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仿生学论文范文

仿生学论文精选(九篇)

仿生学论文

第1篇:仿生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摹仿说;《理想国》;《诗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268-02

美国著名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明确指出了文学批评的四大要素,即作品、宇宙、作家和读者。①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艺术品的本质和价值,其学术贡献至今难以有人超越。在西方文论史上,人们在面对纷繁反复的文艺现象时,最早想到的是文学和世界的关系,即艾布拉姆斯所说的作品与宇宙的关系。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对这一关系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并逐步形成了“摹仿说”这一重要文艺理论。“摹仿说”在古希腊早期的哲人德谟克利特的著作中有所体现,后经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古罗马的贺拉斯和郎加纳斯的共同努力,逐步成为古代西方关于文学与世界关系看法的权威观点。因此,从学理上对“摹仿说”的历史发展线索进行梳理就很有必要。

在前苏格拉底时代,有许多哲人都提出了有关文艺摹仿世界的看法。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代表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摹仿有一个朴素的理论:万物都是对数的摹仿。针对早期毕达哥拉斯的摹仿理念,亚里士多德曾评价说:“多数的事物是由于它们同名的理念而存在。只有‘分有’这个词是新的;因为毕达哥拉斯学派说事物是有‘摹仿’数而存在……只是改变名称而已。但对于形式的分有或摹仿究竟是什么,他们并没有说明。”②摹仿在毕达哥拉斯那里是理性思维的产物,由于他们十分看重算术、几何、天文学的理性东西,同时对神进行了怀疑,所以他们最早提出关于摹仿的思想雏形,但他们认为摹仿所应遵循的形式是和谐,这一点是有巨大进步意义的。需要注意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摹仿理念是朴素、机械的,与后来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是有很大差别的。

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摹仿:“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摹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纫;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等。”③德谟克利特的大部分著作已经失传,他的摹仿说好像是说艺术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由于重复了具体的生产活动而逐渐学会了的,即摹仿是人们经验性的。

柏拉图是西方第一个系统地提出和论证摹仿说的大哲学家,他的摹仿说是在其“理念论”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在论述其摹仿说之前,有必要先对他“理念说”进行说明。《理想国》的第五卷记录了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的对话,该对话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十分著名的“洞穴”比喻。据说,一群长期被困在洞穴里的囚徒,他们以为在洞穴里看到的影子是真实的,认为影子就是事实本身。若这些囚徒们要走出洞穴,走到明亮的地方去,他们将会发现是太阳光造成了如此的结果。可囚徒们若要想外面的世界,必须忍受强烈的阳光(真理之光)的刺激,因为他们的眼睛长时间接触不到阳光,一旦接触阳光将难以忍受强烈阳光的照耀。通过“洞穴”比喻,柏拉图表明了他对真理、对求知的看法。

柏拉图的知识论是建立在“理念论”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人们凭借感官看到的东西只是事物的表象,是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表象世界”是凭感官经验而获得的,而“共象世界”是指抽象的公式、原理、定义、规则的具体物质世界。“洞穴”的比喻即在说明,人因种种条件的限制只能通过感官而接触到的世界是不真实的,然而存在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因此柏拉图将人类的知识分为三大范畴。其一是永恒不变的理念,它是神创造的,是真正实际存在的;其二是反映理念世界的,自然的或伪的感觉世界;其三是对第二个范畴的反映,例如画家、艺术家凭借自己的感觉和想象制造出了的艺术品。在柏拉图看来,模仿者就好像是人们拿了一面镜子四面八方地转,这样镜子就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出万事万物。理念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自然只是理念的“影子”,而摹仿自然的则是“影子的影子”。《理想国》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我认为,”他说,“我们完全可以把他称作他人制作品的模仿者。”

“好”,我说,“这么说你把自本质以降处于第三位的人称为摹仿者了。”

“当然,”他说。“悲剧诗人也是模仿者,那他不是与其他摹仿者一样,与主宰者和真理相隔三层了吗?”④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不真实的,因而他贬低文艺。(但柏拉图对诗人是另当别论,他认为诗人创作是灵感附体,与摹仿无关。)“既然要摹仿,就必须有摹仿和被摹仿的存在。实际上,柏拉图提出的是“原本―摹本”二元关系的问题。从高高居上的永恒不动的理念界,到流动不居的感性界,具有一种自上而下的等级结构”⑤。《理想国》是西方第一部集大成的哲学、政治学著作,且对西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柏拉图本质上是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否认艺术的客观存在,认为艺术是不真实的。在古希腊时代,人们面对种种无法解释的文艺现象,无法用科学的方法就行解释,因而将相当机械地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至于摹仿的是像还是不像,摹仿和被摹仿者究竟是属于什么关系,在那个时代,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思考。

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也是西方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一个代表,他的《诗学》是西方重要的美学著作。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首先明确其研究对象是诗,同时还涉及了悲剧,他指出了诗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分析了诗的成分,并指出其成分的异同。针对当时创作十分发达的悲剧,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己的悲剧理论,这对后世的悲剧理论影响巨大。《诗学》针对文学和现实的关系就十分有益的探索。亚里士多德抛弃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观点,提出了自己相对比较理性的唯物主义观点。他同样认为艺术是摹仿,但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不是柏拉图所说的“理念世界”,而是现实世界,因此艺术是真实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摹仿主要是行动中的人,且人们的摹仿是一种天性。诚如《诗学》第四章所说:

一般说来,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人的天性。人从孩提时候起初就要摹仿的本能,人对于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摹仿出于我们的天性,而音调感和节凑感(至于“韵文”则显然是节奏的段落)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起初那些天生最富于这种资质的人,使他以步步发展,后来就由临时口占而作(做)出了诗歌。⑥

亚里士多德对艺术的认识是和柏拉图不同的,因此,两个“摹仿说”的具体含义也是不同的“《诗学》以及柏拉图对话的摹仿都表示,一件艺术品是按照事物本质中的生存模式制成的,但由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抛弃了理式原则之彼岸世界,所以在上述事实中就不再有任何令人反感的东西了。”⑦在这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不同的一个地方,即关于诗歌的起源,柏拉图认为诗人的创作全是因为神灵附体,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诗起源的第一个原因是摹仿的本能,第二个原因是音调感和节奏感,即诗歌有自己的起源,并非是神灵附体,由此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唯理主义倾向是多么明显。

在《诗学》的开头,亚里士多德开宗明义地说:“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萧乐和竖琴乐―这一切都是摹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⑧

关于古希腊的“摹仿说”有一点必须明白,古希腊的“艺术”一词是一个包含技艺创作的宽泛概念,其中可以区分出“实用的艺术”和“摹仿的艺术”的差异,而《诗学》谈的是“摹仿的艺术”。在“摹仿的艺术”里存在着以史诗、悲剧为代表的语言艺术和以双管萧乐和竖琴管为代表的音乐艺术。因为媒介不同,史诗用语言摹仿,竖琴乐用音乐摹仿;因摹仿对象不同,喜剧摹仿比我们坏的人,悲剧摹仿比我们好的人;因摹仿的方式不同,史诗用叙述方式进行摹仿,悲剧和喜剧用温柔的动作进行摹仿。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相比柏拉图更加科学,距离我们今天的理解方式更近。需要强调的是,《诗学》别强调行动中的人,其相当于艺术的创造过程。“《诗学》的主旨在于:史诗、悲剧和喜剧的‘创作活动’即是摹仿的过程,而非柏拉图意义上的‘原本与摹本’的关系,前者是动态的过程论,后者是静止的结果论。”⑨

古罗马文学文论基本上是在古希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总体成就不如古希腊。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很长时间里,“摹仿说”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论概念。古罗马大诗人贺拉斯大体上接受了“摹仿说”,他著有《诗艺》,其别强调以古希腊为师,在文学的选材上,他认为“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处理普遍题材是件难事;你别出心裁写些人所不知,人所不曾用的题材,不如把特洛亚的诗篇改为戏剧。”⑩

“摹仿说”是古希腊罗马给世人留下来的巨大的精神财富,它肯定了文艺和现实的关系,启发人们通过文艺去认识社会、改造世界,对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摹仿说”经历了早期朴素唯物主义,后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发展才趋于成熟,到了古罗马又得到了传承。在“摹仿说”发展的任何阶段,其无不与当时的文艺创作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摹仿说”作为艾布拉姆斯所列举的四种文学批评类型之一,是西方文论史上历史最悠久的批评方法,其雄霸天下近两千年。“摹仿说”对十八世纪古典主义、十九世纪浪漫现实主义乃至二十世纪的文学理论及创作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说二十世纪的相关的文学批评导向了作品、作者和读者的一端,但是回到古希腊罗马文论,从源头上弄清20世纪文学理论的产生背景及依据,还是有相当大的意义的,同样梳理一下“摹仿说”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线索,对于我们今天从事文学批评和创作实践无疑是有巨大意义的。

参考文献:

①⑦[美]M・H艾布拉姆斯著.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与批评实践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②吕新雨著.神话・悲剧《诗学》-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1995年,第94页.

③童庆炳、马新国主编.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新编(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23页.

④[古希腊]柏拉图著.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598页.

⑤⑨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4年,第168、170页.

第2篇:仿生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古希腊 “模仿论” 美学价值 生命意识

赫拉克利特(前530―约前470)是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他用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艺术和美,首先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论点。他说:“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联合同类的东西。艺术也是这样造成和谐的,显然是由于模仿自然。”[1]他观察生活中的绘画和音乐,认为画面上的颜色、线条都来自于自然,它能够呈现出与原物相似的形象;音乐则是将高、低、长、短的自然声音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曲调。因此,赫拉克利特的“模仿”,不仅仅是自然的简单再现,它还内涵了对模仿规律的探索。他认为“差异的东西相会合,从不同的因素产生最美的和谐,一切都起于斗争。”[2]艺术是相互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构成和谐的效果。“模仿”不是简单的再现,它是建立在人类无数次实践后,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之上的,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超越,在模仿的世界中发现了自然的规律和人类的精神内容。

德谟克利特(前460―约前370)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他遵循“文艺模仿自然”的观念,他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3]他的“模仿”自然,重在“自然”对人的启发性,根据人的实践需要,人们对自然的意蕴进行有意的发掘和创造。因此,艺术作为人模仿创造的对象存在,重在展现人的主观精神创造,自然是启发人创造的媒介,人类在创造的世界中感觉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任何艺术都不能不经研究而获得”,[4]在这里,“研究”包含了对模仿对象的认知和探索,要求文艺真实的模仿生活中的好人,并认为模仿坏人是一种“恶劣的行为”;模仿好人可以给生活中的人以教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的品质的提高。他要求艺术家不断加强自己的主观修养,在实践中训练自己的艺术技巧,因为“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艺术技巧可以增强艺术的表达效果。

德谟克利特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从研究自然向研究社会过度的哲学家。他提出追求和创造美“是一种神圣心灵的标志”,审美创造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为欧洲后来的美学研究确立了基本的方向。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是西方早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遵循当时流行的“艺术模仿自然”的观念,认为艺术通过描写眼睛、姿态等外在的东西,以表现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以展现出人物的心境、情感、思想等内容。艺术家在观察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才能够创造出美的艺术。他比德谟克利特的“模仿论”更具体,更深化,也更具有操作性。苏格拉底提出要创造“美的形象”,“如果你想画出美的形象,却又很难找到一个人身体各部分都很完美,你是否从许多中选择,把每个人最美的部分集中起来,使全体中每一部分都美呢?”[5]在这里,苏格拉底的“模仿论”已经包含了艺术家对生活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加工和改造,以创造出符合审美需要的艺术形象,它内蕴了早期“典型化”的文艺思想。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理式”,它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原型”,内蕴了世界的“普遍规律”和“绝对真理”等。在他看来,人要获得知识,认识真理,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只能通过灵魂对“理式”世界的回忆和领悟,才能够得到真正的知识和真理。柏拉图以此为基础,改造了古希腊以来的“模仿论”,认为“文艺是自然的模仿”,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基础的“自然”,“理式”具有第一性,“自然”是第二性,自然是“理式”的“摹本”。文艺模仿自然,只能模仿事物的“外形”,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是一种虚假真理的模仿,文艺是“影子的影子”,“摹本的摹本”,“和真理隔了三层”,是不真实的。

柏拉图贬低艺术模仿自然就像生活中的照镜子,他说,“你马上就可以试一试,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的旋转,你就马上造出太阳、星辰、大地、你自己,其他动物、器具、草木以及我们刚才提到的一切东西。”[6]他认为文艺模仿只是对客观事物外貌的一次又一次的复现,是不能模仿到事物的“实体”。“模仿只是一种玩艺,并不是什么正经事。”[7]柏拉图“理式论”的出发点是唯心的,但他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早期的模仿说,揭示了文艺反映生活这一真理。

柏拉图要求艺术不但要表现个别事物的外形,还要表现事物内在的共性,为“典型论”的认识提供了新思路。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西方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者。他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为人生目标,批判地继承并总结了古希腊以来的文艺模仿论,认为“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8]亚里士多德区分了职业技艺和美的艺术,如史诗、音乐、绘画等是“模仿的艺术”,认为一切美的艺术都是“模仿”,而不是柏拉图所说的来自灵感和灵魂的回忆。他提出只有具体存在的事物才是“第一实体”,是艺术模仿的对象,在此基础上,艺术家可以通过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创造出能够包含真理的艺术品。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的意义进行了改造,从外在物质自然转向了社会生活中人的自然的行动,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是人的性格、感受行动和生活事实,他使“人的行动”成为艺术关注的核心。他认为艺术模仿创造的对象是普遍和特殊的统一,它内蕴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对诗和历史进行比较,认为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在《诗学》第九章中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学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9]认为历史所写的是个别业已发生的事情,而诗所写的是带有普遍性的事,更能显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更真实,诗的价值高于历史的价值。

亚里士多德对诗和哲学进行比较,认为诗通过个别体现一般,通过特殊表现普遍,有哲学的意味,但不同于哲学。他说:“即便是医学或自然哲学的论著,如果用‘韵文’写成,习惯也称这种论著的作者为‘诗人’,但是荷马与恩柏多克利除所用的格律之外,并无共同之处,称前者为‘诗人’是合适的,至于后者,与其称为‘诗人’,毋宁称为‘自然哲学家’。”[10]可以看出,诗和哲学不仅是形式上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区别。诗要表现普遍,但诗人不能舍弃具体的人和事,而要像荷马那样,通过“典型化”了的人和事把普遍性的意义显示出来,是借助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的道理。而哲学则是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式,以抽象思维来完成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前者是在形象中内蕴了真理,后者则是在概念中包含了真理。亚里士多德抛弃了柏拉图“理式”模仿论中的不合理部分,对它进行了批判性的改造,把文艺模仿活动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而艺术反映生活过程中的“典型性”创造,是对人生规律性的探索,是创造真理的过程。

在《诗学》第二十五章里,他认为:“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他造型艺术家一样,是一个模仿者,那么他必须模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11]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古希腊以来文艺创作的基本经验,提出艺术模仿的这三种对象,实际上是三种创作方法,它们或是偏重于再现,或是偏重于表现,或是偏重于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在这里,亚里士多德认为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是最理想的艺术创作方法。

在《诗学》第二十五章中,他说“如果以对事实不忠实为理由来批评诗人的描述,诗人就会这样回答:这是照事物应该有的样子描述的――正如索福克勒斯说他自己描写的人物是按照他们应当有的样子,而欧力彼得斯描写人物却按照他们本来的样子”,“从诗的要求来看,一种合情合理的不可能总比不合情不合理的可能较好。”[12]因为“写不可能的事”是诗的积极“创造”。他反对消极的模仿,社会道德是生活行为的准则,但诗人需要用艺术的标准来选择、加工和改造生活。他认为“合情合理的不可能”描写,虽不是生活中实有的人和事,但它却符合事物的规律,具有必然性;“不合情不合理的可能”,只是描写了事物表面的、偶然的业已发生的事情,但它却不能显示事物的普遍性和本质规律。因此,艺术的模仿必然是一种创造。他说:“诗的艺术与其说是疯狂人的事业,毋宁说是天才的人的事业,因为前者不正常,后者很灵敏。”[13]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天才,是指富有模仿和创造能力的人,而模仿的过程就是这种人“心之理性的生产”,也只有他们才能创造出显示真理的艺术作品。在本质上,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己生命创造力的肯定和自我生命意识的不断觉醒。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古希腊进步文艺思想的结晶,它代表了古希腊唯物主义文艺思想的最高成就,在继承和发展古希腊的“模仿论”中,破除了古希腊在文艺本质认识过程中的一些神秘观念,具有古代唯物主义的光辉,引导和规范了欧洲文艺理论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列宁.哲学笔记(俄文版):318.

[2][1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5,74-75.

[3][4][9][11]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5:64-65,80.

[5]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转引自伽立特《美的诸哲学》(朱光潜译),1993,牛津版:120.

[6][7]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65,74.

[8]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VOL9:338.

[10][13]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5-6,56.

第3篇:仿生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摹仿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文艺

古希腊中的“摹仿”一词最早出现在祭典领域中。后来,“摹仿”一词才渐渐转移到文艺领域。柏拉图认为世界最真实的世界是理式。文艺进行摹仿,摹仿的并不是理式本身,而是“看上去的样子”,因而柏拉图对文学艺术持否定态度,认为文学艺术用来建立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不可靠的。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摹仿”并不是人们“看上去的样子”,而是包含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知识是文学艺术成其为文学艺术的关键所在,同时知识还产生了“”,从而表征了文学艺术的重要价值。

一、摹仿的对象

摹仿的对象,换言之就是文艺要不要反映现实。柏拉图认为文艺是摹仿现实世界的,客观的现实世界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柏拉图的思想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础,认为文艺所摹仿的客观现实世界并不可靠。在他看来,最真实的世界是理式的世界,理式是唯一的,是永恒不变的,同时又是普遍的具有绝对实在性。客观的世界也只不过是理式世界的一个摹本而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床有三种:“第一种是床之所以为床的那个床的理式;第二种是木匠依床的理式所制造出来的个别的床;第三种是画家摹仿个别的床所画的床。这三种床之中只有床的理式,也就是床之所以为床的道理或规律,是永恒不变的,为一切个别的床所自出的,所以只有它才是真实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柏拉图认为摹仿的对象是并不真实的客观世界。文艺创作的艺术世界是对现实的客观世界的摹仿,而现实的客观世界又是对理式世界的摹仿,在这三者中文艺处于最低级的位置,因而,柏拉图否定了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也就否定了文艺的真实性特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摹仿的对象是人所处的现实生活,并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他在《诗学》第一章中明确地指出:“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在亚里斯多德看来,处在“行动中的人”以及他们的“各种性格、感受和行动”,即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不同感情、性格、心理和行动都是文艺进行摹仿的对象。并且,他认为这一现实生活是真实的,因而文艺摹仿现实是可以反映真实的,也就带有了真实性的色彩。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还认为艺术的真实性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高于现实生活。

二、摹仿的特点

摹仿的特点揭示了文艺摹仿的本质特征。柏拉图认为文艺摹仿的特点是摹仿“看上去的样子”,即摹仿的是客观世界中某个事物的形式外观。他认为由于我们了解到的对象只是此时此刻的某一点或某一面,这某一点或某一面就相当于木匠制作出的桌子一样,是对理式世界的摹仿,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也只是本质或理式世界的一部分而已。所以,我们摹仿的对象也便只是某一时刻“看上去的样子”,是不能揭示事物的真实与本质的,因而也不能对事物作出全面而正确的判断。摹仿“看上去的样子”使得文艺落入卑贱的地位,甚至不如那些做工精湛的手工艺。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文艺摹仿的特点不止是“看上去的样子”,摹仿中还包含着“知识和技能”。摹仿物虽不同于原物,但是摹仿物能够使人产生“”。而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知识的融入。他说:“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惟妙惟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其原因也是由于求知不仅对哲学家是最快乐的事,对一般人亦然,只是一般人求知的能力比较薄弱罢了。”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杂多混乱的,但是知识能够将这混沌的世界整合、归纳,从而使世界富有秩序,使人能够出离于这纷繁杂多的世界,最终获得一种明晰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的摹仿不仅能够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能够超越现实生活,揭露生活中的道理与本质。也就是说,文艺不仅可以描绘事物的外在形状,而且展现了事物的内核。正是摹仿活动中知识的加入,使得文艺创作者不仅能够遵循客观主义的现实原则,对现实的社会生活进行极尽真实完整的描摹,而且能够发挥自己创造的能动性,即从自身主体的角度出发,在知识的导引下进行思考创作,对自身所经历、感知、观察到的现实世界进行回忆与思索,再将杂糅的信息进行整合,在自身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更加真实全面的样子,最终借助文艺作品将其表现出来。

三、摹仿论下文艺的功用

柏拉图是一个客观的唯心主义者,他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都是从他要在雅典民主势力上升时期维护贵族统治的基本立场出发的,因而柏拉图的文艺摹仿论是要为阶级服务的,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他认为客观的现实世界是不真实的,那么对客观现实世界进行摹仿的文艺就更加不可信,很难对社会和人发挥有利的作用和意义。但柏拉图又不是否定所有的文艺。他分析了文艺的三种摹仿,第一种是完全直接叙述,比如悲剧和喜剧;第二种是使用间接叙述,“只有诗人在说话”,比如颂歌;第三种则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结合,比如史诗和其他叙事诗。在这三种摹仿中,柏拉图认为只有第二种的摹仿是好的。我们借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做总结柏拉图文艺功用的观点是“文艺必须对人类社会有用,必须服务于政治,文艺的好坏必须首先从政治标准来衡量;如果从政治标准看,一件文艺作品的影响是坏的,那么,无论它的艺术性多么高,对人的引诱力多么大,哪怕它的作者是古今崇敬的荷马,也须毫不留情地把它清洗掉。”

亚里士多德摹仿论下的文艺功用肯定现实的真实性和文艺的真实性,认为摹仿中包含有知识,知识能够使诗燮理人性,从而给人带来“”,产生不同的美感功用。他认为不仅反映美好的颂歌是有功用的,而且反映人性卑劣部分的文艺同样能够产生。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不能仅仅为政治服务,还要关注人们的内心需求,从而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而这于社会而言才是有益的。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的功用是能够给人带来“”,对人的身心进行教育和陶冶。他说:“我们不应要求悲剧给我们各种,只应要求它给我们一种它特别能给的。”文艺摹仿现实,能够引起人们内心情感的悸动,引起人们的喜悦或忧伤,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因而,文艺能够有助于升华人们的精神,最终使其获得“”。这种“”的产生是因为人们通过文艺作品认识了客观的现实世界,甚至是其本质,在认识的过程中进行了求知,满足了自身的内心需求,使人们的情感得到了合适的宣泄与表达。无论是兴奋的还是悲悯恐惧的,这种“”都是无害的,他们恰到好处的净化了人们的心灵,使人们的内心得到一种心安、平和的状态。这就是文艺的重大功用所在。亚里士多德的这种文艺观,肯定了文艺的真实性及其社会作用,对后来以文艺的标准来评判文艺的理论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第4篇:仿生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后现代文学 田园语言 戏仿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057-01

当今后现代世界中,随着文学研究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分析文学作品的叙事手法上,其中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戏仿”手法吸引了相当一部分文学研究者的眼球。事实上,关注文学的人对于“戏仿”(Parody)这种叙事手法并不算陌生。“戏仿”又名“滑稽模仿”或者“戏拟”,它作为一种文学修辞较为常用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作家使用。在他们的作品中,通过“戏仿”,对一些经典的故事情节、场景、人物形象、台词等进行仿拟,试图营造“熟悉的陌生”气氛,达到滑稽、戏谑的审美效果,而在文学作品中尤其以语言中的“戏仿”为主。笔者将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出现在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田园语言的“戏仿”手法。

一、“戏仿”的形式与特征

“戏仿”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作品《诗学》里,文艺复兴时期,不少人认为“戏仿”只不过是一种低劣的文学形式。进入20世纪,巴赫金认为,从文本层面上看,“戏仿”是一种双层文本的对话;在文化层面上,“戏仿”是民间诙谐文化的形式之一,是一种诙谐看待世界的方式。结构主义者克里斯蒂娃在巴赫金的基础上,强调了“戏仿”的对话性,并将之发展为互文性。詹姆逊认为戏仿成为毫无个性的拼贴,是后现代的标志之一。

本文所讨论的“戏仿”是一种常见的文学现象,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手段,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在当代文学中,“戏仿”这种艺术手段虽然相比其他艺术手段算是刚刚崭露头角,不过其发展模式相对稳定,并能够形象地反映出某种特定的思维模式以及审美心理。就其形式而言,“戏仿”通过引用或参照其他文本内容的方式,把当代比较流行的大众文化或者普遍的社会现象用戏谑的、讽刺的、滑稽的方式结合到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随“戏仿”这种文学创作手段而来的就是“互文性”文本的产生。读者和观众能够从一个情节、一个场景、一个人物甚至一个小小的道具而联想到曾经所看过的作品,但同时也可以解读出在全新的艺术创作下与原作品本大不相同的深刻含义。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戏仿”形式的多样性;二是“戏仿”来源的多元化。在一个信息发达时代,每个人接收到的信息量都在无形增加,“戏仿”的来源无疑也扩大了很多。

二、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田园意识形态

爱默生的《论自然》(1836)滋生了美国心中的“田园意识形态”。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小说受到田园意识的持续影响。在文学作品写作中,田园书写风格极具顺应力,在与意识形态的共鸣中,既能呼应也能够与之抵抗。尽管“自然写作”力争能够表现出“自然”的纯洁、神秘、和谐与统一,努力引发读者对“自然”力量的虔诚和敬畏之情,使人们能够持续地沉浸于虚幻的田园般的极乐世界之中,沉湎在田园式的怀旧情怀中,巩固生态批评话语中的“道德高地”,但同时,美国后现代主义田园小说却通过怪诞离奇的手法,表现出“后现代”这个不确定的时代的不确定性。

三、田园语言中的“戏仿”

虽然“戏仿”这种文学手段在文学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一种叙事上的雕虫小技,登不了大雅之堂,原因在于它不是那种宏大的描述,作者一旦将叙事的特点定为滑稽可笑或者歪模斜仿的,那么就等于将他自己的作品从严肃的、规范的文学作品范畴中脱离出来。其实,在美国后现代文学中的“戏仿”是在深刻体会到了禁忌和墨守成规对真相的掩盖之后,作家们洞悉出有悖谬的存在,于是就模仿源文本并创造出新文本,利用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喜剧化阐释经典桥段、历史话语等文学内容。在“戏仿”中,作者通常会采用不可靠的叙事角度,和所刻画的对象保持一定距离,洞察荒诞可笑之处,最终取得反讽嘲笑的效果。从整体上来看,美国文学作品中田园语言的“戏仿”的独到之处是把“戏仿”视为艺术品本身,使其增强了文本的审美愉悦感,使作品能够隽永长存。

四、结论

从文学发展角度来看,“戏仿”体现了后现代文学作家成规的制约和世界悖谬的技术自觉,拓展了创作空间,也使读者获得了全新的审美愉悦感。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田园式语言中的“戏仿”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新鲜气息,在一定程度上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戏仿”这种艺术形式在文学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陈晓明.仿真的年代[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第5篇:仿生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学 学习唱歌 模仿

不论是音乐创作还是唱歌,人们都有些忌讳“模仿”这个词。的确,模仿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主体意识比较淡薄的重复行为,在学习唱歌中,它所体现的理念似乎是因循守旧,是不思进取,是与艺术创新精神背道而驰的,有时还涉嫌于“抄袭”的罪名。因此,远离模仿、避免模仿已成为我们音乐实践的通用信条和规则。但是,客观全面地看,上述认识有其偏颇、偏激的一面。本文拟从价值论的角度,一分为二地对学习唱歌模仿进行一些探讨,试图寻求比较全面客观的科学理念,以借此吁请歌手既能善待唱歌模仿,合理运用唱歌模仿,又必须避开模仿的种种弊端,消除其负面影响。

一、唱歌模仿的教育价值

唱歌模仿作为一种对音乐的重复手段和行为方式,也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和教学价值。首先,模仿的基本操作形式——重复的本身,就是一种主体性的自我学习过程,不管这种模仿是自发的无意模仿,还是有目的的有意模仿,都蕴涵着对客观音乐(或音响)的效仿性的学习。从广义的教育理念来看,这种行为方式包容了教材(模仿对象)和学生(模仿者)两方面,就已构成了教学运作的某些基本要素。千百年来,人类经过实践,将这种简易而朴素的“自学”模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纳入音乐教育活动,由教师参与其中,提升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性的教学行为,收到了肯定的效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论是过去“鹦鹉学舌”式的启蒙教学,还是现代启发式的示范教学;不论是普及性的基础音乐教育,还是提高性的专业音乐教育,都离不开模仿这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教学传承方式的参与。

在我国数千年的乐教传统中,“口传心授”是音乐教育的传家宝。师傅唱(奏)一句,弟子跟着模仿一句,如果走了调,马上进行纠正;如果没唱(奏)好,不论是音准还是姿势,都还可以再来若干遍,多么直观,多么及时。通过模仿,使受教育者对教材(曲目)心领神会,只要态度认真,注意力集中,再有一点音乐悟性,很快就能学会。在旧社会民间艺人那里,连乐谱都没有,就靠跟着师傅模仿学,辅以必要的经验式的讲解,结果,不仅使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得以传承至今,而且还培养出一大批音乐家,并发展衍变出许多音乐体裁、音乐流派……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模仿是音乐传承的摇篮。没有模仿,就没有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也就不可能有辉煌的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音乐文化。

到了现代,随着整个教育观念的变革,随着音乐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也曾有人过多地关注模仿的负面效应,在理念上将模仿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对立起来,认为它涉嫌守旧,落后,与当今的创新精神背道而驰,这一偏激观念比较集中地反映在部分音乐教学论著、教材中,将模仿排除在教学方法之外,淡化以至否定听唱法。但是,我国在新世纪出台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从理论和实践上澄清了这种偏颇的认识,不仅明确提出了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和前提,而且还肯定了模仿既是过程,也是方法。所以,今天音乐模仿仍以它那顽强的生命力坚守在教学阵地,发挥着传承音乐的中介作用。例如对低幼儿童,仍必须以“听唱法”(实为模仿法)为主要教学工具;在普通中小学,不仅在学习识谱期间必须辅以模仿教法,而且以后视唱、唱歌的纠错仍然必须让学生模仿正确的歌唱或琴声。即使在高等音乐教育的声乐、钢琴等专业性技术课中,教师以正确的示范让学生通过模仿来体验、掌握,是极其普遍的教学方法。所以,直到今天,音乐模仿不仅是教学过程,而且还作为常用教学方法之一,成为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这一事实非常客观地证实了它的价值和地位。

二、学习唱歌离不开模仿

人的成长离不开模仿。小孩从牙牙学语开始,人的许多能力都是通过模仿而获得的。俗话说:“近朱则赤,近墨则黑”,是说环境对人的影响。但是,如果没有模仿这个环节,近朱者也不能赤,近黑者也不会黑。

喜欢唱歌的人,都有自己崇拜的歌手,他们喜欢唱的的歌,就是这些歌手们唱过的歌。在业余歌手中,能识谱的人不多,他们会唱的歌,大部分是通过模仿他们崇拜的歌手而学会的。所以,在业余歌手中,所谓学唱歌,就是听他们崇拜的歌手的歌,模仿他们崇拜的歌手唱歌。模仿,在他们唱歌的活动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某人模仿某歌手的歌,如果能抓住这位歌手歌唱时的特点,模仿出来的歌声就惟妙惟肖,那么,就会得到人们的称赞,说他是“某某第二”。应该承认,能模仿到这种程度的人,确实有才能,难怪群众称赞他们:“有两下子”。

模仿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模仿是万万不能的,几乎所有的歌手都是经过模仿的阶段。比如在“超女”比赛中被模仿最多的张韶涵,她就曾经长期模仿张惠妹,一到KTV里就必唱张惠妹的歌曲。“如果你要学习唱歌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先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歌手,然后去模仿她。当然不一定模仿得像,但是你可以了解她为什么唱这首歌。”张韶涵如是说。她说出了很重要的东西,即你所模仿的歌手“为什么唱这首歌”。也就是说,要理解歌曲本身,歌者的情绪来自对歌曲的理解。如果不理解歌曲的内涵,又如何把握演唱的状态呢?

一些比较成熟的歌手,他们的声音处理(气息、咬字吐字、行腔)会比较科学,模仿他们的唱法,无形中也是对自己声音的一种训练。在没有老师面对面指点的情况下,模仿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张靓颖一直在模仿玛丽亚凯丽,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她把玛丽亚的唱片当成老师,天长日久便练成《Loving You》中的“海豚音”。

不过,要特别提醒同学们:模仿是必要的,但不可盲目模仿一些超出自己音域范围的歌,不要硬着去够一些高音,那样反而把嗓门给喊哑了。处在变声期的同学,特别要注意对嗓子的保护。

老师在教学生的时候,也要求学生模仿,当学生唱的不理想的时候,老师要范唱,并且要求学生模仿自己。大家知道,过去学戏剧的唱腔,就是老师一个字一个字、一句一句的教,学生一个字一个字、一句一句的学,学生唱出来的声音、腔调的韵味,咬字吐字的方法,都得跟老师一模一样才行。所以不同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就各有各的特点,这也许就是形成不同流派的原因吧。

三、模仿对学习唱歌的负面效应

从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然,唱歌模仿也不例外。

1.唱歌模仿作为一种重复行为,对它不恰当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听觉上的不堪重负,容易由陈旧感而导致听觉疲劳和厌烦。因为,人的感知系统(特别是审美感受系统)有追求变化、喜新厌旧的特点,长时间的重复模仿,会产生厌烦,必然造成心理上的逆反效应。例如,采用模仿的教学法虽然简便易学,收效快,但是一节课全部让学生模仿唱,特别是对心理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来说,不仅会感到乏味,而且也很容易损害他们稚嫩的歌喉,自然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2.正是由于对唱歌的模仿比较容易,在再现唱歌时,没有什么障碍,因此,容易造成模仿者思想过度松弛,甚至有时处于不动脑筋地被动接受。如果教师不辅以启发引导和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就容易形成“比着葫芦画瓢”式的被动学习。所以,过多地采用单一性的模仿教学,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觉性,也不利于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这一点,对音乐教育和教学的负面效应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唱歌表演中,对他人作品的模仿在早期是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尽快地熟悉和掌握音乐艺术的规律。但是,入了音乐之门后,模仿就成为艺术创造中的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那些具有创造性的模仿,模仿出了新意,仍然具有美学价值,例如根据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出的音乐佳作,在手法上有浓重的模仿痕迹,但这种“投机取巧”的成果,仍受到人们的认可与青睐。而另一方面,有些机械性的模仿,虽然完全“忠于原作”,其结果不仅给人以公式化的感觉,而且往往构成抄袭的后果,甚至要受到道义的谴责和法律的处理。当然,抄袭与模仿的鉴别和判断,有时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但客观效果,特别是听众的耳朵往往是重要的检验标尺。从艺术表现的意义上来说,机械性的模仿行为是没有意义的重复劳动,它不仅阻碍了个人聪明才智的发挥,而且模仿出来的低劣产品缺乏应有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效果。因为,艺术可贵的品质在于对美的创新,而对他人作品和风格的单纯模仿,犹如吃别人嚼过的馍馍,败味,反胃,是无任何创新可言的。这样的作品和表演是肯定没有艺术生命力的。因此,要尽快地超越那些无价值模仿的藩篱,走自己的艺术之路。此外,作曲上的合理模仿,也还存在一个处理得恰到好处的问题,例如属于大剂量音乐素材的模仿,有一定的创造因素的作品,则不宜冠名“作曲”,宜署“编曲”,可避免抄袭之嫌。即使是合理的模仿,也并非多多益善,模仿、模拟的滥用那只能带来多余的重复,浪费时间,并会给欣赏者的听觉带来折磨。关键的问题是:艺术需要创新,音乐需要个性,而模仿的滥用必然会对这些美学规律产生破坏。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必须严格避免在音乐创作活动中,以模仿手段所产生的抄袭后果。在这方面,应该提倡创造性的模仿,避免机械性的模仿;因为前者是一种合理的创作方法,而后者往往涉及到道德乃至法律问题了。

上述唱歌模仿的负面价值是不争的事实,其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进行具体分析,则会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主观认识方面的错位而产生操作上的失误或过失,而不在模仿本身。这犹如生活中的水与火一样,我们离开了水与火没有办法生活,可是它们有时却可以带来“水火无情”的灾害,难道我们能够因此而拒绝水与火吗?模仿作为一种音乐行为方式,其本体价值和效应依附于操作者的动机、能力和技巧等多方面因素,所以,“以人为本”所体现的法则,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3.不论从行为方式的存在状况还是从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来看,唱歌模仿都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为了包容的全面、客观,本文在寻求其价值论证的过程中,将不同层面、不同语境、不同历时中的模仿进行了较全面的综合性罗列,并予以并列论述。其意图、目的在于对唱歌模仿这一命题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论证,但是也难免带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弊端。因此,当价值论得以确立后,则存在一系列后续性的研究,诸如对各种唱歌模仿分门别类的具体剖析、对唱歌模仿合理性的专题探讨、唱歌模仿与音乐抄袭的比较研究等。显然,这些有意义的课题非本文研究范畴,也非本人力所能及。从这一角度来看,本文对唱歌模仿的研究,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罢了。

参考文献

[1]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第6篇:仿生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化工单元;仿真实训;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67-02

根据国家对高职院校教学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实践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基地,综合院校周边企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化工仿真实训在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依托坚实的硬件设施,其中包括化工单元操作设备和化工仿真软件。化工仿真实训室的建设,最终使学生能够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电脑上软件的练习实现对化工生产装置的冷态开车、正常运行、故障处理等模拟操作,使学生加深对企业的化工生产装置的生产特点和操作过程的了解,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学生本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将来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基础。

一、化工仿真实训教学的特点

1.教学特点:既是教学内容又是教学手段。北京东方仿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化工单元仿真教学系统和一些典型化工产品生产的全流程仿真项目已在各高职院校化工专业采用。仿真教学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既是课程教学内容又是教学手段;并且,其中的每个仿真项目都是化工实际生产中的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作过程。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还需要仿真教学的支撑。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针对学院设备的局限性,理论教学后通常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实习期间,由于化工生产的特殊性,生产条件比较复杂,使得学生在化工理论和实践学习过程中多数时间处在被动听课的位置,实习过程中完全没有机会进行基于个人对工况的分析而进行的主动意义上的操作。但是,在仿真实训教学中,学生是实际操作的主体,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模拟生产中的工艺条件进行操作,比如说如何通过流量、液位、温度、压力、组成等数据的生成和变化,来决定每一步操作进行,培养创新技能。

二、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

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完成化工仿真实训教学。

1.对学生进行引导。对于刚接触化工仿真实训系统的学生来说,面对整个计算机上的操作流程还不了解,通过指导教师利用投影仪向学生讲授学习化工仿真系统的作用及意义、计算机上的系统中学员站的使用方法(包括软件的启动方法、操作中参数的正确选择、对操作过程中的评价系统以及操作画面的DCS图和现场图的用法等),对每一个可点击窗口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明确自己化工仿真实训的目的、主要内容,进而引导学生入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边演示边讲解。教学过程中,在每一个单元仿真学习之前,指导教师先进行详细讲解工艺流程、原理、整个操作过程等,同时也讲解软件中的主要设备的作用、阀门的种类及开关、显示仪表的作用及操作、操作规程等,边讲解边利用多媒体、投影仪进行操作演示,并且强调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现象,能够引导学生对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同时懂得如何解决问题。

3.学生操作,教师指导。经过指导教师详细讲解之后,学生进行独立上机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观察,对每位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及时指出问题,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技巧,引导学生能够解决实训中遇到的操作问题。

4.最终考核,成绩评定。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在化工仿真实训结束后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最终的考核。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总机上的教师站,在软件中的题库内选择操作题目,组合形成考试试卷,并且可以对考核中采用授权方式、屏蔽操作步骤、考试完成的时间、分值比例等的参数进行设置。全部准备好之后,向实训学员站发出操作指令,学生联机以后在自己电脑上完成试题;做完之后,学生独立提交试卷,根据提交后的操作步骤、质量、趋势等控制,系统自动给出最终考核成绩。

三、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1.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将所学理论知识、单元操作实训、企业实习与化工单元仿真充分结合。仿真实训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而要求学生在仿真实训之前必须掌握并且熟悉实训单元的理论知识。比如,在实训过程中,能够把所学的化工原理、化工机械以及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课堂学的理论知识充分与仿真操作相结合,实现边理论边仿真的教学方式。单元操作实训是针对化工单元装置的实际操作过程,由于实训室装置台套数有限,很难使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如果将化工单元操作与化工仿真实训结合起来,实行穿行,这样既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动手训练,而且也可以达到先仿真、后实践,再仿真、再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解决实践操作与仿真实训中遇到的问题。

2.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完善教学手段。仿真实训是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教师要想在实训中能够充分利用现场实际知识指导学生,并且完成任务,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就必须要求教师经常进企业实习锻炼,参加实际生产,更多地了解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使指导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双师型”教师素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开拓思路。

3.化工仿真实训条件不断提高、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仿真水平也不断完善和增强,仿真软件设计版本也进行不断的更新。所以,指导教师必须根据技术发展情况,掌握最新的软件产品内容,便于提高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通过一些设备、阀门等模型的购置,在边讲解理论边展示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实物认识,全面了解其工作原理,有利于提高仿真实际操作的能力。

四、仿真实训室建设的成效

经过仿真实训室的建设,使学院办学实力整体增强,深化了教学改革的实际进程,推动了教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更加推动了“双证书”教育的全面开展。规范实践教学的管理,提升实践教学档次,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施实训室的专管公用和全面开放,可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步将仿真实训示范中心建设成为开放式的、共享型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服务,为企业提供应用技术研究服务,进一步扩大对外服务的范围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赛苏.化工仿真实训教学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中的开展与作用[J].广东化工,2008,(35).

[2]陈华絮,杨素娇.开放实验室模式与管理探讨[J].重点实验室建设,2007,38(7):55-57.

第7篇:仿生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身份仿拟 模因论 中国梦 行为属性

一、“中国梦”现象及其引发的问题

1956年,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正式提出“中国梦”,引起了社会各界阶层广泛关注。他说:“再过45年,就是2001年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加要大变。中国将变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他还说到,“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在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以实现主体职业梦的《职来职往》、音乐梦的《中国好声音》、才艺梦的《中国达人秀》等电视节目潮水般兴起,其间达人秀连续三季打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收视纪录,足以说明语言社团对梦想的关注。

值得指出的是,人们钟爱梦想,而主体在实现人生目标过程中对理想身份的复制和模仿的言语行为,亦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行为,我们称之为“身份仿拟”行为(范心恒等,2013)。那么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应该模仿和复制怎样的言语行为,该行为属性应该怎样定位?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对中国梦的“身份仿拟”行为做出思考,具体回答三个问题:第一,“身份仿拟”与模因的关系;第二,基于模因论的视角,怎样定义中国梦这种模因语用现象;第三,中国梦这种模因的行为属性。

二、模因论相关视角回顾

1.模因与模因论

模因(meme)就是以文化基因复制为主的文化(thought gene)传播方式,通过复制、表达、修复,完成人类文化思想繁衍。自新达尔文主义(Neo-Darwinism)倡导者Richard Dawkins(1976)仿照基因(gene)而提出meme(何自然先生译为“模因”(2005))一词以来,模因概念、模因现象及模因研究法(memetic approach)便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兴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memetics),这些成果对文化基因在思想终端的表现方式和规律展开了描述(何自然,何雪琳2003;何自然2005,2008;陈林霞,何自然2006;谢超群,何自然2007;Richard Brodie2011),亦有学者从仿拟、双关、谐音的传统修辞视角对这种言语行为进行类似研究和认知阐释(徐国珍2006;黄缅2007;牛保义2009),还有将模因与翻译领域结合而展开了该理论的应用研究(Andrew C.1997)。总之,从内在结构来说完成了文字、言语行为模因(verbal meme)语义的描述研究,从行为结构之外对动因机制进行了物质层面的分析,如Robert Aunger(2002)提出的“生物电荷说”(the electric meme),认为模因是我们大脑某个节点的一种电荷模式,这种电荷以比细菌繁殖还要快千万倍的速度在大脑之间相互传递。

2.模因研究之不足

模因理论已经对语言内在结构的模仿和复制进行了语义描述,但是它忽视了结构外因社会因素“身份”引起的思想和文化复制现象,致使该理论无法解释因身份仿拟引起的言语行为范畴。比如说为了实现中国梦,语言社团开展的各类仿拟行为其实就是模因行为,当外敌入侵、山河破碎、政治腐败之时,先贤顾炎武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的言语行为;在乱世之间奋笔写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言语行为;梁启超在遥遥坠落的晚请时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体不断以“醍醐灌顶”之志士身份推动了中国梦的内涵和外延意义,这难道不是中国梦的模因在前赴后继地复制和传播,这些身份的复制难道不是模因现象?

三、中国梦现象的模因论解释

1.中国梦

据吴建民(2006)、乐黛云(2007)和凌淑红(2008)研究所言:与拥有不受限制的机遇来追求财富、积累财富为核心的“美国梦”相比,和基于“生活质量”而非个人无限财富聚敛的“可持续性的文明”的“欧洲梦”相比,中国学者认为中国梦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现代化的新中国,这是一个具有“新中国精神”的新中国,并具备自己的知识生产体系”。紧扣国际化的视野,坚决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既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他人。

2.中国梦现象是“身份仿拟”式的模因现象

中国梦是身份仿拟现象。身份仿拟是海内外华人言语社团在实现上述“和平”“独立知识生产体系”“新精神”梦想的过程中,通过模仿、复制认同度偏高的身份而产生的言语行为,是复制会话结构外的身份的模因行为,亦是一种社会活动,所以“中国梦”是“身份仿拟”式的模因现象。

3.模因视角研究中国梦“身份仿拟”行为定位的必要性

中国梦的载体是以言语社团为主的主体,其在实现该梦想的过程中,主体会对认同度高的身份进行模仿和复制,由此产生的言语行为属于模因论解释的范畴,所以具有复制性。

中国梦“身份仿拟”行为一方面涉及言语特点,具备话语所需的话语性和适切条件;一方面涉及言语行为,应该具备目的、社会特性。中国梦从另一个维度使这种仿拟行为具备民族的、地域性的、最终国际化的特性。

四、中国梦“身份仿拟”行为属性

1.复制性

中国梦“身份仿拟”是模仿和复制身份认同度高的言语行为。当主体被问到梦想是什么的时候,一般言及的社会认同度高的身份所具备的物质或者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便是中国梦的体现。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小时候,有一次由父亲背着看科考。考官看小孩精灵,问:你来干什么?答:考试。考官奇之,随口半戏半考道:为何子骑父当马?蔡锷应道:只因父望子成龙。这个故事模仿马和龙的身份,复制和描述了中国梦中“出人头地,或是不甘屈居人后,而光宗耀祖”的传统思想。

2.民族性

中国梦是一个民族精神凝聚的象征。传统的梦想应是和平(人与自然和世界的关系)、和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个人身心内外的关系)的梦,“和”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在新时代的大格局中,“中国梦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现代化的新中国,一个具有‘新中国精神’的新中国”(乐黛云 2007),这种民族精神是世代积淀而成的。那么,中国梦整个民族“身份仿拟”行为应该是复制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言语行为,亦是海内外华人共有的精神。

3.地域性

中国梦由中国各个地域内典型的思想文化所构建,即使其社团主体搬迁、移民之后,其思想文化体系依然具备典型的地域性和独立性。中国各个地区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比如台湾与福建文化同脉共祖,至今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依然紧紧地联系着海峡两岸的人们。“身份仿拟”行为在这两个地区应该有近似和相同的地方。

4.国际性

正如同志所说,中国在21世纪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怎样贡献,是中国梦“身份仿拟”行为面临思考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只有保持国际步伐的思维认知模式,方能完成这个伟大使命。

5.目的性

中国梦“身份仿拟”行为是具有语用目的的行为,其目的就是实现心中的梦想,其“身份仿拟”是为目的而采用或呈现的具体措施。

6.话语性

中国梦“身份仿拟”最终表现为社会活动中的言语行为,具有话语性。所谓话语性,就是在一定话语社团中话语类型的建构者和接受者之间借助语言,组织话语,进行交际的属性。社会活动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构建连贯的语篇等,都需要借助于语言,其间中国梦文化思想在传递过程中主体的“身份仿拟”行为就是话语性的行为。(李美霞 2010)

7.适切性

要成功的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必须满足适切的条件。中国梦“身份仿拟”行为作为一种话语行为,这个适切性条件与言语行为条件一样,必须满足先决条件、真诚条件和基本内容条件(J.L.Austin 1962)。

五、结束语

中国梦“身份仿拟”行为属性研究引入了身份复制和模仿的观点,形成了“复制性”“民族性”“地域性”“国际性”“目的性”以及“话语性”“适切性”的行为范畴。将言语行为与具体语域交叉研究,有利于形成文化思想传播规律新的路径。

传统的模因理论仅关注会话结构的表现形式,而忽略了结构外由主体身份因素引起的修辞现象,中国梦“身份仿拟”的言语模因行为探究了中国梦在思想文化中身份仿拟行为的维度。这些维度一旦得到认识,将为修辞教育、外语教学、社会个体思政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形成言语行为理论与社会语用更广泛的结合与运用。

参考文献:

[1]范心恒,刘绍忠,刘铁凤.模因视域下“身份仿拟”行为本质特征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3,(5).

[2]范心恒,刘绍忠,刘铁凤.语言模因视域下“身份仿拟”行为方式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3,(6).

[3]Andrew C. 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M].J.Benjamins Publishing Co.P.O.Box,1997.

[4]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5]J.L.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New York: Oxford,Clarendon Press,1962.

[6]Stephen S.Genes,Memes and Human History:Darwinian Archaeology and Cultural Evolution[M].Thames & Hudson Ltd,2003.

[7]Robert A.The Electric Meme:A New Theory of How We Think[M].Free Press,2002.

[8]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2).

[9]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10]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11]何自然,谢朝群.模因·语言·交际[Z].第九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大会发言,复旦大学,2005.

[12]何自然.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J].外语学刊,2008,(1).

[13]黄缅.谐音仿拟的认知机理-谐音仿拟研究的新进路[J].外语教学,2007,(4).

[14]牛褒义,席留生.仿拟构式生成的认知语用学解释[J].现代外语,2009,(2).

[15]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2).

[16]徐国珍.仿拟行为的认知结构及认知过程[J].语言研究, 2006,(1).

[17]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J].社会科学,2007,(9).

第8篇:仿生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美学思想说

一、不同的时代背景

在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进行阐述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他们的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一些重要的思想源泉进行简略的说明,以便更好地理解掌握他们的美学思想。

黑格尔曾说:“柏拉图并不是一个玩弄抽象理论和抽象原则的人,他的真实精神,不能是别的,而只能是他生活与其中的真实事物。”柏拉图于雅典的一个门第显赫的富贵之家,父母均为贵族后裔,他的贵族思想倾向非常明显。在雅典,奴隶制社会面临着深刻的政治危机,最后贵族派失势了,民主派当权了,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被民主制判处了死刑,这对于始终站在贵族阶级立场上维护贵族集团利益的柏拉图来说,不啻为一个沉重的打击,为了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势力,柏拉图猛烈抨击民主政治,竭力要求按古希腊城邦的社会规范来改革政治,治理社会。“他把奴隶主贵族中的上层人物比成哲学家,使哲学家获得政治,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的灾祸是无法避免的”。为了这一至上的政治理想,柏拉图抬高哲学和哲学家,将其他的学术(包括艺术各门类)与技艺混同起来,并把艺术当作政治王国的工具,贬低艺术和艺术家的地位,忽视艺术自身的独特性,把政治效果当作衡量艺术好坏的标准。《理想国》更是把哲学、伦理思想说成是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而且不成熟的雅典民主制给雅典人民带来一定的灾难。这一切使柏拉图更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同时也影响了他对艺术的正确认识。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雅典民主制较成熟的时代,其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他自己做过亚历山大的老师,然而,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不同,他并不热衷于政治,也没有复兴奴隶主贵族制的重任,亚里士多德只是从他的社会哲学概念出发,认为:“共和政体,即温和的民主政体,乃是对雅典最良好的政治制度。”政治上的低调,使他在哲学、美学等其他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纪,他的治学观不会受到传统的百科全书式的荷马文化和巴门尼德、恩培多克勒等习惯于泛谈一切(包括玄学)的学问家们(包括柏拉图)的带有严重诗化倾向(巴、恩二氏均用诗体写作)的泛哲学的影响,尤其是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与创新,使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更为成熟。亚里士多德在美学上着重批评柏拉图的“理念论”、“灵感说”,对艺术进行较全面的阐述,对艺术的作用给予较公允的评价,形成自己的诗学体系。

此外,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的民主制最兴盛,兴建大型剧场,发放观戏津贴,组织戏剧竞赛,戏剧成为一种民主政体用以实现政治、道德教育任务的文艺活动,戏剧演出活动成为雅典公民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可以说古希腊戏剧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产物,这种现象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文艺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文艺和现实的关系问题,是整个文艺理论的根本问题,在古希腊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也只有从早期希腊的自然哲学,转向研究人和社会的过程,从而率先引起苏格拉底的注意,而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相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从各自的理性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以模仿说来解释和论证文艺和现实的关系。

“模仿”的希腊语是“mimesis”。它有两项主要含义:

1.模仿,原型(模特儿)的复制;

2.凭借艺术的表现、再现。

英语系统研究模仿说的学者,往往也相应以这两项含义来理解模仿。

1.“imitation”(“模仿”)。模仿的行为或事例;复制品,仿造的相似物;模仿某一作家的风格或文体的作品或文章;

2.“representation”(“表现”,“再现”)。表现物,如艺术作品、戏剧的扮演或演出、表现的行动或动作、被表现的状态;以可见的形象或形式来表现,例如用描画或描写;再现,重新表现。

由此可见,必须注意希腊语的mimesis有双重的含义,否则容易引起误解。不同的哲学家在阐述各自的模仿说时,或者强调其中某一重含义,或者兼而有之,所以切勿以汉语的“模仿”而望文生义,从而发生误解。

(一)两种对立的模仿说

以模仿说来解释事物,希腊古已有之,最早出现在巫术观念里,以后早期哲学家们也以此阐述其学说。

也只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才以模仿说来具体、系统地阐述各自的文艺理论,但他们两人的模仿说的哲学上的理论依据是根本对立的。

柏拉图模仿说的哲学理论依据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念论。他将客观的、永恒的、不变不动的理念看作是万物的本原、目的,可感事物之所以被派生出来,是由于模仿同名的理念。他的模仿的意义是确定的,必须有三种东西:(1)作为存在在先的模仿的对象的模型(理念);(2)体现这种模仿的“穆德革”(demiourgos),即制造者,在文学艺术中即是指文学艺术家;(3)模仿的产品。循此,他认为可感的客观世界处于变异之中,原本是不实在的,它是由模仿理念而派生出来的。而作为诗、画、雕塑等艺术品,则是作者模仿事物的产物,所以是“模仿的模仿”,因而同神所创造的理念“真实体隔着三层”,或和“真理隔着三层”。并因此而得出从根本上否定文学艺术的普遍结论:模仿者(可以泛指文学艺术家)的灵魂是非理性的,模范的作品是低劣的,是虚幻的幻影。

从根本上讲,柏拉图的模仿说,即他解释文艺与现实关系上的哲学观点的出发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将文学艺术作品理解为被动的、消极的仿制品。正因为这样,柏拉图是西方美学史上极端否定文学艺术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深刻地影响了中世纪的美学理论,从而也间接地导致文学艺术的衰落。

实质上,柏拉图的美学观正是纯思辨的,而他的文艺观,不是从一般贵族奴隶主,而是从上层贵族奴隶主为首的哲学王立场出发,并认为一切文学艺术都是从属于维护上层贵族奴隶主的理想国的利益,文艺既无独立存在的价值,又根本不考虑一般公民的实践生活。亚里士多德在讨论第一哲学时确也是纯思辨的,但是在具体讨论到文艺时,却是现实主义的,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并强调和重视文艺对公民们的世俗的需要,肯定文艺是自律的,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

柏拉图的美学观及其模仿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的认识论基础是唯物主义的,因而也是现实主义的。亚里士多德的作为解释文艺和现实的关系的核心理论的模仿说,从其开始讨论文艺起源的观点来看,就渗透着唯物主义的,即现实主义的精神,强调文艺起源于对自然,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诸如对存在于自然中的音调和节奏的模仿,而这种模仿活动是人的本性使然。在这种模仿活动中,在鉴赏模仿再现的文艺作品中,艺术家和鉴赏者都可以因此而获得。贯彻在这种文艺模仿起源说中的是认知,将文艺的起源同知识的起源相互联系起来,并自始至终将艺术的起源、创作和发展同人的认识活动联系起来,从而从一开始就排除了神秘主义的、非理性的因素,渗透着理性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渗透在他的整个文艺理论中。

艺术起源于模仿,这个观点并非是亚里士多德的独创,他的创造性贡献在于,用知识的发生学方法,或结合人类认识的发生来论证这种文艺起源模仿说。表面上看来,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之间并无根本上的区别,实际上区别在于,柏拉图认为这种由于模仿而产生的文艺,与真理实在“隔三层”,是与知识对立的,它仅仅是虚幻的幻影,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类模仿自然的同时,也就是获得知识。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两人是对立的。

三、文艺的社会功能

柏拉图对传统的文艺持强烈的批判态度,但他又高度重视文艺的社会功能。柏拉图认为智慧和理性是最高的,只有哲学家才懂得真正的快乐和利益,所以应该由哲学家统治城邦,正确地引导和教育人民。柏拉图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不准诗人闯入理想国的城邦。声称,诗人和画家一样,他们的模仿品对于真理没有多大的价值,所以“拒绝他进到一个政治修明的国家里来”。正是由于诗人逢迎灵魂中低劣的部分,以影响别人,连好人们除掉少数例外,也受到它的坏影响,因此,即使是人们所崇拜的荷马,也在排斥之列。柏拉图之所以对传统文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持否定态度,另一重要依据是,这些文艺的内容是亵渎神的。他主张把一切美好的属性都归诸神,而荷马和赫西奥德等诗人虚构了一些故事,讲给别人听,“没有能用言词描绘出诸神与英雄的真正本性来。就等于一个画家没有画出他所要画的对象一样”。柏拉图清楚地认识到文艺在培育人的灵魂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传统的文艺仅仅停留在远离真实的本体,即他所谓的与真理隔三层,加之又亵渎神明,败坏社会各等级的天赋本性及其德性,从而对此持剧烈批判态度。但他最后之所以持极端的立场,坚持要将诗人逐出理想国,最根本原因在于以《荷马史诗》等为代表的传统文艺,出于其模仿的本性,从而破坏了理想国的立国之本――分工的原则。但在晚期,柏拉图的观点有了变化,对模仿采取了分析的态度:有条件地肯定史诗、悲剧和喜剧,提倡依法治理文艺。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讨论了文艺的社会功能,但他们的观点分歧很大。

亚里士多德从其第一哲学及认识学说出发,肯定文艺是模仿,而模仿是人的天赋本性,它不仅能予人以快乐,而且有其固有的独立的认识功能。从其伦理学出发,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与快乐有关的本能、欲望、情感等心理功能是人性中所固有,通过净化不仅可以得到满足而且可以得到宣泄。从其政治学说出发,肯定审美教育在培育青少年缔造理想城邦的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他在积极肯定文艺的自律的独立地位的同时,高度重视文艺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功能。亚里士多德明确主张,作为文艺的音乐和绘画,本身并无实用或求知等的目的,也不从属于政治,而是自身有它们固有的作用,起到在闲暇消遣中获得审美的作用。亚里士多德除了肯定文艺的心理和闲暇消遣功能外,与心理和闲暇消遣功能交织在一起,还揭示和论证了文艺的社会教育功能。第一,文艺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文艺教育要符合特定政治的精神和宗旨;第三,包括文艺在内的教育,是城邦的共同责任。总之,亚里士多德较之柏拉图,更强调文艺的固有的独立的作用,肯定文艺给人以审美,愉悦人的心灵,在闲暇消遣过程中获得享受,从而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得到宣泄和陶冶,并以此教育儿童,培养未来公民的理想人格。所以在缔造理想城邦的过程中,立法家要注意以立法的手段重视对儿童的包括诗歌、音乐、绘画在内的文艺教育。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重视的是“寓教于乐”,认为文艺对政治的作用是间接的,文艺有它固有的独立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此外,文艺还有无可替代的巨大认识作用。正因为这样,亚里士多德是高度重视文艺的,文艺在他设想的理想城邦中将得到高度重视,并达到高度的繁荣昌盛。

四、结语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共同完成了“理念的哲学”,即承认有普遍的必然的理性知识,这是哲学的对象。但他们彼此又有不同,柏拉图只承认普遍的理念而忽视世界中的个别事物,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普遍知识只能从个别事物中获得,所以他重视个别事物,重视经验事实。可见,亚里士多德确实是深受柏拉图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商务印书馆,1981.

[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3]亚里士多德.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第9篇:仿生学论文范文

一、引言

面对人们热衷的交际性,启发性语言教学方法,一些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诸如模仿,背诵等显得有些呆板无趣,缺乏活力,甚至被认为是妨碍学生发展交际能力的绊脚石。但随着专家学者们在语言教学领域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上述传统语言教学方法又逐渐回归人们的视野,其价值也正得到人们的重新认识。模因论作为语用学领域的新理论,对研究语言教学有较大的启发与帮助作用。我在其指引下,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回归现象产生了较大兴趣。本文拟以该理论为基础展开分析,对英语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提出些许见解。

二、模因论与英语传统教学方法

Richard Dawkins在其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了“meme”这一概念。“meme”在国内有许多种译法,何自然教授将之译为“模因”。[1]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语言本身就是模因,它可以在字、词、句乃至篇章层面上表现出来。[2]语言通过语言使用者的模仿,复制,得以不断积累,运用,最终实现了传播。可见,模因与语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模因论也必定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教学起到指导与启发作用。

从本质上看,模因的核心就是模仿。语言本身作为一种模因,其传递复制自然也离不开模仿。结合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与传播来看,模仿行为贯穿其中。同化记忆阶段表明只有通过与模因的接触,并且反复接触才能使模因真正进入宿主大脑;表达传播阶段使得模因被输出,并传递给其他个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模因。这是模因完整的,环环相扣的发展过程,缺一不可。着眼于此,语言的学习或者说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中,学习者必须通过模仿复制输入,表达输出,最终实现语言交流的目的。因此,模仿、背诵这些传统方法理应成为语言学习的一部分,帮助学习者增加语言输入,并为其语言表达做好铺垫。它们与诸多现代教育理念方法并无冲突,而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当然,要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基础”这个作用也并非易事。模仿、背诵不能成为语言学习的目的,也不能孤立地将语言学习等同于模仿、背诵。如何将模仿、背诵合理运用到语言学习中,将模仿、背诵与语言创新相统一,将模仿、背诵灵活地融入到语言交流中都成为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基于模因论的英语传统教学方法运用策略

提高模仿、背诵这些传统方法有效度能更好地实现其帮助语言学习者积累正确的语言,运用地道的语言,从而促进语言传播的功能。我认为合理有效的模仿、背诵要杜绝任务式的,孤立的,不加选择的死记硬背。结合模因论相关内容,本文对这些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提出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1.模仿、背诵需渗透到听说读写各个环节

从模因复制传递的四个阶段看,模因在同化阶段进入宿主的记忆,在记忆阶段较长时间停留在宿主记忆中,实现其内化;随后,模因通过宿主和外界手段在表达传播阶段得以输出。同样,语言模因在人类社会中也必须经过这四个阶段复制并传递下去,既需要前两个阶段的输入行为,又离不开后两个阶段的输出行为。

结合我们现实中的语言学习来看,在听与读的语言训练中,模仿、背诵地道的,有价值的英语材料可以帮助学习者接触,反复接触,理解,内化这些语言模因,这与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入假说不谋而合。充分实现语言可理解性输入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表达所需的各种语言形式。在听力练习中,纯正的听力材料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音环境,地道的语言表达。学生的任务不仅局限在听懂并完成练习题这一阶段,而且应该就某些对话通过Pairwork进行模仿,提高语音水平,熟悉地道的口语表达。比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中的Speaking Out板块,通过让学生模仿Model,帮助他们纠正改善语音,还可以帮助其掌握一些常用表达,譬如,表达喜好厌恶之情,除like,dislike以外,还可以用“I’m crazy about...”,“They make my stomach turn.”之类的表达。它们形式不同,但都表达了相同的信息,这也正合乎“形式不同,内容相同”的基因型模因的复制传播规律。就“读”这个环节而言,我们大多数的精读课堂都正努力融入这些传统手段。我认为,背诵段落并不是模仿背诵的唯一形式,我们还有许多形式有待挖掘。我们应鼓励学生借助录音跟读,大声朗读,通过模仿强化学生对连读,吞音等形式的掌握。我们还可以适当补充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与其说这是重复,不如将其看成一种模仿。两篇相似的文章有助于学生熟悉某一话题或者领域文章的风格,抑或有助于用词或句式等语言形式的重复性强化输入。譬如,学生学习完《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Time-Conscious Americans这篇文章,我们又选取了另外一份材料The Voices of Time,文章内容既帮助学生强化有关时间观的语言表达,又有助于其对文章提到的因时间观的理解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做进一步理解。

当然,模仿、背诵也应当与说、写训练相结合。以上述听、读的语言训练为基础,我们应将模仿、背诵延伸至说、写训练中,使模因实现其完整意义上的一个周期。同样,我们就上述例子作进一步延伸。当学生输入“I’m crazy about...”,“They make my stomach turn.”之类的表达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该模因加以表达传输才能保证这一语言模因成为真正的语言模因。因此,我们布置给学生这样的任务:根据所在单元的Music这一话题,讨论音乐与情绪的关系,并将所学like/dislike的相关表达融入对话中。这样,学生就实现了对该模因的最初步的运用。就写作而言,将开头,结尾,过渡等常用句型结构,不同风格篇章的词句特点等介绍给学生供其模仿是非常好的办法。但是,使模仿成为灵活模仿,使所写篇章达意,自然而不造作则成为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2.模仿、背诵与科学选取的语言材料相结合

在很多声音相互竞争得到拷贝的情况下,最成功的声音乃是在保真度、多产性、长寿性三个指标上表现值都很高的那些声音。[3]据此,模因又可分为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强势模因复制的保真度高,被复制的机会多,传播的范围广,存活的时间长。[4]因此这为我们科学的选取语言材料提供了依据。一般意义上讲,在英语学习中我们应该选取的是含有强势语言模因的语言材料。结合强势模因的特点,不难发现这样的语言模因往往是得到广泛接受的,使用频率高或者说交流中被广泛运用的模因。模仿背诵这些模因将为学习者现实生活中语言的表达,思想信息的交流提供有力的基础。因此在一般的英语学习中,我们就不能选取过于专业的,涵盖较多生僻词汇的语篇。而一些含有经典话语的篇章则是选择中的佳品。它们实用性较强,历经时间的沉淀为大多数人接受,语言一般也较精湛优美。比如,名人演讲等内容经常会用作模仿背诵的材料。

当然,选取材料还应依据学习者自身的专业背景做适当调整。与其专业相关的语言材料对他们来说也可看做是某一领域内的强势模因。比如,艺术类的英语教学,教师就可以补充一些艺术英语材料。一方面,这些语言材料对学生自身专业的发展能够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这些语言材料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变动的强势模因是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特别活跃的模因。[4]因而,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我们必须熟悉具有时效性的语言。对它们的模仿背诵有利于我们理解生活中用到的新的语言现象,并帮助我们准确表达时效性的信息。这一点在科技领域,政治领域表现尤为明显。英语学习过程中,与时展相一致的语言材料应当予以重视。为此,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媒体优势,我们可以挖掘很多相关的语言材料。

3.模仿、背诵与语言运用的统一

语言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凡是活的语言,都应当说无时无刻不在变异之中,这也可以解释为语言模因在复制、传递过程中出现变异。语言正是语言模因不断变异而丰富和发展起来的。[5]

因此,模仿、背诵与学习者语言运用或语言创新并不矛盾。模仿背诵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活动,不是死记硬背;学生将原文一字不落地背诵完毕并不意味着背诵任务的终结,还需要被灵活运用到现实语境当中,甚至产生语言变异,形成新的模因复合体。

从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方式来看,语言学习者既要掌握“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又要掌握“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只有当学习者可以以不同形式表达同一信息,也能以相同形式套用不同内容时才能实现其根据不同语境灵活准确地表达思想这一交流的目的。作为传播过程中的宿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模仿背诵,以及随后的语言运用中。从教师为学生创造使用机会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通过替换性练习掌握某些固定语块或者称为语言模因,然后通过翻译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完成翻译等实际任务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语言。此外,我们还可以再创造语境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譬如,通过“film”话题的材料学习,鼓励学生课后用所学词汇、语句编造对话,讨论自己喜欢的电影及喜欢的原因,引导学生使用电影获奖情况,演员阵容,电影组成要素等所学知识点。我在授课班级中发现学生表现力很强,他们能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热门影片展开讨论,自然融入很多所学知识点。此外,学生在表达喜好时,还对前一单元所学的表达喜好的语言结构加以模仿。在运用语言模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能恰如其分地创造新的模因组合,对语言灵活的甚至是创新的使用也就得以实现。

四、结语

总之,从模因论角度看,模仿背诵等传统教学方法对语言学习仍具有较大意义。对其有效利用可以为广大师生搭建坚实而又丰富的学习平台。模仿背诵应当渗透到听说读写各个环节,通过语言材料的科学选择,通过灵活创新的使用,这些语言模因一定能为学生理解,并最终活化为自己的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200-209.

[2]何自然主编.谢朝群,陈新仁编著.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53.

[3]Blackmore著.高申春,吴友军,徐波译.谜米机器(The Meme Machine)[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154.

[4]李捷,何自然,霍永寿.语用学十二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9-150.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