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精选(九篇)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第1篇: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

伦敦城区很大,公墓距离市中心较远,我们驱车差不多一小时几经周折才赶到那里。海格特公墓和海格特公园是连为一体的,同在海格特山之阳,分界线只是一条曲曲弯弯的山路。公墓绿树阴映茂密,飞鸟栖息,远远望去便是一片诺大的森林。铁制的拱形墓门漆黑肃穆,上嵌有不少名人铭牌。如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小说家乔治・艾略特等。马克思墓的小小的铭牌就镶嵌在左扇门上。当我们说明来意,把门的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说:“到这里来的东方人都是来看马克思墓的。”她收了每人3英镑的门票后,告诉我们“进去后顺着小路一直走100米,再往左拐100米就到了”。

走进公墓放眼望去遍布白色十字架墓室,形态各异,高低错落,各式浮雕,斑斑驳驳留下数百年岁月苍桑的痕迹。原生态的林地郁郁葱葱,不时夹杂姹紫嫣红的野花。

到处是墓室,我们走了弯路,返回又重走好不容易才来到处于整个公墓东北角略显宽敞的小径右侧的马克思墓前:一座黑色花岗石墓碑上方端放着马克思的青铜半身像。“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闪闪发光的金字镌刻在墓碑的最上部。墓碑的中央镶嵌着一块白色大理石,上面刻着马克思的生卒年、月、日。墓碑的座基上还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墓碑的后面还刻着共同安葬的比马克思大四岁的夫人燕妮、大女儿和外孙及二女儿女婿等家人的名字。墓的四周苍松翠柏,终年长青,最引人注目的是墓前摆放的那束鲜艳的玫瑰花,有一朵还特意放在了墓碑的上方,看上去象是当天刚刚放上去的。花束中还夹着一个卡片,上面用英文写着:“马克思您是全世界人民的朋友,我们永远怀念您!”看到眼前的景象,真让我们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东方共产党人感到心灵上的震撼。

马克思墓的简单、甚至荒凉、公共墓地的拥挤,凌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看了心里甚至感到一丝酸楚,马克思墓在中国甚至不如一个平民的墓地。如果马克思墓修在中国,决不会这么简单荒凉!

第2篇: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

1.马克思临死时的情况:还在写作《资本论》,“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1〕。

2.恩格斯和马克思的伟大友谊: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把《资本论》整理完工”〔2〕,是“《资本论》的完工者”〔3〕。

事实上,有关《资本论》的这两个话题也散见于世界历史、品德修养等多方面的著述中。但是,质诸最原始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材料,却能发现上述这两种说法都是难以站住脚的。

一、马克思临死时还在写《资本论》吗?

马克思临死时还在写《资本论》,这种说法究竟怎样开始流传,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但是,那两本最权威的分别由弗兰茨·梅林撰写和海因里希·格姆科夫主编的《马克思传》,都没有采用这种说法。并且,作为马克思的伟大朋友,恩格斯无疑是马克思晚年生活的最权威的见闻者和叙述人,然而在他自马克思逝世后所写的书信和著作中,却根本找不到能够证明上述说法成立的材料。

疾病可以说是马克思晚年最大的敌人。恩格斯在研究《资本论》手稿时就发现:“在许多地方,笔迹和叙述非常清楚地显露出,作者由于工作过度而得的病发作了,并且逐渐加重;这种情况起先使他独自进行工作越来越困难,最后竟时常使他的工作完全无法进行。”〔4〕1881年12月2日,马克思夫人病逝,这对马克思构成了怎样沉重的打击,没有人比恩格斯知道得更清楚了。“摩尔(马克思的外号)也死了。”他在灵床旁边对正在哭泣的爱琳娜·马克思说〔5〕。事实也真是如此。1881年12月29日,马克思开始辗转在英国的威特岛和法国、瑞士、阿尔及利亚等地疗养,直至1883年1月11日燕妮·龙格突然去世;他大女儿的猝死又给马克思以致命的打击,或用他小女儿的话说,这个噩耗“是把死刑判决书带给我父亲”〔6〕。不久,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逝世。在恩格斯看来,“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概念),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7〕。(对世界的认识如此,将认识进而转化为著作存在当然更是如此!)在上述那样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下,事实上马克思在1881年10月即已开始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三版的准备工作(校对清样)都已无法完成,又怎么能够继续《资本论》往下几卷的写作工作?

上述判断在恩格斯1883年3月15日晚11时45分致左尔格的信中可以获得印证。左尔格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这封信中叙述了马克思自他夫人逝世以来的详细病情及直至临死前的状况。其中不仅没有讲到坚持写作《资本论》,反而在其后有这样一段议论:“由于自然的必然性而发生的一切事件,不管怎么可怕,它们自身都包含着一种安慰。这一次情况也是一样。医术或许能保证他勉强拖几年,无能为力地活着,不是很快地死去,而是慢慢地死去,以此来证明医术的胜利。但是,这是我们的马克思绝不能忍受的。眼前摆着许多未完成的工作,受着想要完成它们而又不能做的唐达鲁士式的痛苦,这样活着,对他来说,比安然死去还要痛苦一千倍。”〔8〕活着痛苦,死包含着一种安慰,如此等等,都指谓着马克思临死前的状况:无力继续写作《资本论》。

上述判断也在恩格斯1883年3月25日致劳拉·拉法格的信中获得印证。“今天尼姆在摩尔的手稿里找到了一个大包,里面是《资本论》第二卷,即使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分,共有五百多页对开纸。”〔9〕很显然,如果马克思临死前还在写作《资本论》,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的手稿,那末他的手稿也就不会直到他逝世之后十一天才被尼姆(即他家的女佣和忠实的朋友)找到。

上述判断还在马克思“瞒着”恩格斯写作的习惯中获得印证。为什么要“瞒着”恩格斯写作呢?在1883年4月7日和8月30日分致拉甫罗夫和倍倍尔的信中,恩格斯有这样的解释:“很简单,要是我知道的话,就会使他日夜不得安生,直到此书写成并印出来为止(同他纠缠不休,直到同意发表为止〔10〕)。”〔11〕而马克思临死的时间即下午两点半时候,正是恩格斯去“探望他的最合适的时刻”(恩格斯自1871年移居伦敦后一般都在这时候去和马克思见面)〔12〕,“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已在安乐椅上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因而也正是马克思不可能写作《资本论》的时候。(版权所有)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看“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这句话。下文即将说到,这“《资本论》第三卷”有这样两种指谓:或者指马克思计划中的“第三卷(第四册)”,即现在所见的《剩余价值理论》,正如恩格斯在第二卷序言中所说,它只有一个1861年8月至1863年6月写的手稿〔13〕;或者指恩格斯整理出版的第三卷,即马克思计划中的“第二卷(第三册)”,恩格斯在其序言中对此作的最后说明,是“可以利用的只有一个初稿,并且这个初稿也是极不完全的”〔14〕(原先在1884年1月28日致拉甫罗夫和12月31日致左尔格的信中说“有二稿,此外,还有一本带方程式的笔记”〔15〕),——无论如何,这两者均可证明一个事实:不可能有《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放在写字台上,因为原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手稿!

二、《资本论》第四卷为什么变成了《剩余价值理论》?

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正式问世,马克思在其序言中说:“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册)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三册),第三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册)将探讨理论史。”〔16〕但是,马克思尚未完成这部著作就逝世了。1885年,恩格斯将马克思计划内中的“第二册”编辑成为《资本论》第二卷出版;1894年,又将“第三册”编辑成为《资本论》第三卷出版,——这样,马克思计划中的“第三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册)”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资本论》第四卷。然而,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却只有一部以《剩余价值理论》而不是“《资本论》第四卷”直接为题的著作。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还得从“第二国际时代即1889—1914年这二十五年间主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7〕卡尔·考茨基说起。早在1889年年初,考茨基就在恩格斯的主动建议和具体指导下开始从事一部分《资本论》第四卷手稿的辨认、抄写和整理工作,领略马克思创作这部著作的思想过程;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又正式受托于马克思遗稿继承人爱琳娜·马克思,着手全面整理《资本论》第四卷手稿。1905—1910年,由考茨基编辑的《剩余价值理论》分三册陆续出版,——为什么《资本论》第四卷要以这样的书名发表呢?

原来,《资本论》第一至三卷都是由汉堡的迈斯纳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马克思逝世后,德国社会在斯图加特创立了狄茨出版社。为了党的利益,爱琳娜·马克思在恩格斯逝世后和考茨基、狄茨共同商定,《资本论》第四卷不能像前三卷那样交由迈斯纳出版社出版,而应交由狄茨出版社出版。但是,根据原先同马克思签订的出版《资本论》所有各卷的合同,加以在这部著作的出版、发行和宣传方面都已做了巨大的努力,迈斯纳当然不会同意放弃出版《资本论》的任何权益。于是,考茨基和狄茨就不得不寻找一个使迈斯纳不能诉诸法律的解决方法。所以,在1896年3月5日致劳拉·拉法格的信中,爱琳娜·马克思“关于《资本论》第四卷的出版问题”这样写道:“我还没有明确地给迈斯纳写信,一来是因为我还不知道当时与他达成协议的条件是什么,而且我又不想让他怀疑我不知道;二来是因为有人告诉我说狄茨打算见迈斯纳,想同他谈谈出版第四卷的事,而且,由于分开出版对我们都有害处,所以想把前三卷的版权全部买下来。”〔18〕1902年7月,狄茨在致考茨基的信中说:“不准确了解马克思签订的合同,也许不能在‘《资本论》第四卷’的标题下出版这本书。不过,要为这一卷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也许并不太难。”〔19〕1904年3月,狄茨再次致考茨基信说:“迈斯纳和马克思之间的合同内容如何?还看能否选择‘《资本论》第四卷’的标题……或者从一开始就放弃这种打算,把这一著作不作为《资本论》的续篇出版,而是单独出版。”〔20〕显然,考茨基最后和狄茨商定采取后一种做法;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册的序言中,考茨基一开始就宣称:他编辑的《剩余价值理论》“不能算是《资本论》第四卷,不能算是前三卷的续篇”,而是“与前三卷并行的著作”〔21〕。遗憾的是,这在后来却成了一些人批判考茨基“篡改”马克思著作的重要“罪证”,而忘了它原本不过是争取由德国社会的出版社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的一种策略。

由此可见:通常说《资本论》一共三卷,这既对又不对。对,因为它合乎马克思本人原定的写作计划;不对,因为它背离《资本论》后来被分成四卷编辑出版的事实。而我们在介绍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关系时,则必须破除这样两个流传已久的说法:(一)、《资本论》共分三卷,第一卷由马克思本人最后定稿,第二卷和第三卷是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编辑的;(二)、恩格斯是《资本论》的完工者(如海因里希·格姆科夫主编的《马克思传》和《恩格斯传》两书中就有这样的说法,有的甚至还出现在章节的标题上),——因为这两种说法恰好背离了《资本论》在马克思逝世后被分成四卷出版的事实。至于考茨基将《资本论》第四卷更名为《剩余价值理论》出版,那当然更是“功”而不是“过”。

注释:

〔1〕旧版《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2册第95页。

〔2〕〔3〕海因里希·格姆科夫主编:《马克思传》中文版第260页;《恩格斯传》中文版第443页。

〔4〕〔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7、4页。

〔5〕〔6〕爱琳娜·马克思:《致威廉·李卜克内西的信》,《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中文版第76—77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40页。

〔8〕〔9〕〔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460、463、459页。

〔10〕〔11〕〔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3、57、97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页。

〔17〕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第809页。

〔18〕《马克思女儿家书》,马澜、越位译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5年4月出版。

〔19〕〔20〕桑德尔:《〈剩余价值理论〉第一版(考茨基编辑)出版史》,《经济科学》1975年第7期。

第3篇: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

来到贾登峪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贾登峪笼罩在一片苍茫的暮色里,周围房舍的窗户里已流出诱人的橘黄色的光。虽然阿尔泰的天黑得较晚,毕竟这里是群山环抱,高山早早地把太阳遮在了身后。待吃过晚饭入住旅馆时,已是十点左右了。本想到外面走走,无奈夜风丝丝,凉得透骨;再者,明天一早就要赶往禾木,只得躲回房间里休息。

贾登峪是喀纳斯的门户,喀那斯河与禾木河在这里交汇,因此,这里是去禾木村、喀纳斯和白哈巴的中转站。

贾登峪在蒙古语里是“贾登的房子”的意思。传说贾登是一位神秘的猎人,长年孤身一人在大山里狩猎,练就了一身绝好的狩猎本领,却很少有人见过他的踪迹。贾登每天趁夜深人静时将猎物放在那些老弱病残和贫苦的牧人门前而悄然离去。人们早晨起来,便会发现门前的各种猎物,大家都知道是贾登送来的,却无法找寻贾登的下落,就这样过了五十多年。忽然一天早晨,牧人们发现门前没了猎物,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到第六天,人们仍没发现门前有任何猎物。人们预感到某种不祥,于是全体牧人分头开始寻找。整整找了月余,才在一座山洞里发现了一位已死去的白发老人,他身旁放着些狩猎的用具炊具和兽皮。 牧人们感念贾登的恩情,把他抬到这个美丽肥沃的地方埋了起来,在上面盖了一间木头房子,每年都要将贾登的木屋维修一新。逢年过节人们都来祭祀贾登,让贾登永远住在新房子里……

早晨醒来推开窗户一看,一股潮湿的冷风吹进屋来,浓重的晨昏里一片刷刷的雨声!

贾登峪的气候怎么会像江南一样,昨晚还满天繁星,没有一丝云彩,现在却下起雨来!

导游陈古丽说,嗨,这就是阿尔泰山的脾气!不仅植物生长垂直分布,而且说下雨就下雨,天上飘来一朵云彩,也可能马上就有雨来。不过,这里没有连阴雨,也可能我们到了禾木天就会放晴。雨后初晴的禾木将会云雾缭绕,更加美丽和神秘。

车子出了贾登峪向东北而去,高山和草原交替出现。天上慢慢露出了亮色,近处的景物逐渐显现,远处的山峦和森林都笼罩在一片白雾里。路旁的草甸上,成群的牛羊还蜷在一起不愿醒来,已有牧人从白毡房里走出来开始生火做饭。

翻过几座浅山,眼前豁然一亮,人们一片惊呼:禾木到了。整个禾木盆地被群山环围着,一缕缕云雾像禾木人献给阿尔泰山的白色哈达。诺大的禾木村就在这一片河谷草原上,图瓦人特有的尖顶木屋,浸泡在薄雾之中,显得湿漉漉的。已是上午十点,禾木村似乎还在睡眼惺忪。几股白烟从木屋后袅袅升起,与半山的云雾混在一起。临路的人家在张罗生意,一摞摞的大饼焦黄煳香,沁人心脾。栅栏里的牛们“哞”声长叫,在呼儿喂奶。禾木河纵穿谷地,汩汩南流,一座古老的木桥连接两岸,几匹驮了游人的骏马,正在踏过木桥,发出低沉的嗒嗒声。

靠近禾木河的房子大多是老房子,屋子很低,鸟儿在屋顶上撒下的种子已长出茂盛的青草,一下子使禾木沧桑了许多。河岸边是茂密的白桦和银白杨,浓绿里点缀些骄人的黄叶。

过了木桥,穿过白桦林,踏着木栈道,爬上一个高高的山坡,坡上是一个辽阔的草甸牧场。据说这里曾是成吉思汗的点将台。细看这个台地,颇有些气势,平缓的牧场上绿草如茵,一道道山湾里长着一簇簇的白桦林,恰如列队待发的十万雄兵。偌大的牧场一直延伸到高山脚下,流动的云雾缠在高山的腰间,隐隐露出银白色的山顶。

站在台地上回望禾木谷地,禾木村就在童话世界里,一排排尖顶木屋错落有致,没有喧嚣,没有骚动,纤尘不染。还未消散的雾蔼,轻轻飘浮在村子的房顶上,似有似无,似静似动;云隙里的阳光悄悄洒出来,把牧场上照得忽明忽暗;一群群红男绿女的游客,也显得步履轻盈,似乎是不愿惊扰这迷人的宁静。脚下的禾木河畔,有几匹马在低头饮水,河滩的滚石激溅出明晃晃的水花,十分耀眼。

同伴们赞叹说,图瓦人好福气呀!

其实,图瓦人也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图瓦”一词是由“图巴”演变而来,“图巴”意为“被赶出家门的人”。相传约在十世纪,漠北高原及其广大地区还处于奴隶社会时期,有一个名叫尤安雪尼亚的金朝大汗下令将一个部落卖给西北的一个奴隶主,可那些奴隶们执意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尤安雪尼亚就说:“我已将你们卖了,你们不再是我的臣民。”他们就这样被赶到了唐乃山(即唐努山)。此时被称为“唐乃图巴”意为“被赶到唐努山的人”,后经长期演变而成为今天的“图瓦”。

这一支古老的民族部落,在阿尔泰生活已经七百多年了。图瓦人曾是蒙古族的一个部落,对成吉思汗非常崇拜,视若先祖。他们信奉喇嘛教,过敖包节;与蒙古人一样重信义,善骑射、爱摔跤。至今,他们除了讲图瓦语外,主要讲蒙古语,有时也讲哈萨克语。而这三种语言均属突厥语系。

成吉思汗西征时率领的是一个全天候铁蹄马队,他将马术发展到了一种极致:马不卸甲、兵不下马、马上吃住、一路西行、鞭扫欧亚。他的马边跑边吃喝,很少歇鞍。这种负重量大、耐力极佳的马队自然所向披靡。西征大军如潮水一般从蒙古高原一泻而下,势不可挡,占领了中亚、南亚、东欧多个地方。成吉思汗设立了四个汗国,把长子术赤分封为最西边的钦察汗国。成吉思汗路过喀纳斯时,见该地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有一个很大的湖泊,流动着乳汁一般的湖水,就留下一部分图瓦族士兵在此驻守,并授予他们“科克盟科克”(意思是蓝领带)。从此,这一部分士兵佩戴蓝领带,在这里巡逻执勤。在成吉思汗的军队中,戴领带者一般是贵族的禁卫军。一百多年以后,蒙古帝国夕阳陨落,成吉思汗的子孙们从中原退回西域,各自为部,分割地盘,这一部分图瓦人便被人遗忘了。明朝初年,他们将蓝领带从脖子上取下,脱下军装,变成了牧民,在阿尔泰一带放牧狩猎。

有些年长的图瓦人认为,他们与俄罗斯的图瓦人同属一个祖宗。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在亚洲腹地的西伯利亚南部叶尼塞河上游河谷,近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图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至六世纪。公元十三世纪时(1217年),成吉思汗把叶尼塞河流域图瓦部落归入钦察汗国。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军击溃准噶尔部蒙古军队后,图瓦部归属满清统治,称“唐努乌梁海”,设四十八佐领,佐领是八旗制度的基层单位。清同治三年(1864年),中俄签订《塔城条约》(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逼迫清政府割去了唐努乌梁海西北部十佐领之地。

当地的百姓还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生活在阿尔泰的图瓦人是在守候一个秘密,而这个秘密可能就是为成吉思汗守墓。

蒙古人死后不起坟头,深埋在地下,上面种些牧草,使群马往来踏平,来年牧草长高,便移帐而去。若是蒙古贵族死后,先请喇嘛念经超度,再用原木锯开掏空,把死者放置进去深埋地下,密葬不宣。然后由禁军为其守墓三年,三年后,墓地的牧草与周围的草木连在一起时,守墓的军队就撤走了。为了准确记住墓地的位置,以祭祀先人,守墓人撤走之前,在墓地上当着母骆驼的面杀死一头小骆驼,母骆驼会伤心地流下眼泪,永远记住儿子死去的地方。如果死者后人忘记了先人埋葬的地方,就牵着这头母骆驼来找,母骆驼如果到哪里不走了,而且流下眼泪,说明先人的墓地就在这里;一个骆驼的寿命是四十年左右,如果母骆驼即将老去,蒙古人就会再牵来一对年轻的骆驼母子到这里来,再把小骆驼杀掉……

成吉思汗的死一直是个迷,有说西征东归时死去,有说攻占西夏后被西夏王妃害死的,有说打猎时摔死在马下。据《元史》记载,壬午七月(1227年)成吉思汗病重不治而崩。而他死后的埋葬地更是个迷,一说位于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一说是在鄂尔多斯鄂托克旗镇;一说是阿尔泰山地区;一说在宁夏的六盘山。七百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成吉思汗陵墓真正的处所,这也是蒙古贵族实行秘葬原因所致。

依我所见,禾木河西边的高地应该是成吉思汗的墓地所在。这里背靠阿尔泰,南望准格尔,额尔齐斯河从脚下流过,山清水秀,草丰林密,风光宜人,西有圣湖喀纳斯,北有银光闪闪友阿尔泰主峰,可以说不论从风光还是风水,都是一块绝佳之地。而这里又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领地,与老家蒙古高原相去不远,仅仅只隔一座高峰。

更重要的是,这里驻扎着成吉思汗最信赖的部族——系蓝领带的图瓦人。而今,生活在阿尔泰的图瓦人只有三千人左右,分别居住在白哈巴村、禾木村和喀纳斯村,这三个村东南西北排列相隔八十公里左右的马道。八十公里对于一个马背民族来说,只是纵缰之间。图瓦人忠诚可靠,勤劳勇敢,信念坚定,如果让图瓦人守候一个秘密,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中午,我们来到图瓦人的饭馆里吃午饭。走进古朴的木屋,不由为木屋内整洁利落的结构而惊讶。原来外表古朴粗糙木屋,内部却装修的还算整齐。陈古丽指着一位中年汉子说,这位先生叫巴恩泰,真正的图瓦人,是这家餐馆的老板,大家有什么想要知道的,请问布先生。布恩泰非常热情,一边给客人沏上奶茶,一边介绍他的木屋。

他们造木屋时,先围栅栏再造木屋。他们不砍活树,用的树都来自原始森林里干枯的树木。木屋的外墙是将木头两端挖槽后,相互嵌扣,一根根向上垒建而成,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坡屋顶。盖新屋上梁的时候要扯白布,是祈福的意思。每一根木头缝隙的连接处都要用一种叫“努克”的草填满在木头缝里,这种草吸水后膨胀将缝隙填满,墙壁就会变得密不透风,这样就能遮挡风寒。木屋搭好后,再做内部装修。用板材装好墙壁,屋顶上再吊上天花板,从里面看去,与城里的房子不相上下。

问到图瓦人的婚俗,布恩泰也不避讳。

图瓦青年男女到结婚的时候,一要骑马向亲戚朋友报喜,如果家在禾木,就需要到喀纳斯和白哈巴报喜。二要男女双方都需准备好一张羊皮。迎亲那天,男方到了女方家,女方便拿出一张羊皮,让男方来迎亲的人争抢。众人各抓羊皮的一角,奋力往自己的怀里扯。羊皮的韧性好,所以众人尽可放心地扯,不必担心羊皮会被扯破。慢慢地,便有人因力气不支或意志不够执着,手腕一酸就脱了手。只要手一离开羊皮,就不能再去抢了。抢羊皮只图过程,显示男子汉的风度,同时也是为了点缀婚庆的气氛,抢得羊皮者,并不将羊皮拿回家,而是献给在场的长者。将新娘迎回男方后,男方也要拿出一张羊皮让女方送亲的人抢。同样,得到羊皮的人也要将羊皮送给长者。

一家的婚事也是一个村子的喜事,几乎全村人都送来最好的东西作贺礼,吃的穿的戴的都有。婚宴酒席是少不了的,要排很多桌席,甚至席地而坐,不为吃喝只为欢庆。开宴就有酒歌,有人弹五弦琴,有人吹奏那苏尔做伴奏。什么表示敬意的宰马酒,生活美满的羊头酒,彻夜不眠的婚庆酒,从开始准备到婚礼结束,整个村子的酒宴要持续月余。所以,婚礼一般安排在冬闲时候。

不仅是婚宴,在禾木不管那一家有事,大家都会前来帮忙。特别那些老弱贫病的人家,更会得到大家的照顾。每到年节,都会把好吃的送过来,有时怕人家推脱,干脆就在夜里悄悄挂在困难人家的门口……

呵,多像贾登的风格呀!

禾木不仅有宁静和温和,也有热烈和狂欢。

第4篇: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

于漪老师创立了“情境教学”,她认为:“要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到心里去,让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与作者的喜怒哀乐发生共鸣,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教师应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身历其境,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情境教学”同样适用于诵读教学,诵读的主要目的就是让阅读者与文本情感相融,一脉相承,故而我将“情境”引入诵读教学之中。情境在课堂的开始、中间段、结束时都可设置,开始的情境设置可迅速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中间段的情境设置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也不乏有好的效果;结局的情境设置能起到绕梁三日,回味无穷之感。下面我将举例说明:

讲好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开讲时带引学生进入预先设置好的情境中,即可调动学生五官感觉,尤其是听觉,使学生产生无限的遐想。学生的情感一旦被调动起来,与教师、文本、作者的对话平台也就随之诞生了。

(一)抒情式开讲。即运用充满激情或哲理的语言感染学生。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以这样开讲:同学们,友谊是人类情感中非常珍贵的感情。比如李白和杜甫的友谊被传为佳话,鲁迅和瞿秋白的友谊也闪耀着光芒。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两个人的友谊被列宁称为“超过了占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两个人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今天,我们来学习恩格斯在安葬马克思时所写的悼词,看一看恩格斯是怎样评价他最亲密的战友的。

(二)联系式开讲。通过对学生已经学过的与本课相关知识的联系开讲,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背诵(学生会自动跟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无暇观赏三峡美景,“轻舟己过万重山”,那急于返乡的心情几乎触手可及,刘征《过万重山漫想》,题目为何叫“过万重漫想’?文章写的是哪呢?又为何要这样写?引导学生看书,思考。

(三)声乐图式开讲。教师利用多媒体,将音乐与诵读、图画合而为一,使视听效果达到最佳。讲《胡同文化》这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古朴辉雅的北京胡同的图片,播放韵味醇厚的京腔歌曲《故乡是北京》,在京韵大鼓的伴奏下袅袅而起,响彻教室。师:看大家的表情,都被这画面和歌曲深深地吸引住了。感觉怎么样?(生:太美了!太有魅力了!)对,古朴辉雅的北京胡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文化绵绵魅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位文化老人写的京味小品文《胡同文化》。

(四)范读情境。教师把握准确的范读,能深深的感染学生。诵读《纪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可以配上陈培勋第二交响乐进行范读,在音乐的帮助下,将鲁迅先生的愤怒情绪适时地推向高潮,学生被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范读情境设置我认为方式很多。但不管如何范读,感情的流露是必须恰到好处。

(五)结尾情境。如果能在课堂结束时设置恰当的情境,会使人有“绕梁三日”,回味无穷之感。东阳特级教师蔡伟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在上完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后,他设置了音乐情境――当雄壮的《国际歌》响起时,全班的学生齐声高歌,下课铃响了也久久不愿离去。我想这节课一定能给不少学生留下终身抹不去的印痕。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悬念法、激励法,拓展法等。

二、对比诵读

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通过对事物的比较中相区别而获得的。通过对文本语言、风格、意象的比较,在比较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提升。例如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与唐代作家刘禹锡的《陋室铭》的比较:两文文笔比较清丽,语言优美,使用不少对句,风格柔和,综合运用虚实相应、多项叠景等技法,致力于自我情绪的表现,从而使作品给入一种境界超然的空灵美和遗世独立的超越感。两文都是托物言志、辞意双美的佳作,刘禹锡写《陋室铭》是为了表达室主的道德高尚,含有对自己激励和对权贵愤懑的意味,有知识分子清高的、不落俗套的一面: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寄托了作者热爱自由快乐的生活,保持独立人格的思想感情,隐约可以感觉到作者对都市生活的厌恶,对现代文明束缚人自由、隔离人与大自然交融的消极一面的批判。比较后发现,《陋室铭》感情基调洒脱,高昂,本文对句较多,节奏感强,诵读时音调高亢、激越,升调,中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作者一副自得其乐的神态恍在眼前。《我的空中楼阁》是明快、乐观。诵读时语速稍快,升调。“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一位热爱生活充满活力的女孩形象得以清楚展现。

三、创造诵读

文本是读者解读的文本,“释义的文字是释义者的文字”,根据诵读者的视界的不同,文本的意义也跟着不同,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创造性诵读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不同的角度,变换着观点,用审美的眼光和审美的心态来研究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读出作品独特的美,读出读者美读的个性。

四、联想诵读

第5篇: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

1.马克思主义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西方许多著名思想家,例如萨特、德里达、海德格尔、罗蒂、福山、吉登斯等,都很尊崇马克思甚至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衰竭,而且还十分年轻,几乎还处在童年时代:它才刚刚发展。因此,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没有被超越。我们的思想不管怎样,都只能在这种土壤上形成;它们必然处于这种土壤为它们提供的范围内,或是在空虚中消失或衰退。”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罗蒂认为,与西方文学的基石《圣经》相较,马,恩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能更大程度上启发和激励人们为一个人类共同梦想中的自由,公平,平等的理想社会而奋斗。因此,正如有人所说,“在当代世界,对马克思一无所知,等于半个文盲。”德国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认为,“马克思在体会到异化的时候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观点比其余的历史学优越。”

2.1.马克思主义对文学本质的探讨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论及古希腊神话时就谈到对文学本质的探讨:“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在艺术本身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才是可能的。”理解文学艺术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规律原理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它有助于我们克服机械的经济决定论。

恩格斯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主义有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科学论断对当今的文艺研究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20世纪末2l世纪初世界进入了信息高技术时代,文艺的创作方式和传播方式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经济基础重要决定力量的生产力因素,高科技对文艺形式的影响不容忽视。

2.2.注重文学的现实性和表现手法多样性

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不仅要真实地描写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而且应该反映出历史发展的趋向。巴尔扎克正是“在当时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这一切被恩格斯评介为19世纪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也是巴尔扎克最重大的特点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强调“意识到的历史的内容”。真正的现实主义创作不是就事论事,不是对人生社会浮光掠影仅触表层的浅薄描摹,而是一定要深入描写人的灵魂本质,并且充分揭示形成种种性格的社会环境,尽可能透视人物历史运行的前景。同时,马克思一贯提倡“莎士比亚化”,尊重艺术创作形式多样化。列宁虽然也喜欢和鼓励俄苏现实主义创作,但是对真实反映现实的现代形式的文艺也表示赞赏。他对马雅可夫斯基创作的支持在苏联文学史上传为佳话。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本质是鼓励和尊重文学艺术创作自由。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无可争论,写作事业最不能作机械划一,强求一律,少数服从多数。无可争论,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

2.3.现在文学的发展方向----世界文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高瞻远瞩地预言:“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0世纪末文化发展的现状正在印证他们的预见。在当代各国文学创作之间的互相借鉴、融合及渗透,就是鲜明的例证。统一的世界文学应该是各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和特色得到保留和发挥,并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进而成为世界各国各族人民接受的文化成果。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文化的互相融合日益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3.结语

马克思主义著作不仅在其哲学根源的基础上体现了自身的高度原则,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式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并且对世界文学,人类文化进程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若仅仅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社会理论,政治理论的存在,而未曾将之放在人类所有能接触到的文化范围内进行考量,那么其存在价值也未得到全面的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在解放人类的思想的文学文化的领域上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并且其内涵,洞见和力将在未来的文学发展和社会变革中起到无论伦比的作用。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并就其对文学本质的探讨,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对今后的文学走向来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今文学的指导和开拓。

参考文献:

第6篇: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溯源归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任何的教条主义都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从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解放纲领《共产党宣言》诞生,到同志“三个代表”理论[1]的问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革命历程。同志“三个代表”理论思想的析出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归位。历史溯源是最好的举证。

一、《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溯源

我们说,《共产党宣言》是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在英国伦敦发表了《共产党宣言》,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一切社会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从到邓小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代代相承。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2]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导下,无产阶级经历了“巴梨公社”、“十月革命”战与火的洗礼,一天天成长壮大起来。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按马克思《共产党宣言》所述“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3]在实践中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作风。针对《宣言》,两位伟人曾说过“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4]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是用发展的态度来认证自己的理论,溯源到《共产党宣言》这里,我们会明白一个至高无上的道理,即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诞生,到理论实践中的偏差与修正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归位。(版权所有)

二、重新认识普列汉诺夫和列宁

理论实践中的偏差与修正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归位,这就是说,我们要重新认识普列汉诺夫和列宁。普列汉诺夫是第一个系统地将马克思主义介绍给俄国的“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至少要以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为前提:(一)生产力(所谓技术)高度发展;(二)国内劳动居民具有极高的觉悟水平。在不具备这两个必要条件的地方,根本谈不上组织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5]他担心即使依靠强权实现了社会主义“将导致一种像古代中国或秘鲁帝国一样的专制怪胎,即导致一种以共产主义做装饰的更新了的沙皇专制制度”。[6]按普列汉诺夫的观点,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是不能跨越马克思的历史不能跳跃其必要发展阶段的。根据经典著作,社会主义是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必须在资本主义充分发育乃至衰亡之后才能建立。[7]列宁是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革命与经济建设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早在革命前,列宁就完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开放”与“创新”方面给予了发展与修正。列宁曾说过“如果社会主义经济上尚未成熟,任何起义也创造不出社会主义来。”[8]后来,根据时局的变化,他进一步修正说“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9]实践证明,结合实际国情,允许私人资本发展,保持商品经济生产,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另一条道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一国革命成功理论重新认识的结果。

三、布哈林、斯大林理论与实践给历史的证明

我们没有办法重演历史,但我们有能力恢复历史的记忆,在不带有任何感彩的理性分析中,去求证事实的谬误。对于哈布林,我们不能否认他作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和革命家的正确地位,但他只能算是个不完全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主要表现在他对经典理论教条化的态度上。十月革命后,布哈林的《过渡时期经济学》影响了很大一批人,并带动起一股取消政治经济学的思潮。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需要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因为政治经济学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针对商品经济的。在“战时共产主义”这个问题上,力主彻底消灭生产关系中的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残余,用最坚决的社会化来组织生产,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事实证明,“战时共产主义”加剧了国家的经济困难与社会动荡。后来在列宁逝世前,布哈林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理论观点,从狭隘的教条主义中挣脱出来,同列宁一道走上了“创新”之路,成为“新经济政策”的捍卫者。这一时期,布哈林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市场与计划相结合观点这一重大理论突破之上。[10]

斯大林一直徘徊在“创新”与“教条”之间。在整个三十年代,苏联一直完全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要在短期内改变大锤式的工业和木犁式的农业生产局面,没有“创新”,没有“赶超战略”,苏联是难以跑步进入发达的机器大工业社会的。完整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斯大林模式”就是在这种非常的历史背景之下形成的。列宁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创始人,而斯大林的“创新”则在于1936年宣布开始讲授与系统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而一举突破了以论证经济政策为主的方法论,使得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工作能循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当然,斯大林的“创新”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由于他一方面看到了年青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具体国情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寻找答案,这就使他常常处于一种矛盾之中。如,他既肯定价值规律的作用,又认为它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既承认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的存在,又将这种商品生产限定在了个人消费品这个狭小的范围内。[11]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斯大林一直没有能摆脱商品经济属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是对立、格格不入的这种观念的束缚。从而在方法论上陷入形而上学的牢笼。斯大林的“创新”与“教条”,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既使苏联经济走上了兴盛,又使“斯大林模式”最终走向了衰亡。[12]

四、、邓小平和:特色理论与社会主义的重生

马克思讲过:“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13]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理论思想得以丰富与发展,他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如何进行,中国并没有经验,只能学习苏联经验和办法,好的经验是有益的,但不好的经验只能起反面影响作用,必须反对教条主义,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建设道路。[14]这样,就为他的继承者们后来的大胆进取与“创新”开辟了更广泛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他的关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思想对经济理论“创新”的贡献,使中国有了后来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和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定。[15]到邓小平这里,可以说是产生了一次飞跃。照辩证法办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邓小平经济理论思想方法的真实写照。[16]所以说,从改革开放,到南巡讲话,邓小平的理论与实践无一不体现出其伟大的“创新”之处。[17]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领袖第三代领导人的杰出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充分体现了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三个代表”思想绵延不断的生命之源,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定。

结束语综上所述,“三个代表”理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渊远,这并非为同志一人所凭空杜撰,而是几代马克思主义者的集体经验教训与智慧的结晶。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倡导的思想,这种思想被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普遍接受并给以丰富和发展。而只是在这里才被归纳总结,被升华。所以说“三个代表”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归位。

[参考文献]

[1]光辉的历程,庄严的使命─学习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辅导,[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1.

[2]/gb/special/2001-07/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卷,第248-307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卷248-307页。

[5]普列汉诺夫:《在祖国的一年》,[M]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121页。

[6]《普列汉诺夫全集》第2卷,[M]莫斯科1927年版,第81页。

[7]普列汉诺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M]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页—57页。

[8]《列宁全集》[M]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卷,第218页。

[9]《列宁全集》[M]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卷,第370—372页。

[10]《布哈林选集》,[M]莫斯科,1988年俄文版,第50—64页。

[11]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0页—57页。

[12]邢广程:《苏联高层决策70年》,[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29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33页。

[14]《选集》[M]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一卷(袖珍本)第1357-1371页

[14]《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1卷第322页—340页

[15]马文奇、李洁明、江洋:《当代中国经济理论的演变》,[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0页。

[16]《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卷第64页、第372页。

第7篇: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

1999年3月,在德国小城图林根的埃格斯堡大学举行了主题为:“21世纪来临之际的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会议。会议由一些德国大学举办,与会者来自欧洲的许多城市以及中国和美国。代表俄国的是A·加尔金教授、著名政治学家Б·卡加里茨基、青年领袖и·马里亚科夫和笔者本人。会议的明显特点是学术气氛很浓,是“教授”交换意见。

社会主义的欧洲

在转向分析个人发言和整个讨论之前,想作出一个总的结论。令从俄国来到欧洲相同环境的大学和学术界人士饶有兴趣,可以说是欧洲的强烈的社会主义思想。我不是指经济和政治实践,而是指学术讨论的调子和性质,甚至是夸夸其谈。我注意到,在15个欧盟国家中,有14个执政党带有社会党或社会的名称。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支持或积极参加北约侵略南斯拉夫。但现在指的是另一回事——他们的夸夸其谈。而这种明显的夸夸其谈社会主义,在俄罗斯已很少看到。

社会党国际主席Р·莫鲁阿确信:“分析人士不断宣称社会主义死气沉沉,并且总找得到证据。如果客观地分析——那怕十分肤浅——最近25年社会选举得票的进展,这些企图几乎是可笑的。”他宣称:“我们不接受关于市场自由的幼稚观点,我们不相信关于‘自由的鸡窝’中的‘自由的狐狸’”。不久前德国社会的领袖О·拉封丹指出,“纯粹市场社会妨害综合平衡,因为它将破坏大多数人的一切合理的生活计划”。德国社会主要思想家、该党副主席В·季尔泽说:“我愿意遵奉‘社会主义’概念,遵奉组成它的一切:给许多人和一切社会生活领域内的社会公正、宽容、民主和自由的理想”。

这些意见没有在图林根教授会议上听到,但党和国家“领导”的类似声明为讨论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创造了一定的精神环境。对现代俄国人来说,这里多少有点陌生而不习惯。因为在我们俄国近年来“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两个词一般说来已经从政治词典、从学术和大学生活中丢掉了。我不说,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当然的。但甚至右翼政党和运动的领袖们也很少使用这些概念。而有些人则根本拒绝它们。在我国高等学校中,讲授马克思主义,哪怕仅仅是介绍性的,也受到当局的严厉禁止。任何一个哪怕试图讲述马克思主义的教员都有失去工作的风险。这同欧洲形成尖锐的对照,在那里,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座、研究中心或教师小组。任何一家欧洲大书店都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著作自由出售。而今天在俄罗斯又有何处出售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呢?俄罗斯仿佛仍然处在上个世纪末的状态中,当时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前往欧洲。

马克思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

现在让我们直接转到分析图林根会议上的争论上来。所有报告和发言可以合并为5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马克思主义和全球化;俄罗斯经验的总结;中国的例子;生态和男女平等运动。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Т·伯格曼致开幕词,他强调必须关心临近21世纪之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新认识何处需要它、那里的具体状况和分析马克思主义说明新现象的能力。伯格曼说,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许多需要新答案的复杂现象。今天资本陶醉于成功,认为世界历史达到了终点。但这种“成功”在世纪之交看来微不足道。世界资本主义陷入了深刻的危机,“日本奇迹”破灭了,东欧各国对资本主义已彻底失望。现代资本主义的这种危机如此明显,以致新自由派经济学家们也开始谈论它。

不久以前英国共产党的著名活动家(其中央委员)М·约翰斯顿在报告中发挥了类似的思想。他认为,世界资本主义不稳定的加强——今天我们是其见证人——迫使有头脑的资本家越来越严肃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例如,一年前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承认,不受调节的资本主义是“开放社会”的敌人。有影响的美国报纸《纽约时报》不久前发表了题为《回到马克思》的长文,该文引用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一位领导人的一段话:“我长期呆在华尔街,我越来越相信马克思是正确的。现在我绝对相信,马克思的方法是理解资本主义的出色方法”。

В·佩尔茨(芝加哥美国工人阶级史研究所教授)在论述21世纪来临之际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问题的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义作为一种社会运动理论过去并且现在仍然是非常现代的,比其他人类社会思想派别更加适应正在来临的世纪的派别。尽管最近150年来世界上发生了巨变,但可以肯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就仍然是真正理解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的基础。

但发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马克思义没有使自己的支持者走向胜利,不能使他们在西方掌握政权,而在东方遭到失败?这位美国教授认为答案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意识形态力量,它竭力阻止阶级意识的形成,并往往代之以民族主义。尽管阶级和阶级斗争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不会自动认识这一点。国际资产阶级利用形形意识形态的、技术的、制度的工具和手段来模糊劳动者的阶级意识,维持自己对他们的统治。

中国和俄罗斯

伯格曼强调指出,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仔细研究现代中国的发展模式非常重要,在那里共产党人仍然是领导人。对他们的经验,重要的是认清他们做什么、怎样做和怎样前进。何况这是一个占全人类1/5的国家。G·彼得斯(柏林)支持这一想法。中国的范例无疑使人相信,不可能跳过不可避免历史发展阶段。这位发言者感叹道,亚洲,这是左派的希望所在的大陆。

李成固教授(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研究和翻译研究所,北京)对此完全同意。他认为,左派对中国的希望是有理由的,但不能高估取得的成就。在现代中国,一切还在形成之中。这位教授说,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是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国家,但这里没有古典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中国仅仅跨出了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初步伐。

М·贝伦德(柏林)教授概括地谈到了高估现代中国的经验对于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危险性。他认为,如果说在俄罗斯一国没有建成社会主义,那么没有合理的理由期待在中国单独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主要原因在于,在斯大林时期,马克思主义被和教条化了。这造成了俄罗斯政权的官僚化,造成了一时的理由高于理论的原则。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从各种歪曲中解放出来——无论来自斯大林的观点和混杂的观点,还是来自社会的支持者。

И·马利亚罗夫(莫斯科)在发言中确信,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俄罗斯的发展水平很高,问题仅仅在于把它同左派运动结合起来。但目前民族主义占上风,如果指的是个别学者和政治家,我认为马利亚罗夫是对的。但我国大多数学者、尤其是政治家,以及全体知识分子,整个说来对古典马克思主义认识很差。这是不是1991年后我国社会科学教师大规模“从马克思主义脱逃”的原因呢?我认为,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知识分子中普及的程度比20世纪之末大大占优势。

В·赫德勒尔的报告,提出了在现代俄罗斯条件下马克思主义蜕化为民族主义的问题,该报告冠以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标题:《欧亚大陆是一种挑战:“俄国问题”代替阶级斗争和市民社会》。报告人根据大量文献资料证明,今天在俄罗斯某些左派政党的词汇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已被国家爱国主义哲学所代替。这可以解释为对强制灌输亲西方思想的反动。但这也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罗斯没有牢固的根基,真空或者由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或者由民族——爱国主义意识形态所代替。后者在俄共那儿最为突出。

Р·列奇教授(柏林)概括地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答案是否定的。其论据如下。千百年来人类不是按民族集团、而是按社会阶级划分的,主要斗争在阶级之间展开。20世纪初,俄罗斯和奥匈马克思主义者制定了饶有兴趣的民族理论,但这是由在多民族国条件下组织阶级斗争的实践上的必要性引起的。而今天民族矛盾问题被世界资本夸大,这显然是为了把阶级矛盾挤到社会的。

方法论问题

М·伯伦德发挥了必须批判地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并根据新的事实和过程加以丰富的思想。例如,今天工人阶级已经不是19世纪那样。今天他更有物质保障、更有教育和文化。报告人认为,他作为无产阶级的共同性消失了。现在,工人阶级不如说像城市中等阶层。也需要按新的方式看待民主。Р·罗森堡早就说过,社会主义民主应当在资产阶级民主原来的地方建立,但这不应当意味着消灭一般民主。相反,政权将不是在人民手中,而是在为数不多的一批人手中,这将十分接近资产阶级。

同一报告人还指出,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著作的迫切性在今天特别加强的现实意义,在帝国主义条件下自由竞争的资本将过渡到垄断阶段。但现代资本主义超过了列宁的一切预测。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可怕的道德、精神价值和环境破坏。版权所有

德国波茨坦著名哲学家В·鲁格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说明过去和帮助预测未来的理论,他也是我们时代的世界观。在这里,决不能忘记马克思的根本原理:不仅应当说明世界,而且应当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要求彻底改造社会。今天有许多马克思的解释者说,他从未作过预言。但这本质上是不正确的,因为马克思研究了不断变化的、作为一种活跃的制度的社会。他同在某些自由派人士中时髦的“历史的终结”观十分相象的静态观点格格不入。

鲁格继续说,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抽出个别原理并利用它们来进行辩论。但不能这样对待古典遗产,因为它的某些原理得到了证实,有些却没有得到证实。我们应当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者对许多现代迫切问题暂时还没有可以接受的答案。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这些问题无法解决。只是寻找答案,将是一个相当长期的、复杂的、痛苦的过程。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社会必然崩溃的主要原理,仍然是非常现实的。

笔者在发言中注意到了恩格斯的著名论点:马克思主义限于两大原理,即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严格科学的理解。

但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科学的理解外,还存在着非常流行的解说:马克思主义是包括范围非常广泛的社会理论。例如,当说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那指的不仅是非常科学的理论,而且是在其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关于社会生活主要方面、甚至一切方面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将从严格的科学理论变成类似于基督教或儒家的无所不包的学说。1917年俄国革命后,许多人恰恰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能够回答几乎所有生活问题的万能学说接受的。但这种极其广义的解释,会冲淡上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资本主义关系不可能在封建社会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同样,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有资本主义生产力那样高度的发展水平,即在这种水平下生产力在旧的(即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范围内已过于拥挤。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只能在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内“取得胜利”,由于现代生产的跨国性,今天已十分明显,只能在一整批国家内作为一个互相联系的过程同时“取得胜利”。而且可以肯定,根据今天全世界的趋势,首先是主要问题的全球化,社会主义同时将成为大多数国家历史过程的特点。

下个世纪头几十年,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正确性。目前,还是经济决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但随着后工业趋势的影响,今天已经变得很明显,未来社会能够克服自身发展的经济决定性。它能够像大多数人认为是合理的那样自觉地形成。这意味着思想将成为形成社会的因素。历史过程将发生变形,因而看来将是从唯物史观转向意识形态的历史形成。

因此,从20世纪末的教训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未来将发生一定的、而且可能是重大的变化。也可以提出下列观点: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末将发展为更加一般、更加普遍的社会理论。但这是相当遥远的前景,当前并不是这种社会理论决定科学的社会观的张力。今天,马克思主义仍然是能够或多或少满意地说明原苏联境内社会变化的唯一理论。它的价值之一是:他具有内在的发展和现代化能力。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很长时期内还有活力。

全球化和马克思主义

会议的许多参加者注意到,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理不知何故被遗忘了,尽管其现实意义大大提高了,特别是由于全球化问题。例如,М·克拉特克(阿姆斯特丹)注意到了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的学说惊人的现实意义。如果说对19世纪来说,这一学说是理论模式,那么今天这简直是对现代世界金融资本经过仔细研究后的说明。在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中,已经含有解决全球化问题的许多观点。今天很明显,世界市场是一台再生产不平等和剥削的复杂而强大的机器。

Б·卡加尔利茨基(莫斯科)继续论述了这一课题。他认为,现代全球化过程的本质在于,不仅在俄罗斯野蛮的资本主义在发展,西方本身也在野性化。俄罗斯企业中的劳资关系并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那里公社的连环保实践在继续。俄罗斯资产阶级今天还非常软弱。报告人认为,俄罗斯在可以看到的未来,未必会成为古典的资本主义。

Φ·托姆伯格(耶拿)指出,苏联的解体是单独一个国家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证明。马克思的立场,即到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球性的世界发展过程已充分得到证实。首先应当形成一个世界共和国,接着才能过渡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报告人论证这一假设如下:现代全球化引起的问题和矛盾,只能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范围内才能解决。因此,托姆伯格得出结论说,社会主义者的任务不是梦想世界革命,而是促进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将经历三个阶段:1.无产阶级在其中诞生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2.使矛盾缓和的社会国家;3.把所有人联合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全球化。

第8篇: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

关键词:简约之美;竞争之美;尊重之美;诗意之美

和谐,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是事物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课堂是语文课堂的最佳表现形态,是“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调控课堂中诸教学要素的关系,使教学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课堂”。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核心就是教与学的各要素关系和谐,最主要的是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和谐,让语文课堂达到“净”“竞”“敬”“靓”四境之美,即“简约之美”“竞争之美”“尊重之美”“诗意之美”。

一、“净”——简约之美

“净”,纯净、简约之意,语文课堂的“净”之境是就师生与文本的关系而言的,简约的课堂是语文课堂的一大特点。

语文课堂承载着太多的“使命”,除了完成教材的内容,还要迁移、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越丰富,语文课堂也就越来越复杂。为此,很多专家都提出要化繁为简,简简单单教语文。我认为“简约”之美的和谐课堂最关键的是教学内容的“简约”,因为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撷英取华,抓住课文的重点,学生的疑点。同时,还要处理课文与补充材料之间的关系,恰当使用语文读本和课外拓展阅读。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简约”的语文课堂,要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让师生与文本达到和谐。

二、“竞”——竞争之美

“竞”即竞争,指学生处于积极的竞争状态。语文课堂的“竞”之境是就课堂教学中生生关系而言的,竞争与活跃之美是和谐语文课堂的又一特质。语文教学十分重视生生间的互动关系,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彼此交流,相互竞争,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主体与群众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在教学中,运用竞争的杠杆,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优化人格的目的。学生在竞争中互动,既掌握了知识,又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还促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更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如我在教《南州六月荔枝丹》时,为让学生抓住荔枝特点,理清说明顺序,我设置分组抢答的活动,设置了20道题目,制定好要求,把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竞争抢答,既提升了课堂效率,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课堂中,生生竞争只是手段,完成学习任务才是目标。教师要注意学习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避免走形式,防止出现学生课上热热闹闹、课下一无所获的现象。

三、“敬”——尊重之美

敬,敬重、尊重之意,这是就和谐语文课堂师生关系而言的,强调师生间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师生可以“互为师生”,学生尊重教师,教师也应尊重学生,尊重每个生命,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思维模式与思维技巧等。当学生与教师意见不一致时,不要强压学生,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求同存异,相互沟通,分享彼此的思考、情感、体验等,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当然,这里的尊重,并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否则会导致学生价值判断的失误。另外,应特别尊重某些方面相对薄弱的学生,特别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敬之厌之,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平等、尊重、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语文课堂的一大特点,能让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师生之间是一种互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四、“靓”——诗意之美

“靓”,妆饰、打扮之义,引申为漂亮。语文的漂亮体现在语文的人文性上,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课堂的诗意之美就是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达到最和谐的关系,即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阅读、吟诵、体验、感悟和创造理解时呈现出与文本内蕴相和谐的课堂审美心理状态及其内蕴境界。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多是文质兼美的作品,总是以最美的语言描写最美的情景,这就是诗境;以丰富的形象抒写最动人的情怀,即诗情。教师、学生、文本的心灵的对话,让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相互交融。即使是非文学作品教学,也有浓浓的诗意。例如一位教师讲《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是从墓词的角度,而是从抒情散文的角度教学。预习时先让学生搜集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料,了解马克思遭受的不同寻常的政治迫害、经济困难,了解他的坚强的信念和巨大的毅力,让马克思不是一个抽象的人物名字,而是一个具有平凡人生活和伟人贡献的真实生命体。上课后,在悲壮激昂而又明朗辉煌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之后,教师用激情的语言将学生情感引入马克思葬礼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对重点词语稍作朗读指导后,就让学生以恩格斯的身份“讲话”(朗读)。学生“讲”得激昂而又悲壮,深沉而又坚定。学生说:“读着读着,马克思的形象像雄伟壮丽的高山耸立在我心中,马克思的思想像大海的波涛激荡着我的情怀,一种崇高的美感油然而生。”

没有诗意的语文课是苍白的、枯燥的,是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语文课堂的诗意之美绝不是作秀,而是生命活力涌动的表现,是生命追求艺术境界的表现。

和谐语文课堂是语文课堂孜孜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不求形式上统一,但求理念的共识,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惬意地共享“美”境,共促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春燕.构建和谐的中职语文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1(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

第9篇: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范文

雨还在下,天空中雷声大作,每隔几分钟,闪电就会照亮巴黎的天际线。

如果丹的心情好一点,也许他会想在蒙马特好好探索一番。这个地方看上去挺酷,整个区域是一座很大的山,山顶上有一个巨大的白色圆顶教堂,此时灯火辉煌。

“那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吗?”丹问。

艾米摇摇头:“那是圣心大教堂,蒙马特圣皮埃尔教堂小一点,就在它下面。我们在这里还看不见。”

“两个教堂建在一起?”

“是啊。”

“那为什么富兰克林不选那个大的、漂亮些的呢?”

艾米耸了耸肩:“那不是他的风格。他喜欢简洁的建筑,他认为那个小的、不起眼的教堂有那个大的、漂亮的教堂庇护着,挑选小的会更有趣些。”

这个解释在丹听起来不怎么合理,但是他又湿又累,也就不想和艾米争辩什么。

内莉把身上的雨衣裹得更紧些:“我妈还给我讲过另外一件事情——为什么这里叫蒙马特,法语的意思是‘殉道者之山’。她说巴黎主教圣人丹尼就是在这个山顶被砍头的,就在我们要去的那个地方。”

这听上去不像是一个好兆头。丹很想知道这个教堂里是不是还保存了圣人的头颅,圣人的头上是不是真的有光环。

几分钟后,他们就到了一个满地泥泞的墓地,抬头能看见蒙马特圣皮埃尔教堂。这个教堂的实际高度也许比它看上去的要高一些,但由于后面的那座白色巨大教堂巍然屹立在山顶,使得蒙马特圣皮埃尔教堂相形见绌。蒙马特圣皮埃尔教堂是用灰色石板建成的,左面有一座孤零零的正方形钟楼,钟楼上有避雷针和十字架。丹觉得这栋建筑看上去怒气冲天,如果教堂也会皱眉的话,那么应该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怎么知道要去哪里找?”他问。

“是不是在教堂里面?”内莉满怀希望地问,“那样的话,我们至少可以躲躲雨。”

轰隆隆!雷声滚过屋顶,接着就是闪电。就在那一刻,丹看见了什么东西。

“看那里,”他说,“看那个墓碑。”

“丹,”艾米抱怨着,“现在哪有时间让你做什么收藏呀!”

但是丹还是跑向了那块大理石石板。如果他不是一个喜欢墓碑的人,他肯定不会注意到这块石板的。石板上既没有日期,也没有^名。刚开始,丹以为刻在石板顶端的图案是一个天使,但形状不怎么像。虽然石板已经风化磨损,但他还是能够辨别出——

“盘着的蛇,”艾米倒吸了一口凉气,“卢西恩的徽标,还有那里——”

她跪到地上,描摹着刻在石板底部的一个箭头——这个箭头直指地底下。

艾米和丹对视了—下,两个人同时点了点头。

“嘿,别逗了,”内莉说,“你们不会真的——”

“挖墓。”丹说。

他们在教堂侧面找到一间工具室,从那里借了一把铲子、两把园艺铁锹以及一个运作正常的手电筒。他们很快折回墓地,在泥浆中开挖起来。雨水让挖掘工作进展艰难,很快,他们全身就脏透了。这让丹回想起了他和艾米童年时的美好时光,那时候他们经常打泥巴战,他们的保姆就会吓得尖叫,勒令他们洗一整晚的泡泡浴把身体弄干净。

丹不觉得内莉今晚会让他们洗泡泡浴。

慢慢地,他们挖的洞越来越深。洞里满是雨水,不过丹的铲子终于碰到了石头。他把上面的泥巴扒开,发现了一块四英尺长、三英尺宽的大理石板。

“太小了,不会是副棺材。”艾米说。

“除非是副给小孩的棺材,”丹说,“我就可以躺进去。”

“别乌鸦嘴!”

丹想用手擦去脸上的泥,结果越擦越脏。“只有一个办法能搞清楚。”他把铁锹伸到石板的边上,找到一个缝隙,然后开始撬,“来帮一下。”

艾米凑了了上去,内莉也将铲子那道缝里,三个人一起用力,把那块大理石板移到了一边。石板下露出一个正方形的洞口,但不是墓穴。他们看见了通往下面的阶梯,通往黑黢黢的地下墓窟。

他们走到底下后,丹用手电筒往四周照了照,发现这是一个在石灰岩中开辟出来的地下室,左右两侧有一条隧道。这里没有骨头堆,不过墙上有隐约可见的壁画,正中间有一个三英尺高的华丽的石刻基座,基座上立着一个瓷花瓶。

“别碰,”艾米说,“也许是陷阱。”

丹慢慢地走近那个花瓶:“上面画了很多小富兰克林。”

他可以分辨出瓶子上的富兰克林:有在暴风雨中放风筝的富兰克林,有戴着毛皮帽子的富兰克林,还有冲着大海仿佛表演魔术一般挥舞手杖的富兰克林。

“这是个纪念花瓶,”艾米说,“是人们在十八世纪为了纪念富兰克林抵达巴黎而制作的。”

“我赌二十块,里面肯定有东西。”丹提议。

“才不赌呢。”艾米说。

“各位,”内莉说,“看这个”

内莉正站在后墙跟前。丹走过去,把手电筒光打在壁画。壁画的颜色已经褪了,但是丹还是辨析出了四个人像,两个男的,两个女的,都穿着旧式衣服——应该比富兰克林的时代还要久远,也许是中世纪的,或是文艺复兴时朗的,或更早时候的。

每个人像比真人的尺寸还要大,最左面的是一个看上去很凶悍的黑发男子,他身形削瘦,一边衣袖里藏着一把握在手里的匕首。他的脚边写着几个淡淡的黑字:L·卡希尔。

他旁边站着一位年轻的女士。她有一头短短的金发,眼睛里透着智慧。她拿着一种老式的装着青铜齿轮机械装置、看起来像是导航仪或时钟。她的棕色连衣裙的裙边写着:K·卡希尔。

她的右边是一个粗脖子浓眉毛的大汉,身侧挂了一把剑。他的牙关紧闭、双手握拳,仿佛随时准备一头撞向砖墙。他的边上写着:T·卡希尔。

最后一爪,也就是最右面的那个,是一位穿金黄色裙子的女士,她的一头红发扎成了辫子,搭在一侧肩膀上。她拿着一把竖琴——就像丹在家乡波士顿的圣帕特里克节的游行队伍里看到的那样。她的边上写着:J·卡希尔。

丹有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四个人都在看着他。他们似乎很生气,仿佛是因为丹打扰了他们的激斗……这种想法真弓弓智,光从一幅壁画中他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呢?

“他们是谁?”内莉问。

艾米用手去摸了摸那个叫L·卡希尔的人物肖像,也就是那个拿匕首的男人:“L……代表卢西恩?”

“是的。”丹说。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觉得艾米说的没错。他好像能看懂画像中的人物表情,就和他有时也能通过表情和艾米沟通一样。

“卢西恩分支,这个家伙是最早的祖先。”

“那么K·卡希尔……”艾米走到拿机械装置的女士跟前,“也许K指的是卡特里娜或凯瑟琳什么的。是俄卡捷琳娜分支?我好像在哪里看到过在保加利亚等几个国家,人们就把凯瑟琳翻译成俄卡捷琳娜。”

“也许吧。”丹转过去看着拿剑的那个人,“那么T代表的就是托马斯分支?你们看,他的样子有点像霍尔特家的人。”

那个叫T·卡希尔的人好像正在怒视着他,丹都能想象出他穿着紫色运动服的样子口接下来,丹把注意力转向了最后一幅画像——就是那个手持竖琴的女士:

“呃……J代表杰纳斯分支。你觉得她的名字可能是珍妮吗?”

艾米点了点头:“也许吧,杰纳斯分支的祖先,你们看,她的……”

“眼睛像乔纳·威士德的眼睛。”丹帮她说完。这种相似度让人毛骨悚然。

“这四个人,”艾米说,“他们看上去像……”

“像兄弟姐妹。”丹说。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四个人长得像,他们的体态和表情也像。丹和艾米以前打打闹闹得太多了,所以一下子就从他们的神情中看出:他们肯定是多年来相互都看不惯的兄弟姐妹。你看他们站立的姿势——好像彼此非常亲密,但同时也尽力克制自己不把对方置于死地。

“他们之间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艾米说,“这些事情……”

她的眼睛突然瞪大了。她走到壁画的正中间,弄掉一些K·卡希尔和T·卡希尔中间的蜘蛛网。在那个位置,在画中的地平线处,有个很小但很清楚的图像:有一个黑影正在逃离,一幢着了火的房子,那个黑影披了一件黑色的斗篷。

“大火。”艾米紧紧抓住她的翡翠项链,“就像葛蕾丝庄园里的大火,就像我们父母遭遇的大火。几百年了,我们这个家族一直没变,一直在自相残杀。”

丹用手指触碰了一下壁画,虽然他们无法确认壁画上的到底是些什么人,但他深信艾米说的没错,他打心底觉得事实就是这样。这个四兄弟姐妹,就是卡希尔四大分支的最早的祖先。他仔细研究着他们的脸,就像他以前常常研究父母的照片一样,想知道自己长得最像谁。

“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内莉说:“那房子里会有什么东西?”

丹转身走向石头基座:“我也不知道,但我想我们现在得打开那个花瓶看看。”

丹主动请缨,艾米和内莉站在后面,看着他把那个花瓶慢慢从基座上移开。里面没有飞出毒箭,天花板上也没掉下什么大钉子,也没有打开什么蛇洞,这样的结果多少有点让丹失望。他正准备打开花瓶的盖子,艾米叫住了他:“等一下。”

她指向基座的底部,丹已经注意到那上面刻了东西,但他还没弄明白那是什么。

“那是……乐谱吗?”他问。

艾米点了点头。

岩石上刻的是音符、谱线和小节线——一首十分复杂的曲子,这让丹回想起了他的钢琴老师哈什太太,她去年拒绝继续给他上课,因为他把她钢琴的短音阶涂上了万能胶。

“这有什么含义吗?”他问。

“我也不知道,”艾米说,“我只知道富兰克林喜欢音乐——”

“也许就是起装饰作用的吧。”丹不耐烦地说。花瓶里有什么东西在发出喀哒喀哒的声音,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他把手放到了塞子上。

“丹,不许动!”艾米说。

但他已经把瓶子打开了。没什么意外事情发生。丹把手伸了进去,拿出一个用纸包着的用软木塞封闭的玻璃管。

“那是什么?”艾米问。

“液体,”丹说,“一瓶什么东西。”

他把纸解下来,扔到一边。

“别扔,”艾米说,“也许有用呢。”

“不过就是张包装纸嘛。”

她把纸捡了起来,打开看了看上面的内容,然后把它迅速塞到了衣服口袋里。丹没理她,他正在努力破解刻在玻璃管上的字意。

管子里面是一种绿色的黏稠液体,有点像他以前玩过的那种洒在朋友身上搞恶作剧用的黏液。玻璃管上面写着:

“那是什么?”内莉说。

“德语吗?”艾米问。

“哦,”内莉说,“这不像我看到过的任何语言。”

丹突然全身兴奋起来,这些字母在他的脑海里开始自动重新排序。“是字谜,”他大声说,“他们把字母重组了。”

“重组字谜?”艾米说。“你怎么知道?”

丹无法解释,但他就是对这种东西有感觉,就像他对数字、锁、棒球明星卡估价之类的东西有感觉一样。

“给我找张纸和笔。”

艾米翻找她的包,唯一能找出来的纸是一张厚卡片——也就是那张写了关于穷理查的线索的纸——但是丹并不介意。

他把玻璃管递给艾米,从艾米手中接过那张纸,把纸翻过来,在它的背面把谜底一个字一个字地拼凑了出来:

内莉吹起了口哨:“太好了,我服了你。”

“这就是第二条线索,”丹说,“第二条真正的线索,肯定是这个了。”

艾米皱着眉头,还是一脸怀疑:“也许吧,但这是什么意思呢——As thou charge this?”

突然,屋子里变得一片光明。

“干得漂亮,朋友!”乔纳·威士德站在阶梯下面,虽然浑身透湿,但他看上去很高兴。他的父亲拿着一台摄像机站在他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