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会计专业范文

非会计专业精选(九篇)

非会计专业

第1篇:非会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需要对专业的职业岗位作职业能力分析,明确胜任这些职业岗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安排。

“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他经营管理类专业根据本专业的需要也开设了这门课。但在教学过程中,会计专业与其他经营管理类专业(以下称非会计专业)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基本趋于一致,这显然不能满足“能力本位”的要求。笔者认为,虽然是同一门课,但非会计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该区别于会计专业,应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具体阐述如下:

一、能力培养目标

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应以掌握会计基本核算技能为能力培养目标,以正确生产会计信息为目的,也就是要掌握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账务处理程序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不需要生产会计信息,但需要具备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因此非会计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应该涵盖于两个方面:一是懂得本专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如何在会计核算(或会计资料)中体现;二是能通过财务报表知晓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对企业经济活动状况具有一定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二、教学重点

教材的选择决定了教学内容。纵观各个高职院校,非会计专业会计教材的选择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选择“基础会计”类教材,一种是选择“会计学”类教材。而在使用这两种教材时非会计专业和会计专业相比教学重点是不同的。

(一)选择“基础会计”教材

该类教材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八个模块:

模块一和模块二阐述的是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上应和会计专业基本相同。

模块三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会计专业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制造企业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即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编制会计分录;而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不需要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教学重点应该是了解各项经济活动如何在会计核算中体现,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每项经济业务活动的发生对会计六要素的影响,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

模块四会计凭证。会计专业的教学重点是“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而非会计专业的教学重点是两个:一是能正确书写原始凭证;二是能够阅读记账凭证,即通过记账凭证知晓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内容。应该强调的是,“正确书写原始凭证”这一技能在教学上应和学生今后的工作联系起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如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与实务、市场营销、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来设置相应的原始凭证,让学生练习掌握。

模块五会计账簿。会计专业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登记各类账簿,并能运用正确的会计方法进行错账更正。而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不需要掌握具体的登记方法,只要能看懂会计账簿就可以了。所以教学上的重点是通过阅读总账来了解企业的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通过阅读相关的明细账来了解分析企业的资产构成、债务分布、销售状况等等。

模块六财产清查。会计专业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往来款项的清查,并对财产清查的结果(盈、亏)进行账务处理。而非会计专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分析财务上(如现金、银行存款、往来款项)可能存在的错弊,掌握简单的内部审计。

模块七财务会计报告。对于会计报表,会计专业的学生重在编制,非会计专业的学生重在分析。非会计专业在教学上应该增加该摸块的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训教学课时,重点是能够解读会计报表,并能够利用会计报表计算相应的财务指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会进行分析、预测。

模块八账务处理程序。对于这一模块,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需了解会计的循环过程,对账务处理程序能进行适当的判断即可。

(二)选择“会计学”教材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材是将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内容进行适当删减以后合在了一起。教师如果选用此类教材,那么针对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上就应该有的放矢。

第一,对“基础会计”部分,应以“够用”为原则对理论知识进行介绍。尤其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核算方法”等内容,应以学生的岗位需求来确定主要教学内容。

第二,对“财务会计”部分,可以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收入、利润”六大要素来设计教学内容,并贯彻“轻核算,重分析”的教学思想。例如:在讲授“资产”时,应重点放在介绍“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含义以及相关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以及这些经济业务的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至于这些项目的借贷记账法只需进行简单介绍,或者可以不介绍。总而言之,非会计专业的教学重点应培养学生的会计理念,培养学生解读和分析会计资料的能力。

三、课型设计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力培养的目标是正确掌握会计核算技能,模拟实训(需要大量的实训耗材)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而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在传授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有关能力培养的课型设计应采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首先要有案例。目前,有关“会计模拟实训教程”的书籍比较多,适合管理分析用的“会计案例分析”的书籍却很少。因此需要教师深入企业,结合企业实际资料来编写。案例的内容尽可能突出实用性,突出代表性,案例的难易程度应尽可能与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起来。

其次,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可以分成以下三个步骤。第一、课前准备。教师应将所讲授的案例提前印发给学生,提出有关案例的思考题,要求学生以个体为单位,按照思考题预习或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二、课堂讨论。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大家讨论各自准备的方案,达成共识以后,确定一个正确方案,由组长负责记录并给组员评分。小组讨论完毕以后,以组为单位拿出各自的方案进行全班性探讨。第三、教师点评。由教师指明各种观点的优劣,澄清学习的误区与盲点,并根据各组的表现(包括答案、学习态度、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等)来评定各小组的成绩。

例如,在讲完“财产清查”这一模块的理论知识以后,可以围绕下列案例进行教学。

案例分析:

资料:大通股份有限公司对存货采用实地盘存制,年终实地盘点时发现价值80万元的存货因保管不善造成毁损,总经理张华要求财会部门不列报材料毁损情况。另外,张华决定对企业存货改用永续盘存制,因为实地盘存制不能及时提供商品存货状况的信息,经常导致销路好的商品短缺,而仍有很多销路不好的存货在库。

案例要求:

(1)张华要求财会部门不列报材料毁损情况这一做法是否合适?该做法对企业当年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产生什么影响?(2)对于毁损材料应如何进行正确处理?(3)改为永续盘存制是否能加强大通股份有限公司对存货的控制?改变后是否还须实地盘点?

分析要点:

(1)张华的做法不合适。该做法会虚增企业资产和利润。(2)及时查出原因,根据企业管理权限,经相关领导签字后将净损失转作企业费用。(3)永续盘存制能加强该公司对存货的控制,采用永续盘存制仍然需要进行实地盘点,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

以上是笔者从“能力本位”的原则出发,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提出的新思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该课程定会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篇:非会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非会计;会计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93-02

当前,会计作为一门国际化的“企业语言”已经渗透到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决策,成为各种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之一。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要求和社会需求,众多高校在非会计专业开设了会计学课程。我院在商务管理、物流管理、保险、信息管理、旅游管理等非会计专业开设了会计学课程。如何更好地完成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育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我院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建设情况,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情况做出评估,旨在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优化,促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模糊。教学目标是会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制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就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讲,面对的教学对象可能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所学专业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突出这个差异,在对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做到:定位准确、适度灵活。但是,目前许多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比较模糊,不能体现两者的差异性。一般来讲,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完整的会计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会计领域胜任专业工作,做到能干、会干、干得好。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而非生产会计信息。

2.教学内容繁杂。教学内容是会计学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从实践角度来看,对于非会计专业和会计专业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各个高校并没有统一的尺度,基本靠任课教师的职业经验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是对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的删减版,并不能有效地体现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之间的差异,不能反映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对未来职业产生的不同需求。

3.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会计学的教学方法一般都采用“课堂讲授+模拟实训+教学实习”的模式。对于会计类专业学生来讲,通过这三个过程的学习和锻炼,基本能够系统掌握会计基础理论、方法和技能,初步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业务素质。但是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讲,由于受到教学学时的限制,在教学方法上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结果就是教师很难了解学生到底听懂与否,掌握了多少知识,教学效果如何。这种教学模式侧重于传授会计基础知识,但它忽略了教学中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在完成课堂讲授任务之后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开展教学模拟、小组讨论及社会调查等教学活动,而像模拟实训、教学实习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手段也只能根据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有选择性的进行。

4.教材选择困难。目前,高校会计学教材一般选择《基础会计》或《会计学原理》或《初级会计学》的比较多,也有的高校直接选择《会计学》作为非会计学专业的教材。这类教材在市场上种类繁多,看起来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但是如果拿来比较的话教材内容大同小异,编写结构大多遵循“会计基本原理+会计核算方法+财务分析”的模式,将理论置于教材的前面对于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基本技能、帮助会计专业人才的掌握会计基本知识,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初学者和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相当于把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强加于非会计专业学生头上,这样势必会影响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是与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目标不相符的。

5.教学评价体系善待完善。合理的教学评价系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应该集中在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两方面。目前,大多数高校对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根据平时的表现、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加权求和。例如我校会计学考试课程成绩计算公式为:学生的总评成绩=20%平时成绩+80%期末考试成绩。一方面平时成绩占比太少,另外一方面期末考试基本上以书面闭卷考试为主,缺少具有灵活性的考核方式,不能体现创新能力,也不能检验实践能力。而对教师的评价基本以学生评教为主,不能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付出。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建设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 明确教学目标的标杆地位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会计的基本会计处理模式,明确最后的会计信息是怎样产生的,而不是熟练掌握这些信息的具体生产过程及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因此,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秉承这一会计教学目标,即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观念,力争成为合格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让学生掌握基础会计学的认识原则和方法,了解会计信息是如何产生的,阅读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并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

(二)结合专业特点,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依据“因地制宜”的基本教学原则确定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专业背景应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以满足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将专业知识融入会计教学内容中,着眼于非会计专业的“个案研究”,以提高学生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简单生成。例如,对于保险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讲,除了掌握基本的会计概念,还应结合金融企业的运作特点,了解金融企业和一般工商业企业在业务处理上的差异。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

1.采用情境教学法,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可以既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很多高校为了配合会计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在实验室里,通过模拟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场景,运用大量的案例,让学生熟练掌握从企业建账到各种会计档案归档的一系列会计基本工作的处理,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找出理论的不足,反过来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生,实现实践和理论教学相长。

2.引入口诀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并且会计学的理论相对其他经管类学科的理论更加枯燥,导致很多学生记不住,也理解不了。为此,笔者从网络上搜集了部分会计口诀,如“记账规则之歌”、“会计核算方法”等,另外结合课本的知识自己编了一些。例如,在会计学基本理论的学习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些知识,笔者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为:会计理论并不多,12345678要牢记。其中1指会计的概念,2指会计的2个基本职能,3指3个会计等式,4是指4个会计基本假设,5是指5个会计计量属性,6是指6个会计要素,7是指7种会计核算方法,8是指8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同时,笔者将8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归纳为:“三可一相关,及实谨慎重要先”。这8点基本包括了会计学的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有了这些口诀的帮助,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做到事半功倍。

(四)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材的适用性

目前,非会计专业会计教材具备较大的通用性,但是能够结合不同专业特点编制的会计学专业教材较少,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对于会计学教材的编写,特别是非会计专业会计教材,应适当增加体现不同专业特点且实践性较强的经典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既可以充分利用会计知识分析和处理企业通用业务,又可以熟悉一些具有专业性的业务的处理,使通用性和专业性有效结合。

(五)改革评价方法,创新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这门课程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为以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所以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时,不能简单地以期末卷面分数判断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而应由期末分数论改为以学习过程考核为主的综合评价。例如,通常的课堂教学可以用提问、分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及论文写作等形式,加强平时学习过程的课程考核,建立了广泛的绩效评价指标。在不弱化理论学习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理论服务实践的能力,真正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掌握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为实现学校和工作岗位的无缝连接打下基础。

三、结束语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等内容。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参考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但是不能搞“拿来主义”,直接照搬。要正确处理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差异,体现出非会计专业的专业特点和未来的职业需求特点。

参考文献:

[1]李莹.人本视域下我国成人教育的改革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第3篇:非会计专业范文

社会对非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定位,决定了非会计专业会计实践教学应与会计专业进行区分。针对目前非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对应的措施以提高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

非会计专业;会计实践教学;教学效果

1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1.1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对非会计学专业学生教授会计学课程,是为了让非会计专业学生以较高的综合素质参与到未来社会竞争中,在以后的工作中知道在何时使用何种会计信息,能够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成为懂会计、会用会计的管理类人才。而在非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同样要注意针对不同的专业调整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使其能够与专业密切结合。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在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与会计专业一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未能从各个专业本身的角度出发来设置、实践教学目标,从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实验教学需要相关的实验设施和场所,没有合适的实验基础设施,实践教学将受到严重阻碍。虽然很多学校设有专门的会计实验室,但实验人数远超过可供使用的设施,硬件不足是很多高校面临的问题。因此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改善硬件设施迫在眉睫。目前,很多高校采用与会计专业一样的实验软件,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有所侧重,其结果是学生掌握了操作的流程及软件的功能,却未能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也未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购置一款针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实践教学软件、针对非会计专业本身特点提供对应的基础设备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问题。

1.3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考核评价体系很多高校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事前没有拟定完善的教学方案,也没有给学生设置合适的考核评价体系,导致教学过程随意性较大,教学效果较差。由于考核制度和监控措施的不完善,很容易导致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其最终结果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成为空谈。

1.4实验教学师资素质有待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升,而实际情况是,很多教师精通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动手能力,这一缺陷也从根本上影响了教师的实践教学成就。很多硕、博士毕业后就直接担任专业教学的教师,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而参加工作后又难以从繁忙的教学任务中抽身,去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操作锻炼。从而导致的结果就是: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和较低动手能力的实验课程教师阻碍了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

1.5实践教育基地匮乏实用主义教育学中崇尚一个观点:从“做中学”。即不要给学生教授已经存在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发现知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去探寻知识、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发现、索求知识的兴趣。因此,在实践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据以实践的场所和机会,就是从“做中学”的体现。而寻找或建立一个校外实习基地可以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供重要场所,同时校外实习基地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摇篮,学校如果没有合适的实习基地,人才培养目标就是纸上谈兵。现行条件下,很多高校没有自身的实践教育基地,也没有愿意提供实践教育机会的企业,给学生的实践教育设置了障碍。

1.6实验教材缺乏针对性目前,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实验教材严重缺乏,大多数院校使用的都是会计学专业的实验教材或者本校教师自编的讲义。从而使得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实验内容如同会计专业一样偏重账务处理过程,没有从不同专业的特色去考虑,同时忽视了学生分析、应用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结果的能力,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的能力。

2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

2.1针对非会计专业的特点设立实验教学目标会计专业的学生最终要掌握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技能,而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则与之不同:只须将所学的会计知识运用于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当中,能够运用、处理会计信息,并为其管理职能服务即可。因此,非会计专业的实验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理解、应用、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而不需要掌握其提供会计信息的能力。

2.2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针对非会计专业的实践教育,如同会计专业一样,需要一定的实训场所和基地,同时需要配备相关的基础设施。而基础场所和实施的配备根据实训项目的内容不同而不同,如进行手工操作实训时需要提供纸质版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模拟企业会计账务处理流程,同时,还可以建立专门的手工实训室进行手工实训的操作,手工实训室除了必要的桌子、椅子外,还可根据需要配备一些版面来辅助教学,使会计工作更加形象、更加具体。手工实训使学生可以真正体验作为一名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及如何利用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服务,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要掌握如何利用计算机生成和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因此,建立非会计专业计算机操作实训室成为必要。计算机实训室需要学生配套使用的计算机和相关的会计软件。针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可采用ERP实训室、实训法进行实践教学。通过ERP实训室的实训操作,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清楚财务人员不仅仅要进行核算工作,而是要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清楚企业所有的业务处理流程以及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从而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竭尽所能。ERP实训教学的实施不仅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各个理论知识充分在模拟实践中得以运用,还使学生体验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的角色运用,同时在实训操作过程中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团队合作精神等。总而言之,手工操作实训和计算机操作实训的融合,是提高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信息处理和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要求。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很重要一部分内容是在会计实训室中完成的,因此,学校要大力加强计算机机房建设,针对非会计专业的特点配置相关实训教学软件,从而提高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

2.3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考核评价体系根据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定位,同样要改进其实践教学环节考核评价体系,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训过程监控制度,保证教学效果。例如,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分板块形式进行教授,并在每个板块留给学生相应的思考题或各种形式的作业,构成平时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在最终考核形式上,可采用板块案例分析、撰写实训课程论文、模拟面试提问、模拟综合实训考核等形式,考核的内容灵活多样,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例如大部分管理类专业侧重应用、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考核评价体系从而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达到最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4提高实验教学师资素质实验教学教师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实践教学领域的前沿和方向。为了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的素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教师和学校都要做出努力:教师自身可以联系相关企业,利用节假日到企业进行实训观摩学习,或者长期在企业兼职会计岗位相关工作,从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学校也可以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定期输送相关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培训,让实验教师能够洞悉最新实践前沿信息,并与自身教学相结合。

2.5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教育机会会计信息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去企事业单位兼职的难度,绝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不愿意接受会计岗位的实习生,虽然如此,确也并非绝对。例如可以到会计事务所或者中介记账机构去进行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会计实践技能。为了能够争取到社会实践教育机会,学生自身和学校可以齐心协力:首先,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寻求企业实习锻炼机会,借此了解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及会计作为职能部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过程。其次,学校也可以大力倡导校企合作模式,引进合适的企业;学校给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工作岗位,从而拓宽校外实习渠道,使学校和企业达到互惠共赢的局面。

2.6编制有针对性的实验教材针对会计学专业和非会计专业教学的不同特点,在构建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实验教材时,考虑到不同专业的特点,可以将整套实验教材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板块是所有专业都必须掌握的部分,主要是一些基础的会计实践知识的应用;另外一个板块则是与专业特色相关的部分,这一部分需要编写教师认真斟酌并与专业人员商定后进行编写。这种教材编写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目前不同专业会计实验教材不加区分的现象;即考虑了不同专业的特色需求,也不影响整体内容的完整性。

3结语

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的改进。而非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化,也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得以实现。因此,进行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有助于形成一套成熟的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提高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提高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与操作能力,并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纪金莲.非会计专业与会计专业会计学实践教学区别的探讨[J].绿色财会,2009(6):55-56.

[2]姚津.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成要素及其建设[J].会计之友,2009(3):82-83.

第4篇:非会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教学方法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会计课程一般都是其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之一,会计教学工作量急剧上升。因此对于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问题的研究日显重要。本文拟对《会计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会计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法等进行探讨,以期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非会计专业教学的目的

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规格的规定,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的是具体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管理工作,培养目标主要是会记账、算账、报账以及用账的会计专业人才,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组织的会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一般从事非会计专业的其他管理工作,就业方向是各组织的其他职能管理部门。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错误认识:一是将非会计专业学生视同会计专业学生,照搬会计专业本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二是认为非会计专业学生将来不会从事会计工作,因此只需学会分析会计报表就行。这两种观点从根本上影响了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会计专业本科教育作为专业化教育主要是传授会计专业知识,强调会计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而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是一种非专业的会计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实践性、应用性。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会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人员,而是培养懂会计、会用会计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其重心是管理,应当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会计、学习会计。非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对会计知识的学习,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及实务,即什么是会计、什么是会计信息以及如何使用这些信息,还要学会如何进行财务分析,如何为组织决策获取必要的会计信息,并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使他们成为经济管理工作的“通用型”专业人才。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体系的设置

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体系的设置原则:第一,符合教学目的。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基本会计知识,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并为其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打下基础。第二,教学重点突出。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的决定了其会计课程体系不能雷同于会计专业,而是要突出重点课程和重点内容。第三,结合专业特色。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符合各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并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 基于以上原则,会计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所有经济、管理类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即通修会计课程;第二个层次是供不同专业学生选择的课程,即选修会计课程。

(一)通修会计课程

通修会计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设置一门会计学,课时为54学时,包括基础会计学和中级财务会计学两部分内容。但是,按照目前会计学的教学内容和结构安排,教学效果比较差,特别是很难开展案例教学。由于学生对企业具体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了解得较少,在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授完毕之前很难开展具体的案例讨论。所以,需要对会计学的具体内容进行重新构造。

(二)选修会计课程

传统的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往往没有结合各专业的不同特色,没有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要设置会计课程体系,无法满足各专业的不同需求。考虑非会计专业的教育思想是使学生“懂会计”,因此,在会计课程的设置上应该灵活。可以根据经济、管理类各相关专业安排多门方向性会计选修课程,课时均为36学时(2学时,周×18周),讲授方式主要是专题讨论和案例分析。比如,高级财务会计主要讲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业务、租赁、债务重组、金融工具等的会计处理;行政事业会计主要讲行政事业单位特殊的会计处理;贸易企业会计主要讲授内贸与外贸企业特殊的会计处理;金融企业会计主要讲金融企业特殊的会计处理;工商企业会计主要讲授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主要业务及其会计处理。

非会计专业学生在修完通修会计课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专业选择一个会计方向课程,作为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会计学习方向。会计方向课程应该体现非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原则,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及相关会计学科实践中出现的最新情况,同时学生也可结合自身将来就业方向考虑选修会计课程。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结构

非会计专业具有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会计知识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学习会计知识是为了将来使用会计知识,用来参与经济管理。成为高级管理人才。因此,在非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该与会计专业有所区别。笔者对现行会计学课程内容结构进行简要设计如下。

(一)目前课程内容

1、“二合一”形式:这是传统的形式,即“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2、“三合一”形式:“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3、“四合一”形式:“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这几种形式看起来有所区别,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篇幅和学时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是“蜻蜒点水”,只侧重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其他内容只是简单介绍,或删去不讲。对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应过于强调会计核算,而应该在兼顾会计基础理论的同时,侧重会计与经济活动的联系和影响。

(二)课程内容设计

1、《会计学》的第一部分――会计基础

主要讲述会计学概论,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基本原则、会计假设、会计报表、会计循环等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会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会计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在介绍各种会计规范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职业道德时重点说明披露虚假会计信息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尤其是企业领导人应承担主要责任,借此进行会计诚信教育。对在校经济、管理类学生进行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是高等会计教育的重要内容。

2、《会计学》的第二部分――中级财务会计

会计专业使用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是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要素来介绍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最后介绍会计报表。这种编写方式比较系统,专业性很强,但对非会计专业来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在非会计专业教学中可以按业务循环来讲,具体包括:货币资金循环核算及管理、融资循环核算与管理、采购循环核算与管理、生产循环核算与管理、销售循环核算与管理、投资循环核算与管理、利润形成与分配。

在每一部分循环的内容中,应包括:业务流程介绍;管理的要求(包括核算的要求和内部控制的要求);按会计核算与内部控制

的要求设置账户;按会计原则理解业务流程的实质,掌握会计确认与计量标准在具体业务中的运用。这样设置使非会计专业学生从会计角度来理解业务流程,更容易学习会计课程内容。同时把管理目标、内部控制、会计核算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掌握会计准则的使用方法。

3、《会计学》第三部分――会计报表及其分析

除讲解会计报表基本内容之外,重点介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如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分析,培养学生利用会计信息处理事务的能力。

四、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方法

在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的应用与改进

“多媒体辅助教”。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把教师的教案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而是要利用多媒体能够处理图、文、声、像的优点,营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环境。通过各种感官刺激,加深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印象。

“多媒体辅助学”。建立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平台和课程设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使操作便捷、易懂,并能提供下载、打印等功能;建立多个信息传递通道,及时信息,并对学生的信息给予及时反馈;设置专门人员为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如辅导老师、咨询人员、学生顾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搜索功能,制作和编制帮助软件和文档。

“多媒体辅助考”。建立完善的会计网络考试系统。这一要求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计算机供学生同时进行考试,或者是建立大量的试题库,使得计算机可以随时随机选择设计出一套可供考试的试卷;二是要及时地更新试题库中的试题;三是设计科学的考试软件。由于非会计专业每学期同时开设会计课程的班级和人数众多,每一次的会计学阅卷工作都极其繁重,采用多媒体考试方式将大大减轻会计教学的工作量。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与改进

会计案例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会计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会计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案例教学的层次性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案例教学设计的层次性,通常是按内容进行层次设计,即将案例根据设计内容的综合性分为课程独立案例、课程综合案例、各门课程综合案例。

课程独立案例主要是针对某一章内容或某一个问题的案例,案例往往比较小。这类案例通常有标准答案,如企业会计核算案例。

课程综合案例主要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案例,案例设计的内容比较复杂,案例较大。但一般只涉及本课程的内容。这类案例通常没有标准答案,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各门课程的综合案例往往涉及多门课程,这种案例内容复杂,涉及的知识面广,往往是一门课的老师所不能解决的。这类案例通常是跨学科的,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

2、案例设计的全面性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案例来实现的,好的案例在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案例教学本身的局限性,在案例设计时应当注意案例的全面性。全面性主要是指在综合案例设计时一定尽量注意涵盖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但来自实践中的案例不可能包括一门课的所有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收集一些比较特殊的、在其他案例里无法包含的内容,将它设计成一个小案例进行专项讨论。此外,案例讨论要考虑环境因素。管理实践中的案例最终结果往往是进行决策,而实际决策是很难通过案例模拟的,因为案例分析者无法切身体验到决策者作出决策时的心理状况以及环境因素等,所以案例设计时应当考虑到环境情况、决策者的风险倾向等。

3、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的关系

第5篇:非会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8.088

1 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教学时,教师往往忽略了非会计专业和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标的差异。对于会计专业而言,会计的教学是为了学生日后从事专门的会计工作,培养具备从事会计管理工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或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会计的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日后从事专门的会计工作,而是让其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完善知识结构,懂得如何取得和运用会计资料及信息处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管理问题,为其本职工作更好的服务。由此可见,非会计专业和会计专业学习会计的出发点不同,其教学目标也应有所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往往混淆于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仍以培养学生的专业会计能力,强调会计学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为日后的会计工作打下基础为目标,造成教学目标定位过高,增加了学生学习会计的难度,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

1.2 教学内容不科学

对教学目标准确把握的缺乏,造成了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内容的不科学。在大多数院校中,非会计专业往往使用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学作为讲授教材,教学的内容仅仅是基础会计学的知识点。从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上来说,讲授的重点在各种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具体会计方法的详细介绍,以及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忽视了对会计信息数据的分析利用。从教学内容的覆盖面上来说,仅仅学习基础会计也是不够的。对于非会计专业,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往往只开设一门会计学课程,没有后续的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只学习基础会计,会使非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会计内容不全面。仅仅掌握了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很难在日后工作中运用有关会计资料信息,比如读懂并分析利用财务报表,为管理决策服务。

1.3 教学与考核形式单一

首先,教学形式。我国目前会计课堂的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学的形式为主,缺乏实践教学。采用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学的教学方式无疑能使学生系统的、有重点的学习理论知识,但这种方式更适合应牢固掌握会计理论知识的低年级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学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型很强的课程,尤其是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学习会计的目的不是为了会计核算,而是使用会计信息。但“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会计的相关知识点,并不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实践教学的缺乏,也使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锻炼,理论知识得不到延续、补充和深化,难以满足学生日后就业的需要。其次,考核方式。大多数院校的会计学课程的考核形式是闭卷考试,由于闭卷考试本身受到时间、试题类型、灵活性等方面的限制,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实现学习会计的目标并没有太多额外的帮助。

1.4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这门课程时,常常存在着一个疑问:“我既不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又不从事会计工作,为什么要学习会计?”因此,从本质上讲,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会计这门课并不重视,他们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分配给自身的专业课程,对于会计,大多数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完成相应的学分、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而学习,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愿意去学。加之会计本身不是一门通俗易懂的课程,非会计专业学生在之前也没有接触过会计专业知识,老师又常常把教学目标定的过高,使他们望而生怯。再者,单一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也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改进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对策

2.1 明确教学目标

只有正确的认识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才能更好地定位课程,进而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因此,要正确认识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融会贯通会计学知识,将其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去,为其经济管理服务,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这就决定了非会计专业会计的教学目标不能一味照搬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对专业性要求较高,而应按照非会计专业特色的要求,设定符合其自身的教学目标。比如,可以把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学生能够了解会计的工作组织,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及实务,获取有用的会计信息,有效的分析并使用会计信息。

2.2 整合教学内容

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目标、开设课程的单一性和短学期性,决定了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不应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深刻性、专业性,而应侧重于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多样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首先,从教材的选择上,由于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是一门独立封闭的课程,没有后续的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因此,其教材的内容应注重广泛性和多样性,涵盖除基础会计之外的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的等课程的相关内容。根据就业的需要,有的放矢的对这些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融合到会计学的教学内容中去。其次,在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上也应有所突破。应本着会计是为管理决策者提供信息需求的观念,侧重会计与经济活动联系与影响的教学,教会学生对财务结果进行认识和把握,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利用数据,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独立思考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与考核形式多样化

第一,加强实践教学。传统的教学形式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就业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除课堂理论教学外,可采取实地考察、实验模拟、会计实训等多种方法,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接触仿真或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融会贯通,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增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第二,完善考核机制。改变以往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考核方式,比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将平时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记入期末考试成绩;也可通过实训或模拟等方式进行考核,以学生在模拟实际工作中遇到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作为考核成绩。不同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

2.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效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要加强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学的认识,改变他们从心理上不重视、不喜爱会计学的现状。使他们明白会计学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同时也是就业的需要。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多运用启发式、讨论法、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强师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枯燥的学习氛围,使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繁琐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直观的图片,使学生有一个清楚直接的认识。再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有利条件,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会更亲近老师,更愿意学,更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提高。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合理学习目标的设定,适当学习动机的激发,保持并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束语

随着会计越来越成为通用的“商业语言”,以及就业需求的多样化,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日益重要。只有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启云.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5,(12).

[2]刘艳玲.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4).

[3]姚莉霞.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东方教育,2015.

第6篇:非会计专业范文

会计学课程已经逐渐成为很多高校各大专业的公共课和必修课,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会计学课程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大多只是停留在浅显的知识介绍上面,师生都未充分认识到会计学课程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财会素养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这导致很多非会计专业学生即使修完会计学课程也依旧对会计的基本原理模糊不清,只会做简单的会计分录,不仅看不懂报表,就连报表是如何生成的也浑然不知。这完全背离了非会计专业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初衷。由于会计学本身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应用型学科,所以对会计学课程的讲授离不开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重要,对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同样重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很多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训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因而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改革与优化也势在必行。这不仅是由会计学课程性质决定,也是教育工作者反思教学、提高教学、对学生负责的必经之路。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改革与优化

在高校实训化的教学模式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要理论与实践并重,虽不能像会计专业那样开设完善的财会理论课和全面的手工模拟实验课,但是也要将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简易完整的手工业务流程操作融入到会计学课堂上,让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财会常识,能真实感受到企业会计做账流程,并能体会经济信息在各行业各部门各角色之间的传递,为以后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打下基础。

(一)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理论内容优化

教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学课程的理论讲授普遍较为浅显,原因有三:一是师生皆不够重视;二是教师想当然认为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学的理解力不如会计专业学生;三是该课程不属于专业课,不必过于认真。久而久之,师生都有所懈怠,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就连最初制定的基本目标也发生了偏离。其实,只要学校、学院、教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重视起来,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而作为教师,不应该低估任何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只要教师做好引导,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也能把会计学学精通,丝毫不逊色会计专业。非会计专业只开设一门初级会计学课程,是会计学最基础最入门的课程。教学内容虽不像会计专业讲授细致深入,但应该层次分明,有难易,有取舍。教学理论框架可以分为三层次,基础层、支柱层、顶层。基础层包括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支柱层包括会计等式、会计账户、复式记账,而制造业企业的筹资业务、购进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等主要经济业务是该层次中的重点内容;顶层是会计循环,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告。三个层次相互联系贯通,不可分割,如图1所示。在授课过程中,又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包括基础层和支柱层的内容,这两层次偏重理论,重点在于给非会计专业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学生能够根据制造业企业产供销的经济业务建立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并进行日常的账务处理。第二授课步骤是教学框架中的顶层内容,即会计循环,在讲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会计报告的理论时加入手工演练,让学生在此环节能够独立完成整个会计循环的手工做账,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此环节的经济业务不必过于繁细,教师要筛选出典型的经济业务,既能体现企业完整的业务流程,也符合非会计专业对会计学课程的难易要求。在时间分配上,笔者根据授课经验以及学生反馈,认为手工模拟环节占该课程总课时量的四分之一较为合适。

(二)实训教学模式下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环节设计

实训教学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采用真实案例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实践经验等,在特定环境或特定课程中,实训教学可以转化为实操教学。在高校开展实训化教学模式下,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可以顺应潮流,虽说不必开设专门的会计手工模拟实验课,但是可以在会计学课堂上融入会计实操教学,作为该课程的增设环节,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未来求职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和其他教师经验反馈,认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手工模拟实验环节应从以下两方面设计。1.经济业务种类简单而经典。企业经济业务种类繁杂,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应掌握制造业企业基本业务,覆盖资金筹集、采购材料、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利润形成与分配等方面。业务总数量不宜过多,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学生都能够以不同的角色完成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明细账、直至生成财务报表。对于特殊的经济业务,如存货减值、签订销售合同、更正错账、期末转账等,不必要求学生完成,只留给有兴趣的学生去思考和总结。2.主要业务流程图设计。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应让学生熟悉生产经营过程和相应的单据流转过程,把握经济业务实质。在手工实验环节,以制造业企业为主体设计两大主要的业务流程,销售与收款流程和采购与付款流程。如图2、图3所示。通过图2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图学生应熟悉相关的业务活动和单据,从制造业企业的角度接受客户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发货、装运货、向客户开具发票、记录销售、办理货币资金收入等,涉及填制的会计凭证和记录主要有订货单、销售单、装运单、销售发票、收款凭证、转账凭证、应收账款明细账、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以及客户对账单等。通过图3采购与付款业务流程图学生应熟悉相关的业务活动和单据,主要业务包括请购商品和劳务、编制采购单、选择供应商、验收商品、商品入库、付款、确认负债等,涉及填制的会计凭证和记录主要有请购单、采购单、验收单、采购发票、转账凭证、付款凭证、应付账款明细账、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以及供应商对账单等。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环节可通过设计主要业务流程图,让学生把每一笔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信息记录下来,分角色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期末账项调整、到最后编制财务报表。帮助非会计专业学生更好理解企业典型的业务流、资金流、单据流的来龙去脉,能站在不同企业不同部门的角度对经济业务做出基本的会计处理,并能灵活运用。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成绩评定设计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不仅有理论讲授而且加入了手工做账模拟实操环节,对该课程学生成绩的评定也应该进行优化设计,并量化考核。科学的成绩评定方法有助于促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该课程分为理论和手工实操两个环节,根据笔者及其他教师教学效果反馈,两大环节成绩的比重以理论60%、手工40%比例分配较为合适。对于理论成绩,还应细化为考勤成绩、作业成绩;对于手工做账成绩,应细化为实验成果成绩、协同效率成绩、实验态度成绩。每项成绩所占权重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原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课程总成绩公平公正。对于学生手工成果优秀者,教师应鼓励,并展示给全班学生观摩;也可以让优秀者给其他学生讲解自己的做账心得和流程,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三、结语

第7篇:非会计专业范文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 基础会计 课程教学

1 课程分析

1.1 课程性质 《基础会计》课程是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过程,了解会计所产生的信息所代表的经济含义,认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懂会计”);培养其理解、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成为会计信息的主动使用者(“会用会计”)。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后续的经济类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

1.2 课程地位 《基础会计》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必修课。前续课程是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学好这门课可以帮助非会计专业学生自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会计专业其他后续课程。

1.3 课程教学目标 《基础会计》是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开设的,课时为48课时,相对会计专业学生来说,课时少且对后续会计课程要求不是那么高,因此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的会计人才(会做会计),对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懂会计、会用会计的企业管理人才,其重心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

1.3.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3.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程序,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根据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并能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和分析报表项目。

1.3.3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形成严谨、细心的职业态度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

2 教学内容

2.1 教学内容的选取 围绕本课程是培养“懂会计”和“会用会计”的企业管理人才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理论够用为度”来选取,其职业能力主要侧重会计通识能力(懂会计)和岗位拓展能力(会用会计)。

具体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块:

模块1:会计基础知识。主要是关于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方法、基本前提、规范体系等会计基础知识。

模块2:会计基本原理。主要是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及简单应用。

模块3:会计基本实务。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这几个会计实务基本环节。

2.2 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复式记账法的基

本原理及应用、会计报表编制和分析。

难点: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3 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

2.4 实践性环节的安排 本课程的实践性环节主要在会计基本实务模块,分别是会计凭证单项实训、会计账簿单项实训、会计报表单项实训,穿插于理论教学中,不单独安排。由于是非会计专业,对实践性环节的要求没有会计专业那么高,要求“看的懂,会使用”就可以,所以本课程实践性环节只安排单项实训,不安排综合实训。

3 课程的课堂实施

3.1 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方法以授受式、启发式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以清晰的“认知问题、理论学习、解决问题”的专业思维引导方式,通过“分析经济业务、掌握核算方法、反映经济信息”三步专业学习,启发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论学习,再到实践应用的知识与能力的转变。

另外辅以以下教学方法:

3.1.1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案例予以分析,并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具体核算,把握理论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

3.1.2 归纳总结法:重要章节教学完成后,归纳、总结、提炼知识点,框架性掌握章节内容。

3.1.3 课堂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些问题,组织同学分组讨论。

3.1.4 当堂练习等等。

3.2 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是以传统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结合,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讲授结合起来,集中与同学们共同学习,通过多媒体课件,尽可能引导学生学习。

另外辅以以下教学手段:

3.2.1 实物演示:通过让学生观察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消除书本与现实之间的“断层”,这种方法在讲解凭证、账簿和报表时运用。

3.2.2 模拟操作演示:在实践性环节模拟实训之前,先向学生演示如何进行操作的简单流程,这样可加深学生的印象,缩短学生自我摸索的过程。

3.2.3 自学自练:利用公共网络平台,建立班级学习QQ群或者网络邮箱,一些补充知识、补充练习等让学生自学自练,扩充知识面,巩固学习,同时通过有效的师生沟通解疑答惑。

4 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4.1 学情分析

4.1.1 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或者其有用性存在质疑。(厌学)

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这门课之前,可能也只是听说过“会计”一词,而不知其内涵,更不说还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之分了,甚至还有学生对教学中开设《基础会计》课程都感到迷茫,认为自己不是会计专业的,“为什么要学会计”这种观念的存在,就使得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明确学习的目的性,从而影响学习的主动性。

4.1.2 本课程自身的难点使作为初学者的学生望而生畏。(畏学)

《基础会计》课程学习的是会计专业知识中的基础知识,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的初学者而言,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入门门槛,何况本课程是针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的。由于本课程对初学者存在的入门门槛,加上非会计专业课时的有限性(48课时,会计专业此类课程72课时),使得想学好该课程的学生也会有些望而生畏,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4.2 应对措施——做到4个“好”

4.2.1 做好开课前准备。开课之前,教师先针对所教专业做基本了解,备课时对该专业所处的行业会计的基本特点和特殊性做一些知识准备。有条件时可以趁假期实践的机会联系相应行业的企业单位参加实践,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上课时尽量结合其专业特点教授,如案例选择方面。

4.2.2 上好课程第一课。课程的第一堂课,结合学生所处专业向学生分析该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以及课程学习目的,让他们认识到会计学知识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并不是只有干会计的人才需要学会计,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4.2.3 抓好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重点把握上,针对非会计专业应当是培养懂会计、会用会计的企业管理人才的教学目标,所以重点就定在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会计报表编制和分析两个方面,前者注重“懂会计”,后者注重“会用会计”。而难点还是在原理方面,因为是理论,所以更难理解。

4.2.4 讲好原理理论课。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作为教师要以一个普通的非会计专业人士的感觉和直觉来对复杂的原理和理论进行解释,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容易地接受专业的会计知识,努力让学生觉得会计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姜彤彤.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新会计.2012(8).

[2]付彬.高职院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研讨[J].消费导刊.2007(2).

第8篇:非会计专业范文

【摘要】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教学缺乏会计实验教学环节,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笔者尝试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融入实验教学部分,以弥补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初级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核算理论和基本核算方法,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长期以来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大都重视或停留在课堂教学,缺乏对此类专业会计学实验或实践课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常常是会计学课程学习结束了也就结束了,再加之这些专业的学生按照培养计划不再继续学习其他的会计学课程,导致不能深入地理解所学课程内容,更不清楚会计实际工作是如何操作、进行的。因此,有必要对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教学进行改革,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验教学环节。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融入实验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会计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很好的理解,增加对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会计学的学习兴趣,为经济管理类其它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填补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实验教学的空白。

二、教改思路

(一)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于一体

根据课堂理论教学各部分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物演示与操作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实验。如在会计凭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展示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实物,同时说明填制方法与注意事项。在会计账簿的课堂教学中,展示各种会计账簿实物,讲解登记方法与注意事项,指导学生登记各种账簿。在会计核算程序的课堂教学中,在讲解各种会计核算程序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一种核算程序如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为例,以企业供、产、销主要环节的会计业务为核算内容,完成编制会计凭证、总账科目汇总、总账及明细账登记、对账等一系列核算工作。在会计报表的课堂教学中,展示主要会计报表实物,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讲解其构成、格式、编制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继续以上述业务为例指导学生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诸如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登记账簿、对账、会计报表、会计核算程序等一系列会计核算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安排

采用边课堂教学边实验教学的双向推进的教学方法,针对各部分的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学时数,见下表。

表 实验教学学时分配表

(三)必要的实物准备

会计实验不像物理、化学等实验那样需要高精密的实验仪器。按照上述所及,《初级会计学》实验所需物品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必要的实验、教学用印鉴、科目章等。这些物品通过外购或自行设计印制均可以获得。花钱不多,就能办好此事。

另外,关于会计实验所需教室,如果能在会计系的会计实验室,那自然是最好了。因为,会计实验室布置有会计核算程序等挂图以及备查会计资料,实验氛围较好。如果不便,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教室完成实验。只要备有上述物品,在老师的指导下,或分组或学生个人独立实验,均可取得较满意的实验效果。最好分组进行实验,以便于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这样实验效果会更好。

三、结束语

第9篇:非会计专业范文

引言:

从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学现状而言,很多专业如市场营销、物流、电子商务等经管类专业相继开设基础会计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习基础会计课程为非会计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如学生对基础会计学习态度不积极、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脱离非专业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对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职业学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很多职业学校为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教学现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分为四点:1、教学目标和教学定位不明确。很多职业学校为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只是过度的重视会计理论方面的知识传授,对于教授会计实操、培养学生分析和会计应用能力的方面并不完善;2、课时设置少,学生学习重视度低。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安排大约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40-50课时左右,课时量少导致学生对学习基础会计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其他与专业不相关的课程抱有消极应付的学习态度,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3、基础会计教材没有贴合本专业的教学特点,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材与会计专业的教材相同,理论过多,实践课较少,导致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材缺乏针对性。4、教学手段单一,教学互动性较差,教师重理论、轻实训,单纯的重复性训练,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效果有着不利影响。

二、职业学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举措

(一)根据非会计专业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必须要明确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定位和目标,面对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专业实际理解会计信息,从而在未来实际经营管理决策工作上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此,中职学校在教授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时,要将教学定位强调为实用性和应用性上,不仅仅要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掌握基础的会计工作规范流程,以及与本专业有关联的会计学常识,从而达到让经贸管理非会计专业学生成为通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优选教材内容,合理设置课时

职业学校在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内容上,要区别于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其教材的选择要符合非会计专业的特点,做到有侧重、有重点结合了专业实际,让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坚持以会计规范的原则,全面理解会计的原则和实质,利用会计理论知识辅助本专业的相关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在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课时上要进行合理的安排,根据非会计专业学生特点,适当的增加基础会计课程的课时,其中实训课课时要多于理论课课时,这样更加便于培养学生对会计学习方面的应用理解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工具开展多元化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要完善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工具,给学生营造图、文、声并茂的教学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如在教授凭证和账簿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真实凭证、账簿记录反映在屏幕上,用图文形式声情并茂的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账、查账、改账等训练,通过交叉来练习会计业务流程,使学生能够清晰、灵活地掌握了本课题的教学内容,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