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专业范文

竞技体育专业精选(九篇)

竞技体育专业

第1篇:竞技体育专业范文

论文摘要:针对“体育与智育并重、力量与知识并举”的完人教育理想既促成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繁荣,又维护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纯洁性的说法,通过对完人教育理想的本体溯源以及在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中的转变过程,发现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完人教育理想的破灭与重塑,而能够与其保持一致的“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古希腊竞技体育独有特征只不过是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与完人教育理想矛盾对立的产物,直至柏拉图等哲学家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矛盾,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独有特征亦随之丧失,与现代竞技体育也就相差无几了。

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宗教祭祀、祈福避祸、纪念英雄、政权更迭、战争和外交等等,由于年代久远,文献遗失,如今已经无从考证了。不过,与此相关的另一种说法,即古希腊的体育旨在施行体智并重,心身并举的完人教育的说法却广为流传,日益深人人心。这是由于现代竞技体育存在的一些弊端与恶习,诸如职业化所带来的过度训练,功利化所带来的只重视成绩,商业化所引发的暗箱操作、金钱交易等,一些学者据此证明,现代竞技体育已经偏离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正常轨道,丧失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精神,要想克服这种弊端,必须复兴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会的精神,重塑体育与智育并重、力量与知识并举的完人教育理念。

事实上,我们对古希腊竞技体育和完人教育理想的理解存在偏差。因为,这种理想在古希腊从未成为现实,而且在这种理想指导下的古希腊竞技体育,也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无缺。应该说,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使其与完人理想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是柏拉图等哲学家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矛盾,此后,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独有特征亦随之丧失,与现代竞技体育也就大同小异了。

1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特征与思想基础

1)非功利性。考古的发现与相关的研究不断证实,古希腊的体育竞技与今天大不相同。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非功利性,不但竞技的承办方不会从活动中牟取任何收益,就连竞技的优胜者,亦不会从中获取某种物质好处,而更多得到的是精神奖励。这种非功利性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古代奥运会的纯洁性,因为,功利性因素的涉人,难免会带来一定的腐败机率。现代奥林匹克的创立者顾拜旦对此亦深有感触,因而主张抵制奥运会的商业化,并把商业化与奥运会的变质腐化联系起来,而力图维护其非功利性。但别具讽刺的是,第1届现代雅典奥运会因为出现了资金紧张,雅典政府为此不得不进行商业操作,靠民间募捐和发行纪念邮票等方式才勉强度过了难关。可见,所倡导的非功利性只是古希腊竞技体育的一种理想礼。

2)非职业化。古希腊奥林匹亚竞技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坚持业余化原则,拒绝接受职业运动员的参与。业余化的好处非常明显,首先,运动员无需仅仅参加某一项或某几项运动,因而不会导致体育技能的畸形发展;其次,运动员参与比赛的目标在于娱乐性和参与性,而不必过分在意比赛结果;最后,非职业化可以吸纳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与比赛,彰显古希腊竞技体育的基础。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古希腊竞技体育在其初始阶段,更多是贵族精英内部的自娱自乐,而极少吸收平民阶层的参与,贵族阶层的闲暇亦是促成这种非职业化的重要原因。

3)完人理想。一般人认为,现代竞技体育的诸多弊病与不足,主要发端于商业化(功利化)和职业化(专业化)因素。因此,为了克服现代竞技体育的弊端,有必要复兴古希腊的体育精神,倡导古希腊的“完人”教育理念。古希腊人认为,要将竞技体育教育与知识教育一道,作为培养完善人格的必需环节;形体美和心灵美对于造就个人的美德同样重要。所谓完人理想就是体育与智育并重发展的理想,而这种体育与智育并重的“完人”教育理念在价值层面上体现为古希腊崇尚健全思想寓于健全身心、尊重生命、追求公平、和谐发展的体育精神,于竞技体育活动中表现为“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特征,可以说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繁盛,离不开古希腊人对完人理想的无限追求。

2《荷马史诗》与完人教育理想的幻觉

古希腊历史因其结构复杂而令人眼花缭乱,仅就现今考古的发现已经证明,它至少是克里特、迈锡尼、希腊城邦以及东方古代4种文明交错混合而成的结果,因此,详细考证其“竞技体育”和“完人理想”的各自的发展史及两者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从《荷马史诗》中可以约略地看出“完人教育理想”与“古希腊竞技体育”的基本形态。《荷马史诗》是以古希腊迈锡尼时期的特洛伊战争为背景,塑造了古希腊的一大批英雄人物。他们可谓是古希腊完人教育理念的最初起源与标准样板。本来,把完美人格作为教育的榜样,这在古代是通行的做法,是无可厚非。但是古希腊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把这种完美人格作为榜样,而且把这种完美人格作为现实的目标,期望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与培育程序,把每一位希腊公民都塑造成这种完美人格范本一样的人。不过,因为伴随着竞技体育和智育的各自发展深化,这种完人的教育不是在体育与智育之间顾此失彼,就是对两者浅尝辄止,因而既不能造就真正的运动员,也无法培养伟大的哲学家,雅典教育的实际结果是只培养了运动员,而无法在智育方面取得大的成效。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位,根本原因在于希腊人未能分清《荷马史诗》是介于半神话与半史实的作品,从而以信史的态度完全接受了《荷马史诗》中虚幻的“完人”理想。古希腊人一旦接受其为信史,同时把其中的“完人”理想贯彻到现实之中,就有混同想象与现实之虞。换句话说,如果泛泛地讲体能与智慧并重,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但是如果把体能提高到以一挡万,把智慧说成了神人不及,那么这样的两相并著,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古希腊人为自身设定了一个太过高远的目标,因而导致其在实践之中,不是过于注重了体能的培养,就是太过偏向于智能的提高,而很难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所以古希腊人对《荷马史诗》的盲目推崇,导致其确立了过于高远虚幻的教育理想。

3完人理想的幻觉与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背道而行

从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特征及完人教育理想的来源考察来看,古希腊竞技体育的“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两大特征,正好可以映衬“完人”教育理念,并与这种幻觉保持一致性。但从历史上来看,应该说古希腊竞技体育与完人理想之间的根本矛盾,使得这些特征失去了不断发展的土壤,不可能在现实中长久存在,即使存在也只是在古希腊竞技体育的初创阶段。因为,古希腊人较早确立的身心并重、体智并举,培养卓越之完人的教育理念,有更深刻的内涵。他们所谓的体育,并非我们现代泛泛所讲的身体运动,而更多地特指竞技运动,也即体育比赛;他们所谓的智慧,也并非今天所说的文化教育,而更多的是指智慧教育、哲学教育。按照这样的考证,真正的完人既是运动竞技场上优胜的运动员,亦是学园中通晓智慧的哲学家。这种理想的设定是很高的,也只有在少数贵族,才可以做到这种既研究哲学,又进行竞技的体智并重。这就难怪在公元前500年至480年期间举行的奥林匹亚竞技会上,优胜者或都是贵族,或都是职业竞技者,而真正的业余竞技者实际上就是这些贵族,他们之间才真正体现着“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竞技体育理念。

伴随着古希腊的竞技体育活动越来越被重视,获胜者的奖赏越来越丰厚,体育与智育各自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竞技体育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就再所难免,竞技者要想获得竞赛的胜利,必须很早就跟从专业教练,进行相应的训练;训练的种类几也从以前的无所不包,变为专门修习其中的一两种;而训练的方法,则愈加专业化。其中既包括具体的竞技技艺,还包括相应的饮食学、卫生学等知识;因而一些优胜者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不断提出新的方法、发明或改进锻炼规则,接受特殊的饮食制度,遵守卫生条例。比如,公元前460年和456年两届奥林匹亚竞技会长跑冠军德洛麦就发明了肉食食谱,以补充竞技者的营养。所有这些均进一步促进了竞技体育继续朝向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优胜者所获奖赏的不断提高,古希腊的竞技体育亦愈加难以保持早期的非功利性。竞技体育的功利化倾向不断增强。比如,雅典的梭伦就曾经颁布了一项法律(元前580),规定每个奥林匹亚竞技优胜者可获得五百德拉克马的奖励,折桂的竞技者免除赋税,且终身由城邦供养,仅此一点,就足以断送雅典长久以来在竞技体育方面所维持的非功利性特征。此外,商业化操作跟着也兴盛起来,最初是商业庙会与节日庆典,其次是负责供应事务的妇女或,再次,竞技学堂及竞技馆,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在这种情况下,体育不断强大,智育不断孤弱,所谓体智并重、身心并举的完人教育理想已经名存实亡了。

因而,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繁盛,根本称不上是其完人教育理念的必然结果,应该说是竞技体育本身与完人教育之间固有矛盾的特有产物,而始于古希腊竞技体育草创阶段的“非功利性”和“非职业性”特征也只能在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中如昙花一现,随着竞技体育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商业化倾向增强,这些特征便愈加岌岌可危了。

4完人理想的重塑与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向而行

在古希腊竞技体育职业化与商业化之后,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理想已名存实亡,但希腊人仍然对完人理想不离不弃,并根据这种完人理想的幻觉对新兴的职业化竞技体育加以指责,认为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职业化过分强调了体育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智育的必要性,背离了完人理想的初衷,因而必须加以遏制。这样的要求层出不穷,却从未得到实现。法国历史学家瓦诺耶克指出,“从色诺芬尼时起,体育课和思想文化课的苛求似乎是二律背反的”,但是,这种矛盾一直延续下来,却始终未能得到克服。

过去在谈及古希腊的体育与智育并重的完人教育理想时,论者经常引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相关的论断,柏拉图r5,曾说:“神赐给人两种艺术:音乐和体操。神不是赐给灵魂和身体的……而是让它们在灵魂和身体之间融合,达到张弛有度。因为,单方面沉迷于体操的人难免失之粗野,只注重音乐的人则会流于柔弱。”就表面来看,柏拉图似乎同样是在强调智育的重要性,要求增加智育在教育中的比重,以便复兴古典时期的完人教育理想。但这只是表面而已,究其实质,柏拉图等人的批判在实际上非但没有扭转,反而促进了古希腊竞技运动职业化、专业化的进程。就他们的理论而言,他们业已放弃了古典时期的“完人”教育理想,转而主张“专业人”的教育理念。具体来讲,柏拉图所作的工作大体可分为以下3个方面:

1)他区分了竞技体育与一般体育。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目标是成为奥林匹亚运动会的优胜者,获得物质利益与精神荣誉;一般体育的目标在于强身健体,为精神活动奠定物质基础。大体说来,柏拉图所作的这种区分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职业竞技与大众体育的区分。这在今天来说已成为常识的区分在古希腊却极有重要意义。正因为缺少这种区分,古希腊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完人理想的内容规定为竞技体育与智育兼举并重,要求教育在这两者之间实现兼收并蓄,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古希腊竞技体育的专业化,使得这种并重化为一纸空文,结果造成教育对竞技性体育的单方面强调,而忽视了智育的重要性。或者说由于竞技体育的专业化,使得教育无法在体育与智育之间维持应有的平衡。所以柏拉图对竞技体育与一般体育所作的区分,一方面部分地挽救了古典希腊的完人理想,另一方面也促成了竞技体育的独立化与专业化。古希腊竞技体育从此摆脱完人理想的束缚,无需再在体育与智育之间藏头露尾,也无需理会外界的指责,走上了与现代竞技体育相似的发展道路。

2)他区分了完人与职业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卫国者、战士和农民,这3类人的分类,实际上是在向专业化作妥协,前文之所以说他只是部分维护了古希腊的完人理想,原因即在于此。承认单个人不能既是智力突出的卫国者,同时又是擅长体育的战士,即承认卫国者与战士必需由不同的人分别担任,必须进行职业化与专业化。但是要想具体地在同一个体身上,把体育和智力活动均达到极至,即既要在竞技赛场上成为佼佼者,又要在课堂中堪比哲学家,则始终是不可能的。柏拉图关于3种人的分类,恰恰解决了古希腊长久以来所面临的难题,把古希腊竞技体育从完人理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有利于推动古希腊竞技体育的专业化与职业化进程。当然,由于柏拉图对智慧或智育的偏爱,造成其对古希腊竞技体育的评价不高,甚至有时过激地主张取消古希腊竞技体育,但是这些并不能抹杀其理论在客观上促进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独立发展这一事实。

3)他提出智育高于体育。苏格拉底明确把知识等同于美德,这在古希腊是第一次。在此之前,希腊人更多地是把力量与知识并重的人称为具备美德。柏拉图继承了这一发明,进一步提高知识在美德中的比重,认为卫国者、国王的美德全在于智慧,在于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卫国者固然也需要进行体育训练,但这种训练更多的是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而非出干美德和竞技方面的要求。就这一点而论,柏拉图不仅否定了完人教育的理想,确立了专业人的方向,而且在3种不同的专业人之间确立了在智育、美德和竞技体育3方面选择上所表现出来的高下优劣关系。

第2篇:竞技体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后;高校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9)01-0099-04

本文分析高校和专业队两大训练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其相互间的关联性,对两个体系协调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期为我国体育事业在北京奥运会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两个体系在性质、目标和任务上的异同点

“业余体育”是指参加运动者不以体育为谋身方式为前提的,具有业余性质的竞技体育体制;而“专业体育”则是以执行国家所赋予的特定任务,体现国家意志为基本特征的竞技体育体制。我国体育部门主管下的国家队、省区市体工队(包括实现院校化的体工队和实现职业化的单项运动队)在基本性质上均属于专业范畴,其任务是通过长期系统的科学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在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世界大赛中夺取优异成绩,为国争光,对致力于振兴中华的全国各族人民提供宝贵的体育精神财富。高校竞技体育属于业余范畴,大学生运动员必须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从事运动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成绩。《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目标是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从性质上来看,两个体系都从事竞技体育,但一个是专业的,一个是业余的;从目标任务上来看。两者都要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但一个要使运动员全面参加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各种世界大赛,并且被赋予争夺锦标为国争光的硬性任务,在目标上体现了单一性,重在夺标,而另一个的首要目标是使运动员完成大学学业,其次才是参加世界大运会等赛事,在比赛成绩上没有现实的硬性要求,在目标上体现了双重性,重在参与和战略储备。性质、目标任务上的异同决定了国家对两个体系的投入以及两个体系的发展状况都存在着巨大差异,也决定了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某种关联性。

2 两大体系发展现状比较

2.1 训练资源:专业系统独占鳌头 我国竞技体育投资的重点一直是承担为国争光重任的专业队。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竞技体育社会化、职业化、市场化、商业化进程的加快,专业队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的训练资源也在明显增长。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充足与先进的场馆设施器材,高标准的伙食,大量的国内外比赛机会和足够的参赛经费。获得优异成绩后可得到的优厚的物质奖励,不断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等。往往令一些外国运动员、教练员也羡慕不已。而我国高校体育经费是教育经费的一部分,这些钱主要用来维持学校正常的体育事业。为了发展竞技体育,有关高校必须从教育经费中再“挤”出一部分当作高水平运动队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训练补贴与奖励、服装器材购置、场地维修、参赛费用等。由于训练经费十分有限,许多可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无法聘请资深教练,平时也很少进行跨区域的校际竞赛交流,有些学校只有在承担大运会任务时才组队训练。

2.2 教育资源:高校系统明显占优 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学校为学生从事文化学习而提供的各种教学设施设备、各学科教材课本、图书资料以及各学科专业师资的数量与教学水平。我国大部分公办高校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办学历史,教育资源极其丰富,有些著名高校正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专业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是单纯的训练机构。运动员很少进行文化学习。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专业队开始向院校化过渡,其教育资源才从无到有,逐渐发展。目前许多省市专业队已实现了院校化,但与办学历史悠久的普通高校和体育学院相比较,其教育资源仍然显得十分贫乏,多数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层次仅限于培养体育专科生。当然,专业队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是决定其教育资源状况最主要的因素。

2.3 后备人才:专业系统略胜一筹 从某种意义上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头等重要的资源。我国专业队的后备人才主要来自各级各类体校。在2001年至2004年奥运周期中,我国共获得391个世界冠军,其中95%的运动员来自于各级各类体校的培养和输送,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取得32枚金牌的50名运动员则全部来自体校的培养和输送。体校作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建设与发展本来就是着眼于为专业队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当今国内外体坛竞争日趋激烈,离开必要的训练资源和有效的激励因素,任何一个青少年运动员的竞技潜能都难以发挥到极致。而专业队在训练资源和培养优秀运动员的经验上具有巨大优势,对体校优秀人才仍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生源有50%来自专业队,20%来自于体校,30%来自普通中学。在这三种生源中,头一种通常称为“运动员学生”,后两种称为“学生运动员”。高校对后两种生源在年龄、文化考试成绩等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这些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普遍不高,但绝不能排除其中有些人是很有发展潜力的运动“苗子”。如今,高校因其在教育资源、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和毕业生就业前景等方面具有优势,对竞技后备人才吸引力也在不断加大。

2.4 竞技水平:专业系统遥遥领先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摘取51金、21银、28铜共100枚奖牌。这些为国争光的选手全都来自国家队、省市队或队,足以证明专业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高超。至2006年,由教育部确认可以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普通高校已从1987年的51所增加到235所。从运动成绩上来看,历届全国大运会的技术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这种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高校从专业队引进优秀运动员而实现的。在历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能够取得好成绩的我国选手也多半具有专业训练背景,而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运动员还不具备与欧美国家同类对手抗衡的实力,更谈不上到世界大赛上为国争光。

2.5 体教结合:两大体系各有阻力 上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从专业队院校化和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等两个途径来推进优秀运动员的体教结合。目前。一些省市的专业队虽然实现了院校化,但其一、二线运动队的专业性质、目标任务和培养方式都没有改变,运动员的成绩与其在队里的生存和发展直接挂钩,训练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学习,体教结合仍然流于形式。在高校方面,学生运动员拥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边学习、边训练,参加考试,完

成学业,没有多大困难。而运动员学生的情况却不尽人意,一些高校为了争夺锦标,没有对他们实行规范的管理,有的学校甚至不顾他们的学习状况而直接“送”文凭给他们。但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运动员学生自身的因素,如在训专业运动员为高校争夺奖牌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文凭,他们平时都在专业队训练,几乎没有到高校参加过什么像样的学习。而退役运动员即使主观上希望通过大学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有时间从事学习,但也因为前期从事专业训练而耽误了学习。其文化基础的薄弱和学习能力的低下使他们学习起来力不从心。因此,很多运动员学生从普通高校毕业后要么无法找到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工作而低配位就业,要么重新攻读体育专业而重返体育工作。

3 两大体系的相互关联性

3.1 两大体系的相互依赖性 高校竞技体育在最近20多年来发展迅速,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够从专业队招收运动员。而专业运动员到高校学习,尽管其学习效果因人而异,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安置优秀运动员的压力,减少了在训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同时,由于许多高校十分欢迎能够在大运会上拿牌夺分的运动员生源,而通过体校甚至专业队训练又能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造成参加体校训练或专业队训练成了一部分运动基础较好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中小学生一条间接进入高校深造的渠道,使得体校、专业队仍然拥有一定数量的人才来源。因此,高校招收、接纳专业运动员在事实上对国家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做出了贡献,而专业队的稳定和发展也有赖于高校竞技体育的存在与发展,两大系统通过高校招收优秀运动员事宜进行了合作。表现了一定的相互依赖性。

3.2 两大体系的相互制约性 高校不仅在教育资源、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以及毕业生择业就业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且在学业上对优秀“体育特长生”实行降低入学“门槛”的政策,必然吸引了一部分有条件进入专业队的后备人才向高校分流。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从体校和普通中学招收“体育特长生”这一举措对专业队吸收新鲜血液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专业队在训练资源和培养优秀运动员经验等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对高校运动队通过吸引优秀后备竞技人才来提高竞技水平也产生了制约性作用。两大系统在吸引优秀竞技后备人才的问题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竞争,受到了对方的制约。

3.3 两大体系发展的相互不协调性 从运动员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征来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专业队应同属竞技体育训练体系的最高层次。但目前高校竞技水平与专业队的差距过于悬殊,无法像欧美国家大学那样,为职业队、国家队培养出大批能够在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上为国争光的优秀选手,对专业体系起补充作用也仅停留在为退役运动员“二次就业”进行文化补习以及为在训运动员“稳定军心”的简单层面上。而专业队虽然在竞技水平上达到世界前列,但也是以多数运动员未能接受正规文化教育、难以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其运动员培养方式显然不能为高校所推崇。两大体系的发展相互间还很不协调,未能形成促进我国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合力。我国运动员虽然夺得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第一,但从运动员群体是否得到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衡量,我国竞技体育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4 两个体系协调发展的理性思考

4.1 美国经验的参考价值与局限性 我国发展高校竞技体育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的经验。美国优秀运动员大都经过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式的业余训练。美国高校体育组织通过对主办的赛事进行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开发而拥有良好的自我“造血”功能,NCAA的600余所Ⅰ级和Ⅱ级成员学校每年向超过126000名大学生运动员发放总额大约为10亿美元的运动奖学金,使得大学生运动员具有很强的训练动机。在同样的激励下,美国每年都有1/3以上的中学生参加近30种不同的竞技运动,使大学竞技体育获得了强大的后备人才支撑。美国高校利用完善的法规制度推行体教结合,利用大学的综合优势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利用运动员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心态来激励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等成功经验。在理念上和做法上对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由于两国国情差异很大,美国经验的参考意义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2007年,美国人均GDP为45594美元,列世界第9位,我国为2460美元,列世界第104位,我国仅相当于美国的5.4%。我国高校在训练资源上受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体育体制以及自身竞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与美国高校的差距则更为明显。因此,推进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从国情出发,以全局的和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与把握两大体系的发展走向。

4.2 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发展道路 坚持举国体制,确保我国竞技体育的强大,牢固树立民族精神的支点。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竞技体育的职业化、社会化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其竞争也愈演愈烈,奥运会的比赛更是经常用“残酷”二字来加以形容。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获奖选手全部来自专业队,虽有个别来自大学的运动员参赛,但显然还不具备竞争实力,显示专业系统在国家竞技体育体系中仍然占据着无可争辩的主体地位,而高校系统还远未探索出成功之路。面对这些现实,国家集中资源以及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使专业运动员全力以赴地投入训练,仍然是我国竞技体育继续保持强大的重要保证。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体育基础尚不宽广和坚实、竞技后备力量尚不雄厚的国家而言,全力以赴投入训练的实质就是运动员能够把大部分精力与时间都用于旨在提高成绩的运动训练及有关的事宜上。承担为国争光重任的专业运动员既要进行艰苦的训练,同时又要从事与其现实目标不符且生疏已久的系统性的文化学习,很可能导致两头落空的结局。如果说让优秀运动员以牺牲文化学习为代价提高运动成绩的做法有失偏颇。那么在现实条件下让他们为了加强文化学习而影响训练,影响其运动才能的充分发挥及成绩的提高,进而导致我国在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上的竞争力下降、国家利益受损的做法同样也不足取。

因此,一方面让目前的专业运动员在全力以赴的训练中充分发挥其运动才能,一方面对其实行升学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把他们因耽误文化学习而导致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符合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的大局。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兼顾了运动员个人利益。一方面在我国竞技体育得以继续保持强大的前提下加快对专业队实行有利于运动员全面发展的改革步伐。使未来的专业运动员既能为国争光,又拥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能力,在退役后能够继续服务于社会,一方面积极探索高校训练体系攀登世界体坛高峰的成功之路,两大体系立足国情,双线并举,与时俱进,各尽所长,优势互补,在协调发展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逐渐走向相互融合,是北京奥运会后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发展道路。

4.3 推进中小学的体教结合,广泛开展课余训练 美国大学

生运动员对边学边练的生活方式很少感到什么困难,而是应对自如,游刃有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从小开始就是这样做的。而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文化学都在少儿时代就被偏废,到了退役时再设法弥补。同时,我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机构主要是各级体校、体育重点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参加课余训练的中小学生人数在全国中小学生中所占的比例还很小,两大体系都面临着运动员早期体教脱节和后备人才来源相对不足的问题。为了缓解这些矛盾,必须在更广的层面上――普通中小学推行体教结合。

推行中小学体教结合的侧重点是促使广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使中小学体育真正成为竞技体育的基础。这个要求看似不高,但实行起来却很艰难。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应试教育”的温度居高不下,学校的工作重心仍然是旨在提高学生其它各科目考试能力的智力教育,体育很难被摆到一个适当的位置上,课余训练被忽视;第二,由于中小学缺乏课余训练的氛围和条件,体育部门为了确保向专业队输送人才。不得不继续推行以体校为重心的后备人才“精英化”培养,而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又导致中小学课余训练进一步被淡化。

因此,国家必须采取必要的政策和举措来提高学校体育的地位,如加大体育成绩在初考和中考中的比重,甚至在高考时也参考考生的体育成绩,并且在观念上、制度上、投入上使中小学体育回归其本来面目――全体学生都必须参与的。融教育、健身、竞技、娱乐为一体的身体运动,让更多的少年儿童在保持正常学习的情况下积极从事各种课内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课余训练,促使更多的脑、体平衡发展的运动“苗子”涌现出来,从而缓解两大体系因争夺后备人才而产生的相互制约性,并且为两大体系顺利践行体教结合铺平道路。

4.4 提高高校竞技水平,促进两大体系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接受高等教育早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追求的首要目标。通过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运动员,实现国家利益与运动员个人利益的统一,是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两大体系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大学生运动员又要学习又要训练。势必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仅靠学校有限的训练资源必然无法提高训练水平,进而造成竞赛的低水平和缺乏观赏性。加上我国经济还不发达,高校竞技体育便难以走向社会和自我“造血”。在目前情况下,一方面继续探索高校和体育两大系统联合办队的模式,一方面可以考虑把部分高校纳入国家竞技体育发展体系,由政府直接向部分基础好的高校(包括体院)“输血”,使其训练资源接近或达到专业队的水平,为其提高竞技水平创造必要条件。

第3篇:竞技体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优势特色专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全日制高职院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一方面,适龄高中毕业生生源日趋萎缩,万人规模的高职院校比比皆是,僧多粥少的局面已经显现;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和考生的教育消费诉求更加自我。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正在催促高职院校的调整与洗牌。在这样的形势下,厘清办学思路,明确院校核心竞争力内涵,努力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本文试就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属性、内涵、衡量要素以及培育问题进行研究。

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属性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概念源自企业核心竞争力。199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Hamel)撰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competency)的概念。1997年,麦肯锡管理咨询专家Kevin P. Coyne,Stephen Hail和Patricia Clifford给出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结合,是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的一项或多项核心流程。”[1]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应具备如下六项基本属性:

1. 独特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应是独有的,他人很难模仿、复制或简单替代。这种不可模仿和难以替代的特性,是高职院校保持竞争优势的首要特性。

2. 价值性。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应该能够给学校带来实在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核心竞争力能给其所服务的对象带来长期性的利益与价值。”[2]这种价值性不但体现在经济效益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即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

3. 延展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应该能够满足不断扩大的教育消费者需求,并引导消费者需求的增长,即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不但能较大限度地满足教育消费者的现实教育需求,而且能引导消费者的潜在教育需求,不断创造新的教育需求增长点。

4. 长期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核心竞争力不会像一些实物资产一样,在时间流逝中造成价值递减,其在正确的方向下反而会越来越强。

5. 可测性。力是可以准确测量与评价的物理量。核心竞争力是物理学概念应用于社会科学的新概念。因此,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应当具有可测性。

6. 创新性。高校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所拥有的优势知识体系的建设水平,取决于院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取决于院校整合优化资源并使之成为优质资源的综合能力,取决于其内化为对社会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校文化。要它们由平庸变为卓越,持续创新是必由之路。

二、专业品牌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国内专家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能力整合观。主要代表为赖胜德、武向荣,他们认为“大学的竞争力就是大学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的效用凸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3]。二是构成要素观。王继华、文胜利等学者认为,从中国国情出发,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是教师、管理者和大学校长。[4]王生卫等学者认为,大学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硬件核心竞争因素和软件核心竞争因素。硬件核心竞争因素是能被感知和测量的影响大学创新能力和知识体系的各种因素,包括领先的学术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优势等。软件竞争力因素是指大学长期形成的大学观念、价值、文化、办学理念、大学规划、战略等综合体现。[5]三是核心能力观。陈传鸿认为,一流大学必须具有强大的整体竞争力,而构成整体竞争力的核心部分就是学科建设水平。[6]

借鉴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根据核心竞争力属性,我们提出了优势、特色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的观点。理由如下:

1. 知识体系是高校区别于企业的竞争力核心

专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表述虽有差别,但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借助其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的优势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如果说企业的功能是将一流知识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一流产品而赢得市场的话,那么学校就是以经营知识并培养掌握高水平知识人才来实现其社会价值的特殊组织。知识体系是高校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所在,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因此知识体系是高校区别于企业的竞争力核心。

2. 专业是高职院校知识体系的基本载体

高校的知识体系在不同类型层次的院校中是有区别的。在本科院校中,知识体系的载体是学科。其知识体系也称学科体系,所以说学科是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知识(技能)体系的载体是专业。其知识(技能)体系是专业体系,所以说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本科的学科教学体系与高职的专业教学体系之间,既有关联,也有差异。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学科是个基础性的概念。学科有门与类的区别:学科门是最高级别的学科,比学科门低一级的学科称为学科类,又称一级学科;比学科类低一级的学科称为专业。按此分类,高职教育的专业是二级学科,是学科门这个“源”下面的“流”。但高职的专业又不同于本科的专业。本科专业是按门、类、专业的学科逻辑衍生出来的,所以本科中既有按学科类设置的大类专业,也有按职业方向与技术方向确定的普通专业(二级学科)。这样的划分显然与本科院校培养研究型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相适应。高等职业院校有意忽略了学科类,直接从学科门衍生专业。这是因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是根据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技术来确定的,是按就业导向设置专业。虽然所有教育都强调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素质要素,但侧重点不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将技能定义为关键词,实际上是强调职业岗位中动手或手脑并用的技能。对高职而言,知识与素质是在职业岗位上起间接作用与持久作用的隐性就业能力;而技能则是在职业岗位能否直接上手的显性就业能力。所以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是以技能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与本科教育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有明显的区别。

3. 优势、特色专业或专业群建设水平决定高职院校的品牌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能有效放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品牌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显性指标。在教育市场中,高校的品牌也能有效地增强其竞争优势,是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教育部推进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大大增强了高职院校的品牌意识。一方面,示范建设院校是依据办学特色、综合实力与市场竞争力的标准从高职院校中择优选拔的;另一方面,通过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的实施,建设院校的市场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得到显著提高。在目前条件下,示范院校很自然地成为品牌高职院校的标志。

人们已经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专业建设对于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实际上,示范院校建设从遴选到验收都是紧紧围绕着专业建设进行的。可以这样说,没有一批有优势、特色的专业或专业群,高职院校必然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可能成为示范。所以,专业建设水平决定院校品牌,决定院校的市场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要素分析

综前所述,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发展形成的,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高度协调,具有明显就业竞争优势,为企业社会充分认同的特色品牌专业与专业群。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有四大要素:

1. 人才要素

人才是院校核心竞争力首位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决策层。 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是专业建设的方向决策层。院校领导班子的素质、水平与决策判断力是引领专业结构调整,确立专业建设方向,建设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组织实施高效能教学管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有特色、有影响力专业品牌的根本保证。由二级学院(或专业系部)领导层与专业带头人组成的组织是专业建设的执行决策层。他们的专业视野、职业素养和政策执行力是专业建设水平提高的关键。所以说决策层是人才要素中的核心要素。

(2)管理队伍。最好的决策,如果没有训练有素、综合素质优良的管理者去有条不紊地实施,就不可能有高效的产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质量与享誉社会的专业品牌不但取决于决策层的正确决策,更依赖于管理队伍的运作水平与职业精神。从这一意义上说,管理决定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3)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主力军是师资队伍,而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则是学校师资队伍的脊梁。

2. 技术特色要素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应用技术人才。与职业岗位对接的技术综合能力是检验毕业学生质量的主要标准。专业特色,关键是技术特色。其他特色,如运行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特色都是为凸显专业技术特色服务的。吸引企业注意力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业,一定是技术含量高(体现企业先进技术)、技术综合程度高和反映稀缺技术品种的技术特色专业。因此,技术特色是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3. 制度建设要素

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都必须有必要的制度保证。机制不合理,系统运行就会出现障碍,组织发展就会受阻;机制合理,就会有效激发组织活力,促进专业发展。所以说,机制的作用是根本性与基础性的。

4. 硬件配置要素

技术与技能的训练,对教学资源的依存度很高。所以硬件配置也是构成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除了师资队伍与校舍之外,运动场所与实训基地以及与之配套的实验实训设备仪器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硬件配置。

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1. 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办学导向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此目标定位决定了它必须牢固树立立足地方经济,面向区域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思想,必须坚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积极培育主体专业,发展特色专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和专业群,从而形成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的核心竞争力。

2. 以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为基本依据

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要求源于其所面向的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因此,必须通过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明确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设计课程体系,提炼专业的技术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这样才能明确具有竞争力的专业特色的方向。

3. 以强化和提升专业技术含量为重要目标

技术是专业的立身之本,因此强化和提升专业技术含量,必然成为提高专业竞争力的重要建设目标。主要途径有:一是要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及时引进或融入企业新技术;二是要通过机制建设,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技术服务能力;三是要加快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通畅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现场,教材内容与岗位应用技术的双向通道;四是加大与新技术相关的实训基地建设,有效利用企业的新技术装备实施工学结合专业教学。

4. 以品牌特色专业带动专业群建设

独木不成林,为数不多的特色专业还不能有效构成高职院校的整体竞争力。以品牌特色专业为龙头带动专业群建设,才能形成合力更大的院校核心竞争力。专业群是以资源共享为基本纽带的相关专业组群。以较大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的特色品牌专业的建设成果如果不能有效辐射到相近基础专业,不但会造成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不利于特色品牌专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削弱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专业群建设的主要抓手是专业师资队伍与共享实训基地,核心是发挥人才与实训设施的效用。

5. 以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为发展方向

许多生产一线的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需要多学科的知识与多种技术门类的技能才能解决。随着现代生产和技术中综合化趋势不断增强,职业岗位的智力技能内涵日益丰富,这就需要培养复合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培育时经常会根据生产一线的要求,有意地进行跨学科专业的联系,将不同门类的技术有机地综合在一个专业中。复合的方法有三:一是异类复合,如将人文管理与工程技术复合,“机械制造质量管理”、“商务英语”等就是异类复合专业;二是同类复合,即将同一门类(门与类相同)的专业进行复合,如“机电技术应用”、“数模专业”就是同类复合专业;三是子系统独立专业,子系统是从系统中独立出来的系统,在一些技术成分构成较复杂的专业中,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办学条件,将其设计为若干专业方向,进而发展为专业。

参考文献:

[1]赵国浩.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晋保山.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及培育[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5-16.

[3]赖胜德,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2007(2).

[4]王继华,文胜利.论大学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1(4).

第4篇:竞技体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技能竞赛;以赛促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胡秀强(1965-),男,湖北蕲春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程远东(1971-),男,四川苍溪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长,教授。(四川?广元?628017)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034-02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近年来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是各职业院校展示其教学成果的重要形式。同时技能竞赛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凸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技能竞赛的定义及特征

1.技能竞赛的定义

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简称技能竞赛,是指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社会团体、职业院校或其他组织,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由有关单位组织举办的群众性竞赛活动,并对优良技能者公开表扬。其目的是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教师的专业教学质量进行考评,了解职业教育或职业训练的成效。职业技能竞赛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社会效益为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业绩考核、技术能鉴定的基础上开展,一般分为部级、省级、地市级、校(院)级四级。

2.技能竞赛的特征

综合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可以看出,技能竞赛主要具有如下三大特征:

一是技术技能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遵从此目标,职业教育课程传授的主要内容是技术知识,同时还要突出操作技能,强调实践动手能力。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一方面考核技术知识,另一方面更多的是考核其操作技能。从比赛项目的设置来看,大多为社会急需的技能型紧缺专业,充分体现了技能性。

二是激励竞争性。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作为一项比赛活动,不但会产生激烈的竞争,而且会有强烈的激励动力。参赛者以夺取胜利为目标,鼓舞斗志,最大限度地承受强负荷,产生内在的驱动力,发挥机体潜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因此技能竞赛一方面对比赛获胜者给予相应的刺激,促进其技能水平发挥;另一方面对比赛后进者能够起到激励作用,督促其更加努力,以达到提高技能水平的目的。

三是先进导向性。现代职业教育是先进的教育,在内容、模式、设备等方面均要体现其先进性。近年来教育部等11个单位联合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升级紧密衔接,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如“3G基站建设维护及数据网组建”、“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物联网技术”等项目先后纳入,这就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树立了风向标。要求职业院校及教师、学生必须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切实加强实践操作技能才有可能在比赛中获胜。同时还能够引导高职院校改善实验实训室条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二、以技能竞赛为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从顶层设计入手,把技能竞赛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多年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树立了“以赛促教”的人才培养观,始终把技能竞赛作为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融入到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教学内容中去,并将竞赛成绩计入系部教学工作考核,常抓不懈。竞赛后认真总结,透过比赛项目汲取技能竞赛内容和标准,研究教育主管部门对专业教学方向和探寻新技术的要求,从而一方面加强对原有教学内容和项目的改造与提炼,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将竞赛标准和技能规范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达到竞赛成绩和人才培养质量双丰收的效果。

2.从第二课堂补充,与学生素质拓展“雄鹰”计划紧密结合

近年来,学院重视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素质拓展“雄鹰”计划,根据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文体艺术、社团活动等内容进行量化管理,将12个素质学分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科学合理设定学期素质训练项目,按项目制订详细的量化标准,有效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学院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将一些专业涉及面广、难以具体结合某一门课程的职业技能竞赛纳入学生素质拓展“雄鹰”计划中去,作为课外兴趣小组、社团或团学活动内容,这样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既强化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3.从实施层面着眼,形成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机制

高职教育是大众教育,为了克服技能竞赛由少数师生参与的窘况,学院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中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阶段测试利用分组竞赛形式完成,考察学生对阶段培养目标的掌握情况,形成了课程教学中的分组竞赛,实现“人人参与”;另一方面要求每个系部每年必须面对全院学生组织一次以上大型技能竞赛活动,同时积极倡导、大力支持参与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社会团体组织的部级、省级技能竞赛,从而建立起覆盖全体师生的参与制度,形成“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机制。

第5篇:竞技体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民航类专业 职业技能竞赛 职业技能鉴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182-02

国家在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使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组织了一系列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职业技能竞赛本身也是对近年来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的一次重大检阅,更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改进与创新,是对职业教育水平的一个综合检验。

1 高职院校民航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现状

1.1 赛事设置的缺失

职业技能竞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置各项赛事,自2007年开展以来得到了高职院校、学生、行业企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校校有比赛,省市有竞赛,国家有大赛”的良好局面。

全国和省市级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赛事项目主要覆盖了测绘勘探、资源环境、电子信息、信息技术、工业控制、交通运输、物流、农林、食品、医药卫生、现代制造、石化、财会、国际贸易、新能源、外语、现代服务、体育服务、艺术设计十九个专业的五十六个项目(2012年海南省职业技能大赛赛项设置名单),其中省级比赛的赛事设置可根据各省职业院校的专业特点自行组织。

但是在上述专业领域和赛事设置中却没有民航运输类这一专业,这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人才紧缺的民航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缺失。

1.2 缺乏同类专业的横向比较

目前全国范围内开设民航类专业的高职院校主要有广州民航学院、西安航空旅游学院、成都航空学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等几所,由于地理距离较远,以上学院交流沟通较为困难,联合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更是难上加难。而各省内高职院校也因为缺乏民航同类专业的横向比较而无法设置赛事。如此,高职院校民航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竞赛只能停留于学院内举办阶段,无法上升更高的层次。

1.3 社会关注度不高,行业企业参与较少

高职院校培养的民航类专业学生主要为民航运输服务和管理方向的学生,就业岗位多为服务业。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不同于生产制造类、信息科技类等行业,其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所有权的不可转移性、提供和消费的同时性以及品质的差异性等特点。生产制造和信息科技等专业的职业技能大赛,其比赛结果往往可以直接投入行业企业的生产或应用,为其带来利益。而民航类专业却因服务业的特点无法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行业和企业对于高职院校民航类专业的职业技能大赛也缺乏足够兴趣和热情。

1.4 竞赛体系构建困难,赛事组织难度较大

高职院校民航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较为复杂,就业岗位覆盖面较宽。既包括服务类的空中乘务岗位和地面服务岗位,又包括销售管理类的航空公司岗位和人岗位,还包括安全类的空中安全员岗位和机场安全检查员岗位。因此,民航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跨度较大,构建困难,赛事组织难度较大。

2 高职院校民航类专业学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必要性

2.1 选拔适合民航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正处在由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人才是民航发展的第一资源。按照国际惯例1∶150的人机比计算,每年大约需37500名(5年需187500人)各类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民航运输相关人才每年需求约为8025人。目前,最稀缺的民航人才包括四种类型:民航企业家、飞行员、民航运输管理人员和机务维修人员。中国民航已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民航业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特征决定了人才的重要性。行业发展,人才先行。建设民航强国,需要一支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工作是破解行业发展难题、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通过高职院校民航类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可以选拔出更多适合民航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2 满足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是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更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高等”与“职业”的合二为一。学生在毕业时既能够取得学历证又能够取得职业资格证(双证书)正是体现了“高等”和“职业”的特色。通过高职院校民航类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可以强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方向,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3 增强学生职业技能的需要

为培养适合民航行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实现校企“无缝”对接,民航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需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实践技能培训。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可为学生预先设置模拟工作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明确学习目标和目的,尽快投入职业角色中。

3 高职院校民航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

3.1 竞赛组织与运行机制

职业技能竞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健全的运行机制。2学校相关部门应制定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使其常态化、规范化。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学校、系部、专业教研室三级管理机制。学校应成立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指导委员会,负责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整体规划和领导、申报项目审核、竞赛经费及竞赛档案管理等工作。系部具体负责本部门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上报预算等工作。专业教研室具体负责竞赛项目的筹备、组织和实施,制定竞赛实施方案、培训辅导、确定评委等工作。

3.2 竞赛项目设置

为使职业技能竞赛更好地实现对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和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检验与展示功能,职业技能竞赛应根据职业岗位确定职业工种,竞赛项目设计应与专业人才培养需达到的能力、素质、知识目标融合,竞赛组织方式应与教学过程的组织融合,竞赛规程及考核方式应与项目化教学组织及考核方式融合,竞赛项目所体现的职业性应与教学过程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融合。根据高职民航类专业的就业岗位群与人才培养要求分析,高职民航类专业人才的起始就业岗位对应于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所列的职业工种可以概括为五大类:民航售票员、民航安全检查员、民航乘务员、民航客运员和民航货运员(均为五级)。由此,民航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可以设置为民航售票员大赛、民航安全检查员大赛、民航乘务员大赛、民航客运员大赛和民航货运员大赛。

3.3 竞赛标准

我国《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的活动。民航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民航职业《国家职业标准》和民航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鉴定要素细目表》为考核标准,考核级别均为初级。(如表1)

3.4 竞赛评价机制

民航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在组织时就应充分考虑竞赛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组成人员。评价标准应由专业教研室在项目设置时根据民航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的考核标准做出,包括初赛、复赛和决赛的评价标准。评价组成人员应充分体现校企合作的理念和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原则,由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企业行业的管理人员、民航职业技能鉴定的各工种考评员组成。

高职院校民航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既关系到民航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又关系到民航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将民航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技能竞赛融合于一体能更好地实现对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和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检验与展示功能。

参考文献

[1]车广侠,周秀民,于慧玲.论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影响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5):152-153.

[2]张小菊.高职技能大赛的探索与实践[J].石家庄职业学院学报,2011(1).

[3]王刚.打破学术性价值观,落实能力本为[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8(3).

[4]刘存明.对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3).

[5]陆素菊.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理性思考等[J].职教通讯,2011(5).

[6]蒋志.以技能竞赛为载体的高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3).

第6篇:竞技体育专业范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竞技体育立足于亚洲及世界体坛。尤其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共获51金21银28铜共100枚奖牌居世界金牌榜第一名,使我国在国际体坛赢得骄人成绩。然而, 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改革为契机,体育事业整体也在朝着更好的方向行进,但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始终存在着运动员文化教育素质低下知识修养不足的问题。从社会整体发展需求来看,当下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十分凸显,我们需要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体制进行审思。

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中的主要现实问题:

(一)运动员文化修养不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与社会就业机制的矛盾突显。

近年我国社会劳动就业形势和用人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退役的运动员也必须在人才市场上参与就业竞争。[2]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在就业市场中竞争力弱,与非运动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相比并无优势可言。当前现实状况显示许多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即待业,主要原因就是文化素养偏低,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需求增加, 现有教学体系难于适应。

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才需求多元化,使广大运动员群体对文化学习产生了深度认识和迫切诉求。对于那些退役后没有从事教练员职业的专业运动员而言,他们缺少其他就业技能的后续发展。同时在训练期间虽有大专学籍, 但学习的科目太少,不利于运动员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低龄运动员初级教育难以落在实处。

为了使运动员从小打下运动技能的坚实基础,于是从低龄阶段便开始专业化训练, 这使许多运动员在低龄阶段就荒废了学业,文化学习基础非常薄弱, 致使入队或进入高校后的文化课程学习十分困难, 出现了课业理解困难,学习积极性日渐消退等不良现象。非常不利于运动员知识文化体系的初步构建及未来接受中高等教育。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 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现实问题是我国体育事业中不可规避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以及体制改革的正确导向,才能够满足运动员在役期间文化知识的学习需求,才能对运动员退役后的生存生活的保障起到促进作用。这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世界体坛佼佼者,美国是以学校为中心构建竞技体育体制的国家,同时具备完善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其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竞技教育一脉相通。美国非常注重用法律手段来管理高校体育,运动员遴选法制化,各大学的学分制保证了运动员学籍的严格管理从而保障学业顺利完成,同时美国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要求与普通学生同一标准。大学成为培养各全面发展运动人才的沃壤,使运动员发挥竞技运动的天赋和才能的同时充分展现个人的全面价值。与美国高校竞技体育体制同等重要的是体育运动市场充分的展现和发挥功效。美国优质的高等教育体系对美国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NCAA科学的决策力和坚实的执行力有效的推进了高校竞技体育体系。

美国以学校为中心的竞技体育体制中重要的角色即教练员,受聘的教练员绝大部分都具有丰富的运动经历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迫于严格的招聘制,教练员不得不加强自身执教能力及业务水平。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证明高校在美国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这也是高质量体育科研服务的有力保障。完善的联赛体系作为资金保障无疑推动着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美国各种体育项目的商业化运营是高校体育的财力支撑。然而,2011年的滨州大学丑闻却让美国的高校体育教育蒙羞。但要认可美国高校竞技体育是成功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与美国不同,俱乐部体制是德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基础,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是最高管理机构,其最重要的体育政策是经济资助,同时为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进入高校学习创造优惠条件。虽然德国高校没有高水平运动队,但德国高校与竞技体育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

若使我国的高校竞技体育在我国的竞技体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首先,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改革并完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使高校竞技体育培养体系成为运动员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当前形势下重要的是提高高校竞技体育实力,使其向专业高水平方向发展,培养出不缺失文化素养又拥有自我个性的高水平运动员。

其次,全面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严格要求教练员专业水平及文化素养,要求教练员必须持有专业执教资格的同时建立对教练员的多方面评聘体系。教练员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运动员训练质量和竞赛水平甚至影响运动员人格及个性塑造。在高校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角度考量,必须加强对教练员综合素养的培养力度。

再次,科学完善竞赛制度,多渠道筹集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经费。美国高校的联赛制度和德国的俱乐部赛制确实发展的完善且成熟,但欧美国家与我国社会体制不同,我们在参考欧美赛制优势的同时要建立既满足我国体育竞赛市场需求又适应世界竞赛市场规则,同时服务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竞赛管理体制。

第7篇:竞技体育专业范文

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也称核心能力,在企业管理的领域中是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知识。”在教育领域中王继华认为“教育核心竞争力是学校独具的,支撑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它以教育生产力为基础,教育文化为核心,教育经营力为重点,一所学校想在竞争中胜出,提升校长的职业能力和教育理念是最根本的制胜之道。”

付新彦认为是指以物质资源为基础,以人才为中心,以三大功能为目的,将三者有机整合的综合能力。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整体性;难模仿性;动态性;延展性;增值性。李婷认为专业核心竞争力是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核心,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课程设置与开发、师资队伍的培养、科研及服务等要素的整合,使专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袁青认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专业独有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是资源、知识和能力等要素的整合;是体育教育专业有别于其他学科、其他专业所具备的能够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综合实力。综述所述,笔者更倾向于“依托各自学校资源,在体育教育专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协调自身的不同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资源、获得在竞争中持续获胜的内核能力。”这一界定。

二、培育与提升途径

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要采取多种方式募集资金,有计划、有目的地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特别是综合运动馆的建设可以借鉴其他同类院系的投资模式来进行建设;在师资力量和教师科研水平上,要科学规划、脚踏实地,在建立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政治素质高、基本功扎实、专业技术硬、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队伍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大资金投入,推进资源共享,建设体制完善、管理科学的教学实验中心,为正常的教学、训练和科研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物质基础。对于以上的途径和策略而言,笔者认为是属于一般性层面的,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提高我们对其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1.以品牌、文化建设为核心,做大做强体育教育专业

可持续性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同样实现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也需要创新。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品牌的建设。“一流的大学并不是所有方面都一流,但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方面。”因此,要形成自己的发展特点,形成不拘一格的品牌效应。体育教育专业根据自身特色,社会发展,竞争对手的变化和发展,明确比较优势之所在,综合利用院校内各种资源,进行学科专业力量的优先配置,以人为本,练好“内功”。

2.以教学、科研管理为抓手,做实做好体育教育专业

大学教育的发展必须依托教学和科研,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学术性是大学基本属性之一,体现大学的基本社会价值;科研水平的高低是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教学是大学教育的主要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主要载体。

3.以引进、培养人才为切口,做足做强体育教育专业

第8篇:竞技体育专业范文

从近些年来看,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各地政府职能部门和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为了有效地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深化职业教育职能,提高高技能、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都通过院校之间、院校与行业之间积极举办各级各类的职业技能大赛活动,有校级竞赛、市级竞赛、省赛、国赛乃至选拔优秀的选手参加世界级的技能竞赛。通过这类比赛,探索一条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胜任造船生产设计、船舶建造、船舶制造检验、精度控制等专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等应用性、复合型工程技能型人才。目前,江苏省内乃至全国开设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之间暂无举办针对该专业的技能竞赛,学生之间缺少专业的交流、技能的比拼。由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牵头单位的江苏交通运输职教集团船舶工程技术分会于2013年1月15日成立,共包含了事业、企业、院校等60多家成员单位,职教集团模式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为了能为相关企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正不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依托职教集团,举办职业院校之间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技能竞赛迫在眉睫。

2现状分析

船舶修造行业是个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船舶修造不仅需要大量的高层次的研究人员、管理专家,最主要的是需要大量一线技能型人才。通过查阅资料,对比国外船舶修造行业,我国船舶修造行业中技能型人才的数量严重紧缺,并在现有的一线技能型人才中,这些员工的学历都相对较低,甚至没有经过专业的职业院校培养就直接上岗,而国外的船舶修造行业中,技能型人才的比例往往在70%以上,并且他们都是经过专业的职业院校甚至是本科院校培养后才上岗的。由于目前这个状况工人的技术水平跟不上用工需求,缺少技术工人,很多工程项目都由外包工来做。船舶行业的中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可以通过引进解决,但大量的技术工人无法全部引进,只有由本地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来提供。随着造船业的发展,全国各地为满足地方人才需求,很多高职院校都陆续开办了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但由于该专业的特殊性、专业性强,实训设备昂贵,因此一些开办时间短的职业院校,在教学中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无法满足技能方面的培养,并且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院校与行业之间没有有效的融合,因此,一些造船新技术不能及时融入教学实践中,从而导致学生的技能培养水平远远满足不了现代造船企业的技能要求。而不同船厂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专业技能的具体要求不同。但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船厂,其中的一线技能型人才中,都不能缺少船体装配工。因此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除普通的钳工和焊工技能外,重点需要掌握船体装配这项专业技能。而目前和船舶行业相关的技能竞赛主要以“船舶电焊工技能竞赛”为主,因此举办以“船体装配”为主题的技能竞赛十分有必要。

3船舶装配工技能竞赛方案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技能竞赛方案的实践研究:结合职业院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船厂对造船生产设计及船体装配两项专业技能的要求,探究如何在职业院校的学生中开展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技能竞赛,从而形成切实可行的技能竞赛方案。

3.1理论知识竞赛

(1)试题范围。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机械识图、常用船舶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础知识、碳弧气刨基本知识、船舶结构及钣金展开知识、装配测量知识、船舶概论、船体识图知识、船体放样知识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船体部件装配知识、船体分段和总段装配知识、船台装配知识、船体修理知识、起重基本知识、生产管理基本知识、气割基本知识、火攻矫正基本知识、船舶下水知识、造船精度管理知识、壳舾涂一体化知识、安全卫生和环境以及质量管理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2)竞赛时间。竞赛时间为60分钟。(3)命题方式。题库抽取与专家命题相结合。

3.2技能操作竞赛

(1)技能操作项目。技能操作节点装配,根据提供的二维图纸,对钢板进行号料、切割、装配。(2)竞赛时间。节点装配:180分钟。

4研究意义价值

第9篇:竞技体育专业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技能竞赛 功能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19-02

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是当前职业教育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开展好技能竞赛活动,将有助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整体上来看,职业技能竞赛包括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社会性、技术性、全民性以及职业性的特征,而且还具有技巧性、阶段性以及竞赛性的特征。职业技能竞赛除具有这些特征外,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当前职业院校对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功能的探讨,将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特征

1.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学校教育,此种教育形式更加注重教育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大力提倡“教学做合一”以及“手脑并用”的教学方式,主张学生在学习、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课程的设置上,职业院校应重视实习课程所占的比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职业院校应明确自己的教育职责,定位好自己的方向,将培养技术工人与技术员作为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长期的发展实践表明,当今的很多职业院校都注重教育的实践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职业教育的社会性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上所需要的人才,因而职业教育带有一定的社会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任务与挑战。近几年来,职业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日渐密切,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目的与宗旨,无论职业教育如何发展,它都离不开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与社会劳动就业具有密切的联系。职业教育对社会环境还具有一定的依存性,首先从办学来看,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职业教育的办学带有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离开了社会环境,职业教育将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需要借助一定的社会力量。

3.职业教育的职业性

职业教育与普通的高等教育不同,它的教学宗旨在于培养职业型的人才,而非学术型的人才,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基础,多数情况下,是为适应职业而进行的教育,职业教育与就业相关联,为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而做准备。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要求专门的技术理论与经验知识作为支撑,技能、技巧以及实践能力在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需要我们注意到的一点是无论是就业前的教育,还是就业后的在职教育,其培养目标都是具备一定职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4.职业教育的全民性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每个人都能够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能够培养直接、现实的劳动者。当今的高等教育以及基础教育中,都或多或少的渗透着一定的职业教育理念,可见职业教育在推进教育公平以及满足经济需求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调查显示,当前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再次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职业教育在全面教育目标中倡导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与职责。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全民性的特征对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树立意义重大,终身教育的对象是社会中所有的人,向上可以达到高等教育的阶段,而向下可以伸至基础教育阶段,而职业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必然具有全民性这一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知识型时代,当前社会的很大一部分职业对从业者的资格与能力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加之外部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次教育定终身的理念已经越来越脱离轨道,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我们必须将职业教育延伸至整个从业阶段。

二、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功能

从整体上来讲,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功能是指技能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能够吸引竞赛者参与的变化,且能够发挥其特有能力与作用的功效。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功能往往通过技能竞赛的过程与结果显示出来,当前探讨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功能将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以下是对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功能的具体阐述:

1.宣传功能

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具有宣传功能,通常情况看来,职业技能竞赛往往具有宣传参赛选手以及宣传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宣传功能还体现在职业教育具有塑造社会形象的能力。从整体上来讲,职业教育技能的宣传具有两个特点:第一种是指技能竞赛的宣传是一种有形的宣传,带有生动、形象以及具体的特征。第二个特点是指技能竞赛的宣传所起的作用是一种直接宣传,而非依靠文字、图片进行的简单宣传。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宣传功能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他形式的宣传不能与技能竞赛的形式所比拟,它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如若从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职业教育,我们能够发现社会各界对职业技能竞赛的关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与支持。

职业教育的技能竞赛并不是一项独立的活动,它与社会各行业的联系非常紧密,技能竞赛的各项活动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持,因而社会环境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当社会各界的宣传力量融合在一起时,技能竞赛的规模便会得到扩展,技能竞赛本身不仅得打了关注,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通过职业教育技能的宣传功能,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提升,一定程度上也塑造了职业教育的形象。职业教育的宣传功能还体现在职业教育有力的宣传了人力资源以及人才强国战略,使得社会各界逐渐树立了有关职业教育的人才观以及教育观。同时,需要我们深刻意识到的一点是职业教育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对于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以及吸引力意义重大。

2.展示功能

所谓的展示功能是指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拥有了展示功能,就能够进行教学效果的展示,对于提升职业教育的形象具有重要的影响。从整体上来看,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展示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技能竞赛能够展示职业院校学生的风采,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水平与能力,为塑造职业院校的良好形象奠定基础。二是通过技能竞赛能够展现职业院校熟练的操作技能。职业院校的教育技能竞赛实际上是职业院校全体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各个职业高手展示自己的风采与能力,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衡量职业院校的教学成果。

职业院校教育的技能大赛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在技能大赛中,很多选手展示的才能让人惊奇、震撼,很多情况下,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水平达到了高级工的标准。纵观职业教育的技能竞赛,我们能够发现职业教育的技能竞赛中,一部分专业的比赛本身就是一种展示,有的比赛就是一种表演,其观赏性极强,在吸引民众的同时,展现其个性、才能,像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服装表演、烹饪以及美容美发等,都具有较强的展示功能。如若从表现形式上来看,我们能够发现,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的展示台,选手们通过这个展示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与风采,进而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3.评定功能

评定功能是职业教育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技能竞赛中的基本功能,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无论那种形式的竞赛活动,都离不开评定这一过程,职业教育过程中的许多职能都是在科学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职业教育中的技能竞赛活动往往依据一定的竞赛标准进行,这无形中使得竞赛对参赛对象有了优劣与等级之分。职业教育的评定功能是鉴别职业院校教育质量与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评价是技能竞赛的第一特性,离开了评价,职业教育也就无意义可言。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实践来分析,我们能够得出技能竞赛是以发挥评价功能为主要特征的,其中涉及配置以及决策的环节,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的评价,从而为评价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需要我们明确的一点是,通过评定功能,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认可与鉴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发展策略

1.建立完善的运行与管理机制

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完善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将有助于这项工程的良好运行,同时也为深入持久的开展竞赛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促使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活动的持续开展,职业院校必须立足于实践,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立专门的组织与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法律条例,督促每个竞赛工作者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需要我们深刻意识到的一点是,建立完善的运行与管理机制,还需要健全职业技能竞赛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参与竞赛活动的热情,为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学校还应实行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于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应给予奖励与表扬,除此之外,还应对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提高教师工作的主动性。

2.处理好竞赛中各个功能之间的关系

由以上我们可知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活动具有展示功能、宣传功能以及评价功能,除此之外,职业教育还具有激励功能、导向功能等等。我们应全面的认识职业教育竞赛活动的功能,充分发挥技能竞赛的功能以及作用,将技能竞赛活动贯穿到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中,认识到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活动间各个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相互渗透的关系。尽管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活动中各个功能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各个功能间又是各种独立,互不相连的,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更新与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也在逐步的确立与完善,各个功能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职业教育中的展示功能与宣传功能具有高度的渗透性,表现在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活动展示的过程也是宣传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启示我们职业教育间各个功能的关系应该认真、细致的处理。

3.结合职业院校专业的特点,开展技能竞赛

职业院校的根本教育宗旨,在于培养应用型以及实践性的人才,因而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职业院校专业的特点,努力使得职业院校的专业覆盖所有的师生群体,积极鼓励广大师生参与,尽可能形成层层有选拨、校校有比赛的格局。然而,当前高校的现实情况是职业院校的很多参赛项目都是量大、面广的通用型专业,而真正具有职业性与专业性的参赛项目却不是很多,这种现象的存在无形中会影响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技能大赛的活动也难以高效的开展。因而,为了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职业院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职业院校的专业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技能竞赛。当前的研究数据表明,全国大赛中中职组为10类,35个比赛项目,而中职教育的专业数量到目前为止共有19类320多个专业,如此多的专业不可能同时举办竞赛,国赛也不会包含所有的专业,因而职业院校在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时,应结合职业院校的专业特点,设置科学、合理的竞赛活动,因地制宜,力求办好职业教育的技能竞赛活动。

4.将技能竞赛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职业院校的技能竞赛活动带有一定的挑战性、趣味性、实践性以及竞争性,通过参与技能竞赛活动,职业院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职业院校的技能竞赛活动能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指明方向,竞赛活动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很容易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通过预赛、参赛等过程,在职业院校的校园中,形成一种浓烈的技能竞赛氛围,独特的校园文化也在此过程中形成。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职业院校的技能竞赛活动对于校园文化的构建意义重大,因而我们必须重视技能竞赛活动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四、结语

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已经成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性指标,落实好职业院校教育技能竞赛活动,将有助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为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娟娟.《职业技能竞赛对中等职业教育生态的影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3-03-18.

[2]林幼筹.《高职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管理应用研究--以福建D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华侨大学,2014-05-20.

[3]何富贵,张梅.《职业技能竞赛促进实训教学的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