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雨的散文范文

关于雨的散文精选(九篇)

关于雨的散文

第1篇:关于雨的散文范文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苦旅;主体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330-01

余秋雨曾经说过:“我写那些文章,不能说完全没有考虑过文体,但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 对余秋雨来说,散文创作是一种心灵抒怀,是他个人的情感表达,与郁达夫所提倡的散文创作“散文的心”相通。“散文的心”,即行文中所蕴含的主体精神,而散文的主体精神,是决定散文价值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领域重技巧轻内容,散文领域亦无例外,模式化十分严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少散文创作由于深受模式化的影响,“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显得生硬刻板。以往的散文传统一直延续至新时期而仍有余威。到了新时期,散文创作虽然也有了一些创新,但总体上仍未形成自觉的主体意识。到了20世纪90年代,散文领域才开始慢慢改变单一的抒情言志模式,进入深层的思考;渐渐放下姿态,剖开生硬的外壳,并由感性表达进入理性思考。散文实践逐渐走向实际,并兼顾优美崇高;新格局日趋形成。在这个新格局当中,余秋雨散无疑标志着一种强健的主体精神的确立。《文化苦旅》中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心灵体验,即这种主体精神的表现。散文中涌动着的广阔的精神内涵,来源于他的学术背景和个人经历。作为知识分子,他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特有的诗性情怀,即一种诗意审美的人生观,它使人虽生于现实,又能挣脱羁绊,在柴米油盐的生活生活中探寻出生命的意义,能动地构筑人类精神家园。

他将着眼点放在传统与文化上,试图通过对传统与文化的剖析与反思作用于现实与人生。作为知识分子,他走出烦乱的现实生活,行万里路,在名山大川中倾注自己的热情和感怀,生山水,这是作者对人性的关怀、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他的散文多是先到一处,让自己置身于自然山川景物之中,在感受大自然的伟大之时,生发出无限感慨,他的思绪飘飞到缈远的古代,从而与古人进行一番对话,将眼前的自然山水上升到他所关注的“人文山水”,对中国古代文人进行一番历史性的关照,表达自己最深切的悲悯。如在《道士塔》中,作家写出了道士王圆农民式的保守和愚昧、批判了当时政府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完全没有文物保护意识,痛惜辉煌灿烂的敦煌文化被掠夺的痛心同时,并没有过分丑化欧美学者,而是通过对比让我们体验到了文物遗失的复杂和心痛,也能敲响读者保护文物保护文化的警钟。在余秋雨生动丰富的历史叙述中,我们也得到了这样的启示:人的灵性和自由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性不应压抑和禁锢,而应充分尊重。在余秋雨笔下,名胜古迹实际上是历史和文化的映照,烙着深深的文化基因。作者的探寻与思辨凝聚成了独特的思想精神,使其散文创作文化底蕴深厚,耐人寻味。

面对着人文山水,余秋雨的想象力也有如天马行空,任意驰骋,丝毫不受外界因素的制约。他并没有被某些历史和文化的定论围困住了思路,而是充分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感怀。这也使得他的散文更显性情。在《都江堰》一文中,作者以他谈到李冰的功勋,发出让人惊心动魄的论断,认为整个都江堰更是自它完工之日起就开始造福人类。在众人眼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而在余秋雨笔下,都江堰成了最激动人心的。作者对它的功劳给予了异常坚定的肯定,认为有了都江堰,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稳定的后方。实际上,因为都江堰抗日战争才有稳定后方这一论断的可靠性暂可不表,文学本就是意兴抒怀的艺术,《文化苦旅》中的想象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厚的审美对象,自为圆满可赏可品,这是文学的追求。余秋雨的颇多论断曾受到批判和争议,也是因为他选择散文这种文体进行艺术构思和创作。文体灵活多变且自由,余秋雨在散文中不可置否的论断语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散文的审美性,给读者造成了一种在读文史专著的错觉,因而甚至引来了众多史学家争相评议其散文的优劣。类似于文化论断类的智性语言与散文审美性在余秋雨散文中不断博弈,使得读者有时能够在“审美”与“审智”的双向互动中得到更高的心灵旨趣,在这点上,《文化苦旅》无疑是成功的。

余秋雨对散文的创新,在内容上突破了传统散文的狭小格局,用传统和文化拓宽了散文的境界。《文化苦旅》的横空出世及其成功使得散文继五四时期之后迎来了又一个兴盛期。尽管到了后来相继出版的散文中,余秋雨难逃散文体制固化、难以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的命运,但他在散文史上的贡献毋庸置疑。

注释:

[1]余秋雨.文明的碎片・题叙[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参考文献:

第2篇:关于雨的散文范文

那么余氏散文激起人们阅读兴趣的原因是什么呢?

对此评论界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主要因了他超群的思辨力和知识结构。他的思维场中,比一般作家多了学者深邃的文化感悟力和数十年积累的史学功底,又比一般史学家多了层雄厚的艺术底蕴和天赋的文字表现力;加上他对哲学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的融合,他的作品就具备了‘轰动’的条件”,有的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他突破了传统散文的创作模式”。而余秋雨自己认为“当我们放下架子,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以一种较为放宽的形式,表达我们的思考时,才有可能获得其他生命的回音”。这段话提示我们,揭示清楚余秋雨“个人解读”视角艺术化表达问题才是明了其散文引起普遍关注的钥匙。

“个人解读”这一指称无疑具有两重性。“解读”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要素,采用逻辑推理或实证的方法去分析、解释自然物理现象和社会精神现象的方法。通常来讲,“解读”方法多用于学术研究,这一方法的运用应该遵守严谨的学术规范和客观规律。然而,人是感性和理性兼具的动物,许多时候很难把二者截然分开。从时代精神来看,中国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坛散文仍沉迷于国家民族话语的重复或者个人闲适生活的呓语,文学尤其散文几乎处于“失语”状态,在这种时候,文坛需要呼唤理想,呼唤深刻的思考;应该说,这种“时代需要”与《文化苦旅》甫出时广受赞誉不无关系。在《文化苦旅》以后的创作中,余秋雨散文一直以个人独立的理性思考为框架。余秋雨散文对历史文化现象的理性“解读”,一度让许多读者甚至评论界产生严重的误读,他们随着自己的阅读思维定势,把余秋雨散文当成学术论文来读,文学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者一拥而上,指出其中的所谓“硬伤”、“余教授做学问如此随意”。笔者之所以在“解读”之前加了“个人”,便是因为散文在多数情况下是个体全部经验和精神生命的裸露,是散文家生命意识和生命观点的自然流露,也正由于这一点,散文作为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体才有它存在的价值,否则,让想象力和情感丰富的人都去写诗歌,让擅长逻辑思考的人都去写论文,散文还有谁来写?余秋雨是一位对文明、文化有极强感悟力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现代意识的作家,因此他的“个人”就必然牵扯着厚重的文人观念、知识分子意识。

那么余秋雨与中国传统文人一脉相承的对民族文化、历史使命、文明传播的强烈忧患意识是通过怎样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的呢?

首先是对话式的议论。在文学批评领域里,“对话”这一概念和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是分不开的,它指的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小说里,不单是叙述者一个人在说话,有两个声音在说话。余秋雨散文的“对话”与巴赫金的“对话”虽然不完全等同,却也有相似之处。即与传统散文比,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对话的声音:第一是作者与那些“远年灵魂”的对话,似乎他们早已认识、对坐长谈。余秋雨在探询古代文化遗迹或文化现象的过程中,着力于剖析历史个案——即是他笔下经常出现的“远年的文化灵魂”。如《阳关雪》中的王维、《柳侯祠》中的柳宗元、《都江堰》中的李冰、《风雨天一阁》中的范钦、《千年庭院》中的朱熹、《苏东坡突围》中的苏东坡等,作者对这些具有“较为健全的文化人格”的历史人物并非提到而止,而是尽可能再现历史情境、探索人物的心路历程,当然这种探索中渗透着作者的倾向性和价值观。当读到《苏东坡突围》中“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时,已经分不清作者写的是中年的苏东坡还是中年的余秋雨了。第二是作者与读者对话。无论作者走到哪里,他总是忘不了读者、面向读者,在与古人对话之后,自己便出现,通过对话式的议论向读者介绍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许多历史散文都是独白式的,或是历史的洪流淹没了个人的声音,或是在个人独断的声音中让历史成为僵死的客体,余秋雨打破了这种个人与历史二元对立的僵局,通过这两对“对话”行为拓展了文章的空间,也吸引了读者,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别人的交谈,还时刻能感受到自己在历史时间和文化空间中的存在,这样,读者就不再只是在文本之外观看作者的炫耀学识或是演绎自己的人格魅力,也不再驻足历史文化之外对曾经的风风雨雨采取漠然中立的认知式态度,而是被作者邀请进去,进入文本营造的话语空间和历史文化空间,和作者一道去经历一番文化苦旅。在他那圆熟的语言技巧经营出的具有魔咒般魅力的文字的感召下,读者也被带到了特定的历史文化场景中,个人的生命之流与历史的洪流浑融一片……这样,又形成了读者与历史的对话。由此我们看到:余秋雨的对话在两个层面展开而形成了多重对话的格局。在这多重对话中,余秋雨以自我的敞开博得了历史的敞亮。

其次是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即使不细心的读者也会发现,在余秋雨散文中,除了古代诗歌的引用以外,其他所引古文全部被作者翻译成了白话文,细心点便会发现,余秋雨在散文里并非单调地讲述历史事件,更不直引史书,而且绝对不是史书的白话文翻译(人物语言除外)。他的“讲史”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融入了自己的情结情感,借小说、戏剧等表现手法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如《道士塔》第二节的叙述: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敦煌文物被窃取这一历史事件毕竟发生在一个世纪前,作者对于这一事件的认识,只能从历史记载中了解,而文章中对王道士细微的动作神情以及思想的描写,完全是作者丰富的想象,突出了现场感——好像作者亲历历史事件一样。这便把“一般过去时”改成了“现在进行时”,强化视觉效果。 类似这样的叙述,在余秋雨的散文创作中是较为常见的。以致这种写法引来了许多责难,被认为是用写小说的方法写散文。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文学史上已经出现孙犁、汪曾祺那样的“散文化小说”,既然人们已经认同不同文体技巧的互补互用;况且,余先生并未在散文中虚构历史事件,并没有违反散文的真实性要求(关于散文能否虚构问题近年来散文界又开展了讨论,讨论结果不言自明),只是对历史细节进行艺术化的合理想象,又何过之有呢?事实上,这种写法点铁成金,有利于深化主题,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笔者认为,对于文章品质的评判,不应受到作品社会效应的影响,还应立足于本文。

此外,余秋雨的散文还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抒情,这也是余秋雨散文创作很重要的表现方式。现代散文艺术创作,不管是侧重“议论”还是侧重“叙事”,都不可背离“抒情”这一文体本性或属性。无论“议论散文”或“叙事散文”,缺少作者主观情感的介入,就会变成一种直白的说教和纯客观的呈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展到一定的深度,在市场观念的初步洗礼下,人们的精神出现荒芜,当时文坛,仅就散文来看,以往经典作家秦牧、杨朔等人的“国家民族话语”已经无法赢得读者的信任和感动。这时候,《文化苦旅》对人、人性和人格的关注无疑是一抹阳光、一泓清泉,作者注重抒情的质量,建构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现实关怀”的创作理念,在某种意义上说,为1993年在上海,王晓明、陈思和等人发起了“人文精神”大讨论敲响了前奏。从报刊文章上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在1992年左右的几年间,全国无数读书人都在为《文化苦旅》中浓厚、博大的感情而感动。这种感情的抒发是个人行旅经验、情感体验和心灵体验的投入而带来的,是动人的,是艺术的,而非技术的。

总之,无论对话式议论,还是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或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抒情,都是余秋雨以个人解读历史文化结果的表达,这些艺术方法的成功运用应该是其散文阅读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郭冬:《余秋雨散文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2] 王萍:《论余秋雨对传统散文模式的突破》,《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第3篇:关于雨的散文范文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散文;艺术特点

上个纪末,中国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追求经济利益几乎成了社会的主流,在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文化似乎在逐渐被荒芜。对文化潜存的爱与需求,使得社会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依靠,余秋雨的散文就在此时适时而出,成为社会的“心灵鸡汤”,余秋雨的散文不仅风靡国内,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广大华人读者所喜爱。

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一直都在苦苦的追索、思考与反问历史文化。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文明,也有过一百多年被屈辱与侵略的经历,这些都构成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历史沉淀。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支撑,传统的文化是孕育现代人文精神的摇篮。过多的利益追求,使社会躁动不安,文化的荒芜使得人们的心无处可安。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余秋雨痛心于当今学子对于民族历史知识的欠缺与对传统人文文化的欠缺。同时,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学术功底的学者,一种使命感又使得他开始思索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关系,于是,他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文化“反刍”,用一种自由的随笔把沉重的历史做了一番新的阐释。

余秋雨的散文涉及到诸多的重大历史话题,也涉及到时展中的种种问题,更涉及到历史文化与当前文化冲突的种种现象,其涉及面之广,探索度之深,在我国当代散文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历史景观为题,他试图通过对文化的“反刍”来与历史对话,探索这些历史景观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求得与历史共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为探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点,他开始了《文化苦旅》,西探甘肃敦煌,访遍大江南北,甚至奔波海外,以一腔热血、满怀深情,试图将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融汇到那一管笔端,他把沉重的历史反思与秀丽的自然山水融合;将沉重的历史话题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更确切的说,他在表达的是自己的生命情感。如在《道士塔》中,面对着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洗劫一空,民族瑰宝遭到毁灭性破坏,他心痛欲绝:“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这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面对着麻木的道士,余秋雨在“哀其不幸”的同时,又“怒其不争”。在《千年庭院》中,他在阐释当今中国教育现象时,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个教师的无奈心境。在他的文章中,无一不表现出一种对历史、文化以及人文景观深刻反思后的精神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期盼。

二、生命感悟与理性思考的交融

余秋雨的散文,有其独到的目光与写作手法,这与他深厚的文化功底以及深切的文化使命感有非常大的关系。他的散文,已经不仅仅是文学范畴中的散文,无论是《千年一叹》中对四大文明发源地的探索,还是在《行者无疆》中感叹于“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余秋雨所思考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之所以得以一脉延续、中国的文化发展又将何去何从等问题。在这两部散文中,他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感悟,而在感慨之余,又不缺理性的思考。

他在深入到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探访,他已经摆脱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坐在书斋里做学问的局限,而是真确的去感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生命的挑战,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突破,也是在文化探索中的一种升华。在数月间,他经历了多数知识分子所没能体验的各种心智与体力上的考验,也由此生发出别人所无法感受到的生命感悟。更为可贵的是,他没有局限于传统文人的矫情抒发,而是进一步在精神上升华,将对生命的思索凝聚成一种理性的思考。他在思索、在追问,人类的文明为什么会衰落?是否能够重获新生?欧洲文明为何发达?中华文明如何才能强盛?我们的文明发展需要做些什么?应该说,余秋雨的散文不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同时这个声音也正好唤醒了社会对文化与文明的思考,从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因此他的散文才如此受欢迎。

在中国时代大转型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很多中国人都处在一种失衡的状态中,多数人在追求经济发展与获取金钱的同时,也失去了对自身的认知,因此只有依靠金钱来确定自己的价值,用财富来定位自己的人生,文化之于他们来说犹如荒漠里的甘泉,求之不易,于是他们身处于社会之中而无法获得身心的平衡。余秋雨的散文,给予这些饥渴的心灵最好的甘泉,可以说正好填补了当今社会的部分文化空缺心理,满足社会上的情感追求,引发生命感悟的共鸣,同时又引导社会理性思考文化、人文、文明等问题。

三、题材“形散”而“神”不散

余秋里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从人文历史到地理文化,他的笔下时而万马奔腾、纵横驰骋;时而如山涧溪流,清澈而婉转;时而又宛如大海,表面上看似波澜不动而蕴含着滚滚的激情。他的散文说理畅达、理性平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位文人的人文情怀,而没有偏激思想。无论是叙事还是联想,他的思维似乎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显得那么游刃有余,然而其情感表达中,更多的是理胜于辞的气势。无论是在历史中低徊,还是在历史中感伤,他都能通过对题材的裁剪与缝合,最终凝成散文的凝聚力,表现出主题的中心思想。余秋雨的散文,很多看似随意的叙事、写景,或是随性的议论与评议,事实上所有的文字都紧扣着中心主题,而说理、抒情,看似杂却不乱,看似散而最终归一,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四、结语

余秋雨的散文大都语言雅致,在抒情中叙述着历史的故事,在叙述中感悟着生命的哲理;在优美的文字中表达对生命的体验,在练达的语句中感悟人生哲理。他的散文既有诗的美感,又有论文的严谨。在深入浅出中对世事进行论述,在如诗般的语言中阐述事理,文章自然而优美,读起来非常亲切,这也应该是余秋雨散文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栾梅健.余秋雨对当代散文文体的拓展及其局限[J]. 文艺争鸣. 2007(12).

第4篇:关于雨的散文范文

关键词:淮河流域;暴雨;诊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 P4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143-04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1],引发了干旱、洪涝、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人民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中,暴雨的大范围发生,影响尤其重大。

淮河位于我国南北方过渡带[2-3],历年来就容易发生暴雨洪涝灾害,近几年更是频繁发生。这类极端天气的发生,首先与淮河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气候多变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是大气的外部强迫因子和内部动力过程的异常共同作用的结果。暴雨的发生发展是由不同天气尺度的系统造成的,在稳定的形势下,气旋等天气系统或会造成短期的暴雨,在一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也会造成短时期的暴雨[4-11]。

本文通过对2009年7月22日阜阳市沿淮流域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从环流形势、动力和水汽等方面探讨分析此次过程的发生发展,以期得到一些有益的结果。

1 资料及方法

本文使用安徽省气象自动观测网资料,以及NCEP/NCAR推出的逐6h等压面再分析资料集(每日4次平均,水平格距为1°×1°),位势高度(h),温度(t),纬向风(u)和经向风(v)为26层,相对湿度(rh)为(1 000~300hPa) 21层,垂直速度(ω)为(1 000~100hPa) 21层。通过实况降水量、500hPa高度场及温度场、地面流场、散度场剖面图和700hPa水汽通量散度对2009年7月22日影响安徽省阜阳市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做出综合分析。

2 天气实况

2009年7月21―23日,受冷空气影响,阜阳地区自北向南先后出现了一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7月21日16时到22日16时,除太和县外,阜阳地区其它县、市大部分乡镇雨量都达到50mm以上。阜阳、阜南、临泉、颍上部分乡镇共9个雨量站点雨量达100mm以上,其中临泉宋集193mm、老集139mm,阜南王店111mm,阜阳老庙114mm,颍上中东部大部分乡镇雨量超过100mm,其中谢桥175mm、汤店123mm。7月22日19时到22时,阜阳市城区再次出现大于90mm的强降水,主要城区发生严重内涝。在此次强降水过程中,阜南县降水量达252.9mm,受灾人口达156 000人,全县受灾面积1万hm2,倒塌房屋28间,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其中洪河桥镇、王化镇、中岗镇、田集镇等乡镇受灾严重,王家坝镇水位逼近设防水位。安徽省2009年7月22日20时到7月23日02时降水量实况见图1,6h累积降水量阜阳71.6mm、颍上90.6mm、阜南则达到了212.4mm。

3 天气形势特征分析

3.1 环流形势分析 从500hPa高度场和温度场看,如图2所示,环流形势主要是两槽一脊型,分别在贝加尔湖的东部和西部,在贝湖附近有持续稳定的高压在控制,高压脊的位置出现在东经100°E左右,形势较为稳定,为这次暴雨的持续时间提供了稳定的大尺度环境场。从巴湖到我国东部地区,经向环流明显,受东经100°E低压影响,副高主体断为两部分,大陆副高受东亚低槽影响,分裂成几个高压,巴湖处不断有冷空气分裂南下,受其影响,大陆高压明显减弱。综合看,副高势力较强,虽然受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影响副高断裂,而副高在南北位置上较为稳定少移,有助于西南暖湿气流沿西南方向吹向淮河流域,与之前的西北干冷空气汇合,促使降水开始增大。

3.2 地面流场分析 由图3可以看出,2009年7月22日20:00的10m流场,在阜阳地区西南方向有一个明显辐合中心,到了23日02:00这个辐合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到阜阳以北地区。在此过程中,辐合中心横穿整个阜阳地区,给阜阳大部分地区带来了大到暴雨,说明在这次暴雨过程中,地面辐合的存在是一个可能的启动机制,暴雨一直发生在辐合中心附近,最大雨量发生的位置处于辐合中心的后方。

3.3 物理量分析 物理量诊断分析是近代天气学中用以定量分析天气过程物理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应用气象要素场资料,对描述支配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系统的物理和动力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程各项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下文主要从散度场和水汽通量散度这两个诊断量对此次降水过程进行较详细分析。

3.3.1 散度及三维风矢纬向剖面图 散度是衡量速度场辐散、辐合强度的物理量,辐散时为正,辐合时为负[8-11],如图4取降水带所在的纬度大约32.5°N,经度范围为110~122°E,计算了1 000h~100hPa的散度场垂直剖面分布情况,粗黑线部分对应为强降水区域。

观察降水前后散度和三维风矢的纬向剖面图,由图4a可以看出,在强降水发生前6h,负散度最大中心在114°E;图4b和4c分别显示了22日20:00和23日02:00的散度剖面情况,随着负散度中心东移,地面辐合不断加强,范围加大,上升气流也发展强盛,在此时间段内降水大大加强,暴雨区的上空出现了很强的上升运动,一直持续到高层,并且在低层伴随着风的气旋性切变,暴雨区两侧则是反气旋性切变,激发了地面中尺度系统的发展;图4d显示强降水时刻之后的6h,辐合中心东移并减弱,而强降水中心的辐合全面减弱。

3.3.2 水汽通量散度 水汽通量散度是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汇合近来或者辐散出去的水汽质量,通常用来定量地判断水汽在某些地区的汇聚与辐合,是诊断降水条件中比较常用的一个物理量[12-17]。本文根据降水带的位置,计算了纬度28°~37°N,经度110~122°E,700hPa等压面上水汽通量散度。图5a显示了7月22日14时即强降水发生前6h,700hPa水汽通量散度负值最大中心在阜阳以北地区,此时阜阳地区北部已发生了较强降水;图5b和5c分别显示了22日20时和23日02时的700hPa水汽通量散度分布情况,随着负散度中心的加强东移,水汽通量散度负值带变为东北西南向,且西南风明显加大,表现为一个强水汽辐合区,为这个时段的强降水提供了大量的水汽;图5d显示强降水时刻之后的6h,700hPa水汽辐合中心东移,而此时强降水区域为西北气流,水汽由辐合变为辐散。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此次强降水过程的环流形势、地面流场、散度及水汽通量散度进行了空间上与时间上的综合分析,得出:

(1)副高势力较强,其在南北位置上较为稳定少移,有助于西南暖湿气流沿西南方向吹向淮河流域,与之前的西北干冷空气汇合,促使降水开始增大,同时稳定的环流形势,为这次暴雨的发生提供了稳定的大尺度环境场。

(2)低空辐合引起垂直运动,随之出现强烈的辐合辐散,引发垂直对流产生,是此次暴雨过程产生的启动机制。

(3)在整个降水过程中,散度与强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降水最大时刻,对应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散度作为强迫项激发了地面中尺度系统的发展与次级环流的形成,同时水汽的大量辐合为强降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使得此次暴雨得以发展与维持。

参考文献

[1]狄靖月.2007年7月淮河流域一次大暴雨的中尺度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D].南京:南京气象学院,2008.

[2]陶诗言.中国之暴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3]寿绍文,励申申,姚秀萍.中尺度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4]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5]寿绍文,励申申,王善华,等.天气学分析[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6]丁一汇.天气动力学中的诊断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7]寿绍文,励申申,林开平,等.一次江淮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4,5(3):257-265.

[8]汪钟兴,孙淑清.暴雨系统中环境涡度场与散度场之间相互关系[J].气象学报,1988,46(4):491-496

[9]张小玲,程麟生.“96.1”暴雪期中尺度切变线发生发展的动力诊断I:涡度和涡度变率诊断[J].高原气象,2000,19(3):285-294

第5篇:关于雨的散文范文

关键词: 台风; 降雨; 地质灾害; 空间分布特征; 时间分布特征

The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duced by Typhoon Rainfall in Guangdong Province

Zhang Wei

(Institute of Geo-Environment Monitoring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510, China)

Abstract:Guangdong located on the South China Sea where attacked by typhoon every year. Typhoon rainfall often induces geological hazards which causing serious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 In the paper, taking the two typhoon "FANAPI" and "UTE" as examples, using of geological hazards statistical data and GIS technology,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duced by typhoon rainfall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geological hazards induced by typhoon rainfall mainly occur in the mountain area where is about 200~500km from the typhoon center and the rainfall is over 200mm, which has a certain lag effect.

Keywords:typhoon; rainfall; geo hazards;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im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1. 前言

V东地处南海之滨,每年登陆的台风4个~5个,间接影响的台风5个~6个。台风带来的降雨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为2d~4d,但降雨强度较大,最大日降雨量一般达100mm以上,降雨常常引发新的地质灾害隐患,并导致重大地质灾害灾情发生。近20年来,诸多专家学者对降雨诱发地质灾害规律、机理和气象风险预警做了大量研究[1-12]。然而,尚未对广东省台风降雨型地质灾害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因此,本文以影响广东的两次台风过程“凡亚比”和“尤特”为例,利用历年广东省崩滑流地质灾害灾情统计数据和GIS技术,分析研究了广东省台风降雨型地质灾害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

2. 台风“凡亚比”和“尤特”概况

2010年11号台风“凡亚比”于9月20日07时在福建漳浦县登陆。受其影响,从21日0时开始,广东多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特别是粤西的高州市、信宜市、阳春市遭遇超200年一遇特大暴雨。降雨引发地质灾害204起,造成3人受伤,31人死亡和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200万元。

2013年第11号台风“尤特”于8月14日15时50分在阳江市阳西县溪头镇沿海地区登陆。8月14日~16日,全省大范围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全省共有136个区域气象站(全省总站数的6%)录得250mm以上的雨量,其中信宜市大田顶录得全省最大雨量704.9mm。8月14日~17日,共发生崩滑流地质灾害716起,其中崩塌133起,滑坡580起,泥石流3起;共造成11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4707.7万元。

3. 台风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3.1 地形地貌上的分布特征

据统计,台风“凡亚比”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粤西山区的茂名市东部和阳江市北部,共193起,占台风“凡亚比”诱发灾害总数的94.61%。台风“尤特”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粤东北山地,占台风“尤特”诱发灾害总数的79.49%;其次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占11.74%;除此之外,在粤北山区、粤东沿海和粤西山地均有少量分布。

以上数据表明:台风降雨型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在降雨量达到一定级别时,在地形相对平缓的珠三角和沿海丘陵区也会发生地质灾害。

3.2 岩性上的分布特征

据统计,台风“凡亚比”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侵入岩中,约占“凡亚比”诱发灾害总数的90%以上。台风“尤特”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火山岩、侵入岩和沉积岩中,分别占总数的38.76%、32.06%和23.02%,少部分分布在变质岩和第四系松散层中。

以上数据表明:台风诱发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火山岩和侵入岩中。

3.3 相对台风空间范围的空间分布特征

(1)灾害点与台风路径的关系

台风路径直接制约着台风暴雨的作用地理区域,随着各次台风路径的变化差异,台风暴雨对各地区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也随之变化,进而台风路径与灾害点区域发育分布位置密切相关。

台风“凡亚比”在福建漳浦县登陆之后,向西经过广东省的潮州、汕头、揭阳、河源等市,最后在广州市东北部消散。台风“凡亚比”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茂名市和阳江市,并不在台风路径上,且距离台风中心超过300km(图1)。

台风“尤特”在阳江市阳西县溪头镇沿海地区登陆后,向北穿过广东省阳江、茂名两市,最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境内消散。台风“尤特”诱发的地质灾害分布四个区域:a、肇庆市和清远市的西北部一带,最近处距离台风中心约80km;b、清远市中部和韶关市西部一带,最近处距离台风中心约200km;c、广州市和惠州市的北部一带,最近处距离台风中心约200km;d、惠州市、河源市、汕尾市、揭阳市和梅州市的交界处一带,最近处距离台风中心约500km。其中,惠州市、河源市、汕尾市、揭阳市和梅州市的交界处一带分布的地质灾害最多,占总数的80%左右。由此可见,台风“尤特”诱发的地质灾害不在台风路径上,大部分且距离台风中心在500km(图2)。

图1 台风“凡亚比”路径与诱发的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区

(红色圈范围,下同)

图2 台风“尤特”路径与诱发的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区

以上数据说明:广东省台风诱发的地质灾害并不是分布在台风路径上,而是分布在距离台风中心约200km~500km范围内,主要原始是台风中心风力大,降雨云团被吹散到四周的缘故。

(2)灾害点与降雨分布的关系

受台风“凡亚比”的影响,2010年9月19日8时~22日16时200mm~500mm强降雨主要分布在茂名信宜市、阳江市、江门市、珠海市斗门区、惠州惠阳市、汕尾市、揭阳市惠来县和潮州市。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茂名高州市和信宜市、阳江阳春市,基本位于200mm~500mm强降雨分布区(茂名高州市降雨量也达到186mm);200mm~500mm强降雨分布区的潮州市发生了3处地质灾害。珠海市斗门区、惠州惠阳市、汕尾市和揭阳市惠来县之所以没有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是因为这些地区均位于沿海台地,地形相对较平缓(图3)。

图3 台风“凡亚比”降雨量与诱发的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区

图4 台风“尤特”降雨量与诱发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区

(注:红色点代表200mm以上的雨量,粉红色点代表100mm~200mm的雨量,蓝色点50mm~100mm的雨量,绿色点代表25mm~50mm的雨量)

受台风“尤特”的影响,2013年8月14日0时~17日3天200mm以上的降雨量主要集中在茂名市、阳江市东部、江门市、中山市、佛山市、广州市、惠州市、汕尾―河源―揭阳―梅州交界处、清远市、韶关市和肇庆市西北部。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汕尾―河源―揭阳―梅州交界处、肇庆市和清远市西北部、清远市和韶关市西部、广州市和惠州市北部,基本位于200mm以上的强降雨分布区。阳江市、茂名市之所以没有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是因为两市经历了台风“凡亚比”之后,不稳定斜坡均已经滑落,剩下的斜坡相对稳定,不容易发生崩滑流地质灾害;江门市、中山市、佛山市之所以没有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是因为位于沿海台地和平原地区,地形相对较平缓(图4)。

4. 台风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时间分布特征

4.1 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与台风登陆―消散过程的关系

台风“凡亚比”于9月20日07时在福建漳浦县登陆,经历了近1天的时间于9月21日02时在广州市东北部消散。台风“凡亚比”诱发的地质灾害均发生在9月21日,即发生在台风消散以后。

台风“尤特”于8月14日15时50分在阳江市阳西县溪头镇沿海地区登陆,经历了1天多的时间于8月16日02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境内消散。根据图3-9,台风“尤特”诱发的地质灾主要发生在8月16日和17日,占灾害总数的98.87%,即98.87%发生在台风消散以后。说明:广东省台风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台风消散以后,这可能是因为降雨云团消散晚于台风消散时间。

4.2 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与降雨过程的关系

因无法收集较为详细的台风“凡亚比”带来的强降雨资料,本节仅以台风“尤特”分析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与降雨过程的关系。

对比台风“尤特”带来2013年8月14日~17日4天的24小时强降雨分布与地质灾害的分布可知:台风登陆前带来的强降雨很少发生地质灾害,前期雨量只是浸润斜坡岩土体,随着台风登陆后带来的强降雨,斜坡岩土体逐渐达到饱和,最终诱发崩滑流地质灾害。说明台风诱发的地质灾害发生在主体降雨时段的前期较少,大部分发生在主体降雨时段的中期―中后期。

5. 结语

①广东台风降雨型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特别是火山岩和侵入岩分布区,在降雨量达到一定级别时,在地形相对平缓的珠三角和沿海丘陵区也会发生地质灾害。

②V东台风降雨型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距离台风中心约200km~500km、降雨量为200mm以上的区域,建议将其列为防御台风降雨型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区。

③广东台风降雨型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主要发生在台风消散以后、主体降雨时段的中期-中后期,建议将其列为防御台风降雨型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

参考文献

[1] 刘艳辉,唐灿,吴剑波等.地质灾害与不同尺度降雨时空分布关系[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22(3):74-83.

[2] 刘艳辉,唐灿,李铁锋等.地质灾害与降雨雨型的关系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09,17(5):656-661.

[3] 陈静静,姚蓉,文强等.湖南省降雨型地质灾害致灾雨量阈值分析[J] .灾害学,2014,29(2):42-47.

[4] 李岳顺.降雨对广西滑坡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以梧州地区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大学,2014.

[5] 亓星,许强,孙亮等.降雨型黄土滑坡预警研究现状综述[J] .地质科技情报,2014,33(6):219-224.

[6] 蒋宗孝,江彩英,王加义等.闽北地质灾害与降水关系分析[J] .世界地质,2009,28(1):127-133.

[7] 马常春.青岛地区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现状、机理及预报预警[D] .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3.

[8] 惠鑫.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与降雨关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长安大学,2010.

[9] 周样样.陕南地区强降雨条件下突发型地质灾害成因机制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长安大学,2013.

[10] 廖克武,丁晓光,潘池泓.台风“菲特”引发的浙江余姚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分析[J]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4,25(2):130-134.

第6篇:关于雨的散文范文

大家好!

为落实市人口计生委《关于》文件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基层计划生育专用车辆交接仪式。为两个镇配备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这是我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一件大喜事。在此,我谨代表委、政府,向关心计划生育工作的各级领导,向战斗在计划生育工作第一线的广大计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直以来,委、政府高度重视基层计划生育工作,通过宣传教育、优质服务、科学管理等有效措施,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良好的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同时,我们也以“服务基层、面向基层、保障基层”的理念,千方百计的解决基层计生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努力改善工作条件。鉴于我四个地区具体计生工作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委、政府通过与市主管部门申请,拨款万元,并由政府投入万元,总计投入万元购置了四辆汽车,为以上地区各配备了一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此举充分体现了委、政府对基层计生工作的重视和关心,也将有效提高这两个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提升综合服务质量,对这些地区、乃至全的计划生育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希望你们以此为契机,使优势更优,弱势变强,充分发挥流动服务车的作用,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工作,积极推进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回报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回报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厚爱,为全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第7篇:关于雨的散文范文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苦旅;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对人类自身进行关怀,对人们尊严、价值等方面的维护,对先人遗留的精神文化进行重视,进而在其作用下推动人格发展。余秋雨做创作的《文化苦旅》则对人文精神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挖掘,并在表现文化精神的同时,对人们对文化的尊敬和崇拜之情进行了有效的表达。《文化苦旅》让人们可以与其一走遍世界,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而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苦旅》中的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被很好的诠释了出来。

一、对于《文化苦旅》的解读

通过对《文化苦旅》的阅读可知,文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余秋雨文笔的生动性以及优美性,让每个阅读的人可以产生于作者相同的感觉,进而更好的领略到文化苦旅是一段修行。而余秋雨先生自身所具备的文学底蕴似得书中的文化感悟以及艺术表现力大大的提升,不仅有效揭示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渊博文化,还为文化节提供了参考与借鉴。通过阅读该书,能够让读者对问题进行深刻的了解与分辨,不管是文中的那一句话都体现着余秋雨自身所具备的逻辑性、独到的理解以及人文精神,不仅可以对历史以及中华文明进行了解,还向读者传递了民族意识及人文精神[1]。

二、余秋雨自身的人文精神剖析

自上个世纪末开始,余秋雨就成为了名声显赫的散文大家,其自身较为独特的艺术个性使其所有文章由集聚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精神。通过对余秋雨所写散文可知,他的散文涉猎内容众多,如、历史文化、笔墨文化、民族风俗等,无一不充斥着文化、群众,无不体现了对历史的独到见解,这些文章、书籍一经问世就受到中读者的喜爱。而读者在阅读散文过程中,不单单看重的是作业的文采,更是对其中的感悟进行体会,不仅可以提升内心的感受,还使自身的修养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余秋雨的所有著作中都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每个语句都具有细腻性,优美性,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含义,而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文化、意境意境文学境界。对于他自己来说,他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一独特的视角进行写作,将自身文化底蕴与视觉角度进行创造,并在其中通入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然后借由各种事物通过散文的方式来对自身感想进行表达。例如,从民族历史以及文化传承等角度上对民族风俗进行感受,进而对民族特征等进行探索。余秋雨散文的特色是它能够使用与其他人不同的观点,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思来进行写作,这样不仅能让读者感受到文化,还能让人们透过内涵来对其文学韵味进行感受。《文化苦旅》不仅可以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中国文人名誉的悲惨,还能对中国那段特殊的历史进行感悟,因此《文化苦旅》带给我们的是对命运对人身的思考[2]。

三、《文化苦旅》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1、山水人文《文化苦旅》一书中蕴含了浓浓的书卷气息,作者静静的对所看、所想进行叙述,从敦煌莫高窟到苏州江南小巷,再到西湖,这些散文的背后是作者的一路坎坷、在无数个风雨交加、寒冷的深夜中不断探究中国古老民族的新鲜血液。通过文章余秋雨向人们展示了自身所感,也充分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以及他们的希冀。《文化苦旅》中共有37篇文章,而余秋雨正是通过它们来对历史进行重现、抒写人生,诉说着所到之处的优美。文章中所有的的语句潇洒姿态减少了许多,却多了一份犹豫,有效的将散文应该具备的韵味、风度、气派等进行了展示。《文化苦旅》中尽是余秋雨对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的山水、风景等描述,无不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余秋雨所描绘的这些景观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读者的脑海里逐渐的深化、活动的,所以也正像是他自己文中所写的一样,自己想去的地方总是有古代文化与文人留下的足迹,心中的山水也就变成了人文山水。因此表明,作者所去过的地方、描绘的风景,作者都能够对其所具备的历史足迹进行发现、挖掘,进而让读者对其人文精神进行感受的同时,又受到一定的启发。《文化苦旅》中,作者从不同的方面、角度对历史的碎片进行拼凑,使其能够在沉积千年之后对其进行还原,如,《莫高窟》、《道士塔》等;犹如《白发苏州》则对江南的美景、婉约的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2、民族文化这本《文化苦旅》是非常值得阅读及细细品鉴的,因为作者将由内的文字与民族的点滴进行有效融合,然后在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使读者在阅读多后对历史的变化与沧桑对一份感悟,使其更好的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真实存在[3]。这本书可以说对中华文明进行了再一次的体现,虽然只是依靠文字,但是它却将我国独有的文化与山水进行了有效的联系,并在对历史进行再次认知的同时,欣赏余秋雨那优美的文字,进而更好的使书中所有表达的含义进行体现。例如,莫高窟内的壁画体现着我国古代工匠的心理手巧、长城承担着保家卫国的重任,而在登上长城的那一刻,是否能顾感受到众多无名英雄抗击匈奴的豪情壮志。

四、结论

总而言之,余秋雨的散文不但让读者从中感受到良好的人文精神,其文笔、境界、思想等都给我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在于都过程中还能勾起人们的联想,进而更好的阅读文章品读历史。《文化苦旅》中的苦并不是肉体上、精神上的踌躇、烦闷,而是思想上的一种修行,只有苦旅才能让人们开始反思,去追求更高层面上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张珂.浅论余秋雨散文的忧患意识[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4(11):23-23

[2]于然秀.试析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人文精神[J].文学教育(下),2016(2):26-27

第8篇:关于雨的散文范文

摘 要:该文采用MICAPS3.1实况资料、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以及1°×1°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6月11日发生在黑龙江省鹤岗市的一次夜间暴雨过程进行物理量的诊断分析,经诊断分析发现:此次过程主要受东北冷涡及中低层偏东气流影响,其中中低层低压北部偏东气流把渤海的暖湿水汽输送至暴雨区为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较丰富的水汽条件;高空的正涡度区长时间作用于中低层低压,为中低层低压的维持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因子。

关键词:暴雨 环流形势 东北冷涡 物理量场

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c)-0146-02

暴雨是黑龙江省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也是气象工作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持续大范围的暴雨常常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近年来,中国气象学者对低空急流、水汽对暴雨的作用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如许美玲等[1]认为,低空急流一方面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所需要的大量水汽;另一方面引起对流不稳定加强,为暴雨的发生提供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东北暴雨产生的机理比较复杂,关于东北冷涡的研究较多[2-5],黄振等[6]和吴春英等[7]分别分析了西风槽和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下大连和抚顺地区的暴雨天气。该文以2015年6月11日黑龙江鹤岗市的一次夜间暴雨过程为例,利用MICAPS系统提供的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讨论此次暴雨天气的成因和形成机理,为强降水预报提供思路。

1 实况降水分析

2014年6月11日00时到11日08时,受东北冷涡及中低层偏东风影响,鹤岗地区出现一次局地大到暴雨降水过程,这次降水过程的特点:一是降水范围小主要集中在该市西南角;二是持续时间不长,属于短时强降水;鹤岗本站这次降水过程达到了大暴雨的强度,其中降水较强的时段是11日凌晨2点、5点和7点并且伴有雷暴,随后降水减弱并趋于停止。

2 环流形势分析

6月10日20时高层500 hPa该市处于东北冷涡北部影响(见图1),11日08时冷涡东移南压,影响减弱。

从700 hPa来看,10日20时该市处于低压北部的偏东气流影响,中层水汽输送条件有利降水发生,11日08时低压东移南压,雨渐止转阴。从850 hPa来分析,10日20时同样为偏东气流影响,有较好低层的水汽输送条件。

3 水汽条件

暴雨的出现需要该地区上空有充足的水汽和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对11日鹤岗附近区域的上空水汽通量散度场及850 hPa相对湿度分析可知,10日20时,在鹤岗西南方有一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鹤岗西南角处于该负中心东北部边缘,水汽通道完全建立,有利于水汽的输送;11日02时水汽通量散度减弱,但仍为负值;11日08时强度基本维持;11日14时,鹤岗处于水汽通量散度正值区;对比降水实况可知,02时之前水汽的输送达到最强,并且02时降水也最大,之后水汽输送逐步减弱,直至05时又一次加大,但强度以弱于02时,08时水汽输送强度与02时后强度基本一致,07时降水也与05时差不多。由此可见,由渤海北上并转为偏东风的这支气流为此次大到暴雨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

4 动力条件

造成降水的三个条件中,动力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对11日鹤岗市涡度与散度分析可以看出,图2(a)从11日凌晨时开始600 hPa就开始出现负散度区,直至08时增至最强500~600 hPa之间出现强度为-2×10-7・g・cm-2・hPa-1・s-1的负散度中心,这一时段上升速度达到最强;图2(b)可以看出08时500~800 hPa有一正涡度区,其中心为5×10-7・g・cm-2・hPa-1・s-1,正涡度区对700 hPa和850 hPa的低涡的发展起到了加强的作用。故而从10日20时起直至11日08时止,整个鹤岗市西南角上空都有较强的上升运动,持续时间长,但强度不大。

5 不稳定条件

从鹤岗站NCEP再分析资料所画探空图来看,强降水发生之前16日20时鹤岗站上空500 hPa以下相对湿度较大,有一定的CAPE(值为258 J・kg-1)和CIN(22 J・kg-1)且K指数达到32 ℃,为之后强降水的发生积累了一定的不稳定能量,但能量强度不强;11日02时来看,湿层厚度明显加大,CAPE得以释放减小为81 J・kg-1。由此可见,此次夜间暴雨过程属于积状云的短时强降水,但由于能量强度不是很强,所以小时雨强不大,最大小时降水为鹤岗本站02时22.7 mm。

6 结语

(1)此次夜间暴雨过程主要影响系统为:东北冷涡,中低层偏东气流。其中东北冷涡与中低层低压配合较好,但鹤岗处于整个系统东北边缘。

(2)水汽条件方面:中低层低压北部偏东气流把渤海的暖湿水汽输送至暴雨区为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较丰富的水汽条件,其中降水的强度与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的移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3)动力条件方面:高空的正涡度区长时间作用于中低层低压,为中低层低压的维持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因子,使得上升运动得以较长时间存在于暴雨区上空。

(4)热力条件方面:暴雨发生前,有一定的不稳定能量和抑制能量,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热力不稳定条件,出现了短时强降水及雷暴,但总体不稳定能量较弱,所以小时雨强不大。

参考文献

[1] 许美玲,段旭,孙绩华,等.与低空急流相伴的暴雨天气诊断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2004,26(4):320-324.

[2] 郑秀雅,张廷抬,白人海.东北暴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129-151.

[3] 孙力,郑秀雅,王琪.东北冷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东亚大型环流系统之间的关系[J].应用气象学报,1994,5(3):297-303.

[4] 孙力,王琪,唐晓玲.暴雨类冷涡与非暴雨类冷涡的合成对比分析[J].气象,1995,21(3):7-10.

[5] 孙力.一次东北冷涡发展过程中的能量学研究[J].气象学报,1998,56(3):349-361.

第9篇:关于雨的散文范文

[关键词]暴雨 副高 槽线 切变线 低涡 物理量场

[中图分类号]P4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289-2

0引言

2011年6月13日至14日(以下简称“06.14”),受中低层切变线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武汉市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降雨过程,全市普降暴雨,南部部分地区大暴雨。此次降水从13日白天开始,下午雨量逐渐加大,降水强度较大的时段集中在14日02时到14日18时之间,1小时最大雨量为新洲14日05-06时,为15.9mm。全市自动雨量站100mm以上站点12个,50-100mm以上站点71个,25-50mm以上站点6个。自动站最大雨量出现在江夏,为199.3mm。如按平均雨量82.6毫米、武汉市国土面积8494平方公里计算,不到一天就降下7亿立方米雨水,相当于下了5.85个东湖(东湖最大水容量1.2亿立方米)。

为了揭示此次暴雨过程发生的天气学原因,利用2011年6月13日~15日常规天气图资料、气象卫星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FNL再分析资料,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影响系统、水汽条件、热力条件及动力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1环流背景分析

1.1500hPa环流背景

分析13日20时500hPa高空图(图1),欧亚大陆整体呈两槽一脊形势。西西伯利亚至巴尔克什湖、朝鲜半岛南部地区为低槽控制,贝加尔湖附近的广大地区为高脊控制。同时,在30°N附近,环流较平直,多波动。中支槽线位于河套南部至川北一带;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22°N;副高西侧南支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湖北地区处于中支槽前西南气流中,风速较大,武汉以西的宜昌站风速达到20m/s。同时南支槽前气流将暖湿空气输送至武汉地区。

14日08时,中支槽线缓慢东移,584线随之南退。强降水区发生在低槽和584线之间。副高主体较稳定,588线略有东收北抬。高压西侧南支槽位置无变化,槽前辐合上升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持续不断地向武汉地区输送。

14日20时,中支槽线东移至湖北中部地区,且转为东西向,武汉市为平直略偏南气流。南支槽线移至湖南中部。低槽和副高的辐合区明显东移,不利于强降水的维持,降雨过程逐渐结束。

1.2中低层影响系统

分析表明中低层西南低涡、切变、急流配置为这次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动力条件。而有关研究也认为:低空急流是为中纬度暴雨提供水汽最重要的机制[1-2]。

13日20时700hPa和850hPa为明显的“东高西低”位势场。700hPa西南低涡东移至川东到鄂西一带,切变线位置在我省西偏北,切变线上辐合较强,西南暖湿气流发展,我省处于700hPa西南暖湿气流输送带左前方,有利于辐合上升运动发展。850hPa西南低涡位置偏南,对应切变和西南暖湿输送带也偏南。

14日08时700hPa西南低涡分裂东移,形成两个低压中心,切变线维持在我省中部地区,位置稳定少动,不稳定能量沿切变东传,西南暖湿输送带增强,西南急流明显,最大风速达20m/s。偏南气流与切变线北侧偏东气流之间风速存在较大差异。这种风向和风速切变有利于辐合加强。同时850hPa切变线及西南暖湿输送带也东移至武汉南部地区,导致武汉市南部江夏区的降水强度比其他地区大,同时持续时间也明显偏长一些。

14日20时中低层低涡东移出武汉市,切变和西南急流也随之东移,武汉市强降水结束。

2卫星云图

在13日白天FY-2E红外云图上云系分布较为零散,云顶高度不高。之后随着西南气流的增强,逐渐发展旺盛,至晚上20时云顶高度不断增高,武汉开始出现零星降水。随着切变线东移,水汽通道的打开,以及辐合进一步增强,14日04时切变云系发展成一条东西走向的云带,其在我省境内色调最深的区域在武汉附近,而全省自动监测上看04时的降水最大值也集中在武汉周边。14日08时和11时降水云系在我市上空维持,强降水持续;14日17时降水云系明显东移,仅我市南部江夏区上空有降水云系存在,对应此时我市江夏降水强度仍较强,17时我市江夏区1小时降水强度13.1毫米,而此时武汉市其它各测站降水强度均明显减弱,1小时雨量仅1-3毫米。

可见此次武汉市暴雨过程发生中,红外云图降水云带和中低层低涡、切变线的位置比较一致,和强降水发生的时段、强度和落区对应比较好。

3雷达回波

雷达回波产品显示,6月13日夜间有东北-西南向强降水回波带自西向东开始影响武汉市。14日凌晨降水回波位于武汉市,面积扩大,回波增强,中心最大强度达到45-50dBz。随着中低空切变线的缓慢东移,大面积降水回波向东扩展,同时西南地区不断有云系生成和补充,导致武汉市持续性降水。14日傍晚,降水回波主体移至武汉市东南部地区,回波逐渐消散。至14日19时,降水回波移出武汉市,强降水结束。

4物理量诊断分析

4.1水汽条件

4.1.1比湿

分析“06.14”暴雨过程不同时刻比湿场变化可知(图略),6月13日20时中低层湖北地区水汽充足,水汽通道经西南地区进入湖北南部。随着西南低涡的移出,湿区中心向湖北省南部移动。6月14日08时,850hPa湖北省南部比湿达到15-16k/kg。6月15日08时,700hPa、850hPa比湿仍超过9k/kg。因此暴雨过程发生前强降水区上空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多,而且低层水汽含量多于高层;强降水发生后,降水区上空仍维持较高的水汽含量。说明暴雨期间湿度较大,水汽充沛,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发展。

4.1.2水汽通量散度

水汽通量散度场显示(图2),13日20时武汉地区400hpa以上为正值,其下为负值,特别是500hPa、700hpa高度上,在105°E~120°E、25°N~31°N范围有一较强水汽辐合带。14日08时,低层水汽辐合持续加强,高度层降低,表现为700hPa、850hPa的负值中心加强,中心逐渐向东南方向移动。到了15日08时,辐合中心减弱消散。

分析水汽通量散度场可知,暴雨期间,低层西南暖湿气流持续大量的水汽输送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而低层西南急流是导致水汽通道建立和维持的直接原因,为暴雨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

4.2热力条件

K指数:

从K指数分布和演变情况来看(图3),13日08时-14日08时,武汉处在K≥32℃区域,14日20时到15日08时,K≥32℃区域略有南压。这表明暴雨发生前强降水区上空处于大气层结不稳定状态,有不稳定能量的堆积,可为暴雨发生提供足够的不稳定能量。而随着K指数大值区的南压,我省大气层结逐渐趋于稳定,不稳定能量减弱,不利于降水的持续。

4.3动力条件

4.3.1散度场

分析“06.14”暴雨过程的散度场:6月13日20时,武汉上空300hPa以上为辐散区,最强辐散层位于200hPa;300hPa以下为辐合区,最强辐合在500hPa层。6月14日08时,高层辐散进一步加强,而低层的辐合区逐渐向湖北地区东南方向移动,850hPa为最强辐合层。这种高层气流辐散,中低层气流辐合的大气环流配置,为此次大到暴雨过程的发生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4.3.2涡度场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3-4],暴雨发生时暴雨区附近有明显的正涡度增长,这预示着气旋性环流的发生和发展有利于强雨团活动。从13-14日的涡度分布来看,随着暴雨的发生,武汉市中低空正涡度加强,这与强降水落区十分吻合。

在大到暴雨发生前12小时(6月13日08时),武汉地区上空500hPa以上至200hPa为负涡度区,500hPa以下为正涡度区(图略)。这种高层负涡度、低层正涡度的结构满足暴雨天气产生所需的动力条件,即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涡度场垂直分布。这种分布有利于低层暖湿空气的抬升作用,对低层辐合和气旋式曲率加强极为有利。

当大到暴雨天气出现时(6月14日08时),500hPa可以看到从湖北地区西南部有一个正涡度中心向东移动,同时低层700hPa及850hPa的正涡度强度突然增大。正涡度中心的移动显示随着副热带高压北界的移动,高压西侧的槽线也发展东移,在武汉地区形成了明显的气旋性辐合,而中低空的正涡度增大也表明气旋性环流得到进一步加强。

5结论

(1)此次降水主要由高空槽、西南低涡及切变线的东移造成。由于副高位置稳定,主体偏东,因此副高的西南气流总体偏弱,西南暖湿气流加强主要是由于西南低涡东移,中低层切变稳定维持,带动不稳定能量发展东移,从而使强降水得以发生。

(2)强降水落区与中低层切变线的配置和低空急流的位置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特别是低层850hPa低涡、切变、西南气流位置偏南,导致强降水中心位于武汉南部地区。

(3)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资料能准确地预示强降水集中时段和落区。

(4)较好的水汽条件是“06.14”暴雨能够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此次过程水汽输送主要发生在中低层,表明中低层切变线及低空急流的维持使充足的水汽得以源源不断的向暴雨区输送。

(5)在暖湿气流中,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相配合产生较强的辐合上升运动,为这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形成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动力因子。

参考文献

[1]丁一汇.高等天气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443-452.

[2]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321-32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