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前景范文

竞技体育前景精选(九篇)

竞技体育前景

第1篇:竞技体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健康 体育本质 健康产业园 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项目概况

天津健康产业园区体育基地位于天津市静海县团泊新城西区,与天津体育学院,中医药大学,医科大学共同构成天津市健康产业园区。基地规划可用地面积105.35公顷,东侧紧邻城市快速路团泊大道,交通便捷,西侧为村民还迁用地,南北两侧均为景观绿化带,环境优美。

目前我市各训练基地分布在南开复康路、河西体北道、西青傅村、北辰韩家墅、蓟县黄崖关等地,乒乓中心和手球队现还分别在河东、静海租房训练,而且还分设了市体校、二体校、职工体育技术学校等,资源分散、教体分离,费用加大,对我市体育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本项目拟在保持现有行政建制不变的情况下,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将体育训练、教育、科研及土地资源全面整合,在团泊健康产业园区集体育训练、教育、科研、竞赛“四位一体”,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为目的的体育基地,进而加快推动团泊健康产业园区的建设开发,将其打造成为国内最高水平的国际化体育基地。

二、规划方案

1、规划理念

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这与健康产业园区强健人民体质、改善人们身体健康水平的目标是吻合的,并成为体育基地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设计从体育行为的特殊性出发,综合体育竞赛、训练、科研以及运动员住宿等功能,创造一个舒适、健康有生命力的现代化、集约化、生态化的体育竞技、训练、健身环境。

鸟瞰图

2、规划结构

健康产业园区规划结构主体纵横三轴,本案位于南北中心轴线与体育基地――还迁区轴线交汇节点。规划以健康产业园区整体规划结构为骨架,南北向主轴,延续区域主轴线,以绿化景观及大面积水体为主,形成视线通廊;东西向为次轴,区内主要建筑自行车馆、科研大楼坐落其上。形成两轴、三中心的布局设计。科研大楼坐落于两轴交点成为区域主轴的“底景”,在整体上形成收放有序的景观序列。

3、功能分区

规划总建筑面积50.8万平方米。结合交通区位条件和功能要求将地块分为三大功能板块:竞技区14.5万平方米、训练区18.1万平方米和生活区18.2万平方米。

东侧布置竞技区,包括自行车馆、设计馆、曲棍球馆、综合体育馆、新闻中心、棒垒球场等功能。沿团泊大道各竞赛场馆以自行车馆为中心南北展开,大尺度的景观与建筑空间,形成了优美的城市景观,同时满足对外开放要求。

训练区涵盖体育训练及科研教学等功能,包括综合训练馆、田径馆、各类训练场地及科研大楼。该区域位置相对安静,同时与竞技中心联系便捷;建筑与中心景观的有机融合,为体育训练营造健康优美的环境。

西北部布置生活区,设有运动员公寓、学生宿舍、冠军公寓、专家公寓、食堂等生活设施。与城市规划住宅区形成整体,便于配套设施互为补充,环境优美的组团化设计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休憩空间。

4、道路交通

“#”字形道路系统根据功能需求进行梳理、深入设计,竞技区通畅便捷,保证场馆场地的通达,生活区自由活泼,便于组团氛围的营造。停车以地面停车为主,考虑到竞技、训练场馆人流分时段集中的特点,停车布置在满足比赛集中需求的基础上统一考虑,方便临时调配,形成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场馆周边的大面积停车场的停车带间设计绿化带并种植树木,赛时可为车位遮阳,赛后作为景观绿化可以提升基地的生态环境。

5、绿化景观

区内绿化景观以两条结构主轴线为引领展开,使基地功能结构与景观视线完美契合。基地内于南侧训练区主入口、竞技区南侧新闻中心处、生活区中心集中设计三处大水景,共3.6公顷,并与周边形成连水系;同时于东西向主轴竞技区与训练区之间、南北向主轴线北侧入口处、生活区中心设计三处集中绿地,大面积的绿化景观与大空间的体育建筑尺度相匹配,形成收放有序的多层次空间。大面积的场地绿化形成绿地补充,使整个基地成为天然“氧吧”。在植物的选择上,多用本地植物,并结合竞技项目的季节性进行选择。

三、创新理念与技术的应用

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设计始终

作为国际体育赛事的比赛场馆如何不仅仅是对于天津这个城市短期形象的塑造而是在城市及区域的发展演进中发挥长久可持续的贡献是我们在规划中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并成为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规划总体布局阶段,我们对于各类竞赛及训练场馆、场地按其使用性质做了分类,对于自行车馆、射击馆、综合体育馆这几个大型场馆沿团泊大道布置,不仅仅是赛时使用方便,而且有利于赛后对外开放,赛后在作为训练场地之余引入其它功能,作为演出集会或市民健身场所,充分发挥体育设施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服务性本质价值。鉴于棒球和垒球项目即将取消,该项目场地集中设于基地北部主轴线两侧,成为集中的预留发展用地,为基地提供发展空间。训练区和生活区的建筑集中成区域布置,节约用地,同时为基地的发展预留空间。

2、绿色技术的应用

在规划阶段对基地内能源供应和排放做了统一规划,降低排放,形成集约型低碳园区。项目采用多项绿色生态技术:多做透水地面,保持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减少热岛效应;用地内的部分雨水经收集处理后,作为湖水的补水水源;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园区内倡导绿色出行,结合基地内的大面积绿化景观,使整个体育基地形成了绿色环保、低耗低排的绿色基地。

四、结语

今年10月第六届东亚运动会成功在天津举办,作为东亚运动会部分竞赛场馆,基地及区内自行车馆、射击馆、曲棍球馆等竞赛场馆获得与会人员好评,目前区内其他功能区块也在陆续建设中。本项目作为集体育训练、教育、科研、竞赛“四位一体”的体育基地,在规划中体现了现代化、集约化、生态化的特征,进而推动团泊健康产业园区整体的建设开发,实现天津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作者简介:

第2篇:竞技体育前景范文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法等,探索中国梦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路径。首先,要统筹政府与市场调控相结合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使其符合新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其次,强化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作用。最后,不断完善竞技体育科学化的训练理论与训练手段,统筹政府、市场、体育企业协调发展,使其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健全后备人才培养制度,提高竞技体育社会服务的功能,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起到抛砖迎玉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梦 竞技体育 发展研究

自党的十以来,在多个场合公开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所以,国家富强应该蕴含着体育强国梦,体育强国梦的实现应该与中国梦的实现一脉相承。这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环境、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国务院服务型政府的提出,使得群众对竞技体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更为关注。此外,长期以来竞技体育项目布局不合理以及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健全依然阻碍着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

一、中国梦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在后奥运时代迈入体育强国的历史时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创新社会下服务型政府的提出,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富强的中国梦,使得群众对我国当前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管理模式存有巨大的争议,现行的竞技体育发展路径显然难以满足中国梦背景下新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具体表现在,首先,政府与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失灵,对竞技体育的管理权力过于集中,严重的阻碍了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其次,国内现有的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令人堪忧,发展不平衡,市场成熟度不够,很难拉动大众参加体育健身消费。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厘清“体教结合”的深刻含义,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各自发展,没有很好的统筹协调发展,对后备人才的培养缺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消耗大及成材率比较低的现状。

二、中国梦的提出为竞技体育在新时期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中国梦的提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航标,结合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可以推断出我国竞技体育未来的发展路径理应如此。当前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然会带动相关体育产业结构的重新布局,为体育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体育产业的发展势必会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竞技体育资源。

三、中国梦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策略

(一)强化学校教育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时至今日,我国竞技体育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与“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分不开的。“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正是我国学校教育与竞技体育的完美融合。竞技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激烈的竞争意识与追求更高更快的完美竞技表现极大的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与创新性。所以说,在后奥运时代,进一步强化与完善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对于我国竞技体育在新时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不断创新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努力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在后奥运时代要想实现我国竞技体育骄人战绩的可持续发展并早日实现体育强国的伟大中国梦,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里不断的提升体育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加大对竞技体育科学化投入的力度,同时,竞技体育也要不失时机的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与之更好的结合,从而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加强对科技的投入,保持竞技体育的辉煌发展。

(三)审时度势的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目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建议将主要精力集中到优势项目与潜优势项目的后备人才选拔上。加大对中小学及业余体校后备人才的培养与指导,拓宽后备人才的培养路径,鼓励退役运动员到各个中小学或业余体校担任兼职教练或者自主兴办健身俱乐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坚持依法治体,不断完善各项体育法规,努力杜绝运动员年龄造假现象的发生,构建公开、公正的后备人才选拔制度,让更多优秀的青少年有机会参与到更高水平的专业训练中。

四、结束语

党的十以来,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成为指引我国竞技体育在新时期发展的奋斗目标。所以在迈向体育强国的重要时期,针对我国现有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机遇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需要进一步强化“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培养模式,统筹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和谐发展,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支持新型体育产业的发展,使其与国民经济其它产业协调发展,为早日实现体育强国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富文.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3.9,32.

[2] 汲智勇.关于体育强国认识的演变历程与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9,28.

[3] http:///xsdw/lanmuall.php?page=2&c_id=117.

第3篇:竞技体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中国;竞技体育;社会功能;因素

前言

竞技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国家在人力、财力、物力和政策上向刻顷斜,使我国竞技体育得到了优先发展。在第27届奥运会上,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以优异成绩又印证了这一现实。竞技体育在我国得以优先发展,不仅是因为它具有健身、娱乐、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更主要的是它对外能扬国威、显国力,对内能聚人心、顺民意的社会功能。

1 我国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

1.1振奋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与竞技体育最直接的联结方式就是宣扬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运动员都是以国家为单位参加国际竞赛活动的,因此,他们的成败胜负就有着特殊的社会涵义。

1.2提高国家地位,显示国家制度优越性

当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出现,或者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时,体育的这种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前苏联有人直言不讳地宣称:“我们运动员的胜利……是苏维埃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国家腐朽文化的表现。"1972年美国在奥运会上惨败之后,美国舆论大声疾呼,于是,建立美国冬季、夏季奥运会永久性训练基地的计划开始实施。

2 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功能形成的因素

2.1传统文化方面

在亚洲的黄河流域,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我国发展了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个性。这种文化个性形成了中华民族自然质朴、绵延世泽、热爱土地、理解感情、尚人伦、尊祖宗、重道德、尚礼教的民族品格和精神。这些文化特质渗透到体育中来,形成了中国体育运动特殊的品格和气质,使具有宗法特点的中国古代竞技体育非常重视竞技运动的社会价值。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竞技体育的国家之一,在古代奥林匹克兴起的同时,中国出现了像礼射这样的竞技运动,大约在一千三百年前盛唐时期,中国的竞技运动曾经达到世界的巅峰。但是中国的古代竞技运动,从一产生就蒙上了中国宗法文化的色彩,统治者把体育作为一种治理国家、维护社会政治、加强民族团结的工具,这和中国宗法文化中强调国家统一、安定的思想十分有关。于是,在中国体育运动中,竞技运动自始至终处在“手段论”的阶段,而难以进人“目的论”的阶段。

转贴于 2.2现代体育理论方面

众所周知,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建国初期,我们引进的是前苏联的体育理论,它对新中国初期体育的发展、体育功能的界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们有着与前苏联相近的政治、经济、教育和体育体制。前苏联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动用国家机器,建立了独立而庞大的竞技体育体系,投人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把竞技运动当作体现国家优越性和提高其国际威望的重要手段。30年代后,共产党的口号就是要求苏联运动员打破资产阶级国家的竞技运动纪录。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奥运会从参加人数、项目设置以及竞技水平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增加和提高,各个参赛国都竭力选派最多的运动员参加最多的项目,以求在这个充分展现国际力量分配的舞台上占取一席之地。奥运会成了战后各国在经济、政治、外交乃至文化等方面的又一战场,特别是冷战期间,两大政治阵营都把奥运赛场当作施展自己政治与外交策略的一个重要阵地,把是否参加奥运会、参加人数以及名次排列等都看作各国政治和外交上的重要祛码,这样,原本只是为了强身健体的体育比赛,就逐渐变为技术上的竞争和政治上的较量。

建国初期对苏联体育理论的学习和借鉴,使新中国的竞技体育从一开始就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在苏联体育理论的基础上,我国从60年代开始建设自己的体育理论,但处在这个交流与合作日趋密切的国际大舞台上,国际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在竞技体育社会地位被提高的国际背景影响下,我国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也得到加强,竞技运动被作为获得国家威望的一种手段。

2.3现代中国体育实践面

建国初期,为贯彻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示,我们的针政策是“增强人民体质,为劳动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当时我国人民刚从旧中国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虽已建国但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国际上要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要进行建设。全国人民在经济非常落后的情况下,要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完成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重任,必须突出群众体育,这时我国的竞技体育也只是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交往中有所体现,但它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增进新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打破帝国主义的国际封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国际奥委会在1979年11月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地位。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提高水平,为国争光”的指示。1984年中国首次重返奥运会,就取得金牌巧枚(名列第四位的优异成绩,这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使全国人民的自尊心、自豪感得到了加强。

进人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我国政局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又成功地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在国际上的体育地位空前提高。******总书记从国情实际出发,提出“发展体育,振兴中华”的指示。这一指示实质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提出的,是为发挥体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的作用服务的。它不但全面概括了体育的多功能,同时把体育作为振兴中华,提高国际地位的主要手段,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3 结束语

第4篇:竞技体育前景范文

高等院校与高水平竞技体育其实具有由来已久的亲缘关系。翻阅大学和体育的历史,不难看到,近代竞技运动的主要策源地英国就以高等院校的“竞技运动自治”影响了世界。

看看今天,美国出名的职业运动员绝大多数都有大学教育的背景,没有几个篮球迷不知道迈克尔·乔丹的母校——北卡罗莱纳大学。笔者最近查询美国四大职业联赛的球员资料,发现很多球员的资料中都标注其毕业大学。而在美国大学的网站上,你很容易在一级目标中看到“Athletic”(运动)。在美国的4000多所大学里,参加NCAA(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各项目各级别比赛的高校达1000所左右,这些大学全部设有专门的体育部门。其人数不多,但组织精密,管理各类事务的岗位和人员比较齐备。比如多数体育部设有财务、宣传、后勤、外联乃至广告人员,绝对比我们的某些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组织程度还要高。

那么,高校到底应该在国家竞技体育中充当什么角色?在笔者看来,美国强大的竞技体育实力是在高校孵化并孕育出来的。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得到美国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来源的详细统计资料,但根据常识推断,从高校走出的运动员至少应超过50%。而法国和澳大利亚体育学院培养的奥运会冠军曾经超过其奥运会冠军总数的70%则是明确的现实。在职业体育没有起步的19世纪40、50年代,美国的大学竞技体育曾经风光无限,甚至在职业体育体制确立的早期,美国还出现过大学里的运动明星不肯转入职业联赛、大学球队实力明显高于职业球队的事情。

所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美国的大学很大程度上是竞技体育的基地和平台,直接为国家输送参加奥运会的选手,并培植体育观赏、消费和拉拉队等文化。

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近景

中国早期的运动明星也多数诞生在校园。第一个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刘长春是东北大学的毕业生,解放初期我们国家的三大球国家队选手中不乏正宗大学生,甚至是名牌大学的学生。

1955年,当时的国家体委根据前苏联办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的经验,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试办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自那时起,我们的业余体育学校就开始承担国家竞技体育最基础的工作。

1987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发出“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通知,并批准部分高校开始试点,各省市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自己的试点单位。我们知道最多的是清华大学培养出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百米冠军胡凯。

目前,由于县级行政体制改革等原因,青少年业余体校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盛况。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育学校的潜力已挖掘得差不多,而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里还不能培养出在世界最高水平的赛场上叱咤风云的选手。

而更令人有些尴尬的一个现实是:与美国多数拥有高水平运动队的大学相比,我们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既难以产生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人才,在普及体育文化和传播体育氛围方面像美国那样为学校争荣誉、创名声的作用也没怎么显现。

体育院校景况好的例子也有。沈阳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分别成为国家的冰雪和水上项目的人才培养基地,南京体育学院也创造出运动员学训结合的培养模式,北京体育大学仅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就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贡献了4枚金牌。

但无论如何,目前中国的高校(极少数除外)还没有达到像美国那样充当国家竞技体育孵化器的地步,更没有发展到作为基地的程度,它也许更适合在当前的环境下承担营造体育氛围和构建竞技体育平台的使命。

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

一是教育部在2004年10月出台了一个特别政策:从2005年起,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证书及武术武英级以上称号,并且招生学校对其进行文化考核后认为能够完成专业培养教学任务的考生,可免于参加高考。

一是2005-2006全国排球联赛进行大扩军,男女各16支队伍,北航和复旦男排、南开女排都得以参加联赛。

有学者质疑前者会造成入学机会的社会不公,笔者则认为前者可以看作是教育部获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组团权利之后网罗竞技体育人才和培植高校体育文化的举措,应该是一件弊少利多的事情。

后者则被媒体视为是国家排球管理机构挽救排球市场不火、排球人才减少的不良状况的一种新尝试。笔者则认为这是传统的国家专业体育体制赐予高校体育一次难得的表现机遇。

目前,前者的正负效应还未见到,后者则以大学球队的屡次失利刺激着我们的耳目。

但笔者深信,近几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各地大力扶持青少年业余体育俱乐部的举动,教育部在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推广高校的体育联赛,正预示着高校体育光明的前途。

有人质疑直接把国家队或省市队运动员请到学校读书,用他们在体育方面获得的荣誉为自己增光添彩的现象。笔者不反对大学有条件地招收优秀运动员,而是反对那种丧失了创造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环境、培植竞技体育文化氛围的耐心和信心的短视行为。

其实,当大学有了自己坚实而富有特色的体育文化、人才和设施等储备后,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是顺理成章的事。

第5篇:竞技体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体育新闻;传播特征;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得到了高速发展,越来越成为新闻传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在网络普及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媒体,以便利、快捷、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优势,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信息获取途径。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体并没有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消亡,而是迎合时代的发展需要,与新媒体融合共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新闻的传播特征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1媒介融合概述

媒介融合是当前新闻传播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学者就认为,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会因时代的发展而受到各种新媒介的冲击,并且,这种困扰在未来也不会减弱,为了自身的发展前景,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必将与新的新闻传播媒介相互融合、相互合作。事实证明,美国学者的预测是正确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介不但没有消失,反而与新媒介共存,各自发挥优势和作用,吸引着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所以,媒介融合既不是传统媒介的消逝,也不是新媒介的独存,而是新旧媒介的和谐共生。

2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

2.1竞技体育成为体育新闻传播的主体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竞技体育以其场面壮观、紧张、充满悬念等引人注目的特点,成为体育媒体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体育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其以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为载体,突破了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将竞技体育报道广泛传播。其通过电视或网络视频传播,完整呈现了激烈的对抗场面和紧张的对抗过程,凭借优质的画面效果,俘获了众多热爱体育人士的心。

2.2体育新闻传播的娱乐化倾向明显

面对媒体种类繁多、媒体数量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如何在压力中站稳步伐,成为许多新闻传播媒体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随着现代生活娱乐化特征的凸显,新闻媒介为了提高自身的商业化运作力度,逐渐向新闻传播的娱乐化趋势发展。从本质上来说,体育就是一种娱乐项目,体育精神与娱乐精神相互融合,体育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可以使体育赛事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戏剧性,更受人们的喜爱。

2.3传播方式丰富多样,传播内容丰富多彩

由于社会上的人群年龄层次、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他们对于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的追求也不尽相同。新闻传播媒体是面向社会大众的,为了迎合不同人群的需要,其传播方式和内容也应该多样化。现代体育新闻传播媒介更加重视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与观众互动交流,电视网络新闻传播视听节目将图片、文字、动画融于一体,克服了传统电视传播浅白表达的缺陷,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因而更受人群的喜爱。

3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3.1体育新闻传播与现代化技术紧密结合

体育新闻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发展水平。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新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表现形式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传播方式层出不穷。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不仅能够提高体育新闻传播的速度和效率,还能使体育传播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3.2以传播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化

商业利益的主要来源是消费者,随着消费者地位的提高,新闻传播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新闻传播也必须以受众为中心。传统的体育新闻传播媒介重视传播者的权威性,传播内容受传播者控制;在现代这个消费主义蔓延的社会,重视受众的观点和意见,关注并满足受众的需要,在新闻传播领域越来越成为共识,体育新闻传播媒介也正在秉持并倡导这一理念。

4结语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各种新闻传播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并渗入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体育发展,中国也逐渐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体育及其相关的新闻传播不断发展,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对于体育娱乐和体育健身知识的需要。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体育新闻传播的方向也将与时俱进,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顾若兵,张卓.北京奥运新媒体的实践及对体育新闻传播的未来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9(5).

[2]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J].新闻传播,2007(2).

第6篇:竞技体育前景范文

体育报道中的“唯竞技体育现象”

从广义上讲,体育应包括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三个部分。我国在1995年分别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强调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及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切实执行体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前,我国广大新闻媒体对体育的报道,往往根据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项目的特点以及体育报道带来的商业价值等方面来选择报道的内容,这样导致我国体育报道中竞技体育完全占主导而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被忽视的不平衡现象。

报刊“唯竞技体育现象”由来已久。自19世纪30年代以后,报刊便成为大众传播媒介,虽然电视、互联网的兴起对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报刊以其自身的特点依然占据大众传播的主流。笔者对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多家报纸做出的调查数据显示,竞技体育新闻平均比率为83.56%,社会体育新闻平均比率为12.35%,而学校体育新闻则只有4.09%。因此,我们可以部分地观测到,“唯竞技体育现象”在报刊媒介中已经较为明显。

电视“唯竞技体育现象”表现突出。有关学者专门对体育新闻节目做过调查,发现在2006年的最后一周(12月25日至31日)中,CCTV-5的体育新闻咨询节目《体育新闻》共播出134条新闻,其中竞技体育新闻为114条,占85.1%;其他诸如场馆建设、国际国内体育新闻评选等方面的13条,占9.7%;社会体育方面的只有7条,占5.2%。虽然其中并没有提到学校体育的占有情况,但是我们从百分比中可以看出其占有量不超过5%。

网络“唯竞技体育现象”发展到极端。相关数据显示,新华网、搜狐网和人民网中,所有链接都是竞技体育内容,没有任何链接与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相关。另外,笔者对多家新闻网站作出比较分析,除了“虎扑NBA”有两条关于学校体育的新闻以外,其他所有新闻全部是竞技体育新闻。可见在网络媒体中,“唯竞技体育现象”已经占据主导位置。

从以上对三大媒体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竞技体育占据各媒体体育报道的绝对分量,有些媒体甚至将体育理解为竞技体育。因此,在我国整个媒介中“唯竞技体育现象”已经非常普遍。

“唯竞技体育现象”背景分析

竞技体育的泛娱乐化特性。竞技体育借助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全球化和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它经历着由玩耍游戏竞技体育的演变过程,可见其最初便具有娱乐功能。目前我国体育大众传播的娱乐化倾向,在某种意义上是竞技体育泛娱乐化的文化景观。围绕着竞技赛事,强调的是体育故事、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传播挖掘;在传播符号的运用上,将语言符号的轻松诙谐、非语言符号的“夸张软化”等引入其中。加之竞技体育较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具有更强的激烈性、丰富性和悬念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宠儿。从早期的德国体育娱乐节目《夺标》到当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篮球公园》、《全明星猜想》等,处处可见体育娱乐化的印迹,这已经成为媒介传播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文化视野中的图景之一。

社会和媒体对体育认识的缺位。从受众的信息需求来看,竞技体育也比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更具有优势。受众通常关注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如对于足球迷来说,欧洲的五大联赛和世界杯显然要比某高校或社区举行的足球赛更具吸引力。体育新闻的受众多数为中青年男性,这一群体的心理更倾向于对抗性、竞争性和直观性,因此拥有这些特性的竞技体育对他们的吸引力将远远超出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

除此以外,高收视率的广告收益和社会效益使各电视台盲目追随竞技体育而忽视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媒介的报道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又误导了受众对体育及体育报道的认识,片面将竞技体育等同于体育,收视热情偏重于体育赛事等,因此形成了“唯竞技体育现象”的恶性循环。

我国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曾一度过分强调竞技体育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及学校体育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虽然以推动大众体育发展为目的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获得发展空间,但受到诸多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步伐仍远远落后于竞技体育,从而在体育报道中自然会出现“唯竞技体育现象”。

解决“唯竞技体育现象”的对策

第一,转变观念认识,加大政府和社会扶持力度。

倡导体育明星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让一些知名的体育运动员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和学校体育活动,如让体育明星参加社区体育比赛的揭幕式,参与社会体育比赛,到学校给学生上体育课等。

加大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投入。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城乡社区及学校体育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对此,政府必须加大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投入,加大建设群众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设施力度,加大对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活动的经费支持。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只有在有场地和有经费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才能给媒体提供足够多的新闻素材。

第二,创新报道机制,提升体育传媒工作者职业素养。

加强地方台对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报道。地方台应加强对本地的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身边体育事件的报道,让群众广泛参与到社区体育和群众体育活动之中,形成积极参与广泛报道吸引眼球持续参与的良性发展格局。

开辟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专栏。可借鉴美国体育报道方式,设置针对学校体育报道的记者队伍,开设专门的学校体育专版。在多数的美国媒体中,报道中学、大学的篮球联赛、棒球联赛等,甚至辟出专版刊登学校体育的成绩和纪录已经成为媒介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之一。我国在这点上,更应结合地区实际,构建专业性强、报道机制完善的传播体系。

改变传统的体育报道方式。体育传媒工作者应积极探索新鲜的、有趣的并能吸引大众的方式来报道体育新闻,转变以往单一的、套路化的报道方式。如在体育新闻报道中插入一些健身小方法或小窍门,结合群众和学生在实践中的运用,让群众学到日常的一些锻炼方法,使之在无形中关注到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认识到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是媒介经营遵循的客观规律。因此,充分发挥媒介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功能显得尤为突出。应使受众在满足欣赏高水平竞技体育赛事的同时,获得充分的社会体育方面的相关信息,以此培养受众科学全面的体育观,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

第三,丰富科研内涵,探索科学持续的报道理念。

体育实践活动离不开相关理论指导。目前存在的竞技体育报道占据主体,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报道相对弱化的现象,与学术界缺少这方面的研究和倡导也有一定关系。笔者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时发现,涉及此类问题的学术文章寥寥无几,缺少对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社会属性和传播现状的分析研究。因此,提高学术界对此类问题的关注程度,寻求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大力倡导体育报道均衡化,形成报道观念和报道方式双项提升优势格局。

参考文献:

1.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版。

4.胡斌毅:《数字的魅力――北京奥运电视收视率分析》,《当代电视》,2008(9)。

5.薛文婷:《体育新闻不等于竞技体育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

6.阮伟:《我国大众体育电视节目透视》,《电视研究》,2000(10)。

第7篇:竞技体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竞技体育体制;种族;文化特质;多元化;民族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443-03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Chinese and American Competitive Sports System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

PENG Xuehan1, DAI Gang2

(1.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Fujian, China;

2.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After comparatively survey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 it is found out that hypocultures, which were born out of the background of emigration culture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American main culture, are constructing the multiple states of American competitive sports system, while the hypocultures, which were born out of the background of thousands of years Confucian culture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main culture of China, have influen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system in China. Eventually, Globalization urg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nationality cohesion and the melt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main cultures of two countries, which will cause the changes of sports system. Hence, Chinese sports system will meet some challenges.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system; race; particularity of culture; multiple states; nationality cohesion

投稿日期:2006-12-10

作者简介:彭雪涵(1958-),男,山东莱芜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在竞技体育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今天,金牌的背后不仅是科学技术和经费投入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对建立适合于本国特色竞技体育体制的认识与思考。我国有关竞技体育体制方面的研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很少从社会、文化背景下探讨我国举国体制的存在与发展。二是缺乏从文化学角度进行比较研究,只注重主导文化特质对自己国家竞技体育及其训练体制的影响,没有注意到亚文化群对竞技运动及其训练体制存在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文化学、社会学角度对影响中国与美国竞技体育体制存在与发展的文化背景、文化因子进行分析,对不同竞技体育体制作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竞技运动的发展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1中美竞技体育体制比较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竞技体育体制也称为举国体制,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以满足国家和各级政府行为的政治需求诸如激励民族精神或民族意识,体现制度优越性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受控于行为主体的阶级化产物。因此,它更多的带有政治化色彩,是一种国家行政协调体制。从体制存在与发展的结构特点来看,我国的举国体制是一种三级训练体制模式,内部组织结构分为初、中、高三种训练层次,运行方式采用逐级递升制,管理机构根据各省市行政区划分,隶属国家行政部门(体委)统一主管。这样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统筹安排有限的体育项目资金,制定统一的竞赛法规,整合体育资源,同时有利于优化竞技体育人才资源选拔机制,及时、有效的挑选优秀竞技体育人才进入国家队训练,从而保证奥运争光计划的顺利实施。从文化视野的角度来看,它本身体现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

美国的竞技体育体制是在长期的历史时期内逐步形成的以满足国家和各级经济实体的经济和文化需求诸如通过高水平竞赛获得经济利益、追求刺激、宣扬个性、消除种族歧视等方面的需求,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自发产生的经济化产物。因此,它更多的带有经济的色彩,其竞技体育体制是一种国家行政协调与社会自我协调相结合的体制。从体制存在与发展的特点来看,美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内部组织结构以业余训练为主,短期集训为辅的训练体制。特点是业余训练形式多元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与设置时代化,高水平竞技人才选拔、培养、流动体系多元化;竞赛体系多元化等。从文化角度来看,它体现着以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为核心理念的移民文化特征。

虽然,中美竞技体育体制分别呈现单一化与多元化的特点,但本质上都与其自身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是精神、价值观和知识的系统,是人类群体制度的体现,制度是用来构建一种秩序、规则、以及规范上的精神与观念的生存空间,来传承与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竞技体育体制恰恰是体育文化的载体,并在不同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变迁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2中美主导文化特质比较

透析中国上下五千年璀璨文化,可以发现中华民族文化在注重宗法、家庭伦理关系的社会背景下,承载着“天人合一、协合万邦”的儒家思想和《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从而最终促成中华民族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形成了重情感、崇道德、尊祖宗、礼仪至上、自然质朴为内核的民族文化特质。这种民族文化特质对我国体育体制的存在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为了实现中国金牌零的突破,为实现中华体育的飞跃,多少运动健儿艰苦训练,以大一统为社会理想状态,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放在首位,甘愿为更有实力冲击金牌的运动员铺路,保证举国体制的良好运行。正是这种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深深的积淀在运动健儿的心中,才一次又一次创造着中国体育的奇迹,举国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闪烁熠熠光华的背后,也体现着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传统与文化内涵。但是,应该看到中华文化在长达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以农耕文化为特色的大陆文化,它强调“节制与平均分配”,这种节制与平均分配在潜意识中或多或少阻碍着新时期竞技体育职业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进程。从文化的视野来看,我国的竞技体育体制正是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这种特质以及这种特质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

美国移民文化是以古代欧洲文化为起源,通过近代科学与工业革命形成了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与方法,注重理性思考与认知精神,广泛推崇个人竞争、宣扬个性,以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为核心理念,最终形成各民族崇尚自我、好创新、不拘小节、重法治的民族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使得美国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具有兼容性,从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具体来说就是、人种群体、政治体制、传统习俗多元化。这样的形态为竞技体育职业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运作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持,进而为美国的职业竞技训练体制的建立奠定文化基础,并使其始终处在开放状态,呈广纳百川之式。这些文化特质是我们在审视美国竞技体育体制时不能忽视的问题。

3中美亚文化群:种族文化与民族凝聚力

作为拥有移民文化背景的美国,在长期种族歧视和隔离政策的影响下,使得很多面临生活危机的黑人和社会底层的其他人种逐渐形成一种主导意识――借助体育运动成为杰出的运动员来获得金钱和地位,借以完成生物和文化的使命。正是这种主导意识形态渗透到运动训练体制中,使得体制中的业余训练形式在中学、大学中得以有效地开展,并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正是由于美国白人自身的种族逻辑――印证本身种族的优越性,歧视其他种族,又进一步加强黑人等其他人种的主导意识,使他们自觉、卖力地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因此,在许多竞技运动项目中,白人的竞技能力明显处于劣势,白人的种族逻辑在竞技体育领域逐渐被消弱。更重要的是金钱与胜利是职业化训练体制生存的根本,美国白人的种族排斥心理在巨大的利润面前妥协,多元化的选拔取材渠道向着不同肤色但具有运动天赋的优秀运动员敞开,业余训练与职业化构筑了坚实的流动平台,多元化的竞技体育人才流动机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训练体制模式逐渐确立。当体育运动被赋予消除种族歧视的神奇责任时,种族文化超越主导文化特质的核心作用,成为促成训练体制呈现多元化形态的根本。

植根于几千年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在长期封建专制统治的压迫下,逐步形成了具有映射自己国家与民族意识的文化心理模式,也就是“文化传统”。 民族文化传统具有高度的遗传性,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民族心理、民族精神、行为方式、语言等文化因子,在外部历史社会环境的作用下,逐步形成一种民族基因,世代相传。以倡导“礼”、“让”为核心,强调整体关系和群体关系相互和谐发展的儒家文化,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和情操,也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沉淀而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最终促成中华民族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与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正是这种内化的精神要素使得运动员在竞技场上产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尽最大努力创造佳绩。因此,民族凝聚力可以说是我国举国体制产生和延续的重要文化因子。作为亚文群的民族凝聚力具有精神文化和社会实践双重属性,是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等关系形态的集合体。经济与政治因素是民族凝聚力长期稳定的基础,民族文化的中间层次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联结而成的关系形态,这些关系形态在物质资料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彼此合作或者相互影响,彼此合作与影响的程度越深,民族的凝聚力越强。计划经济时代,可利用的体育资源匮乏,各种关系形态在物质资料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衔接不紧密的状态下,很难发挥整体优势,于是,我国的竞技体育训练体制完全由政府行使管理权,国家承担绝大部分经济义务,行政手段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这样便有效地整合、优化体育资源,以完成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与团体联结成的一个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这种利益共同体的力量反作用在举国体制上,进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4文化视野中的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模式保持与突破

4.1民族凝聚力的重构

从系统论的角度审视我国竞技体育体制,可以发现,政治要素是其构成的核心,经济要素仍然是其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体育科技要素在训练体制结构中起着先导的作用,民族凝聚力是训练体制形成的自然纽带。伴随着政治、文化全球化趋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我国传统的、封闭状态的举国体制逐步在体育产业化、市场化、职业化和社会化过程中面临重组,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成为调控体育体制内部运行与外部融合的根本方式,从而适应全球化、体育产业化、市场化、职业化和社会化所带来的冲击。另外,作为体育产业中重要的生产要素-体育竞技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增强,建立健全体育竞技人才流动体制将成为未来我国体育体制研究的焦点。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程中,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等各种关系形态在物质资料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原有状态和平衡被打破,需要重组,作为这些关系形态集合体的民族凝聚力的解构和重组必然导致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重构的具体表现为:1)在市场中建立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市场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民族之间,港、澳、台与大陆以及海外的炎黄子孙联结成一个有机的利益共同体,从而为民族凝聚力构筑坚实基础。这种民族凝聚力映射到竞技体育体制上,便是处理好各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单位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增强竞技体育项目管理中心合作协调系统的组织属性,逐步将部分项目向协会制过渡,实现协会实体化。2)社会理想价值体系的统一。现代社会中不同价值取向的主体,表现为不同的行为目标和行动方式,通过确立长期的、局部的、短期的行为目标反作用于主体,整合多种价值取向,从而形成统一的社会理想价值体系,为民族凝聚力构建强大的内在动力。映射到竞技体育体制上,便是通过对全运会竞赛体制改革,带动其他赛制,形成长期的、短期的、局部的网络化竞赛体制。在这种运行通畅的网络化竞赛体制下,重塑运动员的社会理想和价值取向,从而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注入新的内在动力。

4.2异文化特质的吸收

美国的主文化特质决定着美国体育运动文化的经济性,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追求运动技术的不断完善,从而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运动目标。中国的主文化特质决定着中国体育文化的生态属性,讲究自我境界的超越,个体行为以静态的方式,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将思想、运动行为与自然情景协调一致,从而达到合二为一,天地合一的境界。虽然从中美两国主文化特质映射在结构上就表现形式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身体的文化,这种同质异构的特征,为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间的交流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全球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中美体育文化出现变迁,体育文化结构、形态发生总体性变化,但是,主导文化特质的差异性决定中美体育文化在碰撞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冲突,需要经过适应、调整、吸纳、融合,吸收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有益成分,来保持本国体育文化的活力。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体育文化精神层面的对抗与融合必然会导致竞技体育制度和体育行为方式的变迁。因此,以宣扬中华民族优良的精神传统为核心,通过借鉴美国体育体制的运作体系,为我国体育体制注入新鲜血液,对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5结语

从文化视野下审视中美竞技体育体制,可以发现: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经历几千年的内部文化震荡与发展,以民族凝聚力为传递纽带,逐渐形成一种动态平衡,传承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传统,仍保持着大一统的举国体制模式,并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而美国的文化作为一种移民文化,因其亚文化群的种族文化根源的存在,使得他的体制始终处在不平衡状态,呈现多元化形态,以保持其自身文化的稳定性。文化要素的差异导致两国竞技体育体制在结构表现形式上不同,但是,中美两国体育文化的同源性――身体文化,又为两国体育文化的交流,体制的相互借鉴提供了前提条件,全球化趋势成为诱导因素,使得中美体育文化融合成为可能,经济要素是动力源泉,最终促成中美体育文化出现大融合的局面。在融合的过程中,主导文化的碰撞,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促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价值体系的重构,民族凝聚力以及价值体系的重构又必然作用到竞技体育体制及其行为方式上,加速竞技体育体制及其行为方式的改变,中国竞技举国体制模式面临着冲击和前所未有的考验。

参考文献:

[1] 孙友忠.民族凝聚力界定[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86-92.

[2] 谭洁,龙建新.试析中、日传统文化特点及对竞技运动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5):30-35.

[3] 王克千.民族凝聚力与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3):98-106.

[4] 董小川.美国文化特点综论[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3-20.

[5] 王增喜.体育全球化与民族化[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95-96.

[6] [美] 杰•科克利(Jay J.Coakley)著,管兵等译.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第6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7):321-334.

[7] 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12-198.

[8]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363-370.

第8篇:竞技体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 电子竞技;产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8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1-0093-03

[作者简介] 赵建强,江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理论。(江西 南昌 331100)

一、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背景

1.电子竞技概念。电子竞技产生于网络游戏,国家体育总局对电子竞技的定义是:电子竞技是利用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软硬件作为器械进行的、在体育规则下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性运动。从定义上看,电子竞技与其他的体育竞技项目并无不同。通过这项运动,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培养团队精神。电子竞技运动把信息技术和体育竞技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项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新兴体育项目。

2.电子竞技体育产业产生的背景分析。在国外,电子竞技作为体育概念的延伸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在韩国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并被列为韩国三项最大体育竞技之一(足球、围棋、电子竞技),年产值相当于40亿元人民币。据北美最大的娱乐软件商会组织IDSA统计:2001-2004年全球电子竞技产业年均成长率持续高达15%,2003年北美电子竞技产值为100亿美元,到2004年欧美的总产值达到490亿美元。我们认为不是所有的体育竞技都可以成为一项产业,作为一项产业,必须在市场化条件下拥有巨大的供给和需求。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子竞技体育产业产生的背景进行分析:

(1)中国上网用户剧增。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下同)的调查,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8700万人,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62万上网用户人数相比,增加了140.3倍。我国网民总数的快速增长已为世界所瞩目。但8700万网民在我国将近13亿的总人口中还仅占6.7%,这说明尽管我国的互联网用户总数很大,增长速度较快,发展空间仍非常大。巨大的网民数量意味着巨大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需求就意味着商机和市场,这也正是电子竞技体育产业诞生的先决条件。

(2)电子竞技体育伴随新技术而产生。电子竞技借助于网络、计算机、鼠标、键盘与统一的规则等实现不同组织和系统间信息的廉价传递,进行人与人的对抗。电子竞技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之大成,这与足球运动员借助草地、球门和足球进行对抗,篮球运动员借助篮球场、篮球和球框进行比赛几乎一样,最大的区别就是电子竞技只有在信息技术足够成熟的情况下才产生。20年前信息技术没有这么发达时,没有人能预料到这个项目的产生。

(3)经济的发展使电子竞技成为一种需要。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1990年为54.2%, 2002年为37.7%(资料来源:1990、2002《中国统计年鉴》)。这意味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加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愿意在休闲娱乐上花销更多。计算机网络由于其互动性、趣味性和便捷性受到人们的青睐。CNNIC2004年7月的调查报告显示,有34.5%的用户把休闲娱乐作为其上网最主要的目的。

3.电子竞技体育产业是产业融合的产物。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经过研究发现,工业文明的秘密在于“分工”,分工是财富的根本来源。分工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最初也是最大的区别点。亚当・斯密据此而作的《国富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的奠基石和理论依据。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却预示融合是当代财富的根本来源。融合是信息经济与工业经济最大的区别点。有学者认为,就生产者与消费者、买方与卖方关系而言,农业财富来自他们之间的合一;工业财富来自他们之间的分工;信息财富来自他们之间的融合。

信息产业的知识信息特征使其具有向其他社会产品的附着性、粘贴性和渗透性,从而与其他三类产业相比具有较高的关联度。信息产业的产品一旦被人们需求,就会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它的影响,并和其他产业相互交叉、渗透,产生新的产业,称为产业融合。电子竞技体育产业正是信息产业和体育产业融合的产物。

二、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对电子竞技的偏见。当代,电子竞技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体育竞技项目、一个新兴产业,是和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息息相关的。虽然有无数的人在这一高科技的智力运动项目里乐此不疲,但在现实中,社会舆论有意无意地给人们灌输电子竞技有害论。一些媒体大量报道某些学生沉溺于游戏之中不能自拔,荒废青春和学业的事件,使电子竞技成为“人人喊打”的“电子海洛因”。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使得电子竞技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企业难以名正言顺地进入这个市场;运动员还只能叫“玩家”,其待遇和一般的运动员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广大爱好者只能偷偷摸摸地从事电子竞技;政府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也难以理直气壮地进行引导和监管,有时不得不以禁代管。电子竞技比赛的电视转播禁令可谓当前社会歧视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典型反映。可以说,社会的偏见是影响电子竞技体育产业正常发展的巨大阻力。

2.政府缺位和错位管理。在2003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把电子竞技确定为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之前,我国政府一些有关部门对于电子竞技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清,对该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估计不足,对电子竞技存在缺位管理和错位管理。一些管理部门往往在没有出现问题时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另一些管理部门见有利可图时纷纷插手;但出了问题时各管理部门相互推诿,或矫枉过正,干脆“一禁了之”。自从媒体报道了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而影响正常生活的事情后,很多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就视电子竞技为洪水猛兽,对其“严防死守”。我国体育总局计划于2004年举办的首届CEG(China E-sport Game,全国电子竞技运动会)因故延期就与此有关。

3.电子竞技项目国产化程度低下。目前在中国国内受到欢迎的电子竞技项目很多,如球类项目有FIFA足球、NBA篮球,射击类项目有三角洲特种部队、反恐精英,综合对抗类项目有星际争霸等。但这些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项目却无一例外是国外开发商研发的。据统计,大陆以外地区开发的电子竞技项目占了我国电子竞技80%的市场份额(数据来源:根据省略相关数据整理)。国产化程度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电子竞技软件开发人员。从机器智能、图像、音效、色彩、创意、剧情、思想性等各方面看,好的电子竞技作品完全可以和电影等艺术作品相提并论。一个好的电子竞技软件人才不仅要会软件程序设计课程和软件美术设计课程、3D动画设计,还要时刻把握国外软件开发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和市场行情。信息产业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包括美编在内的电子竞技软件开发技术人员只有不到3000人,而市场需求量是60万人。国内某著名软件研发公司经理称,现在月薪8000元都很难聘请到合适的电子竞技软件开发人员。电子竞技软件人才的匮乏使我国电子竞技软件国产化程度低下,已有的国产软件技术含量也不高,缺乏国际竞争力。国外的产品毕竟不是我们自己的产品。为了拿到权,国内商竞相出价,费用不菲,尤其是一款已经成名的作品更甚。由于没有自主版权,除了国内的运营公司要支付版权费用、费用以外,正式投放市场以后还需要与研发公司进行分成。目前,国内商在产品销售期间必须支付高达25-35%的利润分成。这样自然就加大了运营的成本与压力。可见,软件虽然门槛低、上手快,但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我国优势体育项目的发展历程说明,没有一项竞技体育是光靠“拿来主义”就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从产业经济的发展过程看,我国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也往往是国产化程度高的产业(如家电、纺织业等)。国产化程度低下使我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先天不足。

4.职业选手匮乏。制约我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的另一个瓶颈是缺乏职业的电子竞技选手。我们现在认可电子竞技为正式的体育竞技项目,但国内并没有职业的或专业的运动员,竞技水平自然不高。由于电子竞技的特殊性,电子竞技选手的职业生涯十分短暂,根据韩国电子竞技协会的统计,最适合打电子竞技的年龄在16-25岁,所以,尽管电子竞技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却已经有不少选手面临着退役,他们需要在其他领域开始新的生活。长期以来,我们把游戏视为雕虫小技,称那些高水平的业余选手为“玩家”,家长、学校、社会、政府有关部门对这些“玩家”口诛笔伐。由于缺乏适宜这些业余选手转变为高水平专业选手的土壤,这些“玩家”几乎无法将电子竞技体育作为其终身的事业,一些优秀的选手迫于生活压力在短暂的辉煌后就销声匿迹了。缺乏职业的电子竞技选手就像运动队没有高水平运动员一样,限制了我国电子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中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的对策

1.社会应正确认识电子竞技体育。电子竞技是借助于网络而进行的一种的新形式的体育项目,足不出户人们就可以便捷地和远在天边的对手进行合作或对抗,在短时间内体验“心到、意到、力到”的逼真感受。电子竞技通过对器械(鼠标、键盘等)的控制,体现了参赛人的技能水平,通过比赛瞬间的判断和总体竞技战略的实施,体现了参赛人的智能水平,是一项优秀的体育竞技。一些家长害怕孩子们因为电子竞技而荒废学业的想法过于片面。孩子喜欢电子竞技和喜欢足球、篮球等其他体育项目一样。不是也有一些孩子因过分迷恋足球、篮球而耽误了功课,为什么没有人提出要禁止足球、篮球项目呢?虽然有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因沉湎于电子竞技而无法自拔,但这不能说明电子竞技本身是错误的。在面对学业和电子竞技的问题上,家长和社会不应只是一味地打压,要禁止电子竞技也是不现实的,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因噎废食”大可不必。央视十套《人物》栏目采访我国的职业电子竞技选手XiaoT似乎预示着一个好转的开端。

2.政府的积极干预和正确引导。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有效途径,但市场机制本身也会失灵,尤其是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市场机制尚不完善,这种情况尤其明显。在此情况下,政府的有效干预将弥补市场的失灵。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斯・奥赞基说过:“产业政策的基本前提是私人市场不能单独实现国家福利与利益的最大化”。我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市场潜力巨大,而又面临政府管理手段滞后、社会认识不足和民族企业弱小的情况,政府采取积极的产业政策进行扶持就成为必须。欧美、日韩的历史告诉我们,电子竞技完全可能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电子竞技体育产业涉及了体育、软件业、娱乐业、电信业、网吧、硬件设备制造业,已形成一条粘合力极强的产业链,政府无疑将是产业链的龙头。韩国的电子竞技体育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为超过汽车业的支柱产业,和其政府的积极推动是分不开的,如2003年韩国总统甚至还出席了电子竞技赛事的开幕式。我国政府有必要在税收优惠、银行贷款、投资环境、基础技术研发和产业预警等方面进行适当政策倾斜,推动我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发展。

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让全社会都认识到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明需要。同时,变堵为疏,组织正式的电子竞技体育赛事,将该项新兴事物纳入政府正常管理范围之中,加强日常监管,防患于未然,促进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3.企业应加快开发国产化软件。我国电子竞技软件的国产化程度偏低,造成虽然整个市场红红火火,但多数利润都进了国外开发商的腰包。从长远来看,自主开发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产业链中,只有自主开发才能占据主动位置。加快电子竞技软件的国产化进程已刻不容缓。如果政府对电子竞技的发展持认可态度,并有一系列倾斜政策的话,则企业在巨大商机面前自然将大举进入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对于一些电子竞技所通用的基础性技术,可以由企业和国家出资,委托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研发。在政府产业政策支持下,企业、行业协会和高校等进行合作建立电子竞技软件开发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人才开发工程。中国相对低廉的人工成本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电子竞技软件的国产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4.以职业化为电子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职业体育具有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从事人员以某一项竞技项目为主要谋生手段,其最主要的经营模式是职业俱乐部和职业联赛。电子竞技体育产业是个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竞技项目,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新市场,职业体育就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职业化程度最高的足球为例,由于足球运动的巨大社会影响力,使得商家向其投资,以它为载体来获得宣传自身的广告效益;而职业俱乐部则通过获得赞助,出卖比赛转播权的利润分成,出卖冠名权,职业球员的转会费等经济收益来发展俱乐部,支付职业球员工资。电子竞技运动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北美和韩国等电子竞技运动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即时战略竞技和射击竞技已发展到职业化程度,对单一运动队或俱乐部的赞助金额已经高达数十万美金;已经有了很多的职业队和大量的职业竞技选手,举办非常多的有影响的商业比赛。如三星公司赞助的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在2003年已有55个国家参赛,直接参赛选手就达到了60万人。在韩国,职业电子竞技选手和其他的文体明星一样,受到很高评价,收入也很高。韩国的优秀电子竞技选手Boxer的年收入超过1亿韩元。不久的将来,电子竞技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不是天方夜谭。

参考文献:

[1] 朱树豪.体育休闲产业与社会发展[J].体育学刊,2004,(1).

[2]唐・泰普斯科特,著.陈晓开,袁世佩,译.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熊斗寅.网络时代与体育[J].体育与科学,2001,(2).

第9篇:竞技体育前景范文

[关键词] 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科技型企业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浪潮下,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企业如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界和理论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我国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方面把重心放在资源的整合利用、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开发、高素质人才的吸收和培养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仍是我国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新领域。

一、国内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表现为竞争成长性较好,企业核心竞争力处于上升之中,科技创新潜力较大。但劣势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其一,企业国际竞争力还处于较低水平,企业管理基础薄弱,企业管理绩效较差;其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没有全面提升,资源与成果联系不够紧密;其三,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多数企业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特点、具有独特风格、能满足顾客需求、得到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目前,我国科技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仍停留在对企业单一优势元素的发展上,片面地认为只要能够让企业的技术、人才、市场、资源等元素取得行业中的优势地位,就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现状可以归纳为:

1.技术创新能力差,缺乏市场竞争力。我国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普遍不足,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在5%以上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美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 6%,而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1%。我国科技型企业的科研转让率和转让速度偏低,具有一定效益的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20%左右,多数科技成果缺乏市场竞争力,商品化和产业化的程度较低。

2.品牌竞争力差。2006年世界权威机构评出的100个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中,美国占54个、法国11个、日本7个、德国6个、英国5个、西班牙4个,中国唯一上榜的是中国移动。这与我国经济总量排名全球第3位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国内知名品牌也主要分布在银行业、电信业、汽车业、零售业、快餐业以及服装奢侈品行业。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科技型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仍旧处于一个相当低的层面。

3.步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阱。近年来,为抵御风险,很多科技型企业都实行多元化经营,但由于缺少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大都以失败而告终。以巨人集团为例,在企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巨人集团冒然进入有巨大利润自己却并不熟悉的房地产、生物工程等行业,背离了企业所擅长的技术领域,使本来就有限的资金投向分散,生产、营销的整体协同作用无从发挥,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战略,最终走向失败。

从我国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现状来看,虽有少数企业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作用,但真正落实到经营管理实践中并取得成效的企业屈指可数。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单靠企业的先进技术、高素质人才、多元化经营等单一元素就能提升的,需要的是强大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作支持。企业文化建设虽受到了理论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也意识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企业文化的推动,但在现阶段,除少数企业已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化提高阶段外,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尚处于基础构建和酝酿探索阶段,仍面临如下问题:

其一,认识模糊。不少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认识不清,形式胜过实质。

其二,行动滞后。根据调查表明,高达8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影响很大”或“影响较大”,而调查中认为所接触的企业领导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比例仅占35.1%,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口头重视与付诸行动还存在一定距离。

其三,建设乏力。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短期行为,日常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持久的动力和发展后劲。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缺少本行业特色、缺乏鲜明个性,缺乏创意,陷于低水平重复怪圈。

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大多数科技型企业并没有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仅仅把企业文化孤立地来认识,往往看到的只是企业文化的表层,认为企业文化无非就是企业对外宣传的手段,是企业树立形象的方式,甚至是企业赶上时代潮流的标志。我国的科技型企业大多由科研院所改制而成,这就注定了他们的企业文化不同于一般企业的企业文化,其院所文化势必要接受和包容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和院所文化的内涵有很大差别,两者甚至互相抵触。科研院所是以成果目标为导向,他需要坚实的基础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企业是以利润为导向,他的特点是市场化,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而变化。因此,如何构建科技型企业的企业文化,以培育并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目前,学术界普遍把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来研究。笔者认为,要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就是科技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如何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来提升科技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型企业一般是指以高新技术研制和产品开发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这类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具有诸多特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和知识技术资源构成企业的主要资源;员工知识层次高,需求层次高,企业的激励方式以尊重人、鼓励成就感为主;企业分配模式由过去单纯的薪酬制度发展为薪酬制度加知识产权利益分配;企业技术变革速度快,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变化快,组织创新的重点在充分拓展现代科技价值空间。虽然我国的科技型企业大多都是由科研院所转制而成,到目前为止他们的发展仍处于起步成长阶段,但是他们大多是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我国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典型。以华为集团与中兴集团为例,在近20年的发展中他们逐渐成为科技型企业的佼佼者,他们的产品基本处于同一领域,在资源、市场、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相互补充、相互合作,但他们却又互为竞争对手,他们的管理思想、企业文化截然不同,但其企业文化所创造出的核心竞争力却不可忽视,这正是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的成功基石。作为科技型企业,技术是生命线,而技术的最终目标又是市场,华为实施的是一种领袖型战略,即不单纯的注意市场需求,还注意竞争对手的攻防转换,强调高投入高壁垒形成绝对的技术领先。中兴采取的则是一种防守型技术发展战略,研发的未必都是市场领先的高新技术,核心是适应成熟的市场。中兴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宽容的人性文化,而华为却相反,它是一种强势的攻击行文化。业界把华为与中兴的企业文化分别称为“狼”与“牛”的文化,这很好地概括了两个企业的文化特征,不论“狼”还是“牛”,他们所创造的核心竞争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企业文化具有“个性”特征,没有固定通用的模式。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是靠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作支撑的,资源总有枯竭,人才可能流失,技术可以转让,只有企业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创造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不断前进的基石。我国具有竞争实力,拥有相当规模的科技型企业,都拥有具有自己特点的企业文化,但是如何把这种文化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国内科技型企业企业文化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1.核心层。对于企业文化来说最重要的核心层就是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是企业一切行动的指南,规章制度的基础,企业前进的动力;也是企业最易形成独特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愿景是一个激励所有员工都要为之努力的理想目标,一种美好的愿望,是企业长期不变的宗旨。企业使命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依据企业愿景来制定,是企业的理念、作风、精神的综合体现。作为企业文化建设重点的企业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组织思维方式、企业的战略决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着力点。同时它们也是执行企业战略的最好推动力,正是由于它们的导向、凝聚、激励等作用激发了员工的热情,使战略的执行力极大增强。微软公司(Microsoft)的创新价值观带来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恰当的例证。People-Ready(人员就绪)的企业愿景是微软在新领域推向市场的系列软件解决方案的主旋律。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表示:“People-Ready是我们使人们利用软件力量这一创建愿景的自然发展。现在,我们通过展现这些工具如何以全新方式共同加强创新力并带来更高企业价值而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愿景。过去三年内200亿美元的研发投资带来的系列软件解决方案促进了我们愿景的发展,而这些研发投资也正在各种领域带来新的创新方案。从企业智能到移动工作人员,从合作到通信、再从客户关系管理到企业研究,软件提供更高客户价值的机会是无限的。”

2.制度层。企业的制度层,包括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项福利制度,组织结构等,这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层,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由于企业是靠各种制度把不同要素整合在一起,制度的选择或者制度安排直接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直接受企业文化的影响,是企业的一种文化表达。松下公司的制度文化在塑造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突出成就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诠释。松下公司非常重视将企业文化制度化,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贯彻松下企业精神,形成了松下的不可替代和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3.行为层。企业的行为层是企业文化的实践,包括企业的产品服务、技术、作风、员工管理以及企业的各种仪式、故事、英雄人物等。企业的风格是企业在内部管理或外部营销当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的一贯特点,是企业行为文化的表现,也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技术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企业的技能体系主要来自于员工个人和组织集体的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因此适宜的企业文化是培育核心技能的土壤和源泉。科技型企业员工80%以上都是高学历、高素质人员,他们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眼界比较开放,追求层次比较高。如何留住这些人才,如何让他们在企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是塑造企业文化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于他们的管理和激励就不能仅仅简单地通过奖惩激励。他们的需求层次可能出现反向运动:即使在生活条件较差的时候.也非常关注自我专业的展示,相对于一般员工比较关注尊重和成就的需要。因此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则是吸引人才留住员工的根本。构建人性化的企业文化氛围,员工进取精神的强化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是科技型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4.社会层。社会层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向外传播,即企业文化的外溢,是企业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反馈而形成的价值体现,是社会对企业的认同。企业文化的向外传播有利于企业的形象塑造,便于大众理解,同时企业可以更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科技型企业其目的就是科技为人服务,企业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能更好地了解市场,了解顾客从而改进、创新自己的产品,可以完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能够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强化企业的社会形象更好地融入社会为企业的发展获得较为宽松的环境,企业文化的四个层面互相依赖,互相支撑,互相影响,共同塑造和培育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由企业文化所创造出的核心竞争力比单纯的靠技术,靠人才,靠其他单一竞争因素更具战斗力。企业文化建设就像构建一座房子,文化的核心层是屋顶,它是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制度层是房屋的中坚,只有巧妙、合适、良好的制度建设,才能将企业文化制度化,为终极目标实现提供组织保障;行为层则是的地基,具备组织素养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社会层则代表着众多的社会规范,风气、企业外在的各种影响。核心层、制度层、行为层的一致性是企业文化构建的关键环节,也是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些都是强调无形决定有形,对于企业来说,这里所说的“道”、“无形”都是指企业文化,而只有具有独特坚实的企业文化才能创造强大的、“有形”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获得竞争的主导权。

参考文献:

[1]李瑜青.企业文化与理念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曾康霖,蒙宇.核心竞争力与金融企业文化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叶生,陈育辉.第三种管理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曾晓萱,姚慧华.企业创新文化——现代企业发展之魂[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米周,迟宇宙.中兴VS.华为:牛与狼的殊途同归[J].中国商业评论,2005,(5).

[6]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家与企业文化——2005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闫忠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取胜法宝[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1,(4).

[8]王若晨,陈亮.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研究——以海尔集团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4,(4).

[9]吕民乐.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华东经济管理,2004, (6).

[10]张静,宁哲.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J].中国林业企业,2005,(5).

[11] 林广梅.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EB/OL].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