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政史教案范文

政史教案精选(九篇)

政史教案

第1篇:政史教案范文

一、目标要求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引导民政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坚持学史明理。通过学习教育,树牢唯物史观,强化理论思维、历史思维,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入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

坚持学史增信。通过学习教育,增强历史自觉,保持战略定力,筑牢信仰之基,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增强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看齐核心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持学史崇德。通过学习教育,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坚持学史力行。通过学习教育,加强党性锻炼,砥砺政治品德,践履知行合一,不断提高把握大势大局、应对风险挑战、推进实际工作的能力水平,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增长才干、建立新功。

二、学习重点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市委部署要求,把握时间节点,突出重点内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一)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通过学习,深刻铭记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付出的巨大牺牲、展现的巨大勇气、彰显的巨大力量,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不断增强继往开来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自觉性坚定性。

(二)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通过学习,牢牢铭记我们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通过学习,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牢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自觉坚持人民立场、践行群众路线,永远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四)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通过学习,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五)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通过学习,始终牢记革命理想高于天、崇高精神永不过时,高度珍视精神财富,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断书写中国共产党人新的精神史诗。

(六)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通过学习,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刻汲取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经验教训,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认清形势,把握规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接续奋斗。

三、工作安排

党史学习教育贯穿2021年全年,面向民政系统全体党员开展。从党中央召开动员大会到“七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以全面学习党史为重点,深入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从庆祝大会到总结大会,重点学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以此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党的历史的系统把握,明确继承传统、立足当前、开创未来的实践要求,扎扎实实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一)扎实开展专题学习

1.抓好党员自主学习。坚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党史》《、邓小平、、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指定学习材料,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重要参考材料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史》《党史人物传》《中国共产党百年图史》《红色故事选》《中国共产党省市历史(1921—1978)》等延伸阅读材料。通过开展“四个一”学习活动、“书香.悦读党史”读书活动、读书分享会、“百题竞赛”等,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产党员”教育平台,组织党员干部扎实开展自学,在学党史、讲党史、懂党史、用党史上下功夫,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各下属党支部;完成时限:学习教育期间)

2.强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充分发辉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开展党史专题学习,全年开展党史专题学习不少于2次。“七一”前后,分别以全面学习党史和深入学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开展集中学习研讨。(责任单位:局办公室;完成时限:4月底前、8月底前各开展1次)

3.专家讲课辅导学。邀请党史专家向全体民政系统党员干部作专题辅导报告。(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完成时限:学习教育期间)

4.基层党组织集中学。各下属党支部要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依托“”、主题党日、党史知识竞赛、“百日诵读红色诗歌”、“10分钟党课”等方式,广泛开展“学党史、感党恩”活动,不断推动学习教育向基层拓展、向一线延伸。(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各下属党支部;完成时限:学习教育期间)

5.专题党课辅导学。党员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在学党史、讲党史、懂党史、用党史方面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在“七一”前后,局党组班子成员要分别到分管联系的下属党支部讲1次专题党课。专题党课要聚焦重点、突出针对性,讲出理论味道。(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各下属党支部;完成时限:7月1日前后)

(二)切实加强政治引领

1.组织开展专题宣讲。积极组织民政系统广大党员参加上级宣讲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报告会。并参照市委宣讲团的做法,组建由局党组班子成员带队的宣讲小组,到分管联系的支部(下属事业单位)开展专题宣讲,不断扩大宣讲覆盖面。(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各下属党支部;完成时限:学习教育期间)

2.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组织参加“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重大主题采访活动、“讴歌百年辉煌、奋进崭新征程”征文活动、“百年百人讲党史”“电影党课”活动、“颂歌献给党”青年歌咏赛等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参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组织观看红色影视展映展播,歌唱红色歌曲,打造“党建有声图书墙”,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各下属党支部;完成时限:学习教育期间)

(三)精心组织专题培训

1.积极参加集中培训。根据市委统一部署,组织党员干部按时参加全市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充分运用汉旺地震遗址博物馆、七四农民暴动纪念碑、王干青烈士墓、市党性教育中心等特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主题展览,瞻仰革命遗址遗迹、博物馆,开展党史党性现场教学,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党性洗礼。(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各下属党支部;完成时限:学习教育期间)

2.精心开展专题培训。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党组织年度培训计划,充分运用中心组学习会、“”、主题党日、专题辅导报告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产党员”教育平台、“党建”等形式,组织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学习培训,确保实现培训全覆盖。(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各下属党支部;完成时限:学习教育期间)

(四)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1.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局党组班子和各股室负责人、各下属单位负责人要边学习、边调研,带头深入分管领城、联系镇(街道)和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摸清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各股室、各下属事业单位要结合职能职责,梳理形成办实事项目清单,确定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内容。(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各股室、各下属事业单位;完成时限:学习教育期间)

2.立足岗位为民服务。各党支部和各下属事业单位要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三比三看五评”工作,在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中激发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精气神。要立足岗位展现风貌,积极组织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岗”创建活动,推动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显作用”,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展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良好风貌,以优质服务赢得人民群众认可和好评。(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各股室、各下属事业单位;完成时限:学习教育期间)

3.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传党恩”为主题,深入开展“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关爱老人、享受美好生活”行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五社联动、情暖基层”和“六稳六保”专项整治行动等具有民政特色的实践活动,通过进一步健全低保标准等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和“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不断完善“一核五治”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等长效制度机制,主动参与乡村振兴、清廉机关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股室、各下属事业单位要结合工作职责,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办好民生实事、推进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等完善工作措施,切实解决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取得的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和实际行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各股室、各下属事业单位;完成时限:学习教育期间)

4.深入开展关爱行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关怀帮扶办法》和《省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关怀帮扶办法>实施细则》,切实加强对老党员、困难党员的关爱,开展助困帮扶,解决实际困难,在“七一”前集中开展走访慰问。进一步落实党员干部“双报到”志愿服务制度,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面向困难群众和其他有需要的群众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各股室、各下属事业单位;完成时限:学习教育期间)

(五)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

1.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按照市委安排部署,局党组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学习心得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锤炼党性修养和政治能力。(责任单位: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时限:根据市委统一安排进行)

2.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各下属党支部要召开严肃认真、形式多样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党性分析,交流学习体会。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一起学习讨论、一起交流心得、一起接受思想教育,确保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各下属党支部;完成时限:根据市委统一安排进行)

四、工作要求

(一)压实领导责任。成立民政局党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党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各党支部书记及相关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机关党委、各下属党支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结合实际紧扣“开展专题学习、加强政治引领、组织专题培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方面制定工作方案。各党组织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各支部委员要履行直接责任,切实把中央、省委、市委和市委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二)强化督促指导。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积极配合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做好督导工作,严格落实好指导组各项工作要求。同时,要对各下属党支部开展学习教育情况进行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认真做好简报编发工作,及时反映学习教育推进动态情况。

(三)注重宣传引导。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利用“民政”微信公众号,开设专题专栏,深入宣传中央、省委、市委和市委关于学习教育的决策部署,宣传开展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及时总结上报开展学习教育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形成正面宣传强大声势。加强舆情收集分析研判,积板引导热点敏感舆论,防止炒作造成不良影响。

第2篇:政史教案范文

(一)课在全书的地位:本课是全书的重点课123

1第一课是全书的起点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是学习经济学的入门钥匙。

2第一课的基础知识是全书教学的理论基础。

3学习本课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熟悉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国家的经济政策,正确熟悉社会上的经济现象。

(二)本课在第一课的地位:

学生生活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活中时时要和商品打交道,懂得了商品﹑货币﹑价值规律,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学习有关货币的知识,使学生能对货币有正确熟悉,抵制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的腐朽思想。学好商品经济理论,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主观念﹑开放观念﹑平等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等,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国家需要的有用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国正在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所以必须对价值规律有较深的理解,才能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有正确熟悉。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对价值规律要有正确熟悉的理解,应明确以下几点。

1价值规律是商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规律。它既不是人类社会所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共有的规律,也不是某一个社会特有的规律,而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价值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否则就受到惩罚。但是,人们也可以利用价值规律来发展商品经济,促进生产发展。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着重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依据: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而在实际生活中价格和价值往往是不相符的,要使学生正确熟悉这一问题,必须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不管价格怎样变化,离不开商品的价值,从长远的整体的观点看,商品交换是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改革开放意识,并进行思想平的教育,使学生树立对待价值规律的正确态度

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经济建设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学好商品经济理论,有助于理解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克服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熟悉,帮助学生树立自主观念﹑开放观念﹑平等观念﹑效率观念等。

三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1)重点:价值规律的含义,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国正在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所以必须对价值规律有较深的理解,才能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有正确熟悉。所以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等价交换的原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等价交换的问题上,理论上讲商品交换应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而现实生活中,真正按等价进行交换的商品很少,不等价交换到处都是。

三教学方法及学生分析

(一)采用“研究性”教学法。

思想政治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本节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新大纲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采用“研究性“教学法,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学理念,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环节如下:

1、学生自学:布置阅读,指明阅读任务(导读提纲),指导学生归纳教材内容,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知识结构图表。

2,组讨论:针对阅读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先在小组内部交流,集体讨论解决;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由组长作好记录,并总结发言。讨论期间,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及时了解讨论情况。

3、精讲释疑:根据组长发言,引导跨组交流,教师视情况精讲释疑,点明并突破本课重难点。实践巩固:通过练习、小测以及其他实践活动,实现知能转化

(二)采用“研究性”学习法及学生分析:

本课采用“研究性”教学法中实际上已包含了学法。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爱好。学法指导侧重于阅读方法指导和讨论指导两个环节。

由于学生存在着智力和性格等差异,因此,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来组织相应的学法指导。对于独立性好、表现欲强的学生,在自学环节,可以提高要求,进行精读;在讨论环节,由其带动其他同学讨论。而性格内向、依靠性较强的学生则适当降低难度,多鼓励,指导得更细、更深入些,增强其自信。

总之,“授之以渔”、分类指导才能终其一生,使学生各有所获,因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三)教学手段

1表格是科学性和标准化的结晶,也是现代信息处理的常用手段,通过对教材表格化处理,既直观地展现教材内容又培养学生的科学性与创造性。通过对教材的表格化处理,既直观展现教材内容,又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与创造性。

2图片﹑多媒体课件﹑录像演示,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熟悉,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概念;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思维活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设计:见下表

步骤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手段教师语言时间

1复习导入货币的两大职能上台演讲背景音乐有实力,当然有魅力!3分钟

2自学导读价值规律的含义动手设计、上台展示结构图表背景音乐有创意,当然有潜力5

3讨论质疑等价交换的原则讨论、记录并发言背景音乐课题――创造的先导!10分钟

4精讲释疑价格变化影响供求关系变化(1)发言(2)辩论录像:中国彩电价格大战价值规律,尽显英雄本色!15分钟

5实践巩固本框小结课堂练习上台表态做练习结束曲经济大潮中你预备好了吗?11

6课外作业课题:律现实生活中1分组调查2撰写调查报告我们一定能做到,我们做的会更好!1分钟

从上表可见,教学设计依据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这是“研究性”教学法的灵魂和生命。在时间安排上,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在教师语言上,引用电视广告语,极富鼓动性和渲染力,较好地处理了学与导的关系;在学生活动上,学生有多次上台机会。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复习导入环节:由学生完成,通过学生上台演讲,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生说得出口,才能写得出手。同时,教师还能藉此检测上节课教与学的效果,及时补遗纠错。用于接班上课,以此形式导入,更能一下子打破僵局,拉近师生距离。

2、自学导读环节:让学生把自行设计的结构图表通过实物投影仪打上大屏幕,更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创造的愉悦。

3释疑环节:组织学生辩论是本课一个亮点。这是对“研究性”教学法的一个创新尝试。通过播放录像、展示图片及资料展示,让学生感受到价值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作理性思考,4:通过总结,动之以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趁热打铁,邀请学生上台作简短表态,落实本课觉悟目标,并形成高潮,进而自然过渡到本课小结部分。整个教学过程,有知识的碰撞,有情感的共鸣,有创造的愉悦,有神圣的使命感――知、情、意、行在和谐的背景音乐中悄然转化!

5,布置作业下课,是本课的堂外延伸部分,带着课题去调查研究,在接触生活,了解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熟悉的基础上,概括分析出对价值规律的理性熟悉,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及协调配合的合作精神。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了研究:(1)我国彩电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彩电价格下降是好事还是坏事?(3)面对彩电价格下降,康佳等国内9大彩电骨干企业领导人聚集深圳,公布成立彩电价格联盟,对彩电实行最低限价销售,甚至还打算进一步制定联合限产方案,那么彩电价格联盟的实质是什么?假如这种联盟得以形成,其后果又会怎样?(4)作为彩电生产厂家,如何面对当前的彩电价格战?在确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后,同学们分头收集资料,进全市个大商场家电部抄录各彩电生产厂家不同型号彩电价格,了解哪些品牌﹑哪种型号彩电市场行情好,知晓各生产厂家最新决策动向,回来后共同讨论分析整理并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撰写论文。

第3篇:政史教案范文

进一步理解和应用价值规律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效益;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学会应用经济学基础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热点问题。

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进行解题规范性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典型例题解析

三、研究目的: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课型:复习课

五、教具:投影仪、投影胶片

六、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

由学生回顾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效益,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等知识。

(让学生储备必要的知识,为解决问题作预备。也让学生在回顾中,体会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便重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整体。)

2.典型例题分析:

例:某地农民柑橘生产获得大丰收,但当场农民收并未因此而提高,农民为此很苦恼,因而影响了生产积极性。请为农民想办法。(投影)

让学生围绕此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重点是该从何处思考,即答题的思路。

学生答(略)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提示作为铺垫,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解题方法.

[提示](投影,逐步展示)

(1)为什么增产不增收?

①在柑橘有销路的前提下,造成不增收的原因。

(分析)A.投入多,成本高,效益差。B.产品价格低,产品供过于求或质量较差。

②在柑橘销路有困难的前提下,造成不增收的原因。

(分析)A.质量差、品种单一

B.价格高,难以刺激消费

C供过于求,产品难以销售,

D市场信息闭塞,销售不畅。

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第二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建议。——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①更新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变粗放型为集约型经营,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②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善品种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③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以便于销售和提高经济效益。

④多渠道了解市场信息和销售服务信息,理顺流通渠道,进行多种经营以及高调整产业结构。

到此为止,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均可以回答。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下列答案,有的超出了我的意料,也超出了听课老师的意料,的确是思维的发散。——课后评估。

学生补充: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扶持农业、提供信息、集团经营、绿色农业、网上销售等。

3.时政热点分析

2002年国企改革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企改革继续引向深入的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其次,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继续推动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第四,加强和改善企业治理。

(如“PT”水仙退市、ST郑百文事件、银广厦事件。)

“PT水仙”的退市表明我国证券市场退出机制已经开始建立,这将用于中国证券市场整体质量的提高,用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PT水仙”这一“去”,实当有功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有了死亡的危机才懂得去珍惜生存的机会,股市才有实现自身的筹资、转换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

由学生结合这一段材料,分析此材料所体现的经济学理论,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再结合银广厦事件和郑百文事件综合分析,进一步熟悉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四、归纳总结——方法指导上升为理论。

热点问题切入点回归

第4篇:政史教案范文

摘 要:高校档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档案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范本,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教材,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精神的真实素材。要积极利用高校档案,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丰富高校档案馆藏,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基础;开放校史馆,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开展档案编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利用网络展示高校档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档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11-0041-03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如何不断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档案作为大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印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资源。充分利用高校档案资源,可以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手段,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一、高校档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1.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经几十年甚至更长岁月的积淀,形成极其深厚的档案资源,尤其是一些著名的高等院校更是如此。高校档案是学校历史活动的真实写照,不仅有各种文字材料、图表、数据及实物,还有录音、录像、各种数据光盘。高校档案所提供的教育素材大多是本校历史上的人和事,大学生普遍感到真实可信,较课堂说教更容易接受。例如,上海交大的档案中至今完整保存着1897―1908年的办学章程。从章程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所名校如何在先辈的开拓和努力下,从初创阶段过渡到大体与国外相当水平的概貌;北京大学校史档案中的对外开放史料,反映了该校学术名人的中外学术交流真实经历,教学材料中,有学术名人与历届师生的合影、学生成绩及公布榜、有学术名人参加的教职员工会议记录等。这些翔实的档案史料,记载着这些百年老校昨天的辉煌,反映出其深厚的文化根基、广泛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堪称世界高校之最。这些可引以自豪的高校档案,是学校极其珍贵的无形资产,是激励和鼓舞学生不断创新的动力。

2.丰富的革命传统资源

高校档案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许多内容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许多高校组织进步学生进行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在这一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革命传统资源。以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前身为东吴大学)为例,北大档案中至今还保存着、陈独秀等一批先进分子领导学生创办的《新青年》及多种进步文学刊物;苏州大学档案珍藏中保存着文学研究会、东吴新闻社、姐妹兄弟进步社团的活动情况,组织爱国学生声援“”、“五卅运动”的斗争史和大事记。[1]167这些事迹和资料凝聚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性格,折射出中华儿女追求进步、追求民主的执著,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

3.可贵的名人成才资源

近代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他们成长的摇篮是高校,高校也因培育出了这些历史名人而增光添彩。以交大为例,原国家主席,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都是交大的校友。交大档案以完整的名人档案为依托,用生动的图片和大量的实物,展现了他们优秀的成长历程。目前,在交大校友档案中还珍藏着它的前身南洋公学许多著名校友如丁观海(系丁肇中之父)、民国初年军事家蔡锷、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一代高僧及艺术教育家李叔同(弘一法师)等一批耳熟能详的著名人物在校期间的学习及活动情况。诸如此类的名人成才资源所产生的杰出的效应,对学生有很强的穿透力,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能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发愤图强并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1]167

4.众多的科学创新资源

高校在其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数量浩瀚的展示高校科技成果的学术档案,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创新资源。其内容大体有:论著、论文及科研准备、研究试验、总结鉴定、推广应用等各个阶段中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如手稿、原始数据等以及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较具影响的新产品、样本等。无论是其动态的过程还是最后的结果,作为成功的范例提供给学生,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它们是高校科研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可以使学生洞察科学结论产生的轨迹,启发探索总结,培养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态度,是培育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良好教材。

二、高校档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高校档案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范本

利用高校档案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档案中记载着许多革命杰出人物在不同历史阶段积极投身于革命和参加学校相关的社会活动,记述了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程。如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便发生了波澜壮阔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北大这一所高等学府不仅带动了政治的改革,并在转移风气和启迪民智方面发挥了重大的功效;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先生,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这些档案史料向人们展示了他们一心为公的崇高和壮丽的人生,反映了他们优良的思想境界和爱国主义情怀,是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好例证和范本。

2.高校档案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教材

高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需要心灵的滋养、情操的陶冶。高校档案记载着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立志报国、艰苦创业和成人成才的经历。比如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方永刚教授,对党的创新理论终身信仰。他通过勤奋研究形成的信仰不是盲目的,是一种立足于对理论的科学信仰。这样的信仰是“真信”,它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动力。因为有了信仰,看事业如泰山,视金钱如粪土。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档案保存的生动图片和大量的记录,充分展现了方永刚追求真理、开拓创新、诲人不倦,赤诚为祖国奉献的敬业精神和优秀品格。[2]23-25积极挖掘这些档案材料,有助于激励学生发愤图强,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高校档案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精神的真实素材

高校档案记载着大批专家学者、优秀学子的成才事迹,保存着他们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产生的教学科研成果。这些教学科研成果许多都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作为成功的范例对大学生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湖南大学名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一项惠泽世界人民的发明,使他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历经坎坷时,他矢志不渝;功成名就时,他依然奋斗不止。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曾经任内蒙古大学校长,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旭日干教授,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致力于农业生物工程及生物高科技术研究,在赴日本留学期间,培育出世界第一胎“试管山羊”,获得了博士学位,为祖国争了光。[3]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恰当运用这些典型的档案材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从名师学者、专家教授的科研成果中得到启迪,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使学生真正懂得科学精神的价值和魅力。

三、利用高校档案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构建高校档案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

领导机制是指建立有效的领导方式,通过科学的职责分工,确保利用高校档案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实践证明,没有领导重视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取得真正实效。首先,高校领导要真正看到利用高校档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把利用高校档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四有”新人结合起来,把高校档案列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规划。其次,高校档案馆领导应当亲自带头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研究如何利用高校档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组织和制度保证。第三,高校档案馆领导应当根据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部署,制定本部门具体的计划,力求在思路上有所突破,在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增强利用档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高校档案工作更加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2.丰富高校档案馆藏,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要使高校档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首先,必须不断地丰富馆藏资源,提高档案收集的深度和力度,加强专业档案、实物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的收集,特别是高校名人档案的进一步完善,确保所收集的档案资料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达到真实性、典型性与生动性相统一,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物质基础。其次,高校档案馆可根据学生需求,对档案馆藏单一的零散的高校档案进行系统编研开发,如编写校史、学校大事记、历史名人录、名师事迹录、校友业绩录,出版画册、光盘;制作学校历史电视专题片,编写体现大学精神的校训、格言、警句,变高校档案信息为活资料,发挥高校档案的启迪和激励作用。[4]73-74要让大学生在健康向上的高校档案文化环境中学习、生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达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搭建高校档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

高校必须将长期在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一批有价值的档案,搭建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首先,开放校史馆。将包括文字资料、影像、实物等档案集中起来,以原始、客观、真实的档案素材进行展示,使大学生生动直观地感受到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坎坷的发展经历、艰苦创业的建设风采,感受高校许多历史名人积极进取的成长历程及其严谨治学、开拓创新、诲人不倦、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努力实现高校档案的教化功能。其次,突出网络宣传。网络是当想的传播工具,具有即时性、自由开放性、互动性、信息海量等优势。档案可借助校园网络宣传功能和服务功能,使高校档案资源网络化,建立网上档案馆、校史馆,让学生在网上浏览学校历史的由来,理解学校的光荣传统,了解校歌校训校风的形成,查阅名师学者事迹材料等档案信息。[5]22利用校园网络展示高校档案,学生易接受,感染力强,便于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好的效果。

4.加强档案队伍建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特色体现。高校档案馆要做好这项工作,贵在加强档案队伍建设。首先,档案工作者要真学真信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正确认识档案工作者的岗位价值,恰当地扮演思想政治教育宣传者角色。其次,努力提高档案工作者业务水平,既要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又要掌握扎实的文史知识。既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满足人们对网络信息档案的需求,又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善于利用各种心理效应来提高利用档案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总之,只有不断加强档案队伍建设,才能利用档案经常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档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功江.试析大学精神在当代大学建设中的作用[J].湖北社会科学,2009(05).

[2]韩晓峰.21世纪中国大学精神[J].中国大学教育,2004(4).

[3]李延宝.大学的建设传统和价值追求[N].中国教育报,2004-11-12(4).

第5篇:政史教案范文

一、独立学院校史档案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校史档案是一种文化财富,档案是校史文化传承的桥梁,校史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代又一代校友的努力之下,独立学院经过10多年的发展,校史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在班级建设中运用校史档案可以培养学生对学校历史的自豪感和对校史文化的认同感。校史档案实质上是将一个高校的校史文化进行提炼、沉淀和内化,最后形成高校的灵魂。在班级建设中运用校史档案可以极大地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得大学精神得到拓展和延伸。独立学院校史档案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可以充分发挥其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二、独立学院校史档案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一)校史馆是班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基地

校史馆中校史部分记载着独立学院光辉发展历程、校友成长经历及成就,这些无疑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和培养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校史馆展示独立学院保存的文献、实物模型、照片、图片、专著、译著、教材、讲义、笔记、日记、社会活动的重要信函、奖状、证书、聘书、任命书、师生在国内外重要活动的剪报等有关材料及征集来的相关材料,这些材料的内容体现独立学院机构变革、院系发展、科研学术、人才培养等诸方面的发展与成就。校史馆就是设在校内的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班级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了解独立学院过去,并对学校产生归依感,从而认同独立学院教育理念,不知不觉中受到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校史馆是班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利用校史馆对学生进行教育,既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直观的教育材料,又是有别于传统书本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利用校史馆对学生进行教育,无疑是对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创新。校史馆展出的有关教学科研成果、办学成就的档案材料,这些素材往往闪烁着先人的思想和智慧,给后人以启迪和鼓舞。一方面可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它所蕴涵的创新思维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为大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提供了借鉴,锻炼了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校史馆是班级对学生开展身心教育的重要平台

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大学教授、知名校友等为代表的学校名人成为大学生的学习和模仿对象。独立学院校史馆展出大学名人典范,供学生学习和模仿,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传递正能量。一些反映学校教育事业逐步发展的典籍和史料,名人手稿、照片、书法手?E,上级领导来校视察的录像、照片、题词等珍贵的实物资料,能起到净化人的心灵、熏陶和美化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师生高尚情操的作用。校史馆通过校歌、校训、校徽的展示,表达学校要弘扬的精神、前进的方向和学生努力的目标,从而团结师生共同努力建设学校、培养社会有用之才。

三、独立学院校史档案管理与班级建设对策

(一)建立校史馆荣誉陈列室对班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荣誉陈列室,陈列班级在各项评比、达标、验收活动中获得的证书、锦旗、奖匾、奖杯、奖牌等等,这些源于普通班级的原始档案,客观、真实地记载了过去的某些班级所取得的成就,可以勉励和引领班级在大学的发展和建设。

(二)利用校史档案创新新生班级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方式

校史教育是方便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增强他们对独立学院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认识的重要途径。校史馆可以在改革新生入学教育方式上进行尝试,分批次、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班级学生进行参观,讲解员针对参观者的专业可以对校史馆内和其相关的人物或者实物进行典故式的生动讲解,吸引学生对专业和校史的兴趣。活动结束后,组织各班级召开“校史与我的大学”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谋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学生毕业之际,再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引导即将毕业的学生积极总结归档,把自己班级的精彩留下,不断丰富和更新校史馆的档案资料。

第6篇:政史教案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改革;轨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这一课程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道德教育、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人格教育等等,涉及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各个层面。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曾使用过“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共同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名称,但绝大部分时间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本文就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教材历史轨迹作简要梳理。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1949年底,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在总结报告中指出:“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当时确定的课程是“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1951年,“社会发展史”一课改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再加上原来的“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着重于讲授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1950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指示,在大学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该课程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有两本:《马恩列斯语录》(编)和《苏联政治经济学习》。由于苏联色彩浓厚,毛泽东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编写我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一年后,该教材出版。

1957年,“大鸣大放”开始,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课程以毛泽东著作为指导,根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12个“小题目”逐章展开学习。

1961年,教育部《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分析了当时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当时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还规定了课程设置和学习时间,布置了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培训师资力量等任务。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当时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配合学校中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反对修正主义,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围绕新的任务,教育部对课程进行了新的调整,并提出了编写新教材的原则和要求。

1966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所有课程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直到“文革”结束。1980年,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

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8月,教育部试行《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规定(草案)》,对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学习时间、阅读书目、考试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根据教育部规定,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两门课程。

二、不断深化改革到“98”方案的实施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对建国以来28年全国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对“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破坏进行了批判,重新明确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目的和任务。

从1978年至198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主要是纠正“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和任务,明确了马列主义课的教学方针,确定了马列主义课的课程、学时、大纲和教材,并对高校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制度、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等作了明确规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之后,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198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确定在高等学校新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从此开始,马列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思想政治教育正式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建设。这一阶段思想政治课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是突出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为主的课程体系。

从1985年到1997年是“两课”形成时期。1985年,三中全会后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央要求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复旦大学成为首个试点。不久,由牵头集体编写了一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此次调整中还把“中共党史”又改称为“中国革命史”。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还提出,要开设“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课程,后来这一课程演变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986年到1988年间,各地高校组织编写出版多个教材版本。在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课程设置由原来的老四门变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不久,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课程。同时,为了加强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中国革命史课也相应调整为毛泽东思想概论。这次的课程调整方案又被称为“98方案”,即1998年经报请党中央同意的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理科分别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另有“形势与政策”课。

“98”方案的一个特点是注重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把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把“两课”教育工作的状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和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1997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是新形势下加强“两课”教学和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1998年到2004年是“两课”的发展时期。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八门课程,并于同年秋季实施。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于2003年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05”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课全面务实的改革

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4年中共中央以16号文件的形式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根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和教育部于同年12月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5年1月批准了这个《意见》。《意见》将“两课”更名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作了新的调整,确定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课程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与政策”。本方案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简称“05方案”。

此次调整之后,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变为四门。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其中还补充了科学社会主义内容;原“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整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原“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则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开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此外,“形势与政策”课以必修课的方式延续了下来。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设置,暂仍按照“98方案”开设相关课程。当前,研究生层次(包括硕士生、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

“05”方案提出要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持。

第7篇:政史教案范文

一.学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预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预习在整个学习的环节中不可缺少。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白教师的授课意图,同时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进入新课学习时,能够有目的有重点的听课,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案例:世界史上册,第12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完成下列题目: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______的发展。

2.导火线:______人民起义。

3.经过:

(1)1640年,国王召开议会,议员在议会中与国王斗争,革命开始。

(2)内战:______领导的议会军击败国王军队。

(3)1649年,国王______被押上断头台,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4)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就任"______"实行独裁统治。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6)______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主发动宫廷政变,再次推翻了专制统治。

4.结果: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_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起来。

5.历史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______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______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这个案例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及意义描述的很详细,学生通过预习完成填空,从而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印象。学生通过预习,既提高了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处于较为主动地状态。因此,这种学案教学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学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在历史课本中,有些历史史实因为内容比较多,如果在一个课时里学习完,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所以就分成好几个课时来学习,这样无形之中就分割了知识点,虽然减轻了学生学习一个课时的负担,但也分裂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可以发挥学案的优点,利用学案将这些有联系的知识点重新整合,然后再展现给学生。从而弥补了教材的缺点,更好的配合教材。

案例:中国历史六年级下册,第21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在学习清朝政权巩固的时候,讲解了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主要是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管辖:西南的西藏、西北的新疆,还有一个新疆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这些内容是一个课时,但是这一个课时不能充分说明清朝的所有的边疆地区都稳定了。这时如果再加上上一节课的《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这个课时里,又对清朝时东北地区边疆的巩固和东南地区台湾的巩固进行了学习。这两个课时加起来就能给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三.学案能够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好的教书先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习比教会学生一些知识更重要。教师在使用学案时,就可以教给学生很多学习历史的方法。

案例1:世界历史上册,第24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学案中"学法指导"部分,就教给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方法如下:

1.表格归纳法。可以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更好地记忆历史知识。如学习完"思想启蒙的火花"一目,可以制成表格,对三位思想家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以避免知识混淆。

2.比较学习法。文艺复习与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但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的发展状况及要求不同,因而产生了诸多区别。学习完本课后可对两次运动从首先产生的国家、批判对象、涉及的领域、批判的形式、作用等方面比较,加深对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解。

在这一节课里,教给了学生两种学习历史的方法:表格归纳法和比较学习法。这两种方法适合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点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使用这两种学习方法的时候,也能增强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对事物的比较能力。

当然,不光在"学法指导"里直接告知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在学案的练习题里面选择的一些题目,学生通过做题也能学到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增强相应的学习能力。

案例2:阅读下列材料:

清朝前期,为镇压沿海人民的反清力量,清政府颁布了"迁海"的命令(注:即将沿海居民内迁30--50里不等,并禁止他们下海)。这一政策不仅破坏了东南沿海的社会生产,也限制了我国人民与外国进行积极的贸易往来。

后来,清政府只开放广州一地,有节制地进行对外贸易。他们认为,清朝是"天朝大国,物产丰盈",不需要借助外国货物以通有无,反映出一种盲目自大的思想。清朝统治者后来还多次实行不定期的"海禁",以加强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统治。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奉行一种怎样的对外政策?

(2)依据材料,分析说明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3)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第8篇:政史教案范文

关键词: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途径

档案馆作为党和政府保存档案史料的文化事业部门,依据馆藏的档案资料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是档案馆的重要功能之一。1996年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国家档案局提出各级档案馆要建设成“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要求各级国家档案馆利用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料举办展览,充分发挥档案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2005年,国家出台了档案行业标准《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规范》,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建立、机构人员、规章制度、档案展览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各级档案馆在近几年也陆续创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漯河市档案馆于2010年10月创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漯河市档案馆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漯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调研,希望能给综合档案馆如何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开发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1综合档案馆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现实意义

1.1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时代赋予国级各级综合档案馆的责任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动员和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各级综合档案馆有责任、有义务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作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传播正能量,使综合档案馆成为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文化阵地。1.2综合档案馆“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需要档案馆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上,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新型国家档案馆的功能定位,即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功能是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综合档案馆的“五位一体”基本要素之一,综合档案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基础性的工作。1.3档案工作创新服务方式要求档案馆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工作也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从过去那种“坐等上门”的保守思想中解放出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主动作为。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能够进一步拓展档案服务范围,使档案工作跟上时代步伐,成为档案工作新的价值体现。1.4档案馆扩大社会影响的基本途径是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扩大档案馆馆藏,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使档案馆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基本途径之一是档案馆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档案馆宣传自我,让档案走出“深闺”、走向公众的重要途径,是让公众了解档案、让社会认识档案馆的大好时机。档案馆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论以何种方式,都必须根据主题大力挖掘馆藏,其利用馆藏的深度、广度和数量都远远超过了普通利用者为解决某一问题利用档案的程度。档案馆可以凭借自己征集档案资料的职责权限,广泛收集相关的档案材料,一方面能使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更加系统、详细、全面,对现有馆藏也是一种补充和丰富;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爱国主义教育的选题、承办、宣传,要求档案工作人员既熟悉馆藏,又了解历史,在教育别人的同时自身也受益匪浅。与其他部门相比,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知名度相对较弱,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让人们在了解档案、了解历史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档案工作者,了解档案馆。1.5档案馆具备创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先天条件一是各级档案馆保存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各个历史时期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史料可靠、真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具说服力的原始素材。二是各级综合档案馆公益文化单位的性质具备免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条件。各级综合档案馆作为国家财政扶持的文化事业单位,其经济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各种事业经费有保障,无需通过各种收费来回笼资金,决定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公益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公益性质可以为档案馆争取大量观众。三是各级档案馆有专门从事史料汇编的编研部门,都有专门对外服务的阅览室,大部分还拥有开放性展厅,具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越条件。

2漯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现状

漯河市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丰富,并且有专门对外服务的阅览室,有专门从事史料汇编的编研部门,拥有开放性展厅,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天条件优越。漯河市档案馆从2010年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来,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先后接待参观千余人次,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2.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固定展厅的基本情况展厅展览以馆藏档案资料为基础,分九个专题,采用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浓缩漯河历史,展示漯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历程。九个专题分别是:领导关怀、历史沿革、地理交通、烽火岁月、革命英烈、经济揽胜、人物荟萃、城市新貌、兰台经纬。领导关怀:选取了29幅河南省历任省委书记、省长和副国级以上领导到漯河视察工作的照片。例如:195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视察郾城小麦示范区的照片;1975年8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乌兰夫慰问漯河灾区的照片;1995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视察的照片等珍贵历史镜头。历史沿革:介绍了漯河8000年的悠久历史文明进程,并详细介绍“漯河”地名的由来和漯河属地及所辖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地理交通:通过图片展示了漯河在交通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表现了漯河从“水旱码头”到现代高速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地位的变迁。烽火岁月:展示了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漯河境内发生的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光辉历程。革命英烈:展示了漯河革命史上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英勇不屈、壮烈牺牲的英烈的风采。经济揽胜:从工业、农业、商业等方面展示了漯河不同时期取得的发展成就。人物荟萃:选取漯河籍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科研、英模等方面的优秀人物代表,简介其事迹。如介绍了许慎、陈星聚、王拱壁、吉合、李海欣、万隆等漯河人的风采。城市新貌:重点介绍了漯河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迁。兰台经纬:重点介绍了漯河市档案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取得的长足发展。2.2开展丰富多采的档案展览活动利用有利时机举办档案展览,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以及漯河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和特色文化。在“国际档案日”期间开展相关的系列宣传纪念活动。市档案馆把每年的6月3日~9日定为“档案馆开放周”。开放周期间,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主要街道设立宣传咨询台,举办档案流动展览;组织人员走进社区、走进学校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向社会各界发放档案宣传资料、漯河地情书等。2.3配合党史部门,组织开展党史宣传教育一是配合省委党史研究室的调研活动,完成“漯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王宏斌)口述历史”课题,形成2万字文字材料,撰写出5千字的电视脚本;开展“亲历改革领导人口述历史”征编工作,整理出原漯河市领导人李长铎、马万令口述历史资料,上报省委党史研究室,并在《漯河日报》连载。二是开展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联合漯河电视台推出21集大型电视系列片《抗战烽火•漯河记忆》;应邀到舞阳县保和乡棉李村介绍漯河党史特别是漯河抗战历史;配合央视网、中国能源网络电视台、漯河经济电视台拍摄反映漯河抗战历史的专题片;应邀为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漯河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抗战节目;和《大河报》联合刊发漯河受降方面的文章;配合、帮助漯河报社,在《漯河晚报》连续刊发反映漯河人民抗战历程的文章;联合市委组织部在《沙澧先锋手机报》开设漯河革命先烈、漯河革命先驱栏目,每周一期,利用手机报宣传漯河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2.4编研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文献漯河市档案馆充分发掘史志档案信息资源,编辑出版各类富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文献,把编研成果转化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教材,弘扬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出版了《漯河市志》(1986—2000)及其2011卷至2015卷(共5卷),以及《漯河年鉴》、《漯河古代人物传》、《漯河市革命遗址通览》、《宜居名城———漯河》、《食品名城———漯河》、《漯河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等,总计五千万字。

3漯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3.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软硬件设施较差一是漯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面积狭小。展厅仅有100多平方米,狭小的展厅不能更多地展示有关爱国主义的内容,许多应表现的题材因没地方展示而只能作罢。二是漯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档案馆办公区域内,没有直接的通道出入,只能通过档案馆办公楼唯一的楼梯进出,且没有无障碍通道,非常不方便公众参观。三是没有配备解说人员。漯河市档案馆人员较少,每人都有自己具体而繁重的工作,没有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配备专职的解说人员,凡遇到有需要解说的情况,临时拉一个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前去讲解,解说人员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其水平与效果可想而知。3.2展览规模小,模式传统,地方特色不明显漯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采用的是传统的图版式展览模式,即展厅四周墙壁上挂图片加文字说明的传统方式。由于受场地和馆藏材料所限,展览规模小,内容不够丰富,数量不大,种类不多,主题不突出;没有充分利用声、光、电技术和现代化的工艺设计,使得整个展厅显得呆板沉闷,既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又缺乏系统性和吸引力,很难达到教育人、鼓舞人的目的。3.3展览内容几无更新漯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内容采用的是图版形式,建成后,内容固定,难以实现再更新,不能吸引更多的人自觉前来参观。3.4工作日开放制度与公众需求参观时间相悖漯河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开放时间是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不对外开放,在公众休息的时候也处于闭馆状态,严重影响了公众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效利用。3.5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公众知晓率较低漯河市档案馆与外界合作不够深入,主动与公众联系较少,前期宣传工作又不到位,致使公众知晓率较低,前来参观的群体和场次比较少,场地常年闲置,致使不能很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3.6档案馆的地理位置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市档案馆大楼内部,整置在漯河市政府大院内,政府门卫森严,民众不愿意经过几道岗来参观。因此,档案馆的位置和形象也影响了普通百姓来馆参观的热情。

4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途径

4.1突出地方特色,加大收集有关本地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资料的力度根据基地建设的要求,了解当地历史,确定征集范围,尽量把与当地有关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资料收集齐全、完整。首先是熟悉馆藏,把馆藏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资料整理出来。其次是把分散在社会上的有关资料集中到档案馆。积极、主动、广泛地向社会征集各种史料,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4.2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展览层次,增强可观性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改变以往的布展方式,多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利用声、光、电技术,通过播放丰富的图片、文字幻灯片,配合实物的展览来展示本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参观者犹如身临其境。可以把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做成富有吸引力、极具震撼力的项目,让人一看就难以忘怀,把其休闲功能开发出来,作为本地旅游线路的一个点,成为旅游文化宣传的窗口。4.3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走进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后,应面向社会,利用各种新闻媒介、互联网广泛宣传,扩大受教育面,实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公众的初衷。4.4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多种渠道创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应仅采用办展厅这种单一方式,除了传统的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之外,还可以灵活采用其他方式。一是要部分展览,把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做成可移动的展板形式,走进学校、机关、社区及社会公共场所巡回展出,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最大效用。二是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网上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漯河市史志档案信息网这个平台,开辟党史专栏,经常一些漯河市中共地方党史中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并适时地开展一些专门展览。三是要利用综合档案馆的馆藏优势,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4.5加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才队伍建设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打造一支能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的专业团队。当务之急是挑选对展品熟悉、形象端庄、口头表达能力强、普通话标准的人作为接待讲解人员进行讲解,定期总结展览效果,收集反馈情况,不断改进工作。同时,要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建立起爱国主义教育管理制度,以及展品的征集管理、移交、开发等相应配套的规章制度,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能够有章可循,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杨璐.试论基于“五位一体”档案馆的新角色定位[J].云南档案,2012,(7):48-50.

[2]谢永宪,张利,孟庆庆.国家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研究[J].北京档案,2014,(12):25-27.

[3]卢汉明,邓源.加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东档案,2012,(4):44-45.

[4]欧平.形成规模加强联合广泛征集建立中心[J].中国档案,2001,(5):38-39.

[5]叶青.面向社会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J].档案与建设,2001,(10):47-48.

第9篇:政史教案范文

【关键词】档案;使用价值;现实意义

一、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这是它的价值所在。它是客观形成的,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现代国外学者,特别是历史学家对于档案史料的重视和迫切要求,充分证明了档案史料的重要使用价值。

历史研究是通过对特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揭示和总结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社会发展,可以提供历史研究作为证据的主要是档案史料。史书和地方志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进行政治斗争不可缺少的材料,编史修志是我们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编史修志最可靠的材料也是档案。所以说档案是进行历史研究和编史修志的第一手史料。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和东汉班固的《汉书》这两部我国古代的名著,编修时都大量地利用了档案史料。

我国具有悠久的编修史志的传统,内容之丰富,卷宗之浩繁为世界各国罕与伦比。据有关学者统计,我国历史地方志有一万多种,达十万多卷。我国编史修志之所以发达,与利用了大量的地方档案史料是分不开的。档案史料是编史修志的重要依据。

档案又是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外交、文化教育等的重要凭证。我国各级档案部门以及民间数量巨大的档案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档案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内容十分丰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明清档案中有大量文书、地图载明我国的领土海疆。解放以来这些档案为我国与友好的邻国划分边界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依据。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和霸权主义者歪曲历史,制造谎言妄图侵占我领土和海岛,但谎言代替不了事实,我们保存的大量有关档案和图籍是揭露这些谎言和捍卫我国领土的极好材料。

我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如治理黄河、长江、海河等河流历史上最大的洪水流量和最小的枯水量,成为设计三门峡水库、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依据。在发展农业中也大量利用档案中晴阴录等材料,从而掌握了近百年来气候变化规律和水旱灾害情况,为制定我国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有益的资料。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古迹遍及全国,成为中外游客观光游览的胜地,而这些古迹每届修缮和陈列展览,也都要利用大量历史档案。

档案不仅是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建设的可靠依据,同时还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许多文学创作的实例表明,档案史料所反映的史实曾对作品的取材、情节构思起过重要的启迪甚至是凭证作用。中国作家姚雪垠写《李自成》时,也是阅读了大量的档案材料的。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

二、档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同时又是新的社会实践最可靠的凭证和依据。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档案发生的效用与日俱增。正确地继承前人的经验,有批判有分析地运用档案材料,是实事求是地进行工作,克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防止思想僵化的较好途径。档案是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它客观地、真实地记载者各阶段的活动,在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中,广泛地利用档案已成为党的工作和社会各方面的迫切需要。党为刘少奇同志、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编辑《选集》《选集》等都利用了大量的档案。社会实践产生了档案,并赋予档案丰富的内容,这就决定了档案是总结经验、交流技术、落实政策、配合并服务于党的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

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档案中记载着各机关工作活动的情况、成果、经验和教训,为落实政策、案件、配备领导班子、交流技术、总结经验等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凭证。某市剧团一位编导,1957年被错划为。当时他认为一切全完了,于是便悄然到内蒙一边远地区隐居,连亲友也不知道他的去向。1982年人口普查,才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山区发现了他,并向他宣传了党的政策,他这才给原单位发信要求复查他的问题。原单位派人查了几个月毫无结果,最后找到档案馆,档案馆提供了他被错划的全部材料,问题解决后,该人无限感慨地说:“是档案救了我。”

各级领导干部利用档案可以增加知识,对于顺利完成各项任务也是大有裨益的。历史明君贤相以及有远见有作为的政治家、革命家,他们从切身体验中赋予档案以“文化财富”、“知识宝藏”、“历史舟车”等崇高美好的名称。在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和以为领导的中国革命胜利前后都采取了接管档案,保护档案,统一管理档案的有效措施,这是十分英明的。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报告作了重要指示: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档案工作是很重要的专业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历史研究,进行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大事业。因此充分的发挥档案的作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库房问题。有的单位档案房简陋、潮湿,致使档案材料因长期受潮发霉而纸张变质、字迹模糊,或是档案遭受虫蛀、鼠咬;二是人员问题,有的单位档案无人管理,或是只派些老、弱、病、残应付,这些单位不注意留存档案,也不想利用档案,“只要机器转,什么档案不档案”;三是有的由于管理不科学,致使鱼龙混杂,玉石不分,用时查找不到,使一些“真材”没有“用武之地”,躺在卷柜“睡大觉”;四是不少人不了解档案在整个社会中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