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进步发言稿范文

进步发言稿精选(九篇)

进步发言稿

第1篇:进步发言稿范文

你们好!我是12班的一名学生,很荣幸得到老师的批准做这次演讲。

首先要接受一下我们班级,12班由音乐生,舞蹈生和美术生三部分组成,是全年级最大的大家庭,我们班一共74人,虽说我们是艺术班,可我们班的老师一点都不差,基本是快班的老师来辅导我们学习,在此我不得不提我们的班主任老师。

从军训直到开学以来,我们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每一项活动都少不了夏老师的身影,为我们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军训时,夏老师每天都会来看看我们,我们抱怨天气热,食物难吃,训练艰苦,却不知道老师也和我们过一样的生活,我们训练时,老师顶着酷热为我们拍下值得回味的照片;我们抱怨上晚自习累,回家还要继续写作业,但夏老师晚上一般也到7点左右才回家;上课期间,老师会不是刻意从楼上跑下来看我们上课的纪律,这些都是一位平凡的老师为我们做的不平凡的事。

记得有次我的作业本没有买拉杆夹,书都快要散架了,老师专门为我买了一个书皮包上,送到我手中,当时我十分感动,可竟然连一声谢谢都没有说出口。看着夏老师渐渐远去的身影,消失在窗外的黑夜中,我感到心酸,在这里我要对老师说声:“老师,您辛苦了!”

请家长们向后看!那里有两个大书柜,是xx同学的家长提供给我们放书的,老师说:“我们可以自己带书来放在这两个书柜上,可见相互借阅,一来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习惯,二来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

在这里,我也想对xx的家长说声:“谢谢您和老师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温馨和睦的教室,营造了这么一种温馨的氛围,十分感谢!”

接下来我想谈谈自己的学习。我们都是学艺术的,这一条艺术的道路上很多坎坷,很多是用金钱堆积起来的,相信各位家长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上了三年高中后没有一条好的出路,我虽不才,这次期中考试我才考了278分,距离本科最低线还差了2分,可我一点都不灰心,因为上次我才240分,但比起上次我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就够了。请家长对比一下两次考试,不要首先注重成绩,我们不是神仙,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当我们可以一点一点进步,迟早有一天我们会达到标准线上!

第2篇:进步发言稿范文

回顾这十年,语文课程与教学在“课标实验稿”的指引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表现为教师观念的转变。新课程的实施对全体教师不啻是一次思想观念的大洗礼,不仅革新了教师固有的理念体系和话语系统,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二是表征为课堂教学的进步。课堂正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逐步呈现出以人为本、民主和谐、自主合作探究的态势。三是体现为师资队伍的群体性成长。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行政关注和大规模、多角度培训,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成长与发展,一批新生代名师正悄然崛起。

上述变化与发展不仅让我们亲身体验到课程改革的成果与收获,更让我们对这场教育变革的基本理念、基本方向和总体思路增强了认同,坚定了信心。然而,和十年前相比,当今世界,其社会经济文化的格局都有了太大的变化。时代的进步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课程标准的修订正是顺应了这样的形势。仔细研读“课标修订稿”便不难看出: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其实是一个“变易与不变”、“守成与超越”的过程。

那么,“课标修订稿”相对于“实验稿”,究竟有着怎样的变化与发展呢?下面试从“坚持”和“调整”两个方面略作阐释。

一、“课标修订稿”对课改基本理念的坚持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这次修订,在“课程性质”部分增加了这样一句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表述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明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二是说明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语文是什么”历来莫衷一是,有说“语言文字”,有说“语言文学”,有说“语言文化”。而“课标修订稿”的界说告诉我们:语文课程要学习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掌握一定量的字和词,但并不是记得成千上万的字词,就算学好了语文,还需要掌握由字词构成的言语运用范例,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从而学会获取信息和表达交流的技巧。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历来讨论最多最热烈的莫过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工具性”之说是对语文课程中一度以“政治性”“思想性”取代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状况的拨乱反正。而后来大力倡导“人文性”,其背景则跟语文教育过度的“技术主义”“功利主义”危机有关。“课标修订稿”保留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表述,并把“实验稿”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句,上移到“修订稿”的“导语”部分。“课标修订稿”对这一课程性质的确认与完善再次清楚地表明:“工具性”“人文性”两者是统一的,语文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着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核心――语言文字的运用。而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又始终负载着人文内涵,语文课程的实施应将思想情感的教育融入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过程之中。这是当下语文课程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

2.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标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有四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标修订稿”继续保留了原有的四个标题及基本精神,也对一部分内容和语言表述作了修改和调整。其基本精神是:第一,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第二,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人文性特点、实践性特点、汉语言文字特点以及综合性特点,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第三,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借鉴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第四,坚持“课标实验稿”中提出的“素养―养成”的课程实践模式,改变片面追求熟记学科知识点的倾向;第五,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意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第六,坚持语文课程的创新之道,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

3.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地位。“课标修订稿”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种“基础性”、“奠基作用”在“课标修订稿”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最为显著的就是对于写字教学的重视。

“课标修订稿”除了在四个学段都对“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提出要求外,还明确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此外,还要求习作教学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这些文字,无不体现了“课标修订稿”对小学语文基础性的坚持和回归!

二、“课标修订稿”对一些概念与思想的调整

这次修订,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在新形势下的“价值追求”和实施改革的“行动方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特别强调,语文课程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第二,进一步明确了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进一步突出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围绕这一目标,突出了实施的基本环节和要素,增强了操作性。

此外,“课标修订稿”还对一些概念和内容有所调整或增删,力求对课程改革精神的表达更加准确贴切,并对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比如――

“课标修订稿”把“实验稿”“基本理念”中关于“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一观点的陈述移到了“教学建议”中去。这一调整既体现了对该观点的坚持,也兼顾了课改十年在这个问题上的实践进展。

“课标修订稿”将原“基本理念”第四条第一段的结尾“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修改为“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其含义是,当语文课程建设的成果落到学生身上,就应当体现出综合的效益,并彰显出取得这种效益的过程和方式,修改后,突出了当前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素养―养成”。

针对阅读教学理性分析有余,感性认知不足,课标重申“阅读能力的综合性”,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感性地揣摩课文是一切理解、探究的基础。

针对教师在“理解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问题上的思想困惑和实践误区,课标明确提出:“在理解课文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阅读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有创意的阅读,是建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的,两者并非对立或取代的关系。

针对教学中教师架空教材、无度超越文本,课标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增加了“教科书编者”作为阅读教学中对话的主体之一,要求教师在钻研、理解、把握的基础之上实现合理的开发与创造。

针对朗读教学中“拿腔拿调”“矫揉造作”的偏向,课标要求:“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课标还对语文教材的编写提出更多具体要求,如“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设计的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要体现语文特点,内容适量,便于实施”,等等。

……

以上只是对“课标修订稿”一些初读的体会,对于“课程标准”中一以贯之的以人为本的精神,求真向善的追求,儿童本位的取向,以及其他修订内容,读者还可以参阅后文同行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解读。

第3篇:进步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改稿;方法;补;移

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一首《题桄榔树》诗:“化工到得巧穷时,东补西移也大奇。君看桄榔一窠子,竹身杏叶海棕枝。”[1]杨万里的这首诗本来是描写桄榔树生长得奇特,包含了竹子、杏树和海棠树的生态特征,它的树干像竹子,叶子像杏树,枝条像海棠,东补西移,因而奇特无比。实际上,在编辑修补和匡正文稿的过程中,也常常运用这种方法。“东补西移”法,又称为“移东补西”法、“补移”法,主要是通过对作者文稿中的疏漏之处增补,对不合逻辑或语序不通顺的词句进行次序的调整,以达到文通字顺的效果,从而提高文稿的质量。然而,由于过分强调作者“文责自负”,再加上编辑改稿过程中因受到种种限制害怕“侵权”,“补移”法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如此,在实际的改稿过程中,“补移”法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们常常把编辑的改稿调侃地称为“为他人作嫁衣”,主要就是从其“缝补”文章漏洞的职能来说的。“经过审稿决定采用的稿件,在内容、体例、引用材料、语言文字、逻辑推理等方面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编辑进行加工整理,使内容更完善,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更严密,并消除一般术性、常识性差错,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并符合排版等方面的出版要求。”[2]也就是说,作者送来的文稿只不过是半成品,仍旧存在着各种疏漏与逻辑性的错误,必须得经过编辑的严格把关,纠错正误后方可出版。

对作者的文稿进行“补移”是编辑改稿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所谓“补”,是指对作者文稿的疏漏之处进行增补和添加。即便是写作水平再高的作者,也难免有疏漏之处。编辑对文稿的质量进行把关的同时,对其疏漏错误进行补充更正也是职责之所在。因为这不仅是出版的需要,也是提高文稿质量的需要。所谓“移”,是指移动字、词或者语句与段落的位置,使之更符合语言表达的习惯、切合文章的语意。由于语言表达习惯、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或者是书写的错误,词语段落错位现象相对来说比较普遍。而这些错误,往往是作者在写作修改的过程中所没有注意到的,这就需要编辑用专业的规范来对这些次序的错位进行调整,将错位的内容移到合适的位置。

无论是补,还是移,都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就无法耐着性子对文稿的错误和疏漏之处一一辨别。可以说,这是编辑对采用的稿件进行纠误补漏的前提。同时,编辑工作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与审稿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应比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作者在写作或者修订文稿时没有注意到的疏漏和错误,并予以纠正和补充。

在具体的改稿过程中,人们对纠错正误往往比较重视,而对于“补移”则缺乏应有的认识,以至于以“尊重作者”为由,对编辑的改稿提出种种限制,甚至提出少改或者不改,以防侵权。实际上,尊重作者与编辑改稿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把握好应改的“度”和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从“补移”的性质来说,编辑的“补移”只不过是对文稿的再加工、再创造,对作者成果的进一步完善,成果仍是作者的,并非是侵权。所以,编辑对于文稿存在的疏漏与次序混乱问题,尽可以放心的“补”、放心地“移”,一切以提高文稿的质量为原则。

对于编辑来说,“修改稿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修改自己的文章难,修改别人的文章更难,因为修改的人缺少作者具体的感受,而且改动原稿的同时又必须尊重原稿。”[3]要想将稿件修改好,不仅需要编辑具有高深的专业修养、广博的知识面,而且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否则是难以胜任其职的。正因为如此,编辑要比作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够洞察稿件存在的问题,并逐一予以更正。也就是说,编辑工作者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丝毫不比作者少,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法律法规的保护。

在作者与编辑的债权关系方面,周国清先生曾指出:“围绕‘文稿’这个中心,作者和编辑都拥有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作者可用‘文责自负’来保护自己的作品,拒绝编辑的修改,其前提是他的作品是完善的、好的,符合各种规范;编辑则要予以把关,修改作品,只有经过修改的作品才能向社会传播,其前提是他的修改是合理的,符合编辑出版要求的。……文稿一旦向社会传播,作者和编辑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编辑作为文稿向社会传播的中介,在作者创造的基础上进行把关、优化;先有作者的‘文责自负’,再有编辑的修改、加工,作者更多地对文稿内容和传播效果负责,编辑则更多地同时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承担责任,一旦出现负面效应,其社会影响并不弱于作者。”[4]由此可见,编辑既然要对作品承担责任,就有义务担当改稿的权利,至于怎样改,在不触及作者权益的情况下,编辑应当拥有自己一定的自由。否则,如果对作者亦步亦趋,编辑的把关就没有任何意义,其改稿的质量也很难提高。

2 “补移”的原则与要求

编辑对作者的文稿进行补移,并不是随意的。如何对作者文稿的疏漏与语序失当之处进行补移?不同的编辑工作者方法是不同的,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补移”的目的是相同的,即以作者文稿的完善为目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对待原稿的修改,既要遵循一定的编辑方针、编辑原则,又要尊重作者的意见、作者的原文”[5]。如果不是出于这种目的,那么,编辑对于作者文稿的“补移”将难以发挥它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如此说并不是要否定编辑对文稿进行修补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作者、忠于原文并不矛盾,都是以提高原稿的质量、以达到发表要求为目的。所以,编辑的“补移”,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作者文稿的负责,是一种敬业精神的表现。同时,编辑的“补移”,并非是粗针大线的缝缝补补,东拼西凑的位置挪动,而是有较高的标准和要求的。这主要表现在:

(1)当补则补,当移则移。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千万不要“可怜无补费精神”。“当改之处,改一百字不为多,而不当改之处,改一字就有可能产生失误”。[6]如果不是到了非“补”不可,非“移”不行的程度,也就没有必要进行补移。对于那些可补移也可以不补移的疏漏与次序错位,尽量不去补移。比如杜甫的名句:“香稻啄余鹦鹉粒,梧桐栖老凤凰枝。”[7]很明显,如果按现代的语法来讲,是不符合语言的表达习惯的。正常的顺序应当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梧桐枝”。杜甫用倒装句式,为的是突出“香稻”与“碧梧”之美,类似于此的语句是绝不能移其次序的。所以,编辑在审稿时,不仅要注意语法的合乎规范,而且还要联系语句的上下语境,需要补移时再去补移,尽量避免画蛇添足。

(2)“补移”要精细、准确。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在论述戏曲理论时曾经提出:“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8]李渔的这句名言,本是针对戏曲创作而言的,可对于编辑改稿也不无启发。什么样的文章符合文稿录用的要求,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政治或者学术倾向,而这些,都不是以作者或者文稿为重心的,而是符合出版以及读者的要求。所以,这个主脑,必须由出版单位确立,以筛选作者的稿件是否可以录用,而不是以作者的文稿为主。对于确定录用的稿件,该补移的地方,编辑一定要密针细线,该“补”的精补、该“移”的细移。所谓精补、细移,就是对需要补移的部分仔细检查,然后逐一补充或者移动。既不能粗枝大叶潦草从事,也不能多补或少补。一定要做到补有所用,移处适当。对于可有可无、可用可不用的字,尽量不用。刘勰曾言:“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文心雕龙?附会》)[9]编辑对文稿补移的每一处,都是需要反复琢磨、仔细推敲的。力争使所补移的每一个字,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要补得天衣无缝,移得恰到好处。南宋诗人陆游曾有一句名言:“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首先要有这种任意裁剪词句的文字功夫,才能将适用的词句信手拈来,任我所用,随意放置,使之与文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编辑本着负责的态度对文稿进行补移,最重要的要做到两点:即要补得天衣无缝,移得恰到好处。就是说,编辑的补移要补得自然、和谐得体,与作者的原作如出一辙,看不出“补移”的痕迹。所以,“补移”文稿尤其难于写作。因为写作可以随心所欲地展开自己的思维空间,而补移文稿则要受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出错。对于编辑来说,“改对”容易“改好难”,仅仅“改对”是不够的,只有改好,才能够既帮助作者实现文稿的价值,又能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所以,改好是编辑改稿的最高理想与追求目标。

另外,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还应把握好“度”,这个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能够接受的“度”,编辑改稿,事先应征得作者的同意,把改稿的幅度限制在作者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二是不改变文稿原意的“度”,编辑改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原稿的质量,减少原稿的错误,而不是另起炉灶,或者是釜底抽薪,替换掉作者的原稿,所以改稿必须限定在不改变文稿原意的范围之内,否则,编辑的改稿就真的是超职越权、越俎代庖了。

总之,编辑所补移的内容必须与文稿保持一致。“补移”不是自由创作,编辑不能离开作者创作作品的意愿和目的,对文稿大肆砍削和随意加补,一切以文稿的需要为底线,这是编辑在对文稿的“补移”过程中所必须注意的。

3 “补移”的意义与价值

从文稿的质量提高方面来说,编辑对于原稿内容的保留体现了对作者的所创造的价值的肯定,而“补移”则体现了编辑对于文稿的再创造价值,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编辑有效地“补”作者文稿之不足,“移”作者次序之混乱,使文稿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提高,是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的关键之所在。“编辑的职业敏感和职业修养,往往能使文稿只著一字,尽增光彩”。[4]如果我们把作者的文稿是一位不加任何修饰的天生丽质的美人,那么编辑的增、改、删、调无疑使这位天生丽质的美人增添了亮丽光鲜的外衣,使其更加楚楚动人。其次,编辑的“补移”作为在作者基础上的再创造,其最大的成就就是对作者劳动价值的肯定。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并非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是本着对文稿负责的原则,使文稿更完美,以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人们的审美、欣赏口味。正是由于编辑富有牺牲精神,甘愿为人梯,为别人的成功铺路搭桥,才会有一大批新人新作问世。然而,当每一部新作问世,人们对于作者的成就大加赞赏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为责编的辛苦唱一首赞歌。这说明,编辑的改稿是无私的,并没有“侵权”和不尊重作者的行为,其所做的一切都是本着对作者负责、对文稿负责的态度出发的。其三,编辑的“补移”虽然不独立创造作品的价值,却使作者的作品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并最终得到实现。编辑凭借自己的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文稿之中的错处与疏漏之处,及时地予以纠正。同时也将自己的劳动价值与作者的劳动价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也可以说,作品的价值是由作者与编辑的劳动共同创造的。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编辑改稿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编辑理应与作者一样受到人们的尊重。

总之,我们应当辩证地来看待编辑对于文稿的“补移”。好文章在于改,编辑审稿发现问题,通过改稿解决问题、纠正错误是编辑的职责所在。至于改多少,怎样改,应当视文稿的情况而定,不应以有谁来改而定。在文稿的质量的把关与衡定方面,编辑和作者一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杨万里,撰(宋).杨万里集笺校[M].辛更儒笺校.中华书局,2007:804.

[2] 贾明.科技期刊应正确行使修改权[J].编辑学报,2007,19(4).

[3] 范秋菊,略谈新闻稿件的修改[J].理论观察,2009(4).

[4] 周国清,编辑改稿原则之我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

[5] 胡德培,改稿是协助,不可代庖――与青年编辑谈心之四[J].编辑之友,1988(4).

[6] 邹艳,书稿加工中的编辑主体自由问题[J].编辑之友,2000(02).

[7] 全唐诗(第七册)[M].中华书局,1960:2510.

第4篇:进步发言稿范文

文稿要让领导满意,首先必须符合领导口味。要让讲话稿的内容、思路、结构、语言适合领导的口味,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善于琢磨领导。

第一,要琢磨领导的思维。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研究领导的思维,有助于在运用材料、分析和说明问题时与之相适。

第二,要琢磨领导的思想观点。这是起草讲稿的重要依据。因此,要注意在日常交往和听取会议发言中,积累和思考领导的口头语言,从中了解领导的思想和主张;要注意研究领导过去的讲话及其起草或修改的文稿,从中体会领导的思想和观点;要注意研究领导对某份文件或某件事的批示,因此它常常简明扼要地直接放映了领导对某些问题的意见和主张。

第三,要琢磨领导的语言。每个人的讲话都是有个性、有独特风格的。比如毛泽东的讲话气势磅礴、通俗幽默;邓小平的讲话实事求是、朴实无华。因此用讲话人的语言表达讲话人的意图,是起草讲话稿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四,要琢磨领导的意图。接受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任务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摸清领导的意图。因为领导讲话是要领导自己讲的,所以,领导要讲什么领导自己最清楚,我们只是为领导把想要表达的意图通过文字形式表述出来,叫做为领导“代言”。这就要求起草者必须准确地理解、领会、表达领导的意图,在此前提下,结合实际创新性地深化、拓展领导的意图。领导意图有时是领导直接交代的,有时没有交代,需要起草者主动找领导了解,细心倾听领导准备讲什么、怎么讲的提示。无论怎样,起草者都必须千方百计弄懂领导的讲话意图,做到与领导同步,甚至要想在领导前面。

二、要厚积善习多实践

第一,要加强学习和积累。领导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全局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就从广度和深度上对起草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领导讲话稿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时间要求紧,需要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得交稿,如果积累大量的知识素材,即算才思再敏捷,文字基础再好,也是很难应付的。因此,必须加强平时的学习,多读书,做到兼收并储,当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这样写起稿子来,才会“厚积薄发”,文如泉涌,一气呵成。

第二,要加强实践和探索。这里讲的就是要敢于接受领导讲话稿的起草任务,愿意多接受起草领导讲话稿的任务,放开胆子去写,大胆实践和摸索。只有通过真刀真枪的锤炼,信心才会足,写作水平才会高,讲稿质量才会好。凡是有过一些实践经验的人都知道,给领导起草讲话稿,一要放胆写,二要认真写。一般来说,初次起草领导讲话稿,确实是件难事,由于对领导个性不了解,对领导意图把握不准,从而思想放不开,畏首畏尾,写不出多少东西。经过多次实践后,思想放开了,积累的经验多了,自然越写越快,越写越好。敢写了,能写了,自然会思想如何精益求精,把讲稿写得更好。

第三,要加强研究和总结。到底如何才能起草好领导讲话稿,似乎没有统一的章法。但是确有不少秘书工作者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研究和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这些都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我们从事这项工作,更应当不断研究和总结经验,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摸索出一些规律来。研究和总结的方法很多,可以自己回顾自己的经历,可以学习别人的写作经验,可以学习经典讲话,还可以和同行共同研究。通过学习、研究、总结,起草领导讲话稿的水平和功力就会提高、发展、进步。

三、文无定法,要勇于创新

文贵创新,自古而然。领导讲话要高人一筹,给人启迪, 催人奋进, 创新显得尤其重要。

一是思维要创新。主要表现在要有超前思维,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掌握新情况、新问题,主动做一些调查研究,主动提炼出一些新思想、新观点。只有超前思考,超前行动,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二是观点要创新。讲话稿要立言达意,少大话、空话、套话、现成话,多新话、实话、活话、提神话,必须有新的观点作支撑。要实现观点的创新,必须强化学习,留心时事,把握本单位中心工作,多做一些调查研究工作,加强与领导的沟通与交流,要善于发现、总结、提炼。

第5篇:进步发言稿范文

高考百日誓词(一)

十年磨剑,今朝试锋;争分夺秒,分分必争;

全力以赴,高考必胜;坚持到底,我定成功!

珍惜100天,让飞翔的梦想在六月张开翅膀!

奋斗100天,让青春的智慧在六月发出光芒!

拼搏100天,让父母恩师在六月畅想期望!

我们是最棒的高三学子,

我们将以优异的成绩续写母校荣光。

百炼成钢,百日流芳,

让我们苦战百天,逐鹿考场,

我们正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意气风发,誓创辉煌!

高考百日誓词(二)

我们要把今天

当作百米赛跑的最后冲刺

为了人生的关键几步

全力以赴

父母含泪哺育了我们

我们不能用失望奉敬他们

我们是蓝天的儿女

决不沉沦

我们是太阳的儿女

更爱光阴

忘却昨天的光荣和遗憾

我们要用信心驱赶黑暗

以勤奋钻研化解疑难

我们要让心中的梦实现

让今天成为不朽的纪念

十年磨砺,立志凌绝顶;

百日竞渡,破浪展雄风。

让我们决胜高考!

我们有——

坚韧强健的体魄,

不屈不挠的意志。

蟾宫折桂的信念,

拼搏进取的干劲。

我们一定会——

自尊自爱,自律自强;

戒骄戒躁,勤学苦练。

相信我们吧!

我们一定能够——

乘风破浪济沧海,

鹏举长天揽明月。

高考百日誓词(三)

三年前,我们怀着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

今天,我们高三××班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因为我们有追求,有信念,我们斗志昂然。因为不甘于平凡,所以我们便要寻找高度!

今天,我们郑重地承诺:

即使是狂风,我们也要昂首挺胸;即便是暴雨,我们也要仰天而笑。

暂时的失败,迷惑,不能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更不能让我们的心停止高飞。

我们期待六月,因为我们信心充溢!

我们渴望六月,因为我们心向成功!

当我们只有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时,整个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

所以,请相信:

高三××班六月的天空一定会笑容灿烂!

高考百日誓词(四)

有梦想才有希望,

有希望才有力量,

有力量才有辉煌,

让我们高举右手,

面对最后100天,

庄严宣誓:

自信创造奇迹,拼搏成就梦想!

智慧主宰世界,合作共享成功!

脚踏实地海让路,锲而不舍山移位!

竭尽全力拼过程,问心无愧看结果!

奋战一百天,给父母一个惊喜!

奋战一百天,给学校一个奇迹!

第6篇:进步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小众 菌物学 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2.068

International Running Routes of Small Minority of Academic Journals

――Take "Fungi Research" asan example

LI Yanshuang, SONG Changzhan, JU Shanhong, WANG Lilan

(Fungi Research Editorial Department,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

Abstract Taking "fungi research" for example, the world's leading journals, and discuss the nic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journals Running routes throug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oliciting contributions, access to quality manuscript sources, exp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editors and reviewers groups, optimization manuscript source, to ensure the academic quality paper,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English and English manuscript editing capability, with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professional journals discipline same timely communication, improve academic journals niche international visibility and recognition, a virtuous circle, so as to achievement of a truly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Key words Academic Journals; minority; fungi; globalization

学术期刊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是科学技术传播和交流的媒介,是展示学术研究成果的窗口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园地,①是凝集科学共同体的纽带与工具,对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和传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②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

近年来,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有目共睹,涌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杂志,如《细胞研究》的SCI影响因子2014年为12.413,《动物学报》为1.594,《植物学报》为3.335。可以看出,学科较大、研究范围广、研究人员多等是其共有及必备的条件。但学术期刊中还有很大一批专业性强、受众小,且比较分散的学术期刊,即小众学术期刊。③以《菌物研究》为例,该刊为2003年创刊,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担任主编,吉林农业大学和中国菌物学会联合主办。菌物是真菌、卵菌和黏菌生物的统称,④从生物界的分类系统看,菌物虽然包含丰富的类群,但相比于动物、植物要小得多,从事菌物研究的科研人员要少很多。所以,《菌物研究》为典型的小众学术期刊。为提高小众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笔者首先对国际影响力较大的国内期刊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研究,得出经验,继而针对小众学术期刊的特殊性进行比对分析,从而达到变小众期刊劣势为优势,真正提高其国际影响力,为我国的小众学科发展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1 国内具有国际影响力期刊的优势

1.1 刊发文章的载体语言

通过调查发现,所有具有SCI影响因子的国内期刊刊发论文的载体语种均为英语。因为英语为国际通用的交流语言,为便于学术研究与参考,必然使用英语作为载体语言。

1.2 期刊主编的影响力

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主编是学术期刊的灵魂,⑤拥有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主编是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前提。⑥如《细胞研究》的主编为中科院细胞生物研究所裴刚院士,在细胞信号转导方面上的科研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只有主编了解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学术科研最前沿,与学科领域内的最优秀的科研人员熟识并可以约来稿件,才可以保证期刊能获得并发表国际范围内的优秀研究成果。

1.3 编委和审稿人层次水平

审稿人承担着期刊的审稿任务,对期刊稿件的评审和学术质量的掌控起着关键性作用。⑦凭借主编的影响力,召集到本学科本领域从事科研的大专家和学者作为期刊的编委会成员,随着期刊的壮大和发展,吸引国内外更优秀的或刚刚成长起来的研究人员。编委会专家兼有审稿人身份。编委和审稿人的学术水平和国籍分布对于期刊稿件质量的控制、期刊发展选择的方向和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编委和审稿人来源的广泛性反映了一个期刊的国际化程度,拥有一个由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同领域专家和学者构成的遍布全球的编委会是使得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仿生学报》的迅速崛起并在国际同领域站稳脚跟,与主编和编委群体的决定性作用是分不开的。

1.4 作者群体

对影响力较大期刊的作者群体进行分析,其作者地区分布相当广泛,基本国外作者比例达到50%以上,甚至70%以上,不乏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的科研人员。拥有国际化的作者来源是期刊得到国际认可的重要反映。作者的国际化是论文质量国际化的基础和关键,吸引来自全球的优秀作者的投稿,从而报道本学科国际范围内最优秀的成果,是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表现。

2 小众学术期刊国际化策略

2.1 组稿

(1)国内组稿。为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国家加大科研立项力度,有很多行业内的大课题、大项目,此类研究成果是国内组稿的首选,如国家自然基金,农业部、科技部体系项目等。此外,国内一些领先的学科前沿、重大科研成果也应在组稿之列。以《菌物研究》为例,基金项目论文比例基本达到了100%。确定国内组稿方向,为提高国际影响力起到基础性作用。查找国内外著名的本学科、本专业的专家、学者及研究方向、成果等,有针对性地进行约稿,约稿内容即为其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提高约稿的成功率。统计国内外进行菌物学专业研究的各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赠予样刊。宣传本刊的同时邀其投稿,从而扩大稿源。统计关于菌物学方面的国际知名刊物及其影响因子,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稳定和扩大作者群及读者群的方案。

(2)国际组稿。虽然国内的科研水平逐步攀升,但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方面,与国际先进科研水平有很大差距。为真正提高刊物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组稿是重中之重。首先,通过国际会议进行组稿。由于我国在各个科研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学术交流日趋频繁和紧密,行业内由我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承办和主办的国际会议是国际组稿的重要来源,根据会议内容,了解最新研究人员的相关研究方向,针对性约稿。其次是主编及编委发挥作用,在参加国外举办的专业国际会议时进行组稿。尤其是国际编委的作用要凸显,扩大国际编委数量,增加国际优秀研究论文。向国内外著名菌物学专家约稿,开辟专栏,同时向国内外从事专业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组稿。充分利用和凭借主编在国内外菌物学界的学术成就及声望,进行期刊宣传。

2.2 审稿

不论是国内稿件还是国际稿件,学术质量是必须把握的方向盘。扩大审稿人的队伍,增加新进有成果的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编委和审稿人推荐,也可以通过网上自荐,根据其本身学术成就确定其审稿人身份,不分国别,给予优厚报酬。将优秀投稿作者及作者提供相关专业方向专家发展为审稿人,在吸纳审稿人队伍的同时也是期刊的宣传手段,审稿人都是潜在的作者群体。确保了期刊论文的学术水平,才能促进期刊的长远发展。

2.3 与国际著名刊物进行交流学习

查阅大量文献,确定本小众学术期刊期刊在国内外相同专业的科技期刊中的地位和等级。通过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相关专业的学术期刊,如Mycology、Fungal Deversity 等学习办刊经验及国际通用的菌物学专业文章的编辑加工规范,提高专业学术性期刊质量水平、发展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操作模式。在编辑加工规范方面一定要在尊重国家标准的同时与国际接轨,如编辑规范国标中规定表示一种物体的长卓硎保た矶家械ノ唬撬芯镅Ч势诳泄赜阪咦哟笮〉拿枋鼍ざ群竺挥械ノ唬矶群笥械ノ唬晕颐遣扇〉脑蛭鲈诿枋鲦咦拥认晕⒔峁沟拇笮∈庇牍释ㄓ迷蛞恢拢旯劢峁沟拇笮∶枋鲇牍冶曜家恢隆

2.4 期刊文种选择

在稿源充足的前提下,与作者沟通,逐步将期刊过渡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及竞争力的英文期刊。要想与国际前沿的研究水平接轨,就必须使用英文作为研究描述文字,否则仅提供英文摘要,信息量远远不够。在任何国家的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中,载体语言的选择都已成为不可忽略的要素。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不可避免地面临载体语言的选择。都经历了从汉语到中英文双语再到全部英语的过程。虽然,有分析认为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英语化,而应以汉语作为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载体语言的首选,以此促进中国学术研究的本土化、创新性,获取较为有利的话语权。但现今条件下,为便于和促进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发展,英语还是最佳选择。只有当我国的科研水平领先或持平于国际研究水平时,再考虑载体语言的如何选择才有利于中国学术期刊在世界学术出版界的生存、发展和繁荣。⑧

通过组稿获得了优质稿源,同时经过审稿人对学术质量进行把关,还有重要的一关是编辑加工。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对于期刊的国际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与国内外作者的无障碍沟通、编辑规范的灵活掌握,给作者良好印象,很容易获得作者后续研究成果的报道,经过作者推荐,一传十,十传百,扩大了作者群体,增加稿源。

3 结语

通过总结分析国内著名学术期刊的办刊优势,找出小众学术期刊发展方向及策略,从扩大专家学者等作者群体到约稿审稿、编辑加工等工作流程等各个方面入手,将小众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和期刊地位等级层次逐步提高,使之成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将指日可待。

注释

①⑤朱作言.学术期刊国际化任重道远[J].中国科学基金,2003.3:135-136.

② 程磊,张爱兰,李党生.国际化视角 cell research办刊经验点滴[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5):672-675.

③ 李静.数字出版环境下专业性小众学术期刊发展探究――以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为例[J].中国出版,2013.15:59-62.

④ 李玉.菌物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⑥ 钱俊龙,熊樱菲,潘小伦,张爱兰.国际化――学术期刊必走之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Z1):749-753.

第7篇:进步发言稿范文

学校老师节座谈会校长发言稿

学校老师节座谈会校长发言稿(精选3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中,能够利用到发言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发言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讲者的思路、提示演讲的内容、限定演讲的速度的作用。写发言稿的留意事项有很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学校老师节座谈会校长发言稿(精选3篇),欢迎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学校老师节座谈会校长发言稿1

尊敬的书记、局长及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x,x年八月受训练局党委委派任学校校长,此时此刻,做为一名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能够参与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的如此盛大而神圣的庆祝第x个老师节的座谈会而感到感动与欣喜,自身也为从事着人民老师这一光荣职业而骄傲。

一年多来,我带领xx全体训练同仁辛勤拼搏,努力工作,在劳碌中收获胜利与感动,期间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感谢!感谢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这一年来赐予xx训练的大力投入;感谢训练局史局长及其他领导始终以来对xx训练的莫大关怀;感谢兄弟学校对xx训练的关注;同时更感谢与我同风雨、共喜乐;以校为家,辛勤工作的xx训练人。古人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xx训练能有今日这样的进展,和来自.各界的关爱、理解、支持是分不开的,做为xx训练的引领者,我心怀感念,言蕴感恩,我也坚信靠着自己对训练事业的执著,在工作中肯定不负领导的重托、百姓的众望,为创办人民满足的学校而努力奋斗。

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我校全体师生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注下,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校内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历史性的突破,耗资140多万元的食堂、锅炉房、门卫房等工程全面竣工,宽敞光明的同学餐厅转变了住宿生在外就餐的历史,广阔后勤老师以优质服务赢得了家长和同学认可,修缮一新的大门和门卫房为封闭式管理供应了平安保障。锅炉的更换,更是解决了冬季取暖的一大难题。看着学校日新月异的改变,我的内心涌起无尽的喜悦,假如说这全新的校内面貌给我们带来的`是无言的欣喜,那么训练教学质量的全面攀升,更为我们点燃了.:中考我们以100%的升学率向广阔家长交上了一份满足的答卷,我们用xx训练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印证了九年一贯制学校无限的生气和活力,学校也在全县联评检查中被评为“一类学校”、“民族训练先进学校”。

美好写在xx训练人的脸上,业绩写进了xx训练的历史,立足今日,展望美妙的明天,我们会连续本着“突出民族特色,打造品牌训练”的办学方向,以“秉持诚信,提倡博爱,追崇和谐,彰显共性”的育人理念,发扬“博爱、善诱、严谨、合作”的优良师风,努力营造“愉悦合作,勤学创新,进展共性”的学习风气,在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面前抖擞精神,以踏实的作风,崭新的思路去落实各项训练指标,请各级领导,各位训练同仁信任,我能够带领全体师生以十足的干劲,百倍的信念,万分的努力迎接xx训练辉煌的明天!

最终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全体训练同仁节日欢乐,吉利安康!

学校老师节座谈会校长发言稿2

尊敬的训练局领导、尊敬的镇党委政府领导、镇直单位领导、各村书记、各位校长以及老师、家长代表:

大家上午好。有幸参与我镇训练进展座谈会,我感到特别兴奋。

众所周知,今年我校毕业班中考取得了令人满足的成绩、七、八班级在教研片六校联考中也位居榜首。镇党委政府为此发来了贺信,这让我们倍受鼓舞。记得去年老师节大会上县训练局领导对我镇全体老师提出了殷切盼望和要求,镇领导在去年我校教学质量有所滑坡的状况下要求我们思索、思索、再思索,这比那严峻的批判更让我们有压力,也更让我们有动力。思索,是让我们找出滑坡的缘由,思索,是让我们找出更加有效的方法,唯有多思索我们才能进步。一年来,镇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多次到中心学校指导工作,解决学校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镇党委政府对训练的重视和关爱。

目前,我镇的训练正面临很好的进展机遇,但也面临挑战。从机遇来看:

,有训练局的正确领导,有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有.各界的支持,有我们务实敬业的老师队伍。

其次,各校的校容校貌都达到极大的改观,尤其是中心校本部新建了围墙、运动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餐厅,校内达到美化、硬化,可以说是封闭教学,花园学校。本学期开学,同学可以全部在餐厅就餐。这为同学生活供应了很大的便利。同学住宿可以一人一铺,七八人一间寝室,就像我们那时读高校一样,条件真的很好。

第三,我镇地理位置优越,与城关镇、诸镇、裕区、落镇、佛镇接壤,训练办得好,可以汲取周边各区镇的同学,补充学校生源。从挑战来看,我镇与县城接壤,与城关镇相比我们还是一所农村中心校,从师资队伍、教学环境等方面与县城还存在差距;文峰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办学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有些家长外出打工情愿花多钱将孩子送到那。假如我们不能提高训练教学质量,不能很好的做好学校的宣扬工作,同学很可能流入到县城和文峰学校,没有同学,我镇的训练很难进一步进展。

所以,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作为中心校分管本部的领导,我将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团结班子成员,努力打造一支主动工作、无私奉献、业务精湛的老师队伍。要求老师对同学既要严格,又要关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有耐烦、有爱心、有责任心。实行严格管理,精细管理。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注重平安训练,主动创建平安校内、和谐校内。要不断提高我校的训练教学质量,办人民满足的训练。

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界赐予更多的关怀、关爱、理解、支持。我信任,只要我们携起手来,我镇的训练办的会更杰出,更胜利。

感谢大家!

祝老师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美好!

感谢大家!

学校老师节座谈会校长发言稿3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感谢县委、县政府领导能在百忙中,组织召开老师座谈会,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训练的重视。我是县三中校长xx,在此,我也代表三中全部师生对县委、县政府、县训练局及.各方对三中的关怀、支持、爱惜表示感谢。

县三中始建于20xx年7月,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同学1158名,近几年来,在县局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先后新建了同学公寓楼,建起试验楼和老师宿办楼,试验楼内设也得到了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三中虽然建校时间短,起步相对较晚,但经过这几年来不懈的努力,“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良好教风已经形成,“努力进取,坚韧拼搏”的良恩平理,量化观摩示范课,主动引导广阔老师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乐于奉献意识。培育熬炼出一支懂理论、精业务、善管理、能钻研、具有科研力量和创新精神的一流老师队伍。

学校将围绕“质量”“平安”两大主题,进一步拓宽视野,细化内部管理,加大排查力度,化解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营造“宽松和谐,主动向上”的育人氛围,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有效实施素养训练,不断提高训练教学质量,促进学校、老师、同学的和谐进展。

如今,新的学期已经开头,施展才华和力量的机遇已摆在眼前。推动我县训练又好又快进展,实现训练强县的雄伟目标,我们责无旁贷。素养训练的全面实施,高效课堂的扎实推动,我们任重而道远,作为训练战线上的我们,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恩平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在县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四周,仔细领悟县局会议精神和四点盼望,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严格教学管理,立足我校当前较好进展态势,,以昂扬的斗志和百倍的热忱,抓住新机遇,整合优质资源,实行新措施,提高课堂实效,迎接新挑战,推动训练创新,争取新成绩,提升办学效益,努力把我校办成一所“师德高尚,教学一流”的示范学校。

最终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节日欢乐!各位同仁工作顺当!

感谢大家!

1.学校老师节座谈会主持词

2.老师节学校校长发言稿

3.老师节校长发言稿

4.老师节校长的发言稿

5.2021年老师节校长讲话稿精选

6.2021开学校长发言稿

第8篇:进步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翻译;民语广播;重要性

当前,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媒体单位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基础工作到战略高度等方方面面,千方百计提升节目质量,对广播工作者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少数民族语广播与汉语广播相比,除了节目的运营方式、传输方式、节目内容的精炼新颖程度以及广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各种要素之外,少数民族语广播多了一项业务――翻译工作。翻译是少数民族语广播的首要基础工作,是民语广播在多媒体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年轻一代的民语广播工作者由于缺乏严格规范的母语教育,对翻译工作认识不够深刻,加之相关部门对翻译工作缺少足够的支持和激励政策,导致年轻民语广播工作者很难翻译出精准、精炼、出彩的民语广播节目。在这样的形势下,年轻一代民语广播工作者要通过学习、训练和实践,从专业的角度努力夯实专业基础和语言规范,掌握并熟练使用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严格恪守翻译工作的“三贴近”原则,才能为广大少数民族听众翻译制作出极富民族特色的高质量节目,促进民语广播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1 翻译在少数民族语广播中的重要性

什么是翻译?借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简单地说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①。百度百科也指出“翻译(信息转换与传播行为),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②无论翻译一词如何界定,本人认为它是源于人类需要交际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通过翻译相互交往,人类文明成果、先进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翻译传播开来等等。由此可见,翻译是在不同语言信息之间进行转换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少数民族语广播而言,翻译工作在一系列节目制作过程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少数民族语广播稿源基本都是汉语稿,均需经过翻译方可广播。由于在招收少数民族广播工作者的时候都要求有高学历文凭,而目前又没有专门的民语广播专业,所以所进之人一般是有母语能力的其他专业的高等学校毕业生。这些人虽然会母语,但由于长期接受汉文化教育,已习惯了汉语言文字的写作和表达方式,从而使得这些人在写稿件时普遍使用汉文写作。同时,少数民族语广播由于采访经费紧张,纯母语采访摘录的稿件少之又少,所播稿件基本都来源于现成的汉文稿件。特别是重要的文件和引用的稿件就直接采用汉文的通稿。所以要将这些稿件内容传播给本民族听众,就必须通过翻译。可见翻译工作是少数民族语广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其次,少数民族语广播是以“声音”语言为媒介的,语言表达是否精准、顺畅、接地气是衡量少数民族语广播节目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吸引听众、留住听众是我们播音主持人播送每一句话所需要考虑的问题。除了播音主持人的音质、情感表达方式等因素之外,稿件内容如何用言词表达占了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稿件翻译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播音主持人播出稿件的顺畅程度。同时,译文是否精准、精炼、出彩也是少数民族语广播吸引听众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2 当前少数民族语广播翻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当前的新闻传播正处在科技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民语广播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民语广播工作者只有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修炼好自己的“内功”,特别是基本功“翻译”,以确保翻译制作出极富民族特色的高质量的节目,来吸引更多的听众、观众。但是,目前很多少数民族语广播工作者在注重掌握新媒体的同时,却往往忽视对基本功的“修炼”,忽视翻译的重要性,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播节目的质量。

2.1 少数民族语广播工作者自身对翻译工作不够重视

首先,由于当前广播事业的影响力受到其他媒体的冲击,业内逐步衍生出一种现象:缩减翻译、对稿的时间,有些学者还提倡口译播报。如果是一般水平或者刚刚进入广播行业的新人,尚且不说翻译水平,录播是没问题的,但是句子和句子之间的“接头”、“卡口”肯定是很多的,这样直接影响到听觉效果。即便是汉语水平和民语水平都非常高的民语广播工作者可以做到口译播报,但是播出来的内容要达到精炼、精准、出彩的程度还是很难的。尤其是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语序表达方式式不同的情况下,播音过程中难免会有接头,一旦在直播的情况下出现口译错误是无法补救的。

其次,当前民汉双语教育的发展举步为艰,也没有高校开设民汉双语广播专业,所以民语广播工作者在民汉翻译方面普遍存在“先天不足”。虽然目前各级党委、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实施了一些相应的政策,但是由于受到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经济、教育、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出现要么懂母语学生太少开不了班、要么教母语的老师缺失等情况,所以没有形成连续、规范、有序的民语教育机制。很多少数民族居住地方虽然实行双语教育,但也只将民语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幼儿园、小学阶段简单使用,导致少数民族学生互相交流时掺杂汉语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也就是说少数民族语除了在家庭和农村习得外,正规的学校教育是非常少的。况且很多新生一代的少数民族语广播工作者从小生活在县市级以上城市,日常生活中甚少使用少数民族语,加之在学校受教育时间长,深受汉语影响。这些因素都成为了年轻民语广播工作者翻译工作中的“硬伤”,从而导致他们不仅无法做到精准翻译,甚至很多时候翻译出来的稿件是汉语语序,而不是本民族语言表达语序。

2.2 相关部门对翻译工作的支持、激励政策不够

一方面,与新疆、等地相比,云南广播电视行业中的民语播音员没有翻译这项稿费,与汉语播音员拿同等额的稿费;另一方面,在全国来讲翻译作品不能算科研成果;即使是在出版社,翻译稿费也是相当低廉的,仅为每一千汉字30元―100元不等。这些都是对翻译工作认识不充分所致。此外,教育部门也没有开设独立的少数民族语翻译专业,导致少数民族语言专业毕业生进入相关翻译、广播岗位后培养周期长,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胜任少数民族语翻译、广播工作。

3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语广播工作者翻译水平

广播工作者作为一名信息的传播者,首先必须保证所用语言的规范性,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各种节目类型的风格,尽量做到语言精准、精炼、出彩,这就要求少数民族语广播工作者必须从专业的角度,努力提升翻译水平。

首先,要树立求真务实的求学态度,努力夯实专业基础和语言规范。学习是年轻人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年轻人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年轻民语广播工作者面对翻译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和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更应知难而上、查缺补漏,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学习来夯实专业基础和语言规范。从基本的语音、词汇、语法开始,再到写作、翻译,循序渐进,从专业角度系统掌握母语规范。在此基础上饱览群书,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提升文采,要清楚词汇量是提高翻译水平的重要基础。此外,报纸、杂志、字典、小说等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其次,要掌握并熟练使用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让译文更加通顺、更加出彩。不同的语言之间,语序、表达方式、认同感、社会环境等等都存在差异,我们在翻译时就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活用各种翻译方法。比如:音译“+”解释性名词、直译、解释性的翻译方法、省译法、拆句、合并、增译法、正反译法、倒译等各种翻译方法都是我们经常涉及到的,所以必须熟悉这些翻译方法。翻译过程中,如果拘泥于原文的表达形式,就达不出效果。

最后,要严格恪守翻译工作的“三贴近”原则,争取翻译出最接“地气”的广播稿。少数民族语广播面对的是本民族听众群,翻译出来的稿子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本民族群众、贴近本民族生活的“三贴近”原则。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以外,还要深入到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了解本民族文化知识、风俗习惯,学习丰富的语言、词汇,才能翻译出让本民族听众满意的稿件。

原稿内容再好、再精彩,如果不能很好地用少数民语翻译过来,也就无法吸引少数民族听众。所以翻译工作决定着少数民族语广播播音主持人所播节目的水平,攸关节目的优劣,关乎听众的认知程度和对本民族广播的认同感,进而影响着少数民族语广播事业的发展。年轻一代民语广播工作者只有自觉加强母语的规范学习训练、认真钻研翻译方法技巧、严格恪守翻译“三贴近”原则,才能为广大听众翻译制作出极富民族特色的高质量节目,促进民语广播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危羚.广播音响报道使用教程[M].2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3.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6版.商务印书馆,2012.

[3]中国翻译工作协会.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11.

注释:

第9篇:进步发言稿范文

语言运用得好还是差,对写作演讲稿影响极大。写作演讲稿在语言运用上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一)口语化

“上口”、“入耳”这是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如果演讲稿不“上口”,那么演讲的内容再好,也不能使听众“入耳”,完全听懂。如在一次公安部门的演讲会上,一个公安战士讲到他在执行公务中被歹徒打瞎了一只眼睛,歹徒弹冠相庆说这下子他成了“独眼龙”,可是这位战士伤愈之后又重返第一线工作了。讲到这里,他拍了一下讲台,大声说:“我‘独眼龙’又回来了!”会场里的听众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演讲稿的“口语”,不是日常的口头语言的复制,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口头语言,要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由于演讲稿的语言是作者写出来的,受书面语言的束缚较大,因此,就要冲破这种束缚,使演讲稿的语言口语化。为了做到这一点,写作演讲稿时,应把长句改成短句,把倒装句必成正装句,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改换或删去。演讲稿写完后,要念一念,听一听,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不那么“上口”、“入耳”,就需要进一步修改。

(二)通俗易懂

演讲要让听众听懂。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那么这篇演讲稿就失去了听众,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意义和价值。为此,演讲稿的语言要力 求做到通俗易懂。

(三)生动感人。

语言大师老舍说得好:“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怎样好呢?”由此可见,要写好演讲稿,只有语言的明白、通俗还不够,还要力求语言生动感人。

怎样使语言生动感人呢?一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色彩,把抽象化为具体,深奥讲得浅显,枯燥变成有趣。二是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演讲稿的表现力。这样,既能深化主题,又能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既可调整演讲的 节奏,又可使听众消除疲劳。三是发挥语言音乐性的特点,注意声调的和谐和节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