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年感言范文

新年感言精选(九篇)

新年感言

第1篇:新年感言范文

一年级入队新队员发言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一年级中队的,今天能代表新队员发言,我感到十分高兴! 今天是个美好而又特殊的日子。温暖的阳光,喜悦的笑脸,连小 草都在快乐地歌唱。今天是我最开心,最激动的一天。因为,我也和 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成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在这里, 我代表所有新队员,向你们献上最崇高的队礼! 老师告诉我们,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寄 托着革命先烈对我们的期望。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我 们胸前的红领巾不仅仅是荣耀,更多的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将珍 惜它、爱护它,认真学习、刻苦锻炼,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 而奋斗。 谢谢大家!

2013.6.1

第2篇:新年感言范文

通过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让我受宜非浅,感触很深;其中在新课程培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课后反思,二次备课。

现就课后反思,二次备课心得总结如下:传统的备课,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的预设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激感;强调解题技巧,忽视生活运用;强调学科本位,忽视课程整合。许多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而不善于课后的反思,这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教学问题。课前备课、书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教学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众所周知,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有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他们正在不断更新知识。而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及教学体验也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判断的。虽然在课堂上也不乏急中生智,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的先例,但更多的随机应变却留下了败笔。不论教师有无经验,处理起这类问题都会很棘手,在上课时难免总会留下诸多遗憾。课后的教学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会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弥补这个遗憾。教学反思是教师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让教师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诸如教学内容的补充是否合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否突出,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是否统一,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能力。总之是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表现和困惑、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就可以对本节课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找到反馈的信息,思考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使下一步教学设计更科学、更合理,从而更积极、更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可以把理性教学思考和感性教学过程结合起来,不但能够融合成更加完美的方案,缩小学生在课堂上实际获取知识间的差距,在这样多次往复的反思后的课堂中,使师生双向完成理念的更新和更高层次的飞跃,而且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从而帮助自己总结教训和积累经验,在不断的反思中扬长避短,形成一套能准确判断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

总之,如果一个青年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多年教学工作过程的重复,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经验型教师”的水准上,而无法成为对传统超越的“反思型教师”。没有教学的反思也就不可能使当前的新课改工作走出一片新天地。

第3篇:新年感言范文

甩不掉的周杰伦

说到动感地带的代言人,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总结,那就是无与“伦”比。动感地带能有今天,邀请周杰伦作为代言人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没有周杰伦就没有动感地带。为了说明周杰伦的重要性,我引用一下5年前网上的评论,评论如是说,“从2003年4月15日签约动感地带之后,他的代言几乎成就了一个商业传奇,2005年周杰伦的“无与伦比演唱会”更是达到了娱乐与商业合作的顶峰。在一系列充满周杰伦风格的广告片以及歌曲面世之后,他已经成为了动感地带的同义词, 而动感地带也以每三秒钟增加一个新客户的速度迅速攻下了几千万年轻人这个巨大的地盘。”

也可能是因为周杰伦代言后的动感地带品牌一直顺风顺水,所以动感地带与周杰伦的合作到现在已经延续了近8年。这个时间,恐怕在明星代言的历史上也很难找出更长的代言记录了。而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周杰伦从动感地带的代言人变成了代名词,动感地带也越来越离不开周杰伦。所以,从一个品牌安全、市场稳定的角度,中国移动都不会轻易放弃周杰伦。

当然,好的代言人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让品牌名声大振,另一方面又让品牌命悬一线。代言人毕竟不是自己的固定资产,万一出点负面新闻,或者因为其它原因不能与企业继续合作,那也是很大的安全隐患。相信拥有众多智囊团的中国移动比我们更清楚。所以,我们不能说是因为中国移动保守才没有更换周杰伦。事实上,从动感地带的代言人经历来看,中国移动其实一直在为防止“品牌周杰伦化”而做出努力。当然,最大的举动是2006年引入的潘玮柏和SHE。中国移动试图仿效可口可乐和百事的做法,通过群星的方式化解对单个明星的过分依赖。只是实践证明了,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几年运作下来,潘韦伯和SHE一直是周杰伦的配角,完全没有取代的能力。提到动感地带,大家还是想到周杰伦,而不是潘玮柏和SHE。

或许是因为动感地带与周杰伦太有缘分,才会让彼此依依不舍;或许,是娱乐界新生代真正领袖的缺失,让周杰伦一直成为动感地带的首选,这是安全之选,也是无奈之选。不管是2003年24岁的周杰伦,还是2011年已经32岁的周杰伦,动感地带还在依靠他来攻占大学生市场。

品牌需要新元素

动感地带过渡依赖周杰伦,不管从品牌安全的角度,还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都是不好的。而对于跨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品牌来说,动感地带也需要在新的时代引领潮流,才能保持品牌的鲜活。

一方面客户的需求实实在在的在变迁,手机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打电话发短信的通信工具,而更多的成为年轻人手中的玩物。如果说2009年是中国的3G元年,3G开始真正改变行业、改变产业链、改变舆论风向的话;那么,随着iphone手机慢慢变成街机,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普及,随着客户对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等游戏的疯狂,2011年则真正到了3G改变老百姓生活的变革时代。从2G到3G,从语音通讯到移动互联网,这代表了客户需求的跨时代转变,代表了客户对手机价值的全新理解、全新判断。在打电话、发短信可能都不用钱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发短信便宜为最大卖点的动感地带品牌,需要给到客户新的价值。在中国移动像互联网转型的战略下,作为移动互联网族群的先锋品牌,动感地带品牌需要首先率先引入新的元素。

而另一方面,联通、电信在强化3G与2G时代的变革,试图将中国移动逼入2G时代。而关于这一点,今年运营商新生营销中已经涌现出来了许多杰作,如联通的“不玩2G玩3G”,“你还在用iphone慢慢移动”等,电信“新翼代,用真3G革命掉老地盘”、“别被大傻忽悠,G山手机2G卡”。抛开竞争中的不和谐因素,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联通、电信策略鲜明的“老化中移动”的策略。作为老大,中国移动可以不去管哪些非正当、非正常的攻击,但是对于“被老化”的问题却不得不面对。动感地带从2003年正式作为客户品牌全国推广以来,动感地带从调性、代言人、设计版式等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效果证明还不错,但“以不变应万变”的这种淡定不是每次都能凑效的,毕竟现在已经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

如果说以前邀请潘玮柏和SHE是在居安思危,只是为品牌未来的发展着想而做出的谨小慎微的转变。而现在,在通信时代迈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历史关口,动感地带的改变从某种程度来说是“被迫”的。纵观目前校园市场,动感地带虽然市场份额还遥遥领先竞争对手,但竞争的压力已经大大超过了当年。联通的形象已经今非昔比,沃派不可能像新势力当年一样没有作为;而天翼校园在校园宽带领域具备垄断性的地位,天翼好友圈更是将用户争夺拉入了互联网领域。而动感地带原有的“短信”优势已经不成优势,缺少产品价值支撑的动感地带,急需要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来补充,推动品牌文化向移动互联网演进,已经是动感地带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韩庚要过试用期

第4篇:新年感言范文

汤松波少年时就喜欢写诗,是个很活跃的校园诗人。毕业以后从事新闻、出版、行政、党务工作,因工作繁忙,加之当时诗坛不太景气,他曾一度荒芜了诗歌创作。本世纪初,随着广西文坛的迅速崛起,文学桂军的不断壮大,这文学繁荣的景象,深深地打动了汤松波,他毅然回归诗坛,进入到他新的创作兴旺时期,在短短几年间就创作了大量的诗作,并连续发表在《人民日报》《诗刊》《十月》《青年文学》《词刊》上,先后出版了《眷恋》《灵魂没有淡季》《命运的火焰》(与人合著)等诗集,他的大型组诗《二十四节气》入选“2008中国年度诗歌排行榜”,最近又以中国56个民族为题材,创作了长诗《东方星座》,在全国诗歌界引起较大的反响。

汤松波近年的诗作,给人一种清新的气息,特别是他的新作组诗《二十四节气》和长诗《东方星座》,是广西诗坛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纵观他的诗,我觉得有如下几个特点:

立意高远。立意即是对主题的提炼。主题的深度,取决于诗人对社会、对时代的认识,对人生理解的程度,同时要求诗人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敏锐性。汤松波的诗主题非常鲜明,反映的思想比较深刻,《东方星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诗人站在时代的高度,怀着对中华民族真挚的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用诗歌的语言歌颂56个民族,奏响了一首民族团结的交响曲,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彰显民族气质、推进中华民族大团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构思巧妙。构思是一首诗的骨架,关系到一首诗的成败和水平高低。汤松波的诗,构思的成功在一个“巧”字。巧就在于他的诗不是平铺直叙,不是一般化的语言的堆砌,他的诗意常常使人意想不到,别出心裁,引人入胜。在素材取舍和组合上,巧妙地把诗的开头写得新颖别致,引导读者尽快进入全诗的意境,而结尾不作总结,不作封闭,而是为读者开拓一个新的境界,使读者有所感悟,有所深思。

形象美满。形象之美是诗的血肉,但形象在一首诗中又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的、多面的、丰满的。一首好诗要精心安排主次,协调与统一多种形象的关系,而不可单兵突破,顾此失彼。我们读了汤松波的诗,对于形象有两种印象,一是形象作用于感觉,他的诗句总是给人一种美的形象,很靓丽,感觉十分良好;二是形象作用于感情,他的诗句传递给读者一种深切的情感,打动心弦,从而产生美满、阳光的形象,把我们带进诗的世界。

感情真挚。真挚的感情是诗的生命。诗人给读者的感情必须是真的、实实在在的。诗之源是爱,爱之源是真情。诗歌创作都必须写得真真切切,绝无一点虚构的成分。汤松波的诗都是他生活体验的结晶,语言、情境、情感都浸透着真诚。他的诗体现的是现代人的感情,时代性的感情,从他的诗中看得出诗人的感情复杂、多样,而且表达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但所有的感情都是真挚的。

意境美好。意境是判定诗美不美的主要标准。汤松波的诗总是给读者一种美的感觉。他把诗的形象与感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象提供意境的空间,感情使意境展现绚丽的色调,使读者情绪被调动起来,触动读者的心魂,引发读者的想象力,唤醒读者的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读汤松波的诗有时如同观赏一幅风景画,一张美人照,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第5篇:新年感言范文

首先,说明语感的概念,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然后,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阐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最后,具体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一)、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二)、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三)、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丏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1. 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2000年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语出朱自清《春》)、“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语出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3. 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 ,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 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 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 、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 ,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2. 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3. 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 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 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注释: 

转摘自《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7页) 

转摘自周振甫《夏先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6期) 

杨炳辉《试谈语感教学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龚向明《参与和合作:走出语感教学误区》(〈〈语文学习教学争鸣录〉〉2000年10月)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5页) 

《语感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11期) 

转摘自刘电芝《试论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苗文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8月版) 

2、《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3、《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杂志社 主编:高宝立 1988年第1期) 

第6篇:新年感言范文

出镜记者是指深入到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播、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在现场直播或录播的新闻中,出镜记者主要职责是运用有声语言、电视画面、现场音响等综合手段来传播信息。与普通的新闻报道不同,现场报道的新闻中,出镜记者不仅要有发现独家新闻的职业敏感,还要具备专业的有声语言表达能力。如何掌握并用好这两个看家本领,在二者磨合中不断提升报道水平,是出镜记者必须长期深入研究的一门学问。

新闻敏感——出镜记者的核心竞争力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职业生命线,更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核心竞争力。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要完成的任务,不光是在现场“露个脸”就可以的。出镜记者的终极任务是传播信息,而新闻敏感就决定了记者能否在现场发现有传播价值的信息。与常规报道相比,现场报道对新闻敏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因为一条普通的常规新闻的报道,有经验的记者可以根据已掌握的信息,提前分析提炼新闻点,但对于现场报道的记者来说,很多时候到达的都是突发事件的现场,遇到的都是陌生人和事。如何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在复杂纷乱的现场做到“看得准、说得清”? 记者要想会说,先要会问,出色地完成现场报道,需要出镜记者有职业的新闻敏感、扎实的采访功力。

举一个笔者去年采访的实例。2012年7月,新浪微博了这样一条消息:“哈罗铁路即将完成铺轨,罗布泊将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按照常规的报道,这应该是一个消息的题材,一般来说,对这样一条消息的处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会发一个单条新闻,《新闻联播》可以出一条简讯。因为哈罗铁路是一条全长只有370多公里的单线货运铁路,在铁路等级中属于二级线路,单就线路本身而言,与前几年报道的高速铁路相比,几无可谈之资。但它“生”在新疆,“长”在罗布泊,穿越无人区,连接数亿吨的钾盐矿。而且,它是7·23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之后,第一条公开消息的铁路线,背后的新闻值得挖掘!凭着多年的积累和敏锐的嗅觉,笔者大胆设计了《穿越罗布泊》的直播特别节目,以出镜记者沿线行走的方式,连续三天做行进间直播,为节目赢得了收视看点。

看点一:电视符号——出镜记者。传统的铁路报道是两根轨,一条线,从起点到终点。哈罗铁路的起点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哈密,从瓜果遍地的哈密到寸草不生的罗布泊,记者只身前往,本身就是一个看点。其次是一路上的变化,这其中还有一个悬念:上世纪80年代初,三进罗布泊的考古学家彭加木在戈壁滩走失。那么对于我们的这次直播,同样面临着风险:“与彭加木相比,因为有了铁路工人的探路,我们可能不至于走失,但很可能在沙漠中迷路,因为在铁路线以外,每天的路都是新的,因为夜间刮的风经常在10级以上,风沙会改变前一天的路线”。在离开罗布泊的那段出镜中,笔者将这样的悬念留在出镜的最后一段,为三天的直播设计了一个总悬念,成为拉动后期收视的“扣儿”,而这样不经意间的设计,源于笔者之前深入扎实的采访和对新闻信息的精准提炼。随后,直播车队启动,笔者以出镜记者的身份随着车队向沙漠挺进,沧桑感、神秘感油然而生!

看点二:不经意发现 行进间直播。如果说,出发前的直播考察的是直播前笔者的功课做得是否认真,那么出发后,每两小时一档的直播连线,则考验着出镜记者观察发现的功力是否到位。两个小时的行程,包括路上的行程,实际上留给直播的准备时间不足一小时,而在所经之处,除了黄沙就是乱石,变化在哪里?又如何每档直播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铁路线旁的“绿纱帐”给我们帮了忙。告别哈密80多公里后,视野里就只有戈壁滩上的沙石,眼睛冒火,喉咙干渴。在“人困马乏”中,忽然一道绿色屏障让我们眼前一亮,随行的施工人员告诉笔者,这是他们在修路之外铺设的生态屏障,是环评的重要指标。在茫茫戈壁中,修路不忘环保,这不仅仅是为了给无人区里的生命线阻挡风沙,更是为了可能出现的黄羊等生物创造生存空间。看似不经意的发现,却成了后续直播的主线。作为出镜记者,笔者把这个发现的过程,当时的感悟,甚至后来在草甸下意外发现的小蜥蜴都作为直播的语言素材进行传播,将这些“散落在戈壁大漠的珍珠”以现场直播的方式串成一条“闪闪发光的项链”,产生了传统的新闻制作手段难以实现的效果。其实这其中不经意的发现,考察的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这与出镜记者背编导的出镜词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专业口语表达——提升新闻传播品质

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要完成的任务不是文字稿件,而是传播有声语言。记者有声语言运用的专业化与否直接决定了现场信息的传播质量。我们在业务研讨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是“品质竞争”。如果说,新闻敏感决定了节目的内在品质,口语表达就直接影响着节目的外在品质。而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最终决定了电视新闻的综合品质。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丹·拉瑟把出镜报道中的口语表达比作是新闻报道接力赛跑的最后一棒,而这一棒完成的效果如何是观众感受最直接的。

口语是出镜记者的基本语态。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的语言表达与演播室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虽然都是完成信息传播的任务,但二者从本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演播室主持人的传播受记者稿件的限制,更偏重于对有声语言的“播读”处理,是从稿件出发,忠于原作的“二度创作”。而记者在现场要完成的任务,是根据自己在环境中的独家发现,通过有声语言的传播,向观众展示现场,将现场的情景自然地呈现给观众,通过记者在现场的活动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演播室相比,现场记者的语言更要突出自然、流畅,“文无定式”的特点、口语化表达是一个基本的语态要求。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口语,不是生活中原生态的口语,而是专业的口语表达。也就是说,这一语态既要符合观众日常的口语习惯,又不失新闻语言的基本特点。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要做到准确、精炼、清晰、流畅,那些张口结舌、含混不清、故作随意状的表达都是不专业的表现。

出镜语言要力求形象化。今年春运,笔者以编导的身份与《新闻联播》主持人海霞合作,在春运第一天,完成了《开往春天的列车》的直播,海霞在列车上以列车员的身份进行体验式报道,其中送水的过程令人印象深刻。海霞先是接了满满一壶水,拎不动,然后又接了一个多半壶,在车厢里逐一给旅客倒水,“一节车厢走下来,我接了四壶水才勉强够,我现在已经是累得腰酸背痛,想一想乘务员每天要给十几节车厢的旅客倒水,真的很不容易”。在随后列车抵达经停车站石家庄站时,海霞在直播连线中还用肢体语言演示了倒水的过程,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实的情节、真实的感受、真实的语言、真实的感动。这是节目监看留下的评语,也是这次特别节目创作过程中的可圈可点之处。

从细节开始说起。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电视中的画面往往比我们实际看到的要精彩,这是因为摄像机有特写镜头,捕捉和放大了精彩。此理同样适用于记者的现场报道,在纷乱复杂的现场,记者的眼睛里如果没有“特写镜头”,观众就不会对你所报道的事件留下特别的记忆。出镜记者的语言一定是要满足“此时、此地、此事”的要求,要让观众注意到,在这个时候,在这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这样一个细节让人过目不忘。而要满足这些要求,就要抓住一个个细节作为切入点。不妨简单举几个例子:

例一:说精确的数据。生活中,如果你听别人说话,最容易记住的是什么?一般来讲,是数字,而不是大量的副词或形容词,这在新闻写作中一直被强调。在现场报道中,巧妙运用数据也是一大法宝。笔者在今年春运的报道中,从号称农民工火车站——阜阳火车站的内部统计表中,发现了这样的一组数字:从正月初三到初九,返程客流量连续7天同比下降,这在阜阳春运历史上是第一次。以这组详实的数据为依据,单刀直入,对阜阳务工客流的变化进行调查,揭示了招工难背后的现状以及节后农民工流向的变化。

例二:说感触——听到、闻到、摸到。电视媒体的特点是能看、能听,不能闻、不能摸,而记者在现场除了能看、能听外,还要能完成观众不能实现的愿望——“闻和摸”。记者的语言有一个突破口就是在现场把可以影响观众各个感官系统的感触说出来,增强信息的现场感。记者长江在一次矿难的调查节目中,为揭示黑心矿主在一个山洞里掩埋大量死难矿工尸体的事实,进入山洞后,因为无法一下子数清尸体的数量,她没有马上说话,而是边跟镜头走边用一句“腐烂的矿工尸体让整个山洞弥漫着呛人的味道”。一句话震撼了电视观众。

例二:依托道具、空间和背景说话。出镜记者的语言要尽量依托现场的细节、道具、背景、人群等进行对比式描述。笔者在《武广高铁试运行 跑出世界最高速》的新闻报道中,以记者体验的方式,将高铁列车在冲击高速过程中的平稳性通过一句“列车在达到350公里以上的速度时,可以看到一支香烟稳稳地竖在这里”的现场解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巧妙运用镜头说话。电视新闻中,镜头是第一发言人,镜头语言是第一位的,记者的有声语言要把握有“跟”有“让”的原则。

所谓“跟”就是语言要紧跟着镜头走,镜头所到之处语言要到位,做到“画中有话”。镜头中的语言当然不是滔滔不绝的“看图说话”,而是要告诉观众那些在镜头中看到了却不尽知的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镜头背后的故事。镜头中捕捉到的细节,是记者话语的支点,有点类似长镜头中的起幅和落幅。从一个细节中说起,到下一个细节收住或转场,让镜头语言与记者语言形成一个个声音和换面相辅相成、相应生辉的“新闻场”。在今年春运报道中,笔者借助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从监控镜头中某个车站的候车室、售票厅、进站口的变化说起,带出一条铁路线、一个铁路局乃至全国铁路春运期间的最新信息,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了直播信息最新、最快、最全的效果。

而所谓的“让”,就是“让”出画面中的音响、人物表情和有意境的特写镜头等。观众需要看到的是尽可能完整的信息场,而不是出镜记者的个人“秀”。不与现场音响“争鸣”,不与精彩的画面“抢镜”,似乎暗合了“无为而为”的古话,但做到这样的“无为”,需要记者有意的设计。在京沪高铁冲击480公里最高速的报道中,在冲高点的外景直播中,为了在几公里的直播区域中尽量多的展现列车高速前进的画面,导演决定取消记者现场解说,等列车走出镜头后再连线,不仅没有感觉到记者失语,反而起到了相互补足的作用。

第7篇:新年感言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应用,人们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大部分的网上交流仍采用字符的形式,同时占网民比例最大的人群是青年人。在这种交流过程中,语言的运用方式也显示出一些独有的特点,这造就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他们张扬个性和发挥创造力的产物,通过网络语言的类型特征分析,了解和认识网络语言,与青年展开思想交流和对话沟通,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进而引领青年健康成长。

网络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病毒、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论坛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如顶(支持)、555(呜呜呜)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是指网民在网络交流这一新兴文化中使用的新的语言。本文要描述的正是这一类别。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活泼、自由、亲切、幽默,特别贴近生活,同时又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这些语言现象的出现都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透过这些语言现象,能够看出与之相适应的特定人群在特定时期的心理状况。

一、网络语言的类型及特点

(一)网络语言的类型

1、中文用语。年轻而时尚的网民们为了在网络世界引领潮流、标新立异,旧词换新意,借用原来生活中的词创造出一些充满怪异情趣的新词,或者利用谐音改变原意等。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形象借用”。是指生活中的许多词被借用过来表达新的事物,借助于形象或意义上的微妙相似加以联想,而被赋予新的意义。比如“灌水”:发无关紧要的帖子,在坛子里聊天等,主要功能为交流感情,还有最重要的,可以长工分,原指发长贴。(2)“谐音”。是指对旧有词语的读音、字形加以变化,进而产生新词的现象。例如:“版主”变成“斑竹”:论坛版块的管理人员,把水版比作小店,他们就是店小二。

2、数字用语。抽象的数字经过网民的想象力,赋予新的组合,产生的效果出乎人们意料。这种数字化语言往往意蕴无穷而表意诙谐活泼,充满生活情趣。数字用语一般利用与汉语或者外语的谐音来表达意思,大体有两种表达方式:(1)数字与汉语谐音。最常用的有“7456”:气死我了;“1314”:一生一世等等。(2)数字与外语谐音。如“3166”:日语的再见等等。

3、缩略用语。网民们将汉语或英语变形而为缩略语,这种语言起初只是网民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方式,久之就形成较为固定的网上用语了。主要有两种形式:(1)汉语缩略语。如汉语拼音首字母的缩略,如果gg、dd、jj、mm或plmm,指的是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或漂亮妹妹;“fb”:腐败,指聚会+吃饭+活动。(2)英语缩略语。如“bb”:宝贝,情人,孩子,byebye,看具体使用英文缩略;“ft”:faint,晕倒的意思,也叫分特,表示惊讶、不可理解、不可置信等意思。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1、不稳定性。网络语言既受网络技术发展影响,又受青年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与流行文化有密切联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青年心理的变化以及流行文化的变迁,网络语言也在不断变化,旧的词语不断被淘汰,而新的词语又以极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并得以流行,呈现出鲜明的多变性。2006年5月,首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网络用语的排名,显示一些曾被各种媒体及研究文献反复引用的、代表经典网络语言的词汇,如“大虾(大侠)、菜鸟(新手)、94(就是)”等使用频率均没有超过0.2%。以前说美眉,现在就说mm了。

2、创造性。网络语言更新速度很快,新鲜词语层出不穷。而网络流行语中的奇思异想也不胜枚举。青年人将网络当成一个虚拟空间,所以在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上也力求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挖空心思,创造出一些令人感到新奇的富有创意的语言,追求一种标新立异的效果,这就使得网络话语呈现出鲜明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比如说哥哥,可以用大写的gg,也可以用小写的gg,感谢可以用39、3x、3q等形式。同时,网民还可以利用表情符号等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3、不规范性。从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看,“网络流行语”中,汉字、数字及英语字母混杂使用,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比如“i服了u”:我服了你;“走召弓虽”:超强;“油墨”:幽默,微软拼音通假字。有关专家认为,这种语言的随意性太大,不规范,只是年轻人时髦的“文字游戏”。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表现出网民们求新、求异的个性,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用语言来满足这种个性化的需求,这种个性在虚拟的世界得到了极大的张扬,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使用者的特征——年轻的心态和不拘一格的想法。

二、网络语言的成因分析

网络开启了个性化的时代,网络语言的兴起也极大地推动了当代网络青年族群个人主义、个性自由的张扬,形成必然有其相应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一)社会原因

1、社会发展。现代社会,网络不仅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工具,更形成了一个以互联网为中介的社会交往网络,网民在网络中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新兴社会群体,这一群体依靠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和网络话语在虚拟空间中聚集、交流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这种群体文化不同于其他类型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网络语言的形成,网络语言作为群体文化的产物,不仅是网络社区成员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载体和工具,也是网络社区成员的身份标识物。缺少独特的网络语言,网络社区各个成员之间在失去传递信息的有效工具的同时也失去了独特的身份标识物,网络群体和社区交往在文化层面上就难以得到维系。

2、文化变迁。从网民的年轻化来看,现在网民中的大多数都是青年人。“青年人最善于接受新的价值观,最少保守思想,不受旧的落后的文化的制约。因此,他们敢于向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观念挑战,他们也常常给社会文化注入新的内容,促进社会文化的变迁。”网络语言的产生,是青年群体更新传统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体现。他们正在显示特有的智慧与才情,他们思维活跃、新潮,他们机智俏皮、妙语连珠。他们创造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是炫耀自己身上闪耀着的智能的光辉,他们所创造的幽默诙谐的语言是对平庸、枯燥、刻板生活的温和打击。例如:555(呜呜呜):同音表示,表示彻底沮丧及伤心,可以重复使用;mm/mm:妹妹、美眉,表示年轻女性;楼上楼下:帖子中的上下部分,为了叙述方便。另外一个相关词是楼主,指发起该主题的人。顶楼,指第一个贴。

(二)个体原因

l、情感宣泄。网络语言常常用异化的、情绪化的语言来宣泄某种平日里不能或不敢表达的情感。比如,用那些隐晦的数字表达出别样的感情,770(亲亲你),1314520(一生一世我爱你)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不好意思用语言直接表达的思想感情,既简洁实用,又显得幽默含蓄。又如把“东西”称为“东东”的“童语现象”,很难想象会在网络以外的任何交流环境中出现。这说明在现今这个高压力快节奏社会里,人们对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而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这样的情绪无异于向竞争对手、向社会示弱,所以在网上这个虚拟社会中,没有人知道你的性别和年龄,没有人与你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网络便成了宣泄感情、显示“本我”的最佳地点。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就此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现代社会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理解,网络成了情感宣泄窗口。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在网上聊天的人更容易将平时鲜有机会表露的“本我”显示出来。

2、张扬个性。网络语言在另一方面常常视传统语法于不顾,表现出完全的随心所欲来。例如,网上常常将“给你打电话”说成“电话你”,甚至连“气死我了”也说成“气死我乐”这种经常出现的反常搭配,都是从常用词语中翻出新意,网络语言显得越来越随意,越来越讲究冲破束缚。青年人标新立异和叛逆的精神跃然纸上,折射出他们渴望被社会注意、理解和认同的迫切心情,着意与传统文化的含蓄、严谨和精致相疏离且乐此不疲,希望成为具有社会话语权力的主体的积极努力,愿意直接表达对社会和生活的理解和批评的率真性情。“因此,他们常以出格的表达来达到一种放松,并企望以此体验一种快意。言辞的出轨、观念的冒险,是青年人经常采用的一种炫耀性的社会互动行为。”

三、网络语言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青年人的网络语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话语之间已经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进行有效沟通完全有可能在我们教育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形成交流的障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直面网络语言的挑战,并积极汲取网络语言的“话语优势”,积极利用网络语言开展工作,方能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青年人的心灵世界。

(一)走进网络生活、了解具体情况

网络化生存方式对当代青年人的自由反叛意识进行了极度的释放,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有其独特魅力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是感性而不是理性。即使是虚幻的空间中,人的社会性被大大淡化,但人对美好心灵、美丽人生的追求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在网络空间中人的社会性约束的淡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无法再向人灌输抽象的概念、空洞的戒律、虚假的道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会产生语言差异,原因之一就是青年人已经步入网络生活并走在了前列,而教育者却还没有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走出来去适应新的教育环境。要适应网络这种全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必须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掌握网络的使用技术和操作技巧,这是进人网络生活的前提。

(二)熟悉网络语言、进行有效沟通

任何一种语言,只要还被人们使用,就必然会不断地发展。创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创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分析和理解青年人在网络语言上的创新和突破,可以更真切地了解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心态史的演变过程。网络语言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教育者如果不学习和掌握其特点和规律,习惯于传统的说教方式,与青年人开展沟通交流时不但无法被认同还可能引发逆反心理,无法有效地达到教育效果,从而失去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因此,教育者只有了解青年人的网络语言体系,适应青年人在网上的交流方式,才能更敏锐地捕捉青年人的思想、心理动态,把握青年人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变化

(三)提高理论素养、引领青年前行

在当前阶段,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影响在我国尚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网络的发展及其对于青年人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更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阶段,这需要我们立足实践,针对实践发展的具体状况不断进行理论研究的创新和发展。网络语言现象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网络文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课题之一,随着网络对社会的影响不断深人,网络必然给青年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多更新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消除网络带来的差异,更要快步迈进网络社会的新环境。在教育实践中要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三、网络语言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青年人的网络语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话语之间已经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进行有效沟通完全有可能在我们教育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形成交流的障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直面网络语言的挑战,并积极汲取网络语言的“话语优势”,积极利用网络语言开展工作,方能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青年人的心灵世界。

(一)走进网络生活、了解具体情况

网络化生存方式对当代青年人的自由反叛意识进行了极度的释放,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有其独特魅力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是感性而不是理性。即使是虚幻的空间中,人的社会性被大大淡化,但人对美好心灵、美丽人生的追求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在网络空间中人的社会性约束的淡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无法再向人灌输抽象的概念、空洞的戒律、虚假的道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会产生语言差异,原因之一就是青年人已经步入网络生活并走在了前列,而教育者却还没有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走出来去适应新的教育环境。要适应网络这种全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必须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掌握网络的使用技术和操作技巧,这是进人网络生活的前提。

(二)熟悉网络语言、进行有效沟通

任何一种语言,只要还被人们使用,就必然会不断地发展。创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创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分析和理解青年人在网络语言上的创新和突破,可以更真切地了解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心态史的演变过程。网络语言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教育者如果不学习和掌握其特点和规律,习惯于传统的说教方式,与青年人开展沟通交流时不但无法被认同还可能引发逆反心理,无法有效地达到教育效果,从而失去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因此,教育者只有了解青年人的网络语言体系,适应青年人在网上的交流方式,才能更敏锐地捕捉青年人的思想、心理动态,把握青年人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变化

第8篇:新年感言范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衔接;有效策略

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是指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七年级之间的文言文教学的过渡衔接,如果教学衔接做得好,就能使学生轻松地学习文言文。那么,教师如何进行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有效衔接呢?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的一个问题,笔者通过大量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个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是基础

课程标准是我们的教学基础依据,所以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标,明确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不同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五至六年级的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程标准中对七至九年级的文言文阅读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由此可见,新课标对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小学阶段只要求背诵古诗文,对文言文的教学基本没作任何要求,而中学阶段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激发学生情感兴趣是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到了中学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学没实用性的文言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启发引导他们。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文言文是我们的精神遗产,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当然,讲大道理来说理,七年级的学生不一定能接受,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和深入浅出的说理,比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法国这个民族是非常重视自己的民族语言的,国家可能被侵占,但语言绝不能被占领。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所以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其实是很有用的,让学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情感和兴趣。

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是关键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是中小学文言文衔接教学的关键性环节。小学生,由于刚刚接触文言文,教师讲得多,到了中学,则要慢慢地过渡到自己学。中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明白,文言文的学习无捷径可走,主要是通过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其义自现”,要养成课堂上默读、大声朗读,语文课前两分钟预备铃读背文言古诗文的习惯。可以教他们根据记忆规律有效背诵,抵制遗忘,养成积累名言佳句的习惯等等。

四、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是根本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法,但教师的教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因此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是文言文教学衔接的根本。教师不仅“授业解惑”,还应该交给学生“钥匙”,让他们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

1.诵读方法的指导

小学阶段,朗读文言文强调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中阶段,要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比如,《陋室铭》的体裁是铭文,那么,怎样让学生读出韵味呢?教师可先介绍铭文特点,告诉学生铭文是押韵的,这篇课文押“ing”这个韵母,押韵的字有“名、灵、馨、青、丁、经、形、亭”,对于这些押韵的字,我们要稍微读重一点,其他字要读轻一点,也就是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才能读出韵味。至于感情,学完整篇文章,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可以让学生深情并茂地齐读或以角色朗读。

2.讲故事方法的训练

采取讲故事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克服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在上难度较大的新课之前,先把课文的情节内容用故事的形式和学生讲一遍,然后再要求学生翻开课文学习。如,《狼》的教学,教师可以先渲染一个夜晚,一个屠夫晚归,途中遇到两只狼这种恐惧的气氛,而后让学生发挥想象来复述这个情节曲折的故事。

总之,学好文言文是新课标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就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中小学文言文知识能力、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衔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新年感言范文

    较优势,具备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以广播媒体的新闻消息类节目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广播媒体  新闻语言 短平快 竞争优势

    在当今社会,各大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受众注意力作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越来越稀缺。各大媒体之间为了争夺这一稀缺资源,纷纷采取各种措施调整栏目风格、版块

    内容,而传统媒体也不断的向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借鉴,出现了各种媒体进行融合的现象。在这个惨烈的经济竞争环境下,广播媒体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考验,但也存在着巨大

    的潜在机会。下边,笔者将重点结合广新闻消息类节目语言的基本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对中国当前广播媒体借助声音传播的特点、广播媒体新闻节目语言的特点、广播媒体语言特

    点的变化进行规律性的探讨和总结,供学界和业界参考。

    一、广播媒体借助声音传播的特点

    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杂志这五大媒体中,报纸和杂志在传播信息时采用的是图文,虽然只需眼睛便可阅读,但需要平衡大脑的思考,发挥想象力,信息的获取不够形象生

    动。而电视、网络这两大媒体虽然形象生动但却需要平衡多种感觉器官,既要看,又要听,不能实现“一心多用”而广播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只需要通过声音符号就可以实现,受众

    也只需要凭借听觉就可以实现信息轻松的获取。因此广播媒体作为大众传播手段中唯一的“听觉媒体”,成为广播媒体竞争和发展的天然优势。

    在经济学家的视角下,受众“注意力”越来越来稀缺,从传统意义上讲,这个“注意力”即“对眼球的吸引力”主要是是指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当今社会,媒体之间的竞争

    越来越激烈,都采取措施改进传播技巧,通过色彩、图片、画面、动作进行大肆的商业策划和炒作,媒体提供的信息越来越海量,从而使受众处于一种极度的审美疲劳的状态。人

    们不禁感慨,虽然节目内容越来越丰富了,但在眼花缭乱的视觉盛宴中,人们却感到了疲劳。与此同时,广播却大大解放了人们的眼睛,这个仅仅使用耳朵获取信息的媒介方式开

    始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且,这种媒体还具有“一心二用”的功效,受众可以边听节目,边做其他的事情,而电视、报纸、杂志,甚至是互联网都无法实现这一功能。广播作为一种

    伴随性的媒介正在得到老年人及有车一族的青睐,而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广播媒体迅速及时的声音传播方式,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既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广泛的传播。

    二、广播媒体新闻节目语言的特点

    马克思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人们的交往最初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语言,特别是口头的表达方式简单,易于理解,能够迅速的产生效果。这个我们可以以历史上

    那次最为经典的广播剧案例来参考。哥伦比亚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1938年10月30日在《空中水银剧场》节目播报),数以百万计的市民听到节目,认为世界大战就要来临

    了,引发了城市的大恐慌,“至少有600万人听了这个节目,并且在其中至少有100万人受到了严重的惊吓或者惊慌失措。”

    一般而言,新闻节目语言具备的特点必须是精炼、客观、准确、通俗。但现代社会已经不能满足于这些基本的要求。新闻语言还必须有人情味、有责任感,对待社会的丑恶现象就

    要鞭辟入里,对弱者就要表达同情的声音,使用温性词汇。

    广播媒体的语言与普通的新闻语言又有差别,这主要是因为广播媒体的新闻节目由于没有了画面的对照,单靠听觉来接受和获取信息,就需要广播媒体新闻节目的语言凝练,通俗

    ,避免歧义。同时,也要求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悦耳动听,能够先声夺人,充分的发挥广播媒体的语言优势。在这,广播媒体的语言具有温暖暖人心,提供情感关怀的功能,它

    采用对白式的播放方式,容易拉近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让听众感觉到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是在跟自己进行促膝交谈,发挥广播媒体的情感慰藉和新林关怀的功能。

    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专家、上海大学传播学教授吴信训曾经指出,广播新闻消息强调反映“事实发生、发展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语言通俗易懂,充分调动声音、音响的表现

    功能,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具体形象地表现新闻事实。”

    三、广播媒体新闻语言特点的变化

    语言的产生使人们摆脱了使用非语言的动作、表情、吼叫等动物性传播手段,成为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可以说,语言的发展变化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反映和重要

    标志。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语言的进步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大众媒介产生后,作为信息承载渠道的语言也在与时俱进的进行着调整。因此,广播媒体的语言特点并非一成不

    变,它也随着所处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播媒体所生存的环境现在广播媒体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与此相对应的是广播媒体的语言特点也在发生

    着变化,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压力和受众的审美变化。

    近年来,广播媒体新闻语言特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听众群体发生了变化,主要以移动性的伴随收听者和老年群体为主,这就要求新闻语言必须符合这两个群体的

    各自特点;再次,在文化形态呈现多元化倾向的今天,广播媒体的节目语言要向网络和其他媒体取法,使当地借鉴和吸收其他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语言养分,使语言在不违反新闻

    传播严肃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活泼,轻快。

    行文至此,笔者结合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及常识,分析了广播新闻消息类节目的语言特点及风格,并分析了其演变的基本规律,正是因为广播所具有的语言魅力和特点,才

    使得广播媒介虽然面临多种媒体手段的夹击依然保持着独有的竞争优势。

    [1] 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2] 胡正荣、曹璐、雷跃捷:《广播的创新与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3 ]张勉之:《世界广播趋势》,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