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草药种植范文

中草药种植精选(九篇)

中草药种植

第1篇:中草药种植范文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种草药种植;产业现状

[DOI]10.13939/ki.zgsc.2016.31.110

随着我国对中药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草药种植已被各界关注,而现代中药的兴起无疑给我国中药材种植业带来新的发展,目前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种植中药材,大力支持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近几年来,各地抓住退耕还林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加大中药材生产布局调整的力度。[1]作为中药材主产区的山东省相继出台了大力支持中草药种植的政策,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中草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重点,逐步形成了一批大的中药材优势和特色产区。

1山东省中草药种植现状

1.1山东省中草药资源和品种现状

山东省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地处中国东部、黄河下游;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鲁东波状丘陵区、鲁西北平原区;水系发达,气候温和,降水量集中,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优越的地理环境,使之成为我国中草药资源大省之一。省内中药资源丰富,有天然药材资源1470种,占全国中药资源种类的10%以上,其中植物类药材达1299种。大量收购的中药材390多种,地产药材200多种。许多中药品种在国内享有盛誉甚至闻名于世界,有的品种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我国的“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就记载了山东产金银花、北沙参、丹参、瓜蒌等地道药材,其种植和加工历史也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5年以后,山东省中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成为拉动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省内中药材种植面积由20世纪初的30万亩左右,发展到目前的180万亩以上,约占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10%,产值近90亿元。全省中药材种植品种70余个,其中实现规模化种植的20多个,金银花、丹参、桔梗、黄芩、西洋参、丹皮、徐长卿、栝楼、山楂、银杏叶等主要道地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1.2中草药种植生产区域和规模情况

中药材种植栽培已成为促进山东农业发展的优质项目,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前景广阔。种植区域由上世纪末的沂蒙山区、胶东半岛的文登、鲁西南的菏泽为主的传统产区,扩展至全省各市。省内除聊城、德州、滨州未有中草药基地外,其他14个地市均有不同规模种植,并逐步形成临-日-潍-淄、济-泰-莱、威-烟-青、菏-济、东营5个大的中草药种植分布区域。其中临-日-潍-淄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约占全省面积的90%,区内群山连绵、丘陵纵横,盛产金银花、山楂、丹参、黄芪、桔梗、徐长卿等优势特色药材品种;另外,文登西洋参、菏泽丹皮、平邑金银花、郯城银杏叶、莒县黄芩等品种,当地的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省同品种种植面积的95%、85%、75%、70%、60%。山东省产区的金银花、丹参、桔梗、西洋参等中药材年交易量分别占全国同期同品种交易量的60%、50%、50%、30%以上。[2]

《山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4― 2020年)》中确定重点建设鲁中南山区、胶东半岛、鲁西南、黄河三角洲、微山湖与东平湖五大中药材生产区,重点培育金银花、丹参、桔梗、黄芪等中药材优良品种20个以上。

“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正在成为省内中草药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省内现有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200余家,中药材销售专业合作社(公司)约300家;现有以中药材种植、提取、销售为主业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0多家。建立万亩以上规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10处以上,通过中药材GAP(良好农业规范)现场认证的有6处。

2中草药种植产业化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2.1中草药种植技术人才缺乏,缺少专门技术指导,生产科技含量较低

中草药种植只要有土地和人力就可以种植,但中草药种植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管理规范,只有规范的生产,才能得到质量稳定、均一可控的药材。而我省不少中草药主产区缺少中草药种植技术人才,缺少对种植户的技术指导,药农在田间管理上比较粗放,使用化肥、农药没有标准,造成中草药出现农残、药残、重金属超标,与GAP技术规范存在不小差距。

目前由于普通药农缺乏科学的种植知识和技能,省内优势中药材已出现较为严重的品种退化、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致使出口的药材被外商退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缺乏指导农民种植药材的科技人才、市场缺乏熟悉中药材鉴定的高层次人员,致使中药材的优劣真伪难辨,从而使原本得天独厚的资源不能体现出其优势,也就无法转化为财富,因而严重制约着中药的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指导农民科学规范地种植和鉴别中药材的高层次人才奇缺,以致中药材产品质量不稳定、产业开发滞后,产业效益较低。[3]

2.2中草药种植产业信息不对称、缺乏统筹规划

市场宏观调控不足,产供销信息不畅。全省尚未建立规范统一的中药材市场供求信息平台,药农的种植、销售等存在很大盲目性。药材属于特殊农产品,主要应用在医学领域,不像水果蔬菜是生活必须品,药农对外界市场信息不够了解,种植中药材主要受药材行情利好影响,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少有人会对药材未来的走势考虑。常言道“药少了是宝,多了是草”,药贱伤农、血本无归的情况时有发生。

企业不了解最新科研成果,中草药的种植方法相对滞后,导致中成药的科技含量过低,中草药种植企业在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资源的拥有量严重不足,创新能力提升较慢,而科研机构偏重基础研究,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低。新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缺乏规范、可靠的科学数据,从原材料到成品缺少可控的质量标准,在中草药的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应用理论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等方面研究不够深入,未能全面利用现代化农业的手段实现技术创新。

2.3中草药种植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链条较短

中草药种植产业链按龙头企业和参与者不同,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企业+基地+农户)、中介组织带动(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带动型(生产者与市场经营者通过合同构成稳定的购销关系)以及其他类型。目前省内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少龙头企业带动,对当地农村经济和药农增收的引导、带动作用小,还未真正形成中草药种植产业特色;且龙头企业本身发展处于摸索阶段,也存在管理水平低、产品成本高、创新能力弱、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中草药种植模式仍保留着分散、粗放的小农经济模式,多以农户和小型种植企业为主,受限于其获得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或错误性,决策结果不能达到最优,使其对市场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市场竞争力较低。

大部分药材产业链较短,产业链一般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部分,只有当中游和下游通畅时,上游之水才能顺流而下。而省内的中药行业主要以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售,精深加工程度较低,对中草药的需求有限,企业竞争力不强,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不足20家,还未产生强大的经济拉动力。

3产业化发展措施

3.1健全产业链建设,推动中药材的深加工与综合开发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产业大拉动,在推进上游产业的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中、下游产业发展。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是重点,推动中药材的深加工与综合开发是关键。继续推行“企业+基地+农户”“ 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推进中药生产和中药材加工企业在中药材产区建设稳定、可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促进道地和优势中药材向最佳种植区域集中。

中药材加工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设备,改进加工工艺,提高收率,提高药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并在规范化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传统产品外,以金银花、丹参、桔梗、牡丹、栝楼、北沙参、西洋参等药材为重点,积极开展功能饮料为主的饮料、茶叶、功能性食品等延伸性产品研发;探索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综合利用途径,加强中药材在中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化妆品等方面开发利用,将中草药制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造更大的价值,培育几家过亿元的中药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3.2大力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实施品牌培育战略

中药材的种植是中药药品研制、生产、开发和应用整个过程的源头,只有首先抓住源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药质量和中药标准化以及中药现代化问题,因此,中草药的规范化种植对于推动我国中医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自2003年开始建设中药材GAP基地已来,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药材生产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要想取得中药现代化建设的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大力推行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这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基础保障。只有规范化种植才能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均一,因此,中药材种植中要树立品牌意识,突出规范化种植药材的质量优势,让消费者认识到品牌中药材的重要性,即“好药材才能制造好中药”。此外,应立足道地及优势中药材资源,建立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发挥道地药材在临床上特有的疗效,以便增强中药材的品牌效益,提高中药材价格竞争优势,使患者和基地利益最大化。

3.3推进中药材市场体系建设,健全产业发展体系

立足现代化、规模化、信息化的功能定位,加强中药材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市场的信息、包装、仓储、冷藏、运输等功能,提高辐射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采用专业培训、科技下乡等方法,培养一支用用现代科技知识管理的产业发展主力军。加强中草药种植宣传,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到中草药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完善“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发挥种植基地和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推动中草药种植产业稳定发展。提升中药材产业在农业公共服务中的地位,强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生产企业与广大药农的紧密合作关系,增加中草药产业化的科技投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4,5]

4结论

随着中医的不断普及,中草药种植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规范种植中草药是对于中草药种植产业的最基本要求。良好的基地环境,有效的基地运行模式、质量溯源的安全意识,不断建全的中药材的产业链、战略品牌的培育等均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中草药种植业的成功大厦,基本达到了中草药种植产业的要求,同时也在某些方面提示着中草药种植业应该关注的重点。因此通过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中草药种植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措施,把握其发展脉搏,进而保障中草药种植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成明,靳光乾,付建国,等.对中药材产业现状和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中医药发展论坛,2004,8(8):659-663.

[2]王志芬,刘喜民.山东中药材种植的现状及其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09(11):5-6.

[3]李祺,刘盈.我国中药产业链问题与成因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0,8(35):2214-2217.

第2篇:中草药种植范文

    从五马创办药物种植场的38年实践中,充分证明了中草药的种植是环境保护和农民致富的途径之一,也是自然资源良性循环的最好形式。 

   一、引进中草药种植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憗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第一次用大量事实雄辩地证明了生物的适应性,以及在外部条件影响下野生动植物发生变异,经人类长期局部无意识和有计划的选择,使变异逐惭积累加强而成为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通过同一途径又可获得它们的新品种。 

    达尔文的发现正确地揭示了有机界发展的规律。也证明了中草药人工栽培的可能性。 

    黄连是一种名贵短缺的中药材。原产地在四川省石柱,那里是冬暖春早,日照较少的气候使黄连养成了喜冷怕热的习性。而五马药场却是冬寒春迟,但是由于山高林远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域特点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那样。黄连生长有它相对适应的一面喜冷凉并非越冷越好,怕酷热也不是一点光照也不需。药场经过对比考察研究和分析选择了半山向阳,50度的沙质土壤,采用了搭棚遮荫办法,照应黄连喜冷凉怕酷热的习性。又根据黄连生长的不同时期的需要,幼年期娇嫩怕热就减少光照增大阴度,中年期期枝叶繁茂,根茎快速生长,需要大量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就疏棚增大光照到70-80度之间。又依据每年的四季变化及时调节光度,保证了黄连生长的良好态势。在黄连生长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它的根部不断往地面上延伸,而药用的主要部分是根,为了达到增产的目的,护根并促进其茁壮,便是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为此通过实践探索出往根部培土的一般规律,从生长的第三年起培土5分,第四年培土8分,第五年培土1寸。一至二年培土根会长的又细又长。如遇大雨冲涮根部,雨停后就要及时培土。 

    黄连试栽成功,可是一亩黄连要毁三亩林搭棚遮荫的现实很使人耽心。我们联想到杜仲也是一种名贵紧缺药材,它的生长特性是春未夏初枝叶繁茂,恰好和黄连大量需要遮荫相吻合,在杜仲荫下间种黄连,以杜仲林代替搭棚试验成功获1987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提高黄连产量和质量为药场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我们从“砍倒老树发新枝,生长更快”的现象中受到启示,进行了大胆实验,将4-5年的黄连采收80%的根株为商品,对保留的20%的根系切除毛根,再培上腐殖土,促使它迅速分蘖,把这种方法命为“黄连疏根续连法”,使亩产达到1207斤比原产地的亩产高出4倍以上,又获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引进黄连在五马药场落户繁衍,并逐年向邻近的省、市、县、村、社推广,提供给他们一万余公斤药籽,800多万株药苗,培训技术人员500多名,答复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群众咨询来信600余封。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受益,并使陇南地区成为全国三大黄连生产基地之一。事实胜于雄辩,只要创造出或利用大自然的有利条件,引种外地中药村完全是可能的。药场又引进种植了西洋人参、西红花、洋地黄、浙贝母、山茱萸等54种。不仅栽培成功,而且产量和质量都比原产地有所提高。 

    外地名贵药材引进种植成功,更验证了生物和适应性及其规律。西部广袤地区的农村有着药物生长的良好植被、土壤、气候等条件,大力推广和种植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由于引进的名贵中药材市场价格看好,呈逐年上涨趋势,繁荣市场 

经济。广大农户最易接受和形成共识,确实是农户致富的门路。 

    二、野生中草药变家植的广阔前景及紧迫性 

    西部贫困山区由于发展缓慢,经济滞后,生产条件简陋,广大民受传统影响,“靠山吃山”的观念根深蒂固。而外商对本地野生资源无计划,盲目地收购。诱使百姓,“杀鸡取蛋”式的采挖,致使中草药资源和其他绿色资源濒临灭绝的厄运。因此大力开展野生中草药的人工种植不仅仅是为农民开辟一条致富门路,更为长远的是,关系着千秋大业挽救濒临物种,维护生态平衡,造福人类,还地球本来面目。 

    野生中草药变家种前景十分广阔,五马药物截止目前,已成功种植野生中药材150多种。 

    象天麻这种名贵中药材。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天生神麻”“天麻会走种下没有”。药场从1969年春天开始试种,连续三年都未成功。后来我们对于天麻生长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走访了千家万户向群众请教,总结失败的教训,牢牢掌握住民间说的“青  树底卧天麻”即砍了青  树的树桩旁边易生天麻的蛛丝马迹。于1971年7月试种成功,成活率达20%。正在这个时候日本科学家揭示了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关系,对药场的实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1975年获得大面积的天麻无性繁殖成功。平均亩产比野生天麻增产5倍以上有的高达20倍左右。从实验失败到稳产高产共经历了七年之久。时间是漫长的,工作是艰苦的,探索的足迹是沉重的。但也证明了一条真理,只要不怕失败,勇于奋斗和努力规律是可以发现和掌握的。随即向周围省、市、县、乡、社推广,包括技术转让,一时出现了种天麻热,因种天麻成了专业户,万元户者比比皆是,但又出现了新问题,天麻退化,块茎形状变细长。我们又看到这样一情景,天麻在地面上有茎、花、果实。有了果实就一定会进行有性繁殖,于是我们在蜜环菌上进行接种天麻果实的实验,果然成功。这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有效地防止了天麻退化,保证了天麻种植的质量。1982年12月4日的《甘肃日报》上披露了这一消息。 

    猪苓也是一种奇缺的名贵中药材。其功能为利尿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经中外医药专家的研究测定还有防癌、抗癌之作用。猪苓的生长也有神密难测的特点,从盘古开天到今是靠天然野生供给。因为它也和天  麻一样深睡地下,地面不露踪迹采药者全凭经验寻找。药场从天麻和蜜环菌的共生关系中得到启发,把蜜环菌和猪苓栽培在一起,经过多次实验,选择不同的地理条件,又取得猪苓人工种殖的有性繁殖的成功,每窑的产量高过野生的20倍以上获省科学成果二等奖。 

    此外本地野生的钮子七、竹节参、羽叶三七均有滋补强壮、散淤止痛,止血之功效,它们的总皂甙都比西洋参、人参高的多,据崔德先生著《西洋参专辑》记载:西洋参的总皂甙为7.06%,人参为4-7%而三七则为10,9%,钮子七9.62%。竹节参13.66%。这三种药材。我场均以野生家种成功。如果能开发利用将会发挥更大的医药效应。因为这三种药材种植起来比起西洋参、人参来要容易的多。那么其他草木或木本药材种植更易家种成功。 

    综上所棕在西部贫困山区广泛开展中草药种植是农业走向市场,农民脱贫的理想项目,应大力倡导,建议列为西部开发和实施十五计划的项目之一。最近甘肃省省长宋照肃在讲话中把发展中草药的研究和种植作为甘肃开发的三大计划之三,是颇有见地的,是结合西部农村实际的。 

    三、开展中草药种植与环保之间关系 

    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首先为退耕还林的大政方针带来新的希望。树木和草同生于大地之上,中药材就是树和草中的绝大部分,所以发展中药材实际上也就是退耕还林,保护环境还大自然本来面貌。况且林和草有互补作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药场所创造的杜仲树荫下间作黄连就是一例,黄连在杜仲下生长五年后采收,这时的杜仲已长成直径为5寸的高大乔木,继续生长在适当的时机再收药用部分。 

    根据我们对药场周围,幅射五十公里的山山岭岭的调查勘探,发现林下间作药材的潜力很大的,如野生茯苓就生长在松树林下,灵芝草就生长在青  树下等,种药可以使广大农民脱贫,从全国范围来讲,粮食生产已基本过关,市场粮价呈下降趋势,靠粮出售增加收入已相当困难,有计划地带领他们通过种植中草药为他们走出困境提供了可能性。这种计划如果能实施将可能性变成增收的可靠的保证。农民手中有了足够数量的钱,退耕还林和环境保护才能落到实处。 

    现在国家实施西部开发计划,花费巨额资金埋设地下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从青海经甘肃到四川是解决能源,保证退耕还林,环境保护的实施。对于西部地区广大农民来讲,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谁都要吃饭穿衣,饭要用燃料煮熟,在用钱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只有靠砍柴伐树、铲草解决,有了钱才有可能购买天然气,住房也是同理。家家户户都去这样做,退耕还林也难保证青山常在。自然环保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若要良性循环,就要构成这样的模式:发展中草药种植解决农民用钱问题,保证退耕还林战略计划落实,环境保护自然永续发展,反回来产生中草药效应,在广大群众中转变传统意识为“靠山养山”形成青山常存,绿水长流的美丽环境和鸟语花香的四季风光。 

    从市场经济的观点看,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就是粮、油籽、棉。那么第二需要莫过于医药了,而中草药在医药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引起全世界人们的观注和青睐。将会在世界医药市场上独占鳌头。朱总理在访泰国时签订了发展中药的协议书,可见其重要意义。 

    根据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中草药大辞典》的统计被编入的植物药4773味。这数字并不能囊括所有的中草药,已经是个很宠大的数目了,可见我国的中草药资源的丰厚繁多。加上传统的中医学。中药学和针炙、气功,成为世界医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无论生产、市场前景都是十分广阔的。如能纳入国家的十五计划。形成中草药生产、加工成产品(办工厂)有人专门组织管理,销售,指导科研一条龙。绿化了荒坡、荒山,还愁什么退耕还林不能实现,环境保护得不到治理呢? 

    可悲可怕的是中草药也是和其他环境资源遭受污染破坏一样,而面临灭顶之灾。一是中草药市场非常混乱,从收购、采挖都是采取一次性灭绝的掠夺方式,假定某种中药材市场紧俏,该药材几乎就要灭绝,其中繁殖旺盛者要恢复至少得十年。生命力相对脆弱者就此终止生命,永远从地球中消失。将来仅存在于文献记载中。如金钗石斛,又名金耳环(土名)有滋阴养胃清热生津之功能。60年代外地客商进入产区连根采挖,再加之森林采伐了原始生态,以后再没发现。娑罗子别名索罗果,高大乔木树龄可达千年以上树形、花、叶都  具有观赏价值。果实入药有甘、温、理气止痛之功用。60年代陇南年产量80_100吨,而在1999年,总产量下降到1000斤左右,由于价格高出核桃10多倍,采摘的人们往往伐倒大树而得果实,面临灭绝危险。再如珠儿参,养阴清火生津功能胜过西洋参,而因无人研究培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还有多种不再一一赘述。挽救濒临中药材只有发展人工家植,在西部贫困山区欲采用高科技手段,时机还不成熟。

   关于保护国家珍稀动物,国家早已采取了保护措施,对于珍稀木本植物也有相应的若干规定,而对于草本类就很少提及了,自然不包括濒临灭绝的中草药及中草药资源。笔者认为这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事。中草药的作用不仅仅是治病了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已应用到其他领域中去。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中草药牙膏驻颜养生的各种面友、各种香皂、化妆品等,人们对于中草药的认识和不断发现也是无穷无尽的,可以说每一味中草药就是一座绿色工厂所生产的人们需要的各种产品,是人力所不能及的。是人为的任何企业所不能替代的。(二)是缺乏管理和研究,现有的药场属于国家办的尚少,集体办的大部分都因人员更换而倒闭,原有种植成功的药材几乎被采尽挖绝,中草药的种植也并非人们想象那么容易,从我们实验中如羌活、桃儿七、天麻的有性繁育等都有种籽发芽,接种困难等问题,需要研究的课题实在太多,也需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处理探究。对于中药市场的管理也只能在大量栽种有了足够数量的药源之后,自然就纳入合乎良性发展的渠道。种药的群众也会由自发行动渐进为自觉行动,(三)是药场的工作人员的地位、待遇、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如五马药场38年无人过问,一旦有了高效益:每年纯收入在 60多万元之后,有人开始害红眼病了,千方百计挤走原工作人员,换上新手之后毁灭性掏尽挖绝。现在的药场不过是一片荒山秃岭,使实验中断,科研成果化为泡影。 

    如何开展中草药种植,就我们药场38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条建议可供参考。(一)转变观念承认存在决定意识这一宇宙规律:中药市场的混乱,农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民,大多数还处在贫困状态之中,这是客观存在,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要立足于实地,这就需要进行卓有成效的论证与考察。这些地方形成的虚报浮夸作风往往不可信。有了这样一个立足点回过头来看中草药的种植的伟大意义和价值的份量不在其他事业之下。农民的经济基础发生改变之后,环保意识自然增强,所产生的效应来促进环境保护。 

    (二)把中草药的种植和研究,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中之重来看待,这是对十五计划相对而言,也许经过十五计划的具体实施之后,环境保护已经成了广大农民的共识只有另作他论了。 

    上文已用大量篇幅论述种植中草药对环保的作用和意义,其内涵不仅如此,在百姓中牢固的树立环保意识,仅仅依靠口头说教则远远不够。要使他们心灵震动,产生环保激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基础条件,以后的发展他们是会尽力的,忠诚的,会产生创造性的奇迹的。如何创造基础条件,除了必要的资金投入之外,还要有人管理、组织、指导,同时科研工作也要相继跟上去,才能保证种植中草药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创新,保证质量。从我们38年的实践中深切领悟到,只有科研工作不断有新成果,新创造才能使中草药种植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建立中草药种植和探索的科研机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种植和研究中草药必须有配套的科研机构。据我们所知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的省市、自治区尚少。据2001年报刊分类目录中统计554种医药药学杂志中只有一种是中草药杂志。可见其薄弱程度,因此建议在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成立相应的中草药科研机构。从事药理、药学和攻关高难度的中草药栽培技术,如虫草、天麻的有性繁殖以及南药北调,东药西移,野生家植中的果实发芽难,生长缓慢等问题,还有一些亟待研究和发现可以利用的野生中药材。 

    (四)首先办好一批示范药场,作为带动和推广的基地,为周围群众提供药籽、苗、科研成果的推广,另一方面种植中草药创造市场价值,并把科研创新大力开展起来,为永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边种药边进行研究是可行的办法,但是必须和中草药的科研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和配合,一方面提供最为可靠的实践数据,另一方面溶入高科技成果,二都是互为补充,构成不断发展的框架,所产生的效应是十分可观的,永久性的。 

    (五)要有适当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保证启动。当然必须在决策者的心目中,要把此项事业当成系统工程看待,不能低估其作用,这是利国(环保)利民的大事。 

第3篇:中草药种植范文

关键词:恩施州;药用植物;分布概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华中腹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0′~110°31′,北纬29°05′~31°30′,是云贵高原植物区系向东过渡和亚热带植物区系向北过渡的交汇地。地貌复杂,既有崇山峻岭,又有幽谷平川,河流密布,真可谓山高水长;气候多样,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有些地区长年云雾缭绕,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拥有十分丰富的植物区系,蕴藏着包括水杉、巴东木莲、珙桐、马蹄香等中国特有植物在内的丰富的植物资源,是中国具有东亚特色的植物分布最广,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笔者在本所从事近30年的资源调查、征集、保存与开发利用研究,深感恩施州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

1 恩施州药用植物区系成分

药用植物一般都有较强的地域性,它的生长、繁殖和发展往往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恩施州境内蕴藏的丰富药用植物资源是与该州的自然条件的优势密切相关的。州内自然条件优越,植物成分丰富,药用植物的分布也多种多样。

1.1 药用植物科、属、种的统计

到目前为止,已知全州药用植物共205科881属2258种(见表1),可见恩施州药用植物的种类是十分丰富的,属的密度也较大。在这些药用植物中,草本植物的属、种占绝大多数,而木本和蕨类植物占比例较小。

表1 恩施州药用植物统计

1.2 主要代表科

据统计,在这些药用植物中,有45科含有较多的属、种。

1.2.1 超过20种的有30科

水龙骨科(12属36种)、桑科(6属22种)、荨麻科(12属37种)、蓼科(6属48种)、石竹科(10属23种)、毛茛科(19属86种)、小檗科(5属39种)、樟科(7属22种)、罂粟科(9属24种)、虎耳草科(9属33种)、蔷薇科(24属108种)、豆科(46属91种)、芸香料(9属33种)、大戟科(13属31种)、葡萄科(6属25种)、五加科(9属25种)、伞形科(31属63种)、唇形科(35属83种)、茄科(11属21种)、玄参科(14属36种)、茜草科(15属30种)、忍冬科(7属26种)、葫芦科(15属35种)、桔梗科(7属23种)、菊科(66属153种)、禾本科(34属44种)、莎草科(7属17种)、天南星科(9属22种)、百合科(27属112种)、兰科(30属57种)。

1.2.2 含14~20种的有15科

马兜铃科(2属19种)、苋科(6属14种)、十字花科(9属17种)、景天科(4 属19种)、木兰科(6属19种)、卫矛科(4属19种)、堇菜科(1属15种)、柳叶菜科(5属14种)、山茱萸科(4属16种)、报春花科(3属19种)、木犀科(5属17种)、萝摩科(6属14种)、马鞭草科(6属15种)、苦苣苔科(12属20种)、爵床科(9属13种)。

1.3 恩施州与其它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的比较

由于该州植物区系的复杂,药用植物的品种数是相当大的。据初步统计,恩施州的药用植物种类与《中药大辞典》和其它地区所载的药用植物种类相比,前者约占《中药大辞典》所收载种数的45%,占《四川中药志》所收载种数的67%;与同纬度的四川省宜宾地区、万县地区以及广西、浙江等地相比,已超过了这些地区药用植物名录或药用植物志所收载的品种总数,同时还超过了《全国中草药汇编》收载的品种数(2200种)。

1.4 中药材品种多、数量大

据药材部门历年统计,恩施州药材收购品种已达282种;年收购量超过100000kg的有黄连、党参、厚朴、杜种、木瓜、香独活、续断、大力子、南大黄、白术、玄参、云木香、丹皮、白芍、山药;湖北贝母在1983年产量已达到80000kg。目前,该州大面积栽培和家种家养的药材已达30多种,主要有黄连、党参、当归、白术、白芍、丹皮、山药、桔梗、厚朴、杜仲、独活、黄柏、乌头、天麻、白附子、枳壳、木瓜、荆芥、大黄、藁本、红花、湖北贝母、川牛膝、云木香、白木耳、竹节参以及青蒿、贯叶连翘、缬草等。其中黄连、厚朴、杜仲、木瓜、续断、天麻、党参、香独活等驰名国内外并大量出口;大黄、湖北贝母、丹皮、白芍、当归、大力子、香藁本等品种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民间草药种类则更多,很多品种疗效显著,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如头顶一颗珠、江边一碗水、朱砂莲、乌云伞、小蛇参、竹节参、胡豆莲、水灵芝等。

2 恩施州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其地理分布

由于本州的地理条件(例如气候、土壤类型等)具有明显垂直分布规律,因此作为自然条件最综合的表现―植被,在本州也是受垂直地带性规律所支配的。药用植物的分布与地理条件及植被类型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也表现出明显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2.1 北部长江三峡谷地和神农架南坡

2.1.1 北部长江三峡谷地

巴东县长江北岸至沿渡河的中部均系长江三峡谷;本地段在海拔800~1500m范围内,药用植物丰富。乔木入药种类不多,主要有川桂、臭樟、猴樟、枫杨、刺楸、野核桃、飞蛾槭、黄柏等;药用灌木和小乔木品种较多,主要有山胡椒、木姜子、马桑、六道木、盐肤木、月月清、小檗、海桐、青荚叶、红茴香、猫儿屎、木、构树、猫儿刺、紫珠、黄花远志、大血藤、山木通、香花岩豆藤、猕猴桃等;药用草本类植物极为丰富,喜生于较为阴湿的峡谷和阴坡林下及灌丛中,主要有重楼属、天南星属、楼梯草属、冷水花属、升麻属、鹿药属、独活属、黄精属、细辛属、半蒴苣苔属、牛儿苗属、繁缕属植物以及天蒜、聚花过路黄、川鄂獐耳细辛、黄花油点草、藜芦、鬼灯擎、八角莲、细穗腹水草、类叶牡丹(红毛七)、箭叶淫羊藿、裂叶秋海棠、草、山酢浆草、银叶萎陵菜、独蒜兰、蝎子草、藁本、掌叶蝎子草、黄水枝、石吊兰、人血草、太白贝母、绿花杓兰、列当、泽泻虾脊兰以及蕨类植物石韦、铁线蕨、苹等。

2.1.2 神农架南坡

沿渡河北部系神农架南坡,本地段在海拔1000~2200m,多系针叶阔叶混交林,土壤湿润肥厚,有机质丰富。除上述药用植物种类外,灌木丛内还有杜鹃、忍冬、木通马兜铃、中国旌节花、华中五味子、大血藤等;草本植物还有星果草、毛叶藜芦、南方山荷叶(江边一碗水)、黄连、穿心莛子、珊瑚苣苔、秦岭黄芪、木贼、大叶火烧兰、牛耳朵、蕙兰、流苏虾脊兰;蕨类植物有石蕨、庐山石韦、盾蕨、齿盖贯仲等。在海拔500m以下的低山,由于阳光充足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药用植物种类较少,仅在河岸、山麓、路旁分布有茵陈、青蒿、猫眼草、过路黄、地柏枝、江南卷柏、醉鱼草、藜芦等;在低山峡谷还有小三叶山豆根、石吊兰等。

三峡谷地和神农架南坡是恩施的主要药源区之一,尤以草药著名,如江边一碗水、八角莲、头顶一颗珠、竹节参、扣子七、露水一颗珠等。野生中药材也十分丰富,如细辛、淮通、大条青木香、黄柏、大血藤、黄精、香藁本、天南星、淫羊藿等。栽培的主要中药材有黄连、当归、香独活、白术、云木香、党参、藁本等。

2.2 西部和东部山区

本地段主要包括巴东南部、建始东北部、恩施、宣恩东部和鹤峰北部以及恩施北部和利川全市。海拔一般在800~1800m,偶有低山峡谷分布其间;地势垂直变化大,自然植被发育良好,集中反映了中亚热带特点,药用植物的分布也随着海拔高度和植被的不同而差别较大。

2.2.1 在海拔800~1300m区段

(1)药用乔木。

主要有细叶香桂、女贞、合欢、山合欢、大枣、 刺楸、木瓜等。

(2)药用灌木。

主要有八月瓜、鹰爪枫、异梗五味子、云实、锦鸡儿、常春油麻藤、飞龙掌血、算盘子、长毛远志、南蛇藤、卫矛、野鸦椿、三裂叶蛇葡萄、秤钩风、十大功劳、三颗针、红凉伞、朱砂根、钩藤、四川清风藤、大叶蛇葡萄、猕猴桃、瓜木、木芙蓉、马桑、异叶榕、大花湖北木兰等。

(3)药用草本。

主要有华中前胡、老鹳草、茜草、红花龙胆、地耳草、金丝桃、元宝草、博落回、铁苋菜、牛皮消、栝楼、兔儿风、刺儿菜、瓜子金、九头狮子草、蛇根草、总状土木香、陆英、土三七、珍珠菜、野葛、地榆、四川虎刺等;在沟谷两旁和北坡阴湿处常分布有半蒴苣苔、降龙草、中华秋海棠、酢浆草、峨眉凤仙花、细柄凤仙花、沼生柳叶菜、毛脉柳叶菜;在沟边、沼泽、田畔低湿处有石菖蒲、白芨、水蜈蚣、苔草、石蒜;在山坡草地有牛皮消、獐牙菜、紫草、琉璃草、白花败、一枝黄花、野、毛茛、三叶萎陵菜、结香等;在岩石上有岩泽兰、庐山石苇、岩白菜、瓜米还阳、山慈姑、卷丹、岩防风、石斛等。

2.2.2 在海拔1300~1800m区段

(1)药用乔木。

主要有天师栗、黄柏、厚朴、大花湖北木兰、川楝、川桂、毛泡桐、三尖杉、红豆杉等。

(2)药用灌木。

主要有铁线莲属、五味子属、冬青属、五加属、悬钩子属、海桐花属、木通属、青荚叶属和满山红、腺萼马银花、杜茎山、紫金牛、连翘、刺葡萄等。

(3)药用草本。

主要有乌头属、唐松草属、淫羊藿属、薯蓣属、金粟兰属、荷青花属、冷水花属、楼梯草属、八角莲属、细辛属、马兜铃属、天南星属、黄精属、重楼属、万年青属、鹿药属、麦门冬属、凤仙花属、马兰属、蛇莲属、报春花属、香茶莱属和鬼灯擎、红毛七、扣子七、莱子七、荷包牡丹、鸡眼梅花草、蛇菰、黄筒花、囊瓣芹、紫金沙、人血草、卵叶薤、天冬、缬草、桔梗、齿裂叶鞘柄木、鹿蹄草、过路黄、重楼排草、牛奶莱、日本兔丝子、海州常山以及兰科虾脊兰属、斑叶兰属、羊耳蒜属、杓兰属;蕨类植物有东方荚果蕨、单芽狗脊、刺齿贯仲、紫萁、丝带蕨、一支箭、阴地蕨、瓦韦、石松、地刷子等。

(4)其它。

在此地段还有少数高山沼泽和洼地,如利川福宝山,恩施太山庙等分布有沼生药用植物群落如细角野菱、窄叶泽泻、石菖蒲等。

2.3 中部和南部的丘陵地和河谷盆地

本地段主要包括建始城关,恩施中部、南部,宣恩西部和南部,咸丰大部分,来凤全县和鹤峰南部,海拔一般在500~800m,气候温暖湿润;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大部分已成为农田和发展多种经济的栽培园;但在高丘和一部分河谷地仍有面积较大的山林和宜林荒山,保存有一定的自然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和暖性常绿针叶林。由于自然植被遭受破坏,药用植物种类显著减少,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大宗药材较少。在此地段常见的有:

(1)药用乔木。

常见的有银叶樟、猴樟、山皂角、桑、乌桕、侧柏、女贞、枇杷、枫香树、银杏、枳、刺楸、木犀(桂花)、马尾松等。

(2)药用灌木。

常见的有枸杞、蓖麻、山莓、算盘子、紫珠、威灵仙、石南藤、花椒、木槿、木防已等。

(3)药用草本。

常见的有地瓜、小九龙盘、大麻、土人参、金荞麦、水荞麦、红蓼、扁蓄、土大黄、黄堇、荠菜、菜、翻白草、鸡眼草、夜关门、苦参、苘麻、马鞭草、连钱草、半夏、仙茅、以及骨碎补、抱石莲、翠云草、卷柏;在田边、沟边低湿处有空心莲子草、马齿苋、裂叶星果草、毛茛、薄片变豆菜、裂叶秋海棠、美丽秋海棠、三白草、百部、何首乌、田皂角、水辣蓼、丁香蓼等。此外还有水生药用植物,如眼子菜、莲、芡、泽泻、东方香蒲、短慈姑、菖蒲、鸭舌草等。

3 结语

3.1 三峡谷地和神农架南坡是恩施州的主要药源区

本地段尤以草药著名,如江边一碗水、八角莲、头顶一颗珠、竹节参、扣子七、露水一颗珠等。野生中药材也十分丰富,如细辛、淮通、大条青木香、黄柏、大血藤、黄精、香藁木、天南星、淫羊藿等。栽培的主要中药材有黄连,当归、香独活、白术、云木香、党参、生地、藁本等。

3.2 西部和东部山区是恩施州中药村生产的主要基地

主要种类有紫油厚朴、竹节人参、鸡爪黄连、板桥党参、湖北贝母、巴东独活、五鹤续断、贯叶连翘、三叶木通、黑玄参、珍珠香、丹皮、白芍、大黄、云木香、大力子、当归、吴芋、黄柏、杜仲、辛夷、天麻等。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编写组. 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 《四川中药志》协作编写组.四川中药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第4篇:中草药种植范文

关键词:会泽县;中药材种植现状;调查;建议

中图分类号:1128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3-0108-02

2015年笔者参加了中组部等10部委和科技部等5部门就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到云南省会泽县开展科技服务,对会泽中药材种植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云南省会泽县2016年中药材种植状况报道如下。

1会泽县2016年中药材种植状况的调查

1.1一般情况 会泽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东岸,地处东经103°03′~103°55′、北纬25°48′~27°04′之间,属典型的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不明,夏无酷暑,冬季冷寒,干湿分明,立体气候特点突出,从南亚热带至寒温带气候均有分布,植被类型垂直分布十分明显。会泽县划分为13个乡8个镇,8镇为:金钟镇、大井镇、娜姑镇、迤车镇、乐业镇、者海镇、矿山镇、待补镇。13乡为:纸厂乡、马路乡、火红乡、新街乡、雨碌乡、大海乡、鲁纳乡、老厂乡、上村乡、五星乡、驾车乡、大桥乡、田坝乡。

1.2方法、对象

1.2.1方法 田野调查。

1.2.1.1实地调查 到者海镇(三家村、发基村、阿依卡村、多发村)、金钟镇(水果站石斛种植基地)、大井镇、矿山镇(酒坊、布卡、拖翅村)、待补镇,以及老厂乡(白龙茂、播落卡、白沙、卡龙)、雨碌乡、五星乡、大海乡、鲁纳乡、火红乡,共5镇6乡19个点的中药材种植现场进行了实地调查。

1.2.1.2访谈法 分集体访谈和个体访谈。集体访谈到会泽县农业局水果站了解了近期全县的种植情况,在矿山镇布卡村村委会及大海乡雄峰种植专业合作社召开座谈会。个体访谈以目前还在应用当地草药或卖草药人员为主,多次访谈了者海镇阿依卡村村医赵医生,了解者海镇、矿山镇及会泽历史上民间使用中草药的情况,还对者海镇茂源农贸市场多位草药医进行了访谈。

1.2.2调查对象 有镇政府、农科站和村委会的相关负责人;种植、收购药材农民、乡村医生、民间医和村民等。

1.3调查结果

1.3.1五镇六乡中药材种植状况 见表1。

1.3.2五镇六乡中药材种植按药材种类统计汇总 见表2。

2调查结果分析

2.1中药材种植品种较少,应适当规划增加适宜种植的中药材品种 本次调查到的中药材种植品种仅有14种。近年中药材种植品种发展缓慢,如2014年调查到的中药材种植品种数有11种,分别是草乌、川乌、金银花、板兰根、黄芩、红花、、续断、三七、桔梗和白术。汇总后近几年中药材种植的品种数也只有约20余种。

会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野生药材资源。会泽地处滇东北高原,乌蒙山主峰地段。其地势西高东低,南起北伏,由西向东呈阶梯状递减。最高峰海拔4017米,最低处为小江与金沙江交汇处,海拔695米。构成了植被和野生中草药立体分布品种多的特点。据文献,有一定收购量的野生中药材品种就有100余种。笔者调查中对矿山镇和者海镇可以采到和收购的野生中草药材50种进行调查,分别是:野甘露(破布草)、水乌(何首乌)、和尚头(续断)、冬开花(龙胆)、荞疙瘩(金荞麦)、血竭子(草血竭)、一朵云(雪上一支蒿,接骨一支蒿)、独角莲(重楼)、小白及(白及)、罗锅底(山乌龟)、苦玛菜(蒲公英)、车前草(癞蛤蟆叶)、棉黄芪(黄芪)、卑懈、白卑懈、山槟郎(丹参)、土连翘、大蓟(马刺根)、血藤、绿惊风(双参)、白惊风、独定子、黄芩、灯盏花、万丈深、透骨草、一把香(小狼毒)、青香藤(大青藤)、大玉竹(黄精)、九子不离母(川乌)、藤乌(草乌)、老鼠黄瓜、天南星(麻蛇包谷)、滚山珠(地罗汉)、三分三、半夏、四块瓦、紫丹参、商陆、鹿含草、千针万线草、紫草、竹叶防风、杏叶防风、野百合(百合)、金刚藤(菝葜)、虎杖、刺脑包(B木)、接骨丹、姑娘草(香附)。

应结合会泽县中药材野生资源、适宜人工种植品种和市场需求,适当规划增加适宜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在品种选择方面总结经验,避免跟风。

2.2中药材种植面积较小,应适当规划增加适宜种植中药材的区域 本次调查到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仅有4460亩。近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变化不大,如2014年调查到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只有6633亩(分别是草乌2438亩,川乌342亩,金银花803亩,板兰根740亩,黄芩600亩,红花390亩,350亩,续断320亩,三七300亩,桔梗200亩,白术150亩)。

会泽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中医药文化特色,种植中药材历史久远,民间具有识药及一定的种植技术的较好基础。会泽属于农业为主的大县,工业少,污染小。山区海拔高生态环境未受破坏,2000米以上海拔占50%,寒凉山地区地广人稀,自然生态环境好,土地、劳力丰富。适宜种植中药材的区域较大,近几年种植面积不到1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明显偏小。

应结合会泽县立体地域、寒凉山地区域广大、农业和林业状况和市场需求,在13个乡8个镇分别适当规划增加适宜种植中药材区域,扩大和稳定种植面积。

2.3加大对种植企业和合作社的引导支持力度,促进种植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调查到的中药材种植及收购企业有会泽县大海乡中药材产销协会、会泽药灵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会泽县大海老林中药材产销协会、会泽县雄峰种植专业合作社、会泽康林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邱宇合作社、龙玛种植有限公司、会泽县益生堂中药零售店等,普遍存在基地种植规模发展不够,种植分散,集中连片少,集约化程度较低,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等产业还没有真正起步和发展等问题;虽然种植基地农民有一定种植经验,但中药材的种植和田间管理难度大,不能在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关键环节实行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化操作,中材种植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种植的科研和技术缺乏;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匮乏,全县没有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没有品牌培育,药农仅靠道听途说来选择种植,地方特色品种的发展还处于停滞阶段。

第5篇:中草药种植范文

[关键词] 库区;中草药;资源;开发调研;企业

[中图分类号] R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4(b)-116-03

Research report 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Qujiang District Wuxijiang reservoir area of Zhejiang Province

LU Xiao, ZHANG Chunchun, ZHANG Wenkai, CHAI Linhai, XIONG Yaokang*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 China)

[Abstrac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Qujiang District Wuxijiang reservoir area is superior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e fruitful in resource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are poor. Combining with the local stituation, this paper summarises and analyses the situations of local resources and companies. The purpose of this investigation is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nd to explore foundations of the exploitation and usage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Key words] Reservoir are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 Investigation; Company

衢江区地处浙江省西部,交通较为发达,素有“衢通四省”之称。全区南北长87.90公里,东西宽37.00公里,总面积1 749.57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1 305.82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的74.60%,管辖10个镇、9个乡、2个街道,513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近40万。环境秀丽,水文条件优越,乌溪江水库便坐落于衢江区境内,是钱塘江水系的大型源头水库,生态位置重要。水库周围共环有4个库区乡镇――举村乡、湖南镇、黄坛口乡、岭洋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位于大山中的乌溪江水库库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高[1],而衢江区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本课题组特对该区4个乡镇的中药材资源开展科学考察,以及对衢江区的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地理位置以及中草药栽种历史等方面入手,研究适合种植中草药的区域以及种类,从而通过发展中医中药提高衢江区乌溪江水库库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库区的中草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1 衢州市衢江区现状

衢江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1年,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区内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文环境优越,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气候宜人,具有适宜种植中草药的自然条件。

1.1生态环境

1.1.1气候特征衢江区地处中亚热带,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冬夏长,秋冬短。光照充分,降水量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7℃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10℃左右,无霜期224~246 d,其中七月平均温度最高,可达28℃左右,而一月平均温度最低,为5℃左右;平均降雨日142~155 d,年平均降水量1 600 mm左右,其中五月雨量最大,可达220 mm左右,而十二月最小,平均雨量为29 mm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1 713.0 h左右,其中七月为日照最长月,日照时数可达239.0 h,二月则为日照最短月,为68.9 h;衢江区平均湿度相对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可达79.00%左右。

1.1.2 水文特征衢江区河流属于钱塘江南源水系,衢江干流全长81公里,衢江区境内长29公里,乌溪江是衢江区境内汇入衢江最大的一条一级支流,同时也是浙江省水力资源开发最为充分的河流之一,并且,国家还先后在乌溪江流域建设了黄坛口以及小湖南镇两座大中型水库和乌溪江引流工程。乌溪江水库便是其中之一,其水域广、储水量大,面积达41.9 km2,总库容为20.6×108 m3,并且水质已达到国家一级地面水标准[2]。

1.1.3 土地特征衢江区北部山地土壤主要以沉积岩类的栗色砂砾岩、灰质页岩、石灰岩为主,其次是火山岩类的火山碎屑岩、花岗岩;南部山地主要以相对形成时间较短的火山岩类的火山岩碎屑、花岗岩、花岗斑岩、片麻岩为主。区内土壤种类丰富,主要有石灰土、红壤土、黄壤土等类型。其中石灰土只分布在北部山地,红壤土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下的山地,而黄壤土则分布于800 m以上的山地。

1.2 土地、中草药资源情况

1.2.1土地资源本文主要对衢江区的举村乡、湖南镇、黄坛口乡、岭洋乡的土地分配、区域进行了的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2.1.1 举村乡位于衢江区库区的南部,下辖11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121 322亩,其中林地109 401亩,占总土地面积的90.2%,其中竹林地37 76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1.1%,非林地9 119亩,全乡有耕地1 907亩,其中水田1 894亩。

1.2.1.2 湖南镇位于衢州市西南部,乌溪江中游,距衢州市区34公里,是个山区库区镇,下辖17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204 105亩,其中林地180 573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8.5%,其中竹林地40 967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0.1%,非林地19 824亩。

1.2.1.3 黄坛口乡位于衢江区南部,乌溪江东岸,乡政府驻地黄坛口村,距衢城15.5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220 314亩,其中林地205 687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8.5%,其中竹林地66 06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0.0%,非林地13 262亩。

1.2.1.4 岭洋乡位于衢州市南部边境,乌溪江库区内,距衢州市区62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234 441亩,其中有林地189 083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0.7%,其中竹林地20 265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6%,非林地37 685亩。

1.2.2 中草药资源衢江区库区中草药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植物种类繁多,其中还有诸多部级、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衢江区有百年以上散生古树2 562株,古树群27处共计745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金钱松;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2种:榧树、花榈木、凹叶厚朴、香果树、香樟、毛红椿、白豆杉、浙江楠、鹅掌楸、榉树、七子花、金荞麦。这些环境和气候尤其适宜中草药的生长,其中野生中药材400余种,但目前已开发利用的仅有10余种[3]。根据实地调研,采集中草药300余种,尤其是举村乡的龙头坑村,气候适宜,土壤以及水质优良,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有木防己、垂盆草、积雪草、苎麻、裂叶牵牛、凤尾草、石香薷、枇杷、石菖蒲、兰花参、窃衣、海金沙、车前草、虎耳草、鹅不食草、江南卷柏、鸭跖草、地耳草、糯米团、翠云草、蒲儿根、酢酱草、半夏、匍伏、革命菜、薜荔、铁苋菜、墨旱莲、昆明鸡血藤、莶草、浙江凤仙、爬山虎、高粱泡、马齿苋、黄独、杨子毛茛、土牛膝、中华猕猴桃、大青、鸡眼草、野葛、小连翘、盐肤木、茜草、土茯苓、生姜、厚朴、杜仲、南方红豆杉等。

1.3 人文现状

1.3.1农业人口衢江区总户数为122 083户,人口数约为39.83万,其中农业人口为38.09万,占总人口的95.64%。

1.3.1.1 举村乡总户数为1 218户,人口数约为0.4万。乡中劳动力较为集中,通过调查得知,当地村民一年中有较多的劳动空余时间,因此其希望能通尝试种植中草药发展当地经济的心情十分迫切。

1.3.1.2 湖南镇总户数为3 427户,人口数约为1.1万。湖南镇村民热情勤劳,发展总体较好,对于种植中草药有一定的热情。

1.3.1.3 黄坛口乡总户数为2 839户,人口数约为0.9万。当地注重发展旅游业,也有过种植中草药的历史,村民对种植中草药并不排斥。

1.3.1.4 岭洋乡总户数为2 361户,人口数约为0.6万。当地人民对种植中草药具有很高的热情,现种植多种中草药,并采用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种植管理。

1.3.2企业在当地,大型企业很少,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且从事中药材开发利用的企业很少。截至2005年,衢江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 979户、私营企业341家。2005年,新增投资额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7家,实现年产值1 000万元以上企业17家,其中5 000万元以上企业4家,新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7个。2008年新增规模企业5家,达到125家,其中产值5 000万元以上企业19家、亿元企业10家。农业组织化程度也得到进一步提高,新培育市级规范化专业合作社26家;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成长,新发展农业企业35家,新增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1家,被认定为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2家。

1.3.3 政府政策当地政府相当重视招商引资,并希望能够通过发展中草药为库区人民开辟一条发展经济的路子,并将中草药的连片开发培育作为重点投资领域。因此,衢江区政府对外来单位进入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2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缺乏合理的运营模式

如当地的柑橘产业,缺少合理、健全的“企业+基地+农户”一体化的模式。通过调查问卷得知,像“公司+基地+药农”、加入到获得GAP认证的大型企业中、经济联合体、“公司+农户”、订单(中药)农业等合理的已得到广泛认同并确实具有显著成效的模式在调查的村及乡镇中并无人知晓,当地的落后生产理念与销售方式可见一斑。

2.2 种植面积小且分散

据调查统计全区包括零星种植中草药的面积仅有4 000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2%,比例很小且分散,可见中草药的种植占地在全部可利用土地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且种植中药材的田地分散而不集中,不形成规模。太过分散容易造成管理不便,药材质量不高等问题。分散带来的最大瓶颈就是即使有适宜种植的中药材也难以大规模种植、生产、管理,这就对销售产生直接的影响。

2.3 品种单一

全区目前已开发的中药材中,仅厚朴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60%以上,其他中药只有杜仲、银杏、元胡等几种,中药种类太少,品种过于单一,缺少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4 缺少龙头企业,企业引进力度有待加强

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建立起一种稳固的相互信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既解决了企业原料需求,又降低了农民的种植风险,促进产业发展,也促进农民增收[4]。

经过初步调查,笔者发现当地大部分为中小型规模的企业,极度缺乏中草药相关的大型企业,各个乡镇的村民在种植中草药方面有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即销售问题,其较为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引进大规模的,有一定技术力量以及运营模式的企业。

2.5 思想观念有待改善

衢州地区民风淳朴,尤其是欠发达的库区人民思想观念过于保守,缺乏一种敢闯敢拼的狠劲,这也和当地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有关[4]。傍山而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与外界缺乏沟通,导致生产观念与生产模式大大落后。

3 解决措施与发展前景

通过此次对各个村镇村民以及干部的交流调查得知,许多村镇以前有过种植中草药的历史,甚至有些村镇目前也仍种植中草药。如黄坛口乡埠头村曾种植元胡、太子参等,湖南镇朝书村种植过白术,岭洋乡种植过厚朴、栝楼、杜仲,尤其是栝楼,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举村乡在种植中草药方面还是一片空白[5]。因此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种植中草药来解决当地村民的实际困难,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1 因地施种

3.1.1 符合GAP种植要求的未开垦山地衢江区乌溪江水库周围多为海拔在400~500 m的山地,在一些高海拔的山上,尤其是相对偏远的地区,没有种植任何作物,有相当大面积的山上还保持着原生态的环境,这些环境正是中药材进行GAP种植所需要的。经过考察发现,库区周围还生长有南方红豆杉、香榧等红豆杉属植物,甚至有部分植株树龄已经达到了500年以上。通过GAP种植生产的中草药,不仅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其产量也是相当可观的。衢江区的自然环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优势,有很大的机会开展这种模式。

3.1.2 充分利用耕地衢江区整个库区没有大规模的耕地面积,相对比较分散,零星分布在山间,在一些具有一定坡度的山面,当地农民多将这些土地改造成梯田进行充分的利用,进行生姜、白术、白茶小面积的种植。在走访村民,作了相关调查后发现:衢江区库区的农民的劳动力多为中年妇女和50岁以上的男性劳动力,一年的农作很少,因此当地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剩余劳动力和农闲时间。这些生长周期较短的作物一般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或是多年生药材采收期长的植物,在库区,根据不同乡镇的小气候条件和土地面积,着实可以进行中药材合理的种植,实现“短、平、快”的收益。

3.2 发展适合当地的生产运营模式

传统的中药材种植往往是散户种植,一是药农散种时出现的问题较多,农残和重金属严重超标、药材种植时间不符合入药执行标准以及药材要求晾晒的场所、生产用具、生产用水水质无法保障等问题尤为突出,这些问题出现在订单中往往造成两败俱伤,工厂和公司生产的药材质量不合格,而药农也因药材未能达到标准要求而难获正常收益[6];另外,很多药农所种植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小,不具规模,产量不高,质量不符合标准,往往会导致销路不畅;再者,种植中草药的地区多处于山区相对落后不发达地区,由于缺乏市场信息和政策指引,药农种药往往不考虑市场需求,一哄而上,最终带来供大于求,药材积压难销的局面。因此发展适合当地中药材生产的运营模式相当有必要。

3.2.1 “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以建立南方红豆杉种植基地为例,该种植产业可以发展“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根据公司所需要的药材量来确定药农的种植面积,基地与当地药农签订几十年不变的合作合同,实行相对“封闭式”的管理,以利于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管理运作,从业人员相对稳定,便于标准化操作规程(SOP)培训并将其落到实处。在这个模式中公司有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地对药农进行田间管理、整形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等方面技术培训和指导,以保护价收购基地药农所产南方红豆杉,保障药农利益,提高药农种植积极性。

3.2.2 农村合作社的形式在岭洋乡,在当地已经小规模的栝楼种植,并成立有衢江区前山栝楼专业合作社,这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模式。在当地,只要有8个人一起合作种植同种经济作物或者中药材就可以审批成立专业合作社,可以得到1.5万的一次性经济之助和复合化肥的无偿补贴,由此可见,政府对当地发展农村合作社这种运营模式的扶持政策还是相当优渥的。合作社由于采用模式合理,结算分配规范,较易为农户所接受。当然,政府可以邀请相关高校的专家、技术员帮助合作社建立健全的制度,使之管理科学,效益显著,较快发展,提高合作社的凝聚力,使专业合作社既符合当地实际,又按照章程规范有序运行。

4 展望

综合衢江区库区整体现状,建议当地可以对山下耕地和山坡上的梯田等后备土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保证土壤肥力的前提下,以间种、轮作等种植方式种植一些适合当地气候、温度、土壤环境的短生长周期的中药材植物。部分地区有较大的空余山地可供利用,并且水质、空气良好,土壤无重金属离子等的污染,离公路主干道有一定距离,气候条件基本适宜,与市区及其他村镇间交通运输相对比较方便,具有开发为GAP种植基地的潜力。建议能够通过具体详细的实地考察,以建立合适的GAP种植基地。同时当地政府应适当加大相关的企业引进优惠力度,使得相关的中草药加工企业得以发展,从而建立起中草药市场,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从根本上推动库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库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胡笑艺.衢江区与全省25个欠发达县(市、区)经济社会比较分析[J].浙江统计,2006,(3):42-44.

[2]汪剑林,徐定炎,黄雪全.浅谈乌溪江水库环库生态林业体系建设[J].林业经济,2002,8(7):57-58.

[3]徐定炎.衢江区中药材开发的调查与思考[C].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林业分卷,2006:180-181.

[4]徐迎红,赵丽琴.浅谈衢江区产值、税收两强企业发展的对策[J].浙江统计,2008,(5):40-41.

[5]颜学伟.对中药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药业,2005,14(4):5-6.

第6篇:中草药种植范文

随着中医中药需求市场的扩大,中药资源经过不断的开采及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许多珍贵药材物种已灭绝,资源枯竭的形势十分严峻,药材紧缺的问题已十分突出。为保障中成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中药材资源的再生与开发已刻不容缓!现结合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玉林公司”)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谈谈中药材再生开发与利用问题。

1 中药材资源再生开发的现状

玉林公司的名牌产品鸡骨草胶囊生产至今已有38年历史,市场需求量大,年需用的毛鸡骨草量大。原用药材来源于自然资源,随着自然环境质量下降和盲目开采,野生毛鸡骨草资源近于枯竭。为此,玉林公司从1991年开始着手建立以玉林成均、樟木为中心的毛鸡骨草等药材种植基地,并制定了毛鸡骨草的栽培方法。

如今,玉林公司在对原种植基地进行规范的同时,又在玉林蒲塘、博爱、贵港等乡镇着手兴建栀子、莪术、广西淮山的规范化种植基地,不断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根据产业化发展思路,基地在原“公司+基地+农户”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以政府为引导,龙头药厂、产地公司、科研单位、药材种植相结合的产供收模式,为实行GAP种植提供了保障。

玉林公司为实现助农增收、企业发展的双赢目标,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子公司——玉林市天绿安中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人才、技术和市场优势,充分发掘玉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展中药材种植。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签订种植合同、保价收购”的形式进行运作,每年都与种植户签订合同。把鸡骨草、莪术、郁金等药材种植基地按中药生产的“第一车间”来对待和要求,并逐渐加大对基地和农户的技术、资金投入。同时,联合技术合作单位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药物研究所,按照GAP的要求,研究、制定《鸡骨草等中药材种植标准操作规程》、《广郁金、莪术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为种植农户进一步规范化种植中药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公司先后举办了中药材GAP种植培训班50多期,共培训农民3 580多人次,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业反哺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玉林公司走公司+农户的道路,既给农业、农民带出了一片大市场,也为公司开拓了远大的市场发展前景。

为进一步提高种植农户的规范化种植技术水平,确保生产出合乎国际天然药物要求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优质药材,玉林公司与技术合作单位广西药用植物园于2003年共同承担了广西区科技厅下达的《毛鸡骨草规范化种植研究与示范》科技攻关项目。经过3年的多次试验,研究出一套毛鸡骨草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并制订了《毛鸡骨草药材种植标准操作规范》(SOP),为种植农户进一步规范化种植毛鸡骨草等药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2005年10月16日,广西区首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的科技攻关项目,在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进行田间现场测试并通过验收。

经过多年的发展,玉林公司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已颇具规模,共签订合同种植农户2 356户,面积达4 810多亩;仅2004年就收购药材3 656 t,支付给农户的药材货款总额达3 158万元,农户年人均纯收入与当地人年平均收入水平相比增加了900元。通过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不仅提高了公司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同时使种植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2 中药材资源再生过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农村土地分散经营,劳动者素质参差不齐,很难保证SOP的实施质量,传统农业模式与GAP的要求不相适应。

解决办法应由政府为宏观调控,龙头企业为市场导向,产地公司集中管理、规范操作,科研单位技术支持,使传统意义上的药农逐渐成为药材产业工人,使基地能够规范化运作。模式的改变,使得中药种植业向集约化、产业化迈进,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目的。

工业反哺农业,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比如在福绵管理区樟木镇,本地农民中有一大半人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所剩无几,耕田几乎成了“负担”。自从与玉林公司签订中药种植合同以来,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到家中,成了当地种植中药材的大户。按目前毛鸡骨草平均亩产量500~600 kg,每公斤7元计算,亩产值达3 500~4 200元左右,年收益比种其他作物更可观。作为广西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玉林公司,在让企业赢利、更让农民得利的“双赢”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以中药深加工为龙头,走中药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3 对中药资源再生开发的建议和设想

一是组织人员对本公司使用的中药材资源进行全面评估;二是组织进行中药材资源调查工作,可采取公司单独调查或与专业机构合作的方式;三是开展中药材品种驯化引种的可行性分析,扩大中药材基地的规模、增加种植品种、开展种植技术研究,组织培养育种、试种(如土茯苓的试种等),在满足本公司(包括中药饮片车间)需求的同时,积极拓展对外销售市场;四是加强与国内其他中药材基地的沟通和合作(包括技术与经济协作),扩大和保证中药材的来源;五是开展相关中药材品种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如建立指纹图谱、限量指标等,树立中药材品牌。

4 玉林公司中药材使用状况

玉林公司目前使用量较大的药材品种有:毛鸡骨草、大枣、牛至、栀子、白芍、当归、甘草、苦参、蝉蜕、丹参、白鲜皮、五味藤、生地黄、土茯苓、黄芩、降香、两面针、横经席、过岗龙、双铁线、莪术、羊耳菊、千斤拔、郁金。其中人工种植的品种有:黄芩、生地黄、当归、丹参、栀子等。广西区内可以种植的品种有毛鸡骨草、栀子、莪术、郁金等。

目前,已出现紧缺的品种有:降香、五味藤、两面针、横经席、过岗龙、双铁线、羊耳菊、豆豉姜、千斤拔、乌药、枫荷桂、土茯苓、白鲜皮、甘草、香樟等。其中五味藤、两面针、横经席、过岗龙、双铁线、羊耳菊、豆豉姜、千斤拔、乌药、枫荷桂、土茯苓、香樟等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两省。羊耳菊、豆豉姜仅来源于桂北地区。降香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广东省。横经席现在主要来自越南。白鲜皮、甘草等主产地在北方。这些品种的药用部位大部分是植株的根部,并且是多年生或十几年生才能采收。

第7篇:中草药种植范文

[关键词] 长残效除草剂 药害 氟磺胺草醚

[中图分类号] S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067-01

近日,阜蒙县大巴镇车新村一农户带着自家的玉米苗到植保站咨询病情,农户表示今年四月下旬播种的高粱在出苗后发生大量死苗现象,便毁种改种玉米,没想到玉米苗也成片死亡,农户表示明明和邻居用的是相同的玉米种子和化肥,而邻居家的玉米苗长势良好,农户对自家的死苗现象百思不得其解。植保站技术人员在查看农户带来的玉米苗后发现大部分叶片叶色失绿,心叶死亡,根及苗生长点呈黑褐色,初步判断为药害,在询问农户后得知农民上茬播种的是大豆,且使用了含氟磺胺草醚的农药,结合玉米苗药害症状,确定为氟磺胺草醚残留药害。

氟磺胺草醚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大豆、花生田苗后除草剂,能有效地防除大豆、花生田阔叶杂草和香附子,对禾本科杂草也有一定防效,能被杂草根叶吸收,使其迅速枯黄死亡。但是,因氟磺胺草醚在土壤中持效期长,是长残效除草剂,如用药量偏高,对第二年种植敏感作物,如白菜、谷子、高粱、甜菜、玉米、小米、亚麻等均有不同程度药害,即使在推荐剂量下,不翻耕种玉米、高粱,都有轻度影响。该农户上茬种植大豆,且大量使用含氟磺胺草醚的农药,下茬种植了对氟磺胺草醚敏感的高粱及玉米,导致出苗后产生枯苗、死苗现象,是典型的土壤残留型药害。

残留型药害具有当季作物不发生药害,而残留在土壤中的药剂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的特点。这种药害比较多在下茬作物出苗阶段出现,轻发生时根尖、芽梢等部位变成褐色或腐烂,影响苗的正常生长;重发生则种子和芽腐烂,出苗率降低或完全不出苗。这种药害不容易诊断,肉眼看容易和肥害病害等混淆[1]。

以上述药害中的氟磺胺草醚为例,该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期比较长,如在大豆田用药会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影响,过量将产生药害,导致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出现例如叶片扭曲下垂、叶片失绿等症状,严重时植株死亡。氟磺胺草醚在旱田中的降解速度相比水田慢,因而产生的药害更重。如使用该药避免药害,控制药量一定要严格,通常每亩用氟磺胺草醚纯药25克,若后茬种植小麦、大麦需要间隔4个月;若种植棉花、花生、水稻、烟草、甘薯、豌豆等需要间隔12个月;若种植南瓜、亚麻、西瓜、洋葱、辣椒、白菜、萝卜、胡萝卜、苜蓿、番茄、甘蓝、茄子、黄瓜等需要间隔18个月;若种植高粱、玉米等需要间隔24个月或更长。

长残效除草剂已经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必须引起重视。针对氟磺胺草醚残留药害的预防与补救措施有以下几种:

一、毁地改种其他作物

高粱和玉米等作物因其对氟磺胺草醚敏感,易发生残留药害,出苗困难,即使出苗也易枯萎,为尽量挽回损失,建议农民应及早改种大豆等作物。

二、加强田间管理,通过使用植物生长剂缓解药害

药害发生后可喷施0.136%赤.吲乙.芸苔SP(碧护)、益微300亿/克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禾生素4%壳聚糖水剂、1.8%复硝酚钠水剂等药促进植株恢复生长,用药量可根据受药害程度进行适当调配。建议混配方法:碧护与益微、禾生素混用有增效作用,见效快(一般7天有明显效果),效果好,三种混合效果更佳,该方法同时可抗多种病害,减少虫害的发生。

三、严格控制长残效农药使用量

氟磺胺草醚每亩有效成分用量不能超过16克,要求均匀喷雾,不重复施药;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的沙土地和壤土地以及一年多茬轮作的菜田不推荐使用[2]。

四、土壤处理

有条件的田块,可采取浇灌、滴灌、灌跑马水等方式,通过稀释土壤中的残留药物来减轻药害。对于受害偏重、植株难以恢复生长的田块,应及时翻耕、灌水,待土壤中的残留药物降解后,再进行改种或重种。

五、合理选择施用的药剂

不论是什么类型的药害,为避免药害的产生首先应合理选择使用药剂,针对不同药剂的特性和气候条件来使用,掌握好施药时期,避免过早或偏晚施药;尽量减少长残留除草剂的使用,或与其它药剂混合使用,以减少长残留除草剂的用量。

参考文献

第8篇:中草药种植范文

1 草酸钙结晶的类型及分布[2,3]

草酸钙结晶根据晶体性质的不同,分为四方晶系与单斜晶系两类,这是由于晶体中所含结晶水的多寡不同所致。四方晶系含3个结晶水,有方晶、砂晶、柱晶、簇晶等类型。单斜晶系含1个结晶水,多以针晶的形态出现,其形成的原因可能因细胞中常含粘液而较粘稠,结晶沉积速度快所致。草酸钙晶体不溶于水合氯醛液,也不溶于稀醋酸,溶于稀盐酸而无气泡产生,遇硫酸形成针状硫酸钙晶体。根据Pobeg-uin的形态分类法[4]将草酸钙晶体分为3类:(1)簇晶(包括莲晶、球晶、聚晶);(2)单晶(包括方晶、砂晶、菱晶及长、短径近似的晶体—);(3)针晶(包括柱晶、棒晶、杆晶)。

1.1 簇晶:草酸钙晶体的形状为簇针形。其直径从2~190 μm,除存在于植物组织的薄壁细胞和细胞间隙中,还存在于厚壁细胞及糊粉粒中。簇晶存在于薄壁细胞和细胞间隙的药材有广防己、大黄、白芍、赤芍、三七、人参、白芷、川芎、续断。簇晶存在于厚壁细胞和糊粉粒中的药材有楮实子、蛇床子、小茴香。

1.2 单晶:草酸钙单晶包括方晶、砂晶。草酸钙方晶:晶体为方形、菱形、多面形、棱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晶体一般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有的存在于纤维细胞周围的薄壁细胞中形成晶鞘纤维;有的存在于石细胞和厚壁细胞中;或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晶体直径从数微米至70 μm。草酸针方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的药材有木瓜、火麻仁、佛手、陈皮、青皮、香椽等。草酸钙砂晶:草酸钙晶体呈颗粒状,分散或聚集成团,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有下列药材如:川牛膝、银柴胡、威灵仙、钩藤、枸杞子等。

1.3 草酸钙针晶:包括针晶、柱晶、杆晶、棒晶,晶体呈针形、柱形、杆形、棒形、成束或分散于薄壁细胞及粘液细胞中,晶体一般从数微米至25 μm。它分布于下列药材:巴戟天、苍术、半夏、天南星等。

1.4 草酸钙混合晶体:草酸钙晶体2种或2种以上的晶型存在于同一药材的组织细胞中,晶体直径从数微米至112 μm。如簇晶+方晶:草酸钙簇晶和草酸钙方晶同时存在药材的组织细胞中,有远志、川楝子、酸枣仁、大枣等。

2 利用晶体的存在与否作为显微鉴定药材真伪的依据之一

2.1 三七与伪品的鉴别: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Panax pseudo-ginseng Wall.Vax.notoginseng(Burkill)Hoo & Tseng]的根,薄壁细胞中含水量草酸钙簇晶。伪品:(1)菊科植物菊三七[Gynura segetum(Lour)Merr.]的根茎,薄壁细胞内无草酸钙晶体。(2)姜科植物莪术(Cureuma zedoara Rosc.)的根茎,组织细胞中无草酸钙晶体。

2.2 天花粉与伪品的鉴别: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的根,组织细胞内无草酸钙结晶。伪品:(1)葫芦科植物森鳖[Momoudica cechinchinersis(Loar.)Spreng.]的块根,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并与纤维形成晶鞘纤维。(2)萝科植物飞来鹤(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ex Wight)的块根,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3 利用晶体的形态不同作为显微鉴定药材真伪的依据之一

3.1 广防己与伪品的鉴别:广防己: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 olochina fangchi Wu)的干燥根,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伪品:马兜铃科植物耳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tagala ;Champ)的干燥根,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棱晶。

3.2 人参与伪品的鉴别: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C.A.Mey)的根茎,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伪品(1)商陆科植物商际(Phytolacca acinosa Roxb.)的根,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砂针晶束。(2)茄科植物华山参(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 Kuang)的根,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砂晶。(3)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L.)的根。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砂晶。(4)紫茉莉植物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根,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

4 利用结晶体大小不同鉴定药材

4.1 天南星与半夏的鉴别: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consanguineum Schott]的块茎,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数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长约63~131 μm,草酸钙方晶存在薄壁细胞中,直径3~20 μm。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草酸钙针晶存在于粘液细胞中,呈单束或散在,长20~110 μm。

4.2 牛蒡子与伪品的鉴别[5]:牛蒡子(Arctium lappa L.)为菊科植物牛蒡白的成熟果实,草酸钙方晶存在于棕黄色的内果皮细胞中,直径6 μm~18 μm。伪品:菊科植物新疆大鳍蓟(Onopordon acanthium L.)的成熟果实。草酸钙方晶存在于棕红色的内果皮细胞中,直径6~10 μm。

参考文献

[1]王西芳:57种中药材中草酸钙结晶的初步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 1989;14(3):10

[2]贺正全:草酸钙结晶体在被子植物中的分布及其在显微生药学中的应用 中国中药杂志 1989;14(1):3

[3]许益民等:药用植物中结晶物的类型及分布述要 中国中药杂志 1989;14(2):6

第9篇:中草药种植范文

关键词 除草剂;分类;科学选择;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 S48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176-01

杂草是农林业生产的大敌,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繁殖快,与苗木、作物争夺阳光、水分、肥料和空间,又是传播病虫害的媒介。因此,对除草剂分类及其在农林生产中实现科学选择的途径问题进行探讨非常必要。

1 除草剂的分类

1.1 按除草剂对苗木(或作物)和杂草的作用分类

1.1.1 选择性除草剂。此类除草剂能杀伤杂草,而不伤害苗木和作物,如用于禾本科作物田间除草的2,4-D、2甲4氯和用于稻田的敌稗。

1.1.2 非选择性除草剂。此类除草剂只要接触植物,草苗不分,都可杀死,如五氯酚钠、百草枯、敌草隆等,适用于防火道和道路等的灭草。

1.2 按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分类

1.2.1 触杀型除草剂。只能杀伤植物与除草剂接触的部位,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如敌稗、除草醚等。

1.2.2 传导型除草剂。药剂被植物吸收后,可以在植物体内移动,杀死整株植物。如2,4-D、2甲4氯等。

1.3 按除草剂的结构和作用分类

1.3.1 苯酚类。五氯酚钠是此类除草剂中常用的一种,它是一种非选择性的触杀型除草剂,在植物体内不能传导。可以在播种前,先诱发杂草发芽,然后施用,杀死杂草,待药剂毒性消失后,再播种育苗。

1.3.2 二苯醚类。除草醚是此类除草剂的代表。除草醚是触杀型除草剂,对人畜毒性低。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容易被土壤吸附,在土壤表层形成毒土层,杂草幼芽接触药剂,便被杀死。其药效可在土壤表面维持20~30 d,对一年生杂草如稗草、莎草、碱草等杂草和多年生杂草牛毛毡均有显著的杀伤作用,植株越小,效果越好[1-2]。但除草醚要在直接光照下才能发挥药效。

1.3.3 苯氧羧酸类。此类除草剂中,用量最多的是2,4-D和2甲4氯。2,4-D是发现最早的一类除草剂,含量在500~1 000 mg/kg可使一些双子叶植物致死,含量再高,对单子叶植物也会发生毒害。它具有高度选择性和传导性,杂草受害后,叶片、叶柄和茎部弯曲,茎部变脆易断,最后整个植株死亡。2甲4氯的性能与2,4-D类似,对防除稻田杂草比2,4-D安全,可在苗期使用。

1.3.4 酰胺类。敌稗就是此类除草剂的代表。敌稗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触杀型除草剂,其施入土壤易分解,只能对植物的地上部分喷雾,主要用于防治稻田稗草,对于旱地的狗尾草、马齿苋也有防治效果。敌稗不能与有机磷农药混用。

1.3.5 取代脲类。敌草隆是此类除草剂的代表。敌草隆是一种传导型除草剂,对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都有较好的杀伤效果,在大剂量使用时,具有强烈的灭生性能。

1.3.6 均三氮苯类。我国已经生产使用的均三氮苯除草剂主要有西玛津和阿特拉津2种。此类药剂都是高度选择性传导型除草剂,用于土壤处理,通过根系被植物吸收,随蒸腾液流上升,传遍全株。施药后10~20 d,杂草便可受到毒害作用。

1.3.7 氨基甲酸酯类。此类除草剂在林业上应用的有灭草灵。灭草灵是传导型选择性除草剂,可用于防治多种杂草。

2 除草剂在农林生产中实现科学选择的途径

除草剂之所以能够用于除草,就是因为它对树木、作物影响很小,而对杂草则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此种特性叫做除草剂的选择性。

2.1 形态、结构上的选择

植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如单子叶禾木本科植物,其叶的表面角质层和蜡质层厚,叶面积小,茎、叶直立,顶端分生组织为叶所保护,因而抗药性强,不容易发生药害。而有的单子叶植物如鸭舌草和一些双子叶植物,角质层与蜡质层都薄,叶面积大,叶片平伸,吸附药剂就多,而且幼芽,故抗药性能差,易受药害[3-4]。因此,用2,4-D能在单子叶植物地里杀死双子叶杂草。

2.2 “时差”的选择

利用某些除草剂分解快的特点,在播种前施药把杂草杀死,药剂分解后,再进行播种或移栽,可以达到消灭杂草而不伤害苗木、作物的目的。如非选择性除草剂百草枯,在播种前处理土壤,可杀死所有杂草,但药剂在土壤中很快即失效,施药后立即播种或移栽,对苗木、作物完全无害。

2.3 “位差”的选择

这是利用植物与杂草根系分布的深浅不同而产生的选择性。一般植物和苗木的根在土壤中分布较深,而杂草多在土壤表层发芽,根系根部较浅。将除草剂施于土表,可达到灭草目的。如除草醚,在播种后出苗前做土壤处理,除草醚在土壤表层下形成1~2 cm深的药层,杂草在萌发时,幼芽与药层接触,在光照下被杀死,而苗木根系根部较深或播种在毒土层以下,不易接触药剂,因此比较安全。

2.4 生理生化上的选择

不同植物对除草剂的生理反应不同。有些植物吸收了某些无毒的除草剂之后,能将之转化为有毒的物质而被杀死,如野燕麦吸收新燕灵之后,产生一种有毒的酸,而被杀死。有些植物吸收了某种对植物有毒的除草剂后,能使之迅速分解,从而保护了自己。如水稻体内含有分解敌稗的酰胺水解酶,可将敌稗分解成无毒的物质,使之免受毒害,而稗草中无此酶,因而被杀死。

3 参考文献

[1] 严明强,刘晓才,云崇容.除草剂分类及安全使用方法[J].汉中科技,2009(6):16-17.

[2] 除草剂的分类[J].新疆农垦科技,200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