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办高校播音主持建立激励机制路径

民办高校播音主持建立激励机制路径

摘要: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新媒体技术不断进步,自媒体平台不断扩张与发展,倒逼民办高校播音主持专业顺应时代潮流和需求,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本文通过对现实困境的分析总结,以激励机制为理论依据,给出符合播音主持专业特点的学科竞赛架构思路,并为其设计一套较为详尽的保障制度,以期达到推动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改革;激励手段;竞赛架构;保障机制

一、现实困境

从“体量”这个维度来看,无论是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数量,还是吸纳播音主持类考生的人数,民办高校都应作为我国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重要基地,为我国广播电视及新媒体事业的发展提供大量且优质的人才储备。但由于“民办”“二本”或“三本”的标签,绝大多数播音主持专业的新生对其认可度并不高,更多只是一种无奈或保底的选择。这种消极的选择心理通常表现为“负面的入学情绪”“学习态度不端正或不积极”“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以及“参与专业实践和学科竞赛的热情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以上问题也致使教师在专业教学和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频频反馈“学生能力不足”“优质学生‘少而重(chóng)’”和“难以实现‘产品化’的课程教学目标”等情况。为打破并改善这一现状,在专业教学和实践指导过程中营造一种竞争、激励的学习氛围,是突破教学困局、激发学生潜在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因此,以激励机制为导向,结合学科特点,建立常态且稳定的学科竞赛体系,进而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是本次教研的重要内容。

二、激励机制

激励是一种手段,是主体(激励者)为促使客体(被激励者)对某一目标产生欲望,再转化为具体的执行过程,所采用的一种手段。激励一般表现为言语上的鼓励、支持,以及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美国心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对激励的定义是: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1]。中国管理学家苏东水将激励定义为“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2]。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则认为“激励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感觉的需要出发,由此引起要求或要追求的目标,便出现一种紧张感(即未满足的愿望),引起为实现目标的行动,最后满足了要求”[3]。由以上各学者给出的定义可知,激励至少具备三个特征,即潜在性(需通过不断地诱导和激发才得以呈现)、个性化(个体的内在需求使激励具备可执行性)以及导向性(须有明确的行为目的和价值取向)。同时,为了更好、更持久地实现激励效果,需要把激励行为置于一个可使其正常运作且良性发展的机制中。学者邓纯东认为“机制就是一个系统稳定发展、一个实体运行所依赖的一切体制、制度、办法、习惯的总和”[4]。结合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及学生特点,以学科竞赛为路径的激励机制就应运而生了。

三、播音主持专业学科竞赛的架构

通过湖北地区同类型普通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设置展开的研究,其专业课程设置基本遵循“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分方向(类型)技能训练—集中专业实践”的线性发展路径。学科竞赛的框架设计不仅要考虑上述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路径,还应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实践训练要求和岗位能力需求,为播音主持专业提供一个可参考和执行的学科竞赛架构。

(一)大一阶段的学科竞赛主要围绕专业基本功展开注重知识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可仿照《开心辞典》《一站到底》等综艺栏目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推选参赛队伍,参与基础知识问答、抢答和基本功能力考查等环节。为保证大赛正常有序开展,可由专业教师负责主持工作。

(二)大二阶段的学科竞赛主要围绕专业技能展开注重考查学生的作品朗诵、新闻播音、命题演讲、模拟主持、材料评论和专题配音等专业技术能力。可依据大二年级专业课程设置,从中选择3~5种能力类型,以“校园金话筒大赛”为形式组织开展。还应要求学生在备赛过程中完成素材拍摄、整理与剪辑等相关工作,丰富内容形式,强调视听感受。

(三)大三阶段的学科竞赛主要围绕省级及以上的专业竞赛展开如“大广赛”“校园主持人(金话筒)大赛”“大学生艺术节”“夏青杯”“齐越节”,以及地方语委、文联、文旅等主管部门和媒体组织的各类主持人大赛、主题演讲和诵读大赛等。注重考查学生的竞赛成果转化能力,也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指导水平的综合检验。大四阶段的学生面临撰写毕业论文、制作毕业设计、考研或找工作等实际压力,因此不对其提出参与竞赛的要求。以上各阶段的学科竞赛要注意以下事项:赛前制定全套执行方案,如竞赛流程、评分标准和奖励内容,提前准备题库;在备赛和竞赛过程中,专业教师需要对选手要进行指导,计算课时量;利用新媒体对大赛进行网络直播,采用留言、评论和弹幕等手段营造热烈的现场氛围;赛后将精彩片段、花絮等上传至学院网站、官微、公众号等平台,同时将大赛的影像资料刻成光碟赠予选手、嘉宾评委,并留档保存。

四、建立长效且稳定的保障机制

为确保以学科竞赛为路径的激励机制能长期有效地运行发展下去,必要的保障制度是其重要内容。笔者在调研和经验总结的过程中,逐渐理清了顶层设计、人才选拔和制度留人的架构思路,并据此为保障制度制定了详细规划。

(一)顶层设计由核心部门、约束制度、保障措施三部分组成其中核心部门的名称可为“xxx大赛办公室”或“xxx大赛组委会”,主要功能为分享大赛指导经验和参赛经验,加强以赛促教的教学经验交流,围绕大赛组建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建立名师与青年教师的互动合作模式,形成大赛成果的“孵化站”、课题选题的“生成站”、优秀教师的“培养站”。约束制度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辟出的实践创新教育板块,设置专业基础训练指导、学科竞赛技术指导课程,并给予学分、课时保障。课程按照已确定的周期性学科竞赛进行内容规划。该制度的执行能使学生专业学习有获得感,个体需求被重视、满足,进而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练习氛围,同时也能增强专业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保障措施则表现为在教学中导入大赛标准,充实课程内容,调整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涵。把专业教师对大赛的指导次数、所指导的学生在大赛中的获奖等次列入年度业绩考核、职称晋升评定、工资提升评定、职务任免评定等必要指标中,切实保障指导教师的实际利益。同时,还要在专款专用和实验室条件倾斜等方面给予保障。

(二)人才选拔由人人参与、优中择精、精中拔强的线性思路依次构成人人参与首先是要设计课程竞赛方案,完备课程竞赛题库。随后采用班级赛和个人赛相结合的模式,尤其是“一课多班或多组”的课程,采用组别竞赛,然后再遴选出优秀个人进行个人赛。重点考查学生对课程或阶段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优中择精体现在从课程赛到校级赛的过程中。表现为竞赛环节更具复合性;竞赛对象跨班级,也可跨年级;竞赛平台从课堂上升到舞台,并从课程竞赛中选拔优秀个人参加校级比赛。精中拔强主要围绕几个重要的省赛、国赛开展。首先对以上几个大赛的主题、规则展开分析,明确选手素质能力要求,从校级竞赛中选拔好苗子,再指定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同时成立助理组,负责素材拍摄、视频剪辑、配乐制作等工作。最后举办模拟赛,强化选手心理素质,熟悉竞赛氛围,找到漏洞,补齐短板。

(三)制度留人由目标留人、利益留人、机会留人和情怀留人构成目标留人表现为这种阶段性、连贯性的学科竞赛,不仅能使学生在赛后获得物质和荣誉的奖励,更能明确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形成一种强烈的目的意识。利益留人表现为除必要的物质奖励外,还应结合学生参赛级别、获奖等次,从选修学分冲抵、综测成绩权重以及评优评先、素质学分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机会留人是对竞赛成绩优异、评价良好或某项能力突出的学生,推选其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还可推荐实习,提供就业和参与校内实践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情怀留人是通过增加日常的团队建设活动形成的。如带队观摩竞赛(高级别)、参加专业演出、参加学术会议、提供个性化专业辅导和心理疏导等。

五、结语

关于“以学科竞赛为路径的激励机制”的研究是本次教研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无论是竞赛架构还是长效保障机制当前都尚处于尝试执行阶段,要实现预期效果,既需要项目组员的通力配合,更需要时间的检验。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但为了打破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较为沉闷的现状,力求以激励机制为导向,以学科竞赛为路径,推动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以上构思与尝试仍是重要且有效的手段之一,值得所有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者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小詹姆斯•H•唐纳利,等.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195.

[2]苏东水.管理心理学(第4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21.

[3]孔茨•韦里克.管理学(第9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465.

[4]邓纯东.规范化、法制化:新时期政治机制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2.

作者:方志向 单位:武汉晴川学院