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培返岗研修总结范文

国培返岗研修总结精选(九篇)

国培返岗研修总结

第1篇:国培返岗研修总结范文

——某县教师继续教育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在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师培科的指导下,在县教育和体育局的领导下,既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又真正把培训工作做细做实,成效显著。

一、基本情况

梓潼面积1443.92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辖16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全县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45所,其中县城学校7所,乡村学校38所。共有中小学教师1600余人,县城教师440人,乡村教师1200人。

二、领导高度重视,指导督促到位

县教体局范晓彬局长、张仁宝副书记、政工股赵国邦股长特别重视教师培训提升工作,对教师培训作出了重要指示和决定,多次主动参加师培会议,给予指示;积极参与培训活动,给予督促和指导;多次亲自策划县级专项培训。县教体局成立了教师培训领导小组,由范晓彬局长亲自担任组长,张仁宝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相关股室和县教师进修学校领导为成员,负责全县各级培训的组织领导,同时将培训工作纳入学校师培工作目标年度考核内容。近年来,县教体局大幅度增加师培经费,确保各项培训活动顺利开展;师培设备设施投入持续发力,极大地改善了培训条件。市教体局师培科刘成福科长关心我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多次莅临我县指导师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好的培训建议;多次带领我县教师和领导参加国家和省级短期集中培训;多次组织我县教师参加市级培训。

三、近年来我县师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认真开展“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1.工作措施。

2018年10月我县申报“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成功。为圆满完成国培计划,县教体局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多次召开“国培计划”专题研究会议,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充分整合、利用县局机关股室、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站、学区、学校等多方培训资源,制定了《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梓教体局〔2018〕271号),成立了梓潼县国培领导小组(梓教体局〔2018〕272号)。同时制定了各类管理办法,认真按上级要求组织开展各项国培活动,切实做好“五到位五落实”。

(1)宣传到位,职责落实。通过会议、新闻报道、简报、活动开班动员等多种形式加大国培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校长、教师充分认识到国培工作是国家扶持教育事业、关心教师成长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机会和平台,是推动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动力。校长、教师提高了认识,就能明白自己在国培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妥善处理好当前工作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校长的管理督导职责才能落实,教师参加学习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缓解工学矛盾、确保学员安心学习,县国培办、各学校实施了本校同学科教师顶岗、以空间换时间、分解化小培训时段等办法。

(2)重视到位,人员落实。为确保国培工作有序、有效地顺利开展,县教体局领导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建立健全了国培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

一是成立了县“国培计划”领导小组、国培工作办公室、国培工作督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职责。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的职责及管理考核制度,权责清析,分工明确、责任到头。制定并实施的主要方案、办法、制度等如下: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中西部项目送教下乡、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方案;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团队研修成员考核办法;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学员考核方案;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工作坊坊主、辅导老师、学员考评办法 ;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中小学教师线下集中研修活动方案和考评办法;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经费管理使用制度。

(3)管理到位,活动落实。建立健全县、校管理网络体系,管理工作细化到每个项目、每次研修活动。建立健全国培工作管理制度;完各项考核评估细则,确保国培工作管理到位、研修活动开展实施落实到位、考评奖惩到位;坚持并完善对外出研修活动的训前培训、训中跟踪、训后考评的管理机制,使培训成果不断巩固、延伸和扩大。一是对学员外出集中培训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进行管理;二是积极配合四川师范大学集中培训。如组织学员教育教学研讨、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三是返校后,将学员出勤、记录、心得等情况交进修校进行考评;四是学员回校后,要在学校内进行二级培训或汇报交流后,学校凭考核等级报销差旅费。

(4)督导到位,奖惩落实。加强并完善县、校督导网络体系,层层落实督导责任,传导压力、传递动力,强力推进督导工作。严格考勤考核,做到资料记录详实、情况通报及时、逗硬奖惩落实,保证国培工作制度有力、推进有序、措施有效。如教师工作坊网络培训阶段,除了电话、短信、QQ群、微信群督导外,县管理员、辅导员每周至少两次情况通报,重点加强对学习进度、线下实践研修活动的督促和指导;根据考评细则和督导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直接挂钩。

(5)服务到位,保障落实。为保证培训顺利推进,县、学校均努力为教师学习提供热情周到的后勤服务,落实好学习条件保障。一是保证教师的学习时间;二是保障通畅的网络条件;三是建立返岗实践研修、总结反思的学习舞台;四是搭建成果展示的交流平台;五是营造良好的研讨互动的学习环境;六是解决好教师学习的困难和经费补助,让学员能安心学习、积极学习、认真学习,提升学习效益。

2.国培实施方式

(1)团队研修培训

教师团队研修小学的语文和数学各20人,初中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各10人,分别由张先树,何清萍,杨秀蓉,罗晓蓉,敬纪作为学科牵头教师。

教师团队研修成员每年由四川师范大学组织到院校集中研修20天,到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校“影子教师”跟岗实践研修10天,返岗和自主研修30天,同时参加网络研修80学时的培训,从师德修养、教学、教研和培训四个维度提升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培训能力,并在返岗实践中至少完成送教下乡和教师工作坊两类项目中的其中一项主持任务。期间县教师进修校与培训机构共同管理考核,多方搭建展示平台,推动骨干教师迅速成长。

(2)送教下乡培训。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对乡村教师需求的调研分析、在四川师范大学首席专家的指导下,以我县教师团队为主体,按照《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实施方案》及“问题诊断、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四个环节认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每年4次,每次2天,共计8天/年。有力缓解了我县教师工学矛盾突出的实际问题,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自我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两年来,各学科送教团队已共计开展40班次国培送教下乡活动, 3500余人次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培。

(3)教师工作坊研修

按照《梓潼县“国培计划”(2018)教师工作坊实施方案》面向乡村教师遴选参坊学员,组建6个学科10个教师工作坊,每坊50人,完成每年不少于80学时的网络研修;并在参加教师培训团队研修的学员中遴选工作坊主持人和“三人行”团队,主持工作坊开展线上线下研修活动。一是根据培训计划,各工作坊每年集中培训两次,由四川师范大学学科首席专家根据学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收集的典型问题进行现场答疑,对工作坊研修活动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解决策略的指导;二是在专家、辅导教师和坊主的指导下,各研修组长主持日常研修活动,开展以教学中的问题为主的学科专题研究,并督促学员完成网络研修任务;三是督导各研修小组教师切实开展好线下实践应用研修活动,积极推广研修成果,优化教师的日常教研行为,为我县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学辅导与研修管理团队,并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内教师的研修活动。两年来,各坊已共计开展42班次国培线下研修,3500余人次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培。

3.国培取得的成效。

到目前为止,近七千人次参与了培训,培养出了70人的本地教学专家队伍,我县圆满实现了预期的培训目标,促进了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增强了国培研修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积极应用,推动了我县教育事业提质升位。

(1)促进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通过两年的国培,我县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坚守教育、奉献教育、引领示范、为人师表,专业快速发展,很多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2)打造了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土培训专家团队。我县和四川师范大学、中国教师教育网的密切配合,通过集中培训、跟岗研修、返岗实践研修、教师工作坊研修和送教下乡等系列研培活动,使70名培训团队教师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培训能力上得到大幅提升。2018、2019两年,我县开展的县级培训和送教下乡培训活动中,教师培训团队有96人次通过上示范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培训教师3000余人次,收到了“名优示范、全员提高”的良好效果。教师培训团队现已逐步成长为一支组织者依赖、受训者欢迎、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用得上、干得好”的一线本土培训专家团队,是我县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力量。

(3)形成了特色鲜明、实用有效的研修成果。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为将我县国培资源利用最大化、最优化,宣传最大化,2020年春季学期,根据县国培办安排,我县国培项目负责人和小学语文、数学、科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六位学科老师精心整理了两年国培活动资料,精选学科优秀教学设计、教学PPT、典型例练卷、优秀教学反思、特色活动、优秀小论文、研修感悟等编撰成学科研修书籍26本(其中项目县6本,小学语文3本,数学4本、科学3本,初中语文3本,数学3本,英语4本);设计制作了29张项目县及学科展板;编辑宣传视频6个;录制了50节示范课;规范建设好了6个教师工作坊。

(二)认真参加市级及以上培训

近两年,我县精心组织参加了市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暨艺术领域教育教学成果展评活动,我县文昌二幼郭桂华老师执教的《糖乐乐糖画》、何金梅老师的论文《浅谈梓潼折席在幼儿园美工活动中的运用》双双荣获市级一等奖,东风幼儿园园长白莉萍在全市作交流发言。认真参与绵阳市“文轩教育杯”小学语文和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暨优质课展评活动。积极参加市教体局组织的幼儿园和特教学校教师提高培训、中小学校长和培训者培训、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及紧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疫情期间网络研修、网上全员师德培训等。凡有市教体局师培科安排给我县的省级、部级培训,县教体局和进修校及时安排参训人员,认真督促,确保完成参训任务。

(三)县级培训持续发力,努力提高全县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1.以生本互动专题研修为载体,打造高效优质课堂。

采取同课异构、集众智慧,同课异上、互助提升,骨干示范、专家引领,同课竞赛、打造名师等方式,创新课堂模式,提升教学技艺,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活动组织严实,计划落实,过程扎实。全体参研教师共同感受到:研修长真知,评导识灼见。

2.积极推进教师工作坊工作。根据梓教体局〔2016〕175号《梓潼县教师工作坊实施与管理办法》精神,全县 21个教师工作坊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上示范课、上研讨课、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网络交流研讨、指导青年教师、送教到薄弱学校等,教师工作坊真正成为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中老年教师的加油站。

3.督促各校规范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根据梓教体局〔2016〕194号《县、校区域整合常态培研项目规划》精神,县教师进修校认真督促各校开展校本研修培训工作,要求活动要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既要有集体资料,又要有个人资料。校本研修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开展,让学校充满了学术研讨的风气。

4.积极组织新教师培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增强新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他们的岗位行为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县坚持每学年开展一次新教师培训,培训形式分专题讲座与跟岗培训。参培教师专心听讲,受益匪浅,整个活动氛围庄重而热烈,有声有色,如沐春风。

5.持续开展专项培训。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时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培训、副校长培训、教务主任培训、语言文字工作管理培训等,及时提高管理者水平,为我县教育教学水平上档升位提供管理人才支持。

四、我县教师继续教育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借助国培,加强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促使他们很快成长为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2.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作用,进一步建好教师工作坊,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平台和展示的空间。

第2篇:国培返岗研修总结范文

这是去年12月21日,总理在重庆考察,与返乡农民工共话就业大计时说的话。总理的话总是温暖着人心。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不少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给各级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压力,这一现象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去年12月11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12月2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决定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与此同时,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广开就业渠道,提升从业素质,展现了各职能部门在返乡农民工就业大计中应有的作为。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已于去年11月25日召开紧急会议,专题研究应对农民工大批量提前返乡的措施。云南省农业厅按照省委,省政府要为提前返乡农民工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的要术,认真做好返乡农民工的检测统计工作,动态掌握返乡人员的数量、年龄结构、技能状况,返乡原因和就业愿望;通过技能培训有效实现农民工的技能就业和稳定就业,优先安排提前返乡农民工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启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工程”,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他们政策、经费支持。

省市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在南坝人力资源市场专设了“返乡农民工援助窗口”,对外公布就业援助电话,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求职登记、推荐用人单位、查询岗位信息及法律、电脑培训的“六免费”服务。

昆明市教育局拟从明年春季学年起,昆明市返乡农民工可到当地职业学校报名读学历教育,学员取得规定学分的,毕业时颁发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学习期间享受和中职生一样的待遇。

昭通市去年共投入200万元用于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市政府在3个试点乡镇已培训了2万人,涉及建筑、家政、机修、刺绣等15个专业,昭通市还将实施“十个一万”工程,包括培养1万名养殖能手,培养1万名种植能手、培养1万个微小企业小老板等。

曲靖市利用国家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力度的契机,给返乡农民工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目前返乡的近2万人当中,已有部分农民工通过从事建筑,采煤采沙、搬运、种植、养殖等工作,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楚雄州结合“8.30”地震和“11. 02”泥石流灾害受灾地区恢复重建工作缺乏劳动力的关键时机,主动对接,向受灾地工程建设部门输送农民工,既解决了返乡农民工失去就业岗位的实际困难,同时帮助受灾地区群众搞好农业生产和恢复重建工作。同时,在永仁、元谋、武定开展砖砌工、钢筋工、木工等6个专业的技术培训,追加培训农民工5000人。

怒江边防支队石月亮边防派出所联系了草果和核桃种植专业户,协调16名提前返乡农民工进行跟班学习,并联系到县里的技术人最提供上门服务,讲解种植技术。

第3篇:国培返岗研修总结范文

一、加强编制管理,优化教师准入机制

1.实行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按照满足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精简高效、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城区学校增扩、农村学校网点调整和学生数及学科结构变化,由县编办、县财政和县教育主管部门依据上级规定的编制标准,以法人资格学校为单位实行一年一核定,并对各校教职工编制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和动态管理。

2.坚决杜绝教师在编不在岗现象。凡中小学教师擅自离职或私自被教育系统外单位借用的,县财政一律停拨工资。所在学校必须在本意见下发一周内通知其返回任教。接通知后一个月内未返校或返校后又离岗的,,按有关规定予以辞退,县编办予以下编;对未经批准脱产进修、脱产读研的教师在本意见下发后两个月内转出人事与工资关系,若不办理者,按有关规定予以辞退,县编办予以下编。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财政局等部门要加大管理监督力度,县监察部门要加大监察力度,属学校原因,追究校长责任。要体现以人为本,妥善解决教育系统因病致贫、因病缺岗的特殊群体问题。

3.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职工年报制度。各中小学校要建立财政供给人员台帐,增员、减员等变动情况在一个月内到县编办办理上下编手续。每学年结束,对本校教职工编制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清理,将在编不在岗人员及时上报县教育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后,报送县编办和县人力资源保障局备案。

4.进一步完善教师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新选招的教师必须依法取得相应教师资格和符合招聘条件。用3—5年时间新招千名教师,充实和改善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新教师招聘方式,主要如下:

(1)统考选招:应聘者参加省、市、县联考,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择优招用。

(2)直接选招:一中根据学校教学工作需要,可对教育部直属六所重点师范院校免费师范毕业生通过公开面试直接招用。

(3)定向选招:对2009年之前由学校自聘的报经县教育主管部门备案且有三年以上(含三年)任教经历的教师,应从全县招聘教师的总计划中划出一定比例分年度择优选招,一中定向选招指标及淘汰人数直接到校,由学校自主组织实施,其他高中和义务教育学校定向选招指标及淘汰人数实行全县捆绑,由县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各中小学自2012年起不得新增自聘教师,三年内全部取消自聘教师。

5.不拘一格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县外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其年薪比常态年薪有明显提高,且给予解决住房、家属安排工作、子女入学优惠、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不受学校岗位设置比例限制等:

(1)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

(2)全国优秀高中教师;

(3)省特级教师;

(4)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

(5)省内外知名重点中学有六年以上任教经历的高中把关教师;

(6)省级优秀重点中学副校长等优秀管理人才;

(7)全国高中教师一、二、三等奖优质课获得奖。

二、规范人事调配,健全教师流动机制

6.人事调配规范化。教育系统的人事调配,应当依法依规按计划有序进行:

(1)编制调配计划:每年年初,由县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由县编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提出本年度全县中小学教师调配计划,报经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2)明确调配原则:人事调配必须符合编制要求,坚持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利地加强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建设,促进教育公开的均衡发展的原则,统筹兼顾,合理调配。

(3)理顺审批程序:教师本人申请,所在学校签出意见,县教育主管部门按调配计划报政府批准后,及时办理调动、岗位聘用等相关手续。跨县调动按相关程序办理。

7.教师流动良性化。严禁超编学校进人,引导超编学校教师流向空编学校,倡导县城教师流向农村、城郊教师流向山区。为鼓励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教师从县城调农村和城郊调偏远山区,其在原学校所聘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岗位保留不变,在现学校重新办理聘用手续,不受现学校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岗位数限制;其他调动人员,应在现学校核准的岗位数内重新进行岗位竞聘,如现学校相应岗位数没有空缺,聘用到低一层级岗位中的最高等级岗位。要积极创新教师流动方式,进一步优化教师区域间、校际间定期交流制度,完善教师支教制度,对长期在农村学校和偏远山区工作的学校管理干部,应予适当措施激励。

三、注重素质提升,完善教师培训机制

8.制订并实施教师培训规划。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坚持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和校本研修相结合,县内培训与县外研修相结合。县教育主管部门、各中小学校应科学制订教师培训规划,每五年为一个周期,并根据规划提出年度计划,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9.优化教师教研和培训机制。为使研、培、训一体化,促使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积极探索教师培训资源与教学研究资源的优化整合,创造条件和时机将县教师进修学校、县教学研究室、县电教仪器站合并,统称为“教育发展中心”,由该中心统一负责对全县中小学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师培训。

10.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的规定,确保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和经费的落实。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学校学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足额专款用于农村学校教师培训。

四、改进人事管理,强化教师奖惩机制

11.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全县中小学一律实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合同制,用合同的形式固定学校和教师的人事关系,签订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学校要按上级规定认真做好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达的各等级岗位职数限额内,由学校制定具体的聘用方案,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对省级优秀重点中学,特别一中在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上实施更多的倾斜政策。

12.采取激励措施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逐步提高山区教师特殊津贴标准和惠及面;量才而用,人尽其才,让每个教师都有施展才华的平台;对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师,县政府、县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并通过评选授予学科带头人、名师等多种称号激励广大教师;建立由学生、学生家长、学校等共同参与的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实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优胜劣汰。

13.认真查处违纪违规教师。教师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所在学校或县教育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及时给予处理或处分:

(1)拒不履行教师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经教育批评不改的;

(2)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学校教育教学造成损失的;

(3)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或者造成不良影响的;

(4)向学生及家长索要财物或者乱补课、乱办班、乱收费以及擅自在校外授课的;

(5)品行不端,影响恶劣的;

(6)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擅离岗位,经教育批评不改的;

(7)在各级各类考试中、违规作弊的;

(8)到医院开具假证明,以生病为由离岗的;

(9)其他应给予处分的。

14.坚持打击开具假证明等违规违法行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县监察局或其主管部门严肃查处:

(1)医院为教职工开具假疾病证明的;

第4篇:国培返岗研修总结范文

一、 加强人事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一)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加强人事处自身建设,切实提升人事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二)加强党支部建设,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党员学习和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积极发展党员,吸收新鲜血液,有位干部被吸收为预备党员。

(三)加强业务学习。学习有关人事管理的相关政策及规定,把学习与交流相结合,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建立办事高效、运作协调、行为规范的工作管理机制。

(五)建立健全处务会共公开制度,增强工作透明度,加强工作监督,廉洁自律。

二、推进校内人事制度改革,探索人事工作新思路

(一)以首次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为契机,推进校内人事制度改革

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关系到每一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习的发展。人事处领导高度重视,吃透精神;整体思考,顾全大局;正面引导,化解矛盾;注重规范,力求公正。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结合学校实际,起草完成了《******岗位设置方案》、《******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实施方案》及各类岗位人员聘用实施细则,稳步推进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围绕建立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全员聘用制度、公开招聘制度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四位一体的现代大学人事管理制度,探索人事工作新思路。起草及修订了《人员编制管理办法》、《人员聘用管理办法》、《公开招聘管理办法》、《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及《教职工考核试行办法》等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文件。

(二)规范临时用工的管理

进一步加强临时工队伍的管理工作,促进员工队伍和谐稳定。组织有关部门到各用工单位进行调研,为用工单位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持,指导后勤实体等用工单位制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草拟修订《******劳动用工管理暂行办法》;深入了解临时工队伍状况,及时掌握和排查用工单位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结合劳动合同法创造性地开展临时工清理整顿工作,指导各用工单位编制临时工定岗定编方案,进一步完善用工手续。

三、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设和完善制度

学校人事处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师资队伍调研活动,专题研究和分析师资队伍的现状、问题和整改措施,通过广泛调研,统一了师资队伍建设和整改的思想,明确了思路,并在此基础上修订了《教职工培训管理规定》、《外(返)聘教师管理办法》等制度,拟订了《骨干教师培养实施办法》、《高校千百十工程实施办法》、《新教师岗前培训实施办法》、《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学术假实施办法》等制度。教师队伍中自觉攻读学位、参加进修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大批的教师主动要求参加进修、培训,以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

(二)积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根据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需要,广泛收集人才信息,规范程序,严格把关,与二级学院和相关部门一起对应聘人员进行综合考核,择优招聘了名博士研究生、名硕士研究生。积极拓宽引进渠道,采取柔性引才方式,外聘教师人,其中兼职教授人,引进等知名教授,承担科研、学科建设及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三)认真做好培养培训工作

为了使新教师尽快转换角色,适应教学工作的要求,人事处积极开展了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培训工作。为了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学习,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四年来共有位教师攻读学位;选送人到国内重点大学、国外进行访学,人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认真贯彻落实省高校人才工程培养政策,成功组织名教师进入培养行列。

(四)认真做好考核工作

认真做好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并积极开展“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的推荐、评选工作。

四、努力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积极创建幸福和谐校园

第5篇:国培返岗研修总结范文

行了走访调研,通过反馈信息分析对《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课程设置、内容等方面给出了修改调整建议,能够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好的满足企业对毕业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从而有利于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质检 调研 人才培养方案

0 引言

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全面了解企业对本专业的市场需求的趋势、岗位指向、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和设置本专业课程的内容与结构等方面的针对性的问题,探索专业建设的方向,制订合理的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1-4]。相关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对本专业已经就业的学生及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和主管领导进行了大量走访及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本专业在生产中的具体工作情况,为本专业的建设方向提供有力的依据[5]。经过大量走访和调研,发现了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与在工厂工作中的要求存在一些相适应的问题,也听取了相关人员对于本专业的一些建议和意见,为下一步编制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1 调研基本情况

为了能够切实深入了解本专业的毕业生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具体工作情况,特此制作了《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需求调查表》,主要调研:近三年质检人才需求状况;能为该专业学生提供哪些类型的工作岗位;就业岗位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企业认为该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对该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建议。调研教师对全国各地的百余名学生、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和主管领导,进行了走访调研和座谈调研等,并完成了调查表的填写,获得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2 调研资料分析

调研资料中的一些调研项目可以有多项选择,而有些调研项目的一些被调研对象没有做出选择,每一项调研内容的百分比为选择该项的调研资料份数与总份数之比。

2.1 近三年质检人才需求状况

2.1.1 需求人数:1-3人,30份,34.5%;4-6人,19份,21.8%;7-10人,6份,6.9%;10人以上,14份,16.1%。

2.1.2 需求趋势:上升,38份,43.7%;下降,1份,1.1%;无变化,5份,5.7%。

2.2 能为该专业学生提供哪些类型的工作岗位

机械产品检验,70份,80.5%;质检工艺编制,8份,9.2%;计量仪器操作,32份,36.8%;机械产品加工,21份,24.1%;产品质量分析与改进,27份,31%;车间技术组织与管理,6份,6.9%;企业内审员,18份,20.7%;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咨询、监督,19份,21.8%;其它岗位,2份,2.3%。

2.3 就业岗位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

2.3.1 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46份,

52.9%;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的能力,40份,45.9%;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42份,48.3%;具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29份,33.3%;具有在团队合作条件下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44份,50.6%。

2.3.2 专业能力:具有阅读机械专业有关技术文献、资料的能力,36份,41.4%;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并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制图的能力,23份,26.4%;能使用游标卡尺寸、千分尺等常用量具进行产品检验,49份,56.3%;能使用三坐标、万能工具显微镜等现代测量设备对机械零件进行检测,28份,32.2%;具有对机械产品进行质量分析的能力,35份,40.2%;能够对常规量具及测量设备进行日常保养、维护、调试的初步能力,15份,17.2%;具有学习及应用新技术的能力,34份,39.1%;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员岗位的工作能力,21份,24.1%;具有正确编写中等复杂零件的检验工艺规程的能力,26份,29.9%。

2.4 企业认为该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具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28份,32.2%;具有识图、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等方面的一般知识,52份,59.8%;掌握必须的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电工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12份,13.8%;掌握简单的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理论,11份,12.6%;熟悉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41份,47.1%;掌握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的方法,并进行质量分析及产品质量改进,25份,28.7%;了解计量仪器原理及其操作方法,31份,35.6%;机械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等专业理论知识,20份,23%;了解现代企业管理与ISO9000质量体系

及标准化法、计量法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39份,44.8%。

2.5 对该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建议

2.5.1 需要加强的知识技能: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需

要加强,要有更多的机械加工实践机会,要了解一些现在先进的检测技术。

2.5.2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规范使用各种通用量具,对气动量仪和内径表这方面知识更应该加强;对课程方面应该加强学习材料力学、金属表面处理、机械加工工艺,这样可以准确的判断出不合格零件产生的原因。

2.5.3 正确应用下列术语:合格、不合格、缺陷、返工、降级、返修、报废、让步、偏离许可、放行,会熟练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业务管理和质量信息处理,具有生产技术知识。

2.5.4 要有对产品质量进行审核,对产品设计进行评审和新产品鉴定的能力,具有调查研究质量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建议的能力。

2.5.5 在学校应当多安排实训,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开设拓展训练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待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及对工作的责任感、生活的积极态度。

3 调研结论及建议

从调研资料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质检专业设置的课程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学生在校学习这些课程和走上工作岗位应用这些课程之间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正是我们所要调研企业对于质检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正是我们今后应该在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完善的薄弱环节。

①适当增加机械加工工艺、测量技术、质量管理体系等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的课时。

②总体要求毕业生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能从事生产一线机械加工、工艺实施、机械产品检验、企业内审员、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咨询、监督等岗位。

③应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引进企业先进的检测技术和企业文化。

④开设实用的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类课程,以适应企业的急需。

从调研结果来看,本次调研达到了调研的预期目的,为教研室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韩丽珠,林琨智.面向生产一线的工程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3):19-21.

[2]徐秀娟.互换性与测量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徐秀娟.机械制图[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4]费业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李焦明.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就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调查与对策[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5(6):52-54.

第6篇:国培返岗研修总结范文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逐步实现职工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高全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促进农村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全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职工教育工作,坚持“统一安排,专业对口,岗位需要,自学为主”的原则,实行多种教育形式并存。“德才兼备、工作勤奋、可塑性强”的职工优先。

第三条:职工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岗位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等。

第四条:联社人事教育科为职工教育的管理部门,负有组织、协调单位教育工作的责任。

第五条:教育的主体为联社所有在册的劳动合同制职工。

第二章职工岗位培训

第六条:职工岗位培训,是指在职职工按岗位需要,在一定政治、文化基础上进行的,以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为目标的定向培训。

第七条:职工岗位培训,按照岗位规范要求取得上岗资格的培训和根据本岗位工作发展需要,进行的各种适应性培训。主要包括:

(一)上岗资格的培训

(1)技能测试达不到五级以上的;

(2)新入社的职工在一年见习期内的;

(3)机构并入,翻牌社的人员;

(4)业务理论考试不合格的。

(二)职工岗位轮训

(1)在岗职工的岗位培训;

(2)在岗职工的技能培训;

(3)在岗职工的专项业务培训;

(4)其它必须参加的业务培训。

第八条:职工岗位培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注重职工能力的培养,学以致用。

第九条:职工岗位培训,每年初由人事教育科与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编制计划,联社办公会研究通过后实施。

第三章学历教育

第十条:学历教育是指职工通过自学的方法,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教育的过程。

第十一条:职工学历教育,应坚持“业余为主,自学为主,工作为重,统筹兼顾”的原则,并实行“个人申请,单位推荐,联社审批”的管理办法,提倡、鼓励职工走自学成才道路。

第十二条:职工参加学历函授学习,所学专业必须与本行业对口,否则,所在单位不保证安排学习时间,人事科不予审批。

第十三条:职工参加与本行业专业对口的脱产学习,须由本人书面申请,所在单位同意,联社分管主任批准。

第十四条:经组织同意参加学历教育、证书班学习的职工,所需的面授时间由所在单位妥善安排,不作为休假,公休日、节假日学习视同休假,不得补休或享受加班工资待遇。

第十五条:参加全脱产学历教育一年以上者,不评聘、续聘职称,不享受原在单位的奖金、误餐补助。

第十六条:凡未列入国家计划、未参加国家教委举办的入学考试(自学考试除外),参加未经国家教委批准的办学单位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所获学历不予认可。

第十七条:新入社职工两年内,原则上不安排参加任何形式的学历教育(自学考试除外)。

第四章培训费用管理

第十八条:培训费用坚持“从严控制,费用自理,毕业奖励”的管理办法。

(1)联社组织的各种岗位技能培训班,参学人员的住宿费、往返车费由所在单位报支;伙食适当收费;教师讲课费用及其它有关费用由联社承担。

(2)经批准外出脱产学习的职工,其报名费、入学考试费自理,每学期的往返一次的车船费、学杂费凭发票,由联社报支。

(3)经批准参加自学考试的职工,其报名费、书籍费、辅导费及考试费,参加考试的往返车船费、住宿费等全部由本人自理。

(4)经组织批准参加本系统组织的学历函授学习的职工,其报名费、入学考试费、书籍费以及录取后面授时的伙食费、住宿费、往返车船费等由本人自理。

(5)其它形式的学习所需费用亦同。

第五章奖惩办法

第十九条:岗位技能培训时间达十五天的训练班,结束时按办班人数15%的比例评选优秀学员,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第二十条:经批准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考试合格并取得毕业证书的(除岗位技能培训)给予一次性奖励,其标准为:中专1000元,大专2000元,本科以上的3000元,电脑中级400元。

第二十一条:经批准参加脱产学习的职工,每学年凭校方《奖学金证明书》给予奖励:一等奖学金,享受原所在单位奖金标准的60%;二等奖学金,享受原所在单位奖金标准的50%;三等奖学金,享受原所在单位奖金标准的40%;没有被校方评定等级的不享受原在单位奖金。

第六章教育经费管理

第二十二条:职工教育经费,实行“足额提取,按季上划,专款专用,统筹管理”的办法,即:各社(部)每月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5%标准足额提取,按季上划联社办公室集中设户管理。

第二十三条:教育经费的使用,由联社人事教育科负责审批,其使用范围是:主要用于各种培训班的班务费、讲课费、优秀学员的奖励费及各种学历、学习的奖励补贴费用。

第二十四条:教育经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由联社办公室监督使用。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自本办法公布之日起,原来制定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依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过去已参加各种形式学习的人员,须重新填表报人事科备案,否则,今后不享受任何待遇,所获资格证书不予承认学历。

第7篇:国培返岗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置换脱产研修;顶岗实习;高师院校;师范生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课题“贵州省‘国培计划’实施效果跟踪调查及问题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12C125)的研究成果之一。

“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启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项目,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项目的有效实施,旨在为农村中小学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骨干力量,对于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推动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加强了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师范院校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也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

1、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提出及意义

贵州省“国培计划”分为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集中培训项目和远程培训项目。其中“国培计划”——贵州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有两项主要内容:一是从农村基础一线遴选骨干教师到贵州师范大学和贵阳市优质中小学参加为期两到三个月的脱产研修,二是从贵州师范大学师范专业高年级中选拔优秀学生到参训教师所在的乡镇学校开展顶岗实习支教,原则上2名师范生置换1名农村骨干教师。该项目在同一时间实施,将教师培养的两种不同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使原来职前与职后两个阶段的教师培养体制有了新的变革与发展,这对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发展有着突破性的建设意义。

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按照“互动双赢、提升质量、促进改革”的设计理念,采取分阶段、立体式的新型培训模式。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方面,分“集中研修+跟岗研修+总结反思+跟进研修”四个阶段实施。通过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为我省农村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乡(镇)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带动和引领校本教研,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同时,探索和建立高师院校、教研机构和城市优质中小学的联动机制,推动高师院校与城市优质中小学和乡(镇)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达到资源共享、长期交流、服务农村中小学的目的。在师范生职前培养方面,“国培计划”顶岗实习作为服务基础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平台,为师范生提供了一次丰富人生阅历、接受社会检验的机会。师范生在学生时代能有这种实践平台和到基层一线去实践的机会非常难得,在基础教育一线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贡献力量,为将来走向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2、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中师范生的培养模式探讨

在开展“国培计划”顶岗实习之前,贵州师范大学师范类学生的实习工作通常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管理模式,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自主联系实习学校或参加所在学院组织的集中实习,实习时间通常为一个月。为了紧密结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实施,贵州师范大学调整了师范生实习计划,经过与海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学校交流“国培计划”的组织和管理,制定了“教学技能大赛+顶岗实习临阵强化+乡镇学校顶岗实习”三维一体的培训模式,为师范生成才做好充分准备。

2.1教学技能大赛

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为配合“国培计划”的开展,我校举行了全校规模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作为顶岗实练兵。对此学校要求参加顶岗实习的师范生必须报名参加,其他年级的同学可自愿报名。比赛围绕说课、讲课、评课和现场提问四个环节展开,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参赛选手认真准备、精心比赛,经过班内评比、院内评比,最后选拔出各学院的优秀选手参加校级教学技能大赛。参赛的师范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提高了教学技能,逐渐掌握了基础教育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2.2顶岗实习临阵强化

我校组织顶岗实习师范生在开学前一周返校,加强顶岗实习临阵强化训练。所承担培训任务的学院,提前摸底、弄清需求、优化方案、整合资源,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承训学院首先切实严把基层教师受训需求,突出需求导向,以问题为中心;其次切实严把师资关,在学院内遴选优秀的学科教师,并结合在贵阳市优质中小学聘请理论与实践结合、学识与人品双馨的名师参与培训与指导工作,围绕教学技能和班主任管理两个模块培训顶岗学生;最后顶岗实习师范生针对说课和讲课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分别进行5-8分钟说课和15-20分钟讲课的考核,如果成绩不合格,则进入下一轮考核,通过以后才能参加顶岗实习,以保证置换学校的教学质量。

2.3、乡镇学校顶岗实习

2010年我校选派了954名2007级师范生置换出56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置换脱产研修项目,2011年我校选派了1073名2008级师范生置换出65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置换脱产研修项目,2012年我校选派了1076名2009级师范生置换出65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置换离岗研修的教师在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正发挥着示范和辐射作用。三年时间里,我校顶岗实习生分别派往全省10个项目县的168所乡镇中小学,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顶岗实习。在师范生顶岗实习期间,分别由顶岗学校教师和我校学科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对顶岗师范生进行跟踪指导,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培养。作为顶岗实习的师范生,他们把课堂搬到乡村,直接与基层中小学的师生面对面,既丰富了书本知识,又服务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3、师范生在顶岗实习中的价值体现

3.1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获得提高

顶岗实习师范生在进入顶岗学校以后,从学生转变为教师,在听课、备课、上课、评课、教学反思、教学研讨、教学展示、教学辅导等循环往复的实践锻炼中,探索满足农村基础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途径;在进行班级管理、组织学生课余文化体育活动、思想教育活动、主题班会、家访的班主任工作中,组织管理能力获得提高,逐渐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教师。在顶岗实习中,通过各种实践策略,实习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将来从师执教做好准备。

3.2师德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得到加强

数月的顶岗实习,师范生在指导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在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个方面诠释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另外,在顶岗实习中,师范生要想经受住社会的检验,则必须承担与之相应的社会责任,即与他正从事的教师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责任逐步形成教师所特有的职业道德,进而升华为教师的职业精神,这种职业精神将在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情感、职业操守、职业协作、职业奉献等各个方面影响着顶岗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通过顶岗实习,师范生不管是师德教育方面还是职业精神教育方面,都得到加强。

3.3增强了服务基层、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

虽然“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引起了我校教学计划的变动,影响了部分师范生考研、论文设计、家教等预定计划,但是学校有担当社会责任的义务,作为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更要树立为社会服务、为基层服务的社会责任意识,把在学校的所学,拿到真正的课堂实践中去检验。另外,通过顶岗实习,师范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什么地方最缺什么类型的人才,哪里才是大家真正可以很好发挥价值的地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师范生一方面会对顶岗实习有更深的理解,会对基层的情况有切身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就业观念;另一方面能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师范技能,加强实践教学能力。可以说,顶岗实习是师范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一场“炼魂”工程。以顶岗实习为载体,在相对落后的农村接受锻炼,可以促进师范生认识农村、了解国情,继承艰苦朴素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结束语

“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将农村基层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与师范生顶岗实习相结合,以一种全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影响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的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只要做到周密安排、科学实施、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就能够真正达到实效性。顶岗实习的师范生克服生活上的各种困难,承担所顶岗位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积极参加实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优质课比赛及其它行政事务工作。在顶岗执教的过程中,他们深入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提高了教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在班主任工作中提高了组织管理能力,在独立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协调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顶岗实习锻炼,扎实地提升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为即将奔赴教师岗位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通知.[EB/OL].

http:///cms/zxxg-gjsyxxm/584.htm.

[2]卓毅,刘军.置换脱产研修模式为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给力[J].大家,2011.(18).

[3]赵红亚.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作用、问题与对策[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第8篇:国培返岗研修总结范文

一、创建机制―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常态

1. 县级机构形成合力支持

县教师进修学校承担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县教研室、县电教教仪站是教师培训的支持单位,县内一切教师培训均由教师进修学校统筹安排,由教研室、电教站协助。教师进修学校年初根据有关教师培训要求,结合本县教师的不同需求,拟订全年培训工作计划,局长组织召开师培工作会议,讨论、修改,形成文件,确定师培经费总额,进修校按计划组织实施。

2. 县、片和校联动互助支持

县教师进修校培训者、教研室教研员、电教站电教员及县级导师团队为全县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团队,由县名师工作管理办公室(设在进修校)统一管理。片区教育督导站的师培专干、教研员、电教干事及片区教学研究工作室教师为片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团队,同时接受县名师工作管理办公室管理,接受县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团队的指导。中小学校校长、教导科研主任、信息技术主任及学科教研组为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团队,接受县、片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团队的指导。

二、走访培训―即时现场培训与指导的途径

走访培训是指县教师进修学校安排县级或片区导师,乘坐移动教育资源车,利用自身智力资源和车载教育资源、设备在农村中小学校持续开展的各类教师巡回培训指导活动。走访培训突出五大特点:一是县进修校、教研室、电教站、督导站专职导师重心下移,2/5~3/5工作时间下校,深入课堂,查找问题,分析需求。二是兼职导师示范支持,即县级中小学校导师1/5工作时间,片区导师1/10工作时间研究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三是专兼结合,县级导师团队分4个小组,每小组专兼搭配、学科搭配。四是片区导师以服务本地教师为主,以联合教研形式定期开展研究活动。五是县级导师包片定校,全县8个片区,每组定点联系两个片区,10~15所学校,采用查找问题专职为主,解决急需专兼结合, 观察变化专职为主,持续跟进专兼结合的四步工作法开展工作。

县教师进修学校根据中小学校提出的需求,培训、教研、电教机构教师、县片区导师团队教师下校调研分析所得的需求,中小学校学科教师反映的需求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等统一制订培训及下校计划,计划明确时间、地点(学校)、需求内容、完成任务团队等内容,教科局召开学期教师培训工作启动会,学校校长及县级4个片区9个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团队教师等参加,学习这一计划,领取任务,团队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届时,进修学校培训处按计划时间通知导师搭乘移动资源车前往学校,县名师管理办、进修校培训处参与并考核各团队小组培训活动。

三、领导支持―教师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建好教师支持服务体系的保证。分管教育的各领导对项目工作投入很大的热情。他们每到学校指导工作,都要了解“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的实施情况。县教科局等领导经常深入学校与校长一起研究培训内容和方式,有力地推动项目工作的开展。

四、满足需求―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达成要求

了解学校发展现状和教师需求,协助学校和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计划,开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培训计划和指导建议,满足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支持服务体系的目标宗旨。

以月山小学为例。月山小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师资薄弱,离县城60千米,教师编制紧缺,一位教师常兼几门学科教学,能走出学校,外出学习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上学期,导师王智群到校调研,校长刘明现向他反映这一现状,并提出亟须对4位特岗教师进行教学常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示范的跟岗培训,希望县级导师一对一地在校进行一周的示范指导。连续一周下乡指导,对兼职为主的导师团队来说,是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回县后,王智群向导师团队和县名师办汇报这一情况,大家认为,学校的需求很实,而且很急,应满足他们的需求。但导师该如何选派是个问题。县级兼职导师一周从事项目的时间1~2天,这是每位校长都清楚的。县名师办、人事股负责人立即召集陵江小学等校校长进行紧急沟通,派出4位导师到校指导,4位特岗教师全程学习4位导师一日教学流程、完整一课教学设计和授课的教学模式方法。学期末,刘校长反馈,名师办的实地效果测评显示,4位跟岗教师进步快,变化大。这学期,这4位特岗教师每周1位轮转,持续到4位导师所在学校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活动。

五、提供资源―教师支持服务体系持续运行的条件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支持体系,是教师支持服务体系运行的基础。导师在工作过程中,根据学校教师的需求,不断总结、梳理、开发在指导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及时添加到资源包中。开发的培训资源包、信息资源包、知识拓展包,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提供丰富的资源。

培训资源包是导师自己开发或收集整理他人的,到学校走访时所用的系列资源,包括需求菜单、专题讲座、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例视频等。教师通过学习借鉴,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策略;信息资源包有优质网站、教育电视节目、报刊杂志、培训信息、名师、专家的推荐等。信息资源包的提供,可以弥补学校教师遇到困难而本校不能解决、导师不在现场的不足;知识拓展包主要储存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教学及学科领域相关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一校一包,适时更新,供教师广泛阅览,丰富综合知识。

六、五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通过走访学校,发现每所学校教师的需求情况各不相同,导师团队将各导师小组的教师需求汇总、整理、归纳,最后概括为五类。即通识理念知识普及、学科课标教材过关、课堂教学要求规范、实践研修能力提高及教育科研能力提升。各导师小组根据五类需求与学校教师对照研讨,规划教师培训项目,确定提升目标。在走访培训时,按五步提升进程,导师分步对教师进行培训,每完成一项,由教师接受统一考试考核,合格者再进入第二步,不合格者,继续学习,直至合格,方可进入下一步。

七、表彰奖励―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县教科局拿出1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每年走访培训导师下校的生活(40元/天)和交通(10元/天)的补助,按20%评选比例表彰奖励专业发展先进个人(每位奖金300元,优秀导师发奖金500元),评选10~15所先进学校(每校奖励1 000元),目标考核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学校,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别增加5%、4%和3%。

李仕凯,小学语文教研员,省特级教师,在上周期教师支持服务体系和本周期“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中是县级专职导师。2015年,正值项目关闭之际,也是其满60岁退休之年。7年的导师工作,他已走遍72所中心小学、82所村小,达到4个轮回,正是他前16年下乡教学研究次数的总和。2015年1月,县导师名师工作总结会上,教科局领导对他23年兢兢业业研究县小学语文教学,抓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所做出的成绩进行充分肯定。

在和年轻导师交流时,他说道:“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导师制的实施,加速了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方便、快捷获取专业指导和资源比以前翻了几番。一组数据既让我们感到吃惊,又使所有导师受到鼓舞,进一步增强导师工作的责任心。往返走访一轮中心小学总里程为7 046公里,往返走访一轮村级小学总里程为9 390公里,完整一轮走访中心小学、村级小学公里数为16 436公里,李仕凯老师做7年导师共行程65 744公里,每年约为1万公里。

八、传播推广―支持服务体系创新的生命

第9篇:国培返岗研修总结范文

一、培训学习方面。

201x年10月12日,带着学校领导的嘱托,同事的关注,我非常荣幸的在普洱学院参加了"国培计划(2014)云南省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3个月时间,使我对"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种相见恨晚的思绪绕在心间久久不能散去。

在这次培训中,有来自国内各处知名专家、院校教授和一线优秀教育工作者为我们培训;有来自临沧市、红河州、版纳和普洱市的四个地区,50多位教育工作者参训。实行"四阶段四结合"的培训方式。

第一阶段:集中专题培训,为期30天,以专题讲座为主。

由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与优秀小学教师主讲、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拓展学员的学术视野,曾强学员理论结合实践,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意识,深化学员对小学教育教学的认识。

第二阶段:"影子教师"实践,配备双导师,为期30天。

我们被分为4个小组,分别进入思茅一、二、三、四小跟岗实践,观摩、思考与交流。通过倾听、观察、分析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设计策略,对照自身教学实践行为的异同,提升自己对有效教学行为的认知与理解,学习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改善自己的教学效果。

第三阶段:研修学员返岗与顶岗师范生合作,解决实践教学问题,撰写问题解决案例,为期30天。

第四阶段:研修学员返回高校交流研讨,成果汇报与总结,为期10天。

学习中,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我分享到了收获的喜悦,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受益匪浅。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能和更多的同行交流,探讨了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国培,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心中的困惑、教学中的疑难、成功的经验都是我们热心交流的话题。这是一个畅所欲言、平等交流的地方,使我对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断完善自己,多多吸取别人的经验,使自己在国培中成长。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一)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我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班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期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还结合实际教学撰写一些自己平时的教学反思等等。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二)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课堂教学,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学困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学期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逐步得以夯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稳步提高。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