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镇规划设计范文

城镇规划设计精选(九篇)

城镇规划设计

第1篇:城镇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镇规划;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镇建设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但是,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城镇建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城镇虽然不大,但却是一个综合体,因此,城镇规划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与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在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定要重视城镇规划工作,根据城镇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城镇规划工作,以确保城镇建设可以长远地发展。

一、城镇规划设计的内容

想要对城镇进行规划设计,就需要了解城镇的特定的内涵,城镇包括自身整体的某一个空间或场所,以及城镇区域范围内和以外的城乡地区涉及到人们的生活的环境,这就要求了小城镇规划的对象也是面向这些的。因为就小城镇整体的规模而言是很小的,且相应的地段对应的城市设计和局部的城市设计的范围也不容易控制,这时就需要制定一个用“区域规划的城市设计”来展现“城镇群体协调”的设计目标。因为区域规划的城镇设计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因而在该阶段不需要进行单独编制,可以和城镇规划体系结合起来,同步工作。在总体规划阶段中,城镇的设计对城镇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这就需要城镇设计时要配合总体规划,首先就是对城镇的空间有着根本影响的部分进行探讨和研究,比如,城镇的发展背景、形态、功能、结构及其发展的方向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策略型的研究。策略型城市设计需要确定好空间形态的格局、构造景观系统、布置人文活动体系等一系列的整体设计。对城镇进行详细的规划,主要是从总体规划中进一步深化,以人为主,从动静两方面入手,以人类的视觉感官对城镇的空间环境的安排进行设计,但这一阶段的只是城镇的局部设计。还有就是小城镇的设计涉及到的有建筑群体的形态设计、道路交通的设计、绿化面积的设计、公共空间的设计等等。

二、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忽略城镇地域特色,规划布局呆板,千遍一律

在我国有成千上万个小城镇,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各异、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不同,因而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但近 10 年来,许多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趋同一面,不管地形、地貌,道路多以棋盘式为主、布局模式也均死板教条,没有创新点,公建都以四方、条状格局,没有特点 ,失去了小城镇本身应有的特点,不能吸引人,也会丧失了发展中的机遇。

2、规划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弹性差

目前小城镇的发展依赖于规划,但是有些小城镇规划设计让人担忧。 规划时完全忽略了小城镇的现状情况,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特色而盲目追求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未把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而不顾客观事实,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盲目扩大用地面积,盲目拆迁旧宅毫无考虑到居民的搬迁问题 ; 将现有绿地,绿化带防护林破坏 ,这不仅破坏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人居生活环境。

三、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的措施

1、重视小城镇体系规划,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整体效益,体现个体特色

小城镇是一定镇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小城镇规划时,首先必须根据其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地的拟定城镇性质,确定城镇未来的发展方向,主导产业,把握好城镇发展的方向。 与此,研究各城镇之间的相对位置,相互关系,安排城镇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协调解决各镇自身难以解决的资源共享,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重大问题 ,切实发挥小城镇对资源的集聚效应,以达到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当地情况,根据规划的标准,因地制宜的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结合镇区实际确定建设目标,本着可适当超前的原则,合理确定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发展规模,脱离小城镇实际,把标准定得过高,而使规划难以实现。其次,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符合当地实际,认真分析其城镇优势 ,城镇性质来建立配套的基础设施,其基础设施不应是小而全,由于有些镇与县之间的距离很近,仅几公里,有些基础设施可以考虑依托城市 ,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生态型工业园是一个经济发展、 生态保护两者保持高度和谐,园区发展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高效、稳定、协调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工业区是具有一定循环利用资源能力的工厂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的聚集区。

生态工业区的工业一是要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工业项目,二是要将在资源及原材料使用上安排具有共性的企业集中布置,尽量形成合理的“工业食物链”,使上一级工厂排出的废料成为下一级或下几级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既减少污染物,又降低产品的成本。同时,同类型工厂相对集中布置,也有利于污染治理设施的集中配备,三是要提高厂区的绿地率。只有建立乡镇生态工业园区才能有效保证乡镇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水平,服务全镇。

3、加强城镇规划设计人才的培养

城镇的规划设计效率的高低与人才水平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加强城镇规划建设,需要由高素质的人才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才能保证建设目标的完成。当前我县城镇规划设计水平得不到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因此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城镇规划设计人才的培养,可以从高校吸纳更多专业化的人才,在工作中加强对规划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城镇规划设计的队伍不断壮大,以更好的服务于本县城镇规划建设事业。。

4、加强工程建设监督管理工作

由于小城镇建设工程对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在未来工作政府和建筑企业以及社会都要进行通力的合作。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工程的监督管理;其次企业更要提高对质量的重视度,提高自身的认识;再次群众也要积极参与其中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因为这项工程最终是人们来享受的,如果有质量问题也必将对自身造成危险。及时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就一定能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5、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规划意识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对信息具有选择性,规划实施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决定了规划的宣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运用利用电视、报纸、广播、展示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领导和广大群众都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从而保证规划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功能分区科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增强对规划成果的认识同时,要加强规划法宣传 ,提高各部门及人民群众对规划的严谨性,科学性,权威性的认识,自觉遵守规划,理解和支持规划城建部门的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县域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与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 ,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所以,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正确分析和逐步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以科学规划进行引领,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选功.城市化与小城镇建设的利弊分析.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12,(7).

第2篇:城镇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现代小城镇;规划设计;人文形象;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的小城镇就是城市,因此对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一般都运用和大城市一样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范。但由于小城镇本身具有自身的特点,与传统的大型城市有很大的区别,在进行小城镇规划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城市和乡村的双重特点,以此进行的小城镇规划才具有良好的合理性。根据现行的我国小城镇规划设计分析,一般情况下的设计需要三个步骤,首先对城镇的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并结合城乡两方面的因素进行;然后对城镇的地区进行建设规划,规划的同时要结合大城市的全面建设规划方法进行;最后就要对重点的地段进行详细的规划,城镇的核心是城镇发展的重点,在进行城镇核心规划时,就要结合城镇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规划。

一、小城镇规划设计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同时与环境相适应、平衡原则

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并结合城镇本身的文化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从而提升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小城镇在规划设计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对环境的保护,很多地方的小城镇在规划设计时没有对环境进行合理的保护,在建设后导致环境一度恶化,在进行治理的时候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

2.特色原则

小城镇与综合性大城市不同,大城市注重经济发展的地位,而小城镇则是要突出其本身的文化底蕴和自身特点。综合性规划设计的小城镇,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自身特点,不管是良好的文化底蕴还是良好的园林景观小城镇,都突出了自身的特点。为了突出以人为本的要求,并避免出现很多相同的小城镇,就要重点考虑城镇的自身特点,并将其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在小城镇规划设计时,严禁生搬硬套,对于拿来主义要坚决说不。

3.合理布局乡镇工业

小城镇的工业是其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因此对于小城镇工业的布局,要做好多方面的考虑,既不能阻碍去发展的势头,更不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很多小城镇的工业发展具有盲目性,规模小分布散乱,没有核心技术,资源利用率较低,对环境有很严重的影响,这就是小城镇传统工业的基本情况。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其进行综合考虑,从一个点着手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二、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以物质环境建设为尺度的规划设计模式,缺乏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

很多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往往以城市的发展为主要设计方案,这就导致城市在发展建设的同时,缺少对环境的保护,更不能突出人文的特点,长此以往建设成的小城镇只能成为快速发展的小城镇,不能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综合性小城镇。

2.注重“摊大饼”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历史文化的保护观念淡薄

对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一定要以其本身的历史为基础,并深入的考察小城镇的风土人情,将小城镇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体现出来。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小城镇在发展中凸显自我的基础,纯粹为了发展的规划,只能导致多方面发展而没有自我的专长。

3. 设计模式以功能主义和技术主义为价值取向,缺乏对人居环境的关注

小城镇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要求,如果仅仅为了提升城镇的发展而进行规划设计,必然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这样就会导致很多人离开小城镇,进而导致小城镇的发展受到全面的阻碍。

三、现代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思路

1.小城镇整体物质形象空间的塑造

对小城镇的整体物质形象空间建设和塑造,需要重点考虑的就是小城镇的重要公共空间和小城镇的实体。一般情况下规划设计的小城镇没有良好的公共空间,除了有街道以外,小城镇基本没有其他的公共空间,而城市的设计要求中规定,一定要有用作人们活动的良好公共空间,以此提升人们生活的质量,并要方便人们的出行。在空间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多层的特点进行设计,并结合所使用公共空间的具体作用,进行不同公共空间的综合性管理。小城镇的实体主要是城镇中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对于这些实体建筑,要有全面的设计考虑,既能满足城镇居民的居住生活需要,又要具有美观保护环境的特点。

2.小城镇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

小城镇一般都具有长久的历史,我国的五千年文化底蕴很多都在小镇中有所体现,想要对小城镇的整体人文形象进行塑造,就要结合小城镇的文化特点,对城镇的独有历史和文化体现出来。在规划设计的同时,要将小城镇的特点进行合理的保护,并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创造出具有独特特点的历史小城镇。对于小城镇进行规划设计的同时,要对其原有的道德和社会网络进行合理的融合,最好是不对其进行改变,以此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道德的社会网络,并以此提升每个小城镇居民的安全度和满意度。

3.突出文化内涵,塑造地方特色

文化的内涵是城镇规划最值得重点注意的,但也要对其本身文化特点进行整合,将城镇文化中的多方面文化如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宗教文化等进行合理的布局。当新型的小城镇规划设计开始前,要对小城镇的文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以此确保小城镇规划设计时能够全面顾及到历史、建筑、民族等多方面的自身特点,以此确保规划建设的新型城镇具有良好的文化内涵。

4.强化生态理念,打造园林式景观

小城镇在整体规划设计后,建设成的新型小城镇必然是具有良好生态特点的园林城镇,因此生态建设是小城镇规划要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体现。想要将小城镇建设成具有良好绿化的园林城镇,就要在城镇规划设计时做到全面结合城镇的环境特点进行综合性规划。对于乡镇企业的分布,要做好居民区和商业区以及企业区的分开,并将城镇的景观设计放到设计的重要地位,结合高标准的生态规划标准进行小城镇的景观设计。

结束语:根据我国的小城镇规划的规定和专家的预测,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增长开始进入最后阶段,我国目前已经有将近2亿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对城市是十分严重的考验。小城镇作为主要的农民聚集地,必然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带来巨大的商机,只有做好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才能为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发展铺平道路。希望本文对我国小城镇规划设计的分析和探讨,能给每个从事小城镇规划设计的人员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唐建兵,王玉琼,张薇.旅游业和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

[2]于今.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城乡发展步伐[J].小城镇建设.2013(04)

[3]伦海,徐敏.小城镇的生态建设[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05)

[4]周向红,袁瑞娟.现代城市住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开发.2014(07)

[5]荣西武,文辉,郭建民.完善小城镇规划管理的思路和建议[J].小城镇建设.2010(01)

[6] 谢珍华. 现代小城镇规划设计分析探讨[J]. 四川建材, 2008 (6).

第3篇:城镇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筑设计;反思。

【中图分类号】TU398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196-01

一、前言

就小城镇而言,其特点是区域小、人口少;商业、金融、行政、居住、生产等区域的分布相对集中,由于其发展的阶段性及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其空间的混合,不协调的发展比比皆是,要改变其现状是比较令人头痛的问题,旧城区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今天的社会发展。单从交通方面说,就显而易见,停车位数量不足,街道狭窄,不能适应现时机动车保有量的发展,大规模单行线或步行街显然也起不到作用,其可实施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基于这种矛盾,城镇自然就不断向外扩张或另建新城。这种情况下,与基本农田政策及大规模动迁就形成了摆在眼前的尖锐问题,限制了其发展的规模及选址,相当难以协调。

二、小城镇规划及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一哄而起、遍地开花搞建设。

不顾小城镇的具体客观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建设能力,盲目拉大城镇骨架,遍地开花搞建设,既没有真正把城镇建好,又浪费大量人力、大面积的耕地,结果欲速则不达。

2、城镇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虽然一些城镇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和进步,但在城镇建设上仍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推进。

3、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欠账多拖了城镇建设的后腿。

城镇供水、排水、环卫、防洪、路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出现了路上倒污水、处处放垃圾等不良现象。

4、规划滞后于建设及规划执行不到位,建筑档次不高影响了城镇建设的整体形象。

三、如何加强小城镇规划及建筑设计

1、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是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基础。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甚少,人口却大部分都居住在农村,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当今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小城镇规划与建设是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点和突破口,在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工业化、集镇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增强对规划建设好小城镇的决心和信心。

2、强化领导,健全机构是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保证。

小城镇规划建设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领导应站在工作第一线,指导、指挥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规划建设专业人员要及时到位,跟踪管理,指导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及时提出一些改善规划、优化建设的专业技术性建议和意见供领导决策。及时解决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3、编制一个具有小城镇自身特色实时超前的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关键。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是发展的方向。规划应适当超前,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重科技、合理布局、一步到位,根据本地的经济水平,建设可分期进行,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一个合理的规划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城镇规划必须强化区域意识,与区域规划相结合。小城镇同周边农村、城镇以及中心城市之间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要克服就城镇论城镇,孤立地着眼于单个城镇的发展定位和规划建设,而要从镇域、县域以及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和全局的高度和思路来编制城镇规划。同时,小城镇规划应该根据其社会条件、经济状况、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等具体特点因素考虑,编制符合当地实际的规划,经有关专家、学者、领导评审通过,报政府或其主管部门批准,作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依据。

4、加大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前提。

小城镇建设除有一个好的规划外,还必须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上去了,城镇才有生命力,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小城镇基础设施是促进小城镇社会化,保证小城镇生存运转及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

5、因地制宜,坚持项目带动是加速发展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动力。

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中,应防止一哄而上、遍地开花搞建设,及时制止贪大求洋等不良倾向。政府应该制定一些配套政策和措施,如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服务态度,减少办事环节,鼓励具有实力的个人、单位、企业进城投资,搞房地产开发,厂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招商引资,积极争取外资建设,以加大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只有项目的发展和推动,城镇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才能实现。同时要深挖小城镇的发展资源,以开发区建设为着力点,加快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它们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靠项目把小城镇支撑起来,突出特色,以项目建设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城镇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得以迅猛发展。

6、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是小城镇建设的精品和结晶。

小城镇的地方特色是一个地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反映。有特色的小城镇可以激发城镇居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可以增加城镇凝聚力和吸引力,提高城镇的知名度,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规划和建设的同时,要着力注重小城镇自身特色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点,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对推动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4篇:城镇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设计工作

1 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小城镇城市设计的要素

1.1.1 空间尺度

小城镇的合理尺度是建立在人与城镇、人与建筑、人与空间之间的尺度关系,以及在小城镇中建筑实体、空间、实体与空间之间的一种和谐的尺度关系。这些尺度在我国传统的小城镇中有很好的体现,如以人为中心出发,依据步行出行的尺度来营建亲切宜人空间尺度。然而当今一些新型小城镇却忽视了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尺度运用,一些新型小城镇的道路尺度过大,造成沿街建筑显得低矮,与周边建筑物的体量、高度极不相称,使人感到空旷与冷漠,因此,必须把空间尺度或尺度体系作为小城镇城市设计的要素,以适应小城镇人口与用地发展的动态应变,防止城镇无限制蔓延。

1.1.2 历史文化风貌

风貌不只是小城镇长期建设并与其特殊自然环境融合的结晶,也是社会文化与之相适应过程的反映,它在演进的交互作用中形成小城镇独特的历史风貌。我国历史悠久,许多小城镇文化遗产丰富,在小城镇的城市设计中突出其地方特色的可识别性,不但能避免“千镇一面”,而且能有效营造小城镇风貌特色。因此,历史文化风貌应成为小城镇城市设计不可忽略的要素,这样才能立足于历史根源,营建结合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等因素的整体空间意向,以及可被感知的小城镇空间形态和景观环境。

1.1.3 绿色开敞空间

小城镇规模小,周边被自然环境包围,农田、山野和水系易形成天然绿化防护用地和大环境绿化。这种自然山水格局和绿化体系,以生态原则确定土地形态上的差别、各自的价值及限制,能合理划定开敞空间,构筑科学的开敞空间框架。因此,小城镇城市设计的要素中必然少不了绿色开敞空间,关注这一要素,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要素,将山头、深谷、陡坡、自然岸线、湿地等纳入永久性开敞空间,使绿化系统化、网络化、保护自然生态中动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和自然植被的连续性,使绿化体系处于一种生长的态势,引导城镇空间的持续协调发展。

1.1.4 空间轮廓形态

小城镇的空间形态不能平铺直叙,而应注重运用各种构景要素,形成特色分明、变化丰富的空间序列,使空间有序而又层次清晰,因而要提高视觉空间品质必然要关注小城镇的空间轮廓设计。

1.2 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实效

城市设计在对规划和建筑两大层面的衔接上具有天然纽带作用,在小城镇的城市设计中可承上启下,将二维定性(土地性质)定量(开发容量)的二维空间的资源分配逐步演绎成定质(空间品质)定形(整体形态)的三维空间,还可从宏观城镇层面到微观建筑空间层面对城镇进行控制和把握,将城镇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那部分空隙进行协调。然而,在我国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具体实践中却始终存在影响其实效的诸多矛盾因素,因此,对实际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实践和理论进行分析而得出以下三个主要矛盾:

1.2.1 小城镇城市设计自身失效

对小城镇城市设计的错误认识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小城镇城市设计概念本身的错误认识,始终将小城镇的城市设计简单地认为是一种物质“空间形态”设计,只关注三维空间中的形态、景观的美学原则,抛弃小城镇实际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可行性和协调性;其二,由于不明确小城镇的城市设计任务而造成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城市设计方案,由于设计任务的表述草率而造成对具体城市设计项目认识的粗浅。这些对城市设计认识上的错误和偏差引发了自身错误的设计方案,方案因此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从而造成了方案自身的失效。

1.2.2 小城镇城市设计未被生效

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案的落实过程中有一些非理性、不科学的过程,从而导致一些优秀的城市设计方案未被生效。在方案落实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小城镇的城市设计方案是采用竞赛投标或者方案征集的方式,方案评审决策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方案的内涵和延续性而过多考虑效果图的美观与否,常常导致优秀的城市设计被错误的决策,无法付诸实践;此外,由于城市设计在我国属于非法定规划,如果要将方案付诸实施常常需要通过将其嵌入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上,而这种嵌入又会带来一系列的偏差和失效。因此,一些真正优秀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案也无法通过规范和法定的程序给予落实。

1.2.3 小城镇城市设计效用偏差

一个完整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案应在全局性的实施控制和动态管理中才能使方案达到预期的效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由于各种现实问题而改变局部设计方案。此外,已经确定了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没有系统的城市设计管理监察机构,优秀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案常常无法整体或准确地实施。因此,小城镇的城市设计常常由于此类动态监督检查管理机制的不足而无法实现预期的结果,最终导致一定的效用偏差。

2 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为促进小城镇规划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健康与持续发展,针对上述对小城镇城市设计存在的关键问题的分析,而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2.1 树立小城镇城市设计观念体系

对小城镇的城市设计内涵应有明确的认识,改变传统的城市设计观念体系,明确城市设计作为一种“物质政策设计”,在整合小城镇各项系统和各方面问题后形成的物质空间形式应具有十分鲜明的可操作性。

2.2 构建小城镇城市设计框架体系

城市设计具有完整、系统的体系结构,其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而不是只针对局部地区的突发性规划,只有这种小城镇的城市设计才具有延续性,即上位设计指导下位设计,才具有积累性,即相近地块的相互指导和积累经验。同时,这种小城镇城市设计体系不但有利于各局部地块征集方案时编制明确且具有针对性的城市设计任务书,同时也有利于设计方案过程中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2.3 构建小城镇城市设计编制体系

城市设计的方案编制过程和成果虽然可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但其整体的体系框架还是有必要系统化的。正如唐子来认为“一项完整的城市设计策略(无论是总体的还是局部的)往往包括目标、达到目标所需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导则作为构成元素”,运用这套整体的城市设计编制体系组成小城镇的城市设计方案“目标――行动”更加明确,为后期实施控制提供明确的设计控制标准。

2.4 创建小城镇城市设计控制体系

为了能够让小城镇城市设计实现其预期的效用,必须使其落实到具体的控制层面上。然而在我国现阶段,无论是将城市设计融入到传统规划体系框架中还是具有独立的整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城市设计都不能在实际操作中充分考虑到城市设计方案具有其独特性。因此,建立一套适用于小城镇的城市设计的控制体系是实现小城镇城市设计内容有效性的重要一步。

2.5 构建小城镇城市设计法律保障体系

构建健全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法律和专门的城市设计监督检查机构有利于确保城市设计完整地实施。只有完整地实施才能在后期给与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案实效性的评价。

2.6 构建小城镇城市设计决策体系

小城镇的城市设计方案决策者必须广泛化和多元化,决策过程施行多层面化和多次化。在小城镇的城市设计方案的不同程度给予不同层面的决策结果,让专家、政府、公众、各相关部门等不同的人群参与决策,这样才有利于选出优秀的城市设计方案,同时也有利于后期实施。

参考文献:

第5篇:城镇规划设计范文

1.1配电设备性能落后

目前,我国很多城镇的配电网络依然是70年代左右架设的,受制于当时的技术和资金,这些配网网络的性能较差。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镇用电负荷的不断提高,配电网络一直处于高负荷的运转中,对配电设备的损耗严重。目前,城镇配电网络的配电容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用电需求,配电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大打折扣,不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且维修保养成本较高。

1.2配电网络可靠性差

受施工技术和水平的制约,城镇配电网大多采用高空架线的形式,尽管这种架线方式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约了维护成本。但高空裸线受风雨雷电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容易发生线路故障,降低了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的城镇摒弃了这种高空架线的形式,转为地埋线。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线路规划,造成配电网分布混乱,在城镇建设施工过程中经常被挖断,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

1.3配电网络线损严重

线损是指电能在传输的过程中,在配电网导线、开关、电能表和变压器等设施上损耗的电能。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在配电网上的线损十分巨大,超过了6500亿kW.h,这一数值占年电能输送总量的1/10左右,可见线损问题十分严重。尤其在广大的城镇地区,由于线路老化和设计不合理,线损率普遍超过了12%,甚至达到了20%,浪费了宝贵的电力资源。

1.4城镇配电网管理落后

人是城镇配电网设计和管理的主体,先进的设备需要人去操控,合理的规划设计需要人去执行。从某种意义上讲,配电网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着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城镇配电网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还有待提高,部分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不能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和规范,工作责任性不足,配电网设备被盗窃和损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工作能力,难以跟上设备和技术的更新速度,给配电网的统一规划和改造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2城镇配电网规划设计的解决措施

2.1加强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城镇配电网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工程。因此在对配电网进行设计和改造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电力企业要对城镇用电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城镇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对电力的真实需求。同时,还要结合城镇的发展速度和规划,对城镇未来用电情况进行科学的估计,为配电网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其次,配电网的施工要经济合理,施工方案要造价合理、经济适用,既保证了线路设计的合理,又方便日后的维修和管理。

2.2降低配电网线损

首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配电网距离越来越长,线损也越来越严重。实施无功补偿可以显著提高电能传输的功率,降低负载电流,起到节能降损的作用。具体可以采用分散就地补偿和变电站集中补偿等方式。其次,城镇配电网络的变压器大多老化、陈旧,不仅性能落后,而且耗能较大。为此可以选择一些新型的变压器设备,例如干式配电变压器具备运行稳定和节约能耗的作用,最高可以降低50%的损耗,因而得到广泛的使用。三是变压器的安装位置是否合适与配电网节能有很大的关系。在进行电网规划设计时,应将变压器安装于用电负荷中心,考虑两点或多点布置方式来降低配电网线损,尽量使三相负荷平衡,中性线的电流最小,这样既能提高配电网的供电电压和电能质量水平,又可以降低线路损耗。

2.3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供电企业要结合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实际要求,对相应的管理人员以及线路维护人员进行培训,针对配网运行中的常见问题,深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安全为第一标准,对故障发生的规律和频率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同时,要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运行管理和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分析判断能力,对故障的形成原因、分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培训结束后,要进行相应的考核和测试,切实加强供电所线路维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和业务水平。

作者:林睿 单位:贵州理工学院电气学院

参考文献:

第6篇:城镇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字:山地;生态;小城镇;规划

近年来,我国山地生态小城镇的开发是越来越迅速。有发展进步是好的,但是很多人们在开发山地生态城镇的同时却违背了自然规律,忽略了大自然的承载能力,不顾地形环境条件,盲目效仿大城市的建设模式和做法,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将原来的生态面貌毫无章法的改变,导致破坏山地自然景观,使城镇失去了地域特色,还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产生各种环境污染,例如: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温室效应等。对于这种发展方式,可能短期内能给人类带来微薄利益,但是可能长期下去,带给人类和大自然更多的是伤害和惩罚,山地自然灾害对城市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危害程度日益增大,所以对于山地生态小城镇的发展,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1、山地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发展山地小城镇的过程中,不少地区的人们只注重其建设后的商业性,为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急功近利,反而将各个地区原本的城镇特色进行了改头换面,现在的小城镇发展有的是以大城市为模版,按照大城市的特点制定发展路线,背离了自己原本的生态系统以及吸引人们的地方特色。小城镇发展是需要一定的先进元素,但是传统的小镇特色才能更吸引人,所以了解山地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后才能制定正确的建设方向,从而建设出具有特色的先进山地小城镇。

山地小城镇规划并不是一个模式,山地城镇的特点是突出地域特色、生态集约,资源整合、使生态资源、地域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小城镇的规划不能破坏这些山地城镇的本身特色,而是要将这些传统的山地城镇特色更好的发挥出来。

2、山地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盲目追随大城市的发展

一些山地小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盲目的追随大城市的发展模式,不考虑自身的环境地域还有经济情况。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小城镇要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发展并不意味着改造,将大城市的建设照搬到小城镇中,这样只会让小城镇显得更杂乱无章,更会让小城镇失去自身的优势,小城镇的生态系统和大城市的生态系统截然不同,小城镇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大城市不可比拟的,小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好自身丰富的生态资源还有地域景观。人们在忙碌奢侈的大都市生活惯了,简单的城市小镇、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更能增加人们的兴趣,所以在对山地小城镇的发展规划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小城镇自身的地理位置、地域特点制定符合它发展进步的方案。

(2)资源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

发展山地小城镇首先要有合理的布局,但是为了追求发展的速度和力度,在缺乏科学论证和合理布局的情况下发展山地小城镇,使得小城镇的发展杂乱无章,虽然是加快了发展的脚步,但是却由于不合理的规划使得发展边缘化,投入也远远低于产出,降低了山地小城镇的利用率。还有一些小城镇不考虑自身的地域特点,盲目的建设工业园林还有商业大市场,这种发展模式的结果就是有投入无产出,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结果。对丰富的生态资源利用不合理使得小城镇资源利用率低也是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比大城市来说,小城镇自然景观奇特、生态资源丰富是一个大的优势,这些是大城市里没有的特色,但是在城镇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使得小城镇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的降低。此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各种污染,例如工业上的水污染,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的话,更加会破坏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娱乐,不少城镇在此方面建设的可能是同大城市一样的一些科技化的娱乐设施,例如健身房、KTV、酒吧、舞厅等,但是与此同时山地小城镇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建设一些“自然化”的娱乐设施,例如一些登山、游泳等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方式。

(3)建设过程中小城镇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山地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遭到破坏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大问题。如果发展之后的结果就是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大幅度的破坏,那么发展进步的初衷就发生了改变,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来避免对环境的破坏。以生态为本,构建和谐环保的新型城镇是城镇发展的宗旨,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景观的优美,还应该尽量避免城镇工业化,不要为了发展城镇,盲目的引进工业企业,要对城镇环境的破坏减到最低。

3、构建循环绿色的新型城镇

小城镇的发展,不应该建立在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构建绿色的新型城镇应该永远是最好选择和方案。在解决山地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环境破坏永远是最重要的问题。而只有在保持了城镇自身的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循环绿色的新型城镇的构建才能实现。在现在已经发展的小城镇中,不难看到因为过度开发而使城镇产生一系列的“后遗症”的城镇,这些“后遗症”体现在过度的开采资源导致垃圾堆积如山,使水资源污染严重,因为大气污染导致的温室效应等。要构建循环绿色的新型城镇,首先就要解决这些环境问题,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以不同的地区制定不同的发展法案,例如在一些矿物质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对矿物质进行开采的过程中应该要考虑到矿山周围的地形及地质情况,以免由于过度开采对环境产生破环或山体滑坡。因此,在对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生态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减排,达到构建循环绿色的新型城镇。

4、小城镇自然生态景观规划

小城镇是在自然环境中建立起来的,与大城市相比小城镇与大自然更加亲切,所以在山地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更好的以小城镇自然生态景观科学规划是发展的重要一步。在山地小城镇中有形态优美的山体,良好的空气、清澈的河流、宽广的湖泊、茂密的森林,其实在发展的过程中良好的保持城镇的这些优势和地域特色,就能吸引更多城市人来观光旅游,这也能很好的带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小城镇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植物,而植物有很多功能,除了美观之外,它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净化空气,所以在城镇可以闻到大都市没有的新鲜空气。

由于小城镇逐渐城市化的原因,很多小城镇已经失去了自身的历史特色还有自然特征,所以在小城镇自然生态景观的规划中必须将其地方特色凸显出来,这样才能更加具有自己的个性,吸引更多的人来观光旅游。人为改造在构建中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在小城镇自然生态景观的规划下合理的进行改造,而人为改造一般最好的对象就是建筑物,而建筑物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在古老的城镇中,符合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是必要存在的,但是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提高,建筑物加入一定的现代化元素也不是不可以的,将古老的建筑与现在的时尚结合起来,建设出既具有古老的历史文化元素又拥有现代时尚因子的建筑物也是小城镇自然生态景观中的一道风景线。

总结

要发展山地生态小城镇,首先要破除在小城镇规划设计中的一些误区,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因为发展而一味的破坏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好地方自然景观环境,彰显地方特色,构建循环绿色的新型城镇。

[参考文献]

[1]王瑜、隋家旭;小城镇规划设计中节约用地途径的探讨;北方经贸;2011年01期

[2]姬巧娟;山地小城镇规划思路探索;《新西部(理论版)》 ;2013年Z1期

[3]宋洁、安雪;小城镇生态景观系统研究;《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06期

第7篇:城镇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镇建设 设计与规划 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R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333-01

1.引言

由于现代生活的需要,现代化城镇的功能和结构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建筑施工方法和设施也有了很大的更新,这些先进技术的使用为我国的城镇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我国小城镇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往往存在着盲目依照大城市的模式进行建设的现象,它没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点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建设,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我们在进行城镇建设的时候一定要特别重视城镇设计和规划。除此之外,在城镇发展中还要特别的注意景观的设计,在加快城镇建设的脚步的时候,也要积极的完善和管理好人文环境的质量,并且还要将历史和现代文化相结合,更好的进行城镇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2.城镇规划和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城镇的面貌也焕然一新。但是在城镇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城镇的编制起点不高。由于城镇的经济水平与城市的经济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有些城镇地区为了节省资金,对城镇的建设不注重规划设计,一味的追求形式,更甚者有些政府部门为了取得良好的业绩,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只注重表面的建设,没有充分的考虑社会的具体经济效益,并且还出现很多不合格的建筑工程,这对城镇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二,盲目的模仿城市模式。城镇的建设和规划一味的模仿城市的模式,没有根据自身的一些特点进行规划,并且建造出来的工程也不符合城镇的需要。三,城镇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的促进城镇的发展,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没有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并且也非常不利于社会的生态化进程。最后就是有些地区的开发商在进行建设的时候,没有充分的保护好各种人文景观,对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景观没有很好的保护起来,甚至对它们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的影响着城镇建设的进程。

3.城镇建设规划和设计的原则

在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必须做到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城镇规划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人类的生活特点,尽可能的建造出符合人类居住的城镇。其次就是在城镇规划的时候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充分的考虑自然和人类的关系,采用正确合理的处理方法,从而促进人类和城镇建设的长远发展。再其次就是科学实用的原则。城镇的建设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够忽视文化景观的意义,在进行文化景观设计时,必须要根据当地实际的情况进行考虑,要满足当地人的生活需求,还要结合他们的一些风俗习惯,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特别的注意当地的文化生活特色,在城镇景观设计和规划的时候不能脱离当地人的实际生活,争取建造出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城镇。

4.城镇建设规划和设计的目标

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城市发展弊端,要以保护自然环境为主要的目标。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的城镇建设的进程中不能因为单方面的谋求发展,而忽视了环境建设的投入,要尽可能的保护当地的文化环境和自然资源,努力的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城镇,要将当地的一些历史文物、乡土风情和自然美景很好的与城镇的建设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城镇建设规划的初期,一定要从根本出发,从源头抓起,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努力的改善环境质量。于此同时既要搞好规划,又要做到统筹规划,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现代生态文明的原则构建出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

5.城镇建设规划研究方向

5.1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在进行城镇设计规划是应考虑到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结构、环境结构以及交通情况。依据本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设计出城镇的人口、经济和文化相协调的景观结构。并且根据城镇各区域的资源结构,合理划分城镇的工业区、商业区、娱乐休闲区、行政区以及居住区。尤其是工业区,应该远离市区中心,减少环境污染,以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避免因规划不当给居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合理地进行小城镇的规划设计,考虑全方面的因素,营造适合人民居住的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创造出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特色。

5.2 加强学习,规范管理

乡镇领导和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的领导人员要积极努力的学习我国的城镇建设规划的一些管理规定,要努力的掌握规划专业的一些相关知识和技术规范,要对城镇景观建设工程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并且身为领导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各项职责,真抓实干,务求实效。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对建筑施工过程要进行严格的监察,一定要确保工程的质量。

6.总结

做好城镇景观规划和设计工作不仅仅能够提升城镇的竞争力,并且业余人们的自身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同时要想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也要有丰厚的物力作为坚强的后盾,并且还要根据子省的情况进行何合理的设计,更要结合先进的技术支持。除此之外,在进行城镇景观建设的规划设计中根据当地的人文历史特色以及自然景观特色,建立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小城镇自然人文景观,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欣.低碳概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初探.《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年14期.

[2] 赵亮.浅谈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与景观设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15期.

第8篇:城镇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乡村规划

1背景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因此,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以及“美丽乡村”两个概念,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乡村建设本身存在复杂性,加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乡村提出了更高的规划建设要求,从而使乡村规划难度增加;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模式的应运而生,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生活环境,但在推广与规划设计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引发了思考。

2传统的村庄规划问题

2.1传统的村庄规划设计不科学

现在大多数乡村规划建设生搬硬套地模仿城市建设模式,将村庄规划成“住宅集中布置、形态、村庄道路布局整齐规整、并配有宽敞的广场及公园”的城市模式,将乡村规划建设成现代小城市,忽略乡村原本具有的形态特征。有时为了过分强调村庄规划布局,不惜推山填湖,破坏原有的生态地貌。生态、和谐乡村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首要原则,而那种过分强调布局形态的规划方案,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相违背,规划者仅仅只是从自身设计角度出发,没能够将乡村现状融入到规划设计中,盲目模仿城市建设模式,很难有效地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2.2风格特色缺乏统一

在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乡村整体建设缺乏统一风貌。首先,在周期长的乡村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村长或者书记换届调任,对乡村建设的专业角度解读不同,导致村庄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风貌。其次,当地居民根据自主意愿来建设房屋,这就导致凌乱的建筑风格,失去了村庄特有的传统风格。长期的村庄建设活动,需要全体村民自觉把控村庄文化精髓,保持传统建筑特色,在满足房屋的实用性条件下,实现村貌统一的韵律美感。

2.3产业和文化特色不鲜明

目前,多数村庄通过亮化、彩化等方式来改变乡村旧貌,村庄整体生活生产的局面未能得到全新的改善,整体村庄文化内涵无法得到诠释,此种速效的村庄规划设计的持续性不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规划设计前期,没能考虑建设有乡村特色的产业,在传统乡村规划设计周期性长的情况下,仅仅依赖政府财政支持,很难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其次,规划设计时未能结合村庄的传统文化,致使村庄的文化特色消失,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乡村传统的文化元素。

3美丽乡村规划的建议

3.1根据现状地貌,整体布局设计

在村庄的整体空间布局规划中,除了参照乡村原本的地形地貌,还应充分考虑村庄现状的居住分布。充分把村庄特有的山川河流、绿化植被以及农作物等元素融入到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打破原有整齐划一的布局模式,从而规划设计出符合当地地形地貌的布局方式。目前,多数乡村充分地利用自身的特征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有的根据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出生态村,有的根据自身悠久的历史古镇从而规划设计出历史古村,因此,只有充分地融入自身具有的优势,才能规划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美丽乡村风光。例如长乐市江田镇南阳村在规划设计美丽乡村时,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身具备特有的元素,同时结合山水以及独特的山川河流元素,进而规划出具备自身特色的美丽乡村。

3.2利用地理优势,完善自身产业链条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具有周期长的特征,它既要实现生态上的完善,还要实现经济的稳步发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需要完善的产业链条提供资金的支持。传统的乡村发展模式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从表象上来看,乡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互制约,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需结合乡村的本土地理特征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乡村品牌,实现乡村的知名度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城郊村凭借靠近城镇的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从而为城镇提供生活便利,其道路、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均按照城镇标准来规划设计,能够更好地实现与城镇的对接。

3.3统筹配套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与城镇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给水、排水、采暖、燃气等市政管道的敷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前要先做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因为配套设施建设需求资金较大,一般乡村无法独立完成建设要求,因此要求乡村与城市之间、相邻乡村之间应统筹考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如江田镇邦上村在配套规划时,对接上位规划,对村庄市政配套规划整体考虑。

4结论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要想得以实施,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适合乡村发展以及具有乡村特色的规划方案。它需要从美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方面学科着手,既做到不破坏乡村的自然肌理,又要满足乡村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融入文化内涵及乡村特色等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美丽乡村实施建设做好铺垫,才有可能规划建设出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刘建.美丽乡村要表里如一[J].西部大开发,2014(11):1.

[2]谢汉能.探究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9):1.

[3]王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的规划与建设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第9篇:城镇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镇;居住小区;环境;规划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各种观念都在不断的改变,对于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些配套设施不健全、物业管理欠佳的房屋可能会存在大量积压,人们更渴望花园般的生活环境。为此,打造人性化的生活小区,关注人的自由,体现人的价值感,重视人的归属感,达到现代人对“物质和精神家园”的双向需求,这些已经成为新时期生活小区建设的新理念。

一、城镇生活小区的规划设计原则

高质量规划设计是提升小区品味和满足业主需求的前提。很多的优秀小区都是通过一定的市场调研,然后进行特色的规划方案招标,从多个设计中择优,集合众长,再经过反复的推敲,最后拍板定案。大量的事实材料证明,前期积极的调研,深入市场进行准确市场定位,通过策划后正确的决策规划设计方案,是成功的保障。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凡事从利润出发,结合经济效益以营造最佳居住条件为核心,使小区规划满足企业目标、环境、社会功能要求,创建出特色的小区。

1、以人为本,面向未来,注重建筑与环境结合

在生活小区规划设计中应该保证20到30年不落伍,根据需要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现在人们对房子的渴望已经由原来有房可住的传统观念向实用性、舒适性发展,充分发挥其居住功能、享受功能及娱乐功能,内部区分健身房及书房等,让居室更能满足人们生理、健康、安全、心理、交往、休闲需求,体现“家”的感念。

2、小区规划设计布局应该得当,富含层次性

城镇生活小区建设以人居为主,但是在医疗、文化、教育、娱乐、锻炼、交通等功能区域设置也应该以此为中心展开。整个居住区域的绿化面积应至少超过35%,建筑投影面积占用地面积的30%以下。绿地面积应该更加的分散,便于居民就近利用。科学布局中心公园、分区公园、房屋及路边绿化区域。除特大型小区外,一般不宜设置大型中心公园,而应该做好中小型主题公园及组团绿化。对于公共设施建设,尤其是老年人的休闲娱乐、体育器材、儿童游乐场所,既要靠近居住生活小区,方便使用,也要预防对居住环境的干扰。

3、提高院落功能,增大居住群体的交往空间

传统的院子、群落式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于居民生活交往和休息、锻炼。优化组团园林生活小区设计,在相邻居住楼间设计交往层,形成连体居住楼,例如:在合围的空间中进行露天绿化,建立活动平台,也很受大家的欢迎。

二、城镇生活小区的规划理念

1、居住功能多样化

当下,人们对居住功能多样化要求在强调生存的同时更注重享受、发展。居所不仅仅是一处生存的空间,同时更是人们发展、生息、享受、进步的空间。室内设计除了要满足人们基本生存条件外,还要满足人们对其孩子读书学习、艺术发展、身体锻炼、家庭娱乐等空间的需求,根据性别、年龄等特点创建出不同的居室结构,配备感官型的设施条件。

2、住房设计精品化

要抛弃那些传统的套路图纸设计方案,应该加强市场调研,注重集百家之长,在对人们品味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创建适合于当地市场要求的精品住房结构。

3、住房设计要有预见性和弹性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意识也在不断的变化,对于小区居所往往会因为居住者年龄、性别、成员数量的变化而不合时宜。所以,城镇生活小区规划应该参考国家未来小康示范园区设计思路进行设计,在户型、功能、环境及配套设施方面应该具有超前预留,给调整、改造留下余地。例如:两套合并为一套,三室变为四室、卫生间的改造、线路的改造等等。

4、小区空间设计多样化

根据市场需求,人们从多面、规则型空间设计向三维、多维空间发展,适当设计复式、借层、跃式及跃复式等模式。例如:央视主楼外形设计等。从而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爱好需求。

5、生活小区规划注重集成化科技应用,体现信息化

生活小区规划设计应该适应新科技时代的发展要求,由单一性逐步走向集成化道路,应用有效科技产品服务人们生活。提前感知知识经济浪潮,掌握技术信息。例如:前沿科技、市场信息、政策导向等,不断创新设计理念。

三、城镇生活小区环境规划思路

1、创建特色小区环境氛围,提升人们幸福感

创造特色居所空间,从而为人们提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优越环境,有个性才能吸引到消费群体的关注,有特色才能激发居民的归属感及认同感,满足人们实现自身发展和亲近自然的愿景,让人们渴望家的感觉受到尊重和呵护,最终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

2、注重环境规划,体现自然化宜人空间

常言道:环境有价。传统的植树种草的绿化理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与环境的要求。注重环境的规划设计,体现环境空间的人文品味,让景观与小区的空间、建筑有机结合在一起,贯穿自然为本的理念。崇尚自然,在小区建设中尽量保护原始的地貌和环境系统,充分发挥居所生存、发展、享受、娱乐的家庭功能。

3、做好市场地位,创建布局合理、功能适合、生活舒服的空间结构

单体平面设计是小区规划的关键,甚至影响小区楼盘未来市场。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力求为人们提供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又丰富的户型空间,本身说就有一定的难度,在一定意义上说,生活小区规划的本身也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规划。所以,对人们生活习惯的调研应做为优秀设计的出发点。

4、优化规划方案,在保证美观新颖、经济实用的前提下,保证双赢

对于开发商来说,利润是永恒的主题。然而投入最小化,效益最大化也是每一位购房者所期待的,没有优秀的设计就不会有成功的小区居所。现在,人们更加关注到了细节、注重质量,从户型到家具摆置,点滴都需细心考虑,对小区居所规划为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5、注重物业管理,提高生活品味

物业管理是一种复杂而全面的工作。它尽早进入,参与小区规划、施工管理过程,不但有利于小区整体发展,更有利于小区综合服务质量的提高。例如:著名的万科物业尊崇“无人管理”即提供服务,然而又不见人员在服务。正是这种理念让整个生活小区的人们沐浴在人性化的安宁和谐氛围里,大家获得了尊重,人居环境的质量层次也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杨;对新城市主义思潮的认识与思考[J];安徽建筑;200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