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砌墙实训总结范文

砌墙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砌墙实训总结

第1篇:砌墙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框架结构:隔墙;陶粒砌块:结合销键:钢丝网片:裂纹

1 前言

随着建材行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轻质墙体材料相继问世,成为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的隔墙材料,用它们取代粘土砖这一传统墙体材料成为历史必然结果。

粘土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简称陶粒砌块,是以经高温焙烧膨化后的粘土陶粒为骨科,以水泥为胶结料掺入陶砂按一定比例经压制成型的盲孔型空心或实心砌块,以质轻、隔音效果好等特点而大量应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既减轻了结构荷载,减小了墙、柱、梁的断面尺寸,又相对增加了建筑物的使用空间,使房间的布置更为灵活。

2 特点

充分利用砌筑砂浆嵌入砌块孔内形成结合销键,约束块体滑动,形成共同受力体,确保墙体的整体性能。

研制出实心砌块,用于墙根、门窗洞口及错缝等,改进了传统的组砌方法,在砌体与混凝土界面以及开孔开槽处利用钢丝网消除墙体界面裂缝和墙面龟裂纹。

与粘土砖砌体相比,具有砌筑速度快、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等优点。其墙体具有质轻,其性质符合我国墙体改革的需要。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室内分户墻、隔墙及围护墙。

4 工艺原理

4.1 按照混凝土空心砌块组砌方法将砌块盲孔面朝上反砌于墙上,砌筑砂浆嵌入砌块孔内8-10mm,形成结合销键,约束块体滑动,形成共同受力体。

4.2 设置墙体拉结钢筋与钢筋混凝土柱、墙可靠连接,当墙长超过3m时在墙中设置构造柱,约束砌块墙体与混凝土墙柱接触界面及墙长方向的变形,防止砌块墙体产生结构性裂缝。

4.3 在砌块墙体与混凝土结构接触界面、开槽开孔处以及洞口周边设置钢丝网片,防止墙体粉刷层产生龟裂纹。

4.4 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如加设构造柱、适量配置通长钢筋以增加墙体的整体性能和抵抗温度收缩应力。

5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基层清理分中弹线立皮数杆设置墙体拉结钢筋第一皮砖放样墙体组砌粉刷前节点处理墙面粉刷。

5.2 操作要点:

5.2.1 在砌筑前清理基层上的浮浆、松散的混凝土块、杂物等,做到基层表面清洁。

5.2.2 弹出所砌筑墙体的边线及门洞位置。

5.2.3 立皮数杆:砌筑水平灰缝厚度控制在8mm~12mm。

5.2.4 根据墙体位置、皮数杆和拉结钢筋间距在混凝土墙柱上设置墙体拉结钢筋。

5.2.5 根据墙体位置线及门洞位置线进行第一皮砖放样。

5.2.6 砌筑方法按照改进的组砌操作方法施工,水平缝铺灰厚度为20mm左右,以保证有8-10mm嵌入砌块孔内形成结合销键。

5.2.7 墙体垂直度控制:采用线坠法进行控制。

5.2.8 砂浆饱满度:水平灰缝采用挤压法施工,端缝采用填浆法施工。

5.3 技术措施

陶粒砌体与混凝土结构接触界面开裂和表面粉刷层开裂是陶粒砌体墙体的质量通病,其根源在于没有改进传统的砌筑工艺,缺乏针对性技术措施。

在陶粒砌体施工时,针对其特点,必须采取下列技术措施:

5.3.1 首层墙体根部640mm高范围内的砌体采用实心砌块砌筑,防止砌块孔内吸潮积水,导致墙根发霉,墙根及墙体组方法如图1。

5.3.2 用于“错缝”的砌块采用实心砌块。

5.3.3 墙中有水平预埋管道处的砌块采用带“凹”槽的砌块砌筑。

5.3.4 墙中拉结钢筋设置:高度方向的间距为φ6@500mm,沿墙通长布置,其搭接长度为45d,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拉结钢筋布置在砌块的盲孔面,且应在满铺水泥砂浆后放置钢筋,拉结钢筋上部砌筑实心配块,墙体转角处加设1φ6转角构造钢筋,如图2所示。

5.3.5 墙长超过3m,按@2500mm设置190mm×190(120)mm,内配4φ10,φ6@25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5.3.6 门窗洞口两侧必须砌筑实心砌块。

5.3.7 墙体与楼盖相接处的砌体采用专用实心砌块呈“鱼鳞”型斜砌挤紧,其施工时间应在下部砌体完工一周之后进行,专用砌块如图3所示。

5.3.8 外墙干挂石材幕墙或玻璃时预埋件处的处理如图4所示。

5.3.9 墙体转角处与丁字墙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其高度的2/3。

5.3.10 有防水要求的墙体:内墙距地面1200mm高范围内均采用实心砌块砌筑,

5.3.11 外墙防裂、防水措施:墙面满铺钢丝网,与混凝土接触处搭接长300mm,用水泥钢钉固定,墙体粉刷分二次进行,每次粉刷厚5~7mm。

5.3.12 内墙粉刷前的节点处理:

①墙体与主体结构的界面设宽600mm的钢丝网,海边各搭接300mm;

②墙中安装管道处,沿管道方向布置宽为600mm的钢丝网以防止此处粉刷层开裂:

(③洞口四角呈45°布置宽600mm的钢丝网,防止粉刷层开裂。

6 材料

陶粒砌块盲孔型规格为390×190×190、390×120×190两种,实心砌块规格为390×190×95、390×120×95两种,实心砌块主要用于改善砌筑工艺,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克服质量通病。容重均小于7KN/m3。强度不低于MU7.5,龄期不低于28do

砌筑砂浆强度指标:不低于M7.5,与砌块强度等级保持一致。

20×20细目钢丝网片、水泥钢钉、φ6钢筋。

7 机具设备

计量器具1套,砂浆搅拌机1台,切割机2台,水准仪一台,皮数杆4根,15m钢尺1把,5米钢卷尺4把,冲击电钻1台,砂浆试模3套,砌刀、架凳及灰桶若干。

8 劳动组织及安全

8.1 劳动组织

试验兼计量员1名,测量工1名,机械工1名,电工1名;泥工:高级工20名,中级工30名;普工10名。

8.2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包括班前安全教育、安全技术 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8.2.1 班前安全教育

施工班组进场施工作业前,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包括:

①施工作业人员自身安全防护意识;

②公共安全维护职责意识;

③现场文明施工有关规定;

④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正确应用方法。

8.2.2 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

①每日砌筑高度不得超过一步架高,内墙砌筑脚手架采用工具式脚手架,不得在墙上设置脚手架眼。

②外墙砌筑脚手架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脚手架与主体工程连接采用在钢筋混凝土墙柱或梁预埋φ6钢筋进行拉接,连墙杆不得穿过墙体。

②技术负责人在工程施工前根据规范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安全施工。

④“四口”和临边防护

A、在通道口和电梯井口设置安全防护门;

B、预留洞口采取临时封闭措施;

C、在楼梯口及梯段设置安全防护栏杆;

D、临边及临空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

8.2.3 安全巡回检查制度

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由施工工长负责实施,专职安全员负责巡回检查,督促技术措施的落实,安全防护设施的维护。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施工工长、专职安全员,施工班组长例行安全周检,并作详细记录。

9 质量要求

9.1 在砌体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的有关规定。重点强调以下质量管理要求:

9.1.1 进场砌块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龄期28d以上,现场存放场地必须硬化,周边排水畅通,防潮、防晒。受潮砌块严禁上墙,严格按照规定抽样送检。

9.1.2 水泥、砂和外加剂均应有具备相应资质厂家生产的合格证,进场后应严格按照规定抽样送检,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9.1.3 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

9.1.4 砂浆试块应指定专人按照规定制作、养护和送检,并进行强度评定。

9.1.5 冬期施工应制定专门的防冻措施。

9.2 砌体的位置及垂置度允许偏差、检验方法见表1:

9.3 抹灰工程施工严格按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9.3.1 抹灰工程施工前应作好隐蔽工程验收,对界面、洞口周边、开槽开孔处的钢丝网片进行检查、隐蔽。

9.3.2 向操作工进行粉刷砂浆配合比、操作要点、质量标准及其它注意事项的技术交底。

9.3.3 抹灰施工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为5~8mm。一般抹灰按高级要求组织实施,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如表2:

9.4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验收统一标准正确划分分项工程的检验批,确定检查数量,参加质量检测和验评的相关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由监理工程师组织和主持验收工作。

10 效益分析

陶粒砌块在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建筑中大量用作隔墙材料,与粘土砖相比,无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下面以湖南省城市公用事业培训中心及高层住宅楼工程为例进行对比分析。

10.1 经济效益分析

墙高、墙长和墙厚相同的情况下,陶粒砌体结构自重及粉刷层总重:9KN/m3(取综合值),粘土砖墙结构自重及粉刷层总重:21KN/m3(取综合值),

a 墙体工程量:每层75m3,共25层。

75×25=1875(m3)

b 容重差:

1875×(21-9)=22500(KN)

10.1.1 基础工程节约投资:

应增加工程桩:按照设计的地基承载力P=4400Kpa,桩径D=1600mm,扩桩后的接触面积S=4.91m2,则应增加的桩数:

1.65x22500÷(4400×4.91)≈1.72取2。

单根工程桩造价:2.3万元/根(预算提供),节约工程投资:

2.3万元/根×2=4.6万元。

10.1.2 上部结构节约投资估算:

由于减轻了楼层荷载,墙、柱、梁、板及其它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及配筋相对节约,根据设计单位结构方案优化对比,经估算可节约工程投资3%。

主体工程造价:3224.7万元

节约投资:

3224.7×3%=99.74(万元)

10.1.2 基础与主体工程共计节约工程投资:

4.6+99.74=104.34(万元)

10.2 社会效益分析

10.2.1 陶粒砌块的开发与应用,大大减少了国土资源的浪费,节约耕地,减少环境污染,对环境保护大有裨益,特别是对乡村产生的效益无法估计。

10.2.2 陶粒砌块生产工厂化,简化了施工现场的施工工艺,减少模板、周转材料的投入,节约材料,节约人工费,施工操作便利。

10.2.3 陶粒砌块的开发与应用,与粘土砖相比,加快了施工速度,经测算缩短工期约10%。

10.2.4 陶粒砌块的开发与应用,与粘土砖相比,容重小,增加了房间布置的灵活性,改善了砌筑工艺,消除了质量通病,是建设部禁止使用粘土砖后的合理换代产品。

11 应用实例

湖南省城市公用事业培训中心及高层住宅楼工程,1999年6月开工,2000年12月竣工,框剪结构;裙楼5层,塔楼20层,室内分户墙为粘土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墙厚190mm,户内厨、卫间隔墙120厚粘土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应用粘土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共计1875m3。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大楼工程,1998年8月开工,2000年12月竣工,共二十层,框架结构,框架间围护墙以及室内隔墙均采用190mm厚粘土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共计1850m3。

湖南省省委九所会议厅工程,框架结构,二层,围护结构及房间隔墙采用190mm厚粘土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墻体,共计520m3。

第2篇:砌墙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砌体结构;施工;质量问题;留槎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砌体工程的质量问题

砌体结构是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众所周知,采用砌体结构建造房屋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以节约水泥和钢筋,降低造价。因此几十年来砌体结构在新中国的发展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砌体结构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的质量事故。砌体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有以下四类:

(一)、砌体强度不足

1、设计截面太小,承载力不够;

2、水、电、暖、卫设设备留洞留槽削弱墙截面太多;

3、材料质量不合格,如砌体用砖和砂浆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采用不符合标准的水泥和掺和料等;

4、施工质量差,砂浆饱满度严重不足,施工时砖没有浸水,引起灰缝强度不足等。

(二)、砌体错位,变形

1、砌体墙高厚比过大导致使用阶段失稳变形;

2、施工质量问题,如墙体出现竖向偏斜,使用后受力而增加变形,甚至错动;

3、施工顺序不当,如纵横墙不同时咬槎砌筑,导致新砌体墙平面外变形失稳;

4、施工工艺不当,如灰砂砖砌筑,导致砌筑时失稳。

(三)、局部损伤或倒塌

1、墙体由于施工或使用中的碰撞冲击而掉角、穿洞、甚至局部倒塌;

2、墙体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酥碱腐蚀,使得部分墙体严重损伤;

3、冬季采用冻结法施工,解冻期无适当措施,导致砌体墙倒塌。

(四)、砌体裂缝

砌体的裂缝是质量事故最常见的现象,砌体的强度不足、变形失稳损伤和可能出现的局部倒塌等情况也可通过出现的裂缝形态来分析和判别。现将砌体的裂缝类型及原因总结如下:

1、温度变形

(1)、因日照及气温变化,不同材料及不同结构部位的变形不一致,同时又存在较强大的约束。

(2)、温度或环境温度温差太大。如房屋长度太长,又不设置伸缩缝,造成贯穿房屋全高的竖向裂缝,位置常在纵墙中部。

(3)、砌体中的混凝土收缩(温度与干缩)较大。如较长的现浇雨蓬梁两端墙面产生的斜裂缝。

2、地基不均匀沉降

(1)、地基沉降差较大。如长高比较大的砖混结构房屋中,中部地基沉降大于两端时产生八字裂缝;地基两端沉降大于中间时,产生倒八字裂缝;地基突变,一端沉降较大时,产生竖向裂缝。

(2)、地基局部塌陷。如位于防空洞、古井上的砌体,因地基局部塌陷而裂缝。

3、材料质量不良

(1)、砂浆体积不稳定。如水泥安全性不合格,用含硫量超标的硫铁矿渣代砂引起砂浆开裂

(2)、砖体积不稳定。如使用出厂不久的灰砂砖砌墙,因收缩不一致较易引起裂缝。

4、施工质量低劣

(1)、组砌方法不合理,漏放构造钢筋。如内外墙不同时砌筑,又不留踏步式接茬,或不放拉接钢筋,导致内外墙连接处产生通长竖向裂缝。

(2)、砌体用断砖,墙中通缝、重缝较多。如某单层厂房围护外墙因集中使用断砖而裂缝。

(3)、留洞或留槽不当。如某办公楼在500mm宽窗间墙留脚手眼,而导致砌体开裂缝。

二、施工过程中留槎处置不当的原因分析

1、砌筑工人长期不按照规范规定操作施工,习惯于错误的留槎操作方法,图方便、省事。

2、施工管理人员对正确留槎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不会对结构安全造成影响,管理过程没有严格要求。

3、混淆“L”形转角、“T”形、“十”字形连接处有构造柱和没有构造柱处理的区别。

4、施工安排不当,不能同时纵、横墙砌筑。

5、砌体施工,留斜槎操作工作量大,操作不方便。

以上操作和管理的原因,是留槎处置不当成为砌筑施工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质量通病”之一。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

1、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工艺、工法知识的学习,强化规范标准的教育培训,培养作业人员的操作能力。

2、总承包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班组的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过程监督管理,记录施工部位,并认真组织班组内部自检和操作人之间的互检,施行用质量评定工程量完成情况,与工资收益挂钩,强制性推行质量控制收益的原则,革除操作“陋习”,强化留槎部位的监督、处理。

3、经常组织开展群众性技术“比武”或“比赛”活动,组织工法质量管理现场会,针对留槎施工中存在的现象,结合操作实践,正确解读留槎处置方法,指出不合理留槎施工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以往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教训,讲解因果关系,帮助提高对接茬质量的认识,并适时地按照规范标准规定,强制性推行留斜槎施工。

4、对于因客观条件限制留斜槎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管理程序,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制定保证质量措施后,留直(阳)槎施工,决不能因怕麻烦、图省事,没有原则的将留斜槎改为留直(阳)槎,并保证按照规定加设锚拉钢筋。

5、不论任何种情况,都不准留阴槎。

6、由于留直(阳)槎的后续施工是塞填砌筑,为保证连接处砌体施工质量,必须保证:

(1)阳直槎的皮数杆控制应与后砌墙体的皮数杆控制必须建立在同一控制“50”线上,避免出现后砌砌体施工后出现的水平灰缝不平整,导致搭接不好,局部集中应力造成的破坏,搭接长度不够在极限使用状态下的破坏。

(2)后塞砌筑施工时,要把接茬处的浮浆处理干净,用水湿润;砌筑施工时,要按照已设皮数杆的要求,保证砂浆饱满,嵌砖平实;保证灰缝均匀密实。

(3)保证按照规范要求,合理放置拉结钢筋,并保证钢筋的数量、直径、长度满足设计规定。

四、总结

综上所述,设计不当、材料不良、施工低劣的裂缝比较容易观察和判别。砌体最常见的裂缝原因是温度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但也有因荷载过大或截面过小导致的裂缝,则其危害性往往严重。

参考文献

[1]熊仲明.《砌体结构》.科学出版社, 2009-2-1

[2]蓝宗建主编.丁大均.砌体结构(第2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施楚贤主编;砌体结构理论与设计[M]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2002

[5]腾智明,朱金铨编著.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

[6]黄棠.王效通主编. 《结构设计原理(上册)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7]王祖华主编.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8]王萍主编.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9]李国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第3篇:砌墙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房屋;外墙渗漏;原因;对策

Abstract: due to the refor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ll of new wall materials widely application, make metope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of leakage rate is rising, to people's normal life by the great inconvenience, also on the building adornment result and durable fixed number of year, leakage of exterior problems become the urgent need to study the problem solving, the article analyses,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xterior wall of seepage prevention.

Keywords: houses; Leakage of exterior; Reas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697.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墙体改革的实施以及新型墙体材料的广泛推广应用,使房屋建筑外墙的渗漏率呈上升趋势,给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也影响到了建筑物的装饰效果和耐用年限。以下根据几年来从事房屋质量及维修工作的经验,针对房屋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作一探讨。

1.渗漏的原因分析

1.1设计因素

1.1.1很多设计人员不重视细部大样设计,如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穿墙管、外墙预埋管件、门窗、幕墙与墙体间的接缝等,在这些方面的设计

是简而化之。

1.1.2为美观而将外墙饰面砖设计成细缝拼接,使砖与砖之间不能嵌填密封材料,导致漏水。

1.1.3设计中忽视了不同材料界面连接,如外墙设计层层装饰线条,且线条顶部标高与梁顶标高相同,由于墙面砖与砼梁的湿度膨胀系数相差很大,极易产生裂缝,从而使线条上部渗水。同样原因,女儿墙根部往往也较易开裂渗水。

1.1.4高层建筑非承重墙用的砌筑,找平砂浆标号,一般低于承重墙用的设计标号,强度虽能满足设计要求,但透水性增大。

1.1.5建筑师在设计中对外墙防水不重视,外墙装门面设计没有防水概念及功能设定,从而对建筑物的功能系数大打折扣。

1.2材料因素

随着新型墙体材料的广泛应用,其相应配套材料和工艺不成熟,对新型墙材的使用缺少可行性指导和引导,在使用新型墙材过程中,砂浆配合比和施工工艺仍留在以前红砖的做法上,是造成墙体开裂,抹灰层开裂渗漏的直接原因。新型墙材的干缩性与红砖有很大差别,与砂浆的粘结力度更不相同,轻质专,灰砂砖和小型砌块吸水,失水慢,与砌筑,抹灰砂浆的粘结不良,而红砖的吸水失水快,与砂浆的粘结性能好。另外块材质量差,翘曲,变形,防水涂料,防水密封材料等质量不合格,饰面材料缺角破损,铝合金门窗材质不合格,加工制作质量差等,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1.3施工因素

1.3.1灰砂砖和小型砌块运输与施工过程中容易破损,缺棱掉角,造成墙体渗水隐患。

1.3.2人在砌体施工中未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砌筑砂浆不饱满或干砖上墙,导致砖和砂浆分离,砌体整体刚度下降产生裂缝。

1.3.3外墙抹灰前冲筋不到位,外墙抹灰一次性打底太厚未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外墙大面积打底而基层未设分格线,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

1.3.4饰面砖镶贴空鼓或镶贴砂浆不饱满,勾缝不密实或遗漏,造成贴志缝隙,使雨水直接通过这些裂缝渗入墙体进入室内。

1.3.5窗台遮阳板等水平表层施工未找坡,造成反水或积水,阳台拦板接茬不牢固,振动不密实形成裂缝,造成渗漏。

1.4从气候因素分析

由于广东处于亚热带气候,夏季太阳照射在外墙面的最高温度达50℃,而晚上为33℃─34℃, 日温差达15℃以上, 容易做成因外墙贴块与粘结层、抹灰层的温差收缩不同而产和剪切,拉裂底层,形成外墙裂缝。有的工程为了美观在外墙面上使用仅适合贴地面用的抛光砖,这对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是不利的。

2.防治对策

2.1从设计方面考虑

设计部门应该考虑加强砌体抗裂构造措施,可以考虑提高砌体砂浆的强度,增加砂浆中水泥的用量以,加强砂浆的粘结能力。据天津大学土木系的研究资料:砂浆的胶凝材料总用量从现在使用的350kg/m3提高到450kg/m3(水泥强度32.5Mpa,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应小于7天,使用前保持湿度且不暴露于空气),可满足砌体砂浆的高保水性高粘聚性高抗剪强度的需要。

2.2改进施工工艺,制定可行的施工工法

作为施工企业,改进施工工艺,编制施工工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针对外墙渗漏的主要原因,要着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砌体的施工质量,二是抹灰层的施工质量,三是面层饰面砖的粘贴质量。

2.2.1改善砌体的施工质量

砌体的施工质量,与所用的材料(包括砖块、砂浆)和工人的操作有很大的关系。按《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蒸压灰砂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0:90的要求,砖块出釜后放置的时间不宜小于一个月,据有关研究部门的分析,此时的砖块干缩量己达到总干缩值的50%,且已达到自然平衡含水率。使用这时的砖块来砌筑对防止砌体的早期开裂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在干燥天气下在砌筑前1-2天要对砌块进行淋水,使砌块表面含水率达到5%─8%,即比天然含水率稍多一点,并冲去表面释出的泥粉,对现场含水率过大和干燥的砌块不应使用,因这是做成砌体易变形或松散开裂的原因。在砌筑过程中,普遍采用“三一”工法:即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柔的做法,对减小砂浆水份挥发,提高灰缝饱满度,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每幅砌体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梁底顶砖的砌筑时间应在下部砌体完成7天以后,这对减小墙体变形、开裂有一定的作用。

2.2.2改善抹灰层的施工质量

抹灰层的施工质量是影响墙体渗水的直接原因,保证抹灰层的施工质量,要解决好与墙体表面的粘结及砂浆的干缩,要做到这两点,要做好:

2.2.2.1抹灰前提前对墙体进行淋水冲去泥粉,对砌块在其砌筑完成后用108胶水+水泥浆打“草鞋底”,对抹灰层厚度大的地方要分层施工并适当挂网。

2.2.2.2使用添加剂,对内墙抹灰层最好添加杜拉纤维作抗裂用,添加量为0.9kg/m3,能有效地减小砂浆因干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缝,防止及抑制裂缝的形成和发展,提高砂浆的抗裂性能。在砂浆中加入杜拉纤维搅拌3min后,出槽后的纤维分散均匀,与砂浆有较强的粘结力,体积微小,容易与砂浆材料混合而均匀分布,因其表面积大,能在抹灰层内形成一种均匀的乱向支撑体系,削弱抹灰层的干缩并分担其收缩能量,减少收缩裂缝,实践证明渗加杜拉纤维的抹灰层可大幅度提高抹灰的抗裂性。

2.2.2.3操作力度均匀,抹灰层要压实,砂浆含水率适中,不开裂不掉灰。

2.2.2.4对操作工人做好岗前培训。目前的一线工人大部分未经专业培训,洗脚上田,很难保证施工质量。

2.3改进饰面砖的粘贴质量

饰面砖的施工质量主要要解决材料各自的温度变形和干缩不等的问题。因饰面砖是烧结砖,干缩率很小,背面凹凸槽较浅,影响其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力。目前佛山地区贴饰面砖多采用纯水泥油膏粘贴,因纯水泥油膏干缩大,影响粘结力,应改用1:2的水泥细砂浆+油膏为好,以增加粘结力和提高面层的抗裂能力,且在贴面砖前一、二天要对底层的抹灰层进行喷水湿润,使贴面砖前有一定的湿度以利于粘贴,对面砖的缝应改纯水泥膏为1:1的水泥细砂浆以减小砖缝开裂。粘贴完一天后应洒水进行养护。

2.4加强对施工一线的工人进行操作技能培训

目前在施工一线的工人大部分是从农村进城,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民工,每个班组仅有不多于20%─30%的熟练工人,且人员的流动性大,技术素质差,要靠这些人员来保证工程质量是不可能的。除了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外,还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外墙防渗漏目前从设计到施工实践都还没有一种公认成熟的工艺做法,但只要施工得法,管理严格,外墙渗漏的问题还是可以得到圆满解决的。

参考文献

第4篇:砌墙实训总结范文

作者简介:屈文俊(1958),男,河南辉县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工学博士,Email:。

摘要:针对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教学楼大量倒塌这一惨痛教训,总结了实际工程中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性缺陷以及常用的加固方法;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一个典型砌体结构教学楼(预制多孔板装配式楼盖)的数值模型,施加经修正后的汶川地震波,并利用有限元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使用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加固前后该砌体结构教学楼在汶川地震波下的响应,重点对比了结构的模态、变形以及应力水平。结果表明: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可以使墙体的变形得到有效约束,横墙和纵墙的加速度基本一致,墙体变形以及最大应力均得到减小,这说明增设现浇混凝土叠合层是一种有效的加固预制板楼盖的方法。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现浇混凝土叠合层;预制板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志码:A

0 引 言

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大量教学楼毁坏倒塌,造成大量学生伤亡,这一惨痛教训使得整个社会对教学楼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笔者经过对地震现场的实地调查以及查阅相关文献[12],总结出地震区倒塌的教学楼具有以下典型特点:多为砌体结构,且使用预制板楼盖。对于砌体结构,如何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侧向承载力是抗震加固设计的关键。本文中重点研究旨在增加楼板的平面外刚度而增设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加固方法对于房屋抗震性能的影响。

1 现有砌体结构教学楼抗震性能分析

在地震中建造年代比较早的砌体结构教学楼大都采用预制板装配式楼盖,空心预制板直接搭在承重墙体或大梁上,使得空心预制板的整体性、平面外刚度不足,地震时作用于楼、屋面板上的水平剪力无法传递至附近的抗震横墙,只能依靠窗间墙及其大梁下的扶壁柱承受地震力,产生较大变形后,使窗间墙或扶壁柱在偏心较大的重力作用下垮塌,进而使整个楼、屋面板倒塌[3]。同时,楼、屋盖的平面外刚度不足还会影响到抗震设计中地震作用的分配,同样会影响到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4]。因此,对于砌体结构,楼、屋盖的平面外刚度对房屋的整体受力性能有重要影响。

针对这种地震破坏现象,中国学者提出了多种加固方法,如增大窗间墙的截面尺寸,提高窗间墙的承载力,改善窗间墙的延性等,但这些方法并没有从本质上改进砌体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59]。为了使抗震横墙在地震中承担大部分地震力,应从提高装配式楼、屋盖的整体性入手。《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98)[10]中建议的预制楼板的整体性加固方法是增设钢筋混凝土现浇层或增设托梁,其中增设托梁的方法由于施工技术复杂、经济资源花费较大等原因,极少在实际工程中采用。目前,大多数实际工程中多采用的加固方法是增设现浇混凝土叠合层。本文中以典型砌体结构教学楼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对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影响。2 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2.1 模型概况

本文中以上海市中小学教学楼抗震鉴定加固项目为依托,建立一个典型砌体结构教学楼有限元模型,教学楼结构平面和立面见图1。

上海市中小学教学楼大部分是建造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砌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砂浆强度等级检测评定为M2.0,烧结粘土砖的强度等级为MU10。建筑砌体墙厚度为240 mm,承重大梁尺寸为240 mm×400 mm,大梁下承重柱尺寸为240 mm×240 mm。空心预制板尺寸为240 mm×3 000 mm,板间间距为80 mm。空心预制板厚度为120 mm,按照弯曲模量一致的原则折算成实心预制板,厚度为114 mm。

结构建模时,忽略窗间墙的作用,采用实体单元模拟砌体材料,壳单元模拟预制板结构。结构所输入的地震波由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提供,为四川什邡市八角镇地震观测台未经校正的数据,共持时225 s,步长0.005 s,45 000个点。在不影响加速度波形的前提下,本文中选取第30~60 s的波进行计算,步长取为0.02 s,总共1 500个计算点。根据文献[11]中推荐的加速度校正方法,本文中对第30~60 s的加速度波进行了校正。

2.2 加固前的结构有限元分析

本文中把房屋结构的长轴方向(纵墙方向)作为x方向,把短轴方向(横墙方向)作为y方向。表1为加固前砌体结构教学楼的前6阶模态。由表1可以看出,结构第1振型表现为y方向的一阶平动,说明x方向抗侧刚度大于y方向抗侧刚度,这

是由于x方向的横墙较大,而y方向纵墙由于门窗洞口的影响,抗侧刚度较小。图2~11为结构加固前的试验数据。

从图2,3可以看出:教学楼顶层在汶川地震波作用下的y方向最大位移为49.1 mm,墙体倾斜率为0.271%,低于《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99)中规定的结构最大倾斜率为0.7%;顶层加速度时程最大值为39.86 m·s-2,放大系数为6.86。

从图4~6可以看出,纵墙与横墙的变形并不同步,且变形量存在较大差异。从图8~11可以看出,纵墙与横墙均出现了塑性变形。

砌体教学楼的横墙与纵墙在汶川波地震作用下不同响应的分析如下:

(1)图3表明,纵墙的加速度总小于横墙,由于楼盖平面外刚度不足,两者的加速度在地震初期之后并不同步。

(2)图4~6同样说明,在汶川地震波下砌体教学楼纵墙的y方向变形始终大于横墙的y方向变形,峰值时纵墙变形为横墙变形的137.5%。从位移角峰值的对比可以看出,每层纵墙的位移峰值均比横墙大2~3倍。

(3)图7中的纵墙剪力很小,剪力最大值为377.3 kN,横墙仍然承担了绝大部分基底剪力,剪力最大值为2 482.3 kN。

(4)横墙的主拉应力最大值为1.49 MPa,纵墙的主拉应力最大值为0.68 MPa。

2.3 加固后的结构有限元分析

为模拟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的加固效果,本文中利用壳单元Shell181模拟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利用其填充原预制板拼接缝。表2为加固后砌体结构教学楼的前6阶模态。砌体房屋经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加固后,因为结构形式及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横向及纵向砌体墙并未改变,因此其动力特性与未加固结构保持一致,其前4阶模态和自振频率与未加固结构基本相同,只有第5阶模态由y方向二阶平动变为x方向三阶平动,由于第5阶模态自振频率较高,其他地震中参与系数非常小,故对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不大。图12~21为加固后结构的试验数据。

教学楼顶层y方向最大位移为28.4 mm,墙体倾斜率为0.161%,比未加固前减小42.16%。结构

5.42 s After Strengthening的速度时程与加速度时程均比未加固时减小,最大速度由0.634 3 m·s-1减小到0.464 7 m·s-1,最大加速度由39.86 m·s-2减小到35.38 m·s-2,分别减小了26.74%和11.24%。

图14~16非常明显地体现了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加固对墙体变形的约束作用,纵墙和横墙变形基本同步。在图14中,纵墙与横墙的变形时程几乎完全重合,由此可见,加固的效果十分明显。

从图18可以看出,砌体结构的平面外变形基本一致,在地震作用下楼盖的变形基本保持不变。图19~21均可以说明,楼盖和屋盖经过增设现浇层加固后横墙墙体应力增大,塑性变形区域增大,塑性应变也随之增大;纵墙的应力大幅减小。

3 结 语

(1)加固后,横墙与纵墙的加速度基本一致,两者差异较小,并且横墙的加速度与纵墙的加速基本上同时达到各个峰值。而在加固前,横墙与纵墙的加速度存在差异,纵墙并不能通过屋盖系统与横墙变形保持一致,纵墙的加速度在地震作用阶段中总小于横墙。

(2)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加固后,纵墙变形有所减小,汶川地震波作用下变形由49.1 mm减小到28.4 mm。这是由于屋盖系统的平面外刚度提高,使其变形受到约束。同时,横墙的变形同样有所减小,变形由35.7 mm减小到27.6 mm。

(3)在纵墙侧向变形减小的同时,墙体应力也随之减小。加固前,纵墙的主拉应力在汶川地震波作用下为0.68 MPa,加固后减小到0.4 MPa。但是横墙的应力变化很小,加固前主拉应力为1.49 MPa,加固后为1.67 MPa。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专家组.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8,29(4):19.

[2]黄 冲.汶川地震后砌体结构震害调查与震害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11.

[3]王 庄,李遇春.既有中小学砌体结构校舍抗震加固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增):436441.

[4]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5]张 杰.加层改造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6]朱 坤.农宅开洞墙体抗震加固措施及有限元仿真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7]李 欣.砌体抗震加固中抗剪承载力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1.

[8]王 静.学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鉴定问题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9]骆光威.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震后鉴定及加固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10]JGJ 116—98,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S].

[11]爱德华·L·威尔逊.结构静力与动力分析——强调地震工程学的物理方法[M].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空间结构》2014年征订通知

《空间结构》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全国性专业科技期刊,1994年创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空间结构》主要刊载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分析设计、试验与实测、建筑造型、施工工艺、管理经验、工程实例、信息报道及有特色的空间结构工程照片等方面的内容。读者对象为科研单位、设计院、生产施工单位、质检管理部门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

《空间结构》为季刊,大16开本,96页,每期定价15元,全年共60元;兼营广告,10月起征订下一年度广告。《空间结构》自办发行,请直接汇款至本编辑部订阅,发行组收到汇款后即寄发票并按期寄给订户,务请在汇款用途栏或附言栏内注明订购《空间结构》份数及年限。订购款按以下方式汇寄:

开户行:工商银行杭州市浙大分理处 电 话:(0571)87952414(带传真)

账 号:1202024619914482876邮 编:310027

第5篇:砌墙实训总结范文

二、施工过程中留槎处置不当的原因分析

1、砌筑工人长期不按照规范规定操作施工,习惯于错误的留槎操作方法,图方便、省事。

2、施工管理人员对正确留槎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不会对结构安全造成影响,管理过程没有严格要求。

3、混淆“L”形转角、“T”形、“十”字形连接处有构造柱和没有构造柱处理的区别。

4、管理人员不能正确处理进度和质量的关系,或者是没有合理安排,规定正确的接茬处理方法。

5、施工安排不当,不能同时纵、横墙砌筑。

6、不论使用“内砌法”或者是“外砌法”做砌体施工,留斜槎操作工作量大,操作不方便。

以上操作和管理的原因,使留槎处置不当成为砌筑施工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质量通病”之一。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

1、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工艺、工法知识的学习,强化规范标准的教育培训。操作工人的技能学习应有地方政府劳务输出培训部门负责,或者由劳务资质企业委托培训,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操作者从业资格证书;由用人劳务资质企业负责对工人规范标准的培训和项目施工技术质量的管理,从源头抓住质量意识和知识培训关。

2、劳务承包方(劳务资质企业)必须根据施工项目总承包管理者的要求,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或《项目管理规划》规定,编制班组向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让工人明白规范标准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过程监督,记录施工部位,并组织班组内部自检,施行用质量评定工程量完成情况,与工资收益挂钩,强制性推行质量控制,革除操作“陋习”,监督留槎部位的处理。

3、总承包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班组的技术交底,正确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工法,保证适当地、持续进展;必须结合计划安排,有目的地解决不同阶段施工过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4、经常组织开展群众性技术“比武”或“比赛”活动,组织工法质量管理现场会,针对留槎施工中存在的现象,结合操作实践,正确解读留槎处置方法,指出不合理留槎施工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以往工程竣工后出现的质量问题教训,讲解因果关系,帮助提高对接茬质量的认识,并适时地、强制性按照规范标准规定,推行留斜槎施工。

5、对于因客观条件限制留斜槎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管理程序,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制定保证质量措施后,留直(阳)槎施工,决不能因怕麻烦、图省事,没有原则的将留斜槎改为留直(阳)槎,并保证按照规定加设锚拉钢筋。注意,不论任何种情况,都不准留阴槎。

6、由于留直(阳)槎的后续施工是塞填砌筑,为保证连接处砌体施工质量,必须保证:

(1)阳直槎的皮数杆控制应与后砌墙体的皮数杆控制必须建立在同一控制“50”线上,避免出现后砌砌体施工后出现的水平灰缝不平整,导致搭接不好,局部集中应力造成的破坏,搭接长度不够在极限使用状态下的破坏。

(2)后塞砌筑施工时,要把接茬处的浮浆处理干净,用水湿润;砌筑施工时,要按照已设皮数杆的要求,保证砂浆饱满,嵌砖平实;保证灰缝均匀密实。

(3)保证按照规范要求,合理放置拉结钢筋,并保证钢筋的数量、直径、长度满足设计规定。。

7、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根据设计抗震烈度等级要求,必要时,可与设计院联系以增加抗震构造柱的数量处理。

第6篇:砌墙实训总结范文

1.墙体结露原因

(1)墙体构造不合理,"冷桥"部位热阻值低,致使墙体内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而产生结露。从实际情况看,外墙窗过梁、墙梁、交角及建筑物中间开的门洞、房屋悬挑等部位结露问题较严重,有的甚至结冰。这些部位墙体内都嵌有保温性能远低于主体部分的钢筋混凝土梁、柱,其热损失比相同面积主体部分的热损失多,所以它们的内表面温度比主体部分低。外墙交角处,一方面由于放热面比吸热面大,另一方面在相同面积上角部由室内吸收的热量比主体部分少,所以交角内表面温度远比主体内表面温度低,在有构造柱的交角处同时又是"冷桥",其内表面温度更低。当"冷桥"部位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露点温度时,其内表面就结露,当表面温度太低时,就结霜甚至结冰。

(2)施工质量粗糙,墙体密实性差,产生冷风渗透,致使墙体辐射传热量和对流传热量加大,表面温度降低产生局部结露现象。

①构造柱砼振捣不实,存在孔洞。

②砌体施工组砌不合理存在通缝,施工间断处不按操作规程要求留槎,接砌时立缝砂浆不饱满。

③施工洞口、脚手眼等部位堵砌质量差,砂浆不饱满或存在小的空洞。

④小型砌块规格不全及使用缺棱掉角严重的砌块,组砌及抹灰时用红砖找,形成局部"冷桥"。

⑤外墙抹灰分格缝处,缝底抹灰压不实,雨季向墙体内渗雨水,造成墙体局部夏季潮湿冬季结露。

⑥屋面、厨房、卫生间渗漏,引起墙体潮湿,热阻值降低,冬季结露。

(3)工程开工晚、施工工期、冬季交工墙体潮湿,降低墙体材料保温性能,引起北山墙及外墙交角部位结露。

(4)供热温度达不到标准。加剧墙体结露,房间所需的正常温度是靠采暖设备供热和维护结构保温互相配合来保证。

2.处理及防治措施

2.1"冷桥"部位处理

"冷桥"部位墙体的热阻值明显低于最小热阻值,采取将原抹灰层铲掉,贴50mm厚岩棉板,聚苯乙稀泡沫板等高效保温材料,外挂钢丝网抹灰的办法处理。通过增加"冷桥"部位的热阻值,达到提高墙体表面温度的目的。该处理方法占用室内使用面积,可与用户协商结合其室内装饰综合考虑处理。对于墙梁,门洞及悬挑部位形成的"冷桥"可在室外按上述方法处理。

2.2施工质量缺陷部位处理

墙体潮湿部位抹灰铲除后,将墙体不密实部位塞抹密实,然后将潮湿部位加热烘干,抹20~30mm,厚的保温砂浆。由于外墙抹灰分格渗雨引起结露,还应在室外将外墙抹灰分格缝重新用防水砂浆抹压光滑密实。

2.3施工阶段防治

⑴提高建筑物的整体保温性能。结合建筑物的立面设计,综合考虑墙体"冷桥",外墙交角等传热异常部位的保温设计。如将轻型墙体窗过梁和圈梁由240mm宽改为200mm,墙体中间加50mm厚岩棉、聚苯乙稀泡沫板等保温材料;轻型墙体在构造柱处的间墙及外墙轻角处(向山墙延伸不小于2倍墙厚)墙厚增加60mm,在构造柱及外侧砌体之间加设50mm厚聚苯乙稀泡沫板等憎水性保温材料。为加强设置保温夹层部位砌体的强度和整体性,每两行砌块即设一层焊接钢筋网片拉结,通过增加传热异常部位的热阻值,提高其内表面温度,防止墙体结露。

⑵小型砌块墙体必须严格按施工图和标准图施工,对操作工人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砌筑质量,保温墙体必须采用保湿砂浆砌筑。推广使用一些专用工具,保证砌筑砂浆的饱满度。

⑶构造柱施工要留好清扫孔,浇筑混凝土前将内部落地灰等清理干净,并将砖砌体及模板浇水湿润,以免砼产生夹层及蜂窝麻面,为避免构造柱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外部墙体向外涨,沿竖向在砌体外侧备两道木方以增加其刚度。构选柱混凝土应分两次浇筑以减少对外部墙体的侧压力。

⑷砖砌体工程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墙体平、立灰缝砂浆饱满度,山墙尽量少留或不留脚手眼等洞口。

⑸严格控制屋面防水,厕浴间的施工质量,屋面细部要按图纸及标准图要求处理到位,水漏斗及水落管的材质及安装质量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以免渗漏影响墙体的保温性能。

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工期,尽量避免深冬季节送暖进户。若冬期进户,应与供热部门协商好,必须保证供热温度。

第7篇:砌墙实训总结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common housing leakage is generated, an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do the work to prevent leakage of housing.

Key words: housing leakage prevention technology;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697.3+2 前言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建设日益发展的情况下,房屋建筑的渗漏问题及其危害性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注意。虽然施工技术不断改进日益成熟,但是仍然有许多建筑企业,在房屋渗漏的预防上措施不当,相关渗漏的事件屡见不鲜。房屋的渗漏部位通常会使内墙墙面返潮,墙面装饰发白,甚至抹灰层脱落,轻则影响室内美观,重则导致房屋功能受限。房屋渗漏的原因贯穿于设计、施工、监督和验收的全过程,只有找出造成房屋渗漏的本质因素,才能通过科学设计、合理选料、严格施工等措施预防裂缝的产生。

1、房屋渗漏现象的主要原因 房屋渗漏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严重时还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必须重视房屋的渗漏。导致房屋渗漏的原因如下:

1.1 在外墙立面设计之初,设计单位忽略防渗环节。

一方面没有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象资料进行针对性设计,而采用通用的屋面设计方法;另一方面施工方法和材料单一,达不到因地制宜,灵活施工的要求;再一方面保温屋面未设计排气口,保温层水分蒸发破坏了防水层而失去防水功能。

1.2 防水材料方面。

屋面工程上常用沥青生产的油毡做防水材料,但由于沥青质量变化较大,特别是含蜡高的沥青,受温度的影响很明显,大大降低了防水层的效果;现代工业民用建筑大多都是框架结构,墙体均由砌块砌筑,防水性较差,一旦抹灰时所用防水密封材料不合格就会导致渗漏。

1.3 施工方面的原因。

施工质量参差不齐最容易产生渗漏现象。施工时未按设计方案及相关技术标准施工,随意性较大,使结构层产生微小裂缝,如屋面结构的混凝土未精心养护等;在做防水处理时,卷材之间的搭接、收头等不符合要求而造成渗漏;墙柱与砌体墙拉结筋不牢或未设拉结筋以及抹灰时未按设计配比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渗漏。另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和使用中的人为随意施工也是造成的渗漏因素。 总之,在设计、施工、监督和验收的全过程中任何一个节点操作不当都可能引起渗漏,可见造成房屋渗漏的因素之多,本文仅列出冰山一角。

2、房屋渗漏现象的具体处理措施

2.1 砌体外墙缝隙引起的渗漏。 在施工时,框架剪力墙护墙或充填外墙拉结筋设置不正确或设置过多,会使砌筑施工难度加大,墙体容易形成通缝。墙体的砌筑是预防裂缝的重要环节,一定要认真对待。处理措施:设置拉结筋,一定科学合理,既不影响施工,又能达到强度要求;特别重视砌体质量,干砖使用前应浸水,砂浆强度及砌体灰浆饱满度应作为重点来抓;在砌筑过程中,不可随意将不同强度和密度的砌块混砌;砌筑完成后,一定要检查墙体灰缝饱满度。

2.2 屋面渗漏及治理措施。 屋面是房屋的最上部结构,起承重、防水和保温隔热的作用,如果施工不当,就会造成渗漏。渗漏一般表现为落水口处漏水、檐沟漏水和天沟漏水等。治理办法:屋面防水处理应因地制宜(根据工程所处位置,环境和温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漏防水材料,必须按防水材料的相应规范施工;为防止温度下降出现冷缝,应延续而无间断的浇筑钢筋混凝土,并在浇筑时不断振捣增强密实度;找平层是屋面防水的基础,在满足必要的强度、刚度和结构整体性的同时,还应具备合理的坡度,并设置合理的分隔缝和分隔间距;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做好保养护理工作,严禁搁置重物操作。

2.3 地下室的渗漏及处理方法。 地下室常见的通病有:缝的变形产生的渗漏、混凝土渗透产生渗漏、连接缝产生的渗漏等。治理方法:为了防止缝的变形,应选取符合规格的止水带,安装前检查墙体无缺陷,安装后注意密封,灌注混凝土时需确保止水带不被挤压;在侵蚀性环境下,水泥标号选取不当就会产生渗漏,混凝土的抗渗漏等级应在P8以上,主体厚度250mm以上,宜采用机械搅拌且需增长搅拌时间;在墙面及地面硬化时,必须保证混凝土表面干燥,同时垫铺一层与混凝土一样的水泥砂浆;在浇筑地板时,应在墙体设连接缝,连接缝高度在地面300mm以上;浇筑完成后必须有14天以上的养护时间。

2.4 外门窗渗水。 门窗渗漏水问题主要在安装环节,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的处理质量决定了是否会发生渗水。按规范规定,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宽度一般控制在2 cm~3 cm,在如此窄缝中,嵌砂浆或填充其他柔性材料有一定难度,需仔细和耐心。防水嵌缝膏的施工质量是防水的第一道屏障。施工时,门窗框四周缝隙表面须留5 mm~8 mm深的凹槽,保证防水膏的厚度。

2.5 施工脚手架孔、大模螺栓孔渗漏。 脚手架孔、大模螺栓孔封堵不密实,造成渗水。封堵脚手架孔、大螺栓孔时,要选用带有膨胀性能的混凝土或砂浆填塞密实,可用10 cm×10 cm的聚丙纶防水材料块粘贴于外墙孔洞处,可有效控制渗漏。

2.6 空调孔、烟囱孔渗漏。 空调孔、烟囱孔后期安装封堵不密实,易造成渗漏。施工时,可用相应孔洞直径的PVC管做预留套管,防止雨水从预留孔洞处向墙内渗水,有效控制预留孔洞处渗水。

3、防止房屋渗漏的综合治理对策

3.1 技术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人员应将施工的各项指标向工人交待清楚。严禁干砖上墙,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饱满度,水平缝要填满砂浆,用勾抹子仔细补喂灰浆的方法来保证外侧竖缝质量。上下灰缝应在抹灰前仔细检查一次,遇到未勾或沉裂的应补勾填实,沉裂缝宽度不小于10mm。另外,技术人员还应不定时抽查工人的操作,对不按要求施工的人员应严肃处理,确保不是人为故意而出现的质量问题。

3.2 加强对工人的培训。 前文已述,房屋渗漏很多情况下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人为原因无非有两种:其一故意投机取巧,不按工艺步骤操作;其二自身技术和能力有限,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两个因素归根结底是工人的个人素质不高造成的,为了提高工人的素质,应加强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应注重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两方面。另外,应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次激发工人的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

第8篇:砌墙实训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墙体改革的实施以及新型墙体材料的广泛推广范围越来越广,外墙饰面砖、外墙涂料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建材、设计、施工等因素,造成近年来建筑物外墙渗水现象普遍,严重地影响到建筑物的装饰效果、耐用年限,并困扰着用户的使用。笔者现根据近年来对工程外墙渗漏的经验总结,分析外墙渗漏产生的类型、原因,并简要地介绍其防治措施。

2 建筑外墙渗漏的类型

2.1 砖混结构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砌体结构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在相同温度环境下,前者的伸缩值要比后者大,当外墙砌体抗剪强度不够时就会引起墙体开裂。

2.2 混凝土外墙裂缝引起的渗漏 由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形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其表面的蜂窝、麻面、孔洞如处理不当易引起渗漏。

2.3 砌体外墙缝隙引起的渗漏 框架结构的填充外墙、脚手架眼填塞不实、穿墙管线等部位塞灰不严密,都会留下渗水通道,造成砌体渗漏。

2.4 外墙装饰面施工质量不良引起的渗漏 在施工前没有按施工要求堵塞墙体上的空洞和缝隙;饰面砖勾缝用砂浆标号太低、勾缝不认真;饰面砖粘贴不实,出现空鼓,形成储水囊均会引起渗漏。

2.5 基层过湿、过干裂缝引起的渗漏 饰面抹灰时由于浇水过量,在基层有浮水的情况下就急于抹面,容易产生流坠开裂;浇水不匀,局部干湿差别过大,面层也会因干缩不匀而产生裂缝。

3 外墙渗漏的原因分析

3.1 建材的原因

(1)墙体材料。一方面,由于使用了新型的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黏土砖或空心水泥砖等)但缺乏相应的经验,造成了渗漏;另一方面,现在建筑多为框架的结构,外墙砖仅起到填充作用,而由于实心红砖的温度膨胀系数是混凝土的2倍左右,在温差作用下,砖与混凝土柱之间容易出现裂缝,引起渗漏。

(2)外墙装饰材料。如现工程多采用的外墙饰面砖是不透水性材料,其粘结材料一般为水泥浆,灰浆的不饱满或勾缝水泥浆也易形成空腔,形成细小的裂缝,这样水在风压的作用下就可钻进饰面砖内的空腔,造成渗漏。

(3)外墙抹灰。现在外墙抹灰一般用水泥砂浆,其强度、刚度均比砖墙高出甚多,再加上外墙因结构垂直误差,用抹灰厚度去调平的因素,使得外墙抹灰层常出现开裂现象。

(4)铝合金窗铝。铝合金窗台最低处没有泄水孔,让进了铝材空腔的水自动流出;推拉窗底框内缘板没高过外缘板,水在风作用下也易越过导轨,进入室内;铝材之间接缝没用扣接,也没用密封胶密封,造成雨水沿这些孔洞进入框内空腔而渗入墙身,引起漏水。

3.2 设计的原因

(1)现在的很多设计方案,设计者不设窗楣线和滴水线,只做鹰咀构造,窗一般置于墙中,这样外窗楣就只有5-6cm,所以雨水在风力及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就很容易越过鹰咀线,造成漏水。

(2)有些设计外墙饰面砖设计成拼缝,砖之间就没填缝材料;更易造成漏水;女儿墙根部是易开裂的部位,如果设计一道反梁,女儿墙砖墙砌在其上,则会减少女儿墙根部开裂造成的漏水。

(3)外墙饰面为涂料的,缺少保护层,由于温差变化大,涂料层和抹灰层的冷缩热胀比较频繁而产生裂缝,而设计对此类墙面没有具体的抗裂要求;外墙预留洞口没有防水设计,往往也是漏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3.3 施工的原因

(1)施工不当引起裂缝。

(2)混凝土构造柱与砖墙结合处渗水。

(3)外墙饰面砖和打底层砂浆粘结力不足。

(4)在粘贴瓷砖时,由于施工时砂的密实性和饱满度不够,形成许多相通或不相通的空腔,雨水进入后便形成了蓄水腔;贴面瓷砖是在高温条件下烧结而成,本身具有密实性,通常情况下具有不透水性,但是由于勾缝不密实,雨水通过瓷砖勾缝处的微裂缝会慢慢地渗透至建筑物的内部,产生局部的渗漏,导致室内墙壁潮湿的情况。

4 外墙渗漏的预防措施

4.1 设计层面的预防

(1)外墙的设计要求具有防水概念和功能设定,并在设计图纸上明确分隔缝留置。

(2)对外墙涂料饰面要进行打底砂浆和涂料层的抗裂措施。

(3)工程要有伸缩缝、变形缝的设计及其防水细部要针对施工实际的可行性确定等。

4.2 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1)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介绍,同时加强检查。如在砌筑前要对砖浇水,严禁干砖上墙;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饱满度。

(2)对砌筑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是: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灰缝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3)施工人员要加强砌砖工程质量检查,要求每一皮砖的灰缝横平竖直、厚薄均匀。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4.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墙体砌筑。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混合砂浆中强化使用石灰膏;加强框架柱与墙体交接处的施工;确保砌筑砂浆饱满度;外墙砖外侧需随砌随收缝,保证灰缝密实;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米;外墙砌体的转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采用留垂直凹槎或凸槎接口的砌筑方法;避免顶层窗下八字裂缝、竖向裂缝出现,采用在顶层窗台加通长配筋混凝土封顶窗盘的方法,增强刚度,消除裂缝。

(2)抹灰层。基层必须处理干净,尤其是残存木屑,并提前1天浇水湿润基层;混凝土面必须毛化处理;不同材料墙体交接处必须挂加强网处理,避免受温度变化收缩不均匀影响而产生裂缝;罩面成活后第2天浇水养护,坚持7天以上;当抹灰层总厚度不小于35mm时,严格按施工技术措施执行;外墙抹灰的接槎,应留在与墙柱、墙梁、剪力墙和楼面的接缝处错开3-5cm的部位。

(3)贴砖施工阶段。抹灰前墙面浇水湿润透,砂浆具有好的和易性和粘结强度,底层砂浆与中层砂浆合比应基本相同;采用防水防渗漏彩色填缝料进行外墙砖填缝;镶贴时,在面砖背后满铺粘结砂浆,镶贴后,用小木槌轻轻敲击,使之与基层粘结牢固;贴完每一皮后须将砖上口灰刮平;收缝时使用圆形器具推缝,并要求砖缝光滑平顺,严禁有砂眼、孔洞;饰面块材在使用前清洗干净,隔夜用水浸泡,晾干后使用;外墙镶贴饰面块材要牢固。

第9篇:砌墙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建筑;砌块砌体;施工工艺

传统的砌体由于自重大,施工强度高、生产效率低下而逐渐的不能适应现代建设工程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新型的墙体材料出现,改善了砌体施工的工艺。在新形势下对砌体的施工工艺进行研讨,以促进建筑事业的发展。

1 砌块砌体的施工技术

1.1 砌筑用砖的类型

砌筑用砖按照原材料不同来划分,有粘土砖、煤矸石砖、粉煤灰砖和炉渣砖等;按照生产的工艺划分可分为压制转、蒸压砖和蒸养砖;按照有无空洞来划分可分为实心砖和空心砖。

1.2 砖墙的砌筑要求

砖墙的砌筑要遵守以下的几个要求: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以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同时砌筑的要有规律,减少砍砖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和提高建筑效率;当采用一顺一丁方式砌筑时,七分头的丁面方向依次砌丁砖,顺面方向依次砌顺砖;砖墙的丁字接头处,应分皮相互砌通,内角相交处的竖缝要错开四分之一的砖长,并在横墙的端头处切七分头砖;砖墙的十字接头处,要同样分皮相互窃通,立角处竖缝错开四分之一的砖长。

1.3 砌筑的方法

砌筑的方法主要有三一砌筑法、二一八三砌筑法、挤浆法和刮浆法等,其中三一砌筑法和挤浆大最为常用。

三一砌筑法,是指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这种砌法具有灰缝容易饱满 ,粘结性好 ,墙面整洁等优点。在实心砖砌体的砌筑中采用广泛。

二三八一砌筑法,即是指由二种步法(丁字步和并列步)、三种身法(丁字步与并列步的侧身弯腰、并列步的正弯腰、丁字步的正弯腰)、八种铺灰手法(砌条砖用的甩、扣、泼、溜和砌丁砖时的扣、泼 、溜,一带二)和一种挤浆动作(砌砖时利用手指揉动 ,使落在灰槽上的砖产生轻微颤动 ,砂浆受振以后液化其中的水泥浆颗粒充分进入到砖的表面 ,从而产生良好吸附粘结作用)所组成的一套砌砖工艺。这种方法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易学,符合人体正常活动规律的特点,一个新工人通过两三个月的训练即可掌握。

挤浆砌筑法,即用大铲或铺灰器在墙顶上铺一段砂浆 ,然后双手拿砖或单手拿砖 ,将砖挤入砂浆中一定厚度之后把砖放平 ,要求达到下齐边、上齐线的要求。这种砌法具有可以连续挤砌几块砖 ,动作流程简单,平推平挤可使灰缝饱满,效率高等优点,保证砌筑质量。

1.4 砌筑的的施工工艺

砖墙的砌筑一般包括抄平、放线、摆砖、立皮数杆、挂线、砌砖、勾缝、清理几道流程。

抄平。是指砌墙前在基础防潮层或者楼面上定出各层标高 ,并用 M7.5 水泥砂浆找平 ,使各段砖墙底部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放线。根据龙门板上标注的轴线及图纸上标注出的墙体尺寸 ,在基础顶面上利用墨线弹出墙的轴线和墙的宽度线,并同时定出门洞口位置。

摆砖。在放线的基面上按预先选定的组砌方式进行试摆。摆砖的目的是为了检查所放的墨线在门窗洞口、附墙垛等处是否符合砖的模数 ,以便尽可能减少砍砖。

立皮数杆。皮数杆是指上画有每皮砖和砖缝厚度以及门窗洞口、楼板、梁底、过梁、预埋件等标高位置的一种木制标杆,用来指导砌筑的过程。

挂线。为保证砌体的垂直平整,砌筑时必须挂线,一般二四墙可单面挂线,三七及以上的墙则要双面挂线。

砌砖常用的是“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砌砖时,先挂上通线,按摆砖的位置把第一皮砖砌好,然后盘角。盘角又称立头角,指在砌墙时先进行墙角的砌筑,然后从墙角处拉准线,再按准线砌中间的墙。砌筑过程中保证墙面垂直平整。

墙砌完后,要进行墙面修正及勾缝。墙面勾缝应深浅一致,搭接平整,不能出现开裂、丢缝和粘结不牢等现象。砖墙勾缝宜采用凹缝或平缝 ,凹缝的深度一般为 4-5mm。勾缝完成后,要进行墙面、柱面和落地灰的清理。

2 砌体工程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措施

砌体的抗拉、抗弯和抗剪性能较差,而由于设计、施工和原材料等多方面的影响,砌体容易出现很多的结构质量事故。砌体的事故多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2.1 原材料不合格及其预防措施

砌块质量、砂浆强度、掺合料和外加剂等材料的不合格,都会导致砌筑建筑的质量事故,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首先,砌筑所使用的材料的品种、强度必须符合相关的要求,并规格一致,在使用前要检查出厂合格证和实验报告,检查合格后才可以在建筑中使用。其次,要做好水泥、中砂、掺合料外加剂的选用。中砂必须要通过5㎜筛孔的筛选,配备M5以上的砂浆,砂的含量要控制在5%以下,不能含有杂草等杂物,以造成对砂浆强度的影响。掺合料石灰膏、生石灰粉等,严禁使用冻结或者已经脱水硬化的石灰膏,掺合料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并检验合格。外加剂的剂量、稀释的方法和搅拌要求等技术要求都要按照规矩进行,检验合格后使用。

2.2 施工质量不合格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砂浆的粘稠度过大或过小、砂浆不饱满等原因,都会促使砌筑建筑产生裂缝,施工过程甚至会出现通缝等质量问题。在施工时没有按照设计的图纸进行,构造柱钢筋的配筋和锚固不符合要求也是容易造成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

预防的措施,砌筑之前对转砌体进行浇水可以增加砖和砂浆之间的粘结力,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也可以是砂浆在操作面上保持一定的摊铺流动性,便于施工的操作,有利于保证砂浆的饱满度。这些都有利于砌体的施工质量。砂浆的质量也十分重要,不同的砂浆品种之间的搅拌方式和时间都要符合严格的规定。砂浆的搅拌要随搅拌随用,不能长时间的放置,更不能使用过夜的砂浆。

2.3 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其预防的措施

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带来的。由于室内温差较大,钢筋混凝土楼盖和墙体温度变形之间的差异,容易造成外纵墙在门窗洞附近或楼梯间等薄弱的部位产生竖向的裂缝,这种裂缝有时会导致楼盖的相应部位产生断裂,形成内外贯通的周围裂缝。温度的变化还会在房屋的墙体及楼盖结构中引起因约束变形而产生的附加应力,当这种附加应力过大时,会在墙体上产生局部地方竖向的裂缝。

预防的措施。设置伸缩缝。按照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设计伸缩缝,宽度在30㎜左右;根据砖石结构的设计规范,顶层砌体的砂浆强度一般为M2.5,为了满足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的需求,可适当增强强度。在墙体较为薄弱的部位等处可使用钢筋砖砌体。

3 总结

砖墙是现代建筑的基础承重结构,砌筑的质量至关重要,只有不断的改进砌筑工艺,采用新的砌筑方法,才能满足人们对建筑更高的质量需求。

参考文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