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移风易俗演讲稿范文

移风易俗演讲稿精选(九篇)

移风易俗演讲稿

第1篇:移风易俗演讲稿范文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决抵制不良习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移风易俗倡新风倡议书,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关于移风易俗倡新风的倡议书全县广大干部群众:

两节将至,为进一步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净化社会风气,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逐步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移风易俗,破旧立新,共同提升我县文明程度,县文明委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树立婚俗新风、节约之风,倡导婚事新办、喜事俭办。以参加集体婚礼、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夫妻共植纪念树等方式,举办一个节俭适度而又不失隆重、富有纪念意义的婚礼;提倡生育、升学、生日、乔迁等喜事俭办,在亲朋好友间通过一束鲜花、一条短信、一句问候等文明方式,表达贺意,增进感情。

二、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倡导丧事简办。要弘扬孝老敬老风尚,对在世老人尽孝心、多关心,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

三、树立环保新意识,倡导文明祭奠。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大力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大力提倡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等文明祭奠方式,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以及清扫墓碑、诵读祭文等方式进行。严格遵守《禁火令》,不在山头、林地、墓地进行烧纸焚香、燃放烟花爆竹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祭祀活动,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节日环境。

四、树立过节新风尚,倡导文明节俭过节。节假日提倡文明健康的娱乐方式,做到不酗酒、不、不沉迷网络、不搞封建迷信。提倡健康节俭的生活方式,抵制“餐桌上的铺张,舌尖上的浪费”。提倡低碳文明的出行方式,城区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选择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开车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出行。

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良好风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企盼和责无旁贷的义务。各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将移风易俗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管好自己、教育亲属、影响他人,做社会新风的引领者;广大青年朋友要身体力行,做社会新风的倡导者;农村群众要自我约束,做社会新风的营建者。让我们一起行动,共建新风习习、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也祝愿广大干部群众过上文明健康愉快的元旦、春节!

移风易俗倡新风倡议书范文广大干部群众:

崇尚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尚往来、宴请客人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是亲朋好友之间沟通情感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但是,近年来我县婚丧喜庆大操大办之风愈演愈烈,“人情消费”持续攀升,加重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扭曲了正常的人际关系。为反对大操大办,树立文明新风,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节俭操办,控制规模。提倡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喜事简办,尽量控制宴请的次数、规模和档次, 尽量减少邀请对象和范围,人的一生红白喜事宴请的次数最多不超过5次,每次宴席最多不超过20桌,既体现礼仪之风、人文之风,又彰显文明之风、节俭之风,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

二、破旧立新,移风易俗。倡议在生儿育女、升学、入伍、生日庆典、乔迁新居等喜庆事宜时,自觉抵制盲从攀比、跟风宴席,做到能免则免、能减则减,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尽量不请客、少请客,不送礼、不收礼,用其他积极健康的庆祝方式代替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自觉除陋习、树新风。

三、干部带头,做好表率。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带头,率先垂范,自觉反对铺张浪费,不滥发请帖,不大操大办,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表率;要动员自己的家属及亲朋好友积极行动起来,不大办宴席,不过量饮酒,反对奢靡浪费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良好习惯需要我们自觉养成,社会文明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和市民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文明节俭为荣、大操大办为耻,以艰苦朴素为荣、爱慕虚荣为耻,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大操大办,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主动传播者和自觉实践者,为营造清纯简朴的社会风气,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移风易俗倡新风倡议书全体干部:

崇尚礼仪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苏巷自古以来民风淳厚,重情尚礼。但近年来,这种传统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已逐渐异化变质。办喜事请客赈酒之风已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人人身在其中,不堪重负,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危害。为改变这种局面,镇党委、政府、共青、妇联、工会等单位号召全镇干部迅速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移风易俗办喜事,争作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我们要做到:

一、提高认识,增强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的紧迫感。民谚说,“人情大于债,头顶锅来卖”,这句流行语反映了请客送礼之风盛行的情况。近年来,铺张浪费办喜事的陋习有所抬头,讲排场、比阔气、慕虚荣,请客送礼,挥霍浪费,已成风气。有的人因此负债累累,给家庭、给亲友、给自己都带来了难言的苦恼。我们要深刻认识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的重要性,以喜事新办为荣为美;我们决不为落后的舆论压力所动摇;更不被他人的“时髦”做法所诱惑,把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决抵制这股歪风!做到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喜事简办,既体现礼仪之风、人文之风,又显现文明之风、节俭之风,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切实推进文明新风建设,做移风易俗的先锋。

二、作好表率,争当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的带头人。全镇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办文明喜事,做文明新人。孩子满月、生日、六岁、老人过寿等小事能不办就不办,大事必须办的由镇干部赞助礼金不准招待,这样大大减轻镇干部负担,也减少了不必要浪费,大力破除不良习俗和社会风气,为村干部,为全镇党员,为苏巷镇群众,为整个社会风气的扭转带个好头。

第2篇:移风易俗演讲稿范文

中华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是“法制化的文明社会”的法律体制,是构成区域文明国家的基本框架。共同阅读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5分钟,请您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兔年景色依然艳,龙岁春光格外明;龙年的春天到来了,龙是中国的图腾,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到这其中的典故呢?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就是要靠我们这一代人一脉相承,而我们又要怎样星火传递。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宣扬传统,守正创新,舍我其谁?》。

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具有深远的未来意义。对于我们新一代接班人尤为重要。

有种种迹象表明,在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的转变中,科学可能不再完全沿着17世纪欧洲科学革命时期确定下来的路线前进。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存着“内在而为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1985年英国天文学家抄里斯认为:“前进的唯一道路是转过身来重新面向东方,带着对它的兴趣以及对其深远意义的理解离开西方的污秽,朝着神圣的东方前进”;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比利时化学家普里高津说,新的自然观“将把西方传统连同它对实验的强调和定量的表述,同以自发的自组织世界观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而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则说,他所创立的协同学,同时受到了西方的分析思维和东方的整体性思维的影响。

人类意义世界所作出的这种价值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历史转折时代的传统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可能会获得其生命力。而这种可能需要我们的创新,我们需要在创新中推动中国优秀传统个文化。

然而我们又将如何进行用创新的手段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又将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主流舞台,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只是辉煌的过去?不,我认为,中国古老深厚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做的就是用创新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做为手段,影视做为载体,再以特色做为亮点努力开辟世界这个窗口。

美国可以用肯德基推广美式快餐和美式文化,将两百多年的美国历史推向了世界的舞台,而我们有各种菜系和多元文化,没有理由挤不进世界的前列。日本,韩国等国民族单一,文化也没有呈现多元化,但是他们善于在自已的影视作品中添加本国传统文化,通过影视媒介很好的弘扬了本国传统文化。我们也可以在一些好的作品里添加中国元素,努力发展影视产业的同时,注意文化软实力的加强。《功夫熊猫》不用改是外国人的作品。

我觉得,人类总是生活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历史在前进,人的思维也从不停止,不断寻求新的、迄今无人知晓的目标。基于世界文化走向趋同这一时代的新特征,提倡一种以科学新成就为根据的贯通古今、契合东西的新文化观,就成为建构世界主义的后现代科学观的基本进路。当代新科学的世界观向东方特别是中国古代某些思想归复的特征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后现代性研究不失为在历史转折关头全人类的文化战略研究之一隅。

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家把目光转向古老的东方文化,包括《老子》《论语》《易经》在内的中国经典受到重视。这种情况的出现,完全是由于处在科学发展新阶段的科学家们寻找世界观启发的努力,而不是由于什么一时的感情冲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可以为新科学的诞生提供有意的启示,就成为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西方人能如此的重要,做为东方的雄狮更应该利用创新的手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传统,底蕴厚重。上下五千年东方文明需要我们守正创新再创辉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22012年12月10日晚,中国作家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聚光灯下戴上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莫言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先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东方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论是琴棋书画礼乐汉字骑御,还是四书五经,文房四宝、四大发明,亦或是“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精神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中国礼仪文明。都蕴含了太多不为人知的深沉积淀。炎黄子孙正是在这方厚土上传承发展,便有了中国人独有的东方气质。

东方气质是对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我们的先辈前赴后继,付出生命与血的代价,推动时代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从仓颉造字,大禹治水,周王分封,秦扫六合,到辛亥革命,八年抗战,我们的祖先用不同的方式追求美与真理。这是中华民族千年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东方气质是对美和真理的献身精神。是舍生取义的文天祥,是“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的吉鸿昌;是朱自清宁愿饿死不食美国救济粮的铮铮骨气,是林则徐堂堂正正的浩然正气,是诸葛亮宁静致远的字字珠玑!

东方气质里有包公的铁面无私,有元代的横跨欧亚的霸气,有诸葛孔明鞠躬尽瘁的忠心,有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淡薄,有木兰愿代父从军的凌云壮志,有昭君远嫁匈奴的勇敢,有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情画意。他们是千年青史之中的一抹重彩,是东方之冠上的闪耀的宝石。东方气质,在礼貌儒雅,举止优雅。

千百年来,家庭学校对我们所有良好行为的细致入微的熏陶、理解与内化,使这些传统美德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或许是顺手将光洁的地板上的不和谐的纸团扔进垃圾筐,或是不小心被别人踩到时报以谅解的微笑,或许是得到他人帮助时致以感谢的微笑,亦或是在出入不同场合时礼貌的了解规定规矩。点点滴滴中显示出东方人纯粹而良好的文化教养和习性美德。

周恩来是东方人纯粹儒雅气质的凝聚,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东方永恒的魅力。他曾以超凡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所在的那个时代。他一生的光辉业绩和渊博学识。过人的智慧和杰出的才能。高升品德吞吐日月。他的去世曾是中华大地上亿万人侍立寒风哭英灵的旷古悲恸。让联合国为他降半旗。

回顾历史,无论是如鲁迅,胡适,蔡元培,梁实秋等国学鸿儒,还是华罗庚,丁肇中,邓稼先,钱学森等世界级科学家,无不是在接受祖国良好文化熏陶之后远渡重洋,接收西方文化思想,最终成为学贯中西的中华学人,他们的成就,无不受益于早期中华传统文化之本的影响。

面对如今现代化的世界,流淌着东方血液的我们更要具有足够的世界眼光。审视我们的不足与疏漏,以理想,包容的态度去借鉴吸收一切健康优秀的外来文化。我们不仅仅是拥有千年历史的国度,更是一个年岁赏轻的国家,我们要继承发扬,也需要充实与完美。全球化趋势让我们学会了了解世界,那我们更要让世界明白我们的气质与内涵。

那么从现在开始吧,写下每一个遒劲有力的的汉子,念出每一句抑扬顿挫的中文,扬起每一个自信豁达的微笑,告诉全世界,我们就是中国,我们就是东方,我们就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

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3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4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端午节,现在的已经作为我国法定假期了,这充分证明我们要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的重视度增强了许多。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可靠消息说“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听到这种消息,中国人除了惊讶只有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拥有__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眼瞅着即将成为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有多么尴尬?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5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第3篇:移风易俗演讲稿范文

在老年人年轻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共和国的大厦是用他们辛勤的双手甚至生命建造起来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九重阳2021最新演讲稿范本,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九九重阳2021最新演讲稿1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_年级_班的___。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在这秋风送爽、瓜果飘香的日子,我们迎来了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此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

敬老、爱老、助老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古代思想家孔子说:做子女的能活下来,是因为有父母的养育;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们不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还要尊敬社会上所有的老人。古往今来,我们有许多敬老爱老的故事:古有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润人胸襟的故事。

在这一天里,每户人家都应该陪家里的老人们一起到郊外走走,陪老人聊天玩乐,送上老人喜欢的礼物等。同学们,你是否陪自己的爷爷奶奶到外面玩过呢?有没有为他们梳梳头、捶捶背、洗洗脚呢?有没有帮助过别人的爷爷奶奶?有没有在公交车上为老年人让座?我们渐渐长大着,也在渐渐懂事,我们应该为老人们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下面,我在这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和父母一起,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准备一些可口的饭菜。

2、做一两件让老人高兴的事,比如帮爷爷、奶奶捶捶背,帮他们洗洗脚,或和他们一起唱支歌等。

3、常常和家里的老人一起散散步,陪他们聊聊天。

4、在学校要做一名尊师守纪、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在家里要做一名尊老爱幼、体贴父母的好孩子;在社会要做一名明礼诚信、爱国守法的好公民。

最后,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我们祝愿普天下的老人们健康长寿,平平安安!我们衷心的希望“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放光彩!

谢谢大家!

九九重阳2021最新演讲稿2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不少同学都知道,__是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东汉时期,民间在这一天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

老师们、同学们!普天之下的每一位慈母严父,都值得尊敬,值得爱戴。当岁月的痕迹悄悄爬上那娇美的容颜,当山一样伟岸挺拔的腰身渐渐佝偻,当曾经火红的青春悄然离他们远去,他们却没有丝毫遗憾,没有任何抱怨。他们用那无私的奉献和深沉的爱心,抚育着我们成长,包容着我们的错误。我们的平安,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成功,我们的幸福,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点点滴滴的成绩,都包含着慈母严父那沉甸甸的爱!

可是,我们又给与了父母什么?我们的父母一生都在毫无保留地付出,却从没想过要得到任何回报!在这个重阳节,难道我们不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吗?来吧,用最朴素的方式献给父母一份孝心;拿起你手中的笔,写几句感恩的话语;举起你的手,为父母捶两下背、揉几下腰、洗一下脚;拿起你的相机,给父母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只要我们真心的做了,你就能得到一笔珍贵的财富!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见挫折与失败。但当我们将心平静下来与老人交谈一下时,你就会感到他们是如此的饱经沧桑,他们用自己一生的时间逐渐积累下来的经验是如此精辟。作为"过来人"他们用自己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他们以健康乐观的心态,自强不息的精神,表里如一的品质,超然脱俗的情操,坚忍不拔的意志,善良平和的为人,不畏艰难的勇气,勤俭节约的美德,激励着后人向前行进。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为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本分;作为公民,帮助老人是我们的义务。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每一位学生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

老师们、同学们!快行动起来吧!关爱老人,始于足下;孝敬父母,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心做起!

九九重阳2021最新演讲稿3大家好!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老人的外表自然是沧桑的,但是,我却说,他们的心仍是鲜活的。正如刚出生的婴孩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一样,这些将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也需要我们奉献出温暖无私的爱来聊慰他们的垂垂老矣。老年人是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筑成了社会的生命线,所以,老年人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需要人们去关爱。

与我们关系最紧密的亲人,自然是我们的父母。父母已人到中年,眼里青春的火花熄灭了,点点白霜爬上鬓角,他们呕心沥血地把我们哺育长大,自己却濒临衰老的侵蚀,如果我们不拿出感恩的心和实际的行动回报他们,实在有昧于我们的良知。“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敬爱自己的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一名合格青少年,要把父母的大恩大德怀念于心:要听从父母的教诲,尽可能在精神上消除父母的痛苦和不安,为父母分忧解难;对父母要孝顺体贴,言辞温婉,不顶撞父母,遇事要与父母商量,即使受了委屈也要心平气和地解释,而不要以父母为敌;我们要刻苦学习,努力求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尽可能的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

我们也要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老人年纪大了,难免腰酸背痛、走动不便,要耐心地给予特殊的照顾,可以同他们聊聊天,抚慰他们孤独的心,也可以陪他们散散步,一起欣赏美丽的风景。请谨记,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

请坚定不移地相信,爱能消融所有的坚冰,爱能播种希望的种子,请用满腔的热情和无限的博爱,扫除这世界上所有荒凉,请用知恩懂礼、孝老爱亲的精神风貌,给予这世界一个崭新的春天!

九九重阳2021最新演讲稿4尊敬的老师、同学:

大家好!

今天是中国的又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此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九九重阳节国旗下讲话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在去年重阳节作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调查:请问,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在_个小时内,有__人投票,其中回答“知道”的有__票占69.24%;“都不知道”的有__票占18.37%;“知道父母中一位”的有___票占12.39%。说实话,看了这些数据,实在是有些刺眼,实在令人担忧。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进一步倡导尊老敬老的传统文化尤其显得必要。有数据表明: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占全国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达4亿,占全国人口的1/4。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人。作为实验中学的学生,我们应该发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在重阳节这天,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时,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关心照顾他们,多陪他们聊聊天,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们的乖孙子。同时向社会的爷爷、奶奶伸出关爱、帮扶之手。

当然,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议,每一位队员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从现在做起,都能尊老、爱老。在天高云淡、秋风飒爽的季节,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愿所有老人都过上和我们一样幸福的生活!

我的九九重阳节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

九九重阳2021最新演讲稿5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的讲话主题是“尊老爱老助老,弘扬中华美德”。

同学们,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敬老、爱老、助老的故事:古有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九岁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的故事。尊老爱老要蔚成风气,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也是良好的社会风尚。是啊,古往今来,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称为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这个星期六正是重阳节,我谨代表全体同学向全社会老年人表示最衷心的节日祝贺以及最崇高的敬意,并衷心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敬老、爱老、助老,不仅仅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更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们不仅要孝敬、关爱、帮助自己家的老人,还要尽可能地孝敬、关爱和帮助社会上所有的老人。

在这里也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做一名尊老、敬老、助老的好学生,将中华民族这一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4篇:移风易俗演讲稿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58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能力,是未来社会人才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然而,因为高考不对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进行专门的考核,许多教师和学生对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尽管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许多有识之士也认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需要三者并重,但是不健全的应试教育体制禁锢了人们的观念,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只不过是教育决策者、设计者的一厢情愿。要想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美化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英语教师的语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乐于接受,给学生示范性和影响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明白流畅

英语教师要使用标准的l音,吐字清晰、纯洁流畅,要有逻辑性和条理性。英语教师要用浅显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把知识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不使用生僻词和有歧义的句子,在组织语言时尽量用最简单明了的句子,让学生一听了然,心情舒畅。

2. 优美生动

英语教师语言不能太随意,不能像白开水一样无味,要在经过提炼之后,变得优美生动,要让学生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并乐在其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英语教师的语言要优美生动,就要多看书,丰富自己的词汇。英语教师只有积累了充裕的词语,才能使语言富于变化,异彩纷呈。学生不会喜欢语言贫乏的教师,更何况是一个英语教师呢?

3. 轻松幽默

作为英语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轻松幽默。幽默的语言不能格调低下,滑稽无聊,应该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在带给学生愉快情绪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妙。幽默的语言要富有启迪,英语教师的语言要能触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考、思考、再思考,在思考中爆发出智慧的火花。不能话一落音,就随风飘散,不留任何痕迹。

二、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指导他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提高英语口语交际,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和图书馆的资源,选好书,读好书。针对高中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可对学生推荐以下书刊:1. 纯文学类:如中外文学名著、现当代名家散文集、当代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集等。2. 人文社科类:如文艺鉴赏学、美学、心理学等普及性读物。3. 人物传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滋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话语资源,思想变得深刻,语言能力会不知不觉地提高。

三、引导学生演讲

“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这里,强调要“学会演讲”,我们可以把学会演讲定为高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目标,要让学生学会演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步骤:

1. 演讲内容不限。学生讲故事、说笑话、表演小品,不拘一格,学生的精彩表演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大家英语习的浓厚兴趣,培养了说话能力,丰富了写作素材。当然,内容不限也并不排除根据班级和学生实际,偶尔来一次命题演讲或即兴演讲,这样可以调节气氛,使演讲更加丰富多彩,引人人胜。

2. 演讲要脱稿,讲评不可少。严格要求学生演讲时要脱稿,以求对所写内容的消化吸收。那种任由学生低头念稿、敷衍了事的做法,只能助长演讲走向形式主义。至于演讲的形式等,则不作过多限制,以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演讲后的评论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起到辨明事理、画龙点睛、给演讲者以鼓励等作用。

3. 讲评重在鼓励。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尊心强、渴望受到鼓励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师在讲评时一定要以鼓励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演讲中的闪光点,如一个别致新疑的题目、一段引人人胜的开头、一段发人深思的结尾、一张从饭店借来的招贴画、一件自制的小道具、配乐演讲、双人合作等。这样,既可以使演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听者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演讲中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

4. 创造宽松氛围,让学生各显其能。在演讲的内容、形式以及其后的评论方面,教师都要极力创造宽松的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空间。允许出错,鼓励发表不同见解。教师以身作则,带头点评,然后请两位学生点评,使学生不再有拘束的感觉。

第5篇:移风易俗演讲稿范文

每个人都是不可避免地成长,都在慢慢成长。成长必然经历过一些风雨的磨砺,若一路风平浪静,那就不是所谓成长,成长总要经过遗忘和创伤。共同阅读成长主题演讲稿中学,请您阅读!

成长主题演讲稿1有人说成长是痛病快乐着的,如果整是那样,那痛失刻骨铭心的,而快乐会随风逝去,因为毕竟不是所有的无奈我都有勇气一笑置之。

我乘着属于自己的成长专列观望者窗外那渐渐后退的风景。人们常常说:“成长是美丽的,也是永恒的,就像那幽蓝夜幕里绽放的烟花,绚丽缤纷。”可是我却固执的钟情于“成长是一道明媚的忧伤。”

记忆的录像回放着,我的头脑始终混乱不堪,过去的一切我忘却了很多,零零碎碎的记忆……

我不喜欢长大,因为长大有太多的痛苦,长大后就会变得麻木。虽然我长大着,但是我却不喜欢长大,因为长大是以快乐为代价的。长大后的我们,虽然成熟了许多,但是失去了快乐,世界仿佛不再美好。

在我们成长的路途中,我们拣到了很多,同时也遗失了很多,拣到的是我们所需要的,遗失的诗我们所不能割舍的。我们拣到了又遗失,遗失了又拣到,随着时间的变迁,我们的年龄增长了,也意味着我们长大了!

在成长的路上,我拣到了忧伤,放弃并丢掉了快乐。我试图拣回快乐,装起快乐,可是我失败了,我这样做只是徒劳,只是徒添忧伤,忧伤遮住了我们的视线却遮不住我们的快乐。我们的成长就是我们在慢慢长大,在忍受着一切不快乐,习惯着每一次忧伤。因为我们在成长,所以隐忍了一切,收敛了自己同时也收敛了快乐。用苦涩和忧伤包裹着快乐。

依旧喜欢听SHE的不想长大,因为我就是这样不想长大的孩子。

尾声

季节的美丽在于它的变化交替。当你厌倦时,自己悄然离去,当你怀念时,它又翩然而至。成长又何尝不是这样?它不会停滞,不会消逝,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青涩的果子是如何成熟在枝头的。

成长主题演讲稿2关于成长,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参透。

小的时候,“成长”对于我们来说充其量就是个名词,无需介怀,充满想象与期待。其实,我们很多人的青春都是一片迷茫,荆棘丛生,却又往往转瞬即逝。

长大以后的我们,总是会后悔,也许有嘲笑,还有鄙视,就比如我,我的青春算是玩过来的,现在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努力,而我考上名牌大学的姐姐又在后悔当初没有玩一玩,失去了太多快乐。我看不透青春,更无法做出指引。

我觉得还是应该跟从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切顺其自然。毕竟,自己经历过的才会深刻。我从来不会为青春下写什么定义,或做些什么注解。

要知道,一切总会过去的。

成长主题演讲稿3随着手中的滚轴越来越快地的滚动着,风筝在天空中也越飞越远。在辽阔蔚蓝的舞台上,风筝随着风的方向肆意摆动身姿,轻轻盈盈的,很美。风筝越飞越高,它俯视着大地万物,其实这个世界也不是很大。只要站得高了,看得远了,就会发现眼前的是多么微不足道,远方还有更多美好的风景等待你去欣赏。

手中握着儿时的风筝,我的童年却遗失在时间海里。仰望蔚蓝的天空,总以为长大遥遥无期,总渴望长大的滋味,总渴望体验那种独立自主的感觉。

记得去年的今天,我还不懂事的嘲笑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哭鼻子。而当我以同样的身份参加这场毕业典礼时,我的眼泪也不由自主的落下了。

这个情景我记忆犹新。那时学校广播里放着TWIMS的《我们的纪念册》,突然间觉得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如此的令人怀念,就连教室里的一支粉笔,一粒灰尘,都显得如此可爱。

踏进这里六年了,无忧无虑的小学生活就这么匆匆流走,没有任何暗示。于是,每个人手里都多了一本纪念册,在班上互相传递着,记录成长中的欢乐和伤痛,留下了最后的一份记忆。

如今,打开那份尘封已久的记忆,那娟然秀丽的或是那歪歪斜斜的字迹跃然纸上,传达了深深的友谊,让我感动得掉泪。

长大后才发现,原来独立是那么困难的一件事,独自承受着所有的不快和挫折,独自忍受着孤单和寂寞。长大后才发现,所谓的“成熟”就是慢慢地打磨自己身上所有的棱角,渐渐适应残酷的社会,渐渐地变得不像自己,变得圆滑世故。成长是幸福的,我们可以洒脱地去勾勒美好的未来,幸福的蓝图。成长是痛苦的,它让我们认识到生活的无奈,失败的滋味和面对所有挫折时的疲惫。于是,成长,痛并快乐着。

成长主题演讲稿4长大是一场必经的苦旅,它既是一段过程,也是最终的目的地。就像剥蒜一样,一片一片剥落下来,那些曾经经历过的磨难成了一条条清晰的纹理,印记在我们心头怎么也抹不掉。而最初的我们也就被后来的世俗一层层包裹起来,显得臃肿笨拙,那稚嫩的双眸也被世俗所蒙蔽,变得浑浊模糊。再也得不到那些温暖的回眸,曾经嘴角易浮的纯真少年再也扬不起那单纯的头颅。在重压之下,一切挣扎都显得苍白而无力。

长大是一场无需解释的蜕变,这蜕变必然打破幸福,经历痛楚,百转千回之后,萦绕在心头成为少年时的渴求。在这场蜕变中,稚嫩的面孔最终被岁月所洗礼,单一的表情变得丰富,却是一场无可奈何的“沉醉”。时常想起儿时的欢乐,心中便不免徜徉起几分欢乐,糅杂着些许惆怅。那惆怅,定是古已有之,代代相传的吧:那欢乐定然也是黄粱一梦,须臾片刻之后,更多的仍是感慨。

长大是一场愈演愈烈的话剧,这话剧徐徐拉开帷幕,主人公也一一登台,亦步亦趋地走向岁月深处。在这场话剧中,那些主人公必会多磨多难。而我们,天生就是这部戏的主角,谁都知道人生路,祸福皆相伴。可又有几人能临其危而心不惊呢?于是时间赋予我们的使命,便是“曲折中前进”。一次次的失败过后,自己站起来,学会微笑着面对生活,学会坚强,生活的强人就是用冷酷的锉刀一刀刀雕刻出来的。在这后面,有多少隐忍的泪水,我们不得而知,只是记得无数个也玩苦闷的挣扎。最终,生命完成这神圣的使命,时间没有表情,而生命却因坚强而茁壮成长。

长大是一场无悔的征程,这征程起点是家,终点却是漂泊不定的。父母的声声嘱托下,我们依依不舍的别家,开始这伟大的孤程。这段岁月里,我们经历的太多,一点一点在心中积淀,达到一定高度好,便改名为“成熟”。成熟之后我们懂得爱与被爱,我们懂得“给”也是一种幸福,我们体验到了人生百态,而此刻看着老态龙钟的父母,我们的心中也终于升起了一段可怕的悲凉。时光或许成就了你,或许挫败了你,但你必须得承认的是:她改变了你。在这改变的背后,父母紧紧跟随的目光含着泪微笑。当我们暮然回首看到这眼前的场景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抱抱他们,与他们更多的沟通,给予更多的关怀。我想这成熟的背后,最惹眼的该是“孝”了吧。

若有歧路,定有明星相伴:若有失望,定有希望常在。希望之树常青,人生历久弥新,生命因此升华。成长,我们孤独过,但是,一路走来,我们并不孤独。

成长主题演讲稿5成长需要磨练!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其实,我们就像梅花一样从苞中慢慢成长,在严寒中经受困难的阻隔,在困难中锤炼意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开出鲜艳夺目的花朵。

在成长旅途中,我们感受“百川东到海”的人生哲理:百川由小河汇集而成,小河又是条条山涧溪流聚拢而成,小溪则是潭潭清泉融合而成……其实,海是由一小滴露水积聚着生命的能量,经过它不断磨练而成就生命的辉煌。小水滴在成长过程中,是很艰难的,因为从叶上滴落,曾被地上的石板“砸”得粉身碎骨,但它面对石板的坚硬阻挡毫不退缩,年复一年,终于水滴石穿。于是,在石板上长成了小潭,小潭成为溪流后,从山涧奔流而至。面对卷起的石尖,它毫不畏惧,从不绕道而行,而是迎面而上,最后将石尖移为平地,长成了河流,小水滴就是这样从困难中得到磨练。

蝴蝶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生命的历练:当蝴蝶幼虫还在坚硬的壳中,幼虫一次次不断撞击,这对于一个柔弱的生命来说,是块钢铁般坚硬的蛹壳。可想而知,幼虫一定会被撞得遍体鳞伤,但幼虫却从不放弃,不停地经受着撞击,最终在困难中磨练了自己,长成天仙般的身体,在空中尽情飞舞,这是历经磨练后展现出来的生命光彩。

第6篇:移风易俗演讲稿范文

   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1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2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xx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

   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

   在西方文化和思想大举侵入中国的现代,还能有多少人做到如此?

   简说现在是一个极好的时代亦是一个极坏的时代,可供享受的物质空前的丰富,而生活却变得越来越抽象。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如此的经济浪潮下迷失了自我。

   如果说让你选择:

   坐于西味儿十足的餐厅,一个服务员拿着菜单来为你服务,问你需要些什么,然后你啃起了土司面包……

   或者自然的坐于农家经营的那些小茶馆里,然后对着店家吼着“嘿,哥们儿,来碗清茶润润喉!”

   我想对于我而言,我喜欢后者,因为那样来得自在洒脱。

   只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在,愈来愈多的人选择拼了命的想要去往那些摩登都市,去体验一把巴黎的浪漫,过上奢靡的生活,慢慢享受人生。于是那些拥有着土家风味儿的传统民居,便离人们愈来愈远。

   当初览沈从文的《边城》,初识蒙有一层神秘面纱的古城凤凰,初遇那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翠翠,初见那充满了苗族艺术气息的吊脚木楼,你会有何感触?是否你会顿感茫然不知。或许你知道有一位作家,他叫沈从文,那么《边城》是什么?凤凰古城又在哪儿?翠翠又是谁?这些你都一无所知;亦或许你知道在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中,有着一个苗族,然而什么又是吊脚楼?

   还是好好地给自己一个机会去体验一把最朴实的生活吧,早早的起床,去体验一下凤凰古城的魅力,看看勤劳的凤凰人开始一天的劳作,听听那在沱江划着船的老船夫哼的调调。也许你会看到小桥上的上学孩童戏水嬉闹,你会望见一位美丽的姑娘,对你回眸一笑,你会遇见一位卖花的老人,买下她那美丽的鲜花,嗅嗅它的清香。

第7篇:移风易俗演讲稿范文

端午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仅供参考。

小学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一):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话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史上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要职。因为他坚决主张抗击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如:《离骚》、《天问》、《九歌》等影响深远的诗篇。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绞,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会永远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让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之士的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

小学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二):尊敬旳各位老师、亲爱旳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

__年的6月23日,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等形式来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哀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身体。有的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希望鱼龙虾蟹吃饱了,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有的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晕倒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为棕子。

郭沫若评价屈原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创立了“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的楚辞文体;发明了“惟草木之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香草美人传统。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绝的才情,似河流汇聚成海一般,浩瀚无垠。我国文史上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就是他ji毕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23__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作为一个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当时客观残酷的社会条件而失败了。但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却成功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是他的气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伟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莲的圣洁,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后人颂扬,激励感染了无数中华儿女前行的脚步!

屈原的伟大,不仅是他刻骨铭心的诗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灿烂的中国文学史少不了屈原。

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永远上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小学端午节国旗下讲话稿(三):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回味端午,传承民俗。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饮食风俗。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传统节日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我们守着传统文化的"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同学们,我们肩负着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复兴中华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或许无法改变端午节已被他国申报的事实,但我们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来勉励自己。当父亲或母亲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时,你能否为他递上一杯热茶?当你的朋友陷入困境的时候,你能否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当你对别人许下承诺时,你能否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当你自己在考试中失利时,你能否冷静面对,寻找原因,总结教训?我们在做好这些平凡的小事的时候,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如果人人都做好这些平凡的小事,那将会是一件不平凡的大事。

第8篇:移风易俗演讲稿范文

学生的文明就餐,是创建文明校园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需要,更是学校德育内容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共同阅读文明用餐演讲稿最新2020,请您阅读!

文明用餐演讲稿1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但是,吃饭时应讲究的文明你们知道吗?都遵守了吗?今天,就让我来谈谈文明用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吧。

所谓文明用餐,就是我们在吃饭时应注意讲究文明礼貌。平时,在就餐的时候,一定要让长辈先入座之后,我们晚辈才能入座。入座之后,如果长辈没动筷子,我们也不能动筷子。当长辈动筷子夹菜时,就代表着可以开始吃饭了。吃饭的时候,嘴巴不能发出声音。吃的时候,一个接着一个吃,这是对主人的尊重。在吃菜时,就吃靠你这边的,不要在盘子里乱翻,因为如果这样,会让人觉得你没礼貌。同时还要注意,不能把你爱吃的都吃完,而不爱吃的一口也不吃,不然,会让人觉得你很久很久都没吃过饭一样。

在吃自助火锅时,别满地方乱跑,吃的时候,吃多少拿多少,别一次性全拿一遍,到最后还剩下许多食物,造成浪费。我们要知道,在锅里还剩半锅汤时,但你还没有吃饱,要叫服务员加汤了,这个时候,声音不能太大,尽量要小,不能打扰别人吃饭,最佳方式是用手势告诉服务员加汤。

有一次,在参加别人举办的宴会时,我正对面有一个比我小一点的小朋友。在上菜完成后,那个小朋友就满盘乱翻,虽然他的父母看见了,但并不没有给予孩子正确指导,而是任由他乱翻。而我选择继续吃我碗里的菜,后来那个小朋友开始快速转盘子。在这个餐桌上还有一位长辈在夹菜时,那个小朋友就转盘子,结果长辈手里的菜都被震掉了,长辈非常生气。虽然这位长辈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我从长辈的神情看出来了。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那个小朋友还在旁边偷偷地笑,但是他的家长还是任由他。

宴会最后上了一道菠菜面筋,那个小朋友眼前一亮,直接就把那小盘面筋倒在自己碗里。家长不管不顾,但是旁边的人给他的家长一点暗示,家长仍旧置之不理。这个时候,我选择放下手中的筷子,打算不吃了。过了一会儿,那个小朋友吃饱要去玩了,他周围的人都纷纷议论,而他的家长听见了,都当耳边风,绝口不提,他嘴里还说毕竟是小孩子嘛,好奇心大。那位长辈实在忍不住,给他的家长说了这个孩子的举止不礼貌,结果,这位家长还是若无其事一样。宴会结束了,那位长辈生气地回去了,而那个孩子高兴地回家了。我常想,但愿,现在那个孩子和家长已经认识到了自己在文明用餐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件让人很不愉快的用餐事件,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引以为戒,管住自己的生活小节,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让人喜欢的小朋友。

文明用餐演讲稿2亲爱的同学们:

当我们怀着一颗激动的心走进了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时,那美丽的校园就需要我们每一位同学用爱心去呵护。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食堂,食堂是大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营造一个文明、有序、温馨的就餐环境,不仅关系着每一位同学的生活,而且直接体现了我院学生的整体形象。创建文明和谐校园,争做文明进步的大学生是全校学生的应尽职责.全校广大同学应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迎接新的学习生活。学院也在为了能够更好的方便同学,服务同学,改善食堂就餐条件,提高食堂服务水平,使同学们在一个良好的卫生条件下就餐而努力。

同学们,食堂是大家生活的场所,营造清洁舒适的就餐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文明就餐是个人素质的体现,自觉收拾餐具,是为他人服务的机会。文明就餐是一个人的美德与个人魅力展现,当代大学生应用行动展现自己的风采,让身心得到升华!所以让大家携起手来,从我做起,共同去营造一个文明,有序,温馨的就餐环境!为了营造更好的就餐环境,我们倡议如下:

一、节约粮食,正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节约用水,不要让水龙头永不停息

三、文明就餐,不乱倒饭菜,乱泼菜汤,剩菜剩饭倒入泔水桶

四、在自助餐厅,自觉回收餐具,请大家在用餐完后把餐具放到回收处,为下一位就餐者提供方便

五、拾金不昧,拾到餐卡或其他物品主动交到各食堂办公室

六、排队就餐,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

七、不在餐厅内大声喧哗,保持一个安静的就餐环境;

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积极融入到“讲文明、讲诚信、树新风”的活动中去,规范行为举止,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让我们在自己吃好的同时,也让别人吃好!那么同学们文明就餐,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社会公德,树立大学生良好形象,做文明大学生,让道德之树生根发芽,让诚信之光点亮心灵,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

文明用餐演讲稿3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文明分餐 从你我做起》。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热闹的民族,喜欢聚在一张餐桌上觥筹交错、谈笑风生,认为是幸福的象征,熟不知,为饮食安全埋下隐患。在疫情得到控制,经济逐渐复苏,群众注重公共饮食卫生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将文明分餐落到实处,需要从你我做起,才不会纸上谈兵。

做为固守传统文化的中国,保守思想比较浓厚,对于文明分餐,大家必然不太乐意接受。但要知道,分餐不分心,一口大锅里一张大桌上吃饭,依然是兄弟。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最见不得用筷子混着一起吃,你眼睛里看到的是筷子、杯子,我看到的就是病毒、细菌。”专家的话,字字实话,句句真情。分餐制的落实,是对于人民饮食安全的保证。

疫情期间,聚餐被感染的人数不胜数,各地案例触目惊心。1月29日,永州市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其中,一名44岁男子自武汉返回永州后,与其聚餐的4人、接触的2人均确诊新冠肺炎,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在筷子头上检验出多种细菌、病毒,特别是肠道致病菌和肝炎病毒,想想该多可怕。合餐的传统在今天已然成了一种陋习,对于其中的精华要继承,对于其中的糟粕,要科学地移风易俗或剔除改造。

分餐制,说白了就是吃饭时餐具分开,每个人单独一份食物,吃多少就要多少。从概念上来看,分餐制可以节约大量的粮食。中国是礼仪之邦,胡吃海喝被认为是一种不雅的形象,分餐制可以有效的控制饮食的进量,均衡营养。相比较合餐制,分餐制更有利于遏制病毒的传播。

分餐制其实大家并不陌生,早在非典时期就已提出,但不久就被打入冷宫,究其原因就是传统观念深厚,难以打破。在今天,新冠肺炎再次敲响警钟,我们必须与时俱进,重在实践,不尚空谈。餐饮业,要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控制成本时,也要重视他人的生命,公筷公勺不仅仅是物品,也是一份责任感。在小家庭,一样可用公筷公勺,为老人夹菜孩子盛汤,其乐依旧融融。

文明分餐,落实细节,从你我做起。健康你我,从参与餐桌革命开始。

文明用餐演讲稿4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了,每天中午食堂里,都会看见同学们浪费粮食的现象!看见白白的米饭和满满的菜被倒掉,真是让人心疼呀!

有的同学家庭条件好,很是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有的同学着急去玩,盛饭和汤的时候,走路慌张就把饭汤洒在地上!有的同学一边吃一边打闹,互相丢饭菜……这些都是在浪费粮食!也许你并不觉得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你浪费这一点,他浪费这一点,大家都浪费这一点,那就是一个惊人的损失了!同时,有的同学饭前不洗手,还把吃的东西拿出食堂,边走边吃,吃完就随便丢在路上,这和挑食、浪费粮食一样都是不文明的就餐习惯!这种不文明会非常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文明学生的良好形象!同学们,你想做个文明的小学生吗?那就从文明就餐、节约粮食开始吧!

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菜;不在吃饭的时候,丢饭菜玩!不挑食,无论爸爸妈妈给我们吃的,还是学校里的饭菜,都是有利于我们身体成长的,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都要通通吃掉它!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名珍惜粮食,文明用餐的好学生吧!

文明用餐演讲稿5正值春耕忙碌季节,即便是五一假期来到,在农田里劳作的人们也不会放下手中的播种器去外出旅游,他们依然会抓紧时间把自家的耕地尽快种完。

春天的时候还好,室外的气温不会那么高。可是一到了夏天,那火红的太阳就会散发出令人难以忍受的高温。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我有时还会感觉到热,更何况是在地里正不知疲倦的农民们呢。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浃背了,却依然在天地间忙碌着。

有多少人为了证明自己有钱,自己是豪门,就毫不在意地点了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大肆的铺张浪费。当你在为自己的“有钱”而感到“自豪”的时候,你又没有想过,那么一大桌子的食物,要多少劳动人民辛辛苦苦劳动多少个小时才能换取来如此丰盛的食物?劳动人民就该理所当然的为你们这些不懂得珍惜的人劳动吗?

劳动的确是一份非常艰辛的工作。有的人因为常年劳动而积劳成疾,在年岁大了的时候,再去劳动,就会非常痛苦;有的人在地里劳动时,不得不跪着,为什么?因为他的腰太疼了,如果像正常人一样蹲在地上劳动,那么,回到家以后他们就会彻夜难眠,腰痛会把他们折磨得生不如死;有时甚至吃饭都要跪着吃,原因不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残余,而是累的连站着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如果坐着,腰还会痛。

第9篇:移风易俗演讲稿范文

[关键词]顾颉刚;民众教育;通俗读物编刊社;历史普及

[中图分类号]K825.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148 ― 03

1948年初,顾颉刚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讲演,介绍自己进行国故整理、民众教育和边疆开发的工作。他说:“我决心尽我余年的全部心力从事这三方面的事业,但我因它们的意外阻碍而深深陷入了事业的苦闷。”〔1〕(卷六,P356)顾颉刚把民众教育作为自己一生中的重要事业,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作为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为何去从事民众教育?本文将首先阐明顾颉刚从事民众教育工作的原因。其次介绍顾颉刚进行民众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两方面内容:一是主持通俗读物编刊社,出版通俗读物;一是普及历史知识,出版历史通俗丛书。

一、顾颉刚从事民众教育工作的原因

关于为何会去从事民众教育工作,顾颉刚自称是因为一次旅行。1931年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组织了一个考古旅行团,考察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四省的古物古迹。顾颉刚随团沿途访问,感受到国计民生愁惨暗淡的实况。他发现内地民众屋里除了一把切菜刀是铁器时代的东西之外,其他差不多全是石器时代的,一个炕和一座灶是仅有的家产。而鸦片、白面的流行,倒像水银泄地一样。河南一个小县城巩县,仅有的一条市街上只有两百多家店铺,而鸦片烟馆倒占了四十家。有的地方,小孩子在母胎中就有了烟瘾,生下地就要喷烟才能活。梅毒随军队蔓延,兵士百分之八十以上染有梅毒。军阀为了赚钱,收了小铜元,改铸大面值的铜元,弄得物价陡涨。顾颉刚带着一颗沉重的心回到北平,而北平却依旧是灯红酒绿,金迷纸醉,上下都在颓废酣嬉之中。〔1〕(卷六,P358、359)这让顾颉刚精神大受刺激,他觉得中国快要亡国灭种了,非做些社会工作无以挽救这濒于毁灭的国家。时隔三年后,其心头的痛苦还不曾解除,在1934年写给胡适的信中,他说:“从此以后,鸦片、白面、梅毒、大铜元、农村破产,永远占据了我的心。”〔2〕(卷一,P485)在自传中他写到:“本来我的精神是集中在学问上的,从此以后,总觉在研究学问之外,应当做些救国救民的事,我要学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了。”〔1〕(卷六,P359)

1931年秋天,九一八事变爆发,别人都悲愤填膺,顾颉刚却心中暗喜。在给胡适的信中,他说:“我以为如果没有这件事,二三十年之后,我们的国家是亡定了,我们的民族是灭定了,再也翻不起来了。现在固然已到肺病第三期,但留得一口气,究竟还有起死回生的一点希望。日本人性急了,没有等我们绝气就来抢我们的产业,激起我们的自觉心和奋斗力,使得我们这一点希望能够化成事实,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2〕(卷一,P485)顾颉刚认为明显的侵略并不可怕,惟暗地的侵略才可怕。日本人用武力来压迫中国,明目张胆地在各处杀人放火。“于是大家觉得国将亡矣,想振起精神来抵抗。虽然为时已晚,但只要从此竖起脊梁,死力对付,我民族之复兴,绝非难事。”〔2〕(卷二,P464)他认为这是中华民族起死回生的一个极好的机会,“我们现在最要紧的职务,是捉住这机会,来唤起民众”〔2〕(卷二,P570)。

唤起民众,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嘱。顾颉刚亦视之为立国根本大计,可是他知道,没受教育的民众是不容易唤起的。早在时期,他就开始关注国民教育。1919年爆发时,顾颉刚正在苏州老家。九号,他就写信给罗家伦,称“这回的事非得扩大不可,非得一根本解决不可”,所以“需要全国国民赞助的力量正多”〔2〕(卷一,P235)。同日夜里,又给叶圣陶写信称:“我们觉悟的自身责任是改造现社会”〔2〕(卷一,P61)。在纪念一周年的《晨报》增刊上,他发文指出,要改造中国,实现理想里的中国,不是换掉一个政府,逐掉几个官吏就能成功的。现政府固然可倒,而建政府的国民却依然如故,正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要去改造政治,先要改造社会。要去改造社会,先要使全国国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1〕(卷三,P11)所以,顾颉刚认为“我们第一要紧计画的问题,乃是如何使一般人得受教育”〔1〕(卷三,P12)。

如何使一般人得受教育?“我们用文字去教育,但大多数人不识字。我们在城市里去教育,但大多数人不在城市。我们开了学校去教育,但大多数人没有到学校的境遇。”该怎么办呢?顾颉刚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投入农工的社会,和他们共同生活”,“才能确知他们的情形心理,定教育的方针;才能交相融洽,收渐移点化的效果”。其次,便是随了境遇去做传布的事业,“可以用文字的地方用文字;可以用口说的地方用口说;可以开学校的地方开学校”〔1〕(卷三,P12)。像办小册子、通俗图书馆、阅报处、平民教育讲演团、平民夜校、劳动补习所、校役夜班、新剧场等,都是很切实的办法。

在新文化运动中,顾颉刚因搜集歌谣而关注民众文化,五卅运动则让他有了用通俗文学向民众进行宣传的经验。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北京学界进行声讨,顾颉刚担任宣传工作。他“因为有了研究歌谣的经验,知道如要鼓动民众的感情,必须作最浅近的韵文”〔1〕(卷三,P264),于是仿照民间大鼓词,写了一首《伤心歌》,开头几句是:“咋们中国太可怜,打死百姓不值钱,可恨英国和日本,放枪杀人如疯癫。”〔1〕(卷六,P125)他和同事们把《伤心歌》印成传单数万张,分送出去,并在《京报副刊》上刊出。此传单发出后即生效,不久就在市街上听到孩子们口中唱了,看见刷黑的墙上用粉笔写了,这使顾颉刚认识到“通俗文学之易于入人”〔3〕(P121)。这一次经验让顾颉刚知道,用通俗读物来作民众教育,是最有效果的一条大道。而因忙于学问,起初他并不想自己来做通俗教育这件事。但是,“九一八事变突起,北平就成了我国的边疆,眼见着日本人和高丽人的肆意横行,使人椎心泣血,逼得我放下研究学问的志愿来作社会教育的工作”〔1〕(卷三,P264)。

综上所述,顾颉刚从事民众教育大体有以下因素促成:亡国灭种的危机意识使其从书斋走向社会,以天下为己任;九一八事变激起中国人的抵抗意识,使其深感这是中华民族起死回生的机会,必须抓住机会,唤起民众;使其认识民众力量,关注民众教育;新文化运动中,他因搜集歌谣而关注民众文化;五卅运动时的宣传经验让他认识到用通俗读物作民众教育的效果。

二、主持通俗读物编刊社

1933年,长城抗战失利,热河沦陷,河北省成了前线,燕京大学的教职员和学生感觉到时局危急,组织起抗日会。顾颉刚在教职员抗日会中任宣传干事,经他提议,由教职员、学生两抗日会登报征求抗日鼓词和剧本等。征文所出的题目是《傀儡皇帝坐龙庭》、《二十九军大战喜峰口》之类,在两个月中收到六七十本稿子。评定结果,第一名为《杜泉死守杜家峪》,写的是义勇军的真实故事;第二名是《翠红姑娘殉难记》,写的是沈阳被陷后的惨状;第三名以下有新剧本《淞沪战》,有牌子曲《哭朝鲜》,有弹词体《义军女将姚瑞芳》等。为将作品印成小册,添加图画,以最低价格销售给民众,于1933年成立发行机构,取名“三户书社”,意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每种印五千册,分散到各小书铺,有几种很快销完,其中《大战喜峰口》在半年内就被小书铺添印了七万册。〔1〕(卷三,P265)

1933年10月,三户书社更名为“通俗读物编刊社”。顾颉刚为通俗读物编刊社订立了四项工作目标:唤起民族的意识,鼓励抵抗的精神,激发向上的意志,灌输现代的常识。该社出版的通俗读物有关于抗日的,如《大战喜峰口》、《百灵庙》;有关于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的,如《国际联盟》;还有历史故事,如《文天祥》、《史可法》等。其中以大鼓书体为多,也有剧本和小说。还出了两套连环画《武训兴学》和《兴儿苦斗成功史》。此外还出了三四十张年画。〔1〕(卷三,P266)因为很多农村人对于文字宣传还不能够接受,而农村里过年的时候,一定要买几张画片贴在墙上,称之为“年画”。为供应这般人的需要,就请人画了很多画片,其中有暗含抗日意味的,有画战争场景的,又请了天津杨柳青专印年画的铺子,五色套印,每种印十万张。这些东西因为售价低廉,很适合民众的购买力,凡是民众喜欢的,销量都特别大。《百灵庙》在半年里就印了五版,每版二万册,都卖完了。识字的警察、邮差、洋车夫常常来社里问有什么新出版的,一有就买去读。〔1〕(卷六,P361)

1936年,通俗读物编刊社又先后创办《民众周报》和《大众知识》半月刊。顾颉刚曾自作或修改他人代作之文字,发表于刊物上。1937年,《大众知识》因经济困难而辍刊。同年,《民众周报》在上海被租界巡捕房查抄,因日本人申诉其文字“妨碍邦交”。

在用于通俗教育的艺术形式中,顾颉刚非常看重大鼓书。大鼓是北部诸省区最流行的曲调,而且演出简便,只需两个人就可连打带唱。顾颉刚认为北方的大鼓,等于南方的弹词,极适合于民众社会,能够沁人心脾,使听者乐于承受它的教育。“倘有许多通俗教育家编制新词,付给善歌的伶工演唱,要得到移风易俗的效果是不很难的。”〔1〕(卷三,P60)

顾颉刚非常重视大鼓书的可唱性。1937年,通俗读物编刊社成立“大鼓书训练班”,特地聘请著名盲人鼓书演唱者翟少屏,“每个作品在正式刊行之前都请他试唱,那些句子不通俗,什么字眼不顺口,我们都遵照他的意思修改。改定之后就请他教一批干宣传工作的青年人学着唱,青年们然后再从事民间宣传,我们新内容的大鼓词就这样传开了”〔1〕(卷六,P352)。傅作义部队在1936年收复百灵庙后,通俗读物编刊社为此编了鼓词《百灵庙》,这时就由翟少屏等人演唱。傅作义听到后,就邀训练班去绥远表演,唱给部队听,“因为那位教师翟君唱得太动人了,惹得听众流眼泪”〔1〕(卷三,P267)。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人要宋哲元缉拿顾颉刚,顾颉刚于是离开北平到了绥远,通俗读物编刊社也迁到绥远。不久,绥远又告陷落,编刊社移往太原,后又移西安,又转汉口,五徙而至重庆。1940年,通俗读物编刊社由重庆迁至成都,因通货膨胀,该社工作难以维持,其成员只得各奔前程。自1933年成立至此,通俗读物编刊社共出版大鼓书等读物六百多种,行销五千多万册(他处翻印者未计在内),另外还有抗日内容的年画等若干。〔3〕(P346)抗战后期,顾颉刚屡次想恢复通俗读物编刊社,可是“旧人已经星散,捐钱更为困难,我又整日为生活而忙,发动不起来”〔1〕(卷六,P364)。但他始终认为编辑通俗读物“此一事业在我一切事业中独为伟大。抗战数年,虽此事不能开展,终未尝一日去怀”〔2〕(卷三,P113)。1946年后,顾颉刚到苏州社会教育学院任教,开设“民众读物”课,训练学生写通俗文字,并组织民众读物社,出版《民众周刊》。但由于战后经济萧条,该刊销路不佳,出了约三十期,便因无法周转而停刊了。

从“三户书社”到“通俗读物编刊社”,顾颉刚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虽屡经挫折,但其心不改。大量通俗读物的出版,受到了民众的欢迎,对于激发抗战热情、唤起民族意识居功至伟。

三、普及历史知识

顾颉刚认为,史学既要有专门化的文字,给专家和大学生读,又要有通俗化的文字,提供给中学生及一般民众,普及和提高要同时并进。〔1〕(卷二,P337)为向大众普及历史知识,他筹划编写中国通史演义,并且编辑出版了一系列的通俗历史丛书。

筹划编写中国通史演义。顾颉刚深知历史演义作品对中国人的影响,在1954年为陈懋恒《中国上古史演义》写的序言中,他说“二十多年来我发愿要编出一部中国通史演义,来供应大众的需要”〔1〕(卷三,P376)。为创作这样一部通史,他很早就在っ僦手。1933年,顾颉刚在《燕大月刊》上见到燕京大学研究院新生郑侃闼作的《西游记补》,觉得她“文笔极清利,且有民众气而无学生气,最适于民众教育”〔4〕(第三卷,P24)。顾颉刚便把她请到通俗读物编刊社,写了几篇通俗的历史人物传记,陆续在顾颉刚参与编辑的《大公报・史地周刊》和《申报》的《通俗讲座》周刊上发表。1938年,郑侃闶庞谙愀郏顾颉刚闻讯后,为之痛哭不已,他“失去了一个最良好的同志”,“编写通史演义的梦想也只得暂时中断”〔1〕(卷三,P377)。1945年,顾颉刚又邀吕叔达写《中国通史演义》。“吕先生心无旁骛地费了七年工夫,从上古直写到太平天国,写了一百五十万字,但还没有全部完成。”〔1〕(卷三,P377)解放后,陈懋恒对吕稿进行扩充,写成《中国上古史演义》,顾颉刚加以校订修改,送交出版,“二十多年的愿望到这时才算有了一小部分的结果”〔1〕(卷三,P378)。

主编“中国名人传”丛书。1943年春,顾颉刚等人发起史地通俗丛书编辑社,以编辑“中国名人传”为第一事,顾颉刚担任丛书主编。从西周到清朝,选择了两百多位重要人物,叙述其言行,以藉此激发民族思想。丛书读者对象为具有小学毕业以上程度之民众。关于为什么要编这样一套丛书,顾颉刚称:“我们先要把无数古人陶铸的国魂播散到每一个国民的心腔里;进一步,便要鼓励起他们认清了时代的任务而创造出新的历史的勇气,为建国大业植下深厚的基础。”〔1〕(卷二,P298、299)

主编“中国历史故事小丛书”。1947年至1949年,顾颉刚与丁君主编“中国历史故事小丛书”。他们“希望这书出版之后,每个民众和每个中小学生都能人手一册,成为学校的补充读物和家庭工厂商店中的进修工具。说得轻松些,该是一切人的消遣品。说得严肃些,则是大家好就此认识我们的立国精神,就此得着我们做人的法则,都来淬厉振作,复兴中华”〔1〕(卷三,P347)。

出版“爱国主义通俗历史故事小丛书”。1951年至1953年,顾颉刚任大中国图书局总经理,出版“爱国主义通俗历史故事小丛书”。

我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顾颉刚希望藉历史“以唤起民族精神,俾全体国民共赴至善之目标,同荷时代之责任,以完成民族复兴之盛业”,但“历代史书,文字渊雅,非一般人所能习读”〔1〕(卷一,P22)。他向民众普及历史知识,编辑出版通俗历史丛书,就是希望让民众来认识我们的国魂,激励起爱国的热情,来复兴中华民族。

【结语】顾颉刚投身民众教育实在是受国难的刺激,所以才要来“担负唤醒国民、救援国家的责任”〔1〕(卷三,P178)。而这也是他认为知识分子应该负起的责任,他说:“我们给民众以教育,并不是我们的慈善事业,乃是我们上对祖先下对子孙们所必须尽的义务!”〔1〕(卷三,P312、313)他主持通俗读物编刊社,出版通俗读物,普及历史知识,出版通俗历史丛书,以此来唤起民众,就是为了造就一个簇新而光明的中国。

〔参 考 文 献〕

〔1〕顾颉刚.宝树园文存〔M〕.北京:中华局,2011.

〔2〕顾颉刚书信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