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蚕蛹的营养价值范文

蚕蛹的营养价值精选(九篇)

蚕蛹的营养价值

第1篇:蚕蛹的营养价值范文

(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03)

摘要:随着水产养殖的集约化,作为传统蛋白源的鱼粉供应有限、价格高涨,使得我国优质蛋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长远发展。我国是一个蚕桑大国,蚕蛹资源丰富,同时蚕蛹具有蛋白含量高、氨基酸平衡等优点,适宜作为水产饲料中鱼粉的优质替代物。目前已有少量研究关注蚕蛹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各不相同,具体机制有待研究,本文就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关键词 :鱼粉;蚕蛹;营养

由于全球自然生态环境的限制,海洋、淡水捕捞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水产品需要。因此要扩大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来提高水产品的供应量。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又需要以水产饲料行业作为支撑。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平衡、适口性强、能够被鱼类高效利用的鱼粉,被广泛作为鱼类饲料中的优质蛋白源[1]。近年来鱼粉资源紧张,价格波动较大,而我国却长期依赖进口,严重影响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寻找优质蛋白源替代鱼粉意义重大。我国是一个蚕桑大国,蚕蛹资源丰富,每年鲜蚕蛹产量可达10万吨以上,加之蚕蛹蛋白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维生素均衡,蚕蛹蛋白的提取和精制方法多样且技术成熟,适宜作为水产养殖的优良蛋白原料[2]。

1蚕蛹的特性以及营养评价

蚕蛹是缫丝产业的副产物,脂肪含量较高,容易氧化和酸败而产生难闻的臭味,一直没有在水产业上得到充分重视,仅仅被当做粗饲蛋白源来处置。蚕蛹中含粗蛋白50%~70%,氨基酸组成与鱼粉相似,且鱼类必需氨基酸中的色氨酸与缬氨酸含量明显高于鱼粉,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微量元素等含量丰富[3]。蚕蛹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按照FAO/WHO的标准为111.14,与蛋白标准品酪蛋白十分接近,高于鱼粉的99.72,这说明蚕蛹必需氨基酸比例均衡,利于被鱼类消化吸收。从氨基酸分(AAS)以及化学分(CS)分析中可知蚕蛹的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和蛋氨酸,这与某些植物蛋白源一致,说明蚕蛹营养组成虽好但作为鱼类饲料蛋白源还需考虑强化亮氨酸和蛋氨酸组成[4]。

2蚕蛹在水产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2.1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在新型蛋白源开发的研究中,新型实用饲料对鱼类生长性能的影响是首先关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新蛋白源替代鱼粉的实验中,随着新蛋白源含量的升高,鱼类的生长逐渐缓慢,但蚕蛹也有相反的情况,这是因为不同的鱼类对蚕蛹的喜爱或者耐受程度不一样。淡水鱼或者杂食性鱼类对替代的敏感性较低,肉食性鱼类往往对鱼粉的依赖性较大,想实现高替代难度大。

蚕蛹添加进饲料中的形式无外乎与其他蛋白源一起添加、或者经过脱脂除臭等不同的预处理再添加或与晶体氨基酸一起添加等几种形式。目前对蚕蛹添加进饲料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淡水鱼上,尤其是杂食性鱼类。鉴于鱼类食性的关系,它们基础饲料中的鱼粉含量相较于海水肉食性鱼类很少。蚕蛹与蛤肉混合可以替代印度鲤鱼饲料中50%的鱼粉[5]。在有卡特拉魮、印度鲮、南亚野鲮、银鲤的混养系统中,经过发酵的蚕蛹替代鱼粉过后还能提高存活率以及特定生长率[6]。在建鲤上,经过脱脂处理的蚕蛹可以替代50%的鱼粉而对生长没有负面影响[7];相反,用未脱脂处理的蚕蛹只能替代鲤鱼饲料中30%的鱼粉[8],可见蚕蛹中的脂肪是影响其在鱼类饲料中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以上可以看出,将蚕蛹和其他蛋白源一起填加进淡水杂食性鱼类饲料中或者经过发酵、脱脂等预处理再添加,效果都是未做任何处理的蚕蛹达不到的。蚕蛹在海水肉食性鱼类饲料上的研究报告较少。当牙鲆基础饲料含有60%的鱼粉时,再添加蛋氨酸以及赖氨酸来平衡必需氨基酸的情况下,蚕蛹可替代20%左右的鱼粉而对牙鲆生长不造成负面影响[9],这是玉米蛋白粉这类优质蛋白源也不能做到的[10]。由于海水肉食性鱼类对鱼粉的依存度较高,添加晶体氨基酸来改善饲料品质后,蚕蛹能替代牙鲆中20%的鱼粉,相较于玉米蛋白粉的替代效果来说蚕蛹在牙鲆饲料上的替代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蚕蛹像其他节肢动物一样,其外骨骼含有几丁质;而Kroeckel等的研究发现水生动物消化道之中并不存在或少量存在几丁质酶或者具有几丁质分解活性的微生物,这也是影响鱼类利用蚕蛹的重要原因之一[11]。脱脂蛹肽蛋白(蚕蛹与植物蛋白复合发酵物)可以替代大菱鲆幼鱼饲料中15%的鱼粉而不影响其生长[12],结果相似于以往在大菱鲆幼鱼饲料做的植物蛋白源替代实验[13-14],摄食率上也有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这与以往某些植物蛋白源的替代实验结果相似[15]。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解释为脱脂处理的蛹肽蛋白在饲料中的含量上升致使大菱鲆获得的可消化能减少,为了弥补这种减少而产生的补偿性摄食。然而,之前的一些研究表明随着饲料中鱼粉的含量降低摄食率也会出现降低的情况[11,13],这可能是与不同饲料中存在着不同的促摄食物质有关,因而生长受阻不能只靠摄食率的改变来解释。

2.2对水产动物健康以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在应用性研究中,针对蛋白源实验的最初研究指标为肠道消化酶活性。在植物蛋白源的研究中消化酶活性一般是伴随替代水平的升高而降低。当蚕蛹类作为替代蛋白时,大菱鲆肠道淀粉酶以及蛋白酶活性均受到鱼粉替代水平的影响而有降低的趋势[12];吉红等在建鲤饲料的研究发现蚕蛹粉替代80%的鱼粉后,肠道碱性蛋白酶活性降低,而酸性蛋白酶不受影响[16],这表明替代蛋白源对消化酶活性的作用还受到消化酶本身性质的影响。有实验表明蚕蛹添加进饲料中对肠道结构产生影响,这也是影响肠道酶活性以及消化吸收的因素[17]。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是评价鱼类对饲料蛋白利用的有效工具,它们也是和氨基酸代谢关联的指标。在某些试验中,肝脏谷草以及谷丙转氨酶没有被蚕蛹添加水平以及不同的预处理方式而影响[12];但在建鲤饲料中,蚕蛹粉添加含量过高后血清当中的谷丙转氨酶等发生变化,这说明蚕蛹对鱼类的影响因不同的实验鱼类以及不同的实验条件而不同。不仅如此,血液成分诸如胆固醇、脂蛋白、甘油三酯等重要的评价机体营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的指标也随着蚕蛹的添加而发生了变化[16,18];在虹鳟饲料中添加蚕蛹后,鱼类血液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减少[19],在卡特拉魮饲料中添加蚕蛹血浆蛋白发生改变[8]。鲶鱼对蚕蛹的利用优于鱼粉以及肉粉,利用蚕蛹时能提高肝脏合成蛋白功能[20]。替代全部的鱼粉过后,海参血清溶菌酶活力升高[21];添加一定的蚕蛹过后,建鲤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16],具体的机理还有待研究,这可能与蚕蛹中丰富的抗菌类多肽有关,它们作为免疫增强剂能够对鱼类的免疫产生影响。有研究认为添加一定量的蚕蛹粉过后,鱼类肥满度数值变小,但肝脏指数以及肠长指数等不变[16],以往的研究认为新蛋白源造成肝肾损伤,从而形态学指数变化[22],所以对形态学的研究结果并不相同。

2.3对水产动物品质的影响

评价蚕蛹对鱼类品质的影响首先是表观上的变化,添加蚕蛹过后鲫鱼鱼体有脱粘现象、体表有糙手感觉等,这可能是蚕蛹中的脂肪氧化对鱼类造成的负面影响[23]。其次,不同的蛋白源会对鱼类体组成、肌肉品质等产生影响,但不同的蛋白源替代鱼粉对水生动物体成分的影响,不同的鱼类得到的结果也不一致。蚕蛹添加到饲料中,框鳞镜鲤全鱼赖氨酸和肌肉色氨酸以及某些单不饱和脂肪酸变低,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肝胰脏多不饱和脂肪酸也增高[17];在塞内加尔鳎上植物蛋白甚至替代100%的鱼粉也不会对鱼体成分产生影响[24],但蚕蛹替代80%鱼粉过后,鱼类肌肉蛋白、肌肉脯氨酸以及灰分含量都变少[16]。

3前景展望

目前国内外十分注重蚕桑类昆虫蛋白的开发,国外针对蚕蛹的研究多是基础性研究,而国内的研究也主要关注于食品行业等,逐步开展的少量与水产相关的应用型研究则刚刚起步。虽然或多或少会对鱼类产生各种影响,但蚕蛹类资源的巨大优势使得其作为实用饲料源添加进鱼类饲料中是可行的。巨大的产量、极高的营养价值、多种成熟的加工工艺,都说明蚕蛹在未来能够作为水产饲料中的重要蛋白源,为水产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歧存,麦康森,刘永坚,等.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研究进展[J].水产学报,2005,29(3):404-410

[2] Yeping D,Qiongying W.Research Statu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for Silkworm Chrysalis Protein [J].Academic Periodical of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2010,6:006

[3] 杨吉园,叶明强,邝哲师,等.饲料用蚕蛹的加工技术及其在畜牧水产业中的应用[J].中国蚕业,2009,30(4):11-13

[4] 王彦平,刘洁,吴予明,等.蚕蛹的营养成分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4(3):638-641

[5] Begum N N,Chakraborty S C,Zaher M,et al.Replacement of fishmeal by low‐cost animal protein as a quality fish feed ingredient for indian major carp,labeo rohita,fingerlings[J].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1994,64(2):191-197.

[6] Rangacharyulu P V,Giri S S,Paul B N,et al.Utilization of fermented silkworm pupae silage in feed for carps[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3,86(1):29-32

[7] 张建禄,余平,黄吉芹,等.脱脂蚕蛹替代饲料中鱼粉对建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及健康状况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3,25(7):1568-1578

[8] Nandeesha,M.C.,Srikanth,G.K.,Varghese,T.J.,Keshavanath,P.,Shetty,H.P.C.,Influence of silkworm pupae based diets on growth,organoleptic quality and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atla-rohu hybrid.Management Techniques and Nutrition.1989(4):211-220.

[9] Lee J,Choi I C,Kim K T,et al.Response of dietary substitution of fishmeal with various protein sources on growth,body composition and blood chemistry of oliv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Temminck & Schlegel,1846)[J].Fish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2,38(3):735-744

[10] 刘兴旺,麦康森,艾庆辉,等.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摄食,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2,36(003):466-472

[11] Kroeckel,S.,Harjes,A.G.,Roth,I.,Katz,H.,Wuertz,S.,Susenbeth,A.,Schulz,C.,When a turbot catches a y:Evaluation of a pre-pupae meal of the Black Soldier Fly (Hermetia illucens) as ?sh meal substitute—Growth performance and chitin degradation in juvenile turbot (Psetta maxima).Aquaculture,2012,364-365,345-352

[12] 梅琳,周慧慧,麦康森,等.蛹肽蛋白作为大菱鲆饲料新型蛋白源的初步评价[J].中国饲料,2014(21):006

[13] Nagel,F.,von Danwitz,A.,Tusche,K.,Kroeckel,S.,van Bussel,C.G.,Schlachter,M.,Adem,H.,Tressel,R.,Schulz,C.Nutritional evaluation of rapeseed protein isolate as fish meal substitute for juvenile turbot (Psetta maxima L.)—impact on growth performance,body composition,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blood physiology.Aquaculture,2012,356-357,357-364

[14] Bonaldo,A.,Parma,L.,Mandrioli,L.,Sirri,R.,Fontanillas,R.,Badiani,A.,Gatta,P.P.,Increasing dietary plant proteins affects growth performance and ammonia excretion but not digestibility and gut histology in turbot (Psetta maxima L.) juveniles.Aquaculture,2011,318,101-108

[15] Cheng,Z.Y.,Ai,Q.H.,Mai,K.S.,Xu,W.,Ma,H.M.,li,Y.,Zhang,J.M..Effects of dietary canola meal on growth performance,digestion and metabolism of Japanese seabass,Lateolabrax japonicus.Aquaculture.2010, 305,102-108

[16] Ji H,Zhang J L,Huang J Q,et al.Effect of replacement of dietary fish meal with silkworm pupae meal on growth performance,body composition,intestinal protease activity and health status in juvenile Jian carp (Cyprinus carpio var.Jian)[J].Aquaculture Research,2013.

[17] 吉红,程小飞,李杰,等.蚕蛹替代鱼粉对框鳞镜鲤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健康状况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2,36(10):1599-1611

[18] 刘丹丹.蚕蛹在黄鳝饲料中替代鱼粉的应用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19] Shakoori M,Gholipour H,Naseri S.Effect of replacing dietary fish meal with silkworm (Bombyx mori) pupae on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of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J].Comparative Clinical Pathology,1-5

[20] Venkatesh B,Mukherji A P,Mukhopadhyay P K,et al.Growth and metabolism of the catfish Clarias batrachus (Linn.) fed with different experimental diets[J].Proceedings:Animal Sciences,1986,95(4):457-462

[21] Sun Y,Chang A K,Wen Z,et al.Effect of replacing dietary fish meal with silkworm (Bombyx mori L) caterpillar meal on growth and non‐specific immunity of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J].Aquaculture Research,2014,45(7):1246-1252

[22] 黄云,胡毅,肖调义,等.双低菜粕替代豆粕对青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12,36(1):41-48

第2篇:蚕蛹的营养价值范文

关键词:桑蚕副产物;多元化利用;蚕蛹;蚕蛾;蚕沙;桑树;蚕丝

中图分类号:S851.3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122-2

0 引言

桑蚕副产物的多元化利用以传统的养蚕与丝织的方法为基础,加入新思路与新方法后逐渐兴起的一类应用学科。它涉及蚕桑学、生物化工学与医学、营养学等多种领域,是我国传统的非常有特色的产业之一,随着对蚕桑也研究的不断深入,蚕沙、蚕丝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十分广阔的前景。并且近年来产业体系也日趋完善,以后的发展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据蚕桑界专家多年来不停歇地探究和钻研表明,蚕桑的综合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一是蚕蛹综合利用。蚕蛹是缎丝厂的副产物,蚕蛹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脂类等多种药用和营养成分还可以从中提取蛹油,蛹壳等,可以将这些提取物加工成食品、药品等,瞬间由单纯利用变为综合利用,大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二是蚕蛾的综合利用。蚕蛾可以用做肥料或者饲料,蚕蛾中还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和激素等,可以用作滋补,营养价值很高。可配制蚕蛾丸,调制蚕蛾酒及蚕蛾油等。蚕蛾也是提取昆虫激素的好材料。三是蚕沙综合利用。在蚕沙中提取果胶和叶绿素铜钠盐、类胡萝卜素等,这些提取物应用于医药,食品以及化妆品等,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蚕丝综合利用。天然蚕丝素有“纤维皇后”的美称,历来以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和华贵高雅的风采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钟爱,蚕丝食品和保健品在现今十分受大家的钟爱。另外可以制成水溶性丝肽、丝氨酸及环丝氨酸等氨基酸,还可加工成丝素蛋白生物材料及调制化妆品等。五是桑树的综合利用。桑树也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除了能够采集桑叶用来养蚕,每年都要实行伐条,能够得到桑枝、桑皮等许多副产品,桑枝可以栽培食用菌,桑皮是造纸的高级原料,能够使桑蚕的副产品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 蚕蛹的应用

蚕蛹中富含脂肪与蛋白质。其中蛋白质占40-50%,脂肪占25-30%,除此之外还含有核酸以及磷脂等有机物。蚕蛹的用途主要是生产加工蛹油以及蛹蛋白,进而制成增塑剂用于皂类的加工。通常在蛹油提取出来之后,剩余的脱脂蛹中蛋白质的含量最多,可以达到60%至70%。经过水解之后能够得到十几种氨基酸的化合物,必需氨基酸大约占总数的40%,这类的复合氨基酸是最佳的养生品和食品、药品的添加剂。对于发育不良、慢性胃炎、肝硬化以及严重烧伤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相对于从猪心中提取氨基酸的方法相比,利用蚕蛹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应用。

蚕蛹还可以用于培育冬虫夏草与特殊材料的手术缝线等等,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冬虫夏草是很名贵的药物,能够抗惊厥、抗疲劳、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对强身健体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肺癌也有着压制作用,并无明显的副作用。除此之外,蚕蛹中含有的多种营养成分,所以以脱脂蛹为原料配一些无机盐以及维生素等制成的饲料,对于水产养殖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比用鱼粉饲料养殖生长更快。

2 蚕蛾的应用

利用蚕蛾时主要是利用雄蚕蛾。至今为止,雄蚕蛾体内的生理活性物质与中医理论相结合研发出的产品应用广泛,也是蚕蛾主要的应用之一。经过提纯之后的雄蛾精经过加工制成的糖尿病新药,治疗效果非常好,成功率达到93%。

3 蚕沙的应用

蚕沙中的营养被蚕吸收一部分,余下许多蚕本身不需要的成分,其中不乏某些物质富集,这样就能够利用人工对需要的成分进行提取。通常情况下,一亩桑园中在气候自然的条件下正常产叶量大约为2000千克,经过养蚕之后可以得到1200千克的鲜蚕沙,换算成干蚕沙大概为200千克。至今为止,蚕沙的用途主要是提取出糊状的叶绿素以及盐类,如今,提取工艺已经发展成熟,产量与质量也能够达到较高的要求,在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竞争中有了一定的实力。叶绿素是富含在植物中的一类天然色素,在医学、食品等多种行业中被应用的极为广泛,并且能够成为出口产品。干蚕沙中叶绿素的含量为1%,平均一吨干蚕沙中能够提取出50千克糊状的叶绿素。中国目前有四个企业是利用干蚕沙提取出糊状叶绿素。叶绿素易溶于水并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在医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主要作为治疗肝部、胃部方面疾病的药物原料。蚕沙还能够作为鱼和长毛兔的饲料,经计算,平均12至13千克的蚕沙能够产出成鱼一千克,和3公斤鱼饲料的产鱼数量相等,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科学研究显示,蚕沙还能够制成药物枕头,使人脑清目明、血压降低,特别适合老人与儿童,是家庭生活中重要的物品之一。

4 蚕丝的应用

蚕丝由两部分构成的,即丝素和丝胶。在蚕丝加工中丝胶容易除掉,在应用方面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一般来说蚕丝的利用时指的就是丝素的利用。丝素的材料纯度很高,蛋白质含量高达95%以上,且分布非常均匀,结构明确;利用加热、压缩以及药品处理等外界因素能够轻易地改变蚕丝的结构,变成薄膜、粉末等各种形态。所以,在化妆品研究中,蚕丝也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以蚕丝为原料生产出的化妆品,已经从水溶性的多肽分子逐步发展成为了高分子水溶性的丝蛋白,有良好的触感与保温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紫外线照射,美白皮肤。在营养保健上,丝素中含有人类需要的十八种氨基酸,能够使腑脏功能增强,还可以防止醉酒。丝素还能够制造成面条以及饼干等各种食品。根据丝素无色无味的特点,能制作出多种口感、多种口味、多种外形的食品。

蚕丝在化妆品以及食品行业的应用只属于初级的利用,然而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日趋增高,对于天然产品的需要更加迫切,所以,利用蚕丝开发化妆品与食品的价值非常大。

近几年,蚕丝在医药行业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出来,因为丝素光滑对皮肤无毒、无刺激作用,有较高的营养作用,且蚕丝和细胞之间有良好的附着性以及细胞增殖能力,如果向其中添加高分子复合材料,就能够制作出人造皮肤和人造血管。丝素的水解产物有很好的抗高脂血症与抗高胆固醇的效果。而且,合理利用蚕丝的优点,研发出人造器官、培养基等生物工程材料,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5 桑树的应用

桑叶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血脂并且能够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目前日本正在研发以桑叶为原料的抗癌药品。桑椹能够降低血压,各种含有桑椹成分的保健饮品已经相继出现,在桑椹中还能够提取出食用色素作为食品的配料。桑枝条也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通常一亩桑园在伐树时能够得到750千克的干桑枝、225千克的干桑皮。平均一百千克的桑木屑能够生产60至80千克香菇、80至95千克金针菇、100千克黑木耳,利用率非常高。桑皮在造纸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造纸的高级原料,利用桑皮能够制造出梅花宣纸、复写纸以及画纸等许多高级用纸,经计算,一亩桑皮能够造出五十六千克的纸张。

6 结语

综上所述,蚕桑综合利用开发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我们应该不断加强蚕桑业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础理论探究和实验,把握最新动态,广泛推广和应用蚕桑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着力生产、开发和加工出更多的蚕业产品,开拓市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方绍.加快桑蚕副产物开发促进产业持续发展[J].云南农业科技,2008,(S2),129-130.

[2] 汪婷婷.浅谈桑蚕副产物之利用[J].蚕桑茶叶通讯,2007,

(4),3-4.

[3] 郝平.开发桑蚕副产物增加产业经济效益[J].农业经济,

第3篇:蚕蛹的营养价值范文

高跟鞋、尖头鞋――女,陛健康杀手

女性穿着高跟鞋、尖头鞋固然显得婀娜多姿,但是,长时间穿高跟鞋会对人的膝关节造成伤害。研究发现,高跟鞋对身体有害,不管它是永不过时的细跟高跟鞋还是前几年时兴的松糕鞋。

而近年来风靡市场的尖头鞋更是扼杀足部健康的头号杀手。研究发现,尖头鞋的危机祸及全身,穿尖头鞋步行15分钟,皮肤即会受损而起水疱,通常女士们只会贴上胶布了事继续再穿,但受损处皮肤会加厚形成鸡眼。此外,穿尖头鞋会令脚趾变形,短短数个月便能影响脚形,如果情况严重至骨骼变形时,做手术是惟一医治方法。由于尖头鞋大多是高跟设计,穿着时除损害足部健康外,其实对腰骨、膝盖部分都有影响。

平底鞋――有碍老年人健康

许多老年人觉得穿平底鞋舒适轻便,但人到老年,足底肌肉和韧带会发生退行性衰老变化,足弓弹性丧失,负重能力大大下降。这也是老年人站立或行走时间过长,容易感到足、踝;膝、髋、腰等多个部位疼痛的主要原因。若经常穿平底鞋,有可能会促进足弓的弹性丧失,更不利于老年人负重和行走。在不知不觉中,却会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危害。

无跟的鞋定向转动性最大,也就是稳定性最差,容易使老年人在慌忙之中控制不了身体的稳定,以致跌倒或引起足部肌肉和韧带的各种损伤。穿平底鞋还会使老年人足底抗震能力下降,再加上脊椎椎间盘等弹性软垫的功能减退,站立或行走的时间过长,还容易引起头昏头痛等不适。

因此,老年人应该穿后跟有一定高度的鞋,以1.5至2厘米为宜。

运动鞋――青少年不宜常穿

不少的青少年很喜欢穿运动鞋,运动感强,也比较方便,但是长期穿着也有许多弊病。

首先,由于鞋内温度和湿度的提高,青少年脚底韧带容易变松拉长,脚掌逐渐变宽,久而久之变成平底脚。

其次,旅游鞋的用料大多通气性较差,而青少年的脚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再加上运动,汗液分泌较多。汗脚长时间在这“封闭”环境下,汗液难以散发出去,易引起真菌繁殖及传播,发生脚癣、皮炎、湿疹等皮肤病。

第三,运动鞋是一种无跟平底鞋。这种鞋不能保证人体重心平均分布在全脚掌,不能使身体的肌肉、韧带、骨骼和脊柱保持正常的位置和工作状态。青少年穿上运动鞋或旅游鞋后身体重力改变,脚部作用出现分配不均,会影响步法。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环境下,会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因此除非在参加体育活动或出外旅游时穿,平时应尽量少穿。婴儿护肤品是否适合在年人

时下,使用婴儿扩肤品的成年人恐怕不在少数,很多人都觉得它无刺激、使用安全,对皮肤没有伤害。是这样吗?

婴儿的皮肤和成人的皮肤有很大不同。婴儿皮肤由于承受外部刺激的角质层和保护层还没有发育完全,非常脆弱敏感,所以很多专为婴儿设计的扩肤品都经过严格测试,不含任何刺激性成分,成人使用也是没有问题的。尤其一些成年人是敏感皮肤,使用普通成人护肤品容易出现过敏症状,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婴儿护肤品是正确的。

但是,成人的皮肤结构和婴儿毕竟有很大不同,皮肤容易出现的问题不一样,需要的营养成分也不同。比如,成年人的皮肤毛孔比婴儿的大,容易产生污垢,应选择既能滋润、又能收紧毛孔的护肤品,或在使用乳液之前用收缩水或化妆水。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的皮肤比婴儿的皮肤更容易干燥,应该选择防止老化、有保湿功能的润肤产品。而婴儿护肤品是不具备这些功能的。

现在,很多品牌的成人护肤品中添加的香料等化学物质越来越少,还有专门适合敏感肤质使用的护肤品。因此成年人完全不必刻意使用婴儿护肤品。

您对洗衣粉知多少

洗衣粉有哪些品种,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洗衣粉的含磷量可分为无磷和含磷洗衣粉,含磷洗衣粉是指以磷酸盐为主要洗涤助剂的一类产品。磷是一种营养元素,易破坏水质,污染环境。无磷洗衣粉则是不用磷酸盐做助剂的一类洗衣粉,有利于水体环境保护。品质优良的无磷洗衣粉可以取得和含磷洗衣粉一样良好的洗涤效果。

按其洗涤效能又可分为普通和浓缩洗衣粉。普通洗衣粉(A型)颗粒大而疏松,溶解性好,泡沫较为丰富,但去污力相对较弱,不易漂洗,一般适合于手洗。浓缩洗衣粉(B型)颗粒小,密度大,泡沫较少,去污力至少是普通洗衣粉的两倍,易于清洗,节约水,一般适于机洗。洗衣粉产生泡沫的多少和去污力没有直接联系。

加酶洗衣粉就是洗衣粉中加有酶,特定的酶制剂对特定污垢(如果汁、墨水等)的去赊具有良好的效果。还有一些特定酶能起到杀菌、增白、护色增艳等作用。

针对不同的洗衣机如何选择洗衣粉?

由于滚筒铣衣机的设计原理与普通波轮洗衣机不同,它们的机械力和对泡沫的要求也不一样。滚筒洗衣机对洗衣粉的泡沫要求十分苛刻,普通中、高泡洗衣粉会造成滚筒洗衣机漫泡溢水,甚至会带来损害。因此如果您使用滚筒洗衣机洗衣,请尽量选用低泡或无泡洗衣粉。

洗衣粉对手、皮肤有伤害吗?

市面上的洗衣粉普遍属于碱性,因此用手接触洗衣粉时有暖热的感觉是正常的反应,只要接触过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对人体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由于每个人对洗衣粉的敏感程度不同,仍可能会有一小部分人在使用洗衣粉时出现不良反应,如接触部位干燥、皴裂,甚至有红、肿、痛等症状,这与产品质量本身并无关系。如果您在接触洗衣粉时感到有以上不良反应,建议您戴上橡胶或乳胶手套洗衣,以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洗衣粉及其水溶液,并在必要时,向皮肤科医生咨询。另外,在洗涤衣物时,应尽量将洗涤剂漂净,以避免残留刺激皮肤。

如何鉴别洗衣粉的优劣?

(1)认包装 要认明商标,注意标志齐全,包装袋印刷清晰,同时不要在无证经营的小摊上购买,以免上当。(2)看外观 优质洗衣粉,类似小米粒的空心颗粒状,装袋蓬松饱满,手摸袋有滑松感,颜色纯正,颗粒分布均匀。假冒伪劣洗衣粉则夹杂粗颗粒或硬结块,手摸袋有死沉感。如果加酶的洗衣粉颜色为灰蓝色,说明酶活力已过期失效。(3)试使用 优质洗衣粉,放入水中溶解快,手触溶液无烧手感,溶液清而滑爽,去污力明显,气味不刺鼻。而假冒伪劣洗衣粉放入水中溶解慢,水溶液混浊;盆底有沉淀物,手触溶液有烧手感,去污力差,气味有刺鼻的碱性味。

如何正确使用洗衣粉?

使用前应先看包装,搞清洗衣粉的类型,并根据包装袋上的说明正确使用。一般来说,应先用温水将洗衣粉溶解,再将浸湿的衣物泡于其中,15-20分钟之后洗涤效果最佳。要特别注意的是,加酶洗衣粉用水的温度不能超过60℃,否则酶将会失活,从而影响洗涤效果。

存放洗衣粉时,应注意防潮、防晒,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尤其是加酶加香洗衣粉;温度过高香精会挥发,酶会失去活性。

盐的药用价值

咽喉炎患者,用淡盐水含漱咽部,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沙眼和眼结膜炎患者,每天清晨用淡盐水诜眼,有明目和治疗作用。

用茄根加盐水洗脚,可治疗冻疮。

被蜂、蝎、蜈蚣叮咬后,立即用浓盐水洗患处,可止痛消肿去毒。

用纱布包住炒好的盐,热敷于关节,可治疗因潮湿、风湿等引起的关节炎。

用盐水洗头,可减少头发脱落。

体育运动后;用温盐水泡洗脚、腿,可避免次日腿、脚的酸痛和疲劳。

洗澡水中放少许盐,可止身痒。

每天用淡盐水漱口,可消除口臭。

唱歌之前喝点盐开水,可以避免嗓子哑。

清晨起来喝一杯盐开水可治大小便不通;夏天喝盐水既能解渴,又可以补充体内缺少的盐分。

误食有毒食物,吃点盐可解毒。

你会选择饮料吗

丁海霞

场上号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很多,现就常见的几类饮料的健康价值分析如下,供您选择时参考:

瓶装水饮料:以补充人体水分为主要功能。矿泉水能提供一定的微量元素;纯净水因缺少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有益菌类而不宜经常饮用。

茶饮料:绿茶饮料具有抗氧化、抗疲劳作用,是良好的饮料种类,适合长期饮用;但红茶饮料的抗氧化和抗疲劳效果则不明显。

果汁饮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具有抗氧化、助消化和增加体能等健康价值。

蔬菜饮料:具有抗氧化、补充膳食纤维等作用,具有良好的健康价值。

含乳饮料:普通含乳饮料可补充一定的营养素,部分含添加剂的含乳饮料可提供人体所需的钙、维生素,但直接饮用乳品效果更好。

植物蛋白饮料:提供能量和蛋白质,杏仁饮料还具有润肺作用,核桃因含有磷脂而具有健脑作用,植物蛋白饮料是健康价值较高的饮料。

碳酸饮料:从市场消费的整体状况看,目前以可乐为代表的碳酸类饮料虽然具有良好的口感和消暑效果,但除了补充水分外,几乎没有健康价值。

专家提醒消费者,选择饮料,必须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实际需求,进行科学的选择,口味的偏爱和消费习惯可以适当满足,但不能以牺牲健康作为代价。同时,在选择饮料时,不要盲目听信企业自身的广告宣传,要仔细阅读饮料的成分,并结合医学保健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饮料产品;对于保健饮料,还要认准卫生部颁发的保健食品标志。

形形的饮料是否同水一样,谁都适宜经常饮用呢?专家们提示:有下列疾病的患者,千万别轻易“闯红灯”。

糖尿病人:会提升血糖值,增加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负荷,使病情加重或不利医疗。

肾脏病人:饮料中的香糖、色素、香料等会加剧肾小球过滤及排毒负担,损害肾功能,增重肾性水肿及肾性高血压。

缺钙的人:饮料中的香糖、香料、枸橼酸可与体内钙离子结合成“枸橼酸钙”,使血钙量降低,影响儿童骨骼、牙齿发育甚至出现“缺钙性抽搐”,导致老年人缺钙性腰酸、背痛、腿抽筋等。

精神病人及失眠者:甜饮品中的兴奋剂极易影响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有碍睡眠及安定,使失眠者难以“圆梦”。

腹泻病人:甜料中的糖分会加重胃肠消化与吸收负荷。糖消化不良使粪便呈泡沫样,易腹胀、频泻。

婴幼儿:甜饮品使娃娃有“饱腹感”,有碍食欲,损害正常有序的喂养,危及综合营养的进补、消化与吸收。

牙病患者:牙齿适宜在35―39℃口腔中“作业”。健康牙齿对甜饮料及冷食具备一定适应力,但经久的“冷刺激”会导致牙髓组织血管收缩、痉挛、牙本质过敏(倒牙)及牙髓炎,并对牙齿寿命、坚固度与咬合咀嚼能力不利。

蚕蛹好吃当心中毒

竹 健

蛹营养丰富,可以食用。但是专家认为,蚕蛹虽然好吃,千万不可胡乱吃。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造成食后中毒,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蚕蛹放置时间久了,会被病菌污染,使蚕蛹发酵、霉变,成了『毒蛹。某些蚕蛹本身即有一种由蚕卵、蚕粪传播的变形虫体病,食用这种『先天不足的蚕蛹后极易发生中毒反应。有的蚕蛹中的霉菌、细菌、寄生虫等生长繁殖已成气候,经处理而且『大难不死,这些毒素将使蚕蛹蛋白变性,并分解产生毒素,一些人对毒素敏感,就餐前空腹吃蚕蛹,对毒索吸收得多,就会造成中毒。如果边吃蚕蛹边喝酒,中毒情形将更严重。

第4篇:蚕蛹的营养价值范文

论文摘要:以家蚕幼虫为寄主的北虫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综述了蚕虫草的人工培育、化学成分分析及感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北冬虫夏草(cordyceps militaris)亦称北虫草或蛹虫草,是一种国内外公认的既可食用又可 药 用的真菌,是寄生于夜蛾科等蛹体上的不同于冬虫夏草的另一种虫草。目前北虫草一般采用蚕蛹作寄主或大米等作培养基进行培养。

以家蚕幼虫为寄主栽培北虫草简称蚕虫草。家蚕是世界上人工饲养最多的昆虫,利用家蚕幼虫栽培北虫草有着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另外,采用蚕幼虫作栽培 材料 较蚕蛹所需工时短、节省劳动力、 成本 低。因此,利用家蚕幼虫栽培北虫草可取得显著的 社会 与 经济 效益,同时也为蚕业的综合利用开拓一个新领域。

1蚕虫草的人工培育方法研究

1.1菌种

家蚕本身不是虫草菌的天然寄主。因此,培养蚕虫草需筛选对家蚕感染力强且生产性能优良的虫草菌株。在目前关于蚕虫草人工培养成功的报道中,所用菌种多为北虫草菌(cordyceps militaris),还未见到有关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对家蚕感染成功的报道。北虫草分布范围较广,全国各地都有,目前所有相关报道中所用菌种都是在各地野生虫草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筛选,人工驯化而获得的对家蚕具有良好感染力的菌株。

不同的菌种剂型对家蚕的感染效果是不同的,斜面菌种、液体菌种和菌悬液均可用于感染家蚕,温鲁等研究认为,利用无菌水刮洗斜面菌种而制备的菌悬液感染的效果最好。

1.2接种方法

1.2.1活蚕体接种。北虫草菌种不是家蚕的致病菌种,而且家蚕肠道消化液呈强碱性,虫草菌孢子不易存活。因此,采用单纯的食下或体喷均不能使家蚕有效感染,只有用昆虫针穿刺接种和注射接种才能使家蚕感染菌种,温鲁认为其中以穿刺接种效果最好。但我们的试验结果则是注射接种效果要明显优于其他方法。还有一种活蚕体接种方法,是将消毒的蚕体撒在固体菌种上,再用菌种盖住虫体空间,然后用消毒的塑料薄膜盖住,四周压严实,10d左右虫草菌丝可感染蚕体。

1.2.2以家蚕做培养基接种。这种方法是要将5龄蚕经过高温蒸汽灭菌后晾干,再加入一定量的营养成分,在无菌条件下用组织块法,将培养的菌接种于家蚕的体表,然后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也可以致使家蚕感染。这种方法实际上相当于以家蚕做培养基,提供虫草菌所需的动物性营养源。

1.3接种时间

以家蚕做培养基的是选用5龄蚕,这时期蚕体比较大,营养比较充足。用固体菌种感染家蚕的是选用3龄蚕或5龄蚕。至于穿刺感染家蚕的最佳时间,则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5龄6d感染率最高,也有人认为5龄起蚕和5龄6d蚕接种都比较好。因为5龄起蚕后家蚕不再休眠,且有8~9d龄期,正好与病程相吻合,是接种最佳蚕龄;5龄6d接种虽然成功率最高,但2~3d后即吐丝结茧,不能有效利用丝腺蛋白,营养成分和虫草重量受到影响。总之,1~4龄的蚕体较小,对接种于其体内的虫草菌可提供的营养有限,而且各龄的龄期较短,感染的家蚕在眠期内不能正常蜕皮,容易感染其他病原菌。而5龄后期的蚕在感染致死前能够正常结茧,这样不仅其体内的丝腺蛋白没有被虫草菌利用,而且给生产带来不便。只有5龄前期的蚕体大、龄期长,比较适宜接种。

1.4消毒方法

家蚕接种虫草菌前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和消毒剂消毒等。

1.5感染后的症状

家蚕感染北虫草后,初期无明显症状,幼虫感染致死后的初期蚕体柔软、具有弹性、头胸伸出、体表有针尖状褐色小病斑,2~3d后虫体逐渐硬化,体表节间膜、气门处长出白色的气生菌丝,气生菌丝上着生圆形的分生孢子。

2蚕虫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研究表明,北冬虫夏草含有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与冬虫夏草基本相同。其中,虫草素的化学结构为3’-脱氧腺苷,是虫草有的核苷类活性物质,它具有抗癌、抗菌、抗病毒等功能;虫草素的生物活性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在国际 市场 上虫草素纯品的售价为25 000美元/g。现已有用含虫草菌素发酵生产的 保健 食品、防腐抗菌剂和化妆品投放市场,由虫草菌素制成的治白血病的药物也已进入第一期 临床 实验,作为区别细胞中不同rna聚合酶的工具,总之虫草菌素已引起药学界的重视。虫草酸(甘露醇)可以显著地降低颅压、促进新陈代谢,进而使脑溢血和脑血栓病症得到缓解;虫草多糖被认为是当前世界上非常好的免疫促进剂之一,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以家蚕做寄主的北虫草(蚕虫草)中的化学成分含量与冬虫夏草的比较研究,国内报道认为,蚕虫草与蚕蛹草相比,虫草酸相近,虫草多糖是蚕蛹草的2.5倍,虫草素则为其4倍,只有腺苷是其1/2;蚕虫草与冬虫夏草相比,虫草素是冬虫夏草的数百倍,腺苷也为其4倍,而虫草多糖和腺苷则是它的1/2左右。以上比较结果说明,蚕虫草的活性成分含量优于蚕蛹草,同时也优于冬虫夏草,尤其是虫草素的含量远高于蚕蛹草和冬虫夏草。

在对蚕虫草的不同部位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菌核(僵蚕体)的虫草菌素含量最高,蚕虫草的虫草多糖含量最多,子座的腺苷含量最高。

3家蚕感染北虫草菌种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3.1侵染脂肪体,破坏脂类的代谢

接种家蚕血淋巴的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的含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作为昆虫能量代谢重要指标的甘油酯含量下降最为显著,健蚕在试验5d甘油酯含量为2.073mmol/l,而接种组在接种后5d甘油酯含量只有0.199mmol/l,远远低于对照组的水平。

3.2破坏家蚕的能量供应体系

家蚕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海藻糖,海藻糖酶是家蚕分解海藻糖为葡萄糖而直接用于能量供应的酶,海藻糖含量的下降可以直接影响对其他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从而间接影响其生理功能。接种家蚕从第3天开始血淋巴中海藻糖含量大大低于未接种家蚕。

3.3接种初期,家蚕体内迅速作出了免疫反应

接种后家蚕3种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在接种后初期呈现较快上升趋势;但后期,除cat活性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外,sod和pod活性有不同程度下降。

4讨论

(1)虽然蚕虫草的人工培养在我国已获得成功,但批量生产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难题。一是北虫草菌种的退化问题。因为北虫草对生长基质及生态 环境 要求与一般食用菌有所不同,而且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及多次转管的北虫草菌种,其母种基因容易变异,表现为出草畸形甚至不出草,产量和质量都不稳定。因此,有必要研究和摸索出一种有效防止虫草菌种退化的方法,推动蚕虫草的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使家蚕这一丰富的昆虫资源得以更好地利用。二是批量生产时接种的蚕容易发生败血病,如何从菌种培养、接种及环境控制等各方面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关于北虫草的 药理 作用的研究很多,但大多是以蚕蛹为寄主或以大米作培养基生产的,以家蚕幼虫作寄主的蚕虫草的药理作用研究仍未见相关报道,而同样的菌种在不同的寄主或培养基上生长,其虫草成分含量与药理作用可能有所不同。另外,家蚕幼虫体的药用价值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在《本草纲目》等许多古代医书中都有家蚕幼虫体入药的记载。现代 医药 学 也进一步证明了家蚕幼虫体的药用价值,并在其药 理学 基础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推动了家蚕幼虫的药用产品开发与临床应用。目前,5龄3d的家蚕幼虫经过冻干后制成的全蚕粉,是开发得较好的家蚕幼虫体保健品;然而利用家蚕幼虫作寄主的虫草是否会有特别的药理功能还是一个未知数。从蚕虫草的活性成分的含量来看,其开发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

5参考文献

[1] 温鲁,张以俭,张天宝,等.蚕虫草人工培育研究[j].江苏 农业 科学,2004(1):91-93.

[2] 李安.活蚕体培育高效益虫草新技术[j].广西蚕业,2003(2):50-52.

[3] 薛三勋,王晓文,钟勇玉,等.秦巴虫草的人工培养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1(3):93-95.

第5篇:蚕蛹的营养价值范文

人类使用天然纤维的历史十分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然而,近年来随着我们经济条件、科技水平、观念意识的不断提升,天然纤维行业从种植、加工、生产到销售等方方面面遭遇了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难题,有些由于问题长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甚至已经关乎到个别天然纤维行业的存亡。

当劳动力“减法”遇上发展的“加法”

众所周知,人民群众常用的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的种植、养殖都包括在传统农业的大范围之内。从古至今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但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政府倡导下的城镇化建设等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了城市,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留守在农村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小孩或少数没出去的年轻人。

因此,目前我国农村直接从事天然纤维种养殖生产的劳动力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所以,天然纤维的产量虽然由于品种不同稍有差异,但总的来看都是在走“下坡路”。不难想象,长此以往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纺织服装业将会为天然纤维原材料的来源问题而犯愁。

四川省嘉陵江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就有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习惯,并因此获得了“丝绸之乡”的美誉,成为了嘉陵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不久前数位外省游客慕丝绸之名而来这里,希望切身感受巴蜀大地蚕桑文化之精髓。但是,当他们向好几位当地人打听“如今绸都何处农村还在养蚕”这个问题时,这些人无不一时语塞,任凭思绪在记忆中快速搜索也难以想起,只能模棱两可地呵呵,道:“养蚕子啊,那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哦,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嘛……”

该市字库碑村地理位置偏僻,全村基本上处在丘陵地形之上,山地、坡地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以往,这个村的群众经济收入主要就是依靠栽桑养蚕。彼时,在养蚕季“伺候”蚕虫那可是头等大事。包括村民的婚嫁之类的活动都尽可能避开养蚕时节。可谓是家家户户齐上阵,男女老少养蚕忙。

每年的4月中旬,正是一年春蚕养殖的高峰季节。然而,在这个传统的桑蚕养殖地,并没有往年人声鼎沸、忙忙碌碌的场面,而只见到一棵棵缺乏管理,严重营养不良,显得羸弱憔悴的桑树孤零零地“站”在田坎之上。整个村子十分安静,几块撂荒的田地里,无名的野草已经长到及腰高,带给人一种破败荒凉的感觉。

迎面赶来的村支部陈书记向我们大致介绍了一下村里的情况。当被问及目前村里年轻人还有多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以及蚕桑产业,这位皮肤黝黑略显腼腆的中年男人告诉我们,尚留守于村,还算年轻者除他本人和村主任两人之外,仅20余人。村主任是一名回家不久的退伍军人,回来之后承包了一些土地原准备搞蚕桑养殖,但遇到很多实际困难之后便转而养起了山羊。据说,就在我们谈话的时候这个年轻的村主任正独自在山上的承包林子里放羊。

中午时分,在村委会的屋子里我们见到这位姗姗来迟的年轻的村主任。在谈及蚕桑生产时,他便一股脑地开始倒起了“苦水”。缺资金、缺劳动力、缺技术、缺信息、缺销售渠道等等问题从他口中不断“涌现”。总而言之,蚕桑生产在该村是要啥缺啥,怎一个“难”字了得!

在这些问题里面,蚕桑产业严重缺乏配套资金是首要的难题。无论是修建标准化蚕房,还是对坡地、山地上的桑树进行科学化管理以及配套的水利设施建设,乃至于聘请工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些前期投入又必须等到鲜茧出售之后,才能得以回笼。这样的资金缺口,对于普通农村群众来说几乎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也是直接导致蚕桑养殖业难以形成规模,始终还是维持一家一户零散经营现状的根本原因。

其次便是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严重压制了农村蚕桑产业的发展。在四川农村养蚕旺季,也就是蚕子进入四龄、五龄阶段需要大量啃食桑叶的时期,养蚕户一般都需要请外面的劳动力帮忙。目前,四川农村劳动力确实不好找,包吃包住每天150元的工价,还要沾亲带故才请得到。据了解,有一些村民曾计划将周围外出务工邻居的田地拿过来,扩大自己的蚕桑养殖规模。但后来就是考虑到劳动力稀缺且成本偏高,而不得不最终放弃。

还有,就是绝大部分村民在进行蚕桑的种养殖时,缺乏科学化种养殖技术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有一定规模、种养殖量相对较大的养蚕“大户”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不懂得消毒措施的重要性,不了解大蚕定期除沙的原因,经常导致蚕病的大规模暴发。养蚕“大户”朱福成所在的地方交通十分偏僻,有一年当他家的蚕虫蚕病暴发之后,他只好骑着自己的摩托车穿行于崎岖的机耕道,耗费近两个小时才能赶到乡里找到唯一的一位兽医求助。但是,乡上的兽医毕竟水平有限,并且仅擅长于治疗猪羊、鸡鸭的疾病,对于蚕病的突然暴发也只能临时翻书找药。待到县里的蚕桑专家赶来时,朱福成家的蚕虫早已经死亡大半。

再者,就是我们农村的群众普遍缺乏信息获得的渠道,以及对于信息这个概念的认知。众所周知,蚕茧、蚕丝价格每年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波动。茧价或高峰或低谷的时候,大量的农户便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或栽桑或毁桑的行动。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又打击了大家从事蚕桑种养殖的信心。这都是因为蚕农们信息不灵通造成的后果。

蚕桑种养殖业面临的种种问题,其实都是我国各种天然纤维生产中的一个缩影。包括新疆的棉花产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说,虽然每年都有来自各地、数量庞大的进新疆采棉花的“大军”,但是,逐年上涨的采棉价格,也是让新疆棉农颇为头疼的问题。再比如说湖南省非常出名的苎麻产业,也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研发资金、创新资金、生产设备更新换代资金、收购资金以及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还比如说内蒙古的羊毛、羊绒产业,同样也存在由于生产技术不科学、不严谨而导致的羊毛绒纤维质量下降的问题,现在有些地方生产的羊绒粗细堪比过去的羊毛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那么,天然纤维行业面对如此众多的问题如何破局呢?值得庆幸的是办法总比问题多。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群众就在摸索中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并进一步改良的办法。

因为劳动力短缺,凉山州很多地方甚至出现有桑无人养蚕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陆续尝试了养蚕大户、农民专合组织、小蚕共育等方式,并且创造性地推行养蚕“省人”机制。由有技术的专业户负责小蚕饲养,不但保证了质量还解决了窝工的问题。经过县上集中催青、小蚕共育两个阶段各10天的喂养,到蚕农手上的蚕宝宝已进入二眠三龄阶段,仅需待半个多月即可上蔟。同时,合作社社员之间,可以实现劳动力盈亏调剂,多余劳力户可以向缺劳力户输出劳力,这种输出以合作社出面协调,既方便又信息对称。

据了解,通过这种养蚕“省人”机制的实施,凉山州过去一季喂半张蚕也要动用一家三四口人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平均一家春蚕、夏蚕、秋蚕、晚秋蚕四季可养蚕100张以上。通过养蚕群众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也就自然而然地把养蚕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毋庸置疑的是,我国除了矿物纤维之外的所有天然纤维种养殖几乎还全部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劳动力缺乏、劳动力成本偏高已经成为制约整个天然纤维产业发展的瓶颈。同时,在天然纤维生产过程中群众对于资金的巨大需求,也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目前看来一些地方采取的“政府投一点、龙头企业解决一点、农民自己筹集一点”的方法来解决天然纤维种养殖中所需资金不足的问题,确实还是行之有效的,值得大面积推广,并希望能够集思广益再加以创新。

当需求的“乘法”遇上市场的“除法”

我国人民群众对于天然纤维优良性能的了解和认可程度可谓是根深蒂固。小时候我们从长辈那里就开始知道了,冬天穿的衣服,盖的被子不论是面料还是里料,最安逸、最舒服的就是纯棉产品。夏季来临,酷暑难耐,使用麻纤维的纺织品则让人感觉格外凉爽。当然,如果你家境优越选择真丝绸纺织品来使用自然是更胜一筹。

到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加强,大家对于天然纤维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曾经有一位邻居的大婶,为了保证买到几床货真价实的蚕丝被,硬是连续数天每天早上6点半出门搭乘公交车,耗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赶到附近乡镇一家专门制作蚕丝被的作坊。然后“把守”在那里,从蚕茧下水煮开始,亲眼“监视”起整个蚕丝被的制作过程。用她自己的理论就是要“眼见为实”,确保自己买的蚕丝被货真价实。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在棉絮加工店里面发现全程把守、监视的消费者。另外,中国人在办丧事的时候始终用一个成语叫“披麻戴孝”来表示儿孙对于逝去长辈的哀悼和孝顺。这同时也表现出群众对于天然麻纤维的需求,才是属于真正的刚需。因为,我们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有人披尼龙戴孝,披涤纶戴孝。

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广大消费者对于天然纤维制品的喜欢程度是其他国家消费者无法企及的,并且随着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手中的余钱越来越多,对于天然纤维纺织品的消费需求更是翻着倍往上升。也就是说,老百姓对于天然纤维的需求最近这几年是以“乘法”的方式在增加。

然而,市场需求量上涨的同时,一部分天然纤维纺织品的销售情况却相反出现了“门可罗雀”的情况。

众所周知,真丝绸面料具有透气、轻薄、光滑等优点,历来都是制作睡衣、内衣产品的首选。但是,在四川很多城市里真丝绸纺织品商店的销售长期处于萧条的境地。难道是真丝绸纺织服装产品价格昂贵,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其实不然,以真丝绸女士睡衣来看,中档产品门店价格也不过200来块钱,工薪阶层也完全能够承受。

那么,问题何在呢?通过对一些消费者的调查我们发现,主要问题在于他们因为对于真丝绸知识的匮乏,而产生的担心买到假货导致的不敢买、害怕买的心理。老实说,一件真丝绸睡衣200块左右的价格,虽然钱不算多但横向一比较,确实比化纤睡衣、混纺睡衣昂贵许多。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呢?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天然纤维企业、行业对于其纤维特性、鉴别方法的宣传力度严重不够。今年5月的一个周末上午,笔者到本市图书馆看书,恰好遇到图书馆的放映厅在免费放映一场“公开课”。“公开课”的内容是苏州大学一位女老师在讲授“丝绸”相关的知识。包括丝绸文化、丝绸之路、真丝绸鉴别等等。实事求是地说,笔者听完这堂课之后如醍醐灌顶,似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虽然花费了一上午看书的时间,但显然是获得了知识,受益匪浅的事情。

但是,能够容纳几百人的图书馆放映厅里稀稀拉拉坐了不到10个观众。当然,在目前烦躁的社会背景下能够到图书馆看书的人毕竟为数不多,这其中对于纺织服装感兴趣的就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观者寥寥的现象也不奇怪。但是,我们天然纤维行业的相关企业、部门是不是也应该从中认识到,对于天然纤维知识的宣传也应该“以变应变”呢?

比如说,把放映这种宣传教学片的地点从图书馆转移到闹市区的大屏幕上;把这种略显冗长、乏味的讲课改变成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方式来表现等等。

实际上,普通消费者对于天然纤维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渴求的。一旦大家都了解了、弄懂了天然纤维纺织品的相关知识特别是鉴别方法,自然而然就会“大胆”地去消费,也就能够彻底解决目前天然纤维销售市场的“除法”现象,从而使得我们天然纤维纺织服装企业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以质量的优势来克服被“吃”掉的危机

近些年以来,由于我国服用合成纤维、再生纤维的高速发展,天然纤维及其纺织品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挤压和侵蚀。特别是一些新型服用纤维在综合性能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大部分天然纤维原材料。仅仅只是在个别纤维特性方面还不如天然纤维优异。所以,对于我国天然纤维行业来说,最大的竞争来自于合成纤维行业和再生纤维行业。天然纤维纺织品的市场份额也不可避免地正在一点一点被后者所“蚕食”。

同时,还有一些天然纤维原材料正被消费者们真真切切地吃进了肚子。这其中被大家吃得最多的便是北方出产的柞蚕蛹。人们起获柞蚕蛹的方法需直接将柞蚕茧从中剖开,这样就导致被取蛹之后的柞蚕茧再也无法抽丝获得柞蚕丝。之前食用柞蚕蛹一般仅限于辽宁一代,量不是很大。但随着经济发展,习俗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食用柞蚕蛹的风气已经开始向南方蔓延。

2015年劳动节中午,在四川某市公园门口一家烧烤摊子前人声鼎沸,十分兴旺。很多游客围聚在摊子前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个蚕蛹咋这么大哦。”只见一盆子足有鹌鹑蛋大小的柞蚕蛹正被商贩一个一个往竹签上穿。据了解,烧烤柞蚕蛹每三只一串售价12块。当地本来就有食用桑蚕蛹的习俗,群众突见如此“巨型”的蚕蛹自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纷纷购买。不到一个小时,这一盆柞蚕蛹便销售一空。折算下来,每只柞蚕蛹均价竟然高达4元。这个价格显然比用于柞蚕丝的加工生产附加值要高出很多。

同样也在四川,有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大量利用柞蚕蛹进行生物天敌的寄生使用;另外还有一些公司利用柞蚕蛹进行人工虫草的栽培生产等等。不可否认的是,大量柞蚕蛹被端上餐桌对于本来就产量不多的柞蚕茧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一来,很有可能造成柞蚕丝生产企业因为原材料被大家吃掉了,而无丝可以缫。二来,会直接导致柞蚕茧的价格暴涨,引发整个行业的动荡。

面对这种困境,天然纤维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只有以产品更为优越的品质来克服种种潜在的危机。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天然纤维行业中的质量混乱现象还远远没有被彻底杜绝。

以桑蚕为例,过去各乡镇都有茧站专门负责收购鲜茧。其中还有专门负责质量的工作人员,对于蚕农出售的茧子进行分级,质量好的茧子价格就高,反之则低。而现在,走村串巷的个体蚕茧贩子取代了茧站的收购工作。但是他们不会对茧子进行分级,拉不开优劣茧的差价,全部是采取一概而论的方式收购。这就直接导致了蚕农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转而开始盲目地追求蚕茧产量。大量的黄斑茧、毛脚茧、薄皮薄头茧被一股脑送到了丝厂,造成了缫丝质量的下降。

毋庸置疑的是但凡是质量上乘的天然纤维及其制品,不但价格高并且从来不愁销路。比如说,从明代开始浙江湖州府出产的“湖丝”就因为质量优异而至今享誉全国。再比如说,普通消费在购置加工棉被的时候总是强调要用“新疆棉”。这皆因为“湖丝”和“新疆棉”的质量好,它们在老百姓心目中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高级优质“烙印”。我们经常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认可的天然纤维及其纺织品即便是价格稍高一点,消费者也会争相购买。

第6篇:蚕蛹的营养价值范文

我们乘旅游车来到“宝桑园”后,首先参观了“蚕丝文化长廊”。了解蚕的一生。然后游玩了水上乐园,如潜水捉鱼,水上“波波球”等。

“蚕丝文化长廊”中有蚕的标本,介绍了蚕的一生。蚕的一生给我们讲的是从蚕蛾→蚁蚕→白白胖胖的幼虫→五颜六色的蚕茧→蚕蛹,最后又回到蚕蛾的生长过程。蚕茧上的丝是最上等的纺织材料,蚕蛹是营养丰富的食品,蚕的一生都是宝(蚕的每一个生长阶段都在有各自不同的价值),奉献给人类。我也要向蚕一样为人类做出贡献。

水上乐园里才叫刺激。要在水上走摇摇晃晃的木桥到达另一端,再抓住在水面上摇摆的绳索像猴子荡秋千那样荡到另一端,如果力量不够,荡不到对岸,就将落入水中。我荡了两次都没能成功,尽管完全掉入水池,却开心极了。

浅水捉鱼,在一个大水池中(水深没过我的膝),尽情捉鱼。鱼不仅游得快而且身体滑溜,我和好友一起用小渔网,捉了好半天,也才捉到两条小鱼。后来,我们不忍心还是把它们放回了大水池中。

第7篇:蚕蛹的营养价值范文

大蚕蛾可称得上是蛾类当中最耀眼的明星,它们体形巨大,形态多变,颜色艳丽,以至于常被人们误认为是蝴蝶。大蚕蛾科在全世界约有1800多种,从温带到热带均有分布,生活在人迹罕至、环境良好的山林中。

在大蚕蛾家族中包含了一些世界上最美丽、最著名的成员。乌桕大蚕蛾是世界上最大的蛾,它巨大的翅膀拥有巧夺天工的花纹,翅展可以达到180毫米到210毫米,以它“巨无霸”般的体型被人们称为“皇蛾”。

而要论最飘逸的蛾,那非长尾大蚕蛾莫属,它鹅黄的翅上装饰着精致的紫红色条纹,最让人称奇的是它后翅上那两条长如飘带的尾突。当这美丽的精灵在黑夜中起舞时,就连以优雅著称的凤蝶都会自愧不如。

事实上,由于大蚕蛾神秘美丽,人们也为它们取了很多动听的名字,如“月神蛾”、“凤凰蛾”、“皇帝蛾”、“普罗米修斯蛾”等。如果说蝴蝶是白昼的仙子,那大蚕蛾则完全配得上“黑夜天使”的美名。

许多种类的大蚕蛾前后翅上均长有发达的眼斑或透明纹,乍看之下这些眼斑只是单纯的装饰,而事实上它却是大蚕蛾在危机四伏的自然界中御敌的一大法宝。

比起其他蛾类,大蚕蛾较大的体形和艳丽的颜色使其更容易成为捕食者的目标,这时翅膀上的眼斑就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不要小看这些长在翅膀上的大眼睛,它们有的如目光炯炯的雄鹰,有的又如眼神凶恶的猛兽,这对于其他动物来说是很有威慑力的。通常在大蚕蛾休息时,它们用前翅遮住后翅上的眼斑,一旦受到惊扰就会忽然亮出后翅上“凶恶”的大眼睛,这一出其不意的招数足以吓退饥饿的小鸟。

眼斑除了恐吓的作用外,还有另一个功能,那就是转移捕食者的攻击目标,使大蚕蛾身体的重要部位免遭袭击。往往天敌受到眼斑迷惑会错把大蚕蛾的翅膀当成头部进行攻击,而这时大蚕蛾则可趁机逃出生天。

大蚕蛾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成虫羽化后口器退化,不能取食,这时它们的唯一目标就是繁衍后代。但在茫茫夜色中它们如何找到对方?

显然大蚕蛾有自己的办法,而秘诀就是它们那对羽毛状的触角。黑夜中雌性大蚕蛾会借助气流释放出强烈的性信息素以吸引雄性。这时雄性大蚕蛾羽毛状的触角就会变成一个灵敏的雷达系统,能有效接收到雌蛾发出的信息素,并以此找到它的梦中伴侣。

大蚕蛾普遍没有稳定的飞行习性,所以雌蛾破蛹后并不会飞得太远,它们只会在附近观察空气的流动方向,然后找出一个满意的栖身之所,以便发出邀请。据科学家研究,一些雄性大蚕蛾甚至能在10公里外的距离收到雌性的信息。

虽然有些种类的大蚕蛾是农林业害虫,但它们对人类来说主要是极为难得的自然资源,并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8篇:蚕蛹的营养价值范文

桑蚕干茧公证检验情况

2012年中纤局组织江苏、浙江、江西、山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和陕西等地的专业纤检机构实施了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工作,全年公证检验总量50704.6吨,占收购量的20.1%,经济价值逾48.4亿元。其中:春茧20687.5吨,占总量的40.8%;夏茧7098.6吨,占总量的14.0%;秋茧22918.5吨,占总量的45.2%。公证检验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贵州、河北和山西等14个桑蚕茧生产省份。公证检验量与本省份产量之比超过60%的省份为山东和江西,超过30%的省份为江苏、浙江、重庆、四川和陕西。广西公证检验量同比增幅达60%,江苏、重庆和陕西等省份增幅超过10%。

桑蚕干茧质量状况

(一)综合质量平稳,同比2011年略有下降。2012年我国桑蚕干茧平均质量标志为4A3357Ⅱ,综合质量同比2011年略有下降,为我国桑蚕干茧质量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趋势。清洁洁净等级、毛茧出丝率、解舒丝长、解舒率、上车茧率和万米吊糙等指标全国平均值分别为4A33、32.91%、579.7米、60.34%、85.08%和4.2次,同比分别下降0.10A、0.48个百分点、26.2米、0.93个百分点、0.08个百分点和0.2次。

(二)地区间综合质量差异较明显。在公证检验量1000吨以上的蚕茧省份中,综合质量高于全国平均值的省份为山东(4A3869Ⅱ)和云南(4A3573Ⅰ),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的省份为江苏(4A3264Ⅱ)、广西(4A3247Ⅱ)、陕西(4A3555Ⅰ)、四川(4A3355Ⅱ)和浙江(4A3362Ⅱ),低于全国平均值的省份为江西(4A2745Ⅱ)和重庆(4A3362Ⅲ)。桑蚕干茧经济价值达亿元,公证检验量在1000吨以上的地市中,综合质量在全国前列的主要有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4A3867Ⅰ),山东省日照市(4A3771Ⅱ)、临沂市(4A3974Ⅱ)和泰安市(3A3864Ⅱ),云南省普洱市(4A3574Ⅰ),浙江省杭州市(4A3667Ⅱ)和江苏省南通市(5A3572Ⅱ);与全国基本持平的主要有广西柳州市(4A3347Ⅱ)、河池市(4A3247Ⅱ),陕西省安康市(4A3555Ⅰ),江苏省淮安市(4A3267Ⅰ),四川省绵阳市(4A3458Ⅲ),浙江省湖州市(4A3160Ⅱ);低于全国平均值的主要有广西南宁市(3A3144Ⅱ),浙江省嘉兴市(4A3057Ⅱ),江苏省宿迁市(3A3057Ⅱ)、徐州市(4A2959Ⅱ),江西省九江市(3A2646Ⅱ)、重庆市市辖区(4A2952Ⅲ)和南充市(3A2538Ⅲ)。

从2010年至2012年,综合质量持续提高的省份为云南和安徽;综合质量先降后升的省份为江苏;综合质量先升后降的省份主要为浙江、山东和广西;综合质量波动较大的省份为四川和广东,其中四川省2012年有明显下降;综合质量连续降低的省份为江西、陕西和重庆。

(三)各茧期间质量差异较明显。2012年桑蚕干茧平均质量标志为4A3357Ⅱ,春茧、早秋茧和晚秋茧质量优于全年平均水平,秋茧(混合)和中秋茧与全年基本持平,夏茧质量较差。春茧、早秋茧和晚秋茧平均质量分别为4A3361Ⅱ、4A3364Ⅱ和4A3462Ⅱ,解舒丝长指标明显高于全年平均值。夏茧平均质量为4A3248Ⅲ,解舒丝长和万米吊糙指标明显低于全年平均值。中秋茧和秋茧(混合)平均质量分别为4A3260Ⅱ和4A3355Ⅱ,与全年基本持平。

(四)优质蚕品种应用广泛。菁松×皓月、7532、9405×9406、芙蓉×湘晖(两广2号)、873×874和桂蚕1号等12个蚕品种为我国主要饲养品种,菁松×皓月、7532和9405×9406的综合质量名列前茅。在中东部传统产区中,江苏省主要蚕品种为菁松×皓月,检验量占本省总检验量的比例(以下简称占比)为89.20%;浙江省主要蚕品种为秋风×白玉和菁松×皓月,占比分别为54.10%和44.00%;山东省主要蚕品种为菁松×皓月和9405×9406,占比分别为59.18%和24.04%。西部传统产区中,云南省主要蚕品种为菁松×皓月,占比为76.99%;四川省主要蚕品种为7532、洞庭×碧波和871×872,占比分别为27.53%、23.77%和20.89%;重庆市主要蚕品种为781×782和苏菊×明虎,占比分别为61.68%和17.10%。西部新兴产区中,广西主要蚕品种为芙蓉×湘晖(两广2号)、桂蚕1号和873×874,占比例分别37.18%、36.50%和26.32%。应用最为广泛且综合质量较好的蚕品种为菁松×皓月,该品种在四川、山东、云南、浙江、陕西、江苏、江西等省份均有养殖,其中四川、山东、云南和浙江综合质量较好。

质量影响因素

(一)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国内市场干茧原料使用方向转变等因素对蚕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丝绸行业是一个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较高的行业,2012年受国际经济萎靡的影响,茧丝绸产品出口形势继续不振,全年真丝绸商品出口额34.05亿美元,同比下降3.69%,其中蚕丝类出口6.49亿美元,同比下降5.68%。但是与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相反,国内经济总体开始回稳向好,通过大力拓展丝绸家纺、丝针织品、丝绸饰品、丝绸混纺交织品等产品的国内市场,有效克服和缓解了出口减少带来的压力,实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2012年丝绸企业内销额已达46.32亿元,同比增长9.9%。国内需求的增长缓解和消除了出口减少的冲击,蚕茧原料的消耗也随之增长,尤其是蚕丝被等产品的产量大幅提升。2012年我国蚕丝被产量达到了6215万条,同比增长203.76%,以每条蚕丝被消耗0.5kg蚕丝(折算干茧消耗为1.5kg),仅蚕丝被一项年消耗各类干茧量达9万吨,约占全年干茧产量的三成,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原料供应总体偏紧的状况。蚕丝被等产品对于原料质量的要求相比于等级生丝及丝绸产品要低得多,造成了在劳动力、能源、生产资料等成本和茧丝价格持续走高的情况下,部分地区蚕农以及蚕茧的生产加工者对于蚕茧的生产管理相对放松,产品质量意识降低,是导致蚕茧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二)环境差异因素对相同品种的蚕茧质量造成影响。我国目前现行的主要蚕品种基本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审定通过并推广使用,2012年桑蚕干茧公证检验涉及的菁松×皓月、芙蓉×湘晖(两广2号)、873×874等17个品种与2011年相比没有变化。以目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菁松×皓月为例,2012年山东省春茧期的桑蚕干茧清洁洁净等级、毛茧出丝率、解舒丝长、万米吊糙、解舒率、上车茧率等主要质量指标分别优于江西省同年度、同品种的桑蚕干茧0.77A、13.55个百分点、348.6米、0.9次、11.02个百分点和12.76个百分点,表明品种在地区间质量差异较大。由于我国蚕茧产区辽阔且分散,地区间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差异明显,相同蚕品种适应不同自然环境条件的能力不一,各地蚕种繁育部门改进优化适应本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良蚕种繁育工作进展较慢,因此,相同蚕品种、相同茧期、不同地区间的蚕茧质量差异较为明显。

(三)生产技术管理滞后因素制约新兴产区蚕茧质量的提升。2012年全国桑蚕平均病蛹率为5.53%,其中病蛹率10.0%以下所占重量比例仅为17.1%。重庆市、广西贵港市和南宁市等地区的病蛹率平均超过10.0%。生产技术管理因素对于提升蚕茧质量非常关键。桑园管理、饲养技术、病虫害防治、蔟具选择和蔟中管理、鲜茧收购、烘炕等技术管理因素的优劣均影响蚕茧质量。由于在植桑养蚕过程中易发生桑瘿蚊、桑红蜘蛛、桑螟等虫害现象,造成桑叶产量损失,而且叶质降低,不能保证饲喂质量,影响蚕茧品质。因消毒防病工作的不全面和彻底,导致蚕病蔓延,薄皮茧和死笼茧增多。蚕茧不同产区间在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在部分新兴产区或管理观念落后的地区,蚕桑生产技术管理水平还相对落后或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蚕茧质量的整体提升。

(四)收购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蚕茧(毛脚茧)的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蚕茧质量的稳定。由于部分地区蚕茧收购的市场秩序不规范,无证收购和抢购原料现象普遍,同时蚕茧生产者产品质量意识薄弱等因素,导致2012年毛脚茧等严重质量问题蚕茧影响了桑蚕干茧总体质量。2012年全国桑蚕干茧毛脚茧率平均为9.18%,其中毛脚茧率低于5%的批次数占全部批次数的比例为43.98%,在检验量超过500吨的地市中,毛脚茧率在5%以下的地市仅有山东省的日照市、泰安市和临沂市,陕西省的安康市,江西省的九江市和吉安市,云南省的普洱市,江苏省的徐州市和重庆市辖区等地区。毛脚茧率在5%至10%之间的批次所占的比例为21.25%。毛脚茧率在10%至20%之间的地市主要包括广西河池市和来宾市,四川省绵阳市、资阳市,云南省曲靖市,浙江省嘉兴市。毛脚茧率超过20%的产地主要有广西柳州市(春茧)和四川南充市(秋茧)和浙江湖州市(春茧)。由于毛脚茧是因采茧过早(不包括病死的毛脚茧),茧层含水率高,堆放时极易发生蒸热变质问题,另外在运输过程中蛹体破损导致出血污染茧层,烘茧时难以实现适干均匀,在导致蚕茧整体质量降低和蚕茧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广西河池市、四川省南充市和浙江省嘉兴市毛脚茧率大于10%的庄口为例,其毛茧出丝率指标值分别较毛脚茧率低的庄口指标值低0.51%、1.05%和0.90%,按照2012年我国桑蚕干茧平均价格和各地市的检验量,采用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计价办法进行测算,上述地市毛脚茧率大于10%的庄口仅因毛茧出丝率指标的降低损失就分别达770万元、590万元和300万元以上。

措施和建议

2012年我国蚕茧质量呈现2008年以来首次下降形势,稳定和提高蚕茧质量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宏观调控管理,坚持以质为本的基础。随着近年来茧丝产品的生产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销售结构以及蚕茧生产加工者构成的变化,蚕茧原料的供需均衡问题较为突出,茧丝价格也随之呈现非理性波动的形势,蚕茧产品质量已显现出下降趋势。产区行业主管部门应采取及时既切合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的蚕茧生产规模计划和收购指导价格,建立完善生丝及桑蚕干茧国家储备调控制度,完善蚕茧收购检验、茧丝销售检验、国家储备检验、金融质押检验等覆盖茧丝产业全过程的质量检验机制,控制产业各个环节的产品质量,避免因盲目追求短期效益而对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第9篇:蚕蛹的营养价值范文

[关键词]产业共生;桑蚕产业;循环经济;模式

[基金项目]2009年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广西桑蚕业发展模式研究”(200911LX15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舟,广西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产业升级与贸易发展,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 F120.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1-0084-0003

产业共生链运作是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要求不同类型的产业实体以共同利益为引导,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相互交融与竞合,形成资源高效利用、能源节约循环、要素耦合优化的生态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组建一个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取得物质及能量消耗最小的区域生态产业体系。

一、广西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瓶颈

2001年到2010年,广西桑蚕业取得了辉煌成绩,成为全国桑蚕第一大省,业内称之为“中国蚕业发展典范”。但是,广西在探寻桑蚕循环经济模式的过程中,存在主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产业运行模式不合理、桑蚕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循环政策引导乏力等难题,凸显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弊端。

(一)循环主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价值链整合有缺陷

目前广西桑蚕产业以蚕茧丝横向延伸为循环主产业链,辅之蚕沙有机转化、蚕蛹产品研制、桑菇肥培植等资源开发,初步建立了桑蚕生物质多级利用的主副产业衍生模式。但是,在蚕茧丝主产业链上,广西本土加工率较低。以桑蚕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河池市为例,茧的就地加工量在40%左右,丝的就地加工率仅在0.6%左右[1]。有限的茧丝加工能力使得本地所收蚕茧和所产生丝多运回东部进行深加工,形成以广西为原料基地、江浙为加工基地的茧丝绸产业分布现象,导致后续丝绸、印染、服装等产业难以步入精细制造、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2]。而且本地茧丝制品少有自主品牌,市场认同度低,经济效益不理想,弱化了桑蚕主产业链的经济效能,限制了桑蚕循环经济系统的价值增值功能。

其他副产业链工艺流程已走通,但价值链延展不充分。在蚕-蚕沙-叶绿素-有机肥经济链上,由于蚕沙收集难度大,成本过高,产能过小,致使蚕沙处理量极小,资源利用率低。而蚕沙直接生产有机肥的技术仍待进一步探究,大量蚕沙乱堆乱放,造成蚕病交叉感染,带来严重的废弃物污染问题。同时,蚕蛹制品开发单一,整体规模较小;桑菇肥的转换利用率不高,仍需寻找高产优质、方便管理的新菌种。这些因素都加剧了桑蚕产业分级利用循环体系的构建难度,使桑蚕茧生态链出现先天的价值创造缺陷。

(二)产业运行模式不合理,循环经济构建基础不稳固

广西桑蚕产业运行仍以蚕农小作坊式养殖为主。小规模分散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缺乏引入现代生产要素的内在激励,又因交易成本过高,影响了农户及产业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小规模分散经营的自给性和封闭性,难以形成蚕茧加工各环节的强关联性,制约了产业链的延伸和网络产业体系的完成,产业竞争合力严重削弱。而且传统的手工劳作方式,技术含量和机械化水平不高,蚕茧质量无法保证,产品深加工基础受限。虽然“蚕农+企业+协会(基地)”的现代经营模式有所发展,但是蚕农与企业之间尚未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契约关系不明晰,农户仍是市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此外,近年来受国际市场低迷、丝绸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蚕茧价格大起大落,蚕农种桑养蚕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往往在广泛种养和时有毁弃之间徘徊,蚕茧生产波动较大,严重制约了循环桑蚕产业链的稳定发展。脆弱的经济利益,动摇的蚕农桑户,不牢固的产业合作组织,为循环经济在广西桑蚕业的广泛推广注入多重不确定性,阻碍了循环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提升。

(三)桑蚕专业人才缺乏,技术短板制约突出

目前,广西桑蚕技术人才短缺是妨碍循环经济实施的重要原因。2005年,全国蚕业科技人员总数19981人,产鲜茧58.93万吨,万吨蚕茧平均拥有技术人员339人;而同期广西蚕业科技人员仅为1479人(科研单位90人、教育机构8人、推广管理1131人、蚕种场250人),鲜茧产量14.03万吨,万吨蚕茧科技人员拥有数105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仅52人,比重只有3.5%[3]。若按发种每2000张需配1位中专水平人才,每10000张需配一名大专以上人才计算,广西年均450万张的发种规模需大中专人才2250人,技术人员缺口明显。而织造、印染、服饰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几乎为零,更制约了广西茧丝绸的纵深产业化发展。另外,对外引进高技术、高职称人才,也因地理惰性、薪资差别和劳动力流动壁垒等原因,难以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更显现对桑蚕茧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技术人员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引凤筑巢”不力等问题,使广西蚕业科研服务功能受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滞后,无法适应广西桑蚕业摸索循环经济道路的技术创新要求。

(四)政策支持导向不突出,运行环境有待改善

桑蚕业在广西的飞速发展,与广西各级政府对产业的重点扶植密不可分。但是,广西桑蚕产业政策的支持重点主要集中在桑蚕茧主产业链上,针对其他链条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造成了生产过程中蚕沙处理、废水处理、病虫综合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不能及时跟上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桑蚕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河池市,直到2010年才有宜州等地开始重视循环主副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把政策引导重点放在蚕沙处理、蚕丝品牌树立等制约循环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柳州、来宾等桑蚕重要生产基地仍未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仅靠2005年自治区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桂政发[2005]56号)推动当地桑蚕循环经济发展,尤显政策牵引功能缺失。再加上广西尚未出台有关循环经济发展的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有关法令,扶持循环技术研发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不明显,突出了桑蚕循环经济探索中的政策引导缺陷,成为循环经济推进不畅的另一制约因素。

二、基于产业共生的广西桑蚕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模式是延伸产业价值链,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农业食物链和生态工业链交融的产业共生组合,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一种组织创新模式。因此,广西桑蚕产业应从建设桑蚕强省的高度出发,探寻可持续发展的链网互动型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模式。

(一)以农商为基础,培育互利共存的多元桑蚕共生组织

农户、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组织是桑蚕产业共生组织形成的核心要素,是构成链网互动型产业共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改造“蚕农+企业+协会(基地)”经营模式,培育多元桑蚕共生组织,使之适应产业共生循环模式的构造要求。

一方面,建立规范的桑蚕技术培训机构,对蚕农进行科学系统的技术培训,重视蚕农的经贸理念培育,强化蚕农的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打造懂技术、有技能、会经营的新型蚕农。加强蚕农的产业转移培训,为部分蚕农向非农产业转移,有序退出竞争提供技术与技能支持,降低阻碍产业转型升级的劳动力退出壁垒。另一方面,发展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及中介服务组织,打造“龙头企业+蚕农”、 “桑蚕合作社+蚕农”、 “中介服务组织+蚕农”等多层互利共生组织。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着力培育企业茧丝绸的经营主业,促进企业绿色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形成契约联结式的合作社模式,以立法形式明确合作社的法人主体地位,明确其职责和义务,规范其内部管理,督促其代表并维护全体社员的共同利益[4]。完善桑蚕中介组织的服务职能,强化行业协会的自组织功能,为会员及企业提供全面、准确、快捷的技术推广、市场预测、资金融通、职业培训等服务支持。

(二)以园区为载体,形成企业间互动能效的链网型共生模式

生态产业园区是在区域层面通过废弃物交换,形成企业之间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极利用的产业代谢和共生关系的新型园区模式,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应着力打造“绿色制造”的桑蚕生态产业园区,依靠企业间的互动能效,构建互利共生、联动互补的区域产业生态网络。

鉴于广西现有的桑蚕产业链架构,主副产业链衍生模式应成为生态桑蚕园区发展的首要之选。即以茧丝绸产业为主轴,利用蚕沙、蚕蛹、桑枝等副产品发展多种副产业,通过对上游企业生产废料的合理利用和为下游企业以排放物形式提供廉价原料的方式,使园区企业形成“变废为利”的资源互补关系,促进主副产业配套发展,实现产品链和价值链的整合,建立互补产业驱动共生化演进的园区发展机制。同时,结合企业间的同类相关性探索产业集聚式共生模式。桑蚕生态园区建设需要以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相似性形成区域内的地理集聚,合理共享基础设施、市场信息及销售渠道,集中开发清洁生产、生态包装、资源循环利用等共有技术,共同培育茧丝绸国内外市场,培育稳定、持续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更好”的良性循环。生态产业园受企业数目和类型的限制,产业共生网络具有一定刚性,通过和园区外企业的技术经济合作,可以建立内涵更丰富、结构更稳定的产品代谢网络,打造开放式动态产业联盟,推动共生关系的多样化,提升链网互动共生模式的柔性。

(三)为科技为支撑,建设桑蚕产业共生模式的智力支持平台

实施广西桑蚕产业共生循环经济探索,科技创新是手段,人才培养是关键。因此,要突破广西桑蚕产业循环发展的技术瓶颈,必须积极推广环境无害化技术,加大对清洁生产、标准化生产、能源综合利用、生态包装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引导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桑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强优质、高产、高效的种桑养蚕技术,完善桑蚕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加快蚕种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蚕种管理和质量检测,确保蚕种供应的高质高量;制定对桑蚕科技人员的扶持政策,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稳定蚕业技术队伍。

同时,困扰桑蚕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可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建立服务本地的蚕桑丝教育培训平台,恢复停办的蚕桑专业本科教育,新办丝绸服装专业本科教育,开办大中专的蚕桑丝职业教育[5];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苏州大学、广西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办班培训等方式,培养大批茧丝绸急需的技术、管理和营销人才;采取柔性人才引进策略,以“关系不转、户口不迁、双向选择、择优流动”打破地域、户籍、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的刚性制约,采用咨询、讲学、短期聘用、技术承包、合作研究、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尤其吸引既懂桑蚕养殖、加工技术又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服务广西,为桑蚕产业共生循环模式的探索提供多层次的智力支持。

(四)以政策为保障,营造促进桑蚕产业循环演化的共生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桑蚕产业共生循环模式的发展,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产业共生服务环境:一是实施区域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税收、信贷和贸易等政策,特别对生产资源节约型产品的桑蚕企业和用循环技术改造传统桑蚕产业链的投资项目,给予财政贴息、税收调节和信贷支持等方面的优惠,增加在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病虫统防统治、标准化技术推广、蚕丝品牌树立等关键环节的资金投入,促进桑蚕主副产业链条的协同发展。二是规范产业市场,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制订科学、合理的蚕茧收购、烤烘管理制度,推动蚕茧资源顺畅流通;加强蚕茧价格监督,健全交易规则和市场管理机制,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加快循环经济有关法规和桑蚕行业协会建设,利用法律手段和协会自律规章引导、规范、调节蚕茧流通市场,形成有序、和谐的桑蚕产业支持环境。四是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文化,利用现场会、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宣传渠道,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观,提高广大蚕农的“循环意识”,营造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孙伟峰.河池桑蚕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8上).

[2]徐瑞,陈有禄.东西部茧丝绸产业对接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9).

[3]唐涛.应对金融危机做强广西桑蚕业的思考[J].广西蚕业,2009,(2).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