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庆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

国庆手抄报内容资料精选(九篇)

国庆手抄报内容资料

第1篇:国庆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

10月1日,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学校要求我们每人出一份手抄报,假期回来后交齐。“真倒霉,我又要开始忙个不停了”,不过,还好国庆节七天的假期还长着呢。等我选定了适当的时间,便要开工了。

我急匆匆地买来4开后便马上一头钻进书堆,用了着整整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寻觅自己需要的东西。我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精神的养料,最后我把所要的资料都找好了,书里夹满了纸条,我把找到的内容全都翻开放在书桌上,然后精挑细选出设计美观,插图合理的版面,接着拿出一张白纸,把参考设计出来的版面大略画一下,把需要改进的地方重新画一下,最后,我终于胸有成竹,要正式画在4开纸上了。

我拿着铅笔全神贯注地把设计好的版面画在4开纸上,接着把“庆国庆”三个大字画在空白处,然后画上各种插图,最后把需要染色的地方涂上颜料。嗯,就这样,国庆节手抄报的版面设计和主题就完成了。

第2篇:国庆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

小学关于国庆节活动总结范文一一、做好宣传准备工作,做到寓教于乐

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我校加大了宣传力度,各班利用后黑板、宣传栏等,宣传和展示新中国60年的奋斗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通过阅读《改革开放三十年》、《新中国60项科技成就》、《人民日报》等报刊,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具有代表性的建设成就、历史事件、重要会议、重大政治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弘扬和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二、全员参与竞赛活动,做到保质保量

为了扩大参赛面,各班成立了答题互助组,做到人人参与,一起学习讨论,共同查找答案;有的学生为了弄准答案,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延伸了教育的空间。班主任再从中择优,参加学校竞赛。

三、抓好竞赛组织工作,做到有序进行

我校非常重视这次知识竞赛活动,把它深化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全校师生充分认识到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对竞赛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由少先队辅导员统一安排竞赛时间,于20xx年10月23日下午第三节课,在我校中高年级开展知识竞赛,赛后由中队辅导员(各班主任)查阅试卷,再由大队辅导员和主抓德育的领导审查,然后择优报送中心校,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四、联系实际求实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下,此次知识竞赛活动落到了实处,收到了实效。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全体师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全体师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了远大理想信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了学生的爱国责任感等优秀品质,学生一致表示把努力学习作为爱国的最好体现!

小学关于国庆节活动总结范文二为了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我校在迎来祖国的第64个生日的时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迎国庆”系列活动。如:唱国歌黑板报比赛、国旗下讲话、手抄报和画画评比活动等等。通过别具心裁的设计,我校把国庆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现总结如下:

一、学校重视,同事合作,充分准备

1、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就成立一个活动小组,通过商讨后才确定这一系列的“迎国庆“活动方案: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比赛、手抄报(中高年级)和画画比赛(低年级)、作品展示方案。

2、学校领导的重视,老师的配合,使得活动得以顺利地完满结束。在手抄报和画画比赛,班主任大力鼓励学生参加比赛,美术老师更是一个个地从旁指导,使得这次的手抄报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二、报名踊跃,参与积极

自活动宣布开始,班主任就积极激励学生参加,而学生也自发地组织起来,例如在手抄报比赛中,学生就以个人或者几个人为一小组来参加比赛,而且为使得内容更为丰富,他们在课后的时间里到图书馆或电子阅览室里查抄相关资料,这样的一种比赛热情,使得在评比的时候,我们收到的那60多幅的手抄报,不但画面美观,其内容的精彩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活动的精彩,令人回味

1、每周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都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契机。随着国旗的冉冉升起,奏起雄壮的国歌,全体少先队员那规范的队礼,洪亮的歌声,队员那雄壮有力的讲话,怎能不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同学们心中升腾?

2、“爱国故事演讲比赛”则掀起了国庆系列活动的高潮。在这里,同学们充分地体现了团结与合作,互相配合的精神。无论从上场到下场,他们那一丝不苟的动作,他们按雄壮的声音,微笑的面孔都展示了本班的风采。

3、黑板报比赛使同学们更深刻的了解了奉献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借国庆之际,向伟大祖国献礼,表达了对祖国赤诚地爱,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丰富了大家的课余文化生活。

3、手抄报比赛(中高年级)和画画比赛(低年级)则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画面的精美、布局的合理、字体的端正,无不令人惊叹: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实在令人敬佩。

“迎国庆”系列活动不但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更向全校师生展示我校同学们的风彩。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将组织更好的活动来丰富全校同学的生活。

小学关于国庆节活动总结范文三一、加强组织领导,把活动落到实处

在校长的主持下,少先队辅导员和班主任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本校如何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如何把活动落实到位,班子的凝聚力形成,给开展工作带来生机。其次,召开各班主任、各中队干部的集体会议,安排具体的活动方案,落实各层工作目标和责任目标。由于大家形成了共识,使整个活动生动有趣。校长对每个环节亲自把关过问,对每一个阶段本文来自小草的程序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总结,提出改进意见,指导下一步工作;班主任是整个活动的实施者,对第一阶段的读书活动、演讲活动、书画活动和参与文明活动、预防疾病等宣传活动始终如一,坚持有安排、有内容、有检查、有阶段小结、有下阶段的工作思路。对第二阶段的庆祝活动行动早,任务明确,主要是把各种活动高度集中,用台上文艺、说唱、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落实主题活动,增强教育实效性

第一阶段: (二)结合庆祝活动,丰富少儿生活,增加活动内容,把思想教育与生活健康常识教育、安全教育融为一体,努力提高他们对生活健康的认识水平。

第3篇:国庆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

2019年国庆节活动主题:歌唱祖国、民族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德育工作扎实开展,对广大师生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教职工创业、创先、创优,激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决定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迎中秋,庆国庆”主题教育周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会议及《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变化,讴歌伟大建设成就,展望美好发展前景,激励全校师生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加信心,凝聚力量,奋力走在我镇教育工作科学发展的前列。为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和谐、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我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活动指导:

组织实施:

成员:级部主任、班主任

三、时间安排

2019年9月25日---10月12日

四、活动内容

1、一至五年级召开“钓鱼屿属于中国”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2、五年级同学制作一张以“讴歌祖国伟大建设成就,展现家乡巨大变化”的手抄报。

3、五年级全体学生认真开展“颂歌献祖国”征文活动

(1)征文主题:(自选一)

祖国颂:歌唱祖国、民族,可以也抒发个人情怀。

国庆或中秋故事:讲述发生在你身边的与国庆、中秋有关的故事。

家庭或家乡的变化:可以从衣食住行各个角度记录家庭生活的变迁,也可讲述家乡教育、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4、二至四年级学生(每班交10件作品)举行“金秋颂”画展

5、十月份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会昌一首爱国歌曲”、“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活动班班生生都参与,形式生动,寓教于乐。

6、二至五年级摘抄描写“中秋月亮”的诗句。

五、活动安排

1、一至五年级召开“钓鱼屿属于中国”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要求:主题鲜明,黑板上有召开标语。10月8日下午完成并上交。

2、五年级同学每人制作一张以“讴歌祖国伟大建设成就,展现家乡巨大变化”的手抄报。

手抄报的版面设计要求:手抄报的主要组成部分: ①主标题:即手抄报的名称,如“小主人报”“国庆专刊”等。 ②报头:紧跟主标题的一幅画,与主标题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③文章:是手抄报的主要部分 ④标题:是指每篇文章的题目 ⑤尾花(或插花),一般用文章的结尾处或中间。 ⑥花边装饰:用在文章与文章之间的分割空白处。 ⑦底纹装饰:给文章或题目进行底纹装饰。

3、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活动班班生生都参与,形式生动,寓教于乐

通过广泛开展师生的歌咏比赛活动,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为庆国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各班级师生的文体资源优势,大胆创新,彰显特色。

各班级要结合爱国歌曲大家唱比赛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歌颂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我校师生的精神风貌。

4、五年级全体学生认真开展“颂歌献祖国”征文活动

1)征文主题:

祖国颂:歌唱祖国、民族,可以也抒发个人情怀。

国庆或中秋故事:讲述发生在你身边的与国庆、中秋有关的故事。

家庭或家乡的变化:可以从衣食住行各个角度记录家庭生活的变迁,也可讲述家乡教育、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2)征文要求:文体、字数不限,要求原创。

3)征文方式:

五年级每班评选出5篇优秀习作10月9日上报一中点,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10名,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宣传栏上。

5、二至四年级学生(每班交10件作品)举行“金秋颂”画展。

6、二至四年级学生(每班交5件作品)摘抄描写“中秋月亮”的诗句。

五、活动要求:

1、活动开展期间,学校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及评比量化。

2、上交材料:

一至五年级主题班会 :10月8日下午 交级部和学校。

五年级手抄报、征文: 10月10日 交级部和学校。

第4篇:国庆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部署,根据市旗有关要求,我校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中秋情浓意更浓”为主线,全力突出中秋节的“团圆、和谐”的节日特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准备充分。

学校按照上级的部署制定了“我们的节日·中秋”活动方案,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的来历、民间风俗、经典诗词并利用班晨会课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全体学生知国情,爱祖国、爱家乡。

二.活动丰富多彩。

1.开展了“迎中秋诗文诵读”主题班会活动。各班师生精心准备,以诵读传统经典诗句的方式来欢庆中秋佳节,诵读内容及形式丰富多彩,在愉快的氛围中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中秋习俗,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组织传统文化宣讲活动。通过开展黑板报专题专栏、手抄报、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大力普及传统节日知识,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倡导文明向上的道德风尚,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3.开展以“感恩、团圆”为主题的手机短信寄语活动。利用网络媒体,上网寄语、留言,发手机短信,抒发感恩党、感恩祖国的感言。向外地乃至国外的亲人传达节日的问候,表达团圆、思念的情愫,在家家思团圆的氛围中,融入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民族大义.

第5篇:国庆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传承民族精神为立足点,以培养道德习惯和人文素养为重点,以各类活动为载体,以团队的基础组织建设为抓手,加强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少先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通过深化少先队品牌活动,加强少先队的基础建设,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强化少先队组织的自身建设,以昂扬的斗志投入新学期的学习与工作中,全面推进我校的少先队工作,开创我们少先队工作的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

(一)、充分发挥队干部的带头作用,抓好队员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利用晨会的时间,少先队干部将对全体队员进行红领巾佩带情况的不定期抽查与记载。另外,设置红领巾监督岗,随时对队员们的言行举止进行监督和管理。促使每一名队员都能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争做品学兼优的优秀队员。

(二)、切实办好红领巾广播站,使其成为展示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一个窗口。

本学期,在各中队分别设置一个红领巾广播编辑小组,小组成员由各中队自定。稿件内容可以为最近发生的新鲜事,也可以摘抄课外书籍上的美文佳句,还可以是班上同学自己创作的优秀文章和诗歌等等。通过鼓励全体队员参与撰稿,扩大本项活动的参与面,从而增强播音内容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三)、充分利用“国庆”、“元旦”以及历史人物纪念日、重大事件等,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队员们在活动中,增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养。

1、以教师节为重要契机开展庆祝教师节活动。组织队员开展“我送老师一句话”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摘抄一句歌颂教师的名言,在教师节的那天,亲手制成卡片送给老师。让队员获得为人师表的感受,体验教师工作的辛劳,明白尊敬师长的道理,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其次,组织好一年一度的大队长竞选活动,做好一日常规管理和监督工作。

2、开展纪念少先队建队60周年活动。10月13日是少先队建队纪念日,组织队员学习少先队队章,了解并掌握部分队章知识,让他们体验到少先队组织的光荣感与自豪感。学唱队歌,并开展队歌比赛,开展“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3、开展“自强自立、从小做起”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4、举办“喜迎新年”手抄报、绘画展。开展“迎新年”主题班会,以及组织庆元旦大型庆祝活动。

5、做好本学期大、中队活动资料整理及总结工作。

四、各月份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开学仪式。

2、制订新学期大、中队工作计划。成立班委会、红领巾监督岗、红领巾广播站。

3、教师节庆祝活动。

4、组织大队委竞选活动。组建少先队总部,选好大队委员,分配落实具体的工作。各班送交中、小队队员名单。

5、出一期庆祝教师节的专题黑板报。

6、制定班级争章计划——“雏鹰争章”定章阶段,各中队上交争章方案。

十月份: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中队活动。

2、10月13日,为迎接建队日的到来,组织学生学习少先队队章知识。开展队歌比赛。

3、建队日活动——新队员入队仪式;

4、成立河口三小少年科学院。

5、出一期主题黑板报“祖国颂”。

6、鲁中晨报小记者、新晨报小记者采访活动。

十一月份:

1、开展以“自强自立、从小做起”为主题的中队会。

2、消防安全日自护自救现场演示活动。

3、开展生活技能及游戏竞赛。

4、班风建设系列活动之“好习惯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

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十二月份:

1、举办一期“喜迎新年”手抄报、绘画展。

2、开展“迎新年”主题班会

3、开展庆元旦大型庆祝活动。

一月份:

1、引导全体队员,认真复习,做好动员工作。

第6篇:国庆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

《人民军队三字经》读本,是中国人民在建国前夕编写出版的教材,内容涉及党史、军史、政治、地理、战术、军纪等,读者对象为当时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文盲的人民战士,该读本在部队基层的普及率相当高。虽然时过境迁,该读本的某些内容、文句与词语已经过时,但作为一份历史文化遗产,在中国人民的军史档案研究中,仍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关背景信息

关于《人民军队三字经》读本的作者与出版情况,通过google搜索网页检索,可以查阅到数篇相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一:

“另一件事是编印出版《人民军队三字经》。《前卫报》分发下去,有的战士自己能读,有的战士只能由别人给他念。针对他们不同的需要,耀邦和我商量编写一本启蒙读本,把识字和政治教育结合,要求内容充实而语言生动活泼、通俗顺口。课本编写了两次,第一稿不满意,没有通过,第二稿就交给和谷岩编写。和谷岩当时不过是二十岁出头的小青年,耀邦鼓励他放开胆子下笔,结果就是这本《人民军队三字经》:“天荒荒,地荒荒;不识字,是文盲。不怨爹,不怨娘;旧社会,害人狼……”从人民翻身讲到共产党、和,从大革命讲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中国讲到美国和苏联,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讲到奋勇杀敌、立功受奖、优待俘虏。《三字经》起初在《前卫报》连载,全部完成之后,耀邦和我修订了两遍,又让部队画家郑拓配上插图,然后印刷出版,全体指战员人手一册。《三字经》深受欢迎,一章章一段段许多战士都能背诵出来,被当顺口溜演唱。《三字经》被不少战士随身携带,在伤员血染的衣袋和烈士遗物中都曾发现。” (李昌《我与耀邦共事》)

材料二:

“1947年春,和谷岩仿照在家读过的“平民课本”写了一首“三字歌谣”,发表在纵队的小报上:天荒荒/地荒荒/不识字/是文盲/不怨爹/不怨娘/旧社会/害人狼……当时任纵队政委的同志看了,找到他说:部队现在的成分大部分是翻身农民,文盲太多,不适应全国解放后现代化国防军的要求,要想办法提高我们战士的文化素质,由你负责来搞一本“三字经”,配上插图,看图识字,发到连队,作综合教材。和谷岩受领任务后,用三个多月时间写出了总共有57章的《人民军队三字经》(郑拓绘图,全文写出后曾请从延安来的作家陈明看过),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印发部队每班一册。这本集党史、军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常识于一体的教材,以其口语化的语言,实用性的知识,很快在部队流传开来。战士们一有空就争相阅读、传抄,在伤员鲜血浸透的衣袋里,在烈士俭朴的遗物中,都曾发现过这本《人民军队三字经》。新中国成立后,这部“三字经”被革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革命文物收藏并展出。”(武将:《战士的责任重:编辑手记》,载《报》2000年10月26日)

材料三:

“令我感到特别惊喜的是,1948年秋,军区下发了一本《人民军队三字经》的小册子,有文字,有图画,内容十分丰富,讲我军性质、历史和光荣传统,介绍各解放区情况和高级将领,用今天的话说,称得上是有关我军的小“百科全书” 。战士行军念,住下来读,用它学政治、学文化,爱不释手。记得介绍‘晋冀鲁豫边区’那一节,最后几句是‘人口多,三千万,过黄河,下中原,常胜军,能征战,灭奸贼,破困难,,司令员’。但几十年来,对影响如此之大的优秀作品,竟不知它的作者是谁。当笔者写这篇短文时,曾任报社副社长的和谷岩同志,以其三卷本的文集签名相赠。接到后我立即拜读,读到第二卷,意外地发现,这篇教育激励过无数战士的‘三字经’的作者,竟是本人拜访过的和谷岩同志。这部‘三字经’在建国后,被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作为革命文物收藏和展出。” (魏艾民:《战士两件宝:枪和枪杆诗》,载《报》2001年2月5日)

材料四:

“淮海战役结束后,野政宣传部便提出随军分店出版部队读物问题。原则上规定:随军分店出版图书,应由野政宣传部负责编审,出书的经费和发行工作则由随军书店负责。决定先出版淮海战役战斗通讯集和《人民军队三字经》。战斗通讯集由杨子涛负责编辑,《三字经》约请部队作者李燕荪编写。经过他们二位的努力,两本书稿在南京解放前后完成。随军书店在上海也参加了一部分工作,没收到50令新闻纸,由军事管制委员会新闻出版处出版室负责人决定,拨给了随军书店,随军书店就以此为资本印书。……《人民军队三字经》是帮助文盲识字用的读物,64开本,便于战士携带。因为当时部队正在开展文化学习,而部队识字课本又未编出来,该书就被选为临时课本,印数达25万册。” (:《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新华书店》,载“山东图书信息”网页)

上述四份材料提供了许多有关《人民军队三字经》的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但也有需要进一步证实的信息,如就其作者而言,据上述前三份材料分析,《人民军队三字经》的编撰设计者为,初稿作者为李昌,二稿作者为和谷岩,最后定稿为李昌与。但据材料四的叙述,作者是李燕荪。由于没有原本对照,尚无法判断。

民间抄本概况

笔者于2002年10月在丽江大研镇老街一家古玩店内寻访古籍时,从一堆《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线装书中,偶然发现此民间抄本《人民军队三字经》一册,随即购下。

该抄本为毛边纸本,长26.5公分,宽14公分。正文共53页,每页八行、竖排,每行满格为6句18字。文字字体为小楷,每字约1公分见方。

抄本课文为三字一句,每课最短8句24字、最长40句120字,但以20句60字、22句66字和24句72字的课文居多。课文标题共593字,正文1835句共5505字,抄本标题、后识和姓名共47字。字数总计6145字。

抄本全文80课,与前述材料二的“57章”之说有较大差异,但抄本第一课的前八句“天荒荒,地荒荒;不识字,是文盲。不怨爹,不怨娘;旧社会,害人狼……”,与材料一与材料二所述一致。此外,抄本“第拾玖课”与材料三所述略有差异,抄本标题“晋冀鲁豫”及正文“人口多,五千万”,而材料三为“晋冀鲁豫边区”与“人口多,三千万”。

抄本的标题有三:封面标题为《解放人民三字经本》,正文标题为《人民军队三字经》,正文末尾书写为《中国人民军队三字经》。

抄本未注作者姓名。从字迹分析,抄本的抄录者至少在三位以上,但署名仅两位:题首有“苏子彬”加戳“苏子彬印”(正楷,1.1公分见方),笔迹较嫩;正文末有“公元一九五一年农历五月十七日(1951年6月21日)中江区第八行政村苏泽万录”加盖“苏泽万印” (正楷,1.1公分见方)。此外,封面还有钢笔字笔迹:“公元壹九五1年”、“学生苏子彬计()”加印章(“苏子彬印”)。

调查抄者经过

由于笔者对抄本中两位署名抄录者的情况一无所知,故自发现和获得该抄本以来,一直未予以披露。

2005年7月下旬,笔者特意赴云南调查《人民军队三字经》抄本的抄者,辗转周折,终于在云南省大理市鹤庆县六合乡禾乐村(位于金沙江畔海拔2600多米的四阱山顶,即抄本中所述1951年时的中江区第八行政村)的一处独居破旧农舍中,寻访到了《人民军队三字经》抄本的署名抄录者之一苏子彬先生。经问询后得知,苏泽万为苏子彬养父,苏子彬于12岁从邻乡过继给苏泽万,曾在六合乡上学,“读到六年级”。苏子彬“属猪”,当于1935年出生。苏泽万“属龙,64岁过世”,其生卒年当为1892―1956年。在当时当地,苏氏父子属有文化之人。因此,《人民军队三字经》抄本的两位署名抄者的关系为父子。

当笔者给苏子彬出示抄本第一页和最后一页的复印件时,面对半个世纪前他和他父亲曾经抄录的《人民军队三字经》,他已经不记得往事,但肯定“苏子彬”是他自己、“苏泽万”是他的父亲,并十分肯定地确认所盖的两枚印章是他们父子俩的。笔者问及章印是否还在,答曰无存。问及此抄本的确切来源,苏子彬更无从回忆。

笔者分析:苏子彬遗忘自己笔迹以及无法回忆抄本来源的原因有二:一是笔者所出示的仅为抄录本封面、首页和末页的复印件,而非原件,致使苏子彬无法触及深层记忆;二是封闭崎岖的高山环境,居住在这高耸入云的山顶村落,可以长期不接触笔墨、不书写文字,从而使苏子彬忘却了自己早年的笔迹。

为了判断笔者分析的可能性,笔者请苏子彬写下了“苏子彬”以及“人民军队三字经”等字,看他写字时的运腕姿势,表明他曾有过习字的经历,审视其当场所写的字体,与抄本的正文标题及署名神似。因此,笔者逻辑地判断:抄本中相对稚嫩的几种文字之一,由苏子彬“”,而相对老练的文字,则由苏子彬的养父苏泽万“录”。其余文字的抄录者,暂且不知其人。

民间抄本意义

笔者认为,民间抄本《人民军队三字经》有多层意义。首先,《人民军队三字经》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革命历史文物性质,其印刷出版本已经成为中国革命历史文物,(材料二与材料三均提到,《人民军队三字经》“被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作为革命文物收藏和展出”,但笔者曾多方询问,均未果。)而民间抄本的发现,无疑为这份军事文化遗产增添了新的内容。

其次,在建国初期,《人民军队三字经》不仅成为当时战士中的文化普及读本或教材,而且还影响到民间,成为民间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读物之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民大众对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以及新中国的爱戴和拥护。

第三,自明代以来,云南省丽江和大理地区,越来越受到先进汉文化的影响,《四书》、《五经》、《古文观止》以及《幼学琼林》等汉籍基础读物,逐渐成为这一地区的基本文化教材。而《人民军队三字经》作为教材传入民间,对于当地的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第四,较之目前有记录的《人民军队三字经》版本,此次发现的民间抄本,在篇幅上有较大差异,在文字上亦有出入。正是这些差异与出入,对于中国人民军史档案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第7篇:国庆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

[关键词] 抄本 出版 《世说新语》 传写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3) 01-0098-06

抄本,专指以手工抄写而成的书籍或文章。在中国的简牍时代,人们将文字抄于竹简、木板或缣帛上。公元105年,东汉和帝元兴元年,蔡伦发明“蔡侯纸”,自此以后,中国社会迅速迈入纸的时代。雕版印刷普及之前,大致自汉末至北宋初年,近一千年的时间,文字作品大都是以纸抄本的方式在社会上流通。从出版学观点看,汉唐时期属于名副其实的抄本出版[1]。

在出版实践上,汉唐时期的抄本出版,与宋至清代的刻本出版,与晚清以来的现代出版,差异很大。本文拟以《世说新语》在抄本时代的出版与传播过程为例,分析抄本出版的主要特征,包括书籍的出版传播方式、著作权、编辑、书商等问题。

1 《世说新语》的出版与传播(抄本时代)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魏晋时期文人名士言行的小说,成书于5世纪上半叶(南朝刘宋时期)。书中所记人物自秦末至刘宋初年[2],大致自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初,以晋代(3—4世纪)的人与事所占比重最大。这本书写成后,流传很广,深得历代读者的喜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经典著作。

今人对《世说新语》产生与流传的了解,除相关史书外,主要来自宋代汪藻《世说叙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晚清王先谦《世说新语考证》、近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等书籍和文章。《世说新语》在抄本时代的出版与传播情况,笔者主要基于上述论作,并参考相关考辨文章(包括硕士、博士论文)。对一些不清楚的问题,笔者力求综合考虑各方观点,结合原始资料,给出相对客观的答案。

1.1 书名不一

今天,书名《世说新语》是共识。这一共识始于宋代[3],宋以前,这本书称作《世说》或《世说新书》。

宋以前有关《世说新语》的史料,主要见于《南史》《隋书》《新唐书》《旧唐书》《初学记》《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史通》《酉阳杂俎》《通典》,在这些书中,大都记载为《世说》,只在《史通》《通典》《酉阳杂俎》等少数几部书中出现过《世说新书》的名字。北宋末年,黄伯思第一个指出,书的本名是《世说新书》[4]。四库馆臣最早注意到这一资料,也完全认同黄伯思的观点[5]。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支持四库馆臣之说(其实是黄伯思之说),也推测此书本名是《世说新书》。

对《世说新书》之论,余嘉锡以后的学者——徐震堮和杨勇均不认同。徐震堮“颇疑此书本名《世说》”[6]。杨勇更指《世说新书》之论为“妄自测猜也”[7]。 徐震堮、杨勇认为,书的原名应为《世说》。

书的原名到底是《世说》还是《世说新书》,两方各执己见。以笔者来看,书的原名或以《世说》为宜。一来《世说新书》之论大都基于推测,二来,宋以前,所有正史的记载均为《世说》。在无明确书证及出土文献证明前,正史中的明确记载是应该认真考虑的。至于《世说新书》,当是传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抄本,应该是在《世说》写成后不久,大约梁陈之际就出现了[8]。《世说新语》的名字则要到五代宋初才出现[9]。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行文中使用《世说》为书名。

1.2 编撰者与编撰过程

《世说》的署名作者为刘义庆。刘义庆(403—444)是刘宋王朝的开创者——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10]。自《南史》至《四库全书总目》,历代公私著录,对作者均无异议。直到20世纪上半叶,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才提出质疑,认为《世说》“或成于众手”[11],此论一出,得到广泛认可,余嘉锡、徐震堮、杨勇等均表赞同。曹之更在其《中国古籍编撰史》中专辟一节“世说新语的抄撰者”,对刘义庆的作用和“成于众手”之说进行了全面论证:“首先,刘义庆是一个组织者,他把一大批‘文学之士’从各地招来,并为他们编撰《世说新语》提供了各种方便,厥功甚巨。其次,由于地位和学识的关系,刘义庆当参与了《世说新语》的策划、谋篇等工作,也不排除他在听政之余亲自参与抄撰工作的可能性。这样,刘义庆作为《世说新语》的‘主编’应当是当之无愧的。”[12]以笔者所见,曹之所论综合已有研究,最为详尽可信。

至于《世说》的成书过程,鲁迅提出,《世说新语》“纂缉旧文,非由自造”[13]。当代研究基本认同此论。该书主旨鲜明——魏晋清谈和人物言行;体例明晰——分门录事、以类相从,说明编辑意图明确。从编撰过程看,编撰者们对已有资料进行了不少剪裁与加工,属于以编为主,以自撰为辅[14]。

1.3 注本的出现

《世说》成书于何时?学界尚无定论。杨勇定于宋文帝元嘉十六七年之间(439 — 440),曹之则认为要到元嘉二十一年(444)始成书[15]。两者相差不大,可笼统表述为五世纪上半叶。以此为基准,大约在《世说》成书三四十年后,南齐人史敬胤[16]为该书做了注解。在史注后二三十年,梁代的刘孝标又为《世说》作注,注本共十卷[17]。刘孝标的注文十分丰富,引书400余种[18]。刘孝标注本面世后,很快取代了史注,并和《世说》原本一起流传。原书与注本起初是分开流传的,到唐代,二书合并,通行为十卷本[19]。

1.4 抄本类型多样

《世说》面世后,宋以前,一直以抄本的方式在社会上流通。梁代刘孝标的注文中有“诸本”“众本”等语[20],可知当时《世说》已流行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抄本。但这些抄本均已亡佚。存世的抄本实物只有19世纪下半叶发现于日本的唐代抄本《世说新书》残卷[21]。要了解《世说》抄本的情况,只能通过文献记载。除隋志、两唐志等的官方记载外,较多可信记载来自南北宋之交汪藻的《世说叙录》。汪藻是北宋至南宋时人,他写的《世说叙录》一书,最早记录了《世说》自诞生到北宋时期的流传情况。

汪藻除著录隋志、两唐志的《世说》抄本外,还记录了十余种宋及宋以前的私家藏本,有李氏本、颜氏本、晁文元本、钱文僖本、晏元献本、王仲至本、黄鲁直本、章氏本、张氏本、赵氏本、陈扶本、激东卿本、邵氏本等。汪藻所著录的这些抄本大都因收藏于某家而得名,这些抄本内容大致相同,但书名、分卷、篇第乃至具体文字均有不同。书名有《世说》《世说新书》和《世说新语》,前文已述。至于卷篇问题,汪藻认为,《世说》最初究分几卷,已不可知。据汪氏总结,有两卷、三卷、八卷、十卷、十一卷等数种分卷系统,在篇第上,也不尽一致,有36篇、38篇、39篇的分别,此外,即使同为十卷,具体的分卷方式也不相同[22]。

其中,十卷、36篇的刘孝标注本最为常见,是《世说》抄本系统的通行本。

2 抄本时代书籍出版的几个特征

现代出版包含编辑、复制、发行三个要素,基于这三要素,可以描述出书籍由作者到读者的过程:作者写出书稿,投到出版社,出版社的编辑把关(阅读、修订),形成定稿,出版机构将这一定稿印刷(大量复制),投放到以书店、报亭、网络为代表的书刊市场上,供读者自由选购。这一过程中,书籍大都通过市场自由流通,各类出版机构和书店(包括网上书店)等是读者获取书籍必不可少的中介,出版社、作者、书店一般都会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以此来看宋以前《世说》的出版,会发现很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现象,如作品面世后,书名不一、卷数不一、篇第不一,流传过程中,出版社、书店乃至经济收益均无任何记载。从出版学角度,这些现象涉及作品如何面世、读者如何获取书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中介等问题。《世说》的出版与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汉唐抄本出版的面貌与特征。这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书籍的传播方式——读者传写[23]。这也是抄本出版与印刷出版的最大差异。由于书籍传播模式的不同,抄本时代,著作权的主张、定稿的处理,读者获取书籍的途径,中介、出版效益等,均呈现出独特的面貌。

2.1 读者传写是抄本书籍公众传播的最主要方式

《世说》在抄本时期的传播方式是读者传写。所谓读者传写,指的是读者从市场上购买纸笔等书写材料,自己或雇人抄写(佣书),来复制文本,供读者自己使用。汉唐史料中常见“传写”一词,此类事例更是俯拾皆是,读者传写在汉唐时期是文本传播的主要方式。

尽管在有关《世说》的记载中,没有明确指明它的传播方式,但与它差不多同时代、同类型的书籍——《语林》就是通过读者传写传播开来的:“裴郎作《语林》,始出,大为远近所传。时流年少,无不传写,各有一通。”[24]可以确定,《世说》的流行必也如《语林》一般——“无不传写”。

读者传写的主动权完全在读者,读者始终掌控着书籍的流传。只要读者喜欢,不需经作者同意,也无需支付作者报酬,只需自己掏钱购置纸笔墨,自己抄或雇人抄,抄几本随意。从出版学角度看,读者传写是抄本时代书籍面向公众传播的最重要方式,也可以视作一种复制发行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持续了一千多年。

2.2 编撰者不经中介,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定本

在现代出版观念中,作品的定稿问世属于出版机构的业务,出版机构中的编辑一般会对作者书稿提出意见,与作者协商修改后,排定版式,最终确定为定稿。换言之,作者完成作品后,如果不经过中介机构,特别是出版机构编辑的认可,就无法作为定稿向社会公众传播。以此来看《世说》,会发现,在作品面世的过程中,既不见出版机构或书商,更无出版编辑的身影。《世说》完成后,作者刘义庆并未交付任何出版机构,而是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了定稿。这种现象实是抄本时代的常态。西晋陆云为其兄陆机编定文集问世[25];梁代诸葛璩的文集由其弟子刘皦编定问世[26];唐玄宗为上官婉儿编定文集[27];白居易自己编定文集,送到江州东西二林寺、洛城香山圣善等寺,作为定本,让天下人传写[28]。抄本时代,在作品问世过程中,几乎看不到中介的身影,大都是作者或编撰者,直接向社会提供定本。

2.3 读者传写会形成不同的抄本系统

抄本时代,作品通过传写的方式流传开来。传写如链环一样,每一个传写者面对的底本都是上一个传写本,直接面对原本的极少,这样的结果,就是极可能形成不同的读者圈和不同的抄本系统。之所以会出现《世说》《世说新书》《世说新语》等书名,“李氏本”、“颜氏本”、两卷本、三卷本、十卷本、十一卷本等十数种不同的抄本类型,原因就在于读者传写。汉唐时期,越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传写的抄本系统就越多。如陶渊明的集子,由于传写的风行,梁、隋、唐官府所藏陶集抄本就有数种类型[29],民间收藏的抄本类型与官方又不相同[30]。到北宋初年,陶渊明集已存在数十种不同的抄本。

2.4 读者传写秩序的形成:维护署名权、自发评论、自发校勘

作者向社会公众提供了定本,随着传写的开始,抄本的多样化不可避免。多种抄本的出现似乎表明定本的困难。汉唐时期的人们如何对待这种现象呢?仔细考查资料,会发现,在这种貌似无序的传抄系统中,存在着一种自发形成的秩序。

《世说》原书八卷,是刘义庆提供的定稿。梁代之前,《世说》以八卷本面貌传抄,梁代刘孝标的十卷注本出现后,八卷与十卷同时在社会上流传,到隋唐之时,社会上广泛传写的就是十卷刘注本了。很显然,尽管抄本类型多样,但在《世说》流通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通行本。通行本的遴选过程,完全基于读者的自觉选择。以注本为例,史敬胤、刘孝标注《世说》,均为个人行为。他们的最初身份都是读者,为《世说》作注,完全是出自个人喜好。刘注本面世后,读者在传写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其注本的优秀,从而自觉淘汰了史注,确立了刘注本的权威性,使之成为《世说》的通行本。通行本的出现充分说明,读者传写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读者自发维持的秩序和规范。具体表现为三个特征:读者自觉维护作者的署名权;读者自发评论;读者自发校勘。

2.4.1 读者自觉维护作者的署名权

汉唐时期,无论何种抄本系统,读者都会自觉维护作者的署名权。以《世说》为例,卷数、篇第、文字等均可能因为传抄,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但作者从未出现变化,书名也始终保证最核心的《世说》名称不变,从而维系了作品与作者关系的可靠性。刘孝标注本出现初期,原本、注本分行,后合并,这一过程中,一直清楚地标明刘义庆撰、刘孝标注。说明读者心目中,著作权的归属是十分清楚的。书籍面向公众传播后,署名权就变得尤为重要。作品署上作者之名,充分表明作品的归属,读者传抄过程中自觉维护作者的署名,既能保护作者的权益,亦能推动作者创作的积极性,更是书籍公众流通的标志和重要保证。

2.4.2 读者自发评论

读者传写培养出了大批的当世读者。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现“纸贵”之事,如左思、谢灵运、谢庄、邢邵、徐陵、庾信等,作品一经问世,立即被读者传抄,声名远播。作品在当世即拥有了大量读者,文人相互品评作品之风也随之兴盛。魏晋以后,读者评论蔚为风气[31]。在品评之风盛行的环境中,《世说》的读者选择过程完全有可能伴随各类品鉴,包括口口相传、书信往来乃至意见领袖的推重等。这种读者自发形成的品评是确立权威抄本或通行本的一种重要方式。

2.4.3 读者自发校勘

读者传写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传抄错误。书名不一,卷数不一,篇第不一,都是传抄的结果。错字、漏字、改字等异文现象更是常见。《世说·赏誉138》:“简文云:‘刘尹茗柯有实理。”刘孝标注称:“柯,一作朾;又作仃;又作艼。”[32]这三字字形相近,明显是传抄之误。现存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与离其时间最近的现存宋刻本对照,就有数十字不同,且多出了五百余字,更有部分文字,其他存世刻本均无[33]。

既然差错不可避免,校书就成为必需。自汉至唐,校勘在藏书或阅读中十分常见,对传写起着一定的规范作用。政府制作或复制书籍,常规做法都是先校书,再复制[34],这一规矩早在西汉刘向校书时即已形成[35]。隋唐官府所藏《世说》,同样也会走这样的流程。校勘并不仅是政府行为,民间同样如此。最早为《世说》作注的史敬胤就是第一个认真的校勘者,刘孝标在作注时更是“广校众本”[36]。梁陈以来,在《世说》的传写过程中,读者中的有心人一直都在自觉地进行校勘。自刘孝标、顾野王至汪藻、黄伯思,校勘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

从出版学观点看,在面向公众传播的过程中,著作权的归属、定本的提供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读者传写中,如无一定规范,极有可能造成作品传播的混乱。但事实是,汉唐时期的读者通过对署名权的认定、自发的评论和校勘,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作品的有序传播。

2.5 著作权:独重署名权

《著作权法》明确规定,著作权包含两个部分:人身权和财产权。署名权属于著作权法中的人身权,最为重要。没有署名权,就谈不上财产权,可以说,署名权是著作权的基础与核心。作者出售他的作品,有权获取报酬,他人要想复制和使用,既应取得作者的同意,也应支付相应的报酬。这些观点,在今天的人看来天经地义。但在中国的抄本时代,公元3—11世纪,人们对著作权的看法与今天有很大不同。简言之,无论作者或读者均只有署名权观念,没有财产权观念。

读者传写过程中,《世说》原本和注本的署名均明确标为刘义庆和刘孝标。《世说》自面世始,就广受读者欢迎,传抄者众多,但作为作者的刘义庆以及作为注者的刘孝标,却从未获得到过任何经济上的利益。没有人支付给他们稿费,更无版税。这种现象在抄本时代十分正常。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的“杂诗”十分流行,扬州、越州一带,有人复制他们的作品并售卖[37],元、白二人与这些售卖者全不相识,也未从其手中获得任何收益。白居易更认为他们私自售卖的那些作品,讹误频频,于是自己抄写复制了几份文集定稿,放到几处佛寺中,任人传写,目的完全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而不是要从中获取经济收益。

抄本时代,作品完成后,主要通过读者传写传播开来,作者要的是名声,而非金钱。在著作权领域中,作者独重署名权,漠视财产权,这种观念直至刻本时代依然占据主流。

2.6 书商参与程度低

研究出版,需要考察出版机构或书商。那么,抄本时代的书商是何种状况?《世说》在抄本时代是一本热门书,传抄者众。以现代出版眼光看,这种热门书必会成为出版社或书商争抢的对象。但在《世说》的出版过程中,却找不到书商的身影。刘义庆直接向社会提供了定本,读者自己买纸抄写书稿,这其中均不需要书商。书商有可能参与抄写复制,但也找不到任何资料证明。可以说,《世说》的出版,从现有资料看,书商几乎零参与。那么,抄本出版中,书商处于何种地位?当今学界常常引用北朝《阳五伴侣》和唐代元白诗作之例,说明书商售卖书籍。但我们注意到,在这两个例子中,书商与作者根本不产生如今天那样的出版关系,元稹、白居易与售卖者毫无关系。北朝有书商抄卖阳俊之的《阳五伴侣》,书商当面见到阳俊之,却不认识,且称其书的作者名阳五,是“古之贤人”[38]。在这两个例子中,《阳五伴侣》、元白诗作均为当时的热门作品,但书商与作者全不相识,均为私下复制售卖,作者未获任何收益,而且,作为作者,白居易对书商明显持反感态度。这些情况,至少可以说明,在创作领域中,书商没有什么地位。在读者领域或书籍流通领域中,由于读者传写的盛行,书商的作用也不会大。以此我们大致可以推断:抄本时代,书商在书籍出版传播领域中的参与程度比较低。

3 结 语

书籍的公众传播方式是出版活动的核心问题。抄本时代,书籍的主要传播方式为读者传写,以此为基点,才能真正理解中国抄本出版的独有特征。

从现代出版观点看,读者传写就是复制,由于传写不需经作者同意,也不给作者报酬,算得上是一种盗版行为,但处于抄本时代的汉唐人,无论作者还是读者,均视此现象为当然。抄本时代的作者重名不重利;作者直接向社会提供定稿;读者自行传写;自觉校书;书商参与度低……这些都是中国抄本出版的特有现象。同样,传抄极易造成定本的不确定性,出现书名不一、卷第不一和异文现象等。作品面世后,如果是热门书如《世说》,较之一般书籍,由于抄写复制的本子多,卷次不清和异文现象会更为突出。如果不是热门书,则通过传写方式能保存下来的抄本就较少,极端者,书籍的亡佚会不可避免。这些都是读者传写不可回避的问题。

研究中国古代出版史,最困难的是理解并还原当时的历史境况。对于抄本,书籍史、文献学界均不陌生,但抄本出版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原因概在于:汉唐时期抄本书籍的出版情况与宋以后的出版,与西方抄本时代的出版均有很大差异。也正因为此,2003年,出版学家林穗芳先生就指出:“有关古代抄本出版的情况我们目前所知甚少。”[39]时至今日,已有不少出版史论作论及到了抄本出版问题,也取得了一些进展[40]。但总体来看,多数研究囿于文献学和书籍史视角,侧重于罗列书籍种类和版本流传,或者抛开出版流程,单纯谈论书籍的编辑,读这样的论作,总有隔靴搔痒之感。笔者着力梳理《世说》的出版传播过程,目的就是想证明,我们可以拿现代出版的观念来看古代,但一定要实事求是,尽量还原当时的历史状态。《世说》并非偶然和个例,抄本时代处处存在读者传写现象,只有承认这一现象,才能真正触摸到抄本出版的内核。

注 释

[1][39]“西方学者一般把古代出版史划分为抄本出版和印刷出版两个时期。” 林穗芳.有关出版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出版史料,2003(2):107,112

[2][3]“《世说》所录人物,以秦末陈婴母(《贤媛一》)入之篇,次以武帝时之郭舍人(原作东方朔,误。《规箴一》),次以元帝时之京房(《规箴二》)、王昭君(《贤媛二》),次以成帝时之班婕妤(《贤媛三》),下至宋初谢灵运(原作傅亮,误,《言语》一0八)而止。”“(《世说新语》之名)极盛于宋代。”杨勇.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再版序”13 (笔者按,各类《世说新语》笺注及相关研究文章中,以杨勇的统计最为仔细);“卷前”1

[4]“《世说》之名肇刘向,六十七篇中已有此目。其书今亡,宋临川孝王因录汉末至江左名士佳语,亦谓之《世说》。梁豫州刑狱参军刘峻注为十卷,采摭舛午处,大抵多就证之,与裴启《语林》相出处,皆清言林囿也。本题为《世说新书》,段成式引王敦说澡豆事以证陆畼事为虚,亦云‘近览《世说新书》’,而此本谓之《新语》, 不知孰更名之。盖近世所传。” (宋)黄伯思.东观余论[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106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儒家”:《刘向所序》六十七篇,《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颂图也。张舜徽认为,这六十七篇是刘向“所自为之书”。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123-124

[5]“黄伯思《东观余论》谓,世说之名,肇于刘向。其书已亡。故义庆所集,名《世说新书》。段成式《酉阳杂俎》引王敦澡豆事,尚作《世说新书》可证。不知何人改为《新语》,盖近世所传,然相沿已久,不能复正矣。” 四库全书研究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7:1836

[6]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前言”1

[7][24][32][33] 杨勇.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卷前”1,248,435,“卷前”4

[8](梁陈之间)的顾野王:“凡号《世说新书》者,第十卷皆分门。” (汪藻《世说叙录》)。 世说新语(影印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613 “《新书》之名,当起自梁、陈之间。” 杨勇.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卷前”1

[9]日本学者神田醇基于汪藻的《世说叙录》,判断“世说新语”之名可能出现于五代宋初。见罗国威.《世说新语》辞典序[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75

[10]刘义庆本是宋武帝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 宋书(卷51)[M].北京:中华书局,1974:1474-1475

[11][1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53,53

[12]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12

[14]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08-110;张叔宁.“纂缉旧文”与“自造”新文[J].明清小说研究,2003(4):5;刘强认为,《世说》有虚构和杜撰,是在文献可征基础上的“二度创作”。见刘强.《世说》学引论[D].上海:复旦大学,2004:19-21

[15] “《世说》成于众手,刘义庆出刺江州之时也。即元嘉十六、十七年之间(438、439)。” 杨勇.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卷前”3 “刘义庆率一大批‘文学之士’从元嘉十年开始抄撰,直到元嘉二十一年(444)去世。”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12

[16]周祖谟为《世说新语笺疏》所作“前言”中认为,史敬胤为南齐人:“汪藻在《考异》中所录敬胤书共五十一条,其中十三条无注。案敬胤事迹无考,据‘王丞相云刁玄亮之察察’一条注文,知与卞彬同时,当为南齐人。”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7:“前言”1,杨勇在“自序”中认为,史敬胤为齐梁间人。在“卷前”中,引刘兆云之说,定史注成书时间约在齐永明中。当在公元485、486年间。见杨勇.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自序”6;“卷前”3

[17]赵建成.刘孝标《世说注》撰著时间考[J].古籍整理学刊.2009(1):19-21

[18]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凡例”2;另据赵建成统计,刘孝标《世说注》共征引古籍475种。见赵建成.刘孝标《世说注》考略[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3

[19]“八卷、十卷分行,至于唐世,遂二书合行,通为十卷。”见杨勇.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卷前”1

[20]《世说·文学57》“僧意在瓦官寺”条刘孝标注:“诸本无僧意最后一句,意疑其阙,广校众本皆然。唯一书有之故取以成其意。” 见杨勇.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221

[21]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日本明治十年(1877)发现于京都东寺,后割裂为五,分藏五人。罗振玉设法使分者复合,并于民国五年(1916)影印。该残卷起于“规箴第十”,终于“豪爽第十三”。其中,“规箴”24则,“捷悟”7则,“夙惠”7则,“豪爽”13则,共51则。

[22]世说新语(影印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613-617

[23]“读者传写”观念最早由刘光裕先生在2004年提出。详见刘光裕《抄本时期书籍流通资料》,宋原放.中国出版史料[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5]陆云《与兄平原书》:“前集兄文为二十卷,适迄十一。当黄(潢)之。书不工,纸又恶,恨不精。”见郁沅,张明高.魏晋南北朝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71

[26] “诸葛(璩)所著文章二十卷,门人刘曒集而录之。”梁书(卷51)[M].北京:中华书局,1987:744

[27][28] “上官昭容名婉儿,西台侍郎仪之孙也。……婉儿常劝广置昭文学士,盛引当朝词学之臣,数赐游宴,赋诗唱和。婉儿每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公主,数首并作,辞甚绮丽,时人咸讽诵之。……玄宗令收其诗笔,撰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为之序。” “居易尝写其文集,送江州东西二林寺、洛城香山圣善等寺,如佛书杂传例流行之。”旧唐书(卷51; 卷166)[M].北京:中华书局,1975:2175,4358

[29]梁有《陶潜集》五卷,隋有《陶潜集》九卷,唐有《陶渊明集》五卷,《陶潜集》五卷,《陶潜集》二十卷。分别见《隋书·经籍四》《旧唐书·经籍下》《新唐书·艺文四》。

[30] 宋刻递修本《陶渊明集》十卷有宋庠(996-1066)所作序录,序录中,宋庠指出:“今官私所行本,凡数种,与二志不同。”他自己就藏有数十家陶集的本子,且搞不清楚哪一种是原本:“卒不知何者为是。”宋庠语见胡旭.先唐别集叙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377,378

[31]陈静.抄本传播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者、读者和作品[J].出版科学,2010(2)

[34]“隋开皇三年,秘书监牛弘,表请分遣使人,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绢一匹,校写既定,本既归主。” 隋书[M](卷32).北京:中华书局,1973:908 “贞观中,令狐德棻、魏征相次为秘书监,上言经籍亡逸,请行购募,并奏引学士校定,群书大备。” 旧唐书[M](卷46).北京:中华书局,1975:1962

[35]陈静,刘光裕.刘向校书对古典出版的贡献[J].出版史料,2004(1)

[36]《世说·文学57》“僧意在瓦官寺”条,刘孝标注曰:“诸本无僧意最后一句,意疑其阙,广校众本皆然。唯一书有之,故取以成其意。”见杨勇《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221

[37]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予杂诗,贾于市肆之中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文学资料丛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11

[38]“(阳)俊之,位兼通直常侍、聘陈副、尚书郎。当文襄时,多作六言歌辞,而拙。世俗流传,名为《阳五伴侣》,写而卖之,在市不绝。俊之尝过市,取而改之,言其字有误。卖书者曰:‘阳五,古之贤人,作此《伴侣》,君何所知?轻敢议论!’俊之大喜。” 北史(卷47)[M].北京:中华书局,1974:1278

第8篇:国庆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

国庆节活动策划方案1

一、活动内容

1、聚焦一个点:开展“寻找祖国的成长足迹”图片展,评选“我最喜爱的图片”。

2、辐射两个面:在少先队层面开展“爱我中华”演讲赛;在儿童团层面开展“说说祖国的变化”故事赛。

3、发动全方位:用海报、集体广播的形式在全校进行宣传发动,形成热烈迎接国庆的气氛。举办一次红领巾专题广播

国旗下的讲话,要求各中队出一期黑板报、开一次专题中队会、举行一次雏鹰假日小队等系列活动,并评选优秀方案。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亲身体验等方式,感受祖国翻天覆地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唱歌、跳舞、朗诵、画画等)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

3、知道我国的国名及国庆节的由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4、学习收集有关资料。

三、活动重点和难点活动重点:

感受国庆活动的热烈,知道国庆的重要意义,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活动难点:理解祖国的含义,学习收集资料。

四、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人们欢度国庆的图文资料,如阅兵式、文艺演出等。

2、指导学生准备各项活动的参赛资料。

3、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国庆节来临之际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如街上布置的花坛

建筑物上或学校、单位门前庆国庆的标语、灯饰,电视里呈现的天安门广场上的花坛等。

五、活动方案

发动准备阶段(时间:9月25日之前)

1、张贴宣传海报:将我校如何“迎国庆”的具体实施方案向全校师生推出。

2、利用集体广播,发动师生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提出具体的要求。

3、在班主任层面和队干部层面开展关于“庆国庆”的专题准备会议,并请有关人员作好统筹工作。

具体实施阶段(时间:9月25日~9月30日)

1、开展一次“庆国庆”专题红领巾广播

2、举办一次“爱我中华”演讲赛(三~五年级)

3、举办一次“说说祖国的变化”故事赛(一、二年级)

4、举办一次“寻找祖国的成长足迹”全校图片展

5、在各中队开展专题中队会、雏鹰假日小队、黑板报等

活动总结阶段(时间:10月8日升旗仪式)

1、宣布“庆国庆”系列活动获奖名单集体奖项:优秀组织奖、优秀活动方案、优秀黑板报等个人奖项:

朗诵(讲故事)优秀个人、“我最喜欢的图片”优秀个人等。

国庆节活动策划方案2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活动,加强幼儿爱国主义热情,激发幼儿而爱祖国的情感。

2、初步认识我们的首都是北京,北京的标志是天安门,认识国旗。

3、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天安门挂图,国旗,白纸,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1、集体起立听并跟唱国歌。

2、详细的像孩子们介绍中国的首都在北京,北京有个天安门,认识天安门。

3、认识我们的国旗,知道国旗的名称是五星红旗。是红色的长方形上面有五颗金黄色的星星,一颗大星,四颗小星。

4、集体朗诵儿歌《国旗国旗我爱你》。国旗国旗我爱你,国旗国旗红又红,国旗上面五颗星,一颗大四颗小,国旗国旗我爱你!我们向您敬个礼!

5、幼儿以自己为祖国妈妈燃放礼花的方式庆祝祖国的生日。

(一)、教师介绍背景图。

(二)、边念儿歌边添画:点点点,画画画,送给祖国妈妈小礼花。

(三)、幼儿作画:添画烟花。

要求:

1、要用漂亮的颜色画烟花,要画满。

2、蜡笔不要涂到桌子上。

6、把作品送给"祖国妈妈"。

1、把自己的礼物送给祖国妈妈,并对"妈妈"说:"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2、展示成果,把幼儿的作品在班级展示,让幼儿有成功感。

四、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国庆节时带孩子外出游玩,体验国庆节欢乐的气氛。

国庆节活动策划方案3

一、活动目的

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操。在国庆62周年到来之际,我校将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以“怀感恩之心,唱祖国颂歌”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二、活动主题:“怀感恩之心,唱祖国赞歌”

三、活动日期:xxx5年9月××日—xxx4年10月××日。

四、活动安排:

1. 手抄报创作比赛活动。

参赛主题:以感恩祖国为主线,围绕民族团结教育自拟主题

参与对象:1—6年级全体学生。(1-2年级可以上交感恩祖国的绘画作品。)

活动要求:

(1)各班班主任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感恩祖国”手抄报创作活动。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的报道,积极了解国内外新闻,特别关注建国62周年以来,在民族团结上做出的努力。各班至少选择2份优秀作品上交。

(2)在8K纸上,让学生自己设计版面,自己写,自己画,调动班级学生积极性,办出特色,增强学生的美感,成为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

上交截止时间:xxx5年9月××日

2.感恩祖国诗歌朗诵比赛。

参赛主题:“感恩祖国”“感恩学校”

参与对象:1—6年级每班朗诵一首诗歌,要求全班参加。

活动要求:各参赛班级自选诗歌,诗歌内容必须以感恩祖国、感恩学校等为主题,时间不超过3分钟,利用国庆放假时间练习。要求各班必须在黑板上或屏幕上出现本次活动主题:“感恩祖国”诗歌朗诵比赛。 各班在9月××日将参赛题目报德育处。

比赛时间:xxx5年10月××日下午具体时间另定。

比赛地点:各班教室

3.“感恩祖国”主题班队活动课。

主题:“感恩祖国”

参与对象:1—6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安排:

一、二年级聆听爱国故事(或观看视频)并进行爱国教育;

三~六年级举行“我对祖国知多少”知识竞赛,竞赛方式:每班选2名学生参加竞赛。

提供100道知识试题,竞赛时从其中选取30道。

时间地点:xxx5年10月××日下午第大休息在多媒体教室

第9篇:国庆手抄报内容资料范文

一、指导思想在校行政和上级少工委的领导下,以“创新、服务、育人”为宗旨,以活泼、健康、务实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有效提高少先队员的综合素质。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进一步增强我校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促进学校少先队事业的新发展。

二、主要工作针对本校实际,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开展文明礼仪行动、绿色上学行动等形式丰富、内容新颖、活泼向上的少先队教育活动,使队员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

2.积极抓好学校少先队的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规范少先队仪式和礼仪,规范队室的档案管理,增进少先队教育的感染力,用特有的少先队文化来育人。

3.辅导员老师要加强少先队文化建设的学习与钻研,带领学生开展好“国学经典诵读”少先队课题研究,参加各级各类的少先队科研活动,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基础,为少先队事业作贡献。

4.相应学校各项活动的宣传工作,办好手抄报、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为学校的少先队工作造势搭台,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树立形象、提高声誉。

三、工作措施(一)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在学校行政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开发区团委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探索符(文章转贴自实用工作文档栏目) 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形式,坚持用活动育人,把基本做人、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少先队员的情感和意志,成为他们的内在品质。

1.组织开展“讲礼貌、重礼仪、常礼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以“看现象、评事例、做标兵”等活动形式为载体,以“学校、家庭、社区”等活动阵地为途径,在系列教育活动中,使队员明白“文明礼貌”的重要性,人人都来争当“礼仪小标兵”。

2.继续组织队员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养成教育》,用“规范”和“队章”来约束少先队员,培养他们诚实、勇敢、活泼、团结的优良作风,树立起遵章守纪、知法守法的自觉意识。

3.推进少先队工作社会化,不断增强教育整体实力。大队部将配合校党支部、德育处,当好少年儿童与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加强与开发区及社会各界的合作与配合,共同创造具有时代特色、少先队员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扩大学校少先队活动的运作空间,为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服务。

(二)加强少先队的基础建设,促进少先队工作可持续发展。

1.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

(1)各中队辅导员要有明确的少先队工作意识,对学生加强队前教育、队礼教育等队知识教育,开展生动活泼的少先队主题活动,认真填写好中队日志。每月定期召开辅导员例会,做好学习笔记,及时改进和反馈工作。

(2)加强对小干部的培养。建立队长学校,设立大队委每月例会制度,加强对队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各中队要设立类型的队干部服务岗位,实行民主选举和队干部轮换相结合的少先队小干部任职制度,并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技能培训。

(3)上好每周一次的班队活动课。活动应结合学校工作、节日文化等进行,开展队活动应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主动参与,辅导员要避免“包办代替”。

(4)组织“优秀少先中队”以及各项校内外评优评比工作,宣传和推介先进。中队辅导员要对“光荣升旗手”进行培训,以确保升旗仪式的严肃和庄重。

2.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

(1)抓好“红领巾广播站”的队伍建设,配合常规检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及时将广播内容做记录,为学校营造具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2)进一步提高升旗仪式质量,充分发挥升旗仪式潜移默化的育人职能。

(3)加强中队建设。中队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的缩影。各中队工作要落实四个有,即:期初有计划,周周有安排,月月有重点,期末有总结。各中队还要设有“文明公约”、中队角、光荣簿等,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促进良好氛围的形成。

(4)加强队室的建设和管理。定期更新内部布置,坚持大队委员每天值班制。本学期队室将进一步完善少先队档案,强调在规范和细化上下功夫。

(三)深化国学经典诵读行动,推进经典诵读活动不断发展。

本学期,继续深化国学经典诵读行动,确立富有校本特色的诵读活动,使之成为衡量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

1.大队部将围绕“礼仪”、“诗文”、“艺术”各评比一次校级奖章,评比依据是国学经典诵读主题活动表现。

2.继续开展“每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辅导员老师要对活动进行管理和指导,使之成为实践体验、诵读经典的重要阵地。

月份工作安排

九月份1、制定少先队大队及各中队学期工作计划。

2、常规教育——“礼仪规范、队容队貌”。

3、举行“诵读国学经典演讲比赛”。

4、布置教室,美化校园。

5、庆祝教师节,开展以“庆祝教师节”为主题的班会和黑板报;。

6、组织各中队以“安全伴我行”为主题,开好主题班会。

7、大队部的换届选举工作,确定少先队干部、升旗手、播音员名单,并进行一些培训指导工作。

8、举办迎“十·一”跳绳及拔河比赛少先队大队活动。

十月份1、国庆节宣传活动——出好以“庆祝国庆”为主题的校宣传黑板报和手抄报。

2、积极创新红领巾广播站广播内容,弘扬国学经典,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3、卫生知识宣传活动-----讲座:卫生保健知识;

4、培训辅导员,队干部。

5、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十一月份1、11月9日 中国消防宣传日(消防节),宣传学习消防知识,进行消防逃生演练;

2、举行国学经典诵读主题大队会。

3、开展读书教育活动,美化绿化校园。

4、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校宣传手抄报和黑板报。

十二月份1、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

2、开展食品、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活动。

3、筹备庆“元旦”文艺晚会,设计庆元旦手抄报活动。

一月份1、开展“庆元旦”文艺活动。

2、表彰各类优秀人员和中队、资料归档。为三好生、优干、优秀少先队员、优秀辅导员等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3、班队工作经验交流,辅导员工作小结。

4、少先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