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精选(九篇)

文献综述

第1篇:文献综述范文

【关键词】成本粘性;成本管理;经济后果

传统的成本理论认为企业的成本应该随着销售量或者销售收入的上升或下降呈现出对称性的变化。但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这种对称性的变化是与现实生活中成本的变化相背离的。于是Cooper和Kaplan(1998)以及Soderstrom(1997)对这一传统理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变化是非对称性的,并且提出成本在企业业务量上升时的增加幅度要大于业务量下降时减少的幅度。虽然他们对传统模型提出质疑,但缺乏大量数据的检验和证据来验证此理论。Anderson、Banker和Janakiraman(2003)(ABJ)则通过大量美国公众公司的成本数据验证了成本在业务量上下波动时的非对称性变化,并且借用经济学上价格粘性的概念将其称为成本粘性。成本(费用)粘性是指成本(费用)随业务量的变化时出现的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成本在业务量增加时的变化率大于在业务量下降时的变化率。

对于成本粘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么几个方面:引起成本粘性的原因、成本粘性对企业产生的后果、对成本粘性存在的质疑。

一、成本粘性动因

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2007)通过对我国的数据测试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也普遍存在成本粘。他们还发现其他因素也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粘性:时间范围越长,企业的成本粘性越小。企业成本粘性还与企业销售量的变化幅度有关,如果企业的业务量大幅度下降,则企业的成本粘性变小。各个行业和公司属性也对成本粘性有影响,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公司成本粘性水平高。

周兵,钟廷勇,徐辉,任政亮(2016)研究了企业战略,管理者预期与成本粘性之间的关系,并以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其经验证据。研究发现:采用不同竞争战略的企业会表现出不同的成本行为,选择差异化战略的成本粘性要高于选择低成本战略的成本粘性;管理层的不同预期会对成本粘性产生不同的影响,管理层乐观预期会提升成本粘性,而悲观预期会降低成本粘性;管理层预期会调节企业战略与成本粘性之间的影响关系。

江伟,胡玉明,吕矗2015)研究了应计盈余管理对成本粘性的影响。表明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粘性;管理层向上调节应计盈余的行为会弱化企业的成本粘性,而向下调节应计盈余的行为会强化企业的成本粘性;在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之后,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有所减弱。

毛洪涛、李子扬、程军(2015)在面对现有研究主要从调整成本、管理者预期和成本等经济动因分析企业粘性成本行为的形成,而少有文献探讨非经济因素是否可导致企业粘性成本行为的现状。第一次在成本粘性研究中引入了非经济动因,并结合福利经济学社会成本理论对其形成粘性成本行为的机制进行阐释。

二、成本粘性产生经济后果

薛丹阳(2016)研究了成本粘性对于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由于会计盈余和股票回报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非对称性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会计稳健性。它与成本粘性有着明显的相同之处,进而成本粘性对会计稳健性产生影响。当上市公司存在成本粘性特征时,公司表现出了会计稳健性,因此具有成本粘性的公司会计稳健性越强。

步丹璐,文彩虹,Rajiv Banker(2016)研究了成本粘性对于企业盈余稳健性衡量的影响。由于成本粘性产生的成本与销售收入的不对称性同样会导致利润与销售收入的不对称,进而成本粘性会混淆盈余稳健性的度量。因而,控制成本粘性的相关变量,使成本粘性对盈余稳健性度量的影响剔除,才能增加盈余稳健性度量的准确性。

三、对成本粘性存在的质疑

Balakrishnan et al.(2014)的质疑主要是针对ABJ(2003)的研究方法。Balakrishnan et al.认为ABJ(2003)采用的标准线性成本方程会使得研究结果出现成本粘性的表象,从而使学者们得出存在成本粘性的结论。Balakrishnan et al.通过模拟的方法,在排除管理者行为的影响后发现,仅仅是固定成本的存在和变动成本中的规模不经济两个成本结构因素就可以得到成本粘性的结果。因此,他们提出在验证成本粘性的存在性时,要减少成本结构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国内外在成本粘性上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成本粘性动因方面是比较显著的。然而缺乏对于成本粘性所造成的经济后果以及质疑成本粘性存在与否的研究。对于以后成本粘性的研究我们可以着重从后两个方面来进行,对于管理会计学科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学术价值方面,不仅可以弥补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不足,而且可以丰富和深化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交叉研究,从而拓展相关的研究文献。在实践意义方面,不仅有助于揭示企业的成本管理行为,为管理者进行成本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而且有助于投资者从成本习性和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理解会计盈余信息,从而正确评估公司价值。

参考文献:

[1]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成本粘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11):58-65

[2]周兵,钟廷勇,徐辉,任政亮.企业战略、管理者预期与成本粘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6(7):58-65

[3]江伟,胡玉明,吕.应计盈余管理影响企业的成本粘性吗[J].南开管理评论,2015(2):83-91

[4]毛洪涛、李子扬、程军.非经济动因可引致企业粘性成本行为吗――基于社会成本理论及中国市场背景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5(6):136-145

第2篇:文献综述范文

(一)生态足迹理论形成的背景。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工业化和技术进步提高了人类改造

>> 农业生态足迹研究综述 生态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生态足迹理论研究进展及实践综述 金融生态文献综述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关于中国水足迹研究综述 生态农业发展的文献综述 生态足迹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拉萨市生态足迹研究 城市水生态足迹模型的研究 绵阳市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研究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对高校生态德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文献综述 新闻伦理研究文献综述 国际价值研究文献综述 纳税遵从研究文献综述 组织惯性研究文献综述 在职培训研究文献综述 预算松弛研究:文献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尹璇,倪晋仁等.生态足迹研究评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5.

[21]唐剑武,叶文虎.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及其定量化初步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8.3.

[22]杨开忠,杨咏,陈洁.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0.6.

[23]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06.

[24]Stefan Gossling,Carina Borgst-

rom Hansson,Oliver Horstmeier,Stefan Saggel.Ecological Foorprint analysis as a tool to assess tourism Sustainabilit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2.

[25]李金平,王志石.澳门2001年生态足迹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3.2.

[26]陈立群,尚金城.海南省生态足迹及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27]郭秀锐,杨居荣等.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J].地理研究,2003.5.

[28]谈静华,汤茂林.生态足迹理论与江苏生态省建设[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29]Daniel D.Moran,Mathis Wackernagel et al.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Nation by nation.Ecological Economics,2008.3.

[30]J.R.Siche,F.Agostinho,E.Ortega,A.Romeiro.Sustainability of nations by indices: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mergy performance indices,Ecological Economics,2008.4.

[31]Jiun-Jiun Ferng.Toward a scenario analysis framework for energy footprints.Ecological Economics,2002.1.

[32]Jiun-Jiun Ferng.Using composition of land multiplier to estimate ecological footprints associated with production activity.Ecological Economics,2001.2.

[33]李明月.生态足迹分析模型假设条件的缺陷浅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

[34]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生命力报告.2006.

[35]彭希哲,刘宇辉.生态足迹与区域生态适度人口——以西部12省市为例[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4.

[36]谢高地,鲁春霞等.中国的生态空间占用研究[J].资源科学,2001.6.

[37]陈敏,张丽君等.1978~2003年中国生态足迹动态分析[J].资源科学,2005.6.

[38]陈成忠,林振山.生态足迹模型的争论与发展[J].生态学报,2008.12.

[39]陈东景,徐中民.生态足迹理论在我国干旱区的应用于讨论——以新疆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1.4.

[40]罗璐琴,周敬宣等.生态足迹动态预测模型构建与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3.

[41]陈成忠、林振山.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构成的变动规律[J].地理研究,2009.1.

[42]常斌,熊利亚等.基于空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预测模型——以甘肃正河西走廊为例[J].地理研究,2007.5.

[43]张衍广,李茂玲.基于EMD的中国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动力学预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1.

[44]尤飞,钟有丽等.生态经济持续性的度量和趋势预测——以甘肃武威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2.6.

[45]赵先贵,肖玲等.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农业科学,2006.6.

[46]徐凌,马书明等.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47]吴隆杰.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中国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6.

[48]陈成忠,林振山等.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全球生态可持续性时空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6.

[49]秦耀辰,牛树海.生态占用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运用与改进[J].资源科学,2003.1.

[50]顾晓薇,王青等.基于“国家公顷”计算城市生态足迹的新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51]张恒义,刘卫东等.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浙江省域生态足迹分析[J].生态学报,2009.5.

[52]熊德国,鲜学福等.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J].地理科学进展,2003.6.

[53]杜斌,张坤民.城市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的设计与案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9.

[54]贺成龙,吴建华.改进投入法在生态足迹中的应用[J].资源科学,2008.12.

[55]洪棉棉,王菲凤.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及实证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56]刘淼,胡远满等.基于能值理论的生态足迹方法改进[J].自然资源学报,2008.3.

[57]赵志强,李双成等.基于能值改进的开放系统生态足迹模型及其应用——以深圳市为例[J].生态学报,2008.5.

[58]马晓钰,叶晓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推算长期的生态赤字——以新疆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3.

[59]赖力,黄贤金等.区域人均生态足迹的社会经济驱动模型[J].资源科学,2006.28.1.

[60]李中才,王广成等.中国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及预测[J].系统工程,2007.8.

[61]刘淼,胡远满.生态足迹改进方法及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2007.8.

[62]王健民,王伟等.复合生态系统动态足迹分析[J].生态学报,2004.12.

[63]陈成忠,林振山等.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中国生态可持续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8.2.

[64]闵庆文,余卫东等.商丘市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的时间序列分析[J].资源科学,2004.5.

[65]于兴丽,陈兴鹏等.甘肃省1990-2002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

[66]符国基.海南生态省生态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生态足迹方法的应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1.

[67]孙鹏,王青等.沈阳市交通生态效率与环境压力[J].生态学杂志,2007.12.

[68]姚猛,韦保仁.我国轿车产业的生态足迹分析[J].汽车工程,2009.3.

[69]顾晓薇,李广军等.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大学校园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2005.3.

[70]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5.

[71]李利锋,成升魁.生态占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自然资源学报,2000.4.

[72]湛肯华,沈小峰.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73]Nathan Fiala.Measuring sustainability:Why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is bad economics and bad environmental science.Ecological Economics,2008.4.

[74]Wackernagel M,Monfreda C,Erb K-H.et al.Ecological footprint time series of Austria,the Philippines,and South Korea for 1961~1999:comparing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an“actual land area”approach[J].Land Use Policy,2004.3.

[75]Haberl H,Erb K H,Krausmann F.How to calculate and interpret ecological footprints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the case of Australia 1926-1995.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8.

[76]Lenzen M,Murray S A.A modified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ustralia.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7.

[77]Erb K H.Actual land demand of Austria 1926-2000:A variation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assessments.Land Use Policy,2004.21.

[78]Krausmann F,Habel H.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ergetic metabolism,socioeconomic energy flows in Austria 1830-1995.Ecological Economics,2002.2.

[79]Hubacek K,Giljum S.Applying physical input~output analysis to estimate land appropriation(ecological footprints)of international trade activities.Ecological Economics,2003.44.

第3篇:文献综述范文

【摘要】本文从激励动因、激励效果、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股权激励进行了回顾性的文献综述。通过对以前研究成果的回顾,结合股权激励现状提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股权;激励动因;激励效果;影响因素

一、引言

股权激励最早产生于1952年,美国辉瑞公司为了避税,首次推出了面向所有雇员的股票期权计划。1999年,我国首次出现了股权激励制度。随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股权激励不断地完善。

随着政策的完善、企业的发展与两权分离的深化,股权激励在企业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期权激励的作用从避税,发展到减轻问题、激励管理者,再慢慢形成管理层通过操纵利润进行自我激励的局面。随着股权激励的广泛的运用,如何实现效能最大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结合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找到适合现状的发展路径。

二、股权激励文献综述

(一)股权激励概述

股权激励是一种以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高管、核心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方式,是为了避免和降低经营者逆向选择对所有者的利益损害的方式。通过股权激励使其共享企业利润、分担企业风险,以减轻两权分离的不良后果。

国内研究绝大多数是引进国外的结论并借助数据论证该结论是否适用于国内特定环境;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股权激励的目的、影响因素以及激励后果。

(二)股权激励的动因

1.减小成本

传统的委托理论认为,由于公司经理人和股东利益目标不一致,导致经理人并不以将企业自由现金流分配给股东为目的,而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Brickley and Coles认为管理者对公司未来成长机会具有私人的信息,这是一种机会成本,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来降低信息流出的风险。

2.人才驱动

股权激励是公司选择优秀管理者的手段,同时优秀的管理者也会选择提供对自己最有利的股权政策的公司。因此股权激励是吸引更优秀的管理层的必要手段。Bakeretal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更多地被授予处于第一年任期中的高管。

3.减税、避税

股嗉だ最早是以避税为目的。美国的税法规定,公司在以股票期权模式实施股权激励时,公司和个人都不需要缴纳所得税;股票期权行权时,股权激励对象也不需要纳税。因此,出于合理避税的动因,国外公司往往实施股票期权激励。

(三)股权激励的结果

1.成本降低,企业业绩提高

我国引入股权激励目的之一是激励经理人,降低成本。股权激励促使管理层向股东的目标靠近,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夏爱华,叶建芳、陈潇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发现公司经营绩效与经理人员持有的股权比例正相关。顾斌和周立烨对2002至2005年沪市56家在2002年前试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激励作用不明显,股权激励实施后业绩的提升不显著,并且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激励效应。

2.投资过度、融资

股权激励政策的实施能够增加公司留存的现金、鼓励管理者进行投资、传递企业发展前景好的信息。企业股权激励的幅度越大,管理者的投资行为越丰富,甚至会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唐雪松等利用Vogt过度投资行为检验模型,证明企业经理持股比例虽然较低,但仍然能够较好地发挥制约过度投资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经理人持股收益占其个人报酬的比例较高。

3.管理层对会计政策的选择

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层倾向于在推行股权激励前调减利润,使股东降低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在股票行权后有抛售股票意向时会调增利润。然而对于利润的操纵会受到监管环境和政策环境的限制。Burns and Kedia通过研究发现高管所持股权对股价的敏感性与公司信息的错误报告程度密切相关,即高管甚至通过采用错误的财务报告影响股价,以利于其股权的执行。

(四)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

1.控制权

周仁俊,高开娟通过2006―2010年股权激励实施后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明显,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大,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增强,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动机导致其与管理层之间的冲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权激励效果越差。

2.行业特征

处于竞争性行业的企业,受新进入者的挑战大,并且现有企业间竞争激烈,企业间的成本和利润水平趋于一致,高管的经营决策带来的效果可比性较强,股权激励效果较好。处于政府监管行业的企业,高管决策时的自由度较小,企业的社会责任较大,企业对高管实施股权激励效果不明显,甚至会对企业经营目标产生负面影响。李秉祥,惠祥(2013)通过对2006-2011年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企业分析发现政府监管,行业竞争和人才需求对于企业股权激励选择的影响是显著的。

3.其他因素

企业成长性,高管年龄等也在整个学术研究中占了一席之地。有学者认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更注重公司的长期发展,更倾向于选择股权激励这种长期激励方式。冯越萍通过对2011-2013正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成长性没有显著关系。对于较年轻的高管,在公司的发展空间较大,长期激励能够留住更多的人才,同时可以引导高管更多地考虑公司长期利益,减少短期行为。

三、总结

通过对股权激励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发现股权激励的研究是随着时间,特定环境的改变其结论也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对于股权激励政策的选择,我们需要衡量激励的目的,公司的控制权,激励者的敏感性等因素。激励标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适当的激励标的能够使激励效用最大化,能够抑制管理者的逆向选择。

同时我们发现,国内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受限于国外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国内的人文环境、监管环境和管理环境。因此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创新,寻找独特的视角。例如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我们可以从跨国企业的角度去考虑同一个集团企业不同地域的股权激励设置。

参考文献:

[1]高芳.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几点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5(9)

[2]周绍妮,郄敏,曾柳芳.股权激励文献综述[J].江苏商论,2014(8)

[3]陈健,贾隽.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及影响浅析[J].财务与会计,2014(11)

第4篇:文献综述范文

[关键词] 财务总监;发展;职能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149-1

科技迅猛发展的今日,信息技术进步和金融市场全球化改变了企业商业运作模式和价值创造过程。而财务总监在企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充分而正确的认识CFO的职能所在有助于帮助提升企业在全球化经济下的核心竞争力。

一、CFO财务监督职能定位

CFO的财务监督职能,包括交易的处理,记录资金的进出,并将核算的结果提交给董事会等,并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进行现金管理、资本支出并制定财务计划、税收、成本核算等,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保证企业的财务工作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

传统观点认为CFO是戴着绿色眼罩在数豆子的角色,由于其参与的管理层次并不高,主要作用是根据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客观地核算经营成果,因此CFO给人的感觉更多的像是“管家”,进行财务监督。而朱群则提出,如果CFO发现企业的欺诈舞弊行为,应当运用自己的职业判断提出优化方案,并及时向CEO反馈,若CEO不愿意采取行动制止,CFO则应当向董事会报告,确保公司的利益不受任何人侵害。因此,CFO负有对经营者实施适当财务监管的职责,使经营者在企业重大决策和财务收支活动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体现股东的利益,另外,CFO的监督职能还可以通过其所负责的内部审计来实施。李蕊爱将未来的CFO职能定位为会计基础建设和财务监督,并对企业资金等进行监控。这些研究都奠定了CFO财务监督职能的基础地位。

二、CFO战略支持职能定位

科技迅猛发展,财务软件的应用使得原来手工操作的数据汇编和分析变成了自动化的机器操作,CFO的精力转向战略方面的决策,直接导致了CFO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巨大的变化。

Paul Favaro在综合其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决策的高标准和投资的高风险,使得战略决策既像是科学又像是艺术,CEO必须基于充分的事实作决策,洞察相关业务的经济根源。但是随着战略计划进程的不断复杂化,负担过重的CEO需要把责任更多的分担给CFO。因此,CFO必须要对公司中价值在哪里产生、如何创造以及未来价值创造最可能在哪出现等有着深刻而客观的理解。并且,CFO需和业务经理紧密合作,从而更好地确认经济利润创造背后的战略因素是什么以及如何管理好这些因素。

我国学者杜胜利在2004年提出,CFO应从财务功能中转变出来,以前主要是在一个竖直的公司构架中提供意见并进行控制,现在则要在一个水平层面上为公司范围的决策提供支持。而杨晓华则提出CFO是以财务运筹为核心的战略管理者,这一职能定位得到学者们的共鸣。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都明确了在新经济环境下,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CFO的战略支持职能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战略、监督并重职能定位

在大量会计丑闻曝光之后,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CFO战略职能。由于对CFO战略的呼吁与论述过于强调,不论现实社会还是学术界都开始重新审视CFO的基本职能,并掀起了一场战略与监督并重的治理运动,学者们也开始剖析出现财务舞弊等其中的原因,并提出财务监督建议。

我国在CFO职能方面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在《中国CFO能力框架》研究报告中对CFO的职能定义:CFO的职能贯穿公司价值创造活动的全过程,上至公司战略,下至核心经营流程及资源管理,主要体现在战略管理、经营管理和资源管理三个层面。而张云亭则把财务总监职责定位为所有者监督责任、会计基础建设、价值管理和完善管理控制系统。

四、结语

从上述研究文献情况能够感受到关于CFO职能的描述可谓众说纷纭,尽管分析角度的差异使各种提法似乎较难系统的进行逻辑描述,但是,学者们的观点却都清晰表达了CFO的财务监督和战略支持职能应当两者并重。面对充满挑战的全新环境,CFO必须摆脱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过去经营业绩簿记者”的定位,真正成为企业管理队伍中增加企业价值的重要成员。

参考文献:

[1]朱群.我国CFO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职能[J].审计与理财, 2005,(2):41-42.

[2]李蕊爱,段如水.我国CFO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其改进[J].经济管理,2009,(1):104-105.

[3]杜胜利.CFO在公司治理中的责任与地位[J].经济导刊, 2004,(1):76-81.

第5篇:文献综述范文

【关键词】风险投资认证;IPO;综述

一、研究背景

随着2009年创业板市场的推出,我国的风险投资迈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但是,在我国风险投资巨大的热情背后是更多的盲目和无序,风险投资机构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较多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势必又对风险投资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风险投资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形势下,研究风险投资对所投资企业的影响,验证其是否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就显得尤有意义,这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我国风险投资的运行效率,而且也为促进风险投资的良好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对风险投资认证的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回顾和评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

二、文献回顾及评述

(一)风险投资认证的理论研究成果及评述

风险投资若要发挥第三方认证的作用,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声誉资本的具备、声誉资本大于其虚假认证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企业取得认证服务需支付较高的成本。针对这三个条件,相关学者分别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

对于第一个条件,Gompers(1996)认为,为了获得丰厚的回报和募集到更多的资金,风险投资机构往往比较注重声誉效应,即尽早地将投资企业上市,以积累起“声誉资本”。因此,相比已经积累了一定声誉资本的老风险投资机构,越年轻的风险投资机构往往更愿意较早地将投资企业上市,也越有动机去建立其声誉资本。Sahlman(1990)证明了风险投资机构认证角色的第二个条件。他认为,成功的风险投资运作将使风险投资机构获得上市带来的高收益,同时,依靠其出色的历史投资业绩,能够获得较为稳定的业务来源,这些均能使其在行业中竞争处于领先地位。当然,风险投资机构也可凭借伪认证而获得高发行价带来的收益,但这种获得是非持续的,不会高于其积累起来的声誉资本。Gartner(1989)验证了风险投资机构发挥认证功能的第三个条件。他在对风险投资合同付款进行定性研究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各种增值服务以及企业所获得的认证服务是要付出较高成本才能获得的。总之,根据认证/监控理论,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分阶段投资、占有董事会席位、派驻高管人员甚至在企业运作不畅时更换管理层等方式来监督所投资企业的经营,并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借此向投资者提供一个信息――所投资企业资质良好,而且比传统意义上的第三方,如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更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Jain和Kini,2000)。也就是说,风险投资机构认证他们所投资的公司是一个具备增长潜力的优良公司,并向投资者传递包含企业内在价值的各种信息。

(二)风险投资认证的实证研究成果及评述

1.国外实证研究成果。最先对风险投资的认证功能进行实证检验的是Barry et al(1990),他研究了美国1978~1987年间上市的433家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与1123家无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实证结果表明,正是风险投资机构在IPO中的认证监控作用,才使得其所支持的企业IPO抑价度相对较低。

Jain和Kini(1995)以136家有风险投资参与和136家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他们分析认为,风险投资的参与体现了其认证和监控质量,并影响到了企业IPO后的业绩表现。沿着这个思路,Brav和Gompers(1997)在比较研究了有无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表现后,发现无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业绩偏差。

进一步地,与以往相关研究文献单纯从企业角度考察风险投资认证功能不同,有学者开始从风险投资机构自身的角度对认证效应进行研究。Dolvin(2005)考察了不同质量的风险投资机构对于企业的认证作用,在对选取的1986~2000年间4606个样本公司进行分析之后,发现高质量的风险投资机构发挥的认证作用更大,这些高质量风险投资机构所支持的企业具有较低的发行成本和较短的锁定期限。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分别从企业IPO特征、长期业绩表现及风险投资质量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大部分研究结果均支持风险投资的认证效应,即风险投资有效降低了所参与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存在明显的认证作用。尽管上述结论基本上是针对较发达资本市场的研究得出的,但上述学者在实证检验风险投资认证效应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我国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国内实证研究成果。张丰(2009)研究了截至到2008年中期的中小企业板256家IPO企业,考察了风险投资对企业运营绩效、IPO市场表现的影响,发现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价格表现较好且吸引了较高声誉的承销商,但却没有降低发行费用,其IPO抑价程度反而高于无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在业绩上也没有显著差别,这说明在我国中小企业板,风险投资的参与并没有起到明显的认证作用。同样地,谈毅等(2009)也以深圳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库,沿用传统的配对方法选取了48家符合标准的公司进行实证检验,风险投资在IPO抑价、上市费用等方面并没有对企业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在长期运营绩效、超额收益等指标上均差于无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得出的结论与西文已有的研究成果存在很大差别,这也意味着,风险投资的认证功能在我国资本市场并未得到应有的体现。综观国内的实证研究文献,国内学者在实证检验风险投资认证效应时,均未在理论上进行阐述,而国内学者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也表明,风险投资认证功能在我国资本市场表现不明显,甚至不支持风险投资认证理论。这可能与他们在分析方法选择、指标设计上与国外文献通行的做法不一致有关。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相关学者在对风险投资认证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时,较多地以企业IPO作为分析视角,进而作为风险投资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升企业价值的有力佐证。这是因为,在企业IPO的过程中,相对外部投资者而言,发行企业掌握着更多的有关企业自身经营等情况的真实信息。相比于传统的第三方机构,持有企业股份的风险投资机构全方位为企业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在为其提供长期资本及融资支持的同时,努力把培育成熟的公司推向IPO市场,在这过程中更易获得企业的内部真实信息,在降低信息不对称上理应更能发挥认证作用。从另一角度看,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融资中介,风险投资在募资、投资、管理及退出四个环节中,一直发挥着其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退出环节,作为风险投资退出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IPO退出往往是风险投资退出的首选方式,这也是衡量其投资成败的关键,直接关系着企业股票的发行质量和风险投资的收益水平。风险投资在企业IPO中的这种认证作用,有效地减轻了投资者与发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发挥着明显的认证功能,这一结论已被众多学者在欧美证券市场所证实。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以信息不对称为理论基础、以IPO为分析视角对风险投资的认证功能进行理论阐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尝试在分析方法选择、指标设计上进行改进,进一步探讨风险投资在我国资本市场的认证功能。

参考文献

[1]张丰.创业投资对中小企业板IPO的影响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5)10~19

第6篇:文献综述范文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中心—模型;研究现状

1.新经济地理学的起源

新经济地理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德国传统的古典区位理论,早在19世纪就有经济学家发现经济过程与地理位置相关。1826年,Von Thunen在研究德国农庄的基础上,出版论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论述了地租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土地由于距离城市中心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一百年后,A Weber、Walter Christaller、August Losch在继承和发展Von Thunen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德国区域理论,对工业区位和城市区位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56年,Isard W在著作《区位与经济空间》中将Von Thunen、A Weber、Walter Christaller、August Losch等人的模型整合为一个统一框架,建立了“一般区位论”。1977年,Dixit和Stiglitz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模型(简称D-S模型)。1982年,艾瑟尔发表“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国内国际规模收益”一文,为空间经济学的系统形成提供了另外一个理论基础。1991年Krugman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一文,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开山之作。1999年和2003年,Fujita、Krugman和威纳伯利斯分别出版了《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与公共政策》,标志着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的初步形成,新经济地理学从此正式确立。

2.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主要采用数学定量分析法,将现实现象高度抽象化模型化,建立数学模型主要包括:中心—模型、历史和期望模型以及区域专业化模型。

Krugman(1991)的中心-(Core-Periphery模型,简称CP模型)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诞生的标志,它阐明了规模报酬、运输成本和和要素流动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导致空间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演变的。

Krugman建立了一个既考虑历史偶然性又考虑预期的动态经济模型,即历史和预期模型,以此来分析它们各自在产业集聚的路径依赖问题上所处的地位。在经济分析中,历史和预期的相对重要性依赖于基本经济结构,特别是调整成本的大小。

区域专业化模型通过从产业间的垂直关联、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性三个方面来研究产业区域专业化的形成情况。

3.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李小建(2012)从学科渊源和继承发展出发,指出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有重叠,但在学科属性、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学科模式、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上仍存在许多差别。

安虎森(2006)点评了空间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等方面理论,认为,空间经济学为研究初始无外生差异的经济空间,使用了大量的简化假设。

殷广卫(2008)从对称结构的稳定性、聚集结构的稳定性、经济运行和区域结构的演化角度,详细地介绍了核心-边缘模型的运行机制并提出我国的产业集群、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兴起等经济现象都可以从中探求理论根源。

梁琦,黄卓(2012)简述了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在过去二十年里在中国的发展,并指出下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和国际贸易、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的进一步结合。

王先柱,高彦彦(2009)总结得出克鲁格曼在新经济地理学方面的贡献是对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研究,将垄断竞争模型应用于区域经济学领域,构建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本框架。

花俊(2009)从理论规范学科范式研究方法等方面与地理学城市区域经济学进行比较分析,并就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进行了探讨,还从经济方法论探讨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刘爱文,艾亚玮(2009)将新经济地理学的两大主题和批判经济地理学的四大主题分别进行了阐述,然后将二者进行对比发现批判经济地理学在认识论和方法上与新经济地理学迥然不同。

赵朝,周冠男(2010)在剖析了基于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之后,陈述了地区不平衡的产业政策、解决失业的“以工代济”政策和环境保护市场化后得出老工业基地的衰落似乎是个世界性的问题。

张玉卓(2010)通过对新经济地理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进行比较,评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历史渊源并指出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四个发展方向。

范华锋(2010)从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出发,结合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对我国物流行业与产业聚集及规模经济递增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此提出了发展我国物流行业的政策建议。

赵明霏,杨莹(2010)对天津引资数量进行空间集聚分析,同时又基于区位熵对天津产业集聚现象进行识别,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天津产业集聚相结合。

4.总结

目前,国外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以及福利和政策含义的探讨上,侧重制造业地理集中以及区际、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但是,通过查阅文献可以看出,我国学者们日益重视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方面的研究,但目前对于运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研究文献还较少。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罗庆,祝英丽.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区分[J].经济地理,2012(7):1-5.

[2]安虎森,蒋涛.块状世界的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点评[J].南开经济研究,2006(6):92-103.

[3]安虎森.空间经济学:新视角 新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8):102.

[4]殷广卫.空间经济学对称核心-边缘模型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8):108-116.

[5]梁琦,黄卓.空间经济学在中国[J].经济学(季刊),2012(4):1027-1036.

[6]王先柱,高彦彦.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模型及其拓展——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的贡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花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方法与学科比较[J].经济经纬,2009(6).

[8]刘爱文,艾亚玮.新经济地理学和批判经济地理学的分异[J].当代经济研究,2009(10).

[9]赵朝,周冠男.基于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综述——解析《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10]张玉卓.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评述——新经济地理学与新古典经济范式的比较[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2).

[11]范华锋.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2010(3)

[12]赵明霏,杨莹.天津产业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分析[J].产权导刊,2010(2).

[13]安虎森.空间经济学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5.

第7篇:文献综述范文

【摘要】资产证券化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源于美国,首先被用于住房抵押贷款问题的解决,经过40多年的发展,资产支持证券已经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金融创新工具,学术和理论界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理论;实践;风险

1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资产证券化进行研究,主要从资产证券化定义、动因、风险、定价及收益等角度进行分析,对资产证券化结构设计已深入到利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层面,理论研究相当成熟。

1.1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美国投资银行家 Lewis S.Ranier(1977)首先提出“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这个概念。James A.Rosenthal & Juan M.Ocampo(1988)认为,广义的证券化是指一切以证券为媒介的一般化现象。“证券化之父”Frank J.Fabzzi教授认为资产证券化可被视为一个过程,通过该过程将具有同类性质的贷款、租赁合约、应收账款、分期付款合同以及其它缺乏流动性的资产打包成可在市场流通的带息证券。

1.2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上个世纪50年代,Anrrowand Debreu 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证明了经济主体可以利用有价证券来防范金融风险,从而为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动因提供了依据。Steven L.Schwarcz(1994)将资产证券化视为一种“炼金术”,即通过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原理与机制,企业可以通过SPV从资本市场上筹得资金,从而降低融资成本。Claire A.Hill(1996)认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隔离机制可以有效降低信息成本。

上述相关理论主要是按实践进程发展延伸的,相对集中于论述证券化某一单一方面的社会经济功能。与此同时,很多国外学者从综合性角度对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效应进行了考证。JureSkarabot(2001)指出证券化是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最优选择;Gorton & Haubrick(2003)论证了流动性假说理论,提出商业银行的证券化能力可以影响其流动性风险的大小;UgoAlbertazzi(2011)发现证券化市场能够提供有效转移信贷风险的工具。

1.3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大量国外学者运用蒙特卡洛分析、期权定价和偏微方程等数理方法,对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与收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关于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主要研究了三方面: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计量、风险控制和风险监管。

关于风险计量,国外对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的研究较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来自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和交易结构的证券化风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主要关注的是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风险。

关于风险控制,普遍认为其实质是风险隔离。Gortona & Pennacchi(1995)提出y行对贷款者的审查和监督将随着贷款风险的转移而弱化。Hugh Thomas(2001)指出资产证券化自始至终与金融机构的贷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治理应回归到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治理中。

关于风险监管,该问题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Mark Fagan(2009)研究了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和金融体系,从全球视角评估了资产证券化监管效果。James R.Barth(2013)指出金融监管部门犯下的错误以及对既有监管缺陷的无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累积,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2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资产证券化的尝试,于2005年开始推进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同时逐步深入。总体来看,我国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2.1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前的引进探讨阶段

张超英(1998)在其著作《资产证券化――原理.实务.实例》第一次系统地对资产证券化的原理、评级、会计、税收问题以及资产证券化国外经验等方面进行介绍。汪利娜(2002)详细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美国、加拿大、欧洲和香港模式,并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我国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模式。在发展模式问题上,陈裘逸(2003)提出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应该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一定要照搬美国的“真实出售”模式,可以考虑采用从属参与模式。

该阶段主要引进介绍国外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并从实践角度探讨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和潜在问题。

2.2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中的深入研究阶段

洪艳蓉(2006)认为在试点阶段,由于我国目前特定的金融市场环境所造成的发生于不同监管主体和市场主体之间的制度竞争利弊共存,应该通过制度协调来营造健康市场。梁志峰(2008)运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从提前偿付与违约行为、风险隔离制度和现金流管理等角度研究了证券化风险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该阶段主要以资产证券化结构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我国证券化实践的现状与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2.3金融危机后的重新审视阶段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内学者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形成了大量的反思性文献。李明伟(2008)从资产证券化的复杂性、真实销售和信用风险分散功能三个方面阐述资产证券化作为创新融资工具所具有的内在缺陷。温馨(2009)认为资产证券化在过度扩张中可能出现异化,因为其具有风险创造和风险规避的内在矛盾。

该阶段理论界开始反思资产证券化存在的先天缺陷,集中研究了监管、制度和风险等方面的问题。

2.4近年来的继续发展阶段

近年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逐渐淡去,资产证券化业务又重新活跃起来,相关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巴曙松(2013)指出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正处于二次发展时期,各项业务的试点范围也在慢慢扩大。赵燕(2015)研究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现其存在贷前审查不规范、贷后管理忽视等问题,进而提出通过购买保险转移风险、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管理等有效建议。

该阶段主要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特点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总结与评价

国外对资产证券化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早,伴随着其实践领域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不断演进和创新,其相关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国内研究起步于向西方的借鉴与学习,伴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实践的发展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总体来看,目前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一角度或某个方面的解读,系统深入的整体性研究并不多见。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资产证券化与银行风险控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11):1517

第8篇:文献综述范文

关键词:人-环境匹配研究综述组织绩效

1 匹配的内涵

从已有文献的研究来看,关于匹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与环境(P-E)匹配,而人与环境匹配主要源于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理论,该理论的研究已经在管理学领域中流行了将近一百年。在管理学文献中,人与环境匹配一般被定义为个体特征与环境特征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该理论认为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即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E代表环境。个人特征和环境均不能单独地解释行为和态度的变异,但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能最大限度地解释这种变异。其中,个体特征包括个体的心理或生理需要、目标、价值观、能力、个性特征等;环境特征包括组织的内部或外部回报、心理或生理要求、价值观、规范和人际关系等。人与环境的匹配一般发生于以下两种情况:①环境提供的回报或供应与当前个体的需要或期望相符;②环境的要求或需求和当前个体的能力或技能相符。

2 人-环境匹配的类型

由于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因此,研究者通常把P-E匹配概念视为一个多维度匹配概念。

2.1 个人-职业匹配(P-V fit)。在人与环境匹配的各层次中,最广泛的就是个人-职业匹配,它反映的是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自我属性特质的兼容性。当员工的职业人格特质与职业环境特质相似时,就会产生个人与职业匹配。由于根据此理论可观察到员工的职业选择行为,所以,组织在进行员工的招聘工作时经常把人与职业匹配作为甄选员工的标准。

2.2 个人-工作匹配(P-J fit)。主要是基于岗位要求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匹配,或者个人需要和岗位供给之间的匹配,其目的是更有效地配置人员,提高组织工作效率。Edwards(1991)指出两种基本的P-J匹配概念:需求-能力匹配和需要-供给匹配。前者强调员工的知识、能力、技能与工作要求的一致;后者强调岗位提供的机会能否满足员工的需要、价值和偏好。P-J匹配在操作上体现为既要求个体高层次需要与工作特征相匹配,又要求员工技能、个性与工作要求相匹配。

2.3 个人-组织匹配(P-O fit)。人与组织匹配的不同维度一般包括目标的一致性,价值观的一致性,需要-结构匹配和个性-气氛匹配。现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价值观的一致性。一般来讲,个人-组织匹配不一定包括个人-工作匹配、个人-团队匹配。在概念上,个人-组织匹配和个人-工作匹配在结构上有明显区别,有实验研究证明了这两种匹配类型的有效性。Kr1stof-Brown,Jansen和Colbert(2002)对个体在形成工作态度时,他们知觉到的个人-组织匹配、个人-团队匹配和个人-工作匹配做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每种类型的匹配对个体满意度和流动意向都产生独特的影响。个人-工作匹配对工作态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个人-组织匹配和个人-团队匹配。

2.4 个人-团队匹配。个人-团队匹配(P-T fit)是在P-E匹配的所有类型中最新出现的,Werbel和Gilliland(1999)首次在“个人-组织”匹配概念基础上提出了“个人-团队”匹配,并将其定义为新员工与原有群体成员之间的匹配。之后,Werbel和Johnson(2001)将该定义进一步界定为组建新的团队时,已有雇员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匹配,且匹配包含一致性匹配和补充性匹配。其中,一致性匹配是指新加入团队的成员与原有的团队成员之间特征的兼容性。补充性匹配是指团队成员具有独特的品质或特征,且这些特征能对其他团队成员起到补充或支持作用,该匹配主要强调成员之间的特征和技能方面的互补。

2.5 个人-上级(P-S fit)匹配。主要存在于工作中的个体与组织中的其他人之间,是指上下级在价值观、目标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兼容性。匹配因素可以是领导风格、个人特质、价值观与偏好等。尽管P-S匹配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MX)的研究密切相关,但P-S匹配与LMX并不相同。二者均研究个体与上级之间的交互作用,前者更注重二者潜在的心理属性的匹配,而后者更注重领导者与下属所发展的工作关系。

3 各匹配类型间的关系

虽然不同的匹配类型在定义上被明确区分,但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探讨。Kristof(1996)的研究表明,由于研究的对象不同,个人对不同匹配类型的感知就会不同,而不同的感知对结果变量的预测也不相同。Jansen等(2006)认为,不同维度的匹配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个人-环境匹配的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用韦恩图描述可以有两种。一种是简单嵌套的关系模型,它呈现的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公司,如律师事务所、医生诊所或会计公司等。组织中可能会存在几个小组,一个小组包含一个或几个个体,个体的工作任务完全属于小组的职能之一,且接受小组管理者的检查。一种是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表示主管是个体和工作相互作用的工作团体的一部分,而工作团体又是组织的一部分。如果群体与外部供应商的互动比较频繁,可能会出现群体的边界扩充到了组织之外。另外,组织没有完全被包含在一个行业里,表明组织雇佣了从事多重职业的人。这两个模型所表明的共同之处是:个体的工作经验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多维度环境组成。根据个人-环境的多维度匹配,Jansen等提出了测量P-E匹配的方法,即:P-E Fit=S1・PV Fit+S2・PJ Fit+S3・PO Fit+S4・PG Fit+S5・PS Fit其中,S1-S5表示为与个体匹配评估值相联系的显著性权重。此方程式中隐含的几个特征值如下:①不显著的匹配不会进入方程式(即Sx=0);②比较显著的匹配会对人与环境的整体知觉产生更大的影响,该影响可能是积极方面的,也可能是消极方面的。③附加的关系意味着匹配评价的显著性权重的总数,反映了在匹配维度之间的补偿效应。另外,与环境某个维度的较好的显著性匹配可以补偿缺少的其他不显著匹配。

4 匹配的测量

根据人与组织环境匹配研究构思和目的的不同,在匹配的测量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个体匹配知觉的直接测量和对人与组织环境实际匹配的间接测量。

4.1 直接测量,即测量人与组织匹配的兼容性,直接询问个体是否相信与所处环境存在良好匹配。如果“匹配”只需要建立在个体的知觉匹配水平上时,这种直接测量的方法就很有效。这种测量方法表明,无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特征是相似性的还是互补性的,只要主观地感觉到存在良好匹配,那么它就存在。Posner等(1985)采用直接测量来研究价值观的一致性。

4.2 间接测量,即分别对个体和组织环境特征进行评价,然后通过差异分数、Q方法论和多元回归等方法进行比较。这种测度方法实证地评价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可以更好地反映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实际匹配程度。考虑到直接测量所存在的误差,一些研究者如Judge(1995)和Frnehceatl(1974)更认可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来评估实际匹配或客观匹配。

5 以往研究中的问题

从上述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人-环境匹配内涵、划分维度以及测量研究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现有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匹配理论的研究最早始于国外,我国关于匹配的研究大多都是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需加强匹配理论与中国背景相结合的研究。其次,匹配的测量方法存在问题。对选用的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尚存在比较大的争议,采用不同方法,研究结果可能会有不同。另外,关于各种匹配类型之间的实证性关系研究较少,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以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Kfistof-Brown A.L Person-organization Fit: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Measurement,and Implications[J].Personnel Psychology,1996,49(1)l-49.

[2]Edwards J.R.An Examination of Com peting Versions of the Person-environm ent Fit Approach to Stres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l996,39(2):292.339.

[3]Werbel J D,Johnson D J.The use of person-group fit for employment selection:a missing link in person-environment Fit[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1,40(3):227-240.

[4]Karen J Jansen,Amy Kristof-Brown.Toward a Multidimensional Theory of Person-Environment Fit [J].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2006,18(2):193-213.

[5]Posner BZ,Kouzes JM,Sehmidt WH.Shared values make a difference: An empirical test of corporate cultur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985.24:293-309.

[6]Judge,T.A.,G.R.Ferris.The Elusive Criterion of Fit in Human Resources Staffing Decisions. Human Resouree Planning,1992.6(4):47-67.

第9篇:文献综述范文

胡东华(1988.10-),男,汉族,河北省霸州市人,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理论。

摘要: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在我国建立已有20多年,但它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意义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认识,它的作用更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国相关领域的学者在内部审计的课题上一直不懈努力。本文对2008年-2013年将近五年国内会计审计类的核心期刊关于内部审计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将其分为内部审计基本理论研究和内部审计实施与应用研究,并提出了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内部审计;基本理论;实施与应用

一、引言

我国200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准则》中规定:内部审计是“存在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评价和监督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及经营活动的有效性、合法性和适当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今,内部审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层面对其需求越来越强烈,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内部审计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模糊匹配检索发现,2008年至今将近五年内,主题包含“内部审计”的学术期刊文献有12219篇,其中在会计审计类核心期刊(《会计研究》、《审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中国审计》)发表的有187篇。对这些相关文献进一步总结发现,在内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涉及内部审计职能及模式的研究,而在内部审计实施与应用方面主要涉及审计方法、应用现状和内部审计作用的研究。

二、内部审计基本理论研究

(一)内部审计职能研究

敬文举(2011)提出在受托经济责任观下,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应由监督、评价职能拓展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公司治理、文化建设及战略审计职能。动因为受托经济内容增多,内部审计增值需要,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许多企业通过并购进行对外扩张。苑泰灏(2011)认为决定内部审计的因素是其自身所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我国目前内部审计主要功能从环境和内部审计的特点来说主要有:监督职能、控制职能、评价职能、服务职能和风险预警职能。而且,当世界经济逐步实现一体化和高速发展的今天,单纯的“差错防弊”职能已经不在是最重要的,此时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和效益服务将上升为重中之重,经营管理服务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监督检查职能。着重做好监督和服务并重、改变内审形象和地位、加速复合型队伍建设三项工作。

(二)内部审计模式研究

郭伟昌、刘金凤(2008)以大庆油田为例尝试开展了企业风险审计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设计了风险定性分析的调查表法和定量分析的综合风险系数法,并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的风险审计模型,通过实践案例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周德铭(2013)在研究企业经营目标(Objective)、经营活动(Activities)、内部控制(Control)和信息系统(System)四要素基础上,提出了OACS审计模式的基本框架,认为该模式的功能目标是通过对四要素的内在质量和关系质量的考核评价,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周庆西、谢伟(2013)提出映射的模式已经成为了内部审计的最新增值途径。组织目标还是没有变化。但是内部审计变成了各种不同的映射法则,其根本的思想就是参与和融入,并且通过分析影响目标实现的市场和特有风险,认可内部控制的基本功能上。

三、内部审计实施与应用研究

(一)审计方法和程序研究

仇海红(2009)提出内部审计工作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环节:制定年度审计计划、项目审计和后续审计。制定年度内部审计计划包括以下主要几个方面,一是确定可供审计项目与风险因素,二项目风险评估,三确定审计项目的审计次序,四编制审计计划这四个方面;项目审计可以分为计划、实施、报告三个阶段;后续审计实质上就是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的一种继续监督。薛洪(2010)通过对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特点和问题的分析、总结,提出了可行的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方法。审计工作中,应明确工作职责,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合理确定审计介入时间,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

(二)我国内部审计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时现(2011)基于内部审计调查的结果发现不均衡性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显著特征。包括多样化的内部审计主体模式及发展的不均衡,多元化的专业背景及参差不齐的专业胜任能力,多层次的内部审计业务,在两极徘徊的内部审计模式,增值概念的模糊性及内部审计目标的不确定性,参差不齐的内部审计制度。张庆龙(2011)认为将战略运用于内部审计,有利于内部审计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实现帮助企业增加价值的目标;审计人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注意沟通立场,提倡参与式审计。李明辉(2009)提出,内部审计如果可以实现独立性,要取决于内部审计活动的环境,只有环境中不存在多内部审计人员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情况下,才能确保其独立。

(三)内部审计实施的作用及意义

陈新环(2008)认为内部审计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有诸多作用,内部审计通过环境与风险预警分析有利于战略预算的实施,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预算松弛现象”,可以通过预算全过程的执行控制参与,保证预算得到有效执行。梅达林(2012)认为在转换经营机制中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其是否能够真正成功地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全面预算作为科学高效的现代管理方法之一,对于降低风险和运营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经营决策水平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小结与未来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在内部审计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到内部审计的基础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与实施等诸多方面,提出很多现存的问题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笔者认为有关内部审计的学术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为学者未来的研究提供了空间。

关于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价办法缺乏研究。有学者认为应运用量化指标考核,而指标的选择和设置等具体问题有待深入思考。

对于我国企业在执行内部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对策大多研究停留在泛泛的理论陈述,怎样具体落实解决对策使内部审计更大的发挥作用是学者们能够探讨的问题。(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周德铭.“关于企业内部审计OACS审计模式的初步设想”[J].《审计研究》,2010(1)

[2]时现.“不均衡性,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显著特征——基于内部设计调查的结果”[J]《中国内部审计》,2011(1)

[3]丁丽.“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中国信息管理化》,2013(6)

[4]张庆龙.“对我国当前内部审计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1(2)

[5]王联品.“探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对策”[J]《学理论》,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