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河道施工总结范文

河道施工总结精选(九篇)

河道施工总结

第1篇:河道施工总结范文

一、明确建设目标,落实工作责任

河道生态工程建设总的目标是:结合全省**河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通过科学的河道生态治理措施,提高河道防洪能力,有效遏制沙尘、改善水质、美化环境、恢复和维护河道生态,促进我市河流水质和水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使河流成为水清、草绿、林茂的绿色生态通道。全市河道生态建设工程从20**年开始实施,计划整治29287.8亩,其中**河、绕阳河计划整治13587.8亩,其它河流整治15700亩,到2012年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其中按全省统一部署,**河流域在2010年前完成)。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总体进度要求,结合本地区和本部门实际情况,研究落实具体实施计划。

各级政府作为河道生态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要从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高对搞好河道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全面完成河道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责,紧密配合。市水利部门负责工程建设的编制规划、组织实施、监督、指导、协调和检查验收等工作。市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和落实建设资金,推进工程实施。市国土、林业、农业部门要在河道生态工程建设用地、林木抚育及经营管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二、突出建设重点,坚持科学实施

河道生态工程建设以城市河段和主要跨河桥梁上下游河道可视范围内作为建设重点,优先实现城市段河道和主要跨河桥梁两侧河道景观化的目标。

河道生态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建设工程,必须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确保实效。一要坚持防洪、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在确保河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二要坚持科学规划。对不同河流、河段(城市与乡村河段、干流与支流、凹岸与凸岸等)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采取不同治理方案。我市的**河、绕阳河作为省重点生态建设河流,建设规划由省组织完成。在省重点河流河道建设规划的指导下,各县(市)、区要认真组织做好所管辖河流(段)河道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工作。三要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河道生态工程建设与**河水质污染治理项目相结合,实施综合治理,努力提高治理水平。四要坚持科学实施,注重治理效果,节省工程投资,发挥有限建设资金的最大效益。

三、落实建设资金,调动各方参与

河道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由省、市、县(市、区)共同承担。省以上投资采取以奖代补和项目补助的形式,对**市补助标准为补助总投资的30%。市财政补助工程建设资金的30%,县(市、区)财政自筹40%。全市河道生态工程建设计划投资2373.59万元,省补助资金为712.**万元,市县自筹1661.51万元。其中,重点整治的大型河流—**河、绕阳河计划投资1796.44万元,省补助538.93万元,市县自筹1257.51万元;其它河流计划投资577.15万元,省补助173.15万元,市县自筹404万元。

市本级对全市进行通盘考虑,统筹安排,视各地区工作进展情况及工程进度进行相应补助。各地区要在坚持政府投入的同时,广泛调动各方面参与河道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采取土地使用权者自行营造、承包、租赁、合作等多种形式实施河道生态工程建设,推动工程建设的实施。

四、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目标考核

为加强对全市河道生态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市政府建立**市河道生态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总召集人,市直有关部门参加。其组成人员如下: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负责协调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曲振东(兼)。

第2篇:河道施工总结范文

【关键词】堤防建设;河道断面;演变分析

导言

天然河道的断面冲淤变化主要受洪水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水边环境正在成为河道生态治理的目标。然而,在河流经过的城区河道整治工程中,势必会影响到河道原有状态下的变化规律。因此,本文以对第二牛河城区段堤防建成前后的叶柏寿水文站的断面变化情况,分析总结堤防修建前后河道断面变化对河流水文条件的影响,以便为今后河道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一、水利堤防工程施工要点

在水利堤防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对于水利堤防工程的坝体的填筑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水利堤防工程施工中的坝体填筑中需要对坝面的流水作业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其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水利堤防工程坝体填筑施工中,为确保水利堤防施工速度与施工质量,需要根据坝体填筑的施工作业面的面积和所投入使用的工程机械的作业范围及能力来对坝面流水作业的方向与工作段的大小进行合理的划分,在对其进行划分时要确保其作业的宽度要超过碾压机械可以实现错车和确保压实的最小宽度要求,同时在长度的划分中也需要满足碾压机械的作业需求。在对坝体填筑作业面的划分中还需要根据具体填筑的坝体的面积与机械施工的强度结合铺料的方式与环节因素来作为坝体填筑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坝体填筑的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好坝体填筑土料的作业时间与土料质量的把控,尽可能地降低坝体填筑时的作业循环时间,确保水利堤防工程坝体填筑时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提高水利堤防工程坝体填筑的施工质量。同时在水利堤防工程坝体流水作业时还需要注意控制好坝体填筑时的流水作业施工中的作业程序的工序数目与流水作业的单位时间,控制好作业的时间与效率,提高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的质量。同时在水利堤防工程坝体填筑的流水施工作业中,如果施工作业面的地面不平整,则需要根据水平分层实现从下到上的逐层填筑的方式,同时在作业面的划分上,对于机械施工时的分段作业面的长度应尽可能地控制在100m的范围内,同时在施工的作业面上应当分层实现统一的铺土和碾压,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界沟,提高水利堤防工程坝体填筑的施工质量,同时对于上下层面的分段接缝处应当错开,提高水利堤防工程坝体填筑的施工质量,如果在水利堤防工程坝体的施工中遇到软土坝基,必须要设计断面同步其分层填筑的施工工艺,避免线进行堤坝堤身的填筑在进行压实的作业方式,应当在堤身全段面完成对于坝体的填筑后,再进行整坡压实和削坡处理,并铺填平整水利堤防工程两侧的护堤地面的坑洼处。

二、堤防修建前后的河道断面演变分析

(一)流域基本情况

工程位于第二牛河位于辽宁西部,是大凌河流域一级支流,发源于建平县富山街道张福店村牛河梁,全长48.5km,流域面积1042km2。流域境内丘陵起伏,河谷相间,地势北高南低。汇入大凌河河口以上有二道磨河、深井河等二级支流,流域坡地占总体面积的92.4%,河谷平原只占7.6%。其特点是土壤松散,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雨季河水暴涨暴落。

(二) 叶柏寿水文站概况及堤防分布情况

叶柏寿水文站位于辽宁省建平县叶柏寿镇西街,1959年7月设站,集水面积195km2,是小河站,省级一般站。主要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断沙、颗分、比降、水文调查、普通测量、土含、降水、蒸发、水情拍报、泥沙等。降雨量主要测验设施及观测仪器有普通雨量筒、虹吸式雨量计、遥测雨量计;水面蒸发采用20cm口径和E601蒸发器;水位观测设施为直立式水尺;流量测验采用流速仪法,以缆道施测为主,特殊情况下可用浮标法和比降-面积法。

叶柏寿站测验河段顺直长500m,宽浅式河床,洪水时比降大,水流急,中高水水面宽160m,断面冲淤变化较大。基上410m有一座公路桥,对测验影响不大。

2009年开始进行河道治理及堤防建设,河道设计底宽154m,堤顶宽178m,堤防长度约为3650m,边坡比为1:3,防洪标准2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1120m3/s。

(三) 河道断面演变分析

测验河段洪水由暴雨形成,该流域主要天气系统受华北气旋、台风、高空槽影响,暴雨多发生在夏季,其中又多集中在七、八两月,约占全年的80%~90%。该河洪水陡涨陡落,洪峰尖瘦,洪水过程线的形状分单峰和双峰两种类型,单峰洪水历时较短,双峰洪水历时相对较长,一般来讲一次洪水历时为1~3天。叶柏寿水文站建立后,经历了1962年最大洪峰流量1100m3/s,套绘1964年、1984年、2005年、2009年基本水尺断面图,发现1964-2009年前的断面宽度基本在202~204m,断面面积在不同的年份都有冲淤变化,但总面积变化不大,最大和最小之间同水位级(406m)的面积相差12.5m2,占8.7%,406m水位级下面积见表2。但河道断面在主河槽30~130m部分,落淤变化较大,2009年与1964年相比最大冲深1.9m,但总的趋势仍比较稳定。从2009年开始进行河道治理及堤防建设,断面控制在178m,2009年406m水位级以下的面积与1984年相比相差62.6m2,占43.7%。而随着河道的束窄清淤治理工程在2009年结束,断面依然控制在178m,断面基本保持稳定状态,由于2013年对河道再次进行了治理,2010-2012年断面面积相差14.2m2,占3.1%;2013-2015年断面面积相差2.5m2,占0.4%,河道变化主要是在主河槽90~120m,最大冲深1.04m。在目前的来水来沙条件下,断面比较稳定,冲淤演变幅度不大。2010至2015年断面变化情况,2012-2015年406m水位级断面面积变化情况。

三、结束语

总之,对于河道演变,其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河道的比降;河道形态以及水文地质情况;河道内的来水量以及水量的演变过程;河道内的来沙量、来沙组成以及沙量的变化过程。通过计算分析可以得知:在水库未建成前的情况下,断面面积在大水年份冲刷变大,小水年份淤积变小;而在水库建成后,坝下河道主槽发生冲刷,滩地发生淤积,而冲淤总量基本持平。

参考文献:

[1]第二牛河流域水沙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水利,2014(06).

第3篇:河道施工总结范文

一、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从2005年5月起,先后实施了下塘河全线清淤工程,石桥水利枢纽工程和中桥节制闸工程,金花河向东、下坵河向东、电胜河向南延伸工程,下坵河排涝站增容,六吉圩二站新建和小柘荡排涝站扩建等工程。目前,城区防洪除涝能力最为薄弱的河东洼地治理基本完成,该区总面积26.79平方公里,占城区总面积的25.8%。此外自去年下半年来,又组织对2004年通过的城市防洪规划进行了修编,修编后的城市防洪范围由原来的104平方公里扩大到122平方公里。修编稿已于6月1日通过专家评审,有待市政府市长办公会批准后实施。

二、全面完成通航河道护岸工程建设

按照三年规划,我市自2007年以来,组织实施了通济河、薛埠河、香草河3条主要通航河道护岸工程,原计划护岸51.2公里。今年是最后一年,在前两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儒林中河段护岸,完成16.7公里,至此,全市的通航河道护岸三年规划已全面完成,实际完成58.4公里,流域性河道防洪能力得到极大的改善。

三、加快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全市共有在册中小型水库25座(其中:中型1座,小型24座)。经水利厅水库大坝安全鉴定,25座水库均为三类坝,必须实施除险加固。从2006年起,按照分年度实施规划,开始组织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现已完成了茅东、海底、新浮等18座,工程总土方350多万方,总投入6700多万元。茅东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2008年被列为中央扩大内需新增重点水利工程,批准概算368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230万元,省级资金1352万元,地方配套1107万元。该工程于2008年12月27日正式开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目前还有管理房和自动化控制等项目正在实施,12月底全部完工。

四、整体推进二轮河道清淤和村庄河塘整治工程

2009年实施了社头芦溪河、黄金中心河、南埂河、红旗圩中心河等4条18.55公里的整体清淤,完成土方41.9万方;整村推进村庄河塘疏浚整治35个行政村,整治河塘494个,完成土方116.22万方,全部通过了常州市委组织部、农工办及财政、水利部门的验收。自2003年我市开始组织实施一轮、二轮县乡河道清淤和村庄河塘整治规划以来,共清淤市镇河道298条(段)552.52公里,土方955.33万方;整治村庄河塘2906个,土方648.65万方。在大力改造水环境的同时,积极实施庭院绿化,强调水利工程建到哪里水利绿化搞到哪里。近几年,共投资300余万元实施水利工程和庭院绿化,绿化面积达15.2万平方米,庭院绿化率达35%,其中丹金闸枢纽、茅东水库绿化面积都分别在4万平方米以上,绿化率达60%。2008年,新建成的石桥枢纽,占地40亩,绿化面积就达2.6万平方米,局机关绿化覆盖率也达到了30%,尧塘河生态景观河道绿化工程成为常州市重点工程、*市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由水利部门负责实施,共完成23.63公里,整理土地33.6公顷,栽种各类树木9.27万株,铺设草坪2.48万平方米,河道新增绿化面积45.73平方公里。

第4篇:河道施工总结范文

1.玛河泥沙概述

1.1 悬移质泥沙总量 根据多年实测之统计,玛河多年平均输沙量289×104吨,输沙率为93.7千克/秒,含沙量为2.46千克/立方米,侵蚀模数636吨/平方千米。

1.2 推移质泥沙的估算 玛河上游各测站均缺少推移质泥沙测验资料,对于推移质的量,一般参照同在玛河流域的巴音沟河推移质泥沙资料进行推求,采用经验公式W移=β・W悬,β值在肯斯瓦特水文站断面取其平均值0.158,由此推算肯斯瓦特水文站断面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为45.7×104吨。

2.玛纳斯河采沙现状

2.1 河道采沙监管的组织形式 新水法颁布后,随着采沙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着尊重历史、改善现状、统筹兼顾、规范管理、保障发展的原则,在流域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明确了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和义务。自2006年以来玛河流域管理处委托玛河两岸堤防管理单位协同进行各自所承担防洪任务、河段的河道管理工作。内容包括河段管护范围内依法进行工程建设、河道巡查、保护工作及上述河段河道采沙料场的管理工作。河道的行政执法采取联合和独立的方式,重大水事执法工作在流域管理机构统一安排指导下进行。

2.2 河道采沙管理 玛河是一条多沙河流,但采沙主要采取的是推移质泥沙,其总量有限,河道的管理是各自为政、多家分割管理,河道内乱采滥挖乱弃现象严重。为进一步保护河流生命健康,维护河道安全,对玛河实施严格的河道采沙,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2.3 采沙的主要内容及形式 玛河河道两岸采沙企业主要集中在G312国道玛河大桥上下游共30公里左右的河段上,工程建筑用沙,石料是玛河采沙的主要形式,而且建筑沙石料对粒径的要求较高,一般只采取0.25~6cm粒径段的推移质泥沙少量取用15~40厘米卵石,其余粒径段泥沙当作弃料处理。

2.4河道采沙管理实施方案 2005年以来玛河流域管理处做了大量工作,为规范玛河河道采沙保障防洪安全,防止滥采乱挖,充分发挥河道的综合效益,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水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玛河河道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疆玛纳斯河河道采沙管理实施方案》,共四章二十一条,在采沙监督管理、河道保护与防汛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3. 河道采沙存在的问题

3.1 对采沙企业的管理不到位 土资源、水利、质监、安监等部门根据各自行业法规均对采沙企业进行依法管理,特别是流域机构与市、县两级水利管理机构协调性差,职责不清。因管理工作量大,人力资源与技术手段不足,管理机构配置与管理工作不相适应,没有进行系统采沙规划和管理,只根据各地实际需求定量批准一定采沙场。

3.2 河道泥沙年补给量有限 玛河两岸各地区因经济迅猛发展对沙石料需求巨大是玛河采沙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据推算近年玛河年采沙总量为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的5~6倍。

3.3 采沙方案实施效果差 河流中游存在沙石资源日见匮乏,尽管现有的采沙实施方案成果比较合理,但实施效果差。采沙方式中,中游以采沙为多,采沙区弃石淤积河道现象普遍,不利于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安全,严重影响涉河工程设施安全,清淤清障任务重,成本高。

3.4 执法不力 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和自身素质还不能满足执法的需要,存在着“重收费、轻管理”甚至不管理的思想,造成部分沙厂少批多采,越界多采、超深开采、随意开采。

4. 采沙管理策略分析

4.1 尽快编制玛纳斯河河道采沙规划 综合协调、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及相关部门和行业对沙石资源利用和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采沙规划,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完成,为河道采沙实行依法、科学、有序管理奠定基础。

4.2 严格控制年度采沙总量 以河道演变分析和泥沙补给分析的结论为基础并根据上年来水来沙情况,适量适度开采,使河道来沙量基本满足采沙规划提出的年度控制开采量的要求,维持河道总体冲淤平衡。

第5篇:河道施工总结范文

关键词:桥隧共建;桥梁;隧道;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杭州市彩虹快速路隧道沿滨文路布设,隧道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隧道施工完成后再恢复原有地面道路。隧道设计起讫里程为K0+880.85~K2+370,全长1489.15m,除起点洞口敞开段179.15m为坞式结构外,其它均为暗埋箱型结构,其中K1+521~K1+567、K1+593~K1+665段为双层上下四孔箱型结构,其它为单层双孔箱型结构。新浦河段(K1+521~K1+617)围护结构设计为800mm厚连续墙+2道砼支撑+2道∅609钢支撑。

隧道沿滨文路下穿新浦河,原新浦河桥在隧道施工前拆除,下穿新浦河段隧道结构完成后重新修建一座新浦河桥,桥梁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I 级,桥长20m、宽40m。

新建新浦河桥上部结构采用梁高0.9m,宽1.25m的后张法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梁,下部结构利用隧道结构作基础,主要采用三道加劲肋板将荷载传到隧道中隔墙和侧墙上,除加劲肋以外的桥台台身与顶板留5cm 空隙隔离开,使传力路线明确,不增加顶板荷载。桥台在隧道结构投影以外台身按悬挑深梁进行设计,悬挑长度为5.05 米。为保证悬挑段以下台后土体稳定,悬挑段承台下土体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桥梁布置及断面结构型式见图1和图2所示。

图1新浦河桥总体布置图

图2新浦河桥横断面布置图

二、城市穿河段桥隧共建施工重难点

(一)在施工过程中,桥隧连接工程所处的特殊环境会对工程的推进造成很大困难。工程需穿越河道围堰导流、原有须拆除的老桥、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交通疏解的要求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工程施工时大型机械设备运转场地的需求因素,决定了工程的复杂性,特别是隧道围护结构施工阶段必须采用分块多期组织施工,只有理顺这些制约因素和工程之间的关系,精心组织,才能按期施工完成(桥隧共建这个特殊的节点往往也是整个工程工期的控制点)。

(二)在空间上,桥梁桥台与隧道结构只是形式上紧紧贴靠在一起,除桥加劲肋板与隧道结构相连外,其余在结构上是分离的,二者之间存在10cm缝隙。从变形和位移方面看,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缝隙的存在,桥台和隧道结构的变形和位移将各自独立、相互无关。二者的变形和位移如果不协调,其后果是桥面可能出现横向裂缝,甚至形成错台,影响行车舒适,严重者带来行车安全隐患;

(三)因桥在隧道顶部,使得隧道结构顶部和脚部分别出现应力集中,这些部位是影响隧道结构稳定性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这些部位的施工质量;

(四)由于桥台和隧道结构分属于不同的主体,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二者的监控量测,使二者的变形、沉降等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正常营运提供切实的安全保障。

三、穿河段桥隧共建施工技术

(一)隧道工程施工

(1)地下连续墙施工

由于本段是本项目的关键工期施工点,加上河道的特殊原因,地下连续墙按照围堰阶段性布设情况进行分幅施工,连续墙采用液压抓斗成槽,膨润土泥浆护壁,钢筋笼整幅加工、起吊,锁口管接头。水下砼浇注采用导管法施工,导管选用D=250的圆形螺旋快速接头型式。

为保证施工现场整洁,连续墙泥浆拌制及存放均实行“工厂化”施工,连续墙泥浆存储采用钢板泥浆箱,单个泥浆箱容积为22m3左右,泥浆箱材质、型号、外观质量一致,上方搭设雨棚,内部管路均采用硬质管,泥浆拌制实行工厂化施工,废浆采用罐车外运。

连续墙施工投入1套成槽设备,根据配置足量的泥浆箱、泥浆供应系统和钢筋笼加工平台。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的吊装采用1台150T履带吊+1台50T履带吊整幅起吊。

(2)SMW工法桩及搅拌桩地基加固施工

本工程范围内SMW工法桩及搅拌桩地基加固施工共配置1套PAS-120VAR三轴搅拌桩机及其配套注浆系统进行施工。

(3)高压旋喷桩围护结构接缝加固

地下连续墙和SMW工法桩接口处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加固止水,拟采用投入1套JP76-2高压旋喷桩机进行施工。

(4)钻孔灌注桩施工

钻孔灌注桩施工拟采用GPS-15正循环回转钻机钻进成孔,泥浆护壁,导管法水下灌注混凝土成桩技术。本工程拟投入3台GPS-15正循环回转钻机成孔,配备1台25T汽车吊吊装钢筋笼、格构柱。

(5)基坑降水施工

本工程基坑降水井采用深管井降水。基坑降水计划投入4套设备组织施工,成孔施工机械设备选用GA-50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及下井壁管、滤水管,回填填滤料、粘性土等成井工艺。

(6)土方开挖施工

本工程基坑内第一道支撑为钢筋混凝土支撑,筋混凝土支撑底部以下部分土方开挖须在钢筋混凝土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基坑开挖分两个阶段施工:

第一阶段为顶部土方开挖及冠梁、混凝土支撑施工阶段。

第二阶段为基坑主体土方开挖阶段,在冠梁、栈桥板及钢筋混凝土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基坑降水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为保证土方开挖与支撑架设、结构施工间的“时空效应”,在土方开挖后及时施作底板,确保基底及时封闭。

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横向分块、先支后挖“的施工原则。每个作业面第1层土方采用2台PC220挖机直接开挖,第2层以下土方,采用4台小挖机配合1台PC300长臂挖机开挖、装土。

(7)钢支撑架设施工

本工程基坑宽度约28.7m,(K1+567-K1+593)宽度30.5m单根钢支撑重在9t左右,钢支撑架设采用在地面上拼装后,由50t履带吊整体吊装一次安装到位;2台200t千斤顶施加预应力。

(8)主体结构施工

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充分考虑时间、空间效应适时进行结构施工,结构施工采用顺筑法,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从下至上”的原则。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钢筋现场制作,连接采用剥肋滚轧直螺纹和电渣压力焊连接;模板采用大块胶合板+方木楞作主次龙骨+满堂红钢管脚手架体系。主体结构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汽泵泵送入模。

(9)顶板回填施工

土方回填在结构防水施工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采用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推土,挖机配合平整,人工配合压路机压实。

(二)桥梁工程施工

本次工程因新建隧道工程的需要,拆除既有新浦河桥,新建1座新浦河桥上跨隧道结构,新建新浦河桥下部结构与隧道相结合,利用隧道结构作为桥台基础,桥梁结构荷载通过桥台加劲肋传到隧道侧墙和中隔墙上;上部结构采用单跨20m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桥梁施工顺序应服从隧道工程的施工顺序,桥台及上部结构应在隧道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组织施工。

本桥梁工程主要包括:新浦河围堰、拆除既有的新浦河桥(含既有桩基的拔除)、新建新浦河桥、拆除围堰恢复河道。

新建新浦河桥施工顺序:先架设钢便桥和围堰。钢便桥架设和围堰的施工时间结合交通组织要求统一部署;隧道两侧的承台底水泥搅拌桩地基加固在排水管道施工完毕后进行;承台在隧道顶板结构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组织施工。

(1)围堰施工

围堰施工采用1台PC220、1台钢板打桩机进行施工,旧桥部分侵入与地下连续墙结构范围内桩基采用1台全回转拔桩机进行拔出。旧桥采用2台液压破碎锤随基坑开挖进度直接破除。

根据杭州市的气候情况和本工程的总体组织安排,施工期间新浦河不断流。围堰施工期间采用原部分河道(宽4m)或不少2根Φ1500mm的导流管过水,隧道施工期间采用4根Φ1500mm的导流管过水,以满足新浦河置换河水要求。

新浦河围堰时间为2011年11月10日至2012年4月30日,隧道施工、新桥建设与围堰拆除均避开汛期围堰。围堰拆除后将河道恢复至原标高。

根据本工程的总体交通组织方案要求,围堰施工为两阶段,分别如下:

一阶段:拆除原新浦河桥北半幅桥并利用南半幅桥组织交通,此时可施工北侧西半边围堰并埋设导流管,同时施工北侧地下连续墙并进行相应的地基加固处理。

二阶段:拆除剩余南半幅桥,施工南侧围堰并预埋导流管,同时施工南侧地下连续墙并进行相应的地基加固处理,在两侧围堰施工完毕导流管贯通至后,进行河道段基坑开挖。

(2)既有新浦河桥拆除

既有新浦河桥为简支梁(跨度20m,宽40m),上部结构为1×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高900mm,共26片中板和10片边板;下部结构:桥台为实体结构、钻孔灌注桩桩径为1000mm,桩长38m(双排布置)。

桥面拆除总体部署及拆除顺序:

拆除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西北侧桥梁拆除;第二阶段为东北侧桥梁拆除;第三阶段为西南侧桥梁拆除;第四阶段为东南侧桥梁拆除。

首先对桥梁半边所拆除部位进行土袋围堰施工,在围堰封闭范围内抽水清淤;其次按照从上至下,从西至东的顺序对另外半边原桥进行拆除,待交通疏解2期时,按照同样施工方法与顺序进行南侧桥梁拆除。

(3)桩基拔除

本工程桥梁桩基的拔除施工采用《全套管双流高压喷气、射水振动沉管清孔另加冲抓处理法》施工,拟采用1台全回转拔桩机进行施工。

拔桩机械施工示意图见下图3。

图3 拔桩施工顺序图

(a)主机作业施工

配套设备到位安装,确定既有桩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套管,将套管置于需清除桩的正上方,开始旋回转下压。(深度:3.5m~4m)

(b)原有桩的切断

确定既有桩的位置,在套管内壁与桩之间插入倒三角锤,回转套管,切断原有桩。(倒三角锤,重量5t,长5m)

(c)清除原有桩

当原有桩与套管同时旋转时,将倒三角锤取掉,用抓斗取出既有桩。

(d)压入清理

在既有桩头位置确认前,清理套管内的砂土。

(e)清除原有桥桩至预定深处

将全套管的下端旋挖至既有桩的作业深度,当既有桩与套管同时旋转时,用抓斗将剩余的原有桩取出。

(f)回填砂土,取出套管

当既有桩坑中有渗水时,应先将水抽出,填砂土,将套管拔出。

四、结束语

第6篇:河道施工总结范文

戴明 郭彬 李荣 边艳 金晓光 张丽颖 王海方

摘要介绍了葫芦岛市连山区河流自然状况以及河道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中小河流治理的基本思路、模式和保障措施,以为中小河流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模式;保障措施;辽宁连山

1连山区河流概况及河道治理现状

连山区境内山多,临海,故而独立水系较多,可分为小凌河水系和沿海诸河,共13条河流,其中除女儿河为中型河流外,其余都是流域面积200 km2以下的小型河流。女儿河是连山区最大中型河流,其支流众多,超过5 km2的一级支流有18条。其余12条小型河流,总流域面积848 km2,总长232 km,河道比降2.4‰~11.9‰之间,属典型的山区型河流。河短、比降大,致使洪水来的猛、去的快,且大部分为无堤坊河流,因而河道滞洪、储洪能力差、防洪能力很低。同时,由于洪水下泄快,给下游防洪带来很大压力。

据统计,1995年以来连山区共修建堤防和护岸长度70 km,不到河流总长度(包括女儿河一级支流)的1/15,防洪标准大多为5~20年一遇标准,只有连山河东城段2 km河道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另外,无堤段河道防洪标准偏低。女儿河上游均达不到10年一遇标准,有的达不到5年一遇标准,如女儿河新台门镇跃鱼汀至佟屯大桥段、山神庙样子沟段;女儿河下游均未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有的地段不足或只能达到10年一遇标准,如邰集屯农药厂段、虹螺岘火台子段和金星镇卧佛寺段。小型河流乡镇段无堤防均未达到10年一遇防洪标准。同时尚有险工险段和水毁工程亟待治理和修复,如女儿河佟屯大桥上游左岸,一旦发生洪水直接威胁左岸公路和国光小学;女儿河山神庙乡砟子窑段右岸耕地受洪水严重威胁等。

2存在的问题

一是区域内需治理的河道长,缺少治理所需工程资金,使河道治理缺乏系统性。二是由于单纯的防洪意识导致了采用了单一的工程措施,使河道治理缺乏综合性。三是由于利益驱使,个别采砂业主的采砂秩序混乱,使河道现有工程和防洪安全受到威胁。四是由于连年的干旱,个别河段“乱栽”现象较为严重,这为下一步河道治理增加了人为的阻力,也为汛期防洪安全带来了隐患。五是河道治理多偏于防洪功能,而其生态功能被严重忽视[1-2]。

3中小河流治理基本思路

河道不仅具有防洪功能,还具有储水、净化水质、调节小气候、维系水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功能。纵观连山区这几年的河道治理工程,由于仅仅考虑了防洪的需要,而忽视了河道具有的其他功能,致使河道有逐渐变窄的趋势,主要表现是高墙直立、河道渠化。结果不仅降低了河道的储水能力,而且洪水下泄更快,造成局部冲刷和淤积,会破坏水生态环境。结合国家“十五”期间提出生态治河要求,总结出“宽窄结合、深浅兼顾、随弯就势、重点防护、生态优先”的建设思路。首先,合理确定防洪标准,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堤防设计规范要求,并结合实际,合理、客观的确定防洪标准,适当规避风险[3]。对于一条河道来说,如果上游沿河各乡镇、村屯都把自己的风险降为最低,那么下游段的防洪将受到严重压力。其次,转变过去单一以工程措施为主的治理模式,将侵占河道退还。河道是经多年自然形成的水流通道,它的功能不仅是输水,而且是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生存的空间。但由于人口增多,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洪灾损失不断加大,导致对河道进行被动治理,单一工程措施改变河道自然状态,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因此,今后河道治理必须采用“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防护措施为主”的治理模式。

4治理模式的具体内容和保障措施

中小河流河道横断面相对于周边地面多呈凹型,有明显的岸坡;洪水陡涨陡落、冲刷能力强、持续时间短。对其综合治理的措施主要有:第一,根据治理标准要求,按照河道走势清理河道。第二,在顺直河段岸坡直接埋植,实施生物措施,行数根据岸坡的高度和坡度确定。第三,在河道弯段,由于水流对凹岸冲刷严重,首先采用工程措施进行护岸,并进行原土覆盖,再在护岸脚进行埋植柳干[4]。对于冲刷特别严重的河段,需在弯段首端开始至末端修建石笼潜坝,高度根据河道深浅确定,但不要高出1 m以上,并在坝后全部埋植柳干等。这种治理模式的优点是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对河道整体破坏小,生态效益显著。

该治理模式的保障措施有:第一,资金保障是关键。可采取多种方式争取各方资金,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第二,合理规划是前提。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按照轻重缓急,制定具体治理计划。第三,河道监管是基础。结合“三场整治”行动,加大河道管理力度,对行为恶劣的单位或个人采取强制的法制措施,从严处理,以维护河道正常功能。这将对已建和在建的治河工程起到积极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5参考文献

[1] 张晓兰.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05, 5(1):68-70.

[2] 王明军,包广来,许月光.中小河流治理与管理问题[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36(1):125-126.

第7篇:河道施工总结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利项目;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1全县改善生态环境水利工作概况

1.1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和监督管理

1.1.1在综合治理方面:隆化县是冀北山地京津水源涵养区,总面积549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263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7.95%。自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经过连续十二年的工程建设,目前已累计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23条276平方公里,项目区以伊逊河、武烈河流域为重点,近几年逐步向滦河、驿玛图河流域推进。已修筑水平梯田3.0万亩,造林30万亩,封禁治理9.2万亩。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1.1.2在监督管理方面:始终重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在2010年12月新的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隆化县水务部门明确职责,强化监管,严格落实建设施工领域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坚持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检查和验收。

1.2水资源管理。

1.2.1总量及利用情况。全县水资源总量9.42亿立米,其中自产水量为3.8589亿立米,入境水量为5.56亿立米。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为28.16亿立米。2012年全县用水总量1.99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占全县用水总量的80%左右,为1.5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总量1938万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5立方米。

1.2.2水电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全县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13.78万千瓦,可开发量11.36万千瓦。目前全县已建成水电站4座,总装机容量3590千瓦。

1.3河道管理

1.3.1全县河流概况。县内河流均属滦河流域,有四条主要河流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自北向南流经隆化县。滦河:县内河长101公里,河道比降2.43‰,控制面积1804.4平方公里。驿玛图河:县内河长68公里,控制面积1012.48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8.4%。伊逊河:县内河长80公里,控制面积1499.84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27.3%。武烈河:县境内流域有三条支流,兴隆河、鹦鹉河、茅沟河在中关附近汇合到武烈河,控制面积1180.42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21.5%。另外还有18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季节性支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下的山洪沟达上万条。

1.3.2河道现状。四条主要河流流经长度达310公里,河道面积较大,群众在河道内开荒种田,栽植树木、弃置渣土垃圾、乱占乱建,部分涉河工程未经水务部门规划同意,私自开工建设,挤占河道,影响行洪等现象仍部分存在。

1.3.3河道采砂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采砂场40个,均办理了采砂许可。每年都集中时间对全县采砂业进行综合整治,清理挤占河道的物料,平整河床,并逐一进行验收,要求采砂行为严格控制在规划设计范围之内,加强巡查检查和查处力度,保障汛期行洪安全。

2目前生态环境水利建设中存在问题

2.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滥施肥和养殖业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的面源污染严重,氨氮超标。企业未建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经水质评价,2010年驿玛图河承德保留区水功能区水质不达标。

2.2农业有效灌溉面积较大,水田所占比例高,同时存在农业灌溉设施、方式相对落后,管理缺位等现象。全县工业用水量逐渐增大,工业以采选企业为主,生产工艺用水量相对较大,造成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缓慢,用水效率偏低。

2.3水保生态环境脆弱。目前,全县尚有2300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导致河床淤积、土壤失墒、肥力下降,直接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2.4农村水利化程度低,抗灾减灾能力比较薄弱,水利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2.5主要河流防洪能力低,洪涝灾害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滦河干流几乎没有防洪设施,近几年水灾时有发生。

2.6蓄水控制性工程少,工农业用水保障能力不足,水资源开发难度大,制约经济发展。

举措和思路

3.1加强蓄水工程建设。规划县城水源地保护及给排水工程。总投资7.6亿元,建1370万立米水库1座作为水源地,即石洞水库,建水厂2座,铺设输水管道40公里,铺设排污管道23.28公里,努力提高县城工业、生活用水保障能力。推进“一县一库”项目,启动石洞水库续建工程。该水库总库容137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970万立方米,规划总投资1.37亿元。

3.2加强河流综合治理,努力提高全县防洪保安能力

3.2.1争取滦河干流上游专项治理项目、驿玛图河蓝旗至伊逊河入口段治理工程。滦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1.04亿元,治理河道全长60.99公里。驿玛图河蓝旗至伊逊河入口段治理工程总投资2950万元,计划修建混凝土防洪堤19600米。

3.2.2谋划苔山轻化工业园区防洪堤工程。总投资1.34亿元,计划申请国家投资1.07亿元。新建浆砌石护坡总长度3.94万米,其中驿玛图河段1.14万米,伊逊河段2.8万米。

3.2.3谋划县城南北旱河水景观工程。总投资2.1亿元,建设20道橡胶坝,2座提水泵站、提水管道4900米,排污管道4条9800米,南北旱河治理总长4900米,治理河道147亩,两岸建设占地113亩。

3.3加大未来十年水保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3.3.1新规划水保治理工程。新规划小流域综合治理400平方公里,新建水源工程2000处,新建节水灌溉工程2000处,总投资4.06亿元 。计划每年完成小流域治理40平方公里,水源工程200处,节水灌溉工程200处,年均完成投资4062.6万元。

3.3.2对已治理小流域进行巩固提高。在已完成的276平方公里小流域综合治理中,规划对其中100平方公里苗木保存率较低部分进行补植补造,对作业路、谷坊坝、护坝等工程进行维修加固。

3.3.3林草续建工程。应在林业、畜牧部门以前治理过的工程区内修建谷坊坝、工程路、护坝、河道疏浚等工程。

3.3.4随着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即将全面铺开,规划今后十年全县完成坡耕地治理10万亩,每年完成1万亩。

3.4加大河道执法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3.4.1严格涉河工程的规划审批,严厉打击私排滥倒,挤占河道的违法行为,贯彻落实防洪法。隆化县完成了全县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四条主要河流的防洪治导线规划,此项工作的完成,可进一步明确河道权限。今后按照防洪法关于任何部门单位修建临河、穿河、跨河工程,必须经水务部门规划同意,并出具规划同意书后方可施工建设的有关规定,严格管理。

3.4.2严格采砂管理。对河道采砂进行有效管理,科学有序开采,能达到净化河道、平整河床、清淤护堤除障行洪。同时对县域内公路建设、房地产开发建设提供优质廉价的沙石资源,促进就业,支持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划分可采区和禁采区,严格采砂审批,重点抓好可行性论证,严把申请、论证、审查、批准等关键环节,杜绝无证开采,规范有证采砂行为,实现河道采砂与保障防洪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和谐共促。

3.5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和条件,科学安排水利项目,积极谋划争取项目,努力做到主要的结构调整到哪,水利项目就跟进到哪,保障蔬菜、杏果、水稻等主导产业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灌溉用水。

第8篇:河道施工总结范文

一、组建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责任。

1、强化组织领导。编制印发了《西团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成立了西团镇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镇三套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河长制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水利站, 抽调相关人员集中驻点办公,承担全镇河长制日常事务工作。

2、明确主体责任。全镇10条区级河道、15条镇级河道、43条村级河道全面建成三级河长体系。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区级河道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河段长,镇级河道由镇三套班子领导任河长,村级河道由村两委会组成人员担任河长,西团派出所长任河道警长。

3、加强巡查督办。明确了河长巡查制度,镇级河长每旬查、村级河长每周查,印制了《河长工作日志》并下发到各级河长手中,督促各级河长按时巡查河道,做好巡查记录,并将巡查结果及时上报镇河长制办公室,对巡查中发现以及群众举报的问题,通过“河长制工作联系单”,实行交办、督办、查办,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二、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督查考核。

1、河道公示全面覆盖。全镇68条区、镇、村级河道在显著位置安装河长制公示牌,公示牌上标明河道长度,起止位置,河长、河段长、警长姓名,河长职责,管理目标,举报电话。

2、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完善了河长制各项配套制度及工作细则,印发了《西团镇河长制考核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搞好河长制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保证,促进了河长制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

3、考核奖惩动真碰硬。镇河长办坚持开展每旬一巡查、每月一考核、每季一汇总,对每季度考核考核前五名的村进行奖励,并将全年考核结果与年终村组干部工资报酬挂钩。

三、强势推进工作,确保水质达标。

1、推进农村河道生态治理,落实长效管护。2019年度我镇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共疏浚大沟1条,中沟3条,长11.92公里,总土方14.36万方,另提档升级河道4条。截止目前土方工程均已完工,植树、种草正在稳步推进。结合“森林村庄”建设要求,以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为目标,采取分区治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打造众心北排碱河等农村河道生态治理特色亮点工程。加强保洁队伍建设,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要求,继续加大组织力度,制定详细合理的考核办法,严格考核,落实各方责任,做到奖罚分明。

2、推进污水管网建设,确保“十必接”到位。西团镇2020-2018年度新建、疏通主管网4.5公里(三号路与山海大道交叉处,向南至西团泵站,由西团泵站沿新建路向东,经过文化站、西团大桥等沿线);新建、疏通支管网约3.5公里(万家富小区,砖瓦厂,垃圾压缩站等沿线);共计约8公里。2018年新建三号路与山海大道交叉处,向西至高速服务区污水管网,共计3.35公里。镇区内描花村、西灵村、九一村建有村庄微动力设施,运行正常。2019年计划在工业园区新增4Km污水管网,改造原大龙集镇范围内0.8公里污水管网,新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污水管网1.2公里,截止目前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污水管网已建成。

第9篇:河道施工总结范文

关键词:综合治理;成效;原因

1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葫芦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治水、护水、绿水的认识之高、措施力度之大、参与度之广泛前所未有,以五里河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水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一大批中小河道实现了“面清、岸洁、有绿”的阶段性目标,部分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长期失养失管的中小河道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为葫芦岛市生态景观水系的建设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 五里河治理前状况

2.1 河流情况

五里河发源于葫芦岛市龙港区寺儿堡镇后干峪沟北沟虹螺山脚下,全河道长为36.2km,流经市区10km,属季节性河流,枯水期流量为零,丰水期流量较大。

2.2 河道情况

五里河下游流经市区的沈山铁路桥至茨山北桥段无成型堤坝,河道狭窄曲折,最窄处不足20m,蓄水能力差,防洪能力不足10年一遇标准,历史上多次发生洪水灾害。给两岸工厂企业生产带来极大损失,给百姓经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2.3 污染情况

流经市区河段锦西天然气化工总厂铁路桥至沈山铁路桥,每年接纳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上游农业垃圾等大量污染物,更重要的是每年还要收纳葫芦岛炼油总厂、化工总厂、天然气化工总厂3家大型企业的3 000t工业污水,水域水质破坏严重,2007年前水质多为劣质5类,各项指标超标严重。

3 五里河综合治理与成效

3.1 综合治理

2006年市政府投资3亿元开始对五里河进行全面整治,结合治污,河道工程按照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对原河道进行取直、拓宽,完善防洪堤坝及河岸生态景观和桥梁配套设施。工程治理范围包括沈山铁路桥至茨山北桥段长4 620m的治河工程,疏挖河道4 620m,两岸河坡防护、堤防填筑、防洪路总长6.85km,建橡胶坝6座,改造跨河桥1座,同步实施河流治污、河岸生态绿化及景观公园建设。

3.2 治理成效

通过3年的治理,截止2008年年底年沈山铁路桥至茨山北桥段行洪效果好、水质达标、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河流全面达到景观水体要求,生态初步修复。环境的良性发展带动了河流两岸经济的飞跃,大面积的土地开发带动房价攀升和贸易的发展。从前人人远远避之的五里河,现在变成百姓休闲、娱乐的文化场所。葫芦岛市的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向五里河转移。2008年10月,五里河景观工程被辽宁省绿化委员会评为省级绿化优质工程;五里河综合治理工作自2006~2008年连续3年被市政府评为市直机关最佳实事;2008年年底五里河综合治理工程被葫芦岛市科技局授予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五里河的综合治理已经取得显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 五里河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分析

3.3.1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五里河综合治理是葫芦岛市最大的治河工程,得到了各级政府和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自从五里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以来,市长孙兆林、市政协主席刘知良、副市长刘宁绥曾多次到现场调研,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合理化建议。市政府在2006年就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崔枫林为总指挥、副市长刘宁绥、王德波为副总指挥、市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五里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的市建委也相应成立了以建委主任郝廷怀为总指挥的综合治理指挥部,指挥部的成立对于领导、协调、组织五里河工程施工,推进工程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3.2 各施工单位通力协作

治河、景观建设2个阶段的工程施工,历经一年半的时间,克服雨季施工、拆迁、资金短缺等多重难关。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拆迁办、招标办加快拆迁、招标进度,水利局、环保局、园林处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财政局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证了施工进度要求;五里河现场工作人员克服雨季施工、拆迁等不利因素,把日程安排到天,加人工、加机械、抢时间,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采取24h倒班的施工工序。他们克服困难、吃苦奉献的工作精神为各个阶段的工程如期完工提供了重要保障。

3.3.3 高质量的施工管理

(1)严把技术审查关。招标前,严格审查竞标单位的信誉、资金及其作品,确保技术过硬,信誉优良的单位中标,绿化、进水挑台等技术很高的项目,聘请省内的园林专家及市水利勘探设计院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论证、优化方案。在图纸会审中,五里河指挥部发现五里河两岸的进水平台采用回填提高河床的方案,不利于行洪,经现场勘察、反复论证,最后提出平台做独立基础的挑水柱,得到水利专家的认可,被设计单位采纳。变更后的进水平台不但美观,还能行洪,更符合五里河现状。

(2)指挥部要求全体成员及监理同在施工现场,严格把好几个关口:A.把好项目开工关,首先准备好施工图纸、施工队伍、施工场地布置和施工放线等工作。B.材料进场关,在治河工程中,对方整石、压顶石、护栏、料石等大宗材料进行了集中采购,保证质量优良、产品材料规格统一的石材进入现场。C.施工现场控制和验收关,监理和指挥部成员对工程起双重监督作用,严格实行施工报验制,对不符合标准的工程坚决返工,确保了工程质量。

(3)安全文明施工关。五里河指挥部始终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管理方针。把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严格实行《安全文明管理制度》,加强检查考核,严防施工事故、不文明施工发生,以安全、文明促生产。

(4)公开合理使用资金,打造阳光工程是五里河工程施工圆满完成的必要条件。五里河治河工程的预算费从当初匡算的3亿多元,降至1.19亿元,节省了近2/3的造价。景观工程施工中,从深圳北林苑设计的造价3 500万元,降至2 227.3万元,也降低了将近1/3。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每一阶段工程在确定标底额时,只许中标单位获得微利。在材料采购方面,指挥部全面考察市场,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规格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当地的石材或苗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并且对材料进场进行了限价,对材料价格统一实施,统一管理,最大限度的节约了资金。

4 结语

五里河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不但在改善城市环境状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城市形象及投资环境、促进城市化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它的成功治理经验还为葫芦岛市乃至国内其它城市的河道治理及沿岸生态环境的修复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