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思乡的作文范文

关于思乡的作文精选(九篇)

关于思乡的作文

第1篇:关于思乡的作文范文

2、我闭上眼睛,仿佛已回到了故乡,故乡的小溪慢慢地流着,发出“丁丁冬冬”悦耳的声音;旁边的野花为它点缀着;小溪中的鱼儿吐着小泡泡,使她充满生机;柳树妹妹低下头照着镜子为自己梳理长发;几个小男孩光着脚丫跑到小溪边蹲下来,手往河里伸着,捞小鱼呢!有些大人正在小溪边洗衣服呢!

3、小溪两边是绿油油的`田野,春天田野里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儿,引来了我们的朋友——蝴蝶和蜜蜂。我站在田野里,那一只只的小蝴蝶和小蜜蜂仿佛正在朝我招手,说:“你好,你好,你好。”

4、夏天,田野旁边的大树上有几只知了唱着歌“知了,知了,知……了……”

5、秋天,田野变成了一片金黄,仿佛是金色的海洋。

6、冬天,田野里白色一片,连大树也穿上了白棉袄,庄稼也盖上了厚厚的一层白色棉被。

7、我慢慢地睁开眼睛,举头望明月,思乡之情更浓了,情不自禁地问:“月亮上的嫦娥姐姐,你是不是也想回到人间,回到自己的家乡。”嫦娥泪眼盈盈。

第2篇:关于思乡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乡土电影 现代影像 叙事 农民形象

从早期的《黄土地》、《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到后期的《美丽的大脚》、《暖春》、《那山、那人、那狗》等,乡土电影总能通过影像叙事散发出艺术审美与人文关怀的魅力,带给受众感动与思考。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民主化和传播技术的飞速演进,艺术似乎正走出传统的美学功能,而融入日益商品化、消费化和娱乐化的大众生活中……在这种文化产品的商品化转向中,艺术的传统意义和功能受到质疑,而且较之于我们的前辈,现代人更喜欢感受和追求视觉的。”①在现代影像的视觉狂欢中,以乡村为主要叙事场景、农民为叙事主体的乡土电影却逐渐走向沉寂,而以华丽的视觉包装、强大的演员阵容等取悦受众的商业电影逐渐吞噬了人们曾经的乡土记忆。在市场化的冲击下,乡土电影的发展陷入了低谷。反思乡土电影的发展现状,创作者如何通过现代化的影像方式呈现传统的乡土文化,并实现乡土电影的艺术审美与人文关怀的功能是其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笔者将着重探讨乡土电影如何借助现代化的影像叙事实现成功的传播。

一、诗意化的叙事镜头:行走在主观与客观之间

博格认为,“叙事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为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②事实上,尽管创作者在乡土叙事中尽量规避自我,努力还原客观世界,但由于故事内容、创作者主观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乡土电影的影像叙事总会带有某种主观倾向,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被叙述者所控……被所给的或故意未给的信息所控制了”。③实际上,受众最终在荧幕上看到是经过创作者主观选择和创作后的电影镜头,而这种携带着创作者主观倾向的镜头又来源于现实世界,是基于客观现实的艺术创作。因此,乡土电影的叙事镜头往往行走在主观与客观之间。

1、镜头的客观性:镜头前的物质世界呈现

电影的叙事镜头具有客观性是因为镜头前的影像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这种物质影像是无法通过意识传播的。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是通过镜头语言这种画面形式去刻意追求的直接表象,受一定客观条件制约,因而,人们才能够比较容易地透过这种外部的画面语言纪录看到拍摄者的内心活动”。④乡土电影中的乡土风貌与农民形象分别以景、物、人的影像呈现在镜头里,如电影《那人、那山、那狗》中反复出现的群山、小狗、石板路和溪流等镜头,这些镜头不是导演虚构出来的而是对现实农村风貌的客观还原;而电影《黄土地》中勤劳善良的翠巧、封建保守的翠巧爹等农民形象也能在现实农村中找到生活原型;电影《红高梁》中“颠轿”的经典戏份则是对当地乡约民俗的影像还原。叙事镜头的客观性不仅能够唤起受众的情感认同还能通过拟态现实的镜像功能引导受众进行文化自省与反思。现实农村的物质世界显然是乡土电影的影像素材,是电影叙事镜头的文化模板。乡土电影只有尊重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忠实地表现与传承乡土文化,才能引起受众的心灵共振与情感认同。

2、镜头的主观性:镜头后的意识形态操控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影像叙事,电影创作者往往需要对镜头画面进行主观选择和艺术处理,而影响这种主观操控的则是创作者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包括创作者的政治倾向、文化素养以及艺术灵感等,事实上真正掌控镜头“命运”的正是这些镜头后的意识形态。乡土电影的影像叙事虽然是对现实农村的镜像反应,但是由于镜头视角以及电影自身叙事内容等种种的限制,注定了它的影像叙事不可能全面地反应农村图景,也不可能对乡土生活的叙事面面俱到,而最终能够出现在镜头中的乡土影像则是创作者主观选择的结果,体现了创作者个人的思想观点。电影《那人、那山、那狗》中的群山、小狗、石板路等镜头是现实农村中的客观事物,但为何偏偏选择这些景象作为叙事镜头,这显然是创作者主观选择的结果,这些客观存在的物象经过主观选择后被赋予了诗意化的符号意义,是创作者表达情感思想、加强叙事功能的主观性镜头。

只有当创作者平衡好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把握好主观叙事与客观叙事的火候与技巧,才能提高叙事镜头的艺术性与文化性,才能最终通过诗意化的镜头满足受众的审美趣味,提升受众的审美情操。

二、理性化的主题思想: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如果说乡土电影的影像叙事给予受众的是一种对乡土生活的感性认知,那么其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则是对全片的理性认识。然而,在市场的冲击下,不少乡土电影逐步沦为追求视觉的商业品,而对于主题思想的把握与表现则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浮躁感,有的乡土电影在主题思想的表现上则过于理想化,结果反而造成事实失真;有的则为了戏剧性将现实性无限夸大,导致了人文关怀的缺失。理性化的主题思想应该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合理把握二者的表现力度。

1、理想型主题思想构建的文化自信

理想型的主题思想往往具有一种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文化力量,这种理想型的主题思想自动过滤掉了现实社会中黑暗残酷的一面,将叙事的着力点放在了弘扬与讴歌社会的主流意识,赞美与颂扬典型的先进人物与先进事迹上,通过这种正能量的传递给予受众文化自信与精神慰藉。乡土电影的主题思想应该具有人文关怀与道德情怀,通过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美好和谐的生活图景建立受众对乡土文化的自信。电影《红高粱》虽说是以悲剧收场,但贯穿全片的却是轰轰烈烈的个性解放与热血沸腾的爱国情怀,影片通过人性的光芒让受众看到了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是一种理想型的主题思想。

2、现实型主题思想促成的文化反思

现实型的主题思想是一种敢于针砭时弊,对现实社会中的假、恶、丑进行道德审判与文化反思的主题思想。这种主题思想将叙事镜头更多地对准了现实社会中残酷的一面,通过批判的眼光揭露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从而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与文化反思。乡土电影的主题思想应该具有这种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样才能让受众在残酷现实的境况中自我反思与不断进取。电影《黄土地》将叙事镜头对准了还未解放的陕北地区,通过一位八路军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封闭、贫困的农村,压抑的影像构图与的真实的乡土叙事揭示了未解放地区的农民所处的困境: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的极度贫困与匮乏。这种主题思想因为现实性而深刻、震撼,从而引起受众的文化反思。

乡土电影应该在感性的影像表达之后积淀出理性的思想精髓,而这思想还应嵌入内心,发人深省,这就需要理性地阐述与表达电影的主题思想,平衡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保证乡土电影的主题思想既要传递社会正能量,让受众获取人文关怀与精神慰藉,也要以审判的视角关注社会现实,敦促人们进行文化反思。

三、立体化的农民形象:多维度的审美视角

乡土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凝聚着深刻隽永的人性意蕴和思想内涵,它和特定的历史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乡土电影的农民形象离不开社会时代,离不开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内化;另一方面,乡土电影中农民形象的塑造直接关乎着作品对时代生活、时代精神的把握程度。然而,许多乡土电影在农民形象的塑造上往往存在两种问题:一种是乡土叙事中长期形成的农民个体形象的脸谱化、符号化;另一种则是受众对农民群体的“刻板印象”。

1、摘除“人物脸谱”,塑造真实、丰富的农民形象

在文艺创作中,人们常用“脸谱化”比喻人物刻画的公式化倾向,即是好是坏是什么性格一眼就能看出来。显然,人物的脸谱化局限了人物形象的生动演绎与故事情节的精彩叙述。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某类人作为参照原型,而现实生活中人物形象往往具有复杂性与多面性,这也应该成为艺术创作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即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应该是一种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先进性也有落后性的立体化人物。比如,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张慧科一开始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差学生”形象,可在城市流浪归来后的他则成了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学生,张慧科形象的复杂性、多面性与外界环境以及人物内心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这种立体化使艺术形象更加饱满与鲜活。这种多维度的视觉模式不仅打破了原有的“好人始终是好人,坏人一直是坏人”的固有审美范式,还建立了一种通过多角度全面考察、评价人物形象的辩证主义审美范式。

2、消除“刻板印象”,塑造全新的农民形象

一提到农民,大多数人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是愚昧无知、因循守旧、封建迷信等负面形象,而勤劳善良、勤俭节约等正面形象却被掩盖了。这种对农民群体的固有偏见并非是空穴来风:一方面,不少农民身上的确实存在着这些缺点,另一方面则是长期以来媒介对农民形象的负面传播,久而久之也便对受众造成了一种“刻板印象”。所谓“刻板印象”是由李普曼于1922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刻板印象就是“将各种形象组织成一些固定和简单的分类,并用来代表所有人的方法”。“刻板印象虽然能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单的参考标准,但同时也阻碍了人们对事物的全面理解。”⑤李普曼还特别强调了大众传媒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印象方面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如电影《暖春》就成功塑造了一大批善良淳朴的农民形象,这种正能量的传播有助于消除受众对农民群体的“刻板印象”。

乡土电影应该摘除人物“脸谱,”实现人物形象的立体化和丰富化,同时还应在充分接触、了解农民真实生活的基础上以宣传农民的正面形象为主,重新塑造全新的农民形象,消除受众对农民群体的“刻板印象”,最终实现乡土电影的人性关怀,传播社会正能量。

结语

乡土电影的影像叙事应该通过诗意化的镜头呈现客观物象,传达创作者的艺术理念;通过理性化的主题思想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使受众获取文化自信,进行文化反思;通过立体化的、全新的农民形象使乡土叙事更加真实与精彩,最终实现艺术性、思想性与娱乐性的和谐统一。在现代社会,乡土电影如何通过现代化的影像传播理念进行乡土叙事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长期性课题,而本文只是做了一些初步探究,更多的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与思考。

参考文献

①刘婷:《影像叙事》[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06

②[美]博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③[英]马克·柯里 著,宁一中 译:《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

④石革新,《电视镜头的主观性与客观性》[J].《当代电视》,2006(1):69

⑤贾冰:《媒介农民形象塑造——兼论媒介农民形象镜像中的政府形象》[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第3篇:关于思乡的作文范文

一、中国乡土电影发展分期与流变

(一)乡土电影概念解读

由于时代背景和具体的文化语境不同,中国乡土电影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称谓,比如“农村电影”“乡村电影”“乡土电影”等。一般来讲,以文化角度为出发点关注此类影片时,称作“乡土电影”;以社会角度为出发点关注此类影片时,称作“乡村电影”;以政治角度为出发点关注此类影片时,称作“农村电影”。

文化视野中的“乡土电影”通常是指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农村题材电影。乡土电影不仅反映了农村所特有的浓厚的乡土文化,同时也凝聚了乡土电影编剧和导演浪漫的乡土情结。

社会视野中的“乡村电影”一定程度上涵盖了“乡土电影”和“农村电影”。“农村”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乡土”包含了浓厚的文化色彩,而“乡村”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中性词,它指的是电影表达的客观对象。

政治视野中的“农村电影”又分为狭义“农村电影”和广义“农村电影”。广义“农村电影”是指以农民为目标观众,以农村为目标市场的电影,它以满足农村观众的需求为出发点。而狭义的“农村电影”通常是指与农民、农村、农业相关的电影。此外,农民工题材电影也属于“农民电影”范畴。

(二)中国乡土电影发展阶段与流变

以不同时代乡土电影的总体特征为依据,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阶段,依次是“抗战阶段”“革命阶段”“国家阶段”“政治阶段”“艺术阶段”“市场阶段”“产业阶段”。

“抗战阶段”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段时间。主要代表作有《迷途的羔羊》《春蚕》《凯歌》《狂流》等。在这一阶段,中国的乡土电影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成果,中国乡土电影的概念、理论以及实践都在这一阶段产生。

“革命阶段”的乡土电影主要演绎了中国农民从个体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的整个过程,同时反映了中国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代表作有《人往高处走》《葡萄熟了的时候》《一场风波》《白毛女》等。这一阶段的乡土电影较之抗战阶段的乡土电影,不论电影的主题、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乡土电影的“国家阶段”始于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双百”方针的提出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代表作有《五朵金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枯木逢春》《老兵新传》等。这一阶段乡村电影的发展为此类型电影艺术风格的创作和文化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经验。

“文化大革命”把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带进了“政治阶段”。乡土电影在这一阶段俨然成了政治斗争的手段和工具。比如影片《火红的年代》和《艳阳天》主要描述了不同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欢腾的小凉河》和《盛大的节日》意在倡导人民群众与“走资派”做斗争。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也迎来了它的“艺术阶段”,乡土电影开始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电影风格体现农民丰富的内心世界。《咱们的牛百岁》《芙蓉镇》《喜盈门》《徐茂和他的女儿们》都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随即进入了“市场阶段”,代表作有《我的父亲母亲》《被告山杠爷》《秋菊打官司》《香魂女》等。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元素也逐步融入这一阶段的乡土电影中。此外,这一阶段的乡土电影还体现人们勇于面对现实、质疑现实的决心。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逐步进入“产业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有《美丽的大脚》《两个人的教室》《荔枝红了》《村官李天成》等。

二、中国乡土电影镜像中的美学特征

(一)诗意化的叙事镜头

电影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大都本着客观、真实地还原人物、事物、景物的目的,但由于受创作者主观意识及故事本身内容的影响,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电影都会与客观现实产生一定的偏差。乡土电影的叙事镜头始终游离在主客观之间,这又被称作“诗意化的叙事镜头”,它主要体现在镜头的主观性和镜头的客观性两个方面。

镜头的客观性:由于镜头前的物质都是真实存在的,且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转移,因而电影的叙事镜头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乡土电影中不同的乡土景象、人物形象都是真实存在的,它们通过电影镜头呈现在观众眼前。比如电影《黄土地》中朴实善良的翠巧和思想保守的翠巧爹的原型就在现实的农村中。电影《那人 那山 那狗》中连绵不绝的群山、潺潺的溪流、古老的石板路等镜头客观还原了现实生活中的农村景象,并不是导演凭空捏造出来的。《红高粱》中“颠轿”的习俗也不是导演杜撰的,而是通过镜头客观还原了当地的乡风民俗。乡土电影中的镜头影像都取材于现实的农村生活。乡土电影只有在尊重真实乡村生活的基础上,真实地还原乡土文化,才能得到受众的支持与认同。

镜头的主观性:电影创作者的政治倾向不同、文化素养不同,创作出的乡村电影的风格及电影表现手法自然也不同。这就是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对电影镜头进行主观操作的结果。乡土电影的影像叙事虽然是对真实农村生活的客观反映,但由于受镜头视角和电影故事内容的影响,注定了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反映农村生活和农村景象。创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选择并确立最终出现在镜头中的乡土影像。农村生活中的景象、事物有千种万种,电影《那人 那山 那狗》中为什么只出现了群山、溪流、石板路等镜头,这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思想、灵感主观选择出来的。创作者只有把握好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之间的关系,才能通过诗意化的镜头创作出高品质、高品位的乡村电影。

(二)理性化的主题思想

由于市场的冲击,不少电影创作者只从商业利益出发,创作出许多单纯追求视觉快感的商业影片,此类乡土电影的主题思想过于理想化,结果反而导致电影内容失真。有的则无限夸大事实,甚至进行杜撰,以求达到电影戏剧性的效果,结果忽视了人文关怀的表现。乡村电影的主题思想应该把握好理想和现实的表现尺度。

理想化的主题思想自动屏蔽了社会中的阴暗问题和现象,而将重点放在了弘扬社会主流意识和对先进人物与事迹的歌功颂德上,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怀是乡土电影必不可缺的主题思想。乡土电影应该通过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和谐的生活氛围,使受众树立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如影片《红高粱》通过主人公人性的光辉让受众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与信心。

现实型的主题思想将镜头对准了社会中黑暗、丑恶的一面,通过揭露和批判社会中的假、丑、恶现象,引起受众的心理共鸣与反思。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是乡土电影主题思想所必备的情怀,只有这样,才能让受众在现实面前不断地反思并积极进取。电影《黄土地》以八路军的视角描述了陕北地区一个贫困、落后的山村。电影镜头中压抑的构图和真实的乡土叙事让受众对陕北地区农民的困境有了深刻的感受,并为之震撼,进而引起受众的反思。

乡土电影的主题思想应该把握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保证其既能给予受众人文关怀和精神慰藉,又能针砭时弊,促进受众反思、进取。

(三)立体化的农民形象

乡土电影中的农民形象随着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创作者对时代精神、时代生活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对乡土电影中农民形象的塑造。许多乡土电影创作者在塑造农民形象时往往会出现两个误区:一是个体农民形象的脸谱化、符号化,二是农民群体形象刻板。

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原型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中的人物往往比较复杂,具有多面性。乡村电影中农民形象的脸谱化,使人物形象的饱满度和故事情节的吸引力大打折扣。乡村电影须把农民形象塑造得既真实又丰富,打破原先比较片面的人物形象刻画。同时,还要尽力消除受众对农民的刻板印象,包括愚昧、无知、落后、迷信等负面形象。乡土电影应该在深入了解农民生活、深刻剖析农民个性的基础上,塑造出全新的立体化农民形象。

三、新时期中国乡土电影发展趋势与思考

乡土电影30年的流变过程证明,凡是得到受众认可和欢迎的乡土电影无一例外都客观展现了农村现实生活,反映老百姓真实的心声。因此,新时期乡土电影在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应继续坚守现实主义创作路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道德操守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土电影的持续发展应关注时代变迁下农村人物命运及其情感变化,真实反映和传达农民心声,客观展现农民不甘落后、拼搏向上的精神。同时,对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贡献进行赞美和颂扬。

其次,新时期乡土电影的进一步发展要注重影片品质的提升。乡土电影的品质好坏不仅表现在其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上,还体现在影片本身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上。因此,乡土电影应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人生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弘扬社会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剂,乡土电影的发展也离不开市场的支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乡土电影的题材和主题开始不断向城镇扩张。由于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所以乡土电影的受众也不再局限于农村。乡土电影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乡土电影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深入挖掘潜在的市场。

四、结语

第4篇:关于思乡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乡镇;文化工作;文化繁荣;乡镇居民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乡镇居民逐渐意识到文化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乡镇文化的繁荣。与城镇居民相比,我国乡镇文化的发展程度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乡镇文化的发展由于一些历史遗传因素和种种现实问题的限制,受到了重重阻碍。这不仅导致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对这一现象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一、我国乡镇文化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使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虽然,乡镇居民的文化工作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有所发展。但是,现阶段乡镇的文化水平已不能满足居民对于物质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必须重视乡镇文化的繁荣工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的满足乡镇居民对于文化的需求。

1.缺乏对乡镇居民文化活动的认识

现阶段,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我国乡镇居民的文化教育工作,正在大力促进乡镇文化工作的建设,但是仍有一少部分乡镇基层干部不能完全领悟乡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从思想上加以重视。许多乡镇干部受过去旧式思想的约束,认为经济发展才是乡镇发展的核心目标,一味地发展经济,完全没有意识到乡镇居民的文化需求,没有意识到乡镇文化的发展对于乡镇经济发展、居民精神生活乃至国家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致使乡镇文化工作的开展遭受到了重重阻碍,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也越来越大。

2.乡镇居民文化活动的资金不足

资金是乡镇居民文化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保证,没有资金的支持,乡镇居民的文化活动就寸步难行。虽然,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于乡镇文化工作的重视,有关部门为乡镇文化的建设、繁荣提供了大量资金,也有一些乡镇居民从某些企业拉来了一些赞助。但是,乡镇文化工作的开展不是一项短期的工作,需要长久的资金支撑。乡镇文化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组织文化活动,必然不利于乡镇居民文化活动的长久发展。

3.对乡镇居民文化活动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

乡镇居民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依靠相关专业人士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此才能保证乡镇文化工作的持续运行。目前,在我国一些乡镇,为响应国家号召,促进乡镇居民文化活动的发展繁荣。很多乡镇都配备了一些负责人对乡镇文化工作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平时工作的繁忙,他们用于开展乡镇文化工作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是十分了解乡镇文化活动,并不擅长从事乡镇文化工作,致使乡镇文化工作不能得到有效开展。

二、我国乡镇文化工作发展的建议

1.增强对乡镇居民文化活动的认识

思想认识是一切事情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只有从思想上重视乡镇文化工作的发展,才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乡镇领导必须准确了解乡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转变对于乡镇发展的看法。这样,才能有效推进乡镇文化的建设,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

2.加大对乡镇居民文化建设的投入

资金是乡镇文化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政府越来越重视乡镇居民的文化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章程,要求各级领导加强对于乡镇文化建设工作的投入,保证资金可以使乡镇居民文化活动得以有效开展。同时政府部门也应积极寻求企业的帮助,推动工业和农业的相互合作,推动城市与乡镇的相互合作,让乡镇文化的建设更加规范,文化活动更加丰富。

3.完善管理制度

由于乡镇文化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敬业精神、职业态度等都会对乡镇文化工作的开展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是,现阶段,我国乡镇文化活动负责人对于乡镇文化工作并不十分了解,导致乡镇文化工作的开展遇到一系列的阻碍。针对这一现象,我国政府应配备专门负责乡镇文化建设的专业人员,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乡镇文化工作,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乡镇文化的建设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根据不同乡镇自身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文化发展方案。以乡镇文化建设为中心,将乡镇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部分,明确乡镇文化的建设目标,逐步推进乡镇文化建设。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乡镇文化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乡镇居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还关系着党和国家工作执行力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和谐安定。因此,加快乡镇居民文化的建设,刻不容缓!针对目前我国乡镇文化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提高乡镇领导以及乡镇居民对于乡镇文化活动的认识,在完善乡镇文化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大对乡镇居民文化建设的各方面投入,努力调动一切可用力量,为乡镇文化的繁荣服务。

参考文献:

[1]朱海燕.当前乡镇群众文化发展建设的现状及优化建议[J].观察视角,2014,(9):73.

[2]黄光奎.浅析现阶段乡镇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城乡建设,2014,(9):218.

第5篇:关于思乡的作文范文

1 整合乡镇文化硬件和软件资源,提升农村社会的物质文明

乡镇文化设施建设,要在政府主导和引导下,通过整合盘活、集中利用以及调整置换的措施,灵活整合现有设施,为乡镇文化建设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服务基础保障体系。结合乡镇现有的图书馆、活动室、宣传站、广播站、新闻媒体等资源,打造一个综合化的乡镇文化体系。从乡镇实际情况出?l,围绕农民需求,将乡镇文化站基本设施、村社区文化设施以及农家书屋等各种设施和资源,打造功能齐全、利用率充分的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对于人口和经济条件较为有利的村组,可以开展农家文化院,与乡镇文化站形成既相互补充,又有特色的文化资源体系。利用数字电影等形式,为农村群众放映思想进步、能引发农民亲近感的电影。充实乡镇图书资源,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选择图书资源,避免图书远离农民生活,而得不到利用。将乡镇文化设施体系建设作为政府绩效考评的指标之一,按照国务院的指导意见,避免大拆大建,确保资源安排的合理性、投入的重点性以及使用的效益化。

2 丰富乡镇文化活动,提升农村社会的精神文明

1、培养良好的思想文化

近年来农村地区封建迷信思想以及各种宗教势力渗透较为严重,甚至大有代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存在的现象,要开展乡镇文化建设,首要任务就在于有针对性的消除各种落后腐朽的思想对乡镇农村的侵蚀,以科学、先进的思想文化武装农民,重视文化的教化功能,要思想觉悟上改造农民,提升农民的精神文明。

2、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

首先要利用好民间特色文化和文明成果,充分发掘各种民族性的、地域性的、乡土性的、民俗性的、历史性的文化形式,有计划地建立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品牌,既能提高当地农民群众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又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建立文化自信。围绕特色文化载体,连接农民群众与文明、文化的关系,使乡镇文化建设能够更有独特性和文明性。其次,利用好各种假期和节日,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不同的文化交流和汇演活动,唱红歌,唱家乡小调和地方戏,读好书,树立对地方文化、对家乡、对祖国、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引导农民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

3、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文化宣传队伍

各乡镇要集中利用当地的文化人才和中小学教育资源,建立一支较为专业的文化宣传队伍,利用好乡镇中小学以及各级文化站和文化活动室,作为文化宣传基地,定期开展各种文化宣传活动。同时,集中当地的各种民间艺人、农村文化骨干、文化能人以及体育能人等,通过培训,使他们具备文化传播的基本能力,向农民群众传播各种文、体、艺技能和文化,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明。乡镇政府和乡镇文化站要加强引导和管理职能,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开展各种活动,以自愿原则吸引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通过文化活动质量和吸引力的不断提高,逐步扩大参与度。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文化宣传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规范乡镇文化市场

乡镇文化市场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大市场,随着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这个市场会逐步成为各个领域的争夺点,而一些具有鲜明邪教性质的宗教团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渗入的,他们通过农民群众对于医学认识的不足,对于疾病的恐惧等心理漏洞渗透到广大农村地区,并在传教过程中推行无政府主义思想、无传统主义思想、无家庭观念思想等有害思想,对乡镇文化市场起到了很大的干扰作用,不利于正规文化活动和文化思想的传播与开展,要引起极大的重视,以战略眼光对待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加大对乡镇农村文化市场的整治力度,确保乡镇文化市场的有序和健康发展,净化乡镇文化和文明环境。

3 传播现代文明成果,提升农村社会的科技文明

科学技术对于现代文明的推动力是巨大的,当前现代文明的发展离开科技将寸步难行。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政府基层体系,是推动现代科技文明进入农村的最直接执行者和规划者,乡镇文化建设需要将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和科技文明的推动作为重要内容,带领广大农村进入现代文明。

1、重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要将乡镇中小学发展作为乡镇文化建设和乡镇发展的战略目标,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的全面、高效落实,将教育的理念深入地植入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思想观念中,避免广大农村再次滑向“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想中,避免农民被功利主义、金钱至上主义等观念再次侵蚀,避免农民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不进反退。

2、促进科技在农村的普及

推动先进科技进入广大农村,乡镇基层要将科技入村作为文化建设的战略内容,推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等科技理念和产品在农村的普及,用高科技的现代手段武装农民的思想,让农民用好高科技。

3、提高农民的科学思想

要用科学的思想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让农民用科学的思想抵制各种迷信思想、腐朽思想、极端宗教思想的入侵,正确认识医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规律。

4 建设生态农村,提升农村社会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镇文化建设中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目标之一,大力推进生态农村的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在农村的不断深入和深化。唤醒并培养农民对于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深入发掘农民的至善思想,引导农民将善的思想渗透到整个自然环境中,善待自然和生命。加强集体主义思想的宣传和培养,增强农民的责任意识和生态意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主动承担责任,同时引导农民用正确的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以权利意识及责任意识的有效结合,唤醒农民的奉献意识,健全人格,坚决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对农民思想的深入侵蚀,要让农民养成理性的生活方式,为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打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习惯意识。

第6篇:关于思乡的作文范文

一、教学目的

体味本文“寄情于物”的写法并借鉴之。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启发学生领悟本文以榕树为眼前景与思乡情的触发点、联系点,并以此联想到诸多琐细平凡的故乡生活的掠影,来表达自己真挚、浓烈而怅惘的思乡之愁。

三、教学方法及设想

以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练笔辅助教学效果的办法,利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四、具体的教学实施步骤

(一)借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课堂教学。

附:《乡愁》(台湾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边,母亲在那边。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现在啊,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边,大陆在那边。

(二)板书课题,让学生速读“自读提示”及课文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以设疑的方式导入课堂学习与讨论。

1.请学生根据“自读提示”提炼本文的主题,选材及写作特色。(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真挚、浓郁的思乡之情?

3.找出抒发浮想联翩的思乡之情的段落,并体会哪些词语写出了这种强烈而真挚的情感?

(1、2题可先提问学生,3题请全体同学齐读后再请个别学生分析词语的表现力。)

参考答案

1题可让学生自圆其说地解答。

2题中引起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的事物有两个:

住所左边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面。

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口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

3题的相应文字在204页末段,分析词语以学生的领会程度为准,教师适当地予以评价。

4.作者的思乡之情包括了哪些内容?请针对感受较深的某方面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采用前后桌讨论的方式,教师巡视启发、点拨,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

要点参考

思乡之情包括了以下内容:

·小时候在“驼背”之船上的“水手”梦

·有关“驼背”的古老传说

·女人们对榕树之神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

·农人们酷热时在榕树下的纳阴乘凉

·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夏夜生活

这些抒写出作者对故乡亲情、友情和乡情的眷恋、思念。讨论以学生自圆其说为妥。

5.文章在描述完思乡的景物后,重在表现真挚、浓郁而怅惘的思乡之愁,请学生根据课文加以体会。

(让学生朗读有关的讨论文字,即208页末段头两句。提问学生体会相应内容,即认识课文的叙事与抒情的有机性。)

6.这种思乡情感的深沉、浓郁是贯穿课文始终的,请让我们再次借助朗读来加深体味。

(教师朗读204页末段,让学生齐读与之呼应的209页的末三段。)

(四)导入课堂练笔。

1.以点明板书内容含义为教学过渡,说明本文是典型的“寄情于物”写法,启发学生根据相应文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等写个仿写性的片断(例如可以幼时生活的某个场面、事物;或家乡的某个景物、生活中的某个难忘的时刻或事情来写)。

2.在给一定的时间后请写好的学生当堂朗读,教师进行简要的评价。

(五)教学附记。

1.课堂讨论应注意渗透的问题。

A.标题与内容的关系

故乡的景物诸多,但作者为什么如此偏爱榕树呢?原来榕树一旦生长多年后,它的树枝可长成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新树干,这样一株会长成许多株。这在乡民的生活里必然是上苍赐予的聚集场所,孩子们玩耍的乐园了,一切乡情民俗也必然会在这里荟萃了。

所以标题一则体现出“寄情于物”的写作特色;二则也倾注了作者真挚、浓郁的思乡情感。榕树正是这些的体现与寄托之物,以此为题也便于景物描写的集中和情感抒发的浓郁感人。

B.材料的安排顺序与效果

文章先借“榕树”这一事物来表现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再通过回忆发生在榕树下的往事来抒发对家乡的眷恋、思念之情,虽形散而神聚,条理仍有机、分明。

C.如何看待“驼背”老树的传说、烧纸钱“祈求”树神和折树枝“祭祀祖先的神灵”等细节?

作者正是借写这些来形象、真实地体现出故乡的乡情与民俗,证明故乡人们的善良、正直,他们的淳朴、可亲之处。正因为如此,才让作者如此梦萦魂牵,对这些不应只从迷信角度片面看待之。

2.板书设计。

在“驼背”上的“水手”梦

关于“驼背”的古老传说亲情令飘泊天涯的故乡的榕树女人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友情异乡游子

第7篇:关于思乡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生产力;生产关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001-03

城乡关系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城乡的分离已发展成为城乡尖锐对立并成为一大社会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唯物史观,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分析了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必然性,进而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思想。一方面,他们肯定了城市的出现、城乡分离作为劳动分工的合理性、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另一方面,他们立足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分工的不合理性,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国家城市盲目扩张造成的乡村衰落、城市病态和城乡之间尖锐的矛盾与对立,揭示出城乡协调发展、城乡融合的历史大趋势。深入学习、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的思想内涵,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城乡的分离与对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合理性与进步性

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的“一切发展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市和农村的分裂。我们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就是总结在这个对立的运动中。”[1] 由此来看,在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城乡分离乃至利益对抗,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城乡关系的分离与对抗正好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方向,具有其合理性;以近代城市化为标志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制生产方式则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性。

1.从生产力发展规律上看,城市的出现、城乡关系的分离,是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必然结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恩格斯说“文明时代”(与原始公社的社会结构相对立)显著特征之一“是把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作为整个社会分工的基础固定下来”[2] 。从生产力发展规律上看,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所谓生产力“有所发展”,是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农业劳动者所必需的产品,从而为城乡和工农之间的分离提供了可能。“社会上的一部分人用在农业上的全部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需足以为整个社会,从而也为非农业工人生产必要的食物;也就是说,是使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行这种巨大分工的可能;并且也是生产食物的农民和生产原料的农民有实行分工的可能。”[3]“从事加工工业等而完全脱离农业的工人的数目,取决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超过自己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显然,不从事农业劳动而能生活的人的相对数,完全取决于土地耕种者的劳动生产率。” [4] 可见,农业劳动生产率制约着农业和工业之间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农业劳动生产率决定着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所谓“生产力发展不足”,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尚不足以避免或杜绝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所引起的利益分化、冲突乃至对抗。“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 [4]然而,正是在生产力“发展不足”的条件下,城乡之间的这种分化和对立恰恰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2.城乡之间的分离促进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体现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封建制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超越。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城市化迅速崛起、城乡关系走向尖锐对抗的时代。在他们看来,城市起源并伴生于近代的整个工业化过程,而工业化发展史也就是城市迅速扩张并最终战胜乡村的历史。马克思详尽分析了欧洲封建中世纪后期“乡村的城市化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步性关系。认为“中世纪是从乡村这个历史舞台出发的,然后,它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古代,是城市乡村化。” [5] 虽然“乡村城市化”伴随着农民利益被牺牲的苦难历程,但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看,它无疑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3.城乡分离和对抗的历史是与人类文明发展史同步的,城市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马克思把社会分工看做是城乡分离的基础,认为城乡分离是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最大一次社会分工,并把这种分离看做是人类文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起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此作了卓越论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直至现在。”[6] 城市成了社会商业经济和政治文化的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市文化也就成了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

二、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对城乡分离与对立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检视和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了城乡分离的必然性、合理性和历史进步性的同时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检视和批判,并将这种批判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相联系。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私有制是城乡对立的制度根源,正是私有制导致的阶级对立才使城乡分离具有了阶级对抗的意义。在马克思看来,“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 [6]。如果说,由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所导致的城乡分离和对抗是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那么,由私有制、异化劳动等所造成的城乡分离和对立则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利益冲突和阶级对抗。因为在私有制条件下,社会成员之间分裂为经济利益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阶级,城乡分离因此具有了阶级对抗的性质和意义。而阶级的实质,意味着对他人劳动及其成果的无偿占有,居住在城市的剥削阶级利用其特殊的经济政治地位盘剥乡村劳动人民,形成了城乡之间“中心―边缘”,即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依附的二元对立格局,并使乡村陷于贫穷和愚昧状态之中。

其次,基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分离和对立所造成的人的畸形片面发展作了深刻而尖锐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城乡分离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和最大的分工,意味着“劳动者日益完全依附于劳动,而且是极其片面、机械性的特定劳动”;意味着劳动“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力量”。“城乡之间的对立使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的对立。”[6] 它“使城市居民受到各自专门手艺的奴役。它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城市居民的体力发展的基础。” [6]因此,城乡的分离导致了人类活动畸形而片面的发展。

再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的本性驱使资本在城市聚集,从而导致城乡对立的加剧,导致乡村的破产和城市的畸形发展。资本是“一定量的积累和储存的劳动”,它遵循着利润至上、无限扩张的固有本性,这是资本的自然属性;资本是“对他人劳动产品的支配权,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即积累起来的劳动(死劳动)对活劳动的支配和剥夺关系,这是资本的社会属性。由于资本关系处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它实际上成了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原则和运转中心。近代以来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抗,正是近代社会资本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工业化城市所产生的“积聚效应”和全球化扩展正是资本存在和活力的根源所在。与此相对应,乡村则处于资本关系的“边缘地带”,成为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服务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倾销地,备受工业化城市的剥削和城市资产阶级的掠夺。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揭示的“世界历史”首先是城市的历史,它表征着资本全球化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中心―边缘”的资本逻辑再一次凸现:城市成为先进生产力的聚集地并使乡村破产;工业中心城市的繁荣是建立在对乡野农村残酷剥夺的基础上的。资本带来的文明面和对抗性在这里鲜明地体现在:一方面,资本与财富的集中,另一方面,贫困和失业又使城市成为罪恶的发源地。

三、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城乡从分离与对立到协调与融合的历史大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正如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间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私有制的弊端必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废除私有制,消灭剥削阶级,城乡对立的阶级基础也就随之消失,城乡对立才能被彻底消灭。城乡分离和对立给人类带来的“文明面”和对抗性表明:扬弃和超越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在克服各自片面性弊端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融合,是人类历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关于城乡“同一 ―对立―融合”的历史辩证法,既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价值追求,也符合社会演进的历史规律。马克思关于城乡融合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

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城乡融合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城乡融合的物质条件是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特别是大工业的发展和协调安排。“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均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 [7];城乡融合的社会条件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便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地发展――这一切都将是废除私有制的最主要的结果。”[8]

2.鉴于农业的基础地位,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和技术化。农业的现代化首先意味着农业中的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过程,促使农业成为市场和交换而进行生产的商品化农业,不断提高农业在商品经济中的贡献率。在马克思看来,农业的现代化需要借助于农业的资本化、企业化经营,推动现代大农业的发展。他通过对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研究发现,农业资本化、企业化经营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创造了农业史上的奇迹,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的发展与增长速度都大大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同时,农业的工业化还引发现代大农业取代小农经济的农业革命,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缩短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 [1],机器化大工业在占据城市工业部门之后也开始占领农业领域并引起农业革命。随着农业机械化、良种化和化肥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工业化进程逐步展开,“最墨守成规和最不合理的经营,被科学在工艺上的自觉应用代替了。”[1] 大工业在农业中的应用还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并将大量农业人口从封建宗法关系和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或农业工人,从而促进了城乡社会关系的大调整和大转变。

3.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历史先导作用和文明辐射扩散功能。实现城乡融合,决不是要毁灭城市、中断城市文明以至强制拉平城乡区别、达到城乡之间无差别的绝对同一,而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之间“更高级的综合”。因为城乡对立的消除,同肯定城市的历史作用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并不矛盾。由于城市是现代工业、商业、航运和贸易的中心,城市文明相对于乡村生产关系而言,是一种社会进步,具有较高的文化势能,而消灭城乡对立意味着要摆脱和改变传统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农村愚昧和孤立分散状态。因此,走向城市化是城乡关系变革的路径选择,城市在这里应该起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它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摆脱乡村的愚昧落后状态、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和反哺作用。

4.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和生活条件日益接近起来。

马克思在设计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时,提出了一系列使城乡融合互动和日益接近的基本措施。归结起来有:(1)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密切联系与有机结合。“在最先进的国家里采取的方法是: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因为“只有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并使交通工具随着由此而产生的需要扩充起来,――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 [9](2)生产力的计划利用和平衡分布。“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均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为了使大工业生产摆脱地方性的局限,协调城乡的统筹发展,必须“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 [7],“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 [7] (3)人口的平均分布。“只有使人口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于全国……才能使农村人口从……那种与世隔绝和愚昧无知的状态中挣脱出来。” [7] (4)城乡之间文化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接近。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在文化和生活条件上日益接近,才能“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才能使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成为全体人民都能享受的财富。” [6]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的思想是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理论体系。他们关于城乡从分离、对立走向融合的设想,给我们许多现实的启示。首先,将城乡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走出原有封闭隔离的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开放融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是统筹中国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前提。其次,要真正实现城乡之间的开放、互动和融合,体制上的变革和制度上的创新是关键。再次,促使乡村城市(镇)化、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关系变革的基本途径和现实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乡村城镇化、工业化,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75-57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76-177.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1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24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33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5-647.

第8篇:关于思乡的作文范文

在古代文学中,文人对家乡的情感表达,从有形的“思乡、思家”到抽象的无形的“思乡”,思乡情感的表达已成为当前文化的一种精神象征,古代的思乡文化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时代性,它概括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文化。本文就“思乡”的主题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思乡;情感表达;表现形式

古代文学是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和浓厚的文化积累渗透,使得一些题材和手法形成一定模型,而这些形式与模型经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变迁也慢慢地被保存下来,而且一直影响着现代的情感表达形式。古代文学中的思乡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思家难以回家,二是思家不肯回家,三是思家是一种文化精神象征。

一、诠释古代文学的“思乡”

在古代,家乡这一概念主要是由血缘而形成的,注重家乡的亲情伦理形式和情感的表达,与此同时,家乡是一个特定的生存时空,是身体与灵魂的栖居地,它关系到人们对社会关系的处理,关系到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在古代社会中的生存。俗话说:“国家为大家,家为小家,小家和睦,大家和谐,小家是大家的重要成分和元素”,所以“家”是“国”发展的起点,“国”是放大了的“家”,从家庭亲近成员、亲戚到乡党、再到同窗,从同族到社会到国家,这无一不展现着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都是靠血缘亲情为主要线索联系起来的,“家”虽然是社会最小的结构,但是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结构和价值,家和国具有同构性,在古代中国中还注重家族的重要性,因他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柱石,传统的中国文化大部分是源于家族中的观点。古代中国文学中由热爱家乡引起思念家乡,再由思念家乡激发爱国的情怀这是思乡情感的一种升华与提升。如若对思乡的情感进行描述,则就会发现人人都有思乡的情感,知识每个人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展现出来的形式也是各有不同。

二、古代文学“思乡”主题的表现形式

(一)思家难以回家

思乡难以回家的这种情感主要来源于外界中一些不可抗拒的力量,然而这些力量对作者本身的精神是一种摧毁,使得作者回家的愿望破灭。一般来说这些因素是一些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比如,战争、国家分裂、疾病、穷困等等。比如著名的典故“文姬归汉”,蔡文姬先生所在的家庭是文学世家,父亲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曹文姬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只可惜在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匈奴,并且嫁给了当时的匈奴的左贤王,自此期间尝尽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之后曹操统一北方之后,赎回了蔡文姬,之后又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从上述故事中可以看出,蔡文姬的生活是痛苦的,回归故土、母子团聚是人人都应该拥有的,但是当时的她却不能够两全,使得离别的痛苦伴随了她的一生,使得思乡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是难以抒发和表达的情感。

(二)思家不肯回家

思家不肯回家主要是由作者的自身意识来进行构建的,之前的外部抗力和时空阻隔的原因都不再成为不肯回家的理由,作者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来逐渐实现回家的愿望,然而,想念家乡不肯回家却成为现实。例如仕途的挫败,生意场上的失利,道德评判的恐惧,人生期望值的差距等等,这些从客观因素变成了思家不肯回家的主观理由。例如楚霸王项羽,在《史记•项羽本纪》有所记录,当时楚汉相争,项羽兵败垓下,在欲渡乌江时,有船要渡他过河,可是项王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当时如若项羽渡江,凭借江东的地利人和,卷土重来未尝不可,但是项羽当时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觉得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这是典型的思家不敢回家的案例,这种多数是因为当局者心志过高,对自己的期望值也比较高,思乡已成为自己心灵的伤痛。

(三)思家是一种文化精神象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背井离乡的人们在心里一直孕育着“寻根问祖”的情结,已经逐渐演变成了“落地生根”的心灵安慰。目前来说,人们对于精神的栖居要高于对物质的栖居,之前是人随“根”走,之后却变为了“根”岁人走,所以将乡情融入了生命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喜悦,家乡也就有了一定想象空间,在文化上形成了一种象征符号。就如现代诗人卞之琳在《寂寞》中所写:“乡下小孩子怕寂寞,边养一只蝈蝈;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小时候他常常艳羡,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诗中所描绘的不仅仅有诗人对家乡风景人物的怀念,还有对家乡的自然、生命以及精神家园的想念,诗中所吟唱的不再是个人对家乡的怀念,而转变为集体对于家乡的思念,是一种迷失的乡愁。

综上所述,思乡情感的表现形式主要从有形的具体的思乡难以回家到思家不肯回家,最后到抽象的无形的四家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这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于思乡情感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和时代性,还涵盖了所有的人类精神的领域。

作者:王梦楠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

参考文献:

第9篇:关于思乡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乡土电影;美学特征;流变

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不仅表现在乡土题材电影的创作艺术与创作手法上,还表现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自身所存在的价值与社会意义的探索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电影的不断发展,中国乡土电影的内在规律、自身属性及社会功能也日益凸显出来。

一、中国乡土电影发展分期与流变

(一)乡土电影概念解读

由于时代背景和具体的文化语境不同,中国乡土电影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称谓,比如“农村电影”“乡村电影”“乡土电影”等。一般来讲,以文化角度为出发点关注此类影片时,称作“乡土电影”;以社会角度为出发点关注此类影片时,称作“乡村电影”;以政治角度为出发点关注此类影片时,称作“农村电影”。

文化视野中的“乡土电影”通常是指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农村题材电影。乡土电影不仅反映了农村所特有的浓厚的乡土文化,同时也凝聚了乡土电影编剧和导演浪漫的乡土情结。

社会视野中的“乡村电影”一定程度上涵盖了“乡土电影”和“农村电影”。“农村”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乡土”包含了浓厚的文化色彩,而“乡村”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中性词,它指的是电影表达的客观对象。

政治视野中的“农村电影”又分为狭义“农村电影”和广义“农村电影”。广义“农村电影”是指以农民为目标观众,以农村为目标市场的电影,它以满足农村观众的需求为出发点。而狭义的“农村电影”通常是指与农民、农村、农业相关的电影。此外,农民工题材电影也属于“农民电影”范畴。

(二)中国乡土电影发展阶段与流变

以不同时代乡土电影的总体特征为依据,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阶段,依次是“抗战阶段”“革命阶段”“国家阶段”“政治阶段”“艺术阶段”“市场阶段”“产业阶段”。

“抗战阶段”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段时间。主要代表作有《迷途的羔羊》《春蚕》《凯歌》《狂流》等。在这一阶段,中国的乡土电影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成果,中国乡土电影的概念、理论以及实践都在这一阶段产生。

“革命阶段”的乡土电影主要演绎了中国农民从个体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的整个过程,同时反映了中国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代表作有《人往高处走》《葡萄熟了的时候》《一场风波》《白毛女》等。这一阶段的乡土电影较之抗战阶段的乡土电影,不论电影的主题、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乡土电影的“国家阶段”始于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双百”方针的提出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代表作有《五朵金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枯木逢春》《老兵新传》等。这一阶段乡村电影的发展为此类型电影艺术风格的创作和文化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经验。

“”把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带进了“政治阶段”。乡土电影在这一阶段俨然成了政治斗争的手段和工具。比如影片《火红的年代》和《艳阳天》主要描述了不同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欢腾的小凉河》和《盛大的节日》意在倡导人民群众与“走资派”做斗争。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也迎来了它的“艺术阶段”,乡土电影开始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电影风格体现农民丰富的内心世界。《咱们的牛百岁》《芙蓉镇》《喜盈门》《徐茂和他的女儿们》都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随即进入了“市场阶段”,代表作有《我的父亲母亲》《被告山杠爷》《秋菊打官司》《香魂女》等。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元素也逐步融入这一阶段的乡土电影中。此外,这一阶段的乡土电影还体现人们勇于面对现实、质疑现实的决心。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乡土电影的发展逐步进入“产业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有《美丽的大脚》《两个人的教室》《荔枝红了》《村官李天成》等。

二、中国乡土电影镜像中的美学特征

(一)诗意化的叙事镜头

电影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大都本着客观、真实地还原人物、事物、景物的目的,但由于受创作者主观意识及故事本身内容的影响,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电影都会与客观现实产生一定的偏差。乡土电影的叙事镜头始终游离在主客观之间,这又被称作“诗意化的叙事镜头”,它主要体现在镜头的主观性和镜头的客观性两个方面。

镜头的客观性:由于镜头前的物质都是真实存在的,且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转移,因而电影的叙事镜头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乡土电影中不同的乡土景象、人物形象都是真实存在的,它们通过电影镜头呈现在观众眼前。比如电影《黄土地》中朴实善良的翠巧和思想保守的翠巧爹的原型就在现实的农村中。电影《那人 那山 那狗》中连绵不绝的群山、潺潺的溪流、古老的石板路等镜头客观还原了现实生活中的农村景象,并不是导演凭空捏造出来的。《红高粱》中“颠轿”的习俗也不是导演杜撰的,而是通过镜头客观还原了当地的乡风民俗。乡土电影中的镜头影像都取材于现实的农村生活。乡土电影只有在尊重真实乡村生活的基础上,真实地还原乡土文化,才能得到受众的支持与认同。

镜头的主观性:电影创作者的政治倾向不同、文化素养不同,创作出的乡村电影的风格及电影表现手法自然也不同。这就是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对电影镜头进行主观操作的结果。乡土电影的影像叙事虽然是对真实农村生活的客观反映,但由于受镜头视角和电影故事内容的影响,注定了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反映农村生活和农村景象。创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选择并确立最终出现在镜头中的乡土影像。农村生活中的景象、事物有千种万种,电影《那人 那山 那狗》中为什么只出现了群山、溪流、石板路等镜头,这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思想、灵感主观选择出来的。创作者只有把握好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之间的关系,才能通过诗意化的镜头创作出高品质、高品位的乡村电影。

(二)理性化的主题思想

由于市场的冲击,不少电影创作者只从商业利益出发,创作出许多单纯追求视觉的商业影片,此类乡土电影的主题思想过于理想化,结果反而导致电影内容失真。有的则无限夸大事实,甚至进行杜撰,以求达到电影戏剧性的效果,结果忽视了人文关怀的表现。乡村电影的主题思想应该把握好理想和现实的表现尺度。

理想化的主题思想自动屏蔽了社会中的阴暗问题和现象,而将重点放在了弘扬社会主流意识和对先进人物与事迹的歌功颂德上,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怀是乡土电影必不可缺的主题思想。乡土电影应该通过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和谐的生活氛围,使受众树立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如影片《红高粱》通过主人公人性的光辉让受众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与信心。

现实型的主题思想将镜头对准了社会中黑暗、丑恶的一面,通过揭露和批判社会中的假、丑、恶现象,引起受众的心理共鸣与反思。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是乡土电影主题思想所必备的情怀,只有这样,才能让受众在现实面前不断地反思并积极进取。电影《黄土地》以八路军的视角描述了陕北地区一个贫困、落后的山村。电影镜头中压抑的构图和真实的乡土叙事让受众对陕北地区农民的困境有了深刻的感受,并为之震撼,进而引起受众的反思。

乡土电影的主题思想应该把握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保证其既能给予受众人文关怀和精神慰藉,又能针砭时弊,促进受众反思、进取。

(三)立体化的农民形象

乡土电影中的农民形象随着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创作者对时代精神、时代生活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对乡土电影中农民形象的塑造。许多乡土电影创作者在塑造农民形象时往往会出现两个误区:一是个体农民形象的脸谱化、符号化,二是农民群体形象刻板。

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原型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中的人物往往比较复杂,具有多面性。乡村电影中农民形象的脸谱化,使人物形象的饱满度和故事情节的吸引力大打折扣。乡村电影须把农民形象塑造得既真实又丰富,打破原先比较片面的人物形象刻画。同时,还要尽力消除受众对农民的刻板印象,包括愚昧、无知、落后、迷信等负面形象。乡土电影应该在深入了解农民生活、深刻剖析农民个性的基础上,塑造出全新的立体化农民形象。

三、新时期中国乡土电影发展趋势与思考

乡土电影30年的流变过程证明,凡是得到受众认可和欢迎的乡土电影无一例外都客观展现了农村现实生活,反映老百姓真实的心声。因此,新时期乡土电影在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应继续坚守现实主义创作路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道德操守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土电影的持续发展应关注时代变迁下农村人物命运及其情感变化,真实反映和传达农民心声,客观展现农民不甘落后、拼搏向上的精神。同时,对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贡献进行赞美和颂扬。

其次,新时期乡土电影的进一步发展要注重影片品质的提升。乡土电影的品质好坏不仅表现在其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上,还体现在影片本身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上。因此,乡土电影应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人生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弘扬社会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剂,乡土电影的发展也离不开市场的支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乡土电影的题材和主题开始不断向城镇扩张。由于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所以乡土电影的受众也不再局限于农村。乡土电影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乡土电影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深入挖掘潜在的市场。

四、结语

新时期以后,乡土电影经历了一个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发展历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对乡土电影的关注角度和表达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电影工作者根据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不断地更新创作观念,挖掘电影自身的潜在特性和时代内涵,以适应新的发展空间和社会环境。

中国电影人用自己的热情和心血浇灌着中国特色的乡土电影,使其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是一部书写中国农村发展与进步的史书,同时也是反映中国三农问题及中国乡村文化的一个窗口。创作者一方面要不断地探索乡土电影的内在规律,并在乡土电影的人物形象塑造、表现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不断突破;另一方面还要不断追寻乡土电影的精神内涵,将作品内容立足农村现实生活,以审视的眼光揭露并批判乡土文化中黑暗、丑恶的现象及农民身上存在的愚昧、无知、落后的劣根性,从而引起受众的反思和进取。同时通过讴歌和赞扬乡土生活中和谐的人际关系、简单的人生追求、质朴淳厚的民风民俗,为现代生活中感到焦躁、麻木、紧张、压抑的受众提供一片心灵栖息地和精神乐土。

[参考文献]

[1] 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M].北京:中央编译局,2003:110.

[2] 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7.

[3] 章柏青,贾磊磊.中国当代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

[4] [英]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乡土精神[A].[英]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C].葛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30.

[5] 杨远婴.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