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比较文学课程改革

比较文学课程改革

关键词:比较文学现状改革探究

一.比较文学教学现状的分析

首先是比较文学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比较文学出现的历史并不是很久,迄今只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一门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它发展迅猛,很快成为国际文学界的一门显学,世界各国的大学纷纷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新中国的比较文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得到了全面复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二级学科。但是绝大多数高校只重视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开设,而忽视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本来应该作为必修课程的比较文学,在一些学校成为选修课,甚至一些二本院校根本不开设比较文学课程,使比较文学的教学沦为一种尴尬的境地。当前比较文学教学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解的歧义性使然。很多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文学理论课程中都存在着跨越国家界限、跨越民族界限、跨越文化界限的研究,比较文学没有必要作为一门学科而单独开课。持有这种偏颇的观点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明确比较文学中“比较”的独特涵义,不了解“比较”在比较文学学科中不仅仅是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它更是一种立场、一种视域,有其独特的涵义。其次是比较文学教材过于偏重与理论性与体系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比较文学在中国全面复兴以来,国内比较文学学者结合比较文学的发展编写了一些比较文学教材。到目前为止,可以说不同院校、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比较文学教材不下数十。这些教材有力地推进了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代表性的教材,如乐黛云编写的《比较文学原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孙景尧、谢天振、陈惇等主编的《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初版)、曹顺庆等编写的“马工程”教材《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等。这些比较文学教材虽然各个不同层次的院校编写,却具有大致相似的特点,即教材内容所关注的是比较文学学科的体系化,几乎包括了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全部的研究类型,而各种研究类型往往又是基于深厚的理论,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对于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难以理解与消化。

二.比较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通过对当前比较文学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加以改进: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加强对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视。作为汉语言文学高年级开设一门专业课,不管学校将比较文学定性为必修课、必选课还是选修课,作为比较文学专业课的教师,都不能因此而轻视它,将它视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我们应该明确,在有限的课时内,要让学生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达到何种目的和效果。以我校为例。比较文学虽然只有22课时,但是我们应该在这22课时中,让学生区分什么是比较文学,什么不是比较文学,了解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如何写作比较文学论文等等问题。我们认为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运用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古今中外具有可比性的各种文学现象,认识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从而拓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使文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层面。其次,针对当前过于注重学科理论的教学内容,我们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根据我校目前的课时安排,结合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学科理论、研究方法以及文学范围内的比较文学研究三大块。第一部分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基本性质,包含比较文学的定义、性质与特点,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史及其在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具体包括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准备工作及研究步骤,可比性的理解以及实际操作确立可比性的方法,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基础以及比较文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等。第三部分主要是结合比较文学研究中学者们的经典论文,介绍影响研究中的渊源学、流传学、媒介学、形象学及平行研究中的主题学、文类学、比较诗学等,这一部分重点是通过对比较文学经典论文的分析,在借鉴与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掌握比较文学论文的写作方法。第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第一部分比较文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主要以讲授法讲解这一部分的内容。第二部分对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讲解,可以将讲授法与个案法相结合。比如关于比较文学的研究步骤,有一些是与一般的文学研究没有区别的,一些是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研究独特的。这些具有独特研究的过程我们应该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讲解。如在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对资料的收集,与其它的文学研究一样,应该是越全面越好。但是我们应该注意译本的选择应该尽可能选择那些名家名译,同时应该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的作品。在资料收集好后,相对于一般的文学研究,我们应该明白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还是文学与其它学科之间关系的研究。如果在动笔写作之前,没有弄明白这一关系,研究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为了讲清楚这一问题,教师最好结合自己的研究,以案例的方式举例讲解。笔者在讲解时,便是结合自己写作井原西鹤的“浮世草子”与“三言”、“二拍”的关系讲解这一知识点。从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来看,浮世草子与“三言”、“二拍”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真挚爱情的肯定,都出现了大量的商人题材,对商人地位的肯定等等,而且都有比较明显的道德训诫的内容。从文学表现形式来看,二者都采用韵散结合的方式,每一章均以一段韵文开头来点明题意,引出一个小故事,进行一番思想训诫,然后再进入主体故事,故事结束后又是以道德说教结束这一章的内容。此外,从两者出现的时间来看,“三言”等作品比浮世草子早至少50年,而且在中日文化文学交流史上,日本文学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是非常普遍的,综合这些情况,很容易让研究者得出浮世草子是受到“三言”、“二拍”的影响的,从而做出影响研究的判断。但是笔者在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却发现井原西鹤生平并没有阅读或者接触过“三言”、“二拍”,而且有史料明确记载了“三言”、“二拍”传入日本是在井原西鹤去世半世纪之后的事情。显然对二者做出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是不恰当的。这需要我们调整思路,改变原有的研究发现,另寻途径去探索二者的关系。除了讲授法、案例法,研讨法应该是比较文学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方法。通过研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在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上掌握好比较文学方面的知识。如在学习比较文学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的时候,在学生明确了传播研究法、影响分析法、平行比较法、阐发研究法等操作方法的涵义,以及每一种方法的具体研究步骤之后,可以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某种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并写出相应的论文提纲。教师可以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源,给出明确的研究对象,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及感兴趣的对象,展开分析。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的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并按照一定的问题分类来处理资料。如为了让学生掌握传播研究法及其具体操作,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外国作家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作一篇比较文学论文的写作。以易卜生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为例,让学生先对二十世纪初以来中国对易卜生的介绍与翻译的情况进行梳理,然后按照时间(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将其传播分为几个阶段,要求学生归纳概括出各个时期易卜生传播的特点,并结合各时期中国的社会文化状况来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最后让学生将自己所写作的论文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训练与讨论中使学生清楚传播研究法作为比较文学的第一阶段法国学派的研究范式,它关注的是文学的外部关系,而不重视文本的文学性的特点。同理,以同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区分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以及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根本性分歧。综上所述,要做好本科阶段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作为教师,应该在计划的教学课时内,针对所在学校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材与教学内容,兼顾课程理论性的同时,突出其实践性,使学生在具体的论文写作中领会比较文学的基础知识,为文学研究拓宽视野,也为日后的进一步学习与从事比较文学研究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戚剑玲.文化自信背景下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理念研究[J].教育观察,2018,7(15).

[2]杨玉珍.本土化与主体性:本科比较文学教学探索[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6).

[3]王天红.《比较文学导论》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7).

作者:袁盛财 单位:邵阳学院中文系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