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防御技术论文范文

防御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防御技术论文

第1篇:防御技术论文范文

1.1攻防博弈树的形成

攻防博弈树被应用与完全信息的网络攻防动态博弈中,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描述。攻防博弈树可以对攻击方和防御方的动态策略选择进行描述和了解。为有效的发挥相应的集合的概念需要将网络的攻防图转变成攻防的博弈树T。要对攻防图中的两种子图进行转化,包括入度为n(n>1)的节点子图,以及包含环图的子图。处于非合作动态博弈理论下的网络安全通过攻防博弈树来进行描述和分析。由于攻防博弈树可以对攻击方或者是防御方的动态策略选择进行秒描述,可以知道参与者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活动进行行动,并且企图通过这个活动产生什么效益和信息。要对网络的攻防图和网络的攻防博弈树上的结构差异进行消除,需要将虚拟节点的技术引入才能够实现。网路的攻防图通过引入虚拟节点技术可以将攻防的博弈树的节点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在此阶段需要采取的算法包括完全信息的多阶段博弈理论的逆向归纳算法,以及非完全信息的多阶段动态博弈的逆向归纳的方法。

1.2应用实例

通过漏洞和木马的扫描工具统计出目标系统的相关漏洞信息,将攻击的图生成为子系统的攻击图,再在图中增加各个攻击阶段相对应的防御措施,人后利用以上的攻防博弈图的理论将其转变成相应的攻防博弈树,博弈树中的实线代表的是有方向的一边集合攻击方采用的攻击策略,虚线代表的是有方向的边代表的是防御方所采用的防御策略的集合,并且在有方向的实线的一段引出的节点表示的攻击的节点,有方向的虚线一端引出的就是防御方的节点,而同时具有实线和虚线的节点代表的是混合的节点。所代表的意思为该点既可以在防御的一方采取防御的措施,有可以被攻击的一方作为攻击的节点。通过运算的方式1得出逆向归纳的路径的集合,并且找到最佳的攻防路径,根据运行的结果来计算出攻击方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集以及对路由器进行拒绝攻击的服务。防御方要据此来进行最佳的补丁的安装。攻击博弈树的形状和结构图如下:假设理性的人被违背,那么攻击者采取的措施就会突破防火墙,并且对实验的服务帐号进行尝试破解的工作,这时防御的一方就要采取最佳的防御措施以修复系统的补丁或者是对文件的数据进行恢复。算法1提出的是动态的博弈模型,该模式可能在进行实际的攻击策略时会与预期的攻击策略出现一定的差错或者是不对应的情况,导致在又一个新的节点上采取新的动态博弈的措施,所以算法1可以在攻击的意图发生变化的时候仍旧计算出最佳的攻击集合,并且除此之外,算法1提出的方法能够对整个的状态空间进行全面的博弈局势的掌握,由此便可以推测出最优化的防御措施。这样就可以在全局的大范围内对防御的措施进行最优化的选择。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基于非合作动态的博弈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具有比较好的高效性,并且具有一些很明显的优势,能够对网络的安全起到很强的积极作用。

2.结语

第2篇:防御技术论文范文

移动目标防御

网络攻击行动均需要一定的时间用于扫描和研究目标网络,探寻并利用系统“漏洞”,达成入侵控制目的。当前典型环境下,传统的计算机网络都是设计成工作于相对静态的环境,网络和操作系统构造相对固定,IP地址、端口号、域名及防火墙规则等配置参数均是长期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从理论上说,攻击者有无限的时间研究这些结构设施及其潜在弱点,展开破解和入侵行为。近年出现的先进持久威胁如“震网”、“火焰”、“高斯”、“沙蒙”、“迷你火焰”等病毒,侵入基于防火墙、杀毒软件、升级补丁程序等的传统安全系统如入无人之境。为此,网络先行者美国着力筹划和部署网络安全防御转型,要突破传统防御理念,发展能“改变游戏规则”的革命性技术,移动目标防御即是其中之一。

移动目标防御被称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新范式,旨在通过对防护目标本身的处理和控制,改变网络设置和配置,对其构成和组织方法进行变革,使网络和操作系统“动起来”,即设备或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是以时间的函数变化的,从而难以被“击中”。具体实现方法可分为两类:

一是改变网络以“移动”潜在的攻击面。如通过网络服务器周期性切换,使每个服务器暴露在网络中的时间小于攻击者探测系统(端口扫描、系统脆弱性识别、漏洞利用和植入后门等)的时间,以此阻断为实施恶意攻击所必须的准备时间,使其无功而返。服务器再次上线前实施“清洗”操作,还原到可信的安全状态。

二是在网络配置层赋予动态变化。包括重构软件定义的网络拓扑结构和通过设置复杂的子网节点以破坏进攻,改变地址空间布局以阻断缓冲区溢出攻击等。

总之,移动目标防御不再单纯依赖安全系统的复杂度,还将充分挖掘和利用时间、空间和物理环境变化实施防御,进而降低脆弱性暴露及实质性损失的几率。

移动目标防御备受美国政府和军方重视。从目前披露的以网络空间为主题的项目中,移动目标防御相关技术开发在各类研究中均享有优先权,涵盖了动态网络技术、动态平台技术、动态运行环境技术、动态软件和动态数据技术等五大方面。2012年,美国堪萨斯大学为美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研究“自适应计算机网络”项目,开启了移动目标防御的学术研究先河。2013年,佛罗里达理工学院与美国防部签订合同,引领全新网络安全研究项目――设计、实现用于计算机网络移动目标防御管理和协调的指挥控制框架。近期,美国雷声公司受美陆军委托,开展“限制敌方侦察的变形网络设施”项目,研制具有“变形”能力的计算机网络原型机,涉及对网络、主机和应用程序进行动态调整和配置的相关技术。

在安全机制上,移动目标防御不是单纯依靠额外固定附加,而主要是通过随机调动信息系统本身原有资源的冗余性、异构性和空间分布性,作为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新思路,反映了未来网络防御将“死”网络变成“活”网络的技术发展趋势,还将会有更多的研发投入,更多的成果应用。

蜜罐诱骗防御

常规的网络安全防护主要是从正面抵御网络攻击,对网络活动、用户及可能的攻击者进行监控,对有关安全事件进行检测和回应,从而改进防御措施。虽然网络安全防御逐步取得了重大进步,包括自适应机制、提高可视化等方法,但仍未改变网络空间易攻难守的基本局面。近年来才被重视起来但尚未被广泛使用的蜜罐(蜜网、蜜场,蜜罐的升级与延伸)诱骗防御则提出了一个“旁路引导”的新理念,即通过吸纳网络入侵和消耗攻击者的资源来减少网络入侵对真正要防护目标的威胁,进而赢得时间与信息以增强安全防护策略与措施,弥补传统网络空间防御体系的不足。蜜罐诱骗防御与其他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相结合,共同构成多层次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蜜罐诱骗防御是主动地利用安全防御层级较低的计算机网络,引诱、捕获并分析各类攻击,了解攻击手段和属性,在真正需要做网络防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设置相应的防御体系,以阻止类似攻击。蜜罐可分为两种类型,即产品型蜜罐和研究型蜜罐。前者主要目的是减轻攻击的威胁,增强受保护机器的安全性。这种蜜罐所做的工作是检测并防范恶意攻击者;后者则是专门为研究和获取攻击信息而设计,不强调内部安全性,反而是使用各种监控技术来捕获攻击者的行为,要求网络健壮且监视能力强大。通常,蜜罐建立在真实的网络系统环境中,计算机系统均是标准机器,运行的也是真实完整的操作系统及应用,并不刻意模拟某种环境或不安全的系统,以达到增加诱骗的效果。整个诱骗系统均由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保护,所有出入网络系统的数据都会受到监听、捕获和控制。从该系统中捕获到的所有数据都将被用于研究网络攻击使用的工具、方法及其动机。

基于蜜罐技术的诱骗防御吸引了全球的安全团体。世界蜜网项目组织旗下已拥有32支来自世界各国(地区)的研究团队,其中我国北京大学计算机安全研究所的“狩猎女神”项目组被评为三支最佳团队之一;美国著名安全公司赛门铁克已推出相关安全产品,并进入网络安全市场。蜜罐诱骗防御关键技术主要集聚在以下几方面:

网络诱骗

如IP地址欺骗、模拟系统漏洞引诱攻击、模拟访问流量、对系统动态端口的配置等,作用是检测进攻手段,获取攻击目的,耗费入侵者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指蜜罐对监控的所有威胁活动的记录,也是蜜罐系统设计中的核心模块。正是利用这种捕获的数据,就可以分析攻击者的动机、策略和使用工具。

数据分析

主要是对攻击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也是蜜罐系统的技术难点。蜜罐收集信息往往庞杂且缺乏必然的联系,需要建立数据统计模型形成专门的分析模块以实现数据分析。

数据控制

蜜罐诱骗攻击本身就存在隐患,加之网络中存在的其它安全漏洞,控制蜜罐主机数据的流入和流出,以确保蜜罐主机安全可控,对整个网络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数据控制可以对网络入侵活动进行遏制,以减轻攻击者利用蜜罐或恶意代码的攻击。

蜜罐诱骗防御将更多地应用于敏感目标网络中,因为这里有更多的网络攻击。网络攻击千变万化,人的智慧也在不断地融入到攻击的每一过程中,这都会对诱骗防御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不同的诱骗技术途径,在诱骗性和安全性上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达到多层次深度交互、不易识别的目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可以肯定的是,基于诱骗的网络积极防御思想将会被进一步重视,实现诱骗的技术途径也将会越来越多。

联动协同防御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攻击除了手段越来越复杂、获取攻击工具越来越容易以及攻击频率大幅增高外,还呈现出大规模、分布式、协同化的新特点。而且,网络攻击具有隐蔽性,及时发现已成应对的关键。目前虽然普遍部署了大量的安全防护装备、迥异的安全防御技术,但大都是“各自为战”,尚未实现全面、有效的一体化协同联动应用。网络防护节点问的数据难共享,防护技术不关联,导致目前的防御体系是孤立和静态的,已不能满足日趋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需要。美国“爱因斯坦计划”最初的动因就在于各联邦机构独享互联网出口,使得整体安全性难以保障。通过协同联动机制把网络中相对独立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技术有机组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共同抵御各种攻击,已成为未来网络空间安全防御发展的必然选择。

联动协同防御是指利用现有安全技术、措施和设备,将时间上分离、空间上分布而工作上又相互依赖的多个安全系统有机组织起来,从而使整个安全系统具有预防、检测、分析、恢复、对抗等综合防御功能,使其能够最大程度或近似最大程度地发挥效能。纵向上,是多个安全技术的联动协同防御。即一种安全技术直接包含或是通过某种通信方式链接另一种安全技术。如美国海军网络防御体系采用的“纵深防御”机制,针对核心部署层层防护措施,包括基于标志的攻击检测、广域网安全审计、脆弱性警报等,并依据每一层具体不同的网络环境特殊性各有侧重,攻击方须突破多个防御层才能进入系统,从而降低其成功攻击几率。横向上,则为多个网络节点的联动协同。当系统中某节点受到威胁时,节点能够及时将威胁信息转发给其他节点并威胁告警,按照一定策略通知其他节点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如快速隔离威胁源,阻止或减缓可能发生的连锁破坏效应,进行一体化调整和部署防护策略和规则,提供安全防护体系的整体能力。

联动协同防御的关键技术包括安全数据处理、安全态势生成、安全防护数据分发与管理、安全防护资源与业务集成和安全防护装备协同运行等技术,也是当前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三个方向:

通过集成提升现有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如添加信息管理子系统,升级攻击防御系统为攻击管理系统,可收集、关联、管理网络安全体系各方面反馈信息,增强判断后续攻击能力,通过技术整合,实现可视、可控、可管的防御体系。

应用“黑板”架构来解决多安全系统协同

技术核心在于完成并行和分布计算的“黑板”模型,实现异构知识源集成。“黑板”提供各系统之间的共享信息,根据安全阈值不同,各安全系统采取不同的响应;

基于多智能体的安全技术协同

多智能体可以通过协同和分布式信息处理实现对大规模网络的监控、通信、数据收集和分析,近年来多智能体在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方面也开始得到应用。具体采用“全民皆兵”思想,多个智能体负责不同功能(协同控制),如网络事件、特征检测、脆弱扫描、攻击分析等,辅以主动安全系统用来交换攻击信息并响应攻击,通过实时审计、实时共享安全信息、实时调度,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目的。

昔日的单兵作战已不能适应当今网络安全防御的需要,全局意识指导下的协同联动战术将跃升为网络安全领域的主流。整合多种防御技术,使其各司其职、彼此协作,努力推动网络安全探索从分散到协同、从无序到有序,建立组织性或准组织性的防御体系,才能更有效地防患于未然,拒攻击于门外。

最优策略防御

网络与生俱来的隐蔽、快捷以及跨越国境易、追踪溯源难等突出特性,同传统的陆、海、空、天“四维疆域”一样,网络空间这一新兴“第五疆域”也难以摆脱国际无政府状态的魔咒。网络空间的攻击越来越复杂,而现有主流安全技术都是针对特定安全漏洞或攻击进行特定防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但也表现出技术复杂、防护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理想的网络安全防护当然是对所有的弱项或攻击行为都做出对应的防护,但是从组织资源限制等情况考虑,追求绝对安全、“不惜一切代价”的防御显然是不现实的。基于“适度安全”理念,最优策略防御呼之欲出。

最优策略防御可以理解为在网络安全风险和投入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出最合理决策的防御。策略最优,通常基于三个层次考量:

防御成本层

即便是实力超群的美国,为确保网络空间的“绝对优势”与“行动自由”,也是打造网络空间集体防御体系。网络时代的“五眼同盟”、事实上的“网络北约”、美国与澳大利亚将网络空间防御纳入军事同盟协定以及日美2013年首次“网络对话”网络防御合作联合声明,其背后无不有“成果共享、成本分摊”的影子。

防御配置层次

即考虑网络资产关键度和潜在的攻击以确定最优的防御配置。针对单个攻击,防御决策只需选择综合防御代价最小的策略。而在多步(个)攻击情况下’一些防御配置则可能对某个攻击有效,而对其他攻击无效,这就需要考虑防御配置对特定攻击的有效性及负面影响等因素。此外,每个攻击的发生概率是未知的,保证防御配置最优,就要使得期望综合防御代价最低。

防御风险层次

对绝对安全的追求将会秉持安全至上原则,在制订战略目标和对威胁做出反应时,绝对安全的逻辑和思维容易忽视所拥有资源和手段的有限性、合法性,导致在战略上过度扩张,难以掌握进退。同时,一个国家的绝对安全,就意味着其他国家的绝对不安全。其他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网络安全,也会竞相加强相关网络军事力量的建设,这终将导致网络军备竞赛的安全困境。

最优策略防御在技术层面上的研究主要围绕策略“最优”而展开’集中在网络空间安全测评、网络空间防御成本量化计算、代价分析、安全防御模型构建与演化等研究方向上,涉及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的信息安全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方法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测评是保障网络系统安全的基础,能够预先识别网络系统脆弱性以及所面临的潜在的安全威胁,从而根据安全需求来选取符合最优成本效应的安全防御措施和策略,目前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网络安全评估模型及其评价技术方面。在成本量化计算和代价分析方面,当前完整的网络空间攻防分类及其成本敏感模型、网络脆弱性利用成本估算模型及其量化评估均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方法,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安全防御模型构建与演化方向,由于网络攻防对抗的本质特征是攻防双方的目标对立性、关系非合作性、策略依存性,而这些正是博弈论的基本特征。将博弈论的思想应用到网络攻击和防御中,为解决最优防御决策等难题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最优策略防御的实现具有高度复杂性,形式化定义网络安全防御策略选取、刻画网络安全攻防矛盾均需要坚实的基础研究支撑。进一步讲,应用随机博弈来对网络中的正常节点和恶意节点进行理性分析、利用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对网络空间攻击者和防御者行为建模、基于博弈理论的攻击意图和策略推理模型等,是未来网络安全最优策略防御更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入侵容忍防御

提及网络空间安全,往往想到的主要是如何提高防御能力,以及事后被动的应急响应等。但网络空间存在着诸多可变因素和未知数,网络空间面临的威胁很多是不可预见、无法抗拒和防不胜防的,防护再好也不能完全避免系统失效、使命偏离甚至中断运行等现象发生,而传统的可靠性理论和容错计算技术面对这种随时可能出现的事件显得过于笨拙,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因此亟需自动而灵活的防护方法。这就不得不思考比单纯防护更全面更深层次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与传统安全技术思路不同的新一代入侵容忍防御愈发受到重视。入侵容忍防御是网络空间安全的一道更具宽度和厚度的闸门,是网络空间安全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一步。

入侵容忍是第三代网络安全技术,其不同于以防御为主要手段的第一代网络安全技术和以检测为主要手段的第二代网络安全技术。入侵容忍承认脆弱点的存在,并且假设这些脆弱点能够被入侵者利用而使系统遭到入侵,其关注的不是如何防御或检测入侵,而是考虑系统在已遭到入侵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屏蔽或遏制入侵行为,并保证系统中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以及系统对外服务的可用性。入侵容忍可分为两类:

基于攻击屏蔽的入侵容忍

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系统在遭到入侵时可能发生的情况,通过预先采取的措施,使得系统在遭到入侵时能够成功地屏蔽入侵,即好像入侵并未发生一样。基于攻击屏蔽的入侵容忍不要求系统能够检测到入侵,在入侵发生后也不要求系统对入侵作出响应,对入侵的容忍完全依靠系统设计时所预先采取的安全措施。

基于攻击响应的入侵容忍

与基于攻击屏蔽的入侵容忍系统不同,基于攻击响应的入侵容忍系统需通过对入侵的检测和响应来实现。当入侵发生时,基于攻击响应的入侵容忍系统首先通过其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并识别入侵,然后根据具体的入侵行为以及系统在入侵状态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安全措施,如进程清除、拒绝服务请求、资源重分配、系统重构等来清除或遏制入侵行为。

入侵容忍技术近期才开始引起业界的注意,并逐渐成为网络安全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具体实现技术包括多样化冗余技术、秘密共享技术、系统重构技术等。

多样化冗余技术

通过引入额外的资源来减少不可预料事件破坏系统的可能性,方法有硬件冗余、软件冗余、信息冗余以及时间冗余等几种。多样化既指多种冗余方法的结合,也指同一种方法中不同冗余部件或实现方式的结合。

秘密共享技术

指将一个秘密在多个参与者中进行分配,并规定只有具有资质的参与者集合才能够恢复原始秘密。即除非入侵者能够攻陷所有参与者,否则就不能获取原始数据。而且,只要未被全部攻陷,系统仍可恢复原始数据。

系统重构技术

第3篇:防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攻防;信息系统安全;操作系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158-02

1 概述

网络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的焦点,国家安全不仅包含领土,领海和领空,而且还包含网络空间的安全。美国的黑客部队,俗称 “黑色精鹰”,通常用来攻击其他国家中心的核心计算机,来获取绝密信息,或者进行网络打击,起到比传统军队更具破坏力的作用。我国为维护自己的国家安全,也在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来守卫我们的国家安全。攻防技术是网络安全中的核心技能,培养学生能使用现有的主流信息安全的技术,熟练攻击与防范技术的原理及其实现,是适应现代互联网安全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是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方向,也是将来紧缺人才必备的技术之一。本文针对网络技术人员如何维护网络安全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多维度设计网络攻防的教学内容。

2 课程特点

《网络攻防技术》课程学习需要搭建专用的硬件的网络攻防平台,典型的操作系统及软件环境,在教学中具有如下特点:

1) 涉及范围广

《网络攻防技术》课程内容包括网络攻防技术概述,网络攻防实验环境构建,网络信息收集技术,网络嗅探与协议分析,TCP/IP网络协议攻击,Windows攻击技术,Windows防护和加固,等内容,可见内容涉猎之广。

2) 理论基础要雄厚,功底扎实

本课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了解网络攻防的基础知识,具备网络安全管理的工作能力,能胜任系统管理、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工程师等一线岗位。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信息安全技术》和《网络设备安全配置》、《CCNA安全综合实训》、《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以强化网络安全管理的专业服务理念,所以要求学生的理论功底要深厚,否则无法了解攻防原理,从而也没办法实现有效的网络安全防御措施。

3) 技术背景更新快,黑客技术发展迅猛

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黑客工具的普及,掌握黑客技术的群体不断增加,素质也参差不齐,网络攻击越来越泛滥,网路安全的形势呈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态势,所以网络防御技术也要紧紧跟随,所以课程内容也是不断更新,难度不断在加大。

4) 解决实际问题,可操作性强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网络攻防的一些基本概念、方法与协议,熟练掌握与使用现有的主流信息安全的技术,熟练攻击与防范技术的原理及其实现。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负责企业的网络的系统安全工作。

3 《网络攻防技术》的教学设计

根据上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从任务驱动、技能知识的基本要求与攻防所需的技能等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以适应当前多变的网络管理需求。

本课程是一门以攻防技能为主的课程,因而教学要以操作为主线,力求把理论层面的相关内容,比如攻防原理,系统安全等级等知识贯穿到到实践教学中,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自己搭建攻防平台,或者让优秀的学生去学院的信息中心,或合作企业进行短期实践。可设计的项目包括信息收集、网络攻击和网络防御三个项目。

1) 教学目标设计

目前的企业操作系统大部分是Windows Server 2008,所以针对该系统为主,同时兼顾LUNIX系统的加固及防御,对网络信息安全有较为完整的认识,掌握攻防环境构建、网络踩点、网络监听、Windows系统环境渗透、网络系统加固及主流攻击与防御技术等技能。

2) 教学内容设计

① 网络攻防技术概述:网络攻击和取证分析案例,黑客与黑客道德,物理攻击与社会工程学

② 网络攻防实验环境构建:Windows攻击系统和靶机介绍,Linux攻击系统和靶机介绍,基于虚拟蜜网的网络攻防实验环境

③ 网络信息收集技术:网络信息采集技术概述,网络踩点技术,网络扫描技术

④ 网络嗅探与协议分析:网络嗅探技术,网络基础协议分析,网络嗅探软件的使用

⑤ TCP/IP网络协议攻击:传输层网络协议攻击原理,网络层网络协议攻击原理,TCP/IP网络协议栈攻击防范措施

⑥ Windows攻击技术: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Windows操作系统远程攻击技术,Windows渗透攻击技术

⑦ Windows防护和加固:Windows防护技术介绍,Windows系统加固介绍,Windows风险评估报告介绍

3) 教学案例设计

案例一:系统平台搭建,测试平台的漏洞及坚固性,形成报告。

案例二:各种常用系统安全工具的灵活运用,攻防双方各行其职

案例三:运用编程语言,编写相应的攻防脚本。

案例四:攻防双方交换角色,实践安全防护。

4) 考核方案的设计

针对这种实践性强的课程设计着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项目考核,每个项目的成绩根据项目的验收结果,完成的速度和质量打分,教师打分,小组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

平时分为30分,三个项目考核为60分,答辩为10分。

4 《网络攻防技术》的教学展望

网络攻击和防御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对矛盾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攻防技术的内容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攻防技术的教学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采用攻防角色分组的情境教学方式是我们在多年教学中采用的非常有效的探索,分等级(初、中、高)、分角色(攻击、防御)教学。除了技术上的提高,还要与安全设备的厂商和软件安全厂商开展深度的合作,让教学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适应网络安全发展的紧缺人才。

5 结束语

《网络攻击与防御》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该门课程,学生在熟练掌握攻击与防御技术的核心内容的同时,ν络安全应用领域的主流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熟练掌握,为以后从事相关的信息安全岗位工作奠定扎实的基本功。正如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的一样,学生完全可以承担中小企业系统管理员,网络工程师,信息安全员等技术岗位的工作。同时,学生可以参加国家网络工程师、信息安全师等证书的考试,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了这些考试。以后我们会开展与高科技网络技术公司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公司一线的岗位去实践,将教学与企业无缝对接。

本课程的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分析案例、应急处理网络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使学生迅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网络专业和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深受企业的青睐,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分等级(初、中、高)、分角色(攻击、防御)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们在技能上获得长足的进展。

参考文献:

第4篇:防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防御技术 求精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2-0210-01

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来说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在数据的处理上变得越来越简单,但是互联网技术无形中让我们处于“透明”的状态,信息安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网络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好计算机网络的防御工作能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助力,通过技术上的完善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安全问题,从而形成高精技术的防御策略。

1 完善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技术的重要性

1.1 是保护用户信息的必然要求

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威胁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来说是不可忽视的,不仅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的需要,更会导致一些保密性的文件和信息的丢失,从而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在目前的计算机网络中,很多人以盗取他人的个人信息来牟利,黑客技术对用户的安全来说起到了很大的威胁,所以,关注网络安全问题势在必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用户的个人利益和信息安全,想要有效的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加强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技术是有效的途径。

1.2 计算机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对于计算机领域来说也是一样的。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计算机行业也要对自身的发展加强重视,顺应时展的潮流,在计算机领域中,网络防御策略中存在的不足必须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优势,同时必须认识到求精技术的重要性,这才是计算机领域未来的发展必然趋势。

1.3 各领域发展对计算机行业的要求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已经同各个领域的发展有了紧密的联系,并逐渐的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影响因素。所以在计算机网络普遍应用的今天,一旦计算机网络的防御系统出现漏洞就会对各行各业的生产运营带来影响,这样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所以,只有完善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才能为各行各业提供健康发展的基础。

2 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是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技术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在这方面的问题上,计算机领域要充分的重视起来,保证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整体防御策略的中心,能够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指导。在目前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中,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还不够高,并且在宣传力度上还不够完善。在网络工作中,网络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这样在实际的工作中就会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并且,在安全的宣传力度中也存在不足,在相关的计算机网络工作中很容易忽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在用糁幸不嵊捎谌狈ν络安全意识而导致一些安全问题的产生。所以,在计算机网络的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的发展中,一定要将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充分的重视起来。

2.2 防火墙的设置不够合理

计算机网络防御中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防火墙的设置不够合理,这是威胁互联网安全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在设置防火墙这项工作中需要由专业素质较高并且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人来完成,在现有的防火墙设置工作中,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还不够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防火墙设置工作的有效性。防火墙的设置是保证计算机安全的基础工作,主要是将计算机和网络之间进行有效的链接,保证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的被发现并有效的排除。病毒的入侵和不明网站无法识别都是由于防火墙设置不够充分而引起的,这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很大的隐患。

2.3 反病毒技术的应用力度不足

病毒是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将计算机建立起一系列的反病毒技术程序也能够有效的抵御病毒的入侵,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在目前的情况中,我国在网络反病毒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充分,正版的相关软件价格都比较高,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盗版软件的应用,这对于软件的开发和销售都是很大的阻力,一旦盗版软件占据市场,正版软件就很难受到公众的关注,在正版的使用上也会缺乏正确的认识。另外计算机用户的安全保护意识也不够充分,盗版软件虽然在价格上比较划算,但是在其抵御病毒的功能上没有保障,反而会由于使用盗版软件而加快病毒的入侵。这样的问题除了用户购买正版软件的意识不足意外,还有在反病毒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中不足,导致没有成本过高,在反盗版的遏制工作上也不够充分。

2.4 扫描技术的应用水平不够高

在扫描技术的应用中,能够及时的发现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病毒,这对于网络安全的防御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这一技术应用的不够充分的也会严重的影响到网络安全。对扫描技术应用水平不够高的主要表现就是缺乏创新性,所以加强扫描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也能够为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提供帮助。

3 完善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的途径

3.1 有效的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对于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来说,必须要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特点上出发,建立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安全管理体系。对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满足网络安全管理的技术和经验上的需要,另外,还要组织定期的人员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最新的知识技能,适应时展的需要。最后,要做好对网络安全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不仅要加强员工的重视,还要展开全民的网络安全防范工作。

3.2 设置合理的防火墙

合理的防火墙对于计算机网络的防御技术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工作中,要注意对长时间不用的系统端口的防御,保证病毒不能够通过这一途径入侵,另外设置禁止不明网站的访问,因为这样也会导致病毒有可乘之机,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3.3 加大反病毒技术和扫描技术的应用

反病毒技术的应用对于计算机病毒的侵入有很大的抵御效果,但是随着病毒种类的变化和更新,在反病毒技术中也要体现这一点,积极的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防止病毒对计算机的危害。另外在盗版软件的使用上也要严令禁止,做好监督工作保证网络安全重要价值。

扫描技术就是挖掘计算机中存在病毒的途径,这一技术的应用一定要做好,要不断的更新病毒的特点,完善整个扫描系统,将新型的扫描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安全抵御工作中去,并且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技能和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助力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中。

4 结语

计算机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证信息的安全也成为了重点,加强反病毒技术、扫描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要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并合理的设置防火墙,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健.浅析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及求精关键技术[J].无线互联科技,2015,23:77-79.

第5篇:防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病毒;数据挖掘技术;防御系统;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去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计算机网络病毒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网络技术越发达,其所存在的漏洞就越容易引起各类安全问题的产生。如何整治网络病毒,针对不同病毒实施相关的防御系统也就成了近年来急需解决的网络重点问题。

1 计算机网络病毒类型

1.1 驻留型病毒、非驻留型病毒

以传播方式进行的计算机网络病毒主要有驻留型病毒以及非驻留型病毒两种。这两种病毒能够存在于计算机内存程序当中,占领内存程序后,一旦内存程序与系统合并,病毒就会一直处于被激活状态,指导重新启动计算机或关闭相关程序。非驻留型病毒不会对内存造成损坏或感染,但其会在内存程序中残留部分病毒。

1.2 伴随性病毒、蠕虫型病毒

伴随性病毒存在于系统中,对于文件本身的属性不会做出改动,但在运行温性的同时进行伴随体文件衍生,伴随体文件与源文件名字相同,但扩展名却并不相同,并且伴随体文件将会优先被执行。蠕虫型病毒通过网络进行病毒传播,不更改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和资料等信息,其通过网络从一台计算机的内存传播到其他的计算机内存之中。

1.3 无害型病毒、超危险性病毒

无害性病毒会占据计算机的空间磁盘位置,但并不会对计算机的程序造成影响,也不妨碍其他程序的运行。而超危险性病毒一旦存在于计算机系统中,即对计算机中的数据进行严重性破坏和删除系统重要信息,甚至篡改数据,使计算机程序在操作过程中产生错误指令。这一类具有破坏性的病毒危害巨大,当计算机受到感染时,很有可能引起毁灭性的损坏。

2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系统设计

2.1 系统设计的设想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为了更好地抵御计算机病毒的侵入,数据挖掘技术也开始逐渐应用在了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御系统当中。要加强数据挖掘技术,提高病毒防御指数,就要加强该技术对于网络病毒传播的速度分析。通常来说,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在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入侵和破坏时,往往需要对计算机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扫描,而扫描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则会被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收集,并未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数据挖掘步骤繁琐,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按照其步骤特点进行多功能模块划分。数据挖掘系统主要由数据源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规则库、数据挖掘模块等构成,在这些模块之下所生成的数据挖掘系统能够对病毒进行防御和分析。其流程如图1所示。

2.2 系统模块设计

⑴数据源模块。数据源模块中包含抓包程序,抓包程序指的在网络上截取向主机系统发送的数据包。数据源模块中的原始网络数据包内含有一些特定数据的数据结构,在抓包程序截取了该数据包后将会移交给系统预处理模块进行分析。

⑵预处理模块。在预处理模块中的数据包通常需要被分类再被转为能够被系统所识别的数据,如数据端口信息、IP地址、源文件IP地址等等信息都要在与处理模块中进行整理和分类。经过预处理的数据可以减少后期数据分析与处理时间,并进一步提高数据辨识度。

⑶规则库模块。规则库模块能够在计算机系统出现网络病毒之后对数据进行识别、分析以及进行数据挖掘。在数据挖掘中获取的规则集已对网络病毒进行了属性调整,即可将该记录运用在数据挖掘工作中,该记录能够帮助系统进行潜在病毒分析,并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规则库模块作为数据挖掘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还能完善数据挖掘信息库,为系统提供病毒分析数据。

⑷数据挖掘模块。数据挖掘模块是整个数据挖掘技术中最关键的部分,该模块主要包括事件库与数据挖掘算法两部分,事件库是由数据挖掘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而形成的,在事件库中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从而得到更为清晰的数据结果。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网络病毒日渐猖獗的今天,为了清除和避免这些病毒给计算机系统带去的相关威胁,我们必须不断的研发相关数据挖掘技术对病毒进行分析和查杀,以此减少病毒如今计算机系统的可能性,为计算机系统带去安全保障,同时为人们打造一个纯净的网络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第6篇:防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系统架构 安全策略 网路联动

1 前言

2011年湖南某银行被黑客攻击,导致整个网络出现一段时间的瘫痪,为该银行带来了极大损失。因此,探究计算机网路联动安全策略以及系统的构建具有现实意义。

2 计算机网络联动安全系统架构

要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就必须要在现有网络设备联动基础上,还必须要在不同厂商、不同设备间互相协调,有效提升网络的综合安全和效率,总体来看数据组织与手机方式主要有多种架构,本文探究互联网主要的管理架构。

SNMP能够提供出访问各个厂商网络设备之标准方法,具备实用、简单及传动处理效率较高等各种优点。控管中心对程序定时轮询,将已有部署收集到各个网络工作的交换机上,而服务器中Agent所提供可收集信息,通过SNMP协议确保交换机和控管中心联系起来。如今SNMP主要包含了三个版本,即是SNMPv1、SNMPv2及SNMPv3。比较这三者第三种增加了安全及管理体制,具有较强适应性强。要加强网络的联动安全,就应该采用SNMPv3管理,而且应该采用分布式的管理,把多台网管工作站的负荷分散承担,这样才能够确保正常、有效运行。

在网络的联动安全架构中,采用数据引擎就是对检测入侵数据,而且收集这些数据,收集网络防毒系统、网络防火墙的数据与日志,并且转换出统一的数据格式,对网络中所有进出数据进行记录,将原始数据材料提供给其他的功能,还能够及时备份记录,确保事后能够取证调查。联动安全架构是数据分析、检测测量规则对不同入侵行为识别,识别网络中不同危害程度,进而及时采用不同防御手段。该结构核心是防御控管中心,收集各种交换机中客户端报告的网络防毒软件,以及所接入的交换机中流量信息,进而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对系统进行策略评判,发出防御控制的命令,严格监控入侵主机的危害,自动把网络系统和网络安全间有机联动起来,有效监控了网络中的危害爆发,实现分而网络治之,一旦网络中出现严重入侵及发生病毒危害,就能够有效隔离网络,将低所造成的损失。

为了实现这些要求,本文的架构就应用了三级安全防御体系,在主机上连接上交换机,能够收集主机系统,这样就形成了最低级的安全防御体系,主要是用来保护用户主机资源,对网络末端各种接入设备进行检测,而核心交换机端接的网络接入交换机和安全控管中心形成了核心安全防御体系。这一级主要是用来抵御外部网络中的攻击与入侵,同时也能够抵御网内攻击。而且该层还能够在交换机端口形成安全防御入口,这样就能够解决中间层的安全薄弱问题。而最外层是监控联动中心的网络防火墙,直接抵御的攻击。因此外网要想入侵与攻击,就必须要将这三层安全防御体系击破。而网络的攻击与入侵,就必须要攻击破企业网络中心应用服务器,需要击破二层的安全防御体系,这样就有效实现了网络联动防御。

3 网络联动的安全措施

3.1 常见措施

(1)身份认证;这种认证方式主要是为了控制访问,能够有效提防主动攻击。采用身份认证必须要精准的辨别对方,同时还必须要提供出双向认证,才能够证明他们的身份。网络环境中要确定身份较为复杂,很多验证方法都用不上,在众多方法之中安全系数比较高的是USBKEY认证,也就是把软硬件有机结合,有效处理易用与安全性之间所存在矛盾。这种方式应用到USB接口的硬件设备上,所需数字证书根本没有放到内存中,同时也没有在网络上传播,自然增加所用信息的安全性。

(3)数据进行保密;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防御泄露信息,属于比较常用的通信安全方式,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不断破译传统上各种加密算法,只有升级各种加密算法才可以适应发展,如DES算法。

(4)数据具有完整性;在使用中常常发生把信息及文件等非法纂改,只有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防范才能够保证数据具有完整性,也只有确保了完整性才能够防止病毒以及黑客的侵入。

(5)对机制进行加密;无论是那种数据只要在网络上进行传播,最好要应用加密,比如现在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电子交易模式,如今使用比较常见的就是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两种模式。

(6)PKI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公钥理论和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安全服务,PKI技术上比较重要部分就是信息安全,同时电子商务也将这种技术作为关键。该技术是现在确保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各种活动的基础,确保了各种交易之完全。

3.2 分析防范ARP欺骗

(1)网关防范;如今ARP欺骗是一种比较常见问题,而大多采用了网关防范,要就是把IP-MAC地址绑定,把每一个IP地址输入到路由器绑定,才可以防止路由器中存在其他IP数据,防止ARP更新缓存表,起到有效防范作用。

(2)计算机防范;必须要防范局域网的外部环境,要防范计算机的自身。比较常见方法是确保ARP缓存中数据随时在正确状态。如今很多管理者都是采用收费或免费ARP防火墙,比如使用60ARP防火墙、金山ARP防火墙等,采用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防范这种病毒,难度较大病毒就应用dos指令的“ARPd”,将ARP缓存清除掉,输入一些指令来绑定好网关的静态IP,有效防范ARP病毒影响到网络安全。

4 结束语

总之,现在计算机所发挥作用越来越大,因此计算网络安全也就更为关键,不但要高度重视联动安全系统架构,还必须要在该架构基础上做好安全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计算机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华.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0(9):181-183.

[2] 全丰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策略分析[J].信息与电脑,2010(8):39-42.

[3] 陈兵,黄继涛,刘超,覃正材.高校计算机病毒的防御与查杀[J].西南军医.2009(1):83-85.

[4]曹淑芬.网络机房计算机病毒的故障排除及预防[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2):19.

第7篇:防御技术论文范文

在网络安全博弈中,设定参与人是网络系统和黑客,网络系统的纯战略是防守和不防守,黑客的纯战略是攻击和不攻击。网络系统防守时能防御到黑客的攻击概率为e(0<<e<<1),在防守到攻击后一定能对攻击者做出相应的惩罚。为了研究网络系统和黑客之间的博弈,本出如下假设:局中人集合:{网络系统,黑客}局中人策略空间:网络系统的策略空间为{放守,不防守};黑客的策略空间为{攻击,不攻击}局中人收益:黑客如攻击成功,收益为a,黑客攻击如碰到防守,网络系统对黑客进行惩罚的收益为e•b,网络系统的防御成本为c,网络系统的惩罚成本为d。则当黑客攻击且网络系统防守时,黑客的收益为-e•b,网络系统的收益为e•b-c-d-(1-e)a;当黑客攻击且网络系统不防守时,黑客的收益为a,网络系统的收益的-a;当黑客不攻击且网络系统防守时,网络系统成本为-c,黑客的收益为0;当黑客不攻击且网络系统不防守时,网络系统收益为0,黑客收益为0。根据以上假设,参与人同时选择或非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不知前行动者采用了什么具体行动,因此此问题为静态博弈,参与人对另一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都有了准确信息,因此为完全信息博弈,综合而来此问题涉及黑客攻击与网络系统防御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其相应的收益矩阵见表。假设网络系统以概率p进行防守,则不防守的概率就是1-p;q为黑客的攻击概率,则不攻击的概率为1-q。下面就来讨论混合战略的纳什均衡问题。

2攻防博弈模型的求解

在给定的网络系统以概率p进行防守时,黑客攻击q=1的期望收益F(p,1)和黑客不攻击q=0的期望收益F(p,0)分别为。由(4)式可知,当网络系统防守概率大于a/a+eb时,不攻击是黑客的最优策略;当网络系统的防守概率小于a/a+eb时,攻击是黑客的最优策略;当网络的防守概率等于a/a+eb时,黑客攻击和不攻击都具有相同的效果。同理,在给定黑客以概率q进行攻击时,网络系统防守p=1的期望收益F(1,q)和网络系统不防守的p=0的期望收益F(0,q)分别为。由(8)式可知,当黑客的攻击概率小于c/eb+ea-d时,网络系统的最优选择是不防守;当黑客的攻击概率大于c/eb+ea-d时,网络系统的最优选择是防守;当黑客的攻击概率是c/eb+ea-d时,防守和不防守具有相同的概率。

3攻防成本的博弈分析

下面对混合纳什均衡进行深入的分析:

3.1网络系统的防守概率(9)式说明网络系统的防守概率p*是a的单调增函数,即p*随a的增大而增大,p*随a的减少而减少。这可以解释为黑客的攻击收益越大,则相对应的网络系统损失越大,网络系统的防守概率越高;黑客的攻击收益越小,则相对应的网络系统损失越小,网络系统的防守概率越低。(10)式说明网络系统的防守概率p*是eb的单调减函数,即p*随eb的增大而减少。这可以理解为黑客得到防御系统的惩罚收益越大,则相应的对黑客的威慑越大,网络系统的防守概率越小。把eb分开来看,当eb为定值时,e值越小则b值越大,这说明防守成功的概率越低,则相应的应加大惩罚值。

3.2黑客的攻击概率是由网络系统的防守成本c、网络系统对黑客的惩罚值eb、网络系统成功防御到黑客攻击所减少的损失值ea、网络系统的惩罚成本d所决定的。由黑客的攻击概率q*可知,q与c成正比、与eb+ea-d成反比。q与c成正比,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防守的成本c越小,黑客攻击概率越小;这可以解释为:防守成本c越小,网络系统防守的就越多,那么被黑客攻击的概率就会越少。q与eb+ea-d成反比,即当c一定时,防守系统对黑客的惩罚收益越大,网络系统成功防御到黑客攻击所减少的损失值越大,网络系统的惩罚成本越小,则黑客的攻击概率越小。分开来看,q与eb、ea均成反比,与d成正比;即防守系统对黑客的惩罚收益越大,则给黑客的威慑越大,黑客的攻击概率越低;防守系统成功防御到黑客攻击所减少的损失值越大,也就是防御系统内部的防御信息越重要,防御系统就越会加大防御,黑客的攻击概率就越低;防守系统的惩罚成本越大,则防守方实际所得的收益越小,黑客的攻击概率越大。q与ea、eb均成反比,则当a、b是定值时,q与e成反比;又由于q与c成正比,则当其他条件不变时,e与c成反比。从而可知网络系统防御的成功率越高,网络系统的防御成本就越低,即增加网络系统的防御成功率可以降低网络系统的防御成本。由q与c成正比、q与eb成反比可知,若使黑客的攻击概率越小,则最好使网络系统的防御成本越低,对网络系统黑客的惩罚值越大。但目前由于网络系统的复杂性,防御成本很难降下来,因此就可以加大惩罚力度。这也说明了在网络安全方面惩罚机制和防御机制同样重要。

4网络安全治理建议

由以上网络安全攻防博弈分析可知,网络安全是由网络的防守成本、网络系统对黑客的惩罚值、黑客的攻击收益值、网络系统的惩罚成本所决定的。对这些方面,特提出如下建议:

4.1加大取证技术建设。网络安全的取证技术既是防御系统的根基,也是惩罚体系的根基。比如取证技术的典型蜜罐技术,它通过设置陷阱取证记录攻击源和攻击方法,在防御方面根据记录到的攻击源和攻击方法,得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然后给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加入相应的策略,以应对后面的攻击;在惩罚方面以记录的攻击源和攻击方法作为证据,运用法律等相关手段对攻击者做出相应的惩罚。取证工作做不好,面对新型的攻击,防御和惩罚就都不可能执行下去。

4.2加大防御技术建设,使防御系统廉价,做好防御系统普及工作。防御系统价格越低,防御普及率才会越高,安全性才会越好。加大对网络内各个部位核心技术的掌握(一些重要部门的内部网络最好全部运用自己的技术),防御的成功率才会较高,防御系统的成本才会大大减少。比如国内电脑基本都用微软的操作系统,核心交换机大部分用思科的设备,打印机基本都用HP等国外设备。只要这些设备厂商开启后门,网络将无安全可言。内部技术不掌握,防御总是处于被动之中,投资再高,实际效果也不会大。目前网络系统内很多设备的核心技术都不在自己的掌握下,因此军工等一些重要情报部门内部网络最好不要接入到Internet网。防御系统方面可以建立各层防御体系,电脑开发免费的取证审计系统,使每个用户都有监督自己电脑的方式。其他网络的各个部件也要建立自己的取证审计系统,方便网络管理员对网络其他部件的监控管理工作。

4.3加大网络惩罚机制建设和惩罚力度,降低惩罚成本。网络安全方面的惩罚方式很多,比如法律惩罚、网络反攻等。针对目前国内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应该完善网络安全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执行的成本大大减少,这样就能对黑客给予足够的威慑,有效降低攻击概率。比如图书馆网络系统面对黑客的攻击时,只要对黑客的惩罚相比黑客获得的利益越大,理性的黑客就越不敢攻击。惩罚可以根据国家的立法进行,比如发现某些公司运用自己的产品进行犯罪牟利时,就可以根据相应的法律措施给予惩罚。国家间的网络犯罪,可以在全世界成立一个集体的组织比如联合国,建立相应的法规,对国与国之间的网络攻击给予严厉的惩罚。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建立了联合国国际机构,对一些国际间的违规事务进行处理,比如成立原子弹不扩散条约,以避免对世界毁灭性的伤害。美国作为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如果想维护世界的网络安全,也需要对最近出现的斯诺登“棱镜门”事件等,给出相应的说明或解决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头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惩罚制度,以维护世界的网络安全。对于国家间的网络攻击,当联合国的法律惩罚难以实施时,也可以发展网络反攻惩罚技术,在国家内部建立起强大的网络部队,给予别国巨大的威慑,以减少网络战争。只要攻击方法发展起来、攻击成本降低,实施反击更加容易,给另一个国家的惩罚相对于其获得的收益越大,就会给想攻击的国家带来足够大的威慑,这样理性的国家就越不敢攻击。

第8篇:防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安全防御

【中图分类号】TP39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6)03-0088-01

前言

当前移动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困扰着许多用户的使用,移动网络客户端安全使用问题也不断出现,根据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有关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安全防御措施,已经成为了当今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和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

1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1.1社会地位提升

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新发展的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移动互联网技术是互联网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各移动互联网企业间的知识产权竞争已经成为了发展的主要趋势,关于移动互联网的芯片设计、客户端软件的开发以及通讯技术的设计,都要对各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产权进行法律保护[1]。随着人们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追求,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零距离沟通,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国家出台政策,提高安全性能

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已经走入到了千家万户,因此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管理是一项庞大的技术工程,移动互联网技术时代瞬息万变,各移动互联网用户也正在受到互联网安全问题的困扰,因此,国家会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性能,并且加强移动互联网系统的管理,从而避免网络诈骗犯罪现象的出现,避免移动互联网用户收到黑客恶意攻击的困扰,保障了人们的信息安全。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也要加大移动互联网安全防御的重视程度,健全移动互联网安全管理制度。

1.3操作系统升级

人们正在不断升级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操作系统,从而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体验性,将移动客户端上的照片、游戏等功能联系在一起,使得移动互联网技术向着全方位、多样化发展,更加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例如,美国苹果公司利用IOS系统,实现了计算机与手机的智能连接,大大降低了移动互联网企业的运营成本,使移动互联网技术正朝着不断升级的方向发展[2]。

2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安全防御对策

2.1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安全防御性,首先要在国家层面上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防御监督,要明确界定移动互联网用户、网络运营商、客户端厂商的安全责任性,落实好各监管部门的职责范围,加强移动互联网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针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系统中出现的移动支付宝客户端系统、移动广告等新型安全问题,要加快完善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速度,从制度层面上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企业的运营规范,为进一步提高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安全防御性能提供法律保障。

2.2加强应用软件实名认证

加强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的实名认证性,是提高移动互联网技术安全防御性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移动应用软件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实名认证技术,可以让使用者充分了解到技术开发者的信息和软件的安全检测结果。而通过加密技术还可以防止病毒用伪造的身份对移动互联网进行攻击,在实名认证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防火墙软件,减少病毒对移动互联网的入侵和伤害[3]。

2.3加强安全技术产品的升级研究

面对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安全挑战,必须要不断进行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性产品的开发和升级,不断研发提高移动互联网安全防御的技术,开发对病毒、恶意软件的检测技术,加强移动支付软件的安全性能,将安全技术产品的升级开发研究,落实到每个移动互联网技术领域当中,提高移动互联网安全数据库的容量,并且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安全防御性能作风险分析,从而提高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安全防御性。

3结论

针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移动互联网安全防御性能策略研发,完善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移动应用软件的实名认证性,加强安全技术产品的升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需要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中各环节共同协作,共同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促进移动互联网技术时代的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莉.浅议新时期下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4:184.

[2]翟世俊,姚一楠.移动互联网安全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J].移动通信,2015,11:9~12+17.

第9篇:防御技术论文范文

在此之前,美国导弹防御局的主管们都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宣扬新的导弹防御技术,希望得到人们的接受。不过,拦截导弹的碰撞杀伤概念现在已经得到证实,至少在试验和一些有限的作战行动中已经得到验证。因此,导弹防御局新的掌门人—很可能会是詹姆斯·赛林(James Syring)海军少将,将要面临的挑战并非极力开发新技术,而是继续投入资金去完善已有的导弹防御能力和部署更多的导弹防御系统。

现在的形势是美国政府要减少国债,大量削减国防开支,同时导弹防御局的士气每况日下。导弹防御局数以千计的人员正在从华盛顿搬出,美国政府还要求减少支持人员的数量,而且最近几年,在帕特里克·奥赖利陆军中将所领导的导弹防御局里,雇员们据说都是在一种严酷无情的,甚至遭受侮辱的管理风格中工作。

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导弹威胁却正在增长。朝鲜和伊朗继续寻求开发远程导弹,核弹技术和先进的反制手段。中国的DF-21反舰弹道导弹因为会威胁到华盛顿将航母在太平洋上随心所欲地进行部署的能力,也就成了五角大楼高官们的一块心病。据说,五角大楼正在要求导弹防御局对于开发防御DF-21反舰弹道导弹的能力给予更多的关注。导弹防御局要在导弹防御系统方面构成威慑,就必须在试验其能力和展示其能力之间求得平衡。同时,其它国家也在积攒更多的近程和中程导弹,能够形成“奇袭威胁”。虽然这些导弹能够为当前美国所部署的防御系统所对付,但是危险就在于这些导弹在数量上的增加速度远远超过了美国部署其防御系统的速度。

作战指挥官们都极力要求部署更多的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末端高空区域导弹防御系统(THAAD)和“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洛克希德·马丁负责处理“宙斯盾”作战软件,而雷声公司则牵头执行“标准-3”Block IA/B拦截系统计划和正在与日本合作开发的“标准-3”Block IIA拦截系统,后者规模更大,功能也更为强大。尽管已经交付了90套“标准-3”IA拦截系统和48套THAAD系统,但是美国的拦截系统的能力还是相当羸弱的。作战指挥官们担心这些拦截系统以及指挥控制和传感器网络不能抵挡数十枚多种类别多种型号的导弹同时发起的袭击。

导弹防御局的新任局长立刻就会遇到的棘手问题是由奥赖利的管理风格所导致的内部士气低落问题。美国国防部检察长在2012年5月份的一份报告中称,奥赖利贬低蔑视雇员,他的领导风格和行动迫使一些高级参谋人员离开导弹防御局,也使他手下的高级官员不敢说话,不敢提出问题。据说,在奥赖利的任期内,至少有5名高级技术和管理官员离开,给导弹防御局造成损失。工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官员都认为奥赖利有才干,掌握了导弹防御技术,并且从严重的经费削减(高达50%)中保护了导弹防御局。但是他的领导风格存在问题,按照分析人士的话说,就是他以为靠他自己就能够完成一切。有些人提出,新任局长必须恢复允许局内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进行双向讨论的文化氛围。

导弹防御局执行了一项工程支持服务计划来强化技术支持工作,为了减少开支,导弹防御局也对支持承包商工作人员的队伍做了调整。导弹防御局的独立支持承包商合同的数量曾一度超过400个,后来压缩成了7个项目支持领域。承包商现在必须为单独的任务订单开展竞争,不过这样一来又常常导致合同竞标者数量减少。一些分析人士担心技术人员数量短缺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计划。

同时,导弹防御局的驻地已经按照基地关闭和改组委员会的要求做了改变,总部已经从临近五角大楼的海军大楼(Navy Annex)搬迁至五角大楼以南29千米的弗吉尼亚州贝尔沃堡,约有2300人从华盛顿搬到了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尽管导弹防御局的官员说这种改变不错,但是一些雇员不愿搬到亨茨维尔,因此引起了紊乱。现在,副局长将搬到亨茨维尔,而局长的办公室仍在弗吉尼亚州贝尔沃堡。

据工业部门的官员说,奥赖利也因为过度规避风险而遭到批评。波音公司牵头的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就因为极度担心风险,从2010年12月以来就停止试验了。从2008年12月份开始,导弹防御局没有完成过一次拦截,有一次是因为探测雷达在准备过程中出了问题,其它几次则是由于雷声公司的外大气层碰撞杀伤飞行器(EKV)出现了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