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真善美作文范文

真善美作文精选(九篇)

真善美作文

第1篇:真善美作文范文

往小里想,如果沙子没有麻袋装好,一定会不堪一击;文具没有文具盒的“局限”,一定会四散奔逃;往大里想,如果黄河两岸没有拦水河堤,高速公路缺少分流栏,这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渴望“自由”是应该的,但我们也应该了解“局限” 的必要性。

又一次,我和我爸一块从江西老家回来,因为天也比较晚了,我们都想快些回家,所以老爸就开的略快了一些,不一会,我就听到导航中传出的声音:“您已超过60码限速!请减速!”,我又看了看老爸,竟毫不理睬,而是关了个静音……看着码表上的示数不断上升,我忍不住了:“爸,开慢点,都超速了!安全要紧!”老爸这才慢慢降下速来。

值得庆幸,就在不远的岔路口,一辆车突然拐出来,还好速度不快加上及时刹车,才不至于酿成悲剧。

当然,在家中,我也被父母“局限”着,像早上六点二十分前必须起床,每个周末玩电脑不超过6个小时,周末作业要在星期日之前完成等……但与其说这是父母对我的约束,不如说这是我自己对我自己的约束。

第2篇:真善美作文范文

2012年的开学第一课以美为主题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上了很美的一课,最美的妈妈,最美的老师……平凡的美能让我们感动不已,平凡的美也能让孩子接触美好的世界,外面的世界的很精彩,咱们需要有闯天下的勇气,这得从小开始培养孩子认识最真、最善、最美的世界,而,开学第一课就是很好的大型公益性活动,这是展现美、传递美、创造美的活动,而孩子们将成为创造美、展现美、传递美的主体。

美中不足的是整片看下来,活动彩排得太过于完美,人生没有彩排,活动如果能加点意外,将更加有真实感,或许我们不一定就在大型的舞台上展现美,我们也可以把镜头放到人民最真实的生活中去,去山区,感受山村生活的朴素,农民的纯洁、善良;去大城市,感受霓彩灯下的繁华世界。

作为大二的学生,我想大声说:世界,很美好。让孩子们快乐、健康的成长是我们的心愿,或许我也能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高三:谢然

第3篇:真善美作文范文

这或许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当你误入歧途而迷失方向时,总会有一个人把你从“地狱”拉到“天堂”。这个人可以是爸爸,是妈妈,是老师,是同学。无论如何,他们对你的提醒,都表现出他们对你的爱。

这也可能是在你失意时的安慰。当你被生活琐事所困扰而垂头丧气时,在你身边的人会给你亲切的安慰,让你从忧郁中站起来,让你脱离苦海。

当然,这还可以是一声简单的问候。每天清晨,当你走出家门,遇到一个陌生人,相互一声简单的问候就可以在瞬间拉近你们的距离。如果人与人之间都能做到这点,那么世界将会变成更好的人间。

真善美其实无处不在。

朋友们!请擦亮你们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

第4篇:真善美作文范文

我走在林荫小道,

这是通向神秘园之路。

我悠闲哉道:“满眼绿入我眼,此乃人生幸事。”

仿佛身心得到这绿赐予的神秘力量,

轻快而美好。

这深邃的小道旁,

玫瑰含苞如痴如醉,

等待我去触碰。

叶上的露滴还未干,

等待我去拂拭。

灵鸟鸣叫在枝头好似在暗示着什么,

声音婉转而悠长。

我踏着一颗颗闪着绿光的石头路继续前行,

直到眼前朦胧如初醒般,

睁开眼,

泪已在流淌,

这只是一场短暂的梦,

第5篇:真善美作文范文

真善美

求知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 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

—— 题记

和睦·真

“生命诚可贵,真诚价更高。”一句点睛之笔,道出了真诚的不凡。真诚的眼神,真诚的拥抱,真诚的呐喊,使我们活得精彩,活的洒脱,活的无悔。

真诚的好比一只玫瑰,在花园中她最美,美的娇艳欲滴、美的热人心潮;百花丛中她最美,美的无暇,美的高贵。在大学这个百花丛中,我闻到了真诚的气息,听到了真诚的脚步,看到了真诚的绽放。我为之微笑,因为我懂得,我微笑是上帝赋予我最宝贵的礼物。我要用它来书写我的人生。

拉罗什福曾说道: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在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的美好青春年代,让我们抓住真诚,与青春校园一起展翅高飞吧!

愿你拥有真诚之花,送给身边的每一位朋友,让和睦的校园多一缕馨香。让和睦之韵如天地正气一般,永不散。

和谐·善

美者,非丑也。真善者,为见真行善也。见真者,纯有善行,而无杂染,为何?道之所然也。道之所在?道在和谐之风也。

朋友,若想要演奏和谐的旋律,我劝你再携一颗友善的心,来面对鸟语花香的自然吧!《国语》讲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里,那里,还有哪里,抬头望望,低头看看,善行弥漫到校园深处,扩散到心灵深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此美景,此年代之学者也,岂能毁之?当你付出的小善虽如一点烛光,却温暖照亮了满满地一片天地的时候,你又怎忍不去行动?所以亲爱的朋友们,不要在袖手旁观,不要在横眉冷对,更不要弃而舍之,保护我们的和谐校园吧。有时候,它不是我们的垫脚石,而是试金石。

多一些起舞弄倩影的反观,星垂平野阔的宏观,人闲桂花落的静观,根株浮沧海的述观,我们才会拥有和谐校园,和谐人生。

Peace·美

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夺目。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石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天地的美,它—深藏不露。

有一种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活带来温馨,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无可挑剔。

有一首歌中唱道:最美不过夕阳红。但我想说,最美的是校园情。也许你会说,那是因为你只生活在校园中,当你到大千世界中转转,你会否决之前的一切。但如果你生活在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浔是仙居的校园中,你还会这样认为吗?

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中写道:玫瑰是美的,……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就如校园中的我们是最美的一样,美好的环境给予我们美好的一切。和平鸽如此珍贵可爱,难道我们不应该把它捧在手心里吗?

路一走就累,酒一滴就醉,雨一碰就碎,只有和平最珍贵!

第6篇:真善美作文范文

——《草房子》读后感

东张中心小学六(5)班 张雨竹

这是一部极其讲究品味的少年长篇小说。讲的是小主人公桑桑刻骨铭心、没齿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一个个十分平凡的故事,却又令人撼动,令人泪流。

桑桑是一个淘气天真、淳朴善良的小男孩。特别是他天不怕地不怕地个性,才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桑桑为了买鸽子,把自己家的锅砸了,把卖了铁换来的钱花得一分不剩。后来被桑桑的妈妈知道了,追着要去打他。桑桑无处可逃,只好爬到猪圈里。见老母猪要来咬他,踩了一脚猪,又爬出了猪圈;桑桑觉得鸽子没有一个好住处很可怜,当那天父母不在家时,他便与他的小伙伴们“动工”了。他们把碗柜大加改造,最后终于“完工”了。当桑桑的妈妈看见一个好好的碗柜被桑桑他们糟蹋成这样时,她把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揍…… 当桑桑得知自己得了绝症时,他变得温柔了许多,也爱干净了,不跟人打架了。桑乔(桑桑的父亲)为了桑桑,连他最重视的工作也放下了,每天带着桑桑四处求医问药,但都无济于事。最终,桑乔放弃了治疗,想让桑桑在这最后几天过得开心。桑桑突然觉得自己以前对妹妹柳柳不够好,很内疚,想趁这几天带柳柳去城里玩。于是,一大早他们就出发了。一路上,他尽量满足柳柳的一切须求,用自己的钱给她买许多东西。当上城墙时,桑桑突然发烧了,而柳柳的脚底也出了血泡。桑桑不顾有病在身,背起柳柳就爬阶梯……好人终究是不会死的。桑乔偶然遇到了一位江湖郎中,说有人会医此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桑乔找到了神医。神医为桑桑开了药,很快,桑桑就药到病除了。

除了桑桑,还有许多人也令我感动过。像秦大奶奶,就是其中一位。秦大奶奶本是油麻地人口中“没有是非观念的坏老婆子,”但与桑桑很谈得来。秦大奶奶总是有事没事地给学校找麻烦。她带领着她的大部队——鸡鸭鹅们,在学校四处作乱,令桑乔十分苦恼。但当这位“坏老婆子”救下一位落水儿童而自己险些送命时,大家对她的看法有所改变了,而她自己也不那么是非不分了。最后,这位孤寡老人竟为了学校的一只南瓜,不慎滑入水中,淹死了。秦大奶奶虽然不在了,但她却留给了我们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这片艾地也鉴证了老人与油麻地的人们之间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

光头陆鹤因为自己是秃子,所以被人们叫成秃鹤,还成为同学间的笑柄答题。但他并不因此而看低自己,还凭着顽强的意志力与惊人的自信心,让油麻地的人知道:秃子有秃子的好处,也有常人所不能办到的事情……

第7篇:真善美作文范文

关键词: 沙夫兹博理 真、善、美 思想体系

真、善、美是艺术哲学发展中的永恒话题。英国十七、十八世纪美学史,有两个界限相当分明的传统:一是以霍布斯、洛克的思想为代表的经验论传统;一是柏拉图主义、新柏拉图主义(或确切地说是剑桥新柏拉图主义)传统,以沙夫兹博理为代表。[1]沙夫兹博理不是一个思想严密的哲学家,主要是一个伦理学家,但却对与美学有关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卡西勒在他的《启蒙哲学》中说道,沙夫兹博理“以其热狂的和赞美的笔调对美学基本概念所做的加工、耐心透彻的说明和澄清工作”[2],使他在美学史上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沙夫兹博理兼收并蓄,综合了古希腊罗马的斯多亚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以及当时的英国经验论和剑桥柏拉图主义各种成分,独立探讨了审美直觉在创作和欣赏文艺作品过程中的突出作用。他所强调的审美教育在培养人格中的积极作用、政治自由对文艺创作的积极意义等更是闪耀着启蒙思想的光芒。在沙夫兹博理的思想体系中,美和善、美和真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一、美与真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据《辞源》和《辞海》所载,“真”有本原、本性的涵义,还有与伪、假相对的真实、真诚等涵义。[3]在哲学范畴中,“真”是指主体在思想和行动上充分接近和适合于客体必然性的状态。[4]“真”最基本的涵义就是“真理”,但是,不能把“真”与“真理”混同。

德国哲学家卡西勒在他的《启蒙哲学》中揭示:沙夫兹博理哲学和美学的基本论点“一切美都是真”只有从这一背景上才能理解。[5]沙夫兹博理这里所讲的“真”,意指世界内在的理智结构,对这种结构,人无法仅从概念去认识,也不能通过对一堆个别经验进行归纳来加以把握,而只能凭直接体验,直觉地加以理解。美的现象中便有这样的经验和直觉的悟性,在这种直觉的悟性里,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障碍消失了。所以一切美皆源于真,而真之全部具体意义又只有在美之中才能被揭示出来。[6]

黑格尔的伦理理论色彩是通过“真”作为中介而显现出来的。真是黑格尔美、善统一的纽带,他在《美学》中也明确提出:“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现真实。至于其他目的,例如教训、净化、改善……之类,对于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是毫不相干的。”[7]

二、美与善

关于“善”的哲学追问与反思贯穿于整个哲学发展史。学者对于“善”的探讨随处可见。“善”的涵义很多,据《辞源》和《辞海》所载,“善”有善良、美好之意;有亲善、友好之意,有喜好、爱惜、赞许之意,有大、多之意,有擅长、善于之意,有熟悉、改善之意,等等。[8]

英国美学家、伦理学家沙夫兹博理认为,美的本身带有深刻的道德性质,人正是通过客观世界的美和艺术的美而实现道德上的完善,因此,美和善就其深刻的本质而言,是处于有机的统一之中。他声称,道德与艺术相似,善与美一致。因为,和谐与平衡同样是审判善恶的标准。[9]美是自然的,美与善是一样的。

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认为“美及完善”、“美及适宜”。一件事物如果符合它那类事物所特有的形体结构或模样而完整无缺,那就算达到它的“内在目的”,就叫做“完善”,也就叫做美。[10]沙夫兹博理认为,“从行动,精神和性情中见出美和丑”(及善、恶――朱光潜语)和“从形状、声音和颜色中见出美和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由内在感官掌管的,他把这种能力叫做“内在感官”或“内在眼睛”。这样,他就把美与善以及丑与恶密切联系起来,认为它们都有“社会情感的基础”。[11]

在《美学》中,黑格尔提出了“伦理实体”和“实体性”的概念来解决美与善的关系。他说,诗人的观念、倾向如果自然地消融在形象中,“而不是越出所写动作情节之外的独立意图,即不把动作情节降低为工具,这对于艺术就没有什么损害……”,“完全错误的倾向,他就对真理和艺术犯下了双重罪过”。可见,黑格尔认为,艺术应该有健康的道德倾向,但这不应成为艺术的外在目的,而应当通过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这表明他主张美善统一于美。[12]

三、真、善、美的统一

沙夫兹博理遵循古希腊罗马将美与和谐、比例等相联系的传统观念,并将这种观念贯彻到伦理道德中,以此来论证真、善、美三者的统一。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就是真的,凡是既美而又真的也就在结果上是愉快的和善,……比例合度的和有规律的状况是每件事物对真正旺盛的自然的状况。凡是造成丑的形状同时也造成不方便和疾病,凡是造成美的形状和比例同时也带来适应活动和功用的便利。[13]我们还要理解两点:(一)沙夫兹博理接受古希腊以来的传统观念,认为比例、和谐、合度这些方面就是美,并引申到真和善以论证三者的统一;(二)真、善、美并非客观事物固有的属性,而是“内在感官”,是心灵所天赋拥有的对客观事物的“内在感觉”。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了“伦理实体”和“实体性”的概念,伦理实体是理念在社会伦理领域的化身,既是最高的真,又是最高的善。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真善合一的伦理实体的感性显现。这样,就在真的基础上把真、善与美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统一起来。[14]

四、总结

美与真、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美是真与善的形象的体现,美的同时也是真和善的反映,只有把真与善通过美的形式展现出来,才能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哲学、美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研究,都应将真、善、美统一地完善到理论与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范明生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三卷)(第一版).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56页.

[2][德]卡西勒著.启蒙哲学(第一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6页.

[3]辞源(第三册)(修订本)(第一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208页.

[4]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9页.

[5][德]卡西勒著.启蒙哲学(第一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08页.

[6]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范明生著.西方美学通史(第三卷)(第一版).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65页.

[7]辞源(第三册)(修订本)(第一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8―69页.

[8]辞源(第一册)(修订本)(第一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529页.

[9]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第一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757页.

[1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第一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646页.

[1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第一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647页.

第8篇:真善美作文范文

一、深入生活,让“真”回归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抒写真情实感的基础。写作是生活的文字显现,唯有深入生活,有感而发,方能写出真挚感人的作文。

1.多观察,勤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高中生,虽然生活阅历不大丰富,但是作为社会生活的个体,也有其生活的独特之处。教师只需引领他们深入生活,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惯常中的奇妙,感受平淡时的幸福,感悟生命里的美好,鼓励其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当然,观察的过程不仅要用眼睛,而且还要用大脑。因为真情实感是在对生活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获得的。没有思考的观察势必流于肤浅,写出的真话、实话必然缺少深度。走进生活,在感悟、体味生活的同时,把外在的观察化为自身内心情感体验,表达起来自会真情流注。

2.创情境,谈感受,写真真人

生活为写作提供了“源头活水”,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情感“活”起来呢?关键在激发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弦。我们不妨创设一定作文情境,以期唤醒学生内在感情,并在其动情之后,进一步启发和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处,从而打开写作的思路,最终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体验与真实感受。

作文是情感表达的艺术,抒真实情感,写自我作文,才能激起学生与生活相连的灵感,下笔才会“如有神”。激活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引发其写作的表达欲望是作文教学的要务。通过作文情境的创设,打通作文与生活的通道,使生活成为作文的一部分。感由心生,一旦“触景生情”,学生自有抒写自我真实感受的欲望,使写作成为其表达真情实感的一种渴望。情感的表达,不在于语言的华丽,而在于抒发的真实。先为真人,后为真文。“人”做“真”了,感情流露自然真实。

二、价值导向,让“善”永驻。

尽管每个人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各不相同,但是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应该健康高尚、积极向上,给人以教育和启发,启迪人心向善。

1.辨是非,明事理

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给学生提供了诸多了解社会的机会。面对社会的光怪陆离,学生往往无所适从。所以,有些作文就会流露出玩世不恭与悲观厌世的情绪。如果认为这便是“真情实感”的话,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作文教学要能引导学生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不可否认,社会中有愚昧落后,但也有文明进步。所以,为师者要教会学生正确地看待社会中的善与恶,让美善充满内心,丑恶就无法占据心灵。其实,只要学生睁大眼睛,就能发现社会生活处处绽放着美善之花。

发现善、传递善、弘扬善,把其化作一泓清泉,灌溉心田。当其表现在作文中时,自然会流露出积极向善的人生态度。很多时候,社会生活并不缺少善行善举,而是缺少发现。作文教学,在尊重学生独特立意的同时,应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使学生能从身旁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明辨是非,弃恶扬善。

2.精选材,巧提炼

作文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写作要选择触动自己心灵而又有切身体验的素材。在此基础上,提炼的主题必须符合普世的价值观,倡导人心向善。可以说,作文教学的本质就是人“性本善”的张扬和升华。

社会生活真假相混,好坏相间,我们对此要加强学生辨别是非曲直能力的培养,让其多关注社会中的正面典型。学生唯拥有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在写作材料组织与安排上方有可能选择“善”材,表达“善”情。通过作文教学,引领学生不断审视、矫正自己,促进情感朝向健康发展,从而在文章立意上凸显人们内心的美好本质,展现人性之善。

作文的主旨如果符合人性定位,展现高尚人格、美好心灵,道德就会受到感化,灵魂就会得到净化,进而感染、熏陶他人。因此,写作如果把真情实情和积极的思想情感统一起来,开拓出题材的深意和新意,作文的主题必将得到升华。

三、笔下生花,让“美”升华

要表现真挚之情,就不能不讲究写作技巧。作为一种文字能力,学生可以通过作文的表达技巧,实现感情与技巧的融合,文情并茂,展现真善之美。

1.丰富写作储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语道出了积累对写作的重要性。学生如果平时注意阅读、观察、实践的积累,在脑海中汇聚,化成情感,写起作文来就会灵感闪现,就会有“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夯实学生写作根基的引导。可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名著、优秀诗文、有益杂志等,让学生从优秀作品中受到的感染和激励。

然而,单凭感情还是不够的。要想学生的作文脱颖而出,还需要巧妙生动的表达。所以说,作文教学还要加强学生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指导训练,用心锤炼文字,推敲词句,增强作文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的表现力和意蕴性。还有如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开头结尾等写作技能的培养也必不可少。

2.定格生活之美

大千世界,无处不美。万事万物都是学生认知的对象,如能从审美角度出发,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好。当然,挖掘生活之美,不能因矫情而出现“失真”的美好。作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情操,展现精气神。生活中的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如果及时用文字将其定格,其散发的美好感情,定能温暖、感染读者,让“美”得以升华。

写作,为我们观察生活,认识社会增加了一个思考角度。采撷生活之真,记录社会之善,让真情在笔端纵情流淌,用生花之妙笔,让真善交融升华为美。

第9篇:真善美作文范文

汉语语言经历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演变,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也其经历了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变革与发展。21世纪的中国,其在世界上,无论是经济还是其他发展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汉语更是广泛应用,被世界所认可。但是汉语言文学在新背景下的发展还要面临许多的问题,如何使汉语言发展形成产业化和国际化,成为了汉语言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汉语言文学之追求

汉语言文学在漫长的中华文明中,以具有了特有的形式、风格特征。和世界文学一样 ,都是通过文字,把人类的思想感情表述、升华、再创造的过程,使人类的思想空间得到了扩展。在对文学的追求上,是没有界限的。与其他文学相比,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是最早、最漫长、最全面的。汉语文学的追求只是在形式上与其他文学有差别,但在主题和本质上还是相同的。其所追求的同样也是:真、善、美。

1.对真的本文由

收集整理追求

真就是真实、不做假,真实的反应社会、人的内心世界。文学是人内心诉求的外在表现和最纯真的强烈追求。文学在本质上要的就是真,文学追求真实,不管文学还是客观的人,文学作品的主题 ,还是正面的主人公 ,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本真。对于真,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 :

(1)客观的真。客观的真,是指作家在完成自己的文学作品时,在创作阶段,一般都是以客观生活为基础的。客观的真是文学作品环境的真,在文学作品中,要对客观环境、客观人物的境遇进行如实的描写。

(2)内在的真。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将人物的心理真实的叙述、描写出来。作家在写作时,务求的就是真实,无论人物的心理是对是错,是否符合逻辑,都要真实的叙述、描写出来。内在的真,就是文学作品人物内心的真。

2.对善的追求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善就有恶,善恶有分,人的品质是在后天养成。而在文学作品中,就要将它直观的、真实的表现出来。无论是哪部文学作品,在其描写中都有善.对善的歌颂、渴求都描绘的淋漓尽致。恶,在文学作品中有时候起到了衬托作用,例如:《巴黎圣母院》中,敲钟人的善就是由副教主的恶来衬托的。 善恶不是永远同存的,要根据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来定,那就是善,用善来言善。例如:沈从文的《边城》全是善者,纵然结局不好,却把善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所有文学作品中,有全描写善,不会存在全描写恶的,因为恶不能独立成材,只有善可以。

3.对美的追求

追求美,是文学最外在的表现,美既是文学,文学既是美。文学在对美的追求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还表现在本质上。对于文学的形式,要多种多样的,多层面的。如诗歌形式的美表现在整体押韵上,而散文形式的美则表现在散乱无序上。文学作品在本质上追求美,其主题也美的。例如哈姆雷特,虽是悲壮之美,但主体也是美的。

二、汉语言文学追求与人的涵养的关联

人的涵养指的是内在气质,和外在行为的表现,涵养有着不同性质和不同的表现。无论各式各样的修养,在总的要求上,就是向真、善、美方向发展。这正好和文学的追求一样,文学的追求,客观上来说,也就本质上人的涵养的追求。

1.对人涵养的指导

可以说,涵养是一个人后天的修为,需要模仿其它物质形态。文学,能够对人的模仿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可通过现实行为去进行涵养的模仿,或者是通过虚拟的行为方式去进行。在现实行为方式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瑕疵。但是,世上没有圣人存在,“圣人”不过是一个较客观的名字,说到底依然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现。以此为基础,在模仿的行为方式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行为偏差。汉语言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文学代表,是长达五千年的文明结晶。对此我们要看重其对涵养的作用,使其与涵养结合在一起。

2.对人涵养的修正作用

对汉语言文学的追求,能够最大程度地去修正一个人的涵养,形色各样的人的涵养,不仅存在好的方面,也存在不好的地方。文学能够加固好的方面的存在,对不好的地方进行修正和改善。文学内在的规律性,能够产生一定的感染力,为人类的思考提供至理环境,以供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对于情知理的思考,这一课题较久远,在较高层次上,能够对其进行合情合理的该说,以此为基础,将不好之处加以修正。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