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穹顶之下纪录片范文

穹顶之下纪录片精选(九篇)

穹顶之下纪录片

第1篇:穹顶之下纪录片范文

时评属于新闻体裁中的新闻评论,从表达上看,时评属于以分析为主的论述类文章,而新课程高考的现代文阅读必考内容正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选考内容的使用类文本包括新闻阅读。时评兼有两类文本特征,也因此常被命题者所青睐。如2010年高考广东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了梁衡的新闻评论《让法律来保护阳光》;2009年深一模语文卷论述类阅读选用王逸舟的《要善于应对美国霸权》 2010年深一模论述类阅读选用李海鹰的《剥除伪装像呼吸一样自然》(评价韩寒)2011年深一模论述类选用张伟的《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以美国著名学者乔姆斯基访问北大为新闻背景写的评论; 2014年深一模论述类阅读选用余秋雨的《无争议陷阱》针对一种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剖析,也是带有时评性质的文章。因此,通过时评阅读及训练,不仅可以拓展阅读视野,激发阅读兴趣,张扬阅读个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的分析归纳、鉴赏评价和探究思考能力。

从高考作文来看,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不少试卷以时事新闻热点作为命题材料。如2009年的高考,江西卷以蔡铭超天价购买圆明园兽首,辽宁卷以明星代言,2011年北京卷以“鹿特丹世乒赛中国队再次囊括金牌”,2013年广东卷以关于慈善为中心的话题作文等。有些则直接要求考生写时评文章,如高考作文新课标卷“中国崛起的特点”,陕西卷“中国发展”等。

从写作题材来看,与时评相关的新闻事件、人物和话题,又是鲜活的写作素材,积累新闻素材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必将一改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或材料陈旧老化的弊端,使文章紧扣时代脉搏,更富有现实意义。同时,时评的章法结构与材料作文结构“引――议――联――结”很接近,是常见的考场作文模式;许多优秀时评的语言,或犀利幽默,或优美灵动,或精辟深刻,习得这些语言,可使自己的文章活泼生动,大气开阔。

基于以上认识,本工作室和课题组,近年致力于时评读写专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除了正式出版《时评语文读本》,另选编时评阅读专题100余辑,选文500余篇,主要供学生课外自主阅读,部分还被引进课堂,由教师指导阅读,有些则作为阅读教材,供教师课堂时讲授。同时,为了结合高考备考,我们从2014年开始,在高考前夕举行大型时评专题讲座,主讲者选择年度若干新闻热点,整合相关时评文段,综合各种声音,引发学生多维思考,以激活思维,并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语言。这种集束炸弹式讲座,知识信息丰沛,思维流量大,效果显著,反响强烈。

本时评专题共十讲,选十个热点话题,每一讲设置“新闻背景”“媒体声音”“多维思考”“适切话题”四个步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自主开发课程的体例特点。

新闻事件不断发生,时事热点也在不断切换,限于编者的视野和水平,也限于时间与精力,很多值得关注思考的热点未能选编进去;一堂讲座,不可能网罗更多的话题,也不能涵盖更多的知识信息。倘能让考生考前浏览阅读,带来一点点启发,并能激活思维,学会理性思考,同时能从中积累一些鲜活素材,习得一些精辟语言,最终能给考生写作提升带来些许帮助,则善莫大焉。

第一讲:柴静和她的《穹顶之下》

【新闻背景】

2015年2月28日,由央视前主播柴静自费百万拍摄题为《穹顶之下》的雾霾新闻调查视频,不到一天时间,传遍全网,点击率突破3100万次。除了各大媒体转载支持之外,很多知名新媒体人,微博上的大V和明星均力挺柴静。新任环保部长也赞赏:“这部纪录片唤醒公众环保意识,值得敬佩。”与此同时,这条时长103分钟的纪录片激发了各类人群的表达欲,有人从中看到了十面“霾伏”、有人看到了大爱无疆,有人看到了责任操守,有人看到了政府缺位,也有人看到了营销案例……柴静以她独特的方式向中国舆论场投下了一枚“震撼弹”,成功地在两会前夕引爆并且引领了治霾这一热点话题。然而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网上掀起有关柴静此举动机和私德的讨论,网民快速分化为两大阵营:赞扬柴静或辱骂柴静。原本以为这部纪录片,引发的将是一场关于环保、关于雾霾、关于环境治理的专业知识的大讨论,结果却演变为一场关于柴静的个人道德鉴定。最终因舆论场偏离了正常发展走向,也可能该片本身引发出的一些话题过于敏感,《穹顶之下》被封杀了。但柴静和她《穹顶之下》带给我们的启示,以及所引发的相关话题,仍值得我们警醒与思考。

【媒体声音】

一、从柴静式行动的价值评价维度

正向:

柴静的这次行动是互联网时代的公民调查。这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将引发新一轮的、更广泛的从立法完善到公共政策调整再到公民个人作为的治霾行动。――庄永志(原《焦点访谈》主编)

柴静的《穹顶之下》动员了社交媒体上的各种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认识到雾霾的危害,知道自己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这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在许多人还在热衷讨论什么是“新媒体”、“互联网思维”的时候,柴静和她的团队们已经悄然做出了他们的新媒体产品,而且免费到了全网。在我看来,这件事情甚至要比《穹顶之下》本身更重要。――和菜头(知名网友)

该片对中国的雾霾问题做了一次全景式的深度调查。 回答了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这三个问题,其实也是与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呼吸着中国空气的人息息相关的问题。在柴静之前,没有人能够系统完整地告诉我们这三个问题的答案。现在这些答案,就藏在这部片子里。在对中国的污染问题从污染企业、行业和国家三个层面,从经济、政策、法律多个角度做了条分缕析的剖解之后,提出我们究竟能够做什么。 ――“假装在纽约”(网友)

反向: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名人自费拍摄新闻调查是一种包装成公共行为的商业行为,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市场化的算计。这种算计在柴静纪录片的完成品从内容到形式每个细节中都可以找到。从莫须有的雾霾导致婴儿肿瘤的叙事策略开始,到再次搬出幼儿和母爱来遮蔽数据漏洞和逻辑混乱的结尾。包装、姿态、煽情、自我展演的商品逻辑几乎全程覆盖真实、理性、深入、质疑、论辨的公共对话逻辑。――吴靖 (北大教授)

综合起来,主旨就是去工业化,妖魔化本土工业,顺带黑国企。和西方文化左派操弄民粹主义的套路类似,以煽情和情怀为手段。――某网友

柴静女士关于雾霾的纪录片能够通过官方渠道,其实并不奇怪:1、这一纪录片聚焦雾霾的来源和危害,但尚未触及根本性的制度成因;2、在这个时候展示雾霾这一环境危机的严重性,自党内政治来看亦是现任主政者所乐见的,因为他们当然不愿为前任们的积弊负责。

――张雪忠(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一个权力不受约束的政府才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污染源,不看到这一点,那就是没看到问题的实质。 ――冉云飞(作家、教育家)

中性:

我认为《穹顶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作用。柴静的纪录片,可能是她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步,但对于国家雾霾治理可以忽略不计。你可以推断一下,假如柴静拍了一个深入浅出的纪录片,让所有人都明白了雾霾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导致雾霾被彻底治理,那你说我们要那些部门干嘛用啊?

――崔永元

因为有了当母亲和照顾孩子的经历,所以在面对雾霾时更不能忍,所以发起“一个人的战斗”。公共言说目的就是调动公众,拿个人经历做引子,搞些小煽情(采访小女孩有没有看过蓝天)、小金句(“有义务没权力”)都是正常的手段,视频整体还是克制的,主要以援引专家、机构的观点和数据为说服力。对于一直关注雾霾新闻的人来说,《穹顶之下》没有太多新料,但对普罗大众来讲,这是一次系统、靠谱的雾霾知识普及。 ――西坡(媒体人)

二、从对环保、雾霾认识的维度

正向:

面对雾霾的天气,我们在责怪政府,自然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政府顾着发展经济,忽视了环境的保护。我们也在责怪企业,因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污染了一方土地,污染了人们的饮用水源和每天需要呼吸的空气。但是,我们每个公民是否也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不喜欢雾霾,但也不愿意放弃汽车;我们讨厌扬尘,却也希望房子多盖一些,我们每个人都既是创造者也是污染制造者这个软性的因素。雾霾不仅是环保问题,也不仅是经济问题,它也是中国人心中的纠结与挑战。

柴静的《穹顶之下》也让我们更加清醒,虽然这个新闻调查视频引爆了舆论场,但未必能真正的改变中国,毕竟纪录片只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相,给我们一个警示。柴静的《穹顶之下》做不了好天气的救世主,亿万网民抛洒的辛酸泪也荡涤不了雾霾的天空。所以说,若想守得云开见月明,还得需要我们的国家痛定思痛下决心,拿主意。需要有关部门真正哈下腰来勤动嘴,勤跑腿,彻底消除利用集团因为利益咬合而制造的雾霾。更需要置身其中的我们每个人的戮力同心。职能部门多一些责任与担当,企业多一些绿色生产,市民们少开一天车……点滴行动可以汇成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强大力量。唯有此,才能为当下的人们更为子孙后代撑起一片洁净的天空!

――袁宝《柴静的<穹顶之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反向:

当谈到能源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完全不顾中国的历史、地理和实际状况,忙不迭在完全没有数据没有论据的情况下把所有罪过都扣到所谓的国家能源垄断头上,为能源的私有化摇旗呐喊,为资本瓜分能源市场鼓噪,至于私人资本的进入如何就能迅速转变中国的能源结构,如何可能不计成本在中国各地探查天然气并在全国建设稳定安全的输气网络,柴静抒情之余估计没有气力去论述、论证和论辨了。――吴靖(北大教授)

如果关闭了河北的钢铁厂水泥厂,河北人民就会下岗失业,而北京人少开点车,顶多就是生活不太方便而已。我想说的是:治理空气污染,那些充分享受着现代生活便利的大都市中产阶级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一边控诉着空气污染,说不许烧煤不许搞水泥厂钢铁厂,但却丝毫不提自己高能耗的生活方式,那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只想着别人为自己牺牲而自己压根没打算负责任。 ――“树上的男爵”(中戏教师)

柴静是很良善的记者,但是她用调查数据、归因和解析来重新阐述常识,并将其系统化,造成一种相信和感同身受效果。她的调查,因为受制于知识观和认知模式,都无法进行真正认知意义的突破和突围。提到煤的污染,她说到洗煤,却没有深究洗煤水的可能后果;提到能耗和油耗,她分析行业内幕和总量,却没有分析这些能耗的生成细节,哪些人主导了哪些消费并实现了何种污染扩散?中国的污染与世界经济的关联?中国现有污染机制的原因,它是学来的?还是内生的?在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之前,她在海外的调查几乎全是盲人摸象式数据。

――周雷(南京大学博士)

这样的纪录片推动形成公民环保意识可帮助环保执法。应当鼓励。但同时要让大家理解:环保水平只能逐步改善,否则导致去工业化,造成严重就业危机和社会问题。――陈平(复旦大学教授)

三、从《穹顶之下》传播的维度

1.天时地利人和的传播

天时:2月28日是周末,刚好是春节各路人群返京没多久,网民有时间上网。

地利:人民网作为首发地点,人民网官方微博还在当天连发8条微博表示对柴静关于雾霾纪录片的支持。

人和:(1)除了引来众多网民热议,韩寒、李小璐、黄晓明、大S等明星也纷纷支持,从一个社会万象到得到娱乐圈明星关注和传播的迁度。(2)得到环保部新部长陈吉宁力挺,他说:“柴静的纪录片从公众健康的角度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值得敬佩。” 一部环保部长都认可支持的环保纪录片,权威度瞬间加分。(3)柴静前身是央视新闻记者,又出过热卖书籍《看见》,她本身就是一个公众人物,自身名人效应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之用。

2.通俗易懂的视频内容

柴静的环保纪录片主讲雾霾,内容开头就讲到了主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整段视频以通俗易懂的风格让大部分点击观看的网民从第一秒到103分钟结束,从头至尾看完,因为这段纪录片没有高大上复杂化的内容加工,以科普、共鸣的形式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3.共鸣的正能量内容

片中的金句充满正能量。如“我不是怕死,我只是不想这样活着。――每个人终有一死,我并不是怕死,而是死后的我,还有后代在这个世界上,那么这个世界就和我有关。――心灵最低处涌动着一股拯救大自然环境的冲动。

“这是我和雾霾的私人恩怨。”――在一个围观者遇到一个母亲本能情感和一个与自己日益相关的话题时,从一个不了解雾霾的我到对雾霾的产生和防护有一定认识的我,最后甚至对雾霾产生了憎恨的情怀,这就是共鸣感染人心深处的力量。

《穹顶之下》是当前对雾霾报道最综合的一个纪录片,它短时间获得的关注度和传播量、播放次数可以和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匹敌,超过了大部分的热门电视剧。这些成绩源自该纪录片以情感定位到个人社会责任感的共鸣转化,大众接受程度高的视频,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共鸣的视频,传播效果可想而知。

――黄小星《柴静<穹顶之下>传播启示录》

四、从对柴静批评的维度

综观中国网络史,我们便会发觉,这是中国互联网的一大顽疾。任何公共议题,到了互联网这个喧哗的广场之上,最后都会沦陷为一场对核心议题不屑一顾,而纠缠于议题发起人的道德评估。中国人对别人的道德状态,有着近乎病态的关注度。这种动辄进行道德评估的心灵雾霾,其实是阶级斗争的遗毒。

此次对柴静的《穹顶之下》进行动机质疑的便有两类人。一类极左,认为柴静录制雾霾属于西方敌对势力。一类极右,认为柴静的纪录片,在为政府变相维稳。众所周知,每一个人都需要呼吸,雾霾是全民公敌。在这个全民公敌面前,不就事论事,不就纪录片本身进行研讨与批评,而是写小说一般想象力发达的揣摩纪录片制作者的心理动机,这是懒于行动却四处皆敌的逻辑思维。

批评为的是道出真相或真理,而非为了反对而反对。批评家既不是御用表扬家,更不是一个毕业于蓝翔技校的道德酷吏。批评家是一个拥有专业知识与理论工具、面对具体文本或社会事件、进行深入腠理的文本分析或符号分析的人。批评家之所以进行批评,不是为了抢夺话语权,刷取知识分子一览众山小的存在感,而是为了人之为人的存在本身。真正的批评家,是火眼金睛的鉴别师,他为值得赞美的而赞美,需要贬斥的而贬斥。批评家不是为了争夺话语高地、罔顾事实的“两个凡是”的投机分子:凡是蓦获名声的都需痛殴,凡是与体制有所牵连的都需痛击。

捷克政治家哈维尔于1989年在布拉格制定公民论坛的对话守则:一、对话目的是为了寻求真理,而不是为了竞争;二、不要作人身攻击;三、保持主题;四、辩论时要用证据;五、不要坚持错误不改;六、要分清对话与只许自己讲话的区别;七、对话要有记录;八、尽量理解对方。(“布拉格对话守则”)反观近两日微博、微信上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发言,我们便会发觉,目前的中国,公民罕见,“屁民”扎堆。面对人人无法逃离的雾霾议题,大多“屁民”无法理性对话,却更热衷于人身攻击与离题万里,并因拥护与反对,站在两个队列,互相进行话语痛殴,却难得一见关于雾霾的专业性、建设性文本。

不是说柴静是圣母、是偶像,是不可批评的人物,而是说,批评有批评的尺度。

――马小盐《批评柴静的尺度:中国特色的道德指控何时休?》(凤凰网)

讨论一个高热度公共话题,会有各种激烈分歧意见,这很正常。讨论中有些人不留神会有点犯规,比如某种人身攻击,这不好,但也难免。我以为,任何公共讨论,遇到两大法宝应该立即停止,互相拉黑,有多远逃多远:一是当有人祭出建设性批评,二是遇到心地太纯洁的真外宾。 ――赵楚(作家)

【多维思考】

1.柴静的《穹顶之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如何看待柴静式的行为?

2.“我不是怕死,我只是不想这样活着。”柴静说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对你有何启发?

3.《穹顶之下》对中国的雾霾问题做了一次全景式的深度调查,其中涉及许多专业知识和信息,而作为非专业人士,柴静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信息的?对其中一些争议性的问题,你是如何看待的?

4.有人认为:“中国环保主义的误区就是要去工业化,一味强调环保,就会导致去工业化,造成严重就业危机和社会问题。”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为什么?

5.我们常常看到,任何公共议题,到了互联网这个喧哗的广场之上,最后都会沦陷为一场对核心议题不屑一顾,而纠缠于议题发起人的道德评估。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6.捷克政治家哈维尔一生致力于公民社会的创建,并于1989年,制定了“布拉格对话守则”。对话守则包含哪些内容?你对此有何启发?

7.批评有批评的尺度,真正的批评家应具有怎样的品质和尺度?

8.从传播角度,《穹顶之下》对你有何启示?你是如何看待名人的新闻效应?

【适切话题】

第2篇:穹顶之下纪录片范文

关键词: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穹顶之下;叙事视角;叙事风格;叙事结构

一、视听新闻作品的叙事结构

任何新闻作品都有叙事结构,新闻作品的结构是新闻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总体安排。叙事结构是新闻作品的骨架,关系到新闻作品的整体风貌和传播效果。视听新闻作品的结构包括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和符号结构三个层面。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视听新闻作品都应依据是否恰当地反映新闻事实的内在联系;是否有利于新闻作品主题的表达;是否符合观众的接受能力与接收习惯三个准则来选择最适宜的结构。

二、柴静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的叙事策略分析

(一)叙事视角

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学家兹韦坦・托多洛夫把叙事视角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三种形态。①全知视角是指叙述者可以对事件进行全景式全方位描述,能够引导受众发现事实真相和本质;内视角是指叙述者受到视域的限制,能参与到新闻事件中来,传其观感和体验;外视角是叙述者不参与事件本身,只是客观冷静记录事实。

柴静在《穹顶之下》雾霾调查中存在着四种身份:一是生活在社会上与大多数人一样的普通人;这是第一人称内视角,柴静生活在煤炭大城临汾,很早就受到雾霾的伤害,在这件事上她更有发言权。二是在开头作为孩子的母亲出现;这属于第三人称的内视角,是以一个母亲关爱孩子的口吻表达对雾霾的憎恶。三是在调查过程中以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出现;柴静全程参与各种调查,混合使用全知视角和内视角。四是在直播过程中顶着主持人的帽子带着受众的身子和所有听众一样进行平等的对话,这是外视角。这四种身份在恰当时机交叉出现,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同时也强化了信息的可信度和真实性。

(二)叙事风格

在直播现场,柴静穿着白色休闲衬衫和牛仔裤上阵,整个舞台上只有戴着扩音器的她和用来展示调查结果的大屏幕,灯光也是低调的暗蓝色,没有任何多余的舞台美化设施。这种极简式的场景布置营造了一种非常适合闲谈的环境和氛围。柴静是一个非常擅长讲故事和引导人讲故事的记者。视频的开头她讲了自己爱孩子的小故事,用亲情故事开头是非常人性化和煽情化的开篇,能引起女性朋友的共鸣。虽然涉及个人情感,但柴静依然是很平静甚至是面带微笑地诉说自己经历,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让人感觉非常亲切随和。

采访中和实地调查中,柴静总能抓住那些最有冲突,最能抓人眼球的画面和情节。她的声音始终是轻柔而不失坚定的,温和而不乏冷静的,这让柴静的冷静和客观凸现出来,为其调查的可信性加分。

(三)叙事结构

1、外部结构。《穹顶之下》结构条理,层次分明,包含开头、中间和结尾三大部分。开头讲“雾霾事件”调查的动机,其次通过“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三个问题引出这部作品的中间部分,中间部分是这部作品的核心部分。结尾部分总结整部作品,把解决问题落实到行动中来。结尾展示的倡议环保动画短片,在形式和主题上与开头遥相呼应。

2、内部结构。《穹顶之下》的内部结构是以“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这三个问题为主线展开的,三个问题呈递进关系,是内部结构的主要逻辑线。

“雾霾是什么?”这一问题,柴静运用提出问、做出回答、反驳答案进一步说明的方法完成。在求证的过程中柴静巧用比喻修辞,化抽象为具象,把一些难以理解的专业表达和计量单位用人们日常接触的单位量化表达出来,方便人理解。比如,柴静用贴切的比喻把雾霾形容为“看不见的敌人”。把两克黑碳分解后等同于两个篮球场那么大。此外,求证过程的每一步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必不可少。求证过程中柴静不断站在受众的角度提出疑问,又举出多种证据说明问题。

“雾霾从哪里来?”柴静使用多方考究、全面论证方法说明问题。她对每一方的信息都展开了详实的论述,并步步深挖,直击每一方原因的根源所在。她用类比和对比的说明方法,不仅将中国的燃煤现状和英国雾都类比,也将中国和德国英国的洗煤技术做了对比。柴静还用外国石油制定标准与中国对比,深刻分析中国石油制定标准由中石化决定的历史原因。她巧借民营加油站老板之口,直接点出中国环保部门形同虚设的本质。最后画面配合柴静的叙述呈现出大城市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的视频,总结了雾霾产生的根源。

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较为沉重的话题随着APEC蓝转移到一些人儿时还没有被污染的北京古城的美好回忆。顺着保持APEC蓝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我们怎么办?”这个问题。柴静采用递进式“说理+实践可行性”方式来说明。专家倡议加实地考察构成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柴静通过采访了三位政府官员揭示中石油中石化垄断能源产业的弊端,还用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要求再次说明应该开放能源市场的重要性,并将环保的责任分担到“我们”――我们的选择、我们的意志。

3、符号结构。《穹顶之下》同时运用声音、画面、字幕、图表四种元素,广泛使用了不同类型的声音表达、画面样式和色彩、字幕大小、图表样式,有效避免了视频元素的单一性和重复性。

灯光、画面和音乐配合柴静的文字叙述内容和段落间的自然衔接。比如在解释雾霾是什么的时候,柴静说“我有时候会把灯关掉,我想看一看,我知道PM2.5就在这当中”这时后台配合关灯,并在大屏幕配出颗粒状的动态图,让人身临其境。根据采访视所处的环境以及谈话的语义和氛围搭配合适的音乐,使视频材料更具有感染力和爆发力,增加视频趣味性和震撼力,使纪录片的节奏感更强,衔接更紧凑,传播效果更优化。比如2004年采访焦化厂老板和政府官员的配上的滑稽的音律。

全程用数据说话,数据搭配使用各种图表,更加清晰地阐释专业概念。比如:把抽象化学单位ug/m放在不同标准值中衡量;再如把条形图的量化结果转化成饼状图或者曲线图更恰当的说明问题。

影像资料的多样化。包括用历史记录影像资料和影视资料解释过去雾霾被忽视的原因;视角多变的纪实实地考察视频,视角有地面上的、空中的、地下的和远景、中景、近景。影像资料既有彩色的也有黑白的,还有彩色黑白混搭。视频资料富于多变,不易产生视觉审美疲劳。

视频类型丰富化。使用卡通动画视频,使描述变得生动有趣。比如把医学测试过程用动画形式进行场景还原;把抽象的专业表述转化为生动立体的动画,充满趣味性和通俗性;呼吁公众参与到大气环境保护中来的小视频;不见其人只闻其声的电话采访音频、暗访偷拍视频等等。

三、结语

103分钟55秒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了大量的专业术语、统计数据和采访视频却不觉枯燥,这得益于《穹顶之下》严谨的叙事结构和通俗易懂的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和叙事方式是视听新闻作品的骨肉精髓,我们仍需要不断学习好和使用好这种叙事策略。(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注释:

① 魏蔚.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叙事策略――以纪念中央电视台建台50周年纪录片《开创》为例[J].新闻世界,2015,No.29006:51-52.

参考文献:

[1]曾梦倩.视听作品的作者及著作权归属研究――以我国《著作权法》第15条的修改为背景[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v.12;No.6703:49-54.

[2]揭勇菁.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传播技巧分析[J].视听,2015,No.9705:57-58.

第3篇:穹顶之下纪录片范文

柴静女儿还未出生,就被诊断患有良性肿瘤,出生之后就接受了手术。这之后,柴静辞职全心照顾已经痊愈的孩子,生活在一年竟有175天污染的北京,她对雾霾的感受愈发强烈,“早上起来,我有时会看到女儿站在玻璃窗前用小手拍着,用这个方式告诉我她想出去玩。”“这一年我做的所有的事情就是为了回答将来她会问我的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 ”“这次不是作为记者,而是出于母性本能”。柴静说,“这是我和雾霾的私人恩怨。”

正是有了这份情感驱动,她做雾霾健康测试志愿者,参与人体实验;拜访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前往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调查其背后的执法困境;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环保部等职能机构;也去了伦敦、洛杉矶这些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拍摄治污经验。对于共同生存的个体,她想一起为呼吸尽点力。“不耸动,也不回避,就是尽量说明白。”柴静用所掌握的权威信源,通过多媒体生动展现数据、图表,试图寻找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在这部片子里,柴静只是一个冷静的记录者,她站在雾霾中,记录下的是环保立法和执法的种种无奈。这个片子给人们带来的更多的是观点的颠覆。在此之前,人们关于环保的讨论都停留在要发展还是要环保的“二选一”的简单思维上。而看完纪录片,你会发现一个和以前都不一样的结论:经济发展当然有代价,但是代价不应该这么大;工业化当然会带来污染,但是污染不应该这么严重。从纪录片里就可以看出,在很多方面,我们远远没有做到我们这个发展水平所能做到的最好,很多设备、技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都有,但就是做不到位。从国家到企业,我们的环保意识是极度缺失的。

在《穹顶之下》中,柴静还描述到APEC期间和先生出行时见到蓝天的心情:“我们俩就看着这一幕,那种心情特别像小孩看着最后一颗糖,你不吃你知道它要化了,你吃你又知道快没有了,那种又甜蜜又忧愁又气急败坏的感觉。”

柴静知道,大家和她一样,都想留住APEC蓝。而她,更希望为留住蓝天做些什么。

因为,她知道,成千上万的孩子正在孕育、出生,而这些河流、天空、大地,是应该属于他们的。她说:“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消费不知克制,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抱怨不知建设。我们有责任向他们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时可以是洁净和美好的。”

柴静说:“我自己并不想鼓动号召他人必须做什么、应该怎么做,那有一种强迫性。小时候有一次,我把肥皂水倒在了树根上,我奶奶没说什么,只是拿小铲子把肥皂水铲起来,埋在了别处――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

“我自己曾经对雾霾无知无觉,现在我对空气有我的爱惜,所以我去找适合我的方式,比如尽量不开车,比如参与公众参与立法研讨会,与扬尘的工地交涉,打环保举报电话12369,要求餐馆安装上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要求加油站维修油气回收装置。我把这些也呈现出来,这些只是能做的一小部分事情。我相信,别人心底也有自己的爱惜,有适合自己的实践。”

制作《穹顶之下》时,柴静并不隶属于任何一家媒体。柴静是用其出版著作《看见》的百万版税自费投入调查。“中国有很多人希望把这件事改善,在为此努力。简单地说,每个人都希望空气清新。什么是社会共识?再没有比这个更强烈的社会共识了。这是我的信心。”

热议锐评:对于雾霾,公众已经并不陌生,然而究竟雾霾为何物,很多人并不清楚。或许,我们也曾有过类似的疑问,但没有人也没有机构非常直观地给我们解释。今天的柴静做到了,她为我们讲解了在过去的一年中,她所“看见”的一切。柴静的《穹顶之下》无疑为公众打开了了解雾霾的另外一扇窗口。这是一场关于雾霾的科普,是一次公共政策的咨询,更是一番公众参与的动员。柴静的影片引起中国新一波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正如柴静曾经的同事崔永元评价的那样:“这就是柴静,一个记者。她不同寻常的地方是她总能看见。其实那些地方许多人能看见,却喜欢选择视而不见。”(庄永志,腾讯大家;关东客,人民网・观点频道)

第4篇:穹顶之下纪录片范文

一、中国互联网及在线视频行业现状

(一)互联网行业强势崛起,“互联网 +”成为国家战略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是新引擎。互联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2015年世界市值最高的20家互联网公司中,美国占 11家,中国占 6席。美国最大的四家互联网公司总市值为 7970亿美元,中国最大的四家互联网公司总市值为 4260亿美元 [1]。2015年9月,国家主席访美,随行的企业家代表中,互联网与科技界企业家占比最高。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互联网 +”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 2015年,互联网创业创新全面爆发,各行业进入全民创造时代,大众创新、创业激情被互联网和国家政策全面点燃。全年并购高达 892起,总金额约为 364亿美元。 2015年BAT在投资并购上继续加大砝码,促成自己内容与设备优势资源的嫁接,全面提升端到端的服务能力,构建起新的产业生态圈。

(二)宽带增速降费,手机成为收看网络视频第一终端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评估,中国网速在世界范围内的排名在 80位以后,在发展中国家也无优势可言。 2015年,总理连续三次督促宽带提速降费。至 2015年底,全国平均接入速率提升至 17.8Mbps,是2014年底的 2.7倍;三大运营商推出了面向所有用户的套餐内流量当月不清零等措施,取消了京津冀漫游费和长途费,降低了热点国家国际漫游资费。工业和信息化部在 2015年工作会议表示,力争 2016年基本实现所有社区城市光纤网络全覆盖, 20M以上高速宽带用户比例超过 50%。2016年,基础运营商的基本套餐有望全面 4G化,绝大多数套餐将不再分本地、漫游,国内有望实现主叫语音一个价,被叫全免费。 76.7%的视频用户选择用手机收看网络视频,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 3.54亿,手机视频用户规模在过去的三年内上升 27.3%[2]。移动端广告收入在各视频网站整体收入中的占比也不断扩大,手机已经成为网络视频收看的第一终端。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也主要通过移动端来实现,其播放量已占新媒体总播放量的六成以上,腾讯纪录片频道移动端占比超七成,优酷土豆则占比近八成。

(三)在线视频广告同比增长 31.9%,网络视频成 BAT天下

截止 2015年12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04亿,较2014年底增加 7093万,用户使用率为 73.2%,比2014年底上升了 6.5个百分点,是仅次于网络音乐的第二大休闲娱乐类应用。互联网及其在线视频行业的广告市场规模在快速增长,不同程度挤占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杂志广告的市场份额,网络广告在整体市场中的份额不断上升。据 CNNIC年前的数据, 201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预计为 1987亿元 [3],增长率为 31.9%,其中在线视频市场广告规模预计为 247.9亿元,同比增长 31.9%,占整体网络广告市场的 12.5%。2015年11月7日,阿里巴巴集团和优酷土豆集团共同宣布,双方已就收购优酷土豆股份签署并购协议,阿里巴巴将拿出 46.7亿美元现金收购优酷土豆。收购完成后优酷土豆将从纽约交易所退市。网络视频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已持续了十年,经历了几轮洗牌后,各大视频网站的格局基本确立,行业集中度提升,开始显现寡头趋势。整个网络视频行业三足鼎立局面将更加强化,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视频三强领跑的局面基本确立,与其他视频网站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开,网络视频行业成为 BAT的天下。

二、新媒体纪录片平台发展现状

2015年,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新媒体纪录片在播放量上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移动端流量较去年有所增长,移动端已经成为主要入口。各家新媒体纪录片平台面孔差异更大,特色更加鲜明,在不同层面显现优势。弯道超车现象明显,有一些过去的传统优势播出平台进入盘整轨道。根据月度覆盖用户数和频道年收入指标,一线新媒体纪录片平台共有四家:凤凰视频、腾讯视频、优酷土豆、爱奇艺 PPS,较之第二梯队优势明显,其中凤凰视频纪录片频道继续保持一定优势。

(一)凤凰视频纪录片频道深耕业内

凤凰视频自创立之初,就将纪录片作

为自身独特定位之一,努力打造纪录片名 亿人次观看。预计两年内,还将陆续上线

片。据艾瑞 IVT数据显示,凤凰视频纪录片 包括美国国家地理、历史频道、英国 BBC、

频道 2015年月均视频播放覆盖人数为 3525 日本 NHK等超过千小时的世界顶级纪实品

万。 2015年,凤凰视频致力于打造一个基 牌产品,绝大部分为国内首次独家引进。

于互联网平台的大众纪录片征集与扶植活 2015年和五洲传播中心合作推出《鸟瞰中

动 ――“创 ・纪录 ”运动,首倡 “全民纪录 国》,这部称之为“访美伴手礼 ”的

运动 ”的概念,活动持续近 9个月,其间还 纪录片,中美全球同步推出, 2集节目的播

上线了 “创・纪录 ”剧场,播放国内外优质纪 放量超 1.4亿。与重庆科教频道联手推出

录片。第四届纪录片盛典共收到 25个地区 《大后方》,12集播放量 6059万,是2015年

的509部影片参评,本届新增最具传播价值 新媒体播放量最高的“抗战 ”题材电视纪

奖,由《河西走廊》摘得,该片 3月3日起由 录片。在PGC方面,腾讯视频 2015年和美国

凤凰视频全网独播(与央视科教频道同步 VICE合作,推出《触手可及》,讲述卸下明

播出),上线 7天流量即突破 2000万,远高 星光环的陈冠希移居美国从事时尚生意的

于此前在凤凰视频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 故事,两个月获得 4475万人次播放量,成为

2》的同期流量。凤凰视频 2011年推出一档 2015年播放量最高的人物纪录片。

人物纪录片栏目《甲乙丙丁》,这是并不多 (三)优酷土豆纪录片频道架构调整,

见的主流视频网站常规自制纪录片栏目, 自制项目亮点多

近两年逐渐探索出多种适合纪录片栏目的 优酷土豆纪录片一直在自制内容上发

商业化合作模式,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良 力。 2015年投入 5200万,收入增长 24%,自

性循环发展之路。 制纪实节目亮点频现。频道访问量有所增

(二)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主打平台 长,移动端占比继续扩大, 2015年增至 80%

内容分发价值 左右( 2014年占比 70%)。2015年优酷土豆

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 2015年着力打造 成立了纪实工作室,由公司集团总裁直接

平台价值,将热播纪录片作为主要努力方 管理,是公司为数不多的四个工作室之一,

向,获得了用户群的倍速增长。频道再创新 凸显纪实内容的平台地位得以提升。工作

平台,在新闻客户端开设纪录片页卡,实现 室以项目制开展工作,资金单独核算,自负

在腾讯新闻侧和腾讯视频侧的双覆盖,加 盈亏,在公司资源、资金、人力等方面均有

上具有微信这一同根平台优势,腾讯在新 优先于频道和项目组的优势。这是继凤凰

媒体纪录片领域第一阵营的地位进一步强 视频将纪录片频道提升为纪实中心之后,

化。腾讯以版权长视频为主要运营特色, 新媒体领域的另一个重大架构调整。优酷

主打世界级版权内容, 2015年成为美国国 土豆纪录片从《侣行》《季录》开始,一直

家地理在中国大陆的唯一网络专区合作伙 在自制纪录片领域发力。 2015年推出了《侣

伴,首批上线 300小时纪录片,全年共有 4.3 行》(第三季)、《遇见你》《一个女诗人的

意外走红》等自制节目。年度招商收入较 2014年增长 40%,仅《行动志》《影像录》两档节目年收入便超过 2000万。 11月24日上线的《我是谁》两个月播放量近一亿,表现抢眼。被阿里巴巴收购后的优酷土豆,将引来新一轮发展周期。

(四)爱奇艺纪录片频道探索多种盈利模式,发力付费业务

2015年爱奇艺纪录片的访问量是 2014年的三倍多。 2015年爱奇艺 OTT端口的流量同比增长约 174%,在全端的流量占比也有比较大的提升。爱奇艺付费 VIP会员数已经突破 1000万――指爱奇艺 2015年12月正在付费期的会员,而不是累计会员数量。由此可见,中国网民付费观看视频节目的习惯已经逐渐养成。爱奇艺纪录片频道的部分作品(如 BBC的节目)已经开始付费观看,这一模式也将是爱奇艺纪录片平台未来的发力点。版权采购和广告分成合作依然是爱奇艺纪录片内容来源的主要方式。 2015年与 BBC合作,获得 BBC旗下 Earth子品牌所有的非独家纪录片内容以及未来 3年的 Earth子品牌独家版权,从朗思文化、美国历史频道、 KBS等多家厂商引进了约 1000多小时海外纪录片。爱奇艺纪录片频道在国内外最新、最优质的内容方面,做了充足储备。 2015年爱奇艺重点运营的纪录片项目是《天罚》,上线 4个月,播放量破 3千万,目前仍在纪录片热播榜上居高不下。虽然在流量和用户方面有较好的增长,但依然面临投入和产出不对等的压力。

(五)中国网络电视台提升纪录片主流传播力

中国纪录片网是集纪录片创作生产、推介展示、传播推广、融资交易等为一体的部级纪录片新媒体综合性产业运营平台。 2015年底,中央电视台媒体融合已经驶入快车道,多媒体、多终端再次全面改版升级,央视影音、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网用户量增量显著,中央电视台 “TV+新媒体”启动新一轮融合发展战略,旨在建设新型国家主流媒体的最强代表。中国网络电视台旗下有纪实台和中国纪录片网两个平台,互为双翼。值得关注的是,和中国纪录片网互相依托的国内首个纪录片专属 APP――“纪录中国”积极展开“互联网 +纪录片”的尝试与探索,致力于纪录片资源整合,打造纪录片产业服务平台。自2014年11月推出以来,借助新媒体实现纪录片创作者、投资者和播出机构的跨界交流和平等对话,以基金形式扶持创作者,并支持其享有版权收益,开启了纪录片开发、生产的社交化时代。

(六)芒果 TV完成蓄势准备

芒果 TV用户规模仅次于中国网络电视台,排第二位,成为省级广电平台的佼佼者。 2015年7月16日,芒果 TV APP的累计下载量破亿; 8月6日,芒果 TV全平台合计日 VV(单日播放量)破亿, 2015年的签约广告额已达 8亿元。 2015年,芒果 TV对纪录片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但尚属用户培养的起步阶段。虽然无大项目引进,但无论是流量还是内容质量,都有类比之下相对出色的表现, 2015年网络访问量约是 2014年的 3倍。芒果 TV纪录片一直由 OTT端部门负责, 2015年11月份融合发展之后,由OTT端来整合网站端和移动端。芒果 TV纪录片的 OTT端主要做的是符合用户观影习惯的纪实内容,以较为垂直的做法对目标用户即男性用户,运营以军事、历史题材为主的纪录片。芒果 TV全平台纪录片未来的运营计划是利用品牌气质较为年轻、有趣的特点,定位于好玩、知性,以和整个平台的气质相融合。

(七)搜狐、网易、乐视纪录片业务进入盘整周期

2015年,搜狐和网易的纪录片负责人双双去职,乐视视频纪录片一直配合公司战略,三家频道进入盘整发展周期。搜狐视频纪录片频道创建于 2009年,拥有 5万部(集)纪录片,是中国最重要的纪录片互联网平台之一,用户偏好于历史、人物及自然题材, 2015年,约三分之二的用户来自移动端。网易同处于业务调整阶段,纪录片暂时未在移动端推送,曾自制周播节目《网易大练兵》,后因调整而暂停,网易纪录片平台有一些重点运营的纪实项目,如歌德学院和德国记者学校联合制作的《 180秒中的城市》短片项目,还有介绍历史上每天大事的《历史上的今天》栏目,也拥有一批忠实的观众。乐视视频目前还未有专人运营纪录片频道,未来计划发力 PGC,2015年乐视原创 PGC启动“逆风飞翔”项目,这是 PGC共创共享计划的一次试水,主打情怀纪录片,记录普通百姓故事。

三、新媒体纪录片行业现状与趋势

(一) 2015年新媒体传播力强势爆发

2015年新媒体力量的强势爆发,《穹顶之下》是一个标志 [4]。该片在人民网、优酷网、腾讯网、爱奇艺等播出,并溢出了视频网站领域,几乎所有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都主动参与传播,获得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空前的推广力度。《穹顶之下》具有鲜明的“行动纪录片”品质《穹顶之下》的出现在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让人看到纪录片可能产生的巨大社会能量,新媒体纪录片平台的价值也因此被广泛接受和普遍重视。

过去一部纪录片观看人次过百万就已经是不错的成绩,过千万就成为话题纪录片, 2015年之前,只有两季《舌尖上的中国》、两季《侣行》观看量遥遥领先,《念斌:沉冤得雪》单片观看量近 1.2亿,共计三个纪录片项目播放量破亿。然而, 2015年,播放量过亿的作品在几个月之内就新增 4部、专题 /专区新增 2个。这一年,播放量必须过 3000万才能挤入前十名榜单。纪实品牌专题 /专区流量破亿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腾讯视频国家地理系列节目、凤凰视频的“创 ・纪录”剧场,都于 2015年新上线,年内流量就已破亿,前者播放量累计高达 4.3亿,后者上线 11周就突破 1.06亿播放量。

新媒体成为大量纪录片的首选传播平台。随着新媒体平台价值的凸显,一向对电视平台存在较大依赖的民营制作机构,加大新媒体产品开发力度,与新媒体机构的合作步入蜜月期,很多作品把新媒体当做首选平台。 2015年,大陆桥在新媒体内容上的年投入过千万;五星传奇与多家新媒体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公司用三成以上力量在新媒体内容开发与生产;三多堂与爱奇艺联合投资制作《

知识》。6月27日,高晓松导演、讲述李开复抗癌故事的纪录片《向死而生》在腾讯视频、爱奇艺、乐视网、优酷、土豆等主流平台全网首映, 11天的总播放量就达 5231万次。

作品节目 体量 累计观看量 统计时间 统计平台

舌尖上的中国 2 50分钟 /集 × 7集 4.39亿 截至 2016.2.6. 全网

跟着贝尔去冒险 1 70分钟 /集 × 12集 3.9亿 截至 2016.2.6. 全网

穹顶之下 103分钟 3.2亿 截至 2015.3.6. 全网

侣行 2 10分钟 /集 × 48集 3亿 截至 2015.6.10. 优酷

念斌:沉冤得雪 8分钟 1.7亿 截至 2016.2.6. 腾讯

舌尖上的中国 1 50分钟 /集 × 7集 1.56亿 截至 2016.2.6. 全网

侣行 1 15分钟 /集 × 12集 1.5亿 截至 2015.6.10. 优酷

鸟瞰中国 50分钟 /集 × 2集 1.46亿 截至 2016.2.6. 腾讯

我是谁 45分钟 /集 × 12集 1.26亿 截至 2016.2.6. 优酷

(二)新媒体纪录片作为一种类型渐成气候

新媒体纪录片的互联网基因日渐凸显。新媒体的“新”不仅只是意味着传播渠道的变化,同时也意味着生产加工方式、用户接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变更。如果仅仅把电视上播放的纪录片迁移到互联网上传播,那不是类型学意义上的“新媒体纪录片”。真正的新媒体纪录片不只是把互联网当做传播平台,作品自身必须含有互联网基因,符合这一平台特性,更接近互联网用户的接受习惯。交互性和平台化是新媒体纪录片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在互动性、整合性、易分享、高体验、可迁移性等层面和

网络浏览量超一亿的纪录片 [5]

传统纪录片区别开来。节目呈现一种开放和动态的特质,可以和用户实现即时交互;强调众包,让观众直接参与内容创造;把社交媒体内置到内容生产环节里,而不仅仅是一个外接的推广环节或调研系统。例如凤凰视频的《说给》系列、《老家》系列、《毕业歌》等,又如为胜利日开发的《丈量》(腾讯)和《天罚:二战全纪实》(爱奇艺),都与电视纪录片区别明显。《穹顶之下》选择可拆解传播的板块式结构,也是专为互联网传播精心设计。

互动式纪录片也称为交互型纪录片(Interactive Documentary),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创作与传播的新形态。它以互联网为交互平台,以网页作为基底,各种多媒体素材之间不再具有传统纪录片的线性叙事结构,只有一个统一的主题,人物、故事全都是开放的,观众必须基于互联网在线平台进行观看,接受者的主动性和选择权受到尊重,观看内容和感受、用户体验彼此相异。传统形态的纪录片只是互动纪录片平台中的一个构成部分,这些互动作品可能会包含多个纪录短片,有的也会制作传统的纪录长片。像比利时的《声音猎手》(Soundhunters)就是一个包括网站、手机应用和四个纪录短片的互动作品,全球用户可以跨屏参与互动,充当旁观者、记录者(素材提供者)、创造者(共享网民提供的声音素材在线制作成音乐)、交流分享对象等多种角色。 2014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 25周年纪念日,卢森堡互动纪录片《联通的墙》(Connected Walls)上线。用户访问这个项目就可以了解到,虽然柏林墙倒了,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边境依然存在 41堵隔离墙,访问者可以线上模拟推倒墨西哥与美国之间、西班牙与摩洛哥之间的两堵隔离墙。在项目上线两个月期间,每隔 10天用户可以参与投票,项目管理者根据投票结果,选择一堵墙两侧的地点作为拍摄地,记录隔离墙两边的生活,并在网站向全球网民展示。这个互动纪录片既展示了墙的隔离作用,又为对话开辟了通道。由于和传统纪录片形态存在巨大差异,一些人不认同它们的纪录片身份,认为它们只是多媒体应用项目。无论如何,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是纪实内容丰富实践的一部分,它使纪录片平台化――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作品,借助新媒体成为一个非常开放的互动平台,因此产生很多跨界融合的可能,既可以娱乐化,开发纪实互动游戏,还可以在科学、教育、公益等众多领域得到应用。例如荷兰的《再造食品》(Bistro In Vitro)就是一部独特的科学互动纪录片。这个作品预计 2050年世界人口达到 90亿,人类再也无法像今天这样消耗肉类食物了,便构建了一个线上未来餐厅,用户可以观看新奇的人造肉食菜肴,选择自己的菜单,并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和有远见的科学家、国际名厨、美食家和网民一起互动,在新奇、有趣的互动平台上,开放地探讨科学、环保方面的严肃主题。

VR纪录片是新近飞速发展的一种新类型。 VR即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 VR把观众带到现场,带给观众如临其境的浸入式观看体验,同时也创造了全新的影像语言体系,与传统影像有很大区别,带有很力色彩、强调控制观众的蒙太奇美学成了 VR美学的对立面。传统语法都被抛弃, VR是全景拍摄的段落镜头(长镜头),没有推、拉景别变化,摇、移、跟由体验者自行选择,把制作者的控制权交给了观众去主动选择,声音对观众注意力的引导作用加强。 2015年底,财新传媒在第四届反贫困与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了一部 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整个纪录片时长为 8-10分钟。这将是三方合作的第一部虚拟现实纪录片,也将是中国首部虚拟现实纪录片电影。联合国制作的第一部虚拟现实纪录片《锡德拉的云彩》(Clouds Over Sidra)关注叙利亚难民生活,即将的两部电影分别关注非洲埃博拉疫情和印度恒河的卫生问题。据了解,未来一年,财新传媒还将出品一系列深度纪实的虚拟现实纪录片。

(三)收入困境无法破局,付费业务成新风口

2015年,新媒体纪录片平台营收出现倍速增长,保守测算,总市场体量超过 1.5亿,占据纪录片行业总体量的 3%(2014年为2%)。与投入量和播放量的增长相比,营收增长速度还是相对较慢。在线视频用户规模虽然持续增长,是仅次于网络音乐的第二大休闲娱乐类应用。但是整个行业主要还是依赖广告营收,其他收入模式占比很小。行业看似繁荣,但距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建成还有时日。

新媒体纪录片平台仍未摆脱收入困境。在视频网站进入高速发展通道的时候,纪录片却因为没有贯通产业链,在公司战略中经常掉在尴尬位置,不能进入电影、电视剧、综艺等并列成为一级基础性大门类,也不能成为和旅游、生活、母婴并列的二级特色门类。新媒体纪录片平台看似发展迅速,但是在企业内部的横向比较中,优势并不明显。纪录片收入现状严重影响新媒体纪录片平台的发展。新媒体平台的投入规模、营业额,远远没法和电视专业频道相提并论,甚至与一些民营制作公司都存在差距。广告市场对纪录片内容门类的认知,依旧没有摆脱追求覆盖用户群的播放量指标,品牌节目和优质内容的运营模式也显得单一。过去新媒体纪录片平台控制亏损额的常规策略,面临行业高速发展的冲击,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付费业务成新媒体纪录片创收新的风口。 2015年视频网站的一大巨变在于付费业务迎来了腾飞。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在经历了 10年的发展之后,终于迎来了付费用户的快速增长。从各大视频网站公布的数据来看, 2015年主要视频网站的付费用户数都有了较大规模的增长,越来越多用户愿意为好内容付费。截至 2015年10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中, 17%的用户有过付费看网络视频的经历,比去年增长 5.3个百分点,增长率为 45.3%。2016年1月7日,“爱奇艺视频”客户端正式更名为“爱奇艺”,宣布在视频内容的基础上,加入 8大新娱乐生活内容,覆盖游戏、 VIP会员、电商、社交、电影票务、阅读、应用商店、秀场等 8个方面,其中VIP会员是爱奇艺正在深耕的服务, 2016年起将投入超 50%的资金和资源用于 VIP会员业务。付费用户比例方面,爱奇艺为

9.5%、优酷土豆与腾讯视频同为 4.4%。爱奇艺的会员数量已经超过 1000万,超过优酷土豆和腾讯会员的总和。纪录片用户群体是一个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有做内容付费的潜力。爱奇艺在今年 8月开始尝试做纪录片付费,尝试让纪录片产生更好的商业价值。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观众普遍能够接受付费观看纪录片的方式,但其增长规模相对电影、电视剧相对较低,用户观看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

此文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成果,张佳.参与了调研和初稿。此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课题“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纪录片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批准号为15BC031。

注释:

[1]美国四家公司为谷歌、Facebook、亚马逊和eBay,中国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与京东。

[2]数据出自CNNIC的《2015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3]艾瑞咨询机构2015年12月根据前几个季度的数据和行业趋势预测,201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Research(艾媒咨询)2015年8月预测201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为2123.4亿元。

[4]《穹顶之下》全名为《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同呼吸 共命运》。

第5篇:穹顶之下纪录片范文

沉寂了一年的柴静,在今年的 2月 28日带着她的新作――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出现在网络上,并迅速成网络热点。这一次她的身份是:母亲柴静。因为孩子在未出生即被诊断出患有肿瘤,她表示:“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 ”

《穹顶之下》全长 103分 55秒,视频中多次出现柴静之前在《新闻调查》时做的节目,柴静式调查早已成为一种新闻符号,无论外界褒贬如何,不得不承认,曾长期从事调查记者的她确实足够专业。

她专业选择时间,决定在雾霾天发出。她说,不在雾霾天发出,片子不会引起大家的关心。也可能播出后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但是它自有它的命运。

她选择了专业思考。作为曾经的媒体记者和环保问题关注者,柴静在制作该视频的过程中走访了多个污染现场,以寻找雾霾根源,并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无论是视频中她对中石化前总工程师、环保部官员等人的尖锐提问,还是她向专家学者的虚心求教,抑或是演讲叙述时的深入浅出,都合情入理,展现了其作为调查记者的深厚专业能力。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原央视《焦点访谈》主编庄永志撰文评论:“目力所及,这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 ”

她专业选择演讲方式。《穹顶之下》采用了具有浓重乔布斯风格的 TED演讲形式,现场观众不再是节目的陪衬,而是和身穿白色丝质衬衫、浅色牛仔裤和平底皮鞋的柴静一起,成为真正的“场景”中的人。她更专业选择发行途径,《穹顶之下》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纪录片模式,采用新媒体全网覆盖。

通过《穹顶之下》,我们看到柴静的朋友圈的更深度扩张。

曾经,我们以为这个在北京的山西女性,她的朋友圈就是一个小型的文艺圈。如她《看见》一书里的描述,她身边有一帮“老男人”朋友,这就是名震京城的“老男人局”。老男人局由趣味相投的新闻、出版界文化人组成,他们大概一个月吃一次饭,只要有局大家必到,柴静是这个局的积极参与者,时常是众老男中就她一个女性,但她不嗦,敢跟老男人拼酒,而且是白酒。

而在《穹顶之下》出来后,你会发现,他们并非酒肉朋友。这里面既有其创始的《看见》团队,如主编范铭、制片人李伦、编导郝俊英以及摄像团队;也有大批微博、调查记者圈中的大佬加入,如史航、土摩托、丁文山、汪韬、袁凌、黄章晋、杨潇等;更重要的是老罗罗永浩以及他的锤子团队,有人甚至说柴静此次“演讲的场位都是老罗操刀的”。 为母之后,更能思考母亲

柴静最欣赏的人是她的母亲,在自己当了母亲后,这种感受更深,“人对自己身边的人感受最深,在她身上我看到人不是固化的,终其一生都在变化,她身上总有股劲儿,是现代人那种不断吸收有能量东西的那个生命力。 ”

母亲,是柴静从 2014年开始扮演的新角色。也因为这个新角色,她感到自己从此与这个世界多了一份新的牵绊――即使自己死去,这个世界仍是自己子子孙孙生活着的地球。抱着对子孙后代更负责任的态度,她踏上了探究雾霾的道路。而女儿,是她目前生活的重心。

柴静的女儿叫柴知然,随母姓。只因选择将孩子生在美国,柴静曾遭受巨大的舆论压力。而在纪录片中,她透露了因为女儿未经出生就患上肿瘤的不幸遭遇,她对人生、命运、地球,有了更多的感受与思考。如今,女儿与柴静生活在北京,为了能够更有底气地向女儿解答这个世界,柴静产生了探究雾霾的想法。

为了保护女儿的健康,雾霾天时,柴静总和女儿待在家里,而北京有一半的时间是雾霾天。视频中有一张柴静女儿的照片,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站在窗前,小手拍着面前的玻璃,似乎想用这个种方式表达自己想出去玩,而窗外的世界却是雾霾笼罩。

柴静说:“这一年我做的所有的事情就是为了回答将来她会问我的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来?我们怎么办?”

也正是母亲这个身份的加持,柴静和自己的母亲有了更多联结。小时候,柴静一直都是个安静、文弱的女孩子。所以,妈妈一直都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思路塑造她、安排她的人生道路。母亲见柴静太过内向,就想方设法地开导她,希望她变得开朗起来,但是青春期的柴静叛逆得很,总是用沉默当作抗议的方式。在柴静和母亲起冲突时,她们虽然不会大声争吵,但两个人的冷战一持续就是好几天。

现在,她更懂得作为母亲本身的要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到此为止,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有了她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情感的驱动,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柴静说。

与母亲的和解,恰恰是在自己成为母亲后自然完成的。生命很奇妙,不是吗? 穹顶之下,对自己的审视更深刻

她现在很素,和刚开始在《新闻调查》工作的时候完全不同,“有次采访穿了个白衬衣,左手上戴了一个非常非常细的小银镯子。采访前,一个很资深的同事说停一下,然后把我叫到旁边,说,你不戴不会有人不喜欢,戴了可能会有人不高兴。从那以后我在节目中没有戴过任何首饰。新闻应该让一个人越来越朴素,你每天打扮得精巧无比,坐下来的时候两条腿还要拧成麻花,你忘不了自己,你怎么还能够关心对方。我挺感谢新闻把我身上的这部分东西慢慢打掉。 ”

而恰恰正是这份素,这份专业,让柴静诞生了不一样的自己。

15年前,央视办公室的黑板上写着各条新闻的转载率,转载率高,第二天可以受到表扬,或者免受批评。或许是为了急于证明自己,那时的柴静总想做头条,而且也总能做到,因为有新闻资源。但慢慢地,她发现,如果有很强的目的性或者功利心在前,其实是做不好的。

那时候的她一心想着建功立业,在镜头前极富表现力:拎着高跟鞋去追一个孩子,或屈身近前握住当事人的手;对采访对象发出连环式追问。那时,她喜欢短兵相接的新闻江湖。

令柴静今生难忘的,是做《新闻调查》第二期节目《双城的创伤》时的经历。当地同一班级 5个小学生连续用服毒的方式自杀,原因不明。柴静采访其中一名自杀女孩的弟弟,他说起死去的姐姐时满脸泪水。采访结束后,柴静蹲下身去帮男孩擦去眼泪,这个镜头被编进了片子。

这个镜头引发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今天,讨论柴静是不是“表演性主持”,甚至有同行戏称她是“新闻戏剧主义”的天后。

该不该擦?这样的争议也曾一度困惑柴静,汶川地震时她忍不住落泪的场景再度被拍进了镜头,她要求把自己落泪的镜头删掉,编导坚持认为不用删。

而现在的她,很多时候是为了乐趣在做事,而不是为了成败,态度悠然。她变得温和,更忠于内心的感受,她诚实地说和问,“如果我能承担,那我愿意和你一起”。

这个柴静不再咄咄逼人,她开始重视“感受”多于“道理”;“体察”世间的矛盾也多于“揭示”;“宽谅”人性的弱点多于“批判”。在采访中,遇到采访对象表达过于洒狗血,她会劝对方整理一下思路再说一遍;遇到采访对象离席而去,她也不会把这当成是噱头和胜利,反而会在节目中为人开解。

第6篇:穹顶之下纪录片范文

不用绳索攀爬大岩壁;

在一个岛屿完全依靠自己生活300天;

用悬挂式滑翔机滑翔阵晨风云;

屏息探索最深的水下洞穴“迪恩的蓝洞”(Dean's Blue Hole)

答案是以上皆可能!2010年的欧洲户外电影巡展会让你亲眼见证。

欧洲户外电影巡展是欧洲户外社团顶尖的电影活动。10年来,它一直追踪极限运动的趋势,汇集世界最牛的探险纪录片和户外体育视频,创立了全面覆盖户外各个领域的节目。登山,攀登,滑雪、山地自行车和划艇,这些仅仅是其覆盖的少数一些运动,每年从10月到12月,这个两小时的节目在欧洲各地巡展。除了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之外,节目也在意大利(从2006年开始),荷兰(2007年)和比利时(2009年)巡展。

户外和探险电影拥有纪录片的一切特质:制作艰辛,但很难进入电影院。在电视上,也有同样的问题:他们通常在非黄金时间的午夜播放。多遗憾呀!那么多为大场面而拍摄的充满历史性画面的胶片却很少被观众看到。近年来户外运动的蓬勃发展为经典的山地电影带来了新生,但是“艾格尔北壁”和“南迦帕尔巴特”的德国式英雄主义描绘与真正的纪录片没有多少共同之处。如果观众们更愿意看真正的英雄而不是演员的话,一般来讲,他们除了去山地电影节(例如在Graz、Tegernsee,或Trento举办的)之外没得选择。要么,他们也可以买DVD。欧洲户外电影巡展把户外电影直接送到爱好者中去,从而避免了这些问题。

一切都是从2001年开始的,那时候的巡展在德国16个地区展开。同时,计划在六个国家举办100次活动,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巡展发展壮大。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加,欧洲户外电影巡展的社区也壮大了。仅仅在去年,三个月的欧洲户外电影巡展观众人数就达到了五万多人。观众们忠诚地每年来,从而使这个活动成为他们每年冬天户外的活动开始。

巡展两小时的节目将观众们带上极限运动和探险旅途,将他们带到地球上最遥远的角落。主题以及他们如何捕捉到的影像,每年都不一样,但是它们都反映了户外运动,例如登山和攀岩,山地自行车、划艇、低空跳伞以及其他。虽然很多运动都写上了“家中勿试”的标签,但还是给观众带来了启发的火花,这很大程度上得归因于巡展首脑人物的出色工作。他们对于运动与探险的激情通常与单调沉闷的工作搭界。但是他们知道观众将会支持他们,为他们大声喝彩。

《欧洲户外电影巡展的朋友们》

克里斯蒂安・斯当(Christian Stanql),本尼・波姆和巴斯蒂・哈格(Beni Bohm&BastiHaag),探险家约翰・穆尔(Joho Muit)以及攀岩明星戴维・拉马(David Lama)最近怎么样?只要按时来到欧洲户外电影巡展的年度庆典,你就可以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克斯蒂安・斯当现在还拖轮胎上山吗,戴维・拉马的下一个攀登目标是什么?本尼・波姆和巴斯蒂・哈格在玛纳斯鲁峰失败之后,还想尝试一座8000米山峰吗?约翰‘穆尔对他两次从澳洲内陆到北极的极限旅行怎么看?

《永恒的火焰》

与胡伯兄弟一起攀登

1989年,沃尔夫冈-古力士(WoIfgangGQllich)和柯特・阿尔伯特(Kurt Albert)首攀了位于无名塔(海拔6251米)的“永恒的火焰”线路。他们俩都是自由攀的先驱,也是最早在喀喇昆仑山区不用技术器械攀登大岩壁的那批人。但是很不幸,他们并没有能够以全程自由攀的方式完成这条线路。最后,他们还差四段。就是这四段,20年来一直挑战着全世界最牛的极限攀登者。谁能够成为第一个以全程自由攀的方式成功完成“永恒的火焰”线路的人呢?2009年夏季,托马斯・胡伯和亚历山大・胡伯兄弟俩(Thomas&AIexander Huber)前往巴基斯坦,最终点燃20年前沃尔夫冈・古力士和柯特・阿尔伯特激起的火花。岩石完美,几周以来天气也很好,胡伯兄弟俩成功攀上了1000米高的花岗岩岩壁路线。当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很顺利,也不是所有的方面都没有问题。

《有点粗糙》

谢菲尔德山峰区的攀登

谢菲尔德附近著名的山峰区,一直以来对于世界各地的攀登者来说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就在这里,当地的攀登传奇人物,如Jonny Dawes开了一些岛内最难的线路。它们被认为绝对高端,长久以来,只被完成过屈指可数的几次。当然,这些都是猛犸象队乐于面对的挑战。路线很短,但没什么保护点,这让他们的移动变得更加费力。但砾岩就是砾岩,Anna Stoehr、Alex Johnson,David Lama,Cederic Lachat、Magnus Midtbo和Jakob Schubert等攀登者很喜欢手指下粗糙、紧凑的砂岩以及在这些令人赞叹的线路上试攀的感觉,甚至北英格兰当地人也对这支国际专业攀岩队的攀登技巧表示赞叹。在一天疲倦的攀登后,他们在Broadfield酒吧用啤酒来恢复他们饱受折磨的手指。

《只身绝壁》

优胜美地半穹顶的无保护自由攀

如果他现在松手了,这就是他最后做的一件事。阿历克斯・霍诺德(AIex Honnold)甚至没有时间来享受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令人惊叹的美景。“半穹顶是一块难以置信的迷人石头:不稳定的花岗岩岩楞,甚至裂缝系统也不容易抓稳。我对于能完成这次无保护自由攀非常自豪。”这是有理由的。通常,一个队伍要花好几天的时间来攀爬定级为5.12的“普通西北壁”线路。阿历克斯却只花几小时就完成了,而且不用绳子。“如果完成一条更容易的线路,我只有快乐,和别人聊聊或听听音乐。这次我甚至打了电话。”半穹顶使我投入了全部的注意力,还有我的十个手指。镁粉对付汗湿的手非常好,但全神贯注更重要。即使世界上存在治疗“无保护自由攀恐惧症”的药片,阿历克斯・霍诺德也没有空闲的手吃药。

《跟我来》

无人独自骑车

“我们想拍一个这样的电影,它非常快,非常激动人心,告诉人们为什么山地自行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有人忘记了吗?人们可以习惯任何事――甚至对于开足马力的疯狂速度感和没有紧急迫降的前空翻。但如果你自己干上述的这些事,你只得到一半的快乐。因为让其他人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会更好,《漫游》和《季节》的制作方向全世界派出了两三人组成的最牛的自行车手小分队,来拍摄最新的《跟我来》这部片子。车手们受到了猛烈的批评的批评,后来他们很快证明了,如果没有足够的团队精神,就没有什么乐趣了,从加拿大甘露市的自由骑行到新西兰的下坡骑行――《跟我来》是一部惊天动地的片子,使所有人大跌眼镜。

《流浪者》

哈克与查克

在阿尔卑斯寻找最好的雪场在阿尔卑斯地区寻找最好的北壁,昵称“哈克与查克”的路易斯和尼古拉斯・法尔奎特(Nicolas&LOris Falquet)夫妇已经走了很远。他俩为了一次理想的滑雪对于雪场是很挑剔的。它必须足够陡峭――必须有50%以上的下降才足够有趣――当然还得有(新鲜的)粉雪。为了预防雪崩的危险,需要来一次爆炸以使这个区域没有雪崩的危险。

《自由落体》

古劳米・尼瑞的“迪恩蓝洞”潜水

令人惊讶!自由潜水员古劳米・尼瑞(Guillaume Nery)只凭一口气屏气潜水探索最深的水下洞穴“迪恩蓝洞”,并发现自由潜水与低空跳伞是同宗的体育项目。(译注:“B.A.S.E.Jumpi。ng”“低空跳伞”指携带降落伞包从高塔,大岩壁或山峰的陡壁等物体上跳下。)

加勒比海的秘密隐藏于水面之下,长岛附近,距离银滩仅仅几米的距离,平静的水面有一个黑暗、张口状的洞穴――“迪恩蓝洞”,它是世界上最深的水下洞穴。

这是一个神秘的似乎是无底的所在,但对于古劳米・尼瑞来说是一个完美的地方,他准备自由落体坠入这个平静而蔚蓝的世界。他深吸一口气,然后跳下。通常这里是屏息跳水比赛的场所,但这次古劳米不准备搞一次常规跳水,他准备“低空跳伞”跳入这个202米深的海床下的洞穴――这使得“自由潜水”和“低空跳伞”两个词成为同义词。

《梦幻结果》

皮划艇世界纪录

皮划世界纪录,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皮划艇中跃下65米的瀑布的。对于泰勒・布拉德(Tyler Bradt)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白浪皮划艇玩家来说,这只是他喜欢做的事,当他的脑袋七秒钟之后从瀑布形成的泡沫中冒出来的时候,他说“我原一位冲撞还要更厉害些呢”,这之前,我们所有人早已失去了想像力,因为华盛顿州的帕罗斯瀑布非常的巨大。泰勒在他65米的坠落中只受了轻微的扭伤,这很令人兴奋。除此之外,泰勒还要再来一次。“没有什么比在皮划艇中飞过空气的感觉更牛叉了”,帕洛斯瀑布的世界纪录,不是泰勒这辈子做过的第一件疯狂的事,两年前,他和伙伴塞斯・沃伦(seth Warren)开着烧植物油的卡车进行了史上第一次二氧化碳中性的泛美公路旅行。(《油与水》,欧洲户外电影巡展08/09)

《300天》

XAVIER ROSSET在岛屿独自生活300天

谁没做过孤岛的梦呢?别紧张,平静得只有风吹过棕榈树的轻轻耳语和柔和的海浪诱人入睡。这就是岛屿生活之梦广为人知的一面:当Xavier Rosset在Tofua岛上住了300天后,只要几小时就可以让他重新面对现实。他在这个天涯海角只能靠自己。他是这50平方公里面积,草木葱茏的小岛的统治者,但不仅如此,很清楚的事实是,他就是这里短短食物链的顶端,必须为每天的生存而奋斗。他逐渐适应了这里不寻常的生活节奏,捕鱼、收获椰子,为自己建造茅屋。最后,他带着他的两个已经适应这里生活的宠物,一条狗和一只野猪漫步穿过小岛。他在这次探险之后的个人结论是,“无论你如何努力去寻找,最终你都没办法找到完全的孤独”。

《荣耀的日子》

“早晨的荣耀”是个什么故事?

第7篇:穹顶之下纪录片范文

【摘要】2015 年2 月28 日,柴静团队制作的新媒体作品《穹顶之下》在各大网站传播。视频主题及柴静本人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不对作品内容作详细解读,仅试图从传播方式上对作品的传播技巧进行探讨。

关键词 穹顶之下 新媒体 传播技巧

截止2015 年3 月1 日9:00,各大视频网站统计的《穹顶之下》播放数据是:腾讯播放7426 万次,乐视播放1063 万次,优酷播放1006 万次,搜狐播放203 万次,爱奇艺109 万次,凤凰播放69 万次,土豆播放63 万次,合计播放9939 万次,从前一天2月28 日早上10 点半开始,该视频正式上网,在24 小时之内,突破亿次的点击。《穹顶之下》内容主题是雾霾,关于雾霾主题的调查报道在媒体上并不少见,如财新的《被忽略的雾霾元凶》,但是从传播影响力上正如财新副总编辑所说:“说实话,这个视频的内容和观点,我们财新的环境团队的报道,绝大多数(不敢说全部)都写过,而且有些是我们的独创。但毕竟,它的影响力比我们的大得多。这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能学习柴静的传播技巧和对技术环节的处理。”①

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②传播技巧分为传播内容上的技巧和传播方式上的技巧,本文不对作品内容作详细解读,仅试图从传播方式上对作品的传播技巧进行探讨。

一、传播时间节点的选择

为了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传播主体在执行传播行为时会充分考虑适合的传播时间。同时,近期传播主体在传播时间的选择上也引起网民的热议,例如“周五打虎”“周一见”等网络名词反映了受众对重大新闻事件时间节点的关注。

1、节点

柴静《穹顶之下》流程大致可以梳理为27 号15:26 人民网公布环境保护部部长被免,28 号8:09《穹顶之下》视频第一季就被上传到人民网,9:01 人民网和优酷同时《穹顶之下》的视频,人民网以“拆条”的方式分成多个视频进行传播,10:02 柴静的新浪官方微博@柴静看见视频消息。从整个视频的节点上看,视频是作了充分准备的,抓住了新闻事件节点与视频受众的心理。

2、舆论引爆时间点

《穹顶之下》的时间选择在2 月28 日农历初九,即将迎来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周末。一方面返京人群面对现实中的雾霾,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和关切。同时将周五作为作品的时间,利用两天的传播时间,在3 月2 日到3 日工作日达到了舆论的高潮。这一点从搜索引擎、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的数据可以得到证实。同时,3 月3 日全国两会开幕,随着会议议程的推进舆论也在消解,直至3 月7 日环保部长答记者问,舆论再次出现高潮,可以看作是作品的后续反应。

二、融入互联网因素

互联网媒体,改变了受众的信息接触方式,对传统媒体来说是颠覆也是机遇。传统媒体人在新媒体环境中,利用新的传播技术与形式,带上在传统媒体中练就的专业素养,无疑可以为媒体市场提供优秀的作品。

1、以演讲为主的呈现形式

整个作品以演讲的形式呈现,借鉴了TED 的方式,扩充了时长,以开放、交互的姿态论述。柴静不是以记者的身份切入调查,而是以一位母亲的身份,以亲情作为切口,每一次展示专业图标时,都不忘加上“我也看不懂”的前缀,强化观众共鸣。然而,叙述主体的第一人称,恰恰是传统新闻报道禁忌区,但与上述的手段配合默契,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环境新闻报道在专业性和贴近性之间的平衡问题。③

柴静团队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呈现,一方面是因为整个作品的素材中主要有数据图表、动画视频、采访视频、资料视频、图片,要整合这些素材,最有逻辑方法就是用演讲的方式来穿针引线。另一方面,演讲形式符合互联网开放,交互的特征,不论是科技产品新品会还是分享会都会选择这种方式。从个人方面讲,演讲是柴静作为主持人的职业优势,更加贴合她个人化的采访风格。最后,柴静好友罗永浩是这种演讲形式的实践者,从作品鸣谢名单里也不难看出罗永浩团队的影子。

2、互联网全网式传播

(1)视频网站全网全类型覆盖

自2004 年中国第一家视频网站上线至今,中国视频网站已经发展有十余年。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4 年12 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33 亿,较去年年底增加478万人,用户增长率为1.1% 。同时,截止2014 年底,手机端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3.13 亿,与2013 年底相比增长了6611 万人,增长率为26.8% 。网民使用率为56.2%,相比2013 年底增长6.9 个百分点。从数据看不论端口如何选择,就网络视频本身来说拥有巨大的用户群,并且在不断增长中。

从产业发展来看,中国互联网视频经历了落户期、井喷发展期、低迷期到形成基本竞争格局,即一家综合性的视频分享网站—优土(优酷土豆),两家专业正版长视频网站即:乐视,爱奇艺,四家门户类视频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腾讯。

柴静《穹顶之下》首发视频平台是人民网与优酷视频,一个官方媒体一个综合性视频网站,同时柴静本人接受人民网专访,引起全网轰动。紧接着搜狐、爱奇艺、腾讯视频跟进推送到首页,形成了视频网站全网全类型覆盖。

(2)社交媒体分享讨论

社交媒体被称为社会化媒体或者社会性媒体,是科技融合社会学的产物,主要是指基于用户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点对点交流的网站和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媒体平台。

正是基于这样的技术和人际传播的基础,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迅速,更容易产生舆论热潮。《穹顶之下》的主题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雾霾,因此视频内容具有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的话题基础。柴静授权媒体新浪微博@柴静看见,通过分享视频网站的方式首度在社交媒体。紧接着在新浪微博获得众多名人资源、媒体资源转发,因此从社交媒体火热讨论延伸到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使整个视频作品更有传播力。

三、柴静个人在《穹顶之下》传播中起到的作用

1、个人品牌

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给予受众最核心与最深刻的感知,而个人品牌的核心价值同样是个人传达给受众的核心印象。个人品牌作为一个主持人的资产,从资产的累积到个人品牌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柴静个人品牌的累积从湖南广播的《夜色温柔》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部,再到个人工作纪录《看见》的都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有褒贬有争议,其中她个人的采访风格、采访的公共议题、个人交友都变成媒体与网民讨论的焦点。

个人品牌的资产的精髓是传播者对个人核心价值的提炼。柴静从湖南广播的知心姐姐,非典时期勇闯病房的记者,到央视调查记者,再到《看见》会,离开中央电视台美国产女,被人贴上“公知女神”、“新闻戏剧表演者”“文艺调查记者”“柴徽因”等标签,不论柴静的标签如何变换,在增强柴静个人品牌传播力的同时,本人都没有直接回应,依旧以自己的方式关注公共话题。

在作品中柴静作为整个主题的者,大量使用第一人称,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关注雾霾,多次提及女儿,柴静本人也为视频作品贴上与雾霾的“私人恩怨”的标签。这些特征更加突出了柴静个人品牌视频作品,使这部关于雾霾主题的视频在互联网传播时更加具有传播力。

2、个人资源

在互联网的大浪潮中,当传播发生时,就要面对着海量资源整合,巧妙的整合资源能够使作品在制作和传播时实现效益最大化。利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互联网传播案例并不少见,例如韩寒的《后会无期》。

柴静利用多年的记者生涯积累了大量的信息及人脉资源,整部作品中有四十段视频,其中大量使用央视《新闻调查》的画面,也利用自己个人资源采访到了大量专家、学者、官员。利用自己的人脉请到了左小配音。这些都是柴静个人及团队利用资源,整合资源能力的佐证。

结语

柴静的《穹顶之下》自2 月28 日上线到3 月6 日下线,用户点击量超亿,引起公众话题讨论的高潮,官方直面回应,这是互联网视频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她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作品的标准,以“个人魅力”手法让作品更立体更具有传播力,它出色的传播技巧值得媒体人学习。

参考文献

①罗昌平,《我的老领导、财新副主编张进对柴静视频的评价》,http://weibo.com/luochangping

②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③ 赵何娟,《柴静〈穹顶之下〉可能会、应该会改写的新闻学》,http://tmtpost.com/.html

第8篇:穹顶之下纪录片范文

大卫·芬奇

代表剧集:《纸牌屋》

9月23日,第65届美国电视艾美奖颁奖典礼在洛杉矶诺基亚剧院举行,曾以电影《返老还童》和《社交网络》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凭借Netflix的网络自制剧《纸牌屋》获得剧情类剧集最佳导演奖——电影大咖折桂艾美奖,这在艾美奖史上尚属首例。

除《纸牌屋》外,大卫·芬奇还计划执导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心理罪案剧《意念捕手》,奥斯卡影后查理兹·塞隆目前已经确定担任主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代表剧集:《兄弟连》《血战太平洋》《陨落星辰》《穹顶之下》

说到好莱坞大导演跨界操刀监制美剧,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算得上“开山鼻祖”。2001年,斯皮尔伯格担任监制,联手汤姆·汉克斯(Tom Hanks)斥资1.2亿美元打造了《兄弟连》(Band of Brothers),一举成为美剧的巅峰之作,也是全球众多剧迷心中的二战剧经典;2010年,俩人再度合作推出被称为“史上最贵剧集”的《血战太平洋》(The Pacific),尽管评价褒贬不一,但2.5亿美元的巨额投资仍保证了这部剧集的顶尖制作水准,以至于军事迷一看到“斯皮尔伯格+汉克斯+HBO”这个组合就热血沸腾;有消息称两位老搭档还将与HBO合作第三部二战迷你剧《空战大师》,这次的视角将聚焦于美国著名的全能空战之师——第八飞行中队。

其实斯导与小荧屏渊源已久。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就为早期的经典剧集《警探科伦波》(Columbo)、《维尔比医生》(Marcus Welby, M.D.)和《夜间画廊》(Night Gallery)做过单集导演,而他的首部故事长片《飞轮喋血》(D u e l)也是一部电视电影,还曾获得当年金球奖最佳电视电影的提名。在战争题材之外,自称“穿越和科幻总能抓住我的心”的斯皮尔伯格在2011年连推两部科幻剧集《陨落星辰》(Falling Skies)和《史前新纪元》(Terra Nova),前者今年已经播出到第三季,后者在一季之后就因高昂的制作费用让FOX吃不消而“无疾而终”。

今年7月1日,由斯皮尔伯格监制、改编自现代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同名小说的《穹顶之下》(Under the Dome)登陆美国CBS电视台,首播便创下夏季档收视新高。《穹顶之下》凭借巨大的悬念设定、高密度的精致特效、强大的幕后制作和偶像级的演员阵容等,成为北美今年夏季最火美剧,甚至早在正式开播之前就以远销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国外媒体报道,斯皮尔伯格还计划担任执行制片人,将微软的科幻游戏《光晕》(Halo)改编成真人版电视剧,斯皮尔伯格本人对这个改编计划十分期待:“拍摄《光晕》系列电视剧给了我们一次伟大的机会,我们可以把技术和神话相结合,创造一部具有突破性的电视剧。”

马丁·斯科塞斯

代表剧集:《大西洋帝国》

好莱坞大导演喜欢以电影的标准来炮制电视剧,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执导《大西洋帝国》(Boardwalk Empire)是其中典范。历史、黑帮和仇杀题材一直是老马的心头好,也是他的拿手好戏。在他的操刀之下,这部充分彰显了暴力与阳刚之美的枭雄剧不仅以暴力血腥、大尺度重口味场面深得剧迷们的心,还多次得到艾美奖的青睐,如今已经播到第四季。

J·J·艾布拉姆斯

代表剧集:《迷失》《危机边缘》《灭世》

当代好莱坞堪称全才的导演并不多,J·J·艾布拉姆斯( J.J. Abrams)是这极少数中的一位。出身于电影世家的艾布拉姆斯,不仅是一个眼光犀利的制片人,一位手法独到的导演,而且还是跨越影视两界的牛人。此外,他还担任过演员、配乐,而最拿手的还是编剧。2004年,艾布拉姆斯联合数位编剧推出了大手笔的剧集《迷失》(Lost),这部悬念丛生的新颖剧集,跳脱出一般剧情片的模式,采用跳跃式的叙述方式,将多个人物离奇的人生串联在一起,在全球引发收看热潮,从此J·J·艾布拉姆斯名声大噪。其实在此之前,艾布拉姆斯已经凭借1998年的《幸福》(Felicity)和2001年的《双面女间谍》(Alias)在好莱坞电视圈小有名气。

2006年,艾布拉姆斯在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的邀请下担任《碟中谍3》(Mission: Impossible III)的导演兼编剧,并全权负责影片演员的挑选和剪辑,最终,这部风格迥异于前两部的续集影片以全球3.9亿美元的票房完美完成艾布拉姆斯的电影处子秀。2008年,由他打造的《危机边缘》(Fringe)开播,截止到今年年初,这部悬念迭起的悬疑科幻剧已陪伴剧迷走完了五个春秋。2012年9月,艾布拉姆斯的荧屏新作《灭世》(Revolution)首集收视率创下NBC五年来剧情类剧集的最高纪录,甚至超越斯皮尔伯格的《穹顶之下》。

尼尔·乔丹

代表剧集: 《波吉亚家族》

当年,由尼尔·乔丹(N e i l Jordan)担任导演兼编剧的《哭泣游戏》(The Crying Game,1992)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并最终为他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而如今,尼尔·乔丹也转投电视界,掌镜历史剧《波吉亚家族》(The Borgias)。这部剧集以15世纪意大利声名狼藉的波吉亚家族为主角,英国老戏骨、奥斯卡影帝杰瑞米·艾恩斯(Jeremy Irons)担任主演,虽然节奏略微缓慢但制作精良、细节考究、场景华丽,吸引了不少偏爱历史题材的剧迷。《波吉亚家族》由尼尔·乔丹一手策划,不仅为该剧撰写了剧本,还同时是导演兼制作人。

李安

代表剧集:《暴君》

曾先后凭借《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李安也要“入乡随俗”拍美剧了。美国有线电视频道FX近日宣布将推出电视剧《暴君》(Tyrant),而执导该剧首集的,正是今年二度捧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的李安。FX电视网总裁约翰·拉德格拉夫(John Landgraf)表示对这次合作很有信心:“李安已一再展现他能够让角色呈现具有深度和特色、放诸四海皆准的人性的能力。他是最棒的导演人选。”

凯瑟琳·毕格罗

代表剧集:《奇迹之年》

奥斯卡首位最佳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Kathryn Bigelow),在《拆弹部队》和《猎杀本拉登》后,暂时放弃了自己对硬派战争题材的执着,转投表现纽约家庭的轻松美剧《奇迹之年》(The Miraculous Year)。除担任导演,凯瑟琳·毕格罗还将亲自撰写剧本。

好莱坞大咖缘何转战小荧屏?

当被问及为何涉足电视剧时,大卫·芬奇回答:“长时间从事电影行业,你一定会有些困扰,比如时长被限定为两个小时的电影作品,必须具备跌宕起伏的故事线,这就使得演员难以进行复杂深入、多层面的人物性格塑造。电影带来的刺激越来越模式化,角色已经沦为必要叙事中的流水线产物。而且我认为,过去的十年里最好的剧本都出现在电视行业。”

巧的事,凭借《纸牌屋》获得艾美奖剧情类剧集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凯文·史派西也表示:“我很幸运能够在可以拍出非常有趣剧情电影的时代进入这个圈子。但如果现在再来看,上世纪90年代所拍出来的电影和现在的电影所关注的东西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最有趣的情节和最有意思的角色,都存在于小荧屏上。”看来,老戏骨与大导演不谋而合。凯文·史派西曾于1996年凭借电影《非常嫌疑犯》(The Usual Suspects)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又于2000年凭借《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加冕奥斯卡影帝。史派西和大卫·芬奇不仅在经典电影《七宗罪》(Se7en)中一演一导有过合作,他本人也是《社交网络》的制作人之一。

马丁·斯科塞斯则说,现在真正困扰他的是如何能在好莱坞强大的商业逻辑里,拍出忠于自己的作品。他说他总在问自己:“我还有什么有趣的东西能对观众诉说?还是只是在重复一些陈词滥调?”以拍摄《大西洋帝国》为例,“那个时代的美国历史是非常丰富的,那些角色和故事我不可能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中全部呈现。一部电视剧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创作的自由,让整个故事更加丰富。”他说。

被称为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曾说,相对于美剧,好莱坞电影的创意性、想象力和表现力都居于下风,并且在他看来,好莱坞电影重形式轻内容的趋势愈发严重。他说:“古希腊的剧作有很多要素,按重要性依次是:故事、角色、意义、对白、音乐,最后才是场面。大片无可厚非,但每次电影出现技术浪潮时,大家会注重形式而忽略故事的讲述。如果你不会讲故事,仍可以给观众色彩、高速剪辑、爆炸、机器人、外星生物等,所有视觉和听觉的表达都是为了分散人的注意力,然后他们就不会意识到这个故事本身有多蠢。”麦基认为以技术取胜的电影都是暂时性的,“都会消失在历史里”。

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特效之于商业电影、尤其是那些视效大片,其重要程度等同于哈利·波特手中的魔杖,而从最直观的票房来看,最卖座的好莱坞大片通常都是特效唱主角,被3D风暴和技术洪流吞噬的好莱坞正让电影文化产生倒退——《变形金刚》票房再高,依然掩饰不住好莱坞电影工业的精神虚弱。而纵观近几年的美剧荧屏,他们仍然坚持着剧情片的核心价值观:吸引人的故事、个性鲜明的人物、高潮迭起的矛盾和悬念,并且美剧在类型化的发展上还做出了很多创新,恰好弥补了好莱坞电影丧失的精华部分。这就不难理解从前不怎么亲近小荧屏的大导演大制作人们都跑来电视圈弄潮了,因为在打破僵化模式和寻求深度、广度表达上,美剧的优势是如此明显。

第9篇:穹顶之下纪录片范文

大数的读与写的能力检测卷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38分)

1.10个十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10个(

)是一百亿,(

)是10个一百万。

2.四千五百二十九亿三千万零六百写作(

),它是由(

)个亿、(

)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

3.由7个十亿、8个百万、3个千和5个一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

4.亿级包括的数位有(

)、(

)、(

)和(

)。

5.最小的九位数是(

),最大的八位数是(

),它们相差(

)。

6.与599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二、我会辨。(每题2分,共6分)

1.8个万和3个百组成的数是80000300。

(

)

2.一个数含有三个数级,这个数最小是九位数。

(

)

3.妈妈花了109900元钱给丽丽买了一台步步高点读机,这说法很合理。

(

)

三、我会选。(每题2分,共6分)

1.

据统计,2019年春晚百度红包摇一摇互动总次数超过20800000000次。这个数的最高位是(

)位。

A.千万

B.百亿

C.十亿

D.百

2.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国际数据基地对世界5000万人口以上国家的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将上升到九十二亿零二百万人,写出横线上的数后,这个数中含有(

)个0。

A.5

B.6

C.7

3.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公布,其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利润为117800000000元,这个数中的“8”表示(

)。

A.8万

B.8个万

C.8亿

D.8个亿

四、按要求解决。(共22分)

1.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每题3分,共6分)

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总面积约为44579000平方千米。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赤道的周长约40075700米。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各数。(每题2分,共4分)

水星和太阳的距离约是五千七百九十一万千米。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球离地球近地点距离约为三十六万三千三百千米。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信息,用“——”画出大数并写出来。(12分)

《穹顶之下》是一部由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2月28日视频公布后,引爆了公众对雾霾的讨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2日上午9点30分,《穹顶之下》在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的总播放量即将突破两亿次。其中,爱奇艺平台点击量约为一千一百三十四万次,优酷平台点击量约为两千九百五十万次,乐视网点击量约为一千二百六十四万次,腾讯视频点击量约为一亿三千二百万次,凤凰视频点击量约为四百八十八万次。

五、比大小。(共22分)

1.在里填上“>”“<”或“=”。(每题1分,共8分)

10个一千万一亿

100个一万100000

9368000093000000

3555635550

2003012亿

4050万4050000

50亿5000010000

100000000010亿

2.李爷爷家的果园今年产量如下:(6分)

把这三种水果的产量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里最大能填几?(每题2分,共8分)

43560>4893

780050>79506

32006>3200

54689>5489

六、照样子,写一写,画一画。(6分)

答案

一、1.一百万 一亿 十亿 一千万

2.452930000600 4529 3000 600

3.7008003005 七十亿零八百万三千零五

4.亿位 十亿位 百亿位 千亿位

5.100000000 99999999 1

6.60000 59998

二、1.

× 2.

3.× 【点拨】步步高点读机没这么贵。

三、1.

B 2.

C 3.

D

四、1.四千四百五十七万九千 四千零七万五千七百

2.57910000 363300

3.两亿 200000000

一千一百三十四万 11340000

两千九百五十万 29500000

一千二百六十四万 12640000

一亿三千二百万 132000000

四百八十八万 4880000

五、1.= > > > < > < =

2.3054300千克>2756000千克>1139800千克

3.2 【点拨】先考虑3,3不行,那么最大就填2。

7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