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卖木雕的少年范文

卖木雕的少年精选(九篇)

卖木雕的少年

第1篇:卖木雕的少年范文

在大瀑布的不远处,有不少出售木雕工艺品的摊点。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我的目光锁住了卷耳大象墩。“买一个吧!”卖木雕的主人是一个黑人少年。

我虽喜欢这件木雕,可我的行李已经超重,怎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顿时,我面现难色。

晚上,我们出去散步。我忽然发现了白天卖木雕的少年。“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东西送到我手里。这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只有拳头大小。

我很高兴,掏出钱包,准备付钱,那少年却连连摆手,并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第2篇:卖木雕的少年范文

明代初年,徽派木雕已初具规模;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木雕艺术也逐渐精朗细刻;入清后,对木雕装饰美感的追求更为强烈。

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鱼虫、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表现手法主要是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技艺。

徽州木雕集雕刻、历史、文化、民俗、艺术于一身,在中国雕刻界独具一格,目前许多收藏爱好者已将其视为收藏新热点。著名画家任继民先生算是一位比较有特点的致力于徽州木雕收藏的艺术家。

任继民酷爱收藏,对艺术品尤其是民间艺术怀有浓厚感情,收藏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艺术品,比如石雕、陶器、绣片、奇石、唐卡等等。出于强烈的个人兴趣爱好,他从2005年起,开始收藏徽州木雕这一并不为大多数收藏家所重视的民间艺术品,当时卖画所得的钱几乎都被他用来购买木雕了。任继民收藏木雕没有比较功利的投资心理,自幼生长于北方的他纯粹是被徽派木雕本身的独特美感、朴实的乡土气息所深深感染和吸引,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时间感”是谈到徽州木雕时常被他提及的一个词。在对木雕品玩和欣赏的过程中任继民感受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像是穿越回一两百年前的时代去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这些承载历史岁月的收藏品恰恰是对抗浮华的最好东西,同时它们也给他的绘画创作带来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表现在具体方面,而是精神的滋润和灵感的点醒。他认为,作为一名收藏家首先要读懂藏品的内涵和意义,而作为一名画家他希望自己的藏品能为创作提供精神层面的营养。

任继民有个愿望,如果有一天,有机会的话,他希望自己能拥有一所私人的徽州木雕博物馆,让更多人去了解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去分享在欣赏这一美的东西的过程中收获的精神乐趣。

Q:请你谈一下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藏木雕的?收藏的原因、过程是怎样的?收藏的乐趣是什么?你觉得画画和收藏之间是什么关系?

A:应该差不多是从2005年开始玩这个的。2005年的时候,我的画卖得比较好,卖了画就跑去收这个,算是压抑了好多年的兴趣。以前就喜欢,收了一些1999年或2000年左右吧,在安徽黄山,当时价格也不是太高。后来卖画的钱基本上都用来收这个了。

这个木雕主要是在皖南,绩溪、黟县一带。

Q:你以前是在北方生长的,很少能看到这些东西吧?

A:对,根本看不到,没有机会看到,一旦看到之后就特别喜欢。里面有人物故事、有造型,还有岁月的时间感。

Q:还能记得当时买的木雕是多少钱吗?

A:当时我遇到的那一家是父亲为了培养孩子学习这门手艺,他买了很多精品给孩子做范本,孩子刻完之后,范本就可以卖了,价格都特别高,因为他的眼力也很好,收的基本都是精品,比当时其他人卖的要贵5―10倍。当时我的心理价位也就千儿八百,但是他要五千,少一分不卖,这是2005年时候的事。

Q:为什么喜欢这个,因为它的造型还是它本身就是古董?

A:好像是因为一种民间的味道、那种乡土气息,有种亲切感,还有朴实的、原始味道。这些方面的原因可能更多一点。

Q:这些木雕的时间基本上都是明末清初吗?

A:对,基本都是这个时间段的,太久的没有。但它的起源很早,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很精美的作品了。明清是最成熟的时期。

Q:这些木雕都是以前工匠的作品吧?像齐白石以前也做过这方面的东西。

A:对,其实工匠中水平也有高低,有的木匠高手的水平不亚于那些大师,对人物造型,内在情绪的刻画都非常到位。其艺术价值已超越了材质和民间范畴。

Q:那你对这些东西的材料有研究吗?用的什么木头啊?

A:基本都知道吧,紫檀、黄花梨、楠木、榉木、杉木等。但还是就地取材,杂木为主,高档木材用的少。

Q:现在拍卖市场上有没有这种木雕?

A:南京有两家拍过了,多是徽州的花板和圆雕。

Q:现在有没有人大批量地收购这些东西?

A:有啊。我就听说有个江西的做生意的人,他有三间房子里全是收的这种木雕。安徽当地的一个人也是收藏了很多,后来他转收瓷器,可能觉得木雕是民间的东西吧,收藏潜力不是太大。但他收藏的有些确实是精品。不过从经济利益考虑,它的收藏价值可能不如其他的。

Q:就是说升值的空间没有别的收藏品那么大,如果是同样的价格购买的,可能别的涨得更快一些。

A:这也不太好说,现在有那种圆雕也很贵。有的专家认为木雕这种东西不好保存,价格可能比铜器、石雕的还要高,这也是见仁见智吧。

Q:你收藏的这些东西是都摆起来还是有时候拿出来看看?

A:以前都摆起来,现在基本收起来的多一些,外面也留几件摆着。

Q:会不会像收藏字画那样,过段时间拿出来鉴鉴品品?

A:是,这肯定的。特别是有几件经常看,有一些造型啊、有一些角度处理啊非常到位,刀法非常精湛,最起码精神上有一种愉悦。它会让你有很多联想。他们的技艺是怎样传承?对历史故事的理解表现,应该是因人而异吧,他雕刻的杨贵妃一定是他心中的美人吧……

Q:你把玩它们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感觉?

A:你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一二百年前,那时候的人们的生活氛围和生活状态,能感觉到岁月留下的沧桑。一代代的主人走了,小小的木雕记录了时代气息,叙述着只能想象的故事……

Q:你和朋友一起分享其中的乐趣吗?

A:到我这里来的朋友,我基本都会向他介绍一下,包括比较得意的藏品可以拿出来请他们欣赏,讲解一下好在什么地方。比如这件就很有意思,我头一次见到武松打虎的画面这么有趣,它这个线条相当精美,我觉得这是在技巧上最高的了。

Q:你身边画画的人还有人在收藏这个吗?

A:我好像没有听说身边有谁也收藏这个。有人不太看重这种收藏,觉得太民间、不上档次。但我不这么认为,也许我这种东西更容易对抗那种比较浮华的东西。

Q:你不是从商业角度去收藏它,只是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对吧?

A:对。主要还是精神上的营养吸收。

Q:你会把它们拿出去卖吗?

A:这个不太可能,就是自己欣赏着玩吧。

Q:你了解过这种木雕和古徽州当地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吗?

A:徽州为什么出现很多大学者,我觉得可能是和这片土地上整个的文化崇尚都有关系。儒家学说在徽州的盛行和发展也深深地影响了徽州的木雕,它也是传播儒家哲学的重要渠道。

Q:这些木雕可能很多都是大户人家流传下来的,因为能盖得起比较好的房子、用得起这些精致的装饰的,肯定都是对文化比较讲究的人家。而我们现在的文化应该是缺少这些东西的。

A:对,你看这些木雕会让你有种回归田园的氛围,让心能够静下来。现代文化是快餐文化,能够静下心来,体会田园的氛围的机会越来越少。玩玩木雕,回忆古人,聊以吧。

Q:目前,有没有这种专门的博物院?

A:有啊,我去看过一个私人的收藏木雕的博物馆。假如有一天我有一个馆的话,也把这些木雕都放进去,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来分享。

Q:你除了收藏这个,还收藏些什么东西?

A:家具、唐卡、玉器,字画也有一些,比较随意,就是乐趣,不像以前很刻意,喜欢什么收藏什么。

Q:现在有很多画家在做收藏,你从艺术家的角度怎么看待收藏?

A:我觉得艺术家搞收藏就像正常人喝茶一样,很自然的事情。它不是生意,它是一种营养,精神上和艺术上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你。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收藏去穿越到那个年代,去理解那个年代人们的思维、生活状态,包括艺术审美。可以作为一种投资,但这不是主要的。如果要把它作为一种财富的投资,可能就改变了这种欣赏、享受的味道。所以主要是考虑它的精神价值。

Q:你觉得收藏家应该是种什么心态?

A:当然最好是要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艺术角度和历史角度。如果从投资价值方面就容易浮躁。不管怎么样,你要读懂它的意义和价值。

Q:别人收藏你的字画时,你觉得和自己收藏东西的感受是一样的吗?

A:别人收藏我的字画,我感受最多的就是和我在精神上的沟通和共鸣。有人喜欢你的东西所产生的愉悦可能比你换来多少钱还有价值。我和有的藏家已经成为好朋友了,一直在交往。

Q:当你拿出来给大家看这些收藏的时候,有人可能会赞叹不止,觉得你有机会收藏到这些东西,而自己没有。

A:算是一种心理满足吧。你有这个机会,遇到了,收藏到了好东西,在朋友面前炫耀也好、交流探讨也好,算是一种心理满足,同时也证明了你的眼力和修养。有的东西别人是不经意的,而你发现了一种别人发现不到的美。这个也是很有意思的。我都是从艺术角度、审美角度去理解这件事,没有考虑市场价值。

Q:这和许多收藏家收藏艺术作品的思路是一致的,其实也不是考虑这个经济价值,而是首先考虑这部作品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是为生活增添一种乐趣。

A:对。关键是这种承载着岁月的东西对我特别有吸引力,一种畅吧。说起收藏木雕对我画画的影响,是以人文的这种味道、岁月的产生会潜移默化地渗入进去的。精神层面的影响,我觉得对画家最重要。如果画家不重视这种其他艺术的影响,这画不会长远。你看,木雕是一方面,我对京剧也喜欢,什么版画、壁画,我一般都去欣赏,主要是对我的画有用的东西。有多方面营养滋润的作品,就不会太苍白。

Q:那收藏木雕对你的绘画有什么帮助吗?

A:精神层面的比较多一点。在敬佩古人的同时,也激发你的创作欲望,在线条的力度上,在表现手法的概括上有很多启发、借鉴。

Q:你会考虑在自己的绘画中融合这些东西吗?

A:是的,装饰手法、图案肌理都会吸收一些,最难吸取的是那难以说清的“徽”味。

Q:这算是综合的营养。其实不光是对艺术家而言,作为一个正常的人也需要多方面的滋润,这样生活才会更有乐趣,收藏也有收藏的乐趣。

A:对,和品茶是一个意思,只是收藏的形式感更强一些。乐趣人人都需要,收藏停留在积累财富的层面,如同把品茶当解渴。

第3篇:卖木雕的少年范文

材质多样,千姿百态

笔筒材质多样,有瓷、木、竹、漆、玉、牙、紫砂等。木质、玉质等雕刻笔筒,除了要关注其本身的质地外,最重要的是看雕工;瓷质笔筒则应从胎、釉、瓷画水平等方面判断其价值。

瓷笔筒

瓷质笔筒是一次烧成品,品相和釉色是关注的重点,烧造工艺越难价值越高。从年代上讲,明筒纹样多以人物故事为主,也有酱釉和单色釉。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以前的笔筒,是近年来升值最快的佳品。在这一时期,制瓷业空前繁荣已达巅峰。康熙笔筒属藏家难得之物,市场上大量带康熙款和画风的瓷笔筒其实大多为晚清同治、光绪年间仿造,鉴定两者区别必须从釉色、造型、画意笔法仔细研究。目前晚清和民国时期出产的瓷笔筒存世量还很大,古玩市场上还常常可以看见。

木笔筒

主要材质有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力木、瘿木、榉木等。鉴别木笔筒除要懂材质外,还应熟悉雕工刀法。现在流行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但凡木质器,只要用料上乘,只要是硬木,就是好东西。其实并不然,对于木笔筒还应从其工艺水平、年代早晚、产生的时代背景等诸方面综合评估,用料的高档与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竹笔筒

目前最早的是南博藏明嘉靖、正德年间朱松邻制松鹤纹笔筒,朱松邻采用的是圆雕竹刻工艺,刀法深峻,立意古雅。现今古无市场多见仿制品,其水平只有能望名家项背。鉴定是否名家之作,先看笔筒时代风格,然后是皮包浆与雕工,最后看款识。竹制笔筒随着时间与环境温湿度变化,表皮会起物理变化——起皱不光整。

漆笔筒

北京故宫藏明历带朋“宣德”寄托款的戗金彩漆云龙笔筒为目前存世最早的漆笔筒,它的收藏价值在于笔筒制作工匠的名气,纹饰是创作还是仿作,其中镶嵌百宝的,还要看是否完整,有无后镶添补痕迹,原作无损品相佳则价高。

象牙、玉质笔筒

目前市场较为少见,其价值也很高。玉质笔筒多见于清代。牙、玉笔筒鉴定方法与一般鉴定玉器、牙雕的方法相似,与竹木雕鉴定法也有借鉴之处,或可按时代风格,表面包浆,雕工技艺依次鉴定。

品美质优,屡创佳绩

目前古玩市场上普通的木笔筒成交价在500~800元,国内大的古玩城或古玩街的店铺内不乏货真价实的藏品,一些清代的竹、漆笔筒的价格在7000~1.3万元,而清早期的黄花梨和紫檀笔筒则非常罕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一件也不足为奇。除了上面提到的材质之外,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数量较多的是瓷笔筒,可说是随处可见。

第4篇:卖木雕的少年范文

权威展会呈现亮点

作为马年第一场重要的香文化展览,2014中国上海春季沉香交易会将于3月7日至10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这次,展会的规模和档次都已大大提升,参展面积达到近10000平方米,目前已有近200家展商参加了此次展会。同时,天然沉香的极品,沉香系列的制品,品香配套的器具及古玩杂件、瓷器精品、玉器及收藏艺术品等等,更增添了新的展品内容,如:天津慈妙轩带来的“唐密传承第一和合香”,天津檀香堂将展出质优价廉的“檀香系列产品”,都是直接从原产地严选进口的产品。

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近年来,国内收藏领域兴起了沉香收藏热。然而,在目前的艺术收藏品市场上,不少沉香材质良莠不齐,制作工艺粗糙,掺假时有出现,让初入此道的藏家望而却步。本次沉香交易会旨在规范沉香工艺品收藏市场,展示具有真正收藏价值的沉香工艺品。

中国的沉香市场是从2007年开始升温,而且价格一路上扬。与前些年人们还常以为沉香铺是卖中药的相比,如今的香铺在古玩城、茶城、网络商城中星罗棋布,客来如云。随着沉香的普及,人们不仅可以在店里选购香材,越来越多的各类沉香展览的举办,更为沉香爱好者提供了解、学习、购买沉香的大型平台。从目前的申城来看,许多大型的展会已经越来越受到藏家的关注,像去年9月举行的第三届香博会不仅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资深藏家,更是引发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像央视《经济半小时》还制作了专题节目,在三年前第一届香博会举办时参展商还只有不到20家,而今年9月即将举行的第四届上海香博会位置较佳的展位也已经全部预定完了。

拍场天价引领行情

沉香号称“香中钻石”,位列我国四大名香“沉檀龙麝”之首。由于沉香结香不易,需要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因此,具有药用、赏玩和收藏等多种价值的沉香自古就很珍贵,特别是自从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上,一件“沉香雕仙山楼阁嵌西洋镜座屏”以2070万元高价成交,一举打破国内沉香艺术品拍卖纪录,引发了市场新一轮对于沉香的追捧。同年7月22日,在中贸圣佳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沉香木雕四臂观音像”估价为90万元至100万元,最终以远远高于估价的253万元成交。在2013年北京匡时的拍卖会上,一件海南双色奇楠山子连座,成交价打到了28.75万元。

沉香身价连番上涨,使沉香成为人们眼中的香饽饽,各路资本争相进入沉香市场,但沉香投资收藏最大的风险在于买到假货。现在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将一些廉价的白木通过高温烫蜡,还有的用高压油煮,煮了以后使它的密度提高,然后看起来油黑黑的,甚至有的当棋楠香卖。因此在拍卖会上,只要有品质保证的沉香露面,就一定会引起藏家的关注。

除了沉香原料之外,沉香雕刻也是近年来受到追捧的品种之一。沉香雕刻是传统木雕的蜕变升华,沉香是倒埋土中的香树经数百上千年腐朽和再结晶粹化而成的精华,凝聚了木质和油脂两种材料,其香气醇厚内敛但质地不匀,特别是油脂部分又绷又脆,没有韧性,其雕刻难度比普通木雕石雕要大十倍都不止。但相对而言,摸准沉香内部肌理、找准手感这种技术上的难度还不是最大的挑战,最难难在刀外功夫。沉香体量小且奇形怪状,因其不可再生的稀缺性,雕刻时要求惜料如金,无法如普通木雕般想雕成什么就雕什么,而是要构思设计出最适合材质形态的题材,让欣赏者在作品的雕刻之处感受到艺术家高雅的气质修养,“读”懂其创造的意境。为了将沉香料用到极致,雕刻师们往往要将自己的才情发挥到极致。

香道器物受到追捧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自宋代开始,即被文人作为“生活四艺”,进而演变为古人的生活美学。对香具进行选择,也可看出主人的品位。作为收藏香具精品的捷径,名家旧藏无疑可重点关注。王世襄旧藏香炉的快速升值,就是很好的例证。像一件“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冲天耳金片三足炉,其在2003年的成交价为166.1万元,7年之后,其升值接近10倍,源流有序是其升值很重要的原因。在王世襄的有关书籍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件香炉,是他在1951年3月31日由赵汝珍先生赠送的。赵汝珍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北京琉璃厂“萃珍斋”古玩铺东家,自幼酷爱收藏古董,其收藏在业界可谓是响当当的牌子。有意思的是,在这件香炉以超过千万元成交之后,在201 1年的拍卖市场上,也出现过一件冲天耳金片三足炉,当时估价为300万港元,但最终无人问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没有人收藏的记录。

第5篇:卖木雕的少年范文

2011年12月18日嘉缘四季拍卖公司在北京东城图书馆举办了贺岁拍卖会,此次拍卖会共有132件中国古典家具集中亮相。其中,一件明式云头夹头榫黄花梨画桌用料精细、做工考究,已经引起收藏家的关注。此画桌属文房陈设,在当今市场上所见不多。

在本届拍卖会上,除古典红木家具外,还设有中国书画、精品寿山石、名人紫砂壶、玉器杂项等几个专场,共500余件拍品。

福建省艺术收藏馆开馆

2011年12月20日,福建省艺术收藏馆在福州市正式开馆。同时,“2012年迎春当代工艺精品展”也拉开序幕。据悉,此次展览为期一个月,展品涵盖寿山石、漆画、木根雕与德化瓷器等共计250多件极具福建地域特色的艺术精品。

据了解,福建省艺术收藏馆是集艺术品的展示、品鉴、交流、收藏、投资多重属性于一身的综合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该馆还将定期举办各类艺术展览,为广大藏友及艺术品投资者提供一个藏品展示和与艺术家亲密接触的互动平台,使投资者及收藏者全方位体验福建工艺美术创作的精髓,同时提高广大收藏爱好者的收藏品位,促进收藏活动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12月14日,第二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拍卖行代表和画廊经纪、艺术收藏、艺术市场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等各领域领军人物出席了此次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资本时代的艺术品市场和收藏。

本次论坛的召开为广大的艺术品收藏者提供了交流的机会,更为2012年的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赵忠祥收藏会所价值5亿元

赵忠祥2008年在央视的退休曾被业内人看做一个电视时代的落幕。他的私人生活,在京城闹市的私人会所也一直是一个谜,虽然在今年5月的时候被媒体曝光过一次,但内部的装饰、古董收藏、私人照、生活起居不少亲近朋友都没见过。

赵氏会所位于北京三环路十里河桥“亚洲饮食城”东侧的一个僻静小区,附近是北京古玩艺术藏品市场,四层小楼共1200平方米。一些明清木雕床、黄花梨古家具、官窑青花瓷古董收藏界的极品收藏都位列其中。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会所内的收藏总价值5亿元。赵氏会所为了防止艺术品、古玩、书法被偷窃,聘请专业团队24小时全天候监控,安保措施不亚博物馆。

北京九歌秋拍预展暨艺术品市场发展研讨会开幕

12月20日,北京九歌国际拍卖股份有限公司2011秋季拍卖会预展在国贸三期开幕,此次拍卖汇集了包括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书画在内的,以及油画、瓷器杂项、象牙,家具等15个专场共两千余件艺术精品。书画部分异彩纷呈,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黄宾虹、潘天寿、黄胄、李可染、吴昌硕、董寿平、何海霞、谢稚柳、陆俨少、黄君壁、钱松岩、吴冠中、范曾、冯远、刘大为、周彦生等艺术作品均有呈现。

精品木雕藏身私人会所

江门市有一座私人会所,因外观与美国的“白宫”相似,民间给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小白宫”。

“小白宫”的正式名称是“满堂红工艺美术展览中心”,里面并没有想象中的西式摆设,而是陈列着一幅幅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品。其中不乏使用贵重木材制作的精品。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的雕刻艺术品均由木雕大师马良勇老师设计,用十年的时间,以传统纯手工工艺精心制作。

潮州收藏家耗资近亿元再建新馆

第6篇:卖木雕的少年范文

虽然,近期红木市场有点走熊,特别是其中的“风向标”――小叶紫檀原料在春节过后,从高峰时的75万元/吨下趺,3月为40万元/吨,日前已经30多万元/吨。但这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拍卖市场上红木家具的拍卖行情,在许多投资者的心目中,红木家具拍卖还是大有“钱途”。

原料暴跌不影响古典家具

2006年底2007年初,股市的复苏和楼市的火爆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投资热情,大到国际财团,小到平常百姓都被激起了前所未有的投资冲动。股市和楼市的高回报同时带动了红木市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原本只是“贵族奢侈品”的小叶紫檀也开始供不应求,原本只有15万~20万/吨的小叶紫檀木飞涨到了50万/吨,甚至更高,但近期以小叶紫檀为代表的红木原料的暴跌,却使得市场“大跌眼睛”。

据有关媒体报道,春节过后小叶紫檀的原料从高峰时的75万元/吨下跌,3月为40万元/吨,日前已经30多万元/吨。但有关专家表示,若以最高材质的木料和一般材质的木料相比,的确会有一半以上的价格差别,但若要分析去年10月份以来红木特别是小叶紫檀的趺幅,则应该以中间价来衡量是较为科学的方式。去年10月份之前小叶紫檀的中间价在50万/吨,自2007年10月份以来跌至40万/吨,趺幅达20%,而并非是外界所传的30%或是50%的跌幅。

目前,小叶紫檀和部分黄花梨木的降价让许多已经购买红木家具的人担心自己的藏品贬值。但是中国收藏家协会家具收藏委员会专家则表示,紫檀、花梨、鸡翅木等名贵的木材近年在收藏市场很走俏,不会波及花梨、酸枝等高档红木家具市场行情。特别是在拍卖市场出现的古典家具,除了木材本身的价值之外,更有精湛制作工艺,这也大大提高了投资的附加值。

年升值15%至35%不是问题

对于目前红木家具的投资前景,有关拍卖业人表示,年升值15%至35%不是问题,特别是拍卖市场上的明清家具,其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已经是有目共睹的。明清时期的家具因其历史价值、市场价值、美学价值及民族性、实用性吸引了众多海内外藏家的关注,价值也随之与日俱增,上世纪80年代800元购买的一对清代红木椅子,到上世纪90年代升到8000元,现在已经在8万元以上。在2004年北京某拍卖会上,1100万元成交的清初黄花梨雕云龙纹四件柜,曾在2002年秋拍中,以943.8万元成交,短短两年,涨了将近200万元。2004年北京翰海秋拍推出的明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尽显明式家具的简洁美,估价50万至70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181.5万元。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一对官帽椅在1995年中国嘉德秋拍时的成交价仅为44万元。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三个相对集中的古典家具集散地,即北京、上海和香港等,约90%的专家和藏家都生活在这几个城市里,他们都彼此熟悉,形成了固定的联系渠道,每年不定期会面,交流古典家具收藏和经营心得。藏家分散、私下交易渠道的顺畅是古典家具走进拍卖场的最直接因素。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想要买到一件具有保值增值潜力的古典家具并非易事,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人手呢?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表示,在他的收藏过程中,有三本书起到了推动作用,一本是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写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将中国古典家具介绍给世界,引起轰动,不少外国人就是在这本书的引导下来中国寻找古典家具的。它带动了全球性的中国古典家具研究热。第二本书就是安思远先生在1971年写的《中国古典家具》。安是美国人,被西方世界称为“中国古董教父”,就是把《淳化阁帖》卖给上博的那位。但这本书没译成中文。另一本是中国人王世襄写的《明式家具珍赏》,应该是第三个里程碑,它的价值现在还在被不断证明。目前的古典家具市场正处于鱼目混珠的状态,只有掌握的扎实的鉴别知识,才会不至于将精品错失,并寻找到投资机会。

寻找“钱途”从实用入手

由于传统的经典工艺加上历史的沉淀,不仅收藏家中意红木,普通收入者来竞拍红木也逐渐成为主流。从价格上看,普通及中等收入家庭,在当下拥有几件红木家具,也并不是件难事,但要寻觅到升值潜力大的红木家具依旧很难,在此情况下,投资者不妨从实用人手,寻找既适合家庭使用,又具有升值潜力的西式红木家具。

对于风格的研究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的,对于涉足这个领域不久的投资者来说,可以将重点放在家具的雕刻纹样上,像卷舒草叶、蔷薇、大贝壳、西番莲纹等纹样,都是西洋风格家具上的典型,由于中西纹饰结合巧妙自然,不露痕迹,因此也大大增加了这些家具的收藏和投资价值。在今年1月南京举行的一场家具专场拍卖会上,红木镶螺钿西式椅(九件套),估价11万至19万元,成交价为23.1万元。在2007年香港佳士得的秋拍中,清乾隆・御制紫檀卷草纹八仙桌,估价180万至250万港元,成交价达到了336.75万元,其腰间及横枨浮雕洛可可风格卷草拐子花纹,用材精良考究,雕琢工艺精湛细致,包装亮丽。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说清代的西洋风格家具很难承受的话,不妨可以将重点放到民国时期的家具。民国家具较清代家具在体积上有了增高增宽和加厚。民国时期,我国的传统家具与欧式家具的风格逐步贴近起来,特别是大衣柜、架子床、梳妆台等。在前面提到的南京家具拍卖会上,一件红木欧式玻璃酒柜,估价2.5万元,成交价达到了4.95万元。类似的一件酒柜在2006年北京翰海的拍卖中,成交价则只有2.2万元。对于投资者来说,买下这件玻璃酒柜,还可以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作为自己家里陈设的一部分。

城隍珠宝白玉拍卖将举槌

由上海城隍珠宝总汇高端玉器品牌“翠玉皇”主办的“第八届白玉专场拍卖会”,2008年4月20日在丽水路88号城隍珠宝四楼拍卖厅举行。本次拍卖会共征集拍品158件,起拍价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拍品中既有传统和喜庆的题材,也不乏时尚与创新的元素。即日起所有拍品在城隍珠宝三楼展厅预展。

本届白玉拍品的材质多以新疆和田籽料为主,且不乏名家之作。如“白玉籽料原石项链”、“南石新作《福寿》”、“白玉红皮印章”、“金镶玉挂坠”等用料上乘,设计新颖,做工精细。与上一届相比,本届白玉专场拍卖会的拍品款式更丰富、题材更丰富。

第7篇:卖木雕的少年范文

市场行情涨势汹涌

现今,中国红木家具在市场上屡创高价,比如2003年,康熙皇帝御制“寿山石嵌人物图雕空龙寿纹围屏”,拍得2358万港元,刷新中国家具拍卖成交价世界纪录;在嘉德2004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紫檀雕福庆有余四件柜以539万元成交,创造了国内紫檀家具拍卖的最高价格;同年在北京翰海秋拍会上,清黄花梨雕云龙纹四件柜以1100万元成交,创下当时国内古典家具拍卖最高价。2005年10月18日,在上海召开的顶级奢侈品展会上,一套红木家具竟然开价1200万元。由此可见红木家具的巨大升值潜力。据统计,以市价为例:1978年至今,紫檀木家具价格上升了约1万倍,黄花梨木家具价格上升了约6000倍,鸡翅木与南榆木家具价格上升了约1000倍,红木家具价格上升了约100倍,铁力木家具价格上升了约40倍。前段时间,受红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红木家具价格纷纷上扬,涨幅在15%左右。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红木家具价格上涨,除原材料价格上涨外,还有人力成本暴涨,以及购买力不断提高等因素,预计今后红木家具价格还会有更大幅度上扬。去年年中,受国际红木原材料供应不足影响,南京红木家具件格曾有过一定程度的上涨,其中单价平均上涨1000―2000元左右,之后就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上,没有出现过太大的波动。但今年1月份以来,受国际红木原材料价格以及人力成本上涨的因素影响,红木家具价格出现了幅度不小的波动,均价上涨了约15%,但这只是开始。

把玩使用享受增值

一些专家认为,买红木家具的心态应该是,懂行的买个值,外行的买个乐。对此,著名演员王铁成老师概括成精辟的12个字:历史、文化、美术、实用、耐久、增值。他说,一件古董家具,它本身就蕴含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是明朝的,还是清朝的?这就是历史。它还有文化知识,比如制作的文化、榫卯结构的文化、造型的文化,还包括当时使用的文化。同时,一件古董家具也是一件美术作品,雕刻就是其美术的一种体现,明朝时的雕刻比较简单,清朝开始雕刻就繁复了。任何一件家具,如果不使用,就没有任何价值。光研究有什么意义?就像研究原子弹一样,研究的最终结果还是要让它打仗用。所以,我很看重它的实用性,我买一件古典家具,首先是拿来使用的,而不是研究。古典家具它还应该是耐久的,不是用几年就坏了,而是可以传世的。最后才是增值,古典家具这些年涨得厉害,起码比将钱存在银行要值。古旧家具也同样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材质、品相、做工、修配、年代、身份。”众多购买红木家具的藏家认为,购买古典家具的理由有三,一是古典家具饱含着浓厚的历史背景,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耐人寻味;二是古典家具买回来不只是摆设,还有很好的使用价值,而且随着业界对中式元素的重新重视,很能提升主人的品位;三是古典家具也是古董,它不会因为你用过一段时间就不值钱。

红木收藏正逢良时

第8篇:卖木雕的少年范文

一、广作木雕,是广州和广州人的骄傲

细细想来,广州人的生活与红木结缘,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自明清中国家具发展至成熟期以后,红木家具逐渐形成苏作、广作和京作三大流派。简言之,苏作指苏州地区制作的红木家具,其线条流畅,轻巧雅丽,富文人古风韵味。广作,指广州地区制作的明式红木家具。它比苏作成熟晚,得贵重硬木紫檀、酸枝、花等原材进口的便利,舍得用材,粗大厚重,雕刻繁复,雍荣华贵。京作,是清代京城皇室调动苏作广作艺人,进京为宫廷制作的家具,当时由皇家“造办处”专人专管。现故宫和京城各宝殿,留有大量精品。

广作家具到清中期后发展至高峰。那时,红木作坊布满珠江边的河涌两岸。从东濠涌、天字码头、海珠石、清水濠至濠畔街、走木街、象牙街一带,涌边堆着木,涌里泡着木。身材健硕的年轻的“木作仔”,在阳光下抢斧挥凿、细心刮磨,日积月累,制作出各式广作红木精品。那时的硬木制作,还没有烘烤、水煮等工艺,全靠日晒雨淋水泡,至红木干透稳定不变形了,才拉开大锯,开片凿木制作家具。

广作红木家具的辉煌和闻名,在于专在硬木上做出高水准的文章,不用一颗铁钉,讲求纹饰雕刻的艺术品味,体现了广州“木作仔”的智慧,内中浸满了广作艺人的辛劳和汗水。300多年前,广州对外通商日渐繁荣,成为东南亚硬木进口的主要通道,取材便捷和手工业发展,促成广式家具在清中期后异军突起。当时,广州靠珠江边的十三行商埠贸易中,广式红木家具的出口越来越受欢迎,欧洲商人来图加工也很踊跃,这又促进了广作风格的流变和发展,逐渐渗入了西方生活元素如西方图案和色彩,成为中国传统中加入了西洋文化的粤人手工杰作。解放后,红木家具一直是广州的特色手工业,出口创汇量很大。到改革开放后,广州的红木工艺厂从原来的8家,迅速发展到整个珠三角大小达上千家。

二、胡枝大师,授徒过千,四代承传

最近,我们在调研广作木雕时,发现和认识了胡敏强家族――四代从业广作木雕的艺人和企业家。内中的故事、从艺经历、做人风格、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十分令人感动,是广作木雕和广式红木家具百年历史的见证。

胡氏一家世代土生土长在广州北郊白云区的大岭村。这里土肥地沃,人勤物丰,自古以来都叫“上番禺”,与著名的番禺市桥世称“下番禺”相呼应。清代以来,大岭村人就有从事木雕的传统。田耕之余,家家都喜欢凿木。胡敏强的爷爷胡超洪一生木作。胡敏强和他哥哥胡敏枢,从小就听父亲胡枝讲爷爷做木作之事。据近90岁的胡枝夫人刘氏介绍,她年轻过门后,见家公整天做木作。传到胡枝一代,抗战前后,都一直在西关西来之地做木雕。解放后,胡枝进入广州木雕厂,成为广作木雕行业的大师傅。他从艺70年,授徒过千。在今天的海珠广场、白天鹅宾馆和陈家祠等,都能看到他的作品。上世纪60年代,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的屏风,也是胡枝参与制作。据《广州市志》记载,1972年,胡枝同几位老艺人,以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的“葫芦宝鼎”为主体图案,创作出宝鼎床10件套,马上被中国驻美国联络处官员黄镇选中,至今仍陈设在驻美国大使馆接待厅里。

胡枝同红木打交道一生,好事善事也做了一生。从旧社会到2005年去世,他带徒弟从来不收钱,设计了新产品给奖金他也不拿。相反,他经常掏钱资助乡邻和徒弟,热心公益。

胡氏木雕传到第三代胡敏强以及他孩子胡宏驱、胡宏焰之后,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不到30岁的胡敏强从国有单位离厂单干,和他兄弟胡敏枢、妹妹胡丽容一起,承传了父辈胡枝像红木一样刚正倔强温和圆润的品格,遵循“炼红木性,养平常心,赚良心钱”的家训,从只有两个工人的小作坊起家,发展为今天有数百技工的大厂――广州松园木雕厂。阿强说:“我做红木做生意,早就不是单纯求钱了。做生意,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实在价格也要实在。”他紧记的是,用真材实料用心血,做精工的产品。在他的眼中,每一件产品,都是艺术品。阿强的文化并不高,他也不会同你谈什么高深的美学理论,但他几十年的剪裁红木生涯,雕凿装嵌功夫,时时都在给你上实践与认识结合的美学课。他的父亲胡枝,是他祖传的老师。

三、难得的精品,难得的后人

红木有生命,会呼吸。广作红木家具的制作,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设计科学,工艺复杂;榫卯神奇,雕刻精工;刮磨,沉实有力。20多年来,阿强和松园厂的技工,在大师胡枝指导下,设计制作了两套镇厂之宝――《龙狮会宴》与《金鼓齐鸣》,每件耗用珍材7至10吨。其中,现陈列于北京松园红木专卖店的收藏级极品《金鼓齐鸣》,有收藏家出价500万元,他们也不肯出手。阿强说:“好的红木,能养主人的贵气,也看得出主人的品味。创作好作品就像生养的女儿,光物质富而精神穷的人,不配拥有她。”

阿强身边的两个孩子,从小在酸枝木屑香中浸润,听着凿木声长大。如今,二儿子胡宏驱管理着北京的专卖店,还在合肥开了木雕分厂,行内称他是广东阳光大男孩、木作界升起的新星;小儿子胡宏焰一方面管理着广州、花都的专卖店,一方面在厂里当父亲的助手,常常下车间拜老艺人为师,学设计,学绘图,学雕刻。阿焰上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父亲想让他从销售开始,从商界进入。但阿焰觉得光学做生意不够,以红木为业应该懂得制作。他现在每周有四天泡在厂里,木材的烘、蒸、煮、开料、板,工艺的雕花、装嵌、刮磨,这些工序都要熟悉,技术都要掌握。阿焰说,越学越觉复杂,浸淫得越深越有兴趣,也越有艺术感觉。

四、广作越发珍贵,需要扶持发展

作为一项很亮丽很难得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广作木雕连同它的技艺,是广州和广州人的骄傲。像胡枝这一类大师,像胡氏家族这一类对广作木雕的四代承传,很值得我们总结和珍惜。我们的报纸传媒电视频道,我们的工艺美术工作者家具收藏家评论家,应该给广作木雕的“手作仔”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版面,倾听他们更多的声音。

随着地球上红木原材日见紧缺,广作红木家具会越发珍贵。当今拥有豪宅的有钱人越来越多,他们中的一些人会以高级红木家具为摆设,但这不能填补他们红木文化的贫乏。他们只知道红木的稀缺知道拥有就会增值,但对于其中沉淀了几百年的中国榫凿结构的科学性和哲学原理,并不关注;对于其中繁复的传统雕刻之美构图之美,并不关心或知之甚少。

第9篇:卖木雕的少年范文

一、中国书画专场

涵盖古、近、现代各个时期的名家力作600余件。其中,清皇室书画有康熙、乾隆、光绪、慈禧以及宣统作品。清・乾隆皇帝御笔《洪咨夔春秋说论隐公作伪事》手卷,34.5×193.6cm,宫纸贡墨,宫装宫裱,被《石渠宝笈》所著录。《石刻蒋衡书十三经于辟雍序》36×432.5cm,绢本宫绣,为乾隆皇帝为《石刻十三经》作的序文,在此序文中详细地叙述了《十三经》的流传经过及对其增补。

古代书画,中,有华新罗、任伯年、李复堂等。其中,明・宋旭《云蜂叠翠》立轴,绢本设色106×218cm,为其82岁所作,画作山石树木苍劲古拙,绝无甜软之气,巨幅大幢,颇有气势,此幅画作收录于《日本现在中国名画目录》。王时敏的《溪山苍翠图》122×65cm,绢本设色,为其82岁所作,干笔渴墨,更显刚健老辣。钱南园、何绍基、王文治、董其昌、成亲王、高其佩等名家大作亦有多多。

近现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有陈少梅的《乘舟观瀑》131.5×67cm,立轴纸本设色,继承宋人笔法,又不泥于古人,堪称北宗典范。此图为2001年7月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的《陈少梅作品精选》中之作品。张大千《江烟苍翠图》,纸本设色,镜心,59.5×241cm,作品慎密严谨,潇洒劲健,为罕见之精品。王震《和合二仙》、黄宾虹《栖霞岭下桃花溪》、刘奎龄《三公吉祥图》、张大千、于非厂、王师之合作的书画成扇以及康有为、吴待秋、吴湖帆、王雪涛、李苦禅等名家精品汇萃一堂。

二、瓷器、玉器、古董、珍玩专场

1、瓷、玉器共推出400余件珍品。清炉钧釉天圆地方葫芦瓶H:30.1cm,胎体硕大,造型独特,柔和了道教“天圆地方”之说,参阅《苏富比2001春拍图录》拍品号524号。清“米色釉粉彩西蕃莲瓶”,高20.6cm,米色釉地上通体绘八层文饰,并以金彩汇边线,画工精致,色彩艳丽。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描金款。参阅《1986年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康、雍、乾明瓷特展》121号。清・韩隆“胭脂红釉龙纹小杯”(一对),7×5.5cm。元“釉里红双环耳花口瓶”、明“青花瑞兽”、雍正“仿汝窑花插”、咸丰“青花玉壶春瓶”、同治“青花五彩杯”等,无论从做工还是用料上均为上乘之作。

本次“瓷玉专场”拍品中,清“青玉蕃堆积双耳瓶”,19×12cm,文饰、器型等方面均具有强烈的伊斯兰风格,器轻、体薄,小巧玲珑,质地温润,文饰隐起,是一件极具收藏价值的玉器。“清・白玉双狮”10.5×3.5cm,所用玉料产自新疆和阗地区,材质优良,做工精细,文饰、造型变化多样,实为乾隆朝制玉鼎盛时期的佳作。

2、古董、珍玩有:春秋时期蟠螭纹铜壶,器高28.8厘米。器形雄浑,器身均布以纤小而密集的蟠螭纹,此器征自世家,堪称春秋彝器的精品。“清初・双面缂丝三国故事八条通景屏”(270×156cm),采用难度极高的双面织造工艺,尺寸之大,也十分罕有。“清乾隆绣龙文龙袍”(144×210cm),极具清早期的风格。

清朝的“造办处”的“清・铜雕花熏炉、瓶、盒”一套,为乾隆造办处所造之极品。

清代绘金漆龙凤纹宝座(104×79×113cm)、宫扇(一对)为清宫之用。三屏式,造型浑厚,用料宽绰,体态丰硕,后背饱满,腿了粗壮,鼓腿彭牙,内翻马蹄足,足下有托泥,镂空处均雕刻寿桃纹,寓意福寿绵长,富贵吉祥。

清道光御用“万年如意”大漆屏风(309×38.5×189.5cm)亦为宫中之物。体形硕大,主体红木镶嵌粉彩花卉、如意、寿桃等吉祥图案,寓意为“万年如意”,屏风顶部绘漆龙纹图案,屏风四周及木座彩绘花卉纹及浮雕寿字缠枝纹,后背彩绘云鹤纹。尤以底座时代风格明显莲瓣饱满火焰纹是典型清中期风格。整体感觉光彩夺目,富丽堂皇。

清御用“婴戏”嵌百宝大漆屏风(366.5×73×146.5cm)体形雄伟,在红木面上镶嵌楼台、殿阁、花草树木、群婴嬉戏,宛如一幅精美绝伦的画面。雕刻人物细微入神,栩栩如生,工艺高超,富丽堂皇,气派雄伟。是件精美的艺术珍品。

三、文房雅玩专场

准备了约150件文房雅玩,笔墨纸砚外还有水注、水盂、笔洗、笔架、墨床、臂搁、香薰、石章、镇纸、文具盒,几乎包罗所有文房用具。

康熙五彩花卉四孔笔插:(13×15.7×15.7cm),为扁正方体形四百开光绘牡丹、荷花等纹饰,饱满生动,构图简练,其余以填满,上部为花卉状铜盖,四边四孔,用来插放鹅毛笔,底足镶铜,此器在国内外存世仅见,各大博物馆、私藏都未见与此器同样或同类。并且局部花卉用金彩绘制及器形为方形等因素都提高了此器的经济及艺术价值。具有西方洛可早期艺术风格的铜件和所配的琉璃墨水瓶及铜套,应是西方贵族在康熙时期定制之物。实为一件极为难得的中西合璧的文房极品。

白芙蓉雕双狮戏珠钮对章:(6×4×4cm)质地洁白、温润,镂雕双狮以球相嬉,球内置一小珠,可自由转动。印文“阿穆尔灵圭”、“广业斋印”。阿穆尔灵圭:清史稿有传 ,为清咸丰时期僧格林沁的孙子,“广业斋”是其斋名。由此可补史书之不足,更加弥足珍贵。

天津国拍以特殊方式迎接五周年华诞

天津国拍是我国知名的艺术品拍卖公司,今年恰逢该公司建立五周年。出人意料的是,他们不搞任何形式的庆祝,而是以其独特的秋季大拍作为无言的庆贺,推出了若干令人耳目一新的安排。

首先,他们以诚信拍卖为灵魂,以高质量和保真度的标准,对所征集的拍品进行了多次反复的鉴定和筛选,多次排除,有疑点的拍品,并有高级文物鉴定专家把关,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质量。国拍老总讲:“我们就是要以诚信的形象作为五周年献给收藏界的最好礼物。”

其次,天津国拍秋拍规模创五年记录,推出各类拍品1400余件共五场不同特色的专场拍卖会。除中国书画、瓷器、玉器、文房清供、古董艺术品专场外,引人瞩目的是标题为“民国海派家具――中国古典家具的最后高峰”的专场,近百件百岁年龄的硬木家具荟萃一堂,开了国内拍卖市场的新风。

再次,“海内外华人艺术品慈善拍卖会”更是一个亮点。这是我国首次海内外华人共襄的盛举。拍品来自十余个国家地区和中国大陆的藏家。拍卖会最终目标是把拍得的全部价款送往重困山区,建立一所希望小学,所有参与者的姓名也将铭碑传世。

民国海派家具――中国古典家具的最后高峰

在这次大拍中,天津国拍将举办海派家具专场拍卖。

今年秋季艺术品拍潮中,有一个专场拍卖出人意料:天津国拍以“民国海派家具”为冠名的清末民国古典家具拍卖,共推出各式家具及组合家具近百件。其材质有黄花梨、紫檀、红木、核桃木、柚木等,其中以红木居多,煌煌堂堂洋洋大观将实用器和收藏品特点集为一身,带着浓郁文化底蕴,这些家具每一件都可直接进入现代家居,成为肌肤相拥和把玩珍藏的伙伴。这一特点,似乎此前国内哪一场拍品都未曾具备。

海派家具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的谢幕之作,在乾隆时期开始兴起,清晚期到民国达到了颠峰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古典家具积极大量吸取法国、意大利建筑及艺术上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其成果是:一方面与中国传统艺术因素相结合,产生了中国乾隆时期艺术风格:另一方面更强烈地吸收了西洋艺术风格,直接模仿或稍做改造,加工手法上直接搬用欧洲工艺的样式和造型,在品种和艺术风貌上都出现了新的面貌,由此形成了中国沫末民国初的古典家具全新的群体。如写字台、大衣柜、酒柜、梳妆镜台等。这些风格全新的家具,在民国时期被人们俗称作洋楼家具,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广州等最早开埠的城市。海派家具既具有古典欧洲建筑风格特点,又具有中国古典家具以珍贵硬木为材料的特点,所以它既具有实用性同时又成为珍藏文物,也是买家文化底蕴的象征。

目前,海派家具尚未引起学术界和收藏界足够的重视,但津、沪等城市的大规模拆迁,已迫使海派家具大量投入市场流通,价位普遍不高。因此,眼下确是收藏家“建仓”的良机。海派家具蕴涵的是以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为胸怀、坦诚地接纳外国文化的结晶。假以时日,海派家具定将成为国内外藏家眼中的一颗明珠。

痕都斯坦斑器再现津门

文/周永沛

天津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于今年十一月中旬在天津友谊宾馆举办“2003年秋季大型拍卖会”,其中不乏许多传世精品。其中“清乾隆.青玉雕花卉纹双耳瓶”就是一件典型的“痕玉”作品。

玉瓶以整块青玉精心雕琢而成,瓶高19厘米、宽12厘米,高宽比例得当,给人以稳重、灵动的感觉。瓶盖顶端雕琢成空心莲花状,瓶身左右双耳雕琢成空心花苞并以缠绕的叶茎作为修饰,耳间雕有竹节型玉环。玉瓶两面通体雕琢花卉纹,瓶体胎膛掏琢得薄如蝉翼且轻如鸿毛。具有强烈的“痕玉”以及伊斯兰艺术风格的特点。

痕玉即痕都斯坦玉器的简称。“痕都斯坦”出自乾隆的考证,戊子(乾隆三十三年)《天竺五考讹》御制文记述痕都斯坦在回地与北印度交界处;同年《痕都斯坦双玉盘得十韵》诗亦云“痕都天竺藩”,位于北印度,实际上就是莫卧儿王朝。莫卧儿帝国存在与17-18世纪,位于今天的印度北部、巴基斯坦中和克什米尔一带。痕都斯坦玉雕具有强烈的伊斯兰艺术风格,碾琢工艺多采用掏料法,将玉料掏成薄坯,再施以雕花。其主要特点为:器轻体薄,文饰隐起,打洼技术精悍,写实性强,生活气息浓烈等等。痕玉在中国出现,首先见于乾隆时期的清宫档案中。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七年间,平定准回叛乱,收复新疆以及屯垦期间,清军将领陆续呈贡了当地贵族的玉雕器皿。乾隆见之,珍爱不已,极度推崇,并引发了朝野上下的极度追捧。他曾赞道:“玉既莹净、器薄如纸,良材巧琢,非中土玉工刻意仿制。为此当时的内务府造办处还专门设立了仿制痕都斯会晤珏器的作坊。所仿之器不但保留了痕都斯坦玉器的基本特征,还在其制造工艺中注入了中国传统的皇室制玉特点,大量的运用“镶八宝”技术,将各种各样的珠宝镶在玉器之上,更加显现出痕都斯坦玉器的华贵气质。但由于乾隆以后制造痕都斯坦玉器的玉料中断,以及西部各番邦很少将其进贡入宫,使之不在行销中国,痕都斯坦玉器也渐渐不再为人所知了。

这件“清乾隆青玉雕花卉纹双耳瓶”可谓是进几年里不可多得的精品,无论是其制造工艺、文饰还是器型都具有痕都斯坦玉器当时的艺术风格及特点。是一件极其具有收藏价值及很强观赏性的艺术品,并将引起海内外藏家的广泛关注,成为津门今年秋季拍卖的一大亮点。

清康熙 五彩描金花卉笔插

器作扁方体,器体五面并出入个开光,以五彩和描金绘牡丹、等花卉,地纹满绘回纹、锦地、鱼子纹。器台面中部嵌置琉璃墨水丞。四角挖出四孔,用来插放毛笔。水丞和器底镶配巴洛克式铜花叶盖和底座。此器应为17世纪时英国贵族在中国专门订制,并配以欧洲金属配件而成。原为英国贵族Ruscha Edward家族收藏。衙经转澳大利亚古玩商,现为北欧收藏家Forest Sun收藏。康熙五彩凡加金彩的,均为精细重品。传世笔在雍乾朝有见,但康熙时的制品委很少。瓷器中向以方体为贵,方形笔插在国内处,各大博物馆、私家收藏及国际拍卖专场均无出现,此件堪称海内外孤品。

宇内善缘之盛举

――海内外华人文物艺术品慈善拍卖会将在津开槌

今年是天津国拍成立五周年大庆,天津国拍公司毅然决定,把庆祝活动改化为捐建一所小学的善举,把庆贺五周年的千言万语无声地融入慈善拍卖的辛劳之中。这才真正体现天津国拍的人文精神,追求诚信、恒久、平和。

这个创意最终于去年底立项,由天津慈善协会、天津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天津电视台、今晚报社、天津国拍为主办单位,二十余家海内外华人社团机构参加和推动,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各界捐献拍品的质量和数量都已大大超过计划的目标,拍卖会于11月22日在天津友谊宾馆隆重举行。

观览400百余件拍品,不仅品种繁多,琳琅满目,许多拍品价值不菲;而且每一件艺术品的后面都包含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香港艺术品商会秘书长翟建民先生与国拍董事长从未谋面,却在香港征集拍品期间,主动精选了价值几万元的清代道光官窑粉彩花卉纹大碗,还深情地说,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搞好,我今后每年都会参加,把香港同业的心意带给贫困山区人民;香港古玩界的前辈梁宗亢、李彬、鲁国钧三位长者,都郑重地选择了各自心爱的古物,亲自渡海护送到澳门,交到征集人员的手中:香港企业家陆海天和雷雨深两位一口气就拿出了近二十件藏品;天津箱的香港人士万键,代表自己和他在天津的母亲,捐上了两件宋钧窑瓷器珍品;台海中华文物保护协会会长王度先生亲切会见征集人员并捐出密宗铜法器;台湾同胞徐政夫先生把一尊曾拍过2万元的新中国粉彩观音瓶亲自送到天津;台湾文物界新秀陈东资先生捐出多件各类章料;台中市林至善先生为捐拍品,多方联络,打电话追踪征集人员,终于在午夜双方会面,相聚之情、拳拳之心,至今激动着人们:为了能充分表达善心,旅泰华人刘世郛先生寻思多日,最后决定选择了高达三十余厘米的泰国铜佛像一尊,专程乘飞机奉送组委会;旅欧华侨孙子平、张辉及原驻丹麦使馆的苑有明同志都把慈拍放在心上,不远万里送来捐品。

国内捐品中,其来源涵盖全部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组委会每天都能收到各地书画家寄来的书面作品,现已达四百件。此外厦门的郭仲华先生用特快专递寄来了一函描金的贝叶经一套。特别感人的是,天津女排在全国比赛中夺冠后,得知“慈拍”消息,决定献上一只全体球员签名的冠军排球。队长带着排球从天津到郴州签名,他们说,为希望工程作奉献,“一个队员也不能少”。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