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

关于草原的诗句精选(九篇)

关于草原的诗句

第1篇: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

一、获取意象方法

1.媒体再现。

诗中有画,意象就是诗中的画。通过媒体可以将古诗词的意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不必让学生再去猜测想象,特别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难以企及的时候,这样做,能省时高效地让学生在目视画面或听赏音乐中加深对诗境的理解与体悟。媒体再现意象的主要手段有板画、表演、课件、录音录像、影视作品、实物呈现等,通过这些直观手段,可以将语言文字转化还原为画面或场景,若能配合以适切的音乐,往往会生成更好的效果。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一年级下学期古诗《草》的教学片段:

出示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野火烧不尽,“烧不尽”就是烧不――

生:完!

师:“尽”就是完的意思。奇怪了!到了冬天,草的叶子都枯黄了(边说边将已画好的“草原上的绿草”涂成黄色),大火一烧(说着又用红笔在草上画上火苗),就把草烧得干干净净,白居易为什么说烧不尽呢?

生:草根没烧着,所以说没烧尽!

师:对呀,草根没烧着!(接着板画出草根)

师:哪位小朋友明白了第四句的意思?(生纷纷举手)

师:谁愿意到黑板前边来,把第四句的意思画出来?(生上前添画出了草芽)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画吗?

生:因为到了第二年春风吹来时,地面上又长出草芽来了,草芽继续长,就长出嫩叶了,所以,我这样画。

师:对,你真聪明,画得好,说得也好!小朋友们,大火烧得那么厉害,可是第=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小草怎么样?

师:对!是顽强!(顺手将“顽”写在“强”前边,并在“顽”上加上拼音“wan”)。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火把叶子都烧光了,第二年照样发芽,多么了不起呀!正因为这样,白居易才写诗赞美它。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朗读这两句诗。

教学中,通过教师板画、与学生合作板画的方式,获取了“草根”“草芽”两个意象,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诗的意思,将诗化成了画同时,引导学生知诗意、悟情意,可谓一箭双雕。当然,运用直观的手段呈现画面,获取意象,要注意处理好它与学生年龄、语言文字的关系。在中低年级,因学生想象力还不够丰富,运用媒体再现,能化解学生与诗文、意象间的矛盾,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领悟想象力的提高,当学生有能力将语言文字通过想象转化为画面而获取意象时,应放手让学生自取意象。

2.激活表象。

意象有显性与隐性之分,隐性意象较显性意象具有难以瞬间唤醒、及时呈现的特点,这与意象自身的深沉性有关,也与学生直觉发现意象的能力局限性有关,实际上,不同学生之间直觉意象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意象是诗人对人生世相的返照,在生活中总能找到与之相近或相同的物象,对学生而言,只是因受其生活阅历、当时当境的联想力的局囿,未能及时调动内在的视象,让内在视象照见诗词中的意象并融合而成为学生主体心中的意象罢了。教师应以熟悉学生的生活世界为前提,凭借语言媒介,激活学生的内在表象,伴以激情披文人诗,与诗中的意象对接、晤面。

如,一位四年级教师教学《独坐敬亭山》时,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不去赏天上的闲云、看山中的绿树、听潺潺的流水,而只看敬亭山呢?于是,教师这样设境导想:同学们,小时候,父母不在家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到了夜里,他们还没有回来,为什么这时你会守望着家门,不去看电视、看书呢?讨论交流,学生体会:那是因为心里很孤独,没有人做伴,心里盼着父母能早点回来,于是再没有心思做别的事了。这时,教师继续设问:读了后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什么?学生想象到的场景:诗人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一角,孤零零望着对面的山上,呆呆望着,望着……此时,出示资料――介绍李白作此诗时个人的遭际――离开长安整十年,四方流落已十载,饱受人间的悲苦。尝尽流浪的辛酸,此时。学生心中的困惑――诗人为什么不去赏云、观树、听泉的困惑,豁然明晰了――因为诗人心中有苦,心中有痛,有无尽的孤独与凄凉。诗的意象与诗境已昭然若揭于学生的眼前与心中,原因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曾有过的经历,激活了学生心中的表象,复活起来的表象与诗中的意象因相互适切而迅速链接融合。诗中情景复现于学生眼前,诗人心中的情意便开始冲撞学生的心扉。敬亭山成了诗人的知音,诗人成了敬亭山的朋友,在“相看两不厌”的诗境中,学生也成了诗人知心朋友。

3.再造想象。

语言文字只能部分地表达诗情诗意,诗的特殊功能在于以部分暗示全体,以片段情景唤起整个情境的意象与情趣,简约的古诗词语言却能唤起丰富的意象与情趣。教学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多通过自己的联想与想象,通过思考、加工将古诗词的文字符号转化为个性化的具体场景和画面,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这样的转化还原将再造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具象。

一位教师教学《江南春》,先出示前两句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接着教师设问:读了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千里江南的哪些美景?学生想象出了:细柳如烟,绿荫笼罩;草长莺飞,花红树绿;小河绕村回,春水满盈盈……教师再设问:读着这两句诗句,你仿佛听到江南春天哪些美妙的天籁之音?学生想象到――虫鸣鸟叫、渔歌号子、晨钟暮鼓……接着。教师继续设问引导联想:读着这两句诗句,你还想到了哪些与春天有关的词句联句?学生回答道――“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日出江花红胜花,春来江水绿如蓝”,“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等,最后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从景象、声音、色彩及诗句等方面展开联想、想象,通过调动学生的已有表象、已有知识储备进行再创造,在联想与想象中将诗歌的语言文字具象化、情境化,创生出的新具象远远超出诗句的几个词语相对应的简单景象,让意象与情趣更为丰满动人。

4.组合取象。

整体取象的效果大于部分手段所取得的效果,在单兵作战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宜采用联合式作战,目标指向引导学生获取饱满的意象,从而获得丰富的情趣与意蕴。组合取象,就是将多种取象的手段,如媒体呈现、语言设境、角色体验、再造想象、表演再现等组合起来灵活使用,增强取象的实效性。

如,一位教师教学《送元二使安谣》,学习后两句诗句时,教师先播放课件:阳关外,苍凉的天空,漫漫的黄沙,孤寂的古道,与渭城清新柔美形成强烈的反差,并同时播

放古筝曲《阳关三叠》;再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诗人,你觉得元二在长途跋涉中会遇到什么困难?你会为他担心些什么?此时,你为他送别,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接着,现场表演――引导学生抓住“劝”“更进”“无故人”等词语以表演的形式再现王维与好友元二把酒话别的情景。最后,和着古筝曲《阳关三叠》,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组合取象,可以将静态的语言文字化作动态的画面,化简约为具象,转化意象,物化诗境,还原情感,增进体验,深化感悟。同时,上述的组合取象,也加强了现场感,缩短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恍如穿越时空隧道,见证了诗人与元二在早春细雨后的渭城依依惜别的情景。

二、处理好取象过程中的两对关系

1.取象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意象沉潜于语言文字背后,语言文字承载着意象,从创作的角度看,语言与意象同时生展,文字是记录诗人创作结果的符号。古诗词教学,首先要透过文字符号,体悟到诗人内心深处的语言,这种语言与意象是同时存在的,但语言只能部分地表达意象,丰富而无限的意象寓于有限简练的语言中,所以,通过语言文字获取意象,而意象却是超乎寻常之多,是学生想象丰富的表现:无论是并行的意象,还是叠加的意象,其中主意象与诗人的情感意绪贴得最为紧密,而这一主意象往往又与诗中的关键词语及诗眼结合在一起,因此,披文得象,还要善于抓住诗眼来推敲生发联想,创生主意象。另外,披文所得的意象又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才能判断出你是否真切地见到意象。

第2篇: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民族文化;素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157-01

古代经典诗文一般均具有高度集中、高度概括、想象丰富、感情炽烈、形象鲜明、意境浑远、语言凝炼、声韵和谐、富于节奏感、具有音乐美等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诵读,能使学生在接受现代文明教育的同时,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熏陶。诗文中散发出的浓厚的正义感、报国情、英雄志,深沉的智慧、博大的胸襟,丰富的美感,深沉的爱心,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格发育得到良好的浸润与熏染。为了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诗文素养,除引导学生学好课本中的古诗外,我还做了如下尝试:

一、学节选,背全诗

二年级上半学期,学生们从古诗《草》中读到了白居易所作的千古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白居易所造就的壮烈意境中了解了古原草的特性: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学生所学到的是《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的前半部分,在教授《草》时,我对此作了简单地介绍,没想到在学完古诗的第二天,我班的田博文竟在欣赏古诗的时间里为全班同学吟诵了《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并对字、词、句的意思作了简单的解释。一时间,学生门对该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我便声情并茂地,将在芳草芊芊的古原迷人景象背景上的送别情景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尽管有些学生对诗中某些词句甚至是全诗的意境不大理解,但我相信,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必将融会贯通,把经典中的智慧发挥出来,终生受用无穷。处于这种考虑,在以后学习或欣赏到从原诗中节选出的诗句时,我总是鼓励学生去读读、背背全诗,更深刻全面地了解诗句内涵。

二、设桥梁,导背诵

古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但由于时过境迁,无论是社会状况还是人情风俗,都是当今小学生难以理解的。为了能让学生兴致盎然、积极主动地吟诵古诗,我总是切合时宜地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古诗联系起来。

过重阳节时,我向学生介绍了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佩带茱萸登高以避灾的习俗。借此机会我推荐学生们读了一首王维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亲切而真淳地吟诵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诗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其中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母亲节,带着炽烈的情意,我领着学生诵读了这首诗,在学习古诗的同时使他们知晓: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是不能报答万一的。

除了搭好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古诗文的桥梁外,建立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联系,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兴趣及欣赏能力也极有帮助。

诗人李绅的《古风》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极端不合理的现实。而杜甫的《自禀赵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及白居易的《轻肥》亦有异曲同工之效。学完《古风》后,不少同学阅读、赏析、背诵了这两篇佳作,认清了“劳者不获,获者不劳”这一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巧搭台,广激趣

对于学习课本以外的古诗,我从不向学生提出过高要求,几乎全凭兴趣与各自能力。学生学起来心情愉快,没有压力,因此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我为培养学生的诗文素养而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来。“小老师教古诗”是我班周二、周四语文早读的固定栏目。被选出的小老师在教学前一天将自己所要教授的古诗板书于黑板上,第二天早上待同学门都到齐后,他会模仿老师的样子为同学们解字,解词,讲述诗意。而此时的我则成了一名“助教”,站在一旁,或是补充,或是轻声指点。小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而在座的同学则从不同的老师那里学习、欣赏到了不同风格的名篇佳句。

第3篇: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阮籍;《咏怀》;比兴;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007-03

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清代陈沆《诗比兴笺》卷二评论云:"特寄托至深,立言有体,比兴多于赋颂。"李希圣《论诗绝句》曰:"感慨无端比兴深,《咏怀》谁识阮公心。"的确,《咏怀》诗与比兴关系非常密切。那么,《咏怀》诗对《诗经》《楚辞》以来的传统比兴有怎样的继承与开拓呢?现根据比兴这一概念的多元含义:比兴既指表现手法,也指诗歌体式,还指批判现实的诗歌内容, 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

1.《咏怀》诗对《诗经》以来比兴手法的开拓与嬗变

《咏怀》诗继承并发展了《诗经》《楚辞》的比兴手法,主要有:以自然景物象征,以求仙访道寄托,以香草美人作喻,以历史典籍兴寄。

以自然景物象征 《咏怀》诗继承并发展了《诗经》中的众多飞鸟意象,善于借用玄鹄、凤凰、孤鸿等意象来喻指自己或他人。如《咏怀诗》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此诗具有整个组诗的序诗意义。无疑,这深夜象征着昏乱的社会。诗人多才多艺,善弹琴瑟,好酒会啸。那鸣响的琴音,寄托着诗人忧愁、苦闷和彷徨的思绪。那窗外的明月,徐徐的清风,寄寓着诗人内心的一片希望。接着,诗人由近及远,听到了孤鸿的鸣叫,看到了月光下鸟的飞翔。如果把"孤鸿"比作魏王,"翔鸟"则指司马氏;如果把"孤鸿"比作诗人自己,"翔鸟"当为司马氏的爪牙。"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两句不仅为本诗也为八十二首组诗定下"咏怀"的感情基调,被视为全部《咏怀》诗的总纲。透过诗人"徘徊"的身影,我们不是似乎可以看到魏晋易代之际,一群知识分子苦闷、焦虑、孤独的灵魂在天地之间"徘徊"吗?又如第二十一首,以"抗志扬哀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的玄鹄,比喻不肯与世同流、与小人为伍的自我。第七十九首则以奇鸟凤凰为喻,表达自己虽有旷世奇才,却"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以神仙道家寄托 《咏怀》诗继承并发展了《楚辞》中假托神仙的手法,常常托意神仙,以求仙访道寄托对人生和现实的情感。与建安诗人感性地抒发人生苦短不同,阮籍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更沉痛。同时由于受玄学的影响,也就写得更深刻。如《咏怀诗》三十二:"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诗人体会到了道之无穷("天道邈悠悠"), 认为"人生若尘露",进而认为明君圣人面对人生短促也是无可奈何。正因如此,他以"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这种求仙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无奈。在司马氏的高压政策下,阮籍怀才不遇,不得不凭借古人古事、仙人仙事来隐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咏怀》其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全诗通篇皆用比兴寄托和反衬对比手法。首四句用江妃二女与郑交甫始好终弃的神话爱情故事,暗示现实的君臣关系。接下来,诗句多处运用了典故:"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二句,化用宋子侯"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的诗句。"倾城迷下蔡"化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嫣然一笑、或阳城、迷下蔡"的典故。"萱草"以下三句,皆用《诗经・卫风・伯兮》诗意,结尾二句中的"金石交"出于《汉书・韩信传》:"楚王使武涉说韩信曰:足下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禽也"。总之,此诗运用传说中的仙人仙事和其他典故,并不明言,故其旨意隐微迷离,引起不少学者的争论:沈约认为是讽刺对爱情不专,何焯言为喻君臣遭际,元代刘履则认为是嗣宗婉其词以讽司马氏对曹魏政权的背叛。此即所谓"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钟嵘《诗品・上》)。如果说此诗以男女情爱喻君臣离合,那么屈原的《离骚》、曹植的《七哀》等诗早已有之,但那是正比,而本诗却是反喻。前十二句全是为反衬结尾二句的,以形成强烈的反差,深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愤懑。

第4篇: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起学习兴趣

利用电教媒体把学生难以见到的事物展现在他们眼前,强化感性认识,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古诗不是儿歌,学生不能一读就懂。因此有的学生对古诗望而生畏,还没学就有了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变畏学为乐学了。如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我给“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学古诗《凉州词》时,如何让学生理解开头两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呢?教学之前,先让学生想象黄河波涛滚滚的情景,再出示投影片,让学生由近及远地眺望蜿蜒曲折、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伸向远方,迤逦飞上云端。而一座孤零零的城堡却坐落在黄河两岸的崇山峻岭之间,为导入后二句诗句的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领会诗的字词意

古诗中的一些字词都应讲古义,用今义讲是不合适的。如“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当讲“跑”,而非今之“走”;有一些字词的解释又是很特殊的,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当讲“因为”,而非“坐下”;更有一些调应当结合具体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否则,教师机械传授,学生生般硬套,是不能真正牢固掌握的。如我在教白居易的《草》时,就借鉴于永正老师的教法这样进行教学。

师:“离离原上草”中“原”指的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投影出示草原图,图上的草长得非常繁茂)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一眼望不到边。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离离”的意思是什么了。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说得对极了!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生:……

一个小小投影片就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掌握了“离离”的意思,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说话训练,何乐而不为呢?

三、运用信息技术,指导练习朗读

古诗虽然短小,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而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则能有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如我在教完《望庐山瀑布》后,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欢了,而学生对这首诗的气势和内涵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又如《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自我现实的不满和处境孤寂的心境。诗人表达含蓄,单从字里行间让学生领悟诗人的内心情感非常困难。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点击进入“情境再现”: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山头,天上的鸟儿飞得失去踪迹,空中仅有的几朵云也飘走了,加之耳边回荡着低沉、哀怨的乐曲,使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心境融为一体。在这特定氛围中引导学生品味古诗的韵味、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学生点击进入“配乐朗读”,当他们在众多乐曲中选择好合适的配乐后,反复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情感便自然流露出来。

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说话训练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其中省略的成分也是相当多的。老师在学习古诗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则不仅能加深对诗的理解,对学生说话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运用电教手段体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为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提供了依据。如我在教低年级小朋友学完《鹅》时,就出示了事先制作的显出诗歌内容的投影片,然后让学生听着舒缓的乐曲,边看图,并展开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图上的内容具体地说出来。在美的氛围中,学生启动了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描绘出了这样优美的意境:有一个美丽的湖,湖边长着嫩绿的草,开着鲜艳的花。湖水清清的,水中有几只大白鹅,雪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湖面上,红红的脚掌正悠然地拨动着。湖面上泛着微微的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点点金金光。偶尔,大白鹅昂头叫两声,好像在唱着欢乐的歌……美的情怀、美的形象跃然而出,学生在训练说话的同时,也受到了美的陶冶。

五、运用信息技术,了解地理位置,体验课文意境

第5篇: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 归田园居其三;典籍英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2-148-3

一、引言

诗歌是一种高度浓缩精炼的文学体裁。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意境悠远,加上大量声色词、修辞格的运用,富于韵律感和节奏感,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惹人遐思。对译者来说,要完美地传达这种神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理想的诗歌翻译应力求做到“意美”、“音美”、“形美”。这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标准。其中“意美”是首要的是诗歌翻译的根本,不仅包括字面意思,还包括内在情感和意境。“音美”也就是诗歌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押韵上。译文的韵律手段并不强求要与原作完全一致,而是要发挥译语的音韵特点,再现原作的“音美”。“形美”指诗歌的体裁、句式结构以及用词特点。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卓越的田园诗人,在我国乃至世界的诗坛上均享有崇高的声誉。事实上,在中学阶段,陶渊明的作品就早已深入我心,但始终挥之不去的仍是他笔下的那首《归田园居》其三。《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的重要诗篇,表现了诗人归园田居的坚毅信念和田园生活给他带来的愉悦。“第三首以浅显的文字、平淡的语调,通过对一天躬耕田园的具体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是‘豪华落尽见真淳’的优秀作品,被称为‘五古中之精金良玉’”。这首诗可谓脍炙人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五言古体诗,是陶渊明辞官归田第二年所写,是他隐居乡间的生活写照:诗人每天身临田间劳作,天不亮下地,月亮出来才回家。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田园诗人,中国田园诗的真正奠基人。正是陶渊明的诗歌以其高远的思想意境、丰富的生活感受和卓越的表现才能,形成了平易中见精粹、朴素中见华彩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由于上课时受到古诗英译妙处的启发,决心找自己想要看的古诗英译来进行鉴赏,正好发现了汪榕培先生著的《英译陶诗》。汪榕培先生是我国新一代学者的代表,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词汇学家,更是卓越的翻译家。在书中,汪榕培先生用诗中画,画中情,情中意为题,开辟一个章节来详述这首五言古体诗。全诗虽短,但是处处精彩动人。

二、诗歌《归田园居》其三及译本

当然,一首好诗歌会受到译者和读者的青睐,而在这本著作中汪榕培先生呈现了中外不同学者的不同译文,他们自然是各有千秋。下面作者意欲运用许渊冲先生的“三美”标准赏析其中的四个本人觉得比较有代表性的译本。现将此英文译本摘抄如下:

Andrew Boyd的译文十分老到,是几个外国译者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On Returning to Live

In My Own Home in the Country Ⅲ

I have planted beans below the southern hill;

The weeds abound―the young bean shoots are few.

Early I rise in the morning to tend my rows,

When I return with my hoe I am wearing the moonlight.

The path is narrow,the flowers and grass are tall,

And my clothes are all drenched in the dews of nightfall.

Wet clothes are little enough to bear,

But let not my purpose be abandoned ever!

谭时霖先生的《陶渊明诗文英译》是国内译者独立完成的唯一一部陶渊明全集译文,他的翻译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表达理解和遣词造句颇有独到之处。本人倒是十分欣赏这种清新,韵味十足的译文。

Back to Countryside(3)

Down the South Range beans I raise,

Weeds run riot but the shoots are weakly few.

Weeding I start at sun rise,

Hoe across my shoulder, moonlight sees me home.

The trail is flanked with weeds and trees,

Wet are my clothes with evening dew.

Little does the cold dew bother me,

As long as I have my will.

许渊冲先生是当代汉诗英译的大师,在《英译陶诗》中,汪榕培先生提供了两个译文,皆出自许渊冲先生之手,第一个是20世纪80年代的译文,用的是英雄双韵体。而汪老先生又在20世纪90年代呈现了最新译文,改用隔行押韵的四音步抑扬格。

Return to Nature(Ⅲ)

I sow my beans‘neath southern hill;

Bean shoots are lost where weeds o’ergrow.

I weed at dawn though early still;

I plod home with my moonlit hoe.

The path is narrow,grasses tall,

With evening dew my clothes wet,

To which I pay no heed at all,

If my desire can but be met.

在保持原诗的形式方面,原诗是五言古体诗,汪榕培先生的英语译文,基本上用的是十音节五音步抑扬格律。

Back to Country Life (Ⅲ )

W hen I plant beans at the foot of Southern H ill,

Bean shoots are few but rank grass grows at w ill.

I rise at early dawn to weed and p rune

T ill,hoe on shoulder,I return with the moon.

A s the path is narrow,grass and bushes tall,

The evening dew s w ill soak my dress and all.

It’s no thing if my dress is wet with dew

As long as my desires indeed come true.

三、题目及内容分析

首先看标题的译法,四个译本表达稍有差别,此外,《归园田居》组诗标题“归园田居”的各种译法大同小异。这些译法都没有错,各有千秋,但是重要的一点是标题应言简意赅。虽然return to nature十分简单,但是nature的范围与定义跟田园并非一致,因此相比之下,“Back to Country Life”最为贴切,back体现归,country life 两个单词就能容易让作者与全诗的劳作场面相联系起来。

第一句的翻译,四个译本的结构不尽相同。但就个人而言,谭时霖先生的“Down the South Range beans I raise”相比之下,更加出彩。而具体到词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对“南山下”的翻译,四个译本的处理分别是“below”和“the southern hill”,“ down”和 “the South Range”,“‘neath southern hill”, “at the foot of Southern Hill”。南山,根据本诗的背景,应该指的是陶渊明的故乡江西庐山,而南山下,应该指庐山脚下,而很容易发现,只有王培荣先生的介词 “at the foot of”才是最准确的。陶渊明笔下的“南山”指的是他家南面的庐山,当然是个专有名词,所以,汪先生有意大写了字母S 和H,成为Southern Hill。由于新开垦的土地不适合种植其他的庄稼,只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 结果还是杂草茂盛而豆苗稀疏,因此会有“草盛豆苗稀”的场景。波依德用了“abound”和“few”,十分中规中矩的用词。谭时霖先生选择了“run riot”和“weakly few”,有生动的无奈之情。许渊冲先生的“lost”和“overgrow”则更显绝望。而汪榕培先生用了“few”和“grow at will”其实大同小异,但关键是“rank grass”形容词rank 意为杂草丛生的、过于茂盛的,指生长无度,自由漫生,是个贬义词,用来表明人们不得意的事物。汪先生正确理解了陶诗原意,因此英语词汇选得合适。

第二句描写诗人清晨起床以后下地锄草, 整整干了一天,直到明月东升, 在一片宁静的月光之中, 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译文中,除了波依德的“tend my rows,”本人认为处理较为模糊以外,其他三个版本都才用了“weed”这个动词。汪榕培先生还使用了“prune,to weed”与“to prune”是一对同义词,都有除掉之意,在这里叠用起来,是为了与后句押韵,且符合音节数量的需要。后半句的处理,波依德采用了“return”和“wearing the moonlight”,是十分安全的表达。汪榕培先生则将“on the shoulder”提前,这是个独立主格结构,正是荷锄之意,用得简洁精练、形象逼真,同时又保证了音步的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和第三个译文,这两个译文的意境差别似乎有点大。谭时霖先生对词的选择可谓是精妙,“across”和“see”这两个词就勾勒出了一副惬意的场景。诗人悠闲地将锄头搁在双肩之上,双手耷拉在两端,月色皎洁,护送他走在田埂间。而许渊冲对“plod”一词的使用就打破了这种惬意,因为“plod”意为沉重而缓慢地前行。综上所述,本人更青睐谭时霖先生对这一句的处理,十分清新惬意,意境十足。

这一句的翻译中,道狭指的是狭窄的田间小径,第一,三和四译文均采用了“narrow path”这一组合进行表达。而谭时霖先生选用了“trail”这一词就表示了(乡间的)小路,小径,可谓是言简意赅。对于草木长的处理,四个译本倒是有一些出入。因为是新开垦的土地,狭窄的荒径上草木丛生。波依德将其理解为“flowers and grass”,这一组合过于美好,不太符合那种草木丛生的画面。而王培荣先生译为“grass and bushes tall”,首先tall将长的意思体现了,其次,木译为“bush”而非“tree”,考虑十分周到,因为“bush”是矮小的灌木丛,试想,在一条荒径上,“tree”的概念略显高大,因此“bush”更契合当时的氛围。而且,汪先生将“道狭草木长”译为“As the path is narrow”,“grass and bushes tall”并列句,在tall 之前省略了“are”,它们一起构成原因状语从句,在传神存貌这方面,汪先生的译文处理的确是得心应手。再看后半句,事实上,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湿”这一字的处理,我阅读过的版本大概有以下情况:“soak,drench”,“dampen,moisten”以及“wet”.在这,波依德和汪先生采用了“soak”和“drench”,这似乎太过,因为这两个的单词的准确意思是浸湿,即为“completely wet”,但是原文的沾字应理解为露水轻轻把衣角打湿,并无浸湿之嫌。而在这用“wet”,通俗易懂,因而最佳。诗人往家走的时候,草叶上的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写的是实景, 也可以理解诗人认为朝廷荒秽、世路艰虞, 自己也难免要受到牵连。诗句、画面、心情再一次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衣湿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对于这一句的处理,四位译者都有其独具匠心之处,“bear,bother”, “pay no heed at all,it’s nothing.”谭时霖先生仍旧保持了整首译文的清新和独特韵味,而汪榕培先生的处理则朴实无华。再看原诗最后一句“但使愿无违”,对于这个愿,“desire”相比之下比“purpose”和“will”更为准确,许渊冲先生采用met来与其搭配,是为了句子的韵律。汪先生将其翻译成“As long as my desires indeed come true”,愿无违”指不违背自己的志愿――能在乡间隐居、田间劳作的愿望,汪先生选用了“come true”这一肯定句形式,其效果是,既与译文保持协调一致,句末的“true”又同上一句末的“dew”构成押韵。

四、结语

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诗歌的翻译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然而诗歌的翻译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 在诗歌的翻译批评这一研究层面,除了王宏印先生尝试提出的这六个标准外, 其他观点鲜见于报刊中。尽管在理论上, 我们尚处于探索阶段, 但是随着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以及翻译实践的不断展开,一个多元化的诗歌翻译批评标准必将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汪榕培.英译陶诗[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汪榕培.让陶渊明走向世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

[3]汪榕培.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读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第6篇: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 古诗教学 诵读与绘画 诗的觉醒 审美的世界

我国是诗歌王国,假如对中西文学稍加比较的话,能与西方的史诗、戏剧分庭抗礼并且最能代表中国文学传统的无疑是诗。

古诗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诗经》的幽幽古风,有《楚辞》的浪漫抒情;有陶渊明的自然归真,有李白的恣纵倜傥,有杜甫的忧国忧民……它们语言凝练,发人深省。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要在课内外学会150首左右的古诗,可见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古诗对一个人的文学修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积淀知识,而且能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然而,由于古诗词字句凝练,委婉含蓄,并且距离小学生的生活遥远,再加上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欠缺,因此不管对于老师教,还是对于学生学,都有一定的难度。

低年级古诗教学要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教学重点放在读、背和识字、写字上。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升古诗诵读的层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并且在绘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在读与画中得到美的享受,丰富心灵,启迪智慧。

一、激发意趣,熟读成诵

诗歌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古人对她推崇备至,为她呕心沥血,终成流传千古的锦绣诗篇,今人能感受到她凝练背后的强大生命力,含蓄深处的奔放激越,平淡之处的华美优雅,让人无不为她的魅力所倾倒。

以诗歌魅力为后盾,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投入情,才能感悟情。以《村居》为例,一、二两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三、四两句描绘了天真活泼的儿童放学后放风筝的画面。在教学前,可设计情境导入,问他们放过风筝没有,什么时节放的,心情怎样,那个季节的风景如何?放风筝这件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融入教师的问题中,投入课堂中,学生畅所欲言,所谈所想所感,均来自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再引出诗歌便水到渠成,学生便满怀兴趣地读:古人是怎样写春天?怎样写放风筝的?

一读之下便觉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再与自己及同学们描绘的春景比较,不同立刻就出现了,《村居》一诗只用寥寥四句七言就让早春的大好风光尽现于眼前,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态那么生动自然。学生对诗歌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对诗歌的兴趣更浓厚了,争相一睹诗歌的风貌。此时,不用老师要求,他们便会自觉地诵读,自觉地想要找到诗歌的奇特之处和独特的美,这种愿望虽然很朦胧,但对于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初读时,教者应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妨让学生多读几遍,提醒他们注意“草长莺飞”、“拂堤”、“醉”、“纸鸢”等的读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让学生读熟练,注意断句及停顿,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学生要多读多练,这样才能感受到中国语言的韵律美,尤其是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中国的古典诗歌,注重格律,讲究对仗、押韵,学生年纪小,讲解这方面的知识还不合宜,只有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才能让诗歌美妙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发芽。背诵是熟读诗歌后自然到达的境界,美丽的东西人人都爱欣赏,对于诗歌,学生都充满兴趣,从心底爱着,对于喜爱的东西,怎么留住呢?当然是背诵,记于心间,让诗歌的美丽馨香充溢其中。

因为古诗本身的魅力,学生感兴趣;因为古诗自有的浑然天成,学生感兴趣;因为古诗的天然芬芳,学生感兴趣;因为感兴趣,就更喜爱古诗,也就更能体会古诗的美丽,从而更感兴趣。

二、疏通诗句,读出己思

古诗的语句凝练,含义颇深,加之年代久远,学生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需要教学字义,疏通诗句。

古诗的字义教学一方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诗文排除障碍,另一方面为有朝一日学生能自学古诗打好基础。比如《草》的教学是在激趣导入读诗文后,先理解“离、原、岁、枯、荣、尽、生等字,然后进行诗句理解。字义教学前,出示诗文,字义教学时,引导学生将意思与相关的字联系起来,老师随手标上序码,如:

白居易

离离①原②上草,

一岁③一枯④荣⑤。

野火烧不尽⑥,

春风吹又生。

①草木茂盛的样子;②草原;③年;④干枯、枯萎;⑤茂盛;⑥完。

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字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是学生将来会看注释的“启蒙”教育,为今后学生借助注释自学古诗打下基础。

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可以疏通整句诗乃至整首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诗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同的见解,而要让他们的独特之处显露出来,为他们的个人成长铺路。所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诗,是要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见解,这一部分主要让他们自主诵读,曼歌轻吟,浅吟低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属于自己的诗歌。

三、诗画结合,相映成趣

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不分家。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者是山水画,或者是田园风光,或者是历史画卷等,无一不是风光独特,虚虚实实,浓淡有致,充分展示了中国画的特点。之前列举的两首诗都是代表作,现在另举《江南》为例,“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讲解过“田田”的意思后,学生知道江南的荷田莲叶接天,水面铺满荷叶,在学生的脑中就有了这样一幅强烈的画面:水面一片碧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高出水面,亭亭玉立。“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是一幅极具动感的画面,教者可运用多媒体,播放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情态,一忽儿西,一忽儿东,有时又藏在水下不出恚这是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

W生在理解诗句、观看挂图、观赏动画之后,脑中就有了极强的画面感,那一句句诗就变成了一幅幅画,那一幅幅画就是一句句诗。诗画结合,情韵悠长,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诗句就活起来,读诗就更有趣了,仿佛自己就是水中那一尾小鱼,在水中、在莲叶间嬉戏游玩,自由自在。

读是领悟诗意的一种手段,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自由想象,落笔成画,画出诗中人、诗中物,诉说诗中情,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就有了新的突破。画一画《村居》,春之美景就在眼前,放风筝的儿童就是自己。勾画那一棵棵《草》,那生命力顽强的小草就是自己。泛着小舟,悠游《江南》,那水中自在的鱼儿就是自己,和鱼儿一起感受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光,感受江南的富庶与丰饶。

诗美在韵律,还美在画面,用色的映衬渲染,着墨的浓淡疏致,运笔的轻重缓急,勾勒出一幅幅散发独特韵味的画。在朗读前,画一画诗中景,能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与诗人心灵相通,收获独特的体悟。

四、碰撞心灵,美育树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诗也要追求“破”读,也就是要读透彻,读出自己的理解,不拘于原有的见解。

名人、名诗、名句是一个整体。赏析名句,能明白诗意,能领悟作者寄予的深刻含义,从中受到教益。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其中一句。诗句通俗,寓意却深刻。这寓意不应是老师教授的,而应是自主理解体悟得到的。诗言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是古诗词的传统,诗人常常借此咏怀抒怀。浅显的诗句后是深刻的意蕴,寥寥数行诗句后是难以言说的高远志向,明快的山水画后是诗人沉郁的胸怀。我们今天让孩子读诗,不求他们跟诗人心心相印,但求他们读出自己的感受,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教学中,先让学生感知画面,体会这首诗的壮阔,黄河、大海,气势磅礴,还要体会作者胸襟的宽广。朗读时,学生个个声情并茂,声势壮阔,溢于言表。此刻,老师顺水推舟:如果人想要看得远那么应该怎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延伸:“更上一层楼”之后,这个人会有什么变化?再延伸:如果一个人要取得更高的成就必须怎样做?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更大的目标,把学生的思维、激情推向高潮。自此,学生想到王之涣,就会想到古诗《登鹳雀楼》,想到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陶醉于积极向上的意境之中。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学生向上的品格、不屈的精神自然养成。

诗与学生心灵碰撞后,心就与诗交融了,在此基础上,才会真正爱诗、欣赏诗,从而有独到的见解,领悟诗的内涵,把诗内蕴为自己的东西,不知不觉间完成美的熏陶、诗的教化。

浅吟低唱,妙笔生花,让诗美、诗情、诗韵在教学中展现,袅袅古韵中生成一颗颗玲珑向美之心。

参考文献:

[1]谢斯燕q低年级古诗教学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1(1):45.

第7篇: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

用以前所学古诗的方法自学这首诗,通过解诗题知诗人名诗意悟诗情诵诗文的学习方法,体会作者孟郊所表达的颂母情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其他学生合作、交流,并能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2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3 教学过程

1)上课前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并出示许多名人赞美母亲的话语。

(设想意图:通过音乐和名人名言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的情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教师与学生交流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而后总结学习古诗的常用方法,即:解诗题知诗人名诗意悟诗情诵诗文。

(设想意图:通过交流学习方法,为如何有秩序地自学古诗做好准备。)

3)合作学习,教师检测自学情况。

①《游子吟》中的“吟”指(吟诵),“游子”是指(出门远游的人)。

②孟郊是(唐代)诗人,他一生(穷困潦倒),但性格(耿直),他多善写(五言)古诗。此诗是作者50岁那年在江苏溧阳做官时,回想起当年进京赶考(临行)时的情景而做。

③根据老师划分的节奏,通读本首五言古诗。

(通过自由读、欣赏配乐朗读、个别读、全班读等多种朗读方法通读古诗。)

游 子 吟

唐·孟郊

慈 母/手 中/线,

游 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④根据影视情景发挥你的联想说说诗句的大意。

(出示影视《游子吟》情景剧。)

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哪些诗句最能表达孩子对母爱的感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⑥教师提问:能展开你的想象说说母亲除了给孩子密密缝衣,还会对进京赶考的孩子说些什么?

当老母送孩子将要远行时,孩子为何不直说“母亲啊,你的爱,孩儿难以报答”?根据刚才的影视情景,发挥你的联想,说说你的理解。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 ??

喻游子之心???喻慈母之爱

⑦请同学们再读此首诗说说诗中吟诵的是什么?

(设想意图:为反馈学生的自学情况,选用练习填空以及划分节奏读古诗和欣赏情景剧说诗意的形式,全方位巩固学生的自学结果。并通过关键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深入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深层内涵。此设想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声情并茂地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诗中真情自然跃于学生脑海。)

⑧通过汶川地震的影视资料再次体会母爱的伟大。

(设想意图:通过观看主持人讲述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留给孩子的短信,升华学生的情感,深刻地体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真实内涵。)

4)教师小结本诗,衔接现代诗歌《妈妈的手》。

①学习了《游子吟》,我们知道临行前母亲密密缝衣的细节让作者久久难以忘怀。作者深情地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悟到母爱的伟大,故而此句成了赞颂母爱的千古绝唱。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同样赞颂母爱的现代诗歌《妈妈的手》,先听老师朗读,同学们仔细听,想想本首诗作者是重点抓住哪个细节来表达母亲对孩子的爱的?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游子吟》的主旨,以及指明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千古流传的原因,再次加深学生对本诗的理解。通过引荐现代诗歌《妈妈的手》,让学生对比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母亲的细节动作感受母爱的。)

妈??妈??的??手

作者:吾桐树

我洗手的时候 河说

把你的手给我

那是1992年 最冷的冬天

我的手钻心地痛

流水简直要割掉我的手掌

割草的妈妈从山坡上飞奔下来

她说 把你的手给我

她揉搓着 一边呵气

然后把我的双手

放在她衣服里

那温暖的肚皮上

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此首诗并和《游子吟》作对比,《游子吟》的结尾和本首诗的结尾是否相同?哪首诗的结尾更能感人肺腑?(不同,《游子吟》的结尾作者一句就道出了母爱难以回报,而这首诗的结尾并没有道出作者的感受,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习,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体会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无私,母爱的难以回报。同时学习细节描写能使文章有声有色,以及学习两首诗歌结尾的不同,再次体会《游子吟》中作者感人肺腑的千古名句。)

5)课堂练习。抒真情写我心:学习和赏析了这两首赞美母亲的诗歌,相信你的感受颇深。或许此时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母亲为你操劳的画面,或许你的心中有很多想说给母亲的话……那就请拿起笔把你想对母亲说的话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以情煽情,趁热打铁,充分打开学生的情感空间,让学生自己回想生活中感受到的母爱,真实地写想对母亲说的话,练习的目的在于再现学生的真情实感。)

板书:

游 子 吟

第8篇: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此处深情话离别

白居易的诗,平实如话,浅近易懂。据说,他每次写好诗后,总是要念给不认识字的老婆婆听。只要老婆婆们有听不懂的地方,他就认真修改,直到她们听懂为止。

当然,自己的作品仅仅能让老婆婆们听懂还不行。想在科举考试中获得成功,还需要将自己的作品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金榜题名的机会和希望。这也是一种凭借作品进行自我介绍的手段,称之为“行卷”。

《赋得古原草送别》相传是白居易16岁时的一首“行卷”之作。白居易因为年轻而声名不够响亮,他带着自己的作品拜访了当时著名的诗人顾况。顾况看到“白居易”三个字,便开玩笑说:“长安城物价昂贵,想在这里住下很不容易。”等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诗时,立即改变语气,郑重地说:“能写出如此佳句,居住在这里很容易啊!”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第三、四两句,对仗何其工整。“野火”对“春风”,前者无情,后者有意。“烧不尽”对“吹又生”,前者陷入绝境,后者萌发新生。在强烈的对比之中,外在的环境愈显恶劣,内在的坚守愈显顽强。千百年来,这两句诗带给多少人战胜逆境的力量。

如果说诗的前四句重点在写“草”,那么第五、六两句重点就落到了“古原”。就是这种富有顽强生命力的草,长满荒原、古道,在阳光的照耀下,青葱翠绿,茫茫地和荒城连成一片。

这是一个春草疯长的世界,这是一个绿意蔓延的世界。在这里和朋友深情话别,离情就像春草一样无边无际,别意就像绿色一样浓重深远。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愿为天下忧

在解读这首诗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划粥割齑”的故事。“齑”,音同“记”。意为:捣碎的姜、蒜、韭菜等,即咸菜之类的食物。

据说,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为了磨砺自己,他一直过着极其清苦的生活。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咸菜,吃完继续读书。这就是“划粥割齑”的典故。

范仲淹的艰苦生活,有点像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自得其乐。

数年苦读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等,早已了然于胸。人们赞颂他,是因为他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

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这份“忧国忧民”之情,在他的诗作中随处可 “情商”即“情绪智力商数”,指的是情绪智力的高低程度,它主要包括个体对情绪的自我认知感受能力、控制冲动能力和调整人际关系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决定成功的诸多因素中,80%取决于“情商”制约着智商发挥的程度和限度。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情商”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使教书育人完美结合。

一、 小学低年级儿童“情商”的特点

一般来讲,高“情商”的低年级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 自信心强。自信心是任何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情商”的重要内容。自信是不论什么时候、有何目标,都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能力和决心去达到。

2. 好奇心强。对许多事物都感兴趣,想弄个明白。

3. 自制力强。即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时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有时抑制自己不当行为的发生。

4. 人际关系良好。指能与别人友好相处,在与其他儿童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如关心、喜悦、爱护等)占主导地位,而消极的态度和体验(如厌恶、破坏等)少一些。

5. 具有良好的情绪。“情商”高的学生活泼开朗,对人、事、物都有热情,经常保持愉快。

二、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情商”特征的分布

笔者对苏教版低年级语文四册教科书所涉及的儿童基本五种基本“情商”特征的课文进行统计分析。在一、二年级共有86篇课文,其中体现“情商”特征的课文共有65篇,所占比例达76%,说明在苏教版低年级教材中还是比较注重学生“情商”的培养。

由上表可以看出,低年级课文中“情商”特征的

见。在《江上渔者》这首诗中,诗人“愿为天下而忧”的博大情怀可窥一斑。

诗的前两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写岸边、船上,人来人往,嬉笑喧哗。对味道鲜美的鲈鱼,更是先得为快,欣喜忘形。

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诗人是在提醒“往来人”,在享用鲈鱼美味的同时,不要忘记捕鱼者的生存艰辛。看看那些可怜的捕鱼者吧,他们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险象环生,人命危浅。

诗作语言质朴,对比强烈。没有一颗悲悯的情怀,怎么会对渔者有这样一份深刻的同情?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心中必装着天下,他的眼中是黎民苍生。

第9篇:关于草原的诗句范文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前言】

《灞陵行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抒写行者和送行者的离情别绪,同时蕴含着作者对政局的忧虑。诗中运用灞水、紫阙、古树、春草等意象,构成了一幅令人心神激荡的景象,并向历史和现实多方面扩展,因而给人以世事浩茫的感受。

【注释】

⑴灞陵亭:古亭名,据考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灞陵,也作“霸陵”,汉文帝陵寝之地,因有灞水,遂称灞陵

⑵浩浩: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⑶王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他曾为避难南下荆州,途中作《七哀诗》,表现战乱之祸害,诗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句

⑷西京:即唐朝都城长安

⑸紫阙:紫色的宫殿,此指帝王宫殿。一作“紫关”

⑹骊歌:指《骊驹》,《诗经》逸篇名,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词。《汉书·儒林传·王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颜师古注:“服虔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后因以为典,指告别。一作“黄鹂”

【翻译】

送君送到灞陵亭,灞水浩荡似深情。岸上古树已无鲜花,岸边有伤心的春草,萋萋蓠蓠。我向当地的秦人问路,他说:这正是当初王粲南去走的古道。古道的那头逶迤连绵通长安,紫色宫阙上浮云顿生,遮蔽了红日。正当今夜送君断肠的时候,虽有黄鹂婉婉而啼,此心愁绝,怎么忍心听。

【鉴赏】

长安东南三十里处,原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在这里,所以称为灞陵。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上、灞陵、灞水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词本身就带有离别的色彩。“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灞水”重复出现,烘托出浓郁的离别气氛。写灞水水势“流浩浩”是实写,但诗人那种惜别的感情,也正如浩浩的灞水。这是赋,而又略带比兴。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这两句一笔宕开,大大开拓了诗的意境,不仅展现了灞陵道边的古树春草,而且在写景中透露了朋友临别时不忍分手,上下顾盼、瞩目四周的情态。春草萋萋,会增加离别的惆怅意绪,令诗人伤心不已;而古树枯而无花,对于春天似乎没有反映,那种历经沧桑、归于默然的样子,比多情的芳草能引起更深沉的人生感慨。这样,前面四句,由于点到灞陵、古树,在伤离、送别的环境描写中,已经潜伏着怀古的情绪了。于是五六句的出现就显得自然。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王粲,建安(汉献帝年号,公元196~220年)时代著名诗人。公元192年(汉献帝初平三年),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在长安作乱,他避难荆州,作了著名的《七哀诗》,其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的诗句。这里说朋友南行之途,是当年王粲避乱时走过的古道,不仅暗示了朋友此行的不得意,而且隐括了王粲《七哀诗》中“回首望长安”的诗意。友人在离开灞陵、长别帝都时,也会像王粲那样,依依不舍地翘首回望。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这是回望所见。漫长的古道,世世代代负载过很多前往长安的人,好像古道自身就飞动着直奔西京。然而西京的巍巍宫殿上,太阳快要西沉,浮云升起,景象黯淡。这带有写实的成份,灞上离长安三十里,回望长安,暮霭笼罩着宫阙的景象是常见的。但在古诗中,落日和浮云联系在一起时,往往有指喻“谗邪害公正”的寓意。这里便是用落日浮云来象征朝廷中邪佞蔽主,谗毁忠良,透露朋友离京有着令人不愉快的政治原因。

从诗中来看,行者和送行者除了一般的离情别绪之外,还有着对于政局的忧虑。“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骊歌,指逸诗《骊驹》,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因此骊歌也就泛指离歌。骊歌之所以愁绝,正因为诗人所感受的,并非单纯的离别,而是由此触发的更深广的愁思。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