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双导师制范文

双导师制精选(九篇)

双导师制

第1篇:双导师制范文

对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下的“双导师”制的构建进行探索,对“双师型”教师和“双导师”进行界定,并提出“双导师”应该区别于普通教师所应当具备的特质,同时对“双导师”的评聘与考核、引入与退出机制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双导师制;构建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项目,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主动适应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自教育部启动卓越计划以来各省相继启动了省级卓越计划,按照卓越计划实行“双导师”制的要求,就“双导师”制的建立展开探讨。

一、“双导师”与“双师型”教师的界定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职业教育中,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双师型”教师既具有高等学校教学的专业技术职务,同时又具有与从事专业教学相一致的本专业实际工作领域的专业技术职称的双从属性。“双导师”是严格执行卓越计划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四年必须累计一年到企业学习经历;必须有五门以上专业课由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老师承担,为满足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学习阶段的实际要求,学校和企业指定或者选拔的“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而构成的卓越计划特有的“双导师”,并共同制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标准和培养计划,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确定毕业设计题目,进行联合指导和参与培养质量评价。

二、“双导师”的队伍构建

“双导师”作为“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下的师资队伍建设,其构建模式与选拔体制的创新是卓越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环节,是“卓越计划”是否落到实处的重要体现,更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新突破,实现教学科研工作由跟踪模拟到主动引领的跨越。

1.“双导师”应具备的特质当代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能力的构架,更为趋于合理、工程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还应当涵盖促进学生创新性人格的养成,是人才培养的更高台阶和教育教学的内涵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双导师”作为我国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工业界培养工程技术领军后备人才的教师队伍,应当具备以下特质。独特的育人理念。当前很多教师只关心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引导学习者正确地做人、做事和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方面比较忽视,常常出现两个极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不闻不问,只管自己讲授,不管学生是否接受;粗暴对待学生,用语言或者行为伤害学生的自尊。卓越计划作为工程技术拔尖人才的培养项目,“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应充分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使教师和学生建立起一种融洽、和谐、平等的关系,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树立“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创造能力营造自由的发展空间。良好的师风师德。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传授知识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在品德方面给予学生良好的示范,同时良好的师德也是教师更好发挥示范作用的保障。在强调教师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同时,特别注重和加强师德的建设,形成关爱学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行为示范的作用。坚实的工程实际背景。卓越计划是为培养工程领域内拔尖人才和后备人才的重要举措,坚持“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工程实际为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改变目前我国学生实践能力弱、教师工程背景不足、教学偏向学术化的现状。因此,卓越计划教师具备坚实的工程实际背景是实现工程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国际化的视野。“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根本要求,拥有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发达国家同类型的课程体系,将国际化的科学知识融入课程内容中,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是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工程教育差距的内在需求。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内在潜质。因材施教,强调个性化发展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性人才的必由之路,这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内在潜质,引导和促进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性人格的养成。

2.以更为开阔的视野选拔“双导师”创建行业领跑的卓越计划“双导师”队伍。转变传统的教师选拔观念,创立不拘一格的新选拔机制,在更为开阔的视野下选拔一批优秀的、高素质的在某一领域内有独特建树的专家学者进入“双导师”行列,起到行业领跑的作用,是高等工程教育实现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建立起“双导师”的基本保障体系。建立起“双导师”入选最低门槛是保障学生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1)卓越计划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任教师原则上应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有承担科研活动的经历,应具有到相关生产单位实习锻炼半年以上的经历。(2)卓越计划的授课教师,每年要有3个月以上的工程实践(包括现场实习或指导现场实习、行业挂职)经历。(3)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新进教师原则上要到企业顶岗挂职二年以上。

3.“双导师”评价与考核体系的建立制定既严格又灵活的教师考核与评价体系,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素质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对学生引导学生自我内涵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1)学校单独制定工程型教师评聘与考核条例,把工程实践经历作为工程型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基本要求,将教师接受企业工程训练的环节纳入到考核中来,企业培养阶段的待遇予以保障。(2)考核评价侧重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强化教师在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与研发、专利申请、产学研合作项目和技术服务等取得的成果,弱化理论研究和学术等。(3)卓越计划的授课教师,原则上应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讲师及以上职称,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和参加科研活动的经历,不少于一年的工程实践经验。(4)卓越计划的授课教师,每年应有3个月以上的工程实践(包括现场实习或指导现场实习、参与企业相关项目开发、在相关行业企业挂职等)经历。(5)学校与企业协商确定企业教师评聘与考核办法。(6)企业教师原则上应由在企业一线工作5年以上,综合素质高、工程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工程师(或高级管理人员)担任。评聘程序:由企业推荐,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审核,提出任职人选,学校组织评审后,按条件进行聘任,由学校发放聘书。(7)聘任期间,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年度考核,对不合格者可解除聘约。(8)企业教师参加学校的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建设、指导毕业设计等工作,参与教材和课程大纲的编写、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学生的培养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导师联合指导培养学生。(9)企业教师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优先来我校进修、开展科研活动。

4.引入机制与退出机制的构建(1)定期考核:改革“一评定终身”的教师评聘办法,建立起定期考核与长期考查的动态评价体系。(2)特定的岗位引入竞争机制:竞争机制的引入是促进加快教师自我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的有效途径,对同一门课程由多位老师担任,参与竞选,构架专家团队、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等评价办法构成的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分,以优胜劣汰竞争上岗。(3)创新激励机制:对评定和聘任的教师发予“双导师”资格证书,只有取得“双导师”证书的教师才能参与学生的培养,在科研项目的申报享有一定优先权,设立卓越计划“双导师”专项资金,在教师薪酬待遇和能力提高等方面提供专项资助,职称的评定同普通教师相比享有优先权,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4)制定实施教师到学校工程训练中心进行校内工程训练机制。(5)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企业进行现场考察、挂职锻炼。(6)制定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顶岗工作、参加企业科研课题等多种形式培训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第2篇:双导师制范文

关键词:影视技能;双导师制;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19-02

近年来各省属师范类院校先后开设了新闻传媒类相关专业,以四川省为例,师范类或前身为师范类的高等院校均在2000年前后相继开设了传媒类相关专业,截止到2013年四川省内已有十余所师范类院校开设了此类专业。在省属师范院校的办学历史中其优势和特色均长期立足于师范技能教育,开办新闻传媒类专业以来,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影视技能的教育和掌握逐步在办学过程中广受关注并日益发展。

一、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产生背景

国内本科生教育培养的双导师制雏形产生20世纪90年代,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冲击的社会背景下,早期引入“双导师”制度的专业往往集中于与市场关联度更大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近年来,教育部多次提及的高等教育转型议题在2014年初见成效,从国家到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分均对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部分学校和专业明确提出了转型目标和进程规划。以文科研究见长的省属高等师范院校为顺应本科教育规模扩张趋势,和社会发展人才培养需求。在本世纪初以来先后开设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等新闻传媒类相关专业,以四川省为例仅省属师范类院校中开设此类专业的学校达90%以上,专业的重复建设和“艺考热”的兴起同时带来的则是师生比的严重失衡,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影视技能教育成为众多办学者的软肋。表现为骨干教师培养难、专业实验室维护难、教学团队打造难三方面,此外还有诸如理论学习有余实训操作不足,技能掌握宽泛有余具体环节精进不足,课程丰富性与专业发展现状互动不足等方面有待改进。学界与业界的双导师制产生不仅是基于传媒类专业影视技能教育现状,更是省属师范类院校转型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师资建设的需要

省属师范类院校大多建于建国后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地方各级师校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其强势专业均为传统学科并注重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传授,研究

与技能并重。以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为例,学院下设的广播电视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专业,分别开设于2003年和2009年,从专业建设之初办学者即确立了培养基层广播电视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但办学现状却存在专业培养历史短,专业底蕴弱,师资建设缺口大等问题,尤其是涉及影视技能课程师资引进和培养的困难度则从一开始就显露端倪。

高校传媒专业的影视技能课程涉及了新闻、传播、电影、电视、广播等多专业的技术课程,以当前四川省各省属师范院校的专业学生人数平均量和专业教师人数平均量来看,均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师生比例。同时,影视技能课程的师资来源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态势,并在高校教师的准入机制日益严格的时间点上被放大。严格的准入机制使得高校环境和氛围走向更趋向于研究性和学术化,实务经验和指导水平都与人才培养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这也是近十年来,传媒专业影视技能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且改善情况较差。学界导师和业界导师的双导师制度确立是

(二)校地合作的双赢

从筹办传媒类专业开始,省属师范类院校的办学者便制定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践实训实习计划,并结合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政策逐步摸索找出一条更适合自身的道路。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最终要求和目标,传媒类专业则因为专业的特殊性能更好做到这点。继基地建设、成果转化之后,双导师制是高等院校和地方各级用人单位的又一合作成果。也是高等院校在平衡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的矛盾的最佳模式。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传媒类专业学生从大学一年级进校开始确立自己的学业导师,学业导师将从校内课堂和校外活动两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而大学二年级下学期随着分批次进入各级电视台顶岗实习之后,学生将逐步建立起自己与业界导师的技能学习和实务交流,以此来完善学业导师校内指导缺乏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校地合作的内涵得到深化,双导师制成就高校和地方的双赢。

二、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应用模式

双导师制发展至今,由学业导师和实务导师对传媒类专业学生协同指导的模式已被广泛认同。但相较于省属师范类高校的具体情况而言,传媒专业学生的影视技能双导师呈现出不同的应用模式。

(一)校内的理论实践双导师

在省属师范类院校的传媒专业办学过程中,校内导师的制度建设屡次提出,但都难以实施操作。校内导师的地位和价值长期被低估和忽视,原因主要体现在:影视技能课程导师人数少,难于完成具体职责;影视技能理论知识滞后,脱离传媒行业发展现状;学历程度高业内经验少,技能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以上原因导致传媒类专业教育过程中校内导师的角色长期缺失,或仅有制度没有推行。

本文所提出的校内双导师是指传媒类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学习开始即确立一名影视理论知识导师,本科二年级协调专业兴趣配以影视技能课程实训导师一名,并在本科三年级的时候由双导师指导完成影视技能课程的汇报作品展演。校内双导师的职责集中在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并以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为依据,对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技能教育有系统认知,了解传媒类专业的业界前沿发展方向。经过课题组两年的调研发现,基于当前省属师范院校传媒类专业的师资现状,校内双导师的推行仍存在技术骨干教师匮乏,导师职责不明,有针对性的指导泛化等困境。

(二)校外的写作制作双导师

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核在于校外导师的选择和职责。课题组的调查发现省属师范院校中为应对自身专业背景的不足均大量各级各类型校地合作基地,常见的校地合作是高等院校将大学本科四年级的学生送往传媒业界做实习实训培养,且多数合作方式仅局限于将学生派遣前往之后便任其发展,既没有前期规划也没有后期考核,校外实习指导的实际意义常常止步于学生的自律和导师的他律。因此,校外双导师的实际推行也已日益呈现出流于形式的趋向。

校内导师难以更好完成的指导可以由校外双导师补足这一点,各办学者已达成共识。但校外双导师的重要性却并没有为大多数人认识,影视技能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涵盖了策划、文案、写作、制作、播出的五大环节,其中具体制作工作则更繁杂。但大多数省属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专业学生今后的出口和去向则较为明确,即面向省市级甚至县域传媒机构。在这些传媒机构的日常工作分工并不完全细化,对应人才培养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一名进入校外实习基地实训的学生都能够在相应工作岗位接触到掌握影视技能的多项必备环节,使其能力得以最大提升。

三、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推广途径

校内外双导师制的办学理念自上世纪初出现以来,相关论述和探讨在高等教育范围内长期被借鉴和使用。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由于其产生时间晚、专业特殊性强、技能要求高等特征,其双导师制的推广途径也与其他专业有较大差异。

(一)时间安排的灵活多样

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是在传统双导师制基础上的拓展,由校内的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及校外的写作和制作双导师共同构成,覆盖了传媒类专业的大学四年教学内容。因此,只有实现时间安排的灵活多样才能做到教学指导各环节协调合作,互为补充。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的校内指导在时间上多集中在大学本科三年级以前,结合专业特点以课堂教学实践和课外实训制作为基础,以学期实训周、年度作品展、中期考核汇报为契机构建立体指导规划。在已完善的规划中两位导师的时间安排应做到互为独立但并不割裂,在两年时间内完成校内双导师的具体职责。在大学三年级以后,传媒类专业学生将逐步进入到校外基地实习实训,校外导师应在前期就联系和约定。由于校外导师的时间安排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双导师的必要性得以体现。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学生的岗位工作可分为两阶段,将写作和制作技能的指导交叉进行,使之充实高效。

(二)内容指导的切实可行

内容是影视技能教育双导师制的核心。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的推行内容应以理论融入实践、实训践行理论,二者互为前提相互影响。尤其是前期校内双导师的指导,教学的计划制定和内容选择多以影视技能基础教育为主,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技术能力的培养。校外双导师的内容指导则侧重以工作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强化基本技能的同时,适当加强技术要求的强度和深度,以适应传媒类行业的现实境况。在调查中发现就省属师范院校而言,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技能教育表现出欠缺指导内容的确定性和指导环节的合理性,这是非传媒类专业院校的共同症结,引入校外双导师的急迫性所在。

(三)教学目标的互为统一

双导师制的教学目标评估体系是之前学科中经常性忽视的内容,同时也是构建双导师系统的关键内容,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体系则应从明确教学目标开始。影视技能双导师至的教育目标应划分为三个阶段,校内理论和技能基础指导的掌握,目标评估多以考试方式实现。除此之外参照专业院校技能培养的方式,校内外各等级竞赛也应逐渐成为学生技能掌握的评估参照。第二阶段教学目标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最为显著,在工作岗位的需求和校外双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传媒类不同专业的特点,以个人技能掌握和中型作品完成为教学目标的评估方式是课题组在研究中总结得出,但具体到校外导师指导环节中又常常流于形式化难以推行。因此,在第三阶段中,毕业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成为上一环节的教学目标的补充和延伸。在省属师范院校中,延续了传统学科的毕业论文环节应逐步以传媒类学科特点考量以技能掌握展示为主,响应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变革。

综上,构建省属师范类院校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教育双导师制从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来看均已势在必行。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讨论成为主流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使传媒类专业的办学适应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是推行影视技能双导师制的基本前提和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艳,段联合.对影视传媒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02)

[2]伊继东,刘六生.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问题探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06).

[3]潘秀通.论影视技术、艺术与知识创新[J].上海大学学报,2000(02).

[4]胡智锋.广播电视艺术教育回顾、现状与展望[J].艺术教育,2003.

作者简介:

第3篇:双导师制范文

关键词:双导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01-02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不断丰富和优化研究生教育的结构和类型,2009年国家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并发放“双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转变了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行学术型和应用型分类培养。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很多高校引入双导师制,即采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制。经过近三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践,双导师制逐步显示出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双导师制是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要抓手和重要途径

首先,从培养目标看,全日制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管理人才,其突出的特点是工程应用性。因此,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单纯从学术角度来指导,同时应让他们在工程岗位上得到规范指导,这就需要在实践单位中遴选有相应资质的高级人才共同承担指导任务。总之,校内和校外导师互补联动,才能更好地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第二,从培养过程看,实践教学是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各专业学位领域都规定须有校外实践环节,如我校的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等全日制工程硕士领域的实践教学方案都要求“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领域要求“学生至少有800小时的专业实习,非社工本科专业毕业的学生需要1 000小时的实习”。尽管具体要求不尽相同,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早已不言而喻:一方面可以避免实践走过场,利于取得实效,另一方面,也使教育功能在单位得以延续,避免学生有“被输出劳动力”的感觉。

第三,从职业规划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兼顾学科和行业的要求,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拓展。在校内,通过学习课程,参与学术沙龙,聆听专业讲座,校内导师在学科发展和专业知识领域给予学生较多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受企业导师言传身教,增强了对工程的直观认识,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企业文化的体验,为各自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试验田”,有利于学生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此外,有些企业导师还会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就业,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更显优势。

二、双导师制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逐年增大,双导师制在运行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问题。

首先,导师的遴选。校内外导师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目前,在校内导师遴选上,我国多数高校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导师需具备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副研究员等相当职称人员),在科研的数量、质量和项目经费上也有明确要求和量化指标,但对其实际工程能力没有明确要求和实际考核,工程硕士导师的遴选上岗要求和工学硕士导师的上岗要求没有太多差异,一些工科院校的工程硕士上岗导师,很多是校门对校门,没有工程和产业背景的青年教师,显然不符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在校外导师的遴选上,很多学校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但有些要求不够明确,没有量化指标,操作性不强,不能适应不同性质实践单位的特点,甚至有些出现挂名上岗、兼职导师终身制等现象,

第二,校内外导师的分工与合作。双导师制应该贯穿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始终,应尽早确定校外导师,使其参与到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实习鉴定和毕业答辩等各个环节,在不同环节校内外导师应有不同的职责和侧重点。但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三方面问题,一是,很多学生的校外导师确定的较晚,只有在校外实践期间由校外导师主要指导,其他环节校外导师基本不参与;二是,校内导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并无区别,有些教师甚至片面地认为学术型硕士生源质量更好,可以多加培养以便其提前攻博继续为我所用,从而忽视了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三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出现校内导师“放风筝”现象,校内外导师缺少沟通交流,校内导师对学生了解较少,有些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不熟悉,对学生在单位承担的实践课题不了解,很难起到指导作用,很难有效沟通,而与此同时,校内导师在校内的课题却人手不够,影响正常科研。

第三,实践企业及校外导师的激励和考核。企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目前,企业和校外导师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部分企业在开展联合培养工作时首先考虑的是企业的短期效益,“教育”功能逐渐被异化;有些企业导师只是挂名,没有参与到实际指导过程中;有些企业没有将实践任务落到实处,使一些学生成了单位的勤杂工;有些企业出于对公司利益的保护不愿意让学生接触工程项目,学生很难对产业背景和工程全景有基本的认知,这显然与培养目标背道而驰。此外,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对实践企业的考核机制,往往是单位自身给自己所指导的学生打分、评价,企业之间没有参考比对,高校对企业缺乏必要的监督,社会也缺乏对这类企业的资助和监管,因此,怎样激发企业和导师的积极性,同时进行有效的考核监督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对策及建议

(一)不断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应该是兼备学术型和应用型知识和技能的高层次人才。要鼓励校内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走出去”参与实际的工程项目,将工程经验作为导师遴选、职称晋升的考核条件,在工作量计算及资金配套上给予倾斜等。对于在岗的工程硕士导师要定期进行培训,鼓励导师参与行业学会的交流、研讨等活动,培育工程素养意识;依托优势教科组,加强传帮带,增强青年教师的实际指导能力,同时发挥导师组的作用,对研究生开展集体指导。

此外,需根据专业学位领域的特点及行业特色,聘请国内外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工作,规范校外导师的引入机制,一方面可以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拓宽视野,更易于接触工程项目,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导师结构,促进强强联合,有利于产学研发展以及在交叉新兴学科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

(二)不断规范制度,创新教育模式

针对双导师体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制度保障,一方面是要明确校内外导师的权责,要以文件的形式细化、程序化,同时,搭建双方沟通交流的平台和机制,要求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共同关心研究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并一起对研究生的论文质量负责,校方和企业应各自对自己的导师行使管理权限。

另一方面,对校外企业和导师要有明确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企业导师的人事关系隶属于企业,学校对其没有人事管理权限,因此如何调动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巧妙的制度安排,如制定校外导师的薪酬、职称聘任与激励机制,提供适当的补贴,在横向项目合作上有倾斜等,同时,在校企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要对企业导师进行考核,要杜绝兼职导师终身制,免检免审核的状况,每两年或三年重新认定上岗资质,实现企业导师库的流动性和实效性。

(三)推动多方融合,形成最大合力

从宏观上讲,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可能由单一主体来实现,各种资源的联动和融合才是保证质量、提升素质的关键,在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校方、实践单位和社会环境的交融联动才能真正培养出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首先需要强化校企合作意识,使双方充分认识到这是一场互利互惠的合作,学校要加大投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探索在较大型的实习基地中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派驻校内管理教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推动案例库建设、教师培训等,企业也要从长远着眼,利用高校智力资源,更高效地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切实推动产学研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行业协会等应发挥政策主导优势,一方面从全局角度规划布局,调整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发挥协调功能,为校企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如给予实践基地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等。从微观上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校内外导师、研究生管理部门及学生的四方联动,形成回路,实现循环。

调动校内外导师及学生的主动性是发挥双导师制优势的内在动力,管理部门对培养过程的动态监督和有效协调服务是重要的外在保障,校内外导师在充分沟通和协调的基础上,对研究生的培养做到前期有计划,经常有反馈,时时可跟进。管理部门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与双方导师和学生经常交流,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双导师制对于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工作中尝试、思考、总结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教研函[2010]1号关于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Z].

第4篇:双导师制范文

关键词:双导师制;实践效果;调查

一、引 言

本科生导师制始创于19世纪末的牛津大学,在国外被称之Seminar,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大学里普遍实施的指导本科生从事科学实践研究的教学制度。国外Seminar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成基础科目的学习之后,有计划、有秩序地进入研究阶段。在导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由于这些国家大学中基本无班级设置,因此,学生在参与Seminar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与科研能力得以提高,而且使学生在生活态度与就业等方面得到指导[1]。

本文中所涉及的双导师制是指由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按照一定比例组合而成、专兼结合、并有相对明确分工的双师学科合作教学组。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师从理论教学上与中小学学科实际对接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关;中小学教师在高校教育类课程教师的协同下,按照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职业能力对师范类学生进行每月一次的中小学现场系列化实践训练。

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是近年来高等学校本科生教育中正在探索实践的一项制度创新。在我国,随着北京大学在本科生中全面实行导师制的试点的率先推开[2],一些高校也纷纷开始了在本科生中建立导师制的探索。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近百所高校正在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多年来,高等教育界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教师担任学生导师的单导师制的意义[3]、内容[4]、形式[5]、管理[6-7]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而关于双导师制鲜有相关研究,对本科生尤其师范本科生实行双导师制的实践效果研究更无从提及,尤其是对双导师制在实践中对师范本科学生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缺乏量化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廊坊师范学院四年来参与导师制的师范本科生进行调查,不仅重新审视我校实施本科生双导师制度的可行性,也分析了我校双导师制的实施给师范本科生带来的积极影响。笔者期待,本研究成果能够对高校本科生教学改革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廊坊师范学院大一至大三年级参与导师制的师范大学生共计644人,分布如下:

2.研究工具

采用《廊坊师范学院双导师制实践效果评价问卷(学生版)》,该问卷共分大一学生版、大二学生版和大三学生版三个版本,分别包括18个题项、22个题项和27个题项,采用Likert5点量表进行评定,三个版本分别包含3个因子(教师职业语言与道德、教师粉笔字书写能力和教师职业认识)、3个因子(中学管理各环节、中学教学各环节和中学生心理交往)和5个因子(备课、讲课、教学展示、教学设计和评课),三个版本问卷的α系数分别为0.958、0.911和0.90。得分越高,表明实践效果越好。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大一学生双导师制的实践效果

以性别为自变量,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显示男女生在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以专业为自变量,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显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注:*P

采用LSD对各专业的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多重比较,从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在教师职业语言与道德、教师职业认识及总分方面这个因子上,艺术类师范生与文科、理科师范生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但文科生与理科生之间在这三个因子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教师粉笔字书写能力方面,艺术类与理科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都与文科生之间在这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大二学生双导师制的实践效果

以性别为自变量,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显示男女大学生在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以专业为自变量,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显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采用LSD对各专业的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多重比较,从结果(见表6)可以看出,艺术类的师范生与文科、理科师范生在中学各管理环节、教学各环节、中学生心理交往及总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文理科师范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3.大三学生双导师制的实践效果

第5篇:双导师制范文

报关专业校外导师管理模式

一、高职报关专业校外导师制建设的必要性

(一)报关专业“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高职院校大多从中专升格而来,他的教育资源有限,但为了满足社会对报关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许多高职院纷纷开设报关专业,专业的开设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现在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很多是“转岗型”教师,为了高职院的快速发展,部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专业教师转到报关专业任教,教师在理论教学方面可以尽快适应新的岗位,但是,新型专业的职业技能教学,教师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磨合期。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部分高职院直接引进专业对口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他们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对专业理论及其前沿有较好的了解,但由于他们是从学校走向学校,从课堂走向课堂,对职业技能的操作比较生疏,他们在大学或研究生期间大多未接受过报关专业核心技能单证、商品归类、税费计算的理论与实践的双培养,在技能教学中遇到具体问题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三)专业培养目标不明晰。一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报关专业,但没有符合高职特点的课程体系、教材、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在课程的安排上,往往以相近的本科教学体系为蓝本组织教学,很少联系具体事例对基本原理进行阐述,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另一部学校以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内容为教学大纲,以考证为导向开展教学工作,缺乏理论联系实践,学习效果不好。

(四)行业专家校内指导的弊端。为了优化职业技能的教学,许多高职学院把校外的有经验的行业专家聘为兼职教授,但是他们有自己的事业、都很忙,来学校的时间相当有限,更不可能经常入课堂给学生授课,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做讲座,介绍行业的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但无法给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同时,学生无法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谈不上实践与应用。

二、报关专业校外导师现存问题

首先是参与的积极性问题。企业是追逐利益的经济实体,让其业务骨干参与报关专业系部建设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所以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另外,担任校外导师往往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或领导,在各自的企业里也担任着重要角色,工作十分繁忙,很难要求其如同校内导师一样的精力和时间来指导学生。其次是考核与奖惩的问题,在企业导师工作过程中,系部要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其工作效果。如何来考核这些所聘的校外导师,应该设立什么考核指标,哪些作为硬性指标,哪些作为参考指标,对于优秀导师该如何奖励,不合格导师又如何惩罚等等,恐怕这些都是用人高校面临着的难题。再次是校内外导师的协调问题,既然双导师制是报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就必定存在着导师间的协调问题。双方如果没有充分沟通与明确分工,就可能导致双方指导任务混淆,指导重点不清晰的现象。

三、报关专业校外导师模式设想

校外导师的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有宏观的政策和机制,也有微观方法和措施。我们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行业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考核机制和强化沟通机制三方面探讨如何建立行之有效、合理缜密的校外导师管理新模式。

(一)建立激励机制。管理的核心是激励,如何运用激励手段调动企业及校外导师积极性,让他们更好为报关专业建设服务,是构建校外导师管理模式的前提。首先要调动企业积极性,由于报关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企业每年都要补充新员工,而我们报关专业有大量学生需要顶岗实习,这就给双方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校每年为报关企业提供顶岗实习学生,前三个月免费为企业服务,三个月后根据实习表现,企业决定是否为学生发放实习工资。这种合作模式即为企业节省了用工成本,了解了潜在员工的综合素质,也为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机会,这种双赢的合作模式提高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学院在11级大专报关班做过试点,效果很好,可以考虑进一步推广。其次要调动企业导师积极性。在物质激励方面,适当提高校外导师的指导费用,经费由学校或系部直接划拨,做到专款专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呼吁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为导师所在企业提供部分优惠政策,支持这些企业发展,间接让企业导师得到实惠。在精神激励方面,要增强校外导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充分认可校外导师的劳动成果,如评选优秀校外导师荣誉称号,把优秀实习生与其导师一起表彰,满足其“尊重”的需要,从各个层面充分尊重校外导师的工作,积极主动寻求校外导师的配合。

(二)完善考核机制。对于校外导师考核,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制度的建设也处于摸索阶段,所以我们参照校内导师考核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对校外导师的资质、工作量、学生满意度及实习效果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

(三)强化沟通机制。绝大多数的校外导师都缺乏指导在校大学生的经验,教学观念薄弱。在校外导师上岗后,应由系部组织一次岗前培训,让校外导师了解学校管理相关规定,明确校外导师的职责,对校外导师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学院或系部不定期组织研讨会,让校内外导师交流教育方法、心理学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同时、邀请校外导师观摩优秀教师上课,以及参加优秀导师的经验介绍会等,进行教育理念、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与交流。

第6篇:双导师制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导师制”

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建立高校与社会联合培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新模式,实施“双导师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

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是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由高校与社会联合培养专门会计人才的一种新方式,它的提出有其现实的原因。

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与专业培养目标存在较大距离尽管这几年我院会计专业重视实践教学,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走向社会时还是无法适应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环境,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严重地困扰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财务会计专门人才,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应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能够适应经济形势发展,不断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与财务管理能力的专业培养要求相背离。高职教育如何适合社会的需求,是我院会计专业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学校的教学状况与行业发展的要求存在矛盾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我国加入WTO,会计行业的改革发展日新月异,每年都有新的准则和规范出台。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高职院校教师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与科研任务,无暇顾及自身实务能力的训练,无暇收集与政策变化相应的教学案例,对变化了的行业准则、制度理解不深刻的现象时有存在,尽管教师努力把新知识、新内容补充传授给学生,但在教学时仍难免照本宣科,缺乏生动性与针对性,导致教学滞后于会计制度的变化与发展。

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会计工作从单纯的记账、报账发展到成本控制、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会计工作的核心也从信息的加工转移到利用信息进行预测、决策、控制与评价,这就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述三个方面决定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培养方式必须改变,会计专业“双导师制”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实施“双导师制”既可以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也可以与社会共同承担起培养学生的任务,把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进来,弥补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弊端。

会计专业“双导师制”的内涵

(一)“双导师制”的主要内容

“双导师制”的含义会计专业“双导师制”就是在大二时配备校内导师,实施导师制,在大三时配备校外导师,实施“双导师制”。每个校内导师所带学生一般不超过15人,原则上每星期指导学生一次,以个别指导为主,指导时间与方式由导师和学生协商约定。校外导师指导学生一般不超过5人,每两周指导一次,每月平均辅导时间不少于两天,时间与方式也由导师和学生约定。为减少对校外导师工作的影响,校外导师一般以集体指导为主。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之间具有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即一个校内导师与一个或几个校外导师指导的是同一批学生。校内导师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时,还要承担学生与校外导师联系的工作。

导师的选聘校内导师从专任教师中选拔,选聘时强调师德与专业水平。要求导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与高度的责任心;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合理的知识结构,学术上有一定造诣;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熟悉本专业教学计划和各教学环节的关系及培养目标,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校外导师从实务单位中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业务骨干中(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选聘,大部分校外导师都是作为学院实习基地的企事业单位中的高级会计师、财务科长(处长)及一部分具有丰富实务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会计师。学校与校外导师及所在单位签订协议,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保证校外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双导师制”的导师职责

校内导师的主要职责校内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发展空间,以师德教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风,引导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争取优异的学习成绩,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在指导初期,由于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专业课,对专业很难有深刻的理解,因此除了对学生在学分制条件下的选课进行指导外,校内导师还应就本专业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本专业发展方向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随着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不断深入与专业知识的不断拓展,指导教师还应在专业知识的理解、基本概念的把握、各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以及专业知识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在学生学习的最后阶段,校内导师要对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写作进行指导。转贴于

校外导师的主要职责校外导师侧重于指导学生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体验并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与经济管理能力,介绍会计制度与法规的最新变化,解决学生理论学习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三)“双导师制”的实施要求

导师与学生的互动配合在“双导师制”培养方式中,学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三方都应积极主动,才能产生期望的理想效果,才能帮助会计专业的学生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如果有一方认识不足或积极性不够,就会使“双导师制”的实施受到阻碍而流于形式。

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知识培养的衔接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职责是互不相同而又密切联系的,校内导师解决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问题,校外导师解决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学生理论知识的扎实与否可以影响其实践的整体效果,而实践工作又会促进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因此,只有解决好校内外导师培养内容的衔接,才能使“双导师制”充分发挥效果。

“双导师制”考核机制的确立“双导师制”的顺利实施需要制度保证。要落实考评导师与学生在这一培养方式中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合适的考核制度,进行定期考评显得尤为重要。

会计专业“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双导师制”在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职业修养,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缩短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方面收到了显著效果。经过双导师指点和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无论是在校学习期间还是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都表现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受到了学校与社会的好评。

“双导师制”解决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双导师制”的施行为学生提前开启了社会的大门,将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动手能力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学生不仅可通过校内教师了解会计专业的内涵,学习专业知识,还可从校外导师那里了解什么是会计工作,明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增强学习专业的兴趣。学生在双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在毕业时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为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企事业单位对于这些熟悉了解行业与企业生产工序,熟悉最新的财经法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了解国际惯例和资本市场运作方式,动手能力强,上手快,适应性强,工作踏实,一专多能的毕业生普遍比较欢迎。当然,施行“双导师制”后,校内外导师除了在专业和实践方面对学生加强指导外,在做人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对学生的成长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双导师制”提高了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由于“双导师制”规定校外导师与学生的联系由校内导师负责,这种一一对应的方式使校内外导师在共同指导学生的同时加强了联系与沟通,校内导师在与校外导师的合作过程中,可以获得会计教育中典型的案例和丰富的教学素材,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增强实务能力,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针对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双导师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校的知名度会计专业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大多数用人单位对选聘人才的实践经验非常看重。施行“双导师制”后,学生可提前介入社会,在导师的系统指导下,通过在实务单位将近一年的实习,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务工作相印证,应用专业知识协助校外导师做一些具体工作,协助导师解决一些具体业务问题,熟悉会计工作的流程,可以充分感受实务环境,培养职业认同感。学生在职业道德、专业动手能力、初步经济管理能力、沟通协调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提高,上岗后能较快适应单位的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我院2005届、2006届会计专业毕业生连续两年就业率达到98%以上,有的学生直接被校外导师所在的单位招聘就业。从毕业生工作后的反馈来看,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会计专业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强、上手快、适应性强、工作踏实、一专多能等优点。用人单位的好评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为办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双导师制”,对于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是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学校、社会、学生对这一新的培养方式均给予较高的肯定。但要做好这项工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有的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进,如校内外导师与学生的考核激励机制,校内外导师选聘标准的确立等。只有总结经验,继续努力,才能促进“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发展,形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的特色,为社会提供受欢迎的高技能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第7篇:双导师制范文

关键词:MIB;双导师;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226-02

自设立专业硕士以来,报名考生人数和高校招生人数都逐年攀升。根据国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业硕士的招生人数为11.6万人,到2014年增长到23.7万人。根据中国考研网统计数据,2010年专业硕士全国报名人数为18.9万人,到2014年报名人数已经增长到68万人之多。专业硕士的考生报考情况和高校招生情况侧面反映了专业硕士的社会接受认可程度和需求不断提高。然而,现行的“双导师制”培养方式存在许多问题,给人才的培养效果带来很大的隐患,从多方面挖掘问题并探究其中的原因实在必行。

一、何谓“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一种适合全日制培养的导师聘用模式,在我国的高职高专类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等层面均有所应用和呈现,但是具体做法不同。在教育部发文决定扩大招收专业硕士的背景下,“双导师制”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应用得到推动。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我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文章中教学要求部分指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与实践课程要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MIB的培养是以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养,通晓现代商务基础理论,具备完善的国际商务知识、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能够胜任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为目标。MIB培养人才应当精通国际经济贸易和管理知识,并具有很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商务运作能力,能娴熟地运用一门以上外语进行商务活动的开展;通晓国际经贸法律和惯例,并具有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国际经贸实务操作能力,以及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工具搜集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掌握跨文化知识,善于进行国际商务交往,具有了解、尊重并调和文化差异的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广博的知识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双导师制”可以使国际商务研究生将高校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有效地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实践证明“双导师制”是一种适合全日制T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导师聘用模式,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基本认可。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二、MIB“双导师制”人才培养缺位现状分析

1.校外导师管理缺位导致指导积极性不足。高校聘请校外导师通常是以兼职导师的形式,其人事关系隶属于其他单位,高校没有对其行使行政管理的权利。因此,无法制定具体的措施对校外导师的所为进行强制要求和规定,这样一来校外导师管理的很多环节处于缺位状态。同时,一般高校也没有对校外导师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一些业务素质好、专业技能水平高、指导效果好的校外导师由于精力有限、工作繁忙等原因不愿在学生指导上花费过多的精力。同时,校外导师不能与校内导师一起参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选拔录取、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学位论文选题、课程教授和培养目标制定等环节。由于学校在校外导师管理制度和校外导师协作工作流程上的缺陷,挫伤了校外导师参与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

2.双导师职责划分缺位现象明显。原则上校外导师负责实践部分的指导,校内导师负责理论知识的搭建。但是,由于在学生培养方向、时间精力分配和具体操作方面意见存在分歧,加之管理制度上没有对双方导师的分工进行明确规定,现阶段“双导师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时经常出现重复指导的现象,或者由于意见不统一而出现指导缺位的现象,使得研究生无所适从,既影响师生关系又影响指导效率。

3.双导师与学生间存在沟通机制缺位现象。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和研究生三者之间的沟通交流,通常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难免存在信息漏损现象。而且校外导师基本不参与校内任何环节的指导与实践,对于研究生在校内学习阶段的状况一无所知,企业导师只是充当辅助角色,造成了校外导师形同虚设的现实。现阶段并没有建立一套成熟的沟通机制来保证两位导师与学生之间顺利交流信息,并协调彼此之间的时间安排、职责和任务。这直接导致三者的意愿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而且学生培养方向由于两位导师的意见不同,可能会存在培养方向时常变更或迟迟无法定夺的现象。

4.培养方向与学生自主意愿很难兼顾。在双导师的模式下,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向主要由校内导师结合培养需求和学校资源而制定,同时要考虑校外导师实习岗位的用人需求,学生的自主意愿很容易被忽视。而对于专业硕士研究生来说,由于生源情况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差异,导致专业型研究生有更强的自主意愿和相对明确的目标。在双导师制度下,这种自主意愿未得到应有重视的现象会表现的更加明显。

三、MIB“双导师制”人才培养缺位原因分析

1.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与招生流程不适应双导师制度。高校在遴选、聘用、监督和激励等方面都没有针对校外导师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现有的管理制度仅适用于校内导师。遴选标准缺失导致校外导师的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合理的监督体系和激励机制使得校外导师很难保证在学生培养方面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而聘用制度则是监督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基础。同时整个招生流程校外导师完全没有参与,而是校内导师根据自己研究方向和研究生意愿选择研究生,校外导师只与校内导师联系,研究生与校内导师匹配后校外导师自动产生。这样既降低了校外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同时可能造成实践培养方向与学生自身情况不匹配。

2.校外导师身兼多职精力有限且企业用人需求不稳定。为了提高国际商务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而聘请的校外导师,都是在企业、政府协会及社会团体等组织任职的人员。通常是有中级以上的职称或职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导师期间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障,更多的是以学生进企业实习期间进行实践指导。企业用人需求会因为人员流动情况和业务开展情况有所不同,实习岗位不能实时满足研究生培养方向的要求,因此不易协调。

3.研究生群体特征和观念有所改变。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往届生,这部分学生一般有一些工作经历和自己的想法;另一部分的应届生又都是个性鲜明的“90后”群体,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并强调体验。同时学生的实践精神较以前的研究生有很大的改善,尤其是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可能会忽视理论知识。现在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群体特征和思想观念与以往的研究生存在很大的差异,就要求在培养方案和方向方面做出改变来提高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郝淑丽.MIB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

[2]孙洪锋,曹娜.论“双导师制”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J].学理论,2012,(18).

第8篇:双导师制范文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想教育 导师“双责制”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0.029

Exploring a New Model of Graduate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by Implementing Tutor's Double Accountability

TIAN Yanyan, WANG Cuiqi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

Abstract Graduate student tutor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to the graduate students,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explored and implemented the tutor′s double accountability in working practice, and realized an optimized model to encourage academic guidance and thought leading. The "double accountability" has shown evident representation to 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Key words graduate student; Ideological education; tutor's double accountability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导师和研究生结成了长期、稳定而密切的导学关系,导师言传身教,研究生耳濡目染。导师成为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对研究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治学态度有非常大的影响,研究生导师不仅是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指导者,而且是研究生思想道德的模范、人生道路的领航人,在研究生的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研究生培养大多采用导师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客观机制不健全或主观认识不清楚,部分导师“重业务、轻德育”思想严重,业务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脱节,使得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整体质量下降。鉴于此,为加强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全面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素质,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2006年起,探索实行了研究生导师“双责制”,收到良好效果。

1 导师“双责制”产生背景

近年来,在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研究生入学后,班级概念不明确,他们的活动基本以学科和实验室为单位进行。同一年级的研究生相互之间也不太了解,甚至不认识。但同一学科、同一实验室的研究生,即使是不同年级,了解得也比较深入。研究生的言行尽在导师眼中,行政管理人员、研究生辅导员难以全面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导师和研究生相处时间最长,发挥着直接的教导引领作用,为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保障和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使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科研学术能力同步发展、提高,学院于2006年实施了研究生导师“双责制”,明确了导师必须肩负学术、科研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重任,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教书”和“育人”双重职责。

2 导师“双责制”实践模式

2.1 以党建促德育,发挥“传帮带”优势

为深入落实导师双责制,学院党委调整原来以年级为单位的党支部设置,建立以学位授权学科为单位的学科党支部,即一个学科中的教师、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同一个支部。每一个学科党支部的书记均由学科主任或教师担任,支部的教师与研究生每天在一起学习工作、进行科研创新和党建活动。研究生党支部以专业为依托,不会随着年级的毕业而消失,它成为整个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和政治核心。学院党委以此为切入点,认真促进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深入开展研究生德育工作。在研究生党支部内,党员导师参与本专业研究生党支部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比较高,党员导师可以利用各种机会,通过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对研究生党员进行科研指导和思想引领,全力督促研究生党员在思想、能力和行为等各方面取得长远进步。

学院党委及时关心与监督各学科党支部的工作,每个月至少与各支部书记、研究生辅导员和专业导师全面沟通一次,交流探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政治教育情况,与导师一起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近年来,研究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和科研教学工作做到了“三个同时”:同时安排、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学期初期,安排布置工作任务,学期中期,检查跟进工作进展状况,学期末期,及时进行总结表彰。通过这些典型做法,学院的党建育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达到了密切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2 以全程化培养为引领,促进研究生综合发展

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导师就要求从思想政治、人生价值、科研态度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教育,逐渐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科研作风、文明修养、利益观念等相关情况并给以积极的指导。近年来,研究室学术讨论会在各科研室已经形成制度,成为师生学术研讨和思想交流的良好平台,在学科组每周一次例行讨论会中,导师不仅要了解、指导研究生的科研进度,而且要与大家进行充分的思想交流,深入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及时释疑解惑、给予帮助,并及时表扬先进典型、批评不良表现,树正气、纠偏差,促使研究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健康发展。

2.3 以导师组共同教育为依托,拓宽研究生教育途径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一般是一对多的关系,在实际指导中,略显势单力薄。为了更好地凝聚教育力量,营造良好的科研学习氛围,学院在各学科内部建立了以一人为主、多人为辅的导师组团队,明确研究生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对研究生都有思想教育的责任,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群体辐射效应,达到凝心聚力、共同培养、人人受益的效果。

2.4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提升导师师德水平和教育责任感

为加强导师的师德建设,提升导师管理和引导研究生的教育水平,学院会定期组织导师进行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等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导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认识,不断促进导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师德育人理念;学院在每月的月末都会举办研究生导师师德作风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交流会,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有力可行的措施,加大对优秀典型的表彰和宣传力度,激励导师们主动认真开展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后备人才。

3 导师“双责制”实施效果

3.1 畅通交流平台,提升培养质量

由于研究生年龄普遍偏高,自立的心情比较迫切,所以他们承受着恋爱、经济、学业、就业等多种压力,导致研究生产生种种困惑。研究生不良情绪的产生会直接影响其学业。导师“双责制”的实施,促进导师利用更多的时间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及时为学生释疑解惑,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思想引领,按照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最终,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优秀的高水平人才。近年来,学院历届研究生在学校各种评选中获奖人次和就业质量位居前列。

3.2 提升思想素质,推进教学科研水平

若要成功,思想先行。导师与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师生业务水平的提高与学院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学院近50名业务教师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获得重大突破(图1),研究生、博士生的科研成果也是硕果累累。SCI论文数量逐渐递增(图2),其中有近90%的论文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2008年,曹颖同学以第一作者在植物学顶级杂志Plant cell发表影响因子10.0的研究成果。近五年,有20余名同学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过影响因子6.0以上的研究成果。

近五年来,学院导师和研究生合力编写《人体组织解剖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进化生物学》和《生物资源学》等高校本科生教材以及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或习题集,这些教材已经被国内多所高校选用,建成部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八门。同时还出版了《细胞信号转导》、《河北植物志》、《河北省高等植物名录》等一批研究著作,对于国内的相关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学院浓厚的科研氛围感染下,各学科党支部充分发扬学院“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扩大研究生在本科生中的影响力和示范性,促进提升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和思想水平。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在研究生的引领指导下,陆续在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获省级特等奖四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五项;获部级一等奖一项,部级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4 导师“双责制”不足分析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导师“双责制”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突出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积极改进。

(1)研究生对导师依赖程度增加。导师“双责制”下,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更加全面和细致,与辅导员相比,师生双方在接触时间上最为充裕,空间上最为接近,情感上最为亲密。导师的尽职尽责滋生了研究生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惰性,对导师搀扶式的帮助产生了依赖。

(2)导师压力增大,激励机制还有所欠缺。当前,繁重的科研教学任务是很多导师的工作重心。导师“双责制”的实施,更加强化了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义务和责任,学院定期的督促和考核无疑增加了导师的工作压力,怎样让更多的导师认识到研究生人才培养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够长期坚持履行自己的育人义务,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进行持久鼓励。

参考文献

[1] 楚永全.研究生导师德育工作二题:职责与机制[J].中国研究生,2011(9):48-50.

[2] 罗广.研究生德育中导师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11-26.

[3] 丁江,丁鸣.发挥导师育人优势,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1):105-108.

[4] 王群.依托专业平台,探索研究生党建工作新模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6,2):154-157.

第9篇:双导师制范文

[关键词]“双师”教师队伍 教学督导 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周颖(1972- ),女,浙江鄞州人,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科技管理与地方合作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浙江 宁波 315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宁波市教育局教学督导工作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建设与管理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35-02

笔者在了解宁波市高职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2012年8月16日浙江省教育厅刘希平同志的讲话及《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教高科[2012]161号)精神,针对宁波市高校督导体系的运行情况,提出适合宁波高职教育发展的教学督导机制,以推动宁波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

一、研究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并形成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双师”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的基础和关键工作。对于“双师”教师的内涵界定,国家尚无正式的认定和统一的标准。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了“双师素质”教师标准。不管标准如何认定,“双师”教师总体上是以教育素质和行业素质为基本内涵、以教师职称和行业技术职称为外在特征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

教学督导制度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创新教学督导制度,建立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对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宁波市高职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督导现状

宁波市拥有15所高等学校,包括5所高职院校,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2012年宁波市高职在校生6.2万余名,占宁波市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5.4%。与全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相同,宁波市高职教育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并呈现出结构多样化和服务型教育体系化的特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近年来,宁波市各高职院校在“双师”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目前宁波高职院校的“双师”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08%,同时还具备一支数量与专任教师大体相当的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双师”教师队伍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约有1/3强的“双师”教师具有两年以上的企业工作或锻炼经历,每年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主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或获得专利的教师人数都在逐年增加。但经调研得知,2012年度全市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生师比仅为23.781。虽然各个学校都聘用大量兼职教师,但兼职教师实际承担的课时数仅占总课时数的13%,且相当一部分为非系统授课。“双师”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全市有2/3的“双师”教师是通过职业资格考证获取“双师”资格的,缺乏连贯和较为系统的企业工作或锻炼经历,且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直接来自中专和企业,专业理论储备存在明显不足。目前宁波市5所高职院校均设立了独立的督导机构,实行市院校三级督导模式,并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督导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督导体系,但在实际督导过程中还存在督导队伍偏弱、教学督导内容偏窄、督导方式偏简等问题。

三、“双师”教师队伍建设视阈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若干意见》中明确了浙江高等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及2015年和2020年的基本任务,对专任教师生师比、兼职教师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和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及授课量占总课时的比例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如何强化督教、督学、督管功能,合理规划校院督导工作重点,急需研究和探讨。

1.市场经济对高职教育的要求。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也出现总体数量不足、素质不适应、培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加快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类型特征明显的高职教师队伍,特别是加快建设熟悉产业、服务产业转型、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队伍,是推进宁波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以督教为主导的教学督导体系必须创新督导机制,以保障高职院校建立一支先进的教师队伍。

2.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双师”教师既有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又具备宽厚的知识背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区别于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需具备必需的理论知识,以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而不是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见长。目前宁波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队伍均由学术性和管理型两类专家组成,这两类人员的知识结构都不尽完善,导致实际督导工作特别是实践教学督导存在局限。

3.“双师”教师队伍自身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也面临来源渠道单一、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方面,宁波的高职院校均由原中专学校升格而来,而这些学校的教师大多来自以前的大专、本科院校。虽然有许多高职院校从企业聘请大量的兼职教师,但他们实际授课不多,教师来源渠道仍然单一。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偏少,特别是高层次的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更加短缺;兼职教师由于来自生产实践一线,专业理论储备明显不足。此外,“双师”教师数量偏少。从宁波市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情况看,“双师”教师和专任教师数量较少。全市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中,有专业实践经验和企业从业经验的教师较少,再加上学校教学任务繁重,也不可能抽时间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训和培训。基于上述情况,必须通过教学督导,建立一种监督机制,确保“双师”教师队伍的顺利建立,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四、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制创新研究

宁波“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协助教师成长发展的督导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偏重课堂教学质量的督导,忽视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偏重理论教学质量的督导,忽视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偏重教学秩序的督导,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偏重监督检查功能,忽视指导、激励、培训、评价等功能。要通过完善教学督导方式,创新督导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有效拓展师资渠道,为宁波市高职教育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1.督导队伍创新,实现专业督导。目前宁波市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构的成员主要是在职的专业教师以及校内外的离退休教师和管理者,督导活动仍以推行督导个人的教学或管理经验为主。遴选一支由在职、退休返聘教授、企业和行业专家结合,学术型、实践型、管理型相结合的督导员队伍,既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在实践教学中的督导作用,又考虑根据不同专业设置情况体现学科互补的现状,在市院校三级督导架构中针对性地实现对教学、管理、实践工作的交叉督导,实现督教、督学、督管三方面内容的交叉督导,实现对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的交叉督导。除了要选聘来自行业、企业骨干充实到高职院校的督导队伍中,还要求督导成员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学习先进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参与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全督导工作评价体系的开发,成为专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教师成长的协助者。

2.督导方式创新,实现科学督导。学校督导部门可以借助创新项目引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的,确定更加合理的教学督导方式。以教师成长助推计划和青年教师专业化项目建设为依托,将督导工作纳入其中,建设评估和监督并行不悖。专题督导为主,常规督导为辅。专题督导是一种全新的督导模式,是指可以有计划地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属于研究发展型督导模式。结合《意见》的基本任务,关注“双师”教师的成长,设计不同来源、不同职称的教师能力提升路径,对兼职教师授课的数量质量、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双师”教师下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和年度考核,以导为主,以督为辅。教学督导方式区别于以往对督导工作和功能认识的偏差,强化督导工作的指导、激励、反馈、评价功能,而非单纯的监督检查功能。同时,督导工作也要体现计划性,坚持“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的工作方式,避免督导过程产生冲突。

3.督导范围创新,实现全面督导。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类型和层次院校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师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督导,使学生掌握应有技能,实现教师的教育素质和行业素质兼备。根据调研得知,对实验实训环节和毕业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督导是教学督导工作需要加强的方面。通过实践教学听课,了解“双师”教师的指导水平、教学能力和效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实习企事业单位的督导调研,实地考察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师生的评价与建议;在企事业单位走访时组织召开实习师生座谈会,了解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将企事业单位对学院实践教学的评价作为“双师”建设最终评价的一个考量指标。

4.督导评价创新,实现合理督导。监督和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环节。在监督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并依据这一结果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被称为奖惩性评价。以促进教师个体教学能力与大学育人工作的共同持续发展为目标,在没有奖惩措施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被称为发展性评价。“双师”教师队伍建设视阈下,督导评估力求将奖惩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成长期的教师,制定不同的评价激励措施。对于从行业企业引进的、具有深厚行业企业背景的教师,可以在培养培训晋升中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要监督改善“双师”教师的软环境,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双师”教师队伍建设。

总之,高职院校要以“双师”队伍建设为契机,落实教学督导转型关键期的工作,在加强教学质量过程监控的同时,做好教师成长发展的引导服务工作,促进高职院校督导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农.关于“双师”教师内涵的辨析[J].教育与职业,2008(11).

[2]任泓一.高校教学督导与评价关系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3(4).

[3]陶书中.“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4]王继平.“双师”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8(9).

[5]王学民.高职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4).

[6]于华梅.高等职业教育“双师”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2007115691.

nh&db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v=MTE0MjIxTHV4

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xtZmJ1VnZGeWpsVnI3UFYxMjdHYks1R

zlmRnJwRWJQSVI4ZVg=,2007-04-01.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