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潮流语录范文

潮流语录精选(九篇)

潮流语录

第1篇:潮流语录范文

关键词: 林纾 《黑奴吁天录》 价值

林纾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其翻译活动不仅对中国文学史的进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翻译的发展。林纾被誉为“中国翻译西方小说第一人”,但译界对林纾的翻译褒贬不一。林纾的翻译中误译漏译较多,传统的翻译研究侧重于语言符号的转化的层面,对林纾的翻译存在很大争论;而译介学重视语言在转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两种文化和文学的交流,以及翻译过程中语言信息的缺失、扭曲和变形,林纾的翻译便彰显出巨大的价值。《黑奴吁天录》是美国斯托夫人所著《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第一个中译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体现了晚清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中国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语言的融合

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使用的英语包括白人使用的正式语言,以及黑人英语和俚语。张培均在其译本《黑奴吁天录》序中指出:“此书所用黑人语言,现多不通行,手头又无黑人语言的字典可资查考――疏漏之误在所难免。”林纾的译著采用古文翻译原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融合便体现了文化的交流。翻译活动要求译者必须精通至少两种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理解原文,进而从事翻译活动。然而,林纾的翻译十分独特。林纾一生翻译欧美等国小说一百七十余种,涉及多种语言,但他却不懂外文。林纾本人也多次提到自己不懂外文,他的译作是靠别人口述并且用古文翻译出来的。林纾用古文翻译了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虽然与小说原著内容有很大出入,但晚清时期读者最为赞赏林纾译笔,也就是他的文笔,往往忽视了原文的重要性。

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勒菲弗尔提出了“改写”的概念,将翻译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来考查,强调意识形态、主流诗学和文化等因素的作用。翻译必将受支配于一定的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林纾用古文翻译西方文学也正是受到了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的影响。

直到“五四”时期,中国的语言形态还是言文分离的。书面语用文言,白话文属于口语。在林纾的那个时代,已经兴起了白话文运动。但当时启蒙知识分子提倡白话文多是为了用白话文启迪广大民众,供识字不多的人看。因此白话文学只能存在于民间,受到主流文化的蔑视。传统中国文学崇尚诗文,小说是世俗社会的消遣品,没有资格跻身于文学的大雅之堂。而林纾之所以用古文译小说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受到了朋友的开导。与林纾有很多合作的魏易告诉林纾小说在西方文学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就促成了林纾在观点上认同西方小说为“雅”,是符合主流诗学的。第二是林纾本人认为古文与外文是相通的。他在《黑奴吁天录》①的序中提出:“是书开场、伏脉、接笋、结穴,处处均得古文家义法,可知中西之法,有不同而同者。”所以,外国小说本来就符合“古文义法”。林纾在翻译时也吸收了不少外来词汇和句法。钱钟书认为林纾不是用古文进行翻译而是用较为通俗、较为随便、富于弹性的文言。

晚清时期,国内开始了小说界革命,一大批有识之士希望通过小说来进行社会改良。梁启超更是夸大小说的社会功能,看重小说启蒙、新民的作用。林纾翻译小说转变以“启发民智”为目的,符合这一社会潮流。在林纾翻译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之时,世界范围内正在发生虐待华人的事件,美国更是迫害我国旅美华工。林纾在《黑奴吁天录》的例言中陈述:“且证诸华人及近日华工之受虐,将来黄种苦况,正难逆料。”林纾翻译的《黑奴吁天录》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二、文化的碰撞

晚清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时期,西方的观念和思想对中国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严复的《天演论》等译作将进化论等现代思想引进了中国。林纾的翻译则搭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用古文展现了西方小说的魅力。中西文化的碰撞也在林纾的译作中屡见不鲜。《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多主题的小说。林纾在翻译中着重体现反对黑奴制的主题,而没有完整地传递出基督教的博爱思想,以及小说中女性拯救社会的主题。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在作者―作品―读者所形成的总体关系中,读者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读者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期待视野”是姚斯接受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现在结构。将姚斯的理论运用到翻译中,可解释为:译者作为原作的读者,受到特定的期待视域的限制,对原作有着自己的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读者的期待视域也是译者考虑因素之一。林纾本人是晚清举人,少时便博览群书,一生追求道德文章。“五十以后,案头但有《诗》、《礼》二疏、《左》、《史》、《南华》、韩欧之文,此外则《说文》、《广雅》,无他书矣”。②并且由于相似的文章追求,林纾也被当做桐城派来看待。林纾在翻译魏易口述的小说时,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和道德角度出发,将目标读者――知识分子、士大夫――的期待视域纳入考虑范围之中。

晚清时期,西方殖民者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基督教传教士也从中获益,在中国设立教堂、兴办学校、医院和孤儿院,并且积极宣传发展基督教。同时也利用不平等条约做掩护,破坏中国司法,干涉中国内政,这些便引起了国人对基督教的误解甚至仇恨。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主题之一便是宣传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在林纾的译本《黑奴吁天录》中宗教这一主题被淡化了。林纾在《黑奴吁天录例言》中说明了对于淡化宗教信息的原因:“顾译者非教中人,特不能不为转述,识者晾之。”“是书专叙黑奴,中虽杂收他事,宗旨必与黑奴有关者,始行着笔。”③林纾删除了宗教信息较浓厚的部分如圣经的引语、赞美诗、小说中关于宗教对人内心的作用和宗教对恶人的感化。并且林纾用中国的传统观念阐释了其中一部分的宗教信息。如在小说原文第二十六章,伊娃感觉自己即将离世,让父亲召集所有黑奴,和他们告别。伊娃劝黑奴们要信仰耶稣,要成为基督徒并且要读《圣经》。林纾在译本用中国儒家思想来教导黑奴们,并且将原文中让黑奴们读《圣经》释义为“读书”。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林纾有着很浓的中国传统观念,并且用儒家的思想来释义小说的宗教思想迎合了目标读者的期待视域。斯托夫人在小说中突出的主题之一是宣扬女性拯救社会的力量。小说中的很多女性具有仁慈之心,信仰耶稣,并且善待黑奴,如谢尔比的太太为谢尔比卖掉汤姆和小海雷而据理力争;伯德太太和当参议员的丈夫争论对黑奴立法的问题;伊娃是书中最完美的形象,她用爱来感化周围所有的人,并且用基督徒的方式来教导周围的人。小说也刻画了一些反抗奴隶制的女性的形象,如伊莱扎为了不让自己儿子被卖掉而奋力逃亡;凯西用自己的聪明智慧逃离了雷格里的庄园。为了突出小说反奴隶制的主题,林纾在译本中大量删除了描写女性影响力的篇章,但是对勇于反抗奴隶制压迫的伊莱扎和凯西则详细描述其成功逃亡的过程。封建士大夫们所推崇的女性形象是服从“三从四德”。女性对丈夫是绝对地服从,更不会和丈夫讨论政治问题。林纾的翻译符合了目标读者的期待视域。

三、深远的影响

林纾的译著《黑奴吁天录》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正如林纾所期待的:“我读《吁天录》,以哭黑人之泪哭我黄人,以黑人以往之境,哭我黄人之现在。”④从《黑奴吁天录》可以看出,林纾的译著中遗漏删减之处很多,常常掩盖了西方原著的人文主义光彩,但却也是那个时代士大夫阶层可能接受和理解西方的最好策略。但同时,林纾的译著可读性很强,对介绍西方文学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些译著使中国读者第一次接触到西方文学作品,引起了他们对西方文学的兴趣,同时也打破了章回小说的旧格式,对中国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1898年梁启超发表的《译印政治小说序》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学翻译高潮。“但是真正以自己的实践、以数量众多的译作和优美传神的译笔迎来中国二十世纪翻译文学高潮的还应当首推林纾这位中国翻译文学的奠基人”。⑤《黑奴吁天录》是林纾的第二本翻译小说。正是这些译著开创了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的先河。

郑振铎在《林琴南先生》中这样评价林纾的翻译:第一,让国人且明白了“中”与“西”原不是两个纯然相异的名词。第二,大家才知道欧美亦有所谓文学,亦有所谓可与我国的太史公比肩。第三,他以一个“古文家”动手去译欧洲小说,且称他们的小说家可与太史公比肩,这确实是很勇敢很大胆的。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也提到正是看了林纾翻译的西方小说才对西方文学产生了兴趣。林纾在翻译了《茶花女》之后才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并且摒弃了中国传统长篇小说的章回体形式,而是像外国小说一样,按章节叙事。林译小说有一个超前性的价值,对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林纾翻译小说的目的是介绍西方文化,五四时期的文人不仅彻底接受了西方的文学,而且随后要求废除文言提倡白话文。而林纾对文言的坚持成了五四文人攻击的对象。事实上,林译小说提升了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并且传播了西方文化,对五四新文学的发展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四、结语

林纾的译著《黑奴吁天录》用文言进行翻译,对小说中西方文化采用多种翻译方法,虽与原著内容相差较大,但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并且达到了译者与原著、译著与目标读者的视域融合,取得了成功。《黑奴吁天录》是林纾翻译作品中的代表作,从中可以看出,林译小说受到了晚清时期社会及文化思潮的影响,同时对晚清时期,以及之后“五四”时期的翻译思潮及文学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林纾魏易译.黑奴吁天录[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1:2.

②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187.

③林纾魏易译.黑奴吁天录[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1:2.

④灵石.读《黑奴吁天录》.引自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7.

⑤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69.

参考文献:

[1]Ander Lefevere,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Stow,H.B.Uncle Tom’s Cabin[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林纾,魏易译.黑奴吁天录[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1.

[4]林纾著.许桂亭选注.轶笔金针[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5]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6]钱钟书.林纾的翻译[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1.

[7]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8]苏桂宁.林译小说与林纾的文化选择[J].文学评论,2000.

[9]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0]王卓慈.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的影响[J].西安,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

[11]王志远.基督教百问[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12]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3]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第2篇:潮流语录范文

    提到纪实性,不少国外的电影运动中都出现过这种艺术美学,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及伊朗新电影,它们主要崇尚的就是纪实手法,真实反映社会现状。这对于中国新生代的创作在不同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法国电影新浪潮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戈达尔、特吕弗、侯麦等人,他们采取了与商业电影正面较量的方法,不请明星、缩小拍摄组、离开摄影棚、采用实景等,“这些年轻人不是一般地酷爱电影,而是热衷于把电影改造成一种个人化的艺术。”①法国新浪潮带有先锋的艺术创作精神,中国新生代电影中不少关注社会底层边缘人群的作品可以说与法国新浪潮的电影气质十分相似,用电影语言精致地再现社会现状,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或焦虑、或迷茫,或无奈。将中国新生代的电影作品和法国新浪潮的电影作品相比较,最直观的相似之处就是对于个人成长记忆深刻的描绘,“完善了纪实风格的美学特征”②。特吕弗的《四百下》接近导演少年时候的经历。而这一点在中国新生代导演中也比较常见,比较典型的有王小帅的《我十一》,影片根据导演小时候的成长经历进行创作。个人的成长印迹在作品中多次映射,采用的手法也各有不同。个人成长的痕迹同样也存在于带有商业气息的电影作品中,张扬总是表达父子之间的情感冲突,正是因为他自身与父亲之间的情感是从小时候的重重矛盾到长大以后的逐渐理解,即使某些电影作品没有明显的外化的视听语言的纪实性,但是其精髓不失纪实特质。

    2.“为了还原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大多数新生代导演都摒弃了戏剧性电影的传统模式,采用纪实方式来拍电影,而且还强调一种纪实美学,是对于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纪实作品的一次审美性超越。”③《站台》的最后一个长镜头是一处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自然的光线、静止的镜头、时间慢慢地流淌,没有产生戏剧性的情节冲突,是对生活本真面目的记录。中国新生代的纪实风格就影视语言的运用上而言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最为明显,如:大量生活真实场景的拍摄、非职业演员的演出,等等。中国新生代导演采用这样的创作手法,起初可能是迫于现实环境、资金等问题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但是这一美学特征逐渐明晰,更成为中国新生代电影一面鲜明的旗帜。

    3.伊朗新电影伊朗新电影在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好作品不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阿巴斯,他纪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在伊朗电影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等影片纪实主义的创作理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新生代电影的创作。《樱桃的滋味》中带有思辨色彩的纪实手法的运用体现出了对于人生存与死亡的考量,其艺术深度值得学习。在中国新生代电影中也不乏这样的作品存在,张扬根据贾宏声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的《昨天》也是对生命的思考。伊朗新电影“是诗意写实主义的典范,形成了散文诗式与纪实美学相结合的美学特征”④。长镜头的使用是伊朗新电影和中国新生代电影极为相近的表现手法。伊朗新电影《随风而逝》《橄榄树下》的开头都是一个长达数分钟的固定机位拍摄的长镜头。张元、贾樟柯、王小帅、章明等人也偏爱使用长镜头,冷静客观的电影语言让人似乎要失去耐心一般。伊朗新电影的纪实美学特征在镜头运用和叙事上都对中国新生代的艺术特征有指导作用。马基德?马基迪的《小鞋子》等影片远离主流中心,远离政治等,严苛的审查制度使得伊朗电影人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找寻到了贴近普通人的创作出路。而此时的中国新生代的创作也是关注边缘人群,远离主流。

    国内环境的孕育

    国内适合的土壤也是纪实美学在新生代电影中蓬勃生长的重要原因。电影创作前辈已有的成就对于年轻的新生代导演来说是一种障碍,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有所突破。同时,中国的“新纪录运动”对这一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契机,有不少新生代的电影人一开始是从纪录运动中开始拍片,那么后来的电影创作带有鲜明的纪实美学特征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3篇:潮流语录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新观念;教学结构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够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被吸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比教师的主观灌输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观潮》一课,作者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描写潮的样子及潮的响声尤为精彩,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汹涌澎湃的声音,借助投影和录象,让学生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教材为载体,通过多媒体教学诱感功能

《新课程标准》理论下的语文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配置。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一些素材,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学习情景,设计富于情趣的语文活动,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过程。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情感积累,发展学生的情感。如一年级语文第四课中《影子》教学中利用课件制作动画、演示和讲述影子的故事,给学生以新鲜感和亲切感,使他们在交流、暗示、移情等心理作用下,注入自己的热情,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还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一下影子的各种情形。

语文来源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所处的人文环境、家庭背景和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学习语文,理解语文,再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册《王二小》的教学时,当学生理解王二小壮烈牺牲时,我抓住这一契机,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展示台,用低缓而深沉的语调进行描述:“王二小被敌人用刺刀挑起来摔死在大石头上,他的血染红了这块石头,染红了周围的草地,染红了周围篮蓝的天空。小鸟为他哀鸣,秋风为他哭泣,我们的王二小却躺在这块冰冷的大石头上。学生听到我声情并茂的诵读,同时看到课件上的画面,学生们早已泣不成声了。

三、利用多媒体,让语文教学的难点“易”起来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有难易之分。多媒体电脑教学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弥补言传之不足,成为突破难点的“爆破筒”,增强学生的兴趣。

(一)利用笔画变形突破字型教学中的难点

如《美丽的公鸡》一课有个生字“啄”,是本课字形教学上的难点,学生受先前所学“家”的影响,在书写时往往会漏掉一点。于是我在教这个字时,先联系课文提问:“啄木鸟为什么不跟大公鸡比美?”学生回答:“啄木鸟要给老树治病,啄去老树身上的虫子。”我接着说:“请同学们看清楚这个虫子在哪里?”这时将屏幕中出现的“啄”字中间那点变成小虫子,与点轮流闪烁出现。这样既形象又直观,学生书写时再也不会忘了写这一点了。

(二)借助动画演示突破理解课文中的难点

如《狼和小羊》一课中,狼说小羊弄脏它喝的水,小羊反驳时说的话,是理解中的一个难点。这时,我设计插入了动画演示,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小羊和狼的位置、水的流向,轻易地突破了这个难点。

四、利用多媒体,激发美感渗透美育

第4篇:潮流语录范文

关键词:IOS;时尚贴牌;时尚社交APP;iphone开发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1-37-04

0.引言

根据ZOL新闻中心最新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设备活跃数达到8.99亿,从活跃终端来看,截止到2015年底,苹果的增长非常强劲,高达38.82%,活跃终端数突破2.8亿台。又从2015年中国互联网、社交和移动端数据报告可知,我国社交媒体用户达到6.95亿,超过美国和欧洲的总和,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知:2015年1-12月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为13484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从网上销售看,穿着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4%。4G作为新生代,非常抢眼,经查阅得:直到2015年底,4G增长了25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已经习惯使用APP客户端上网,获取信息,互动交流。同时,在“互联网+”浪潮下,各种消费行为走向移动化,碎片化,社交成为了带动网络行为的重要推动力,将是未来电商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当代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精神文化要求逐步提升的大环境下,“时尚”、“潮流”从弱小的幼苗被浇灌成为枝繁叶茂的大树,给生命带来了一袭活力,不得不承认,在生活方式的巨变下,时尚、潮流早已脱离了简单的词汇、人群、国度的界限,已上升为一种精神层面,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而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便是服饰的潮流。服饰行业作为一个传统的行业,同时也是时尚产业的宠儿,一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时尚服饰产业积极拥抱互联网,已经是整个服饰行业生存之道。“泊牌享购”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在考虑互联网、移动端,以及时尚服装三方面的情况下孕育而生的。

1.IOS系统及开发语言介绍

1.1IOS系统介绍

IOSm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苹果公司最早于2007年1月9日的Macworld大会匕公布这个系统,最初是设计给iPhone使用的,后来陆续套用到iPod touch.iPad以及Apple TV等产品上。lOS与苹果的Mac OS x操作系统―样,属于类Unix的商业操作系统。原本这个系统名为iPhone OS,因为iPad,iPhone,iPod touch都使用iPhone OS,所以2010WWDC大会上宣布改名为IOS(IOS为美国Cisco公司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注册商标,苹果改名已获得Cisco公司授权)。

1.2开发语言介绍

1.2.1Object-C

Object-C通常写作Objective-C或者Obj-C或OC,是扩充c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它主要使用于Mac OS x和GNUstep这两个使用OpenStep标准的系统,而在NeXTSTEP和OpenStep中它更是基本语言。

Objective-C是非常实用的语言。它是―个用c写成的很小的运行库,令应用程序的尺寸增加很小。而其函式库(通常没附在软件发行本)亦和Smalltaik系统要使用极大的内存来开启一个窗口的情况相反。因此,Objective-C它完全兼容标准c语言(c++对c语言的兼容仅在于大部分语法上,而在ABI(ApplicationBinary Interface)上,还需要使用extern”c”这种显式声明来与c函数进行兼容),而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特性以及Smalltalk消息机制。

1.2.2Swift

Swift是一种苹果于2014年WWDC(苹果开发者大会)的新开发语言,可与Objective-C共同运行于Mac OS和IOS平台,用于搭建基于苹果平台的应用程序。

Swift是一款易学易用的编程语言,而且它还是第一套具有与脚本语言同样的表现力和趣味性的系统编程语言。Swift的O计以安全为出发点,以避免各种常见的编程错误类别。

Swift是一种新的编程语言,用于编写IOS和OSx应用。Swift结合了c和Objective-C的优点,并且不受c兼容性的限制。Swift采用安全的编程模式并添加了很多新特性,这将使编程更简单,更灵活,也更有趣。Swift是基于成熟而且倍受喜爱的Cocoa和Cocoa Touch框架,它的降临将重新定义软件开发。

2.系统分析和建模

2.1系统功能架构

泊牌享购网络有限公司是一个提供时尚交流的平台,有普通用户、会员用户。普通用户仅在平台上进行交流,会员用户一般是一些服装设计师或商家,他们可以在分享自己时尚的同时,向普通用户推广自己的品牌。本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2.2系统用例分析

本系统设计分为普通用户和会员用户两类。这两类用户的功能比较类似,均可以对分享的图片进行添加标题、分享至好友、添加标签、删除和添加新的标注以及查看评论或添加新评论,其用例图如图2所示。

3.主要模块分析和建模

3.1用户操作模块

用户操作过程为:用户进入登录界面,然后输入账号和密码,进入潮人舞台。用户可以GET到所有用户分享在平台上的潮流服装搭配信息;当用户对其中某一搭配感兴趣时,可选中进入编辑界面进行添加、查看标签,添加、查看评论,以及分享给好友等操作。操作完成后,点击注销即可退出潮人舞台。

3.2用户注册

用户通过注册后可以使用本软件。具体注册方式参照以下截图,如图4所示。

3.3用户登录

用户在注册后即可登录进潮人舞台,进行泊裳、贴牌、分享交流等活动。

3.4APP功能介绍

图6、图7、图8分别为分享好友、添加标签、查看评论和继续添加评论。

分享好友:下方菜单栏分享按钮,可复制图片、将图片保存至本地以及通过邮件将其分享给好友。

添加标签:用户可以为自己喜欢的服饰搭配贴上标签,为图片上的服装搭配添加品牌信息。

查看评论和继续添加评论:菜单栏最右一项为评论区,点击可显示用户为图片添加的评论和继续添加评论,添加完评论后即可保存。

第5篇:潮流语录范文

如《春到梅花山》一文写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看花的情景,虽然这没直接写梅花的美,可从人们观花的动作、神态中,处处都流露出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更爱如花盛世这一思想感情。但如何让学生透过游人拥挤的赏花场面来感受花潮的美,理解盛世的美呢?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是从读中感受。进行“美读”示范时,我除了情感激昂外还注意语调的变化,轻重音,节奏快慢的掌握,面部表情的显露等,一句话就是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再通过“美读”练习和背诵练习,使文中的诗情画意,在头脑中浮现出来,形成美的定格,学生会深深感受花潮美,盛世更美,学生沉醉在这种美的享受中,不仅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而且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歌颂如花盛世的思想感情。

二、入境分析理解美

培养理解美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审美化的高一层次的要求,理解美的能力是指审美者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有意识地对审美对象进行观察、品味,从中获得美感和教育。如教学《花潮》一课时,要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海棠花和观花人的,是怎样凭着“花潮”歌颂这似海的春光,如花的盛世,那就需要让学生对字、词、句、段进行细细地品味分析。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整体了解到作者是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海棠花的,然后通过录像观察远处的海棠花,进一步理解作者把海棠花色彩鲜艳浓烈比作“红云”“红海”,是为了突出海棠花的多、美。近处的海棠花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拟人句:“每棵树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心情”及有风时、无风时,阳光照射花的不同姿态来感受海棠花的形状和影子。最后通过听花下错综复杂的声音(录音),结合比喻句“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犹如‘海上午夜的潮声’”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海棠花的繁茂之美。这样深入地组织学生欣赏品析,使学生感受到了花形似“潮”,花影似潮,花下的声音似潮的绝伦境界。在写海棠花之后作者又着重写了人们看花、爱花的情形。写得很有顺序,让学生通过细细阅读,理解人们看花方式虽不同,可“好、也好、更好”这些层层递进的词却把人们赏花、爱花的美好心情写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课文的层层剖析、品析、欣赏,使学生理解了文章的优美语言,培养了学生赞美大自然的美,祝愿祖国的繁荣、昌盛的美好情感。

三、结语

第6篇:潮流语录范文

一、 西方的诗意化纪录片产生语境

西方诗意化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与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同步,并受政治语境及电影艺术流变的影响。纪录片被世界普遍认可是1929年的事情,但影响世界电影史的首部纪录片创作于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从政治方面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经历战争伤痛的艺术家们转身投入至艺术创作中寻找失落文明世界的隐遁之所。如1921年公映的《北方的纳努克》,延续了早期冒险类纪录片浪漫主义的质朴叙事。从文化艺术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适逢西方现代主义文化艺术的兴盛时期,现代主义文化艺术思潮携裹着处于稚嫩状态的电影艺术飞跃式地前进,并推动电影艺术加速进入了艺术语言自觉探究的时代,从而使得这一时期的诗意化纪录片呈现出万花筒式的璀璨缤纷的夺目景象。

自1929年起,在英国官方政策及财政支持下,以格里尔逊为首的英国纪录片学派开创了电影史的新纪元,也以“格里尔逊式”的纪实影像展示了诗意化纪录片在宣传领域的作用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当然,将这些价值发挥至极致的无疑是德国的里芬・斯塔尔。战争期间,处于战乱的人们试图逃避战时的艰辛,更愿意将夜晚的休闲时间留给影院,这一时期的电影产业极为繁荣,大量与战争有关的纪录片在影院上映,战时亦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展示战时保有热忱、颂扬生命之美好的诗意化纪录片。及至战后,人们开始反思并审视战争所带来的影响,而这一宏大的历史性主题依托视觉化的影像确实难以表述清楚,因而声音因其能够创造想象与联想空间而成为建构诗意化纪录片的主要手段,并成为了超越视觉影像的剧作因素。

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观念急剧变革的年代,受当时电影领域的现实主义思潮、美学领域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及技术发展的影响,纪录片的诗意化表述亦出现了新的方式,纯粹借助形式的诗意化表意方式逐渐被摈弃,纪录片开始运用影像叙事的逻辑体系实现诗意化表述。

二、 中国的诗意化纪录片产生语境

中国的诗意化纪录片植根于中国的政治文化语境,而中国的政治文化语境有着完全不同于西方的语境特点,这也导致了中国的诗意化纪录片的产生节点及生长规律与西方有着本质化的区异。中国自1904年拍摄了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起,便开启了漫长的纪录片漫游之旅,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相应的拍摄团队,开展了与党的事业及人们政治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宣传工作,这一时期的纪录片主要实施了宣传功能,且这一功能一直延续至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这一时期逐渐淡化纪录片的意识形态宣传功能,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在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人物时,开始注入人文关照和创作者的个体化情感表述。也正是在这一转变中,诗意化纪录片应运而生,我国的第一部诗意化纪录片《竹》(1979)正是产生于这一时期,至此以后,一批去政治化、去魅化,以平民视角关照人们生活的诗意化纪录片出现了,如康建宁和高国栋的《沙与海》(1989)将视线于沙漠及海上的寻常人家,在安o的凝视中注入脉脉温情。孙曾田《最后的山神》(1992)以平和的姿态关照了文明化进程中即将消失的萨满族人的仪式及信仰。陈晓卿的《龙脊》(1994)则默默第注视着一群求知若渴的大山里的孩子们。而张以庆导演则将镜头缓缓转向了镜头前人物的内心世界,任拍摄者的情感慢慢流淌出来,捕捉另一个层面的真实。

三、 中西方诗意化纪录片的审美范式

诗意的表意在认知层面上往往与个体“脱离现实世界功利性、实用价值的审美情趣”[1]直接关联,是海德格尔言说的“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的生存状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意境”一词将人与自然这一超越现实的无功利审美关系表述了出来。但“意境”是种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东西,也是只可意会却难以言传的个体体验。为了使这一抽象且飘渺的东西能够被接受,创作中往往需要以景寄情,采取虚实结合、隐意藏境等手法,建构出情景交融的审美体验,进而描摹出象外之象,抒发出韵外之旨。

(一)西方的审美范式:形式崇尚到诗性叙事的内涵表述

西方的诗意化纪录片可以括为两类,一类偏重艺术语言的形式探究,是具有先锋实验性质的视觉交响曲或视听觉交响曲;一类延续传统影像的叙事原则,但注重表述情感的纪实影像。具有先锋气质的影像诗意来自于电影艺术语言发展的自觉需求,艺术家们孜孜不倦地对影像语言进行探究,强调以视觉的或听觉的形式强化影像序列的节奏感,这一探索对于影像的发展极其重要,但从其存在的问题来看,当时的影像因过度重视“形式化”要素从而淡化了“叙事性”,因而在影像逐渐回归“真实”美学诉求的潮流中,偏倚形式化的表达方式至此转变为辅助影像表意的元素,并成为影像的诗性叙事的重要构成要素。延续叙事原则的纪录片注重影像叙事与抒情的有机结合,这类影像使用多种形式化艺术语言作为影像叙事表意的手段。并以影像叙事推动影像表意进入一个超越性的关乎生命存在的领域。探索生命的意义并探讨超越生命的“大道”追寻,将审美体验与存在的本真意义链接起来。诗意化纪录片通过对于日常时空生命存在状态的关注里,凝集了对于生命状态的哲学思考,也在与神接近的沉思间达至人生的理想化之境。

(二)中国的审美范式:诗性叙事中的禅思意境建构

中国的诗意化纪录片更多涉及了诗的意境、氛围所带来的审美效果,与个体的审美趣味紧紧地勾连在一起。这一诗意往往个体生活的区域性文化及区域性的审美传统关联,也及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禅思及意境之美。中国的诗意化纪录片或多或少反映了禅宗美学的审美情趣。在宁静与平淡中营造出悠然、淡泊之境,给人清静、出尘之感,在凝聚着美学理念、哲思、情感体验及简约形象的适意恬淡的景象里蕴荫着诗意。观众依靠文化的诗性直觉来领悟,感受到情景交融的意境,而意境又以心之“意”与情之“境”的融合为佳。在审美中,大众对于意境的体悟来自于主观的禅学感知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渗透。在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悟中,感受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灵境,以具象化形象表述出普遍而超越性的哲理,孕育出志趣深远,隐而不露,意味无穷的境界。

勾连至纪录片的诗意表达,亦需要通过影像建构出“镜已尽,但境未尽”意犹未尽的境界。张以庆导演拍摄的《佛山听禅》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悟贯穿始终,在细碎的日常生活细节中,不时展现出富有哲理性的禅思之语。影片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以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及故居为串联影像的线索,组织起大量印象式、碎片化的素材,拼贴出既有着古典意蕴,又有着现代气息的城市形象。在镜头之外有着丰富的言外之意表述,也启发着我们展开关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思考,更多的是在中国人流淌的“禅”悟里引领着我们直面生命,聆听自己,寻找到生命最美好的境界。

《最后的山神》_篇及结尾均描摹大片的雪景或碧蓝的天空、翠绿的森林、雾气氤氲的湖面,以类似于中国画中的“留白”营造了山水画般的写意诗境。“留白”以空白为背景,用笔墨和形体的虚实变化来创造意境、表现空间。“留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虚无”,而是一种“藏境”的手法。中国画的“留白”是一种艺术的含蓄,是一种深邃的意境,也是一种艺术追求。[2]留白“在中国传统绘画语境中,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形态,一种画境,古人称其‘无画处’,今人谓之‘灵的空间’,它是艺术家创作和人们欣赏时‘联想’与‘畅神’的空间媒介。”[3]“留白”是一种含蓄的美学,以“虚”,托“实”,在留白中以启发观众更大的想象空间。影片里成片的小草或树丛在雪景为底的白色背景中深深浅浅地晕染,人物或灵动或安静地存在于如画的风景里。在安静寂然中景里传神展示北方冰雪之国的诗意美境。影片在展现诗意美境之时,更加关注萨满族文化的消逝,在这喟叹之间,情感油然而生。在有如山水画般的冰天雪地间,伴随着以埙演奏的悠婉转而略带忧伤的音乐,抒发出现代文明侵袭的鄂伦春人与大自然和神邸渐行渐远的哀叹。影片为了实现特定的情感表达,以艺术化的“留白”手法实现隐而不宣、悬而不置的所指指向,让观众在非连续的认知缝隙中静静体验出作品浓烈的情感和深邃的诗意化美境。

结语

诗对于人类的作用诚如海德格尔所言:“诗首先使栖居成其为栖居。诗是真正让我们栖居的东西。”[4]诗意化表意是纪录片对人和人的内心世界关怀的必然结果,是对创作者与观众心灵交流的肯定。诗意化纪录片触碰的正是人类内心深处,心灵世界玄妙的、不可言说的情感,创作者运用各种艺术表达方式,追求一种诗意化的“存在”境界,因而将纪录片作品推进至“生命关怀”的层面。在海德格尔所阐释的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及王国维所言及的“意境”间合流,这种诗意超越了审美,达至一种生命存在于天、地、神之间的和谐。

参考文献:

[1][4](德)海德格尔.Poetry,language,thought[M]//(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1,71.

[2]徐.想象的空间――中国画留白之诠释[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10):62.

[3]高飞.空白与意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706-711.

【作者简介】杨 会,女,江苏盐城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电影

理论与文化传播、数字媒体艺术研究。

第7篇:潮流语录范文

在国外,纪录片只针对部分群体,如美国公共电视网(PBS)只将全美3%的人口作为其纪录片节目的目标受众。从国内目前情况看,纪录片受众尚处于培育期,对受众仍需进行广泛意义上的调查。本文所涉及的观众调查,是以央视纪录频道的观众群为基础,针对电视受众的网络在线调查,选取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汉等10个大中型城市的1500个以上的样本。样本条件是在当地居住满一年,对纪录片感兴趣,家人或朋友中没有在媒体、市场调查、公共关系部门、广告公司工作的。

一、电视观众收看纪录片节目的行为特征

1.收看目的

从调查数据上看,观众收看纪录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高层次的需要,如开拓视野、学习知识等。

2.收看途径

电视是观众收看纪录片最主要的途径,主力频道集中在央视。

在观看时长上,观众每天平均在电视上收看纪录片的时长为40分钟。

在观众获取纪录片信息的来源方面,电视是最为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网络上的论坛、社交小组等也是信息的重要来源。青少年及中年观众在纪录片观众群体中占有一定比例,且忠实程度高。

5.收看时间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纪录片观众平日收看电视时间仍以晚间黄金时段为主,11: 30―13: 30也是全天收看的小高峰时段。另外,纪录片观众选择在23: 00―01: 00收看的人数较多,这与纪录片受众以高端男性为主有较大关系。

另外,工作日的收视需求点出现在17: 00―19: 00,观众从该时段至晚间的收视需求一直增长,而周末则提前至13: 00―17: 00。另外,观众周末白天的收视需求明显比工作日更高,但晚间的收视需求相对较低。

二、主导观众收视的类型特征

新闻传播理论认为:新闻传播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功利性过程,解决的是知与不知、欲被人知与欲知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传者无疑处于主导地位,但接受者,亦即受众,却是传者不可或缺的伙伴。只有传播和接受行为二者同时发生,信息的扩散和知晓才能得以实现。

实际上,受众对信息的接受有一个认知加工的过程,这与受众较早的认知结构相关。他们总是倾向于根据自己的知识理解和实际经验,用自己能够接受的方式来理解信息,从而通过私人定制式的解读与反馈对传者构成影响,使传者认识到受者的不可忽视的地位,并为其打造更有针对性的信息。

那么针对纪录片乃至纪录片专业频道,观众是如何传达反馈,从而用遥控器、鼠标等做出选择的呢?

从调查数据看,纪录片的内容与类型是观众最重要的参考依据,而由于网络、电视回播功能的推进,观众对纪录片播出时段并不是特别在意,这方面对观众满意度影响作用较小。具体来看,42.7%的观众根据纪录片类型决定是否收看,28.2%的观众按照纪录片内容来选择,20.5%的观众在收看时没有固定规律,而仅有8.6%的观众选择固定的播出时段。

1. 观众期望的纪录片类型特征

我们以目前覆盖国内纪录片观众范围最广的央视纪录频道为例,观众对考古探索类、人文地理类和社会纪实类的节目喜好度较高。在喜好度最高的考古探索类纪录片中,观众又对未解之谜和考古发现类题材有较高兴趣。

2. 观众期望的纪录片风格特征

观众喜欢有文化底蕴、悬疑、新奇风格的纪录片,同时对故事呈现方式的新颖性更为看重。

三、电视观众对纪录片的具体偏好要素

在现代传媒环境中,人们已具备了积极使用和参与媒介传播的条件。一方面,受众主体意识加强使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传播过程只是一种从传者到受者的单向运动,现代传播过程则表现为传受双方积极的双向互动。另一方面,受众的参与意识加强,他越来越意识到需要与传者进行平等的沟通,并且追求平等的交流方式,这也使得他们对信息的选择能力日益加强。

针对纪录片,这种传播方式上的变化也体现在了调查数据上,观众对于纪录片的要求既有传者对受者的,也有受者对传者的。如纪录片在题材上的吸引力、叙事是否真实自然、故事性是否达到欣赏需求等,都影响着观众对于具体某一部纪录片的满意程度。而缺少悬念感、趣味性不足与节奏拖沓是降低观众对纪录片观感体验的主要原因。由此来看,观众对于一部纪录片的需求既有类型方面的宏观需求,也有细节层面的微观需求,这主要集中在叙事、画面以及解说等方面。

1. 叙事

在纪录片中,成功的导演往往根据各个叙事段落或情节内容来决定叙事长短比例,由段落的长短比例带出节目的内在节奏。结构曲线是编导在编辑过程中预先埋设的。从一般叙述到高潮用多长的篇幅、高潮与高潮之间的距离、平缓与高潮的落差等都直接影响到节目叙事节奏。

2.画面

我们常说,纪录片的创作路线可以用“五化”来概括: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由此来看,纪录片创作归根到底要讲究画面,这既包括了单一画面本身,即画面内部的选择、安排、景别、运动、节奏等,也包括了画面与画面的衔接、画面与画面之间的主题构架,从而共同完成信息传递、故事叙述、感情流露、思想阐释等功能。

对于纪录片观众而言,画面是否能够辅助叙事,帮助观众了解是谁在何时何地干了些什么,同时记录人物的喜怒哀乐,展示人物的个性性格等都是影响观众满意度的关键。

3.解说

第8篇:潮流语录范文

 

一、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学习兴趣的作用。学习兴趣是激发和鼓励学生学习的先决条件,也是学生学有所获的必要因素。初中学生常会被一些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教师只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就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课文《春》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视听材料,展现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近、理解课文。在讲授新课前,让学生欣赏视频,视频中万物解冻之下的山川,解冻的小溪渐渐饱满起来的水,火红的太阳照在大地上,刚刚冒出一点头的小草,红的桃树,雪白的梨树,还有在花丛中飞舞的小蜜蜂,在田野中翻飞的蝴蝶,跑来跑去的小朋友,辛勤劳动的人民,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让学生获得美好而充满希望的感受。然后教师让学生在这诗一般的佳境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地春回、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之情,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情感铺垫。

 

二、巧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有秩序的,课堂教学需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让学生积极参与,又要动静结合,让学生沉淀下来思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平台,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在教学《观潮》一文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录像展现大潮的壮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形成对大潮的初步印象。在研读重点段落“潮来时”,先让学生观看录像片段,接着研读课文,把课文中描绘潮来时壮观情景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讨论,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然后教师利用课件显示填空表格,让学生分四人小组,各小组学生对着课件上显示的表格填上有关江潮的变化,完成后全班交流和订正。最后再次观看“潮来时”录像片段,让各小组派代表为“潮来”做解说。教师这样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三、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的运用给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给学生创造了宽广的观察、思考、实践的空间和时机。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和核心。教师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应合理运用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湖心亭看雪》一课的授课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巧设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课文中蕴含着深刻含义的语句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障碍。针对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在教学课件中展示写作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采用设置疑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打开了思维闸门,纷纷质疑问难,如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文中‘问其姓氏’一句问到姓氏,对方却说‘是金陵人,客此’,答非所问,为什么?”笔者及时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的价值,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通过探究,学生体会到这句话妙在语焉不详,这两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萍水相逢,后约难期,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对知己难逢、各自天涯的无限怅惘。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沟通课堂内外,让学生走进多姿多彩的世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9篇:潮流语录范文

当我快乐时,总有你的陪伴;当我喜悦时,总有你的祝福;当我因为一件事骄傲时,总有你的一句“不要骄傲,好好努力!”;当我孤单时,总有你的亲切问候;当我伤心时,总有你的安慰;当我无助时,总有你的一双手拉起我。

生命,有你会完美。我会每天开开心心的,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想起你,就会傻笑,就会感到温暖。我们的一切一切永久留存在我的记忆里。洗不掉,抹不去,只因你是我的唯一。初涉的小河清且浅,可是不容任何人践踏,清澈见底的小河,流淌着我们的记忆,慢慢的,流向我的记忆深处。不时又从终点喷发到原点从新流过,不停的唤醒记忆,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快乐。

唤醒了我的记忆,我开始漫步。开始回忆,忽然,留在了最早,秋风引的我们相遇,就是在那次,深深记住了你的容颜;又跑到那个时候,你在网上跟我开玩笑,说我是“猪头”,可是我一点也没有不高兴,我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还记得那次我抢走了你的发卡,你的生气是那么可爱;还有,还有,你的那句劝言,你的那份礼物,你的那份天真,你的微笑都深深的刻在我记忆深处……

翻开记录册,翻开聊天记录,记录着我们多少欢声笑语,尽管有忧伤,但是早已忘记,留存在这里的是无限的幸福。生命,有你才能完美。我不能失去你,你的一切,我的一切,早已在一起。海水潮起潮落,不经意的发现,涨潮已经好多次了,冲上海滩的零碎,被我捡起,我发现这些记忆,早已是很久以前的了。我叹送时间的无情,感慨我们的幸福。在这条路上,有你才完美。

徜徉在这里,这就是美丽的,这就是幸福的。

生命,就是有你才完美。有了这些,我会更加坚强的前进,拉起你的手,向前方勇敢地走,无论是怎么样的风雨,就像你说的“让暴风雨来的猛烈些吧。”我们憧憬未来,我们相信未来。嗯,没错,让我们一起走下去。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