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精选(九篇)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

第1篇: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

关键词:举国体制;国情;显性与隐性;体育大国;体育强国

在中国体育里存在着两种举国体制,即显性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和隐性的群众体育举国体制。对于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大家并不陌生,而对于群众体育举国体制是笔者在探析中给的命名。理由是:体育两分法认为,体育分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大类型。在中国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就。相应地,在竞技体育水平不高阶段,中国领导人也发出号召:举国体制下坚持发展提高体育竞技水平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群众体育里,虽然没有像“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那样的“群众体育举国体制”的说法,但在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颁发有关群众体育的不同法律、行政法规和文件,在数量上、影响范围上都超过竞技体育,以各种形式在传达国家对群众体育的意志:开展群众体育,增强国民的身体素质。由此可见,群众体育里实际上也有举国体制。从体育的社会性出发,由于竞技体育是以金牌的数量来提高国家在体育舞台上国际地位,群众体育是增强国民的身体素质。承载的历史使命不同,带来的“光环效应”不同导致“显性”和“隐性”的产生。

1显性举国体制与隐性举国体制的对象及其关系 显性举国体制对象是竞技体育,隐性举国体制对象是群众体育(包括学校体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竞技体育的任务之一“促进和指导群众运动的开展,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1] 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生存的土壤,为竞技体育提供充足的养分。

2形成显性举国体制与隐性举国体制的历史原因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竞技体育的特殊性

2.1国情与历史选择显性举国体制 中国基本国情是: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落后且不平衡,加之解放前受到战争的重创,解放后国内激烈矛盾斗争,体育几乎是空白。在中国百废待兴,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举国体制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下,在我国现有竞技体育水平基础上,国家集中相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大限度调动国家和社会等方面的积极性,有效配置竞技体育资源,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全国上下形成合力,努力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和国际竞争综合实力,力争在以现代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各类国际竞技体育大赛中夺取优异运动成绩,为祖国、为人民赢得荣誉。”[2] 要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就得用竞技体育金牌提高国籍地位,举国体制是振奋民族精神和走向世界的需要,是国情国力的客观要求,是改革开放和走向世界的时代要求。

2.2竞技体育的特殊性选择显性举国体制 不想成为世界冠军的运动员不是一个合格的运动员,而世界冠军在每次比赛中只有一个。因此,竞技体育工作中的一切内容和一切形式,都必须服务于争夺冠军。在竞技体育赛场上拼搏的运动员都必须要具有很特殊的身体等其他方面的天赋和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成为高水平的运动员。因此,竞技体育工作是一项优中选优、发现天才造就精英、培养冠军的事业,就应该创造相应的培养天才的方式和制度。在体育事业内部,竞技体育也有极强的特殊性,就要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当代竞技体育是一项资金和科技投入密集型的事业,没有一定的物质和条件作为有力的保障,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发展竞技体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必须采取特殊的方法加以支持和保障。国际竞技体育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运动员之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和同一规则条件下,为了同一目标直接进行竞争的社会文化现象,并且是为了战胜所有竞争对手的事业。世界上除了战争这种特殊的方式之外,还没有其他任何竞争有如此直白。因此,就要集中和调动一切可以集中和调动的力量,并形成合力,为实现胜利目标服务。因为竞技体育有这些特殊的性质和矛盾,那么从战略上和工作思路上就必须要有一个不同于发展其他事业的基本方法和方式。显性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就是中国在当前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发展竞技体育这么一种特殊的事业的一种特殊选择和制度安排,这不仅是历史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

3中国显性举国体制的巨大成就 在显性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世界竞技体育舞台上一支耀眼夺目,任何人都不敢忽视的生力军,为竞技体育进步、奥利匹克运动普及于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做了突出的贡献;也为改革开放、正在走向世界与和平崛起的中国增添了不少的光辉;以中国体育健儿在竞技体育赛场上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运动员在国际竞技体育赛场上取得的优异成绩,激励着广大中华儿女在伟大的民族复兴历程中不断前进。

4.中国隐性举国体制的发展状况

4.1国家领导高度重视群众体育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前的1952年6月,同志为中华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个题词成为我国开展体育运动的根本任务所在。改革开放以来,1974年,邓小平指出:“向来主张体育方面主要是群众运动,就叫做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就是广泛的群众性问题,当然这就是广泛的群众体育。”1997年,为体育工作题词:“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明确了体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同志也高度重视群众体育工作,他在2005年10月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体育事业和同业工作,始终把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放在重要的位置。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008年9月,总书记进一步要求:“要继续发展群众体育事业,体育是人们的事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激发的群众体育热情保持下去,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人民健身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3]

4.2法律、法规保障群众体育发展 在国家颁布的各项与群众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中,均以法律条文的方式保障了公民参加群众体育的权利,强调了群众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基础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体育作为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目的是鼓励和推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2007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形成了包括《普通人群体有锻炼标准》《国家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军人体育锻炼标准》《公安民警体育锻炼标准》和《自治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覆盖了6-59岁大中小学生、城乡中年居民和军人、人民警察两个特殊职业人群,以及地区特殊地理环境下的完整的体育制度。另一个是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具有一定性质的法规性文件。有关群众体育的地方行政法规有《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上海市小市民体育健身条例》《贵州省体育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若干规定》《安徽省全民健身条例》等。

5.实现显性与隐性举国体制协调发展,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由上述可知,群众体育也受到国家领导、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并且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出台不同的法律法规保障群众体育开展。可是中国的群众体育相对中国的竞技体育和其他国家的群众体育发展还很落后,没有很好地完成“增强全民体质”的根本历史任务。这可能与国民的素质如生命价值观、体育健身意识等因素有关,值得我们去反思。在国外很多国家,群众体育是自发组织的,而中国有法律法规保障体育权利、督促国民进行体育健身的情况下,搞不理想群众体育,其根源大概是别人用行动,我们用语言罢了。总体上来说,国家在集中力量发展竞技体育、以竞技体育为载体提高国际地位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发展群众体育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表面上看,似乎弱化了群众体育,其实不然,因为群众体育面对的群体繁大复杂,没竞技体育对象那样单纯,所以群众体育没有竞技体育那样具有张扬。他们的功能不同,追求的目标各异,承载的社会历史使命也不一样。辩证地看待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两种举国体制的作用,在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过度的非常时期,应坚持显性举国体制和隐性举国体制两种事业协调发展,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有效发挥两种体制相互影响、相互指引的功能,确保质量地完成建设体育强国框架要求的有关群众体育各项指标,为中国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做出伟大贡献,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体育强国的伟大梦想。(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罗飞虹.体育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4.

第2篇: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后奥运时代;群众体育;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012-01

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全世界的人看到了中国之强大,中国选手不畏艰难,最终以51块金牌,21块银牌,28块铜牌,位居奖牌榜之首,体现出了中国体育健儿的刚强本色,这也代表了中国竞技体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一个时代,而北京奥运会的结束也正是中国体育迈向另一个新台阶的奠基石,从此,中国体育步入了“后奥运时代”。北京奥运会向世界人民证实了中国人的实力,证明中国不愧是一个体育大国,但是这些结果却不能说明中国就是一个体育强国,体育强国的评价标准,并不是奖牌榜上面有几面奖牌,而是整体国民参与体育的状况、身体素质及运动水平,我们必须要颂扬运动员赛场上的拼搏精神,但是他们只是证明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并不能代表整个国家的群众体育发展的概况,所以中国要想在奥运后真正的成为体育强国,国家的精力应该向着群众体育的方向转移,发展全民运动。

一、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

(一)竞技体育概念。竞技体育亦称竞技运动,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这种体育的功利色彩和政治色彩比较严重,其目的只要是为了创造优异成绩,提高竞技水平,并以此为契机提供各国合作交流的机会。

(二)群众体育概念。群众体育也称“全民体育”、“大众体育”,它是以广大群众为中心,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精神文明为主要目标,把资源利用的重心放在普及体育器材、知识、技术上。这种体育只要是为了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增强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一种体育形式。这种体育形式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1.再次就是用于群众体育的经费。目前用于我国群众体育的经费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政府对体育的资金投入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这些资金的运用上主要投放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资金的投放却逊色了很多,此外我国群众体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政府的财政拨款,其来源渠道狭窄,由此造成了现在这种群众体育水平低下的现状。

2.我国群众体育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02年中国成年人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体育消费较少,每月无体育消费和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74.1%,仅有4.4%的人月均消费在150元以上”。这就说明了,我国群众体育的体育消费状况还是比较低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他们对体育的消费只占很小的一个比例。

通过以上现状的分析可以得知,我国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极为不平衡,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极度重视就必然造成了对群众体育的轻视,如何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使两者均衡发展,是我们国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后奥运时代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二)亚洲奥运会举办国对推动群众体育的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奥运会的举办不只是展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而且还是探查国家的体育机制是否适合国情,适当对此进行改革的最佳时期,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后,日本政府在1964年12月18日发表《关于增进国民健康・体力对策》,下决心改善国民的健康和体力状况。此决定旨在普及体育运动,完成了从竞技体育到大众体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另外就是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后,韩国也掀起了群众体育的高潮,政府加大了对韩国群众体育开展的重视力度,加大对全民健身的体育投资和设施建设,为国民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便利条件。

(二) 2008北京奥运后,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的具体措施。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机构,完善体育法规,是我们在后奥运时代所需要做的重点工作,其发展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要做好积极的转换工作,主管部门要把群众对奥运的热情及时的转化到群众体育中来,大力宣扬群众体育,加强健身意识。

2.群众体育要发展,除要做好政府工作外,还要考虑基层人、才、物资源配置问题。

3. 加强我国体育人口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

4.加快群众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

5.尽快的对不符合国情的体育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做到与时俱进。

三、结论

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国家看到了我国群众体育的薄弱,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并以后奥运时代为契机,提高社会对群众体育的重视程度,均衡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马英,丁战辉.2008北京奥运会群众体育发展机遇的探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年3月.第15卷第2期

[2] 黄亚飞,刘丽,徐勤荣.后奥运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策略研究.湖南社会学网

[3] 林显鹏. 2010年中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01

[4] 陈琦.后奥运时代我国大众体育发展展望[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3卷第5期

第3篇: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

关键词:中国竞技体育;严峻形势;对策

1.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存在严峻形势

1.1群众体育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作用发挥不够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都是我国体育事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要。就两者的关系而言,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运动的本质实现的保证,竞技体育运动反过来促进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唇齿相依,共荣共存,竞技体育离开了群众体育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995年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我国群众体育有了较好的发展,全民健身意识普遍增强,群众体育消费逐年提高,群众体育组织得到加强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群众体育场所、设施明显改善。但相比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明显滞后,这将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空间和发展的动力。我国发展体育运动的根本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因此,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期滞后,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与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不协调,必将让人们对竞技体育高速超前发展产生质疑,同时,也会导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石――群众体育的作用难以发挥。因此,加速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也是竞技体育持续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1.2我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

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区域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从奥运贡献度分析,第29届北京奥运会入选的奥运会运动员中,东部入选的就有440名,占总人数的68.86%;中部107人占总数的16.74%;西部有92人入选,占总数的14.39%。第29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中,来自东部的运动员获得的金牌数占金牌总数的73.68%,中部占金牌总数的17.54%,西部只占8.77%,获金总数不足1/10。根据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009年第11届全运会的参赛成绩和获得的奖牌数的统计(不含和各大体协数据),东部的十个地区在此届运动会上获得的奖牌数量占十运会奖牌总数的65%,中部的九个地区占22%,西部的十二个地区仅占约13%。呈现出竞技运动成绩上东、中、西部区域的巨大差异。在运动员数量方面,我国一线运动员中,东部地区占了总数的1/2,具有绝对优势;从运动员等级指标分析,国际级和部级运动员人数中,东部也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中部次之,西部只占1/5;只有后备力量的储备上,西部占总数的1/3,相对较高。这些指标充分体现出东、中、西部竞技体育人力资源方面的巨大差异。资料显示,在2003年全国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中,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体育场地从812118个增长到850080个,全国乡(镇)村共有体育场地66446个,仅占全国总量的8.18%,体育场地城市与农村发展水平不均衡。

2.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对策

2.1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实现项目协调发展

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对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的全面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巩固和保持原有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扩大金牌的项目分布,挖掘田径、游泳、水上等基础大项金牌潜力,提高篮球、足球等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集体球类项目水平,同时,实现夏季与冬季奥运会成绩的协调发展。这些要求正是我们今后应加强和完善奥运战略布局的重点和思路。要结合我国地域广阔和人群差异的特点和优势,发挥政府和市场双重机制,着眼长远,协调奥运与全运,合理布局。具体地说就是:巩固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等传统优势项目,保证投入,挖掘潜力,继续保持优势;加速潜优势项目向优势项目的转化,增加投入,以培养尖子选手为重点,实现金牌突破,带动整个项目的发展;大力加强“金牌大户”田径、游泳、水上项目,以小项突破为重点,科学选材和训练,力争早日突破;抓好群众基础好、观赏性强的足、篮、排等球类项目,以女排、女足、女垒、女篮、女曲等项目为重点,力争出现好成绩。

2.2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提升竞技体育比赛的国际水平

竞技体育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比赛来安排和进行的,可见竞赛是高水平体育运动的核心。要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和协调作用,深化全运会、全国城运会、全国冬季运动会、全国单项竞赛的改革,建立起一套与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等国际大赛衔接,符合中国国情,满足不同层次队伍的需要,适应竞赛市场要求、有利于高水平训练需要的竞赛管理体制。改革全运会设项、参赛条件、计分办法,围绕奥运项目布局,加大全运会的奥运战略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合力,实现全国一盘棋、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奥运战略。高水平竞技体育赛事的国际化,是当代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是竞技体育话语权的集中表现,也是各国竞技体育在国际组织影响力的体现。各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广泛参与,不但给运动员提供了更多比赛交流的机会,还提高了比赛的竞争性和激烈程度,赛事更具有观赏性和吸引力,使更多的赞助商、媒体和观众参与其中,提升了赛事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2.3体教结合,完善竞技体育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第4篇: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

论文摘要:从三方面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对运动训练学的影响。从概念卜对社会学、体育科学、体育社会学进行了比较。体育社会学对竞技体育的冲击力主要从竞技体育的功能、竞技体育异化来体观。重点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在运动训练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竞技体育是通过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正确处理好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是竞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1、社会学和体育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的学科。顾名思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说。

    社会学的创始人法国的孔德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则的实证研究”,因此他认为社会学就是社会的百科全书。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科学”。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将社会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部门应用社会学,它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加深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它又要从社会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体育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必将增加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使社会学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科学。

2、体育社会学与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以惊人的冲击力向国际化、科学化和高水平化推进,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世界竞技体育主宰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命运,成为当代体育运动的主体。它深刻地作用于人类,强烈地干预社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和平、进步和温馨,但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和困扰。

2. 1竞技体育的功能

    体育运动的政治功能一直是我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体育社会学讨论的一个热点课题。这个间题集中表现为对金牌效应的认识上。我国民众对体育比赛具有较高的倾向性,他们从体育比赛中分享着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悲哀。民众对体育运动的价值观,是娱乐性强于竞争性,民众对体育是获胜高于参与,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结果。每一次体育比赛的胜利似乎象征着战场上的胜利,满足了人们在历史上积淤下来的民族复仇心理。人们关注体育比赛的结果,而不重视比赛中运动员的技艺,自己也不亲身参与,这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特点。还有的学者对第2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取胜和第24届的失利所造成的民众社会心理的落差,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发现民众十分重视金牌的政治价值。金牌对群众体育的普及有促进作用,但对人们的体育行为无大影响,不直接改善人民的体质状况。

2. 2竞技体育异化

    对竞技体育的异化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体育社会学学者的注意,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骚乱是主要发生在西欧国家的一种社会顽症、在我国也时有发生。产生球迷越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比赛自身的吸引力可能造成观众难以抑制的情绪激动,当“个人意识消退”现象出现,观众因罪恶感、害怕、差耻而构成的自我控制失灵时,就激发了球迷的越轨行为。某些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也可以使球迷借机生事。球迷的越轨行为常给社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和造成不安定的社会气氛。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2.2.2体育的商业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随着大批以商业牟利为目的职业运动员、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出现和发展,各种运动会上出现的大量的商业活动,如广告、出让电视转播权、出售纪念品、运动会指定产品等,伴随着体育的商业化趋势,出现的就是运动员的高价转让、体育、运动员之间的明争暗斗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体育的商业化发展确能给当今世界的竞技体育比赛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支持了体育比赛活动的群众化和大规模化,因此体育的商业化问题逐渐公开化和合法化,而体育的商业化造成的社会后果是体育工作者十分优郁的。

3、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是由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其中运动训练对运动成绩的获得起决定性的作用。运动竞赛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运动训练学的领域中需要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的有以下方面:

3. 1运动训练的社会背景

    竞技体育的社会需求是运动训练存在的基本前提

    经济实力是运动训练赖以生存的基础。现在管理者、教练员开始重视运动训练的“效益”了,把经费和运动成绩联系在一起。有了“投人”和“产出”的比较,有了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动训练的质量和竞争意识。

    经济体制也对运动训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把运动员职业化、竟技体育商业化当成资本主义体育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动训练的体制取决于市场的结构。项目运动协会、俱乐部将逐渐成为正常的运作形态,中国足球面貌的改观就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结果。

3.2运动训练的社会环境

3.2.1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

    运动训练含有教育的成份,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训前教育、训中教育、训后教育,都会影响训练的质量和前途。高水平竞技体育必须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才能使体育事业得到全面扎实的发展。

3.2.2运动训练与家庭

    家长对竞技体育的基本态度,决定了青少年儿童对运动训练的参与程度和积极程度。家庭对运动训练的基本态度取决于运动员最终在社会上的地位,而运动员的出路取决于运动成绩和在训练期间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较高的淘汰率和较低的文化程度使家长望而却步。当前中国大多数家长对子女成为运动员采取不支持的态度。这是中国运动训练急需调整的一种外部环境。

3.2.3运动训练与大众传播媒介

    当今世界体育的发展是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支持的。竞技体育更以大众传播媒介为生存的一个支撑点,因此体育社会学把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作为一个研究内容。体育新闻的激烈竞争性、广泛的群众性、强烈的国际性和紧迫的时间性使体育新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当前我国非体育报刊的体育宣传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竞技体育报道大量增加的同时,对社会体育的宣传也有所发展。

   运动员营造着看台文化,又必须得到看台文化的支持。当今世界看台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看台文化对运动训练的反作用也越来越强烈。社会对运动员的褒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影响着运动训练。如何正确地、有效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推动训练工作,已经成为教练员必须研究的问题。

3.3运动员的社会角色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是竞技文化的创造者。他们与教练员构成了运动训练的一对矛盾,又与观众之间构成运动竞赛的一对矛盾。运动员在当今世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角色。因此,他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运动员具有较同龄人为强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性。他们的社会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他们的追求的功利有国家的社会的,也有家庭的个人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他们具有创造意识、挑战意识和攻击意识,心理指向比较积极。他们的文化程度偏低,但生活阅历和经验较同龄人丰富。运动员是一种社会榜样,社会常常把他们作为一种民族英雄、青年楷模来塑造和宣传的。他们是社会忠诚的形象代表,他们要倾其全力忠诚他们所属的国家和团体。

3.4运动训练中的社会关系

3.4.1运动员群体

    运动员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体育界的一个标志性的群体,对这个群体的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任务。运动员群体,是以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并以取胜为目的体育群体。在竞技体育群体中有较为严格的群体规范和角色分工,这是由竞技体育群体具有强烈的对外竞争性决定的。群体的规范包括纪律、章程、职责、权利义务、体育道德等约束力。竞技体育群体也是所有体育群体中对外排斥和对内凝聚力最强的一种群体。一般来讲,凝聚力越强,该群体的竟技运动水平越高,反之亦然,两者互为因果。影响竟技体育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内部环境因素是:目标认同、教练工作方式、成员在满足需求上对群体的依赖感等。群体凝聚力综合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队员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队员的人员互动类型,队员的内心状态,队内气氛,教练威信等。

3.4.2运动员与教练员

    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是运动训练的基本社会关系。大量事实证明,运动训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运动员和教练之间是否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我国有的专家认为运动训练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有的专家持否定态度。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少,要加大这方面研究的力度。

3.5运动训练中的社会问题

3.5.1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

    运动员还是一种需要继续社会化的社会角色,社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全面负责。他们自己应正确理解自己的处境,做好继续社会化的准备。我国运动员由于专业化年龄偏小,特别是体操、游泳、乓乒球等项目,一部分运动员不能得到较完整的文化教育,同时又受到某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干扰、整个体育队伍忽视文化教育成为一个较普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不仅给运动员的选拔、退役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且给管理、训练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使运动员队伍违纪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3.5.2滥用违禁药物

    滥用违禁药物和一切负面文化一样,具有对正面文化的背叛性它不仅是对运动员誓言的背版,对奥林匹克宪章的违逆,而且是对体育精神的公然践踏以及对竞技体育文化的粗暴蹂跪。

3.5.3关于体育人才外流

第5篇: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

Hu Yong; Jia Jing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Xi'an 710048,Chins)

摘要: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使得体育知识广泛普及,体育技术得到推广,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热情的高涨,从而在我国形成一个新的群众体育、全民健身热潮。对我国群众体育进行系统地研究,准确把握群众体育现状,科学预测群众体育未来走向,对推动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群众体育活动现状,并就构建新形势下群众体育发展战略调整机制进行了研究。

Abstract: 2008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makes the knowledeg of sports popular, and the sports technology is promoted, the sports awareness and sports enthusiasm of the pepole are rising, thereby a new surge of mass sports and national fitness is formed. It is significant to study China's mass sports, accurately grasp the status of mass sports and predic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mass sports for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in China.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ass sports before 2008 Olympic Games, and studies the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mass spor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关键词: 奥运会 群众体育 对策

Key words: Olympic Games;mass sports;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201-02

0引言

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的出色表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体育热情,在弘扬国力、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也为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正如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经大踏步迈入世界体育大国行列,开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表明,以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为标志,我国开始进入建设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已经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基本目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体制的改革发生了重大观念转变,即体育工作重心将出现以群众体育为重点的战略大转移,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中国体育体制。

1群众体育内涵

1.1 群众体育定义我国在《体育法》中将体育划分为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人们通常所说的群众体育,是属于体育社会学范畴的概念,它与竞技体育属同一层次,是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体育的基本环节之一。

1.2 群众体育的特征首先,多样性。群众体育是包容性最大的体育形式,不仅可容纳各种体育目标、各种体育组织、各种体育手段或项目,容纳男女老幼的参与和他们的各种体育方式,而且还可容纳体育教育活动、竞技活动、以及体育经营活动。其次,松散性。群众体育是自愿参加、自择项目,实行“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原则的社会体育活动,具有自发性和松散性。

2北京奥运会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2.1 群众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北京奥运会之前,尽管我国群众体育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还相当薄弱,群众体育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相关的法制法规不健全,群众的健身意识显得不深,体育设施落后,许多社区没有建设附属的运动场地,旧有的体育场地被占用和废弃的情况十分严重,公用健身器材十分缺乏。根据我国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设施的普查结果,当前,我国共有体育场地580080个。从所属的教育、体育、新疆建设兵团、、武警、铁路和其他的六大系统看,教育系统拥有的体育场地数量最多,共有558044个,占我国场地设施数量的65.5%,而体育系统有场地18481个,占总数的2.2%,新疆建设兵团有3394个,占总数的0.4%,系统有7174个,占总数的0.8%,武警系统有12850个,占总数的1.5%,铁路系统有14544个,占总数的1.7%,而其他有235593个,占总数的27.7%。①体育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我国从事群众体育的专门人员不多,当前我国平均每个街道从事群众体育指导工作的人员,与日本相比,仅及其十分之一。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群众体育运行机制,建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是我国体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②

2.2 体育管理体制运作失衡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严重不平衡,从我国现行体育管理体制看,随着体育管理体制向“政府社会结合型”转轨,我国的现行体育管理体制是由国家直接领导的政府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相结合的体制,所实施的体育管理体制主要是举国体制,从体育管理主体看,是以各级政府机构为主;从财力投入看,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从受益主体看,是以竞技体育为主;从运行机制看,市场参与主体被动、利益效应吸引力不明显。举国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更为关注竞技体育,而对群众体育的关注强度较弱。

2.3 体育法规政策执行效率低下关于群众体育活动的法规政策,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步骤中,规定《纲要》由国家体委负责组织实施,实施对象是全体国民,由国家体委会同有关部门、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行。这一规定确立了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主导地位和绝对的执行权力。但问题是政府机构中,《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工作涉及多个行政部门和组织,这些部门和组织之间的执行权力配置关系并不清晰,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领导、协作和沟通机制,导致一些跨部门执行和管理问题成为盲区,使得政策不能有效执行或政策执行中断。

3构建2008年奥运会后群众体育发展战略调整动力机制分析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随着群众体育意识在大众心中的不断深化,这必然要求群众体育工作方式的变革。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应以全面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面向大众的多元的体育服务体系为主线,以全面体制创新和科技兴体为动力,把提高国民体质作为根本出发点,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作为总体发展目标。

3.1 积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面向大众的多元体育服务体系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给我国群体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民众的体育参与意识,改变了民众的健身观念,把民众的健身热情也推向了高潮,但我国群体事业的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的群体事业都处于自发的状态,在一项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学历的调查中发现,社会体育指导员中体育专业人才仅占3.1%,其他均为非体育专业③。从总体上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文化程度结构偏低,高学历及学过体育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太少。因此,还要培养一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强社会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可以通过政策导向和法制途径促进群众体育的开展。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能够为包括广大低收入人群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基本体育健身服务的,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健身需求、有效保障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的全民健身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大致应该由为人们体育健身实践提供服务和保障的科学理论、思想观念、领导管理体制、基层组织机构、宣传媒体、信息传播、场地设施、资金筹措、社团组织、指导者队伍、消费市场、健身产业、活动形式、健身方法、科技教育、法规制度、体育监测、发展评价等部分构成。

3.2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群众体育的方式从指令性向按需求指导配置和依靠政策、法规、服务等多元调控手段转变,初步构建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群众体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益明显提高。然而,更应看到体制方面的因素,如何克服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创新不够,新的体制没有完全理顺,新的机制还不够通畅及改革措施显现出的配套程度低的弊端,是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在转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因此,建立与社会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群众体育管理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建立适应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群众体育管理机制,主要是建立造血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首先是应积极建立群众体育的造血机制。体育总会和体育协会要有自筹资金的能力,逐渐摆脱靠国家体育职能部门行政拨款,通过发展体育产业和实行有偿服务去满足群众体育消费的需求,将筹集的资金再进行体育产业扩大与发展。其次是建立群众体育的竞争机制。当前体育产业离不开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平竞争是市场竞争的法则,又是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此,在进行体育管理和开展体育活动中都应按照竞争机制的法则通过优胜劣汰来促进中国群众体育的未来发展,使中国的群众体育得到健康的发展。再次应建立群众体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极大的调动了人民群众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人们不断地奋发向上。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引进激励机制,对单位和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在中国群众体育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必要的约束机制能够使群众体育的发展起到有法可依,运用法律手段去排除阻碍群众体育运动开展的各种阻力。

3.3 逐步完善群众体育政策执行机制为了确保群众体育政策的有效执行,真正防止或消除政策执行偏差,就必须重视群众体育政策执行机制建设与完善,塑造出科学的政策执行机制,从而推动群众体育政策的有效执行,以实现群众体育政策的目标。为此,政府应当从以下几种机制的建立着手来完善群众体育政策执行机制。首先应建立群众体育政策执行的民主参与机制。公民参与是体现民意、反映民情、提高公共政策执行民主化水平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公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功能的基本途径。因此在制定和实施群众体育政策时,应积极鼓励更多的市民和体育社会团体组织参与到政策执行和实施的具体工作中,让群众体育社会团体组织参与制定政策执行计划,这样既可以调动体育社会团体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又可以降低政策执行的成本。其次,建立群众体育政策执行的沟通协调机制。群众体育政策执行的沟通机制应包括两个方面,体育行政机构和街道、社区之间的相互沟通。另一方面是体育行政部门与其他政策执行相关机构之间的沟通。通过加强政策执行主体与公众的沟通,加强大众对政策的认知和对政策执行情况的了解及参与政策执行监督,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最后是建立群众体育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对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地跟踪评估和监督,强化监督控制,加强廉政建设。

总之,群众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们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它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兴起一个群众体育高潮,要做好体育设施、体育经费等保障,抓住这一良好契机促进其发展,继承奥运会前先进的群众体育思想,借鉴国外先进的群众体育发展经验,明确群众体育的发展地位,确立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资金来源和管理模式,增加群众体育科技投入,进行各种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我国体育传统文化软实力,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注释:

①朱杰民.我国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分布及对体育市场发展的影响[J].中国市场,2007,14.

②罗孝军,张晓林.从北京奥运看奥运战略与全民健身战略的冲突与调查[J].湖北体育科技,2006,2.

③何敏学,都晓娟.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特点研究[J],武汉休育学院学报,2005,6.

参考文献:

[1]舒为平.北京奥运会与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6.

[2]韩盛祥.论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的内涵及其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

第6篇: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

关键词:体育管理;体育原理;体育强国;木桶理论

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制成的木桶,决定其容水量大小的,不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也不是各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板。要想提高木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功夫补齐最短的木板”。这就是管理学上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木桶理论”。“木桶理论”为我们理解和思考“体育强国木桶理论”的建设提供了启示,体育强国是有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中的水。经济和政治是底板,是基础、是保障,底板足够大,底板足够结实,其它围板加长时才不会压坏底板,使水从下面漏出来。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文化、体育经济等是围板,并且他们相互咬合,互为支撑,融为一体。其中任何一块是短板或腐板,或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或者说无法充分发挥出应有容量,都影响到中国体育强国的建设的“高”度。体育强国目前是国内体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体育强国的概念,非正式出现在1979年2月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正式出现在1984年奥运会后中共中央的《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后,体育强国的理念格外强烈,兵败汉城之后,提法逐渐式微,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随着中国在奥运会上成绩的上升,新闻界对再度关注起来[1]。体育强国究竟如何定义,查阅相关文献显示,“体育强国”在英语中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汇,大致应等同于powerfulsoortscountry(竞技体育强国),国际上从未有过体育强国的评选组织和相应的评价指标,更没有形成体育强国指标体系,体育强国的评价只是一个国家政治利益和发展本国体育事业的需要。在我国是一个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和中国情结的词汇,带有强烈的国家体育崛起的心理诉求。在体育强国的概念问题上,国内众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给予了不同的回答,但他们回答的共同点是:体育强国的概念应是一个动态的、综合性的、不可量化和数据化的概念,更不能以指数的形式来体现,是一个国家体育定性和定量的综合体现,只有基本特征并无统一标准[2]。

1经济和政治是体育强国“木桶理论”的底板

1.1经济是国家体育强国的基石

体育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经济学明确指出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体育运动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社会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体育事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3]正所谓“国运盛,体育兴”。从体育发展的历史来看,经济是体育全面发展基础,有研究表明,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国家的GDP有很强的关联性,大众体育的发展与国家人均生产总值的关联性更强,[4]国外学者对1984年奥运会奖牌分布及获奖国的经济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98%的奖牌都为经济水平较高和人口寿命较长的国家所获得。可见经济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的城市、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9.1%、39.6%、53.3%,已远远摆脱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恩格尔系数59%以上为贫困的标准。

1.2政治地位是世界体育话语权的保障

国家政治的重视,为体育强国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后备保障,是体育强国建设一切基础的基础,体育如果离开国家政府关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可能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体育事业的高速、可持续的发展。政治观点的介入,使得体育成为表明自身观点和体现民族强盛的政治舞台,大量政治资本涌入体育,使得体育成为提升国家国际地位的有效手段。将体育和政治二者完全分离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无政治的体育是体育回归的表现,是体育发展的理想化阶段[5]。

2建设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必须保持动力且把握方向

2.1竞技体育必须认识保持在世界前列内涵

竞技体育保持在世界前列是动态的,所谓动态的是指成绩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会有波动。有人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后,中国体育正在经历一个历史的“拐点”[6],我们如何看待拐点的出现是制定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规划的重要问题,北京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一,把中国竞技体育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金牌总数第一是在举论文国体制的奥运战略指导思想基础上,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取得的,不能因为某一次奥运会金牌数的减少,就说我们正逐渐退出竞技体育强国的行列,只要金牌数“拐”在合理的范围内,就不应对现有的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产生怀疑。

2.2竞技体育必须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奥运会成绩是衡量竞技水平的重要标尺,中国竞技体育从悉尼—雅典—北京,毋庸置疑中国已踏入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列,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竞技体育超前于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发展,甚至牺牲了体育的全面发展为代价。表面的繁荣背后,隐藏着太多的“竞技泡沫”,这些“泡沫”给了我们一时的绚烂,但泡沫终究是要破灭的。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之后,国家从多方面总结了新中国60年来竞技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在充分肯定举国体制的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敏锐地洞察到了举国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所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所以刘鹏局长提出:“一要坚持,二要完善”。

2.3竞技体育不必追求大而全

我们在建设竞技体育强国的道路上,必须考虑到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地域特点、种族特征等众多因素,以优势项目为先导,带动相对落后的项目,有效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强国,必须抛弃那种,奢望所有竞技体育项目和领域都居于世界前列的理想主义的体育强国情结,对一些不具备进入世界领先行列软硬件的项目,我们不应追求其世界的排位,甚至应当允许一些项目不开展。

3建设体育强国,必须普及群众体育和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3.1依靠政府解决群众体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短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7],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集中体现的矛盾是,“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8]我国居民的经济收入不断的增长,物质条件日益丰富,闲暇时间增多,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皆发生了重大变化,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强烈,体育已逐渐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有调查显示,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投入主要靠社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群众体育事业费的增长幅度明显小于体育事业费增长幅度,呈现出体育事业费逐年增长,而群众体育事业费在全部体育事业费中的比例逐年下降的趋势[9],竞技体育投入的优势地位还十分明显。这种态势已经引起国家高度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已经明确:“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群众体育作为一项事关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公益事业,具有公益性,其性质决定了它的发展主要由政府去负责、去管理,政府有责任向全社会提供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提供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多方面的这样一个公共产品和服务。在逐渐增加体育事业投入的条件下,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平衡发展,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政府保障公民基本体育需求的水平,从而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享有体育的基本权利。不能主要依靠具有趋利性的市场经济来解决群众体育的需求问题,市场经济服务在我国群众体育中只能是一种补充和完善,不应成为主流。

3.2建设体育强国,必须提高群众体质水平

建设体育强国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国民的体质,实现体育的本质回归。我国著名教育家、近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注重体育第一人”—张伯苓先生曾说: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事实上我国国民的体质水平如何呢?从2005年的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调研结果表明: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十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显示:国民身体形态水平略有下降;成年男性肥胖率较高并呈增长趋势;体育人口虽然达到37%,但包括了学生,除学生之外的体育人口比例,相对美国的48%就较低了。2006年12月23日陈至立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还指出:在2005年高招中,有85%的考生专业受限;在2005年和2006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8%的高中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一个即便拥有再多奥运金牌而国民体质孱弱的民族,在体育强国评价上的得分依然只能是“不合格”,依然称不上体育强国!国家首先明确提高群众体质水平是体育的中心工作,不断提高群众体育的公益事业水平,完善体育社会指导员制度,构建共管服务体系,建立群众体质水平评价体系,定期进行体质水平的评估,把群众体质水平纳入到省、市、区、县的体育工作考核,把群众体质水平,提高到关系民生问题的高度。

4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实现体育文化和体育产业的繁荣

4.1注重民族文化塑造和世界文化融合

一个国家与民族,只有当全人类都认同他的文化和核心价值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强大。如果没有能力向世界输出有价值的文化,就永远称不上大国,也称不上强国。西方体育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兴起于现代,具有“二希”(古希伯莱、古希腊)文化特征—物理性、群体性和娱乐性,业已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核心,是目前世界体育的主流文化。东方体育文化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内陆型文化、农耕型文化、宗法型文化,这就决定了它是一个以伦理为中心的系统,提倡:“重义轻利”;“天人合一”;“和谐思想”,两种文化是世界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基础。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塑造民族体育文化,构建属于自身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或许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嬗变过程,但中国要想成为一个体育强国就必须要直面“体育文化”的问题,把握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反省我们自身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弘扬优秀的文化因素,赋予传统体育文化一种理性和人文主义精神,不断进行体育文化的创新和体育新文化的建设,寻找到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和世界体育文化的结合点,适时地对外展开交流,在世界的舞台上传播和展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让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逐渐影响世界体育文化的变迁,为世界体育文化增加多样性的色彩,是未来中国成为体育强国,所必须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4.2加快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步伐

5建议

5.1警惕“马太效应”的产生

“马太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有余;凡是没有的,连他原有的也要夺去。”[10]目前,我国体育的现状是竞技体育是长板,其他方面参差不齐,但总体上来说是短板,在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政策环境下,会导致一些部门、单位、个人将“马太效应”的前半部分发挥得淋漓尽致。相反,对体育的其他内容消极对待。以竞技体育的光环掩盖体育强国建设的短板。

5.2加强对“木板闭合”理论研究

“木板密合”理论突出木板之间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体育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支撑的关系,共同构成一个闭合的系统。体育制度和体育文化的健全,是其他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各子系统的发展,同时也会推动体育制度和体育文化的更新。做好“木板闭合”是实现体育强国木板必须完成的。

5.3加强对“木桶斜放”理论研究

从“木桶理论”上讲,每一块木板可能并不是一样高的,但是,我们可以将长板与短板的组合方式进行不断地调整,比如长板与长板尽量靠近,短板与短板尽量靠近。[11]这样,如果该木桶倾斜放置,所装的水才能最多。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无论在任何时候各个子系统,都不可能同步增长,也不可能高度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将各系统有效地整合,提高“强国木桶”的容量,“木桶斜放”理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是我们研究和实践重要的内容。

第7篇: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

1.1以身体素质为根本带动体育项目全面发展

大连作为全国著名的体育之城、运动之乡、竞技体育的摇篮,除了其百年开放的发展史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外,居民整体优良的身体素质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大连人的身高、臂长、上下肢比例、肌纤维配比、血红细胞指数以及诸多内在器官技能都比全国平均值高出许多。在许多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材上凭借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占尽先机”。这也是大连优秀运动员频出的一个重要因素。

1.2政府引领、民间重视,大连体育文化有着良好的体育传统和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

在大连,体育文化发展一直有以人为本的传统,诸多的城市广场为群众体育和竞技选手的初期培养奠定基础。在国家提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前,大连市政府、文体科研指导部门以及体育相关领导部门就有先见性地将群众体育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摆在了合理的位置。受大连这个开放城市的影响,大连的体育文化对外交流相对较多,足球、帆板、武术、户外等项目交流频繁。人民群众很早就受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群众体育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像冬泳这种小群体健身项目,因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大连的地理和气候因素,以取得人主体的最大发展。冬泳第一人王冬义就曾频繁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不失为这种文化底蕴积淀下的一种群众体育的体现。1.4以工业为辅助间接为城市体育文化发展发挥一己之力大连作为工业名城,其轻工和重工都在当今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有的成就举世瞩目。体育离不开工业,在历史上,大连的服装加工和器械制造等轻工业曾一度加快大连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文化的提升。

2大连体育的现状

2.1重竞技促发展,竞技体育文化仍然是大连体育文化的代名词

在回味历史和寻求突破之间就是传统的继承。现在是大连体育转型的关键时刻,单纯靠休闲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旅游体育文化来宣传城市,其带动力有限,关键时刻竞技体育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投入相对较小,收效大,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原则。依靠竞技体育项目来站稳先进体育文化的阵地,使竞技和群众需要做一个缓冲。但单纯从城市体育文化来说,竞技体育文化仍然是大连体育文化的代名词。

2.2百花齐放,各项目发展动力强劲

大连是个对外开放的城市,市民思想活跃,容易接受诸多新鲜的事物,有的甚至能被加以改造成了大连本土体育文化,和大连传统的体育项目一起构成了大连体育文化百花齐放的局面。足球是大连的体育名片,可是通过将竞技足球加以转变就出现了许多花样足球、足球娱乐、四门足球等项目,成为了人们业余时间娱乐消遣、锻炼身体的一个好的方式。无论是传统的项目、传统的玩法还是新的项目、新的玩法都能在大连找到市场。传统项目和新的娱乐休闲体育之间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大连新的体育文化现象:既能看到大连的兼容也能看到大连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创新。高尔夫、保龄球、骑马、游艇驾驶、帆船、射击、射箭、户外活动等,这些项目在大连迅速涌入,迅速发展起来,并有了一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新兴体育项目的市场前景广阔、动力强劲,使大连的体育文化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格局。

2.3以人为本,以群众体育为基础建设大连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文化氛围

大连发展体育文化向来有尊重主体、以人为本的传统。体育交流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无论是邻里之间、家人之间还是同事之间、有共同爱好的人之间。初来大连的人往往评价大连本地人“散漫”、“悠哉”,殊不知这是一种经体育文化熏陶后的精神洗礼的结果。大连人喜欢运动、健身,而体育项目的规则就是一个增强社会融入性的教育过程。百年大连,大连百年体育之路。这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都是由体育相伴而来的。在心底深处,人们已经把这种体育文化的规则带到了工作和生活当中去,近而对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大连人爱体育,所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了体育文化的建设,处处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形成了以群众体育为基础的建设和谐大连的可持续发展现状。

2.4竞技和旅游带动了大连体育文化的宣传

大连不仅是竞技名城也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城市,每年的游客达几百万。特别是每年的5月到10月间,更是旅游的高峰期。在随机调查过程中发现有近95%的游客对大连的群体体育文化印象深刻,有73%的游客能在大连找到吸引他的体育文化内容。这种旅游所带来的体育文化宣传会让人感到新奇,更富有感染力和参与的动力。在5月份的大连国际徒步大会期间,就多次见到外地旅行社组织参与了徒步活动。欣赏美景、参与运动休闲、促进了解和交流,在参与者身心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在很多方面提升了大连的城市形象和品牌价值。体育文化宣传和旅游之间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

2.5休闲体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大连是全国拥有广场最多的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出于景观点缀还是出于整体格局考虑,大连的广场建设很有特色。不管这种建设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但现今来看则为群体体育活动提供了场所,对群众体育文化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从未间断过。2013年6月1日举办的大连金石滩风筝节,2013年5月15日对外开放的首条健身大道正式向市民开放(其中包含一个门球场,一个五人制足球场,一个标准篮球场,三组健身路径和徒步木栈道),2013年6月29日正式对外营业的圣谷美地10公里漂流,2014年6月即将落成的星海湾大桥(双层,每层单向四车道,主桥两层,净空高30米,置两排1.7米左右的人行道,距离星海广场海岸线1公里,与星海广场中轴线垂直,预计开车5分钟可通过大桥。届时,市民可以直接蹬桥进行一次长达6公里的“海上漫步”),大连即将开工的“武术博物馆”将成为我国首个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沙河口区将建14处街头篮球区域球、5处笼式足球区域,满足体育迷的需求(同时,沙河口区以此为契机,将大力加强文体活动设施建设)。在诸多的广场中最能体现大连体育名城标志的莫过于星海广场。在这座亚洲最大的广场上,沿广场环形绿化带矗立着30座具有代表意义的竞技体育运动雕塑,分别是篮球、拍球、橄榄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垒球、冰球、平衡木、艺术体操、游泳、自行车、柔道、射击、帆板、皮划艇、跳高、跳远、撑杆跳、击剑、竞走、标枪、花样滑冰、速滑、滑雪、跳水、铁饼、长跑、跨栏、马术。这30组雕塑是由白色不锈钢制作的中空架构、线条简洁的钢网雕塑,每组雕塑均有三名运动员的连续动作组成,运动员轮廓清晰、肌肉强健、动作协调、表情丰富,表现了纯粹性的体育精神和运动理念,不愧为大连体育城的标志场所,已经成为了大连旅游的重要景观之一。在广场上、公园里、大海边、山上,到处都是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地方,到处都有人参与体育运动、建设的身影。各个街道、小区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挖掘可供运动、活动的空间、场所来积极组织群众业余文体活动,有效带动了大连市群众文体活动的开展。散步、跑步、健走、武术、健身操、舞蹈、唱歌、表演、自行车、登山、、游泳、划船、长鞭、空竹、毽子、足球、羽毛球等各类文体休闲活动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满足了他们对体育文化的需求。

3大连体育文化发展对策

3.1“以人为本”是大连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体育人文素质熏陶,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大连背景下,继续以体育为介体促进人的发展。大连历来就有以人为本的传统,重视群众的业余体育文化需求。大连所拥有的广场数居全国第一,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运动健身提供了场地支持。为此,像劳动公园、星海公园等诸多地带早已免费向公众开放,运动场地得到大幅提高,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锻炼热情。大连武术协会每年都举办大连武术文化节,既为群众锻炼提供了一个竞技和交流平台,也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提供指导服务,极大地丰富了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要。在社区牵头和带领下,各种舞蹈、武术、健身操等运动队遍布大连市各个小区、广场。社区不仅为人们运动健身提供音响等基本的器材、场地服务,也为这些健身队聘请了专门教练加以指导,处处都体现着大连以人为本的优良传统。现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速度惊人,以人为本是大连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大连只有继续保持以人为本的这种优良体育文化发展传统,才能使大连这座体育之城永远处于体育文化发展的先锋。

3.2以竞技体育文化来引领大连体育文化,继续保持全国竞技体育项目摇篮的称号

大连这座城市的体育文化为世人真正的了解,真正的被称为体育城,其实传统竞技项目功不可没。大连足球曾一度享誉国内外,无论是大连万达还是大连实德,曾一度是中国顶级联赛的传统四大豪门,曾获得中国顶级联赛冠军8次,多次代表中国参加亚冠联赛,并获得亚俱杯亚军、亚优杯亚军、亚冠四强的骄人战绩,并培养了张恩华、李明、郝海东、内梅切克、扬科维奇、西里亚克等诸多球星,曾一度引领中国足球。现今国内各足球俱乐部的队员中,也有大批的大连籍球员,多半在球队中打主力位置。大连的马家军训练基地走出了王军霞、曲云霞、马利燕、刘东、张林丽等中长跑名将,接连打破世界纪录,为祖国挣得了荣誉。如今的大连阿尔宾足球队的赛事,每年一度的大连国际马拉松赛,以及每年为各专业队或俱乐部输送的大批体育人才都毫无争议地证实了大连不愧为体育之城、竞技体育摇篮的称号。人们通过竞技体育运动认识了大连,通过竞技体育了解了大连、喜欢上大连。竞技体育是大连这座魅力之城的重要名片之一。通过竞技体育来宣传大连,通过竞技体育来带动其他体育形式,这是促进大连的体育文化更快发展的一条捷径。

3.3以社区体育、学校体育为补充,充分打好大连体育文化的群众基础

一个城市的体育文化发展,说白了是人们的体育文化意识的发展。只有充分做好了“群众工作”,打好群众基础,才能使城市的体育文化发展的空间无限拓宽。体育文化发展以人为本,为市民体育运动提供更多时间、更大空间、政策的便利和业务的指导,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城市居民整体的体育文化发展。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带领广大群众开展运动健身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虽然没有竞技体育的激烈,但却平添一份安详和乐趣,拥有更好的群众基础。据调查仅高新园区每年的健身操队、舞蹈队、秧歌队、太极拳队等健身团体的增长率在40%以上。大连有十几所高校和上百所中小学。学校体育文化也是城市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还承担着传授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科学运动观,增强社会融入性以及培养秩序,了解生活规则和素质教育意识启蒙的重要责任,是国家未来社会成员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他们的体育文化意识直接决定今后城市成员的体育文化思想意识水平,是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竞技体育这张名片的引领下,有效结合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以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为补充,打好群众基础,大连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顺理成章了。

3.4以十二运为契机加强国内外城市间体育交流,用先进思想引领体育发展

大连作为十二运的协办城市,届时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队员、观众、裁判员、教练员以及旅游者来大连旅游、观看比赛。这是一次难得的体育盛会。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不同项目、不同需求,所有的体育思想和运动实践将在这里融汇、发展。这是一个展示的机会,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这次运动盛会的赛场竞技和体育文化及学术的交流,将给大连一个重新定位和评价的机会,可以客观的总结以往体育文化发展的经验,科学制定体育文化发展方针、策略,更好地为大连体育文化发展服务。通过这种体育文化交流,可以明确当今国内外的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和大连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

3.5以休闲体育为主体,打造新型体育休闲项目的发展空间,拓展大连体育文化品牌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思想文化意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的体育发展趋势逐渐由重竞技向群众体育转变。体育走进社区,满足个人体育需求,促进本体健康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国家领导部门的重视。休闲体育,就是这种思想、文化发展的产物之一。用更柔和、更轻松、更有趣的运动方式,既锻炼了身体,促进了健康,也提高了人们现在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竞争力,增强了社会融入性和人们的审美意识、道德观念,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体育形式。大连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又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是国家首批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拥有全国最多的城市广场为市民健身和运动休闲提供了场地保证。垂钓、徒步、自行车、冬泳、风筝、武术、漂流等正处于大发展期。大连国际徒步大会、大连武术节等为大连休闲体育起到了良好的开端。徒步大会、武术节等活动的开展为新兴休闲体育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也为今后新兴休闲体育的发展积攒下了广大的人脉。凭借这种继往开来的优良体育文化的带动,结合旅游城市人口流动大的特点,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大连这座开放城市起到宣传作用,能为大连休闲体育文化起到拓展作用。

3.6加强各体育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大连体育产业文化在做大的同时能做强

一百多年来,大连的城市发展一直伴随着工业的繁荣和体育文化的欣欣向荣。然而,两者的交集也就在近年来才实现的,且随着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需求和体育产业概念的提出、实施而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是全国体育产业文化的示范城市。大连的体育发展相对均衡。无论是足球、田径等竞技项目,还是体育旅游、垂钓、徒步等休闲项目,还是各级学校体育和武术健身、自行车骑行、冬泳、户外等群众体育项目。各项目间百花齐放,发展相对均衡。各项目间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底蕴。大连以服装加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闻名全国,重工更是享誉世界。近年来,大连的体育产业逐步形成了以体育表演、服装加工、器材制造和体育休闲服务为主的新型体育产业文化的综合发展模式,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体育产业从根本上来定位无非也就是“以人为本”、“更好地服务大众,满足大众体育需求”。未来的体育事业将在很大程度上以群众自身的休闲体育娱乐的第三产业形式为主。据调查,我国人均体育消费能力还不及西方发达国家的10%。体育产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如果能有效地使大连各体育产业、项目、文化等领域有机的结合,就能使二者之间共同发展,做到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和开发,不仅能为大连城市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还能使百年大连的城市文化底蕴更加雄厚。

3.7以大连本土体育名人为核心,打造大连体育文化节,使大连体育文化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第8篇: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

终身体育 小学教学 关键作用

俗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而各种体育活动正是运动的最好方式,这也正符合国家提出的“终身体育”理念。终身体育是贯彻人的一生的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部分。小学体育落实在“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是体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对学生从少年到一生是否热爱体育活动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小学体育教学是不容忽视的,小学体育在人一生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体育中只重竞技体育的危害

现在很多学校存在一种误区,体育就是单纯的竞技,体育教学只服务于各种竞赛,忽视了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人们往往认为一个单位,一个人在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体育效果好。这极大的伤害了众多成绩平平的同学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甚至使一部分同学失去了体育运动的兴趣。这与国家开展终身体育的宗旨背道而驰。

二、小学体育中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关系

既然是体育运动就离不开竞技体育,因为竞技体育是更高层次的体育表现形式,学校体育则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在小学体育中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又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一个国家要想取得竞技体育的成功必须开展终生体育,而小学是培养终生体育理念的第一站。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们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力量。而北京奥运会上金牌数超过往届霸主美国,击败俄罗斯等强硬对手成为世界第一,更是让中国一举成为体育强国,让世界为之震惊。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终于屹立于世界综合体育大会――奥运会的最高峰,全中国为之欢呼、为之自豪。从表面看这是竞技体育的成功,但是和我国积极开展全民运动也是分不开的,只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才能为竞技体育服务。要获得良好的群众基础必须开展终身体育。

三、如何处理好小学体育中竞技体育和终生体育的关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竞技体育与终生体育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就像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更不能相互替代。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为了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不同点是,终身体育主要是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让体育伴随人一生的教育过程。竞技体育,主要是通过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成绩。体育教学和竞技比赛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概念不同,目的任务也不同,只不过体育比赛容易见到效果,由于这种功利主义的片面认识,往往导致只重比赛只看成绩,忽视了学校体育教学中终生体育教育这个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教学部分。小学体育教学既要开展竞技体育更要加强终生体育教育,让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多措并举、协调并进开展竞技体育和终生体育

1.学校体育应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竞赛参与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活动参与,竞赛参与是全身心投入的一种参与,所以培养学生体育情感的效果要比一般参与活动好的多。平时的比赛,不仅参与人数多、受益面广、而且时间地点可以任意选择,场地器材可以交叉使用。不受条件限制,举办容易。我们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多样性、经常性、小型性、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考核性的体育比赛活动,使体育竞赛与体育活动、体育课、“达标“等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紧密结合,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竞赛又能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促进、检查、评比、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2.学校体育应与《全民健身计划》相结合

《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社会体育的全局性和指导性的纲要,要实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走上社会之后仍能长期乃至终身从事体育活动,并依此促进整个中华民族体质的根本性提高,就必须将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贯穿于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体育竞赛中。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领会“全民健身计划”的实质,彻底转变传统的以单一的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全年以某几天为竞赛时间的传统观念。切实把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让学生体会体育的乐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与习惯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具体到学校体育竞赛的改革上,就应该冲破单一竞技运动项目的局限。有选择地把适宜于中学生健身的部分竞技运动项目与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和民族性较强的大众化体育项目融合在一起。逐步形成具有中学自身特色的群众体育运动竞赛内容新体系。

3.以竞技体育带动终生体育,让终生体育服务竞技体育

通过竞技体育塑造本校的体育明星,利用明星效应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理念,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为了能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更好的从事体育活动而加入竞技体育大联盟。

4.学校竞技体育的内容应将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有机结合起来

竞争是体育的最显著特点之一,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运动竞赛中,而学校体育竞赛中又要具有健身性与趣味性。否则将难以贯彻终身体育与快乐体育的宗旨,推动群体活动深入广泛持久的开展。这就要求组织者能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知识层次,富有创意地开拓那些科学、有效、简便、有趣、有恒的大众化竞赛项目,并以集体项目为主,使学生在团结,竞争和快乐的气氛中,既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能受到集体主义教育,培养竞争精神,促进锻炼自觉性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达到学校体育健身育人的目的。

5.学校体育应将必要的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列入其中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知识竞赛、辩论赛、体育主题演讲比赛、体育展览赛、黑板报评比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强化体育意识,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方法。更自觉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这对于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学生走上社会后终身受益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6.学校体育应与群众体育相结合

国家曾发出过倡议,中小学的体育场地节假日要向社会开放,旨在推动和满足广大群众的体育需要。学校应把推动当地的社会群众的体育发展作为己任。另外,学校的体育教育也应与广大学生的家庭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家庭也来关心参与体育活动,推动社会对体育的重视。为满足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学生家长的体育需求,推动全社会全民健身的发展,举行学校与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的,集娱乐性、趣味性和表演性一体的体育竞赛,这样具有内容丰富,有观赏性和竞争性。使全民健身深入人心,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

第9篇: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范文

摘 要 北京奥运会后,国外的诸多媒体评价中国为竞技体育强国,我们之所以距离真正的体育强国有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的各项体育事业不能够同步协调发展,往往顾此失彼,很难全方位的发展,特别是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领域,强调了很多年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策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群众体育发展的不协调,而停留在口号和理论层面。分析当前的主要体育强国,美国和德国的群众体育发展之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相比真正的世界体育强国,我们在群众体育领域仍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与世界体育强国在群众体育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为我国体育强国构建之路献计献策。

关键词 体育大国 体育强国 群众体育 对策

回顾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6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经历了中国特色的特殊发展之路。如图1,我们国家只有在建国初期,体育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把发展群众体育事业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外,在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都在侧重发展竞技体育[1]。2008年北京奥运会过后,总书记提出:“要继续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坚持以人为本,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激发的群众体育热情保持下去”的战略口号,并且把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的任务部署放在了发展竞技体育事业的前面提出,寓意深刻。

相比世界体育强国,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呈现了高低起伏的发展脉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群众体育未被重视,导致了我国与世界体育强国在群众体育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这与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群众体育经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不无关系。

一、我国与世界体育强国在群众体育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

(一)管理体制方面的差异决定了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差距

美国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采用的是社会管理型,不设立专门的群众体育管理部门,也没有垂直的权威机构来负责群众体育的协调工作。美国的群众体育主要依靠社会组织来管理和自办,据资料显示,“目前在美国,与体育相关的全国性非政府体育组织多达317个[2]。”而这些非政府组织承担起了美国群众体育的各项事务。

美国的社会管理型群众体育,在很大程度上更符合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需求,人们自主的参与体育运动,并由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来管理群众体育事务,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套符合最广大民众口味的体育锻炼形式和参与方式,而往往符合最广大民众意愿的管理机构都会得到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在中国,我们国家的民众参与体育锻炼,在很多情况下市相应号召,按规矩、按步骤、有计划的参与其中,这样一来,往往会有与民众意愿相抵触的部分,因此,也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下发的指令得不到实施,或者流于形式。

(二)体育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小于体育强国

体育人口所占比例直接反映出这个国家群众体育发展的程度,在我国,体育人口数伴随社会的发展,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如图2所示,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体育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44%,而截至2004年的确切数据,“我国7~70岁人群中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已经达到该年龄阶段全国总人口的37.1%[3]。”这一数据在北京奥运会后,肯定还会有所增长。

图2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体育人口增长示意图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体育人口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但总体上体育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仍然不能跟世界体育强国相比,“在苏州体育博士高层论坛中,美国学者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为48%”[4]而在2009年11月16日召开的中德体育研讨会上,德国的专家指出在德国,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俱乐部的注册会员。

(三)体育场地设施:人均占有率和利用率均低于体育强国

“2005年国家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显示:截止2003年年底,全国平均每一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03平方米,并且这些体育场地中,有65.6%归教育部门所有,25%归体委、军警等部门所有,其中仅有8%的部分可供普通的老百姓使用[5]。”排除教育部门和体委、军警所占有的体育场地,可供普通老百姓使用的体育场地,就如已逝的李力研研究员所讲:“2002年人均只有0.006平方米,也就是拇指大的一块地方。”相比当前的群众体育强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我们与之的差距较大。数据显示,目前“德国每10万人拥有的体育设施数量为248个,日本为260个、意大利为212个、瑞士220个、芬兰457个[6]。”

(四)群众体育经费来源与支出决定了发展程度的区别

当前,“世界主要体育强国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体育经费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以上,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大众体育。”“日本的《休闲白皮书》的调查资料显示,西方国家政府对大众体育的投入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2-0.16%之间,其中地方政府的投入远超过中央政府[7]。”在德国,群众体育的经费来源除了国家的财政补贴外,社会的捐助、团体和个人的会费、体育、社会团体的捐助、场地的出租和门票收入等方式,构成了群众体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如表1所示[7]。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德国、英国、法国这些国家的体育经费来源绝大部分来自民间对群众体育的投入,德国政府对群众体育的投入占GDP的0.35%,而民间对群众体育的投入占到GDP的0.95%,高出了0.6个百分点,英国民间组织对群众体育的投入也是政府投入金额的7.3倍,法国也高达5.9倍。在我国,由于体育体制的原因,我们国家的群众体育经费主要由政府统一管理和划分,“1978年至2006年,各级财政对全国体育系统的投入资金一共1196.6亿,这其中中央财政的投入为218亿,地方的财政投入为978.6亿元[3]。”而相对于美国、德国等世界主要体育强国,我们国家民间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五)全民的体育和健康意识与体育强国相差甚远

在中国,不可否认的,体育领域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一个“科技含量”较低的领域,甚至有一种说法:“运动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些俗语的来历并不是空穴来风,翻看5000年的中国文明史,体育一直是被中国人民认为是较为边缘的一门学科,并且较多的民众会认为体育需要一定的毅力和天分的人才可以从事和介入,较多的家长亦会认为联系体育项目会影响到文化课成绩,如此的偏见和误解,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较为偏颇,且投入到体育锻炼的激情较低。相比美国、德国和俄罗斯这些体育强国,这些国家的民众对体育的认识相对较为客观,并且对体育的认同度较高。

(六)指导群众体育的人才基础较为薄弱

在很多群众体育开展较好的国家,群众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已经成为了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6年8月,仅韩国的数据表明,韩国共培养了社会体育指导员98627人,平均每456个人中就有一个社会体育指导员,也奠定了群众体育发展的人才基础。”[ ]在德国,平均约有10个体育俱乐部成员可以分摊到一个志愿服务的固定岗位,从事专门的体育俱乐部的行政和管理工作,以及体育指导员的工作。而在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从事群众体育指导的岗位设置,群众体育的开展较多情况下,还处在全凭感觉、自我摸索的阶段,很多人参与群众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和强度方面都不科学,究其原因不能不说是群众体育指导工作的缺失。

二、构建体育强国进程中群众体育发展的对策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体育发展实践,借鉴了国外体育事业的发展经验,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出来的。现阶段,我国在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与体育强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通过对以上的差距分析,本研究提出了构建体育强国进程中群众体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政府保障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不可否认的,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仍呈现非均衡发展的态势,群众体育发展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所以,当我国的竞技体育实力提升的同时,群众体育的发展也一定要提上日程,唯有实现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的实现体育以人为本、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最终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完善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高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和人均占有率

虽然目前大多数城市的体育场地场馆的数量较为可观,但这些场馆的有效利用率和人均占有率却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最大限度的实现体育场馆和场地的对外开放,是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首要条件。全民参与体育锻炼,首先要有硬件设备的支持,面对当前我国体育场地设施人均占有率和利用率都较低的情况下,投入资金进行场地和场馆设施建设以及最大限度的提高场地设施的利用率,成为了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加大宣传力度,适时的予以引导

在制约群众体育发展的诸要素中,媒体宣传力度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在当前以报道竞技体育为首要任务的各个媒体形式,如果能够适时的调整报道结构,适量的增加对于群众体育等内容的报道时间,受众在在这种有益的信息的引导下,能够对群众体育有所了解,就会不自觉地成为参与群众体育的主体。

(四)培养新时期群众体育指导员,促进群众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伴随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大部分民众都能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多数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仍处在全凭感觉和自我摸索阶段,由于缺乏科学的健身指导,其锻炼的形式和强度等都存在着不科学方面。所以,当前的群众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充分的意识到不仅竞技体育领域需要有专业的教练,在群众体育开展的当下,更需要有大批的专业指导员帮助更多的人们进行科学的锻炼。

(五)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群众体育方式,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

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针对参与主体的身心特点制定出不同的锻炼方式,根据年龄和性别特点,我们更应该特别关注儿童、妇女、老年人和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他们的体育锻炼方式。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很好的培养其参与体育锻炼意识,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其生长发育,也会对其一生的体育意识产生较大的影响。妇女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扮演着家庭主妇的形象,除了自己的工作,她们的余暇时间很大一部分被家务劳动占去,针对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我们更应该考虑如何让妇女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参与到体育锻炼者的队伍中去。而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锻炼方式,更多的应该考虑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强度和方式。

基金项目:刘雪松,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研究—兼谈日韩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18SS08036):31

参考文献:

[1] 徐士韦,谭小勇,傅企明,等.建国以来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演变研究—兼论后奥运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必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6):37.

[2] 刘文臣.对国外群众体育发展的研究探索[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3):10.

[3] 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27.

[4] 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3):5.

[5] 张小林.任重道远的我国大众体育[J].生命世界.2007.(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