这里也就缺乏工商业发展的条件。布依族所处的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布依族文化属于山地农耕文化,农业生产至为重要。

牛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很早就有记载。《山海经》说周人的祖先叔均发明了牛耕。汉武帝晚期曾推行赵过的新田器和耕作技术,积极推广牛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汉族地区农村传统的节日―“牛王诞”,就是人们为了不忘耕牛劳动的辛苦而举行的庆贺牛王生日的活动。正是由于耕牛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所以,许多民族都有与牛有关的农事节日,如广西仫佬族的“春耕节”、云南白族的“打春牛”、广西侗族的“闹春牛”、云南彝族的“祭牛节”、广西瑶族的“牛头王生日”、云南纳西族的“洗牛脚会”、广西壮族的“牛魂节”、贵州仡佬族的“牛王节”、贵州布依族的“牛王节”和四川羌族的“牛王会”等。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布依族农耕、稻作民族的节日,是“牛王”的生日。自古以来布依族是“以牛为伴”、“牛为友”,而兴旺发达起来的民族。关于牛王节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据史料记载,古时候,在一次布依族与侵略者激战时,一头大犊牛怒冲敌阵。用牛角将敌人挑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使布依族队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反败为胜。为布依族战斗胜利立下赫赫战功。这天正是农历四月八日,又是这头大犊牛的生日。所以,布依族把这头大犊牛视为“牛王”。把农历四月八日定为布依族牛王节。每年此日都要举行一次祭牛王的纪念活动。让众牛放假一天,让牧童给牛洗澡和戴上光荣花。用一束鲜草包五色糯米饭喂牛。表示辛苦一年了,进行亲切的慰劳,男女青年进行爬山比赛、对唱情歌、吃五花饭、畅饮美酒、集体舞等活动。

从这个传说可以看出,当地人不仅相信这个民间传说,而且把牛奉为文化英雄,并形成了相关的农事节日习俗,这实际上说明布依族对牛的崇拜与他们重视农耕是联系在一起的。

(二)祈求生产

农耕文化的中心问题是庄稼的丰产。古往今来,许多民族都认为牛有强大的生殖力,布依族也不例外。人们祭祀牛、崇拜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借助牛的生殖力而带来大地的丰收。

对农耕民族来说,谷精是一个重要的精灵,它影响庄稼的收成。因此,许多民族都对谷精非常看重。在西普鲁士的康尼茨地方,当风从谷物间吹过时,人们便说“阉牛在谷物中奔跑了。”地里哪一片庄稼长得茂密,东普鲁士有些地方的人便说“公牛就躺在那里。”在波希米亚有些地方,把最后一捆谷物扎成人形,叫做公水牛。斯瓦比亚各地都把地里的最后一捆谷物叫母牛,说割最后一撮谷穗的人“获得母牛了”。人们相信,变化成公牛的谷精在人们打谷时被打死了。在法国的普伊立,当快要收割地里最后一部分谷穗时,人们牵着一头挂着鲜花、彩带的牛在地里转圈,全体收割者跟在后而一边走一边舞蹈。有一个扮成恶魔的人割下最后一撮谷穗,立即杀了这头牛。一部分牛肉用作晚餐,其余的腌制起来,等到来年春播的第一天吃。这说明人们崇拜牛,其实就是为了祈求谷物丰产。

布依族生活在山区,土地贫瘠,人们的生活十分困难,特别希望大地丰收。民间普遍流行的谷神崇拜和土地神崇拜等,就是布依族祈求庄稼丰产的文化心理的表现。

布依族人一方面祈求土地神等神祗给他们的庄稼带来丰收,另一方面则通过一些祭祀活动来求得大地的丰产。牛是农耕的重要工具,用牛耕地,不仅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而且节省劳动时间,不至于耽误庄稼播种的节令,因此牛是布依族象征五谷丰收的吉祥物,牛王也就是他们心目中的丰产神。牛与农业丰产的关系,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民族那里找到佐证。壮族也是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过“牛王节”。壮族的“牛王节”又叫“开秧节”、“拜秧节”或“插秧节”。在这一天,人们要用“乌饭”喂牛,并规定让牛休息。与此同时,人们要杀鸡到田头拜祭秧苗,以祈祷秧苗茁壮成长。显然,各民族庆贺“牛王节”的目的就是为了祈求庄稼的丰产。

第5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关键词:侗族;音乐文化;农事活动;高增乡

中图分类号:D4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IX(2015)08-0247-02

侗族音乐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事项和活动,它总是不可避免地融于一定经济社会之中,并以其具有的文化特质而在整个侗族文化体系中存在。传统的侗族是一个农业社会,是一个以农耕为主要生计方式的社会,侗族音乐不可避免地打上农耕社会的深深印记,与传统农事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传统农事活动与侗歌起源

从江县的高增乡属南部方言区,其音乐具有南部侗族音乐的典型特征。其传统侗族音乐保持完好、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无论在音乐的体裁和形式上,还是在音乐的音调和风格上都呈现出多彩性和特征化的面貌,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南部侗族核心文化区,从江县的高增乡与周边的侗族乡镇一样,其音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民歌、民乐、曲艺、戏曲、歌舞、乐舞、游艺竞技等争奇斗艳、多彩纷呈。如按一般的分类方法,高增乡的侗族民间音乐可分为民歌、器乐、戏曲、曲艺(说唱音乐)四类体裁形式,通过对高增乡音乐文化的具象性研究,可窥视整个南部侗族音乐内容、类型、形态、风格、特点。

关于侗歌从何而来,高增一带流传着一个朴实而又奇特的传说:在遥远的古代,寨边的大榕树会唱歌,树上的串串榕果被鸟吃了。于是千百万种的鸟也会唱歌了,画眉、啄木鸟唱得非常好听。大榕树旁住着个萨阳婆婆,她嫌榕树整日整夜不停地唱歌,太烦人了,就把榕树砍倒推到河里去。鱼吃了榕果,满肚子里都是歌。下游有个名叫细崖的人捕鱼回家,剖开鱼肚,见肚子里装满了歌,就用箩筐装着锁进谷仓。后来,他想把歌挑到七百龙图九贯洞的地方去,不料走到兰洞河桥上换肩时,扁担断两截,箩筐里的歌都撒了出来,撒到岸上、水里,处处都是,捡也捡不完,从此,侗族村寨山河到处一片歌声…。榕树唱歌被砍伐,掉进河里的榕树果被鱼吃,而肚子里装满歌的鱼又被从事捕鱼劳动的渔夫散布开来……从这一段关于侗歌起源的精彩的神话传说,对这段叙事进行解读:榕树唱歌一鸟唱歌一砍倒树一掉河里―捕鱼一箩筐一谷仓一扁担断了―歌撒了出来―侗族村寨山河到处一片歌声,这正是对侗族农耕社会的图景的展示。

高增的许多民间音乐、舞蹈、故事、谚语,都是在劳动生活中激发出来的,在最初的意义上,它们的韵律总是配合着劳动的节奏直接服务于劳动生产。比如,古歌谣中的耕地歌、狩猎歌、织布歌、秧歌、打铁歌、牧歌、渔歌等等,都与劳动结合在一起并抒发了对劳动的感受。而那些以劳动呼声为主,并夹有一定语言的夯歌、号子等,更是在劳动中发挥协同动作、鼓舞精神、提高效率的作用。

如果我们抛开生产,特别是抛开了高增的农事活动,就难以理解其音乐的起源,也无法解释音乐文化长期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侗族音乐起源于农事活动,农事活动承载着音乐,并促进了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事活动中的侗族音乐

百越族是我国最早栽培稻谷的民族,是世界上栽培稻谷的起源地之一。而侗族作为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同样以稻作农耕生计方式为主,并形成与这一活动想关联的稻作文化系统。在这样的一种文化系统里,围绕农事在时间、空间上展开的农业生产体系、经济社会关系、文化体系,共同构筑了一个侗族立体的农业生态系统。侗族的农事活动依赖其特定自然生态环境、生产技术、劳作方式、传统认知,在其活动的主要场所、节庆和仪式上,即在特定空间场景和时间节点中展现并体现出其所蕴涵的意义来。

高增乡的村寨多分布在山区的河谷溪畔,依山傍水。与大多数侗族人一样,高增人也以水稻种植农业为主,既有坝子田,又有梯田。由于水源丰富,高增的稻田大多养鱼。家庭养殖猪、羊、牛、鸡、鸭等动物。山坡林地上多种植杉木、油茶、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野生动物、植物资源的采集、猎取等也作为家庭经济的必要补充。山地的自然环境与传统耕种技术的结合,形成了以水稻种植为主,以林、牧、渔、手工等生产为辅的山地水稻文化特质综合体。这一文化综合体与自然条件、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山形、村寨、水田、旱地、坝子、草场、深林、土壤、河流、水渠、水库、道路等内容,形成一个有侗家特色的田园景观。与其村落民居生活及社会活动的时空配置环环相扣,呈现为一种活态的、立体化的整体。在这个系统中,农林牧渔等生产之间的配置是立体的,它们所依赖的山地自然环境是立体的,村落相关的建筑、道路、场所是立体的,围绕农事而进行祭祀、节日等活动也是立体的。从农事活动这样一个立体的、综合性的经济社会文化事项,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探视侗族音乐文化的源头、根基及其演变。

对侗歌在劳动生产中的记事、交流感情、怡情悦性的作用,他们在实践中也有所领会,并通过自己的歌表达出来。许多劳动生产的经验也多集中体现在侗歌里,如:

《开春了》,歌词这样写道:开春了!燕子翩翩掠上榕江河,好心的燕子把话说:春天来了莫偷懒,叫咱快快去干活。开春了!修好锄头挖田地,修好犁耙开荒坡,春天田地开得好,秋来粮食收得多。

《布谷鸟叫了》三月里天气好;布谷鸟儿到处叫;下种季节要勤劳啊;秋天才能收成好;种好又管好;年年粮食产量高。

除此之外,还有《游秧歌》、《十二月歌》等。在侗歌里,不仅有劳动生产经验的体现,还有侗家人劳动中的协作意识:

一根棉纱难织布呦!一根棉纱难织布哟!一滴露水难起浪!抬木过梁要有几根杠哟!建造新房要靠众人帮!你拉绳来我拉杠哟!你拿锤来我穿枋。咚空咚空响不停哟!大夏落成喜洋洋。

稻作农耕社会的背景下产生的侗歌,均体现了这样一个共同的理想:希望社会安定,为水稻生产提供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因此,稻作民族渴望社会安定,需要风调雨顺,表达侗族人民和平安定的意念就体现在侗歌里。侗戏也是稻作农耕社会的产物,它与长诗一样,体现的同样是渴求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平安的理念。

三、传统农事节日中的侗族音乐

在高增传统的节日活动中,人们的生活主要围绕农事节律而进行,不同季节、不同时间节点,农事活动的内容不同,如什么时候栽种或放养什么,什么时候收获等,都是与时间匹配的,这也是农业与现代工业相区别的一个基本特征。高增一带,人们的日常生活安排与水稻的生长节律是合拍,并由此形成了一套以农事、农时为时空节点的传统生活习俗和节日文化事项。而展示侗族音乐的各种活动,正是在这一稻作文化时空序列中的展播。在一年的周期里,有几个主要的节日,如(秧门节)、转换(新米节)和终止(过年)等,就是伴随水稻的栽种、生长而展开的,而相关的侗族音乐活动也在吃新节和过年达到高潮,并在秧门节之后停止。

在高增,除了在民歌歌词里所体现的农事活动内容、农事时间安排,以及对于安定的水稻生产良好社会环境的渴望之外,高增乡的一些围绕节律而展开的农事节日,和围绕空间而展开的农业祭祀也无不通过音乐活动来呈现。

“舞春牛”和播种仪式。在高增乡,每到春耕大忙前的一个时间,人们就组织一次集体性歌舞娱乐“舞春牛”活动。由某寨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青年“春牛”,并组织表演队伍,依次到周围各村寨表演。队形是鼓乐队在前,春牛居中,农耕队随后。每到一个寨子,寨中的男女老少列队相迎,唱着《春牛歌》:“春牛春牛,黑耳黑头,耕田耙地,越岭过沟,四季勤劳,五谷丰收”。随后,他们将春牛队迎进本寨鼓楼坪进行表演。“春牛”扮演者模仿水牛滚水、撒欢、耕田等动作,引人欢呼、喝彩。接着农耕队员们背上锄头、犁耙、竹篓等道具,表演挖田坎、耕田、插秧、收割各种农活动作,用歌舞表现了侗族人稻作劳动的欢乐气氛。在播种仪式中,人们表演撒种或播种等动作,然后将香、钱纸、鸡鸭毛夹在竹竿或五倍子树枝上,插入秧田,或在秧田插上一束芭茅草,用以避邪、忌“百口”和保佑秧苗茁壮成长。吃相思(侗语月也),农闲的秋后或是来年春忙之前,村寨、族性之间的集体往。活动包括:(1)拦路迎客,(2)祭萨多耶,(3)鼓楼对唱,(4)炉旁叙歌,(5)送别。吃新,就是尝新米的意思,是侗族人民一年一度庆祝丰收的盛大节日。节日始于农历七月初,晚至八月十五,过节时间是错开了,为了便于村寨之间的相互做客。节日当天,宾客身着节日盛装以芦笙队为前导,手拿礼物早早赶来。到寨口,主人会设置种种障碍,拦路盘歌,节日的高潮部分便是鼓楼对歌。

以上所说的“舞春牛”、吃相思、吃新节是包括高增在内的整个南部侗族地区的农事节日,而高增侗族独有的招龙节、泥鳅节、踩高跷也同样具有浓厚的农事活动色彩。招龙节,高增乡岜扒也是侗族多种民间文化融合的村寨,每年夏季农作物耕耘完之后的农历七月初七,是岜扒村的招龙节。村寨以节日的形式歌唱美好家园,以招龙的方式寻求心灵寄托,祈佑平安和五谷丰登。节日除了招龙仪式之外,还包括侗族大歌、踩歌堂、芦笙舞、行歌坐月、荡秋千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泥鳅节,据说以前每到撒谷种进田,见秧苗长出嫩芽后大家都看到了丰收的希望便一起来庆贺,有钱人杀鸡宰羊,穷人没钱买肉便想了个主意到田里去捉泥鳅做成佳肴,久而久之便逐渐演变成了每年高增乡新生村农历5月28日的泥鳅节。节日当天,村里的罗汉(年轻男子)一大早便去田里捉泥鳅,而村里的女孩会在罗汉回家的途中埋伏,对歌索要捉到的泥鳅。踩高跷,并不作为传统节日来庆祝,在每年七月初的侗族传统节日――吃新,踩高跷会作为高增乡托里村特有的一项节日活动来展现。踩高跷活动中,同样有大歌、芦笙、芦笙笛的音乐活动与之相配。

第6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关键词]花溪布依族;农业民俗;建筑民俗

花溪区位于黔中腹地,距贵阳市中心17公里。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处东经106°27′-106°52′,北纬26°11′-26°34′。花溪区是生态区和贵阳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花溪处于长江、珠江分水岭和南明河上游,松柏山水库、花溪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是贵阳市的重要饮用水源。花溪为多民族杂居地区,现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纳西族、瑶族、藏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花溪布依族主要分布在镇山村、高坡和红枫湖一带。镇山布依族依托其美丽宁静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民族特色,迎来八方游客。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在节日时期还保存着布依族的特色习俗。

一、镇山两寨

人生在客观事物中体现最全面、最完整、最生动具体的,莫过于建筑。(1)布依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色之一很直观的体现在一进村就尽收眼底的居民建筑。

该村分上下两寨,上寨系古屯堡区,民居全在屯墙之内,多为三合院民居,木构建筑,石板装壁、石板盖屋面、石板铺天井,乍一看与屯堡非常相似,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屯堡,但还是与屯兵有关。这就是上面李仁宇将军屯兵的历史有关。三合民居设置朝门,与大门均不在一条轴线上。这一片区域保存善完好,石头垒砌的屋舍,粗壮茂盛的树冠,厚重古旧的古屯墙。保存完好的800多米长的屯墙由规整的石礅构筑而成,城门用巨型条石拱制成型,包围着村子,沿花溪河一路西行。站在古屯墙旁,整个布依村寨和花溪河美景尽收眼底。当时此屯墙很好的保护了村寨,而如今我们后人站在上面感慨大自然的能工巧匠。时隔百年光阴,虽然今日的镇山村时而喧嚣时而宁静,但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能轻易地在此感受阳光、古建筑和过往历史的包围。

下寨原建于河畔,1958年因修建花溪水库搬至屯墙之下“椅子形”地带。居民为三排梯级结构,无院落,无隔墙,木构建筑。村内主干道由屯门可通下寨码头,各小巷通至住户,形成丰富的建筑空间。现在,随着游人的到来,很多人家已开设了“农家乐”、泳衣出售、充气艇出租、烤鱼虾等,已较少从事农耕。每到周末,尤其是在夏秋季节,会有很多市民从市内驾车到来,既品尝农家饭菜又游泳消暑。

现在的镇山就象一座大型的渡假山庄,在对镇山村80名村民的调查中了解到,70%的居民愿意选择宁静、朴素的村寨生活,尽管60%的居民的月收入只有2000-3000元。这说明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布依族民们还是保持着一份释然、平和的心态。在走访中,了解到开设“农家乐”的村户所用的是同一本“镇山村统一菜谱”,上面的价格和菜肴大致一样,使整个村的收入都相差不大,也从另一个角度看促进了整个村子人与人的和谐。

二、布依建筑民俗中的生态和谐

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的不同导致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气候条件的不同也决定了建筑风格的差异。镇山村平坦的河谷地形地势使这里的人们享受着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这里的人们一直尊重自然,感恩大自然的赐予而得以五谷丰登、生生不息,在当地的建筑民俗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明。

(一)就地取材

镇山布依族民居的建造多是就地取材、因材施工,这也是传统生态价值观的反映。建筑材料大多使用周边地区盛产的圆木、竹子和石头,价廉物美。花溪区镇山村盛产石板,村民就用石板来充当瓦片,盖在屋顶,形成了独特的石板房景观。镇山布依族的生产生活用具与器皿基本都可就地取材,寨中民居基本都用石头做围护,墙面用石板镶嵌,村内的各通道均以方块石板铺成。村民们盛水的水缸、喂猪的猪槽等用具都是用石头简易加工而成,石头取之方便,用之实用。当下流行的绿色、简约的生活态度在这个古老民族的传承的数百年,并在继续延续下去。

(二)“天人合一”

走进镇山布依族村寨,这样一番景象吸引着你:村前格子水田,寨后参天古树,花溪河悠悠流淌,岸边杨柳低垂,山水想接。这一切都是村民讴歌、保护的对象。寨后的那挺拔的古树被村民誉为“神树”,在布依族传统节日“六月六”时,村民们会来到这里拜祭,以祈求风调雨顺。人的生存和谐地与天地万物共生,这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正是几百年来镇山布依族村民们的这种生活哲学保护着花溪河,使她保持着最美的姿态,几百年来一直养育着整个贵阳市的市民们,孕育着这里的生命繁衍不息。

(三)生态和谐

镇山布依族村寨里的林木资源都保护的很好。这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张三丰得道后,云游四海。一日,他来到这里,见一座大山挡在寨前,随手挥起赶山鞭把大山劈为两半,一半留在原地,一半飞到云南。于是,村民们把这“半边山”视为山寨的守护神,人们相信此山能带给村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保护村子。渐渐的村民们超越了对山的崇拜,跨越到保护林木资源的新阶段。这反映了人们反对破坏自然资源,认识到了自然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四)改造型石板房

所谓改造型石板房,就是现在镇山布依族新居舍多是用红砖铺建的两层楼房。现代楼房保留着石板房的石板装壁、石板盖屋面、石板铺天井的传统,有着保持干燥、通风、借光的优点。村民们保持着节约能源、资源的理念建造房屋。

改造型的石板房从审美的角度和经济、安全性方面都比传统的石板房建筑有了很大的提升。首先,采用红砖来代替石块,既节约了建筑成本也保护了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对于建房者也省了很多劳力。其次,大量采用砖瓦取代木材,解决了当地木材短缺的问题。最后,两层小楼房式的平地楼房更好的利用建筑空间而又增加了居住面积。

80%的布依族民都选择居住结合石板的砖房,他们认为,砖砌房的成本相对低且不破坏环境。用石板做墙面装饰、铺地板和铺房顶,不仅使居住冬暖夏凉,也很干净美观。

三、布依建筑民俗中的民族文化精神

上了年代的房舍的堂屋中有“天地君亲师”之神位。天地为自然、上帝;君代表政治,代表一国的最高统治权力;亲为父母祖宗,代表种族延续;师与父母地位相近。婚丧之礼,即在堂屋中举行。生于家,婚于家,终身不离家。这样的堂屋,融汇民族文化精神于家庭生活之中,是神话了的家庭。(2)所谓“大国小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崇尚礼制的国家,这在每个家庭的建筑中都体现出来。堂屋之中,含有政治、社会、教育、文化的精神。在一些保存较好的民居中,这种精神文化还在代代相传。

40%的布依族民选择当地民俗相当必要被保护,50%的选择必要,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布依族民认为布依族的民俗文化是很有价值的,不仅对本民族,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言都是有必要被保护的。20%的居民选择布依族民俗对当前中国有很重要的社会作用,50%选择有些规范作用,可以看出,大部分布依族民对自己文化有很强的认同感。当被问及布依族民俗对中国社会有哪些方面的作用时,村民们诚恳的回答,“我们懂得敬畏自然”,就这一点我觉得就足够我们学习的。

四、布依族建筑民俗文化的社会意义

第一布依族文化中顺应自然的理念,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意义。最近几年出现的“雾霾”、沙尘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报复现象使人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越来越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可以引导人民欣赏布依族的和谐文化,进行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引导人们认识低碳、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重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布依族建筑民俗中的节能减材观念,对现代中国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古往今来,不管是布依族的建筑民俗还是她的农业民俗,都体现了适应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的精神。村民们朴实而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敬畏自然,村民们相信是村子里的“树神”―――村子里最茂盛、最粗壮的一颗树千百年来保护着村子的人畜健康。在当今,宣扬“五位一体”的新时代,我们到处寻觅生态文明,殊不知,生态文明已经扎根在布依族的生活里。我们忙碌的都市人们在钢筋混凝土的大城市中,应该静下心来学习一下古老民族生生不息的智慧。

参考文献:

第7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Social and Cultural Status Analysis of Xinjiang Hotan Uighur Herdsmen

――Take Daliyabuyi Town as an example

WANG Xiaoxia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Based on field surveys and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status of Daliyabuyi herders, concluded that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Daliyabuyi people living in the desert. They mainly herding, although conditions are very difficult, but they form a spiritual culture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Uighur; Pastoralists social culture; desert; Daliyabuyi Town

0 引言

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南部和田地区于田县的达里雅布依乡,目前还生活着一支主要依靠放羊为生的维吾尔族。他们生活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与其他生活在草原、高山牧场等地专门从事游牧生活的牧民也不相同,沙漠腹地没有成片的草场,他们沿克里雅河居住,相距都很遥远,远的约40公里,甚至更远。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沿克里雅河流域的自然生态,保护上百万亩古老胡杨林等自然环境,新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和田地委和行署计划在近几年内对田县达里雅布依乡农牧民进行整体搬迁。一旦搬迁,达里雅布依形成独有的沙漠牧放文化,以及当地古老、原生态的维吾尔族民风民俗将会消失。面对这一即将消失的脆弱的民族文化,全面地考察、记录研究达里雅布依的社会文化是我们难得的机会。

本文是在我们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并经过查询相关文献资料而撰写出达里雅布依牧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

1 达里雅布依牧民的物质文化

达里雅布依人属于维吾尔族系,其物质文化与维吾尔族有极大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他们居住在特定的沙漠腹地,他们的物质文化在饮食、居住和交通方面具有显明的特色。

1.1 达里雅布依牧民的饮食

游牧维吾尔族(达里雅布依)人的饮食文化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地域的限制,他们的饮食较其他维吾尔族的饮食要简单得多。主要特点是沙烤较多,以面食为主,喜食肉类和乳类,水果蔬菜极其稀少。最主要的食物就是“库买其”,肉食主要是羊肉,他们对羊肉的吃法有三种:一种为沙烤全羊;第二种为用红柳枝穿羊肉烤熟即食;第三种为羊油包羊肝,用羊花油裹上羊肝子烤熟即食,鲜嫩、风味独特。

达里雅布依人的烧烤与其他维吾尔族的烧烤不同,他们主要是用沙土烤制,而其他维吾尔族的烧烤一般都在馕坑里烤制。达里雅布依人最具有沙漠特色的饮食是他们具有自主产权的库买其和羊肚子烤肉。

库买其是达里雅布依人的主食(也是最古老的沙烤大饼面食)。库买其有一种独特的香味,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库买其是按其原料的不同分为白面库买其和玉米面库买其,按其有馅和无馅分为带馅库买其和无馅库买其。

他们做的较多最典型的一种库买其是用羊肉和洋葱做馅的白面有馅的库买其,其制作方法尤为奇特:先和好面,将面和水均匀地揉在一起,再用拳头将面团捣压成一块面饼,厚约半指,然后放上调制好的馅,达里雅布依人做库买其用的馅主要是用羊肉丁和洋葱(当地人叫“皮牙子”)加入简单的佐料调制而成,再用一块面饼盖住,边缘用手捏合起来,成圆形或半圆形的约3~4cm厚的面饼,将面饼摊在烧烫的热沙上,再盖一层热沙,经过外烤里煮还有焖,烘烤约40分钟即可取出食用,面饼与炭灰之间没有任何东西相隔,但饼熟后拍一拍,一点灰土也不会有,拍去沙砾,取来小刀,如宰杀牲畜一般,在上面切一个小口,用碗接在下面接住肉汤,一般会接满两茶碗。

库买其的味道很好,里面的羊肉又嫩又香,而且羊肉的香味还有油汤都渗到馕里去了,滋味特别,肉香淳朴,也很可口,可以和pizzarhut的超级至尊媲美。

羊肚子烤肉:达里雅布依人在沙漠里缺炊具,天生天养的他们发明了自己的美食――“羊肚子烤肉”。他们先在营帐旁的沙丘上挖沙生火,3小时后沙子烧得发红,开始宰羊。主刀熟练地剥下羊皮,将羊的肚子掏空,取出羊胃清理干净,将羊肉切成碎片,拌上香料装入翻转过来的肚子,埋入被胡杨炭火烧成朱红的沙坑。3小时后,挖沙开胃,倒出了满满三大碗浓汤,香喷喷的一大盘烤羊肉。

在达里雅布依乡,库尔班承传了这个祖先留下来的传统,这是只有在沙漠中生活的人才能创造出整个“烹饪”过程,在没有水的条件下,放入香料是传承人对传统手艺的改进。

1.2 达里雅布依牧民的居住

久居大漠深处的达里雅布依人,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这里的牧民居住得非常分散,一户人家一片胡杨林,一群羊,一口水井,一户与一户之间相距甚远,少则几公里,多则30~40公里。

达里雅布依人至今仍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他们居住的房子极其简单,都是四四方方的,家家整洁干净。院子里的沙土平平整整,洒着清水。由于达里雅布依胡杨和红柳遍生,因此他们的生活都和这两种树木密不可分。选择在胡杨林荫下安家,房子是由胡杨、红柳枝排扎而成。先做好地基,然后用胡杨枝干做成支架,用红柳枝编织成墙体,再将和好的泥巴糊抹上去,屋顶铺以较厚的芦苇,形似木笼,房门则是由一棵粗大的胡杨木挖空一分二做成。虽然沙漠里降水非常少,但由于风沙的侵蚀,大多数的房屋墙泥脱落,看似一排排的篱笆墙,墙体涂抹草泥。

1.3 达里雅布依牧民的交通和教育条件

由于是沙漠腹地,交通是极其不便,没有硬化道路,也只有专用沙漠车出入不会有什么问题,达里雅布依乡距离于田县城230公里,其中210公里是沙丘和沙山,全程有9个高度为40~50米的沙山。许多最高档的越野车都很难行驶,即使是沙漠车,在这起伏的沙丘上行使,平均速度也不到20公里/小时。

在教育方面,达里雅布依乡有一所小学,小学目前有10名教职工,负责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和学习。他们都是外乡人,一年中只有寒暑两个长假才能返家探望。几个女教师都毕业于本地师专。她们没有因为学校条件不好,距离县城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学生居住分散而放弃这里的工作。他们确实应该是最该尊敬的工作者。

学校没有放松教学管理,都是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教与学。孩子们一般15天回一次家。教职工基本上一个月回一次家,有时候,因为忙于教学,有些老师一个学期才能回一次家。但达里雅布依乡的教育现状还是有以下问题存在:地处沙漠腹地,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学生入学率低,教学质量差。整个乡没有幼儿园和学前教育。中学以上只能到遥远的县城上学。

2 达里雅布依牧民的精神文化

达里雅布依人一直生活在沙漠腹地。对此,我们进行了必要而十分有效的实际调查,并获得较为理想的调研资料。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了他们的精神文化世界。

2.1 语言文化

他们的语言属于维吾尔语系,但具有一定的方言习惯,同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使用的语言基本相同,但也有着自己的地域特色和具体的特点。达里雅布依人世代口传,不用文字记载。更多时候使用体态语。达里雅布依人同维吾尔人一样善于把感情写在脸上,尤其是通过眼睛来表达内心。通过他们的眼睛,凭借人类对眼神这种准语言的普同性,人们可以解读出感情心境。

2.2 节日文化

游牧维吾尔族牧民(达里雅布依人)他们的节日文化类同维吾尔族的节日文化,达里雅布依人每年隆重过的两个节日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古尔邦节、肉孜节都是乡里最热闹的时刻,尤其是在乡政府的驻地铁里木。在过节时候会人声鼎沸。这里的小商店只有这些时候 “顾客盈门”,平时非节日的时候这些商店并不怎么开门营业。

2.3 婚俗文化

婚姻礼俗在一个民族的习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表现民族礼俗的特点。达里雅布依人的婚礼习俗是结合克里雅人的婚俗习惯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保留着传统特色。应该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非常独特的民族文化。

达里雅布依人平日生活得十分寂静,只有婚丧嫁娶的日子才是隆重热闹的时间,因为那可是大事,每家每户都来参加。主人准备好吃的,从日出到日落等待客人光临。

这沙漠里的婚礼,由于各家远近不同,交通又不便,到贺的亲朋好友未必能准时,乡亲们彼此熟悉却路途遥远,一般要步行一天以上,当天回去是不可能的,由此喜宴一般都会连续开办几天,乡亲们也要陆续在主人家住宿几天。所以一般婚礼最少要办3天,接待陆续前来祝贺的乡亲们。

按照当地习俗,缔结婚姻的形式主要经过择偶、说媒、赠送彩礼、定亲、婚礼几个阶段。传统的习俗规定未举行婚礼的未婚男女不得单独相处。新娘与新郎在达成结婚意向之后,往往基本不见面,直到男方提亲时可能才见上一面。

达里雅布依人以放牧为生,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他们照样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牧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相对性得以体现。

第8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1、明确中心,辐射周边,纵向深度发展乡村旅游。在确立村寨为基础的类型丰富、层次多样、以点带面、辐射全州的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总体框架下,结合自身实际,黔西南州所辖一市、一开发区、七县均宜明确每一区域的主体村寨,以一个中心为“点”,辐射周边主要村寨,(见表1)。让游客醉在民族风情之中、醉在田园风光之中。春天可以去踏青,夏天可以去避暑,秋天可以去采摘,冬天可以去过年。

2、整合州内旅游资源,横向发展三个旅游产业带。在全州所辖一市、一开发区、七县打破区域界线,不分行政区域,跨市、跨跨乡、跨镇、跨村寨,只以旅游集群为单位全方位发展黔西南州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重点把生态旅游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旅游产业,以自然生态旅游景区景点为依托,以民俗优势资源为基础,以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精品为支撑,围绕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以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带。经过整合州内资源,横向发展三个旅游产业带:一是以万峰林、马岭河峡谷、双乳峰三个国家4A级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二是积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形成以中心村寨纳灰村、绿荫村、鲤鱼坝苗族风情村、打凼村、纳孔村、三宝彝寨乡、龙吟镇、岩架镇洛凡村、卡法红军村为轴心,南龙古寨,泥凼石林,冷冻村,间歇泉,楼纳,三家寨,放马坪,坝盘,香车河堡,三岔河,三道沟,弯田,朗寨,卡塘,板其,夯达,乐旺,桑达等为辐射区域等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区;三是努力挖掘望谟卡法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晴隆二十四道拐等为代表的抗战之旅和南明皇宫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历史文化体验型旅游区。

3、纵横交错,开放求智,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纵向以主体村寨为中心,辐射周边主要村寨,深度发展乡村旅游;横向整合州内旅游资源,不分行政区域,跨市、跨乡、跨镇、跨村寨,以旅游区为单位全方位发展黔西南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使得整个黔西南州内的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纵横交错,形成规模大、档次高、文化深、观赏强、参与广的民俗生态旅游品牌,逐步构建起以绿色喀斯特生态、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大投入促进大跨越。黔西南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是:项目带动,整体推动,跨越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只有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龙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下大力气提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千方百计多抓大项目、快上大项目,特别是要引进和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旅游企业集团,推进旅游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着力构建全州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新格局,真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引一企而百企至,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培育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黔西南州近五年(2008年—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数比较(见表2)与2011年、2012年生产构成(见图2)就充分说明了大力发展三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必要性。

二、塑造民俗节日核心,构建阶梯旅游开发模式

1、塑造民俗节日核心的必要性(1)民俗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潮流,民俗生态旅游在国内及省内的同质性竞争具有非常好的优势,民俗生态旅游需要塑造民俗节日这个民俗文化的核心。民俗生态旅游推荐的旅游产品让游客买的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开发过程中就需要物质与精神并重,二者缺一不可。节日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表现。黔西南民俗发生态旅游只有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文化,塑造自身的形象,开发具有独特性和鲜明个性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开拓视野、娱乐身心,提高修养的要求。众所周知,旅游就是玩山玩水玩文化。以兴义市为例,以上、中、下纳灰布依古寨为中心,依托着两个部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的地方”万峰林景区和“天沟地缝”马岭河景区,还有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这些大型景区的资源与市场优势。虽然带动了周边村寨如南龙古寨、冷洞村等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但是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却没有让兴义的旅游市场“火”起来。而近邻云南傣族的泼水节每年要吸引数十万人前去西双版纳、墨江哈尼太阳节、马关苗族花山节、中国佤族司岗里狂欢节等节日更是把云南的旅游业推到了顶峰。不可否认,节日文化助推是重要的原因。(2)黔西南各民族的民俗节日众多。节日文化底蕴丰富、民族风情多彩。因此在当地有这样一个说法:“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虽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了,但是一年十二个月,从正月到腊月,365天,不敢说天天有节庆日,但几乎月月有节庆日,甚至有一天几个地方有节庆,几个不同名称、不同习俗的节庆(或因民族、或因地域所致)的热闹场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把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个产业融入旅游业加以策划、开发,以举办隆重的、多彩的节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加强横向联合,加速把民族节日风情连成一线,把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民族节日串联起来、发挥民族节日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不同特色,定能克服距离和传播的困难,借助外力增加消费的拉动力,必能推动黔西南旅游业的大发展。见表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俗节庆一览表》。(3)开发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随着城市化推进,许多民族节日渐渐淡化,甚至被城市化生活所淹没。如果将民族节日作为一个产业融入旅游业来开发和培育,既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又能继承传统节日;既能繁荣民族文化,又能拉动经济发展。①彰显个性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品牌的灵魂。黔西南只有通过加强品牌传统节日及其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培育本土文化,才能增加文化底蕴,彰显个性特色。②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任何传统文化,只有具有存在的价值,才会得到传承,才会得到发展。民族节日文化也是如此,只有加大开发力度,促进其不断发展,不断繁荣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吸引大众参与,形成节日经济,彰显其存在的价值,才能促进民族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塑造民俗节日核心的具体措施一是以政府主导为龙头,让独具特色的周期性的一年一度的地域性的民俗节日旅游与长期性的民俗生态观光旅游相辅相成,从而带动商业、餐饮、金融、文化、娱乐以及相关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升我州的旅游品味,突出地方优势,带动地方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目前,已有多个县市成功举办了多届民俗节庆活动,兴仁举办了十三届“八月八”苗族风情节,贞丰举办了六届“二月二”苗族走亲节、十一届“六月六”布依族歌会、望谟举办了三届“三月三”布依族风情节等。二是以民族节庆为名,意在节外。通过节庆活动,让游客从视觉上、听觉上、触觉上、味觉上真实、自然、直观地感受异地风情——“赏自然景”、“观民俗情”、“享田园乐”、“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民俗节庆的无雷同性,必将增加人气,发挥品牌效应,为新兴产业创造更大的商机。三是以节庆内容为依托,以节日为载体,发展活动型乡村民俗旅游专项产品。如,把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三月三布依族、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火把节(彝族)、开斋节(回族)、荷花节(时令)、桃花节(时令)、春茶节(时令)、漂流节(体育)等民族、时令、赛事节日作为重点,发展以民族节日、庆典、仪式、民俗体育运动等构成的活动型乡村民俗旅游专项产品。四是重点将布依“八音坐唱”、“傩祭祀”、“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查白歌节”、“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等建设成为优秀民俗节庆文化旅游路线,使黔西南州真正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优秀的布依族文化体验中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优秀旅游示范区,黔滇桂三省(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东南亚游客进入贵州的中转站,把民俗生态旅游培育成为黔西南州的支柱产业。

3、以民俗节日为核心,构建阶梯旅游模式在一个中心村寨,数个主体村寨,民俗节日为核心的框架下,有重点、有主次、全方位地开发、发掘黔西南民俗文化的特色,开展以布依族文化为主,苗族文化为辅、其他民族文化兼顾的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体验、田园风光及喀斯特风景观光体验、民俗体育康体运动、休闲度假等生态型复合乡村旅游产品,逐步在黔西南构建“观光型——体验型——康体型——度假型”呈阶梯状的特色旅游模式。见图3《阶梯状的特色旅游模式》。(1)民俗观光型旅游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基本层次为民俗观光型旅游。这是基于观光旅游在旅游层次上属于旅游的原始形态。让旅游者通过欣赏黔西南的旖旎的自然风光、奇妙的田园风光、丰富的文物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等萌生旅游动机,得到美的享受,收获愉快的心情和休闲时光。虽然观光的内容、形式和设施相对简单,但参与人员具有大众性、广泛性,游客停留时间短易于接待。所以观光旅游是人类旅游活动“永不落的太阳”。(2)民俗体验型旅游观光游能满足大部分游客“最少时间内到最多地方”的要求,但少部分游客崇尚深度旅游,不愿来去匆匆,走马观花,追求个性化、体验化、休闲化、美化的旅游经历。因此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第二层次为民俗体验型旅游。其原则是体验内容、方式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不断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感受,满足其追求个性的需求。一是民俗节日体验,二是田园生活体验、三是主题体验。①民俗节日体验,前文已详述,这里不再赘述。②田园生活体验。结合黔西南州情,田园生活体验的雏形就是“农家乐”。让城里人到农村去住农家院,到田野里摘菜、果园里采果,吃农家菜、过农家节从而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真正的乡村游不是到操着一口乡音的农家吃一顿简单的地道的农家饭菜,打几圈麻将,喝几口酒,吹几句牛,而应该是一种“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以黔西南州为例,自2003年9月兴义市纳灰村第一家农家乐开业,截至2011年12月全州共有3个知名“农家乐”特色村,农家乐休闲旅游点64个,“农家乐”经营户962家。仅2012年上半年全州农家乐接待游客158万人次,营业收入3657万元。农家乐的快速发展,折射出人们对体验式旅游的喜爱。③主题体验。鲜明的主题能在真实的体验环境中,调动旅游者的感官享受引起旅游者的共鸣,使之留下强烈感受和深刻印象。如浙江杭州有“印象西湖”,广西桂林阳朔有“印象刘三姐”,让游客在专题的精彩表演中对当地文化受到更真切的感染,得到更真实的体验。而黔西南现状:兴义万峰林的“布依八音坐唱”,兴仁鲤鱼坝苗寨的“板凳舞”、婚俗表演,贞丰双乳峰景区的“民族风情表演及篝火狂欢”等虽带有主题体验的成分,但还流于简单化,应再做深度挖掘。这样,对游客的吸引力会更大。(3)民俗康体型旅游康体型旅游是休闲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泛旅游的概念。它是在欣赏美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之余,游客以健康养生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黔西南民俗生态旅游的第三层次就是民俗康体型旅游。一是徒步旅游,二是骑行旅游;三是漂流旅游。这三种康体型旅游或是自发的、或是组织的,不论在州内州外都有一定影响。政府也予与了支持,如兴义的万峰林、丰都大道、西南环线等都专门设置了骑行线、徒步大道等,马岭河峡谷则有专门的漂流项目,并成功举办多届“马岭河峡谷漂流暨万峰林旅游节”。(4)民俗度假型旅游度假型旅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形式,集观光、体验、康体为一体,强调优美的环境、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增进身心健康的休憩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黔西南的康体型旅游主要是指由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提供的与康乐、健身、休闲疗养、度假活动有关的一切产品和服务(食、住、行、玩)。以兴义赵庄戴斯度度假村、贞丰双乳峰景区为代表。

三、引入IMC,确立城市品牌

1、引入IMCIMC即整合营销传播,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兴市场传播营销方式,其核心是由过去的“消费者请注意”转变为现在的“请注意消费者”。基于IMC理论,为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需求,吸引游客、留住游客黔西南州要大力挖掘民俗生态旅游资源,采取有力措施,深层次、全方位、高品位地拓展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空间,确立自己的城市品牌。

2、确立自己的城市品牌。(1)积极鼓励创作高质量、民族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艺术精品。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等景区景点,常年都有布依族、苗族民族民间歌舞演出。双乳峰景区集中展示古法造纸、制陶技艺,让游客亲身体验古老的民族文化。要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创作高质量、民族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艺术精品。如州民族歌舞剧团根据布依八音创作演出的《贺喜堂》在意大利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上大放异彩,万峰林景点“万峰第一观”八音表演队在南京《中国名胜区旅游产品展示交易会》上夺得“景区民风民俗及形象展示奖”第一名,大型布依族民族原生态舞剧《利悠热谐谐》荣获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大型苗族史诗歌舞剧《盛世苗家》,给游客带来较高的审美体验。(2)依托全州文化产业重点工程建设,整合黔西南州已经或即将制作好的影视作品资源,开展影视营销。如《雄关漫道》、《绝地逢生》、《云下的日子》、《幸存日》、《二十四道拐》、《受降何应钦》《泡桐花》等,有计划地在知名电视台公映,开展影视营销,提高全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向省内外、国内外力推本土民间音乐舞蹈,使之成为一张张“名片”,达到宣传黔西南民俗风情。民族原生态歌舞独具的观瞻性、娱乐性,易引起观众的求异、求知、求同的心理,从而实现推介民俗生态旅游的目的。如晴隆“阿妹戚托”,这个已有500年以上历史的民族民间原生态歌舞,这种完全没有音乐和乐器伴奏,全靠彝家姑娘心灵感应跳出的整齐舞步。它用12种全部来源于生产生活、代表不同意思的基本舞步告诉新娘到了婆家要敬老爱幼、勤劳节俭,家道才能兴旺,日子才会红红火火。传达了浓浓的姐妹情谊,向即将出嫁的姐妹表达祝愿。

4、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其中不乏跟节庆有关的民间文学),并出版成册、成书,使之成为宣传黔西南民俗文化的又一名片。黔西南属古夜郎、牂牁之地,历史文化悠久。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富饶丰腴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于自然界进行各种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民间文学,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故事等。这些民间文学是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的积淀,反映了民俗节日的文化底蕴,展现了民俗节日活动的文脉。

四、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旅游安全保障工作,全面提升服务水平。黔西南地理环境复杂,交通线路密度低、等级低,通信落后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民俗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改变民俗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及资金扶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吃、住、行、游、购、娱乐”六大要素整体推进民俗生态旅游的发展,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开发和建设。

1.“吃”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要保证游客来到黔西南,吃到具有地方的特色的“布依碗”、“九缸钵”、“兴义老杠子面”、羊肉粉等,吃饱、吃好、吃干净。

2.“住”。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乡村客栈到星级酒店,让游客住得舒适、安心。

3.“行”要方便。陆运、空运、水运还是景区交通要便利,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

4.“游”是核心。让游客切实感到旅游的中心就是邂逅一处风景、一种生活方式,给自己一种全新的体验。

5.“购”是乐趣。异地他乡购物是一种乐趣,要让游客买到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可自用,也可送他人。

6.“娱乐”是人之常情。要让游客有一些当地喜闻乐见的、自己又没玩过的项目可供娱乐。

五、全力开发民俗文化产业

黔西南民俗文化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应本着在开发中传承,传承中开发的理念,突出重点,并将其作为一个产业加以全力开发,收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收益双赢的效果。

1.开发一批相关产业。发展民俗文化中节日经济,使之产业化,形成以“行、游、住、食、购、娱”的产业体系。一是要大力开发民族特色小吃、特色饮食、地方特产等饮食业和食品加工业,让外来游客参加节庆活动的同时,品尝地方美食,感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二是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服装、首饰、鞋、包、刺绣、领带等精美服饰和旅游工艺品,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三是开发一批原生态的民族歌舞、小品、戏剧,为游客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四是出版一批反映民族节日的影视作品、画册、光碟、诗歌集、散文集、民间文学集,让游客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民族风情,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2.建立一套相关机制。民族文化要传承与发展,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发机制。一是资金保障机制。政府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将民族文化的开发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政府融资计划,确保资金的充裕。二是人才支撑机制。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个人都可以建立人才奖励机制,激励优秀人才投入民俗文化的研究、策划与开发,为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人才保障。三是投资激励机制。建立民俗文化产业的投资激励机制,招商引资投入开发。

第9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

关键词:布依文化;传承保护;发展研究

册亨县地处黔桂两省交界处,距离省府贵阳310公里,距州府兴义120公里,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598平方公里,辖5个乡,9个镇,123个村民委员会,7个居民委员会,2个社区。总人口24.08万人,其中布依族人占76%。黔西南自治州建立前,册亨是全国唯一的布依族自治县。2010年被贵州省布依族学会命名为“中华布依第一县”和“布依文化传承保护研究基地”。

一、册亨布依文化现状

册亨布依族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自身的多样性和一定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布依族语言文字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标志,册亨县作为布依语的第一母语区,布依族口语一直伴随着布依族发展的历史步伐,至今还保持着完整纯正的语言文化。册亨县的村寨大部分都是布依族村寨,村民几乎都会说布依话。

(二)布依服饰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册亨的布依族服饰五彩缤纷、别具特色,民族风格与地域特色十分突出,不仅有性别、年龄和盛装、常装之别,还有婚服、丧服、祭司服等各种专用服饰之分。

(三)布依族民居

布依族在数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以其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创造了风格独特深厚的民居文化。长期以来,我县布依族喜欢居住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绝大部份少数民族依山而住、聚族而居,几十户甚至几百户组成大寨子。

(四)布依八音

“八音”乐名始于隋而成于宋,流传于盘江已逾千年的历史,被誉为“声音的活化石”、“天籁之音”。“八音”实际上是布依族的古老音乐。最先从“摩公调”里孕育而出,经过长期的演唱实践,不断得到民间艺人的创造、补充、修改和完善,构成比较完美的弹唱音乐。古时的“八音”通常由竹筒琴、月琴、牛骨(或马骨)胡、短笛、芒锣、小钗、小鼓、唢呐8种乐器组成,因8种乐器发出8种不同的乐声而得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艺术发展的需要,其乐器由原来的8种增加到10多种。可单独演奏,也可坐在板凳上边奏边唱,故又称“八音坐唱”、板凳戏。其旋律古朴流畅,悠扬悦耳。

(五)布依戏

布依戏在册亨形成和发展的,是册亨县布依文化的招牌,《布依族简史》称:“在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册亨州同的秧坝、普安州判(今兴义)的巴结,开始编演布依戏”。册亨在布依戏成形之后就相继建立戏班子。清朝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册亨弼佑八达布依戏班戏师王公乱根据布依族民间传说《卜当》改编成布依《三老姨》。布依戏既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瑰宝。

(六)布依哑面戏

“哑面”被誉为“古代戏剧的活化石”,是流传于我县丫他镇板万村祭祀演出的一种戴面具表演,没有台词、只靠肢体语言表达的戏剧形式。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以再现教人遵守孝道,教人从善而再现的布依族生活场景为主,类似西方的“情景剧”。

二、布依文化生态危机的原因分析

当下多元文化大背景中的文化交流日趋活跃,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生产和生活中,地域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越来越短,各种文化交流、碰撞并出现冲突,受到流行文化的冲击较大;生存环境的变化对布依文化的影响;外来文化对布依文化的侵蚀影响;市场经济对布依文化的冲击等等。这些古老传统民族文化元素遗失不可避免,特别对于地域色彩浓 的布依文化来说,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在所难免。

三、是布依文化保护意识淡薄,创新力度不够

由于布依人民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需求等的变化,让布依人文化价值观中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布依文化的发展,加上对布依文化保护意识淡薄,文艺创新力度不够,布依文化鲜有积极影响的文化成果、文化人物和文化事件。以文艺作品为例,除《好花红》、《桂花开放幸福来》等少量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作品外,未出现有影响的布依文艺新作,更没有大众公认的布依文艺新星。

四、建议和措施

布依文化部分元素消失的速度之快,已经超出预料。面对布依文化濒危的现实,如何抢救、保护,发展、传承,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制度保障力度

布依族的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是个艰巨的、长期的课题。认识布依族地区非遗的特殊性、地域性、紧迫性,制定出适合县情、乡情的布依族非遗保护的相关条例,是保护传承的基本保障。同时做好关于保护布依文化的专项规划,从一个村寨一个村寨做起,制定布依族文化保护措施及相关优惠政策,建议州级以上制定《民族文化保护条例》,对布依文化提供政策法规保障。

(二)开展布依文化教育,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布依文化之本

针对布依文化元素逐渐遗失现象,在布依族地区开展全民性的布依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把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及建设、开发、利用推向更高层次。

(三)建立特色文化节庆活动开展机制

众所周知,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民族政策息息相关,“”中,布依文化被当成“四旧”而破除,使布依文化遭到的史无前例的破坏。所以,布依文化要发展,除了落实党的民族文化政策外,应及时在本地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文艺表演,创造布依文化发展的空间和提升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切实增强布依文化的保护意识。

(四)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援助支持,建立布依文化保护试验区

开展布依文化普查,掌握布依文化生态状况。全面掌握布依文化“现生态”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抢救和保护、传承。以布依文化积聚点为核心,逐级建立若干个独具特色的布依文化保护村寨、文化保护乡镇,如布依古文字保护村寨,布依戏保护乡镇等等。在布依族聚居的地区打造如册亨、望谟布依文化生态县等各具特色的布依文化生态县城。在布依族聚居的地方,建立布依文化保护试验区,争取更多部级和省级项目,加大对布依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支持力度。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