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爱国文章读后感范文

爱国文章读后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爱国文章读后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爱国文章读后感

第1篇:爱国文章读后感范文

一、重视范读,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参与热情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他们对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读的积极性后,其训练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便成了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重要一环。教学中,我精心创设优美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逐渐融入课文意境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想读的愿望;教师还可用动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出强烈的朗读欲望。

二、以情带读,读中悟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品读

有人说,语文是折射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一滴水珠,应该从品读感悟这滴水珠中,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文明的博大与精深,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于国传承民族的精神。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最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就是文章内容,大家都知道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脱离了感情,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引领学生抓住文章的情,以多种形式品读课文。让情感为心灵伴奏,师生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当老师和学生都沉醉于文本之中时,才读得入情入境,从而走向文本的纵深处,实现“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我在教学《孩子,你长大了》(长春版)一课时,在教学到文章最后,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读“父亲默默地说:孩子,你长大了”这句话的:请你带着一个父亲对孩子那深沉而伟大的爱来读这句话,请你带着一个父亲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那高兴而兴奋的心情再来读这句话。在我的导读下,孩子的读一次比一次好,因为学生们抓住了文章中的情――浓浓的父爱,我能听出来,这个“情”,是融合了学生感悟文章后的思想、智慧、体验、想象的情,是充满了爱心的情。以情带读,带出的应该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全神贯注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以情带读,还要自然带出的是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旨趣、读的韵味、读的神采。以情带读只有做到了,课堂上的读才会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教师要善用范读

教师可用精彩的范读来感染学生,使他们在疲乏的听讲中重新调动起激情,激起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如《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小诗,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情感。当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所感悟后,我对学生说:北京是祖国的首都,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也爱我们的首都、爱我们的祖国,也想读一读这首小诗,表达一下我的爱国情感。我的范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的脸上个个充满自信,纷纷模仿我刚才的朗读。我也给他们配上音乐,孩子们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着实让我感到了孩子们那份炽热的童心,感受到他们向往北京、热爱祖国的情感。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善用范读,能让学生敏感地触摸到语言文字的语声旋律美,激发学生积极地仿读,创造性朗读。这也是朗读训练中语感培养的重要方法。

四、注重朗读评价

朗读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少一些单一的评价及评判,学生们树立了能读好的自信心,会读得更精彩。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们评价时经常爱说的是:“你读得非常好”,“你读得真不错”之类的话。如长春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中《冬冬写字》、《小猫钓鱼》这两篇文章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对学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看地图的乐趣》增长了孩子的视野;《手捧空花瓶的孩子》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这些文章多为儿童喜爱的童话或故事儿童化,富有童趣,学生学习热情比较高。在教学中,我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学生们在我的鼓励中树立自信心,读的兴趣比较高,朗读效果也比较好,在“长春杯”教学中,我班学生的朗读获与会评委与老师的一致好评,我想这不是一日之功,它源于多种评价下的学生的朗读热情与评价的正确导向。

学生读的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善于总结,提高和形成孩子朗读的能力还是不难实现的。

第2篇:爱国文章读后感范文

今天有幸听了赵西恒和刘芳老师的《一面五星红旗》,同一节的内容,两位老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设计了不同的课堂结构、风格,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各有不同,但却同样的让那一面“五星红旗”深入到学生的心中,激发了孩子们同样的爱国情怀。

一、融爱国情怀于感悟内容中

我们知道,文章是思想的载体,作者总是习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于文章当中,也是作者与读者交流感情的渠道之一。课题既是对文章中心的概括也是整篇文章的眼睛。两位老师都能从课题开始挖掘爱国情怀,从认识不同的国旗导入,让学生们自由交谈对红旗的了解。两位老师均采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预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环节的设计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概括能力的训练。两位老师虽然对课堂的教学设计不同,但是对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却各有精妙之举,不管是赵老师采用四字词语的感悟,还是刘老师从句到词的解读,不管是赵老师的问题“为什么我宁愿饿死,也不交换国旗”的问题的设计,还是刘老师还原当时的情景,课文内容的凭借已经起到它应有的功能,都是从浅入深,扎实、高效。孩子们被文中的“我”打动着、感动着,爱国的情怀就这样融入学生的心中。

二、品爱国思想于深情朗读中

有感情的朗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入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情感,品味祖国语言的音乐美。

教学中,两位老师都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赵老师在处理“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部分内容时,结合动词“解、展”感悟文中的“我”对国旗的爱护、珍惜,再通过对这些语句以及重点词语的朗读,让学生和作者一起再次感知国旗、了解国旗。刘芳老师在处理“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的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时,抓住描写“我”神情的词语“愣、凝视”理解国旗在我心中的分量,通过对这两个词语模拟情景的朗读,体会言语带给读者的震撼。让学生读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来,切实地体验留在学生身上浓厚的爱国情思。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言”,感受到重点语句中每个字词里所蕴含的“爱国情”;也得到“意”,“我”的爱国情与孩子生活中的感性的爱国情融为了一体,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净化与升华。

三、践爱国行为于精巧设计中

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绝不是教师空洞的说教,学生盲目的服从,它应该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赵西恒老师的精巧设计让听者不禁拍手叫好。孩子们在理解了内容,感悟了语言后,赵老师通过课件展示,向同学们展现不同的场景中国旗的出现,再加上老师深情的解说,一下子拉近了听者与国旗的距离,原来五星红旗是这样的让人激动、让人振奋、让人难忘、让人骄傲,原来国旗就是祖国尊严、民族气节的象征,爱国行为原来就是这样,这样的让人敢于实践。爱国的情怀犹如一粒种子,在他们幼小的田地中开始生根、发芽。

第3篇:爱国文章读后感范文

【群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学会看病》/人教版五上选学课文《剥豆》/《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教学目标】

1.认读“埋怨”“剥豆”,理解“按图索骥”的词义。

2.读懂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提炼出三个故事中共存的对母亲内心纠结心理的描写。

3.能透过梳理母亲的心理路程图理解母亲纠结心理背后的母爱。

【教学过程】

一、由“X”提炼“1”,着落情节,感知纠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读的课文是《学会看病》,除了它我们还要读《剥豆》《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为什么把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学,我要在这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2.先走进第一个故事《学会看病》。

(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

①开火车读,正音:埋怨。

②理解“按图索骥”的字面意思。

(2)听文章第1~20段录音,借助“按图索骥”在文中的意思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3)默读文章第21~27段,说说故事还写了什么,体会母亲纠结的内心。(板书:愿,不愿)

3.第一个故事读到这,读第二个故事《剥豆》,自由读,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提炼:让,不让)

4.关注《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快速默读。如果说刚才两篇文章描述的是母亲愿与不愿、让与不让的纠结,那这篇呢?(板书:打,不打)

5.聚焦板书,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把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学?提炼议题――纠结的母爱。(板书:纠结的母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我让三篇文章的教学平铺开来,学生在通读三篇文章后自己寻找文章表达的共同点,然后自己提炼议题。这是着眼于帮助学生从“X”到“1”的提炼。)

二、由“1”辐射“X”,着落文字,体会母爱

1.通读三篇文章,我们发现文章都在表达纠结背后的母爱。那么毕淑敏又是怎样把这纠结的爱通过语言文字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细细咀嚼文字,走进母亲的心路历程,分工合作,一、二组读《学会看病》,三、四组读《剥豆》,完成两张母亲的心路历程图。(出示下图)

《学会看病》心路历程图:

《剥豆》心路历程图:

2.板贴学生完成的图,目光聚焦《学会看病》中母亲的心路历程图。

(1)指名学生借助关键词说说母亲的心路历程。

(2)情景朗读,读出母亲在儿子走后的后悔、忐忑及对自己的谴责。

(3)如果此时儿子还未回来,母亲会怎么做?感受母亲纠结心理背后深深的母爱。

3.继续看第二张图。

(1)指名学生说说剥豆比赛中母亲的心路历程。

(2)男女生对读,读出慢快缓急节奏变化中母亲的纠结。

4.随着这两张心路历程图,你是否想到自己的母亲,想到在她气急时扬起手臂的瞬间,想到这瞬间的背后也有过这样的纠结:

出示《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片段,指名学生读。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紧抓纠结背后的母爱这一议题,通过心路历程图来理解三篇文章,这又是从“1”到“X”的辐射。此时学生读到母亲的纠结内心已然明白纠结背后藏着的母爱。学生还可以借助这样的方式读懂更多类似的文章。)

三、夯实“1”,着落情感,呼应母爱

1.三篇文章,一种情感。这份纠结的母爱有没有唤起你内心的波动?此刻,有没有什么话想对母亲说。选择一个故事,写下你内心对这份爱的呼应。

2.同学们,你们已经读懂了母亲这样的心声,齐读《学会看病》最后一段。

第4篇:爱国文章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形式。通俗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具有相同特点的一类文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进行阅读。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比较和分析来掌握阅读中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在同类综合比较中,学生就会对语文阅读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掌握这一组文章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构建出自己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

一、选择同一主题,密切联系群文

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时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同一主题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和理解,促进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学生通过这一类群文的阅读就会在比较中形成统一的认识,促进学生了解文章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实现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深刻理解并举一反三。教师在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文章后,让学生通过概括、分析、归纳、整合形成自己的理解,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第二组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进行群文阅读。这部分主要包含了《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几篇文章。教师引导学生把这几篇文章有效地进行群文阅读,学生会在思考和比较中发现:《詹天佑》是通过这位爱国工程师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怀念母亲》表达了季羡林先生思念母亲和祖国的情感;《彩色的翅膀》通过昆虫和瓜果蔬菜的关系折射出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的高尚品格及爱国情感;《中华少年》通过祖国的丰富资源、灿烂文化等方面表达了中华少年对祖国的热爱。几篇文章通过不同的方式,都表达了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教材中的文章本身就适合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主题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爱国主题的文章,提高学生归纳和综合的能力,促进学生认识的提高。

二、构建同一体裁,群文结构相似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要给学生选择同一体裁的文章,让学生可以掌握这类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写作风格,促进学生了解写作文体。如果是人物介绍就给学生提供不同的人物,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不同人物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如果是说明文就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如果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后掌握了这一类文章的写作特点就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例如六年级上第六组给学生提供了很多诗《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桦》等等,学生对他们进行了群文阅读后一定会了解诗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对诗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理解。

三、深化问题模式,综合群文内容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可以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地进行学习。教师有效的问题设置会促进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问题会让学生把群文共性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促进学生积极地质疑和解惑。教师有效的问题把群文的共性进行了提炼,促进学生深入到文章的本质和内涵,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展现了群文阅读的功效。例如在对《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几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思考:这几篇文章分别从什么方面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会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更加认真地阅读课文,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到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五彩缤纷。问题就像是“催化剂”一样,促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思维的发散,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渗透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不仅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内容和阅读主题,更要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学生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后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科学地进行分析和归纳,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新课改也强调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要采用创新性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和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和思考自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可以有效地对群文进行横向的比较和分析,提取信息,整合知识,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总之,群文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促进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对多篇文章的综合归纳和深入分析,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终身阅读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国强.《浅谈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 2012.08

第5篇:爱国文章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背影 父子情 朱自清 情感共鸣

朱自清的《背影》,篇幅短小,语言质朴简单,共计千余字,却被认为是描写父爱的经典之作,自其发表便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学界对它的解读更是不胜枚举。有从具体内涵解读真挚的父子情,怀念父亲;也有从文化意义、文学史意义、伦理意义解读的。还有从“背影”这一具象解读的。[1][2]而笔者是从民族文化的大背景出发,深究“背影”这一符号化象征蕴含的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习惯。笔者认为,《背影》之所以被认定为经典,是因为朱自清选择的父爱具有符号化象征,符合中国人对于父爱的传统审美习惯。季羡林在谈论朱自清散文《背影》也强调:“要真正读懂这篇文章,必须从中国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出发。”[3]中国传统父子之伦是别样的,它是“君臣关系”的翻版或“准君臣”关系[4],它具备“君臣关系”的等级性。同时,因为血缘纽带,它又有家庭伦理中的不求回报性。朱自清在真切的体验下,用白描法刻画出具有情感变换的父子情节,进而唤起了读者关于父爱的记忆,这种相似的情感体验,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其对于《背影》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

一、传统父子之伦的别样呈现

《背影》着重描写的是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爬月台的场景。最触动读者的是戴黑布小帽,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蹒跚的父亲的背影。背影,代表了中国传统父爱的严肃、隐忍、伟岸、不善言辞,它区别于慈善、热情的母爱。为何传统的父爱形象是如此的?要理解这一点,就不得不从中国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出发。安德鲁q本尼特强调:“任何的文学文本总是依照语境或传统,并且在语境或传统之内进行建构。”[3]中国文化是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农耕文化。[4]农耕时代,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耕作。而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又是崇拜祖辈、父辈。在这种以父权为背景的传统家庭中,父姓便是绝对的权威。而且,“在中国崇祖尚德的家庭文化中,有‘天地君亲师’五位一体之说,所以,从对‘父’的崇拜中引申出对‘君’的崇拜。”[5]即孔子常言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朱熹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子为父纲”。“从这一层面来看,中国旧式的父子关系就是“君臣”关系的翻版或是‘准君臣’。”[6]这种传统礼教下,父与子的关系是长幼之序的。这种次序是不允许逾越,逾越者会被定性为不孝子,不孝子不能事君。所以,我国传统的父与子就是以“类君臣”方式相处。“君臣关系”本身具有等级性,所以,它是严肃的,以它为基准的父子关系自然也是严苛的。而且,中国的传统启蒙教育读物《三字经》里,也明确强调君臣、父子要有纲常伦理。可见,这种等级化的父子之伦已经成为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道德标准,对于传统的儒士,更甚。朱自清生长在典型的儒士家庭中,朱家是书香门第,其父朱鸿钧是读书人,做过些小官,光绪二十九年(1903),官至徐州榷运局长。而且,朱自清是长子,父亲对他要求更为严苛。在这种文化环境与家庭氛围下,朱自清的父子观与传统父子之伦保持了一致。所以,他选择父亲的符号,是背影,是侧面描写,是隐忍、严肃的符号化象征。这一符号文化符合中国人对于父爱的传统审美习惯。

同时,背影不仅象征了父子爱之间的严肃、隐忍,也表示了父爱的无私、奉献。中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国家,“在家族血缘基础上,以血缘关系为原型,以亲情为伦理与价值的起点,而家庭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关系,是‘爱’的原理与内涵。”[7]家庭关系中,父子关系是重要构成,以血缘为主的父与子的关系是传承,是爱。所以,父亲对于儿子会不求回报地付出。“背影巧妙地传递出了父爱的无私,不求回报性,这与我们印象中的父亲‘孺子牛’的形象不谋而合。”[8]这就是中国微妙的人伦关系。这种人伦观下的传统父爱,是伟岸、无私的,而且多以“背影”的形式存在。

二、作家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朱自清的《背影》在文学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这与他自身深厚的文学素养是分不开的。朱自清的《背影》用语质朴,以叙述为主。与之前的《荷塘月色》《春》相比,更醇熟,更有生活气。去掉了浮华、刻意的语言,大量排比、大幅的渲染。如描写父亲爬月台一处,作者用“攀”“缩”“微倾”“努力的样子”,几个直白、生动的词语,就把父亲艰难爬月台的身影淋漓地再现到我们的眼前。用这样的语言描写深沉的父爱,是最恰当、最合适的,而且也符合中国人含蓄的表达父爱的情感方式。文章开头,儿子不领情,拒绝父亲。而父亲在儿子明显的抵制下,依旧倾其所能地为儿子做一些小事。安慰落泪的儿子,与脚夫讨价还价,嘱托儿子,帮儿子买橘子。他是细腻、平静地付出、爱护、疼惜儿子。儿子则从最开始的不领情、拒绝,到随后的理解、牵挂。文中“父子之情的不平衡性,或者是错位感”[9]抓住了读者眼球,引起读者的阅读欲。父子爱随着儿子的理解,爱的隔膜逐步冰释,升华,达到高潮。“‘背影’是不平衡的父子情转化为平衡的关键。《背影》的情感关键,并不是父亲单向出发,而是和儿子双向互动中转化,感动我们。”[10]这种不对等的爱的转承起合,跌宕起伏,引起了读者情感波动,进而达到高潮。朱自清在平静中,给读者画了一幅父子情深的“爱”图。读者被朱自清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写作技巧带动了,感染了。行文中强烈的情感渲染力不仅源于作者塑造,更是源自作者独特情感体验。作者在切实触动中,刻画出款款的父子情。朱自清在传记中,又明确说道,自己与父亲是有嫌隙的,父亲娶妾,私挪自己工资,祖母病故,这些都使得朱自清与父亲有了距离,进而反感父亲。所以,行文一开始就交代,两年来未曾见父亲,一开始拒绝父亲,觉得父亲迂腐。后来,因父亲遭遇多番变故而心疼,因父亲默默温情被打动,最后,直至见到笨拙的父亲为自己爬月台买橘子的细微举动,冰释了一切。作者真切的生活体验,深刻的心理触动,高超的写作技巧,变换的父子情感,打动了读者,唤起了读者关于父爱的记忆,所以读者对《背影》才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它也才能成为经典。叶圣陶评价道:“《背影》全凭真感情真性情取胜了。”[11]

三、文学接受中强烈的情感共鸣

古今中外,描写父爱的文章多如牛毛,为什么偏偏《背影》能如此长久不衰?个人拙见,除了文章本身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还因为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能引起我们对父爱的共鸣,“这就是读者期待视野中必须包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12]《背影》中作者在表现父爱这种情感时,引起了我们情感或者情绪的相同或相似父爱的反应。这种相同或者相似的父爱认知,通过读者的想象、加工、整理,顺利地进入了关于父爱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是读者自己重新建构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接收知识的时候,是根据自己既有的观念选择性的获取对象中的信息,然后通过自己既有的观念、知识和新的筛选互相作用,形成自己独特的新的见解。”[13]读者在接受《背影》时,选择性的从文本中吸收知识,形成了对父爱的新见解。这一过程丰富了读者的情感世界,完善了读者的情怀,健全了其人格。所以,才会对读者有意义,读者才接受。

同时,通过对《背影》的学习,也有助于我们细致地表达类似的情感体验。《背影》一文,用语淳朴、简单,在细腻的描写中,把关于父亲的感情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引起了我们对于父爱的共鸣。优秀的文章,就是能表达出萦绕在我们心头,却无处表达的情感的文章。这种情感被作者的一词一语刻画出来,所以,通过对《背影》的阅读,学生领会了表达此类情感的方式、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顺利、流畅地表达类似的情感。

《背影》之所以在语文教材中经历几次改版,依旧入选在册,就是因为它具备了语文教材中要求的强烈的感染力。它为学生展示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帮助学生学会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美化情怀,完善人格。

《背影》的成功,除了学界解读的父子情外,更重要的是文化文学意义和读者情感共鸣。笔者从中国传统的君臣关系角度,解读传统父子的文化内涵;从文学接受角度,分析读者认同的文学原理。《背影》是现当代散文的经典之作,通过对于此文本的文化解读,可以启示读者以类似的手法解读现当代散文。所以,要深刻理解作品的文本意义,必须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出发,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同时,也要考察读者接受的文学原因。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读懂它。

注释:

[1]刘晓红,孙拥军:《朱自清<背影>思想内涵近三十年解读史》,名作欣赏,2011年,第12期。

[2]季羡林:《季羡林说朱自清散文<背影>》,名作欣赏,2003年,第3期。

[3]汪正龙,李永新译,[英]安德鲁q本尼特著:《关键字: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4]李振声:《钱穆印象》,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

[5]陈爱华:《论中西方传统家庭文化发展及其伦理特征的异同》,中国伦理学会、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伦理学会:《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中国伦理学会、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伦理学会联合出版,2007年版。

[6][8]葛胜华:《背影,你到底深藏着什么?――朱自清<背影>新探》,阅读与写作,1999年,第7期。

[7]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3页。

[9][10]孙绍振:《<背影>的美学问题》,语文建设,2010年,第6期。

[11]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75页。

[1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7页。

第6篇:爱国文章读后感范文

通过阅读语文文章,学生会字到很多的语文知识,在无形中就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见多识广。通过学生的阅读,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语文知识,结合相应的语境,记住一些词语和成语的常用法,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灵活和连贯地运用语言,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让学生的信心大增。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谈一下本人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精读要精。夯实学生基础

精读主要是针对语文阅读课文而言的。学生们现在所阅读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学生需要对这些课文做到精读,也就是说学生需要通过认真阅读,了解其中的字、词、成语、句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些都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基础知识,学生一定要做好夯实基础,这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保障。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字词的时候,学生应通过查字典、请教同学或老师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疑惑,以使学生能够做到学过就学会的程度。例如在学习《詹天佑》的时候,教师在让学生阅读前就要让学生明确文章中需要掌握的11个生字,同时要求学生能读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等词语。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真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当学生读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精读就需要学生掌握文章的每一个细节、细致入微。

二、泛读要广。开阔学生视野

小学生处于知识积累的最初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多方面的书籍,以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对于知识的求知欲。学生阅读的范围可以是很广泛的,只要是学生喜欢或者是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拿出来进行阅读,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可以做到见多识广。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些阅读参考书目,让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究和阅读。例如在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时候,教师可以进一步展开,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给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阿Q正传》,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等作品,让学生去进行阅读。学生通过广泛地阅读自然会知识丰富,开阔视野:而且通过学生的阅读还会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产生阅读自信心和成就感。平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课外书,《读者》《意林》《疯狂阅读》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略读要快。掌握文章大意

在语文考试中,由于时间的有限,学生不可能把每一句话都认认真真地读出来,进行仔细思考,所以,教师要锻炼学生的略读能力。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简单浏览就可以掌握文章的主要意思。教师在平时的练习中要让学生有时间观念,不能养成拖拖拉拉的习惯,这样会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让学生的阅读做到快而准。通过学生的略读,学生应该做到掌握文章的基本大意和主要故事情节。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首先进行一个略读,让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就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学生的阅读,学生能够感受到榕树的美丽,体会到群鸟纷飞的热闹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就完成了略读目标。

四、查读要准。找到关键语句

查读顾名思义也就是需要学生根据一定的问题,去进行对于问题的针对性阅读。在学生的大脑中应该有明确的一个阅读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向,到文章中去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要点。面对具体的问题,学生只需对特定的文章语句进行仔细阅读就可以了。学生通过几年对于阅读的学习和练习,在进行查读的时候,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查读准确,理解深刻,直中要害。例如在学习《难忘的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问题:这位台湾教师写的是一句什么话呢?学生通过迅速查读,会异口同声地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哪些句子能够表达出师生对祖国无比的热爱呢?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认真查读,学生会说出:“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等句子。只有当学生对文章主旨把握准确了之后,学生才可以做到查读又快、有准。

五、范读要对。校准字词读音

第7篇:爱国文章读后感范文

《十万个为什么》_读后感

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后觉得这一套书很好,这套书有数学分册、物理分册、化学分册、动物分册、人体科学分册、地球科学分册、宇宙科学分册、环境科学分册、信息科学分册、工程科学分册和索引资料分册。《十万个为什么》十分适合青少年,他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答案。比如说,为什么投掷硬币很多次后出现正面和后面的次数大致相等的问题。在工作或学习过程中,肯定会有什么问题,应该多翻翻类似《十万个为什么》的书,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人们为了认识已知世界所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将越来越多。如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愚昧落后,缺少起码的知识,就可能被一些假科学、伪科学所愚弄,陷入盲目和迷信。为此,我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用正确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来揭穿形形的伪科学的真面目。总之,《十万个为什么》是一套很好的书籍,《十万个为什么》,一辈子用得着,几代人忘不了!

相关阅读:

寒假读后感作文专辑 《十万个为什么》_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 《长腿叔叔》读后感 《围城》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读《麻雀》有感 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 读《伟大的母爱》有感 读《凡卡》有感 《童年》第一章读后感 读《信任》有感 《童年》第二章读后感 读《圆明圆的毁灭》有感 《童年》第三章读后感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童年》第四章读后感 读《购买你的时光》有感 《童年》第五章读后感 再读《背影》有感 《童年》第六章读后感 读《瑞恩的井》有感 《童年》第七章读后感 《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 《童年》第八章读后感 《斑羚飞渡》读后感 《童年》第九章读后感 读《老外捡硬币》有感 《童年》第十章读后感 《成吉思汗和鹰》读后感 《童年》第十一章读后感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童年》第十二章读后感 读《巨人传》有感 《童年》第十三章读后感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 读《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有感(2) 伟大的童年——读《童年》有感 读《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有感(1) 读《童年》有感(1) 勇者拾梦——读《傲慢与偏见》有感 读《童年》有感(2) 《爱的教育》读后感——爱的人生 读《童年》有感(3)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读《童年》有感(4)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感 读《童年》有感(5) 读《林肯这一生》有感 《童年》读后感(1)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童年》读后感(2) 读《野生的爱尔莎》有感 《童年》读后感(3) 读《水浒传》有感 《童年》读后感(4) 读《苦恼》有感 《童年》读后感(5) 《雷雨》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6) 《哈利波特》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7)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8) 《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9) 不要因小失大——读《三国演义》有感 《童年》读后感(10) 卑微的爱——读《巴黎圣母院》 《童年》读后感(11)

第8篇:爱国文章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爱国主义情感

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源远流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有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其核心就是爱国丰义。新的国际形势下,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初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显得迫在眉睫。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做了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实现的基本途径在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放在首位的是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忧患爱国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培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任务。然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之花开满语文教学之园呢。

一、提升自身素养,感染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自身素养直接影响着语文人文教育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拥有爱国心,中华情,这样才能感染学生的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情感。一旦缺乏对人文精神的体悟,教师的教学就会易带俗气,难以迸发出强烈的激情,也无从感染学生。语文教师的人文修养包括知识的积累程度、审美的感受力度、创造力的提升程度等,加强文本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

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载体。教师应积极的激发、调动学生的审美热情和独创精神。实现这一要求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应该充分理解文中作者要表达的爱国精神的实质性内容,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学生。

二、借助作者之笔,熏陶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国家初中教材编委在编纂课本选文时,选择了大量的名家名作,其中爱国主义题材的文章更是数不胜数。语文教师首先自身要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这片园地。有了爱国心才能悉心 地去播种美的种子。我们应借助作者之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如教学《沁园春・雪》一文,描绘了气势恢宏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祖国河山图:曹操《观沧海》表达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浑气魄;散文《济南的冬天》恰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使人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篇篇课文都是一支支歌,以不同的音符谱写着爱国主题的交响曲。面对一叠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教科书,面对一群喝蜜糖水长大的青少年,我们不能不负有一种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一幅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名篇的熏陶中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雄壮、磅礴、美丽如画,自然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的赞美之情。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感,又让学生油然生发出爱国主义情怀。

三、探究文本主题,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我手写我口”。文本是浓缩思想的载体。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表现了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如《我爱这土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其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诗中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时代感,涌动着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在教学本文时,教师可以把意象和句式修辞同主题分析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明确运用“我是…”的句式,在向祖国的深情诉说里,融个体的“我”于祖国的大形象里,表达了“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

四、提高诵读水平,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诵读是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手段,特别是通过感情诵读,对作者洋溢于文中字里行间的爱国主义意境更容易受到陶冶,情感更容易被激发,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初中教材中有着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吟读、细致体悟,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明快,富有音乐美。

例如,在讲诸葛亮的《出师表》时,在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情感基调后,我们大声的诵读就可以体悟到请葛亮不愧是“智慧的化身,忠臣的楷模”。在讲授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上课时,我们引导学生弄懂“忧患”和“安乐”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先展开想象,思考我们当今的治国之道该是怎么样的,再感情诵读课文。这样很容易就在学生的脑海中有一个意识,明白“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义。我们诵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伶仃洋》等爱国诗篇的时候,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反复诵读,注意方法,把握情感的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结合语文实践,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实践。语文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听说读写实践不应置于思想教育之外,思想教育也不应是硬加进听说读写的“材料”。语文能力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听出“道”,说出“德”,读出“情”,写出“理”,关键是实践。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就应牢牢结合语文实践,在实践话动中让学生体悟,感受,升华。可以开展适合学生特点,易于学生接受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祖国的认识,既懂得“为什么要爱”,又懂得“怎样去爱”。组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我爱我的祖国”诗歌分享;“我爱壮丽山河”图片展览;“奥运伴我成长”朗诵比赛;“城多巨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根据调查写出内容新颖丰富、取材广泛、有独到见解的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通过各种有效的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心灵中深深扎下根,使思想教育真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效果显著。

第9篇:爱国文章读后感范文

一、准确理解文章关键内容

开头结尾的提示。如《记一辆纺车》,首段点明作者常常想起、深切怀念在延安使用过的一辆纺车。这辆纺车普通、旧式,并无特别之处,何以引起作者深切怀念呢?结尾说“跟困难斗争,其乐无穷”,因此联系首尾两段思考,文章主旨显而易见:纺车是延安军民战胜敌人封锁、渡过暂时困难的战斗武器,写它是为了表现延安军民艰苦奋斗的乐观精神。

抒情议论部分的提示。抒情议论,起深化主题的作用,它可以透视出作品的内涵。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每记叙完一件事,便有议论抒情的语段,其中一段写道:“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么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此句揭示出文章的旨意:赞扬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抓住线索。线索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感情等。抓住了线索,就能够理清文章的脉络,从而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文章以其父的“背影”为线索贯穿全文。“背影”在文中出现四次:第一次开篇点题,第二次具体描绘“背影”,第三次惜别时“背影”在人群里消失,第四次别后泪光中浮现“背影”。通过对“背影”的描述,说明“背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的印记,表现出父亲深挚的爱,是父亲最后留给儿子的印象。由此可知:“背影”反映了父子相爱相思之情,是旧社会穷困知识分子颠沛流离生活的缩影。

二、抓好阅读训练过程

教学《一件珍贵的衬衫》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只知道这件事发生在天安门附近,不知道当事人是谁,你认为应当首先找什么人了解情况?问题一出,学生人人都在动脑筋,边讨论,边阅读课文。当问题解决之后,课文熟悉了,进一步学习的条件就具备了。接着再继续提问,这样引入课文分析,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的成功创造了条件。又如:我在讲说明文《死海不死》时,准备了这样一个实验:一杯淡水,一杯盐水,一个生鸡蛋。我利用鸡蛋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启发学生:“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么大呢?”观察后,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学生很快结合课文内容找到了答案。教学中利用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可使学生深入了解事物的特征或原理。只要教师能够恰当地把握课堂阅读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维,那么,阅读教学便会取得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