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培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国培校本研修总结精选(九篇)

国培校本研修总结

第1篇:国培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陕西省 体育教育 课程设置 比较研究

2001年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把幼儿园教育阶段也纳入基础教育体系,作为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也就是说,体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开始拥有一席之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特别是部分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受到广泛重视,这些国家根据本国的国情都是先行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调整培养人才的宏观目标的基础上,在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变革培养人才模式,调整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改革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才能提高幼儿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满足幼儿学校对他们的需求。

在陕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中,目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还很不完善,还无法充分满足社会需要,中小学体育课程对基础体育人才的要求日益增长。体育教育专业活动的宗旨非常明确,严格按照相关文件和陕西省实际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特殊人才,培养基层学校需要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

首先,本研究在接受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细致分析学前教育的相关特点,明确学前教育体育专业一定要完善体育课程设置,探讨相关前沿问题,得出具有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学术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

其次,本研究在调查与分析陕西省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把它们与学前教育密切结合在一起,确定陕西省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设置继续改革的必要性,从整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出较为合理的对策,不仅强调制订课程设置的计划性,而且强调课程设置的实施与评价,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对陕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法,合理安排陕西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全面调查,结合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专家问卷法,对问卷内容的效度进行了检验。

从本研究的需要出发,笔者走访了6所高校的多名师生,预先设计好了专家访谈提纲,拟定课程设置涉及的热点问题,针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情况,进行调查访问,征求教育专家对课程设置方面的建议。

通过陕西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学前师范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按照Spss软件和Excel2003软件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在收集和整理的陕西省16所体育院系课程设置的数据的基础上,针对教学计划中培养目标和课程进行统计,提供本研究的数据依据。

下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五套课程(计划)方案演化进行分析:

通过表1可见,1980年以来我国三套教学计划和两套课程方案细节,通过比较其培养目标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在前三套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培养目标都很明确,都是为了培养符合中等学校需要的专职体育教师。从1997年的第4套方案开始,跟前3套计划比较而言有了很大的扩展,但是还是定位在“中等学校的体育教育专门型的人才”这一层次上面,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有了更多的要求。

本研究随机调查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总学时最高的是西北大学,共计3192学时。总学时最低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计2566学时,这6所高校平均学时2703学时,所有6所高校的总学时均高于2008年《课程方案》规定的总学时数2500学时,平均学时超过2008年《课程方案》规定的总学时数203学时。由此可见,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总学时完全符合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定。

在对陕西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层次类型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发现,陕西省高校遵守2008年《课程方案》要求,按照本校师资情况进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将课程按照必修课和选修课来进行分类,本文把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来分别进行研究。

课程结构比例决定学生具体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课程的总体计划,陕西省体育专业课程结构设置改革总体趋势趋向于逐渐增加体育课程相关门类,随之而来的是影响学生具体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课程,表现为必修课学时的比例趋向于下降,选修课学时的比例趋向于增加。

公共必修课是高等教育教学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公共必修课在不同的教育典籍中有不同的提法,如普通教育课或公共基础课,虽然提法不同,涉及的课程内容比较类似,都是高等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全部都要修习的课程,作为高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公共必修课侧重于教授给学生普通文化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保证教学时间,保证教学进度。

专业限制性选修课又称指定性选修课,它们在课程设置上的重要性介于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必须在学科规定课程内选读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作为指定性学习课程。

通过对陕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研究,了解到目前陕西省各体育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情况差异很小,基本上都是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安排的。

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任意选修课的开设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泛,有效满足学生多种能力的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喜欢的任意选修课,他们在按规定学分要求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闲暇时间,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关课程进行学习,效果非常好。

通过对陕西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方案的调查和研究,这6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总共开设了133门任意选修课供学生选学,从选修课的数量上说是非常可观的,可是学生能够用来选修这些课程的时间却是相当有限的。

对学前师范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其体育课程安排两年,第一年为选修课程;第二年为任意选修课程。具体项目和内容有:一年级:篮球、排球、武术、田径、健美操、艺术体操;二年级任意选修课程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修科目。每学期总学时为144学时。另外本研究还对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幼儿师范学院两所学校进行调查:其体育课程内容根据幼儿大班、中班、小班的体育活动内容进行设置。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分析,学前师范体育教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内容相差太大,内容虽然结合了幼儿的特点设置,但内容还是单一。

陕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虽然采用的选修课和必修课课程有所区别,可是都强调体育考试来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性,他们都非常注重用项目测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期末考试之外,他们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把学生的学习表现也纳入考核环节,增强公共体育课程评价的有效性。

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是随着领导部门的指挥棒转,没有充分发挥本高校的学情,课程设置缺乏创新,过于强调体育专业培养模式的共性,忽视学前师范本科体育专业的特性,采用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忽视,对此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陕西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改变教育思想观念,应实现目标规格的多样化,要确定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培养目标,能够满足学前教育发展的专业化和多元化需要,培养理论型和实践型相结合的高素质幼儿教师。

陕西省体育专业教育学生必须具备幼儿体育活动教学上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实践方面除了要增强自身的健身习惯外,还要养成终身锻炼的有效方法,养成良好的幼儿体育教学的职业态度。陕西省高校应依据实际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确定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前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研究报告,1998。

[2]袁吉林等:《当代职业教育大趋势》,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

[3]刘红、赵建强:《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确定依据的探讨》,《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4]陈宁:《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思考》,《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45页。

[5]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体育科学》2004年第3期。

[6]俞丽萍、李树屏、魏家骏:《优化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400页。

[7]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中国体育科技》2003年第11期,第1-3页。

[8]周登高:《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综览》,第七次体育科学大会文集,2004年10月。

[9]李靖:《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比较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0]安儒亮等:《21世纪初体育高级专门人才需求趋势预测――兼析体育院校专业调整和重新布局的必要性》,《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7月。

[11]陈武山等:《我国体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39期。

[12]黄汉升、林顺英:《体育院系课程设置:国际比较》,《中国体育科技》2002年第12期。

第2篇:国培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汉川市教育局向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现在我将我市教育干部培训工作自查情况向各位专家和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从 1990年起开始教育干部培训工作,汉川市教师进修学校当时被确定为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试点单位,负责对全市中小学校长实施培训。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 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已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至今举办了二十期教育干部培训,共计学员1283名。(现在岗440名。小学校长272名,中学校长168名。)其中,举办了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10期,参训学员835名;(其中,小学在岗校长272人,参训率100%;中学在岗校长168人,参训率100%。)举办了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5期,参训学员209名(不包括在省、市级参加提高培训的校长);举办了小学校长骨干研修班2期,参训学员68名;举办了中小学后备干部培训班3期,参训学员171名。在培训工作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注重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研究,“九五”期间,曾在《人民教育》、《中小学校长》等有影响的刊物上多次发表研究性文章,出席原国家教委在黑龙江召开的全国干训工作经验交流会并作书面发言,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分别报道我市的校长培训情况; 2001年以来,我们以“九五”校长培训工作为基础,不懈努力,创造性地工作,在培养和建设素质高、业务精、善管理的校长队伍实践中探索了一些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教育干部培训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二、具体做法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完善机制。

首先,强化领导机构,完善运行机制。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意见》的精神,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十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意见》,我们成立了以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张艳为组长,教育局局长钱继斌等为副组长的汉川市“十五”小学校长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汉川市“十五”小学校长培训实施意见》。明确职责分工,进修学校主要负责制定培训计划、食宿安排、学籍管理、教育实践等;紧密配合,协调一致,形成了有效的培训运行机制。

其次,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善于从事校长培训工作,有较强培训能力的教师队伍。目前,进修学校配备了专兼职干训教师17名,其中专职6人,兼职11人,全是本科及以上学历,高讲12人,讲师5人,兼职教师中有教育行政干部4人。还配备了1名专职管理员。

第三,为进一步搞好教育干部的培训工作,我市加大了对教育干部培训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目前,进修学校有阶梯教室一间 300座;计算机教室4间计算机200台;多媒体语音室2间;鑫诺卫星接收设备一套;并组建了校园网并宽带接入国际互联网。还有能满足学员生活需求的生活设备;同时十分重视干训实践考察工作。建立和建设了实验小学,城关二小(原城关四小),港堤小学三个校长培训实践基地;

第四,健全培训管理制度。在各期教育干部培训班开班之前,进修学校都先完善培训手续,并建立学员学籍档案(见档案材料);按照省指导性教学计划,结合学员特点,认真研究制定教学培训实施计划(见各期教学档案材料); 在培训中,使用的教材是省指定的材。除按要求开齐全部课程,保证教学课时量外,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员研讨,并到市内外一些示范性中小学学习考察,并要求写出考察报告;对学员的学习过程和培训效果加强考核测评;培训结束,严格按学籍管理规定,由进修学校填写结业证书,上报市教育局审批后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二)分层施训,形成网络,注重实效。

教育干部培训工作严格执行《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和《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十五”规划》的有关规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努力提高教育干部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综合素质。从 2001年4月起,我们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办汉川市“十五”小学校长骨干研修试点班(后确定为全省三个省级试点班之一),参训学员35人,研修班以在职业余研修为主,研修总课题是《农村小学管理创新研究》,下设10个子课题。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骨干研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课题《农村小学管理创新研究》被汉川市教科所确定为重点科研课题,现已申报湖北省干训科研课题。

我们确立了四种不同的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针对性地开展了骨干研修,普通研修,岗位培训,后备校长培训四个不同层次的校长培训。几年的培训实践证明:以骨干研修为突破口,以普通研修为重点,以岗位培训为基础,以后备校长培训为补充的培训策略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也是合乎我市教育发展实际的。

同时在市教育局和进修学校干训中心指导下,以乡镇为单位开展学校中层干部培训,我们已在城关镇、韩集乡进行了试点工作,城关镇第一期培训学员 76人,韩集乡第一期培训学员62人,现已结业,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发挥已培训校长的辐射作用,以学校为单位,在校长的指导下,开展教师培训。我们已在城隍镇农利小学进行了试点工作,这种校本培训模式得到省厅领导和专家的认可与好评。

经过几年的实践,成效是显著的:

1.促进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生根开花。我市的校长培训工作,始终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要研修内容。校长通过培训,认识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探讨和研究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实施和推进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小学校长骨干研修班”的学员不仅是市、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试点的旗手,有的还是乡镇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试点工作指导小组的组长。在短短的几年中,创新教育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垌冢镇五一小学坚持改革对学生的评价体制,尝试用素质教育报告单,其探索体会文章刊登在《中小学校长》杂志上,城隍镇农利小学创新教育体会文章刊登在《中小学继续教育》杂志上。

2.提高了校长的综合素质。一是提高了校长的政治思想素质。在研修中,我们坚持政治培训与业务研修并举。要求学员学习邓小平理论,进行“三讲”教育,领悟“三个代表”的精髓,告诫学员加强政治修养,反腐蚀,拒诱惑。参训校长在复杂环境中能表现出高尚的政治思想情操,率领教师站稳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二是提高了校长的创新素质。研修给校长提出了新课题,给校长开辟了另一番新天地,经过学习和探索,校长们初步掌握了小学教育科研知识,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为科研兴校和科研兴教奠定了基础,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造了条件。三是提高了校长的管理素质。研修中,校长们就现代学校中师生的新特点、新需求、新变化如何实施新的管理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探讨,并走出去考察学习,调整了管理思路、更新了管理观念,校长回岗后,更注重对人的管理,更注重规范管理,更注重服务管理。

(三)加强研究,不断总结,提高质量。

“十五”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的体会和认识是:

1.根据校长需求,结合农村小学教育实际确定培训模式。我市确定的小学校长骨干研修,小学校长普通研修和小学新任校长岗位培训模式分别为“理论研修课题研究”、“理论研修专题研修”、“集中培训回岗实践总结提高”。

2.理顺培训关系,突出培训重点,确立全新的培训教学形式。第一,以课题为纲,专题围绕课题转。在小学校长骨干研修中,我们坚持以理论研修作基础,以“创新教育”课题研究为中心,坚持课题统摄专题。整个研修活动中,一切围绕“创新教育”课题研究展开,一切为“创新教育”课题研究服务。第二,以用促学,理论研修为课题研究服务。在理论与实践,学与用的关系上,坚持从理论着眼,以实践为落脚点,从实践出发,针对性地教、有的放矢的学,促进学用结合,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第三,以讲导学,教员围绕学员转。培训始终以学员为中心,把培训的主动权还给校长,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学员主动发展。干训教师不光在“讲”上下功夫,更要在“导”上花气力,学会点拔,善于帮扶,巧于指导,培养校长的研修能力。第四,以学促“变”,研修培训为“创新教育”服务。培训不坐而论道,也不搞就事论事,而是紧密结合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边学边议、边学边思、边学边用,把研修过程变为研究“创新教育”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和增强办学效益的过程。

3.加强研修管理,优化考核评价过程。“十五”校长培训比“九五”培训内容更开放,形式更灵活,学员的自主性更强,自学研讨的时间更多。针对这些特点,管理要与之相配套,我们推行了理论研修统一要求、严格管理,实践活动分别要求、统一评价的管理办法。在几年的校长培训实践中,我们对提高培训的考核办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总结,初步形成了我市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学员考核办法,制定了《汉川市小学校长骨干研修和普通研修学员考核办法》,具体作法是以理论研修评价为基础,以课题(专题)研究评价为重点,实行环节监理,抓好阶段督查,致力总评提高,注重自我评价,落实民主评价,以评促学,把评价过程变为学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三、努力方向

1、 继续抓好常规培训。对已接受过任职资格培训的校长,在“十五”期间要有70%的校长接受累计不少于240学时的提高培训。对全市50岁(含50岁)以下在岗校长普遍进行不少于40学时的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技能的专题培训。经过考核,要求中小学校长分别获计算机初、中级合格证书。

2、 继续加大委托培训工作的力度。按照教育部全国中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模式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

3、 加强干训基地建设,为多元化培训模式的实施提供必要条件。首先配齐配好干训人员,教育局和进修学校要对干训人员安排从数量和质量上给予保证;加强干训教师的培训,通过委托培训、挂职锻炼等培训方式,加强全体干训教师的多方素质的提高培训;加强培训基地硬件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尽快着手进行干训网页建设,开展校长网上培训,通过与网络设施好的院校进行资源共享等方式开展培训。

4、 充分发挥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高中校长工作研究会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学术研究和经验总结,将大量的、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提炼,上升为新的教育理论,不断丰富教育科研成果;另一方面,要围绕教育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为教育行政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校长培训是一项复杂的永久性的教育工程,要学习和研究的东西很多,需要付出艰苦而长期的努力。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创我市校长培训工作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3篇:国培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校本研修;资源整合;机制;内容;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118-02

收稿日期:2006-04-07

作者简介:张淑伟(1971-),女,河南新密人,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 ,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转型期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要想更好地发挥在校本研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立足实际 ,突出实效,在探索和实践中做好以下工作。

一、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构建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指导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和研究,推动中小学教师 开展教改实验,为本地区中小学开展校本研修提供指导和服务。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培训机 构 会遇到一个实际问题,即培训机构的职能与教研室、教科所(室)、电教站等发生重叠,如果 这个问题不予解决,就会引起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况且,从组织设置来看,在同一县 域范围之内,完全没有必要设置如此众多功能相近的事业单位。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 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师[2002]3号)》,很有必要将教师进修学校、教研 室、教科所(室)、电教站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合并为一个机构,成立一 个“四位”一体的新组织,具有教研、科研、培训、信息化等综合功能,统一管理、服务于 教师教育工作。这样既可以避免冲突,又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实现优势互补。

2005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 》(教师函[2005]4号),并明确规定了“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试行) 。《通知》在功能定位指标中明确提出:进行教师教育相关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有 效实现本 区域教师进修、教研、电教等相关部门和机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形成上挂高等院校、下 联中小学校的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形成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笔者认为,资源整合的关键问题在于合并不是捆绑型的,不是形式上“几合一”而是真正 的功能、机构和管理的整合为一。如果同在一屋檐下,一个牌子几套人马,各吹各的号,各 唱各的调,不仅不会出现1+1+1+1>4的结果,反而会大大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当然,如果 整合后的新机构领导层能以大局为重,真正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己任,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过 分看重自己的权力和位置,领导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那么就会缩短磨合 期,尽快建成集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教育教学研究、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教育技术推广服务 、校本研修引领等为一体的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二、健全组织网络,完善管理制度,指导学校建设有效运行机制

在具体实施中,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必须对辖区内实验校的研修活动进行监管和服务,明确中 小学校长在校本研修中的责任和作用,指导各类学校制定研修目标、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 理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一)因校制宜,因人而异,建立目标导向机制

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校本研修必须因校制宜。教师培训机构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把实验 校大致分成几个发展层次,指导学校制定出校本研修工作的长远规划、中期目标、短期计划 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实验学校根据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划分为入职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等不同 类型,也可以按任职资格等级分为初级教师、中级教师、高级教师等不同层次。不同层次 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同一层次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师培训机构要指导实验学校建立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动态管理系统,明确各个层次的发展方向及各个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 目标。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基本素质、能力、职称、身份(不同级别的骨干),申报不同的级 别,学校根据申报情况进行评审,最终进行级别定位。

(二)健全机构,强化组织管理,做到事有人管,人有事做

1.建立学校校本研修组织

建立“校长―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校本研修活动组―教师”四级管理体系。校长是学校校本 研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校本研修总体目标的确立、整体方案的设计和培训资金的保障 。由校长、教师代表、教师培训机构指导教师组成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中、长 期研修方案的制订、实施、评价与调控。“校本研修活动组”负责学校学期研修计划的制定 ,并组织教师具体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2.建立校本研修协作组织

校本研修的自主性不等于自我封闭,校本研修也需要开放。目前,广大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 不合理,多数学校规模较小,教师人数少,师资水平相对薄弱,培训资源短缺。要防止校本 研修工作的低水平运作,有必要建立校本研修协作组织。协作小组成员由结成协作伙伴的若 干学校领 导小组成员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包点教师及中心校的有关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协商和组 织协 作组内教师校本研修活动,帮助不同的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 享。

3.建立“教师校本研修导师团”

导师团成员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的教育专家学者、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研究人员、本地区各 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在校本研修活动启动之初,教师培训机构要组织在校本 研修研究方面的专家,对各实验校的负责人和教学骨干进行理论讲座,使大家统一思想,澄 清认识。在校本研修实施过程中,导师团成员要经常深入分包学校对教师们进行指 导和系统性的专业引领,使教师们的认识得到深层的升华。

(三)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有章可循

教师校本研修活动由学校组织实施,往往容易出现随意化倾向,从而影响校本研修的均衡发 展和质量提高。要保障和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管理制度是非常 必要的。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出台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意见,各 地 市也要制定出配套的实施细则。这些制度要多“弹性”,少“硬性”,内容要具有普遍性, 对所属各级各类学校都具有指导意义。各县(区)、学校还必须根据自己实际的制定出适合县 (区)情、校情,内容具体、可操作的具有最佳约束和激励效果的管理制度,如《检查管理办 法》、《考核评价方案》、《表彰奖励办法》等。

在各项管理中,最不容忽视的是评价管理,因为它是激活教师发展的动力,具有鉴定、导向 、改进和调控功能。对教师参加研修情况的评价工作可统一在教师培训机构的指导下,以中 小学校和乡(镇)为单位进行,由县(区)、乡(镇)、校指导组和中小学校长对参训教师进行评 价。

为了实施动态评价,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倡导并指导实验学校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校本研修 机制。研修机制的基本活动方式是为每一位教师都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记录袋包括以下内 容:(1)教师 基本情况(其中包括所处发展阶段);(2)发展目标,包括学期计划、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 3) 文集汇总,包括校本研修自培计划、学习笔记、反思日记、案例评析、教学随笔和自修总结 等;(4)成果展示,包括开放课教案、优秀案例、自制优秀多媒体课件、论文和个人获奖证 书等四大块。学校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动态管理系统》,明确各个层次(入职期、适应 期、发展期、创造期)中各个级别(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的发展目标。学期 初,全校教师都根据自己实际进行申报,学校根据申报评审,最终进行级别定位。每学期末 ,教师根据自己达成目标情况自评,学年组或学科组进行互评,最后学校进行阶段性总评, 根据总评结果确定教师能否晋级。

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校本研修机制,明确了研修目标,引入了竞争机制,为评价管理提供了 抓手,使校本研修活动充满了活力。

三、精心选择研修内容,为校本研修提供载体

校本研修内容大致可分为通识性内容和特色性内容两部分。

1.通识性内容

根据实效性、系统性和发展性的原则,那些符合国家改革要求,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 道德素养提升的通识性内容应当被列入各学校教师校本研修的基本内容。现阶段的教师专业 发 展主题应该是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为研修主题,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培训、教育教学 理论和新课程通识培训、新课程学科培训、教学技能培训、新技术专项培训为主要内容。

2.特色性内容

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特色,同一学校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以校为本、 以师为本的校本研修还应当结合学校和教职工的实际审慎地选择研修的特色性内容。如:为 帮助入职期的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换,站稳三尺讲台,可选择一些教师职业道德法规、班主 任工作论坛、教学基本功训练等作为研修内容。

四、构建有效研修方式,最终实现研修目标

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实现形式。在实践中,根据各中小学的实 际,可采用以下几种校本研修方式:

1.“自修反思”式

要求教师对照自选发展目标,有目的地研读师德教育、新课程、新理念的专刊。在自学过程 中,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实现理论观点与实践问题的碰撞磨合,联系发生于本地、本校及身边 的教育、教学现象,回放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自省自查中形成新的认识。通过撰写反思日记 、教育随笔、典型案例,定期召开教师“教学反思”座谈会,促使教师素质与理论的提高, 激发教师终身发展的欲望。

2.“接受借鉴”式

主要是通过经验分享和理论知识的更新,让教师自主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具体的 做法有:(1)组织必要的教师培训会,聘请专家讲学;(2)举办名师论坛,让名师讲述经验和 体会,发挥其辐射功能;(3)导师团组织校内或校际集中研讨,解决带普遍性的问题;(4)开 展教学观摩、师徒结对等。

3.“课题带动”式

主要是利用学校承担的各项科研课题研究资源,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结合课题 研究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师行动研究,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在提高教育质 量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4.网络环境下的研修方式

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式,即培训人员、教研人员、中小学教师借助网络环境而形成学 习 型组织,通过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和开展名师骨干帮带、案例评析、成果交流等活动,使 共同体成员得到提升和发展。

利用网络还有咨询诊断模式,即培训人员、教研人员针对中小学教学场所中的实际问题或视 频教学案例,采 用提问、咨询和讨论等策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视频交流,与中小学教师共同寻求切实可行 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毕天增,等.走进校本学习与培训[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朱小蔓,等.新世纪教师专业化走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3.

[3]徐学俊,等.教师校本研修及其区域协作机制探索[J].教育研究,2004(12 ).

第4篇:国培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135-02

目前,在全球化、媒介融合的新背景下,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和广播电视行业的深刻变革,高等学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培养的同质化、模式化问题日益突出,并且高等学校四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媒体需要的脱节也已形成广泛共识。因此,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对国内25所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教学计划和修订原则性意见进行调研,以期客观勾勒出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研究缘起和方法

(一)资料来源。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1月,教育部批准的国内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点有209个,一般本科院校有124个,占总数比例的59.3%。本文中所界定的“地方本科高校”不包括以下地区和类型:京津沪渝、港澳台、独立学院、高职高专、省会城市高校、部属院校、211院校、985院校、军事院校、医学院校、分校办学点、成教自考学院等。对以上条件进行筛选后,得出64个总体样本作为样本总量。然后,根据可获得的各高校网络上公开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教学计划和修订原则性意见,从中选取符合条件的25个样本进行分析论证。

(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非随机抽样中的判断抽样法,对样本进行调研。使用判断抽样法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样本总量不多、且能获得最新公布资料符合条件的不多,因此最终符合条件的25个样本大部入选。由于很多高校启动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但还未公布或资料不可得等原因,所以结果难免存在一定误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是人才培养的设计蓝图,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25所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目前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严重同质化。国内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在迅猛发展扩张的同时,存在着学生知识向能力转化困难、学校培养与媒体需求严重矛盾的问题。研究从各样本中涉及的“面向行业(单位)”、“面向岗位”、“层次类型”和“隶属学院”四个层面,采用关键词分析法,进行量化统计,结果如下:

1.面向行业(单位)。从表1可以看出,超过50%的地方本科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面向行业主要仍是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以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这与1998年版教育部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没有太大变化。

2.面向岗位。从表2可以看出,超过60%的地方本科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面向岗位仍然是传统的新闻采编制作、播音主持工作。

3.层次类型。从表3可以看出,超过60%的地方本科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上仍然沿袭精英教育时代教育部培养方案中的“高级专门人才”定位,严重滞后于今天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发展的需要,并且与重点院校“撞车”,没有地方特色和差异。

4.隶属学院。从表4可以看出,有40%的地方本科高校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隶属于文学类的教学机构中,同为一级学科的文学和新闻传播学并无实质学科划分。令人感觉奇怪的是,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即使有新闻传媒(播)学院、人文学院,但仍将广播电视新闻学划入到教育学院。究其原因,极大可能是行政分割的结果,忽略了专业或学科本身的特性。

(二)课程结构比例不当。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修订原则性意见中,各地方本科高校都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要且详细的说明和界定。因为课程结构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培养质量。课程结构是否合理主要反映在总学时学分、通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以及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

1.总学时学分。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各专业学生毕业必须完成的学分最多不应超过160学分。在25所地方高校中,绝大多数在制定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总学时学分都偏高。其中有56.25%的地方高校总学分>160且有31.25%的地方高校总学分≥180,有12.5%的地方高校总学分=160,有31.25%的地方高校总学分<160。

2.通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通过数据分析,绝大多数的地方高校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在1︰2,但也有12.5%的地方高校专业课程是通识课程的4倍及以上,这表明这些地方高校强化了专业课程,而淡化了通识课程。

3.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调查数据显示,有80%的地方高校本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或接近了15%,其中13.3%的地方高校比例>20%,个别地方高校比例高达40%。

第5篇:国培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成本;文化资本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5)01-0040-05

质量意味着生命和特色,也意味着代价和成本。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时代以来,面临着如何将有限的财政资源投入到旺盛的人才培养质量需求中去的重要抉择。相关研究的经验表明,用于师资结构和水平提高的教学支出,用于大学生图书、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的经费,用于大学生的部分教育科研支出,用于学生服务和转移支付的经费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起到了最显著的作用。

借鉴质量经济学对于“质量成本”的界定,本研究认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支出”“学生支出”“教育科研支出”和“学术支持支出”四项成本构成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质量成本”。本研究主要关注中国高水平大学(以中部“985高校”为典型代表)教师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如何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路径及现实需求,为后“大众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在财政改革与质量发展多元领域中,探索出适合中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一成本”合理区间以及发展出路奠定基础。

一、模型构建

新入学的大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时,首先需要接受的是高校文化资本的熏陶;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的品牌价值、办学氛围、办学理念对大学新生的吸引、感染和促进作用程度的强弱和学生的适应程度将决定文化资本内化为学生个体人力资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学生活动的动力强度。在文化资本既定的大前提下,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项目中的教学支出和教育科研支出是形成个体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存量提升的主要途径;学术支持项目与学生服务项目的出发点在于服务学生、保障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延伸,因而可以视作为个体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存量提升的另一条途径。

根据上述思路,研究将问卷题设项目分为(1)文化资本维度;(2)人力资本维度;(3)社会资本维度;(4)教学活动维度;(5)教育科研维度;(6)服务学生(学术支持与学生服务)维度。各维度中题目序号随机生成以避免主题暗示。测量方法上,主要用李克特10点量表来度量各项设计的作用程度或满意程度。根据上述潜变量因素的内容分析以及相关理论和研究对于它们之间可能的转化关系的描述,研究构建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成本一质量”转化的结构方程的原始模型,简称“模型1”(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模型I中a1-a24为上述六个维度的待估系数,e1-e24为这些维度待估系数的残差项,z1-z5为除动力项“文化资本”外的各要素的Z统计系数。

二、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为了深入系统地了解中国高水平大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成本及其质量和效益的作用机制,研究者于2011年开展预调查,2013-2014年对华中地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四所“985高校”开展专家访谈和问卷调研;正式调查问卷期间,在这四所高校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到有效问卷646份,有效问卷率为80.8%;有效问卷中男性387人,占59.9%,女性259人,占40.1%;文科学生246人,占38.1%,理工科学生400人,占61.9%;来自城市地区的426人,占65.9%,来自农村地区的220人,占34.1%。

将有效数据代入SPSS19.0软件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mos17.0软件进行分析和检验。

模型的初步拟合显示:模型I的CMIN值较大,且CMIN/DF值为14.75,远大于基标值2;模型的GFI、CFI、NFI、IFI值均在0.70-0.80之间,小于0.90;RMSEA值为0.191,大于0.05的基本要求一这说明模型I的整体拟合优度不佳,需要进行修正。

表1是模型I的路径系数情况。根据系数情况比较,使用修正指数修改模型时,原则上每次只修改一个参数,从最大值开始估算;在实际操作中,考虑以下三个原则:

1.参照模型修正指数。模型修正指数结果的双箭头“”部分是残差变量间的协方差修正指数,表示如果在两个可测变量的残差变量间增加一条相关路径至少会减少的模型的卡方值;单箭头“”部分是变量间的回归权重修正指数,表示如果在两个变量间增加一条因果路径至少会减少的模型的卡方值。参照模型修正指数,我们发现:“a10教育科研”“a12教学活动”和“a24人力资本”等项的修正指数很小,且其路径系数伴随的P值在5%水平上不显著,剔除后将提高模型的拟合度;而“e20e21”等项的修正指数最大,即通过增加两者关联的路径,可以显著减少模型的卡方值。此外,通过对模型依照修正指数大小进行的逐次观察,我们发现:“e7e8”“e3e6”“e7e22”增加关联会改善模型拟合优度,因而在后面的修改中依次增加它们之间的关联并检验其CR值是否满足拒绝假设的显著水平。

2.在不降低原始模型的拟合优度和理论解释价值的基础上,简化模型的变量与路径。在优化模型的过程中,我们将潜在变量“教学活动”和“教育科研”进行了整合。由于从现实的理论解释来看,高校的教学活动是教育科研知识化、内在化的先导,教育科研是教学活动技能化、外在化的体现――两者是相互契合的有机统一体;在此基础上,将两者整合有利于简化路径图、改善模型拟合优度,因而将第16项、第17项和第18项、第15项合并为“教学和教育科研”维度(简记为“教学科研”)。

3.参照模型的临界比率。模型的临界比率即构建一组待估参数,将其差除以相应参数之差的标准差所得到的z统计量。如模型的I临界比率判断无显著差异,则考虑对显性因子项进行剔除,对潜在的因果关系进行限制。本研究中,对模型I的方差进行临界比率检验的结果显示:第9项、第14项、第23项因子鉴别度不够,其模型临界比率值没有通过5%和10%显著度检验,即这些项目不能有效鉴别因子间载荷系数的差异,予以剔除。

通过对模型I的修正(Amos17.0),最后得到了简化了的中部高水平大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成本一质量”转化机理结构方程模型Ⅱ(以下简称“模型Ⅱ”)及其路径系数,图2揭示了中部高水平大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成本质量”转化的路径系数及其强弱关系。

结合图2中路径系数比较不难发现:文化资本对高校教师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教学活动、教育科研、服务学生的支出同时起到了显著作用,其中“服务学生文化资本”的载荷系数为0.779;“教学科研文化资本”的载荷系数为7.672,反映高校的文化资本存量每提高一个单位,高校的学生服务支出以及教学和教育科研支出(尤其是后者)有显著正向增长,印证了人才培养在中国高水平大学中仍是第一“要务”,并且其质量产出的保障主要来自于对教学和用于学生的教育科研投入。“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的路径系数达到1.838,表明丰富的高校文化资本存量对大学生个体人力资本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潜在作用。此外,教学科研活动支出是影响大学生个体人力资本积累的又一重要因素,“人力资本教学科研”的路径系数为1.488;但教学科研对大学生个体社会资本的正向提升作用非常微弱:“社会资本一教学科研”的路径系数为0.271,而个体社会资本提升对教学科研支出却反馈出显著的反作用(-9.563)。与之相似的还有大学生个体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相互关联:大学生个体的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对其社会资本存量的正向增长作用明显,“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路径系数达到了1.221;但是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提升的作用却显得特别微弱(0.142),表2列出了模型Ⅱ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

通过表2可知:修正后的模型Ⅱ,其模型综合拟合优度显著高于模型工,符合拟合要求:绝对拟合指数CMIN/DF=1.659,GFI=0.953>0.90,RMSEA=0.035

表3显示出模型Ⅱ中各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的基本情况:模型Ⅱ中各变量两两之间总效应最大的是高校文化资本与教学科研支出;而从其效应结构上来看,两者存在非常强劲的正向推动作用;但从成本投入层面上来讲,高校文化资本存量的保持和提高需要投入大量的相关经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对教学和教育科研的投入力度――尽管如此,高校的文化资本投入对于教学科研投入的总效应仍是“正向”的。从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产出的角度来看,对大学生个体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最具影响力的分别是高校文化资本的投入和高校用于学术支持和学生服务的投入。效应分析显示:大学生个体人力资本的积累显著受到高校的品牌价值、文化氛围及办学理念直接影响(主要影响)和间接影响;而个体的社会资本积累和提高主要受益于高校对于图书、电子资源、实验场所和条件以及高校对学生生活条件和社团活动的资助和支持。此外,大学生个体社会资本存量对人力资本积累存在弱的负向作用。

三、研究结论与思考

以上实证研究显示:

第一,我国中部高水平大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成本一质量”转化的源动力来自于高校的文化资本存量,高校用于历史传统、品牌价值、文化氛围保持和提高的质量成本支出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起到了首要的、无形的重要推动作用。

第二,我国中部高水平大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成本-质量”转化的主路径是:“文化资本服务学生教学科研个体人力资本个体社会资本”。SEM路径分析和效应分析显示:教学科研支出对大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正向推动作用弱于高校文化资本和服务学生支出;相关访谈显示出大学生对教师教学指导意识、指导频率和指导效果满意程度低于需求。

第三,从我国中部高水平大学各可测变量和潜在变量间总效应的综合视角来看,仅有“教学科研学生服务”的总效应不显著。这一现象既反映出中部高水平大学用于“学生服务”“教学科研”支出的成本冲突效应大于整合效应,也反映出两者对于大学生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形成的提升效应还存有较大潜力。

第6篇:国培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 中美酒店与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中日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广告学本科课程体系研究初探 英国高校地理规划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启示 论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工学结合下的本科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 适应新形势高等护理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 素质模型在本科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地方高校本科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本专科思政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普通地方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韩旅游高等教育本科课程体系现状与比较分析 中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中美高校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中美高校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邵进 刘云飞")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以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比较研究项目”为基础,凝练出中美高校课程体系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自由选修、交叉复合培养、课程层次、研讨课程这五个方面的共同特征,进一步分析了中美高校课程体系在五个方面的差异,且从传统文化、课程资源、高校发展背景等因素探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美高校;本科课程;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本科教育是高等院校的立校之基。中国要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学本科教育。近年来,我国一批高水平大学在进行本科教育改革时,希望借鉴美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成熟经验,以“他山之石”来提升我国的本科教育水平。国内高等教育界对于中美两国各高校的本科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也有很多比较分析,但全面地比较两国高校各个院系本科课程体系的文献还较少。南京大学为了更好地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组织本校所有院系进行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比较研究”,28个院系共比较研究了美国几十所一流高校相关院系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在各个院系研究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这一高校本科教育的关键要素入手,全面分析了中美一流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异同,这对我国高校借鉴国际经验、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美高校本科课程体系的异同

在培养目标上,中美高校都结合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本科教育目标。如斯坦福大学是要培养“有教养和有用的公民”,斯坦福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学有“一技之长”,还应注重思想修养和社会责任,让学生在专业领域和公民领域共同成长,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1]。麻省理工学院提出要培养“受过教育的人”,必须具备三点素质:理智、知识和智慧。南京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中美高校虽然在本科教育理念上表述各有不同,但其强调的本科教育的精神实质和本质目标是一致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高校本科教育的基础,体现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基于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比较研究项目”,初步凝练出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共性特征,即重视通识教育、自由选修、交叉复合培养、课程层次、研讨课程,同时还比较了我国高校在这5个方面与美国高校存在的差异。

1. 通识教育

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根本目标上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为了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基本能力、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的人才。以哈佛大学和南京大学为例,如表1。哈佛大学课程体系含核心课程、专业课和选修课三个模块,南京大学在2009年实行“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后,总学分从160~170分减少至150分,含通识通修、学科专业和开放选修三个模块。哈佛大学规定学生必须在通识课程的八个领域内,每个领域选取一门课程,南京大学规定学生必须修满14学分的通识课程。

表1 哈佛大学与南京大学本科课程结构比较表

哈佛大学

南京大学

总课程

32门课程

总课程

150学分

核心课程(8门)

八个领域: 审美和解释性理解,文化和信仰,实证和数学推理,道德推理,生命系统的科学,物质宇宙的科学,世界上的社会,世界中的美国。每个领域选取一门课程

通识通修(49~5分)

公共基础课程:政治课,数学,外语,计算机,体育,等等。通识教育课程:七个领域,包括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世界历史与世界文明,价值观与思维方法,科技进步与生命探索,经济发展与社会脉动,文学艺术与美感,跨文化沟通与人际交往。学生必须选修14学分以上

专业课(16门)

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

学科专业(41~62学分)

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选修课(8门)

自由选修课程

开放选修(31~52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创业就业课程,公共选修课程

在通识课程比重方面,哈佛大学本科学生修读的32门课程中,核心课程有8门,即通识教育课程占总课程的1/4。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改后,开始强调通识教育。通过比较可知,南京大学的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仅1/10左右,而美国高校的通识课程在本科课程总量中占到1/4到1/3左右。

在通识课程内容方面,哈佛大学把实证和数学推理单独单列出来,作为一个专门领域,强调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耶鲁大学等美国高校也把推理定量作为通识核心课程。南京大学在逻辑推理方面开设了逻辑思维与表达、逻辑与科学思维方法两门通识课程,但与美国高校相比,在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资源仍相对不足。

在通识课程设置方面,美国高校集校内外力量研究论证,将各类课程科学搭配组合。我国仍有许多高校在通识课程配置上没能将多学科、跨学科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课程整体性较弱。

2. 自由选修

美国高校鼓励学生自由选修课程,美国的研究型大学都有1/5到1/3的任意选修课,这些课程区别于通识教育课程,它没有任何限制,完全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各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2]。我国大学专业课程比重较高,专业必修课加上专业选修课,总的专业课程比重高达60%~70%,跨专业任意选修课比重相对较小。

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南京大学为例,在理科、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各选取2个专业分别比较[3],伯克利分校总学分120分,南京大学教改前160~170学分,教改后150学分。

表2 伯克利分校与南京大学专业课学分及其占总学分比重比较

伯克利分校专业课程比重相对较小,历史学的专业课占总学分的40.8%(见表2)。教改前南京大学历史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占总学分的54.4%,比伯克利分校要高出10多个百分点,再加上大量的公共必修课程,自由选修课程的比重不到10%。教改后南京大学将专业选修、跨专业选修及创业就业课程等一起归入开放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选修空间,自由选修的比重大幅提高,达到20.7%~34.7%。

伯克利分校专业课程比重在各学科之间也存在差异。理科专业课所占比重比较高,如化学专业高达60.8%。教改后南京大学理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比重还是比人文社会科学专业高,如化学专业比历史学专业高10多个百分点。这表明在更为强调专业基础的理科专业上,中美高校均设置了相对较多的专业课程,这是由理科专业的学科特性决定的。

3. 交叉复合培养

美国高校本科课程设置强调跨学科学习,在选修课程上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在选修课程涉及学科范围上有一定的广度。如耶鲁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分为四大领域:文学与艺术类、建筑学史学类、人类学社会学类、天文学自然科学类课程,学生要获得学士学位,至少修读36门课程,但要求学生必须在自己必修的领域之外,完成12门课程的学习,占本科所修读课程的1/3,并且来自同一个系的课程不得超过4门,一个领域内的课程不得超过6门[4]。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拓展学生在社会、科学、历史及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而国内高校很少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完成跨院系选课门数及限制在同一领域选课的门数。

美国高校除了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外,各专业都会开设多学科交叉复合课程。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态学专业为例,与生态学相关的交叉课程就有4门,生态学中的电脑模型介绍、植物生态学、热带地区生态学、动植物相互作用的生态学和进化学。南京大学生态学虽然专业课程比较丰富,共有25门,但缺乏这类交叉课程。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要求每位学生必修一门高级专业课程,这一课程学生可有9门选择,除了纯粹的物理学课程之外,还可选择与物理相关的交叉学科的课程,如生物物理、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地球物理、地球物理系统等[5]。国内许多高校的学生仍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学习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掣肘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研究视野的开拓以及研究能力的提升。

4. 课程层次

美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非常注重课程梯度,在完成规定的低层次课程、储备足够的学科基础知识后,才能进入高层次课程的学习,同时重视低层次的入门级专业课程。如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专业规定:一年级学生最少成功修完7门课程后可以升入二年级,二年级学生最少成功修完16门课程后可以升入三年级,三年级学生最少成功修完24门课后可以升入四年级,同时还规定前两个学年必须修完4门专业预修课程以及2门跨学科专业预修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课程设置上是按宽口径原则,把本科生课程分为低级课程、高级课程,实行分阶段培养。低级部分降低专业课程的要求,含有大量实用性高的课程,高级部分才进入较高要求的专业课程。

国内一些高校在注重专业课程层次设置的同时,往往忽略低层次专业课程,但这些课程能让学生尽快了解所学学科领域,发现自己是否适合该专业。如今国内部分高校已经逐渐意识到这类课程的重要性,如教改后南京大学开始设置新生导学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尽早制定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

5. 研讨课程

美国高校的教学是同交流、讨论联系在一起的,研讨课程在课程中占很大比重,已是美国本科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研讨课程分成多个层次。在一门研讨课上,学生间、师生间的互相交流,研讨课的授课对象不仅有不同年级,而且有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组成,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学系除了普通专业课程,课程体系中还有大量的研讨性质课程,例如新生研讨课、二年级研讨课、高年级研讨课等。研讨课程往往在不同学期由不同的教授授课,每学期的主题都可能在改变,不断有最新的研究成果补充到研讨课程中。南京大学天文学院目前主要有2门研讨课程,且由固定的教师指导,缺少高能天体物理、太阳物理、空间科学和技术等主题的高年级研讨课。

杜克大学规定,主修历史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9门专业课,以及初级研讨课与高级研讨课各1门。如在历史“法律与政府管理”这一方向下开设的13门专业课程中含4门初级研讨课和4门高级研讨课,可见在专业课程中研讨课所占比例非常大。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大力建设研讨课程,但国内高校的研讨课比重还远远低于美国高校,研讨课程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原因与分析

中美高校在课程体系上的差异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如传统文化、课程资源、高校发展背景等都会影响高校课程体系的形成。

第一,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着现代知识观。“信而好古 述而不作”将知识看成是永远正确的[6],只需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反映在高校课堂上,就是老师上课传授知识,学生只管接受,不鼓励去思考和质疑知识的正确性。美国的文化则强调个性,鼓励学生去探索和质疑已有知识,将知识看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进步,知识也在不断进步,强调学生独立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中外传统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我国以前会更强调传授知识型的课程,美国则喜欢讨论质疑类型的研讨课程。现代学科和专业体系是以逻辑分析和实验思想为基础的,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逻辑分析能力。我国高校除了传统教授知识的课程外,需要补充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新型课程。

第二,课程资源的充足与否影响着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我国高校受学生人数和教师资源的限制,生师比较高,学生人均课程资源会相对较少,决定了不可能像美国一样大规模普及小班研讨教学。开设打破学科界限的跨学科课程,其困难明显要高于普通专业课程。如果不在教师评价机制上采取特殊的鼓励政策,将有许多老师不愿意开设此类课程,必将影响我国高校建设交叉复合课程的数量和质量。通识课、研讨课等其他新型课程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美国高校一般采取多种奖励手段,从政策上鼓励老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开设新的课程,而且课程开发和评价多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主要由任课老师自己组织进行,这与我国的评价方式大为不同[7]。南京大学通过“邀、聘、提、扬、止”教学动力机制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提升全校本科教学一线师资的力量与水平。高校课程发展是与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紧密相连的,美国经济、科技的高度发展为高校新型课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空间。

第三,美国高校本科课程改革已持续了上百年时间。哈佛大学在20世纪初就开始着手通识教育改革,而我国高校的本科课程改革是在进入21世纪后才真正开始。我国高校要在十几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内追赶上美国通识教育教学水平,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比美国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因为美国可以有较充足的时间去探索、纠正因走极端、走弯路造成的错误。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已取得很大发展,但与发展了上百年的美国高校课程体系相比,在某些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 三、借鉴与启示

通过对中美两国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我们认识到国内高校本科课程体系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发现了一些具有借鉴和启示的地方。

第一,加强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我国高校在通识课程设置方面,应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设计和研究课程,确保通识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课程内容方面,要注意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均衡,逐步增加课程的涵盖范围,如可开设美国高校都非常重视的定量推理等课程;在课程所占比重方面,在确保通识课程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增加通识课程占总学分的比重。

第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我国高校可以通过精简专业课程,增加自由选修课程的比重,提升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学生可根据兴趣学习各学科知识,建构更合理的知识体系。但在不同专业间应体现学科差异性,如理科专业就应谨慎减少专业课程比重。

第三,加强交叉复合培养。一方面,完善跨院系课程开放政策和管理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学习,实现多学科知识融合;另一方面,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专业交叉课程群建设,建设一批相近学科群或学科类层面的交叉课程,同时鼓励院系之间合作开发专业交叉课程或者组建多学科背景的课程教学团队。

第四,合理设置课程层次。我国高校在设置课程时要注重课程之间的次序和相互联系,尤其要重视一些初始课程(如导学课等),这些课程难度不大,但能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自己的学习领域,促使学生尽早制定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

第五,重视研讨课程教学。研讨课程也可分多个层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增加研讨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比重,多开设能够进行较为深入探讨的专题研讨课程,使学生在拓宽眼界的同时能够深入地思考和探究某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嵇艳. 斯坦福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与特点[J]. 大学(学术版),2013(4):52-59.

[2] 熊耕.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12(2):75-81.

[3] 金顶兵. 中美两所一流大学本科课程比较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7(3):33-37.

[4] 任钢健. 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之比较[J]. 比较教育研究,2006(12):21-24.

[5] 吴迪. 中美综合性大学物理学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J]. 高等理科教育,2012(2):86-93.

[6] 张红霞. 美国一流大学本科课程纵向结构特点初探[J]. 高等理科教育,2010(5):67-72.

[7] 张红霞. 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J]. 高等教育研究,2006(12):60-65.

(上接第45页)

[18] 南开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编著. 逻辑学基础教程[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5.

[19][20] 刘培育主编. 中国古代哲学精华[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内容简介;213-358.

[21] 周云之. 名辩学论[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22] 崔清田主编. 名学与辩学[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23] 董志铁. 名辩艺术与思维逻辑[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2007.

第7篇:国培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 医学类; 全英文授课; 留学研究生; 课程体系; 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2. 068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2- 0109- 02

0 前 言

佳木斯大学是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的黑龙江省8所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单位之一,是教育部批准招收全英文授课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来华留学生项目的52所高校之一。目前在校留学生人数已达700多人,学历教育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82%,涉及21个硕士专业方向和19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史、理、工、医等几大学科。

2011年,我校开设了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课程班。此课程班采用全英文授课,覆盖我校医学类4个一级学科。国家留学基金委对这个课程班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政策扶持,在未来几年,在稳定招生的基础上,规模将不断壮大,也会有更多的自费留学生申请入学。

通过深入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课程班的课程体系,将为扩大我校医学类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的规模,提高留学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在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我校英文授课留学硕士研究生班的专业分布将成为可能,同时也能为其他高校提供宝贵的经验。

在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有如下特殊问题必须充分考虑。

1 医学类留学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医学基础教育背景

随着世界各国对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出台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认可,全球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得到了快速的推进。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其中包括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职业态度、行为和职业道德等得到了界定。也使各国医学教育的学历互认和职业资格互认成为可能。但是,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对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产生各种影响,教学的侧重点和培养目标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生源国在本科阶段的医学基础教育背景的不同,结合具体的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完善教学计划和评估体系,才能建立科学的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课程体系。

2 课程设置的具体特殊问题

2.1 政治类科目

政治理论课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的研究生必修课程。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不同学时的相关课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技术哲学》等。绝大多数院校的政治理论课为54~72学时,一般是3学分。但是根据《高等院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政治理论应当作为学习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专业的外国留学生的必修课,其他专业的外国留学生可以申请免修。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各国留学研究生所在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政治类科目的设置及相应学分的要求是删除或是替代。成功的做法是为学生开设一些介绍中国人文、地理及传统风俗类的课程,既能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加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传统风俗习惯的认知又能提升亲华度。

2.2 语言类科目

很多高校的医学类研究生培养方案都明确要求学生能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外语能力,大多数院校都开设英语,也有部分院校在开设英语的同时,还开设俄语或者日语。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总学时大约占理论学时总数的20%。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大多来自母语是英语或者所在国的官方语言是英语的国家,对他们来说,汉语就是他们必须要学习的外语了。虽然他们在华学习期间使用的授课语言是英语,但是在其进入临床轮转期间,要求所有的患者与他们用英语直接沟通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语言类课程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留学研究生的汉语基础,对课程的内容、程度、学时和学分的设定要进行充分的论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2~3门汉语强化类的课程,特别是医用汉语,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和临床实践打好语言基础。

2.3 方法类课程

方法类课程主要包括《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方法》、《临床流行病学》、《医学文献检索》和《计算机应用》等课程。有的医学院校将方法类课程放在公共课模块,有的放在专业课模块,有些课程作为必修课,有些课程作为选修课。不同国家的医学类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不尽相同,方法类课程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在为医学类留学研究生选择方法类课程时,要充分调研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确定开设哪些必修课,哪些选修课,以及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

方法类的课程在课程结构和学时调整时,应该侧重于实践环节,增加实验和实践学时,让学生真正掌握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对于《医学统计学》课程,应该充分考虑留学生的基础知识背景,可以适当增加学时,并侧重于专业软件的使用及科学研究实例的分析与研究。

2.4 选修课

目前很多国内高校的研究生选修课程,已经成为学生获得学分的一个主要途径,并不能充分发挥其拓宽专业基础理论的作用。更有很多课程不适合留学生选修。医学类留学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必须结合留学生的本科教育背景,结合留学生教学的实际来安排和设置并不断更新。要把选修课作为扩大留学研究生知识面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要为加强学生方法类课程学习和专业类课程学习效果提供辅助的支持作用。

医学类留学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应以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的形式为主,课上的学时不必太多,可以借鉴美国医学类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特点,采用细水长流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分设置少,供选择的课程数目增多,各有侧重,从而能充分发挥选修课的作用。

3 结 语

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的培养, 目前还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渐完善的过程。要针对留学研究生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学习,调整教学计划,加强教材建设, 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适合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以确保医学类全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对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和加强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 赵万霞,辛暖,赵伟. 改进来华留学生教育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J].高等教育研究,2002(20).

[2] 崔爽,段丽萍. 浅谈美国大学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4).

[3] 祖雅琼,马骏,李丽剑,等. 我国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

第8篇:国培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我们学校行政一班人,十分重视校本研修工作,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认为这是办好学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定期研究校本研修工作,建立校本研修的保障机制。

1、提高认识——树立校本研修的理念。面对当前教育,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到:校本研修是学校的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是办好一所学校的综合研究活动。它是以学校为研修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研修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活动。它既是一种并于教师和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学校成立由专职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组成的校本研修组织机构,定期召开会议,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对教师队伍建设制订长期发展的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2、创造条件——做到四落实

经费落实。学校制订了财务支出有关制度和校本研修有关奖励制度。学校对教师全员培训、教师学历培训、教研活动、教师外出取经等必要的经费支出给予保证。XX年年11.01万元,2010年15.35万元。

师资落实。校本研修师资在校内依靠如下人员:学校有高级教师7人,中学一级教师34人,余姚市教坛新秀3人。精心挑选好各学科教研组长、级段学科组长、级段骨干班主任等。在校外主要依靠市教师进修学校、市教研室、并与宁波东恩中学等单位挂钩,充实师训师资。

书籍落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教师学习的需要,学校订有34种教育期刊,19种报纸,并每年给每个教师人手订阅一份杂志和购买二本专著。学校还专门购置了一批教育专著书供教师借阅。

设备落实。学校有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校园网等设备齐全,网络畅通,运行环境良好。

3、开发资源——运行多渠道

上级资源 全员培训选用省、市组编的教师全员培训基本教材。07、10年学校开展的《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教师语言表达》、《余姚市义务段教师学科专题培训指南》。

师资资源 校内以高级教师、学科教研组长、学科级段任课组长等为培训辅导员,效果较好。另外用外聘教师来充实培训师资队伍。

网络资源 能充分利用“浙江教师研修网”、“宁波教师教育网”、“教育在线”等网络资源,建立以学科为单位的区域性学习团队,定期开展学习和讨论。

资料积累 学校学科教研组长、学科教学年级组长等学校教学骨干教师,均建有学科教学数据库,内有新课标学习资料、备课资料、教学课件、试卷练习题库、教学经典案例等计算机信息资料,全校总存量达60多g,平均每位教师有1g多。

自编教材 积极开发教师教育校本课程,有自编校本研修教材。学校编有《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读本》《班主任全员培训讲义》等,作为学校中教师政治业务培训教材。

外部引入 学校与余姚市教研室、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宁波教育学院余姚学院)、宁波东恩中学等机构和学校保持联系,促进校本研修的深入开展。开辟“梁中讲堂”邀请外单位的教育教学专家,分专题来校讲座。

二、制定计划制度,加强总结考核,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1、制定计划——启动校本研修工作

学校制有教师长期发展的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不断提出阶段性实施意见和改进措施。学校每学年制定校本研修的工作计划,积极组织实施。对各项专题内容,又制定专项计划来开展各项工作。如2010年梁辉中学青年教师培养指导意见,2010学年梁辉中学青年教师“十个一”活动方案等。

2、及时总结——不断反思和改进

在阶段性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做法,完善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不断取得实效。如每学年有师训工作计划和总结,每个专项内容又有计划和总结。XX年年、2010年的主要专题有《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教师言语表达》等都有单项计划和总结。

3、形成制度——把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化

在校本研修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把习惯的做法,行之有效的措施总结出来形成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化。几年来我校形成的校本研修制度有:青年教师综合考评量表、教师师德考核互评表、梁辉中学年级组考核表、学生问卷调查表、教学质量评估及奖励办法、校级先进奖励办法、集体备课要求、梁辉中学教学工作常规、梁辉中学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分细则、梁辉中学晋升一级教师量化评审方案等。

4、民主参与——调动每个教师的主动性

在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中,每个青年教师都制定自我成长计划及年度教学业务学习和课题研究计划,确定自我奋斗目标,争取3-5年内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

5、保证时间——使校本研修活动落到实处

学校隔周一次师德政治学习,三周一次教研组活动。每学期制定《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三周一次教研组活动内容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按计划布置教师个人自学内容。读专著内容有:《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教师需要什么》、《强化爱与责任,彰显师德辉》等。保证平均每周1小时以上。

6、记录过程——使校本研修工作留有痕迹

校本研修的每次活动过程有记录,人员出勤有点录,必要时拍照留念,完成后有小结和报道。如教研组工作记录册、教师成长记录册都能按要求记好,“梁中讲堂”请专家来校为教师讲座、《教师言语表达》理论考试都能拍照存档。

「 1

7、加强考核——是开展校本研修的推动力

07、08学年教师全员培训《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 教师语言表达》、《余姚市义务段教师学科专题培训》都按上级要求精心组织,抓住辅导、讲座、自学、作业、考试等培训环节,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参训率100%。在班主任培训中,采用论坛评优、征文评奖等措施,推动了培训工用的扎实开展。

8、完善档案——反映校本研修工作的面貌和成绩

在教师培训方面,主要档案工作有:学分记入,培训工作资料等,能分类装订成册。每学年装订一次,内容有:整体师训工作档案、学分管理档案(包括学分粘贴到教师个人)、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一人一档)等。

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方面,各线做好归档工作,以全面反映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的面貌和成绩。

三、落实内容,确定形式,认真实施校本研修工作

1、内容广泛丰富

全员培训内容 07、08学年主要有《新课程教学评价》、《教师语言表达》、《余姚市义务段教师学科专题培训》等。

自主培训内容 有“六个一”活动、《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实效》。二年来,校本研修内容丰富,效果显著。

师德培训内容 根据上级要求每学期制定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寒暑假对教师的政治学习都作出安排。学校还编制校本教材《梁辉中学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读本》(每学期一本),安排理论学习时间,扎实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教育。

读教育专著活动 在教师中开展读教育专著活动,平时建立教师学习用书借阅制度,要求每个教师每学年读二本教育专著,同时开展读书心得写作和演讲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水平。

新课标新课程内容 对新课程教学采取集体备课,级段任课组长引领,定期开展小组研讨,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内容 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由学科教研组长、学科级段备课组长带头,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建立学科课件教学库、试题练习库、备课资料库等计算机信息资料,全校总存量达60多g,平均每位教师有1g多。

教育科研内容 学校成立教科室,结合教学科研课题的开展,进行教育科研基本知识、方法培训。

2、形式多样活泼

案例研讨、写反思文章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能运用案例进行研讨,写案例文章,教师撰写的教学案例文章,三年来在余姚市级以上获奖6人次。在班主任培训中开展班主任工作论坛活动;在青年教师培训中,于2010年4月举行了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主题论坛活动。,通过论坛形式开展交流活动,促进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

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 三周一次教研组活动,采用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听课评课,请进来走出去,开展教学会诊等形式的培训活动,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其中两年来,就派教师去东恩中学参加异校教研活动8次,计40余人次。每学期举行校内教研活动各学科7-8次、街道教研活动1-2次、余姚市级教研活动1-2次。教师参与面达100%。

“师徒结对”活动 实行导师制,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对分配来我校的新教师,学校都安排师徒结对。近几年校内师徒结对有:黄佳娜与吴伟龙、黄芬芳与方燕莉、王琪与徐一新等。校外结对教师有黄陆亚与鲁国权、陈雪梅与周建波、吴钏与江益新、龚文君与叶潮等;2010年余姚市第二届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跨校带徒活动中又有五位教师结成对子(黄芬芳与邵利群、楼秋林与苏可儿、翁燕飞与邬代红、吴钏与江益新、黄佳娜与马颂行)。黄芬芳老师还与宁波东恩中学毛静娣老师结成对子。青年教师成长迅速,黄佳娜、黄芬芳老师荣获余姚市青年教师比武一等奖。

教育科研活动 课题《“自主规划,同伴互助"式青年教师成长模式的探索》在宁波市立项,目前正在实行中。此课题学校成立课题组,由学校教学骨干与10多位青年教师共同参与。

第9篇:国培校本研修总结范文

坚持教师为本,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切实按照《2014年教育工作意见》的部署和要求,遵循“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深化校本、发展远程”的基本思路,以师德教育和教师专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完善市级、镇级、校级三级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工作要点

(一)扎实开展校本培训。

1.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进一步明确校长作为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各校要把校本培训提高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高度,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紧密结合教师各自的教育教学实际,积极开展读书学习、教学反思、问题研究、学情分析、听课评课、集体备课、专题研讨、课题引领等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学年初,学校要制订校本研训专项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活动内容、主要措施、活动记载四个部分,并报送教师发展中心,经审定后实施;年末写出校本研训专项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活动内容、基本做法,取得的成绩或经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办法。计划总结要分类归档保存。

2.强化问题研究导向。以提高学科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以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自我反思为主要形式,切实加强校本培训指导。开展校本研修示范案例评比活动。引导教师密切联系学校实际,研究直接影响教师、学校发展的真问题、小问题,让教师在参与中有真切的体验反思,在体验反思中获得效益,在收获中感悟参与校本研训的价值意义。凡有县级及以上立项课题的学校,都要确定直接作用于课题研究的子课题或系列研究主题,将课题研究具体化,让教师尽可能广泛参与,利用校园网络、研讨会、交流经验、成果展示等形式,激励参与,促进交流,相互借鉴,提高效益。

(二)认真开展师德培训。

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将师德培训列入各级各类培训项目的必修内容,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法律法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等系统的师德培训。各校师德培训要适应当前形势发展,贴近教师实际,特别是要将各种规范落实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大力弘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师德典范,继续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三)大力推进“双名”工程。

按照实施任务驱动、加强过程管理、搭建展示平台和落实骨干教师待遇的总体思路,组织开展我市新一轮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项目。

1.强化校长成长规划意识,引导校长根据教育实际、专业素养等,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举办校长雉水论坛,组建学校管理经验报告团等,搭建展示交流、共同发展的平台。继续做好后备干部队伍培养工作,抓好后备干部成长积分考核工作,促进后备干部快速成长。

2.组织修订“雉水名师工作室”章程,健全、完善“雉水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机制,保障工作室的运行条件,加强对工作室活动的督查,做好对工作室的年度考评工作,提高工作室的工作效率和影响力。充分发挥“雉水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送教到校、结对交流等形式,为教师尤其是农村青年教师的成长“建桥铺路”。

3.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研员提高品位、拓宽视野,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进修和业务学习活动。努力促进教研员课堂教学指导能力、教研活动组织能力及其命题评价、课题研究能力迅速提高,加速教研员由学者型向专家型转变。采取有效措施,拓展信息来源渠道和学习、研究空间,鼓励教研员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提升教学研究工作的层次与水平。

4.重点扶持和重点推介在教育教学领域有独特建树的骨干教师,为他们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一批名师的快速成长,形成名师成长快速通道。

(四)实施学历提升工程。

紧扣“幼儿园教师专科率达100%,小学教师本科率达90%,初中教师本科率达100%、研究生率达8%,普通高中、职业学校教师研究生率达20%”的目标,制定教师学历提升意见,实施教师学历提升工程。一是将学历提升年度任务落实到校、到人,引导教师制定学历提升计划;二是积极收集、及时传递相关高校招生信息;三是以市两所中等专业学校为基地,为教师做好考前辅导;四是制定政策,进一步加大学历提升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学前辅导、学习过程及毕业奖励扶持力度。各单位要认真开展自查工作,制定在职教师学历进修计划,进一步完善学历进修奖励制度,大力鼓励教师开展学历进修,并切实做好教师学历进修权益保障工作,妥善处理工学矛盾,确保至2015年各学段教师学历达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

(五)积极开展远程培训。

做好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教育资源建设。充分应用智能录播系统,发挥“学校联盟”优势,组织教师拍摄专题讲座、课堂实录,丰富我市教育教学资源。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教育实际,开展“名师大讲堂”活动,研发出系列“菜单”课题,实施“点菜式”培训方式,不断满足中小学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

(六)开展送培下乡活动。

根据农村教师的需求,结合学科培训基地建设,继续开展“送教送培下乡下校”活动,将优质课堂教学和培训资源送到农村中小学,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七)强化科研专题培训。

强化“科研兴教”理念,把“科研强师、科研促教、科研兴校”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策略,进一步推动我市教科研工作深入开展,努力构建科研型教师队伍。做好学校教科研年度考评的组织工作,优化考评手段,运用考核杠杆,推动和促进基层学校自觉、自主地提高教科研水平。深入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继续把微型课题品牌做大做强。一是以“十二五”省级立项课题“微型课题研究的研究”为抓手,深入研究微型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完善申报、立项以及管理与评价办法,逐步构建“发现问题——了解原因——制定对策——尝试改进——总结反思”的微型课题研究模式,切实提高研究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调查、了解一线教师参加微型课题研究的现状,加强对调查、课堂观察、实验、研究课、沙龙研讨和成果梳理等研究活动的指导,尤其是要大力推广研究课,把研究课作为微型课题研究的常态活动。通过展示、交流、评比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督查,不断提高区域整体研究水平。三是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宣传、推广微型课题。

(八)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坚持全面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开展校长、中层干部、专业教师等多层面、多类别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组织计算机、电教设备管理人员的基本维护培训,组织“十二五”市电教专项课题研究人员培训,开展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教室等管理人员专用软件使用培训。完成全市中小学图书与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全年培训1000人次以上。开展智能录播、组组通应用等特色培训,推动信息技术与活动教学深度融合,提升装备系列活动水平。

(九)推进教师读书活动。

举办年度读书征文、读书笔记、青年教师藏书家评比活动。举办“第四届市青年教师读书展示会”,开展青年教师读书漂流活动、名师赠书活动等。加强读书工作的管理和考评,以评促读、以评促学。

(十)组织教师出国(境)培训。

积极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培训,务实开展各项培训,确保参训率、结业率达100%。在继续支持、组织教师出国(境)培训的基础上,探索与国外、境外进行远程培训的方式与途径,让更多的教师身处家中就能了解、学习到国(境)外教育信息。

(十一)实施档案学分管理。

从2014年起,全面实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档案和学分登记的网络信息化管理。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市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及培训、教研、电教机构等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的网络登记及管理,各单位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省教师培训学时认定和登记管理办法》《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精神,做好2014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网络登记及证书核发工作。举办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培训班,执行学分管理员持证上岗制度。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建立市中小学教职工培训工作领导组和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