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尾巴教案范文

尾巴教案精选(九篇)

尾巴教案

第1篇:尾巴教案范文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导入后,老师说:“小壁虎在哪里捉蚊子?”一名学生答:“在墙角。”“谁咬断了他的尾巴?”“一条蛇。”“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心里怎么样?”“难过。”“它会想什么办法呢?”一名学生说:“问别人去借。”老师非常高兴,马上接下去说:“对呀,小壁虎想到了去借一条尾巴。”老师说:“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了哪儿?”老师一边问一边点击课件。孩子们一边看画一边说:“小河。”“对了,它看见——?”小鱼出现在小河的背景图上。“小鱼!”孩子们不假思索地回答。“小鱼的尾巴在水里干什么呢?”老师连续问。孩子说:“小鱼摇着尾巴在水里游来游去。”“壁虎与小鱼怎么说呢?”一学生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真有礼貌!小鱼会同意吗?它会怎么说呢?”孩子们同样回答得非常顺利。最后老师说:“我们一起把小壁虎与小鱼的话来学一学,演一演,看谁学得最像。”一时,小手林立,小脸通红:“我来,我来!”师生合作扮演壁虎和小鱼边做动作边讲述故事中的对话。就这样,以简单重复的方式学习与老牛、小燕子、妈妈之间的对话,一直到下课,课堂表现得非常“活跃”。

案例分析

实践中,我们发现此类“活跃”的课堂为数不少。真的是活跃吗?是学生的兴趣高吗?是老师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吗?都不是!教师的问题实质很简单,学生只需读过一遍课文就能回答——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就有这篇教材。作为一年级语文课堂,这样的活跃是一种没有经过深层思维和想象的活跃,充其量至多只能算是热闹。不见沉思和有序,其实没有任何语文价值。究其原因,这同一些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有关。不少教师把文本解读等同于翻阅教参,抄抄教案,对语文价值的挖掘没有经过认真思考,教学设计时只凭感觉浮光掠影罗列几条,然后照本宣读。结果是目标肤浅,流程简单,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框架如出一辙——遇到对话就提问,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遇上动作突出的对话就表演,以“发展学生大胆表现的能力”。殊不知,这样的课堂只是老师的“演艺剧场”,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多半无缘。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则经典的知识性童话故事,文中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这一故事主线,巧妙地向学生介绍文中三种小动物尾巴的作用及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读这种类型的童话,目标有两个:一是认识童话所渗透的科学知识;二是感悟文中如何以生动有趣的情节、活泼形象的语言来展现科学知识。语文教学重点应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对此类知识性的童话故事,教学时在科普价值的显现上,应凸显文本所蕴含的语文价值,重点完成语文教育目标,适当弱化文本中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如认识价值等,将语文教学从关注文本内容转移到重视文本形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上来,为科学和语文之间搭起一座桥,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对策建议

1.阅读文本,获取“第一印象”。

初涉教材,要通览整体,以获得“第一印象”。不可仅凭教学参考和网络,就匆匆着手教学设计。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说:“在读文、设计方案之前,我决不翻阅任何参考资料,就是自己认真阅读教材。”通过阅读和思考,整体把握,如“小壁虎借尾巴”,“向谁去借?怎么借?对方怎么回答?”,其实就是故事发展的主线。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清故事情节,知道文本所传递的科学知识,知道这些动物的尾巴的作用,从而落实“初步认识一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这一目标。

2.再读文本,把握文本重点。

通览文本后,进入细读,在细读时,除了要看文本传递的科学知识外,还要看一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语言,铺设什么样的细节,用了什么方法描述,怎样遣词造句,怎样布局谋篇,从中深层次地把握文本的语文价值。例如,小壁虎“借尾巴”是事件核心,小壁虎分别向小鱼、老黄牛、小燕子借尾巴,把握出现“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一则是通过对话,向学生介绍文中三种小动物尾巴的作用以及小壁虎尾巴有再生功能这一特点;二则隐含有小壁虎因借尾巴而产生的系列心理变化与情感体验,由难过、焦虑、矛盾、失望转而欣喜,具有浓郁的感彩。教师要抓住具体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小壁虎拥有完整的尾巴——掉尾巴——长尾巴的情感变化,诱发孩子自主表达的意愿,尽可能根据不同动物、不同身份、不同心情读出不同语气、语调,而非只知道不同尾巴的作用和仅停留于内容的单一复述和机械表演。

3.丰富外延,凝练文本内涵。

一些具有科普性的经典故事作品总是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内容,教师需要借助各种工具和途径进一步了解文本的信息,旁征博引,丰富文本外延。如,课文提到壁虎尾巴除有“再生能力”以外,还有三个特点:一是能自切,因为壁虎尾巴长得不很结实,节与节相连处骨头很脆,所以在遇到危险时通过自切尾巴达到自救;二是再生需要一段时间;三是还有平衡和吸附的功能。如此就不难理解故事中反复出现小壁虎“爬呀爬”是有原因的:其一是因为小壁虎挣断了尾巴而使身体失去平衡,影响爬行,故而爬得慢;二是因需过一段时间才能重新长成尾巴,所以爬的时间比较长。文本中的语文形式“爬呀爬”和语文内涵“过了一段时间”是统一的,是对这种一定时间的摹写,教学应体现这种语文形式的解读。

多年前,斯霞老师就这样引导学生:

师:我提个问题,请你们想想,为什么写“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连用几个“爬”字,而不是写“小壁虎爬到小河边”?

生1:说明小壁虎爬了较长的时间,尾巴不是断了立即就能长出来。

生2:小壁虎爬呀爬,说明爬的路很远。

生3:小壁虎爬的时间很长。

师:对了,所以课文上写了“爬呀爬”,而不是写“爬到……”你们可去调查调查,还有什么动物的尾巴、腿、脚,弄断了又会慢慢地长出来。另外,再想一想过去学过哪些类似的句子?

生1:《燕子飞回来了》一课,燕子飞呀,飞呀。

生2:雪花飘呀飘。

第2篇:尾巴教案范文

关键词:引导;看图学文;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258-02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一切都是刚起步,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只是学语文,更要用语文。因此,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小学一年级的课文,很多都配有有趣的图片,在教学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敏锐的观察力是关键。我在小学第一册课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中,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结合课文让学生先看看小燕子观察得出了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小燕子去了几次菜园,看到了些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在课文中找出了小燕子观察的结果。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冬瓜和茄子的插图放大,教师再用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看谁是最细心的孩子,谁能说出小燕子没有发现的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处?”学生受到鼓励马上投入仔细的观察中。有不少的学生都发现了小燕子没有发现的结果:“冬瓜重,茄子轻”,“冬瓜硬、茄子软”,“冬瓜是躺在地上的,茄子是挂在枝上的”,“冬瓜的花是黄色的,茄子的花是紫色的”……

通过这节课的尝试,我充分认识到了学生的观察力不可小视,只要善于引导一定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俄国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会思考的人思想急速转变,不会思考的人则晕头转向。”在课文《一次比一次进步》中,学生在观察冬瓜和茄子图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用刚才观察的方法,观察先准备好的水果苹果和桔子,说出这两种水果的不同之处。通过观察思考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学会了思考的方法。学生们从两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比较两种水果。有的说:“苹果是红色的,桔子是黄色的。”有的说“苹果的皮很薄,桔子的皮厚。”有的说:“剥开桔子是一瓣一瓣的。”还有的说:“苹果又香又甜,桔子有点酸。”……学生通过观察积极地动脑筋,说了很多的不同之处,表达自己的发现。

在第二册课文《乌鸦喝水》中,给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两幅图,自己去思考这些问题。两幅图中石子有什么变化?两幅图中瓶子的水位有什么变化?两幅图中乌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自己观察的结果。这时候教师适当地补充就可以了。此时,再次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乌鸦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喝到水?这个问题一提,所有的学生都投入积极的思考中去。我要求学生先与同桌讨论,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此时课堂上的气氛非常热烈,所有的学生都在积极的思考。有的学生说:“可以找一根吸管,乌鸦就喝着水了。”有的学生说:“可以把瓶子放得倾斜一点,乌鸦也可以喝到水了。”还有的学生说:“把瓶口打破,乌鸦可以喝到水了。”更有学生说:“乌鸦可以用青草伸进瓶子里,青草也可以带一点点的水出来”……

就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却通过思考得出了这么多有趣的答案,许多的答案教师是想象不出来的,但是通过学生的思考变得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得到了教师意料不到的效果。

三、鼓励提问,放手质疑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回答,如果给学生一个提问的机会,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在学习《小壁虎找尾巴》这一课时,我首先出示课题,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呢?”“它的尾巴去哪里了?”“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借到尾巴了吗?”“小壁虎是怎样借尾巴的?结果怎么样了呢?”“为什么小动物们不借尾巴给小壁虎呢?”“小动物们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图,读课文,找答案,学生的兴趣非常高,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掌握得很好,把来胧去脉弄得清清楚楚,知道了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它怎么去借尾巴的,结果怎么样。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认识到了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分别有不同的作用,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

在学生充分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给他们一个任务,自己课余去了解小动物尾巴的作用,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我有如下体会:

1.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看图时间。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发现都给予肯定,使学生在赞美声中得到心理的满足,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向上的积极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笑容、真诚的夸奖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大的动力。

2.学生的主体地位虽要体现,但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景,要给予恰当的指导,要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第3篇:尾巴教案范文

一、活用课本资源,激发写话兴趣

低年级学害怕写作的主要原因是识字量少,言语水平不高,为没材料可写而发愁,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利用教材,并学以致用指导学生写话。教学中,我选用一些经典或有价值的课文,为学生学习作文提供了典范。具体做法:

1.仿写段落。仿写是儿童的天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儿童模仿知识。模仿就是学习。”但并并不是课文中的每个片段都可以作为模仿训练的材料的,必须找准仿写的“点”。如:在教学《松鼠的尾巴》时,我结合课文,抓住松鼠尾巴的各个作用这个“点”,设计了这样一个写话练习:围绕“松鼠的尾巴真顶用!”写一段话。正是这个模仿“点”触发了学生的兴奋点,同学们兴趣盎然,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松鼠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可顶用啦!当它的尾巴张开时,就像一顶降落伞,能安全地降落到地上;当它的尾巴收拢时,像一把扫帚,可以帮妈妈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它的尾巴还可以当被子呢!冬天来了,他把毛茸茸的尾巴张开,盖在身上,可暖和了。”把松鼠的尾巴描写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2.续编故事。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讲故事。根据这一特征,我们可以先提供给学生故事前部分,或中间部分,或结尾,再引导学生写完相应的故事情节,即续编故事。如在阅读《鹰王和鼹鼠》的故事时,我的主要教学过程是:(1)自读故事,边读边思:故事主要讲谁?讲了他的一件什么事?(2)小组讨论,展开合理想象,把故事补充完整。(3)说一说:读了故事,你想对鹰王说些什么?(4)让学生续编故事的结尾。同学们根据故事内容开动脑筋,把各自富有童趣的结尾续写出来,既学到了课文知识,掌握了词句,又发掘了思维潜能,提高了写话能力。

3.给几个词语连成一段话。如教《野兔》一课后,我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用上“飞翔、盘旋、俯冲”等动词写一段话。有了教材中“野兔踢死老鹰”这一文本,同学们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他们有的写“老鹰捉小鸡”、“海鸥逮鱼儿”,有的写“海鸥抓鱼虾”、“飞行员飞降落地”等,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了,写作题材较广泛,写作内容也从课内延伸至课外。

4.想象写话。文本中经常会留有许多空白之处,这些地方正是训练学生想象说话写话的切入口,设计一些想象说话或写话,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如教了《大海那边》一课后,我结合教学,让学生明白,文中的三只小螃蟹分别看到了“太阳、轮船、月亮”后展开了有趣的想象,那你们呢?假如你站在大海边,你会想些什么呢?同学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尽情将心中所知所想跃然纸上:有的想到了“辽阔的草原”和“可爱的牛羊”,有的想到了“天上的北斗星、牵牛星”……利用文本空白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都有好处,同时让学生学得更带劲。

二、积累生活,让学生乐于表达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说:“故情者文之径,辞者理之纬,径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文之本源也。”这是讲现实生活是文章的本源。而学生生活的现实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生活单调,所以学生提起笔来,无从下笔,即使勉强写来,也单调得很,乏味得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给孩子的生活涂上五彩斑斓的色彩,给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1.组织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主要指学校或班级组织的课间活动、课外活动、班队活动和社会活动),为写话积累材料。为此,我在教室设立了“集体活动角”,专放学生写集体活动的作品。2.观察社会自然,指导学生从奇妙无比的大自然和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中汲取写话鲜活素材。为此,我在教室设立了“社会自然角”,专放学生写社会、自然的作品。3.放飞心灵世界,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此,我在教室设立了“奇思妙想角”,专放学生的想象性作品。

第4篇:尾巴教案范文

一、感悟:引导学生对文章感知,理解

要达到对文章的感知,理解,就必须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思路,而这就是一种阅读的能力和学习的方法,因此,在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后,马上出示下表中的速读的方法(平台显示):

科技小品速读法

1.弄清楚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现象?

2.课文介绍了哪些知识?

3.揣摩科学小品的整体布局和局部布局。

4.感受科技小品语言的整体风格和品析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

5.体会科学小品中蕴涵着的作者的情感。

而后根据速读的方法,提出感知、理解课文的要求(平台显示):

速读要求

1.用速读法阅读课文,要求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在课文开头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2.作者想象人类的尾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3.人们会怎样珍视尾巴,对尾巴加以装点和保护呢?

4.作者想象的尾巴会有什么作用?

让学生在五分钟内完成,然后请个别学生完成所提的要求,其他学生点评、补充,我只是做适当的点拨。这样,既达到了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课文结构,整体感知、理解全篇课文的目的,又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培养了阅读能力。

二、探究:引导学生对文章鉴赏

教师应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是语言。同时“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因而,在学生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再次出示下列问题让学生集体讨论、分析:

思考讨论

1.作者每一步想象的根据是什么?

2.作者想象中的尾巴的形态、尾巴的处理、尾巴的功能又是怎样想出来的呢?

3.作者怎么会想到让人类长一条尾巴呢?

我不急于告知答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建立合作交流的意识,用正确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探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得出合适的答案。然后鼓励学生对课文质疑问难,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最后,我再发表看法,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分析方法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思考分析从而得到新的启示。这样,在这种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 拓展:学生知识的迁移,视野的扩展

以上的学习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想内涵的体会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至此还没有真正的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这就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因此,在学生完成对语文的阅读理解后,结合课本思考与练习,我向学生出示了两道课后练习:

课后完成练习

1.作者“愿世上人人都有一条实用而健美的尾巴”,想一想,如果这一愿望真的成为现实,会给人们带来什么麻烦?

2.模仿课文,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假如……”开头写一段话,看看谁的想象丰富、奇特而又合乎情理。

第5篇:尾巴教案范文

一、从整体布疑设疑

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教学过程来看,都是从第一段讲到最后一段;从教学形式来看,都是教师问,学生答;从教学内容来看,都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章的中心等等。我彻底摒弃了繁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代之以多疑、多思,以学定教。在教学《妈妈的爱》时,我从课题整体布疑设疑:“同学们,想想课文中妈妈的爱分别讲了哪几件事?”配乐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看图思考。结果同学们都能自己释疑。其实,学生的资源是丰富的,学生的天赋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创设情境,就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如教《难忘的泼水节》,我也是从课题整体布疑设疑“为什么说今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今年的泼水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同学生们很快就能找出与往年不同的地方,加深了对“难忘”一词的理解。又如教《蜜蜂引路》,我也是采用了从课题整体布疑设疑:“读了课题,你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同学们各抒已见,自己大胆设疑:1、为什么要蜜蜂引路?2、蜜蜂给谁引路?3、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同学生们发言热烈,我马上肯定和表扬学生大胆设疑的精神,然后因势利导,话题一转:“同学们,刚才大家的设疑非常好,我也和大家一样想,这些问题课文中可能会给我们答案。我和大家一起默读课文,边读边看图思考,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好。”这一导,又把学生带进认真读书的角色,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设疑解疑,很快把课文内容弄懂了,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的能力。

二、从句子布疑设疑

教学《秋天》时,我以课文最后的一句“啊!秋天到了。”为布疑点。因为这个句子是全文的统帅。直奔中心教学,容易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发学生的资源,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我问:“同学们,你们从图上哪些景物知道秋天到了?”他们可热闹了,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不但把图上表示秋天的景物说了出来,还拓展了思维,有声有色地把图外的景色也说得很完整,开发了资源。又如教《我选我》时,我抓住了“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这句话为布疑点。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在课文的中间,它明显地与上下文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把这个关键句子作为布疑点,诱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设疑:王宁为什么说:“我选我”?围绕这个问题,以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气氛热烈,激发了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引导其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互助的。教师亦完全以伙伴身份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共同探究。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大家都能联系上下文回答,而且能用上“因为……所以……”说完整话回答。从重点句、中心句入手布疑设疑,能把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度集中起来,调动起来,创设情境,披文入情,唤起情绪,激发兴趣,人人参与,提取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熏陶。

三、从字词布疑设疑

第6篇:尾巴教案范文

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自主学习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质疑氛围

以往的课堂,有些教师总认为: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上课不爱提问呢?我认为根源是教师的课堂不够开放,教师的观念没有更新,教师没有给学生营造质疑的氛围。“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为此,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然而,教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质疑的氛围,特别保护、鼓励学生的偏离教案之问、超出教师现有知识之问,这样,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

二、给予充分的时间,发挥质疑潜能

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教师首先要在确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思维,特别是要解放学生的时间。教师应把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像蜜蜂一样自由自在地采集“花蜜”。

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我采用了以下方式进行教学。

1.师生共同制订学习目标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我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题。通过学生的认真读题、思题,他们从课题中的“找”字发现并提出了很好的问题:(1)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它们的妈妈是谁?(2)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3)它们找到妈妈了吗?我把学生的问题给予肯定之后也问: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子?这样,师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中,共同制订了学习目标。

2.学生围绕目标自主探究

探究是自主地由疑生问、由问而探、主动释疑的过程。在这一教学中,教师要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要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反复地自读课文、品读课文、感悟课文。当我把学习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此时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朗朗的读书声顷刻而起。你听,他们时而大声朗读,时而慢慢轻读,时而感情朗读,时而无声默读。

3.学生反馈探究结果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当好倾听者,耐心地倾听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能滔滔不绝地讲述对问题的见解,对课文的理解:“小蝌蚪的妈妈就是青蛙,它们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由于小蝌蚪不认识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误认了鲤鱼阿姨、乌龟是自己的妈妈。同时,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腿,慢慢地又长出两条前腿,然后尾巴渐渐地变短了,最后尾巴也不见了,变成了青蛙了。但小蝌蚪和青蛙的特点不同:小蝌蚪是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而青蛙是宽嘴巴、大眼睛、绿衣裳、白肚皮、四条腿。”听,讲述得多好呀!语言是那么的通顺,条理是那么的清楚。这就是他们通过自己辛勤地劳作而获取的丰硕“花蜜”。

4.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不懂的问题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不够明白。这时,我又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进行点拨、疏导,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寻找的原因。

三、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创造性思维

教师巧设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好像一把金钥匙,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犹如一根导火索,能引爆学生的思维。同时,为学生树立了质疑的榜样。显然,这样的问题设计必须具有多维性、思辨性、信息性、趣味性。

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在学生明白了小壁虎、鱼、牛、燕子等动物的尾巴的作用后,我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小花猫去向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会怎么说?”这时,学生陷入沉思。一会儿,他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小壁虎也许会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来保护自己,要是我把尾巴借给了你,我就没有安全感了。’”有的说:“小壁虎会说:‘不行啊,上次我的尾巴断了以后,我好难看啊,现在好不容易长出来,怎么会借给你呢?’”有的说:“假如我是小壁虎,我会说:‘小花猫,别难过了,我把尾巴借给你,反正我的尾巴还可以再长出来的。’”还有的说:“我觉得小壁虎会这样说:‘小花猫,其实我也很想把尾巴借给你,可是。我们的尾巴作用根本不同,就算我借给了你,你也不能用的。’”设计这样思辨性、趣味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示范了“问题”。

第7篇:尾巴教案范文

[关键词]识字 字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8-032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随着课改不断发展,经常可以听到许多教师的抱怨声:我们的识字教学的任务非常繁重,并且课时比其他课程少,教师讲授起来觉得力不从心,学生学习起来也觉得枯燥无味,因此识字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下面我就谈谈如何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

要增强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就要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许多教学案例表明,“根据汉字自身的规律(字理)和学生的认知特性(心理)来进行识字教学,是最合理的识字教学”。

研究示例一

师:让我们一块识字,这是什么东西?(出示一束玫瑰花图片)

生:一束玫瑰花。

师:大家很聪明,这就是“一束玫瑰花”。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读两遍。

生:一束玫瑰花,一束玫瑰花。

师:大家注意:“束”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生:一束玫瑰花。

(教师接着出示其他图片,如一头牛、一双鞋、一捆书、一弯新月、一盒珠宝、一副眼镜等)

师:汉字多奇妙呀!“玫瑰花”为什么用量词“一束”而不是用量词“一条”?鞋子为什么说“一双”而不是说“一个”?“新月”为什么说“一弯”而不是说“一只”?“眼镜”为什么说“一副”而不是说“一条”?你们看看,语言的表达真是多种多样呀!

小学生的认知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特点,简单的字理识字有助于他们把字的形体与它所记录事物的意义有机地联系起来。教师根据字理析解汉字,有助于学生对汉字形义的识记和文化知识的吸纳,提升儿童对汉字的认识,增强汉字学习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研究示例二(《养花》教学实录片段)

师:从哪个词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养花得到的乐趣?

生:从“秉烛夜游”可以感受到。

师:“秉烛夜游”是什么意思?

生:“秉烛夜游”就是拿着点燃的蜡烛在夜间游玩。

师:“秉”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这个字的来历?

生:“秉”就是拿、持的意思。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查字典。

师:谁能根据这个字的构字特点说说它的意思?

生:中间是横爪旁,表示用手拿着。

师:你真了不起。(学生鼓掌)这个字可有来历,请看大屏幕,(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秉”是会意字,这个字的上面是禾苗,从禾,从又,“又”篆体像一只手。(是一只手从旁边拿着小物)手拿着,手持。引申为主持,掌握。

把字理识字的方法穿插于随文识字之中,提高了随文识字的理性品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造字规律和传授一些汉字演变历史,让学生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研究示例三(《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实录片段)

师: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生:因为他的尾巴断了。

师:是怎么断的。

生:是小壁虎一挣,挣断的。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一生读)

师:小壁虎的尾巴能断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挣的力气不够大。

师:挣的力气不够大尾巴可能不会断。如果尾巴不断,小壁虎不能及时逃走,他就会有什么危险?想一想他此时的心情,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一生读)

师:这下小壁虎的尾巴能断吗?

生(齐):能!

师:好,我们也一起来帮帮忙。

第8篇:尾巴教案范文

裁判的发令枪声已经响起,六名运动干将谁也不让谁,个个都拼尽全力地迈开步伐,前十米的距离都保持在同一水平。冲过一半时,已经有了小的差距,只见三班的小威同学显示出了他的运动天赋来,把其他五人甩在两步之后,脸上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告诉我们,这个冠军非他莫属。站在两边小威的同学和老师,也拼命地拍起巴掌,嘴里大喊:“加油!雄起!加油!”

正在这时,小威一个趔趄,身子摇晃了两下,然后,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小威竟然在赛场上跳起舞来!只见他的胳膊在空中不停地上下左右舞动,而身体也开始以蛇的样子扭动着,脚一跳一跳的。难道他在“蹦迪”?小威的动作引来人们的哈哈大笑和一阵疑惑。

正在大家疑惑时,小威的对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超了过去,两步就将小威落在后面。而小威却仍然在继续着他的“蹦迪”。

怎么会这样?同学们一下子都要往前涌,想要仔细看个究竟。原来小威不是在跳舞,而是他的鞋子出了问题:小威右脚下的鞋子翻了底,一大块已经掉下来,却又没有完全脱落,还有些“藕断丝连”,小威一跑,那掉翻的底子就拉着小威,让小威想快都快不起来。更让人恼火的是,那翻了的鞋底有时反拖在地,结果就让小威的右脚直接踩在鞋底的齿印上,把小威的脚给硌得生疼,所以他有时不得不跳起来,而全身的平衡就得靠手舞足蹈来维持了。

还有十米距离,几名对手早已经冲向终点了,只有小威还在“表演”。渐渐地,笑声没有了,所有人都在为小威加油。有人在鼓励,有人在建议。小威还是坚持着,单脚跳,双脚踮足轻跳,用手帮助平衡。成功的喜悦表情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平静,望着跑道的终点。一步,一步,近了,近了,终于跳到了终点。

迎接小威的,没有冠军的荣耀,他却赢得一阵最热烈的掌声。小威失去了获得冠军的机会,却得到了受人尊敬的“蹦迪”先生的称号。每当叫着“蹦迪”先生,大家总会想起赛场上小威的精彩瞬间。

(指导教师:游义平)

靓丽的标题

出人意料是本文的第一大亮点。题目中的“蹦迪”二字,会让人以为是欢快、刺激的场面,没想到是一个赛场上坚持、拼搏的励志故事,给人意外的惊喜,吸引读者目光。

逻辑严密,叙述有条理,是本文的另一大亮点。本文以“疑惑―观察―解惑―鼓掌”的顺序,带着读者一起去发现,去感动,让人感同身受,也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真挚可信。

P小小侦探家答案

雪下了一整天,如果威廉姆斯小姐5分钟前刚刚回家,她的汽车就不会结冰了,而且车道上也肯定会有汽车轮胎留下的痕迹和她的脚印。因为房子没有车库,她不可能把车停在其他地方。所以,她肯定说了谎。

P答案:1.成体的熊猫尾巴约20厘米,基部肥厚,被毛一般为白色,不过,一般尾巴紧贴臀部,很容易被忽略。而画中的熊猫长着黑色圆尾巴,所以是不对的。2.青蛙身体下面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脚趾间有蹼。而画中的青蛙爪子上没有蹼 ,所以是不对的。3.刺猬的尾巴非常短,平时几乎看不到。而画中的刺猬长着长尾巴,所以是不对的。4.除驯鹿外只有公鹿头上长角,而画中一个头上长角的公鹿在给小鹿喂奶,所以是不对的。

第9篇:尾巴教案范文

【教学片段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很好玩的游戏,想玩吗?请看,这是一个正六边形。这个呢?也可以说是一个正四边形。两张图片拼起来是一只可爱的小猴!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两张图片来玩一个游戏。我把正六边形固定不动,让正四边形绕正六边形按同一个方向转动,我们发现,当正四边形开始转动的时候,猴子的尾巴――(断开了!)

师:我想请大家猜一猜,从这个时候算起,转动几次,猴子的尾巴又能重新接回?到底几次?怎样才能知道?行,我来转,你们大声数!(教师转动图片,学生数。)到第6次,暂停转动,接回了吗?继续转!学生继续数,到第12次时,尾巴重新接回。如果继续转,到第几次尾巴还能重新接回?(24次!)再继续?(36次!)如果继续写下去,还能写多少个?这个游戏叫“尾巴重新接回”。

【赏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游戏是数学课堂上常用的情境,但骆老师设计的这个情境不一样,它不是游戏与数学的简单叠加,三言两语就直奔数学中心,让学生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尾巴重新接回”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关系?不用说学生,就是后面听课的教师也是一愣。这种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真正达到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史宁中教授说:新一轮课程改革其实是“过程中的教育”。“转动几次,猴子的尾巴又能重新接回?”这是一个基于现实的真问题,学生兴趣盎然,纷纷进行大胆猜测,6次、12次、18次、24次不等。到底对不对呢?转一下嘛!学生的眼睛紧紧盯着黑板,生怕错过了每一次的转动。6次,尾巴没有接回,学生很愕然。12次,终于对了!这样的情境源于学生的认知基础而又略高于认知,答案感觉简单其实不简单,结果好像是其实不是,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撩拨起来,真是欲罢不能。

【教学片段二】

师:如果再玩一次这个游戏,你们有没有信心?请看屏幕,动物变了,更重要的是――图形也变了,几边形和几边形?(8边形和5边形)转动几次,尾巴又能重新接回?请看屏幕,我来转,你们数,教师通过课件来转动尾巴。谁猜对了?掌声送给刚才猜对的同学!

师:这么好玩的游戏,你们想不想自己玩一玩?好,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待会儿老师会给你们一些这样的图片(出示5边形+4边形、8边形+4边形的图片),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也像刚才那样,先猜,再转,最后将数据填在表格里,(出示表格)能看懂吗?好,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来合作玩这个游戏。

【赏析】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明化、形象化,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第一次玩这个游戏,学生大都处于一种懵懂的兴奋状态,关注的是游戏本身“好玩”,第二次玩这个游戏,教师提出明确的观察要求:“什么变了?更重要的是什么变了?”看似随意一问,实质是教者的深思熟虑。不经意间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情境引向数学思考:从多边形边数看,第一次6和4不互质,第二次8和5互质;从接回次数看,第一次数目比较小,第二次比较大;从操作形式看,第一次手动示范,第二次课件演示。

这么好玩的游戏学生早就按捺不住了!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指出:“儿童单靠动脑,只能理解和掌握知识,如果加上动手,他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前两次游戏学生获得的是间接的经验,但这种间接经验又是必需的,它直接引导着学生接下来的猜想与实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记录、一边比较和思考,在潜意识中有一种直觉,这个游戏不简单,可能背后隐含着什么规律。两组多边形的边数也是有意为之,一组互质,另一组呈倍数关系,有利于学生从不同情况的接回次数中去归纳和发现。

【教学片段三】

师:刚才,我们总共玩了三次尾巴重新接回的游戏,第一次,猜对的人不多。第二次,猜对的人多了起来。到第三次你们自己玩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一下子就猜对了。咦!你们是不是有什么发现?这些重新接回的次数与什么有关?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先请大家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请小组代表汇报。

生1:我们小组发现,两个图形边数相乘就能得到尾巴重新接回的次数。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1:比如说4乘 6等于24,24就是重新接回次数中的一个。5乘8等于40,40也是重新接回次数中的一个。同样,四八三十二、四五二十都出现在重新接回的次数中。

师:这是他们组的发现,其他同学对他们的发现有什么评价?

生2:他们的发现是对的,但不全,而且不一定是第一个,比如四六二十四就是第二次重新接回的数。

师:虽然两个图形的边数乘起来能够得到一些重新接回的数,但还有一些,它们并不是边数的乘积,也重新接回了。

生3:我们小组发现重新接回的次数既是图1(左边图形)边数的倍数,又是图2(右边图形)边数的倍数。

师:你能不能结合黑板上的数据来说明?

生3:比如说12、24、36,都是重新接回的次数, 12既是6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24是6的倍数,也是4的倍数,36也是6的倍数和4的倍数。

师:其他组呢?

生3:也是一样的,40是8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80是8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120是8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师:这是他们小组的发现,你们有什么看法?(没有学生举手)那好!我们鼓掌通过!

【赏析】

“尾巴重新接回的奥秘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基于现实情境的“真”问题,回顾三次玩游戏的过程,猜对的人数从不多到逐步多了起来,再到很多学生一下子就猜对了,朦朦胧胧中学生觉得这里面有奥妙,有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呢?课堂上对学生的信任就是给学生以力量。教师智慧的“退”造就了学生勇敢的“进”,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

学习无非是每一个儿童内部建构的个性化的、个别化的“意义的经验”。在积累丰富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学生有一种表达的冲动,迫切需要把自己的发现与教师和同伴分享。相同的游戏活动,不同的学生获得的经验未必相同,在这种个性化的表述中,学生呈现的是一种“原生态”的思维,尽管粗糙,但彰显了自己“朴素”的思想。对话中学生之间的“交锋”很激烈,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在争论中取得共识。课堂呈现的是一种深度参与和有过程的思考。

【教学片段四】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和汇报,我们发现,原来尾巴重新接回的奥秘就是两个正多边形边数的公倍数,第一次接回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现在还让你们玩这个游戏,有把握吗?比如说正8边形和正6边形(如下图),要知道正6边形至少转动几次尾巴重新接回,其实就是求8和6的?(最小公倍数。)

生:最小公倍数!(24)

师:这么快!能不能把你们的想法写下来?

生4:我先找出6的倍数和8的倍数,再找它们共同的倍数。

师:哦,他是先写出6的倍数,再写出8的倍数,再找出它们共同的倍数。刚才老师在下面看的时候,发现还有一种很特别的做法,你们能不能看懂?(屏幕演示)

生5:6不是8的倍数,12也不是8的倍数,18也不是8的倍数,24既是6的倍数也是8的倍数。

师:他的做法其实就是先依次将6的倍数写下来,看看它是不是同时也是8的倍数。能听明白吗?

生:能。

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6:这种做法是找6的倍数来比较,看是不是8的倍数。我觉得因为我们要找的是8和6的公倍数,因为8大一些,我们可以用8来试,这样试的次数少一些。

【赏析】

对小学数学而言,“建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建构的过程。新课上到此处,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尾巴重新接回的奥秘就是求两个正多边形边数的公倍数。在这里,情境、问题与概念有机融合在一起,只要提到公倍数,学生头脑中马上就会出现“尾巴重新接回”的情境,学生获得的是一种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最小公倍数的“数学模型”。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