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精选(九篇)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第1篇: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

摘 要 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归纳法分析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目的、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点,但在运动的内容、形式上有共通性,各自在实现目标时,所产生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关键词 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 协调 发展

一、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中国军团在北京奥运会上最终取得51金21银28铜的历史最好成绩,超过美国,高居金牌榜榜首,从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到如今金牌数目笑傲群雄,中国体育走过的24年道路见证了我们竞技体育的崛起。但是,金牌第一并不等于就是体育强国,如果没有强大的群众体育基础,仅凭运动员和奖牌数量,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二者的关系,经历了转变到按并列的两个子类来认识的变化。回顾中国竞技体育近几十年的历史,中国运动员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一个运动项目参加活动的人数越多,越有可能更快地提高参加这个项目的广大群众的技术水平。例如,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多年来长盛不衰,原因之一是开展的基础好,普及率高。

二、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的向导作用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竞争性身体活动,其实基本功能是娱乐。但是,通过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往往表现出相应的潜在功能。如指导娱乐产业经济功能;促进人全面、协调、完善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化的教育功能,以及独特的竞技体育礼仪庆典文化与道德规范文化整合功能;另外对外改善国际关系,对内维护政治统一和民族团结以及促进社会稳定的政治功能。

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参加28个大项38个分项的全部比赛,运动员639人、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各个体协,包括42个少数民族,有利于中国运动员向各国,促进奥林匹克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促进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带动体育产业和各项体育事业的进步。

三、要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大发展

回顾中国竞技体育近几十年的历史,进步无疑是巨大的。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运动健儿的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分不开,但同时更得益于“举国体制”这一发展模式。

竞技体育与全民体育并不是矛盾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就以我们的乒乓球为例,容国团拿了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带动了当时全国群众的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开展,现在中国既是乒乓球竞技的第一强国,也是打乒乓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像2008年奥运会中国选手获得网球比赛的双打冠军,在国内肯定会掀起一阵网球热,群众的广泛参与,也会为中国网球早日走向世界提供良好的上升空间。

竞技体育具有示范作用,而群众体育为竞技体育夯实基础。群众体育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比如人才、经费、场地等等。竞技体育正成为经营城市、提升城市国际形象一个重要手笔。在沿海的厦门,马拉松已经成为城市每年一度的全民体育狂欢节,围绕仅仅半天时间的马拉松赛事,厦门人玩出了花样,对激发广大市民的运动热情起到了明显作用。

四、用科学发展观统筹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工作要贯穿科学发展观。当前,群众体育虽然获得蓬勃发展,但体育基础和资源不足仍然是制约着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利用经济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为广大人民群众尽可能提供充实的体育用品、体育服务和参与体育的机会,创造优质的体育健身条件和环境,从而动员、吸引和引导人们在自愿参与中使体育需求得到满足,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工作主题伴随着北京奥运筹备过程,在深化了“人文奥运”理念的同时,极大动员了全社会参与健身的积极性,推动了群众体育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做出更大贡献。

五、中国将迎来群众体育时代

在群众体育方面,我们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讲究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到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从推崇赛场竞技,到倡导全民健身,现代中国体育将迎来一个群众体育的新时代。依靠“乒乓外交”成功打开中国通往世界大门的新中国体育,走过了一段曲折、艰难而又辉煌无比的崛起之路。至今日中国乒乓球依然保持着全球领先地位。全民素质的提高,从运动员抓起,赛场竞技是手段,推动群众体育和提高民族素质才是目的,让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发展齐头并进无疑是中国体育加强创新的一个亮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级各类大型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各地的体育场馆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六、小结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目的、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点,但在运动的内容、形式上有共通性,各自在实现目标时,所产生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实现中国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必须认识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是相互依靠、相互渗透的关系,回顾过去,中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今非昔比,展望未来,中国体育事业依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宋全征.中国竞技体育人才[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 苏连勇.体育社会问题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职业圈.2007.3.

第2篇: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

一、体育体制改革与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关系

政治在国家和政党活动的活动中担任重要的角色,无意对体育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中国,群众体育的领导权由国家性质决定;人民享有群众体育的权利由国家制度决定;群众体育事业的基本性质和根本任务由党和国家的根本宗旨决定;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由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决定。而现时群众体育发展的大环境,是在国家大力倡导和积极支持下形成的,这在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进步上起到了有力而巨大的作用。群众篮球运动作为在中国群众体育事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的部分,毋庸置疑受到了政治的重大影响。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群众篮球运动的影响

调查中显示,大多数的专家均认为影响着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的显要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经济是社会发展和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作为群众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发展水平无疑对此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经济发展所能够为群众篮球运动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有着关键性作用。再者,经济发展决定了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对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场地设施建设,以及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等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和社会投向群众体育事业经费的机率越高,投向场地设施建设经费的机率也越高。另一方面,受到收入水平的制约,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受到限制。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们收入水平是挂钩的。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对群众篮球运动有显著的影响。

(二)经济体制对群众篮球运动的影响

就一般规律可言,体育经济体制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我国群众篮球运动的发展模式是由社会经济的体制从根本上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借鉴苏联的体育模式,形成了符合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的体育模式。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时代的总体社会结构中,国家基本占用了全部重要资源并对全部的社会生活实行着全面的管理,在此环境下,包括群众篮球运动在内的群众体育在规划在国家政治、经济体制之内。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过度强化了政府的宏观操控,因而抑制了社会群众参与群众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也让寻求社会支持的渠道受到了阻塞。另一方面,微观管理事物对政府的群众体育管理机构造成了影响,使群众体育宏观管理的职能受到了削弱。面对这种矛盾,一场从根本上的变革势在必行。于80年代中期起步,为了使原来高度集中的模式得到改革,国家进行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体育模式改革。并且这个由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并充满生机的体育模式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三)职业篮球运动与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关系

普及是提高的基础,提高促进普及,二者相辅相成,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篮球运动中,普及会受到宣传、体育健身观念、场地设施等因素的制约。提高也会受到其它因素的限制,如科技、选材、训练方法等。

1.群众篮球运动对竞技篮球运动的基础作用

“水无源不流”,此道理在篮球运动中也得到体现。没有群众篮球运动的基础,竞技篮球运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调查问卷中显示,大部分专家认为,群众篮球运动的普及,在发展我国竞技篮球中将会起到显而易见的基础性作用。

根据历史资料数据显示,群众篮球运动从50年代起迅速发展,在50年代末达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这一时期的竞技篮球运动也在国际大赛中屡获佳绩,接近了世界强队水平。在群众篮球运动全面倒退的70年代,竞技篮球运动水平也跌入低谷。进入80年代后,群众篮球运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竞技篮球运动也走向高峰。然而,据研究结果表明:群众篮球运动对竞技篮球运动的基础作用并不是明显地同步,而是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群众篮球运动从49年开始发展,到59年形成高潮,在此期间,竞技篮球运动也得到发展。国人勇战欧洲强队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当时,我国还没有形成从少体校到国家队的一整套的训练网络,专业队员都是通过基层选拔,如出自码头工人的国家男篮优秀中锋刘二柱。1959年,“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的正式出台是在中央批转的国家体委报告中提出的。报告指出:“开展群众性的业余体育运动和培养少数优秀运动队伍相结合,实行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这是当前体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原则。”在经济困难时期,国家体委采用“集中力量猛攻尖端”的方法。60年代,国家体委将运动训练工作方面列为工作重点,致力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运动训练,以业余体校、运动技术学校或重点业余体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络已初步形成。从此,在竞技水平提高的过程中训练的因素所占比重逐渐变大。这个问题在70年代的情况中得到了充分说明。一般说来,普及促进提高,而提高总是在普及之后出现的,而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群众篮球运动的普及并没有在70年代使竞技篮球运动体现了应有的高水平。研究后发现,从1966年至1970年,整个业余训练工作完全停止,造成了人才的严重断层是造成我国竞技水平落后的原因。

从7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群众篮球运动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20多年期间呈现出繁盛活跃的景象。进而,在80年代竞技篮球运动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步入90年代初,女子篮球队取得奥运会、世锦赛双料亚军得佳绩,男子篮球队也获得世锦赛第8名,纷纷进入了世界强队行列。但此后,女篮成绩开始出现滑坡,同事男篮也屡在亚洲赛场失利,表现出后备力量不足的态势。归根接轨,问题在训练体制方面。而后70年代,三级训练网络在我国逐步恢复。从1978年起,我国篮球队渐渐跟国际联系的加强,广收博采各国先进技术经验。1980年初,在给中央的请示报告中,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指出:“在我国,体育纳入国家计划,能够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按比例、有重点地分配财力、物力。这样就能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使体育上得快一些。”在80年代,以竞技体育为先导,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思想在我国进一步明确。同一时间,随着研究和训练工作不断改进、发展,我国篮球运动跟上了迅速发展的国际篮球运动趋势,形成我国篮球自己特色和风格,。到了80年代中期,“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战略协调发展”的战略发展方针被国家体委提出,此方针使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关系得到协调。然而,在竞赛“指挥棒”的调节下,地方各自为政的“全运战略”、“省运战略”出现,篮球等集体项目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导致在90年代中后期竞技篮球运动的低沉。

2.竞技篮球运动对群众篮球运动的促进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篮球作为一项极具魅力的运动项目,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也会对开展群众篮球运动起着一定的促进推动作用。

中华民族,一个具有强烈民族荣誉感和使命感的民族,国人每一次在世界上取得的成功都能振奋全民族。同样,在体育赛场上,每当国家篮球队在国际上取得好的成绩,都能激起全国人民的兴奋与热情,即使是失利,也能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1952年初,国家成立了中央体训班男、女篮球队(国家队),在篮球爱好者的心目中他们无疑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央体训班男、女队除了自己坚持训练外,还到基层到各省、市表演篮球赛。作为当时的专业队,“八一”队及一些地方篮球队也经常下基层表演,指导群众篮球运动,群众篮球运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促进。50年代末,我们与欧洲强队多次交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话题。“文革”时期,专业队“开门训练”,还把赛场设在厂矿、农村、学校等地方,这对群众篮球运动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广泛的促进作用。80年代起,我国竞技篮球水平持续上升,屡获佳绩。国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体育信息,如现场直播,新闻媒体的报道,能够从中感受现场的气氛,感受到祖国体育事业的强大,从而激起了人们纷纷加入到篮球这项体育运动来。在90年代中期开赛的甲A联赛,凭借主客场制特有的魄力以及主办单位、赞助商、俱乐部对球星的包装,广大青少年和篮球爱好者对其喜爱有加。

第3篇: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

体育产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尚不完善,市场管理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因此,在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抓好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一、体育产业的概念与内容

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将体育产业界定为:以体育本体产业为主,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一切经营活动。其类型可化为三类:

一类为体育本体产业。指由体育部门归口管理、可发挥体育自身价值和功能的、以提供体育服务为主的体育生产经营活动。如竞技体育产业、群众体育产业、体育场馆等。

二类为与体育有关的其它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体育场地、器材、用品、服装、传媒的生产和经营。

三类为体育内部产业。是指从事体育工作的人员,在分工、分流后所办的产业及体育部门利用本单们的人、财、物的条件所从事的其它各类生产经营活动。

二、“十一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总体要求

我国对体育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在国家公布的《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初步建成与大众消费水平相适应,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多业并举、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多种所有制关存、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兴办的格局”。

从国家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中,我们深深认识到,发展体育产业,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符合我国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综观其宗,发展体育产业,对增强我国体育事业的总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要立足体育工作的宏观目标,积极推进新时期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发展体育产业的原则和措施

在2008年1月7日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国务委员陈至立对加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发展体育产业要着眼于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正确处理公益性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关系,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努力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体育权益的基础上,不断扩充社会体育资源。”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在这次会议讲话中也提出:“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政府在发展体育产业中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在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1、积极引导体育消费,增加体育消费途径。通过传播媒体对体育消费的宣传,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体育消费的作用,积极引导群众进行健康文明的体育消费,形成良好的全民健身、体育消费的氛围,广泛推进体育消费的发展。

2、培育体育市场,改善体育消费的环境条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群众进行健康文明的体育消费。要加快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发展,要把握脉络,找准定位,降低成本,以合理的价格面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同时还应开发多特色、多项目、多形式的市场,以适应、满足、引导消费、符合大众健身的需求和变化。

3、要发展体育自身的本体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优化体育产业结构。要推进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探索体育赛事运作的模式,做好举办奥运会和全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的市场开发,提高综合性运动会的品牌价值,进一步加大体育组织、运动队和运动员无形资产开发力度。

4、要研究制定发展体育产业的相关政策,保证体育产业的正常运行。要建立体育市场监管体系,探索创新体育市场管理方法,确保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树立大体育观,促进竞体人才培养

第4篇: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学校体育;国民体育;全面发展教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结合,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改革,由于对学校体育中的相关理论概念(如:健康第一与增强体质,迎合兴趣与培养兴趣,身体练习与运动技能,以人为本与国家意志等。)没有很好地认识并加以深层次理解,造成新理念层出不穷。但有说服力的教育实践报告至今未能看到,三级教材建设未能及时跟上,很多体育老师无可适从,不少地方的体育课不能正常开展,学生体质状况未能得到改善。有体育老师称这场体育课改革是:“目标虚化,内容空化,组织散漫化,考核客气化。”这足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其根源就是没有定位好学校体育的位置,让学校体育在实践中处于浮游的状态。

1.学校体育在国民体育中的位置

目前关于体育的分类存在一些争论,但大家默认的还是把国民体育分成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在这一分类中此三种体育共同构成了整个国民体育的框架,可谓三足鼎立的态势,缺一不可。“在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今天,竞技体育方面,要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创造优异成绩,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群众体育方面,要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增强民族体质,把我国人民的机体能力和平均寿命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学校体育方面,要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体质教育,把我国青少年一代的体质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2]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大目标,学校体育起相对的促进性作用。首先,学校体育在完成自身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促使学生的机体得到完美的发展。所谓完美发展,就是形态、机能、体能和精神几方面得到充分的、均衡的、协调的发展。)的同时,其实也在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做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有天赋、有潜力的人才。有人说:学校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是输送各行业人才的生命线。学校体育在实践竞技体育的精神,体验竞技的乐趣。其次,学校体育为群众体育传授身体锻炼、健身娱乐、维护身体健康的知识,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生活理念。为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系统性练习,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与社会生存能力。当学生走出学校后,在群众体育领域里发挥着引导大众进行体育活动的作用。

2.学校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力包括智力与体力两方面,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使之适合于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体力的发展主要就是通过学校体育的手段而获得。在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学校体育具有教育、教养和身体发展的特点。所谓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按一定的目标来形成特定的个性品质,包括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情操、美感等。所谓教养,就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科学概念、规律和事实,并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技巧。所谓身体发展,就是使受教育者的个体在解剖生理和心理的机构与功能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和质变,得到良好的发育,包括脑力和体力的发展。学校体育中的教育、教养和发展体现着德、智、体三方面的要求,互相渗透,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而在不同环节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学校体育是教育的手段之一,在实施过程中也应该完成这三方面的任务,而以发展身体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发展教育所赋予学校体育的使命就是做好教育、教养和发展身体三方面。三者互相关联、融为一体,构成学校体育的全过程。但三者不是平列的,而是有一个中心,就是增强学生体质。

3.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相依为命

竞技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命脉,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必须进入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竞技体育是人类体育文化的主体,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必须把这部分文化遗产继承的任务纳入学校体育中来。”[3]国际学校体育联合会主席兰姆斯说:“教育狭义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而广义的目的在于传授技术、能力和社会生活价值观念,而这种教育包括竞技体育教育。”[4]西班牙学者何塞马利亚卡西加尔教授则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努力制定一套教育方法,提出有力的证据,并设法促进主管教育的组织采取行动,使当代人恢复他们业已失去的运动能力。”[5]竞技体育是体育文化的最高层次,把它的项目作为体育教学的手段是完全应该、完全必要的。而且,竞技体育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它是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高度发展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在竞技体育中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念和现代社会是相吻合的。如竞争、开放、民主、民族等观念,都是现代人所必备的心理品质,也是现代社会应具备的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因此,在学校体育里,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以人为本与国家意志的关系。如果放纵学生的主体性,“放羊式”教学,让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不能完成学校体育根本的任务,此方式也不是实现“以人为本”的良好途径。试想我们的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从来没有体验过什么是疲劳,什么是“极限”,什么是“二次呼吸”,什么是“价值域”,什么是“中华体育精神”,什么是“奥林匹克文化”,我们就说这种体育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吗?“中级水平以上的竞技体育,即组织化的体育,是应该在学校里提倡的,至于初级水平的竞技体育则应该在学校里广泛地得到开展,这正是我国学校体育目前最薄弱的一环。”[6]因此,把竞技体育的项目作为体育教学手段,是完全应该和必要的。我们绝不能在排斥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目的的同时,把作为手段的竞技体育也一概排斥。竞技体育的“增强体能”应成为学校体育的主导,失去它,学校体育就没有生机,处于空虚、疲软状态。

4.学校体育向群众体育开放

群众体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学校体育的延伸。群众体育里没有统一的规则,没有统一的组织,大多数都是自发的,即使有组织也是自愿的。而且他们的活动场地具有不固定性,设施稀少,活动、锻炼时间受生活条件的限制。活动形式较单一、枯燥。因此,学校体育应该向群众体育提供帮助,对其进行多方位开放。首先、提供场地设施,让群众有机会利用就近资源,创造良好的群众体育氛围;其次、提供理论指导。尽可能地发挥学校体育的理论资源的实践作用,帮助群众体育普遍性开展。有必要的情况下向社区、企业、厂矿等派送体育健身指导员,组织不同的群体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地方化、民族化。

5.结论

学校体育在国民体育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共同筑成国民体育的大厦。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教养和发展生体的作用。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是相依为命的关系,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竞技体育的“技能练习”手段必须成为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竞技体育要理直气壮地走进学校体育。学校体育应向群众体育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提供开放性的帮助,用理论指导实践,推进群众体育普及化、地方化、民族化和多样化。由此看出,学校体育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理性定位学校体育的位置,有利于学校组织开展健康、有益学生身心、有益社会的内容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改善以往“放羊式”、“放鹰式”的学校体育教学观念。学校体育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任务,为提高国民体质力尽责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6.

[2]张友龙.试论学校体育在国民体育中的位置及其目标.[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3,(3),56—58.

[3]卢元镇.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1—6.

[4]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忧思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9.

第5篇: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体育强国;高校体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3 — 0162 — 02

同志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我国要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思想”。〔1〕由此,我们国家开始致力于体育强国的建设,体育科学的专家学者们也纷纷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体育强国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2〕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原动力,学校体育承担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重任,少年强则国家强。〔3〕高等学校体育在体育强国的建设中,应发挥出自己的独特优势,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加强科学健身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并向社会开放;加快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融合与发展。

1.体育强国与学校体育

体育强国是对一个国家体育发展能力和竞技水平的综合体现,是指群众体育体育发展普及的程度,竞技体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水平,学校体育的完善程度,体育产业的发达程度。〔4〕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体现。学校体育的竞技水平、完善程度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是体育强国的基础,体育强国的基础又表现在学校体育人才强国和体育教育强国两个方面。学校体育应该承担体育强国排头兵的重任,因为每名青少年都要接受系统的学校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体育人群的素质,关系到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到世界体育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播。

2.高等学校体育强国的优势分析

2.1精英人才的优势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是学校体育建设的生力军,这些精英人才将是实现体育强国、实现中国梦的基石。高等学校是体育专家学者的摇篮,这里聚集着众多的体育教育的精英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激发他们投身体育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并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群参与科学的体育健身,达到为体育强国培育适应性强的体育人才的目标。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掌握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养成参与体育活动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建设者,是体育强国的践行者。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实现终身体育的能力,对身边人群的积极影响,是确保体育强国早日实现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大学生智力水平较高,对体质健康状况有正确的认识,对健康知识和科学健身的方法掌握较快。通过高校的体育教育使大学生们都成为体育人群,都成为社会体育的指导者,都成为科学健身的引领者,将是高校体育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竞技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应是竞教相结合,利用高校优质的体育人才资源,提高竞技体育人才的人文素质,这既能提高竞技体育的软实力,也能为实现体育强国提供保障,即能弘扬奥运精神,又能贯彻科学发展观,竞教相结合的推进,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2.2体育场地、器材的优势

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是学校体育的基本保障。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和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度。在我国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下,高等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相对较完善,投入的经费相对较多。这对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良好的体育场地设施,激发了大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和体育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自身的特长,挖掘了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潜能。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是培养多方面高校竞技人才的基础,为大学生的竞技训练提供了全方位的平台。

2.3完善的体育教育体系的优势

高等学校具有完善的的体育教育体系,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接受系统的体育教育,对体育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掌握科学健身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养成科学健身的良好习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育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增强学生体质和掌握科学健身能力为终极目标,体育与竞技相结合,达到增强体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学校体育要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基础,着眼于学生终身体育的需要,为群众体育奠定基础;学校体育应具有自身创新的能力、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特点,为体育强国培养竞技体育和民生体育人才。

3.高等学校体育强国的发展途径

学校体育是体育强国竞技人才的资源库,学校体育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培育出竞技体育品德兼备的人才,储备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学校体育还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助推器,学校体育已由“应试教育”走进“素质教育”推动体育必修课与课外体育、体育文化活动相结合,形成了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已经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与发展。高等学校体育强国的发展途径应为:

3.1加强科学健身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都知道运动健身的重要性,学校体育应普及科学的健身知识教育,发挥体育健身育人的功能,促进广大学生健康发展。高等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广大的青年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水平,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掌握科学健身知识和技能,能自觉锻炼身体,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最终实现终身体育。大学生面临就业等多重压力,心理负担较重,最终达到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应系统的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体育欣赏、体育文化、体育健身理论等等科学健身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大学体育的目的,积极参与到科学健身之中。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顽强拼搏、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民族自豪感等的培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大学生走向是会后,始终保持拼搏进取、乐观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

3.2培养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在体育强国的建设中,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已经有重点发展竞技体育转移到重点发展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建设之中,重点发展民生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建设是体育强国的基础。〔5〕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促进和实施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引领者。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在群众体育中进行组织管理、锻炼指导、技能传授的体育专业类人才人员,是建设体育强国的一支强有力队伍。高等学校聚集了我国的精英人才,他们的生活习惯将对身边的人群具有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系统的体育教育,享有良好的体育场地设施等条件,加上积极先进的思想觉悟,他们必将成为体育强国的建设者和实现者。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使他们走向社会后成为优秀的社会体育的实践者和引领者,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基础。

3.3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并向社会开放

要加快体育强国的进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必须要高度重视体育场地的设施建设,丰富竞技体育项目,改善体育设施,促进体育改革的创新。体育设施的建设是学校体育的关键环节,良好的体育设施是确保高等教育培养健康体魄合格人才的基础。现阶段,我国群众体育场地、器材的匮乏,严重制约体育强国的发展。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应在保障体育教育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场地设施的使用率。可以利用空余时间,面向学生,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学校优质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对社会的开放,可以解决现阶段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紧缺的问题。使更多的人群加入到科学健身的行列,接受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熏陶,最终实现体育强国这一根本目标。

3.4加快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融合与发展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融合是以体育资源为载体,以社会主义体育制度为框架,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融合互动,相互交流探索,共同提高资源共享。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缩影,是学校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侧面反映,时时体现社会体育发展的状况和出现的问题。首先加快体育人才的融合发展,学校体育拥有大批知识丰富,竞技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社会体育拥有大批有经验,掌握新兴体育竞技项目的体育指导员。这些高素质体育人才的融合,可以有效发挥其拓宽知识结构、挖掘创新能力,为体育强国培育适应性强的体育人才;其次促进体育设施的融合发展,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除了上课教学、训练使用,其余时间(周末及假期)都被闲置。社会群众体育则都是在街道、社区、公园等非正规的体育材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将体育设施合理地融合配置,提高了其使用效率,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加强体育观念、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学校体育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而社会体育具有灵活性、自主性和趣味性。二者的融合,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又发挥了体育的价值和功能。学校体育具有竞教相结合的体育学习氛围,社会体育拥有趣味性强的民族文化和民俗活动,学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文化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即拓展了知识、锻炼了身体、提高了技能,又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为体育强国奠定基础。

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密不可分的,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具有强健体魄的复合型人才,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高质量完成,必将提升群众体育健身的科学性、竞技体育发展的可持续性,有效地增加我国的体育人口,进而进一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步伐。

〔参 考 文 献〕

〔1〕.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董翠香,茹佳,季浏.体育强国视阈下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方式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1):88-92.

〔3〕王庆环.学校体育 圆中华民族一个强国梦〔N〕.光明日报,2008-08-20.

第6篇: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社会体育;体育人类学;体育形态

随着社会经济与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日益出现精细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趋势,而体育小群体竞技项目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和喜爱。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要求、任务、政策措施、组织与实施。广大人民群众以多种方式方法参与锻炼,充分发挥利用体育场馆、健身中心以及公共场所,大力推进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建筑业,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两者相互融合,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体育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对抗性小竞技项群是指目前流行在社会上的小组对抗体育活动。比较流行的是三人篮球、趣味运动会、拔河、民族传统体育等,在分类上体现了项群理论,也注重竞技性。因此,基于小项群的民间形态的丰富性,讨论社会项群体育机制是体育理论的一个新的趋势。小竞技项目的深入,目前以年轻人时尚化为特征,表现了体育的健身休闲、娱乐性、趣味化、表演化。理论界困惑体育社会化转换与体育竞技形态交互影响呈现了越来越复杂的面貌。近年来,随着体育社会学发展,体育运动学具有社会学要求,竞技的体育运动学已经被体育社会论域取代,一个多元的群众体育概念甚至渐渐成为中国大众生活方式,深入到民间的基本社会论域,成为社会体育运动形态与民间运动文化对接、全民运动社会化普及等等普遍的研究领域。但是,体育论域的扩大化需求,随着带来的问题就是体育运动的本土普及,其大众形态下如何构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民间是否可以建构体育生活的自然形态(运动)以及经济形态(组织),而依据这个本土形态的体育是否具有现代社会论域的支撑,为现代国民大众的精神提供身体文化的演绎形态。社会体育学与体育人类学的结合区域化体育,随着全球化体育的进程推进,就是说,“一方水土一方人”,要求形成“中国体育”核心文化的基础,这个基础上的“运动体制”的人类学依据是什么,社会化研究的基础是什么,这两个体系建构起来,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具有的“大众体育”是具有体育核心能力的体育,体育核心能力才会建立在现代大众社会的体系中。因此,基于小群体的体育形态研究就具有了体育所有的内涵以及竞技基础。

二、项群内涵以及小竞技竞赛开战

我们研究对抗性小竞技项群的社会体育产业机制就有了全新的理论视阈。首先,理论上要有自己的文化阐释,体育活动是一种交流,体育交流却是一种竞技。其次,作为体育活动开展必须具备项群模式的条件和机制,不是简单地项目组织以及爱好者的演示,而是具备厚实的制度保障和机制支撑。

(一)以人群为依据———社会体育能力与社会体育基础

从孔子儒家六艺的传统开始,体育在中国文化就是一种社会情志培养的基础语境。中国体育为什么一直停留在情志模式下,这与中国农业文化的养育文化有关。社会蓄养模式决定了中国没有西方那么发达的体育竞技,而是在游戏形态发展了体育。早在周代,五禽戏、八段锦、形意拳以及周易形态下的体育文化,就形成了体育养生的社会基础形态。即使保留在氏族体系中的自然体育形态,包括后来游侠精神,也没有像西方那样形成群体组织的竞技形态。中国历史上武学基本上没有自己系统的理论以及实践体系,也没有传承的体育历史论域,只有氏族部落战争,是中国体育精神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的一点依据,这在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上,还留下一些武学高手,被中华民族奉为英雄。但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在中国还是一种群体文化,畜牧民族的武力掠夺与战争扩张形态在中国演化为一种运动模式、游戏模式,农业文化的民间社会以及农耕劳动形态缺乏竞技形态的社会基础。因此,进入当代大众文化回归身体的蓄养,我们又一次面临生活现状下,体育如何成为人的核心素质,在教育上形成一个核心能力的教育体系,体育研究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确定了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真正财富。体育社会能力研究认为,人的社会心理态度、社会价值观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状况才是衡量“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1]因此,体育应该是贴近情志体验、运动体验、健康体验,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的教育。体育应该站在人性的立场上,培育人性的情志认知;在体育的同时,揭示人类发展在身体文明上的客观规律;在体育训练的同时,养成科学锻炼的方法,培养体育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让人的生命之花得以绽放,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让人诗意、美感般地徜徉在大地上,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由自觉活动的人”。[1]目前,随着全球化体育的交融,各种不同的体育文化交互进入各个国家的体育事业以及民间组织,现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全球化”、“地球村”交互影响,体育的形态以及传统都在不断磨合。如何建立互相接纳的体育生活,在体育生活内涵中提炼新的体育精神以及文化形态,因此,新的体育组织以及民间形态超出了原来体育教育、体育方式的约束,一种互相认同的体育情志需求成为体育发展的基本形态,因此,研究体育产品、体育符号、体育虚拟等等情志形态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也为进一步深化为体育主流研究确立了方向。根据核心能力的理论,我们建立体育运动的能力模式,需要完善体育实验以及运动教学体系。现代的自然回归逐步朝着体育技术以及产品开发方向的路径发展,使民间体育赛事常常能在运动整合、设备整合等方面令专业体育瞠目结舌。依靠运动革新,运动学的竞技标杆不断演化为体育仪式的情志化,竞争规则频频改写。因此,体育中的运动核心技术是在体育社会学基础上逐步确立起来,并且受传统运动形态的束缚,这要求新崛起的体育技术不再墨守成规,深刻地改变整个社会体育形态与运动组织。

(二)以竞技为导向———现代运动能力的人类学机制

现代社会能力是文武之道的自觉,也是人类情志机制水平的体现。体育发乎“情”———运动能力,止于“礼仪”———竞技形态,这个体育概念是出乎一般体育竞技形态的范畴的。体育属于“性质—体质”论还是“范畴—体制”论?比如,杭州的自行车游西湖,属于体育还是旅游,还是产业?现代自行车与古代划船有什么联系?体育从竞技与战争脱离出来,变化为一种体育情志,一种作为情志酵母,仅仅是一种自我的身体激励机制,这恰恰是中国体育一直的传统。中国民间就有虎虎生威、龙马精神的身体象征,也有“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的身体形态比喻,甚至更有竞争于商场的操守精神,早已在中国体育道德精神中占据一席之地。古人在做事之前都会考虑斋戒、净身,考虑生活方式与事业的关系,依靠这种身体方式树立体育精神,因此,成功是体育、道德、生活语境下改变自己,升华自我。其实,西方也发现了这个根本的变化,体育人类学从体育的运动情志角度去研究“人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学科”[2]。自行车与划船,载杭州西湖文化中,作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结合点,它揭示和分析人类与体育相关的因素,综合研究人类的体育问题。其他项目也一样,研究任何一个竞技项目,它从人类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研究体育的一般规律及其在理论上表现的具体形式,揭示体育过程的内在结构,在不同形式的体育过程和与之相似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共同的规律。体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体育原理,以建立全面认识体育的新视角;民族体育,以深挖和弘扬人类传统文化遗产;竞技,以摆脱单纯追求人体极限的误区;定位和标示,以把握未来人类体育的发展轨迹。一般而言,体育人类学着眼于人类的过去和现在。但就其新分支和属于应用人类学范畴的体育人类学来说,不能不把目光投向未来。文明的进步带来生存环境的异化,也导致体质的弱化。生产方式的突变,导致人类的体力不再是生产力的衍生因素,这必将引发体育方式的彻底变革。体育人类学正是要结合体质和文化人类学,探讨社会的异化导致的体育需求,揭示体育与人类其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的联系,确立体育在未来社会的行进方向。健康,体现着人类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基本关怀;体育,是追寻健康的积极方式,是体现这种基本关怀的最佳执行者。体育人类学,为实施基本关怀提供理论依据。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期间,体育人类学者将在相关专题会议上共同探讨如何将体育和人的健康幸福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保持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生存活力。

(三)以族群为社会体系,完善社会团体以及机构的俱乐部运动机制

在人类体力劳动缺失的情况下,体育转化机制成为了人类自身完善和改造的手段:

1.体育回归社会族群而为社会体育

现在,只有体育和一般日常生活中,才会使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而当人的智力和情感作用于身外的自然界并改变自然时,体育情志就成为了人类劳动以及文化的核心。[3]202正是由于体育脱离了劳动,身体才成为文化,脱离动物形态,而修炼的身体文化才会成为情志的载体。追求身体自身受到自然和社会诸方面因素制约或影响才进入西方文化的论域。其实,人类文明在每一个文明的突破阶段,都会关注身体的文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如此,十世纪阿拉伯价本•希纳等人的论述也如此。体育的研究逐渐让位于教育学和医学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不能认识自己的体育只是一个身体机器的体育。

2.体育回归产业族群而发展为一种交流文化的媒介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并不是体育精神内涵的基本认识,而是一种竞技传统的理性扩张,它存在时代的局限和发展历史的蜕变。随着现代人精神压力的加剧,职业人的问题成为社会焦虑的根源,情志说,是一种生态体系的体育的回归,也是希腊对体质文明的进一步确认。因此,体育被赋予和平、交流、交往的族群属性而回归族群仪式,所以他是一个交流平台,更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个体育产业链条。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文化交流。

3.体育社会化与运动竞技化机制转化重建

运动学关注普通人体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基本原理,而不是竞技精英的超常技艺。各种体育研究都要基于运动原理,合理的生活与人类积累下来的运动科学,都强调身体合理的力学机理。全球化以来,中国传统身体力量的理论,也会被进一步科学所认同。东方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有助于从运动这个角度具体说明人类身体文明进步的原因,选材学与育才学及遗传学、优生学都会全面融合。笔者在浙江高校的人体测量调研,说明了体育情志与身体形态的关系,不断进行不同的身体训练,就会带来不同的身体体型以及情志特征。灵活转换能力,一直是中国体型所追求的体育形态。中国体育的情志要求,表现为出类拔萃的速度,短快灵如此,以柔克刚如此,形意训练如此,太极训练也如此。情志学在不同身体体质特征有不同的要求,不但可直接用于为运动竞技训练,而且对于体育社会学更具有重要意义。在笔者的大学生身体与情志调研中,学生对身体的情志认识,可以帮助学生确立高尚的情操,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有利于身体发育的全面充分具有情志价值。尤其在体育专业上,情志训练使得运动员注重精神贯注,遵守体育道德,获得精神超越的体育体验。

三、项群回归与重建———两个结论

基于体育社会学回归与运动竞技形态重建,我的研究结论是:结论之一:体育可欣赏性更加突出,运动竞技评判越来越具有情感色彩。情志有利于确立适合个体体质的运动核心目标。目前体育测量的体质数据是静态的,因此,根据对不同体育生活的具体要求进行具体行为的教学,我们就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体育要求。那么,我们就需要学生自己确定体育核心能力以及组织通用能力、可转移的能力、独特的能力。提出核心目标体系是当前课程改革新课题,要求学生在社会组织、社会调查过程中,积极联系校友、家族、企业等等社会实践基地,进行运动交流、运动教育、运动社交活动,把学校的俱乐部和社交活动结合起来。结论之二:体育族群竞技成为新的竞技形态,运动会代表队的名额分配与参赛项目都趋向传统与基础以及学科的整体考量。体育属于族群竞技,因此体育教育对健全体育项目化目标体系细化为训练过程具有指导意义。核心能力体系包括体育任务的接受,交流,技术改进,操作解决等等。这个模式突破了专业体系的束缚,也突破了训练模式的局限,把体育教学变成了联系互动的体育全科教学。体育设计全面的身体活动和精神活动,因此,要通过体育运动进行高雅的竞技仪式,提高交往的质量,使得教育全面对接社会,这就是所谓的“转化”的专业内涵。总之,体育社会化与运动竞技化机制转化全新诠释了当前运动体系。体育具有跨文化、跨理论、跨种群的机制,同时要大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不断改革与创新。因此,选材、训练、竞技的传统将会演化为竞技、交流、认同的新格局。训练回归族群,竞技回归交流,竞技训练的学科核心也会朝着竞技族群学的文化体系回归体育文化的认同而形成产业项目,并通过教育文化实现运动科学的重建。

参考文献:

[1]谢桂新.人性假设的教育学意义(教育前沿理论版)[J].2010,(8).

[2]饶远,陈斌.21世纪人类学文库:体育人类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从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出发,指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展群众体育事业、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协调发展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适时开展职业体育,同时争取一定的国际体育话语权。从制度层面改革,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分类指导,逐步推进,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

关键词 体育大国 体育强国 路径选择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在该届奥运会上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的中国体育,在朝着新的目标扬帆启航。2010年11月27日亚洲运动会在广州落幕,中国军团以创造纪录的199枚金牌的佳绩傲立于亚洲之巅,继续巩固亚洲体坛霸主的地位。从亚运赛场的八连冠到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榜第一,中国已无愧于“体育大国”和“金牌大国”的称号,但遥望“体育强国”,中国体育还任重而道远。中国体育将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进一步树立发展与改革的信心,努力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一、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含义辨析

(一)何为体育大国

体育大国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国,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它包括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教育。因此,体育大国所蕴含的意义是一个综合的范畴。“大”是相对“小”而言,主要是从体育人口数量、体育设施规模、人均占有体育资源的面积、体积等方面来衡量。具体是指占有的体育活动的容量较多,空间较多,面积较广,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的数量较多,范围较广的国家。形式逻辑学中定义一个概念:被定义项=种差+属概念,因此对其概念含义的思考,重点在于界定“体育”和“大国”上。我们认为,体育大国就是指,开展体育运动的项目广泛,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口数量众多,体育设施规模较大,在世界体坛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

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体育大国,不是看它在大型国际比赛中拿了几个冠军,而是看人均拥有的体育设施的多少,以及该国家人均寿命、健康程度等综合指标来衡量。通俗地说,所谓体育大国,说的是国民素质,而不是竞技体育成绩。

(二)何为体育强国

我国是否是体育强国,与体育强国的究竟有多大的差距,目前是一个热点话题。体育强国一词,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是一个具有浓厚的“爱国情结”和“中国元素”的意会词,反映了国人迫切的领先与赶超的心态;从内涵来看,是对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的定性评价,是对我国体育人口数量,体育设施规模,体育产业结构,体育活动组织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关于体育强国概念的提出主要在我国,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固定的、定量化的衡量标准。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笔者认为体育强国是指该国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超群,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的国家。

二、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时代背景和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时期。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中国体育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体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他希望体育战线的同志们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全面贯彻党的体育工作方针,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胡总书记的讲话提出了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国家“十二五”期间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广阔空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竞技体育巨大的社会功能和综合效应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奥运会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影响力大的职业体育成为国家间交流、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现国家形象和综合实力的重要窗口,竞技体育蕴含的丰富精神价值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成为全社会的宝贵财富。

三、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路径选择

(一)积极发展群众体育事业

在过去近三十年的时间中,中国体育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中国也早已成为亚洲体育当之无愧的领军者。虽然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并没有脱离开群众体育这个基础,在不断增加的奥运会金牌数量的带动下,中国的后备体育力量也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可是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需要努力实现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后劲与活力;还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锐意改革创新,建立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此时,我们应该意识到,相比于竞技体育的一片凯歌声,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发展步伐还略显缓慢。我国国民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很多地方还缺少健全完善的群众体育设施及规划、没有行之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加之健身器械和场所的匮乏,导致很多地方全民健身运动始终是“星星之火”,未能形成“燎原”之势。如果仍然一味追求竞技体育金牌而“顾此失彼”,以“求多”“求全”的心态设置缺乏群众基础、并不适合中国人特点的项目,就难做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比翼齐飞。因此,应该以人为本,积极发展群众体育事业。

(二)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要面向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认真探索竞技体育发展规律,认真研究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冷静分析竞技体育成绩、结构、效率等方面的问题。在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培育新的金牌增长点,通过改革训练管理体制、强化竞争机制、加强训练创新等手段,提升落后项目水平。特别是对那些具有重要基础地位的项目,如田径、游泳等、对那些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的集体球类项目,如足球、篮球和排球,我们应当有更高的、更全面的追求。支持和鼓励各地方、各行业重点发展符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运动项目,优化布局,提高效益,形成地方优势和行业特色。

(三)加强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保障

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切实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动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10年3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23号)。《指导意见》在三方面实现了创新与突破。首先,在公办体育运动学校的教育发展规划、教育经费、文化课教师选派和管理等方面,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分工负责。其次,突出解决运动员保障政策系统化问题。

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各级体育部门要本着对运动员负责、对事业发展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态度,为开创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事业的新局面做出更大努力。切实解决当前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中国体育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然而,由于历史、政治和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逐渐形成“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当竞技体育在2008年达到辉煌的顶峰时,群众体育发展的相对落后便与之形成鲜明的反差。

要实现体育事业的新发展、新跨越,就要高度重视、充分实现新时期中国体育的社会价值和综合作用。目前,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尚未充分发挥,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与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并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其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等,都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体育事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在体育的各个门类上,都要有所进步。体育本身的内涵是很广泛的,体育既是实力又是文化,还是艺术,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因此,对体育的理解就要全面。笔者认为,首先就是发展群众体育,在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方面,体育肩负着独特的作用。金牌也是需要的,因为它也是展现实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它对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绝不能够把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对立起来。

(五)创新举国体制,发展职业体育

体育强国的一大标志,就是应该在具有国际影响力、市场化专业化程度高的项目上取得突破,如果在国际认可度高的主流运动中没有一席之地,再多的金牌都堆砌不成一个世所公认的体育强国。因此,发展中国职业体育,需要思路的转变。2008年之后,国家体育总局审时度势,让李娜和其他几位具备了足够实力的“金花”、“单飞”,使她们在职业网坛更上层楼,终于实现了2011年法网大满贯赛事的突破性胜利。这恰恰印证了中国体育从专业化到职业化不懈探索的轨迹,如果没有专业化,也就没有今天的职业化,专业化是基础,职业化是升华,而举国体制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保障。在这个成长与提升的链条上,各种因素缺一不可,全在于如何协调合力与把握时机。

创新举国体制,发展职业体育。各个项目有各个项目成长的内在规律,但有一条是不变的,那就是任何项目都要符合自身的发展实际,且要融入国际的发展潮流中去。举国体制需要创新,但不等于照搬外国的职业化模式,一旦某个项目决定走职业化道路,就应该建立相适应的制度、运行规则和管理体制,让中国的职业体育“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创新之路”。

(六)争取国际体育话语权

成为体育强国是中国大国崛起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出任国际体育组织的掌门人,除了朝中有人说话,公平公正有了人事保证之外,自然还能激发起国人,特别是体育迷们的民族自豪感。官方语境中,将出任一把手与中国成为体育大国、体育强国联系在一起也是常见的论述。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在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中加强话语权,目的并不是要利用自己“朝中有人”的优势获得不正当的利益,而是要更好地履行责任,维护公平公正,并在发生争议纠纷之后有一个顺畅的沟通渠道。

四、结束语

体育强国的建设,不仅是国家体育职能部门的任务,更是全社会应担当的一项重要责任。强国体育梦是每个国人追求的目标,其本质上就是体育现代化;在实现体育强国过程中,应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分类指导,逐渐推进,并注重加强法制建设,严格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推动体育工作改革,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参考文献:

[1] 课题组.体育强国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10.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S].(2010)22号.

[3] 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S].(2010)23号.

第8篇: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体育强国;意会概念;辩证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8-0009-05

Dialectical epistemology of sport powerful nation

TIAN Yu-pu,WANG Hu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China)

Abstract: Sport powerful nation is a perceptual concept, or a qualitative concept, but it is provided with distinct mobilizing and guiding characteristics. The levels of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strengths of competitive sports as well as mass sports are two basic standards for judging whether a nation is a sport powerful n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China into a sport powerful nation, we should work hard for comprehensive domination, but should not pursue perfection; we should base our foundation on nationwide fitness, but should not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optimiza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s structure; we should focus on the realization of objective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lthough constructing China into a sport powerful nation cannot be fulfilled overnight, we should do our best to fulfill it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sports sociology;sport powerful nation;perceptual concept;dialectical epistemology

围绕“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一命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理解和认识。类比和剖析可以看出,差异的实质是对围绕体育强国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关系没有厘清,对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缺乏深入的理解。因此,在北京奥运会后开始向体育强国迈进之时,有必要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相关理论进行研讨,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对一些关系进行梳理。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科学地把握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任务和路径,才能加快体育强国的建设进程。

1体育强国虽是个意会概念,但具有明显的动员性和引领性作用

我们在讨论和应用“体育强国”这一个概念时,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个意会词来理解,其意向性比较强,多半属于新闻术语而非学术概念。该词具有较大的弹性和情感色彩,从命题的提出背景到着手探究都具有较为浓厚的“爱国情结”和“中国元素”,体现出发展中国家迫切的赶超心态和领先意识。在国外,特别是体育发达国家,未曾见到体育强国的定义,也没有见到体育强国的说法。有的只是“the top country in sport”一词,翻译过来为“竞技上流国家”,可见,“体育强国”一词,可以理解为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精神需求的环境下产生的,是以激发国民进取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目的提出的,是以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及世界大赛上所获得的好成绩作为参照,而非以中国体育总体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作为考量对象的。因此,这一概念提出的适用对象主要在于国内,在于动员和号召体育系统奋发图强,并以此鼓舞和引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其内涵较为深刻,外延较为宽泛,还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权威衡量标准,也缺乏较为准确的价值评价标准[1]。

但是,对于意会性概念,口号性用语的作用也不可低估。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口号具有简洁、精炼、易懂、琅琅上口等特点,是国家发展中经常采用的引领方式。体育也不例外,如建国初期,用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就明确了当时体育的方针和任务。改革开放初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就激励了无数中华体育健儿的拼搏斗志。时值今日,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引下,建设体育强国的号召,如同动员令和进军号,指引着体育工作的方向。可见,对“体育强国”,不能因语性而低估其作用。

强与大,是质与量的关系。依据辞海的定义,“大”指的是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容量等方面的广阔、宽阔、众多;超过通常的情况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跟“小”相对[2]。“强”指的是力量大、程度高、坚强、优越的意思,跟“弱”相对[3]。可见,“大”侧重于量的方面,而“强”则侧重于质的方面,“大”是“强”的基础和前提,“强”是“大”的质量和实力的表现形式。由“强”可能推导出大”,但“大”不一定必然会“强”,所以“大”是“强”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从而可以得知“大”和“强”这两个词是有交叉包容关系的,并不是不相容的[4]。

大国与强国,也是如此,也是对国家发展规模与发展实力的评价。二者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体育大国,主要是指体育发展规模较大、资源数量较多,在国际体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而体育强国,则是指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超群,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都应当是针对体育发展的整体而言,应当从体育的总体来衡量。我们不同意将二者分割,即“体育大国主要是指群众体育,体育强国主要是指竞技体育”的观点。否则,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就无从谈起。

我们也不大赞同用“奥运强国”、“竞技体育强国”、“群众体育大国”和“群众体育强国”等下位概念来替代“体育强国”概念的观点。因为,建设体育强国是一个目标,是一个方向,分解表述,不利于集中目标、凝聚精神和动员力量。我们也不赞同“我国目前既不是体育大国,更不是体育强国”的判断。这种观点,过于追求完善和极致,过于消极和悲观。因为,体育大国是基于竞技体育所取得的成绩数量而言,是基于群众体育的参与和发展总量而言,因此,我国是体育大国的判断是符合实际的。

2体育强国虽是定性化概念,也应当有相应的定量化标准

体育强国,包括体育大国,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较的概念,是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中做出的判断,是对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总体规模和实力的定性化评价。

由于其概念指向宽泛,所属类别繁多,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公认的客观准确评价标准和公式化的定量指标体系。中国是体育大国,没有人根据什么具体标准进行了总体评估,也没有人明确地提出达到了什么样的量化指标。对于体育强国评定也是如此。

为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下个定义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尽管其定义的衡量标准和参照物的取向要获得一致的认同可能比较困难,但其中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判定标准是可以被广泛接受的。

但是,对于国家体育实力的强弱,总要有一个基本的衡量体系和维度,总要有个定性的切入点和大致的判别尺度。作为新时期我国体育的发展目标,也需要有一个大致的量化体系和指标。因此,就出现了意会性概念的定量化问题,也成为体育软科学研究的一个新命题。

3判别体育强国既要进行总体性衡量,也应当有主体性标志

如果从系统论的视角分析,一个体育强大的国家,应当表现在体育运动的方方面面。这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指标体系。随之而来的是众多的统计项目和繁琐的过程。我们以为,作为纲领性、引领性目标,应当简洁而实用,因此,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应当成为判别体育强国的2项基本标准。

竞技体育在体育强国的评价体系中,应当居于显著位置。我国前国家体委副主任张彩珍[5]在其《论体育》一书中所说的:“体育强国最突出、最鲜明的标志是运动技术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有些国家体育相当普及,场地设施也不错,但在奥运会上拿不上几块金牌,就不被承认为是体育强国…… 这是世界体育三强苏联、民主德国、美国的成功之道。”

竞技体育的成绩,不仅要看奥运会比赛的成绩,而且要看一些主要项目世界大赛的成绩,不仅要看夏季奥运会的成绩,还要看冬季奥运会的成绩,要从各种国际大赛取得成绩所形成的国际影响力进行综合衡量。

群众体育的强弱,主要应当看国民体质健康的总体水平,看人口平均寿命的水平。当然这离不开在均衡和谐基础上的国民体育参与的比例。

其余各项体育工作,如体育管理、体育法制、体育科教、体育传播、体育交流,以及体育产业等,都影响到体育强国的评价,但是,从便于操作和功能系统的角度上分析,这些工作可认定是体育强国核心指标的支撑和保障系统。

当然,国民的体育精神、国家的体育威望等也是体育强国软实力的表现。但由于其量化十分困难,且不便操作,故暂不纳入指标体系之中。

4建设体育强国固然要力争总体超群,但不可能尽善尽美

体育强国,是一个总体的概念。既不是单纯的竞技体育超群,也不仅指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领先;既要金牌数量的名列前茅,也要在基础项目上大展雄姿。当然还需要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的协调,群众体育参与比例与身体素质的同步提高等等。但是,必须明确,判别体育强国,必须树立总体意识,树立综合标准,抓住主要矛盾和核心指标,不能追求指标体系的尽善尽美,面面俱到。事实上,这样的“完美强国”是不存在的。即使是美国,北京奥运会6项短跑项目也有5项败北,在“飞人”博尔特面前,也得俯首称臣;俄国的奥运会成绩连续多年徘徊不前,近3届奥运会金牌总数呈下降态势;德国尽管连续3届冬奥会奖牌总数名列第一,但夏季奥运会名次却一直在五六名徘徊。可见,强国并不是什么都强。

因此,在我们努力建设体育强国中,竞技体育不能苛求各个运动项目都要大放异彩,都要领先世界。应当理解并允许一些与种族特征、发展环境密切相关的项目保持在合理、体面的位次上,如篮球、足球、田径等等;也应当允许一些项目,如马术等,甚至不广泛开展或不立足于追求名次。那种力图全面出击,着力寻求边缘突破,一味争取奖牌数量领先的观念,不应再成为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导思路。

在群众体育方面,建设强国更不能脱离实际地谋求全面强势,而要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国情出发,提出合情合理的发展目标和有本土特色评价标准。特别是在与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关的指标方面,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但是,对国民的体育参与比例、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平均寿命等主要指标,则必须要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既是坚持标准,促进发展,又是从实际出发,符合国情。这样的选择同样会得到普遍的认可和理解。

5判别体育强国既要看重国际舆论,也要有国内的自我评价体系

体育强国的评价主体是什么?我们认为,没有具体的评价主体,即使有,也不应该是单一的评价主体。

一般说,体育强国的评价主体应当由外评和自评两方面组成。外评,主要依赖国际舆论。其中,国际体育组织、国际体育组织的领导人,以及体育发达国家的知名人士和主流媒体的评价是重要的。当然也不排除国际权威评价咨询机构的评定结果。但是,我们不要期望得到国际社会任何正式认可,因为至今尚未有先例。

自评,是依据体育总体发展水平,在与国外体育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研究和论证,进行的自我评估。这不仅可以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发展方向,而且能够把握全局、推动整体的进程。当然可通过白皮书等方式进行传播,以提高影响力。自评本国是否是体育强国,对一个国家发展本国体育事业也具有积极的现实调整和长远的发展意义。

外评,一般情况下是分散的,不十分明朗和不具体的,是需要收集、整理和概括的;内评则可能是专门的,具体的和明确的。因此,最好采取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方式进行。

6大国既是建设强国的有利条件,也可能成为增添发展的难度

大国是成为强国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数量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由于资源总量多,发展余地大,从而为成为强国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大凡世界体育强国同时又是体育大国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大国也可能因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在人均资源占有量、资源分布的密度、整体进步的速度等方面,可能反倒成为大国转变为强国的困难和阻力。我们认为,对于不同国家,体育强国的评价标准不会是完全统一的。日本、韩国、古巴等人口和疆域不大的国家,很难被称为体育大国,但是,在大众体育普及率很高,竞技体育连续稳定地进入奥运会前10名,就可能被称为是体育强国。而中国与美国、俄国等大国,则不同,即使是连续保持在奥运会金牌榜第5名上下,也可能不被公认为是体育强国。因为,人们是以大国为基准来观察衡量这些国家的。可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人们对体育大国达到体育强国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在体育大国基础上建设体育强国是具有相当难度的。

7建设体育强国固然要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但不能忽视群众体育的增量

与体育大国发展中突出数量的增长相比,体育强国的建设必然要以提高质量为中心。

尽管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夏季奥运会连续3届金牌总数名列三甲,北京奥运会甚至达到金牌总数的第一,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奥运强国”。但是,我们竞技体育的发展还处于明显的争取数量领先的阶段,还处于主要依靠冷门项目、边缘项目、区域项目来获得奖牌数量的简单多数上,还是属于“广设项目”、“人海战术”和“忽略成本”的阶段。从金牌质量和结构上分析,我们距体育强国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诸如足球、田径、篮球、游泳等世界流行项目和基础竞技项目的竞争力,要进一步提高冰球、速度滑冰、越野滑雪等冬奥会的成绩,要进一步提高足球、篮球、冰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职业体育运动的水平,以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体育观赏需求。

与竞技体育一样,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过程中,群众体育也必须着力提高发展质量。从国民的健康水平上看,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该组织对192个成员国居民健康寿命的预测及排名顺序,预测出的健康寿命已减去居民一生中可能罹患疾病的时间。日本居民平均健康生活时间74.5年,位居第一。根据预测结果,中国排名第81位,在发展中国家位居前列[6]。与世界体育强国的国民体质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从学生体质发展趋势上看,2004年在全国14省市18万7~22岁城乡男女学生中进行的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再次显示,与两年前相比,我国学生肥胖情况在继续扩大的同时,爆发力和力量素质仍在继续下降,除反映速度素质的50 m跑成绩略有提高外,其余各项素质自2002年以来继续呈下降趋势。2005年进行的17岁青年体质比较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除女子身高略高外,50 m跑、握力、体重、身高等各项指标均低于日本青年。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状况,与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反差。

从群众体育锻炼的质量上看,多数人还处于自娱自乐、松散结合的状态,还没有实现向组织有序、指导有方的系统化、网络化的有效管理层次转化。绝大多数健身者的运动负荷掌控还只能凭感觉、靠估量,缺乏力量和速度锻炼,运动负荷较低,强身意识较弱,还没有实现向科学评价和医务监督的层次转变,等等。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着力提高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质量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群众体育发展数量指标的增加。从体育场地设施的供应上看,我国目前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1.03 m2,这些体育场馆中65.6%是教育系统所有,其余主要用于竞技体育,只有8%的“其他”部分可供百姓使用[7];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相当数量的群众还在露天、简易、粗放和替代的体育锻炼地点锻炼,人们向规范、集约、正规场所转移的需求还难以满足。从群众体育经费保障上看,供给明显不足。2000~2004年20省(区、市)群体处群体经费平均所占体育事业费的比例仅为0.78%左右[8]。从体育人口指标上看,2007年,我国体育人口仅为28.2%,与体育发达国家的50%以上的比例相比,差距也较为明显。未来,在以农民和西部人口为主要发展对象的体育人口增长中,难度更大。

北京奥运会后时期,我国体育发展进入稳定和谐发展的新时期,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进程中,在处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关系时,要像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那样:“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不应再采取向竞技体育倾斜发展的策略。重点发展或者侧重发展某一方面,是客观条件和形势发展制约下的举措,有时甚至是不得己的选择。因此,实行这一方针,应当是阶段性的,有所控制的。建国以来,曾经有过2次优先和侧重发展竞技体育的经历,确实为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一定时期某些层面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的失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期后,致力于构建和谐体育应当成为长期坚持的方针。

8既要注重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更要重视建设的过程

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有助于激励全国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斗志,有利于树立典型,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加快发展,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国际威望和国际形象。因此,建设体育强国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体育本身,是党和国家对体育界提出的殷切期望,我们必须努力奋斗,加快实施。但是应当强调指出的是,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固然重要,建设过程更有意义。提出强国目标主旨是通过理想的目标来推动事业的发展。这一建设过程就是奋发图强,增强民族自信心的过程,就是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体育民生的过程。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具有引领性和号召性,本身就能够形成发展的动力。刘鹏同志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总结大会上指出:“北京奥运会决不是终点,而是中国体育全面发展的一个起点。”因此,我们应当围绕体育强国的发展目标,研究和制定实现体育强国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步骤,以此来带动新时期我国体育的快速发展。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体育强国的建设过程甚至比目标的达到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9体育强国固然要立足于国际竞争,但没必要刻意进行国际渲染

建设体育强国,需要在国际体育竞争中领先别国、超越他人,需要通过不断的胜绩积累才能逐渐形成优势。因此,在国际体育比赛中,我们最重要的是有所作为,而不是夸夸其谈。我们要从领先世界竞技体育的目标出发,进行慎密的安排,至于强与不强,不必过分渲染。既然国际社会没有所谓“体育强国”的评比活动和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自然也没有必要对我国是否是“体育强国”而刻意地去渲染,更没有必要去与人争论。要知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自信心不是建立在外界认同的基础上,而是以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为基石,是以超越他人的持续努力所不断积累的。特别是在一些西方国家抛出所谓“中国”的情况下,我们更没有必要在大庭广众之中炫耀自己,也不应在国际体育交往中过多地显示强势。在“和平崛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将工作的目标放在促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上,促进人民体质增强和提高生活质量上。在国际体育宣传上,始终保持平和、低调,始终以“团结、友谊、和平和进步”为宗旨,与国友好,与人为善。像小平同志说过的那样:“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让体育强国的建设落实到“以人为本”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上来。

10建设体育强国虽不能一蹴而就,但也必须只争朝夕

建设体育强国,在竞技体育的总体实力和主要项目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国民体育参与比例和体质健康状况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一项艰巨的社会文化工程。需要体育系统,以及教育、卫生等行业的通力合作,需要相当大的投入和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因此,要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制定发展战略,并稳步加以实施。但是,我们还必须深刻理解在我国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建设体育强国的重大意义,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我国和平崛起、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体育领域率先进军世界强国行列,具有鼓舞斗志、振奋精神的动员性和示范性,在国家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的建设需要体育的进步与强大,民族的康强也需要体育的振兴与发展。建设体育强国,价值超出体育的自身。同志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其意义重大,任务光荣。既承载着党和政府的重托、各族人民的厚望,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体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因此,必须倾心倾力,只争朝夕。

参考文献:

[1] 庆柳,石颜. “体育强国”逻辑思维考[J]. 体坛争鸣,2006(5):25.

[2] 辞海:上册[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422.

[3] 辞海:中册[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501.

[4] 徐伟煌,田雨普. 孰大焉,孰强焉?――论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之争[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04-105.

[5] 张彩珍. 论体育[M]. 北京:人民育出版社,1990:47-49.

[6] 敬慈. 国际寿命榜排名――中国第81位[EB/OL].华夏长寿网. 2008-10-07. health.xyl.省略/article

/show.asp?id=2283.

第9篇: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中央苏区;赤色体育;现实启示

一、赤色体育运动精神的由来与渊源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体育委员会(简称“中华赤色体育会”)于江西“五卅”运动大会的总结会上产生,中华赤色体育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时间最早,级别最高的全国性体育运动的领导机构。

当时,江西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事业的发端之地,肩负着“进行苏区工农劳苦青年群众集团性的赤色体育运动,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的重任。为了大力发展革命力量,增强军民体质,苏区各级领导政府积极展开赤色体育运动的宣传活动,带头参加各类体育赛事。值得一提的是,赤色体育运动在体育竞技的基础之上,将体育竞赛的目的、任务和革命战争联系在一起,以军事为主线贯穿体育赛事的始终,将中央苏区体育文化引领至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繁盛时期。

二、赤色体育运动精神的特性及意义

(一)群众性。

早在1932年,第一次闽浙赣省苏维埃代表大会产生的《文化工作决议案》便指出:“体育运动应在工农群众中去开展,发动群众经常做各种运动,特别要做关于战争所需要的运动,如跳高、跳远、赛跑、游泳等运动。强健身体,锻炼革命斗争所需要的技能”。同时,党中央干部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带动广大群众投身体育事业。中央机关组建了由领导干部牵头的球类代表队。以篮球为例,分为中央政府篮球队、中共中央局篮球、国家政治保卫局篮球队等,、、项英等苏区领导还担任过体育比赛的裁判。

(二)科学性。

在中央苏区,红军学校以及“学生队”、“教导队”负责培养各级水平的体育骨干,并且成立了各种运动队。为了更好地发展体育事业,运动队还编印了较为规范的体育教材,如《田径教学法》和各种《赤色体育规则》等,对体育动作进行了详细解释与科学分析,范围包括田径与球类的竞赛训练方法、比赛规则、运动场所的整理布置,更以图解形式作出旁佐。 这个时期,赤色体育运动号召全体苏区青年女子体育锻炼,这打破了封建社会的性别藩篱,女子体育运动得到了空前重视。通过跳绳、秋千、踢毽子等活动,强健了女性体魄,为苏区提供了储备干部,充分体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理念,,让她们适应“战争的动员”。

(三)创新性。

赤色体育运动充分考虑了苏区当时的体育设施和自然条件,将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比赛形式和活动内容很好地与当地现实条件结合,体现了苏区政府因地制宜的体育发展思维,极富创新意识。因由当时对红军的围剿与封锁,红军运动员们只能就地取材,利用木材制作用以训练的体育器材。值得一提的是,赤色体育运动在中国武术的基础之上进行了继承、发扬与创新,开创了新兴的体育项目,如过独木桥、抢山头、爬云梯等,并促成了由广大农民组成的“铁血团”等体育组织。

三、赤色体育运动精神的启示及应用

通过对赤色体育运动的特点梳理,我们可以将其引申于、应用于当代江西的体育事业。其一,体育教育应当以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结合娱乐教育,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发挥“意见领袖”的模范带头作用,使体育运动成为群众性活动。其二,注重体育运动的合理安排与科学指导,将磨炼意志、强身健体、练习胆略和提高文化素质融为一体。既要因地制宜,实行体育教育精准化,也要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健身渠道。其三,充分发挥江西的本土优势与地理特点。强化优势项目赛艇、皮划艇的训练力度与强度,同时,重视弱势项目的进步与发展,从而带动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其四,发扬地区特色体育文化。大力推广“红色体育”品牌,开展推进端午划龙舟、舞龙庆春节、清明荡秋千等民间体育赛事。此外,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间或发生龃龉,亟需调整体育产业的总体布局,进行体育产业改革举措,加快体育产业经济链发展。

在赤色体育精神的引领下,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以竞技体育助推群众体育,以群众体育反哺竞技体育。一方面,体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应该放在群众体育的普及之上,进而带动竞技体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在群众体育的普及中得到提高,不仅能够反作用于群众体育,更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与需求。在赤色体育运动精神的激励之下,有助于建设具有江西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对于构建江西全民健身体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近代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9:367.

[2]曾飙.中央苏区体育史[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9:95-104.

[3]曾飙.再论苏区体育工作方针―兼评苏区体育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2007(12):86-87.

[4]秦椿林,孟文娣,等.论中国群众体育的非均衡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7):86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