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咬文嚼字教案范文

咬文嚼字教案精选(九篇)

咬文嚼字教案

第1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

关键词:物理 咬文嚼字 概念 定律 原理 性质 公式

现实中,初中已经出现非常明显的偏科现象,纠正偏科现象是老师责无旁待的责任。学生是从初二开始接触物理,对“文强理弱”的学生恰好是加深偏科或减轻偏科的关键时期,如果物理能够比较顺利地学好,会督促其重新审视学好数学;如果物理学得不好,会加重偏科的倾向。那么怎样学好物理呢?从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出发,下面就物理教学中的咬文嚼字作了一些探索。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虽然初中物理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准确性要求不是很高,但还是应提倡咬文嚼字。只有认真地咬文嚼字,才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中的有关概念、规律、性质、公式等,避免或减少学习中的差错,从而增加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

一、对一些物理概念,定律、原理要咬文嚼字

物理中的概念,定律、原理的文字叙述,言简意赅。对一些物理语句在教学中就要咬文嚼字,辨词析句。

例如,物态变化中的“熔化”,是吸热过程,与“火”有关,所以要写成“熔化”而不能写成“溶化”;在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记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样就改变了入射和反射的因果关系;串联电路的“串”字,若在教学中结合若干个灯泡象冰糖葫芦一样连成一串,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记住“若干个灯泡顺次连接在一起,再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式叫做串联”。同样“并”字,结合其字义字形,若干个灯泡并排排列的形状,学生头脑中就会很容易形成“并联电路”的概念。

二、对某些物理性质要咬文嚼字

物理中的某些物理量的性质是处理问题的先决条件,忽略了物理量的性质,盲目地应用,必然走上形而上学的泥沼。

例如,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就是快慢不变,速度不会因路程,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分析路程与速度,时间与速度关系时,首先就是要抓住速度不变的这个性质;质量,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会因位置,状态,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密度,比热容,热值等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也不会随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些都是应该先认识物理量性质的典型情况。

三、对某些计算公式的应用方法也要咬文嚼字

物理中有许多计算公式,还有许多公式的变形,有些学生只会机械地导用公式,差的就是对公式的咬文嚼字,以至于一出现变化就错误连连。

例如,电现象中的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如果注意了电流的定语是“导体中”,电压的定语是“导体两端”,电阻的定语是“导体”,那么在用公式I=U/R进行计算时,就可找准同一段电路中的I、U、R三个物理量:还有物理力学中所说的功的计算公式W=FS,S一定是在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才满足这个公式的前提条件:F和S是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四、题型里的某些关键词语或句子均要咬文嚼字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成语、对联、谚语、歇后语、文言诗句等无处不凸现包含的物理道理。近来在各种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题型。

第2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

A.类比法

B.概括法

C.例证法

D.演绎法

2.《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字的难处在于( )。

A.感情的起伏不定

B.所述事物的千变万化

C.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古今字的意义不同

3.下列《咬文嚼字》的文句中,概括了全文中心论点的是( )。

A.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B.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4.《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 )。

A.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B.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C.“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

D.韩愈的修改确实很妥当

5.《吃饭》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说明的观点是( )。

A.吃饭有很多功用

B.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中华考试网

C.表达了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

D.嘲讽吃菜者的自讨苦吃

6.作者写《吃饭》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是( )。

A.表明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

B.说明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

C.表达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是最主要的东西

D.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7.《吃饭》中,作者展开联想的主要途径是( )。

A.时间统一性联想

B.地点统一性联想

C.相似性联想

D.对比性联想

8.《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9.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

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

10.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 )。

A.冯谖

B.孟尝君

C.齐王

D.梁王

1.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一般说来,在议论文中,凡引进普遍性原理或名家名言的地方,都是运用演绎论证法来证明论点的。文章在第二层的议论中,提出了“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观点,这一观点可谓是普遍性的原理,接着通过塞维图斯的惨史印证这一观点,最后演绎出“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的结论。

2.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文章有:“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可以看出答案为C.

3.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B符合题意,其余选项也是作者的观点,但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4.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有关议论文课文内容的知识,不过换成了“从论据来找论点”的角度。《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对《咬文嚼字》一课,应“识记文中所采用的典型例证,简要说明这些例证分别证明了什么论点”。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熟读课文,就应该知道:A.C.D三项不是作者的论点。只怕有些自学应考者不注意审题,把自己对“推敲”典故的理解当成答案而误选了。

5.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文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来类比论证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的观点。

6.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的论点即是提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写作本文的目的也在此。

7.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8页提示部分。

8.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文主要用了归纳法来证明论点。

第3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

一、咬住“符号”,嚼出“方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让学生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数学符号其实是一种精炼的数学语言,也是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

在我们的数学练习中,随处可见的就是大量的数学符号,这些数学符号都各自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就是把两样物体合起来;“-”就是从一样物体中去掉一部分……让学生明确这些数学符号的含义,然后再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出隐藏在题目中的“符号”,找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数学符号阅读能力薄弱,有部分学生连直观的符号都会看错,例如:

53+8=47-20=48-9=

37-8=29+20=74+9=

学生在口算以上算式时,有的人把下面一行的“-”都当成“+”,而“+”则当成“-”来完成的。更不用说那些隐藏在文字中的“符号”。例如:“草地上有25只白兔,又跑来4只,一共有多少只?”这题隐藏的符号就是“+”。

例如:“校园里柳树和杨树一共有35棵,柳树有20棵,杨树有多少棵?”这道题隐藏的数学符号就是“-”……

又如:“求谁比谁多多少或者谁比谁少多少”也就是求“两数相差多少”,这时题目中隐藏的数学符号就是“-”。

再如:在用人民币购物时已知“付出多少钱,还剩多少钱”,也就是求“原来有多少钱”,这时隐藏的符号就是“+”……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让学生仔细读题,我们要善于找出文字中隐藏着的“数学符号”。咬住了数学符号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咬住“关键字”,嚼出“思路”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比较少,所以要他们把题目读完整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教师应该要培养学生寻找题目以及问题中的关键字的能力,因为只要找到了关键字,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同一道题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重要的是你找的关键字是什么,关键字不同对于题目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解决问题的“航向”也就会不同。因此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把握住这道题目的关键字是什么?只有咬住了关键字才能找出这道题的正确思路。

三、咬住“数据”,嚼出“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会有很多的原始数据,但是在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些原始数据并不是全部都需要,我们要选取有用的数据。例如“学校有47个篮球,一年级借走18个,二年级借走24个。一共借走多少个?”这道题看起来很简单,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但是其中有3个数学信息,也就是3个数据,但是在解决问题时,这3个数据并不是全部需要,我们只需要选择其中的2个数据就够了。但是有部分学生不会选择这些数据,他们往往会选择最前面的两个数据,把他们加起来,当发现老师给他们的答案上批了“×”之后,他们就会把加法改成减法。通过和错误学生的对话我发现,他们根据老师教的内容先找关键字,发现关键字是“一共”,所以用加法,这一步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接下来他们拿笔就把前面两个数据加起来了,他们并没有发现这题中还有一个关键字“借走”,我们要求的是“一共借走的”,所以我们需要的数据是“一年级借走的18个”和“二年级借走的24个”,把他们两者合起来,在这道题目中“47个”是一个无用的数据。

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先要找到题目中的关键字,然后根据关键字进一步找出有用的数据。只有咬住有效数据之后,我们才能利用数据以及符号,正确写出过程。

四、咬住“问题”,嚼出“结果”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们学习数学就是要从问题出发,没有问题,研究也就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在教学解决问题时,也要让学生从问题出发,让学生明确问题问什么,我们就要求什么。例如:

[\&排球\&足球\&羽毛球\&原有\&32个\&40个\&\&借出\&10个\&\&22个\&还剩\&\&8个\&4个\&]

这是一张图表,首先要让学生看懂这张图表,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这张图表所蕴含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第一个排球:原来有32个,借出了10个,还剩多少个?咬住问题“还剩多少个?”,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都知道“原有的个数-借出的个数=还剩的个数”,所以求“还剩多少个?”要用减法进行计算。第二个足球:原来有40个,借出一些后,还剩8个,借出了多少个?这题要求的是“借出多少个?”根据数学表达式“原有的个数-还剩的个数=借出的个数”,所以求“借出多少个”还是用减法计算。第三个羽毛球:体育室原来有一些羽毛球,借出22个后,还剩4个,体育室原来有羽毛球多少个?这题是求“原来有多少个?”根据数学表达式“借出的个数+还剩的个数=原来的个数”,所以要用加法计算。三道题目,虽然在同一张表格之中,但是他们求的问题是不同的,所以解决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同学们只要牢牢“咬住”问题,就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数量关系,再把找到的有用的数据代入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把问题解决。

第4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

【教学案例】

师:(大声)海水猛烈地――

生:(齐)涌进船舱。

师:同学们,为什么不是“流”呀?

生:因为,那个“玛丽”号巨轮是全速前进撞过来,肯定口子很大,如果是流的话,说明水流不急,用“涌”字说明水一下子都冲进了船里。

师:体会真切,他告诉我们,这个字让我们感受到水流的速度――

生:(齐)快。

师:水量非常――

生:(齐)大。

师:文中有一词“不可开交”,谁能用朗读读出“乱”的感觉吗?

生:(读)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师:稍微读得有点味道了。同学们,要注意,这时候疯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人呀,而是――

生:整个人群。(齐读)

师:我们一起读,读出“乱”字。

师:然而,――(出示: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与“不可开交”鲜明对比的是――

生:救援工作井然有序。

师:什么是“井然有序”?

生:“井然有序”的意思就是救援工作进行得非常有秩序,一点都不乱。

师:同学们,从“乱得不可开交”到“井然有序”,这是根本性的转变。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呢?船长是关键。从船长这个威严的声音当中了解到了哪些情况?

生:人们大概了解到,炉子被海水淹了,灭了,机器已经停了。

生:还了解了,这个船还能坚持20分钟。

师:这20分钟非常重要。哪个词告诉了我们?

生:我觉得应该是“坚持”这个词语。

师:坚持20分钟。这20分钟确实很重要,因为哈尔威船长说――

生:够了。

师:够了,每个人都听到哈尔威船长能用20分钟,拯救他们的――

生:性命。

师:这20分钟给了人们――

生:希望。

师:谁来像哈尔威船长一样,用最简短的一句话――

生:(大声地)够了。

师:是的,够了,这20分钟足以给每个船员生的希望。

【评析一】

张老师执教的《船长》一课,是那样灵动,尤其是抓住“词句”进行品味咀嚼,是那样自然、轻盈。

1. 抓住“涌”字,“四两拨千斤”。大部分教师会引导学生抓住“猛烈”一词进行突破,让学生体会到船受损严重,船上所有人面临的危险。可是,张老师却“引”学生抓住了容易被忽略的“涌”字,并采用了比较法巧妙地与“流”相比较,但又丝毫不露痕迹地用“为什么不是‘流’呀”进行反问,进而用“水流的速度――”“水量非常――”进行指向明确的引领。一个“引”,一个“比较”,一个“反问”,两个“指引”,环环紧扣,如行云流水,把学生带进了文本所创设的“遇险”情境,为后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抓住“不可开交”,演绎“梅花三弄”。让学生通过朗读进行体会。尤其是朗读指导,更是妙不可言:“谁能用朗读读出乱的感觉吗?”“你还有一些理智。”“疯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人呀,而是――”这样精妙的点评,每一处都抓到了学生的心痒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一个“不可开交”的挖掘,使学生也仿佛就在即将沉没的“诺曼底”号上!

3. 从“井然有序”处“峰回路转”。正当学生沉浸在“不可开交”的情境中,张老师却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然

而,――(出示: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与‘不可开交’鲜明对比的是――”“什么是井然有序?”在这里,张老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通过“从不可开交到井然有序”的“根本性的转变”,引领学生去感悟“船长是怎么指挥的”这一重难点,实在令人啧啧赞叹。

【评析二】

在文章中,往往会出现“中心词”,语文教师也会抓住这个契机进行挖掘,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理解、感悟。然而在文章中有一些词并不是“中心词”,甚至连“重点词”也算不上,不过这些词却如肉中的“筋”一般,耐人“咀嚼”,耐人寻味。张老师执教的《船长》片段,给我们作了最好的诠释。

首先,设计时抓准了“词筋”。课文中船长与船员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部分,由15个自然段(对话)组成,极为精彩。怎样进行突破呢?通常情况下,都会让学生朗读这段话,然后说说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最后再分角色朗读加以体会。这样也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过所用的时间会较多。张老师却抓住了“够了”一词进行展开,效果极佳,让人大开眼界。

其次,引导学生找到“词筋”。由于“词筋”不一定是中心词、重点词,学生往往忽略,教师就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张老师采用了“引”――“从船长这个威严的声音当中了解到了哪些情况?”“追”――“这20分钟非常重要。哪个词告诉了我们?”“转”――“这20分钟确实很重要,因为哈尔威船长说――”。为了让学生找到“够了”这个“词筋”,张老师着实花了一番工夫。

其三,反复咀嚼“词筋”。一是通过词意、内涵咀嚼:“够了!每个人都听到哈尔威船长能用20分钟,拯救他们的――(生:性命)”;“这20分钟给了人们――(生:希望)”;“还有――”哈尔威船长的果断、机智都悟出来了。二是反复朗读咀嚼。有人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在读中悟、悟中读,把“词筋”嚼烂、嚼透,其滋味也就出来了。

第5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

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模拟训练题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沁( )人心脾 面面相觑( ) 化险为yí( ) 千jūn( )一发 倾诉( ) 张冠李dài( ) xuàn( )丽多姿 zhuó( )尔不群 盘根错jié( ) 奔腾喧xiāo( )

2、默写。

①不积硅步,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④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

⑤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弓。

⑦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

3、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将在各城市中展开,如果让你从田亮、张艺谋两人中推荐一们作西安站的火炬手,你会推荐谁,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练习。

上帝咬过的苹果

上中学那会儿,班里有个同学叫苑小贵,手脚都不大好使,走路往一边顺,说话也像是嘴里含了块糖,呜噜呜噜的。据说小时候得过什么病。排座位时,年轻的赵老师指了指我的座位,让他坐我身边。我皱着眉头往一边让了让,他鸭子摆一样晃到我身边,坐下,嘴里还呜噜着问我第一节是什么课。我没回答他。我没回答也,从彩笔盒拿出了一支黑笔,在桌子中间画了一道“三八线”线,苑小贵瞅了我一眼,再不吭声了。

开始有淘气的男生还喜欢逗苑小贵说话,学他走路。三五次后,苑小贵便不再回答大家的问话,对学他的男生也不再理睬,他变得很沉默。我们能听到他说话,只是在赵老师的数学课上。赵老师似乎很喜欢苑小贵,有证明题,总是先提问他。苑小贵答得很慢,有时老师没听清,还要再仔细地追问一遍,我听得直皱眉。一天下课,我终于忍不住说:全班不只你会回答问题,你就是再显摆这题你做得漂亮又怎么样呢?旁边有同学附和着,苑小贵的脸恨不得藏到桌子下。我很得意,觉得自己很有勇气,说出了大家都没敢说的话。一转身,我看到赵老师愤怒的眼睛,她拿了讲台上落下的教案,说:林裳,你跟我来。站在赵老师的办公桌前,赵老师的脸变得很平静了。她没提刚才教室里发生的事,而是说:周一的班会课你来主持吧。主题我给你提一下: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

我和同学们经过认真策划,在班会课上,我们每个人都说了自己的一些缺点和困惑,学习那么好的梁群原来常常会失眠,害怕考试考砸了。体育委员最怕的东西居然是毛毛虫。还有我,总是说话特别刻薄,得罪人无数……

赵老师说:你人认真听过苑小贵同学的解题思路没有,大多数时候,他的思路是跟大家不一样的。尝试着去接受别人身上被上帝咬的那一口,你被上帝咬的那一口也会被别人接受……

我看看低着头的苑小贵,

4.请用简洁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赵老师为什么要让学生策划班会课?由此可以看出赵都是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展开想象,为文章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4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本文,请写出一句有关友谊的名言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趣说口香糖

① 口香糖除了能清洁牙齿,保持口腔清新,强健脸部肌肉外,科学家还给口香糖开发出一些新功效。比如“药用”口香糖,就是在咀嚼口香糖的过程中,让口香糖中加入的药用成分慢慢释放出来。此外,口香糖对人起的心理作用也不少。心理学家分析,人们喜欢嚼口香糖有三个原因:其一,排除孤独和烦躁;其二,解除紧张感;其三,通过嚼咬发泄内心的恼怒。对许多人来讲,口香糖是他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的亲密伴侣。

②然而,人们对口香糖的态度又是交织的,因为它已成为一个环境问题。城市中到处都能碰到恼人的口香糖残留物,以至于环卫部门不得不耗费巨资清理它们。除非像新加坡政府那样根本就把口香糖拒之境外。

③ 口香糖的黏性是源自成分中的胶基物质,它大约占1/4,也是咀嚼后剩下的部分。这个基质成分对口香糖的弹性、可塑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最早的胶质取自于植物中的树胶,现在则是人工合成的聚乙烯酸酯。它们都具有很强的黏合性,不仅不溶于水,而且一些有机溶剂如丙酮等拿它也没有办法。这就是为什么地上的口香糖痕迹不容易清洗的原因。

8、文第①段介绍了口香糖具有的清洁牙齿,_________,强健脸部肌肉,_________四种作用。

9、说说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①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完本文,你会对那些随地乱吐口香糖的人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蜀鄙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12、解释加点字。

①子何恃而往恃:___________。

②贫者自南海还自:_________。

13、翻译句子。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谈一谈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第6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何须惆怅不相逢

贾岛是以“推敲”著名的苦吟诗人。可是,《寻隐者不遇》一诗,乍一看,明白如话,全无半点推敲的痕迹。其实,推敲不一定在词句上,整个构思也可以推敲。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一共写了几个人?隐者、寻者、童子。那么,谁又是主角呢?从题目上来看,好像是隐者。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诗中的这位隐者,像谜一样,时隐时现,若有若无,自始至终都飘浮在诗的意境深处。

让我们一起来慢慢地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从字里行间来寻找隐者的踪迹。第一句中的“松”,比喻隐者的风骨;第二句中的“药”,暗指隐者采药为生,兼济世人;最后两句中的“山”和“云”,则告诉我们隐者身居高山,与白云为伴。读到这里,这位隐者的形象是不是从字里行间悄然闪现?此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老者,白发长髯、布袍棉袜,给人一种清雅闲适、超凡脱俗之感。这样的隐士高人,怎么可能会轻易见着呢?于是,就有了寻者和童子之间的三问三答。

“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说这首诗构思精巧,就在于这是一首问答诗,却只有童子的三答,而没有寻者的三问。唯其如此,才给读者留下更大的可以想象的空间。

“推敲”这个典故的来由,事情的真假虽不可知,但是像《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就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遇”与“不遇”,一切随缘,何须惆怅不相逢?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日胜春潮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代诗人刘禹锡《秋词》中的诗境,与唐代另一位诗人杜牧《山行》中的诗境,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若有志气,便有了奋斗精神。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他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这是刘禹锡的乐观情怀。

杜牧的这首《山行》和刘禹锡的《秋词》有着相同的诗境。你看,远处的秋山有一条蜿蜒的石径盘屈而伸。山顶上,白云掩映,变幻万千,几家竹篱茅舍隐约可见。近处,红枫似火,诗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车子,留连不舍地欣赏着。

本来,枫叶的颜色比红花显得更浓烈,这是谁都能感受到的。但它没有在春天和群花争艳,却在秋天呈现芳姿,这也是人们熟知的事实。可是,过去没有诗人把这两层意思联系起来组成诗句。有的只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凄凉;有的只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惆怅;有的只是“枫醉未到清醒时,情落人间恨无缘”的无奈。然而,杜牧却赋予了枫叶以花一般的不同气质,并且让它和春花进行比较,组成“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绝妙意象,使人读后产生许多深沉的联想和想象。有时,这种联想和想象,超出原作者的本来创作意图。从“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中,我们不仅看到枫叶在色彩上比春花还要红艳,还能感受到枫叶比春花更耐得住秋霜的磨炼。

和诗人杜牧一样,我也喜欢秋天。喜欢秋天里夹杂着甜甜果香的凉风,喜欢秋天里金灿灿的丰收的麦地,喜欢秋天的田地里人们忙碌的身影……秋天,不仅代表着成熟,还是“万山红遍”的喜悦和诗情。

(郭学萍,特级教师,南京市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郭老师以散文的形式,还原诗歌的意境,再现文字背后的精彩故事,传达当下“我”的阅读百感。这种内心的拜谒、亲近、契合、对话、乃至辨析,又以童真般的调皮、可爱、灵动的句子延伸开来。即使遇到妙不可言的“千古绝唱”,郭老师也能与你拾级而上,渐入佳境,心会其意。有时,郭老师又故意宕开一笔,留下“空白”,让你自己去领会作者细腻婉约的心思,抵达悠远旷达的境地。郭老师其人、其文、其课,本身就是一首清丽静美的诗,浸沉阅读中,其喜洋洋者!

漫读古诗

语文教学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感悟、品味和运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精神,学习课文写法。“咬文嚼字”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更多地应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紧扣中心词,运用看图观察、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想象练说、感情朗读等多种途径,慢慢嚼、细细品、深深悟。下面,以《梅兰芳学艺》一课为例,谈谈具体的教学设计。

一、 看剧照视屏,走近梅兰芳

1. (出示梅兰芳剧照)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板书:梅兰芳)(出示梅兰芳生活照)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小朋友们,这也是梅兰芳。他是一位先生,而在京剧舞台上却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真是让人佩服呀!想听一听梅兰芳的演唱吗?(放一段《贵妃醉酒》视屏)

2. 同学们被梅兰芳的精湛表演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他怎么会演得这么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咬文嚼字”要讲究兴趣、兴致的激发。学生们对梅兰芳或许知之甚少,这里通过运用观照片、看视屏,让他们走近梅兰芳,对梅兰芳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学第1自然段,初知梅兰芳

1.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的时候,师傅却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自由轻声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找找原因。

【设计意图】 选择恰当明确的“对话话题”是“咬文嚼字”的策略与方法。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在矛盾中被激发的,一个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时候怎么被师傅认为“不是唱戏的料子”呢?这个问题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2. 生自读课文后交流:“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1) 理解“没有神儿”。(出示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师介绍:梅兰芳小时候是近视眼,眼皮下垂,遇到风还总是流泪,这就叫“眼睛没有神儿”。

【设计意图】 儿童对词语的感悟和理解离不开生活的实际和情景,“咬文嚼字”也如此。学生对“没有神儿”这个词语的理解存在难度,通过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让学生观察感受什么叫“没有神儿”。因为学生眼前有了形象的画面,理解就容易多了。

(2) 京剧演员的眼睛很重要,可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所以,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3)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料子”吗?你们看,老师外面穿的衣服是用布做的,这布就是做衣服的料子;里面穿的是毛衣,毛线就是编织毛衣的料子。那这里“不是唱戏的料子”意思是说什么呢?(不适合唱戏,不具备唱戏的条件)

(4) 当师傅看到小梅兰芳的这双眼睛,会怎么想、怎么说?

(5) 师傅说的话大家都读懂了,谁能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说这句话? 出示句式:

A.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 ,是因为 。

B. 因为梅兰芳 ,所以师傅说他 。

3. 小朋友说得都很好,相信小朋友一定能把第1自然段读得更好!(齐读)

【设计意图】 咬嚼感知“料子”一词,这里运用了三种咬嚼品析的方法:一是联系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实物帮助理解;二是句式说练――让学生明白“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之间的因果关系;三是朗读感悟――轻轻拿起书,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三、 学习第2、3自然段,走近梅兰芳

1. 这时候,如果你是小梅兰芳,你听到师傅这么说,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 梅兰芳和你们一样,并没有因为师傅的话而丧失信心,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先天的不足,好好学唱戏。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生读)

第7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何为“语文素养”?我认为程少堂老师所提的“语文味”其实就是语文素养,它通过下面六点体现:品味情感,品味美感,品味语感,积淀传统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语文课堂作为语文课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语文课堂是以提高人的文化品质为出发点、以构建人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为目的的课堂,强调课堂的人文化,强调理解与生成。因此如今语文教学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我们应讲究语文艺术的有效课堂阅读。因为唯有语文艺术渗透的语文课堂,才有利于理解与生成的达成,而这也才是有效的语文阅读课堂,这样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教学的魅力在语言,教学流程应缜密有致地体现“言”的特色,由“言”的意蕴搭起一座走向“人”的桥梁,还原阅读给学生的精神愉悦。语文课堂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品析之外,语文教学需要“咬文嚼字”的本事,特别是能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品出作品的美妙之处,悟出深邃之意,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把玩原味语言中有趣地读、品、悟,从而理解文化,生成文化,真可谓“寓玩于学,亦玩亦学”。如在胡适的《我的母亲》中,文中副词的运用很有特色,很本真,比文中那淡似白描的勾勒和精心地描绘细节更有把玩的嚼劲,于是在品味语言的环节中设计了以副词为切入点的教学思路。师先举一个例子,如“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这里完全是叙述,没有浓墨重彩的描绘,但一个“刚”字,可以看出时间之早,一个“就”字,可以看出母亲催促之紧,这两个副词显示了母亲“催我去上早学”的严厉,再加上一个“喊”字,一个“叫”字,可以想象母亲的语言和神态,画面感很强。我们可以想象画面之外的余音,即母亲每天做着这些事情时的内心期待: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这两个副词开启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口。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其它的副词,如在“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个句子中,学生品出了意味深长的“真”字,爱子心切,护子情深。“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中,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实在”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而“悄悄”一词,又举重若轻,揭示出母亲的隐忍和善良,她不愿意和人争执,只愿意家庭平静,她把委屈留给自己,哪怕转移和平衡一下心理也行。这些复杂的心理通过这两个副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到这个时候副词中的母亲形象便在把玩语言中走进了学生的心里。然后再引导学生想:如此的母亲又会有怎样的儿子呢?儿子的情感是否也可以从副词中把玩品味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别有情味副词中”就是本文最亮的文本语言特色。

有效的课堂阅读,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对原味的语言进行本真的特色品味,还课堂以语文的元素,这是纯化的语文有效阅读课堂,也是返璞归真的语文艺术。学生在语言品味和感悟中跟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者情感巧妙地给合起来,这样的“咬文嚼字”并没有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反而让学生在语言的海洋中畅游一番,拾得“鱼”,从而游向“彼岸”。情感、美感、语感、传统文化、生存智慧、人生境界,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都有所“触摸”,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学生学得有趣,也学得扎实,理解与生成的有效的课堂阅读,也就不会“姗姗来迟”,而是“呼之欲出”。

当然,在品味原味本真语言上。教师首先得吃透教材,读出文章语言的别样心裁,读出一个字、一个词,抑或一个句子的特殊味道,然后进行整合。让自己的示范或导学如一粒小石子投入平静的课堂湖面中,投进学生平静的心海中,涟漪四起,最后结成朵朵浪花。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曾听一位教师教《荷花淀》,其中小说开端描写水生话别水生嫂一段细腻而精致,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水生嫂的对话时,对“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句话进行了很原味的阅读品味,理解了水生嫂不能不支持丈夫与不忍心丈夫离开的这种矛盾只是表面上的,并且联系前后文,她是识大体顾大局的,所以实际上这矛盾又是不矛盾的。这应是水生嫂希望丈夫明白她在家中将要承担的辛劳,从而更多地理解自己,看重自己。特别是离别前能对自己更多安慰和。就此,人物形象、教学主题的理解之门,也就轻轻地打开了。

本真地品味,走向语言的天堂,没错,那就是最返璞归真的语文艺术。

第8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

关键词:语文味 课堂评价 生成

所谓课堂评价,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课堂评价要亲切、有爱心、有耐心,要激励赞赏,要准确、简洁、得体。除此之外,我认为课堂评价还必须要具有学科特点,语文的课堂评价要有“语文味”。程少堂先生给“语文味”下的定义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既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教学内容是在对话中生成的,即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回答与教师评价中生成的。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因此应把评价视作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这里所说的“语文味”,并不是语文本身的“味”,而是语文课的“味”。说得更准确些,就是“语文教学的味”,即教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的“味”,或者干脆说是教师教学生学语文的“味”。教师教学生学语文的“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评价学生上。教师引导评价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价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而“语文味”的课堂评价是语文味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实现语文味课堂的浓化剂。怎样让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评价架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心灵对话的桥梁,让学生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使他们获得灵性的启迪、美感的享受呢?

一.课堂评价要细读文本,品出语文味

“语文味”源于课本,扬于课堂。文本是 “语文味”的根本,课堂脱离文本,课堂就失去了依托,就如鱼游离于水。课堂的“语文味”,绝对不是看一遍两遍课文就可以品出来的,教师必须钻研文本。如果教师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作者、编者意图,课堂自然也不会产生“语文味”。朱熹说过:“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语文味”是咀嚼出来的。我们的语文课文,大多音韵和谐、情文并茂、语言精美。语文课堂上,值得反复体察、推敲、品味的语言点比比皆是,如能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听其声、辨其味、触其心跳,必能使学生领略到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独特魅力,也必能充分享受到品之乐趣。

陈钟梁老先生给我们讲中国的语言文字讲到汉字自有特殊的文化底蕴时举了一个例子:

教学片段一《中国石拱桥》

“边”,很简单的一个方位词,一次上课,我在黑板上画了赵洲桥的外形,让学生评价。

师:我画的赵州桥好不好?

生:好!

师:美不美啊?

生:美!

师:但是对不对呢?它缺了几个小拱?(要求让同学把话讲清楚)缺在哪里呢?

生:各自两个小拱!

师:“在哪里呢?”

生:“两边”。

师:两边不对,两边到了大桥的外部,应当是“两肩”,“大桥两肩各有两个小拱”。茅以升作为一个桥梁学家,创造性地用了这个“肩”字。从此以后整个世界就出现了“肩拱”的专利,不能用“两边”。

以上例子涉及到字眼的范畴,字眼的变化应当最给予关注的是语文老师,因为我们上的是语文课。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是怎样上出来的?“语文味”就是这样品出来的,“两边”与“两肩”的区别就体现了语文课堂的“语文味”,用得多么精确。“语文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将课堂教学落实在通过体味语言文字去体现“语文味”,这也就是文本细读品味的问题。因此,我们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必须熟读、细读文本,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有“语文味”的课堂。

二.课堂评价要挖掘文本的情感因子,生成语文味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语文课要上得有情,有意,有趣,语文教师首先要吃透文本,蕴育情感,引导评价学生要以情激情,才能酿造出浓浓的语文味。语文教学是情感的教学,富有情味的语文课堂,才是有语文味的语文课。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感情丰富并会“煽情”的人,课堂评价要能够准确抓住文本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引领学生学习诗歌《长相思》时,文本字面意义梳理完成后,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同学们,在征途之上,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画面。然而在纳兰的记忆中,在他的故乡,在他的故园,又是怎样的情景,怎样的画面呢?来,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走进纳兰的家乡,走进他的故园。我们去看看,在那儿,会有怎么样的画面,会有怎样的情景。也许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纳兰带着他的儿子来到了郊外,也许那是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纳兰一家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也许,在一片空旷的草地上,纳兰和他的朋友相聚在一起畅游欢谈,也许……同学们,把你看到的画面用文字记录下来。

生:我仿佛看到纳兰一家欢聚在一起,不再有离别。夏日的夜晚,一家人坐在草原上,边遥望星空遥望月亮,边互相谈心。

师:什么是故园?故园就是遥望星星、遥望月亮的惬意。

生:我仿佛看见一家人睡在一张木床,大人给孩子讲着故事,孩子边听故事还边撒娇。

师:什么是故园?故园就是和妻子儿子睡在一起那一份舒坦。

生:我仿佛看到纳兰一家人坐在石桌旁品尝月饼。

师:故园总是和月亮连在一起,总是和月饼连在一起。

师:但是,这些只是纳兰记忆中的故园,试图通过梦进入的那个故园。可是现在他身在征途。可曾进入这样的画面?在这里,没有父母的亲切关怀,没有妻儿的说说笑笑。在这里,只有,你来读:生接:山一程,水一程……

师: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可口的月饼,在这里,只有,读:山……

师:是的。这里没有跟朋友开怀相聚的畅快,没有和妻儿围坐在一起的幸福和甜蜜,在这里,只有,生接读:山一程……

师:是的。当这些画面在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中都写成了一个字的时候,作者的心能不碎吗?

齐读,再读,再读。

师:什么碎了?心。还有什么碎了?

生:他们美好的家庭破碎了。

师:他所期待的美好的家庭之梦破碎了。

生:思乡之梦破碎了。

生:原本想与家人团聚的愿望也碎了。

师:心碎了,梦碎了,愿碎了,情碎了。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起——

这个片段的精彩,就在于它既紧扣了文本来组织起有效对话,又通过对话,把诗歌的理解引向了深入。对话中,学生对于诗歌的意境把握得更为透彻,对于诗歌的语言美品味得更加细致,对于诗歌的情感美体悟得更为真切。这样的课堂,将原本只有几十个字的小诗歌,转化成了包含着亲情、家乡情、爱国情,包含着景美、情美、心灵美、艺术美、语言美的多感官享受。这样的课堂,是注定要长久保留在学生们的灵魂深处,并长久提供精神和艺术养料的。

这种借助于高超的教学艺术,而深入浅出地发掘出文本内核中的人文思想精华的课堂,散发出的不正是语文文本内核中凝聚的“人情味儿”吗?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不想你的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重要的创造工具。”怎样创造,就是要寻找到语言的情感源头,寻找语言与人物内心情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课堂面对学生的质疑、学习的错误、对话的异见,教师应用丰富的语言、饱满的情感、人文的评价来打动学生,评中含情,评中生情,把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创造出一种与课文情调相一致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融于其间。

三.课堂评价要品析词句,嚼出语文味

高尔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是以形象化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的。运用语言中美的因素来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丰富和美化学生的语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仔细品味、反复欣赏文学作品。读苏轼,揣摩其语言的豪放;吟李清照,体会其语言的婉约;读俞平伯,玩赏其语言的繁复;读晚年的佩弦,品味其语言的质朴。丰子恺的佛性,落花生的空灵,梁遇春的怪诞,鲁迅先生的老辣……这些个性丰富、节律和谐的美的语言,会给学生语言以美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心灵。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诗的语言”来赞美语言美,用“诗的气质”来赞美人的风度美,用“充满诗意”来赞美人情美和自然美。这些说明诗的艺术魅力来源于炼字之功。不但诗如此,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也要“炼字”。

咬文嚼字的面很广,不但对字词句可以“咬”,就是对修辞、句式、标点都可以“咬”。“咬”一下,味道就出来了。鲁迅在《孔乙已》中有一句重要的话不能忽视,即“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一“咬”,至少含有这几方面的内容:孔乙己的特殊地位;孔乙已与当时社会的关系(遗弃与被遗弃);小说的叙述视角;情节的基本导向;小说的基本骨架。又如鲁迅在《故乡》中,当“我”要少年闰土捕鸟时他说的一段话:“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真是滔滔不绝。文中少年闰土其他的几段话,不仅表明在他“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而且表现出他性格的乐观、爽朗,与中年时大相径庭。

例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草船借箭》时,以诸葛亮的“笑”字设疑,让学生“咬文嚼字”。

师:同学们,王老师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是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请联系刚才咱们的讨论好好想想。

(学生研读课文后交流。)

生: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忌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落空。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

生: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这是一种嘲讽的笑,一种鄙视的笑。

生: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忠心为人,这是一种幽默的笑,宽厚的笑。

师:同学们,诸葛亮这一“笑”,“笑”出了他的本事,更“笑”出了他超人的智慧,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

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王老师抓住诸葛亮神秘的一“笑”这个关键点,适时、适度地巧问妙点,引导学生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众多信息,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更透彻,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准确。这样一来,诸葛亮大智大勇、傲视群雄的英雄本色显露无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令人拍案叫绝。

语文课堂,如果没有了对词句的锤炼,没有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执着探究精神,就丧失了“语文味”。文学作品也好,应用文字也好,词句之于文本鉴赏,就如同饮美酒般,味道甘醇浓郁。我们的课堂,要想吸引住孩子的眼球,想在愉快的氛围中落实自己的教学目标,又怎么能脱离了对语言的品味?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咬文嚼字,语文的味儿才透过纸张的缝隙,弥散在孩子的心灵。

因而,成功的语文课堂中,对于这些“牵一发”而足以“动全身”的词句,是绝对不能弃之不顾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势必会把握住这些关键词句,并合理利用这些关键词句来构建起自身课堂所必须具备的“语文味儿”。

四.课堂评价要对比品析,赏出语文味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而无论积累还是运用,都应该建立在语言的体验和鉴赏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沦为空谈,因此,评价应进行语言的体验和鉴赏。体验和鉴赏可从炼字、修辞、描写、句式等多角度去品味体验文本中优美及精辟的词句,挖掘其内涵,理解其作用,领会其技巧,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体验和鉴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阅读课堂对文本的研习,其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获得一种审美体验,体验文本当中的言语之美、情感之美、智慧之美、节奏之美。因此,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自然成为语文课堂评价追求的目标之一。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湛,那么引人入胜;还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比较中的品词赏句是我们常做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教《泊船瓜洲》,在学生理解诗意后,引导他们赏析诗句时,我问学生: “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诗中,这个‘绿’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说:“可以换成‘到、吹、过、来、刮、入、满……’”我问:“ 为什么诗人不用这些字,而用‘绿’字?”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懂得那些词只写出风的动态而已,没有写出江南的生机和美。而‘绿’字不仅写出春风的动态,还写出了颜色的变化,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也尽情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恋。

五.课堂评价要幽默风趣,再现语文味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知识才能长期积累的结果。一个好教师,一定是风趣幽默的。幽默、诙谐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要有语文味,关键是教师的引导评价不能直露,更不能全盘授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充分张扬学生的语文学习的个性,这样才能激活语文味生成的主体意识,为语文味境界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仅是饱学之士,还应该是谐趣之人,做到于无痕处育人,在不经意间运用精妙的语言去化解课堂中的尴尬。

于永正老师教童话课文《小稻秧脱险记》时,一位小朋友读“杂草被喷雾剂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之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喘不过气来了’”这句话时,声音很大,既有“气”又有“力”。于是于老师便入情入境地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这位同学再读时,耷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

对学生打破以往课堂教学中停留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同一个层面上,评读要做到真切有效,方式多样性,评价语富于变化,富有情趣,或结合内容赞赏,或委婉提示等。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荷花》,对学生进行的朗读评价:“你这里‘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读得特别有味道。”“这是两句话,读完一句后应该稍微停顿一下。”“你读出了蜻蜓和小鱼的快乐。”“我仿佛看见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我觉得‘静静地站在那儿’可以读得再慢一点、轻一点……”这样实在而温情的评价,这样中肯而有效的评价,势必引领学生进入朗读的更高境地。

有一句诗这样说: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轻歌曼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不是大动干戈的展示读的花样,而是无痕妥帖地指点,引发课堂的美丽!

六.课堂评价要纠错改进,烘托出语文味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预设所有的教学情景,课堂教学随时会生成一些新的信息,新的问题,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不断出错、纠错的地方。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教师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要敢于因势利导,灵活、恰当、人文、语文味地进行评价,教师勇于在语文课上自我纠错,也要鼓励学生纠错,以文本里的言语运用为出发点,延伸到现实生活之中,激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起到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作用。

一位教师教学《斑羚飞渡》的片断:

教师问:“对于老斑羚舍生帮助壮年的、幼小的斑羚跃过悬崖的做法,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说:“我觉得那只镰刀头羊最愚蠢,它完全可以不站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

教师:“为什么?”

学生说:“因为它是领头羊,它应该继续活下来带领那些得以生存的斑羚群。再说,它舍生救下那些斑羚后,那些得以继续生存的同伴也不会感激它。”

此时有不少同学纷纷表示了赞同。

教师说:“那么,当你遇到危险的时候,你不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来救你吗?如果他们不来救你,你怎么想呢?”

学生甲回答:“我会想,爸爸妈妈真狠,平时都说爱我,关键时候不来管我了!”

有学生乙说:“我可是希望爸爸妈妈来帮我一把的,有他们在我身边,我才有战胜困难的信心。”

学生丙说:“我认为老斑羚舍身救小斑羚是爱自己种族的行为,只要能够保留住自己的种族,死了也值得!”

教师说:“是啊,说得多有道理啊!”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移情体验,让学生置身其中,将心比心,从而感受到老斑羚这样做的勇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纠错改进了无痕迹,自然贴切,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精神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课堂是变化的课堂,只有富有变化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与作者出现暂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时候,教师要有“大语文”的视角,巧妙地开发生成性的资源,把课内发生的意外枝叶,通过富有诗意的评价语言,巧妙地嫁接到学生学习的主干上去,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跃而又不失秩序。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总有一种能吸引学生体验探究的神秘气场,让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惑困境中走出来,步入“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明朗境界,教师的引导纠错改进必能烘托出浓浓的语文味。

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精深的学问,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育智慧,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想使语文课有语文味,教师的评价首先要有语文味。评价应回归语文的本色,在追求语文味的漫漫征途中,要有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王爱华、曹春华:《国内“语文味”十年研究综述》,《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1年第11期。

[2]张毅:《论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的语文教育美学的构建》,《语文教学研究》2012年第9期。

[3]程少堂、葛福安:《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深圳语文教研方阵扫描》,《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3年第4期;

[4]程少堂:《新的语文教学美学原则在崛起——以“语文味”或“文人语文”为核心》,《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4期。

[5]许国申:《“语文味”探微》,《语文学习》2011年12期。

第9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

数学老师的示范阅读的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老师的示范阅读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通过老师阅读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而老师如今的课堂,多数老师习惯把题目一出示,然后指名读题或者自己直接泛读一遍,紧接着就开始让学生“开工”。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身为老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待老师的学生认真读题呢?老师不能因为自己已充分理解了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如果老师在每次读题时能读两遍、三遍,指导学生来阅读,那么学生对阅读也会更加关注。如在《圆柱的认识》一课中,对“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这句话的理解,通过阅读先抓住“完全相同”这个关键词,又通过与“面积相同”、“形状相同”等知识的比较后就真正地理解圆柱的概念。

二、课内课外,双剑合璧

老师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阅读。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课外也要让学生尽情地读。课内阅读以读图、读符号为主,课外阅读应以游戏为主,不带任何任务,自由的阅读、自在的游戏。

1.课上读什么

(1)提供各种形式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凡是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读得出的问题一定让学生自己读;在教学中,可以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如板书、演示、图形、实物等,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比较、思考,在观察感知中积极思维,并让学生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过程,不仅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并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变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2)提供综合信息的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除法的教学中,主题图的呈现一般是图文并茂的,有时候只是一个相关的条件,而其他的条件则在图中,需要学生的阅读才能获得。学生要从主题图中“读”出数据信息,那么在此过程中,学生阅读的不仅仅是数字信息、文字信息,更重要的是以图文形式呈现的综合信息,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

又如:学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联系生活中的走近路、认识比时联系黄金分割点;数学史上有著名的祖冲之、华罗庚…… 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在阅读、交流、讨论中明白了“阅读材料”里的故事,在故事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课外读什么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获得心理发展的。”适宜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能激发儿童学习的欲望,增强其主动探究的意识,并促进自身发展。因此,老师要留给学生自由阅读数学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一些有效的数学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数学阅读中,抽象与形象自然地融合,数学与生活的自然融合,促进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融通。

例如,学习“年、月、日”之后,让学生多方搜集资料,动手制作了当年的年历卡;学习了“千米和吨”之后,结合书后的“你知道吗?”,让学生上网查找我国测量工具不断变革的材料,制作成丰富多彩的数学小报。

总之,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拓宽阅读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细化要求,教给方法

1.激发兴趣,以“疑”导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讲:“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讲比较枯燥,不易理解。老师在提出读的要求之前,要先让学生明白什么原因读,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只有明白了读的原因后,才会带着问题去读,有意识地在读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盲目地莫名其妙地读书。只有老师经常这样训练,学生才能慢慢地形成“在读的过程中思考”的良好习惯,而不致于常常机械地朗读。

2.手脑并用, 以“动”带读。

数学阅读理解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重在理解领会,而实现领会目的的行为之一就是“内部语言转化”,即把阅读的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数学中的语言常常非常简洁,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藏的、含蓄的。老师可以边读边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例如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相等的扇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周长增加了6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解决这个问题时先让学生边读边画图,在操作的过程中,语言文字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示意图,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增加了两条半径,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3.多样表述,以“思”促读。

语言的灵活性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述问题的能力,也是智力活动灵活程度的体现。在教学中,老师要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问题,这样便于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各种变化,使概念的本质特征更为突出。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方面突出事物的本质特性,做到“形变质不变”,使学生的思维一次又一次地在变化中被激活,同时数学概念也一次比一次清晰。

4.咬文嚼字,以“辨”明读。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关键字词的讲解必须准确、透彻,要注重对“各”、“分别”、“占”、“相当于”等词义的处理。在低年级教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咬文嚼字,像“一共”、“剩下”、“飞走了”、“又来了”等词,让孩子们圈起来,并让他们想象题中相应的情景,描述情景后,又列式计算。如: “小红家一个人每月大约产生37千克垃圾,三口人每月大约产生多少千克垃圾?一个人每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三个人每年大约产生多少垃圾?”题中的“每月”、“每天”、“每年”要让学生认真分析、比较,要求学生嚼透关键词后去找对应量,又进行合理地解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推敲语言文字的关键词句,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让孩子学会咬文嚼字,斟酌语言文字的含义。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