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范文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精选(九篇)

两小儿辩日的翻译

第1篇:两小儿辩日的翻译范文

一、译者以“信”为本

虽然“信”、“达”、“雅”三个字,早在三国时期的佛经翻译家支谦的《法句经序》中就已经全部出现了。但是,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却是严复的一大贡献。严复的“信、达、雅”三字经,有继承、有发展、涵义深、影响大。郁达夫说:“信、达、雅的三字,是翻译界的金科玉律,尽人皆知。”周作人也说过:“信、达、雅三者为译书不刊的典则,至今悬之国门无人能损益一字,其权威是已经确定的了。”

赵元任是完全赞同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的,但并未僵死地将其绝对化,而是注入自己辩证的思维。1968年10月23日,赵元任在台湾大学讲演《论翻译中信、达、雅的信的幅度》,文章一开头就说:“严又陵先生尝论凡从事翻译的必求信、达、雅三者具备才算尽翻译的能事。不过说起雅的要求来,虽然多数时候是个长处,可是如果原文不雅,译文也应该雅吗?……所以话又说回头,还是得拿信作为翻译的基本条件。”正是坚持译者以“信”为本,30岁的赵元任没有跟风像严复一样,为求所谓的“雅”而袭用秦汉文言译书。而是追随胡适、刘大白等倡导的白话文运动,用语体成功地翻译了《阿丽丝漫游奇境记》等名著。信达是魂,灵活为要,是赵元任一生译论的标尺。因此,在他77岁高龄发表的这篇讲演的结尾仍强调:“我们现在其实还没有很超过postgate五十多年前论翻译时候所注重的话。他说:‘大家都承认,虽然大家不都实行,一个翻译的基本优点就在乎一个信,谁翻译的跟原文最近就是谁翻译的最好’”。

二、信、达、雅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赵元任聪慧深思,博学多才;一生获得两个哲学博士和三个荣誉博士的尊衔,曾是与王国维,梁启超和陈寅恪并称的清华学院四大导师。1938年赴美后一直在夏威夷、耶鲁和哈佛等大学供职,53岁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他对信、达、雅三者的辩证认识,充分体现了远见卓识、实际灵活的翻译思想。

“信”是赵元任翻译观的根基,他坚持没有信就谈不上翻译,不信的东西可称为创作但不能称为翻译。虽然如此重视有加,但是他并没有把“信”绝对化;认为“信”也是相对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论翻译中信、达、雅的信的幅度》文中,赵元任专业地从语言与非语言、语境、情况、借用语、范畴、音韵、节律和韵等多种角度论述影响译文“信”度的因素。

“达”是赵元任翻译观的灵魂,不达没完成语言桥梁任务,同样不能称之为翻译。他长袖善舞,充分发挥自己博学多才、精通多种语言的特长,千方百计、灵活多变地完成达的目的。在翻译《一个女人的自传》时,为了准确传神地把妻子杨步伟的回忆录翻成英文;他频繁使用改译、节译和增译手法,采取“偏离充分性而取可接受性”的达的翻译策略。

“雅”是赵元任孜孜以求的翻译最高境界,它是区分平庸和杰作译品的标尺。尤其可贵的是他反对拘泥于机械的、形式上(例如严复的文言译文)的假雅;而倡导应翻译内在要求,达到最佳翻译效果的真雅。这也就是赵元任翻译审美再现的追求,在《阿丽丝漫游奇境记》等译著的审美再现并没有直译原文,而是创造性地“归化”译文,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著审美功能。

三、译作《阿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经典地位

第2篇:两小儿辩日的翻译范文

关键词:梅肖尼克 翻译诗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当今世界翻译理论界各种学术流派异彩纷呈,其中很多学术思想如乔治・穆南的语言共相现象思考、布拉格学派、新洪堡学派、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等等都是以语言学作为翻译理论坚实基础派生而出。

但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国际翻译界出现了“文化转向”,法国翻译理论家勒菲弗儿提出制约文学翻译功能的三大要素: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首次把诗学作为制约文学翻译的一大关键要素引入到翻译学理论领域。之后,法国文论家亨利・梅肖尼克将诗学理论纳入翻译研究,其对“翻译诗学”的深刻独特见解与诠释对文学翻译理论影响极大,对世界翻译理论的思想演化完善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从梅肖尼克“翻译诗学”的起源、基本观点、意义及局限等几个方面探讨这一理论。

一、“翻译诗学”溯源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是全面地对‘文学理论’有所贡献的第一部著作,也是经典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在梅肖尼克的《诗学一创作认识论与翻译诗学》一书中我们看出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对梅肖尼克“翻译诗学”学术思想的影响及其深刻的烙印。梅肖尼克认为,翻译决非原文文本的翻版,而是扎根于社会现实和实践生活的创作。但是翻译本身存在许多特质,比如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创作,而是具备自身独特创作手法与定律模式的创作。这样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已经无法支撑整个“翻译诗学”理论。他在其著作中曾深刻地指出,“翻译诗学”实现了源于俄国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诗学理论与现作实践的结合。

回顾世界文学史,诗学再度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是根基于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成熟壮大之中的。俄国形式主义诗学观力图不对文体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更为看重的是现实文本的具体特征。梅肖尼克所提倡的诗学理论是发展于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性诗学理论之上的。“他强调译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文学性。形式,或者风格,并不是附加的、额外的东西,不是附着于内容之上的,它是作品之所以成为作品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梅肖尼克的“翻译诗学”

亨利・梅肖尼克是当代法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文论家。1973年他出版了《诗学一创作认识论和翻译诗学》,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有关“翻译诗学”理论的独立思考与深刻见解。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出版了《翻译诗学》,在这部翻译理论作品中他系统阐述了他的“翻译诗学”观思想,这也标志着梅肖尼克的“翻译诗学”思想体系的正式确立与成熟。

在世界翻译理论学术研究中,梅肖尼克的“翻译诗学”理论在整个文学翻译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他明确提出了翻译不应当从属于语言学领域的突破观念,认为翻译应该是文学创作的一个范畴,他的思想形而上地将诗学作为一个比语言学更为系统、全面深入的理论系统来看待。在他看来,形形的文学翻译形式是语言学手段无法全面涵盖的。为了更加深入有效地研究翻译理论,唯有将其纳入诗学的轨道,而且这一轨道将是翻译理论发展的唯一出路。

梅肖尼克还提出了不少在翻译界内具备建设性的独特观点。比如翻译必须是历史主题特殊形式的重新表述。另外,梅肖尼克着重批判了将形式与内涵割裂开来的二元论,他主张保持文体内容与形式的整体性。非常看重形式本身所要传递表达的意义。在梅肖尼克看来,艺术的表现形式本身就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梅肖尼克对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表达了反对意见,希望能够摆脱语言学的束缚。梅肖尼克提出了文学翻译的实质是在于创作。

梅肖尼克对“翻译诗学”的研究也讨论了翻译理论中亘古不变、无法跨越的一个话题一忠实性。他认为传统意义的忠实意味着译者面对原作者时表现出来的隐身,而译者这种尊重原著的态度实际上是翻译“附着论”思想的体现。辩证地看,梅肖尼克的忠实观建立在他的“节奏”思想的基础之上,充分反映了他的翻译伦理观和诗学观的和谐统一。他认为译者无需纠结于忠实原作内容还是忠实于原作形式,而是应该忠实于原作的“节奏”。他赋予了“节奏”全新定义,认为它是主体对话语的组织,是“经验性在话语中的体现,它使得发生在说话主体身上的一切不再是对先前状态的重复,而总是一种新的、特殊的事件”“作为创作的翻译只能是原文的隐喻或生成转换。”

梅肖尼克将翻译的文化内涵提升,放在了与创作同一水平之上。谈及复译方面,他认为非创作性的翻译终将老去,只有提出一种将创作与翻译结合起来的概念才能使译本永葆新鲜与独特。此时我们所指的翻译已经不单纯是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而已经升华提升为一种真正的文学创作。

三、“翻译诗学”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翻译研究犹如文化研究,需要一种多元声音”。跨学科的翻译理论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美的奇效应,融汇了语言学、美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翻译诗学”的深入升华研究促进翻译学理论整体深度境界的提升。首先,“翻译诗学”在翻译理论中以独特的视野角度人手让我们拓宽了学术眼界,并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某些在语言学理论层面上很难诠释的翻译理论问题。其次,深入研究“翻译诗学”可以认知到译文其实是动态再创作的过程,这样就有助于我们对翻译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在哲学层面保证了翻译理论的思想性。最后,“翻译诗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国内的翻译理论发展与未来的思考。

第3篇:两小儿辩日的翻译范文

记者会开始了,总理引用的很多富有文化内涵的古诗词一经美女之口翻译出来,举座皆惊。第二天,多家媒体将“当今最火、最受欢迎、最上镜的英文女翻译”等诸多形容词加之她身,―时间,这个温婉浅笑、气质娴雅的女孩张璐成了网络红人。网友们无不惊叹:追星就要追这样的星!

“高翻”交替,知性张璐完美“爆发”

随着记者会现场一阵掌声和“咔咔”响起的快门声,温总理出现了。

“咦,总理身边的翻译换人了!”台下一位记者先发现了,并小声地说了一句,大家顺着她的视线看去,果然,坐在总理左侧的翻译不再是费胜潮,而是一位美女翻译官。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 spite of rumors 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想把温总理引用的古诗词生动地用英文表达出来实属不易,可唯有张璐,用她条理清晰、独具匠心的翻译震撼了整个金色大厅,也让她成为中国面对世界的一道美丽风景。时而凝神、时而微笑,她在庄重严肃的时刻能够保持这份淡定,才气纵横的范儿蓄势待发。

同样是记者会,同样是面对众多国际媒体,同样是美女,人们不禁想起了2009年年末的王紫菲,这位上海交大的美女研究生在奥巴马演讲会上“一脱成名”,而事后却证明是网络推手精心策划的一次炒作。而张璐不同,她身上的宝蓝色衬衫与黑色西装毫不哗众取宠,甚至在中外媒体的特写镜头对准她时,她依旧保持着职业化的微笑。在央视摄影师镜头的偶然捕捉之下,张璐,这个知性端庄的女性,顷刻间成为家喻户晓的红人。

在网友“慕容继承”的人肉搜索下,众多网友纷纷表达了对这位美女翻译的艳羡之情:外交学院的高材生,当年的校花,现在的“高翻”(高级翻译),当今最火、最受欢迎、最上镜的英文女翻译。

张璐的翻译生涯不算短,但在过去7年中只是协助费胜潮。3月14日,温总理记者会首次启用女翻译,她才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热议话题。说起这个,张璐不露声色,面对众多网友的质疑与评价,她似乎牢牢把握住低调的原则,不声张也不辩驳。

2004年,留学英国伦敦攻读外交学的张璐似乎找到了新的命运的转析点,经过严苛的考试,她进入了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2008年,张璐幸运地成为温总理的专职翻译费胜潮的协助翻译,并凭借干练的素质成为翻译处副处长。

这是一个不错的信号,意味着新老“高翻”交替的时刻来临。张璐也紧紧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她曾经的努力、积淀终于在这次记者会上完美“爆发”!

她的个人魅力并非一蹴而就

1996年,张璐顺利进入北京外交学院国际法系,这一培养众多外交人才的高等学府让她神往不已。与其他同龄女孩―样,张璐的性格直率、开朗,短发的她常常被人误解为“假小子”。然而,“假小子”也有沉静的一面――目不斜视、沉浸书香。如果你在外交学院的图书馆流连,和管理员交谈,管理员仍会津津乐道当年那个痴迷书籍的学生张璐。

张璐对于英语的热爱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她喜欢阅读《泰晤士报》《每日邮报》《今日美国》《参考消息》等,直观的英文读物,无限启发着她青春爱幻想的头脑,这注定了张璐今天的强劲风头。人们对于外交部翻译室,总有一种神秘感和崇敬感,比如浩如烟海的翻译资料,比如道听途说的“魔鬼训练”,在张璐看来,这些只是生活的历练罢了。

2009年,已是翻译处副处长的张璐在母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看着台下学弟学妹们年轻羞涩的面庞,张璐也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起自己的职场生活。她说自己工作十分忙碌,为了保证翻译工作的质量,自己除了深夜加班,还必须每天阅读《参考消息》《环球时报》,听BBC、VOA、CNN,并做大量详尽的笔记。听她一席话,在座的学弟学妹更加佩服这个带着偶像光环的师姐了。

笔者试图联系张璐的学弟“大智”时,他言谈中充满对张璐的崇拜:“学姐谈论了许多关于翻译的经验和感想,这只是她回母校的一个交流,其中涉及一些个人体验以及她工作中不太方便公开的东西。她希望不要外流,我想应该尊重师姐的意愿,不太方便具体透露。”

其实,大家如今看到的那个沉静优雅的女高翻,在学生时代就已经显现出她不凡的个人魅力。前不久,有记者在山东济南找到了几位张璐的昔日同窗,从他们口中,这才对这个出生于济南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她首先是个才女,其次是个淑女,另外,她的综合素质也很高!”这是同学和老师对张璐最多的评价了。那时候的张璐,课桌上总是堆满了英语报纸。但不论哪个同学问她什么问题,不管多么细枝末节,张璐都会耐心解答。

而在张璐高中时的同桌陈浩看来,现在的张璐虽然身居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一职,但“她还是原来的那个她。张璐是个很低调的人,她把自己现在的工作看得很平常,经常说‘只是―份工作而已’”。

现为济南第二十中学历史老师的刘源与张璐是高中同班同学,她也说:“张璐的英语水平很好,和我们应试的学法不―样,她很注重口语。对了,她还是我们班排球队的呢!”

看着他们个个都因为是张璐的同学而自豪,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张璐可以走红网络,成为年轻人热捧的偶像了。原来,她的个人魅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英文的世界很玄妙, 自信的光芒很灼热

张璐红了,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璐的妈妈孙丽显得非常谨慎,反复强调:“女儿并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只不过做了一份普通的工作。”张璐妈妈只是说,张璐从小到大很努力,也很幸运,遇到了很多很不错的老师,“如果要说点什么,就是要感谢老师,他们对张璐的影响和帮助很大”。

在山东省实验中学保存的学生成绩单上,看到这个如今被誉为“部级水准”的翻译官的名字。张璐中学时期的英语分数虽然优秀,但在这所尖子生云集的重点高中里,其实也不算拔尖。“我一直认为高分并不等于高能力,英语水平高但不见得要得满分。”张璐高中时的英语老师高德华说。

人贵在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对张璐,张璐的妈妈丝毫不担心,她说女儿从小就比较懂事,她也很尊重女儿的意见,因为她知道张璐是个能够为自己负责的人。对于张璐如今的走红,张璐妈妈说自己有些意外,她对记者和网友表示了感谢,关于女儿的情况不愿再多说。

如今,金色大厅的美女翻译官张璐红了,尽管她可爱知性的蘑菇头和流畅的古诗词译文让人赞不绝口,但是,温总理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张璐将“九死”译为“thousand times”――因为英文习惯说“死上―千次才够’,却为她引来诸多拍砖和争议。

有网友指出“九死”中,“九”本应该修饰“死”,但是张璐的翻译却修饰了“悔”,容易形成“我不后悔一千次去死”的误解,“加讪”译文“from the outside”,违背了国内外“讽刺批评”的内涵。

面对争议,张璐的表情依旧淡定,从虚心接受到温柔笑容。在公众面前,她从不轻易表露自己内心的情感起伏,甚至在不和谐的声音中,没有来自她的任何文字或话语的陈述与辩解,她用自己一直以来的沉默和淡定来面对外界的各种声音,似乎只有在英文的世界中才能真正找到自己。

过去的两年,翻译处处长费胜潮一直是总理的首席翻译,2009年,张璐才正式担任了总理的翻译。梦想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和以往的助理翻译不同,张璐这次是真刀真枪上战场,而且―个人独当一面。

人们质疑女翻译的能力,尽管总理对张璐十分看好,但面对唇枪舌剑,好强的张璐也难以忍受煎熬,常常用通宵熬夜来排解内心喷涌的惆怅。

费胜潮似乎很了解她的情绪,主动找张璐沟通。他并没有给张璐灌输枯燥的理论,而是笑着谈起了自己的经历:一次记者招待会接近尾声时,凤凰卫视的记者用中文提了一个问题,他居然没有反应过来,词句机械而顺畅地脱口而出,紧随其后的是全场的大笑,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自己是用中文把问题重复了―遍。

张璐被费胜潮逗乐了,心理压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缓解。成为费胜潮的助理翻译后,她深深体会到了作为总理翻译的不易,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那翻译就失去了生动的魅力。

第4篇:两小儿辩日的翻译范文

凡尔纳作品进入中国

1900年出版的《八十日环游记》是凡尔纳的作品中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译者是陈寿彭、薛绍徽夫妇,署名“逸儒译,秀玉笔记”。陈寿彭于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并且留洋归来,接受过新式教育。译者在序言中概述小说内容:“中括全球各海埠名目,而印度美利坚两铁路,尤精详。举凡山川风土,胜迹教门,莫不言之历历,且隐含天算及驾驶法程等。”《八十日环游记》即我们今天熟知的《八十日环游地球》,具有凡尔纳作品典型的地理探险风格。主人公利用现代交通工具克服万难,以很短的时间成功环游地球。各地的自然景观、人情风俗跃然纸上,对当时的读者来说是不小的感官冲击。

凡尔纳的作品在中国的传播自此肇始,可以说直到今日他的作品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科幻作品。在凡尔纳生活的年代(1828~1905),“科幻小说”的概念还未确立(这一概念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由科幻作家雨果·根斯巴克在西方世界提出并逐渐确立),他所创作的文类当时被称为“科学小说”。在中国,梁启超在《新小说》创刊号中讨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时也提出了“哲理科学小说”的概念。“科学”元素的存在正是这一新鲜文类被引入中国的原因。知识分子对西方科学技术的渴望和推崇,对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现代性的探索促成了这一引入。

在梁启超、罗普合译的《十五小豪杰》出版之后,《海底旅行》(即《海底两万里》)《月界旅行》(即《从地球到月球》)《地底旅行》(即《地心游记》)等凡尔纳著作陆续译出。其中《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是鲁迅所译。鲁迅推崇科学小说的知识传播功能,认为科学小说的译介对于中国知识界有重要作用。在《月界旅行》一书伊始的“辩言”中鲁迅陈述了他对科学小说的一系列观点,包括:“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早期科学小说发展轨迹和日本十分相似。凡尔纳的作品在明治时期的日本也广受欢迎,日本的科学小说也是在这一时期繁荣起来的。第一本日译凡尔纳作品同样也是《八十日环游地球》,于1878年出版。之后凡尔纳的作品大规模引入日本,早期的中译本也大多由日文转译而来。

梁启超翻译凡尔纳作品

1901年,《春江花月夜报》上连载了由梁启超和罗普转译自日文的《十五小豪杰》。一年后,由梁启超所负责的《新民丛报》从创刊伊始(第2号起)也开始连载这部作品,带有故事之外的期冀。在《新民丛报》刊登的版本里,梁启超署名“少年中国之少年”翻译了前九回,罗普署名“批发生”翻译了后九回,其中梁启超翻译的前几回均有译者的后记。

《十五小豪杰》讲述了新西兰的一群学生放假之后去航海,结果遭遇风暴,历经困难又返回家乡,其间掺杂着地理知识和航海知识。梁启超以一首词《调寄摸鱼儿》作为开篇讲述故事梗概,也不忘在其中表达对探险精神和共和制度的欣羡,“英雄业,岂有天公能妒,殖民俨辟新土。赫然国旗辉南极,好个共和制度”,类似这样对西方少年探索未知的赞叹,对西方航海技术及社会制度的简介,贯穿译文与译者后记。

在第三回后记中,梁启超写道:“学生放假时,不做别的游戏,却起航海思想,此可见泰西少年活泼进取气概。”由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梁启超还延伸至对英式教育的讨论。他认为英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国民富于自由和服从两种特点,而这两点对于立体的国民是必需的:“最富于自由性质者,莫英人若,最富于服从性质者,亦莫英人若。盖其受教育之制裁者,有自来矣,立体之国民,此二性质,缺一不可。盎格鲁撒逊人种所以独步于世界,皆此之由也。”

由于凡尔纳的科学小说具有富含地理知识的特点,梁启超译文中的一些附注甚至像教科书一般详细。比如文中有一段介绍新西兰的地理位置和库克船长,译者写下附注,详解国人可能不知道的知识:“话说南太平洋地方,澳大利亚洲南边,有英国属地一座大海岛,名叫做纽西仑(今译新西兰),那海岛最大的一个都会,名叫做恶仑(今译奥克兰)。……这纽西仑乃是合南北两大岛及附近许多岛屿而成的,南岛北岛中间有一叶衣带水,叫做曲海峡(今译库克海峡)。就是那环游世界开辟新地有名的伋顿曲(今译库克船长)之名,做过纪念的意思。”

梁启超的科幻小说创作

第5篇:两小儿辩日的翻译范文

关键词:儿童文学;复调;狂欢化;对话;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078-02

何谓儿童文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自2005年已有13亿人口,0-14岁的儿童近3亿。儿童教育问题早已引起充分的重视,儿童读物市场也是百花齐放;但是关于儿童文学的界定却并不明确。瑞典学者Gothe Klingberg首先提出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文学”,陈子典在2003年出版的《新编儿童文学教程》中将其定义为“儿童文学是指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这些定义都体现出了儿童文学的两个显著特征:兼具文学审美性和教育意义,有成人和儿童读者的共同参与。要翻译这样的文本,必须要掌握协调好这两个体系,才能达到作者的预期效果,满足读者的迫切需求。

20世纪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米哈伊尔・巴赫金提出了著名的复调理论和狂欢化理论,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他提出“一切莫不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这奠定了复调的基础,也正是“对话”理论的核心,而“对话性是具有同等价值的不同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这种基于平等关系的对话性解析在儿童文学文本中能更好地协调成人与儿童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再创作的译文文本中可以达到协调平衡作用。

一、儿童文学与复调小说

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以人际对话为出发点,正是通过语言的对话,人与世界、与他人构成社会交际关系;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作者与其笔下的主人公构成微妙的动态关系。人物与人物、人物与作者,是互为主体的关系,而不应是主客对立的关系。因为人不是供人打量的物,人对他者的意识是在语言对话关系中形成的。这种关系可以通过文本的叙事呈现出来。

作者即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在创作过程中作者逐渐隐退并隐去自身趋向性,由人物本身来自我阐发,代入主人公意识,构成艺术世界。而读者亦可以在对作品的解读作出自身的判断和解读,构成与作者和作品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形成论辩关系。而儿童文学文本在这种叙事模式之外,还融入了审美和教育的双重意义,必然掺杂了成人与儿童之间视角的转换,在作品中则表现为对某些儿童禁忌词语意向的掩饰和转移。与其他文本相比,儿童文学文本的对话性结构更为复杂,也更需要这种论辩性的动态解读。

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在原有的作者和读者关系之外,还加入了译者的声音,上面的叙事图表就演变成:

从原文到译文的完成是各种声音相互交流对话的结果,也正体现了复调小说多声部的特性。

二、狂欢化诗学与儿童文学

狂欢化源于狂欢节,节日上的庆典活动和仪式都被称为狂欢式,狂欢式蕴含象征意义且复杂多样,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则是文学狂欢化。巴赫金把小说看作各种异质性成份的复合体。巴赫金发现,在狂欢化的文学世界里,不仅有自己的时空型,而且有自己的语言实践。这是一种狂欢式的特殊语言,它容纳了诸如粗俗化的广场语言、伊索式的寓言语言、隐喻、侃……换言之,它几乎囊括了与双声语、一符多音以及与滑稽相关的一切美学范畴(丑、幽默、怪诞、喜剧因素……)。在他看来,小说永远都是未完成的开放状态。这种解读与儿童文学不谋而合。

儿童文学作品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这种文学狂欢化的特征。狂欢广场的意象在儿童文学中比比皆是,如《小意达的花》中花王花后的舞会,《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茶会等等,参加狂欢的除了人,还有各种儿童作品中赋予生命的各种拟生命体,能看到想到的一切都会成为生命的象征,这也正契合狂欢化中的全民性特征。蓝胡子禁止打开的那扇门和小女孩违背诺言染上金色的手指都是狂欢仪式的象征。狂欢的时空可以是任何的异世界,无论是爱丽丝的兔子洞仙境,彼得潘的永无岛,还是哈利波特的魔法学院,都是孩子们的梦想空间,这里没有时间的流逝,逻辑就是随心所欲。这种杂乱无章,毫无时间逻辑可循的故事也正构成了儿童文学难能可贵的童心童趣。语言的无序变成了有趣的文字游戏,逻辑的缺失使任何荒诞不羁都变成可能,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创造才更适合儿童的审美情趣。而这种情趣却往往会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刻意的篡改和遗漏。究其原因,往往在于成人对儿童的操控。

儿童文学定义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其创作者依然是成人,从作者到出版商都对儿童读者的阅读选择进行了筛选和干预。经过重重过滤,留给孩子的往往是成人认为最适合孩子的作品。我国儿童文学起步较晚,有意识地承认儿童文学的存在已经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先后出现过张天翼,陈伯吹这些儿童文学作家,本土作品在儿童文学市场上份额不到10%,绝大部分都是翻译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中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经典的重译,名作《小王子》近10年在国内就有超过80家出版社出版过近100个翻译版本,但真正的好作品却不多,名家作品少,能像杨静远、赵元任这样译出童趣的作品寥寥无几。很多翻译作品画蛇添足,或增添解释说明,改变原有的句式,却无法兼顾同声谐韵特征;或屏蔽某些涉及死亡或暴力的词语,偷换概念。这些做法都体现出了成年人对儿童的关爱和保护,但是儿童文学的美就在于其异于成人甚至不符合常规的狂欢化特征,尽管教育性意义也要在同样的文本中传达,但主要的体现方式并不是回避而应是引导。要正确传达这种审美情趣,就应将他们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探索他们的需求,达成愿望。

结语: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狂欢化理论都能更好地诠释出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体现出其复杂的动态对话过程。儿童文学翻译过程涉及译者的介入使得这种对话更加复杂而呈现出典型的双语性。要完成这一语言的转换,必须平等看待儿童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情趣,而不要始终将成人凌驾于儿童之上。复调小说中的作者的隐形和译者的隐形有共通之处,已完成的作品中主人公是自我阐发的,并不是作者(译者)意识的附属。巴赫金的核心对话理论在克里斯特娃的解读下引申出“互文性”理论,文本的前瞻和回顾可以呈现出文学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使得对话语言的研究超出了文字的藩篱,进入了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陈子典.新编儿童文学教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3.

[2]Oittimen,Ritta TranslatingforChildren[M].NewYork london: GarlandPublishlng,Inc,2000.

[3] Morris, P. (ed.)The Bakhtin Reader: SelectedWritings of Bakhtin, Medvedev, Voloshinov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4]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7.

[5]汪洪章.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的阐释学含义[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8秋季号.

第6篇:两小儿辩日的翻译范文

这名青年翻译名叫费胜潮,曾先后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过50多个国家,在一些国际重大事件中,常常能在中国领导人身边发现他的身影。这位年仅35岁的青年才俊,是怎样一步步走进国家中枢机关,成为外交部的高级翻译的?在给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的岁月中,他又有着怎样非同寻常的经历呢?

一心为圆儿时梦,

“黑马”闯进外交部

1973年,费胜潮出生于武汉,在家排行老二。父亲费蒲生是一名大学教师,十分注重对子女的塑造,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父亲悉心栽培下,费胜潮从小就是个积极分子,热衷于校内外举办的各项活动,有“小外交家”之称。

费胜潮的中学生涯是在武汉外国语学校度过的,那时他对航空、船舶、兵器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果不到一年便翻完了学校图书馆里的中文版图书,于是不过瘾的他又找来相关的英文版图书阅读,这在无意中激发了他学英语的热情。很快,费胜潮成为学校里的英语佼佼者,常常参加校园里举办的英文辩论赛。

高中毕业时,发展全面、英语出众的费胜潮有望被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理科出身的父亲,自然主张儿子选择这样一所专业性很强的大学,将来成为一个实用的专业人才。但费胜潮却一心想报学科体系更为齐全的武汉大学,他认为,每个人面前其实一直存在着多条发展轨道,比如自己非常崇拜的,既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无比豪迈的诗人,还是自创一派的书法家……就自己而言,在其他大学同样可以学好外语。费胜潮把这一想法告诉了父亲,开明的父亲觉得儿子说得有理,遂尊重了儿子的选择。

一进大学,费胜潮便选修了经济学的双学位,并先后加入学校多个社团。足球场上,肤色较深的他常常在对方的严密防守中找到空当,给对方制造危险,同伴们都叫他“黑马”。

1996年初夏,当同学们正忙着看招聘广告时,出类拔萃的费胜潮已经拿到了某世界顶尖级外企的录用通知书。但紧接着,外交部来到武汉大学招收翻译人才,费胜潮得知这一消息后,儿时的外交梦再次躁动起来:既然有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干吗不去试一试?

费胜潮一路过关斩将,凭着极富磁性的嗓音、出色的口语、扎实的学科基础赢得了考官的好感,顺利通过海选、初试。复试时,考官让费胜潮用英文谈谈对国企改革的看法。这时,平时对时事的关注发挥了作用,他滔滔不绝地道出了自己的一番见解。面对这位谈吐不凡、镇定自若的年轻人,几位考官面带微笑,彼此会心地点了点头。

本以为大学期间的优异成绩能使自己在外交部大展宏图,谁知艰苦的军训结束后费胜潮才得知:每年像自己这样被招进外交部的名校尖子生有200多人,通过半年的“魔鬼训练”及层层考试,最终只有4~6人能进入翻译室英文处。

一天,一位前辈把大家带进一个房间,里面放着一台小电视机,滚动播出英国BBC和美国CNN两个频道的新闻。就在大家疑惑不解为什么一个电视机要不断地换台时,前辈发话了:“你们先听着吧。”几分钟后,前辈再一次发话:“现在你们把原话记下来。”他们一愣,原来是变着法儿考试,当底气十足的新人们拿起笔时,立马傻了,刚才听到的一句也记不住,两个台的新闻在脑海里不断地滚动,根本分不清哪是哪。大家这才理解外交翻译的要求:不仅要翻译功底好,而且还要有超强的记忆力,能在第一时间把过去几分钟内听到的话一字不漏地翻译出来。而这些,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

经过近半年的训练,瘦了一圈的费胜潮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外交部英语翻译。

与领袖零距离接触,

外交翻译风光并辛苦着

在工作初期,费胜潮曾随财政部代表团访美,并被派往欧盟翻译总司学习同声传译。学成归国后,他多次随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并担任国际会议的翻译。因为工作优秀,他多次在外交部年度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

在别人看来,无论是费胜潮所从事的工作还是他所处的位置,无疑都是风光十足。有一次,一位老同学从电视里认出了他,兴奋地给费胜潮打来电话:“‘黑马’,你小子行啊,我在央视频道中都看到了你!”电话这头,费胜潮脸上写满了淡定,他知道,风光背后的付出与辛苦,只有自己清楚。

由于现任国家领导人大多有极强的工科背景,熟悉工业领域,提问非常专业,而外交部翻译们又多为纯语言或者文科出身,所以每次提前几天接到任务后,费胜潮便要立即展开准备工作。有一次,他得知温总理在行程中有可能会参观某光纤厂,便立即上网查看那家企业的概况,并且将所有专业词汇牢记于心。尽管费胜潮苦下工夫,结果在翻译时还是遇到了“拦路虎”,不知道一个新出现的词怎么翻译。情急之下,他只好询问身边的陪同人员,了解清楚后才根据意思翻译出来。事后,温总理并没责备费胜潮,而是温和地告诉他:“不会翻译不要紧,翻译错了可不行。”总理的严谨、宽容让费胜潮深为折服。

经历了这件事,费胜潮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在涉及可能被参观的企业时,费胜潮不仅要求自己清楚该企业的运营情况、主要产品,还要了解产品的工艺流程、机器的工作原理,甚至向团队、教授请教。有时他提出的一些问题的专业程度,让教授都难以相信他是文科出身。

随着经验的丰富,费胜潮的表现愈加出众,并逐渐有了在记者招待会现场翻译的机会。如果说陪同翻译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询问身边的人,那么,记者招待会上同声传译则要求准确、高效、高质。记者招待会向全国乃至全球直播,关乎国家形象,容不得半点差错,对翻译人员的挑战难度可想而知。

费胜潮力求不打无准备之仗,但因为事先不知道刁钻的记者们会问什么样的问题,也不知道领导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回答,所以日常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辛苦――为了熟知政策,必须阅读中央有关会议文件、人民日报社论;为了补充信息,要关注媒体报道、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阅读外电、外报,上网浏览信息,等等,一切可能在记者会上被涉及的内容都要做到未雨绸缪。

2006年的一次记者招待会前夕,费胜潮从《人民日报》上了解到,温总理在一周前参加人大甘肃团组讨论的时候,讲了“知难不难,迎难而上”这么一句话。记者会那天,温总理在回答提问时再次提到了这句话,并在此基础上作了延伸。温总理一段话讲完,胸有成竹的费胜潮脱口而出:“When you know it is difficult,it may be less difficult.We need to face up to the difficulties……”

虽为高级翻译,但费胜潮也出过差错。有一次举行记者招待会,接近尾声时,凤凰卫视的记者用中文提了一个问题,翻译起来并不难,费胜潮脱口而出,但全场大笑,领导人也笑了,顿时他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用中文把问题重复了一遍。下来后,他自嘲道:“脑子里的扳道工扳错了道。”

因工作属性,费胜潮有幸零距离接触领导人,欣赏领导人,也揣摩领导人。他说:“日积月累中,我增长的不仅仅是翻译水平。”

2005年4月,温总理在访问印度的时候,应邀在德里理工大学发表演讲。德里理工大学在排名和水平上相当于我国的清华大学。演讲之后是台下学生提问环节,有一位印度大学生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温总理,相信您也了解,德里理工大学在印度乃至世界的地位很高。我知道现在中国发展很快,那么究竟还要多少年时间,中国才能有像德里理工大学这么好的大学?”这个提问或许在我们中国人听来有些可笑,但从他热切的表情上看,并不存在故意挑衅或者轻视,只是反映出印度大学生对中国大学情况的不了解。

温总理并没有正面反驳那名印度大学生的提问,而是先简单介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中国大学现在有1000多所,在校学生有1900多万。”这两个数据刚一出口,在座的印度大学生都发出惊呼声,显然,他们没有想到中国大学教育是这么一个水平。然后,温总理才提到北大、清华。最后,温总理还不忘说:“我们中国大学生也非常希望加强与印度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当时现场的气氛非常好,提问的印度大学生可能会为自己的提问而感到懊悔,可是他不会觉得受到了嘲笑,也不会带着负面的情绪离开会场。费胜潮不无感慨地说:“作为一名身处现场的翻译,我从总理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当别人向我提问的时候,甚至别人提出让我难堪的问题时,我也不一定要跟人争论一番。争论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候完全可以通过和缓、迂回的方式达到更好的效果。”

绝对挑战,

将总理的话翻译给全球观众

由于工作繁忙,结婚三年来,费胜潮一直没有机会带妻子和女儿回武汉老家,直到2007年5月一家人才如愿以偿,得以大团聚。虽然在老家只待了三四天,但费胜潮仍时不时看新闻、上人民网关注温总理的活动,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他来说,工作几乎贯穿在生活中的每一天,但他从不把工作中的紧张情绪和压力带回家。每次进屋前,他一定是以满脸的笑容等待妻子的开门。

随着2008年春节的临近,费胜潮早早向妻子许下心愿:这个春节,一定抽空陪她跟女儿出去度一次假。然而就在春节前一周,曾在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担任温总理“两会”记者会现场翻译的费胜潮再次接到任务: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中担任总理的翻译。每年“两会”中的总理答记者问都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记者招待会之一,也是最受海内外媒体关注的记者招待会之一,全球有十多亿观众收看现场直播。在这个舞台上担任翻译,可是翻译人员毕生的追求啊!

为了全身心投入准备工作,费胜潮放弃了度假的打算,他心疼地对妻子说:“佳佳,你看……”没等他把话说完,妻子俞佳抢先说:“你就放心准备去吧,一定不能让总理的话打了折扣。至于度假,等你这次忙过了,我们再另作安排……”费胜潮搂着妻子,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费胜潮与俞佳是中学同学,两人直到大学才确立恋爱关系。虽然工作地点都在北京,费胜潮却不像其他人那样常常陪在女友身边,有时他一年当中有140多天都在世界各地飞。刚开始,俞佳对费胜潮有些小小的怨言,但后来两人的婚礼,让俞佳对丈夫理解了许多。

那一天,外交部有27对新人结婚。当天早晨,新人、嘉宾还有外交部各级领导都聚集在外交部驻通州的基地,等待主婚人唐家璇部长到来。可是左等右等,唐部长始终没有出现,等来的是王国章书记,还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美国刚刚轰炸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不过婚礼没有取消,照常进行,王书记主持了婚礼。当天下午,王书记作为特别行动小组的组长,乘专机飞往南斯拉夫,而费胜潮也积极投入到对美交涉索赔的谈判翻译工作中。

这次特殊而带有几分遗憾的婚礼,让小两口生平第一次意识到小家的幸福和国家的安全之间的联系竟是如此紧密,也因为亲身经历了这次不寻常的婚礼,俞佳对丈夫再也没有怨言。

得到妻子的体谅后,费胜潮马不停蹄地开始为记者招待会做准备。费胜潮说,虽然现场翻译只是他一人,但背后却是整个翻译室集体。在他接到任务的同时,翻译室的其他40多人也都进入了高度紧张状态,帮他收集材料。此外,翻译室还为费胜潮召开了一次“模拟记者招待会”,让同事们扮演发言人和各国媒体记者,从刁钻的角度来设想问题,费胜潮现场翻译,大家再从专业的角度来挑翻译中的不足,商量什么情况用什么词可能会更好。那段时间,费胜潮几乎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为了节省车程时间,好几个晚上,他直接趴在办公桌上小睡一会儿,然后洗个脸继续“战斗”。

2008年3月18日,“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等一句句爱国情深、慷慨激昂的诗词古语温总理脱口而出。当电视机前的观众欣赏温总理的妙语连珠时,台下有人为坐在总理身边的费胜潮捏了一把汗,别说是同声传译,就是私下翻译也得琢磨好几天啊。但每当温总理话音刚落,费胜潮流利的英文翻译声就已经从话筒传出,记者招待会结束,中外记者如潮的掌声响彻人民大会堂。

第7篇:两小儿辩日的翻译范文

[关键词]瞿秋白 文化事业 创新精神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理论家、翻译家、宣传家和教育家。瞿秋白就义时年仅36岁,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他倾注大量的心血在文化事业建设上,一生著作颇丰,在理论、翻译、新闻等方面潜心研究,有着极高的造诣,同时也体现出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

一、理论建设方面

(一)创造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瞿秋白是在中国较早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状况的人,也是较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陈独秀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研究主要围绕唯物史观领域,而瞿秋白最早向中国介绍辩证唯物主义,并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起来进行传播。此外,瞿秋白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一是提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结构。瞿秋白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仅仅包括唯物史观,而应由4个部分构成:(一)互辩法唯物论;(二)唯物史观;(三)无产阶级经济学之结论; (四)科学共产主义[1]p20。同时,他提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实践问题,要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x结合起来,分析中国的社会历史现象,探讨中国问题。

二是丰富了中国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内涵。在本体论上,瞿秋白从个人与群众、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的主观必然与客观的因果必然的相互作用中,揭示了人的意志活动与因果必然的关系。在历史观上,瞿秋白认为,在研究历史的一般规律基础上,更重要的是研究历史的特殊规律。在认识论上,瞿秋白认为,唯物主义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以及它的经济、制度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的特殊形式和外貌,并从这种特殊性中抽象出一般,来把握中国社会未来的方向,指导现实的革命行动。这就是辩证法的历史主义的认识原则[2]p104。

(二)开拓了中国马列主义文艺理论

20世纪的中国文化思想界,主要有马克思主义者、西化派和东方文化派。西化派掀起了学习西方文化的热潮,而东方文化派则认为“一战”暴露了西方文化过于重视物质文明的弊端,强调复兴民族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积极传播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尝试在中国确立全新的无产阶级文化,是中国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一是系统翻译介绍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瞿秋白在我国第一个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文艺的经典著作和高尔基、普希金等不少苏联著名作家的作品,出版了《海上述林》译文集、《现实――马克思主义论文集》《高尔基论文集》等。由于瞿秋白和左翼作家的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最主要的文艺论著在30年代都被介绍到中国来了[3]p108,有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二是提出“文艺大众化”主张。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的文学主要为少数的统治阶层服务。之后,中国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1931年,瞿秋白发起了规模最大p历时最久p探讨最为充分的文艺大众化第二次大讨论。瞿秋白广泛探讨了文艺的阶级性、怎样为大众服务等问题,他认为,人民群众才是文化的主体,因此文学要为大众服务,文学家要“向群众学习,同群众一块儿奋斗”,“受受群众的教训”[4]p481。为此,瞿秋白经常深入群众,与群众一起听戏、听书,学习群众语言。

二、翻译事业方面

瞿秋白早年在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并在1920年赴俄后开始了他的翻译生涯。除了翻译大量的马列主义、苏俄文学经典著作之外,他最早将《国际歌》翻译成中文并附上简谱。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提出许多独到的翻译思想和主张,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提出翻译的目的是为政治服务。瞿秋白在1931年12月5日和1932年6月20日写给鲁迅的两封信中提到:“翻译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名著,并且有系统的介绍给中国读者(尤其是苏联的名著,因为它们能够把伟大的十月,国内战争,五年计划的‘英雄’,经过具体的形象,经过艺术的照耀,而贡献给读者)――这是中国普洛文学者的重要任务之一。”[4]p504他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为政治服务,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从他的翻译实践来看,也印证了这一主张。

二是主张“既信又顺”的翻译标准。在翻译史上,直译还是意译、信还是顺的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瞿秋白既强烈反对赵景深等人的“宁顺而不信”的说法,也不赞成鲁迅的“宁信而不顺”的观点。他说,“‘信’和‘顺’不应当对立起来,不应当说:要‘顺’就不能够‘信’,要‘信’就不能够‘顺’,或者:要‘顺’就不能够不容忍一些‘不信’,要‘信’就不能够不容忍一些‘不顺’”[4]p516。

三是提出翻译应帮助创造新的中国现代言语。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文言文与白话文交接时,瞿秋白认为:“翻译――除出能够介绍原本的内容给中国读者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创造出新的中国的现代言语。中国的言语(文字)是那么穷乏,甚至于日常用品都是无名氏的。”[4]p505鲁迅在这一点上也很赞同瞿秋白的观点,他提到,“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作文的秘诀,是在避去熟字,删掉虚字,就是好文章,讲话的时候,也时时要辞不达意,这就是话不够用,所以教员讲书,也必须借助于粉笔”[5]p225。

此外,瞿秋白还倡导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他从1928年开始研究中国文字的拉丁化,在他和吴玉章等人的宣传和号召下,1934年8月上海成立了“中文拉丁化研究会”,其他一些大城市也先后成立了拉丁化新文字团体。1935年12月,蔡元培、鲁迅、郭沫若、茅盾、陈望道、陶行知等688位知名人士,共同发表文章《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这是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一份革命宣言,对于我国的文字改革事业、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新闻事业方面

瞿秋白革命生涯的起点是新闻工作,他早年去莫斯科也是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约通讯员身份去的。回国后,他到上海参与党的领导工作,创办、主编和编辑过《向导》《新青年》《前锋》《热血日报》《布尔塞维克》《红旗日报》《红色中华》等。他创办的《热血日报》是我党的第一份日报,也是我们党革命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份报纸。瞿秋白在新闻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创新,推动了党报和我国新闻事业的开拓和发展。

一是注重第一手资料和用事实说话。作为十月革命后中国去苏俄采访的第一批记者之一,瞿秋白深入实地进行新闻采访活动,为《晨报》《时事新报》撰写了大量真实、深刻的通讯,并编写了《饿乡纪程》(后人改为《俄乡纪行》)和《赤都心史》等书。他十分注重第一手资料,注重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不仅报道了苏俄革命初期的成绩,也报道了它的一些缺点和社会阴暗面。例如,他在《赤都心史》中提到:“封建遗毒,东方式专制政体,使官僚问题种得很深的根底。葛葛里的《巡按》,俄国官僚社会的肖像,几十年中,因有社会经济的根源,只在变化不在消灭,革命的巨潮如此凶猛尚且只扫刷掉一些。”[6]p64

二是首创综合新闻和解释性报道。当时,我国的报纸刊登的新闻基本为一事一报,比较零散。瞿秋白在报道“五卅”惨案时,对整个事件进行了全面综合报道,包括各个地区、各条战线反帝斗争以及世界各国的援助等,使大家对整个事件有了全面、清晰、深入的了解。此外,瞿秋白还首创了解释性报道。他针对党的一些重要政策、纲领等进行了大量的解释性报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

三是提倡新闻体裁形式多样。针对大部分报纸新闻体裁单一、内容晦涩的情况,瞿秋白主张新闻体裁的多样化。他主编《热血日报》时,提出语言尽量通俗,体裁形式多样,排版新颖活泼,让人民群众看得懂、喜欢看。他在新闻工作中积极实践这些观点,在《热血日报》等报刊中发表散文、杂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

四、教育事业方面

瞿秋白17岁赴江苏无锡杨氏小学担任教员,22岁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班任助教和翻译。1923年7月,他经介绍到上海大学工作,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1931年11月中A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瞿秋白被任命为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部长,因他不在中央苏区,未到职,副部长徐特立部长。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瞿秋白到职,任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领导苏区文化教育事业,并兼任中华苏维埃大学校长。可以说,瞿秋白的一生为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是担任上海大学教务长期间,他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建立了科学化的社会学课程系统。担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期间,瞿秋白为上海大学制订了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并亲自讲授现代社会学、社会哲学概论等课程。瞿秋白构建了科学化的社会学课程系统:“社会学――理论的――(一)社会的分析,(二)社会的构造,(三)社会的生机,或称‘动律’,或代以‘变律’。实际的――社会政策。”[7]p4他主持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十分有名,在中国大大普及了社会科学。

二是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瞿秋白认为文化水平的提高必须是德、智、美全面发展。在上海大学的课程设计中,他充分考虑了这一因素。社会学系的课程涉及面很广,既包括了社会学基础知识,还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这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在中央苏区时,瞿秋白同样不断实践这一思想,为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是开拓平民教育事业。瞿秋白大力提倡平民教育。在他的推动下,上海大学开办了多所平民学校,目的是为民众扫盲,同时组织开展工人运动。这些平民学校大都设在工人集中的地区,学员以工人为主,教师则是上海大学的师生志愿者。在到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后,瞿秋白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开展针对农民群众的平民教育,为普及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程度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瞿秋白一生在文化事业上的研究和实践,是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是“破除旧文化”与“建立新文明”的辩证统一。他用独特的视角、发展的眼光、睿智的方法很好地引导和解决了中国近代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而改革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动力。自十以来,高度重视创新,他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科学技术、制度体制,或是文化建设,都需要我们以创新的思维破除陈规、守正出新,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瞿秋白的创新精神,借鉴其创新思想,在十三五时期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播与创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3]王关兴.瞿秋白同志在上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

[4]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5]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6]瞿秋白.赤都心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黄美真等.上海大学史料[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8]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9]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0]瞿秋白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1]陈铁健.瞿秋白研究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12]王关兴.瞿秋白与上海大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13]胡明,赵新顺.瞿秋白与“左联”[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第8篇:两小儿辩日的翻译范文

关键词:心理战胜 牛鬼蛇神 方法征服 文言文

易中天讲《三国》,于丹谈《论语》,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眼瞅着百家讲坛里的那些大家们,将如此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幻化为妙语连珠的当代语言的时候,文字的魅力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在大众的头脑中爆炸开来,让人无法抗拒,无处藏匿。

可再观我们初中语文的课堂,学生们一看超过150字的文言文就头大,教师们再如何努力巧用那三寸之舌,也无力回天。面对如此窘境,不禁要向苍天大呼一声:“教育是苍白的”。可呼完之后,还得再用教师们那智慧的头脑去帮助这些头大的学生们,将文言文拿下,收入囊中。

经过几年的实战经验,将几条方法总结如下:

从心理上战胜它

虽然最近几年的中考文言文越来越长,清一色的课外,学生们总是觉得摸不着头脑,找不到它的边,看不清它的全貌。于是只要一见到它,便两眼一闭,任其了。

其实,仔细一看,你会发现,越看不懂的文言文,题目相对是比较简单的。它不会超出学生们日常课内文言文的积累范围,出卷老师是出这道题目考初中生的,别把出卷老师想得太高深,也别忽略了这是中考的试卷。所以对学生们说:“让心安全着陆吧,落地之前请睁开眼睛,将牛鬼蛇神看透,它们不过是吓吓无知小儿的!”

比如,2012年的无锡市中考文言文,全文共304个字,比我们2012南通市中考文言文还多了69个字。听上去似乎挺恐怖,我们来看看原文: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①宄(guǐ):坏人。②钞:掠夺。

一眼望去,还真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别害怕,继续往下看题目。

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其境过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策之不以其道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这下可以稍微放放心了。考的是课外文言文,可所有的选项都是课内的。A出自《小石潭记》,译为“因为”;B出自《两小儿辩日》,译为“认为”;C出自《马说》,译为“按照”;D出自《陈涉世家》,译为“用来”。只要学生课内知识扎实,把这四个答案往题目里一带,像数学的方程检验一样,再稍稍联系一下上下文,答案就自然而然水落石出了。

所以,以此为例,让学生们从心里上放下包袱,让他们知道,文言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不敢正视文言文的内心。

从答题方法上征服它

我们新中国伟大的领袖曾在面对和帝国主义双重围攻的时候对广大的子弟兵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咱们从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必须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是纸老虎,但战术上,我们要重视敌人。”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征服文言文的战术吧!就中考文言文而言,大概考3类,一是字词翻译,二是句子翻译,三是对于文言文的文本理解。

先说字词翻译。初中三年大量的课内文言文的讲授并不是一无用处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是在学生阅读文言文时潜移默化中带给他们语感和理解力的东西。所以在讲授课内文言文的时候,千万不可马虎,一定要认真讲授,细心指点,帮学生们好好归纳总结。比如之前举的无锡市2012 的中考文言文的例子,若是学生在课堂没有扎实的掌握这些知识的话,就算是考这么简单的题目,对于学生们而言也是没用的。

字词翻译中若出现实词,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组词。在现有脑海里的文言文记忆中,若是不曾出现这样的字词,大可组一些与之有关的词语,然后像方程一样带进去,检验、思考、确定最终答案。比如“囊橐”,这种生僻的词语,学生们只认识前面一个字――“囊”,那我就组词,香囊,锦囊,由此得出“囊”的意思是袋子、口袋。而“橐”,学生们基本都没见过,可是看字形,得出和“囊”相似。在中国的汉字中,“肝脏”、“怅惘”、“吆喝”,边旁部首一样的字,其实都有相同的地方,都具有相同的属性。所以,“囊橐”学生们大可就写“口袋、袋子”。

若出现虚词,除了积累,也还有方法。拿上文举的无锡市的为例,学生轻而易举就把C,D排除了。剩下A和B。那就看虚词前面和后面的词性。“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其”后面跟着的是名词和形容词;A.以其境过清,“其”后面跟着的是名词和形容词;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其”后面跟着的是名词、副词、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好啦,现在选A就一目了然了。这种方法,在通常情况下,也被称为是语感。当学生积累到一定阶段,嘴巴一读,就知道哪个答案是正确的了。

再说说句子翻译。本人总结了五种基本方法:留增换调删。

留:保留,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及古代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名.年号名.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 。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做巴陵郡的太守

增:增补,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要补充,古汉语单音节词扩为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组词)。如:

一鼓作气,再( )而衰.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

换:替换,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如人称代词,通假字等。如:

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调:把古代汉语的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以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如:

何陋之有?

译文:有什么简陋的?

删:删去一些无须翻译的起舒缓语气,调节音节作用的虚词.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译文:即使我死了,有儿子在啊

在这五种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我又总结了一个顺口溜。复诵读有语感,长句化短找疑点;特殊句式须注意,增补调整常记心;联系积累和语境,疑难字词细推敲;“留,增,换,调,删”,优化组合连成句。

第9篇:两小儿辩日的翻译范文

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是反映个人对客观事物及特性的总体评价。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会使人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比如,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主义”是一个贬义词,因为在中国,个人主义是一种自私的利己主义,是不值得提倡的。中国人更崇尚集体主义,注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有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价值意识,这也源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在西方,“个人主义”却是一个褒义词,有着相反的意思,它强调个人主义的重要性,有个人价值的体现和奋斗拼搏的意思。价值观的差异也导致了同样一个词语,如果按原义翻译过来,势必会造成同字不同义,甚至意思完全相反,对于文化的交流就存在沟通与理解的障碍。所以在翻译中,应该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价值观念,将西方文学语言文化中所表达的引申意翻译出来,才能更贴切地表现出原文的意思和思想内涵。

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方式与文化密不可分,它体现在包括精神、物质、行为等诸多文化方面,它是语言与文化沟通的重要渠道,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导致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存在于文化的各个领域,并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中国人强调辩证的思维方式,比如“中庸之道”、“理论联系实际”等。在西方文化中更注重逻辑思维,他们经常对事物本身进行研究与分析。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认为万事都有可取之处,而西方人则更强调自己的观点。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在文学作品翻译中也存在很多不同。西方的逻辑思维作用下,使西方民族的语言中以主谓语为主要层次结构,而汉语句子却以动词为核心,强调整体的完整与协调。

西方文化渗透下的英美文学

古希腊和罗马是西方文学历史发展的发源地,对西方文化的发展进步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古老而悠久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已经深深地渗透到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中,所以,英美文学作品的发展离不开文学、哲学、信仰等西方文化的影响。

(一)英美文学与古希腊罗马神话

文学作品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想要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涵,就要对西方的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许多人物及故事都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那些美丽的传说与故事,不仅展示了西方的传统历史文化,更能让我们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与作者的思想寓意。许多英美文学作家,比如莎士比亚、马克•吐温、拜伦等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中都采用了大量古希腊和罗马的语言和故事,从而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可见,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在文学作品中所占的分量之重,对其影响之深。译者只有对西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才能深刻领会作品中的故事内容与文化内涵,了解作者的思想与表达的意义,从而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与原作品内容相贴近,传递出作品所表达的文化信息与审美价值。所以,了解西文历史文化中的古希腊与罗马神话故事,是深入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内涵的重要方式。

比如“Valentine’sDay”,译成中文是“情人节”,虽然是很简单的句子,但如果不理解与之相关的故事,就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来源。“Valentine”是一位叫瓦伦丁的罗马教徒,在他蒙冤入狱后,由于他为人坦诚,打动了典狱长的女儿,两人相爱了。但是最终在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下被处死,在临死前,瓦伦丁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无罪,同时表达了对她纯洁的爱。后来,世人为了纪念瓦伦丁为正义与爱情而牺牲的壮举,将他临刑的2月14日定为情人节,以此祝福所有相爱的人都能终成眷属。所以只有了解了西方文化中的历史故事,才会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好地诠释原文的意思,达到较高的审美意境。

(二)英美文学与《圣经》

《圣经》是融合了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读物,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内涵,是西方国家人们的道德范本。《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渗透到了文学的各个角落。许多优秀的英美文作品中都引用了《圣经》中的典故与语言,使文学作品带着浓浓的民族特色与阅读价值。比如,“伊甸园”、“失乐园”、“诺亚方舟”,这些词汇都来自《圣经》。《圣经》中还有许多经典的句子,比如,“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在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都纷纷被引用,有的文学作品甚至引用了整段的典故和文字,可见,《圣经》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之广泛。《圣经》的文化深远而悠久,具有极其浓重的民族和宗教色彩,译者只有深入了解《圣经》,才能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达到更高的契合度,从而更真实地再现原著的魅力。

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策略

英美文学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有其自身的民族特点。如果由于对文化理解得不够深入与透彻而无法找到相应的译语,只是简单地备注或者略过不作翻译,都会造成翻译后译文的呆板,无法还原原著所包含的丰富内涵,这样也就背离了翻译的初衷,读者也因此无法阅读到更多优秀的作品,无法体会文学作品所带来的审美情趣,那些极富民族特色的语言也无法得到真实的再现与延伸。在英美文学的翻译中,包括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这两种策略也被看成是直译与意译的区别与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